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遊兜率陀天,拜見彌勒菩薩。
金剛寶座前,梵文經咒放大光明。
穢跡金剛神咒,伏妖降魔。
孝心感動天,禪定神通會親娘。
正法眼藏秘密主,明末憨山大師。
憨山大師最大的成就,在於禪宗於盛唐時期,禪宗自六祖、懷讓、馬祖、石頭、百丈、黃蘗、臨濟禪師等巨匠輩出,於南宋時期禪宗宗門衰危。又經元朝蒙古統治,宗門得證「正法眼藏」微妙心印者,幾乎斷滅。
憨山大師曾自嘆說:行腳全中國,遍訪名師,天下之大,竟無人能指導其禪修及印證,後大師感召彌勒菩薩、文殊菩薩親自指導。
----------------------------------------------------------------------------------------------------------------------
準提菩薩讚
我聞諸佛出生處。本從微妙祕密印。密印即是諸佛心。散入眾生妄想夢。
夢想若破諸佛現。猶如寒空見日光。若破眾生煩惱雲。現仗如來密咒力。
持咒即持諸佛心。我心原是祕密咒。三緣會合本不二。是故一念悉具足。
但能日用常現前。如子得母不捨離。佛心既入持咒心。不用求佛自解脫。
憨山大师对弟子谭福征等说 :
在家弟子,五欲浓厚,烦恼根深,日逐现行,交错于前。如沸汤滚滚,安能一念清凉?纵发心修行,难下手做工夫。有聪明看教,不过学些知见,资谈柄,绝无实用。念佛又把做寻常看,不肯下死心。纵肯,亦不得力,以但在浮想上念,其实藏识中习气潜流,全不看见,故念佛从来不见一念下落。若念佛得力,岂可别求玄妙耶?今有一等好高慕异的,闻参禅顿悟,就以上根自负,不要修行,恐落渐次。在古德机缘上,记几则合头语,称口乱谈,只图快便为机锋,此等最可怜愍者。看来,若是真实发心怕生死的,不若持咒入门,以先用一片恳切心,故易得力耳! 谭生福征,问在家修行之要,故示之以此,观者切莫作没道理会,以道理误人太多,故此法门,尤胜参柏树子、乾屎橛也 。
憨山大師(一五四六 ~ 一六二三)名德清,字澄印,明金陵全椒縣(今屬安徽)人。父親姓蔡諱彥高,母親洪氏。母親生平敬奉觀音大士。一天夢見觀音大士攜一童子走進家門,母親很歡喜地把童子抱了起來,從此以後就懷了孕。
到了明並宗嘉靖二十五年(西元一五四六年)十月十二日的半夜,就誕生了一位白色雙層胞衣的胎兒。當剝去胞衣洗濯時,整個室內充溢著異常的香氣,這似乎預告中國將行一位巨人出來重振佛教宗風了。
憨山德清,世称“憨山大师”,为明朝四大高僧之一。
憨山大师精通释、道、儒三家学说,极力主张三家思想的调和,其着作《道德经解》云:“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他极力倡导禅净双修,教人念自性佛,并说:“今所念之佛,即自性弥陀,所求净土,即唯心极乐。诸人苟能念念不忘,心心弥陀出现,步步极乐家乡,又何必远企十万亿国之外,别有净土可归耶?”其思想见解颇与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相契。憨山一生历经四世皇帝,明朝末代皇帝崇祯曾为其作御赞憨山老和尚法像云:“耆老和尚,何等行状?撑持法门,已作栋梁。受天子之钳锤,为佛祖之标榜。”其功德巍巍,为后人所敬仰。
生死大事 出家能了
憨山(1545-1623),俗姓蔡,名德清,字澄印,全椒人(今属安徽)。父亲蔡彦高,母亲洪氏,为虔诚的佛教徒,一夜因梦见观世音菩萨抱送童子而有孕。
七岁时,钟爱他的叔父病死,德清开始思索生死去来的问题。德清九岁时,常随母亲至寺院礼佛,能背诵普门品。
嘉靖三十六年(西元一五五七),德清十二岁,辞亲入报恩寺依西林永宁和尚诵习经教,兼习儒学及古文诗赋。不久,即能背诵《法华经》,并博通内外黄老之学。十九岁,德清往谒栖霞山云谷法会禅师领受禅法,读到《中峰广录》时,体会禅中三昧,乃决志参禅,便返回报恩寺出家,受具足戒。一日,听和尚讲《华严玄谈》,至十玄门、海印森罗常住处,恍然了悟法界圆融无尽之旨,因而恳切仰慕华严宗清凉澄观大师的为人,自字“澄印”。
游学参访 顿悟法界
嘉靖四十四年,德清至天界寺习禅,云谷禅师授以念佛公案,德清发奋参究。因用心太急,背脊上忽然生出痈疽,红肿巨大,痛彻身心骨髓。德清益加勤勇,发愿诵持《华严经》十部,祈求护法伽蓝的护佑,期能圆满三个月的禅期,翌日清晨竟发现痈疽已然痊愈。往后一个月,德清恍如置身梦中,不见身心世界,即使往来市中,俨如禅坐一般。
一日,德清在天界寺闻法后,发现寺中后架精洁,对净头不由得生起敬意。及至探访,才知是一位全身黄胆,却两眼炯炯有神、目光激射的妙峰禅师。德清欣赏妙峰的率真,应其病情需要准备了果饼去探视他,并与他约定结伴同游。不料数日后,妙峰却不告而别,不知去向。
隆庆五年(西元一五七一),德清二十四岁,开始游历四方,参谒善知识,随身仅有一钵,一路迳往风雪霜寒的北国天地而去,想藉此经历一番冰寒彻骨的磨炼。一日,他托钵于寒风刺骨的广隆市,自忖得意:“只此一钵,可抵万钟厚禄矣!”当他行脚至京师时,一位身着衲衣,蓬头垢面的苦行僧飘然而至,德清立刻认出那双激射的双眸————妙峰。二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随后两人连袂参访□融及笑岩二禅师。万历元年(西元一五七三),德清游五台山,见憨山奇秀,乃取“憨山”为号。
第二年,德清与妙峰结冬于蒲阪,阅僧肇的物不迁论,至“梵志自幼出家白首而归”一段,顿明旋岚偃岳之妙,去来生死之疑,即作偈曰:“死生昼夜,水流花谢,今日乃知,鼻孔向下。”妙峰见德清神情异于昔日,遂问有何所得,德清回答:“夜来见河中两铁牛相斗入水去,至今绝消息。”妙峰说:“恭喜你已有住山的本钱了!”德清已然泯除能所的对待,当下体证自性的无分别智。
身心两忘 法界圆融
德清曾隐居北台龙门,在万山冰雪之中,有老屋数椽,每届春夏之际,溶雪流澌冲击,静中如万马奔驰之声,于是问妙峰如何修行。妙峰举古人三十年闻水声不转意根,得证观音圆通的方法教授之。德清有所体会,于是每日于溪畔禅坐,初则水声宛然,久而忽然忘身,万籁俱寂,水声不复聒耳。一日,粥罢经行,德清忽立定,光明如大圆镜,山河大地影现其中。待觉醒时,身心湛然,了不可得。
万历四年,莲池大师游五台,过访德清,畅谈五日而别。是年德清忽有“一字不识”之悟境,因无人可请益,乃展读《楞伽经》以印证,经八个月,全经旨趣了然无疑。某日,德清游山西雁门,平阳太守胡公请其赋诗,方才构思,诗句逼塞喉吻,从前所有记诵见闻,在此瞬间涌现。他自言自语地说:“这是禅病,只有熟睡可以消之。”于是拥衲跏趺,一坐五昼夜,胡公呼之不应,撼之不动,鸣磬数声才出定。从此,默坐却观如出入息,住山行脚皆梦中事,其乐不可言喻。五年,自雁门归寺,因思父母之恩昊天罔极,且念于法多障,因见南岳慧思大师发愿文,于是发心刺血泥金书写《华严经》一部,皇太后嘉赞其行,特赐金纸以助。六年,德清刻意书经,无论点画大小,每落一笔,念佛一声,而且人来人往,不失应对,行坐立卧历历分明,净念相继。
神宗迁罪 充军广东
万历九年,慈圣太后遣使礼请德清设“祈储道场”,次年皇宫果然增添皇储。太后为感念五台山大方、妙峰、德清三位主事者,赐请他们前往宫里受供,然而却遍寻不着德清,原来他结庐安居于东海牢山(山东牢山),使用“憨山”为别号。太后遂赐内帑三千金为其建寺,德清推辞不果,只好建议用此金施苦赈灾,并让使者持赈籍还报,太后更加敬佩德清慈悲伟大的风范。
万历十四年,神宗以大藏经十五部颁于天下名山,太后特赐牢山一部,并率阖宫施金造寺,赐额曰“海印寺”。二十年,与紫柏真可巡礼隋静琬所刻石经,并赎回静琬塔院。二十一年,山东大饥,死者载道,山中所储斋粮尽分赈济近山的百姓,不足,又乘便舟至辽东籴豆数百石以济之。因此,边山四社的百姓得免饥死。二十三年,明神宗反对太后为佛耗费,适巧太后派遣的使者与当朝权贵官员有嫌隙,官员利用东厂官役假扮黄冠道士,飞章诬奏憨山因建寺而侵占道院。不久,德清以私造寺院的罪名充军于广东雷州。
德清被补充军的消息遍传京城,城中士民老小及微服官员倾城而出,涕泣追送,足见人心之感化。当行经南京时,德清母亲迎于江上,母子相见欢喜,谈话音声清亮,内心没有丝毫的滞念。他不禁开口问道:“母亲!当您听到儿子面临死生大事时,难道一点都不忧虑吗?”
“死生是既定的因缘,我自己年纪一大把了,都不曾忧虑,又何忧于你呢?”母亲再叮嘱他:“你要以道自爱,不必忧愁于我,今日我就要先与你作长别了。”德清感动地说:“如果普天下的母亲都能有这样的见解,那里不能顿尽死生之情?”因此,他在《憨山大师梦游集.母子铭》中写道:“母子之情,磁石引针;天然妙性,本自圆成。我见我母,如木出火,木已被焚,火原无我。生而不恋,死若不知,始见我身,是石女儿。”
万历二十五年,德清抵达雷州镇,时值雷州旱荒,饥民死亡载道。德清发动群众掩埋并建济度道场。八月间,镇府令他回返广州,当地官民崇仰其学德,经常有人来访。德清身服囚衣为众说法,追随他学佛悟道者众多,他亦立下弘经之愿,日日以布教、弘法、着述为事,并开始着手疏论《楞伽》、《楞严》诸经。
流放期间,德清曾依南韶官员道祝之请,入曹溪南华寺开辟祖庭,选僧受戒,创立义学,订库司清规,一年之间大振祖风。但因紫柏禅师在京师的“妖书”事件,德清受累,再次被遣回雷州。万历三十四年,朝廷大赦,德清获释,被请回曹溪,为修复南华寺大殿,他亲自到端州采运大木,却因此被不肖僧众诬蔑他私用净财,讼案于按察院,德清船居芙蓉江上二年待讯,大病几死。后虽真相大白,德清却坚决辞去住持之位而专事讲经弘法。
十年的充军和冤狱讼案,使年届七十的德清更深刻体会世间苦空无常。万历四十四年,他结庐安居于庐山五乳峰,并创建法云禅寺,仿效慧远的六时刻漏,专心念佛,修持净业,同时宣扬禅宗,倡导念佛与参禅双修。
曹溪坐化 肉身不坏
天启二年,德清应韶阳太守张公之请,再入曹溪,为众说戒讲经。次年十月示微疾,向大众宣布道:“老僧世缘将尽矣!”焚香趺坐而逝,世寿七十八,僧腊五十九,諡号“弘觉禅师”,后人为他立塔于南华寺天子岗。崇祯十三年(西元一六四○),弟子们将遗骸漆布升座,安放塔院,即今曹溪南华寺内供奉的憨山肉身像。
德清着作甚多,有《华严纲要》八十卷、《楞严经通义》十卷、《法华经通义》七卷、《起信论直解》、《肇论略注》各二卷、《唯识论解》、《净土会语》、《中庸直指》等。另有门人汇编的《憨山梦游集》五十五卷、《憨山语录》二十卷。
德清所度弟子众多,当时的士大夫如汪德玉、吴应宾、钱谦益、董其昌、屠赤水等,都对他非常敬仰。德清一生修道起伏骤变甚钜,从皇太后的激赏荣耀遽变而成国家罪犯,讥谤、牢狱祸害不断,直至后来,他仍一本淡泊守道的初衷,虽处倾覆流离之际,却毫无怨尤,心甘情愿地为国为教牺牲奉献,此种不执不取的精神,造就了一代高僧伟大的风范。
憨山大師醒世歌簡釋
作者:梁國雄
原載於2002年8月《普明快訊》
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到处随缘延岁月,终身安分度时光。
休将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过失扬,谨慎应酬无懊恼,耐烦作事好商量。
从来硬弩弦先断,每见钢刀口易伤,惹祸只因闲口舌,招愆多为狠心肠。
是非不必争人我,彼此何须论短长,世事由来多缺陷,幻躯焉得免无常。
吃些亏处原无碍,退让三分也不妨,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
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老病死生谁替得,酸甜苦辣自承当。
人从巧计夸伶俐,天自从容定主张,谗曲贪嗔堕地狱,公平正直即天堂。
麝因香重身先死,蚕为丝多命早亡,一剂养神平胃散,两种和气二陈汤。
生前枉费心千万,死后空留手一双,悲欢离合朝朝闹,寿夭穷通日日忙。
休得争强来斗胜,百年浑是戏文场,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
1 紅塵白浪兩茫茫 忍辱柔和是妙方 到處隨緣延歲月 終身安分度時光
世事起落無常,變化多端,就像鬧市飛揚的塵埃,又像互相衝擊、起伏不停的海洋 波浪,那樣模糊無際,不可測度。體諒忍讓,柔順和諧,才是處世聰明靈巧的方法 啊!無論身處何地,不可強求,宜隨順因緣,就當時情況,隨時制宜;一輩子也要 滿足地、安分守己地過日子。
2 休將自己心田昧 莫把他人過失揚 謹慎應酬無懊惱 耐煩作事好商量
不可隱瞞良心,自知不好,仍繼續做著那些邪惡、害己害人的事情。所謂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對於別人的過失,不可到處張揚啊!與人交往應對,宜小心謹慎,切忌 出口傷人,或因言語衝突而起煩惱;有困難或爭議時,動氣無益,宜耐心解決,或 找機會好好溝通、商量。
3 從來硬弩弦先斷 每見剛刀口易傷 惹禍只因閒口舌 招愆多為狠心腸
自古以來,常見強硬的弓弩,其弦線很快折斷,鋒利堅強的鋼刀,其刀口亦易損傷。 飛來橫禍,往往由閒話開始,繼起爭執;罪禍臨身,皆因心狠手辣,害人不淺。
4 是非不必爭人我 彼此何須論短長 世事由來多缺陷 幻軀焉得免無常
其實,何必時常強分你非我是、我長你短呢?世間從來就沒有完美無缺的事物,緣 起如幻、無實自性的軀體,又怎可永存不朽呢?
5 喫些虧處原無礙 退讓三分也不妨 春日纔看楊柳綠 秋風又見菊花黃
吃點虧,讓幾步,於己實在損失不大,不妨接受包容;時移世易,盛衰很快轉移, 試看春天柔美的綠柳景色,很快就被秋天怡人的黃菊所替代了。
6 榮華終是三更夢 富貴還同九月霜 老病死生誰替得 酸甜苦辣自承當
世人只顧追求身外的榮華富貴,忽略了自身的處境。其實,身外的榮華富貴,如夜 中夢、如夏月霜,轉瞬消逝,但自身的生老病死苦,除了自己,有誰可以替代呢?
7 人從巧計誇伶俐 天自從容定主張 諂曲貪瞋墮地獄 公平正直即天堂
自恃聰明的人,苦心積慮所經營的權謀,最後結果,皆難逃自然的因果定理:阿諛 奉承,為私利私憤,作惡多端的,必得惡報,守正不阿,行善積德的,必有善報。
8 麝因香重身先死 蠶為絲多命早亡 一劑養神平胃散 兩鍾和氣二陳湯
麝有貴重的香,蠶有貴重的絲,因而命短,故此,無須過分追求與擁有,閒時不妨 調養精神,清心寡欲,減少一點好勝鬥爭的心態吧。
9 生前枉費心千萬 死後空持手一雙 悲歡離合朝朝鬧 富貴窮通日日忙
世人少悟,不知生前營謀所得,死後只能空手而往;大多數還未覺悟,仍在繼續營 謀,天天鬧著悲歡離合,日日忙著富貴窮通的事情。
10 休得爭強來鬥勝 百年渾是戲文場 頃刻一聲鑼鼓歇 不知何處是家鄉
請盡快停止爭強好勝吧!人生百年,就像做戲一場,不久鑼鼓聲竭,散場閉幕, 又不知隨業流轉至何方所了。
准提慧明居士整理
马祖道一大师开示大珠慧海禅师大珠慧海禅师,初次到江西见马祖道一大师的时候,马祖大师问他:“你从什么地方来?”大珠慧海禅师回答:“我从越州大云寺出发到这里来的。”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5-02-14
伍、八识规矩颂讲话《八识规矩颂》为玄奘大师所造。“圆”必依“规”,“方”必依“矩”,此造物的法则。玄奘大师欲在“八识”之下,分配“心所”的多寡,以及“性”、“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3
玖、因明入正理论讲话大前提——凡主张断欲者,都是会灭种族,小前提——佛教是主张断欲,断 案——故佛教是会灭种族。这是对于“民族主义”相冲突。大前提——凡主张戒杀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3
七、几个小问题今天我要随意讲的几个问题:(1)宣传佛教与国家有没有关系?(2)佛教徒对于国民有没有利益?(3)要国家还要佛教否?(4)要国家不要佛教可以吗?希望在座诸君,以学者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3
二、迷信的辩论在一个野外,遇到一班远足的朋友,我们的辩论会,就在一条小溪边,濯足的濯足,洗脸的洗脸,拭目的拭目情态下开始了。起初由一个在旁边乱石上坐着而颇为滑稽的甲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3
叁、唯识三十颂讲话《唯识三十论》之本颂系世亲菩萨最后所作,惜自未释论。迨后由陈那菩萨等先后作释,共有十家,而以护法菩萨的正义,玄奘法师为之传译。后由窥基法师所请,遂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2
二六、怎样叫做清净怎样叫做清净?现在把它分作五段来说明:甲、清净的内容清净这一句话,在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很单纯,其实,分开来也有好几种:(1)一般人所说的清净,以为是只要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2
四三、作人希望世间作人,倦眠晨作,饥餐渴饮,类皆已易数十寒暑;或望购爱国奖券作富翁,或望造时世之豪杰,诸如此类无不知之熟矣,岂尚有其他作人之希望应讨论欤?虽然,人富不易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2
八、人和畜究竟在什么界线上分别人和畜究竟在什么界线上分别呢?如果说人是有衣,有食,有住,有行,有工作,有生殖,有团结,有智巧;这样简单答覆的话,那么,畜生虽然没有衣,但是它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2
七、人类的道德究竟有没有标准人类的道德,究竟有没有标准?已成为现代一般人的疑问。例如以酒敬客,也算是宾主间道义上应有的事,算不得是一件违反道德的行为;但是,一遇到饮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2
四四、成佛希望四大希望——第一,作人希望,第二,脱苦希望,第三,得乐希望,业已次第讲过;今天继续来讲第四《成佛希望》。在讲《成佛希望》以前,应当讨论如何叫做佛?觉悟世间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2
五、佛教与宗教有一班人以为佛教是宗教,还有一班人又以为佛教是哲学,又有一班人还说佛教是合乎科学。佛教究竟是不是哲学和科学,现在暂时撇开不说;至于佛教是不是宗教,倒要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二七、佛教与佛学佛教、佛学、佛化、佛法,从普通的一般眼光来看,似乎没有什么分别,但是过细思索一下,它每一个名词,都有它的用意与解释的,否则为什么不用一个就够了呢?诸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三、责任与光阴一个人看他肯做事不肯做事,那是看他肯负责任和不肯负责任来判断。假定不肯负责任的话,连自己家庭中的事业,他也是不愿意去做,何况与他不关痛痒的事情呢?果能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一一、辩论术的结构今天在座诸位多半是知识份子,所以我今天讲的题目是辩论术的结构,作一种学理的研究,不是对普通人讲的。佛经上所谓三藏是《经藏》、《律藏》、《论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唐终南山草堂寺沙门宗密述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序金紫光禄大夫守中书侍郎尚书门下平章事充集贤殿大学士裴休撰夫血气之属必有知。凡有知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8
按:凡造恶业有三种:一种是自己做,一种是教人作,一种是看见别人作恶自己却心生欢喜附和甚至协从。凡做善业也有三种,不仅自己行十善业帮助一切众生,也教导一切众生改恶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8
壬二、略明因人灭恶生善功德因人指的是菩萨,菩萨受持楞严咒有什么好处呢?灭恶生善。假设我们今天不受持楞严咒又有什么过失?癸一、明不持之失【汝等有学未尽轮回,发心至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5
观心论(并序)(亦名煎乳论)天台修禅寺沙门智者述问曰。佛经无量。论亦甚多。弘法之人诜诜盖世。听受之众无处不有。是则法雨普津四众。露润利益无边。何所见闻。更何利益而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5
维摩义记慧远大师 著刊维摩经义记序余尝见天僧统教藏总录曰。维摩经义记四卷。慧远撰。因谓吾祖智者大师疏观经也多采用净影。于维摩经想亦当然。顷一书贾赍义记一帙至。余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5
现代高僧广元老和尚住在承天寺时,他说自己没有福报,不敢接受供养,于是就去住山洞,一住就是13年。13年后,他回到寺里,还是不住寮房,而要求守大殿。但大殿不能安床铺,因此他只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5
刊维摩经义记序余尝见天僧统教藏总录曰。维摩经义记四卷。慧远撰。因谓吾祖智者大师疏观经也多采用净影。于维摩经想亦当然。顷一书贾赍义记一帙至。余得之欣然。读之虽不如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5
四教义卷第六第四约圆教明位。释净无垢称义者。圆教诠因缘即中道不思议。佛性涅槃之理。菩萨禀此教门。理虽非浅非深。而证者不无浅深之位。今明圆教入道。亦具有四门。一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4
摩诃止观卷第二上二劝进四种三昧入菩萨位。说是止观者。夫欲登妙位非行不阶。善解钻摇醍醐可获。法华云。又见佛子修种种行以求佛道。行法众多略言其四。一常坐。二常行。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4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九明修证无漏禅。今明无漏有二种。一者对治无漏。二者缘理无漏。故大集经云。有二种行。一者慧行。二者行行。行行者。即是九想背舍等对治无漏也。缘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4
(正入道场用六斋日。此日太子四天王使者等。诸天善神下来人间。检校善恶。见修善者。即注善簿。安慰守护。为现瑞相。令行者心生欢喜。增益善根故)行者初欲入道场之时应自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4
摩诃止观卷第四下第三闲居静处者。虽具衣食住处云何。若随自意触处可安。三种三昧必须好处。好处有三。一深山远谷。二头陀抖搂。三兰若伽蓝。若深山远谷途路艰险。永绝人踪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4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二分别禅波罗蜜前方便第六(释此一段有三卷。今之一卷正释外方便。是中明调伏欲界粗心中。浅近方便寻者。想不便疑一向涉事浅近说易行难。岂得即论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4
蕅益大师示念佛三昧念佛三昧。名宝王三昧。三昧中王。凡偏圆权实种种三昧。无不从此三昧流出。无不还归此三昧门。盖至圆顿之要旨。亦三根普利之巧便也。众生心性。一而已矣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3
蕅益大师简介明代高僧(1599~1655),吴县(江苏)木渎人,俗姓钟。号智旭字蕅益,又号八不道人。由于晚居灵峰(浙江杭县)建寺、创社、著书,故世称灵峰蕅益大师。少好儒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3
灵峰蕅益大师著录自学菩萨戒法狮山净业学人会性敬辑稽首三身圆满尊,一切真如觉性海;称彼法界等虚空,种种庄严大愿海;果因交彻不思议,菩萨一切修行海。亦礼阿弥陀如来,观音势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3
蕅益祖师五十六岁,这一年卧病灵峰,整个夏天,大病发作两次。发病当头,即使是酷暑三伏天,身子冷到要裹上几条棉被。分分秒秒的痛烈,跟在地狱里上刀山一般。平常人一夜到天明,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2
我初出家,虽然有很多复杂的因缘,而最主要的还是仙佛不分,想得神通而出家。所以受戒、读经、参禅,都是想得神通。出家的最初一年,是在这样莫明其妙的追求中度过的。第一年已
禅宗公案时间:2025-02-02
憨山大师:放生有十五种神奇的功德与利益放生的好处很多,我国明代著名的憨山大师说,放生有十五种功德与利益:一.放生合天心。二.放生顺佛意。三.放生免三灾。四.放生离九横。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1
憨山大师(1546―1623),名德清,字澄印,明金陵全俶人(今属安徽)。憨山大师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他不仅通宗通教,而且在文学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一生著述颇丰,诗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1
示容玉居士古德有言: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佛者觉也,乃吾人本然天真之觉性,尤见性之第一妙门也。原夫此性,先天地而不为老,后天地而不为终,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按:憨山大师是末学最为敬仰的大师之一,他的这番开示全面总结了修行的核心内容,信息量很大,不可不细心读取。图为在广东南华寺的憨山大师几百年不坏之肉身。末学对原来的文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净慈宗镜堂示持准提咒准提咒大家一点儿都不陌生,可能我们每个居士、每个出家人都会背,但仅仅只是背一背而已,并不一定了解其中的深意。憨山大师就此给了我们一个开示!这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若论此段大事因缘,虽是人人本具,各各现成,不欠毫发。争奈无始劫来,爱根种子,妄想情虑;习染深厚,障蔽妙明,不得真实受用。一向只在身心世界,妄想影子里作活计,所以流浪生死。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念弥陀憨山大师但观一句弥陀佛 念念心中常不断若能念念最分明 即与弥陀亲见面只想净土在目前 日用头头无久缺佛土全收一句中 便是往生异方便只在了了分明时 不可更起差别见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六法语示归宗坚音慈长老行乞庄严佛土匡山金轮峰顶。有释迦如来舍利。乃法身常住之地。从昔诸祖。建大法幢。先后三十七人。其闲发明心地。超脱生死。不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0
佛说一大藏教,只是说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及佛灭后,弘法菩萨解释教义,依唯心立性宗,依唯识立相宗,各竖门庭,甚至分河饮水,而性相二宗不能融通非今日矣。唯马鸣大师作起信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0
透明纯净的白水晶是大地神奇的赠礼之一,白水晶在整个水晶的族群来说,分布最广,数量也最多。一般来说,白水晶就是石英,只是从我们的观点来看,把不透明的叫做石英,而
水晶佛珠时间:2025-01-21
林清玄大师写了一篇《沉香茶》,文字不到一千,却让我读了如大师喝沉香茶般久久回味。掩书静思仍意犹未尽,拿出保存了十几年的一把雕花檀香扇,轻拂轻煽,檀香气味淡淡的扑
沉香知识时间:2025-01-11
太虚大师的教导与当今佛学院教育—— 惟贤长老生前对重庆佛学院师生的最后开示【按】 2012年9月19日,受重庆佛学院领导委托,佛学院佛照法师、开智法师、延定法师、照仁法师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3
太虚大师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典范释惟贤我于上世纪一九三六年至一九四一年在太虚大师创办的重庆汉藏教理院读书,亲自接受了大师的教育。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胜利,又曲开县赴重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2
真言宗念珠十分特别,不单止形态特别,而且每一部份有名称,有代表及象徵,不同手法的运用,产生不同的效应。举例,如果要祈求心愿达方,可「擦珠」。擦珠是改运的方法。真
佛珠文化时间:2024-12-29
心 相 篇 ——宋陈希夷心者貌之根,审心而善恶自见; 行者心之发,观行而祸福可知。 出纳不公平,难得儿孙长育; 语言多反复,应知心腹无依。 消沮闭藏,必是好贪之辈; 披
昌臻法师时间:2024-12-17
水陆法会是佛教寺庙中所举行的大型佛事活动,它的全称是“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盛会”。有的叫水陆道场、水陆斋,因为这种佛事是以供饮食为主,为超度水陆一切亡魂而设。水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03
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然则明心之要。无如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复次净心之要。亦无
净土法门时间:2024-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