逆来顺受,2009
(出自蕅益大师选录《净土十要问答撷录》)
非心非相门者。婆沙论明新发意菩萨,先念佛色相,相体相业相果相用,得下势力,次念佛四十不共法心,得中势力。
次念实相佛,得上势力。
不著色法二身。偈云。不贪著色身,法身亦不著。善知一切法,永寂如虚空。
宝性论曰。依佛义故,经云。佛告阿难言,如来者,非可见法,是故眼识不得见故。依法义故。经云。所言法者,非可说事,是故非耳识所闻故。依僧义故,经云。所言僧者,名无为,是故不可身心供养礼拜赞叹故。摩诃般若经曰。菩萨摩诃萨念佛,不以色念,不以受想行识念。以诸法自性空故。不应以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念。不应以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而念。不以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而念。
何以故。是诸法自性空故。自性空,则无所念。无所念故。是为念佛。
智度论曰。若菩萨于过去诸佛取相分别回向,是不名回向。何以故。有相是一边。无相是一边。离是二边行中道,是诸佛实相。是故说诸过去佛,堕相数中。若不取相数回向,是为不颠倒。佛藏经曰,见诸法实相,名为见佛。何等名为诸法实相。所谓诸法毕竟空无所有。以是毕竟空无所有法念佛。乃至又念佛者,离诸想。诸想不生,心无分别,无名字,无障碍,无欲无得,不起觉观。何以故。
舍利弗。随所念起一切诸想,皆是邪见。舍利弗。随无所有,无觉无观,无生无灭。通达是者,名念佛如是念中,无贪无著,无逆无顺,无名无想。舍利弗。无想无语,乃名念佛。
是中乃至无微细小念,何况粗身口意业。无身口意业处,无取无舍,无诤无讼,无念无分别。空寂无性。灭诸觉观。是名念佛。
舍利弗。若人成就如是念者,欲转四天下地,随意能转。亦能降伏百千亿魔。况弊无明,从虚诳缘起。无决定相。
是法如是无想无戏论,无生无灭,不可说,不可分别,无暗无明。魔若魔民所不能测。但以世俗言说,有所教化,而作是言。汝念佛时,莫取小想,莫生戏论,莫有分别。何以故。是法皆空,无有体性,不可念一相。所谓无相。是名真实念佛。又止观明念佛三昧者,当云何念,为复念我当从心得佛,从身得佛。佛不用心得,不用身得。不用心得佛色。不用色得佛心。何以故。心者佛无心。色者佛无色。故不用色心,得三菩提。佛色已尽,及至识已尽。佛所说尽者。是痴人不知。智者晓了,不用身口得佛,不用智慧得佛。何故智慧索不可得。自索我,了不可得。亦无所见。一切法本无所有。坏本。绝本。若如是念者。是名实相念佛之门,亦名绝待门。
(《西方合论》)蕅益大师示念佛三昧念佛三昧。名宝王三昧。三昧中王。凡偏圆权实种种三昧。无不从此三昧流出。无不还归此三昧门。盖至圆顿之要旨。亦三根普利之巧便也。众生心性。一而已矣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3
蕅益大师简介明代高僧(1599~1655),吴县(江苏)木渎人,俗姓钟。号智旭字蕅益,又号八不道人。由于晚居灵峰(浙江杭县)建寺、创社、著书,故世称灵峰蕅益大师。少好儒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3
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深信力行为要耳。佛云: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天台云:四种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三昧中王。云栖云:一句阿弥陀佛,该罗八教,圆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3
问:一代时教,初心许遍阅否?参禅看教否?若悟后方看,此生恐难保任;若麤(同粗)了即参,又恐知解缠绕。答:看教贵精不贵多。一部中精研妙义,彻骨彻髓,自然旁通众典,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3
智随法师开示原文:从《灵峰宗论》看蕅益大师对行持的标准,与善导大师的思想也有相通的地方。下面是三段相关的法语。第一段:“无论千百十,下至一声,但终身不替,便决定横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3
灵峰蕅益大师著录自学菩萨戒法狮山净业学人会性敬辑稽首三身圆满尊,一切真如觉性海;称彼法界等虚空,种种庄严大愿海;果因交彻不思议,菩萨一切修行海。亦礼阿弥陀如来,观音势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3
若欲速脱轮回之苦,莫如持名念佛,求生极乐世界;若欲决定得生极乐世界,又莫如以信为前导,愿为后鞭。信得决,愿得切,虽散心念佛,亦必往生;信不真,愿不猛,虽一心不乱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2
现前一念之心,亘古亘今,故名无量寿;灵明洞彻,故名无量光。阿弥陀佛,不过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而已。是故吾人果能念念执持阿弥陀佛,即是念念证无量寿,放无量光。古圣既尔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2
念佛法门 不可思议蕅益大师示王心葵法华一经,殷勤称叹方便;须知有世间方便:布施、爱语,孝、悌、忠、信等,是也。有出世间方便:苦、空、无常、无我、不净、数息、因缘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2
非净非秽,般若之体;知净知秽,般若之照;取净舍秽,般若之用。是故不以般若为导,能生净土者,未之有也。不以净土为归,可称般若者,未之有也。或曰:弥陀部属方等,金刚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2
无净无秽,儱侗真如;即秽即净,颟顸佛性。信释迦之诚语,悟法藏之愿轮。始知若律、若教、若禅,无不从净土法门流出,无不还归净土法门。予初志宗乘,苦参力究者,数年;虽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2
阅藏知津(卷二十六~卷三十一)阅藏知津卷第二十六北天目沙门释智旭 汇辑【小乘经藏之一(即阿含部)】述曰。阿含。亦云阿笈多。此翻教。又翻无比法。又翻法归。盖是万法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1
引言一个人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从事何种职业,他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除了他自身所具备的品学才干外,其平时能掌握机遇,运用诀窍,也是事业成功不可缺少的因素。我们从历史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1
◎大事既明,何求净土净土或问禅宗悟达之士,既曰见性成佛。大事既明,当行佛教,广度生灵。其肯复求净土之生乎。汝但未悟使汝既悟,则汝净土之趋,万牛不能挽矣。见卵而求时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1
菩萨戒本经笺要慈氏菩萨说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第二译北天目蕅益沙门智旭笺要大文为三。初归敬述意。二正列戒相。三结示宗趣。初及第三。皆结集家所安。二正列戒相。出瑜伽师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1
生活中的佛教蕅益大师的九华山胜缘智旭(15991655)大师,字蕅益,是明末清初高僧,后人尊为净土宗九祖。大师一生淹贯内外典籍,著作等身,严净毗尼,极阐净土。大师与九华山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6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文句卷第十】唐天竺沙门般剌密谛译经明菩萨沙弥古吴智旭文句菩萨比丘温陵道昉参订己四、明行阴境三。初总示阴相。二别明发相
汉传人物时间:2024-05-02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文句卷第六】唐天竺沙门般剌密谛译经明菩萨沙弥古吴智旭文句菩萨比丘温陵道昉参订辛五、观耳根。此门次序。本应在那律后。由
汉传人物时间:2024-05-02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文句卷第七】唐天竺沙门般剌密谛译经明菩萨沙弥古吴智旭文句菩萨比丘温陵道昉参订戊二、明诵咒治习二。初结前。二正明。己、
汉传人物时间:2024-05-02
九祖北天目灵峰蕅益大师蕅益大师(公元1599~1655年),名智旭,号西有,别号八不道人。自云:古者有儒有禅有律有教,道人既蹴然不敢。今亦有儒有禅有律有教,道人又艴然不屑。故名
佛教故事:禅宗大德故事时间:2023-08-27
钟茂森:蕅益大师说孝道:孝闻说蕅益大师说孝道—《孝闻说》 钟茂森博士主讲 (共一集) 2010/5/12 中国云南晚晴轩 档名:57-020-0001 尊敬的诸位大德菩萨,大家好!我们今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06
现代人欲了生脱死、解脱成佛,则必须依于佛言祖语作为起修、实践的参照坐标,反之就会南辕北辙,永远难有成就的一天。而在历代众多的祖师中,蕅益大师无疑是具有举足轻重的
妙丰法师时间:2021-08-01
如果说善导二种深信简洁明快、直溯根源的话,那么蕅益六信则缜密详确、理事圆融,譬如侧看成峰、横看成岭,总不失为亲见庐山真境。是故讨论蕅益六信,有助于加深对净宗信藏
大安法师时间:2021-06-05
流俗知见,不可入道。我慢习气,不可求道。未会先会,不可语道。宴安怠惰,不可学道。顾是惜非,不可谋道。自信己意,不可问道。舍动求静,不可养道。弃教参禅,不可得道。
其他文章时间:2021-06-02
原夫本觉妙明,真如法界,智理无能所之分,依正绝自他之量。只因迷妄,遍计横生,背觉性而九界杂陈,昧真境而三土幻现。劳我 世尊,垂慈设教,随众生根性,示无量法门:或
蕅益大师时间:2021-02-19
农历正月廿一是净土宗第九代祖师蕅益大师圆寂日。蕅益大师生活在明末清初,这是一个国土板荡、风雨飘摇的时代。但即使处在这样的环境,佛教界也出现了如莲池袾宏、紫柏真可
其他文章时间:2020-12-29
博山禅师拈净土偈,每云净心即是西方土,盖以因摄果也。读者不达,遂至以理夺事,几成破法。予触耳感怀,更拈西方即是惟心土,凡六十首,随机指示,俾以事扶理,而理不堕偏
蕅益大师时间:2020-12-12
恩爱迷情,四大缘生妄有身。脓血交相润,臭秽常无尽。(嗏)饶你会庄矜,画囊盛粪。一旦神离,不复堪亲近,切莫把未烂骷髅认作真。(观身不净)妄想驱驰,吸揽前尘作所依。
蕅益大师时间:2020-12-06
【原文】灵峰之劝人夜礼观音,不可死执,便谓定须夜礼。不过以夜静心净,最易见效。不使人知,亦不可执,乃治好名之念。若不能不令人知,则人知亦有何过。若炫卖自己修持,
印光大师时间:2020-11-20
净土宗第九祖蕅益大师(图片来源:资料图片)《蕅益大师全集》:“念佛第一品人,顿悟自心是佛,念念圆明;第二品人,深信自心作佛,念念入理;第三品人,深信佛力无量,念
汉传法师时间:2014-09-10
念佛理观与事修之应用:一、惟念他佛──专注佛境──净土法门二、惟念自佛──返观自心──圣道法门三、自他兼念──自他不二──禅净双修一、事一心──不为见思所乱──
汉传法师时间:2014-09-26
蕅益大师为一代净土大德,与憨山、紫柏、莲池并称明代四大高僧。蕅益大师未出家时有一位善友,名叫黄洪江居士,他因为亲身经历一件投胎转世的事实,因此发起学佛的心。这件
汉传法师时间:2014-12-16
蕅益智旭(1599年-1655年),俗姓钟,字智旭,号蕅益,又号西有,别号八不道人。江苏省木瀆人,明末四大高僧之一,被尊為净土宗九祖。晚年住於浙江杭州的灵峯,因此又被尊称
汉传法师时间:2015-07-15
学道要门学道之人,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增,福宜惜,虑宜远,思宜近,事上宜虔,接下宜谦,处同辈宜退让,得意勿恣意奢侈,失意勿抑郁失
汉传法师时间:2015-11-06
人知杀生之业最惨,不知邪淫业尤惨也;人知杀生之报最酷,不知邪淫报尤酷也。盖种种受生,肇端淫欲;种种造罪,托因有生:淫为生本,生为罪本。是故三途剧苦,人世余殃,淫
汉传法师时间:2016-12-28
一、佛前安坐受人礼拜,不祥。二、佛前骂人,不祥。三、法座上呵叱人,及轻口斥前贤错谬,不祥。四、亵衣受人礼拜,不祥。五、当食骂人,不祥。六、对食分别好恶,起憎嫌心
汉传法师时间:2017-02-10
学佛证道 要具备三个要素学道一要真为生死,二要具足刚骨,三要开见识。无真实为生死心,饶你有志气力量,只作世间豪杰,断不能为出世圣贤。无真实刚骨,饶你要出生死,决
汉传法师时间:2017-02-17
念佛时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念佛时不起贪嗔痴,即大持戒;念佛时不挂怀是非人我,即大安忍;念佛时不间断、不夹杂,即大精进;念佛时不随妄想驰逐,即大禅定;念佛时不为他
汉传法师时间:2017-05-15
现代人欲了生脱死、解脱成佛,则必须依于佛言祖语作为起修、实践的参照坐标,反之就会南辕北辙,永远难有成就的一天。而在历代众多的祖师中,蕅益大师无疑是具有举足轻重的
汉传法师时间:2017-05-17
出生死有一种法,名为直心,亦名信心;增长生死有二种法,胆大者欺心,胆小者偷心。夫三乘出要,虽则不同,六度万行,则皆缺一不可。但具一正直出生死心,便能信法信人信己
汉传法师时间:2018-01-30
学道一要真为生死,二要具足刚骨,三要开发见识。学道一要真为生死,二要具足刚骨,三要开发见识。无真实为生死心,饶你有志气力量,只作世间豪杰,断不能为出世圣贤。无真
汉传法师时间:2018-01-31
如果说善导二种深信简洁明快、直溯根源的话,那么蕅益六信则缜密详确、理事圆融,譬如侧看成峰、横看成岭,总不失为亲见庐山真境。是故讨论蕅益六信,有助于加深对净宗信藏
其他文章时间:2018-04-26
原夫本觉妙明,真如法界,智理无能所之分,依正绝自他之量。只因迷妄,遍计横生,背觉性而九界杂陈,昧真境而三土幻现。劳我 世尊,垂慈设教,随众生根性,示无量法门:或
汉传法师时间:2020-01-27
忍辱胜怨,善胜不善,胜者能施,真诚胜欺。所谓忍辱胜怨,如过去阿阇世王集结四种兵,前往攻打舍卫城;而波斯匿王也集结四种兵迎战,结果波斯匿王大胜,生擒了阿阇世王,并
其他文章时间:2020-03-12
归命十方佛法身及报化愿共诸众生速成法界性轮回三恶道法界理凝然本来常清净诸相不能迁寂静如虚空处处悉周遍体皆离彼此非深复非浅乳未转变时酥醍醐不见烦恼未伏除法界无由显
蕅益大师时间:2020-03-16
看慧律法师最全开示,敬请关注公众号:正见录
蕅益大师时间:2020-04-19
大安法师微开示:克服畏难退怯心
佛学视频时间:2020-05-05
这辈子,做过什么坏事?有居士问:师父,我这辈子又没做过什么坏事!为何生活仍有诸多不顺与痛苦?师父回答:这辈子「没做坏事」吗?那~有杀、食众生肉吗?有侵损公物、三
法藏法师时间:2020-05-09
【正讲】第六条「弥陀本愿」之文这六、七、八就是说明前面「《无量寿经》四十八愿,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是要来解释这一句的。这第五是总的,后面就分着来解释了,第六
智随法师时间:2020-06-17
禅堂就是要见性,见性就是观心,能观心即是上定,若不观心,法无来处。如何能见性呢?道无可修,法无可问,起心动念,即乖法体。禅堂里有人念那个念佛是谁,那你不如直接念
印光大师时间:2020-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