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不是开始
阿难讲这段往事的时候,一直颤抖。
舍卫国,有一个铺满黄金叶子的园林,叫“祗树给孤独园”。
这里曾住着佛和他的弟子,他的一千两百五十个弟子。
午时,吃过饭,佛收起衣钵、清洗双脚。
铺好坐处,坐下。
二 不是没说
须菩提走上前,跪下行礼。
问:“若有寻常人,想要修行成佛,该如何?”
佛:“止念,降心。”
问:“念如何止,心如何降?”
佛:“念这样止,心这样降!”
……
……
答:“弟子愚钝!”
三 不是不答
佛:“我灭度的众生,本多不可数。实则没有众生被我灭度,为何?”
答:“不知!”
佛:“众生不在我心里,众生在众生心里。”
答:“不懂!”
佛:“花在你心里,花心里无你。”
答:“您是说,不要有分别心?”
佛:“不错,所谓四大皆空,就是四大皆不分。”
答:“四大?”
佛:“不分你我,不分人兽,不分生灭,不分不分。”
答:“不懂!”
佛:“不说!”
四 不是不知
问:“修佛的人,应该如何对待生活,对待别人?”
佛:“栽培!”
答:“栽培?”
佛:“生活就是果园,别人就是果子。你只栽培,却不去吃果子。”
答:“您是说,不求回报的多做布施吗?”
佛:“是!”
问:“可是这样很痛苦吧,像个傻子?”
佛:“布施就是福报。”
答:“是吗?那福报大吗?”
佛:“大不可量!”
答:“大不可量?”
佛:“看到天边巴掌大的浮云没?”
答:“是。”
佛:“你去量量它有多大?”
……
答:“弟子懂了!”
佛:“福报亦如浮云,不可测量!”
五 不是色相
问:“如何理解色相?”
佛:“眼见即为色相。”
问:“如何理解眼见?”
佛:“你能看到我吗?”
答:“能!”
佛:“能不能说,你看到的我,就是我本身?”
答:“不能吧。”
佛:“缘何?”
答:“您动,眼不动。”
佛:“哦……”
答:“您是一部电影,我看到的只是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又如何等同一部电影?”
佛:“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答:“弟子记下了。”
佛:“懂?”
答:“略懂。”
佛:“说说!”
答:“凡肉眼所见之相,都是表相,都是片段。通过片段来认识整体,就会偏差。只有看到生灭性,才是看到本来。如其本来,就是如来。”
佛:“再说说!”
答:“一条毛虫,开始是卵,后来是虫,最后化蝶。
说它是卵、虫或者蝶,都是短暂的真相,由卵变成蝴蝶的过程,才是它的本来,才是它的如来。”
六 不是法相
问:“佛法虽精深,只怕太深,无人相信!”
佛:“多虑!”
问:“哦?”
佛:“非但有人信,更有人修,可修之人,皆是有缘。”
答:“哦?”
佛:“因为他们非但放下了色相,还放下了法相。”
问:“弟子愚钝!”
佛抬起食指,顺着食指,是一片花草之地。
佛:“帮我把那株花摘来?”
答:“哪株?”
佛:“就是那株!”
答:“红色的那株吗?”
佛:“是!”
须菩提把花奉上。
佛:“这花什么颜色?”
答:“红色的。”
佛把叶子揪掉,问:“现在呢?”
答:“还是红色的。”
佛:“第一次说红色,你是为了区别其他花色。第二次说红色,你是为了区别绿叶。可第三个呢?”
答:“弟子懂了!”
佛:“说!”
答:“虽然花只是花,已无需用红色来分别,但是弟子心中仍留有颜色的念头。
眼中的红色便是色相,心中的红色便是法相。”
佛微笑:“这花什么颜色?”
答:“没有颜色。”
佛:“再想想?”
……
答:“什么是颜色?”
佛:“你懂了!”
答:“我懂了!”
佛:“我讲过佛法吗?”
答:“讲过啊,弟子常听。”
佛:“你听懂了吗?”
答:“听懂了!”
佛:“听懂什么了?”
答:“听懂佛法啊!”
佛:“听懂的佛法呢?”
答:“啊……”
佛:“度过河吗?”
答:“度过。”
佛:“怎么渡的?”
答:“乘舟。”
佛:“你乘的舟呢?”
……
答:“弟子懂了!”
佛:“我讲过法吗?”
答:“讲过。”
佛:“你听懂了吗?”
答:“听懂了。”
佛:“听懂的法呢?”
答:“丢了!”
佛:“‘丢了’不是法?”
……
答:“不是丢,是您根本没有讲过佛法。”
七 不是无为
佛:“我觉悟了吗?”
答:“世上本没有觉悟一回事。”
佛:“没这回事?”
答:“以觉悟放下觉悟,放下不是真觉悟,没有才是真觉悟。”
佛:“世上有觉悟之法吗?”
答:“没有觉悟,更没有觉悟之法!”
佛:“我说的不是法?”
答:“能说出来的法,就不是法,而是话。话只能听,不能修。”
佛:“佛法不可取?”
答:“不可取!”
佛:“佛法不可说?”
答:“不可说!”
佛:“佛法没有法?”
答:“没有法!”
佛:“佛法却不是没有法?”
答:“却不是没有法!”
佛:“圣贤,何以有别?”
答:“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佛:“何为无为法?”
答:“无为法,就是无法而为之。说是无为,即非无为,是名无为。”
佛:“说人话!”
答:“说无为,是和‘有为’相对的,只是个名号,并非真的无为。”
八 不是佛法
佛:“世界大不大?”
答:“无量大。”
佛:“若有人用无量大的珍宝来布施,福德大不大?”
答:“福德亦无量大。”
佛:“你说福德大,是不是说,你还有福德之心?”
答:“我怎么会有福德之心呢?”
佛:“哦?”
答:“说是福德,既非福德,是名福德。没有福德,何谈福德多?这只是姑且的比喻。”
佛:“很好,如此,我们还可以谈下去。”
答:“是!”
佛:“若有人,相信此经,并广为传颂,这样的福德大不大?”
答:“福德比前面的人更大。”
佛:“为何?”
答:“不知道为何!”
佛:“一切佛,一切佛法,都出于此经。”
答:“啊?”
佛:“须菩提呀,佛法要是能说出来,就不是佛法本身了。”
答:“不懂!”
佛:“圆!”
答:“圆?”
佛:“圆周率!”
答:“圆周率?”
佛:“圆周率是多少?”
答:“3.14。”
佛:“3.14?”
答:“3.141592653……”
佛:“准确吗?”
答:“无法准确,永远差一点!”
佛:“佛法就是π,佛经就是小数。小数能代替π吗?”
答:“不能!”
佛:“佛经能代替佛法吗?”
答:“也不能!”
九 不是渐进
佛:“初级学佛者,能不能说,自己想成佛?”
答:“不能!”
佛:“为何?”
答:“所谓初级,就是入门,入门就是入佛门。佛就是无我,我心无我,我不入我心,才是入门。”
佛:“中级学佛者,能不能说,自己想成佛?”
答:“不能!”
佛:“为何?”
答:“所谓中级,就是小成,小成就是大视野。大视野就是生灭观。以生灭来观世事,世事便可淡如水。淡如水,好喝!”
佛:“哦!”
答:“只可惜!”
佛:“只可惜?”
答:“只可惜,小成就是还没成,空有生灭观,没有生灭行。”
佛:“高级学佛者,能不能说,自己想成佛?”
答:“不能!”
佛:“为何?”
答:“所谓高级,就是大成,大成就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就是知也知、行也行。若能知行合一,世事便可趣如戏。趣如戏,好看!”
佛:“哦!”
答:“只可惜!”
佛:“只可惜?”
答:“只可惜,大成也是还没成,虽可知行合一,却在知行合一,我思故我非佛!”
佛:“终级学佛者,能不能说,自己想成佛?”
答:“不能!”
佛:“为何?”
答:“所谓终级,就是已成,已成就是不可说。不可说,不必说,不能说。”
佛:“一说即错?”
答:“一说即错!”
佛:“你已不能说?”
答:“我已不能说!”
十 不是净土
佛:“你已知道,佛本无法?”
答:“我已知道!”
佛:“你可知道,佛土亦非庄严?”
答:“我亦知道!”
佛:“哦!”
答:“若有庄严,则有不庄严,便是分别心。”
佛:“你懂了?”
答:“我懂了!”
佛:“什么是佛?”
答:“止心为心。绝对静止的心绪,就是佛心。”
佛:“如果有个人的身躯,如同高山那么高,他大吗?”
答:“他真大!”
佛:“何以?”
答:“若说大,则有不大,‘大’只是一个表达。对于更大,它就是小。”
佛:“你已可以,诸相非相?”
答:“我已可以!”
十一 不是不大
佛:“恒河里的沙子,多吗?”
答:“真多!”
佛:“假如,恒河不止一条,而是如恒河里的沙子一样多。所有恒河里的沙子,多吗?”
答:“一条恒河的沙子已很多,何况是多如沙子的恒河。”
佛:“堆满世界的珍宝,多吗?”
答:“真多!”
佛:“假如,世界不止一个,而是如同恒河里的沙子一样多,所有世界里的珍宝,多吗?”
答:“真是太多了!”
佛:“如果,有人用这么多的珍宝布施,得到的福德大吗?”
答:“真是太大了!”
佛:“如果,有人可以读懂这本经书,并讲给他人。这个人的福德,大吗?”
答:“这个人的福德,比用珍宝布施的人更大。”
十二 不是正教
佛:“什么是正教?”
答:“无以歪斜,就是正。”
佛:“什么是佛塔?”
答:“有佛之地,便是塔。”
佛:“如果有人,以此经为正,便是佛。此人所在之地,便是佛塔。”
十三 不是真经
问:“您与我的这番话,以后要是整理成经,应该怎么称呼,凭什么可以存世?”
佛:“就叫《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此名便可存世。”
问:“为什么?”
佛:“你说!”
答:“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
佛:“你说人话!”
答:“您说它叫大智慧,是为了区别于小智慧,只要小智慧的概念存世,大智慧就不会消失!”
佛:“我可曾讲过一句佛法?”
答:“您未曾讲过一句佛法!”
佛:“红尘世界中,微尘是不是很微小?”
答:“极其微小!”
佛:“微尘,是不是也由更小的微尘构成?”
答:“怕就是!”
佛:“所以?”
答:“所以,说微尘,即非微尘,是名微尘。”
佛:“说人话!”
答:“说一个尘埃微小,是相对更大的尘埃来说的,对于更小的尘埃,这个尘埃就不是小的了。”
佛:“这大千世界,是不是很大?”
答:“极大!”
佛:“很多这样的世界,是否同样构成了更大的世界?”
答:“怕就是。”
佛:“所以?”
答:“所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佛:“说人话!”
答:“说一个世界大,是相对更小的世界来说,对于更大的世界,这个世界就不是大的了。”
佛:“如果有一颗大微尘,它比小世界还大,那到底是世界大,还是微尘小?”
答:“实则于法无大无小,只是于心言大言小,世界又何尝不是微尘,微尘亦何尝不是世界?大又何尝不是小,小又何尝不是大?“
佛:”你知不知道,我有三十二相?“
答:“当然!”
佛:“那么是不是有三十二相的人,就是我如来呢?”
答:“不是的,因为我知道您明着说三十二相,暗着说的其实是非相,这三十二相即是非相,只是方便说法的名相,所以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
佛:“有人,用生命来布施。这样的功德大吗?”
答:“极大!”
佛:“可是却不及说上几句《金刚经》!”
十四 不是寂灭
问:“什么是世界的真相?”
佛:“真相,就是诸相非相。”
答:“就像您说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佛:“是!”
问:“那,如果诸相可以非相了,是什么境界?”
佛:“就是实相!”
答:“实相?”
佛:“实相就是真相,真相就是没有相,没有相不是一个相,只是一个名称。”
问:“为何有人可以成佛?”
佛:“因为有人无分别心。”
问:“分别心不是只有四种吗?”
佛:“四种只是一个借代,代表了所有的分别心,正如佛的三十二相,也只是无量相的借代。”
答:“所以没了四种分别心,就是没了所有相。”
佛:“对,没有所有的相,就是无相,无相而无不相,即是无量相,就是佛相。”
问:“如果有人听到金刚经,可以不惊不怖不畏,那可真罕见!”
佛:“为什么?”
答:“因为这个人必须明白:轮回的真相!”
佛:“你已知道?”
答:“我以知道!”
佛:“你已知道世间本没有轮回!”
答:“说轮回,即非轮回,是名轮回,世间本没有轮回!”
佛:“我上辈子被歌利王肢解身体,这不是真的吗?”
答:“这当然是真的,只不过您当然也没有我相,更没有人相、众生相和寿者相,所以被肢解的又怎么会是您呢?”
佛:“我不但上辈子,我曾经受过五百世的苦难,这些都是真的吗?”
答:“弟子知道,您是真语者、实语者!弟子更知道您的良苦用心!”
佛:“现在,说说你了解的涅槃之道吧?”
答:“就是无实无虚!”
佛微微抬手,指向太阳的方向。
佛:“你懂了吗?”
答:“您是说,佛经就是指头,佛法就是太阳。虽然佛法说不出来,却可以有个方向。”
佛:“你怎么知道手指是在指太阳?”
答:“您是说,我不应该想到太阳。想到太阳,就是着相了。而应该无视太阳,直至太阳后面无限的虚空!”
佛:“等着!”
须菩提一直看着佛主手指的方向,突然有鸟飞过。
答:“我悟到了!本没有一个具体的佛法,有什么就看到什么,这就是‘无实无虚’?”
佛:“鸟呢?”
答:“飞走了!”
佛:“不是鸟飞走了,是世界老了!”
十五 不是迷信
佛:“如果有人,在万劫的轮回中,以死布施,功德大吗?”
答:“大!”
佛:“如果有人,只是读金刚经,功德大吗?”
答:“大!”
佛:“哪个更大?”
答:“读经更大!”
佛:“我不断强调读金刚经的功德,为什么?”
答:“您的意思是?”
佛:“有些人,不喜欢高深的佛法奥义,觉得不实在,更不愿传播。怎么办?”
答:“所以您就以功德为诱,希望他们可以沾染一些佛法奥义?这不是欺骗吗?”
佛:“你有过饥饿吗?”
答:“当然!”
佛:“怎么办?”
答:“吃饭!”
佛:“饱了吗?”
答:“饱了!”
佛:“饭呢?”
答:“吃了!”
佛:“饥饿呢?”
……
答:“噢!”
佛:“你懂了?”
答:“我懂了!”
佛:“说!”
答:“饥饿如同功德,佛法如同食物,吃饱如同成佛。吃饱的人自然就放下食物。正如成佛的人,自然就放下功德。”
佛:“所以呢?”
答:“既然如此,何不说的更大些,就说天地人神,宇宙寰宇,有此经之地,就是佛塔,悉当拜受。”
佛:“善哉!”
答:“善哉!”
十六 不是业障
佛:“如果有人不断诵读金刚经,可是却没有得到幸福,这是为什么?”
答:“是上辈子的业障太重,读经其实已经消灭掉不少了。”
佛:“我曾在无数次的轮回里,侍奉过万亿位佛,我的功德,和读金刚经的人相比,你觉得如何?”
答:“您的功德,要比他们的功德大的多!”
佛:“但是,我会居功吗?”
答:“不会!”
佛:“所以应该怎么说?”
答:“您的功德和读金刚经的人相比,小的不能再小了,简直万分之不及一。”
佛:“现在,你知道金刚经的力量了吧。”
答:“我已知道!”
佛:“你也知道为什么?”
答:“我也知道!”
十七 不是无我
问:“我曾问您,若有寻常人,想要涅槃成佛,该如何?”
佛:“我当时说:止念,降心,去分别!”
问:“现在来看,究竟有成佛之法吗?”
佛:“没有!”
问:“佛主本人也没有吗?”
佛:“也没有!”
问:“怎么会这样?”
佛:“如果有这样一个法,我就不能传给你们了。”
答:“为什么?”
佛:“佛法就是一切的方法,一切的方法,我怎么传?”
问:“可是有人非要说,您有成佛之法呢?”
佛:“真的没有。”
问:“如果非要说呢?”
佛:“那这个方法,就是若有若无,是有是无,时有时无!”
答:“无实无虚?”
佛:“一切法皆是佛法!”
答:“一切法?”
佛主掐了须菩提一把。
须菩提:“哎呀!”
佛:“你疼吗?”
答:“疼!”
佛:“现在呢?”
答:“不疼了!”
佛:“为什么?”
答:“疼过去了!”
佛:“懂了吗?”
答:“噢!您是说:来的迎,走的送,不来不去的就等!”
佛:“还记得‘说大身,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吗?”
答:“这个我记得,就是用不可能存在的‘巨大身躯’来形容比一般人更高级的存在方式,就是修行人的法身。”
佛:“菩萨也是一样,只是形容境界的一个名称,是一种行为。”
答:“哦。”
佛:“如果一个人心中还有度化别人的想法,这种行为还是菩萨吗?”
答:“当然不是,因为有这个想法,就是有你我的分别心。”
佛:“如果一个人心中没有度化别人的想法,这种行为还是菩萨吗?”
答:“也不是,因为强制自己不起私欲,就是一种私欲!”
佛:“如果一个人不知不觉的在度化别人,也不知不觉的在得到好处呢?”
答:“这个人,是真菩萨!”
佛:“所以,菩萨可以追求福报?”
答:“是的,菩萨可以追求福报!”
佛:“为什么?”
答:“因为,众生需要被菩萨的圆满来震撼,需要一种引导的力量。”
佛:“比如说?”
答:“比如说,虽然没有极乐净土,菩萨依然要传说极乐净土的美好,就是因为众生需要这种美好的力量!当众生真的进入觉悟的极乐,自然会放下世俗的美好。”
佛:“不知不觉的发起慈悲心,就是真菩萨!”
十八 不是无心
佛:“如来有肉眼不?”
答:“有的。”
佛:“如来有天眼不?”
答:“有的。”
佛:“如来有慧眼不?”
答:“有的。”
佛:“如来有法眼不?”
答:“有的。”
佛:“如来有佛眼不?”
答:“有的。”
佛:“恒河之中,所有的沙子,多吗?”
答:“多。”
佛:“如果每颗沙子,都是一个世界。这些世界的众生多吗?”
答:“多。”
佛:“每个众生,都每个众生的心绪,可是我却都知道,这是为什么?”
答:“因为您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佛:“这些都是比喻!比喻!”
答:“啊,那是?”
佛:“河流能断吗?”
答:“断无可断。”
佛:“你懂?”
答:“因为众生的心绪,只有一种,就是‘得不到’,所以,您都知道!”
佛:“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十九 不是功德
佛:“如果有人用无量的珍宝来布施,功德大不大?”
答:“大!”
佛:“有多大?”
答:“非常大!不过……”
佛:“不过?”
答:“不过我知道,您不是考验我是不是有功德心。您是在考验我是不是可以真的不被诸法所限制,不被功德所限制。”
佛:“你已悟到?”
答:“我已悟到!”
佛:“世间又怎么会有功德!”
答:“是的,世间当然不会有功德,只不过,众生在追求这些功德的时候,才得到了真的‘功德’!”
二十 不是无相
问:“可以根据外表来判断一个人是佛吗?”
佛:“我是佛吗?”
答:“是!”
佛:“你见过我吗?”
答:“见过!”
佛:“你见过的我,就是我的真身吗?”
答:“不是!”
佛:“既然,你看到的我,不是我。后世的人,可否看到一个不是我的我?”
答:“弟子懂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佛,那就是自己!”
佛:“可以根据外表来判断一个人是佛吗?”
佛:“不可以!”
答:“为什么?”
佛:“佛在心中,不在眼中!”
二十一 不是无说
佛:“我说的话,是不是就是佛法?”
答:“不是!”
佛:“为什么?”
答:“如果有人说,如来说的话,就是佛法!就是诽谤您,是不理解您说的话!”
佛:“你又是个东西,又不是个东西!”
答:“您怎么骂人呢?”
佛:“你又是个佛,又不是个佛!”
答:“您是说,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佛?每个人的方法,就是自己的佛法?”
佛:“说是每个人,就是所有人;说是所有人,就是每个人!说是人,就不是佛;说是佛,就不是人;说是东西,就不是东西;佛不是个东西,所以说你也不是个东西!”
……
二十二 不是无法
佛:“我修得正果,是得到一个叫“正”的果子吗?”
答:“当然不是,您这是比喻!”
佛:“那就是说,我虽修得正果,实际上什么也没得到?”
答:“以弟子来看,是的!”
佛:“的确是的,我其实没有半点佛法!”
答:“啊?”
佛:“没有佛法,就是佛法!”
二十三 不是善法
佛:“什么是正法?”
答:“正法就是,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佛:“用一颗没有分别的心,修一切善法,即得正果。”
答:“‘修一切善法’,不是就有分别心,有高下了吗?”
佛:“善法,是相对恶法来说的,不恶不一定是善,不恶就是佛,只是用‘善’来表示!”
问:“佛大彻大悟后,真的没有所得吗?”
佛:“须菩提啊,不想成佛,就是成佛的唯一方法!”
二十四 不是回报
佛:“如果有人用无量珍宝来布施。功德大不大?”
答:“大!”
佛:“如果有人没事就读个一句半句《金刚经》的,功德大不大?”
答:“也大!”
佛:“两者相比,哪个大?”
答:“后者更大!”
佛:“为什么呢?”
答:“念金刚经的福德不可思议!”
二十五 不是度者
佛:“你觉得我是想要普度众生吗?”
答:“是的,弟子知道,这是您的理想!”
佛:“你、你、你……”
答:“弟子错了吗?”
佛:“从-来-没-有一个众生被我度化!”
答:“怎么会呢,您度化的众生数也数不清!”
佛:“那是你数的,我怎么会数呢?我要是数这个,我不就‘有我’了吗?”
答:“弟子明白喽!”
佛:“记住!功德都是别人给的,你不觉得是功德,就不是功德。”
佛主歪头斜视,那是一株连根花。片片叶子,皆可成花。新花一成,老叶必枯。
佛:“你说,是枯叶布施了鲜花,还是鲜花布施了枯叶?”
答:“当然是枯叶布施了鲜花。枯叶不惜枯萎,都要给予鲜花足够的养分。”
佛:“其实,是鲜花布施了枯叶。因为鲜花给了枯叶一个可以布施的机会!”
答:“哦……”
佛:“你懂了吗?”
答:“懂了!”
佛:“菩萨和众生,谁度化了谁?”
答:“是众生度化了菩萨,因为众生给了菩萨一个度化的机会!”
二十六 不是法身
佛:“有修佛的,说看到了我的三十二相,你怎么看?”
答:“是的!是您显了三十二相的神通,度化他们!”
佛:“如果是,佛就一大把了!”
答:“那是……?”
佛:“记住,我只是一个老人,牙已经快掉了。我的神通,不在凡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十万八千相亦是非相,非相是非相,三十二相却不是十万八千相!所以我虽有三十二相,有三十二相的却不一定是我啊!”
问:“那您的法身,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佛:“所谓法身,就是佛法的身体化。是个比喻!比喻!睁开眼只能看到肉身,闭上眼才能看到法身!”
答:“弟子明白!”
佛:“佛是一个人吗?
答:“佛不是一个人,佛是一种境界!”
佛:“那就是说,每个人都可以成佛?”
答:“是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佛!”
佛:“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二十七 不是断灭
问:“那就是说,佛法无法学,佛祖也无法见,成了佛就是成了一场空?”
佛:“不要以为,成佛就是什么都断灭了。千万不要这样想!”
答:“为什么?”
佛:“一心修佛者,应该知道,空不是无。”
问:“空不是无?”
佛:“你有作过画?”
答:“有过,可这和空有什么关系?”
佛:“作画需不需要白纸?”
答:“当然需要!”
佛:“白纸就是空,没有纸就是无!”
答:“懂了!有一张空白的纸,就有无限的作画可能!”
佛:“对,涅槃不是无,涅槃不是终结。涅槃是开始,是新的开始!有心之行是红尘,无我之我入涅槃!”
二十八 不是不贪
佛:“如果有人用无量珍宝来布施。功德大不大?”
答:“大!”
佛:“如果有人觉悟到‘诸法无我,得成于忍’。功德大不大?”
答:“也大!”
佛:“两者相比,哪个大?”
答:“后者更大!”
佛:“为什么呢?”
答:“您是想让我说,‘以财布施,再大也大不过佛法的布施吗?’”
佛:“福德如同血液!你懂吗 ?”
答:“您是说,对于觉悟到‘物我同一’境界的人。福德就如同他自己的血液。福德按需分配给所有的众生,就好像血液按需流到所有的部位。”
佛:“现在,你还觉得修佛者不应该接受福德吗?”
答:“修佛者把众生当成自己,把世界看成一家,如同树根把水分分配给每一片树叶一样分配福德给众生。这样的‘贪婪’,简直太无私了!”
二十九 不是如来
问:“有人说,如来就是:好像来了,又好像走了;好像坐着,又好像躺着。对吗?”
佛:“世人不了解我的深意!”
问:“深意?”
佛:“所谓如来,实无所来,亦无所去。如同……”
答:“如同?”
佛:“如同来过,便是如来。”
问:“那佛法又是如何“如同”来过的?”
佛:“来的意义,就是为了走。得到的意义,就是为了放下!”
问:“放下?”
佛:“放下,就是圆满!”
答:“圆满?”
佛:“你,玩过呼啦圈?”
答:“倒是玩过!”
佛:“圆满就像套在你身上的呼啦圈。你觉得应该如何让它圆满?”
答:“如果呼啦圈在我身上套着的话,那么无论如何,我都只能看到半个!”
佛:“如何可以让它完整?”
答:“弟子懂了!您是要弟子放下!呼啦圈放在一旁,它就是完整的,就是圆满的!”
三十 不是不二
佛:“如果,把世界分解成微尘,微尘多吗?”
答:“极多!”
佛:“如果,再把微尘分解的更小,小微尘多吗?”
答:“更多!”
佛:“这样一直分解下去,会有尽头吗?”
佛:“这个……弟子不知……”
佛:“如果,世界可以构成更大的世界,世界大吗?”
答:“极大!”
佛:“如果,更大的世界还可以构成更更大的世界,更大的世界大吗?
问:“更大!”
佛:“如果,每一粒微尘,都是一个世界呢?”
答:“那就真是,无大无小,无多无少了。”
佛:“你已可以微尘即世界,大即是小?”
答:“我已可以!”
佛:“很好,我可以告诉你世界的真相了。”
答:“善哉!”
佛:“如果,这个世界真的有个确定的真相,那这个真相,就是一合相。”
问:“何为一合?”
佛:“一合,就是终极,终极就是不二,合而不为一,即为一合。”
答:“不懂!”
佛:“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答:“不懂!”
佛:“一合相,就是不可说,一说就错。”
答:“可惜!”
佛拈花微笑。
……
三十一 不是知见
佛:“如果有人以为,佛说的就是各种分别心,这样对吗?”
答:“不对。”
佛:“为何?”
答:“说分别心,即非分别心,是名分别心。”
佛:“向善之人,对于一切法,都应如是知、如是见,不生法相。”
问:“法相?”
佛:“说法相,既非法相,是名法相。”
三十二 不是泡影
佛:“我老说,诵经传法,功德无量,为什么?”
答:“您是想把佛法广而告之?”
佛:“想!”
答:“想?”
佛:“因为只有这样,才会有人最终觉悟佛的终极奥义!”
问:“终极奥义?”
佛:“就是如如不动!”
答:“如如不动?”
佛:“假如我是人,那我走在空间里。”
答:“是!”
佛:“假如我是物,那我走在时间里。”
答:“是!”
佛:“假如我是时间,那我走在哪里?”
答:“这个……这个……”
佛:“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答:“善哉!”
佛长吁一口,说:“此经毕!”
须菩提起身,涕泪悲泣。
佛:“须菩提啊,我渴了,想喝水。”
答:“您是说:说渴,即非渴,是名渴!”
佛:“须菩提啊,我只是渴了,快去倒杯水。”
答:“啊!噢!弟子这就去倒!”
然后佛就站起来,独自走向一棵孤独的树。
阿难说,那时天空刮着风,他却感觉不到。
一般常见的中国佛教地藏菩萨造像,大多右手执锡杖,左手持摩尼宝珠。如《赞地藏菩萨偈》所言:慈因积善,誓救众生。手中金锡,振开地狱之门。掌上明珠,光摄大千世界。锡杖
佛答时间:2024-12-22
不能忍的能忍,不能舍的能舍,不能让的能让,这才是修行。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无量劫海修方便普净十方诸国土法界如如常不动寂静德天之所悟“无量劫海修方便”:佛修行成佛的
宣化上人时间:2024-12-20
沉香树,即土沉香、沉水香木(拉丁学名:Aquilaria sinensis (Lour.) Spreng.)是一种热带及亚热带常绿乔木,为世界少有的珍贵药用植物,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也是国际保护的
沉香知识时间:2024-12-20
越南沉香自古被称为上岸香,因其味道的美妙独特受到众多爱香之人的追捧。其中,以越南芽庄地区出产的熟香为上品。而芽庄地区的土壤大多为红色粘细土壤,这样经过在土壤中长
沉香知识时间:2024-12-19
骨珀又称作象牙珀,英文名称bony amber,含有许多气泡,比虫珀更不透明和更软,颜色由白至褐色,很像骨科的琥珀,通常也不易抛光。骨珀以黄色蜡状琥珀为基础,中间以云雾状
琥珀知识时间:2024-12-18
发愿是第一遇着什么情况就发什么愿 《佛说无量寿经》梦参老和尚 讲解菩萨做些个什么事呢?利益众生。总的说一句,就是利益众生。要利益众生,你得有智慧,这个智慧你还得具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2-16
女人多数都怨恨丈夫,不怨恨丈夫的少。男人也许会说:我媳妇还恨我啊,我还不知道呢。我告诉你,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女人为什么抱怨的多?因为女人从嫁给男人的那一刻起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2
黄念祖:佛是三觉都圆满,三觉是什么?佛是三觉都圆满。 三觉是什么?“自觉”。所以我们要弘法,你首先就是要自觉,你自己不觉悟,自己还在迷,自己还满眼睛都是翳,自己还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4-12-09
《优婆塞戒经》业品第二十四 佛经原文:……若于非时非处非女处女他妇。若属自身是名邪淫。唯三天下有邪淫罪。郁单曰无。若畜生若破坏。若属僧若系狱。若亡逃若师妇。若出
邪淫果报时间:2024-12-07
陈大惠:一辈子没出息的都是什么人?一、高不成,低不就 随着教育资源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读大专,大学,读研究生,读博,甚至出国深造,但是学历高并不代表一定有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4-12-06
为什么护持网站为护持正法呢?在以前年代,由于没有网络,所以经书及法宝都以手抄或印刷为主。现在网络普及很快,而且大大降低了佛法传播的成本,印一本佛书或许要几元钱一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03
小朱首先问道:“师父,有人一谈起法宝,总是说‘三藏十二部’,请问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居士,你问得很好!”一心法师回答说:“‘三藏’是佛教经典的总称,里面分作
佛答时间:2024-11-27
这种欺诈的行为,会有什么果报?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五者、诈习交诱,发于相调。引起不住,如是故有绳木、绞校;如水浸田,草木生长。二习相延,故有杻械枷锁,鞭杖挝棒诸
宣化上人时间:2024-11-24
这个世界最稀有的什么? 这个世界最稀有的是好人。 听很多人说,做好人吃亏,其实是因为自己还没有做成一个好人。 父亲去世前曾将年幼的自己叫到身边说:文文,你要知道做
为人处世时间:2024-11-23
▲炉瓶三事炉瓶三事也称炉瓶三式、炉瓶三色,是古人熏香时所用的一套香具,由三件组成,分别为:香炉、香盒、匙箸瓶。香炉用来焚香;香盒用来盛装香料;匙箸瓶包括瓶、香箸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21
咱们再说局限一点,当你做什么事,你把这个事情做好,完了把这个事情做好的功德,自己不贪恋、不执着,回向给众生,让他们得幸福。当然让我们这个心一下子给全人类全众生类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19
主持人:今天觉得挺高兴,因为您是我采访过的嘉宾当中,最长寿的一位!梦参老和尚 :我的脑壳里头没有长寿、短寿,我的思想也有没有所谓的要多活几年、怎么样工作,都没有。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18
李清照,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被誉为词国皇后,曾词压江南,文盖塞北。她的词作清丽婉约,常以深闺女子的日常生活为题材。同时也反映出宋代熏香的繁荣景象,今天让我们一起
香道与文化时间:2024-11-17
编者按:自古以来,世人对佛教有很多误解。有些因为不懂佛教名相,望文生义,理解不当乃至南辕北辙,却以为这就是佛教;有些因为门户之见太深,不肯虚心理解佛教文化,也就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3
大雄宝殿的“大雄”是什么意思常去佛教寺院的人,对寺院的大雄宝殿都不会陌生。那里是上香礼拜的必到所在。即便很少去寺院的人,也都听过大雄宝殿这四个字。不过,除了出家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7
问:上'师您好!现在很多人喜欢戴护身符,“男戴观音女戴佛”、“不同生肖需要戴不同的本命佛”的说法,有没有道理?阿旺嘉措金刚上'师:佛教没有这种说法,这可能是一些不
清净的本源时间:2024-11-01
文:茗山长老我少小时随母在家庭中,早晚常常拜佛念佛:“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由此种下了“慈悲”的种子。十九岁出家后,在小庙上晚殿,总要念忏悔文:“
佛答时间:2024-10-26
(图/虫漏沉香)“虫漏”跟“生结”、“熟结”、“脱落”、“倒架”一样,都是野生沉香按形状分的一种类别,“虫漏”也叫“虫眼”,也有叫蚁沉,虫蚁最喜欢在香甜松软的沉
香道培训时间:2024-10-26
「瞻仰两足尊」:现在大家都瞻——目不暂瞬的望著佛;仰——抬起头来看佛。两足尊,什麽是两足?不是两只脚,在此当充足、满足讲,什麽充足了?福充足了;什麽满足了?慧满足了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26
我们都知道大悲咒是非常殊胜的一个佛学经典,我们若是认真的念诵的话也是非常好的,不过我们修行的时候也是可以选择我们自己的修行方法,我们是可以去听大悲咒的,听大悲咒
大悲咒感应事迹时间:2024-10-15
黑曜石本命佛的寓意?黑曜石本命佛有什么寓意?大家都知道黑曜石本命佛是极其珍贵的宝石之一,更是资源非常稀缺的宝石之一,当我们看到每一块美丽又有魅力的开光本命佛时,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10-10
所谓丛林制度,原来专指禅宗的僧团制度,明、清之后,丛林制度则泛指所有的汉传佛教寺院制度。中国的丛林制度是由禅宗高僧马祖道一和百丈怀海禅师所首创,从表面上看,丛林
文化漫谈时间:2024-10-03
明海大和尚:师父,我现在替营员向您提问题。在这几天活动中,大家也听了几次讲课,在佛学的讲座里面经常有这样的词“不要执着”,那么他们年轻人在学业、事业上,都有很多
佛答时间:2024-10-03
文:梦参长老你受了三归依,也知道这样修行,还要经常地护持三宝。我们一直护持三宝是干什么?我们道友都理解错了,以为就是拿钱、给红包,拿钱供养庙,或是帮助师父修庙,
佛答时间:2024-10-02
到文昌观看卫星上天,戴会文佛珠平安回家。海南会文政府、会文佛珠协会、会文佛珠交易市场唯一指定佛珠文化交流平台。 很多人都不知道到寺庙烧香拜佛有些什么忌讳、禁忌,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26
问:作为本教信徒,在朝拜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时,诵什么经最好?答:诵什么经都可以。当然,针对性地去诵会更加殊胜。朝拜普陀山时诵大悲佛母仪轨和心咒。因为,普陀山是观音
生根师父答疑时间:2024-09-25
大家都知道,西藏是一个神圣的地方。不止是因为雪山巍峨,圣湖剔透,这里的民众都信佛,所以无比虔诚。在西藏,你经常可以看到磕长头、转经的人。可是,你知道西藏佛文化是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25
佛拿这些个形容的,说你那烦恼很重,你二乘法没学,就说你防范没有,等于没有盔甲一样的,你上阵去打仗能行吗?说你连二乘法都没学,你有智慧吗?贪嗔痴烦恼苦恼满都俱足的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5
「具众威仪」,威仪是规矩。规矩,佛门有佛门的仪规,世间有世间的规矩,但是现在这都没有了,现在学佛的人没有了,世间人也没有了。不但在中国没有了,现在外国也松了,不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2
金刚经全文解释:如理实见 第五品如理实见第五品 【原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须菩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4-09-20
这几天,有些同学在信息中见到世界一些地区流行「禽流感」。我们应该用什么心态来面对这种瘟疫?慈悲。心清净慈悲,什么样的灾难都可化解。禽流感是怎么发生的?根本的业因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18
1 我们学佛,学什么?学佛的存心、学佛的大愿。佛的心,念念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佛的愿,希望一切众生破迷开悟。2 诸佛如来都是用真心,不用妄心。我们今天学佛,无非是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13
三宝是佛教术语,指佛宝(Buddha)、法宝(Dhama)、僧宝(Sangha)。(一)、佛宝成就圆满佛道,是为佛宝之条件。那么圆满佛道是什么呢?这又可分为两方面来说:1.佛身于无量阿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13
一、《六祖坛经》什么是功德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名为功德。内谦下是功、外行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13
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的塑造佛教圣地的形象,很多人都认为佛祖是降生在印度。我们都知道,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而我们其实并没有深入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11
地藏王菩萨即是地藏菩萨。地藏菩萨梵名乞叉底鹐沙。据《地藏十轮经》讲,由于此菩萨“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所以称为地藏。那么地藏王的具体又是什么呢?下面
地藏王菩萨的故事时间:2024-09-10
基本解释:忿怒怨恨。瞋 : 瞋 chēn 睁大眼睛瞪人:瞋目叱之。同“嗔”。恚 : 恚 huì(四声) 恨,怒:恚恨。恚怒。恚望。恚愤。怒恚。《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太守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10
师徒两人,无事泡茶谈天,因情人节刚过,便聊起这个话题。徒:情人是什么人?师:情人是爱人、是仇人、是陌生人。徒:为何如此说?师:两人相爱时,是爱人;反目成仇时,是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08
金刚释义意见滔滔尘世,患起人心,心迷外境,自居于奴。遂迷声色,迷货利,迷武力,迷邪说,一切皆迷信,而以我是为众迷之根。佛求人类自觉,要人根本打破自己之迷信,人乃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6
学佛毕竟是一条长远的道路,多长?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要无量劫。可是我们只需要学一门,一门通了,门门都通了,好就好在这里。要怎么样通?得放下。我早年学佛,那时候刚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03
森罗万象,我们所接触到的六根所缘的,眼缘的色尘,耳缘的声尘,鼻闻的香尘,舌尝的味尘,身体接触的触尘。起心动念第六识所缘的法尘、六根所缘的境界,六根是“能缘”,境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02
学道的人多,成就的人少,什么原因?不能忍,都被这一个字淘汰掉了;如果处处能忍,就成就。我们很明显看出,海贤老和尚这一生成就得力于什么?忍,他什么都能忍,什么都不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31
学咒要先正心诚意,若心不正学什么咒都是邪的,心正了学咒才有感应。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诵持默念少意言,示教利喜化大千;所作诸法悉究竟,不增不减到涅槃。”学咒要先正
宣化上人时间:2024-08-31
香、灯、烛、花、果、水等供具的表法意义是什么 我国最早的寺院本来就是教学的场所,是专门研究从国外引进的佛学经典著作并实施佛学教育的。因此,寺院里几乎没有一样不可
布衣百姓时间:2024-08-30
我最近感觉在工作中、事业上,好多事情不太顺利、不太如愿,应该属于我的钱财、职务等,却得不到。这是为何呢?惟贤法师:要耐心等待,你不要急。在现有的状况下好好努力,
佛答时间:2024-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