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化,又作劝化,是指教人化恶为善。佛陀在世,应说的已说,应证的已证,而佛陀教化的目的为什么呢?乃志在敷化;敷化也就是教育,这个教育的目的就是让我们有所觉悟、有所提升。对于不同众生,佛陀设定了不同的教化方式。虽然法门千差万别,但最终目的是导向解脱,导向成佛。
佛陀有他心通,一眼就能看出对方是属于哪一类根机的众生,该用什么方法去教化他,在这点上是其他教育家所无法企及的。佛陀既是真理的体验者,也是真理的化身。佛陀说法时,不仅语言上特别殊胜,形象上也含有巨大的威德,他的一举一动,一语一默都是法的实践。佛陀在一些大法会上,还会借用各种吉祥的神通变化来摄服众生的心,比如放光动地等等。佛陀的说法确实具有非常强大的感染力,这些都不是其它教育家所能及的。正因为佛陀具备了如此众多的优点,他的教化无疑是成功的,下面简单地介绍一下佛陀说法的特点:
(1)随机布教:
佛陀在四十九年弘化生涯中,始终本者契理契机的精神。契是符合的意思,契理是佛陀所说的一切法符合真理;契机是符合众生的根机。佛陀说法很讲究契机,众生的根机不同,就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施设无量法门,对什么类型的众生就给予他们什么样的法门。佛陀度众生就象医生看病一样,众生有什么样的病,佛陀就给他们开什么样的药方。
(2)方便善巧:
佛陀教化弟子并不是机械性的说教,也不是板着面孔给弟子种种教训,应该这么做、不应该那么做,佛陀在说法过程中常常会运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比喻来说服弟子们,既有说服力又便于弟子们接受。
(3)权教和实教:
佛陀将成道时所证得宇宙人生的真谛直接了当地告诉大家,这是佛陀的直畅本怀,属于实教,佛陀的出世目的就是为了传播这种真实之理。但众生对于佛陀的无上大法并不都能直接接受,所以,佛陀针对各类众生的根基,又在实教的基础上,以权巧方便开出权教,权教者即是接引各类众生的种种善巧法门。
(4)四悉檀:
《大智度论》说,佛陀说法主要根据四种悉檀。悉檀是成就的意思,四悉檀是佛陀成就众生、度化众生的四种方法。下面一一介绍:
第一、世界悉檀:是指世间约定俗成的说法,如房子、桌子、国家、大海等,佛陀说法时也是这么称呼的。如果离开了大家共同使用的概念,佛陀就无法给我们说法了,我们也无法听懂。我们叫茶杯,佛陀也叫茶杯,这样佛陀才便于向我们解释这个茶杯是怎么回事。佛陀告诉我们,茶杯只是一个假名而已,是因缘的和合,没有实在性。因此,佛陀说法不离世间,随顺世间。
第二、为人悉檀:指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法。因为人的性格、爱好、根基有别,所以佛陀教导众生的修行方法、方式也各有不同。比如佛陀会对上根利智,慈悲心强者,说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对厌离心切者,说解脱道,出离三界:对贪着世间福报者,说人天因果;对依赖心强者,说他力救度法门;对独立性强者,说自觉自悟之道;对国王,说治国之道;对妇女,说为妇之道;总之,佛陀根据不同根基的众生,施设不同教法。
第三、对治悉檀:所谓对治是针对众生不同的烦恼习气开设法门。我们每人都有着许多的烦恼习气,修行的过程就是修理这些烦恼,所谓断一分烦恼、证一分菩提,一旦烦恼断尽,佛道也成就了。但众生的烦恼无边,该如何下手呢?佛陀是位大智慧家,他针对各种众生的不同烦恼,建立相应的对治法门:对于嗔心重的人说慈悲观;对于散乱心重的人说数息观;对于贪心重的人说不净观;对于愚痴重的众生说因缘观;对于执常见的众生说无常观。这种针对性的说法就是对治悉檀。
第四、第一义悉檀:这是佛法里最真实、最究竟的法门,佛陀把他证悟真理直接说出来,令众生了解宇宙人生的真实面貌,这是佛陀说法的最终目的。佛陀的出世但为显示世间的真实,众生也必须从证得真实中解脱烦恼生死。
(5)四记答:
面对众生所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佛陀的回答方式共有如下四种:
第一、一向记:对于比较果断的问题,佛陀是采取肯定式的回答,比如有人问佛陀,人是不是都要死,那么佛陀的回答是采取一向记,人肯定是要死的,谁都逃不了这一关。
第二、分别记:若一个问题里包含了几个方面的内容,如有人问:到这里来听法的人是不是都信佛?是不是都已归依三宝?对这种问题要采取一分为二的回答,有的人信也有的人不信;有的人已归依,有的人尚没归依。对不同的问题,佛陀采取不同的解答方式,这是分别记。
第三、反诘记:对提出的问题不做正面的回答,而是采取反问的态度。佛陀在世时,舍利弗有个在外道出家的舅舅,他的学术和辩才都很权威,得知舍利弗跟随佛陀出家后非常不服气,来僧团找佛陀辩论。他立了这样一个论题:一切见不受,也就是说我一切观点都不接受,打算通过这次辩论难倒佛陀。结果佛陀就问他是见受否?,就是说:你提出的这个观点你接受不接受?他无言以对:假如接受自己的观点岂非自相矛盾?假如不接受,这一论点也就不成立。后来,他也跟随佛陀出家了。
第四、舍置记:是一种置之不理的方式。佛陀对人们基于好奇心而提出的与修行解脱无关的问题采取沉默的回答方式。比如前面所说的十四无记问题,对人生、修行都没什么意义的,佛陀就用舍置记。
敎化,通过上行而化成以下。敎,上所施下所敩(效)也;化,敎行于上,化成于下也。中国传统敎化,分文化和武化相融合。文化以虚,武化以实;虚由实生,实仗虚行。以文载道,以武入道;敎行于上,化成于下也。
(1)指儒家所提倡的政以体化;教以效化;民以风化。
《诗周南关雎序》:美教化,移风俗。
《礼记经解》:故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
《四库全书总目,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三十三》礼仪教化与中州同,不可谓之为陋。
(2)指环境影响。
《史记三王世家》:土地教化使之然也。
教化与教育虽仅一字之差,但其手段的高明程度却远非教育可比,它把政教风化、教育感化、环境影响等有形和无形的手段综合运用起来,既有皇帝的宣谕,又有各级官员耳提面命和行为引导,还有立功德碑、树牌坊、传播通俗读物等多种形式;既向人们正面灌输道理,又注意结合日常活动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达事明理,潜移默化,其效果要比单纯的教育深刻而又牢固得多。
正因为如此,自古以来凡有见识的政治家都十分重视教化的作用,把教化当作正风俗、治国家的重要国策。《礼记经解》中说:故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西汉董仲舒把教化比作阻止洪水的堤防,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是故教化立而奸邪皆止者,其堤防完也;教化废而奸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人进行作用于人的全部行为是为教化。教化是高级动物的人进行到人的形式的人的行为的进行形式。人类进行的全部行为,无论这种行为是在什么情况或以什么形式发生,其本身都对人产生了各自的作用,这种作用表现在人的思想意识的改变,当人的某一行为在现实中与自然的赋予产生背离的时候,人就会在人的行为中得到教训,当人的行为与自然的赋予有了协调的关系时,人就会在人的行为里得到启发,只要是人的行为作用于人的本身,就有人的教化进行。
单念大悲咒这一句,就是成就法,求什么都会成功的。(1)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namoheladanuoduolayeye)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慈观悲观喜舍观普度众生化大千有缘无缘同摄受离苦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1
心里净,佛土就净;佛土净就是快乐。◎节录自《六祖法宝坛经》浅释什么是极乐世界呢?在你自己色身,就是极乐世界。你心里净,佛土就净;佛土净就是快乐。心里净,就没有一切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0
新西游记中的唐僧和沙和尚胸前戴的佛珠,仔细看佛珠表面,颜色是乌黑油亮,其材质应该是用非洲黑檀木所制。非洲黑檀木坚硬、滑润,用黑檀加工而成的佛珠经打磨后形成的包
佛珠文化时间:2025-01-16
请购佛教饰品有什么讲究 第一, 佛教饰品不宜说买,应说请,或者说请购。表示一种尊重。第二, 佛教饰品如果在不佩戴的时候,不要随便放在裤子口袋里,放在上衣口袋,或者
佛珠文化时间:2025-01-16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它主要说明两个问题:1、因果相续,贯通三世,不会中断。我们今生所受吉凶祸福,都是自因自果。明白此理,自然不怨天,不尤人。2
昌臻法师时间:2025-01-14
学佛到底应该怎样学,该念佛?还是该持咒?是该参禅?还是该修止观?很多人就徘徊在这样的犹豫中。更有许多争论。有人说要一门深入,有人说要多方参学。有人说要系统学习,有人
学佛感应时间:2025-01-12
现代这个社会,由于我们为科学所迷了。西方科学文明四百年,两百年前传到中国。日本人接受西方的科技文明,比我们早,他四百年。中国西方科技文明从日本传来的,二百年。这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0
黄念祖居士:我们做什么,佛都知道 我们做什么,佛都知道 黄念祖大德《观经》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法身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佛的法身一切都入到众生心中的想念中,所
金玉良言时间:2025-01-09
惟贤法师答:分为几种:有德行好,在道德方面引导的善知识;有佛法广博的善知识;有同行的善知识,在一起同修的互相可以做善知识。当然一般来说,德行学问都好,才叫做善知识,这是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惟贤法师答:法门很多,但是走的路是相同,目标是相同,佛教在唯识学来说,分为五位: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这五位啊,各宗各派都是贯通的。资粮位就是广集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一念时间多长?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秒钟有多少个念头?有一千二百八十兆的念头。所以我们能肯定这一生当中,一念清净的时候决定有。但是第二念就迷惑。一念清净还来不及感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6
惟贤法师答:容就是心胸要像大海一样,能容纳百川。心胸广大就是佛的境界,就是佛心。能够容纳一切、包容一切,心量要大,心量大所感的果报,容貌上也庄严。因此这个容字有两个含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5
法字的梵语是达摩(Dharma)。佛教对这个字的解释是:任持自性、轨生物解。任持自性:指法能保持自体的自性(各自的本性)不改变,例如,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自体性相,花草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4
众所周知,琥珀是远古树木的树胶化石,煤又是远古树木受地壳变动产生变质所形成的,所以琥珀和煤伴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琥珀主要产于新生代早期第三纪含琥珀的煤层中,与
琥珀知识时间:2025-01-04
熟知缅甸琥珀的人应该知道,缅甸也有类似蓝珀的品种,人们习惯称之为金蓝珀。缅甸琥珀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色彩的多变性,这种多变的色彩可以构成多种变种珀,缅甸金蓝珀就是
琥珀知识时间:2025-01-03
众善奉行——佛教思想与企业的和谐发展惟贤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重庆市佛教协会会长一.善的定义善者以利他为前提,利他必利已而致自他俱利,性纯净此世后世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2
魏德东:佛教的婚姻观 婚姻的条件 在婚姻的条件上,佛教强调尊重当事人的意志,明确反对将自己的信仰强加于婚姻,主张可以与不信仰佛教的人士通婚。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反对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5-01-01
一个人跑到释迦牟尼面前哭诉。“我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成功,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你没有学会给予别人。”“可我是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呀!”“并不是这样的。一个人即使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30
六交报之“闻报”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二者闻报,招引恶果。此闻业交,则临终时,先见波涛没溺天地,亡者神识,降注乘流,入无间狱。”“二者闻报”:第二种的六交报,是“
宣化上人时间:2024-12-23
一般常见的中国佛教地藏菩萨造像,大多右手执锡杖,左手持摩尼宝珠。如《赞地藏菩萨偈》所言:慈因积善,誓救众生。手中金锡,振开地狱之门。掌上明珠,光摄大千世界。锡杖
佛答时间:2024-12-22
不能忍的能忍,不能舍的能舍,不能让的能让,这才是修行。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无量劫海修方便普净十方诸国土法界如如常不动寂静德天之所悟“无量劫海修方便”:佛修行成佛的
宣化上人时间:2024-12-20
沉香树,即土沉香、沉水香木(拉丁学名:Aquilaria sinensis (Lour.) Spreng.)是一种热带及亚热带常绿乔木,为世界少有的珍贵药用植物,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也是国际保护的
沉香知识时间:2024-12-20
越南沉香自古被称为上岸香,因其味道的美妙独特受到众多爱香之人的追捧。其中,以越南芽庄地区出产的熟香为上品。而芽庄地区的土壤大多为红色粘细土壤,这样经过在土壤中长
沉香知识时间:2024-12-19
骨珀又称作象牙珀,英文名称bony amber,含有许多气泡,比虫珀更不透明和更软,颜色由白至褐色,很像骨科的琥珀,通常也不易抛光。骨珀以黄色蜡状琥珀为基础,中间以云雾状
琥珀知识时间:2024-12-18
发愿是第一遇着什么情况就发什么愿 《佛说无量寿经》梦参老和尚 讲解菩萨做些个什么事呢?利益众生。总的说一句,就是利益众生。要利益众生,你得有智慧,这个智慧你还得具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2-16
女人多数都怨恨丈夫,不怨恨丈夫的少。男人也许会说:我媳妇还恨我啊,我还不知道呢。我告诉你,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女人为什么抱怨的多?因为女人从嫁给男人的那一刻起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2
佛教鼓励发菩提心的人赚大钱虽然学佛与道德、修行并不是对立的。但无始以来的贪心,使我们很容易对财富产生执著。所以说,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财富?答案并不是简单的是与否,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9
黄念祖:佛是三觉都圆满,三觉是什么?佛是三觉都圆满。 三觉是什么?“自觉”。所以我们要弘法,你首先就是要自觉,你自己不觉悟,自己还在迷,自己还满眼睛都是翳,自己还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4-12-09
达真堪布:有人为了佛教事业想经商赚钱却苦于没有机会 怎么 现在很多人都说,“我做生意赚钱是为了众生,为了佛教事业。”这只是在嘴上说说而已。没有看破放下的时候,真正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2-08
《优婆塞戒经》业品第二十四 佛经原文:……若于非时非处非女处女他妇。若属自身是名邪淫。唯三天下有邪淫罪。郁单曰无。若畜生若破坏。若属僧若系狱。若亡逃若师妇。若出
邪淫果报时间:2024-12-07
陈大惠:一辈子没出息的都是什么人?一、高不成,低不就 随着教育资源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读大专,大学,读研究生,读博,甚至出国深造,但是学历高并不代表一定有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4-12-06
禅宗叫宗。我们佛教讲的宗教和我们书上读的宗教,和我们概念中的宗教不是一回事。最近我开玩笑跟大家讲,我说实际上我们讲的东西跟我们心里想的有时候不是一回事。像我们讲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3
为什么护持网站为护持正法呢?在以前年代,由于没有网络,所以经书及法宝都以手抄或印刷为主。现在网络普及很快,而且大大降低了佛法传播的成本,印一本佛书或许要几元钱一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03
小朱首先问道:“师父,有人一谈起法宝,总是说‘三藏十二部’,请问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居士,你问得很好!”一心法师回答说:“‘三藏’是佛教经典的总称,里面分作
佛答时间:2024-11-27
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印顺一 教乘应机的安立施教宗旨:佛法是适应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需要什么,就为他说什么。如『智论』所说的四悉檀,即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佛教之涅盘观一 涅盘之意义我国佛教徒,都说学佛是为了了生死。是的,了生死是佛教的主要目标。真能了生死的,就是得到涅盘。涅盘是学佛者的最高理想,被称为「一切圣者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人间佛教要略印顺一 论题核心人菩萨佛:从经论去研究,知道人间佛教,不但是适应时代的,而且还是契合于佛法真理的。从人而学习菩萨行,由菩萨行修学圆满而成佛──人间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这种欺诈的行为,会有什么果报?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五者、诈习交诱,发于相调。引起不住,如是故有绳木、绞校;如水浸田,草木生长。二习相延,故有杻械枷锁,鞭杖挝棒诸
宣化上人时间:2024-11-24
二、佛教之兴起与东方印度一 东方与西方印度文明的开拓者,属于西方移入的阿利安人。印度的每一区域,都曾渗杂了阿利安人的血统;每一思想,都曾受过阿利安传统文化的熏陶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3
第六十二节 蒋总统与佛教的关系煮云法师著有人说:蒋总统是不信仰佛教的,因为他已公开承认是基督徒。关于这个,我不否认,可是我要说,总统信仰佛教也是真的呀!同时我们
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时间:2024-11-23
这个世界最稀有的什么? 这个世界最稀有的是好人。 听很多人说,做好人吃亏,其实是因为自己还没有做成一个好人。 父亲去世前曾将年幼的自己叫到身边说:文文,你要知道做
为人处世时间:2024-11-23
三、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一 教乘应机的安立施教宗旨:佛法是适应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需要什么,就为他说什么。如『智论』所说的四悉檀,即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四、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印度之佛教』第十七章──一 秘密思想之滥觞佛元八世纪以降,秘密教日见风行,以身语意三密相应行,求得世出世之成就果也。密咒远源于吠陀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炉瓶三事炉瓶三事也称炉瓶三式、炉瓶三色,是古人熏香时所用的一套香具,由三件组成,分别为:香炉、香盒、匙箸瓶。香炉用来焚香;香盒用来盛装香料;匙箸瓶包括瓶、香箸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21
咱们再说局限一点,当你做什么事,你把这个事情做好,完了把这个事情做好的功德,自己不贪恋、不执着,回向给众生,让他们得幸福。当然让我们这个心一下子给全人类全众生类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19
克兰佩的中国佛教季刊──三十五年夏作──十七年中国佛学会筹设中,及全国佛教代表会议准备中,曾出中国佛教旬刊一种;而抗战期中余在四川缙云山,亦有中国佛教之讲着。今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主持人:今天觉得挺高兴,因为您是我采访过的嘉宾当中,最长寿的一位!梦参老和尚 :我的脑壳里头没有长寿、短寿,我的思想也有没有所谓的要多活几年、怎么样工作,都没有。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18
李清照,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被誉为词国皇后,曾词压江南,文盖塞北。她的词作清丽婉约,常以深闺女子的日常生活为题材。同时也反映出宋代熏香的繁荣景象,今天让我们一起
香道与文化时间:2024-11-17
黄念祖:佛教中的“四依法”非常重要“了义中无上了义”。“了义”是什么呢?简单说来,就是分明显了真实究竟的义理。注解中的“分明显了”,就是常说的了了分明。其中的“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1-16
争什么争酒疯 - 争什么争 在今日科学昌明的时代,科学愈发达,佛教的教义,且有愈因而显露其无比的光辉;佛法的理论,随科学的进步而愈得到印证。科学是理智的产物,而佛教
文化资讯时间:2024-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