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和我们的生活
中国佛教协会教务部副主任 妙华法师《金刚经》在中国的历史上,自从由鸠摩罗什法师和玄奘法师翻译过来之后,没有任何一部经典像《金刚经》这样在中国根深蒂固,广泛弘扬。虽然在一些思想家、文学家和哲学家来看,《金刚经》具有很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哲学性,但是并没有因此而被广大民众所漠视。在中国广大的区域中,不管是历史上,还是现在,广大民众都有一种普遍的意识,就是认为读诵受持《金刚经》能够荐亡积福。在历史上,有很多文化人以抄写《金刚经》为人生的幸事。因此,在唐代书法界出现了一种抄经热。在抄经热兴起以后,中国字的形体中出现了一种写经体。在杭州十五洞的摩崖石刻上,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文字刻的都是有关《金刚经》的内容。泰山可以说是一座文化的山,在那些摩崖石刻上,也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文字刻的都是《金刚经》的内容。其中有一处人文景观,就是泰山的经石峪,用颜体字(每个字一米见方),把整部《金刚经》都刻在了这个山谷里。除此以外,在中国的四大名山、四大石窟,随处都可以见到有关《金刚经》的内容。这些文化人,把他们理解的《金刚经》的某些经文刻写在石头上,其用意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他们认为这是做了一件有功德的事;另一方面,他们也想让更多的人由此而了解《金刚经》,悟入《金刚经》。
关于《金刚经》的版本,在中国为保存《金刚经》的版本,有着非常多的典故。比如,如何将《金刚经》刻写在石板上,藏在密室中,经过几百年或上千年以后,又被一些高僧发现。在我对《金刚经》进行研习的时候,其中有一位日本人使我非常感动。他在唐代的时候,把《金刚经》刻在了钢板上,带到了日本,后来,当中国这个版本消失的时候,中国的学者在日本又发现了这个版本,使它重新又流传到中国来。
我讲这些,就是想以历史事实来说明《金刚经》与中国广大民众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座的各位,我们今后修学的道路还很漫长,要接触大量的经典,在没有研习经典以前,有许多外围的东西需要大家了解。所以,我今天在这里讲的目的只是想给大家起到一种导读的作用。
首先,我对经典的“经”字作一下解释。“经”字具有准确的内涵和外延。按传统的讲经方式,“经”字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诠释。经的第一个含义,有方法和途径的意思。经的第二个含义,有胜载义。比如现在我给大家讲《金刚经》,联系着大家的生活来讲,这是一种方便。我们各位在提问的时候,或者和我交谈的时候,也有很多思想,但我们的思想是散乱的,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作为一部经,它是完整的一个思想体系。胜载义,有收藏的意思。就是说它把许多闪光的思想收藏在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里面了。因此,我们往往把经称为藏经。藏,也是收藏的意思。经的第三个含义,有不可更改义。任何一种宗教或者学派,把一种认为是不可更改的权威性的书,称为经典之作。所以,并不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思想称之为经的。佛教的经典,是佛陀的弟子把他的教法结集后,以固定的形式流传下来的,是不可以更改的。另外,像道教老子的《道德经》也是这样,任何人没有权力进行删改。后人所能做的,只是对经典的注释和论述。唯有这样,佛陀的思想虽经流传了两千五百四十年,却还能保持它的原貌。也使我们后人通过读经,能够直接地了解佛陀的全部思想。
在过去,翻译经典的工作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在西安慈恩寺,以玄奘法师为首,通过国家严格筛选出的上千名高僧聚集在一起,他们在对经典进行翻译的时候,有时对某一个字的确立,都要经过很长时间的辩论,力争用最准确的文字,把它融进全部的经文之中。而现代人在翻译经典时,已经很少有人能这样严谨了。随着我们对现代化运作工具的掌握和对现代媒体的把握,有些人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读懂这些具有深奥道理的经典,也有的人是出于功利之心,于是就把这些佛经译成白话,然后输人电脑,或是著书出版。我觉得这种方法很值得商榷。因为中国的文言文,它的句式结构是非常严格的。除此以外,它的思想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当我们轻描淡写地把佛经译成现代的语言时,很可能就贪污了佛陀本来的思想。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当然,我谈这个问题,并不是说我们不能够推陈出新来做这项工作。而是说,我们在做这项工作时,一定要本着非常严谨的态度。本来在佛法传入中国这一漫长的历史中,翻译的时候,语言就有很多的障碍,就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果我们现在的学者不能很严谨地对待这件事情,那么就会贻误后人。过多少年以后,人们恐怕就很难看到佛陀思想的原貌了。
古往今来,讲《金刚经》的人非常多。但是,由于每个人对佛法的悟入有浅深偏圆的区别,所以对《金刚经》的解释也各有不同。有个比喻说,兔子到海边去喝水,它回来后,仙人问它海有多大?它说,海就像我肚子这么大。鹿也到海边去喝水,它回来后,仙人问它海有多大?它说,海就像我肚子这么大。大象也到海边去喝水,它回来后,仙人问它海有多大?它说,海就我肚子这么大。仙人非常严肃地告诉他们说,海就像海那么大,你们三个的肚子都是很有限量的。我们今天面对佛法的大海,就应该反省自己,我们的经验、阅历、心量和智慧都是很有局限性的,我们以自己有限的尺度去衡量佛法,我们所能认识到的,已经不是佛法的本然了。当我们以自己的限量去讲解佛法的时候,混入了很多我们自己杂染的思想和境界。所以,当我们在弘扬佛法时,首先应该取一种非常严谨、慎重的态度。我今天在此给大家讲《金刚经》,只能作为一种导读,也就是给大家提供一块敲门的砖。使大家知道,《金刚经》是一部专门阐述有关人类智慧的经典。《金刚经》不但是禅宗的宝典,更是所有修学佛法的人都应该了解和亲近的法宝。佛陀说:“智慧以为母,方便以为父,诸佛大导师,无不由是出。”一个学佛的人,不管你学任何一个宗派,任何一种法门,智慧是我们唯一的导师。如果没有智慧的话,你的所学将失去航向,你的所修将是盲修瞎炼。而我们在教化众生的时候,就需要各种善巧方便。三世诸佛和一切祖师、导师都是由此而产生的。所以才有这样的说法:“佛是觉悟了的众生,众生是迷了的佛。”
释迦牟尼佛活了八十一岁,在他讲经说法的四十九年当中,用了二十三年时间讲般若。般若是梵文的音译,中国人在翻译的时候,没有相应的文字来翻译这两个字,为了保持佛陀讲经说法思想的原貌,就以音译的方式把这两个字保留了下来。这也说明在最初译经时,我们的先师大德们是非常严谨的,在实在没有相应的文字加以准确的翻译时,绝不勉强翻译。有的人,后来把般若译为智慧,但意译为智慧,往往会被中国人理解为聪明。因为中国文字的聪明与智慧似乎没有太大的分野。在这里,我先讲讲聪明和智慧的区别。所谓聪明,是没有定力,靠我们第六意识的分析、判断,患得患失,在这方面所用的功夫,表现为聪明。在文言文中,把聪明解释为耳聪目明。人老了的时候,眼花耳背,谁也不会称老人为聪明。只有对年青人,才称之为聪明。所谓智慧,不仅仅是知识,知识能增加我们对事物外部的感知和认识,智慧非常近于大智若愚这种思想。就是说,只有生发了我们内在的潜能和智力,把心上的蒙尘抹去的时候,原来本体的东西才可称为智慧。如果用西方的思维方式给大家解释,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不但能够对事物的外部进行分析判断,而且能够对自己进行回光返照;不但能够知道现象世界是如何建立的,而且能够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也就是所谓的双照双观,才可称为智慧。因为在中国没有一种与般若相应的词,所以就勉强把它意译为智慧。
佛陀在讲经说法的时侯,他把我们人类的智慧看得十二万分的重要。但是可悲的是,自从佛法传入中国以后,在中国的民众中,每当谈到佛法时,总是把那些死亡、灰暗、落后、消极厌世的东西与佛教紧紧联系在一起。所以,当许多法师在讲经说法时,总是一再地强调佛教是智信而不是迷信。但是,有人不分青红皂白地总是把佛陀当初只是为了使人树立正知正见的这种方法称为迷信。当然,我们也反省自己,在佛法的流传当中,因为两种文化的互相交融,我们民俗中原有的一些东西也渗透进佛教中了。
佛陀用二十三年的时间讲般若,译成汉语的般若经,仅玄奘法师一人就译了六千七百二十四卷。佛陀所有的教化用经、律、论三藏十二部来囊括。现在我们的藏经楼里的经书,以我这样的劳力搬上一星期才能搬完。很多人一听,可能就觉得害怕。这么多没有标点符号的线装经书,我要读的话,哪年哪月才能读完呢?今天我们在这里讲般若,就是为了消除大家这种迷茫的。
现在翻译成汉文的有关智慧的经典是六百卷,叫《大般若经》。佛陀在讲经说法时,他的思维是非常严密的,丝丝相扣,尽可能地让我们从文字上直接领会他的思想,而不要产生歧义和误解。在六百卷《大般若经》中,极为突出地表现出其思想的严密性。佛陀每讲到一种思想时,总是把别的思想还要重复一遍。当我初次接触《般若经》时,我下决心一定要把它读懂。但是,当我读了几天后,我就不想再读了。因为其中许多经句是来回反复地讲,而且其思想性是非常严谨的。我们一般人的思想是非常松散的,所以面对很严谨的思想,读多了就会感到很累,很乏味。因此,我第一次读《般若经》就没有坚持读完。过了一段时间,反思了一下,觉得自己身为一个出家人,连佛陀般若类的经典都读不下去,当别人如果说我是迷信的时候,我就很难说得清楚了。于是,我再次发愿要把《般若经》读懂。这次再读,虽然比前一次有些进步,但依然还是没有读懂。也就是说,《般若经》的思想体系非常庞大,有很严密的逻辑性,有很深邃的思想内涵,这对我们一般人来说就会形成一种很大的障碍。我认真反省自己,觉得这就是自己业障的反应,包括文字上的障碍,所有这些障碍,使自己不能深入到经典当中去。我讲的这些感受,今后各位在读经的时候,或许同样会碰到。
六百卷《般若经》虽然非常难读,但一个学佛的人又需要这种智慧,这是一个矛盾。因此《般若经》被翻译过来后,祖师们观察时节因缘,他们把六百卷《般若经》第九分的“能断金刚”单独提了出来,出了一个单行本,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金刚经》。《金刚经》被提出来在翻译的时候达到了信、达、雅。也就是说,如果从文学的角度来看,《金刚经》的文字非常优美,节奏非常明快;如果从哲学的角度来看,《金刚经》的哲学含量非常丰富;当我们以《金刚经》作为修学的指导时,它确实可以使我们明心见性。《金刚经》总共只有五千二百七十四个字,但是洋洋五千言却有着无穷无尽的宝藏。我们可以通过这个窗口,深入到佛法智慧的大海中去。《金刚经》主讲的就是般若,般若就像是一把利剑,如果我们真正能够把《金刚经》读懂了,我们再读别的经典,别的经典的思想障碍和文字障碍就会迎刃而解。
如果一个学佛的人没有抓住般若的思想,没有以智慧为先导,十个人有九个会差落。尤其我们现在的时代,是一个科技昌明、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果我们没有智慧的话,很可能就会迷失了自己。当我们深入般若以后,以所掌握的智慧来看问题的时候,既可以使我们站在每个角度去看清楚问题的关键所在,又可以使我们不被牢牢地局限在所站的角度上;既可以使我们深入到每一个层面,又可以使我们不拘泥于每一个层面。
佛有十大弟子,每一个弟子都有自己能力上的第一。在整部《金刚经》中,佛陀都是与“解空第一”的须菩提进行问答。在这些问答中,集中地展现了佛陀所有的般若思想。佛陀的这种展现,并不是像我现在这样依文解字地给大家讲解,他的智慧完全是从自己的毗卢性海中款款流出,也就是说心中原本就有了这些东西,他只不过以各种角度描述给我们。
既然般若思想这么重要,那么修学禅法的人又是怎么运用般若思想的呢?整个禅宗发展史是很漫长的,我只能粗线条地给大家勾画一下概况,使大家明白般若思想与禅宗的思想是水乳交融的。从初祖达摩一直到四祖道信以前,这一阶段一直是以般若为修禅的凭证,以《楞伽经》为印心的法本。到了四祖道信,他在湖北黄梅弘扬禅法的时候,就是以《金刚经》为他的门人来印心了。就是说判断一个人是否开悟了,是否明心见性,就是以《金刚经》为印心的凭证。《金刚经》的印心法门,到了五祖和六祖时,这种传法因缘表现得就更为显著。也就是说从初祖到六祖,般若思想就像一条横线,对整个禅宗思想史起着一种贯穿的作用。因此,六百卷《般若经》和其中的《金刚经》在禅门中被称为禅宗宝典,是所有修学禅法的人必须要修学的功课。
《金刚经》是佛陀以一种方便把他的智慧形象化了,他把这种根本的智慧比喻为金刚。金刚以它夺目的光彩,坚硬锋利的质地而独尊于各种宝物之中,它被称为宝中之宝。佛陀以金刚比喻般若智慧,说明这种智慧如金刚一般锋利无比,坚硬无比,无坚不摧。这就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坐标,只有以《金刚经》的般若智慧为唯一的标准,才能分辨出我们的世出世法是否圆融,我们的思想是属于聪明,还是属于真正的智慧。
“般若彼罗蜜”的意译,就是用大智慧度我们过彼岸。有人曾问我,有此岸和彼岸吗?此岸和彼岸是佛陀所证悟的本体,是离开语言文字和名相的,是一法不立没有言说的。但是,我们现在却看见这么多语言文字的经典。这一切都是因为一种方便,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其目的是为了让我们因指见月。比如我用手指指天,说天上有一个月亮,聪明的人就会因为我的指点去看月亮,而愚蠢的人只会牢牢地盯住我的手指说,没有月亮呀,并让我拿出月亮给他看一看。所以,语言文字只是一种方便的引见,它可以起到一种沟通的作用,而觉悟的境界是语言所不能够完全表述的。因此,佛在讲《金刚经》时用心良苦,他往往是边讲边扫。就像一个人从雪地上走过,他要想抹去留下的脚印,只好边走边扫。然而这样一来,脚印虽然可以抹去,却还会留下扫帚的痕迹。所以,很多祖师讲到语言文字与开悟境界的关系时,往往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开悟的境界不允许我们在语言文字上去求,但又必须去讲,因为我们常人善于思辩,善于用语言文字去理解事物。有智慧的禅者往往是通过某种途径,把我们引到山高水长的地方或是没有遮蔽的地方,然后指给我们说,那就是月亮。就是说用尽种种方法,只待你自已去开悟。比如说举起了拂尘,砍掉了手指,拳打脚踢,乃至呵佛骂祖,这一切都是为了让我们放下对语言文字的执著,当下悟到心的本体和法界的真如。
是否有此岸和彼岸呢?当我们产生烦恼的时候,就有了此岸和彼岸;当我们当下承当,解脱、清凉、自在的时候,就无所谓此岸和彼岸。此岸和彼岸是一种文字上的建立。为什么建立此岸和彼岸呢?就是为了表示法有两个。平常我们都说佛法是不二法门,而我在这里讲法是两个,这就是指世间法和出世间法,或者圣人的思想和凡夫的思想。圣人取得觉悟之后,为了使我们明白我们同他的差异,他就把解脱的那面叫做彼岸,把凡夫的烦恼、争名夺利、无明暗昧的世界叫此岸。这是第一个层面。第二个层面,佛是觉悟了的人,当我们各位也能放下、自在、解脱、轻安的时候,我们也是佛,那我们与佛也就一体不二了。当大家不明白我现在所讲的这些道理,才有着老师和学生的分野;当各位已经掌握了这些思想,我的思想就是你的思想,这种时候也就无所谓老师与学生了,那么我们就是一体,而不是两个了。我认为这种认识事物的方法是非常圆满的,既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又领悟到它们之间的同一性。由此我们也可以悟到,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是相依共存的。如果我们仅仅看到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时,只会增加我们的烦恼;当我们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同一性时,我们就会产生理解。比如在生活中,当一个人的品格与我们发生冲突时,我们要学会自他相换,站在他的角度来看我们自己,领悟到他与我们的同一性。只有这样,我们的胸怀境界才会更宽广,我们的烦恼才会淡化。如果我们不具备这种不二法门的方法,我们就是想解脱,想增长自己的智慧,想拓展自已的胸怀境界,即使有着这样良好的愿望,也是难以达到。所以,认识事物的方法非常重要。
我们一般人脑了里都是装满了概念和定论,因此在深入经典的时候,第一大障碍就是所知障。我们总是拿学过的东西和已知的概念为尺度来左右地衡量所看的经典。当看到经中所说的话符合自己的思想时就接受,否则就排斥;或者总是想在生活中找出它的真实凭证。前两天济群法师讲到,说有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人类社会自从建立以后,我们人就把自己作为唯一的尺度来认识这个世界。这种描述非常准确。有一位叫海默尔的物理学家,在他的一份物理学答辩的扉页上有这样一句话:“我们今天所有科技的研究成果,只是释迦牟尼玄记的开始。”玄记就类似于预言。他并且说:“以人为尺度建立起来的这个社会是非常有局限性的。”有很多做学问比较客观的人,他们常常谈到人的局限性和时代的局限性。佛陀与我们有这么久远的时空跨度,他又是一个觉悟者,我们对于觉悟者的言行和思想如果用凡夫的心去分析判断的话,怎么可能得到一种客观而公正的结论呢?所以,我们学佛时常常强调要放下以往的知见。就像一只茶杯要倒入甘露,我们必须先把茶杯里的东西倒空,并且把它清洗干净,然后再倒入甘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品味出甘露最纯正的滋味。如果我们根本不愿把茶杯里原有的东西倒空,直接就倒入甘露,怎么可能品尝到甘露原本的滋味呢?
出于对圣人思想境界的尊重,我只能把我所讲的《金刚经》作为一种导读,给大家提供一种参考,而不能作定说。因为我的学识、智力、心量和修为等等都还是很有局限性的,虽然我是出家人,但是我坦白地告诉大家,我和一般人一样是血肉之躯,有七情六欲,有人的局限性,甚至有很多致命的弱点。尤其在涉及到佛陀的经典时,我觉得我的智慧太有限,不能以一种使大家更易理解和消化吸收的方法使大家更直接地进入佛法。因此讲的时候,我感到很吃力,只能以一种谈心的方式与大家进行对等的交流。
《金刚经》所有的思想内容,我把它归结为三个层面,也就是三种般若,即三种智慧。
第一种智慧,文字般若。
我们学的所有的书本知识,如果我们能够把这种知识不经融会贯通的话,就具有了文字般若。这种般若是世间的智慧。一个学佛的人,在学佛的初级阶段,面对浩如烟海的经典,每部经典的内容又都是文言文,所以我们首先遇到的困难就是文字上的障碍。如果我们连文字的内涵和外延都不能知道,那么这样读经,就像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所以说佛法不违世间法,一方面知道世间的文字是假名安立,另一方面又不坏世间相,这就充分地肯定了文字安立的必要。就是说一个人如果能够熟练地掌握语言文字,他靠近智慧的速度就会加快。
在禅门下,有很多人会产生一种很深的迷茫和误解,因为禅宗说不立文字,并让我们把所有的文字都放下,但禅宗的历史所表现出来的却是另一种现象,自佛法传入中国在唐代形成八大宗派以来,禅宗所结集的语言文字是最多的。比如禅宗的公案有一千七百多条,禅宗的语录,各种灯录非常之多,这就足以说明文字本身非常重要,而不是像有些人片面地认为禅宗不需要文字。
大家现在所学的社会知识和自然知识都属于世间的智慧,世间的智慧重心是以人为主体,通过这种知识的学习,使我们了解掌握以及推动外部事物的产生、发展和变化。佛经也运用语言文字,其目的是让我们破除烦恼,放下执著,得到解脱。同样是语言文字,世间的智慧是引导人向外,佛法的智慧却是引导人向内。当我们强调世出世法圆融无碍的时候,我们往往说是在方便的时候,世间法的这些语言文字以及这些音像设备是很重要的,但并没有因此而丧失佛法的特质。当我们在强调佛法的特质的时候,并没有否认我们运用人类社会的语言来完整的表述佛法。
文字般若,如果用一句话来高度概括的话,这就是:语言文字本身虽然不是真理,不是真理的本体,不是法界真如,不是涅槃的实体,但是语言文字可以使我们由此而领悟到真理本身,因此我们称之为文字般若。
第二种智慧,观照智慧。
观照智慧与我们的人生实践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为什么说知识并不等于一个人的修为呢?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一些人虽然知识非常丰富,具有很高的学位,但心胸却非常狭窄,很自私,很贪婪,这就因为这些人所掌握的知识只是前人的一种经验,但他们并没有把这些经验吸收转化为自我的经验。所以在认识事物的时候,他们的眼睛只会往外看,而不会内视,不会回光返照观察自己当下的心念,也就不会注意到自己内心的局限性。这就是学与用的分离。所以说知识与人的修为不能够划等号。
另外,也有些人虽然没有文化,不善言辩,不能讲出那么多的道理,但是他们的胸怀却是很宽阔,很坦然,很正直无私。当我们靠近这种人时,就能够感受到他人格的魅力,被他人格的魅力所感召,这种人有时就不需要语言文字为表达。我们对于佛法的修学就应该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文字上,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语言文字上,停留在思辩上,那也只能叫做佛学,不能叫做学佛。所谓佛学,就是不管你信不信仰佛教,只要是用一种客观、平实、考据、推理的方法去了解佛教,就可以称为佛学。而学佛就不仅仅需要明理,明白佛教的历史和教理,更在于以佛的教理为指导,克服自己的习气,消除自己的业力,像佛陀那样走向彻底的觉悟。也就是将佛法的道理落实在自己的当下。使原来没有智慧的思想言行趋向智慧,使原来狭隘的心胸趋向宽广,这才叫做学佛。因此佛学与学佛之间虽然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但根本的落脚点却是不同的。佛学仅仅停留在对佛法的了解上,学佛却在于使佛法落实在生命的每一当下。如何使佛法落实于生命的每一当下,这可分三点来谈。
首先,谈谈佛教的戒律。戒律是律学,是一个很庞大和完善的体系,它既有原则又有方便,有很多复杂的辩证关系。我今天并不想给大家讲律学,在这里我只告诉大家最重要的一条,即佛教所有的三皈五戒、十善、比丘的二百五十条戒、比丘尼的三百条戒,种种的戒律归根结底都是用来自律的,是让我们掌握这种方法用来要求自己,而不是让你拿着戒律去扫描别人。这就是与社会上其它的哲学、思想、法律最大的不同之处。社会上的法律叫做他律,只有道德的规范和佛教的戒律叫自律。他律和自律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却有着千差万别的内涵。比如有的人与别人发生了矛盾,于是躺在床上想象着如何把对方置于死地。你躺在床上如何去想,没有人管你,因为你内心的活动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能管。但是它可怕就可怕在这一点,因为任何一种行为都是源于最初的一念,一旦这种念头在你心里酝酿成熟付诸于行动造成了社会或人身的伤害的时候,公安人员、司法部门才会出来追查这件事情。大家想一想,这是不是太晚了?因为已经既成事实,即使是追查,逮住了这个人可以绳之以法,以警世人;若逮不住这个人,就可能使这个人更加变本加厉地危害社会。所以我们今天弘扬佛法,张扬它的道德,显然是可以弥补法律之不足的。法律只能治末,佛法却可以使我们自觉地去治本。社会上很多行为的准则就在于本末倒置,包括我们对于事物的认识。一旦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本末倒置之后,就不可能对事物产生一种正知正见。
第二点,谈谈佛法对人心的改良。佛陀讲的所有的经都是定学,就是告诉我们一种修定的方法。使我们能够在红尘热恼中回光返照自己,照看好自己的心念和行为。现在的社会,恰恰是有很多人没有时间反照自己,而且根本不懂得如何反照自己。因此,在名利得失面前就很容易迷失自己。心被外在的一切所迷,就不能够作自己的主人,就成了被外物所转的奴隶。
第三点,谈谈佛法对人的智慧的开发。佛教所有的论都可以称为慧学。
这几天大家争论的热门话题就是佛法与科学的关系。我听了以后真是大汗淋漓,因为任何一种偏执的看法都可能导致我们信仰的退失。首先,我觉得我们大家要形成一种共识,就是科学是一种工具,这种工具不管它锋利也好,迟钝也好,关键在于运用工具的人。就是说科技的昌明,物质的丰富,并不是导致人们道德沦丧、核战争威胁等等人类败坏行为的根本原因。有一位同学讲得很好,他把科学比喻为一把刀子,说医生可以运用它治病救人,歹徒却可以使它成为杀人的工具。我觉得这才是正知正见。对于科学,我们如果能够驾驭好它,使它造福人类,改善环境,科学就起着使人类迈向进步的良好作用;如果我们不能够驾驭好它,使它用于战争。用于破坏资源,破坏环境,那么就使科学可能成为导致人类毁灭的凶器。另外,科学本身有其自身在发展中的局限性。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这正反映了我们人类自身的局限性。我们每个人在研究学术的时候,有每个人自身的局限性;我们人类在整个文明发展的进程当中,有人类自身的局限性。人类的局限性,比如表现在民族的狭隘性,本位主义,以及集困的利益,这些都属于一种扩大的自我。人们为了保全一种扩大了的自我,因此就产生了战争。战争产生之后,谁都希望自己掌握一把最锋利的武器,这种时候,和平只是一面没有实在意义的旗帜。谁都一手高举着这面旗帜大声疾呼:“我是为了和平!”而另一只手却在急着磨快自己的刀。这就是我们人类自我的局限性。佛法的智慧就是耍我们冲破这种局限性,打开我们的眼界,扩大我们的心量。
面对科技所装备起来的强大的军事力量,有的人可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用宗教的力量去呼唤和平是否显得太苍白了?表面上来看,宗教是显得很苍白,但是宗教却可以唤醒人类内在的智慧,这种智慧一旦被焕发出来,其潜力将是无穷的。然而要想冲破人类自我的局限,就如同要改变人的本性一样实在太难。作为一位弘法者,虽然我们明明知道这种现实的艰难,明明知道我们个人力量的有限,但是我们还是要竭尽全力,就要像杜鹃啼血一样,啼破了嗓子,流出了血,依然不停止我们对于人类的呼唤,对于世界和平的呼唤。
我讲观照般若,就是希望大家学习佛法之后,要运用佛法的标准建立起一个思想的坐标。如果这个坐标是清晰的,在社会生活当中,当我们自己的利益与别人发生冲突的时候,就要静下心来用这个坐标去衡量。我个人学佛之后最大的受用,就是学会了用缘起法来解释生活。
我原来是一个脾气非常急、很主观又很执著的人,有一天,当我突然回过头来想看看自己走过的路程,这时我通过文学诗歌的境界,以及看了八大山人的绘画,看了《五灯会元》,再看了佛教的一些小册子,这才发现我以前那些狂妄的辩论,那些对别人不屑一顾的行为,是多么的幼稚可笑。因此,学佛以后我开始用缘起法来看待人和事,看待自己的名和利。当名誉和利益当头的时候,我明白那是某种善缘的相聚,而这种善缘的相聚是没有恒定性的,它必定是要过去的,因此我的心就不会为它所动。当我处在生命的低谷,被别人谩骂,不被人理解,在我感到很痛苦,很失意的时候,我明白这是某种逆缘的相聚,它必定也是要过去的。因此我就提醒自己保持一种平常心。当然这种保持不是消极的等待,因为我明白我不能够左右这个社会,不能左右别人,我唯一能制约和主宰的只是我自己,所以,我就从我自己做起。
有一位法师说过样的话:现代的人穿衣服是穿给别人看的,而不穿给自己。这句话表面看来虽然很通俗,但确实是一针见血,很有份量。也就说,找们现代人在做人的时候,往往是向外关注得太多了,总是在想,社会如何承认我的价值?别人会怎么看我?而不是去思考我应该如何走好当下的每一步?
就具休的修行来说,在座的很多人接触佛法之后,都希望自己由迷而悟,希望白己早日脱离烦恼,早日解脱自在不二。但是他不愿意打坐,甚至不愿意听讲座,因为他觉得佛法讲来讲去反反复复总是那一套,让他感到很乏味。他从来就没有反省一下,在现在这个社会中,我们能够有多少这样的机会来听闻佛法?印度有位高僧叫阿姜查,他写了一书叫《森林里的一棵树》,他以一种形象的比喻把自己内心的体验以及一些深奥的修行境界通俗地表达出来了。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路边有一个黑洞,从这里路过的人们都很好奇,每个人都把手伸进去想探一探这个洞有多深?每一位探洞的人都说这个洞太深了,但从来没有一个人说我的手臂太短了。我在与许多同学探讨佛法时,我也发现许多人都说佛法太深奥了,而不是说自己的智慧太有限了。
今天这个生活禅夏令营,首先就讲禅,禅是佛教的精髓。一般的解剖学,首先是把皮肤这个层面解剖开,然后深入到脂肪、肌肉、骨头,最后才是骨髓。我们这个夏令营直接就把佛教的精髓展示给了我们大家,所以许多人有这么多的疑问非常合乎情理。原因就是我们从一个横截面直接地就深入到了佛教的最里层,而不是按部就班地从佛法最外层的基础知识一步一步了解佛法的整体概况,最后才深入到它的实质。当我们一步就深人到佛法的实质时,几千年的思想浓缩在一起,就像一块风干了许久的馒头,我们没有锋利的牙齿几口就把它啃掉,更不用说消化了。也就是说,我们不具有锋利的智慧一下子就能把佛法的实质完全弄懂。因为许多人咬不动这么坚硬的馒头,或许就会抱怨这块馒头太坚硬了,而不是反省自己的牙齿是否太脆弱了?
我今天面对佛法智慧的大海。我不敢做定说。因为一个人在没有开悟以前,他所讲的法只能说是靠近佛法,与佛法相似却不等同于佛法。比如佛在《金刚经》中提到三千大千世界的概念,很多人没有学佛以前就知道大千世界的概念,但是并没有用自己的肉眼,或用自己的修道,或用科学的方法,如实地认识这一概念。佛陀经过苦苦修道,当他治心一处的时候,他所看到的三千大于世界是当下证到的。当他看到我们的宇宙世界是由无数的星体、无数的星系组成的时候,就用了三千大千世界这一概念加以概括。这个三千大千世界实际上是一种虚指,并非实数。而有些人却依文解字地认为三千大千世界也就是三千个星球。另外世界的概念,过去、现在、未来这种时间的概念称为世;上下、左右、东西南北四维上下这种空间的概念称为界,时间与空间的总体称为世界。这一概念的形成,是佛陀通过修道以一种直接悟入的方法,所得到的现量证量。而我们一般人所能知道的三千大千世界究竟是一种什么状态呢?找们只能站在科学家的肩膀上去认识。科学家是通过可操作的工具进行实验的方法逐渐地认识这个世界,我们却只能通过科学家的认证产生认识,所以我们是用认识的方法认识世界。
各位通过参加生活禅夏令营,回去之后,如果要把对佛法的认识落实到生活的实处,其中很重要的先决条件是必须要掌握佛法的真义。并把它作为我们行为的坐标,以这个坐标为准则,要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尤其是我们年轻人,因为血气方刚,又有自身很多不好的习气,更应该自我克制,培养自己的忍耐力。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业力,讲到业力的时候,很多同学都感到困惑,觉得业力这个概念很抽象。所以,我先讲一下业力在教义上的内容。比如我们在讲话的时候,有的人会以为话说过之后声音消失了,话的作用也就跟着消失了。其实不然,无论我们讲话的人,还是听话的人,在我们的潜意识中都会埋下这话里面所含的思想的种子。类似的话讲多了,或者听多了,也就会给我们意识里这种思想的种子熏染成熟了。就是说,我们身、口、意每一次的言语、行为、起心动念,都会在我们的意识深处打下深探的烙印,这种烙印的积累就是业力。而我们的身、口、意又深受这种业力的影响,并顺着这种业力的作用一直延续不已,就像一列顺势而行的火车。当我们学习佛法之后,意识到自己以前的人生观、认识论都是错误的,就应该把这个车刹住。当我们突然刹车之后,这时候车的惯性还在推着我们向前走,这种余势使得我们不能够自己做主,在我们的思想深处产生两种不同势力的强烈碰撞,让我们感到很痛苦。为什么会这样痛苦呢?这就是我们内心无明的业力与我们现在所学到的佛法知识产生碰撞之后的必然反应。
在***批判孔子的时候,有一位老儒学家曾经说过:“我们有几个人取得了批判孔子的资格呢?”结果他也受到了批判。对我们现在所讲的佛学思想,也有一些人妄加批判和指点。在你批判、指点这些思想的时候,你对自己是否首先有一种正确的评估呢?对一种观念当我们没有全面了解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虚下心来,放下所有别人对这一观念的认识,而直接地去了解这一观念的思想体系。只有这样,我们才取得了品评它的资格。
生命是有限的,我们的认识是有限的,面对无数的知识,而对无限的世界,认识世界的方法非常重要,更重要的还在于这种方法的背后所应该具备的一种包容的心态。如果一个人没有一种虚怀若谷的人生态度,是不可能成就一种贤圣的境界的。《金刚经》上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就是说贤人和圣人也是有差别的,他们的差别是境界上的差别。而我们常人之间更是千差万别,这种差别主要是品行上的差别。所以,学会虚怀若谷,这不仅仅是宗教上的一种情操,更是我们做人的一种情操。正如太虚大师所言:“仰止为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我们学佛的目的是要转凡成圣,但是我们不可能直接超凡入圣,所以太虚大师以一种菩萨的精神给我们搭了一个梯子,让我们先从做人这一最基本的阶梯迈步。这就使一些人产生了误解,以为佛法等同于我们做人的某些道理,认为佛与凡人之间是没有什么差别的。其实佛与凡夫是有分野的,佛是大智慧、大自在、大无畏、大解脱的人。我们凡夫在没有觉悟之前,我们不能自已做自己的主,我们的心是迷惑的,染污的。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性,但这只是一粒种子,如果你不把它埋在适宜的土壤里,不给它充足的阳光、充足的养分和充足的水分,它也就不可能发芽、更不会开花、结果。
有句话叫“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当我们明白了佛法的道理之后,我们就应该牢牢地看护住我们自己的每一个起心动念。每一个起心动念都是我们行为的一个因,所有这些起心动念的因都是互相杂染的。为什么说菩萨畏因呢?菩萨在因地的时候,他知道因就像种子似的,能引发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合抱的大树都是发之于毫端,也就是说,任何一种事物它演变成一种根大的局面都源于最初一念心的波动。
在我们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候,有些人就简单地把它理解为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概念再缩小,就缩小为钱。所以就流行一句话叫做:“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在说明这个问题之前,我首先要声明的是,对于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乎,提高社会物质文明的水平,我是深表赞成的。因为人们不能摆脱物质生活的困苦,也是一种苦。佛教要人离苦得乐,其中就包括摆脱贫困的物质生活给人们造成的困苦。佛法中说,身安则道明。只有安顿好自己物化的生命,才能使道心安立。如果没有蔽体的衣服,没有千万间宁静的佛刹道场,佛法也无法安立于世间。这就充分肯定了物质文明的重要性。但是,当我们不能驾驭金钱,被它所奴役,为它道德沦丧,偷盗、抢劫、贪污、犯法,以至父子、兄弟之间为了金钱的利益大动干戈,这不是很可悲吗?
另外,当谈到钱,谈到贫富的问题时,有些人就误认为富人仿佛都是比较虚伪,比较自私的,而穷人都是比较善良,比较诚实的。这种认识其实是很错误的,人的品质并不能以金钱的多少、贫富的差别来衡量,而在于人的贪欲、私心是否强烈。如果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当他很有钱的时候,他可以用钱去做更多的善事;当他很穷的时候,同样可以随遇而安。如果是一个很贪婪自私的人,当他很有钱的,他就会花天酒地挥霍无度;当他没有钱的时候,就可能去偷去抢。所以,金钱只是一种工具,怎样运用这种工具却可以看出一个人品性的高底,但是一个人钱多钱少并不能衡量他的品性。
很希望各位在这商品经济的滚滚大潮中,能够时时保持一种清醒的心态。因为人生的幸福是全方位的,是流动性很强的。人生的价值也是全方位的,我们千万不要因小失大,以小我失去大我。一滴水只有融人大海才不会枯竭,当一个人只有把自己交给众生,像菩萨那样无我地为众生服务的时候,才能焕发出无尽的生命力,才会使生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在我们世间法中,人们很看重自己生命的价值。菩萨却是完全无我的,从来不看重自己生命的价值,正所谓只管耕耘,不问收获。《金刚经》上讲:如果阿罗汉说自己是阿罗汉,这个阿罗汉就已经不是阿罗汉了。就是说,当一个人已经有了很高的修行,很高的境界,取得了某种证悟的时候,他如果标榜自己,也就恰恰得出一种反证;这个人的修行境界实在还是很低的。就像阿姜查在他的书中扉页上写的一段话:有人问我“你可能就是阿罗汉吧?”我说:“我只是森林中的一棵树,鸟在上面结巢,它长满了花果,风吹来的时候,叶子在上面沙沙作响,但是树从来不说自己是树,树只是树。”多么平实优美的语言呀,但却体现出一种深邃的人生境界。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伪科学、假道学凭着先进的宣传媒介肆意泛滥。如果我们不能够很好地观照自己,很可能就会迷失了自己。尤其一些号称弘扬佛法的人,常常以弘法之名在名闻利养上、在个人利益上用功夫。有的人是披着宗教的外衣,借以扬自己之名,扩自己之势;也有的人虽然没有披着宗教的外衣,但却以世人的利益投其所好地宣扬着与佛法相悖的思想。现在我们在书摊上可以看到很多类似的书,比如这个大师出山了,那个活佛转世了。更还有一些不能公开发行而私下里互相传递的小册子、复印件。所有这些宣传媒介的泛滥,不但干扰了文化的正常发展,更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了混乱,使人们难以把握住一种正确的知见。比我们现在更晚的下一代人其未来的趋势更是令人忧虑。这一代人,有人称为电视一代人,他们是靠看电视成长起来的。他们不喜欢看书,觉得书上的文字太枯燥,不如看电视更直观,更省力,更富于刺激性。而我们有些编导为了投其所好,更使用了一些很庸俗甚至很低级的手法来取悦观众,挑逗观众。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是文以载道,是以文化传播这种手段使人明理,使人净化,使人养成一种良好的道德,以便自觉地担当起社会的责任。但是现代的文化传播,许多东西是混淆的,使人茫然,便人迷失,或者使人见多不怪以至麻木不仁了。
我讲《金刚经》的观般若,就是希望大家在现实生活中,要用般若这把宝剑来护持自己,安身立命。不管是对待生活,对待知识,还是对待自己的修道,都要运用智慧。这种智慧不是我们自以为是的聪明才智,而是佛法的大智慧。或许有人会疑问:我现在还不信佛呢,为什么要让我以佛法的智慧来作为标准?这只是一种建议,无论我们信佛与否,很希望我们都能以一种包容的心量、一种平和的心态先来好好看看佛法的道理,然后再得出你的结论。
第三种智慧,实相般若。
实相般若本来不应该用语言文字来讲。实相般若是法界、真如以及开悟以后的本来面目。法界、真如以及涅槃,所有这一切又都称为实相实相的究竟是什么?《金刚经》是这样讲的:实相无相。为什么这样讲呢?释迦牟尼佛两千五百年前在菩提树下悟道时,证到了三大定律。对这三大定律,我们可以用生活实践加以印证。释迦牟尼佛证到的第一个规律是:一切生命现象都在生老病死当中。就是说小到微生物,大到我们人类,都不离生老病死这个规律。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这个规律,就是要让我们正确地认识和掌握这种规律,从而更好地安身立命。第二个规律是:一切精神现象都在生住异灭当中。生,就是念头产生了;住,就是念念相续,相对稳定的状态;异,就是迁流变化;灭,就是消失了。第三个规律是:一切物质现象都在成住坏空当中。成,就是生成了;住,就是相对稳定;坏,就是缘散了;空,就消失了。
首先,我讲一讲我们的生命现象。在生命现象中,我着重讲一讲我们的精神现象。在《金刚经》上讲到我们的精神世界时是这样说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在禅宗史上,很多人因为这三句话而觉悟,也有很多人死在了这三句话上。我们的心念念相续,如果用心理学来给大家描述,我们的心有成像的能力,每一次成像就像电影胶片中的一个分解镜头,每一种成像的连续,就产生了想,想所产生的对事物的分别、判断就是思,思与想连接起来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实际上思想最小的单位是念,当念念相续的时候,就形成了思想。思想在佛法是用意识来表示。我们的意识像河流一样川流不息,泥沙俱下,因此称为意识之流。因为我们没有修定的功夫,没有经过修行和证悟,所以就发现不了自己的心。当我们修定打坐时,就会发现没有一种影像会固定在大脑里,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够做主把握住自己的心。如果找们不能够把握住自己的心,也就不可能把握住自己的生命。修道的过程,就是为了调整我们的心,使我们的心产生恒定力,更大程度地焕发出它本有的光明。
禅宗在唐代发展到顶峰的时候,有很多的禅宗大德刺舌头或身上的血与金粉混合在一起,用来书写《金刚经》。也就是说,当时在禅宗修学《金刚经》已经形成一种热潮。在四川有一位大师叫马金刚,因为他讲《金刚经》,写《金刚经》书钞,对《金刚经》很有研究,在当时的佛教界非常有名望,所以被称为马金刚。当时在江西和湖南一带,禅宗非常盛行,有很多的高僧大德及禅者。马金刚就把自己写的《金刚经》书钞担了一担,跋涉千山万水,要去找一个人来印证一下。当他走到湖南境内时,遇到了南岳门下的一位老太婆在路边搭了一个茅屋卖点心。马金刚走了一路又饥又渴,就想讨些点心吃。于是,他就对老太婆说:“老人家能不能给我一些点心吃?”老太婆就问他:“你担的是什么呀?”马金刚说:“我担的是《金刚经》书钞。”老太婆说;“《金刚经》上有句话我想请问你,如果你答出来了,我就给你点心吃;如果你答不出来,我就不给你点心吃。”他心想:问到我头上来了,《金刚经》里面的内容我哪一个不知道呢?于是,他就请老太婆随便问。老太婆说:“《金刚经》上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请问你要点的什么心呀?”这位马金刚当下愣在那里,不知如何对答。于是,点心没吃成,倒使马金刚回去之后好好地反照自己,使他在后来又更上了一层楼。这时,他就把以前写的《金刚经》书钞全部都烧掉了。
从文字上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种意识之流,本无所谓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人的每一个心念当下就具足万千个法界。当我们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时,为了方便,在方位上我们分东南西北,在时间上我们分一天为二十四个小时,其实无论是方位还是时间的区分,都是我们人类所安立的假名。过去、现在和未来,也同样是这样的假设。其目的是为了建立人类的历史,便于我们对某种事物的表达。但如果从真如法界上来讲,本无所谓过去、现在和未来。过去就是现在,就是未来;现在就是过去、未来;未来就是过去、现在,这三者是相融的,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过去的已经过去,现在的正在迁流变化,未来的还没有到来,而我们一般人的心却在这之中患得患失。
禅宗所谓的十地顿超,就是要让我们透过语言文字深入到般若的实相当中去。人生的本质就是实相无相,但是凡夫不能用缘起的观点悟到实相性空,因为悟不到实相性空,所以就执著于事物的形象。比如认为这个房子是实在的,而不去想这个房子是由砖瓦石块聚集而成的,它将来必然是要消失的租借;即便它现在存在,它的当下也是性空的。正如《心经》上所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有些有智慧的人,当他看到别人死亡时,可能会悟到:人生不过是赤条条来,赤条条去,注定是一场空。可是他没有进一步想,我们生命的当下其实就是空的。因为我们的生命每时每刻都在生灭变化着,没有一刻是固定不变,是实实在在的。我们可以用认识的方法来辨别一下,生命如果没有每时每刻的生灭变化,怎么会导致最终的死亡呢?
《金刚经》上讲,我相是虚妄的,没有一个实在的我相。但是我们一般人往往执著于我相,执著名是我的,利是我的,房屋是我的。其实有哪一种东西真正是你的呢?当死亡来临时,你被迫放下一切。与其死的时候你被迫得放下一切,还不如在你活着的时候就看破生死,早早地就放下对自我的执著。看破了生死,就打破了小我,就可以进入到菩萨无我的境地。我们凡夫之所以有很多烦恼,就在于有我。老子说:“吾有大患,为吾有身。如若无身,何患有之?”这话听起来似乎有些偏颇,但是当我们不以人为本位地看待生态,看待社会的时候,也就释然了。当我们以自我或以扩大了的自我(集团的形式)为本位的时候,矛盾就来了,烦恼也就产生了。
当社会发展到今天这样的现状,能明白无我的道理已经很难,若能按照这样的道理去做就更难。因为我们毕竟都是社会人,都是在这个社会的熏染下成长起来的,要想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认识,改变我们的行为,就犹如脱胎换骨,必然会是很艰难,很痛苦的。比如在学佛的初期:当有人无端地污辱你的时候,你的理智就会告诫你要忍耐,你需要用很强的理智才能压下去原有的嗔恨心、我慢心。这种对自我控制性的约束的确是很痛苦的。痛苦的根就在于我执,因为执我为实,被别人污辱时才会感到很痛苦;当理智明白了我执是错,想强行断除我执时,就像忍痛割爱,内心里会产生强烈地碰撞,就愈发感到痛苦。在佛法里,把这种明白了佛法的道理,不能忍却生要忍,叫做生忍。即难忍能忍,咬紧牙关也要忍。还有一种是法忍,就是领会佛法之后,按照佛法的道理慢慢地消磨自己的习气。另外就是无生法忍。这是菩萨的境界。菩萨因为甚深的禅定功夫,以众生之身为己之身,人我不二,具有一种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他以度化众生为己任,度化众生而不以为度。所以,他连忍的念头都没有,这就是无生法忍。
我们每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在方方面面都有可能与人发生冲突。我时常问别人:“在我们汉字中,哪个字的频率出现最高呢?”就是这个“我”字。我现在在这里讲话,如果我不说“我”字,好像话都讲不下去了。当我讲到“我”时,就把我和大家对立了,这就把能所分开了,我是能讲,你们是能听。从语言文字的假名安立上来说,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但是从境界上来说,千万不要有能所之分,而要能所两忘,参禅打坐要能所两忘,为人处事也要尽可能地能所两忘。我为什么要说尽可能呢?因为要想把佛法的道理落实到生活的实处是非常艰难的。我们人的惰性、习性是非常顽固的,我们社会的现实是非常严峻的,如果没有智慧的明灯为指引的话,是很可能半途而废的。所以,当我们面对自身及现实的种种状况,唯有以佛法的智慧为观照,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住自己。
佛法讲实相无相,但我现在讲无相的时候,又有很大的顾虑。顾虑什么呢?因为很多人认为佛法是消极厌世的,其原因就在于佛教在历史上张扬了空,而忽略了妙有;重视了对体的证悟,而忽略了用和相。人们之所以认为佛教是消极厌世的,就是因为佛教所张扬的空的概念给人们的印象太强烈了,这就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反差太大了。
昨天,日本留学僧木村法师讲的公案就很能说明问题。他先讲了一个执著空的例子,比如有人说这个杯子是由各种条件组成的,它的自性是空的;又说我们的生命是由四大五蕴组合而成的,自性也是空的。当这个人偏执于空的时候,你就拿这个“空”的杯子去敲他“空”的头,看他疼不疼?如果他说疼,那就不是真空。另外,他还讲了一个执著有的例子,比如一个人潜到海底,发现一个宝贝,可是拿又拿不动,于是他就用手牢牢地抓住不松手。在这种时候,你不要去同他讲道理,还是去敲他的头,当他头疼时,他就不得不松手赶紧去捂头。顾此失彼,这就是人执著于有的特性。
所以,我希望在座的各位对佛法的真空妙有能有一种整体的认识,既要明白当体的性空,又要懂得用和相的妙有。只有这样,面对这有形的琳琅满目的世界,我们才能既不执迷,又不落于顽空。在做事情的时候,我们才能但看脚下,莫问前程,而行于中道。
为什么现在的社会精神失常、心理不健康的人很多?原因就在于我们现在的社会太过分地张扬了以人为本位的物质生活,使人眼花缭乱地招架于有形的物质供界,而心却是迷惑的、迷乱的。我们如果不懂得空的道理,对空视而不见,不去考虑生死的问题,一味地耽于声色之中,必然导致内心的空虚和堕落。以人的习性而言,人用理性去生活肯定比用感官去生活要艰难得多。但是人要想真正把握住自己的生命,使心澄净、自在,就必须要靠理智。理智的核心就是佛所亲证的般若智慧。
生活禅夏令营是一种方便,通过这个方便之门,我们可以走进佛法智慧的大海。我希望大家在修学生活禅的时候,要尽可能地以戒定慧的道理去实践、去证悟,最终的目的是理事合一。所以临济义玄讲:“离相离名人不禀。”也就是说,人的心是善于攀缘于名和相的,离开了名相,我们的心就无处着落了。
在《金刚经》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这段经文:“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佛的意思是这样的:在座的各位比丘,你们应该明白,我讲经说法是治病良药,我以我的观照知道你们有这种病,我才给你们吃这种药。这种药的药量要恰到好处,药量太大了,就会成为毒药;药量太小了,就不能把病连根拔除。因此,适时适度地谈论信仰,如理如实地理解佛法,不要过度,也不要欠量,这很重要。如果你对一个独善根性的人讲大乘佛法,他的心力不能够承受,就像焦渴的小花小草,面对瓢泼的大雨,只会把它们连根摧毁,而没有任何益处。比如对一些专念阿弥陀佛的老头、老太,当他们问你西方世界有没有时,你就应该直言说有。如果你不是这样直接回答,而是给他们灌输一些深奥的思想内涵时,你就是害了他们,就像以一把无名的刀子斩断了他们的法身慧命。因为以他们的能力和有限的生命时间,他们已经不可能再入地理解更多的佛学思想了,所以,你让他们只管一心念佛,对他们就是最当机的法门。因为他们念一句佛号,就能一念清净,一门心思念下去,他们就会念念清净,得到真实的受用。当你把所有问题都摆在他们面前时,你就等于给他们设置了很多的障碍,使他们陷于迷茫和困惑。
释迦牟尼佛是一位很伟大的教育家,他在教育人的时候因人而异,具有很多不同的方便法门。比如说生活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众生非常贪婪。因此《金刚经》上就有十度的法门,第一度就是布施。财布施,在别人生活上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给予财物的帮助;在别人感到恐惧,或生命受到危害的时候,我们应该挺身而出,给予无畏的布施;还有一种是法布施,在所有的布施当中,法布施最为重要。因为通过使人明白道理这种布施,对人的帮助最为根本。这三种布施之间又有内在的联系。另外,我们在行布施时要三轮体空,就像我现在给大家讲《金刚经》的时候,我不能有我的形象,不能有讲法的形象,也不能把你们看成一种被动的、机械的承受,也就是把能所和物都要空掉。因为一切贪恋功德的心(有贪就会有失),总是要落在一种相对的境况之中。我们要想超越这种相对的境况,就要打破这种相对的东西。我们世间的学问有很大的成分就是由相对而产生的,因此它是很有局限性的。唯有佛法是超越这种相对的,所以我们说佛法无边。
在佛法的十度当中,我只举例说明布施这一度,其它的九度希望大家能够举一反三。其它九度是: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方便、愿、力、智。如果我们要想完善自己的人格,从这十个法门中任何一门深入进去都是可行的。如果我们能以这其中任何一个法门作为人生的指南,也就不会觉得做人难了。我们平常之所以觉得做人难,就是由于无论我们做什么,总是想做给别人看,我们如果不空掉自己,就是百般修饰,也超不出小我的框框,于是,便总有不如意的感觉。
《金刚经》的思想内涵非常深厚,我用两个小时来讲,只能讲些启示性的东西,起一种导读的作用。其目的是想引导大家走进《金刚经》,受持读诵《金刚经》,并用这一根本的经典来生发我们本有的智慧。
由于个人修为的局限性,知识和智慧的局限性,我在这里阐述的道理不一定是完善的,希望大家能够谅解。
噶玛(karma)是梵文的音,意思是“业”,从造业方面来说有分身、口、意三个部分,从果上面来说,有善业、恶业、无记业三种。从时间方面来说,有造作行为前的动机我们称做“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20
布施的重点是指要自然生起给予的心,而不是指外在所给予的东西。戒律即是要能够守规矩。就好像在座有很多学生,学生们在学校守持校规,而在家的善男信女们尽到自己的责任,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19
在有些人的观念中,之所以选择修行佛法,大部分是因为生活出现了问题。他们认为,有的人突遭不幸,心情郁郁,学佛是想找寻一个心灵的寄托;有的人脾气不好,难以改变,是想
佛答时间:2024-12-19
来不及的悔恨在汉朝韩婴所著《韩诗外传》卷九中有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人子希望侍奉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无法尽孝。来不及侍奉父母,真是遗憾的人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8
从感恩开始一个好的社会是由无数个好的家庭凝聚而成,好家庭则奠基于良好的亲子关系,所以儒教重视修心、齐家,才可以治国、平天下。每一个人要先好好修养自己,培养慈爱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7
第十地 法云地菩萨道看来好像很遥远,其实只要我们有心去实行,再怎么远的路,总有到达的一天。虽然凡夫很渺小、圣人很伟大,不过,要从渺小变成伟大并不困难,只要有心、有愿就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7
学佛即是「学佛的生活」,如果能把心照顾好,净土就在我们身边,天堂即现在我们的面前;而可怕、可恶的人生──像地狱般的苦难,同样地也是由一念心所造成的。一念之差 地狱天堂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对人一定要平等,而且要尊重别人,如果有了贡高我慢,时常都以为自己高人一等、比别人能干,那就大错了。但是若因某些工作自己学不会时,就认为「能干是你的事,学不会是我的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佛陀在世时也有许多生活贫困的人,但是,也有贫中之富的人。当时有一户人家是属于贫中之贫的人,他们的生活向来已经很贫穷,而夫妻俩又非常悭贪,佛陀为了感化这户人家,于是,以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佛经中有一则小 故事 ,有对老夫妻没有子女、亲戚,住在一个山城小镇外,没有什么邻居,只有两老相依为命,虽然生活贫困,但是生活中充满着爱的意境与满心的善解。心中有爱 贫穷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有一次,佛陀的弟子们在外看到人家在办丧事,为了祭拜亡者,杀了许多生灵,因此个个表情悲戚。佛陀知道后,悲悯地说:「这就是众生的颠倒啊!殊不知人死了,屠杀生灵的行为对亡者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地藏菩萨本愿经》阎罗王众赞叹品第八浅译梦参老和尚主讲(二)所以要靠我们自己的信心转境而不被境转! 人家说是菩萨,我们就观想他是菩萨,像我刚才所说的杀牛杀猪的,菩萨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2-16
有一头大象,体型强健、性格温顺,国王非常喜爱牠,特地为牠建造一间舒适的象舍。一群强盗看中象舍周围静僻隐密,接连好几个晚上悄悄聚集在象舍旁,商量抢劫的计划,像是如何破坏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人生在世,真正过不去的是自己,最恶毒的敌人是自己的心,所以我们要好好地反观自性,不要让恶念浮上心头。世间没有过不去的事,切勿轻视自己的生命。培养开阔心胸 预防心病良方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中篇》五浊恶世度有情佛陀的苦行因缘每个人与生具来皆有那分能分辨是非的智慧:但是,若不用心,便会分辨不清、错失良机,因而招来很多障碍自己的缘。在佛经里有这样的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某一个时候,佛在一村落里,那个村落的东庄与南庄隔着一条河,东庄约有五百户人家,庄内的众生常造诸恶业,没机会听闻佛法,每天总是在吃喝玩乐、安逸懈怠中度过。佛陀怜悯众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守财狗通常静坐是为了训练自己精神集中,洗涤习气,每天若以一点点的时间来训练,慢慢地累积,就能养成很好的思考习惯,调伏向外奔驰的「心念」。佛陀最关心众生的心念,所以应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人生最美的心境一位老先生怀抱我家门前清洁,别人家门前也该干净的心念,每天都去打扫街道。他以实际的行动来爱乡里、爱别人。二、三十年来,不管是刮风、下雨,从未曾间断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不明事理徒恼乱心中若有一点疑惑,不要累积成恼或是怨,凡事用智慧分析、摒弃先入为主的观念,才能照顾好心念。人会有烦恼,就是因为累积不如意的事;然而世间事,十之八九都是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习气 可爱与可厌的分界同样是患了老人痴呆症的老人,一位令人心生欢喜,另一位却让人心起烦恼!年轻时心念的养成,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晚年境遇。有位中年妇人来看我,诉说家中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无价之宝方为贵我们要好好用心,把心清净之后,要善于环保,保持清净的心,切勿再染上世俗贵贱的心态;有真正超然的道心,万事万物自然无贵贱之分,而且能圆融无碍。人生忙忙碌碌,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辑四 至爱篇人生有爱无憾事罹患癌症的慈诚队队员,在队友的细心照顾下,生理与心理上都获得了一股温馨的暖流。人与人之间,若能彼此扶持、相互关怀,社会便能呈现一片祥和!慈济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对话如月草堂徐楚峰 揭秘沉香与生活沉香自古以来,即被列为众香之首,而大多数人只知沉香价格高昂,并不了解沉香背后的历史文化。近日,如月草堂香道文化的创始人徐楚峰接
沉香文化时间:2024-12-14
学佛的好处是看开和原谅,老法师开示。不能造业,不能造业这句话容易说,不容易做到。我们试问一问,能不能原谅一个陷害我的人,羞辱我的人,毁谤我的人?能不能?不能,不能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4
善解包容要善解、包容,对人要懂得善解,即使对方有意伤人,只要我们无心接受,就很容易善解;对事不要存有成见,若能打开心门事事包容,内心必然轻安自在。我常说要善解、包容,对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体会证悟道理明白后,倘若还是放不下,就无法体会。所以,只要真正体会了真理之后,就会很欢喜地去做,这就是证果,证得欢喜的果报,心无烦恼、很自在,就是彻底觉悟的欢喜心。最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心灵的资粮佛陀在世时,曾说过一段染布的譬喻有一天,佛陀和弟子们来到王舍城托钵。城里有一条街道十分热闹,开了各种贩卖生活用具的商店,有打铁店、制桶店、布店等等。佛陀走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回归本性一个人是否高贵,并非自我标榜;而是需要好好地努力,回归自己的本性自然,才能达到真正的高尚。人的本性是自然、平等的,世间上之所以有分别,就是因为有我,而且自以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所生之处,果报追随,相从不舍」,这几句要记住,三句。我们的一生记住这句话,天天所遇到的,是果报追随,相从不舍。果报要受,受都不放在心上,都不会引起分别执着,这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1
几年前,第一次看同修们推荐《僧伽吒经》。当时就好奇地浏览了一下,因为经中开头,用很长的篇幅,说读诵抄写此经的福德,如何如何不可思议。满脑子科学逻辑的我看完后狐疑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1
有的人一听到别人跟他说‘阿弥陀佛\’,他就说:‘不好意思啦,念小声一点啦,让别人听到不好意思啦!’你想想看,我们这张嘴什么不好的话都说,譬如现在最流行的什么‘伤脑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0
宋明一大雅沉香在文化中实属大端。宋明士人以焚香为常事,燕居而求幽玄霞举,沉香是不可或缺之物。既有刘克庄所谓沉水一铢消永昼,蠹书数叶伴残更,更 有曾几《东轩小室即
香道资讯时间:2024-12-08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沙弥别行篇》解读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济群沙弥是出家身份的起点。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个人来说,当好如法的沙弥,将给未来僧伽生涯奠定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6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沙弥别行篇》解读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济群第二节 劝说出家的利益这一部分,律祖引用《华手经》、《大智度论》等经论,进一步阐述劝说或辅佐他人出家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5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沙弥别行篇》解读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济群第五节 出家者之凡福行谓有比丘出家已后,但知持戒,不志尚道。以戒为上,余悉不为。用为非道,内多嗔怒。自污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5
年轻人独身主义,基本上是因为,或许他们也是知道感情是苦的,看到社会上有人这么做,甚至父母,父母的感情如果不快乐, 他也排斥感情、对家庭也没有一个希望,所以他宁可独身。但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9
文:净界法师佛者觉也,为什么以觉悟作根本呢?因为所有佛菩萨的功德,都是因为觉悟才去布施,因为觉悟才去持戒,因为觉悟才修忍辱…所以整个波罗蜜的行动力,来自于觉悟。
佛答时间:2024-11-24
科技进步的危机科学家在皮毛上转来转去,发明这些东西,好像有所得,其实把本有的智慧都忘了。◎一九八三年二月廿五日晚间开示于万佛圣城所有的人类,一切一切都是向外驰求
宣化上人时间:2024-11-23
梦参长老,当代高僧,出生于1915年,现在五台山真容寺静修。1931年在北京出家,法名“觉醒”,他认为自己没有觉也没有醒,再加上是作梦因缘出家,遂自己取名为“梦参”。梦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20
念诵地藏菩萨,绝不会堕入三涂。不过,轮转要经过多一点,不论《地藏经》、《占察经》,《十轮经》也好,只要称诵地藏菩萨名号,现在结了缘,都能得到这些功德的。因为地藏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19
1、与佛有缘,一切生命平等受用有友问了一个问题,俺就这样为您作答吧。先认识什么叫佛教?佛教——是佛陀对生命的教诲而不是仅对佛教徒。所以,若信佛、若敬佛、若学佛、若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7
上师教言集:并非我有神通,不过我确实可以通过一个人说话做事等各方面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佛陀也曾说过,有烟之处必有火。想知道自己前世是什么,只要看看今生过得是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6
1927年秋,弘一法师到上海,寓江湾丰子恺家。印光大师阴历七月十七下普陀山,七月十九到上海,处理《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印光法师文钞嘉言录》等书的印送事务。七月二十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3
上师教言集:为什么有的人生下来就不漂亮,不健康,很难看?为什么没有福报,怎么努力也挣不到钱?而有的人生下来就漂亮,健康,人见人爱?不是没有原因,有原因的。短短一天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3
世尊的开示:警惕——若谤法师即是谤佛 若以嗔心看法师者,恶业过彼挖一切众生眼罪聚看到多有一些学佛的同修,言语极其的随意、浅薄无智、斗争坚固,真的是造业无量,自己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4
虽然大家都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当佛陀涅槃后,就不再在世间住世,而出家人就承担了如来家业,代表佛向世间传播佛法,所以当佛不再住世的时候,出家人就是佛的代表,所以出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2
邪YIN会毁掉我们的人生的福报我们的福报是:健康,寿命,面貌、事业、名声、家庭、财富等等。 一、健康: 中医认为肾上通于脑,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黄帝内经》中说:“
戒邪淫故事时间:2024-10-26
法师品第十此品明五种法师:一受持,二读,三诵,四解说,五书写。大论(大智度论)明六种法师:一信力故受,二念力故持,三看文为读。四不忘为诵,五宣传为说,六圣人经书难解须解释。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我们活着为什么?我们永远都应该以利人为前提。利人,就要从不障碍人开始做起。一九八O年三月廿一日晚间开示于万佛圣城我们活着为什么?我们人这个“我”是谁?是你、是我,也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25
香道讲究静观不语需要人们随着袅袅升起的轻烟静静地感悟其中的人生道理古人焚香是为了享受高雅也是宫廷贵族们显示身份的象征而在现代喧闹的都市生活中也需要这种动中求静的
香道道具时间: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