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钟茂森博士:《孝经》研习报告(第十二集)

入门知识 2023-07-15

钟茂森博士:《孝经》研习报告(第十二集)

尊敬的各位大德,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孝经》,今天我们学习第九章,我们先把这章的经文念一遍:

【圣治章第九。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於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严父。严父莫大於配天。则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於孝乎。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君亲临之。厚莫重焉。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以顺则逆。民无则焉。不在於善。而皆在於凶德。虽得之。君子不贵也。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

这章经文比较长,里面说的道理也很深,我们来细细的学习。邢昺在《孝经正义》当中,他首先将这个章题以及本章的一个大意,很简单的一句话给我们提出来,我们先看他这一段的解释,这是他的《正义》,「《正义》曰:此言曾子闻明王孝治以致和平,因问圣人之德,更有大於孝否?夫子因问而说圣人之治,故以名章,次『孝治』之后」。这一段话是把承上启下的这种逻辑关系给我们说出来,他说这是曾子(曾参)当听到夫子讲明王以孝治理天下,达至和平,这是上一章「孝治章第八」中所说的,曾子听到夫子这样的赞叹孝道的这种伟大,以及它的作用真正能够使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这种作用也是相当的不可思议。因此曾子在这里就请问夫子,他问圣人之德有没有超过孝这个道德的?换句话说,孝道是不是圣人全部的德行?如果说圣人之德还有高於孝道的,那孝道并不是很高的,还有比它更高的德行。夫子在这一章当中就回答他,『人之行,莫大於孝』,圣人的德行没有超过孝道之上,换句话说,圣人的德行是什么?就是孝德。孟子说得好,「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尧、舜都是古圣先王,圣人,他们的圣贤之道是什么?就是孝悌而已,真能把孝做到圆满这就是圣人。所以孔老夫子因曾子的询问,这章是曾子发问开头的,孔老夫子回答他的问题,就给他说出圣人之治,圣人能够自己力行孝道,把孝德推广至天下,能够使天下和睦、风调雨顺、灾厉不起、祸乱不生。所以在「孝治章」之后就为我们说出「圣治章」,以圣治为名,这个治就是治的意思,圣人治理天下他就是用孝道而已。

我们来一起研读经文,用唐玄宗的注为主来学习,同时我们也用北宋邢昺的注解唐玄宗的注它的一个注解,叫《正义》,用它来做我们主要的参考。请看第一句,『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於孝乎?』这部《孝经》是孔老夫子假借曾子为他的应机者,说出这部《孝经》。古来有人认为《孝经》是曾子所作,实际上邢昺在《正义》当中给我们做了澄清,《孝经》并非曾子所作,而是孔老夫子亲手所作,就好像《春秋》这部书一样,都是孔老夫子亲自著作的。在《孝经》当中是假借曾子做为他的学生,以师生之间对话为体例写出的文章。我们可以想像到,曾子他是个大孝子,所以孔老夫子以曾子做为《孝经》的对机者,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把《孝经》的深刻的道理为我们说明。所以这章一开头,曾子问曰,也是孔老夫子假借曾子之口,实际上他要讲出一个大道理。所以曾子问,「敢问圣人之德」,这个敢问,我们可以看到曾子是非常谦虚的,对老师是非常恭敬的。这个敢问用我们现在话说,我很冒昧的向老师请教,自己是诚惶诚恐、恭恭敬敬、战战兢兢的来问老师,显出老师的尊严,这是师生之道。

曾子问,「圣人之德,无以加於孝乎?」他问得很好,圣人的德行有没有超过孝?因为前面一章「孝治章」当中夫子给我们开示,说是「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把孝做为跟天地能够相齐的一种德行,所以曾子才会发问,圣人的德行还有没有比孝道更高的?唐玄宗他注解里面注得很简单,这句话也点出了这个意思,他说「参问明王孝理以致和平,又问圣人德教更有大於孝不?」参就是曾参,曾子他问明王,这是前面一章也讲到的,圣明的君王,都是圣人,像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这一类的圣人,他们以孝来理顺天下,达至天下和平,他就问,圣人德教有没有比孝更大的。这里讲到两个字,德和教。夫子在《孝经.开宗明义》就说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德是对自己而言,自行的,教是对别人,叫化他,自行化他。圣人他要推行大道,像《大学》里讲的,「明明德於天下」,首先自己要修身,以修身为本,正己而后化人,化人就是教。德也好,教也好,有没有说大於孝的?没有。你看《孝经.开宗明义》就说得很明白,孝是「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所谓百善孝为先,德也是以孝为本,教化也是以教孝为先。我们来看夫子是怎么样回答曾子的问题,『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这讲的第一句话,「天地之性」,这个性在邢昺《正义》当中解释是生的意思,天地生养万物,天地所生的万物当中以人为最贵。所以唐玄宗注解说,「贵其异於万物也」,所谓贵的意思就是人跟万物不同。不同之处在哪?后面给我们说明,『人之行,莫大於孝』,这是经文。这给我们讲得很清楚,天地所生的万物以人为最贵,所以人异於其余的万物,这是因为人之所行是他能够把伦理道德行出来,所以人他能够彰显天地的性德。性德当中什么为最大?这里讲的,「人之行,莫大於孝」,孝道是最高的德行、最大的德行。为什么?唐玄宗用《孝经》原文来讲,「孝者,德之本也」,德的根本就是孝。就好像一棵大树,大树有根本它才能够枝繁叶茂,如果是无本之木,树没了根,可能它长得很大,但是根断了之后很快就枯死。所以孝是最重要的德行,它是德之根。所以我们要修养品德从哪里学起?学孝顺,从孝敬父母开始。可以说《孝经》的落实就在《弟子规》里面,你看《弟子规》开头就说,「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圣人训导那就是圣人的教诲,首重孝悌。如何落实孝道?整部《弟子规》都是,一条一条圆满落实孝道也就圆满。

本章的经文当中,孔老夫子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来讲孝治天下也是圣人的治理,他是用周公祭祀祖先、祭祀天地这个例子。我们看经文说,『孝莫大於严父』,孝行要落实,最大的孝莫过於尊严其父,这个「严」就是尊严,做父亲有父亲的尊严,儿女要尊重父母,尤其是做父亲,他要有那种尊严和威严,母亲还多一分的温柔关怀,但是做父亲往往是以尊严比较多。所以古人把父亲比喻做天,母亲比喻做地。在《易经》当中天地是用乾坤来讲的,所以也可以把父亲称为乾,乾坤的乾,把母亲称为坤,乾父坤母。唐玄宗注解里面说到,「万物资始於乾,人伦资父为天。故孝行之大,莫过尊严其父也」,唐玄宗说到,他也是一位了不起的皇帝,且不论他后来沉溺於酒色,迷在杨贵妃身上,他在中年以前都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上钻研很深的,而且治理国家也相当好。他讲到「万物资始於乾」,这是天生万物,万物资始於乾,乾就是天,这个意思就是讲到万物由天而生。「人伦资父为天」,人伦关系上,我们讲五伦,所谓父子、兄弟、君臣、夫妇、朋友,这五伦关系最重要的就是父子,父是做为天的角色,为什么?因为只有父母才能生育儿女,没有父母也就没有儿女,也就没有其余的四伦关系。所以他这里讲人伦资父为天,天是能生,起始的意思。

在《尚书》里头也有一句话说到,「《尚书》曰: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是异於万物也。这是讲到人为什么为贵?因为他异於万物。天地就如同父母一样,它是万物之父母,而人又是万物之灵,所以人为贵,父母又是我们人伦之始,所以夫子才讲「孝莫大於严父」。唐玄宗讲到「万物资始於乾」,这句话是出自於《易经》,《易经》当中讲的「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这就是讲到天,乾元是天,大哉是称赞,极赞叹天的这个功能,能滋养万物,生养万物,所以万物从兹而起。玄宗继续解释,「故孝行之大,莫过尊严其父也」。这个逻辑关系一层一层下来的,万物是由天地所生,人又是万物之灵,人为最贵,而人伦当中又以父母这一伦为起始,所以我们要行孝就莫过於尊严其父,所以夫子才讲「孝莫大於严父」,他是有这个意思。如何来尊严其父?尊严其父在古人眼中好像对天那样的去尊重。所以夫子这下面说,『严父莫大於配天,则周公其人也』,要把我们的父亲推到最尊严的地位,莫过於让我们的父亲跟天配在一起,这是讲到祭祀。这种做法是周公首先开始的,所以说「周公其人也」。唐玄宗的注解说到,「谓父为天,虽无贵贱,然以父配天之礼始自周公,故曰其人也」,这是讲到在人伦当中,这个关系里面,父亲好比是天,所以我们要尊严我们的父亲。虽然人不分贵贱,我们都要尊严其父,不是说天子的父亲才是最尊严的,一个老百姓、平民的父亲就没那么尊严,不是,对於每个人,不分贵贱,都是将父亲摆在最尊严的位置,这就是孝道。但是把父亲这个尊严、地位跟天配起来这种做法,这种礼是始於周公。我们都知道周公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也是周文王的儿子,武王是大,周公是老二,所以王位就由文王传给武王,周公辅佐武王。可是后来武王他驾崩,去世,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继位,但是成王年纪很小,周公摄政,他辅佐成王来治理天下。在周公摄政这个期间,周公就设立了这种祭礼,就是用配天的方法,这个是在周公以前没有的,在夏商两代这种礼是没有。下面会说到,祭礼里面有两种,一种叫郊祭,就是在郊外祭祀,祭天,一种在明堂里头祭上帝,都以祖先来跟天、跟上帝相配,这种做法可以说是把人伦当中的父亲摆在最尊严的地位。所以人没有分贵贱,都把父亲称为是天,这是唐玄宗讲的「人伦资父为天」的意思。

我们继续来看下面一段的经文,『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这句里头提到「后稷」,后稷是谁?唐玄宗的注解给我们讲到,「后稷,周之始祖也」,他是周朝文王、武王他们的始祖,周家的祖先。后稷是何人?在《周本纪》这部书里面讲到,《周本纪》也就是周家王朝他们的历史,也可以说是他们的家族史。这里面提到,后稷他名字叫弃,抛弃的弃,他的母亲叫姜嫄,这个母亲有一次出外,在野外看到巨人的脚印,心里就起了一个念头,就想把脚踩上去试试看,就把脚踩到巨人脚印上面来,结果这一踩,身体一震动,她就怀孕了,这是一个周家《周本纪》里面记载的故事。怀孕以后就生下一个儿子,姜嫄这位女子她就觉得这是不祥的徵兆,所以就想把这个儿子丢弃掉。首先把他丢到一个巷子里面,结果过往的这些马、牛看到这个小婴儿却避开他,没有去踩他,结果这个婴儿没死。结果这个女子,就是他母亲,又把他扔到山林里面,又发现山林里头人很多,不方便。结果后来又把这个婴儿扔到冰上面,冬天结的冰,扔到河上的冰上面,就发现有很多飞鸟都飞下来拿著翅膀去爱抚他、保护他,姜嫄,就是他母亲,看到这些情形,知道这个婴儿不是普通人,可能是一个神儿,所以就把他接回来继续把他养大。因为常常想把这个婴儿要抛弃,所以给他起的名字叫弃。

等到这个弃儿长大成人,结果他就非常喜欢耕种,当时尧帝,这是当时尧王,就聘请他出来做农师,农师就好比是我们现在讲的农业部长,专门由他来负责教导大众如何耕种。他好像有天才,非常懂得耕种,所以五谷、粮食当时都生长起来,人们也因此能够安居乐业,开始农耕的生活。后来尧帝传位给舜帝,舜帝也继续任用他,任用这位弃,而且后来封了邰这个地方给弃,而且给他一个封号叫做后稷。稷是一个农产品,植物,农业的植物,这是因为他对於农业的贡献很大。后稷之后到十五世的时候就是周文王,所以周文王就是后稷的十五世的孙,所以文王就开辟了周朝天下。所以周家尊祖先,给他的祖先后稷来祭祀,这是从周公开始兴起这种祭礼,「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这是给后稷来祭祀的,祭祀这种传统可以说也是从周朝周公开始。祭祀的这种活动它不是一种迷信,它是一种孝道的活动。你看看中国人为什么那么厚道,古人讲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他能够祭祀祖先他就厚道。为什么?因为祖先不在了,祭祀祖先对我们现前好像没什么利益,祖先他也不可能得到我们这些食物,他得不到,我们只是用这种供品表达我们这种祭祀的心意,但是就是这样祭祀,这是培养孝道,远古的祖先我们都念念不忘,现前的父母我们怎么会不孝顺?这是培养孝心的最好的一种活动。所以现在领导人也提倡要构建和谐社会,共建和谐世界。和谐从哪里做起?从教孝开始,这是《孝经》给我们讲的,以孝治天下,这是圣治。两年前我曾经应邀在山西大同讲过一个八荣八耻的学习报告,题目是「明道德,知荣辱」,当时我讲这个八荣八耻,这是国家领导人提倡的我们每个公民都遵守的伦理道德。从哪里做起?从哪里入手?我提出从孝道开始,从落实孝道入手。在讲演当中也提议,我讲自己有个梦想,希望国家将来有一天能够把清明节、冬至节,这是古来传统的祭祀祖先的节日,做为法定的假日,放假给大家祭祀祖先。因为很多人现在还沿袭著祭祀的传统,到清明、到冬至他们真的去做祭祀或者去扫墓,他们往往要请假,还要给扣工资去从事这种孝道的活动。不如把这个节假日做为法定节假日,全国放假,鼓励祭祀祖先。这是什么?慎终追远,培养淳厚的民风,构建和谐社会,这是一桩非常好的事情。结果没想到两年以后,今年,你看四月五号清明节国家真的把清明节做为法定假日,这是好事情。

当时,周公真的是圣人,他懂得圣治,真正以孝治天下,不需要太劳心劳累,他就能够垂拱而达至天下太平,叫垂拱而治,轻轻松松就能够让社会和谐、天下太平,为什么?只要人人遵守伦理道德,人人都行孝,自然人人都尽忠,他不会犯上作乱。所以周公是真的有智慧,他把祭祀落实,「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在郊外祭祀他们的远祖,这是十五代之前的,文王是周公的父亲,而文王是后稷的十五代孙,是他们周家的祖先,祭祀是在郊外祭祀,用他来配天,与天相配。唐玄宗这里注解说,「郊谓圜丘祀天也」,这是在郊外祭祀,通常在郊外有一个坛,像北京的天坛,是有个圆顶的,有个像圆丘那样的,丘是小山丘,就是像个坛似的,上面是个圆顶,这是祭天用的,祭祀天的。「周公摄政,因行郊天之祭,乃尊始祖以配之也」。周公,刚才讲的,当武王驾崩之后,他辅佐武王的儿子成王,成王因为小,所以周公代他理朝摄政。周公的摄政这也是给我们表演出难能可贵的悌道,周公是武王的弟弟,当武王的儿子继位,周公摄政,但是周公没有丝毫觊觎天下之心,就是没有想要夺天下,纯粹是帮助成王,所以当成王长大成人以后,周公又把政权交给成王。这是给我们演绎出这个圣德,这普通人做不到,他只要有一点名利心,你看天子位,一般人都会起心动念,会起贪心,而且周公他也是文王的儿子,他继位也能说得过去,但是他不开这个先例,他尊重自己的兄长,让成王继位。而且周公的儿子跟成王差不多大,当时周公善巧方便,让他的儿子跟成王一起玩,如果成王犯了错误,周公不指责成王,而是批评他自己的儿子,让成王看到以后知道自己反省改过。这个用意很深,因为成王是天子,周公在礼数上他属於臣民,虽然他是他的叔父,但是在君臣之礼上讲,成王是君,周公是臣,所以按照礼,不能够直接批评天子,所以他批评自己的小儿子。用这样的用心来抚育成王,这都是圣人之心,没有私毫自私自利,而且给我们表演出君臣之义,给我们表演出「兄弟睦,孝在中」这个悌道。而且他立的这个礼,我们讲周礼,祭祀当中凸显出祖先这种尊严地位。所以在郊祭的时候,「因行郊天之祭」,这是祭天的时候,在郊外,就尊他的始祖后稷跟天相配。配天就好像我们请客吃饭,请了一个贵客,祭祀等於是请天神、天帝来吃饭,我们这边要出一个主人来招待贵客,谁来做主人?周公尊始祖后稷来做主人,所以这个位置就极高,等於我们这边的主人来宴请这个贵客,这是配天的意思,这样相配,主宾相配,这就是礼。

下面讲,『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这是周公在宗庙里面祭祀文王,祭祀在哪里举行?在明堂里面举行。明堂是过去天子办公的地方,办公的地方它里面又有教育的教室,也有祭祀祖先的、祭祀天地的场所,都在明堂当中。文王是周公和武王的父亲,因为在郊祭的时候已经尊后稷配上天,所以就不能够把文王也做为郊祭配天的人,而在宗庙里面,在宗祠,就在明堂祭祀上天的时候,以文王做配,配什么?配上帝,上帝就是天。这是周公良苦用心,尊他们的父亲,这是严父,尊严父亲到了极点,在祭祀当中等於是做主来宴请,在祭祀当中宴请上帝。唐玄宗注解里面说到,「明堂,天子布政之宫也」,这是天子办公的地方,这是宫殿。「周公因祀五方上帝於明堂,乃尊文王以配之也」,周公他在祭祀五方上帝的时候在明堂里进行,让文王来做配。五方上帝,这是确实有名号的,邢昺《正义》当中有列出来,说五帝是什么?「谓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光纪,中央黄帝含枢纽」,这是所谓五方上帝,东南西北中,都是有名号。周公当时这样的开创这种祭礼,尊严其父,这是彰显孝道,所以四方的诸侯都纷纷效法周朝周天子的这个孝道,而且当周天子要祭祀的时候都纷纷来助祭。所以经文当中讲的,『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四海之内,这是讲到我们讲五湖四海,天下,各路诸侯都以其职来祭,这是按照他们的身分穿上他们的服装,祭祀有特别他们的服装,都是按照他们的身分来进行的。这种服装一般来说,《周礼》上讲分为六个等级,以五百里,离天子所在之处五百里为一个阶段,五百里之内这是算一等,二等就是再一个五百里,就等於一千里,五百里到一千里,这是二等,再往外又五百里,第三个五百里,这是第三等,一直往下延伸,总共有六等,六等诸侯他们纷纷穿上他们的等级的服装,带上他们的供品来参加周天子的祭祀。你看周公真的是尊严其父做到极点,四海都来助祭。

唐玄宗注解当中说到,「君行严配之礼,则德教刑於四海。海内诸侯,各修其职来助祭也」。君行严配之礼,这个君就是指天子,周天子,周公他摄政的时候他行祭礼,严就是严父,尊严其父,配就是配天,尊严其父莫过於把父亲配天,用这种祭礼。不仅在周家自己这些后代当中落实孝道,而且给四海的百姓做一个好样子。所以「德教刑於百姓」,这个刑就是好的榜样、模型、好样子。教德行最重要就是做给大家看,尤其是教孝。所以在家里面你看父母如何教儿女行孝?父母要教给儿女看,在儿女面前,儿女虽然小,他不懂,但是他能看,他真的就能够接受这种信息。他看到父母对自己的长辈能够尽孝、能够恭敬,儿女他就潜移默化学到,他也就跟著学习,他也就能够孝顺父母,所以做榜样重要。德教能够在四海、天下推广,关键在於推广的人有没有做出好样子。就像在我们老师的家乡庐江汤池镇建立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心,为什么中心它的教化的效果这么好,能在短短一年之内把这个社会风气转变得如此的和谐,关键还是在於老师们能够以身作则,他们能够存有孝心,落实孝道,带动当地的百姓,做模型、做榜样,这样来推行德教,那才有真实的效果。所以我们有这个志愿,希望恢复我们的中华伦理道德传统文化,这桩事情不是求别人做,要求自己做,自己做个好榜样,你就能够德教加於百姓。所以周公是孔子最佩服的人,他为什么能够令孔老夫子如此佩服?因为周公他自己做到。可以说周家开国的这些天子,文王、武王、周公,都是大孝子,他有这种德行,所以能够施教於四海,所以诸侯都能够纷纷效法,「海内诸侯,各修其职来助祭也」,不仅他效法周公在他自己的诸侯国里面推行孝道,以孝治国,而且当天子祭祀祖先的时候,他们也来随喜参加,来助祭。

所以我们是非常的希望,只是我们还是有一个梦想,咱们国家的领导人能够效法周天子那样,在我们的这个国土里祭祀天地、祭祀祖先,让各省,各省就好像过去周天子里的诸侯国一样,各省的省长他们来助祭,共同参与,国家带动。这个事情早在一九三七年前中共中央******同志就做过,当时***率领著中共中央领导,面对的是国难,一九三七年日本侵略中国,揭开八年抗战的序幕,全国百姓都陷於水深火热当中,所以当时***、朱德这些中共中央领导人,率领著党中央的领导祭祀黄帝。黄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我看到***亲手所作的祭文,这种方式团结中华民族的百姓,万众一心起来抗日,所以能够抗日战争胜利,其实是有团结的力量,虽然我们的军备不如日本人,但是只要团结,就是力量。所以国歌里面唱到,「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我们要面对著敌人的炮火,万众一心,这样才能胜利。如果能够永远保持万众一心,我们的国家一定富强兴旺。如何保持?我们可以参考周天子他的做法,他祭天、祭地、祭祖先,率领著整个天下一切诸侯来祭祀,这是民族的凝聚力产生,所以当时周朝真的是天下太平,周朝八百年的基业得以稳固,原因我们能够看得出来,《孝经》当中为我们说清楚了,他以孝治天下。很可惜周朝最后的几个皇帝(天子)他们没有遵照他们老祖宗的做法,如果他们依然保持这个做法,可能到现在还是周朝。所以我们希望能够和谐社会,应该参考这些做法,这个不是迷信,它真正是团结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一个最有力的一种方法,这是古代帝王和谐世界的法宝,我们可以做参考。

所以孔老夫子讲到这个地方,这是周公尊严其父,配天祭祀,这是把圣人之德彰显出来。圣人之德是什么?就是孝。所以夫子在经文当中说到,『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於孝乎?』你看看这反问的很有力量,圣人的德行哪有说还超过孝德的?换句话说,孝做到圆满这就是圣人。唐玄宗讲,「言无大於孝者」,这是没有超过孝道的。孝道最关键的是自己要先做到,做到以后才能够教化百姓、教化他人,这才能产生如此大的效果。而孔子在「圣治章」里面还特别指出,「孝莫大於严父,严父莫大於配天」,尊重父亲,当然也要尊重母亲。古代社会以父亲为主,男主外,女主内,父母的地位是平等的。为什么?因为父比喻做天,母比喻做地,天地是平等的,没有天,这个地也不能够生养万物,没有地,天也不可能生养万物,所以天地都是相等的,平等的,但是这里以父来做代表。又提到祭祀,祭祀真正是很重要的和谐社会的方法。我们继续来看下面的经文,『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这是经文当中讲到的,这句话唐玄宗注解当中说到,「亲,犹爱也。膝下,谓孩幼之时也。言亲爱之心,生於孩幼。比及年长,渐识义方,则日加尊严,能致敬於父母也」。「亲生之膝下」的意思,这个亲就是爱的意思,亲爱。孩子出生以后,还没有长大,还是小幼童,这叫膝下,就是膝盖以下的这么个高度,这是很小的一个小不点,小孩。所以膝下是谓孩幼之时,这小孩,小孩他跟父母就有一种天性的亲爱关系。所以你看看在襁褓当中的儿女,这个小婴儿,你看他对父母那种依恋是恋恋不舍。

这是什么?亲爱。这个爱心从哪里培养?就从小的时候就培养起来。爱从哪里生的?就从孩提时代跟父母那种亲爱那里出生的。

所以五伦当中讲到父子有亲,就是父母跟子女那种亲爱,这是爱的原点。爱心从哪里培养?就在孩提时代他自然就养成。所以唐玄宗这里讲的,「言亲爱之心,生於孩幼」,这是讲到父子有亲就是爱的原点,亲爱之心就在幼孩时代那时候就养成。亲爱是没有人强迫的,不是造作出来的,自然而然的,所以这个爱心它是天性,我们称为性德,当孩子慢慢长大以后他就能够把爱心扩展,对一切人都能仁爱。所以圣人教化这些百姓,他懂得循著人的天性来教化,天性是什么?父子有亲是天性,把父母跟儿女这种亲爱能够保持一生,而且能够发扬光大,对一切人都是这种亲爱,这个人就是圣人。圣人教人要爱、要敬,所谓爱敬存心。爱心从哪里生长的?从幼儿时代就开始生长。敬心是从什么时候教起?唐玄宗这里讲,「比及年长,渐识义方,则日加尊严,能致敬於父母也」。孩子很小,当然他不懂事,他不懂礼,对於父母纯粹是一种天性的那种亲情、那种爱心,他是没有那种分别的,没有经过后天的训练,自然而然表现的是爱。可是等他年长的时候还要教导他,如果不教导这个爱心会容易变质。怎么教导?慢慢要教导他懂得敬。所以孝要敬才行,所谓孝敬孝敬,孝后头要有敬,不敬父母不能称为孝。什么时间教敬?要等孩子慢慢长大,年长了,四、五岁。渐识义方,四、五岁,五、六岁,好了他慢慢的懂得道理,可以理喻了,知道渐渐的认识,义方就是什么是该做的事、什么是不该做的事,这就要「日加尊严」,慢慢的要将父母的尊严要突出来,父母有尊严才能够使儿女敬父母,能致敬於父母,教敬是这么个教法的。

下面经文当中说到,『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圣人」,古代像文王、武王、周公,他们是圣人,他们懂得这个道理,他懂得什么?「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这个严就是尊严,因就是凭藉、就是根据这个意思,根据父母的尊严来教儿女敬父。「因亲以教爱」,是根据父母与儿女那种亲情来教他的爱心,这是循著人天性来教化,这容易教,逆著人的天性教这就难教。所以古人很懂得教导儿女的这种次第,从小就跟父母依偎在一起,爱心自然就生长,慢慢长大了就要教导他敬父母,父母要拿出点尊严来。尊严往往父母会委托老师来教导,所以当孩子懂点事,五、六岁就能够懂事了,父母就会把儿女送到老师那里去教,为什么?因为儿女跟老师他这个爱这方面比较少一点,因为不是从小到大在一起,在亲就没像跟父母那么亲,但是在尊严方面老师是有尊严。所以学生在老师那里学什么?学敬、学事师之道,在老师那里学到事师之道,他回到家里他也就对父母敬,也能够以敬事亲。《孝经》后面讲的,「居则致其敬」,居住在家里跟父母在一起要致其敬,毕恭毕敬,要讲礼。对父母,不能说跟父母从小到大在一起,可以不讲礼数,这不对,父子之间有父子的礼数,不可以我们用现在话讲说不可以无大无小。现在的父母懂得这个道理的不多,可以说现在父母爱儿女的有,都很爱儿女,但是变成一种溺爱,儿女想要什么父母就满足他,结果父母就变成儿女的奴仆。不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变得是「儿女呼,应勿缓」,儿女要什么马上就做。不仅父母如此,爷爷奶奶、公公姥姥,上一辈的人也如此。现在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就像个小皇帝一样,一举手一抬足多少人伺候他,结果他对於父母、对於长辈敬意都没有,为什么?父母跟长辈没有尊严,所以这就很难帮助儿女培养起真正的孝敬之心,这不是圣人做法。圣人是什么?要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父母要有尊严的,老师也要有尊严的,这是孝道和师道。

我们来看唐玄宗对这句话的注解,「圣人因其亲严之心,敦以爱敬之教」。这句话讲得好,圣人因每一个人的天性,他的天性有两面,一个是亲,一个是严,亲是亲爱,严是尊重。所以父母的角色在儿女心目中是两种角色,一种是父母爱儿女,这是亲的角色,另外父母有他的尊严,所以儿女要敬父母,敦以爱敬之教,教化里面,既教爱也教敬,都是因循著本性。所以当一个人长大成人之后,他有爱敬之心,不能说只有爱没有敬,那个爱也不是真的,爱敬是一体的两个方面,譬如说你爱人你一定是敬重他,你如果是不敬他,你也不是真爱他。对国家、对人民也是如此,如果是爱一个国家、爱人民的,不敬这个国家,这个文化传统不尊重,也不尊重这个国家领导人,你说他的爱心是真的吗?不是真的。所以真正从小培养起爱敬之心这是孝心,孝的两面就是爱和敬,他出来为国家、为人民服务他就有忠心,所谓「忠臣出孝子之门」,在家里能够爱敬父母的,他到了自己工作岗位上他就能够爱领导、敬领导,爱人、敬人,热爱自己的事业,敬业他就能做到,忠孝是一个心,不是两个心,他对父母就是尽孝,对国家、人民就是尽忠。

下面讲到的,「故出以就傅,趋而过庭,以教敬也」。这是讲到《论语》当中的一段典故,《论语》当中有一个叫陈亢的人,他来问孔子的儿子伯鱼,也叫孔鲤,他问孔子的儿子,「子亦有异闻乎?」也就是说夫子有没有对你特别教导,你是他儿子。孔鲤说没有,但是说过一个,有一次孔鲤他过一个庭院过得很快,不安祥,「趋而过庭」,结果孔子就问,你有没有学诗?《诗经》你有没有学?伯鱼就说没有。孔子告诉他,「不学诗,无以言。」夫子告诉他,你如果不学《诗经》你就不会讲话,所以孔鲤回去就学诗。又一天他又过庭院,给夫子看到,就问他,你有没有学礼?孔鲤说没有,夫子告诉他,「不学礼,无以立。」就是你不学礼,为人处世你不懂得礼,你就不懂得如何做人,你就不能立足於社会。所以孔鲤也就回去学礼。这是孔鲤跟陈亢说了这么两桩事情。

结果陈亢听到之后很高兴,他说「闻一得三」,我听到孔鲤这么一说我得到三个感受,什么感受?第一「闻诗」,知道原来要学《诗》才懂得言语,第二「闻礼」,学礼才能够立起来,才能立足於社会,第三「闻君子之远其子也」,这句话就说,君子,孔老夫子真的是君子,圣人,「远其子也」,是什么意思?就是跟他自己的儿女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是显示出做父亲的威严、尊严,能够让做儿女的他能够对父母产生敬意,所以这是教敬。《正义》当中有一句话讲到,说「父子之道,简易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故圣人因其亲严之心,敦以爱敬之教也。」这句话是解释唐玄宗这里讲的,「圣人因其亲严之心,敦以爱敬之教」,他这句话解释得好,说父子之道,父母跟儿女相处之道,不能够太过的简易,也不能够太过的亲近,为什么?「简易则慈孝不接」。什么叫简易?简易就是很多礼数都简便掉,没有了。现在父母跟儿女相处的时候你看很多都是这样,父母和儿女,父母没有那种理念,没想到礼不可缺,「不学礼,无以立」,人就立不起来,家也立不起来。所以很多父母跟儿女,你看儿女很小就一起玩,但是早上儿女不需要向父母问安,晚上也不需要跟父母道晚安,《弟子规》上讲的「晨则省,昏则定」没有,「出必告,反必面」也没有,儿女要出门也没跟父母打声招呼就走了,回来也没有报告,这些小小的礼节都忽略了,这太简易,简易就慈孝不接。这个礼是帮助一个家庭里面长养慈孝的氛围,所谓父慈子孝,如果礼数上都简易掉,儿女不向父母问安,孝也就没有了。所以孝道是要通过这些礼,这些小的事情当中去体现。

父母对儿女的慈也是如此,父母对儿女的慈表现在对儿女的教导,要教他,「养不教,父之过」,不教儿女,父母就不慈。教儿女什么?首先要教导礼。所以《弟子规》「入则孝」就是教导父子相处之道的,然后「入则孝,出则弟」,他有孝道自然才能有悌道。整部《弟子规》是教我们做人的,也就是一部礼,学了《弟子规》人才能立起来,不学礼无以立,不学《弟子规》也无以立。像我的母亲她就是一位很有智慧的母亲,她跟我相处,你看亲爱,母子的亲爱是最深,但是该保持距离的也要保持距离,应当有的礼数也必须要有。所以我母亲她自己本人也给我做个好样子,每逢我的外公外婆、公公姥姥他们生日的时候,或者逢年过节的时候,我母亲必定写一个贺卡,生日贺卡,或者是春节的贺卡,把自己心里对父母那种感恩、那种赞美,写到这个贺卡当中,然后在家庭的聚会当中朗诵,奉献、供养自己的父母。我们做儿女的就看到了,也学习,小的时候学习总是会忘掉,但是我母亲会提醒,告诉我,春节了,我们都要给长辈写贺卡,还提醒我,你也要给我写一张贺卡,所以养成了我这种习惯。所以我们家庭当中就有这种文化,常常写一些贺卡表达自己对父母、长辈的感恩,而且把自己的志愿也写进去,孝养父母之志,这是形成一种我们家庭的文化。这种礼也不可以缺,太过简易就慈孝不接,所以父慈子孝、母慈子孝就体现不出来。结果我们这么做下来之后,做得自然了,现在回头看看过去十几年前、二十年前写过的贺卡,心里都觉得暖洋洋的,真的父母与儿女那种亲情更加深厚。所以礼不只是外在的形式,它是帮助我们长养慈孝之心,当然也是长养我们的敬心,恭敬之心。

所以邢昺说,「狎则」,狎就是太亲近,反犬边一个甲,这个字是狎,狎则「怠慢生焉」,儿女跟父母太亲近,没有礼数,儿女对父母就怠慢。我们看到很多,父母对儿女变成一种溺爱,也没有教导儿女任何的礼数,所以儿女变成小皇帝,现在都是独生子,变成小皇帝、小皇后。所以怠慢父母,甚至父母有时候做得不够周到的,儿女竟然也会大发雷霆,稍有不顺他就在这里耍脾气,怠慢父母到极点。原因是什么?父母跟儿女太亲近,没有一点距离,没有一点礼数,就变成这么个结果。所以刚才讲的《论语》那段,给我们启示很深,孔子是怎么教导他孩子的,保持一定距离反而有好处,不能够没有礼数。所以该骂的时候还得骂,该呵斥孩子的时候还得呵斥,孔子就是这样对他孩子的。问他:你有没有学礼。没有。不学礼,无以立,这就等於是对他的批评,这是显示出父亲的尊严。父亲也兼有老师的角色,也兼有领导的角色,所谓君亲师,做父亲的他也是父亲、也是君,君是领导、也是师,也是老师,这样才能把儿女教好,这是教敬。唐玄宗注解当中又说到,「抑搔痒痛,悬衾箧枕,以教爱也」,这是父母跟儿女那种亲情,在生活当中照顾著儿女,帮助儿女搔痒,儿女太小的时候甚至会尿床,甚至到五、六岁他还有尿床,父母常常帮他洗衣服、洗衣被,悬衾就是挂,把衣服挂起来,把被子挂起来,这是等於生活上点点滴滴照顾儿女,这教爱,让儿女对父母有一种爱意,他不会舍离父母,他知道世间对他最亲最爱的人就是父母,儿女也应该如此对待父母。所以圣人教儿女的敬,这是讲的「趋而过庭」,这里也有个意思,说儿女见到父母,「进必趋,退必迟」,这也是教敬。儿女也应该帮父母搔痒抚摩、洗衣服、洗衣被,这也是体现他的爱心。所以父母与儿女的爱和敬这种教法是双向的。

下来我们继续看经文,『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这是讲到圣人教化的结果,他能够根据人的天性来施教,因亲以教爱,因严以教敬,这样他就能做到「圣人之教,不肃而成」,肃是严肃,不需要很严厉的、严肃的教学方式,也能成就人。「其政不严而治」,这是执政者不用很严厉的政治、酷刑,我们说法律不需要很严厉,都能够使社会安定、天下和平,为什么?因为人人都懂得孝亲、懂得尊师、懂得爱人、懂得敬人,社会就和睦。唐玄宗注解当中说到,「圣人顺群心以行爱敬,制礼则以施政教,亦不待严肃而成理也」。这是讲到圣人他就是顺著群心,群就是群众、百姓,也就是人的本心,本心是什么?就是本性本善。爱敬是性德,本性本善,所以顺著这个性德来行爱敬之道,这当然就很容易,所以能够顺天下、顺民心。圣人制礼则,礼就是礼度,制礼作乐,则就是规则,我们讲的法则、法律这一类的。不管是用礼还是用法律,目的都是为了让百姓能够回归本善,所以制定这些礼法来施政、施教,都是顺著人的性德的。所以「不待严肃而成理也」,不需要很严厉的方式,严肃的方式,他也能够达到目的,什么目的?天下和顺,和谐世界。这是因为什么?经文讲的,『其所因者本也』,「因」就是根据、依据,依据什么?依据的是本,根本。「本谓孝也」,这个根本就是孝道。所以以孝治天下就能达到「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天下和谐,垂拱而治。

我们继续来看下面一段的经文,『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这是进一步的为我们阐明父子之道是天性。唐玄宗注解中讲,「父子之道,天性之常,加以尊严,又有君臣之义」。所以父子之道是人的天性,天性之常,常是长久,这个长久是什么?不变的,在时间、空间上都不变。时间上讲,过去几千年前的人他也有这种父子之道,天性,父子有亲,几千年之后的人也是父子有亲;在空间上讲,中国人父子有亲,外国人也是父子有亲。所以父子之道这种天性是超越时空的,这就是人的本性本善,这种爱心它的原点就在父子有亲,所以这是「其所因者本也」,圣人教化百姓他就是用这个根本,爱心的原点来教爱。加之以尊严,这就成为君臣之义,君就是领导,臣是被领导,上下级之间跟父子之间有相似之处,相似之处是什么?是爱,君对臣要仁爱、要关怀,臣对君也就自然尽忠。但是君臣之间的关系跟父子之间的关系又不同,在於君臣之间多了一分尊严,所以不能像父子那么的亲近,因为有尊严,所以敬就为主。所以君仁臣忠,君臣之义,这个义就是君对臣的那种关怀、照顾、体贴、爱护,臣要对君的敬、忠,领导对下级也要尊敬,这样才能够达到上下和睦。

所以下面讲到『父母生之,续莫大焉』,父子之道这种天性怎么样显现出来?父母生的,「父母生之」,才能让这个天性得以彰显,所以「续莫大焉」,这个续是什么?继续,也就是能够发扬下去,能够延续下去。父母生什么?生我们的身体,我们身体是由父精母血,最初是这样形成的。如果是没有父精母血,哪怕是我们有灵魂,我们也没办法投胎,他要有一个载体,载体就是身体。所以投胎就是我们的灵入到父母的受精卵当中,然后逐渐长大,父母生之,生了我们的身体出来。所以我们的身体就来自於父母,跟父母身体没有两样,因此我们要懂得爱惜自己的身体。《孝经.开宗明义》就说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孝的开始,爱惜自己的身体,因为这个身体就是父母的身体。确实是父母的身体,它逐渐长大,还是父母的一部分。通过爱自己的身体来敬父母,更要爱自己的人格,自爱自重,修养德行,这样是敬重父母、孝敬父母。父母生了我们的身体,得以让我们的灵性得以延续下去,有个载体了,我们说投胎,投胎以后做了父母的儿女,然后对父母尽孝,把这种父子之道的天性彰显出来,所以称为「续莫大焉」。假借这个身体行天地之德,行圣人之道,所以续莫大焉。唐玄宗注解得很简单,「父母生子,传体相续」,这是传一个身体给你,我们身体就是父母那来的,相续什么?让我们的父子之道这种天性得以相续,当然也包括世俗说的香火的相续。所以「人伦之道,莫大於斯」,人伦之道,五伦关系当中最大的、最重要的就是父子这一伦。

下面经文讲,『君亲临之,厚莫重焉』,唐玄宗注解说,「谓父为君,以临於己。恩义之厚,莫重於斯」,父亲他也有君的角色,他有尊严。「临於己」,就是上对下,我们对父亲就要尊重,这也是在传续天性之道,传什么?爱和敬。所以「恩义之厚,莫重於斯」,这是讲「厚莫重焉」,君亲也就是讲父亲就像君一样、领导一样,对於臣下就有这种恩义,这种厚重的恩义在父子之间得以体现。用这种孝心,在父母那里学得的孝心,对待日后的君上、领导,也自然能够做到忠诚。

今天的时间到了,我们就先分享到此。有不妥之处,请各位大德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资料恭摘:净空法师专集网站
《孝经》研习报告 钟茂森博士主讲 (第十二集) 2008/7/12 华严讲堂 档名:52-266-0012

更新于:2023-07-15 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