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属功德边,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属福德边。福德可以给人,功德不能给人,亦如财物可以赠送他人,聪明智慧无法赠送他人,功德是自己专有的。宝志公为观音化身,主持梁皇忏只能将郗氏夫人超度到忉利天,再上去要靠定力。舍利弗智慧第一,有人问佛:舍利弗何以有如此智慧?佛答:舍利弗心内如鼓,空空如也。一念不生,这是大定。随问随答,一经过考虑即落在意识心上,必须要用无分别智,无分别智与佛心,心心相印。教下的止观也是定,方法不一样,目的则同。
止,巴利语samatha,音译作奢摩他;义为平静,乃是心处于专一、不动、无烦恼、安宁的状态,亦即禅定的修行法门。
观,巴利语vipassan,音译作毗婆舍那;乃是直观觉照一切名色法(身心现象)的无常、苦、无我本质,亦即智慧的修行法门。
南传上座部佛教把修习止的方法归纳为四十种业处。禅修者可以选择其中一种适合自己的禅修业处来作为入门的方便。然而,在四十种止业处当中,最为禅修导师们推崇与教导的应该是入出息念。
佛陀于《大念处经》等诸经中教导入出息念的修行方法。佛陀于该经中说:
「诸比库,于此,比库前往阿兰若,前往树下,或前往空闲处,结跏趺而坐,保持其身正直,使正念现起于面前。他只念于入息,只念于出息。
1、入息长时,了知:『我入息长。』
出息长时,了知:『我出息长。』
2、入息短时,了知:『我入息短。』
出息短时,了知:『我出息短。』
3、他学:『我将觉知全身而入息。』
他学:『我将觉知全身而出息。』
4、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入息。』
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出息。』」
开始修行时,可以先找个安静且适合禅修的地方,以舒适自然的姿势坐着,上身保持正直,然后将正念安住于禅修的目标呼吸。应尝试觉知经由鼻孔而进出身体的气息(呼吸时的鼻息);只应借助在鼻子的正下方(人中)或鼻孔出口处周围的某一点来感觉气息的进出,而不要跟随气息进入体内或出到体外。如果跟随气息进出,将难以成就禅定。反之,只是在气息与皮肤接触最明显的那一点觉知气息,将能培育及成就禅定。这就是止禅!
观业处的所缘必须是究竟法(paramattha)。根据《阿毗达摩》,究竟法有四种,即:心法、心所法、色法和涅槃。其中,涅槃属于无为法,并非观业处的目标;而心法和心所法合称为名法。名法和色法,亦即精神现象和物质现象,乃是由因缘和合而成,因此也称为缘生法、有为法、世间法、行法等。修习观业处,就是如实地观照诸行法的无常、苦、无我三相。如果还未能知见究竟法,就不能修习真正的观业处。为了如实地知见究竟名色法以及名色之因,禅修者在修习观业处之前必须先修习:
1.色业处 (rpa kammahna),辨识究竟色法;
2.名业处 (nma kammahna),辨识究竟名法;
3.缘起 (paiccasamuppda),透视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名色法之间的因果关系。
有两条修习观业处的途径:第一条途径是先修行止业处达到禅那,然后进一步修行观业处,这类禅修者称为「止行者」(Samatha ynika);第二条途径是以四界分别培育专注力达到近行定,但尚未达到禅那就直接修行观业处,这类禅修者称为「纯观行者」(Suddhavipassan ynika)。然而,无论依循哪一条途径,禅修者在开始修行观业处之前,都应当先修行「四界分别」。
要修行四界分别,首先应逐一地在全身辨识地、水、火、风四界的十二种特相。根据《法聚论》,这十二特相是:
1.地界:硬、粗、重、软、滑、轻;
2.水界:流动、粘结;
3.火界:热、冷;
4.风界:支持、推动。
有系统地熟练辨识全身的十二种特相后,再辨识它们为地、水、火、风,使心平静及获得定力。继续以四界分别观培育定力,并趋向于近行定。此时,禅修者发现全身呈现为一团白色物体。继续辨识白色物体中的四界,将发现它变得晶莹透明,犹如冰块或玻璃。持续专注于此光中的四界,即能达到近行定。禅修者将发现透明体粉碎成许多微粒即「色聚」(rpa-kalpa)。达到此阶段时,称为「心清净」,禅修者可借着进一步分析这些色聚而培育「见清净」。
辨识个别色聚里的地、水、火、风四界,将发现这些色聚非常迅速地生灭。由于还未破除三种密集,即:相续密集、组合密集与功用密集,禅修者还看到色聚是有体积的微小粒子,所以还停留在「概念法」的领域,尚未达到究竟法的境界。更进一步分析四界,直到能在单独一粒色聚中见到四界。随后再逐一地辨识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与心所依处里诸色聚的四界,分析每一粒色聚中至少含有八种基本色法,即:地、水、火、风、颜色、香、味与食素。
在分析了诸色聚里的八种基本色法之后,进而分析个别色聚里的其余色法,如:眼净色、耳净色、鼻净色、舌净色、身净色、心所依处色、命根色、性根色等,直到分析一切种类色聚里的所有色法,并依次辨识六处门与四十二身分里的业生色、心生色、时节生色和食生色,以此来修习「色业处」。之后,即可进而转修「名业处」,也即是辨识名法。
名法可分为能认知对象的「心」与伴随着心生起的「心所」;「心」可以分为八十九种,「心所」可以分为五十二种。如果禅修者已能达到禅那,那么分析名法可以从辨识与禅那相应的心和心所开始。禅修者先进入初禅,出定后辨识初禅的五禅支,直至能够辨识在每一个初禅速行心的心识刹那里的所有三十四种名法。之后再辨识初禅心路过程里其他每一种心识刹那中的所有名法。
能够辨识禅那心路过程名法后,还应以同样的方法系统地辨识眼门、耳门等六根门在取相应的颜色、声音等所缘而生起的所有六门善与不善速行心路过程里名法。在分析了内在的名色法之后,还必须以直接的观照力分析外在的名色法,乃至把观照的范围逐渐扩大至整个宇宙。如此辨识内外的名色法时,能够暂时断除「有身见」,因为当时不见有众生、男人、女人等等,只不过是名与色而已。于是证得了「名色识别智」,达到「见清净」。
此后,禅修者应进而修习缘起,即分析名色法之因。由于令禅修者获得此生的因是前一世临死时成熟的业,所以必须照见自己过去世的名色法。禅修者需要辨识过去、现在、未来的五蕴,之后再辨识在这三世之间因与果的关系。
禅修者可以先培育定力,然后把智导向过去,渐次地观察自己过去的名色法:一天前、两天前、三天前、一个月前、两个月前、三个月前、一年前、两年前、三年前、十年前、二十年前、三十年前直到今生结生(入胎)时的那一刹那。然后再以智慧之光照向过去,禅修者将会见到前一世临死时的名色法,或临死速行心的目标。该目标将是业(kamma)、业相(kamma nimitta)或趣相(gati nimitta)三者之一。如果能准确地找到该目标,就能够找到作为今生果报五蕴之因的行与业有,以及围绕着该行与业的无明、爱和取。辨识前一世的无明、爱、取、行与业这五因,造成今世的结生识、名色、六处、触与受这五果,以此方式来观照前世与今生名色法之间的因果关系。此后,以同样的方式逐渐地向过去辨识以前的第二世、第三世、第四世如此尽能力辨识过去多世。
借着辨识过去世因果而培育起观智的力量之后,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辨识未来世的因果,一直辨识到证悟阿拉汉果以及般涅槃之时。那时,禅修者能辨识到因为无明灭所以色法灭等等。能用这种方法辨识缘起后,也应继续学习佛经与义注中教导的其他种辨识缘起的方法。此时,禅修者能暂时断除断见、常见、无因见、无作见等邪见,亦能断除对过去、现在与未来世的疑惑,从而证得「缘摄受智」,达到「度疑清净」。
在分析了究竟名色法与缘起之后,应进而修习观业处,观照它们为无常、苦、无我。因为观业处的所缘必须是究竟名色法与缘起,所以在还不能够辨识它们之前就修观并不能算是修习真正的观业处。
第三种观智是「思惟智」,培育这种观智需要将行法以分组的方式进行觉照。将行法分为两组:名与色;五组:五蕴;十二组:十二处;十八组:十八界;十二组:十二缘起支。于此阶段,禅修者必须逐一观照每组行法的「无常、苦、无我」三相。以智观照一切行法的生灭本质为「无常」,不断受到生灭压迫的本质为「苦」,没有永恒不坏灭的实质或我为「无我」。
在「生灭随观智」阶段,禅修者必须观照一切名色法直至它们的当下刹那(khaa paccuppanna),并很清楚地观照到它们极其迅速的生灭。从「坏灭随观智」开始,禅修者不再作意行法或名色法的生起,而只作意其坏灭,观智成熟时,将会只看到行法的坏灭。此时,禅修者在观照称为「所知」(ta)的行法之同时,也必须修习「反观」(paivipassan),即观照称为「智」(a)的观智也是无常、苦、无我。禅修者如此观照所有内、外、过去、现在、未来行法的坏灭为「无常、苦、无我」之后,会看到没有任何东西可执取的诸行法之过患,并因此对它们感到厌离,内心之中自然会产生从它们当中获得解脱的愿望,寻求唯一的无为法涅槃。
如果禅修者在过去生中累积了足够的巴拉蜜,而在今生又足够精进地修行观业处,当观智成熟时,就能够证悟以涅槃为目标的道智与果智。此时,禅修者将发现所有的行法止息了,而内心却能完全地觉知寂界涅槃,获得四圣谛的真实智慧,现法亲证涅槃。
什么是文化?常闻这人文化高,那人没文化。到底什么是文化呢?文是指人类的智慧、道德、修养和人格。在欲望与愚痴的黑暗中,文就如太阳一样明亮,光照大千,所以称文明。化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单念大悲咒这一句,就是成就法,求什么都会成功的。(1)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namoheladanuoduolayeye)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慈观悲观喜舍观普度众生化大千有缘无缘同摄受离苦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1
心里净,佛土就净;佛土净就是快乐。◎节录自《六祖法宝坛经》浅释什么是极乐世界呢?在你自己色身,就是极乐世界。你心里净,佛土就净;佛土净就是快乐。心里净,就没有一切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0
新西游记中的唐僧和沙和尚胸前戴的佛珠,仔细看佛珠表面,颜色是乌黑油亮,其材质应该是用非洲黑檀木所制。非洲黑檀木坚硬、滑润,用黑檀加工而成的佛珠经打磨后形成的包
佛珠文化时间:2025-01-16
请购佛教饰品有什么讲究 第一, 佛教饰品不宜说买,应说请,或者说请购。表示一种尊重。第二, 佛教饰品如果在不佩戴的时候,不要随便放在裤子口袋里,放在上衣口袋,或者
佛珠文化时间:2025-01-16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它主要说明两个问题:1、因果相续,贯通三世,不会中断。我们今生所受吉凶祸福,都是自因自果。明白此理,自然不怨天,不尤人。2
昌臻法师时间:2025-01-14
学佛到底应该怎样学,该念佛?还是该持咒?是该参禅?还是该修止观?很多人就徘徊在这样的犹豫中。更有许多争论。有人说要一门深入,有人说要多方参学。有人说要系统学习,有人
学佛感应时间:2025-01-12
现代这个社会,由于我们为科学所迷了。西方科学文明四百年,两百年前传到中国。日本人接受西方的科技文明,比我们早,他四百年。中国西方科技文明从日本传来的,二百年。这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0
黄念祖居士:我们做什么,佛都知道 我们做什么,佛都知道 黄念祖大德《观经》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法身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佛的法身一切都入到众生心中的想念中,所
金玉良言时间:2025-01-09
惟贤法师答:分为几种:有德行好,在道德方面引导的善知识;有佛法广博的善知识;有同行的善知识,在一起同修的互相可以做善知识。当然一般来说,德行学问都好,才叫做善知识,这是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惟贤法师答:法门很多,但是走的路是相同,目标是相同,佛教在唯识学来说,分为五位: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这五位啊,各宗各派都是贯通的。资粮位就是广集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一念时间多长?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秒钟有多少个念头?有一千二百八十兆的念头。所以我们能肯定这一生当中,一念清净的时候决定有。但是第二念就迷惑。一念清净还来不及感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6
惟贤法师答:容就是心胸要像大海一样,能容纳百川。心胸广大就是佛的境界,就是佛心。能够容纳一切、包容一切,心量要大,心量大所感的果报,容貌上也庄严。因此这个容字有两个含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5
法字的梵语是达摩(Dharma)。佛教对这个字的解释是:任持自性、轨生物解。任持自性:指法能保持自体的自性(各自的本性)不改变,例如,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自体性相,花草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4
众所周知,琥珀是远古树木的树胶化石,煤又是远古树木受地壳变动产生变质所形成的,所以琥珀和煤伴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琥珀主要产于新生代早期第三纪含琥珀的煤层中,与
琥珀知识时间:2025-01-04
熟知缅甸琥珀的人应该知道,缅甸也有类似蓝珀的品种,人们习惯称之为金蓝珀。缅甸琥珀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色彩的多变性,这种多变的色彩可以构成多种变种珀,缅甸金蓝珀就是
琥珀知识时间:2025-01-03
众善奉行——佛教思想与企业的和谐发展惟贤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重庆市佛教协会会长一.善的定义善者以利他为前提,利他必利已而致自他俱利,性纯净此世后世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2
魏德东:佛教的婚姻观 婚姻的条件 在婚姻的条件上,佛教强调尊重当事人的意志,明确反对将自己的信仰强加于婚姻,主张可以与不信仰佛教的人士通婚。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反对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5-01-01
一个人跑到释迦牟尼面前哭诉。“我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成功,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你没有学会给予别人。”“可我是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呀!”“并不是这样的。一个人即使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30
雍正四年,江南举人考试,当时聘为房考官的,都是近省进士出身的官员,个个少年英俊。有个叫张垒的,中进士年份很久了,自以为是前辈,性格尤其迂腐迟滞。每天晚上,他必定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30
什么叫菩提?菩提是觉的意思,也就是佛果的意思。心是众生能发之心,菩提是所得之果,发有激发的意思、激活的意思、发生的意思,就是我们凡夫众生发成佛的心,就叫菩提心,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9
六交报之“闻报”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二者闻报,招引恶果。此闻业交,则临终时,先见波涛没溺天地,亡者神识,降注乘流,入无间狱。”“二者闻报”:第二种的六交报,是“
宣化上人时间:2024-12-23
一般常见的中国佛教地藏菩萨造像,大多右手执锡杖,左手持摩尼宝珠。如《赞地藏菩萨偈》所言:慈因积善,誓救众生。手中金锡,振开地狱之门。掌上明珠,光摄大千世界。锡杖
佛答时间:2024-12-22
不能忍的能忍,不能舍的能舍,不能让的能让,这才是修行。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无量劫海修方便普净十方诸国土法界如如常不动寂静德天之所悟“无量劫海修方便”:佛修行成佛的
宣化上人时间:2024-12-20
沉香树,即土沉香、沉水香木(拉丁学名:Aquilaria sinensis (Lour.) Spreng.)是一种热带及亚热带常绿乔木,为世界少有的珍贵药用植物,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也是国际保护的
沉香知识时间:2024-12-20
越南沉香自古被称为上岸香,因其味道的美妙独特受到众多爱香之人的追捧。其中,以越南芽庄地区出产的熟香为上品。而芽庄地区的土壤大多为红色粘细土壤,这样经过在土壤中长
沉香知识时间:2024-12-19
骨珀又称作象牙珀,英文名称bony amber,含有许多气泡,比虫珀更不透明和更软,颜色由白至褐色,很像骨科的琥珀,通常也不易抛光。骨珀以黄色蜡状琥珀为基础,中间以云雾状
琥珀知识时间:2024-12-18
发愿是第一遇着什么情况就发什么愿 《佛说无量寿经》梦参老和尚 讲解菩萨做些个什么事呢?利益众生。总的说一句,就是利益众生。要利益众生,你得有智慧,这个智慧你还得具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2-16
女人多数都怨恨丈夫,不怨恨丈夫的少。男人也许会说:我媳妇还恨我啊,我还不知道呢。我告诉你,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女人为什么抱怨的多?因为女人从嫁给男人的那一刻起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2
佛教鼓励发菩提心的人赚大钱虽然学佛与道德、修行并不是对立的。但无始以来的贪心,使我们很容易对财富产生执著。所以说,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财富?答案并不是简单的是与否,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9
黄念祖:佛是三觉都圆满,三觉是什么?佛是三觉都圆满。 三觉是什么?“自觉”。所以我们要弘法,你首先就是要自觉,你自己不觉悟,自己还在迷,自己还满眼睛都是翳,自己还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4-12-09
达真堪布:有人为了佛教事业想经商赚钱却苦于没有机会 怎么 现在很多人都说,“我做生意赚钱是为了众生,为了佛教事业。”这只是在嘴上说说而已。没有看破放下的时候,真正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2-08
《优婆塞戒经》业品第二十四 佛经原文:……若于非时非处非女处女他妇。若属自身是名邪淫。唯三天下有邪淫罪。郁单曰无。若畜生若破坏。若属僧若系狱。若亡逃若师妇。若出
邪淫果报时间:2024-12-07
陈大惠:一辈子没出息的都是什么人?一、高不成,低不就 随着教育资源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读大专,大学,读研究生,读博,甚至出国深造,但是学历高并不代表一定有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4-12-06
禅宗叫宗。我们佛教讲的宗教和我们书上读的宗教,和我们概念中的宗教不是一回事。最近我开玩笑跟大家讲,我说实际上我们讲的东西跟我们心里想的有时候不是一回事。像我们讲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3
为什么护持网站为护持正法呢?在以前年代,由于没有网络,所以经书及法宝都以手抄或印刷为主。现在网络普及很快,而且大大降低了佛法传播的成本,印一本佛书或许要几元钱一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03
小朱首先问道:“师父,有人一谈起法宝,总是说‘三藏十二部’,请问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居士,你问得很好!”一心法师回答说:“‘三藏’是佛教经典的总称,里面分作
佛答时间:2024-11-27
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印顺一 教乘应机的安立施教宗旨:佛法是适应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需要什么,就为他说什么。如『智论』所说的四悉檀,即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佛教之涅盘观一 涅盘之意义我国佛教徒,都说学佛是为了了生死。是的,了生死是佛教的主要目标。真能了生死的,就是得到涅盘。涅盘是学佛者的最高理想,被称为「一切圣者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人间佛教要略印顺一 论题核心人菩萨佛:从经论去研究,知道人间佛教,不但是适应时代的,而且还是契合于佛法真理的。从人而学习菩萨行,由菩萨行修学圆满而成佛──人间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这种欺诈的行为,会有什么果报?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五者、诈习交诱,发于相调。引起不住,如是故有绳木、绞校;如水浸田,草木生长。二习相延,故有杻械枷锁,鞭杖挝棒诸
宣化上人时间:2024-11-24
二、佛教之兴起与东方印度一 东方与西方印度文明的开拓者,属于西方移入的阿利安人。印度的每一区域,都曾渗杂了阿利安人的血统;每一思想,都曾受过阿利安传统文化的熏陶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3
第六十二节 蒋总统与佛教的关系煮云法师著有人说:蒋总统是不信仰佛教的,因为他已公开承认是基督徒。关于这个,我不否认,可是我要说,总统信仰佛教也是真的呀!同时我们
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时间:2024-11-23
这个世界最稀有的什么? 这个世界最稀有的是好人。 听很多人说,做好人吃亏,其实是因为自己还没有做成一个好人。 父亲去世前曾将年幼的自己叫到身边说:文文,你要知道做
为人处世时间:2024-11-23
三、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一 教乘应机的安立施教宗旨:佛法是适应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需要什么,就为他说什么。如『智论』所说的四悉檀,即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四、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印度之佛教』第十七章──一 秘密思想之滥觞佛元八世纪以降,秘密教日见风行,以身语意三密相应行,求得世出世之成就果也。密咒远源于吠陀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炉瓶三事炉瓶三事也称炉瓶三式、炉瓶三色,是古人熏香时所用的一套香具,由三件组成,分别为:香炉、香盒、匙箸瓶。香炉用来焚香;香盒用来盛装香料;匙箸瓶包括瓶、香箸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21
咱们再说局限一点,当你做什么事,你把这个事情做好,完了把这个事情做好的功德,自己不贪恋、不执着,回向给众生,让他们得幸福。当然让我们这个心一下子给全人类全众生类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19
克兰佩的中国佛教季刊──三十五年夏作──十七年中国佛学会筹设中,及全国佛教代表会议准备中,曾出中国佛教旬刊一种;而抗战期中余在四川缙云山,亦有中国佛教之讲着。今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主持人:今天觉得挺高兴,因为您是我采访过的嘉宾当中,最长寿的一位!梦参老和尚 :我的脑壳里头没有长寿、短寿,我的思想也有没有所谓的要多活几年、怎么样工作,都没有。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