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时时之方便。作种种之阴功。】
这一句话表面的意思并不深,就是让我们要常行方便,给人以帮助,要做种种的阴德、善事,来积累福田。安士先生在发明这一段文里面他是这样注解到,「下文逐事劝勉,此乃撮总提纲,皆培植心地事。时时种种,拆开不得,方便阴功,亦拆开不得」。这句也就是说,下文所说的是一件一件事来劝勉我们去广行阴骘,常行方便,所以这一句话『行时时之方便,作种种之阴功』就是总提纲。这句话以及下文的这些开示,都是劝导我们培植我们的心地福田。所以这个方便、帮助人的事情,善事、阴德都要从内心里生出善而落实到行动,这不是做假相,装模作样的,真的从内心当中生起仁善。这里讲到「时时」和「种种」拆开不得,时时是对方便而言,种种是对阴功而言。所以为人行方便的事情是时时要做的,不能够有一刻忘掉助人的这种善心,这也是《十善业道经》里面告诉我们的,所谓「昼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这就是讲到行时时之方便,念头里面不能夹杂著不善,如果夹杂不善就会把善断掉,这时时就做不到了。所以这时时是讲一天二十四小时我们念头上没有断助人行善的心,虽然在事上我们会中断,但是心上不能中断。下面又说,方便阴功,亦拆开不得。这个方便是给人以方便。什么叫方便?方是方法,便是便宜。这就是说,最便宜、最适应、最合适的方法,这叫方便。用这个方法做什么?用来帮助别人,这叫方便。佛法里面常说「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慈悲讲的是存心,这个存心是时时刻刻都要跟慈悲相应,方便这是讲利益众生的方法、方式多种多样,无论怎么做都是在利益众生。阴功,这个功叫功德,你行善积功累德,而讲的阴功就是你不求人知道,你所做的善事即使没有人知道,更没有人去表彰,但是我们还是这样真诚的、耐心的去做,因为我们不是为表彰,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赞誉来去做的,更不需要别人报酬,这是我们本分应该做的,这叫阴功。有这颗心,这是纯是一颗爱人利物之心,所以这个功德就很大。
下面安士先生又说,「方便之行,而欲时时无间」,这就是说的不能有中断。一般来讲,方便之行要时时没有间断这个确实不容易,为什么?因为人他一天也有三餐、也有睡眠,很多杂事,要让自己方便的行为不间断确实不容易,但是必须要有这颗心,有这颗心也就能够称得上行时时之方便。我们这个心念不断,所以事情一来我们马上就会去做,因为我们的这个心念始终都是保持这样的爱物利人。下面讲「阴功之作,而欲种种无遗」,我们积功累德,欲就是希望,希望能够种种没有遗漏,这是我们的希望,我们希望凡是利人利物的事情不要有一件漏掉,这真是纯善之心。古人常讲发意圆成,这个意念是如此的真诚、如此的勇猛,事情还不待你去做已经功德圆满。事情做得好与不好、成与不成,确实这是众生福报,还有因缘能不能成熟,要看条件,但是我们的心确实是真诚的,这就功德圆满,这也能称得上种种无遗。但是我们不能说我有这个心就行了,事上可以不用做,於是在事情上就会推托,说一句什么随缘,就不肯去努力落实,这样就不能算是这里说的种种之阴功。为什么?心其实并不真诚,真诚的心发出来肯定是不遗余力来去做,做得成做不成我们都不计较,我们是但问耕耘,不问收获,但是耕耘的时候必定是全副精力投下去。
「以世情言之,必不可得之数也」,这是讲用世间我们的观念来看「行时时之方便,作种种之阴功」这很难达到,可以说不可能,你怎么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帮助人?你怎么可能所有的善事阴德你都做尽,没有遗漏一件?世情上来看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刚才讲的是从理上来讲,理上讲我们只要心是真诚,能够做到「昼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观察善法,不令丝毫的不善间杂」,那我们的念念都是善,在理上讲这就能做到。在事上讲能不能做到?事上也行,所谓「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事上怎么无碍,怎么能够做到?这底下讲,「若通以佛法,竟绝无难事,视其力之所能,则勇往为之,力所不能,唯有先发宏愿,俟之他生后世而已」。所以佛法讲得圆满,一般世间的角度来看这个事情很难做到,时时刻刻都在行善难,种种阴德都做圆满这很难,但是佛法通三世,佛法讲什么?如果我们现在面对这桩善事,必须努力去达到、去做到,勇往为之,如果力所不能,我们也要先发宏愿,我们发愿将来要做到,这一生做不到我来生后世必须要做到,你这个愿真诚,也是圆满,因为有愿必成,所以这个心总是一样的。两者,一者是现前勇往为之,做到,这是真诚心,另外一种,虽然现在能力、条件不足,但是发了这个真诚的愿,将来做到,心是一样的,所以事上来讲也是一样的圆满。因为我们讲时间本身是一种假象,爱因斯坦讲的,时间是错觉,现在和将来那是你虚妄的概念在分别执著,你真诚心发出来之后,现在做到和将来做到功德相等。所以我们这里看论心不论事。
安士先生在他前面讲「欲广福田须凭心地」那里有引徵一个故事,这是《法苑珠林》里面,叫「十粒除贫」的故事。这个故事是讲我们中国在隋朝时代在终南山有一位普安法师,这位普安法师是一位得道的高僧。隋唐时代的佛法很兴盛,我们现在师父上人在讲《华严经》,华严五祖都是隋唐时代的人,第一位祖师杜顺和尚,到最后第五位祖师宗密大师,都是隋唐时代的人。当时这位普安法师也是精通《华严》的一位大德,他也是专攻《华严》,他隐居在终南山。在《高僧传》里面对他有详细的记载,说他有神迹,譬如说有一次有人在一个叫做子午、虎林的山谷里面建造了一个庵舍,可是这庵舍上面有一块大石头,这个大石头有一天就会坠落,大家都很害怕,怕什么时候崩下来会压死人。这位普安法师就很慈悲,他就在那里用心念来起这个念头,说希望这个大石头被移到别的地方去,不要在这里造成危险。结果他刚刚动了这个念头,就见到这个石头就飞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大家看了之后都觉得非常惊讶,也对这位高僧非常的惊叹。普安法师说这个是《华严》之力,《华严经》的威力,这也没有什么奇怪的。我们现在听师父上人讲《华严经》,我们就晓得这个道理,所谓是「一切唯心造」,这在《华严经》里面有这句话,「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普安法师他念力非常集中,非常纯一,所以这个念力不可思议,境界都是我们心念变现出来的,念力强他就能够改变境界,所以石头都能够被搬走。像这样的一种神迹,记载里有不少,可以证明这位普安法师他是一位圣人、圣僧。
这位法师居住的地方於是就感化了很多人都学佛,而且大家都非常乐意供养法师。有一天这位法师到了一个村庄,叫大万村,大万村里面有一个村民叫田遗生,他家里很穷,真的是家徒四壁,什么东西都没有,衣食不济。他有四个女儿,穷得连衣服都只能够分著穿,都不能有自己单独的衣服。有一位长女,长女名字就叫华严,当时她二十岁。这一家是学佛的,懂得三世因果,知道自己这一生这么贫穷是由於前生没有修福,不肯布施,招感的这么贫穷的果报。所以他们就想这一生要好好布施修福,可是想想家里什么东西都没有,拿什么布施?找来找去只找到两尺粗布,很差质量的布,只有两尺,他们也觉得真的是非常痛心,想拿东西布施都没有。正在悲叹,突然抬起头看到屋顶上,屋顶是漏的,从那个漏的孔缝那里他们看到有一扎禾苗,稻禾,上面有点谷穗。於是他们马上上了房顶把这禾取下来,然后去皮,剥掉外面那层谷,磨成总共有十粒黄粟。然后就想把这十粒黄粟供养给这位出家人,普安法师,可是自己又没有什么衣服穿,真的是衣不蔽体,都没办法出门,怎么办?只好等到晚上半夜三更没有人的时候,大女儿叫华严,她就拿著她要供养的东西,粗布二尺还有十粒黄粟,我们讲十粒米,就匍匐前进,爬著走,为什么爬著走?因为她的衣服都不能遮蔽她的身体,她只好爬著走。走到这位法师所在的精舍,在外面她就把那个两尺布就扔了进去,手上还捏著这十粒米,她就把它放在,因为外面都有一个接受人家供养的一个桶,她就把这个米放在这个桶里布施。布施以后她就发了一个愿,说愿我前生的悭贪的果报从此就尽了,就了结了,现在对於佛前我求哀忏悔,以我仅存的这些物品来供养出家人,希望我这个贫穷业报到此为止,愿明天大家,就是僧团里面吃饭的米煮出来之后都变成黄色,因为我供养的是黄粟,黄色的,大概像玉米这种,发了这个愿,希望这个愿能够成就,发完以后她就擦著眼泪回家了。等到第二天早上,僧团都起来做功课,然后就吃饭,就发现怎么煮出来的米都变成黄色的,就觉得很惊讶,要去打听,后来才知道,原来当天晚上这位贫女来过这里布施。这消息传出去以后,当地有一些有钱的人听了之后很感动,马上就拿出钱物来周济他们家,改善他们的生活,后来这位叫华严的女子也出家学道去了。这是「十粒除贫」,你用十粒米的布施得到的果报,把生生世世贫穷的果报都消尽。这证明人这种真诚的愿心,做出的事情虽然小,布施的量虽然少,但是功德已经圆满。这是讲到她这一生能做的她就勇往为之。所以我们看到这位贫女这种勇猛的精神,布施,连衣服都没得穿,要晚上匐匍前进来去布施,这种勇猛精神,所以感得的果报这么殊胜。所以这个愿我们要发,发起真诚的善愿,佛法里讲「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不仅佛门勉励我们要发愿,世间人他也重视发愿,我们常常讲,有良好的愿望,这个良好的愿望不是为自己的,而是为大众的。所以安士先生给我们下面专门谈发愿。
首先讲世间的善愿,安士先生说,「若在朝廷,愿君恩周海宇。若在草野,愿人永享太平」。如果自己是当官的,在朝廷里,希望皇帝的恩典,我们现在讲国家领导人的恩德,能够普周四海,让所有的百姓都能够得到恩惠,这也是做官的人他的善愿,他忠君、报国、爱民。如果是没有当官,在草野,就是做普通老百姓、平民,也愿所有的人都永享太平,也愿和谐世界早日实现,我们要发起这个真诚的愿。这就是范仲淹先生他所谓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一个真正有善愿的君子,他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心里想到的都是万民,把自己给忘掉了,这就是善。凡是为他人著想这就叫善,为自己著想的那就叫恶,自私自利想自己叫恶。为什么叫恶?因为我们老想自己,到最后永远都会处在六道轮回当中,不能够出离,而且会愈陷愈深,因此这个叫恶,对人对己都没有利益的。
下面讲「见人父子,愿其慈孝;见人兄弟,愿其友恭」。这是在人伦上发这个善愿,希望天下人都家庭和睦,所谓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我们都这么希望。这个愿发出来了,遇到有这些事情,可以帮助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我们肯定就会做。譬如说见到别人父子吵架,那你肯定不会袖手旁观,你肯定会劝解,跟双方都讲道理。父子有亲,这个亲爱是天性,怎么能够忘记这种亲爱,而为了一点点小摩擦就发生争执?劝解,兄弟之间也是,劝他们和睦,「兄弟睦,孝在中」。兄弟之间争吵往往都因为争利,「财物轻,怨何生」,劝他们要重义而轻利。遇到有这些家庭不和的,我们去劝,没有遇到的,我们就要常常通过讲课、通过分享,把古圣先贤、五伦道德说给大家听,以预防家里发生不和。想想如果每个人都这么做,一家能和,一个地区家家都能和睦,地区就和谐了,和谐社会就实现了,一国里面所有家庭都能和睦,这一国也就和谐了,全天下的家庭都能和睦,那就和谐世界实现了,这就是孔子大同世界的思想。要发这个善愿,做不做得到那是一回事,可是你愿不愿意做又是另外一回事。不能说这个事情难,让世界和谐这个事情我做不到,就不肯做,不肯做是你没有愿,那是你自己的过失。你发了愿你努力的去做,即使是最后种种因缘条件不成熟、达不到,可是你是问心无愧,你已经善愿圆满。
下面又说,「自得饮食,愿天下之饥者皆饱满」,自己得到了饮食,马上想到天下人受饥饿的能得到温饱生活。所以我们想到非洲还有很多饥民,我们看到前不久的报导,说中南美洲一个国家叫海地,那里的饥民,因为今年粮食减产,没有粮食,只好用泥来做饼,吃这个泥饼,照片都出来了。我们看到了要发起这个愿,希望他们能够尽快从饥饿当中走出来,希望援助尽量早点到他们手上。我们对於饮食要加倍的珍惜,知道当我们浪费粮食的时候,这个世界的另外一个角落就会有人正在饿死。所以真是一粒米、一片菜叶都不能够浪费,那你的愿才是真的愿,要不然那是假的愿。「自得衣裳,愿天下之寒者皆温燠」,这是自己有好的衣服穿,要希望天下还在受饥寒之苦的人他们能够得到温暖。所以自己生活节俭一点,多余的钱多救济贫苦,这世界上饥寒交迫的人还是多。
「越历市廛,愿在在家盈户足」,越历市廛就是经过都市人家,这个廛就是讲一户人家,一居之地叫做廛,希望每一家每一户他们都能够过上温饱、小康、幸福的生活。「经行阡陌,愿年年雨顺风调」,阡陌是田间小路,你走在农村乡间的小路上,你要想到希望风调雨顺,粮食产量保证,让家家户户都能过上平安幸福的日子,这是善心。自己要常常检点有没有起这些念头,还是老想著自己的这一身一家,有没有想到世上的千家万户。「见人渡江河,愿其无风波之患;见人越险阻,愿其无蛇虎之伤」,看到人过河过江,我们现在交通工具更多了,车、船、飞机都包括在内,希望他不要有任何风波,不要出现意外。你有这样的一个善愿,他真的就得到加持,为什么?因为一切唯心造。心念很重要,念头不能乱动,不动则已,一动要与善相应这才好,要给这个世界带来吉祥。你这个念头一动,你是善的,你给世界带来的就是吉祥。佛法的理讲得更深刻,因为这个世界、这个宇宙都是你念头变现的,所以这个世界好与坏,你的念头要负责任,所以要起这些善念。见人如果走到危险的地方,险阻,这是有危险的地方,过去山林险要都会有蛇、虎,野生的这些猛兽毒蛇会伤人,这些地方现在是少了,可是危险的地方却没有少。
「遇贫穷,愿其富厚;闻疾苦,愿其康强」。遇到贫苦的人,我们希望他能够富裕起来,贫穷固然是果报,由前生造作悭贪的因而成的,我们愿他什么?在因上改,把悭贪放下,换之以乐善好施,他才能够真正富厚起来。这个厚也有厚道的意思,为人厚道,他的生活、福报自然就会改善。闻疾苦,听到有人病了,受病苦的煎熬,我们希望他赶快恢复健康强壮起来。这都是发善愿,不要小看这些念头,这些念头有很大的加持力。日本江本胜博士他用水实验证明了这一点,他发现人如果用善心、善念对水,水结冰以后观察那个水结晶,这个结晶很美,如果用恶念对这个水,水的结晶就很难看。水都有反应,何况是人?因此这种善念我们发出来了,这就给天地之间增加了一分吉祥。所以你看有这个善心善念,而且时时刻刻不间断,这就叫做行时时之方便。遇到任何的事物,任何的境遇,心念起的都是善的,像刚才讲的,遇到艰难困苦的,遇到贫穷的,或者是遇到风平浪静的,风调雨顺的,或者自己得到温饱的,遇到任何事情,我都起相应的善念,这就叫作种种之阴功。你起这个念头别人不知道,不知道的善就叫阴功。你看行这个善,积这个阴德,你不用钱,也不费力,为什么不去做?所以佛家也是这样教导我们,《华严经》里面就有一品,叫「净行品第十一」,「净行品」里面佛就是这样教导菩萨如是发心。它记述的是菩萨一天的生活,早上起来的时候,起来盥洗、用洗手间、吃饭,在家里跟妻儿在一起的时候,出去参学的时候,走在路上的时候,或者是工作的时候,等等,这一天二十四小时,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发相应的善愿。你看他每一句、每一个动作都讲到「当愿众生」,他没有想自己,愿众生断恶修善、破迷开悟、转凡成圣。「净行品」教我们,这是菩萨用心,这种用心你看又不费钱又不费力,可是却积无量功德。所以会修的人,他真的不用很费力气他就积了很大的功德,不会修的人,一天忙到晚也没见修什么功德。这个我们要学,这些道理明白了就知道怎么用我们的心。
底下又讲,「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这两句就是《太上感应篇》的话,这是随喜心。见到人得到了,得到什么?得到好的,包括福报、名闻利养、健康长寿,这些都是福报,或者是得到进步,在学业上进步,在德行上提升,凡是他有所得他肯定高兴,他高兴我也高兴,他得到了就好像我得到了一样,这种随喜心很关键。圣人教导我们,千言万语讲的什么?就讲宇宙万物跟我一体,你看老子也说,「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华严经》上讲「一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都是讲一体。既然是一体就应当随喜,哪有人我之分?因此人之得即是己之得,那是由衷的欢喜。如果是见到别人得到了,不能生欢喜心,反而生嫉妒,这就造罪业。所以全在用心不同,见到同一桩事情,有的人可以修无量功德,有的人就造无量罪业,用心用错了,真叫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果报真的一个天一个地。所以我们怎么能干这傻事?为什么要嫉妒人?譬如说我们一起学佛,同一个班上同学大家在一起学习,看到人家进步了,人家学佛悟得深,他进步很快,我们能不能生欢喜心?如果能生欢喜心,你的功德跟他一样,他的进步就是你的进步,这叫随喜功德。如果我们不能生欢喜心,反而会心放不下,不乐意,心里上上下下,这是什么?嫉妒心作怪。嫉妒心很麻烦,佛法里面称三重障,其中一条就是嫉妒,三条重大的障碍,障碍什么?障碍你的心性,障碍你成佛,可以说是障碍你的福报,积累的福报被嫉妒的念头烧掉了,为什么?嫉妒是瞋恚,瞋火是烧功德林。所以遇到这些事情我们就要练自己,看到别人进步我们要高兴,发自内心由衷高兴,而且想方设法去成就他。
曾经过去我遇到一位法师,他跟我讲了一句话,非常难得,我非常佩服他。他说什么?他说我不希望我在修行上成为第一,我只要见到人家比我好的,我一定在后面去托他,把他托上去,修行比我落后的,我就尽量去拉他,我得在中间,对上面的往上托,后面的我得往前拉。你看有这个念头,这是善,他没有嫉妒心。所以「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这是真实学问,这些必定要在境界上去练,有境界现前了我们就要练我们的心,如果没有这些境界,我们没办法检点我们到底还有没有这个念头。我在过去二000年,这说话已经八、九年前,我有一次跟我母亲到新加坡去拜见我们师父上人,当时他正在新加坡讲法,在一个很好的机会我就跟师父上人请教,请求师父上人给我指点迷津,告诉我,我现在修学还有什么毛病,我自己看不出来的,请师父上人替我指点,我好好改正。我请求得很诚恳,请了一遍,师父上人不讲话,又请一遍,还不讲话,第三遍,这个时候师父才讲,很淡淡的说了一句,说「要放下嫉妒心」,这句话我就永远记在心里。检点一下自己,确实内心里有嫉妒,不能做到「见人之得,如己之得」。看见人家超过我,心里确实会放不下,内心里面真的有这种高下之心、攀比之心。这也是我们现在不幸生活在这个社会,都是竞争社会,不像古人,古人都是崇尚谦让,都把好的让给你,自己安贫乐道,现代人不是这样讲,现代人你安贫乐道你是傻子,都要讲求竞争。我们在这社会上受了这个污染,在学校里面读书都教你竞争,从小学就开始争名次,中学、大学,到后来到美国留学那更是竞争社会,染了不少污染。有竞争必定会生嫉妒,为什么?我不如人的时候,我争不过人的时候,是不是心里就会起瞋恚的心、不满的心、不平的心?这是嫉妒的根源。自己要是超过人又生傲慢心,傲慢和嫉妒两者都是三重障之一,还有一种是贪欲,《华严经》里讲的三重障。我们师父这段时间老强调这个,放下三重障:嫉妒、傲慢、贪欲。人家比我好就生嫉妒,我比人家好就生傲慢,两种大障碍。这两种障碍来源於什么?贪欲,贪欲是根,贪什么?贪名闻利养,所以你才会争,争得到就傲慢,争不到就嫉妒,就这么回事。所以自己检点一下,真的这些烦恼内心里很多,所以就改,学习什么?「见人之得,如己之得」,学习随喜,刻意的去改、去做,做了整整八年。想想确实嫉妒心,我不敢说完全放下,但是确实比以前淡得很多。怎么见得?在境界上你能够看,人家比我们好的时候,我们过去是不满,觉得你有什么了不起,就是侥幸,就有那种鲁迅笔下的阿Q精神,不如人还给人家损几句,知识分子的通病,所谓文人相轻,现在真的没有了,很欢喜,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希望别人去做,别人做了的我们就随喜,我们绝不跟人争,这就是进步。现在我们就是要在境界上去训练,没有境界你就很难去观照到底自己功夫到哪里。「见人之失,如己之失」,就是别人有亏失、有不幸,就好像自己亏失和不幸一样,要生起怜悯心,这是一种慈悲。悲是悲他人之苦,慈是给他人以乐,要去认真的培养起这个善心。
「如是念念不绝,何难以四海为一家,合万物为一体乎」?这是安士先生教导我们,念念都与善相应的话,「以四海为一家,合万物为一体」这不难做到,这就是性德。我们的自性本来是一不是二,众生同一自性,佛法称为法身,所谓「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我们法身是相同的,是一不是二、不是多,所以叫做万物一体。这个在理上我们能理解,但是没证得,为什么没证得?因为有我执,有个我在,就障碍了证得法身。我们怎么样去修?就通过这样修,念念都发起善愿,利人利物,慈悲一切,把我们的心量扩大,不是只想自己一身、一家,而是想到天下万民,进而想到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你看你的心量就跟法界合一了,不知不觉你就证得法身。所以利人正是自利,自利者其实是害己。安士先生下面有一段评论,这是「按」,他说「此特世间之善愿耳」,这是前面所说的,是世间的善愿。「何则」?为什么?「以其唯知有一生,而不知有多生也」。所以为什么称它为世间善愿?这是因为人有迷悟之不同,所以就有世间和出世间的不同。如果我们只知道有一生,不知道有三世,过去多生,未来也有多生,我们不知道这个,这叫迷,对宇宙人生真相不明了这叫迷,这就叫世间的,你是善愿,这是世间善愿。
「但患今世力之不及,而不知他生后世有愿必遂也」,如果只知道有今生,不知道有来世,往往会有这些担心、顾虑,这一生做这个善事力所不及,达不到,这么一想就退心了,善愿刚生起来就没有了,就退掉了,就不能够保持念念与善相应,只是第一念善,后头就变不善,退掉了,所以时时之方便就做不到。倘若我们能知道他生后世,今生做不到,来生有愿必遂,遂就是成就,有愿必成,你要相信这一点,你的愿就不会退了。下面说「且其所愿,止在人道,而不能及天仙、地狱、鬼、畜也」。世间善愿仅仅局限在人道里面,我们讲六道众生,他只是六分之一,这很有局限性,不能够达到天,道家讲仙,仙道达不到,因为他这个概念里没有,我们讲井底之蛙,他看到天就像个井口这么大,不知道这外面还有无量的世界,所以心量就小了,小了这个善愿就小,所以心量要扩大。有天道、有修罗道、有地狱道、有饿鬼道、有畜生道,加上人道,总共是六道众生,我们都要希望一切众生得到善、得到福。
「不仅如是,纵令所愿事事如意,六道皆蒙其惠,亦不过人天小果,未能拔去一切生死之根也」。即使是我们把我们的心量扩大到涵盖六道众生,念念都希望六道众生得到福利,这能不能够说出世间?也不能,这还是世间善愿,六道众生还叫世间,它不能叫出世间,所以还不能圆满。为什么?因为六道众生的福报最好也不过就是人天小果,就是你在人道享福,你在天道享福,仅此而已,你不可能再超越,这个福享尽了还得堕落,而且六道轮回里面,到三恶道的因缘多,在三恶道的时间长,这个很麻烦。要怎么办?要出离六道,这才能得到究竟的福利。所以这里讲要拔去一切生死之根。在六道中的众生都免不了生死,即使是寿命最长的天人,那是无色界里头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处天,他们的寿命是八万大劫,这么长的时间。一个大劫等於十二点七亿年,也就是这个娑婆世界成住坏空八万次,这叫八万大劫。你想想这个时间有多漫长,但是也免不了生死,他八万大劫寿命到了,定功失掉了,他还会堕落,而且一堕落往往都摔得很重,可能一下就坠到地狱道,所谓登得高摔得重。所以六道当中没有幸福可言,佛在经里面讲叫三界火宅,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就是六道,都是火宅,就像一个房子烧起火来了,你还在房子里乐,乐什么?太危险了,赶紧出去,所以要拔生死之根。生死之根是什么?就是贪欲,所谓「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来到我们娑婆世界来投生的都是因为爱欲,爱欲愈重他的生活层次愈低,三恶道爱欲就比三善道要重,因此把这个拔掉,六道也就出去了。
「是故大智慧人不可不发出世宏愿」,大智慧人他是个明白人,明白了宇宙人生真相,知道三界六道不能够居住,虽然身还在六道当中,但是心已经发起出世的弘愿,这个弘是弘大,这是出世的大愿。出世大愿一般佛法有讲四弘誓愿,所谓「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叫四弘誓愿,它能帮助我们出离生死。为什么这四弘誓愿发起来可以帮助我们出离生死?因为刚才讲的,生死是因为贪欲而来,贪欲的根本是执著我,叫我执,有我就有贪,你看它就障碍了我们回归一体的本性,在这一体当中就硬生生的分起你我对立,那叫妄想,不存在的却偏偏生起这些妄念,分自分他,有妄想、有分别、有执著这就有生死、有轮回,有这些因果相续。我们现在如何把我执放下?放下我执不容易。小乘的方法,要靠定功,要修定,这是一条漫长的道路。阿罗汉的定要修到九次第定才能出生死、出六道,如果还在第八这个定那还是六道里面的,那是四空天人的定,那个不行,还出不去。你想想修这个定功出生死轮回不容易,太难了。大乘菩萨教我们怎么样破我执?这个方法巧,让我们发起弘愿,不要想自己,想的是众生,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个度就是帮助的意思,我要帮助无量无边众生,我不想自己,只想众生。那我自己在哪?我自己没有了。你看没有了我执就断了,自自然然三界六道就出去了。大乘这个方法很巧妙。因此修行,佛让我们首先得发起弘愿,要广度一切众生,众生无边誓愿度这是核心,四弘誓愿核心在这里。底下三句,这是你发了真实度众生的愿自然去做了,首先是断烦恼,「烦恼无尽誓愿断」,烦恼断了才能学法门,「法门无量誓愿学」,断烦恼是自利,学法门是利他,自利利他都圆满了那就成佛了,「佛道无上誓愿成」,这个誓愿也圆满了。真正成佛众生也就度尽,你第一愿就真的圆满了。所以修行的动力是为度众生,真正有发起为度众生的弘愿你肯定努力断烦恼,你会认真学法门、修佛道。
安士先生他的注解当中说,「此菩萨四宏誓愿也,每句中包无量妙义」,每一句话真的妙义无穷,我们这里只能够简单的说一说。「人能体会四语」,就是如果我们能体会这四句话,「使行住坐卧中念念不绝,是亦菩萨而已矣」。这是讲什么人是真的菩萨?能够在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一天二十四小时念念都跟这个四弘誓愿相应,这个人就是菩萨。所以菩萨首先要发起这个愿,这个愿要真实,不是口头上的。我们内心里真的为众生牺牲奉献,我在这个世间来做什么的?就是来帮助众生。帮助众生首先帮助他断恶修善,断恶修善他才能离开苦难,离苦得乐,进而帮助他破迷开悟,提升灵性,最后转凡成圣,他也成佛了,我的帮助才能够停止,念念都这样想。所以菩萨来这个世间做什么?他做的工作就是教化众生,因为断恶修善、破迷开悟、转凡成圣都要通过教化才能实现。教化有身教、有言教,他要这样去做。身教是给众生做好样子,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言教是当众生请问的时候要跟他讲解、开示。念念都是这样,这就是菩萨。
下面说「经云,修行不发菩提心,譬如耕田不下种,纵刻刻发世间善愿,经於恒沙劫,不如暂时一发菩提心也」。这是佛经上讲的,修行如果没有发菩提心,就像耕田的时候你不下种子,你怎么能有收成?你光耕田没用,没有种子它不可能长庄稼。种子是什么?种子是菩提心,这菩提心就是四弘誓愿,所以要先发菩提心。我们念佛求生净土也是首重发菩提心,你看《无量寿经》里「三辈往生」,上辈、中辈、下辈,往生的条件都是讲「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就是你老念佛,念念不断的念佛,这叫一向专念。可是光念佛还不够,得要发菩提心,真正四弘誓愿变成自己的观念。有的人问了,有些老头、老太太又没有文化,四弘誓愿他都没看过,更不懂什么意思,可是他念佛真的往生了,怎么解释?他有没有发菩提心?他发了,他真正发起帮助一切苦难众生的心,他的心是很仁爱、很慈悲的,虽然他这个四弘誓愿的语句他没见过,他不识字,可能不懂,可是他心上真的有这样的一个愿,你看他的行动就能看出来,他对一切众生都这么慈爱、这么关怀,无私的帮助,能牺牲自己为人奉献,他菩提心真发了。所以这个四弘誓愿我们不是只讲一个句子,死在这个经文上面,是真正在内心里以它为观念。真发起菩提心那就真有成佛种子,所以这种人念佛就能往生;没发菩提心念佛也没用。还搞自私自利,还跟人争的,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还怨天尤人,跟人对立、跟人冲突,他众生无边誓愿度没发起来,口上是念了,心里没发,这样的人念佛就很难往生。所以没有发菩提心的人,即使是时时刻刻都发世间善愿,而且他这里讲,经恒河沙劫,恒河沙劫这么长的时间,可是这些善愿累积的功德,都不如暂时发起一念菩提心的功德。这个我们凡夫好像难以思议,为什么发一念菩提心有这么大功德?因为这一念菩提心,他的心量是遍法界虚空界,恒河沙劫算什么?叫沧海一粟,无量无边法界的众生你都要去度,这一念真诚发起这个心,确实超过世间任何善愿,因为世间善愿心量有限,有局限的怎么能跟无限的来比较?
下面安士先生他徵引了一些佛经的故事例证,为我们说明发这个愿,包括出世的愿,是这么样的重要,果报这么样的殊胜。这里第一个故事讲的是「三童发愿」,这是在《阿闍世经》里面讲的,说过去无央数劫前,不知多少劫之前,很久远之前,有一位佛出世,这位佛名叫做一切度如来。那时候有一个大富的人家,有三个小孩,这三个小孩一起玩,大概当时见到这尊佛像,他们就各自供了一串珠子(佛珠)。这个佛像两边站著两个罗汉,就是像我们现在在大雄宝殿里面看到的,释迦牟尼佛当中,旁边站著,左右各站著阿难、迦叶两位尊者,这都有表法的意思。当时那个佛的时代也有这个佛像,两边站著两位尊者。这三个小孩各发了一个愿,一个小孩说我很希望将来做佛右边的那个比丘,另外一个小孩说我很希望做佛左边的那位比丘,第三位小孩说我很希望做中间的这位佛,你看三个小孩发的愿不同。结果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说当时发愿的这三个小孩,现在就是:一个是我,一个是舍利弗尊者,一个是目犍连尊者。那个发愿要成佛的人就是释迦牟尼佛,发愿做佛左右两边比丘的两个小孩,一个是舍利弗尊者,一个是目犍连尊者。你看看愿不同他的果报不一样。佛家讲有愿必成,虽然是无央数劫这么久的时间,但是他有愿必定成,因为这个念头真动了,动了之后因就种下了,什么时候缘成熟了果报就现前。所以我们知道这个道理,念头不能乱动,真的得往好的地方动,不能往不好的地方动,你好的愿有愿必成,你不好的愿也有愿必成。所以有些人很愚痴,动不动怨天尤人,自咒咒他,说什么「不行我就死给你看」,好了,这个愿发出去不得了,将来真的死给他看了,不是今生就是来生。所以不能够自咒咒他,要发起大愿,度众生的愿。
下面又有一个故事,是《涅盘经》记载的,叫做「号同古佛」。这是讲释迦牟尼佛他讲自己过去本生的故事,他说在无量无边恒河沙劫之前,他当时是一个凡夫,遇到了古释迦文佛,一位古佛,这位古佛的名号也叫释迦牟尼,跟我们现在的世尊佛号相同。释迦牟尼是什么意思?这是印度梵语,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叫能仁寂默,释迦是能仁,就是能仁爱众生,仁就是慈悲,寂默就是心寂静、清净,所以佛的德号就是讲慈悲、清净这个意思,清净对自己,慈悲对众生。当时释迦牟尼佛遇到的这位古佛的名号也叫释迦牟尼,对他,就是对这个凡夫,当时释迦牟尼佛前身,佛对他讲《涅盘经》,当时他听到《涅盘经》心生欢喜,要供养佛。结果可能钱不够,他就把自己卖了,卖身,可能要卖到一个富贵人家那里给他做苦力,拿一点钱,卖身,把这个钱买了很多的香、花来供养佛,供养的心很真。当时佛给他讲《涅盘经》,他听到有一首偈子,当下就发愿,说愿我来世成佛也跟这位佛的尊号一样,号释迦牟尼。所以到今天,这是三千年前,释迦牟尼佛在古印度示现成佛,他就号释迦牟尼,这是成就过去久远劫前的那个愿望,有愿必成。
下面他又引《金刚经》里头提到的一个典故,这是「发愿先度」,这个故事详细在《贤愚经》里面,专门有一品是讲这个的。这是讲世尊在无量劫前做忍辱仙人,这个故事我们大家都听过。他有一次在山中静坐,修忍辱行。当时有一位国王,叫歌利王。歌利王翻译成中文叫做暴君,很残暴。他正好出来打猎,带著很多宫女。当时这个国王打猎,去追猎物,大概也累了,歇了一会。这些宫女就看到这位忍辱仙人,於是就生起敬佩,就围在忍辱仙人座下听他讲法。国王醒来以后,他找这些宫女都找不到,最后看到忍辱仙人,马上心生妒火,瞋恚心就大起,来质问忍辱仙人,你在做什么?他说我在修忍辱。当时歌利王就非常的气愤,说你在修忍辱,那我现在羞辱你,看你能不能忍,就给他一刀,把他的手斩下来,双手斩下来,又给一刀,又一刀,双脚,耳朵,鼻子,就这样一块块的给他肢解,这叫凌迟处死。但是忍辱仙人自始至终不生怨恨,而且当时还发了愿,说愿我成佛的时候我先来度他,因为他太愚痴,贪瞋痴太重,我要先度,免得世人效法他,让世人也会堕落,所以先度这种恶人。结果愿发了以后,经过无量劫,忍辱仙人成佛了,就是我们的释迦牟尼佛,本师。他成佛以后,讲经说法第一会,这是在人间第一会,在鹿野苑度五比丘,这五比丘当中第一个证得阿罗汉果的就是憍陈如尊者,憍陈如尊者正是歌利王他的转世。你看愿兑现了。所以我们不要认为我们每天发的愿好像没什么,不可以小看我们这个愿,哪怕是就像前面讲的小孩子在嘻笑之中发了一个愿,都有愿必成,更何况是发自於至诚心。
我们读《无量寿经》,知道阿弥陀佛曾经发四十八愿,四十八愿就是阿弥陀佛在无量劫前他修行的时候发的愿。他原来是个国王,我们读《无量寿经》对这个都很了解,他叫世饶王,是大国王,国家很富足。后来遇到世间自在王如来,这是他当时的一位古佛,跟佛出家学道,发愿建立极乐世界清净国土,愿一切众生闻佛的名号,能够至心信乐,很相信,很愿意来,很欢喜来,能够一心念佛,在临命终时候佛就来接引,让他即时生到极乐国土,永不退转,直至成佛,发起这个弘愿。世间自在王如来当时告诉他,有愿必果。经上讲了一个他的比喻,他说「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经历劫数,尚可穷底」,就像一个大海,你要用斗,一斗一斗的去量这个大海水,经过无量劫,你也能够把大海量完,何况是至心求道,精进不息,你必定能够如愿以偿。所以当时世饶王出家了,号法藏比丘,法藏比丘发愿真诚,这是四弘誓愿发起来了,所以他一心修行,勇猛精进,修了无量劫,终於实现了这个愿,建立了极乐世界清净国土,接引一切有缘的众生往生净土。什么叫有缘众生?你只要真相信,你真愿意去,你真肯念佛,这就叫有缘众生。佛这个愿实现了,他说这个愿不实现他不成佛,但是他成佛了,他成佛十劫了,换句话说,这个愿成就了。我们要有信心念佛,只要真能放得下这个世间,你真愿意往生,肯定能去。你这个愿跟佛的愿相应,这就相应来念佛,这样就肯定如愿以偿,这是讲到净土。
还有一个是《经律异相》里面有提到一个故事,叫「有愿易度」,有愿的人,过去生中发了愿容易度。这是佛在世的时候,那里有一个聚落,有个部落,这些部落的人行邪见,他不相信佛,外道。这个时候佛也看出这个部落因缘,知道自己去度他们很难,佛不能度无缘之人,有缘才能得度,你不肯相信,过去生中没有结过缘,那就很难度他。结果释迦牟尼佛看到他手下弟子目犍连尊者跟这个部落的人有缘,就派遣目犍连过去给他们教学,度化他们。结果没想到目犍连一去到那个地方大受欢迎,上宾接待,全部都归顺,全皈依了。很多弟子可能对这个不明了,为什么佛都度不了,目犍连可以去度?佛告诉他们,说这些部落的人过去生中就跟目犍连有这个缘分。他说过去无量劫的时候,目犍连做一个樵夫,砍柴的,到山里去砍柴,就见到有无数的这些蜜蜂,蜂窝,大蜂窝,这些蜜蜂正要准备袭击这个樵夫,要螫他,当时这个樵夫马上就发起这一念,跟它们讲,跟这些蜜蜂沟通,说你们都有佛性,你千万不要毒害人,你们也是本性本善的。大概这个樵夫也是学佛的人,他说出这个话。他说我将来要是成佛了,成道了,我先来度你们。这一念发出来,这蜜蜂很听话,这些小虫、昆虫你真诚心跟它沟通,它其实很通人性的。我跟我母亲有一次,就在澳洲,家里来了一窝蚂蚁,进了屋里,当时我们觉得很麻烦,蚂蚁进屋了,又容易伤害它们,而且它要是来搞破坏这很麻烦。就跟它们沟通,诚心诚意的劝,「蚂蚁菩萨,你们赶快出去,不要在这里骚扰我们,我们也不要伤害到你们」,劝它赶快搬家,它们结果真的走了。所以证明这个昆虫、小动物都通人性,这个人性我们就说是佛性,同一个性,当然能够沟通。所以当时这个樵夫跟它们这么一沟通,这个蜂就散去了,就这么一个缘分,这群蜂到这一生成为这个部落里的人,轮回到人道,但是还是行邪见,畜生道这是愚痴感应的,邪见就是愚痴。但是目犍连跟他们有缘,一去全部给度化了,为什么?因为过去生中目犍连曾经发了这个愿。所以有愿就容易度。所以我们要发起大愿度众生,这样本身就是跟众生结缘,特别是从事圣贤教育工作的老师、讲经弘法的法师,首先得先发这个愿,「众生无边誓愿度」,愿我到哪里都跟众生有缘。我们师父上人就教我们,他说他每到一个道场,向佛顶礼三拜,他都发三个愿,第一拜,愿跟这个道场结缘,结法缘,能够在此地讲经弘法,第二拜,愿跟这里的常住、护法结缘,他们能够护持我在这里讲经,第三,愿跟这个道场的信众结缘,讲经有人来听。他到每个地方都是这样,发这个愿这就是结缘,所以你看看我们师父法缘这么殊胜,结来的,你不发善愿你这个缘就结不上。法缘要靠自己去结,从哪里结?关键是我们心上要有这个愿。
还有一个故事是《大智度论》里面的,讲到「发心即胜二乘」。这是讲到有一位证了阿罗汉果的僧人,有六神通,六神通里面包括他心通,知道人家心里想什么。他有位小沙弥做侍者,这一个大和尚、一个小和尚走在路上,小和尚帮著师父背著担挑,挑著衣钵跟在后面。这小沙弥心里就起了个念头,说我希望要勤求佛果,我要作佛。念头刚动,这个罗汉就知道,於是他就把这个小沙弥的衣钵接过来自己挑,让小沙弥走到他前面。结果走著走著小沙弥又起了个念头,说成佛太久远了,太难了,倒不如先求一个阿罗汉果,可以早日解脱,就变成小乘了。这念头刚动,这阿罗汉也知道,就马上把肩上的肩挑就还给这个小沙弥,让小沙弥跟在他后面走。就这样,小沙弥在后面又起个念头想成佛,结果又走到前面去了。如是三次,前后这么捣腾,这沙弥最后就很奇怪,他说师父,你为什么一会叫我走到后面,一会叫我走到前面,你是不是有点老糊涂了。他师父就告诉他,说我可不是糊涂,我知道你心里面在想什么,你刚开始动一个念头,想要勤求佛道,那你就是菩萨乘人,我阿罗汉也要走在你后面,可是你后来这个念头灭了,你想只做一个小乘,你没有大乘心了,那你就不如我了,所以你得走在我后面,你给我挑这个担子。这才明白,原来人的果位高下你看发心最重要,发起大乘心已经胜过小乘阿罗汉果,但这个心是真心。所以《优婆塞戒经》里面讲,如果有人发起菩提心,诸天都大惊喜,认为说我已经得到了天人师。所以只是发心,你看就胜作阿罗汉,为什么?因为有愿必成。
今天我们「行时时之方便,做种种之阴功」这一句就讲解圆满。讲得不妥之处,请各位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四篇 自我肯定、自我成长、自我消融 - 时时怀抱感恩的心时时怀抱感恩的心在自我修炼的过程中,当我们达到「自我肯定」、「自我成长」之后,一定要做到「自我消融」,才算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2
弟子:如何能在每个当下、在在处处都能直入解脱境?上师:时时都能说是“解脱处”,就是进入到一个“很平静的状态”,你首先在座上要多下些功夫。这两天也有很多人都在问:
文殊花开时间:2024-12-19
无量时日之前,赐慰如来出世并为众生宣讲佛法,令众生得以摆脱老、病、畏惧之苦。他对贪欲炽盛众生宣说不贪法;对嗔心强烈众生宣说无嗔法;对愚痴众生宣说智慧法;对贪执禅定、
禅宗公案时间:2024-12-17
我们无法要求环境都顺我们的心,但是要练习把一切都当作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一切都帮助我们忆佛念佛周围环境越是吵,我心念佛念越好。各种声音都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1
今天承诸位善友请我演讲。我以为谈玄说妙虽然极为高尚,但于现在行持终觉了不相涉,所以今天我所讲的,且就常人现在即能实行的约略说之。因为专尚谈玄说妙,譬如那饥饿的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3
钟茂森:梦人赠桂故事「梦人赠桂」选自《阴骘文注证》。讲元朝有一个人叫周德,家里很贫穷,但是他是乐善好施。在路上有一次遇到一个很污秽、滑人的东西,一种砖石、瓦片,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4-10-26
钟茂森:散心念佛的福善都不可计量,何况净念相继 你这里讲,希望用禅来开智慧,用密法来增加福报,蕅益大师说不用了,你果然能信愿持名,这一句阿弥陀佛,每一句佛号,一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4-10-25
钟茂森:不识字,只一心念佛,不会诵经,能往生吗 如果真能一心念佛,那一定往生。往生极乐世界,佛在《无量寿经》里讲得很清楚,第十八愿就讲到,若有众生「闻我名号,至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4-10-08
过去有一位年轻的修行者,在深山里的道场打坐用功。他的师父常常教诫弟子们说:‘你们若想修行,首先要戒止五欲之心;如果能够降服五欲,心不被外境引诱,才可以真正达到修
佛答时间:2024-08-15
《佛遗教经浅释》◎一九七九年宣化上人讲述于美国加州洛杉矶金轮圣寺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汝等比丘,当知多欲之人”:你们
宣化上人时间:2024-08-03
佛法的基本知识日慧法师第五章 观察生死谈寂灭第四节 入道的方便持息念最后,想藉此提供一个最简单易行的修四念处法门,这法门就是念息十六行。念息一词,新译持息念,亦有依音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31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十(9)改变人生命运的秘笈九、方便庄严经文:方便庄严故,速得成满,为无为乐。我们都想修行,都想度众生,可是要想度众生必须有善巧方便,有了这种善巧方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14
十四日开示修行是天下最大的事情,别的事情都好商量。修行走岔路的也很多,你看吕祖说:自从一见黄龙后,始觉从前用错心。吕祖是道教的大祖师,见黄龙禅师而发明心地,始知从前修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07
初四开示生死大事,古往今来,诸位大德为了这件事也不容易得到成就。我们参禅念佛也是很不容易的,没有修行不知里边的甘苦。起疑情不会起,参话头倒成了念话头,前念话头一过,后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05
古代的时候,人们认为婴儿出生后存活了一个月,相当于度过了一个难关。所以,为了庆祝婴儿安全度过这个难关,婴儿的家长会为婴儿举行满月酒。在满月酒的当天,家长会请来一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22
如本法师答:凡夫在修行的历程,尚未证得果位,有时会淫欲炽盛,是在所难免,因为众生所以为众生,就是以淫欲为生命的所依所归,动不动淫欲即时现前,的确难调难伏。楞严经云:一切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17
韩焕忠禅宗与佛教经典之间的关系问题,是禅宗史上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禅宗研究中必须予以关注的问题。近读吴言生师长教师所著《禅宗思惟渊源》(禅学三书之一,中华书局20
向生净土时间:2024-06-17
钟茂森:十子异疾安士先生引徵了《迁善录》里面的一个故事,为我们说明嫉妒招致什么样的果报,让我们引以为戒。这是讲到「十子异疾」。宋朝有一位大夫叫蒋瑗,他有十个儿子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06-16
钟茂森博士:济人之急。救人之危 【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这是讲帮助他人的急难,救助他人的危困。救人急难,把人家从危险当中救出来,这个很大功德,古人讲「救人一命,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06-16
钟茂森博士:受恩不感。念怨不休 【受恩不感。念怨不休。】受到人家的恩惠一点都不懂得感恩,反而别人跟他有一点过不去就念念不忘,总想著机会来报复。即使找不到机会报复
布衣百姓时间:2024-06-10
钟茂森:要有这个理念—今天就是我生命中最后一天 你看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里面好几个愿,都是讲「若有众生,闻我名号」,很多个愿都是讲要「闻我名号」。这个闻名就是把经
布衣百姓时间:2024-06-10
钟茂森博士:不彰人短。不炫己长。 【不彰人短。不炫己长。】这条讲的是不要张扬别人的短处,不要炫耀自己的长处。张扬人家的短处,就是说是非,揭露人家的短,这最容易跟
布衣百姓时间:2024-06-10
钟茂森:心里多障碍,境界里自然也多障碍 下面说,「荆榛瓦石,皆是眼前障碍,不能顺利之物」。这是把荆榛和瓦石的引申义说明了,它都是眼前的障碍,不能够使我们行走顺利
禅理故事时间:2024-06-01
钟茂森:常熟徐凤竹栻故事讲的是常熟徐凤竹栻。常熟是江苏省的常熟市,那个地方当时明朝的时候有一位徐凤竹栻,凤竹是这位先生的字,他的名字叫栻,徐栻,字凤竹。他的父亲
禅理故事时间:2024-06-01
钟茂森:心量小,再好的福田,果报很小在中国历史上护持正法的帝王里面可以说梁武帝是首屈一指,他对佛法非常的虔诚信仰,护持佛法,建立了四百八十座寺院,度出家众度了几
禅理故事时间:2024-06-01
钟茂森:乐由中出,礼自外作 下面我们再看《正义》里的一段话,“案《礼记》云: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中,谓心在其中也;外,谓迹见于外也。由心以出者,宜听乐以正之;自
禅理故事时间:2024-05-21
钟茂森博士:言语忍忿自泯 “言语忍,忿自泯。”这是讲兄弟之间讲话也要留心,不要讲得太过火,因为讲话往往无意中会伤了人心。当我们讲话不留神的时候,可能讲了一句话,
禅理故事时间:2024-05-21
钟茂森:嗜好一定要放下 所以学佛的人要放下嗜好,不要有什么嗜好。真正你要嗜好就是读经,就是念佛,深入经教,或者跟人讲经说法,这些都是正业,其他的世间人那些嗜好我
禅理故事时间:2024-05-21
钟茂森博士:知过不改。见善不为 【知过不改。见善不为。】明知自己有过失,不肯改,没有忏悔心。要知道忏悔心、惭愧心,这是善心,有惭愧的心、有忏悔的心,这个人就有救
禅理故事时间:2024-05-20
一辆载有十多个游客的小中巴正在美国的内华达州行驶着,突然,一位游客要求导游停车。导游问那位游客有什么要求,那位游客说他别的要求都没有,现在很需要方便一下。他这一说,
处世哲理时间:2024-03-18
通常我们认为,放生是善行,是有功德的。佛陀讲过两种功德,一种是有染的,另一种是无染的。无染的功德是通过对佛陀的虔敬心而积累的功德,特别是通过打坐,安住于当下,不
放生心得时间:2024-03-09
达真堪布:得到一切善神护法护持的善巧方便我们现在主要供的是四大护法——格萨尔王、一髻佛母、ra合拉和多吉拉巴。一髻佛母、ra合拉和多吉拉巴是宁提派的三大护法,他们专
悟性时光时间:2024-03-03
妄语:即妄言,普通指骗人之言。或为善意,或为恶意害人之谎。总之,以欺他之意,做不实之言,即为妄语。妄语依其罪业可分为大妄语和小妄语。大妄语者,不得圣道。言我得圣
学佛受用时间:2024-02-15
“佛说无为最,忍辱第一道。”佛弟子修忍辱非常重要,可是修忍辱却是很难的。曾经就有这样一个有关修忍辱的故事。从前在拉萨的空地上,有一个经师正在绕经筒,旁边有一个人
学佛受用时间:2024-02-14
达真堪布:智慧与方便达真堪布密法中的双身佛像,男性代表方便,女性代表智慧,表示智慧和方便双运的意思。在行菩萨道时,我们既要有般若智慧,也要有善巧方便。佛法里讲"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01-15
释迦如来佛陀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归摄在三藏十二部中。三藏者,经藏、律藏、论藏是也。三藏所诠,不外戒定慧三学。经诠定学,律诠戒学,论诠慧学。再约而言之,则
佛经论著时间:2024-01-12
钟茂森:如果贪瞋痴的种子强过念佛的种子,那临终助念就很关键但是可能有的同修也会觉得自己念佛功力不够,这个种子好像也不是最强的,遇到境界来了,还会起贪瞋痴,贪瞋痴
近现代往生纪实时间:2024-01-08
钟茂森:改造命运,必先改恶念真的,《太上感应篇》上讲,「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 过去虽然有些不善的言行、心
近现代往生纪实时间:2024-01-08
钟茂森:富贵的人能够在上不骄,满而不溢,才能够长久 富贵的人能够在上不骄,能够满而不溢,才能够长久,如果是一骄奢淫逸,他的富贵很快就崩溃。很多所谓的快速成长起来
近现代往生纪实时间:2024-01-08
钟茂森:做善事的两个关键『第一要忍耐心,第二要永远心』,你看做善事,这两个心是关键。在末法时代,就是我们现前这个时代,真的做善事的人太少,干恶事的人很多,善人少
近现代往生纪实时间:2023-12-24
一辆载有十多个游客的小中巴正在美国的内华达州行驶着,突然,一位游客要求导游停车。导游问那位游客有什么要求,那位游客说他别的要求都没有,现在很需要方便一下。他这一说,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时间:2023-10-20
整理:最初的梦想摘自大安法师讲记 我们常常听到居士说,临命终时,我如果这一念没有在阿弥陀佛上,我能不能往生?好像觉得临命终时,必须在阿弥陀佛念头上,或者一定要坐
念佛法门时间:2023-08-31
每一位有识之士面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变化,都想尽自已之力来挽救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与「消费」有直接关系,正因为我们每一位都是消费者,都能尽自己的力量选择善待大自
素食环保时间:2023-08-30
索达吉堪布:如何具备转换痛苦的能力,时时保持快乐祥和的心境?问:如何具备转换痛苦的能力,时时保持快乐祥和的心境? 索达吉堪布答:如果一个人的修行到了一定境界,痛苦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5
索达吉堪布:如何具备转换痛苦的能力,时时保持快乐祥和的心境问:如何具备转换痛苦的能力,时时保持快乐祥和的心境? 索达吉堪布:如果一个人的修行到了一定境界,痛苦自然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5
陈大惠:【孩子要有好老师】第七集时时处处皆教学 【教孩子的学问】孩子要有好老师第七集 时时处处皆学问班主任:老师好。陈老师:大家好。在把孩子教育好的这个过程中,我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22
时时常拂拭,莫使惹尘埃勿以妄心害真心,勿以习气害元气。愤怒生时要忍得过,嗜欲生时要耐得过。一个人,在尘世间走得太久了,心灵便不可避免地会沾染上尘埃,使原来洁净的
佛教故事:在闹市中修行时间:2023-08-10
方便教化众生有种种根性和好乐,而佛法亦有种种教化的不同,若执定方来医变症。势必难收效果。有一种顽强根性的众生,在外表看来似难感化,若遇明眼人大善知识识得其有善根
佛教故事:法音集·佛教典故时间:2023-08-08
钟茂森:蕅益大师说孝道:孝闻说蕅益大师说孝道—《孝闻说》 钟茂森博士主讲 (共一集) 2010/5/12 中国云南晚晴轩 档名:57-020-0001 尊敬的诸位大德菩萨,大家好!我们今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06
钟茂森:道义救危机 中华商业伦理世纪重建之路首届商亦载道精神启示论坛 2009年10月16-17 中国上海 转自http://finance.sina.com.cn/hy/20091026/21016884728.shtml钟茂森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