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第20册一卷] 第0031部~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一卷
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
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上士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祇树之园给孤独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慈氏菩萨、软首菩萨、除恶菩萨、光世音菩萨等五千人俱。
尔时,世尊与无央数百千之众围绕说法。于是舍卫大城中有豪长者,名曰郁迦,与好喜长者、好叹长者、善施长者、有量长者、所乐长者、常名闻长者、施名闻长者、有名闻长者、善财长者、遵行长者、给孤独长者、宾祁长者、宠具足长者、审量长者俱。一一长者与五百眷属共出舍卫大城,往诣佛所稽首佛足,绕佛三匝却坐一面,皆志大乘殖众德本,悉有决于无上正真之道。
于时,郁迦见诸长者正士之会,承佛威神,从坐起整衣服,叉手长跪白佛言:“愿欲有所问,唯天中天,以善权方便哀为解说。”
佛告长者:“所欲便问,吾当发遣令汝欢喜。”
郁迦白佛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无上正真道意,问佛无数之慧,学于大乘,愿住大乘,劝助大乘,乘于大乘,解了大乘,请一切人等安一切,救护一切为大乘铠:‘其未度者我当度之,未脱者我当脱之,未安者我当安之,未般泥洹者我当令般泥洹,我当除一切人之重担。’志愿无上之僧那见,无量生死诸恶瑕隙心不秽厌,无央数劫周旋尘劳其心不舍。若求菩萨道在家出家,欲具足佛法,善加哀于诸天人民,以此大乘将养一切,不断三宝之教,久住于一切之智,欲具足此慧。唯愿世尊,说居家菩萨戒德之法,谛行如来教,至不退转成无上正真道,今世后世所至之处与众卓异。及出家菩萨,弃捐爱欲笃信守道,剃除须发去为比丘乐受禁戒,行法、行善、行正。唯天中天,居家菩萨所住云何?其出家者所住云何?”
佛告郁迦:“善哉!善哉!长者乃能发意,广问如来如此之义。长者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解说居家、出家菩萨戒德精进所积之行。”于是郁迦受教而听。
佛言:“长者,若有菩萨居家修道,当归命佛,归命法,归命僧。以自归之德,求于无上正真之道。
“长者,居家菩萨,云何归命佛?我当具足佛三十二大人之相,诸所作为善本功德,积无央数愿常行精进,为三十二大人之相,如是名为归命于佛。云何为归命法?奉事法教,敬受于法,解法妙义,好法、乐法、归法、志法,导御法、护持法、住于寂法,鼓法僧住法行,在所行法,为法务说法界,为法力为法住,行法施求法宝:‘我得无上正真之道最正觉时,当为诸天世间人民开度说法。’是为归命法。云何归命于僧?居家菩萨,若见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若弟子、若凡人,皆当敬侍,瞻待如礼,卑顺逊言,不为狐疑,宗奉供养,承正行之众,每心念言:‘我得无上正真之道最正觉时,当为诸天人民一切成弟子众,当为说法有恭敬意不为轻慢。”是为归命于僧。
“复次,长者,居家菩萨,有四事法行归命佛。何等为四?一者、志习佛道,二者、以等心施意无偏邪,三者、不断大悲,四者、心不乐余乘。是为四居家菩萨为归命佛。
“复次,长者,居家菩萨,有四法行归命法。何等为四?一者、与正士法人相随相习,稽首敬从受其教敕;二者、一心听法;三者、如所闻法为人讲说;四者、以是所施功德,愿求无上正真之道。是为四居家菩萨为归命法。
“复次,长者,居家菩萨,有四法行归命僧。何等为四?一者、已过声闻、缘觉之乘,意乐一切智;二者、其有以饭食布施者,以法教喻;三者、以贤圣解脱导不退转众;四者、不以弟子之业功德解脱为解脱也。是为四居家菩萨为归命僧。
“复次,长者,居家菩萨,见如来心念求佛,为归命佛;闻说法心念法,为归命法;见如来贤圣之众意念佛道,为归命僧。
“复次,长者,居家菩萨,欲具足愿布施,为归命佛;用护法布施,为归命法;施已愿求一切智,为归命僧。
“复次,长者,居家菩萨,为上士行,不为下士行。何谓上士?如法于财不以非法,以正法不邪,不务于邪,奉行直业,不娆他人,布施说法,念于财物为非常想,多为善事,孝养父母,常好布施,以等禀与门室亲属,知识交友、人客下使教以上法。所为如法,弃捐诸担,及为一切却五阴担,常志精进,令诸担不起,令不学弟子、缘觉之乘,开导诲授无厌足人,于身所安为念非常想,欲宁一切,若有利无利、若誉若谤、若有名若无名、若苦若乐,已过世间之所有法,心无憍慢,不著贫富,不著财利名誉苦乐,如世法行行于正法,审住正谛护于道家,救助净行正住佛道,却诸瑕秽,常有等心具足所愿,亦令他人具足其愿,不舍所行令人亦尔。所作究竟无有犹豫,常有反复所建辄善,见贫穷者矜济以财,恐惧者为无畏救,愁忧者慰除所患,羸劣者喻使忍辱,豪强者令无憍慢,贡高者令不自大,奉敬尊长咨启旧德,亲近博智请问方术以悟其疑,常为直见心无谄伪,等哀一切行无适莫无有害心,不别种性无所希求,坚住一心好尚精进,与贤圣会思自修立。见非贤者为设大哀,住于慈悲,复慈于法等心。见无师法自放恣者,如所闻法为解开导闻已思义。于诸爱欲伎乐之乐为非常想,不惜身命念如朝露想,计财如幻泡想,眷属为仇怨想,妇子男女为无黠地狱想,一切所受为苦想,舍宅产业常为远离想,所求索为善本想,家室为种想,亲属知识为地狱傍想,昼夜无异为等想。身无要当行要,命无要当住要,财无要当令要。何谓身要?能劳来于人,恭敬承顺,是为身要。若令善本不减,使功德常增,是为命要。于诸法无所受,不著财能布施,是为财要。长者,居家菩萨,以是比像而立家地,是为上士居家行也,不失如是无所著等正觉之戒,则为至诚,所为如法不转不退于无上正真道。
戒品第二
“复次,长者,居家菩萨当受五戒:一者、不乐杀生,手不得持刀仗瓦石有所击害,不娆他人等心于一切,常有慈心行。二者、不乐犯不与取
佛言:“长者,居家菩萨如是施与人酒,于法无有罪也。居家菩萨持是所戒功德,愿为无上正真之道,当善护是五戒为上精进。若有斗变解令和合,不当刚强语,当吉祥所言具足而不两舌,所说如义不为非法,所语辄善不失慈心,所言如语而不可动,断诸勤苦无伤害意,以忍辱之力,乘僧那涅之铠,当为正见远离邪见,其所施与无所适莫。
医品第三
“复次,长者,居家菩萨,所在郡国县邑居止,当以法护于郡国县邑,其无信者教令有信,无恭敬者教令恭敬,其无智者教令有智。其不孝父母不顾义理者,当教以法忠孝尊老,奉行精进志在修谨。其少智者教令博闻,贫穷者教以大施,无戒者教令持戒,恚怒者教令忍辱,懈怠者教令精进,放恣者令护一心,邪智者令住正智,病瘦者给与医药,无护者为作护,无所归者为受其归,无救者为作救乐,解导人一切如事为作法护。假令一人堕恶道者,居家菩萨,当为一反,若二若三至于百反,教住善法及复住异种种善德。居家菩萨,当为一切建立大哀,坚住于一切智,被僧那之大铠。当作念言:‘我当度脱难解弊恶难开悟人,然后乃取无上正真之道。我心如是,不为直信,无谀谄人,又无伪慢,戒法完具。有德之人被大僧那之铠,我用是闻法,不受行人故,被僧那之铠。愿令我常精进,使诸痴冥见我欢喜。’菩萨所止处,当审谛无令妄横。假令一人有横堕恶道者,彼菩萨于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有大过矣!用是故居家菩萨在家修道,常当被是僧那之铠,愿言:‘我当令所在郡国人民无有堕恶道者!’譬如郡国县邑有良医,假使一人横死,其医于诸人有咎;菩萨亦如是,所在郡国县邑,居止不念救护诸人,若令一人有堕恶道者,其菩萨于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为有咎也。
秽居品第四
“复次,长者,居家菩萨,当别知在家污秽之事。当作是念:‘何以故名为居家?断诸善根本,是名居家。不护尊品诸功德,是名居家。居诸不善尘垢,居诸不善之想,居诸不善之行,常与不调良无寂无法令无一心,刚强恶人共会,是名居家。从是当为弊魔所得便,是名居家。居淫怒痴,居诸尘劳勤苦之法世俗杂事,常不得令善本具足,是名居家。住止此中所不当为而轻作之,慢不恭敬父母尊长、众祐沙门、梵志道士,是名居家。乐于爱欲不怀忧苦,愁泣诸不可意名居家。怀来牢狱嗔诤无和,变讼骂詈,是名居家。不能积善坏诸德本,所不当作者而妄为之,诸佛正士弟子所不叹也,是名居家。用住此中令人堕恶道,用住此中令人归淫怒痴之恐惧,是名居家。不得护戒品,为舍定品,不得行慧品,不怀来解品,不起度知见品,是名居家。住此中者,著父母兄弟、妻子亲里、知识交友、眷属朋党,恩爱之忧不知厌足,如众流归海,是故名居家。从是污染贪餮,起思想无志,居家多有贪想,诸恶愁忧无有绝极。居家恩爱会如美食杂毒,居家从本苦怨像如知识,居家多妨废贤圣之正教,居家常有斗讼,用众事因缘故。居家多贪求豪慕贵常为善恶事,居家为无常,不可久为败坏法。居家为勤苦,常有所求贪诸所有。居家为常有恶心,现刀仗如怨家。居家为无我所受,故令展转。居家为不净洁,自现清白。居家如画彩色,为但现好疾就磨灭。居家如幻所化,无有我而好往来聚会。居家譬如须曼华,适起随坏多所求故。居家为如朝露,日出则堕但有死忧。居家为如父母,乐少忧多。居家为如罗网,常忧色声香味细滑法。居家如铁觜鸟,但忧不善之想。居家为如毒蛇,忧说诸事。居家如火烧身,用意乱故。居家常畏怨敌,谓五贼冤家恶子故。居家为少安隐,不得度脱用无等故。’如是,长者,居家菩萨当别知在家为秽。
施品第五
“复次,长者,居家菩萨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多为诸善。当作是念言:‘所施者为是我所,在家者为非我所。施与者为要,在家者为无要。施与者为后世安,在家者为后世苦。施与者为无畏备,在家者为忧守备。施与者无复护,在家者为警护。施与者为爱欲尽,在家者为爱欲增。施与者为无所受,在家者为有所受。施与者无复恐惧,在家者为有恐惧。施与者为成佛道,在家者为益魔官属。施与者为无尽,在家者为非常。施与者为守乐,在家者为守苦。施与者为断欲尘,在家者为增欲尘。施与者为大富,在家者为大贫。施与者为上士行,在家者为下士行。意无所念无所受,施与者诸佛所称誉,在家者为强项人所嗟叹。
“如是,长者,居家菩萨所施与如此为要行。若见乞者当起三念。何等为三?一者、以善知识想待,二者、令得佛道想,三者、令后世大富想。是为三。复有三念。何等为三?一者、除悭贪嫉妒想,二者、所有念布施想,三者、不舍一切智想。是为三。复有三念。何等为三?一者、所作安详为如来想,二者、降伏魔想,三者、不望报想。是为三。复有三念:一者、见贫乞穷匮者,为开道化授想;二者、行四恩不舍恩想;三者、终始无有边幅受生死想。是为三。复有三念:一者、离淫劮想,二者、离嗔恚想,三者、无愚痴想。是为三念。所以者何?长者,居家菩萨见乞丐者,淫怒痴即为薄。云何为薄?慈心布施无所爱惜,淫即为薄;若于乞人无恚恨意,嗔怒即为薄;若布施愿为一切智,愚痴即为薄。复次,长者,居家菩萨见乞丐者,六度无极即为具足。云何具足?若布施与人,不念受者有所取,是为布施度无极;心不忧佛道,是为持戒度无极;见乞丐者,不恚怒无害意,是为忍辱度无极;心不念若施人食然自饥乏,强割情与不违施心,是为精进度无极;若施乞者,每无厌足欢喜不悔心意喜悦,是为一心度无极;施于一切法无所著亦不想报,是为智慧度无极。
“复次,长者,居家菩萨当远离世八法,不慕世之财利及妻子、舍宅、奴婢、珍宝诸利,意无所著亦无欢喜亦无愁忧,一切所有无所贪慕,当行法念当作是观:‘父母妻子、舍宅、奴婢下使从是欲者,令我起苦乐因缘想,此非我类不为用,愿常精进。用是等故,令益诸恶事,今现在世共会快乐之等,后世则为苦党。我当疾求其辈类,谓布施、持戒、智慧、精进,无有放逸,怀来佛道,具足善本,此为是我之等类也。我所求索,但求是愿耳!宁失身命,不为妻子男女犯众恶也。’长者,居家菩萨在家修道,见妇当有三念。何等为三?一者、非常想,二者、无所有想,三者、无所受想。是为三。复有三念。何等为三?一者、今诸欢乐之友,非后世友;二者、常精进奉行出入守意,是为等友;三者、此为安隐等不为苦辈。是为三。复有三念。何等为三?一者、不净洁想,二者、瑕秽想,三者、臭恶想。是为三。复有三。何等为三?一者、罗刹想,二者、反足却行安鬼神想,三者、但有色想。是为三。复有三。何等为三?一者、难饱足想,二者、堕落想,三者、无反复无止足想。是为三。复有三。何等为三?一者、恶知识想,二者、贪著想,三者、妨废梵行清净想。是为三。复有三。何等为三?一者、堕人于地狱想,二者、堕人畜生想,三者、令生饿鬼想。是为三。复有三。何等为三?一者、恐惧想,二者、有有想,三者、受取想。是为三。复有三。何等为三?一者、无我想,二者、无受想,三者、远离乱想。是为三。
“复次,长者,居家菩萨所念当作是想,观其妻妇不当贪爱,于子若有重爱之心不重余人,当以三事自呵谏其意。何等为三?一者、佛道为等意无偏邪意,二者、佛道等行无偏邪行,三者、佛道以一法行无若干行。当以是三事自谏意。若见于子计如仇怨,不为善知识。所以者何?用是故令我离于佛种善知识。益当以好心念于如来,持诸所有爱子事,用起慈哀于一切人,以自爱身之德,用哀爱一切。当作是念言:‘一切是我子,我亦为一切作子。于是无有家室亲里往来周旋,所生处反更为怨家。愿令我所行所作,无有善知识亦无恶知识。所以者何?若有善知识,增益爱欲之想。若有恶知识,一切无复爱欲。我常欲自调其心令无所著,常行一切法入一切行。作邪行者堕邪事,为正行者得正事,以是故愿我莫有邪行,于一切作等心行。我所学愿,愿入一切智。’如是,长者,居家菩萨不著诸所有,亦无所受,亦无所贪,亦不染爱欲亦不起,亦不令无所起。居家菩萨若见乞丐者来,所施乞者当云何?心当作是念言:‘我持是物布施,会当得律行,除淫劮生死忧。入正我所持物布施,死时为善死。我用诸所布施故,临寿终时欢喜无悔恨心。’若复心念,不能作惠施,见乞者当起四念。何等四?一者、意为羸劣,其功德少;二者、是我之罪,于是大乘心不得自在兴立布施;三者、适发意行所见用任我故,当忍辱施与于人;四者、愿令我所作具足是愿,及一切人当晓喻乞者。
“长者,居家菩萨,若离世尊教,无有佛起,亦无有说法者,亦不见贤圣僧,便当遍念十方一切佛。是诸佛本行菩萨道时,皆行精进,然后得佛,具足一切佛法。念是一切佛已,当劝助如是,昼夜各三,净其身口意已,行等慈念诸善本远诸所有。当有惭愧,以诸功德本自庄饰。其心清净令人欢喜,信意乐于佛道无有乱,所作安谛恭敬断诸贡高憍慢。当讽诵三品法经,弃一切诸恶行,悔过以八十事,一心劝助诸福,具足相好。当转诸佛法轮,劝助诸佛转法轮,以无量行自受其国,寿不可计。
“长者,居家菩萨当行八关斋,持是斋戒功德,梵行清净沙门,行菩萨善本,与诸戒具道沙门梵志相随,恭敬奉事,不得见恶索其长短。若见犯戒比丘,当敬事袈裟,此为是世尊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袈裟,戒三昧智慧解脱见慧当为袈裟。作礼其袈裟已,离一切淫尘,是为诸贤圣神通之法。念是以后,益恭敬此比丘,当于是比丘起大哀:‘是恶行犯是戒,行非善戒。是佛法寂定调柔,有智入如来法门作沙门;不寂定无调柔,非贤者行为常勤苦。如来言:无戒不学者不当轻易!所以者何?非是其人过也,是淫尘之咎。用爱欲见不善本态,佛法有哀护。若能觉了是淫尘念空,便可得第一道意,可得作平等忍。所以者何?智慧能坏爱欲。世尊言:人不可轻妄,平相不可限。所以者何?欲平相人,则为平相如来。如来所知,非我所究。’如是于彼不当作恶心取其长短也。
礼塔品第六
“复次,长者,居家菩萨入佛寺精舍,当住门外至心作礼,然后当入精舍。当作是念言:‘是为空寺,无境界无有想有愿,为慈悲喜护居寺,为得平等所居。’自念言:‘我何时当得如是居寺,出尘垢之居在是居?’得十五日会说戒当新,当念起沙门意:‘无有菩萨在居家得最正觉者,皆出家入山,闲居岩处得佛道。所以者何?居家为垢居,出家者智者所称誉,及恒边沙等诸佛。我当一日为祠祀,布施一切所有,起意出家学道尔已,乃令我意欢喜耳!所以者何?无信人无反复人,盗贼屠魁罗邪吏民亦布施,薄不足言。我以戒智慧为上,慈心见恭敬,不惜身命。用一切故,我亦当奉行如来戒,令究竟得无上正真道最正觉,为一切作佛事作如来,未般泥洹者令般泥洹。’便当入精舍观诸比丘僧行,何所比丘为多智者?谁为解法者?谁为持律者?谁为住法者?谁为持菩萨品者?谁为闲居行者?谁为分卫者?谁为服五衲衣者?谁为知止足者?谁为独行者?谁为坐禅者?谁为大乘者?谁为精进者?谁为典寺者?观一切比丘僧行已,皆当以等给足施与,不当有异心行,何况近聚落行者!近聚落者,亦当问讯,当往至于聚落。若有比丘无衣钵者,若病瘦无医药者,当给足当等心与,莫使有怨望意。所以者何?于世间皆有求安隐事,益当护凡夫之意,甚于阿罗汉!所以者何?凡夫事有怨望,阿罗汉无怨望故也。与多智比丘共相随,闻其所说当受学之。与解经者相随,闻其所解当受学之。与持律家相随者,解知罪垢当受学之。与持菩萨品家相随者,当受学六度无极善权方便行。与闲居行相随者,当受学知一心之行。若比丘有短乏者,当给与衣服钵器、床卧具、病瘦医药,于佛道中当遍等心用济。所以者何?便可以布施所惠故,劝助令起大道意,为沙门行善当如是。若沙门斗诤即当和解,若以法诤便当不惜身命为作法护。若比丘病困便当以身肉施与令差,其心不恨,一切德本以佛心为本。”
佛语长者:“居家菩萨,以是比,以是行,以是瑞,应当在家修道。”
尔时,郁迦长者及诸迦罗越,皆同时举声言:“甚难及天中天!如来善说居家之秽为诸魔行,出家之德名誉阐闻。唯世尊,我等亦眼见居家多有瑕垢,出家功德其行难量。我等愿从世尊受法,欲除须发,得为比丘,敬受大戒。”
佛告诸长者:“出家甚难,常当专一守护禁法令无点缺。”
此诸长者白佛言:“世尊,出家有何为难?愿如来加哀听我等下须发受其戒敕,我等能受奉慎教令。”佛即听受令下须发。
于是佛告弥勒菩萨诸行清净菩萨:“持诸长者用付汝等下其须发,是长者等则为上士。”弥勒菩萨,应时为千二百长者剃除去须发;诸行清净菩萨,为千二百长者除去须发。
佛说是居家菩萨戒德寂法品时,千二百人具足发无上正真道意,二千五百菩萨得音响忍,四千天及人得柔顺法忍。
止足品第七
是时,郁迦长者白佛言:“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以说居家地之善恶,于大乘所当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愿世尊,复说出家下须发菩萨之行,持戒、精进、智慧、止足之德。天中天,出家菩萨,云何下须发奉行法律?何谓为出家?其心无有异,其行不移易,亦不求迎逆礼叉手。”
佛言:“善哉!善哉!长者,乃问如来出家菩萨下须发具足之行。”
佛言:“长者,谛听!善思念之。”
“唯然,世尊。”郁迦长者受教而听。
佛言:“出家菩萨当作是念:‘我何以故出家下须发?’当更念言:‘我用欲具足佛法故出家下须发。’常念精进于智慧无所著,如火在头忧救燃炽。出家已便当行入住于贤圣,如是知止足,知止足为名闻;于是分卫知止足,分卫知止足为名闻;于是于床卧知止足,于床卧知止足为名闻;于是于病瘦医药衣服知止足,于病瘦医药衣服知止足为名闻。长者,是谓贤圣之行,立是中致诸佛法,所谓为贤圣行也。”
佛告长者:“出家菩萨有十事,行著身衣被为知止足。何等为十?一者、身著衣被常惭愧;二者、身著袈裟护诸爱欲,无所著故;三者、为沙门之服,令无所见,令无所念;四者、具袈裟之福为祐诸天世人;五者、所以著袈裟,心不以好乐欲,不习欲故;六者、以善权意灭诸淫尘;七者、知止足为善本,故受是衣;八者、弃捐诸恶为善因缘;九者、于贤圣道不转,于一心精进;十者、愿令我一心著袈裟究竟。长者,是为十事,出家菩萨著袈裟为止足之行。
“复有十事,当尽形寿行分卫。何等为十事?一者、自有智德不待须人;二者、若有人与我分卫,先当立于三乘,然后受其分卫;三者、若人不与我分卫,吾于彼当起大哀;四者、若人布施与于我,当精进食,当有所成;五者、不失如来教;六者、发意顷使一心知止足;七者、习行令无憍慢;八者、从是功德致得无见顶上者;九者、人见我亦当效我所学;十者、一切男女小大布施与我,我当等心于一切专志致得一切智。长者,是为十事行,出家菩萨不舍分卫。若有知识,当令欢喜无有悔恨,所至到处适无所慕,何况著吾我?亦无谀谄,在所饮处,于身有所益,亦能人所愿具足。”
佛言:“长者,我听使分卫,菩萨在草褥树下,若在冢间护戒有十事念。何等为十?一者、已断诸我所有行,二者、无我无所受,三者、在闲居开户置床坐,四者、远离爱欲诸著,五者、少求无所著念诸德本,六者、不惜身命但乐空闲,七者、弃远诸会,八者、所作罪皆消灭,九者、一心三昧无瑕秽,十者、念空出入守意。长者,是为十事,出家菩萨在树下草褥坐,假使诣法会若师和尚及问讯病者,到精舍适自身行,身心当俱往。若行受学讽诵经者,当解诸慧,于精舍房处,于闲居思惟。所以者何?在闲居者,当精进求法,一切所有非我想,一切法为他人想。”
佛言:“出家菩萨习行医药有十事。何等为十?一者、我当得如来世尊之智,二者、不从他人取足,三者、不复习瑕秽不净想,四者、我当住清净,五者、不复念诸欲味弃诸著,六者、我当于凡夫有差特,七者、诸善味当自然现我前,八者、以医药断诸尘劳,九者、断自诸见著,十者、疾断诸病瘦得安隐。长者,是为十事行,出家菩萨尽形寿当习医药。
闲居品第八
“复次,长者,出家菩萨在闲居行,当作是念言:‘我何故来在闲居?’当复更念言:‘不但在闲居为沙门也。所以者何?彼闲居大有不调定不成就,无法则无义理者,谓獐鹿、飞鸟之众、蛊狐猕猴、野人、摩睺勒、射猎贼,此不名为沙门。我所用来在闲居当具足此愿,谓沙门之义。’长者,何等为出家菩萨沙门义乎?谓意不乱,得诸总持、诸解、诸慧,具足所闻,于是得高明,习于大慈不舍大哀,得五神通,六度无极,其心自在不舍一切智。所说辄以善权之智,以法施一切,开道人民,不违四恩之行,念于六念,闻已即习,精进一心,奉法正解,一心得道慧不离寂定之处,护于正法及因缘罪福。以直见断一切念无念,以直念而愿说法,常行直言断诸罪,具足福行,以直治断诸所有著止,以直业至于佛道,行直方便,于诸法无意著止,以直意得一切智,行直定于空无恐怖,行无想于我无愿无所起为,至诚拥护于经义,不离法义亦无有人。长者,是为菩萨出家沙门义也。彼出家菩萨不习众事,当作是念言:‘我当为一切人习德本,不独一人习善本。”
佛言:“长者,出家菩萨当习四事,如来所知。何等为四?一者、习法会,二者、习为他人说,三者、习供养奉事如来,四者、习不断佛乘意。是为四习,常解脱诸多习。若在闲居,当作念言:‘我何以故来在闲居?’当复更念言:‘我用恐惧故来至于此。何等恐惧?畏聚会习淫怒痴,畏贡高怒慢害意于人,畏于贪嫉,畏于色声香味细滑之念,畏于身魔、欲魔、罪魔、天魔,畏于非常为常想,畏于苦为乐想,畏无实为实想,畏无我有我想,畏有吾我,畏于狐疑不正思想犹豫淫劮,畏恶知识,畏于爱欲无黠,畏心意识不调良,畏诸盖覆蔽诸求,畏自见身,畏财利诸色,畏求处见,畏念无念他念,畏不见言见、不闻言闻、无意无识所言,畏沙门垢,畏种种行,畏于欲界、色界、无色界,畏于地狱、畜生、饿鬼,畏所生八难,畏所生五道,畏于卒念诸不善法,我所以来至此,不可以在家。于诸会愦闹中,一心为念空,以是恐惧解脱。怖畏诸过去,菩萨皆因恐畏解脱,蒙闲居力,得脱于恐惧,得佛道无畏。当来现在十方诸菩萨,皆以恐惧脱于怖畏,蒙闲居力,得佛道无畏。我以恐惧越一切畏住闲居,一切诸恐用受我故,住于吾著于我,污染于身爱,著我起于我,有我想有吾见,谓有身念于我,用护我身来至闲居,欲断我受用,护吾无因缘,当令我在闲居,得等义无畏。在闲居者无我想,在闲居者无他人想,在闲居者无得想,在闲居者无自见身迹也,在闲居者无有求住想,在闲居者无有泥洹想,何况当有淫尘想?所以名为闲居,于一切法无所住,哀护居三界者,一切畏想,无有习居想,于色声香味细滑无所居想,一切三昧无有诤乱居,调定其意寂定居,弃诸重担所居无惧,超越诸界已度使水,于诸有无所居,于贤圣行无念居,一心知止足居,在草褥居,深入慧居,精进一心居,戒居,断诸缚著牢狱为解脱居,空无想无愿居,得三脱门调柔无所去居,意观十二因缘所作已办居,入于寂定。
“譬如,长者,山泽有树草木,野牛、象马不恐不怖;如是,长者,出家菩萨在闲居行视其身,如草木无毛发之想,见身如是,当精进行,不当起我想,便无恐惧。观其身空,是身无我、无人、无寿、无命,从心有恐,诸众庶人用爱欲故当有畏惧。我以离念当为善想,譬如山泽中草木,野牛不恐不怖。见一切法,皆他人许,在空闲居当如是。所以者何?在闲居者断诸想离淫嫉诸染污,在闲居者为如他无我无所受,出家菩萨在闲居行当作是学。在闲居者当柔软守护戒品,在闲居者和顺定品,在闲居者怀来智慧品,在闲居者怀来解脱品,在闲居者住于度知见品,在闲居者爱护佛法品,在闲居者断十二使,在闲居者念正愿,在闲居者于诸法品为等,在闲居者不作疆界,在闲居者已脱诸入,在闲居者心不畏佛道,在闲居者于空无所观取,在闲居者于法无所怀,在闲居者本有善德名闻,在闲居者佛所称誉,诸贤圣亦习闲居,在闲居者脱于爱欲,为有差特,入于一切智。
“复次,长者,在闲居菩萨,以少少事故,具足六度无极。所以者何?在闲居行不惜身命,是为布施度无极。知止足寂定住起于三专,是为戒度无极。无害心慈遍于一切,忍于一切智,不堕余道,是为忍辱度无极。念言终不舍此空闲,得忍已乃舍,是为精进度无极。得于禅不著我,起诸德本,是为一心度无极。如心所念身行如是,于道亦然无所念,是为智慧度无极。
“长者,在闲居菩萨有四事法。何等为四?一者、菩萨于是得多智;二者、巧能分别决诸法律;三者、了诸德本;四者、以是博智知,一心精进住于空闲。是为四。复次,长者,菩萨若多淫尘,不习于尘,尔乃住闲居,不著于尘不受于欲,如所闻法则能奉行。复次,长者,菩萨得五神通,为诸天、龙、鬼、神、揵沓和说法,在闲居当如是。
“复次,长者,菩萨当学佛法智,然后乃在空闲,用是故,得具足一切诸善本;然后持是德本,入诸郡国县邑,以义度人民。菩萨若欲讽诵经道故来下,审恭敬奉事师和尚,长幼中年稽首为礼不当懈怠,于事当精进,不当不恭敬奉事。当作是念言:‘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为诸天、龙、鬼、神、揵沓和所奉事,阿须伦、迦留罗、真陀罗、摩睺勒所奉事,为诸释、梵、四王、人非人所恭敬,于世为最尊,令一切安隐。佛不自为身求供养,人自来供养,何况我等未有所知,方欲学耳,反欲从他人求供养!我当奉事一切人。所以者何?比丘贪求供养减其法德。所以者何?为他人以法施,心当念言,以供养故来奉事我,不以法故,以自有信心来供养想施,其福不大。往至师和尚所,身意当俱行,身意当解了住。若念我师和尚行至他处,心不乐悔,于讽诵学经智者,当为师和尚不惜身命;当乐法故,便当随师和尚行;用法故利,当舍一切财利之色于师和尚。欢喜闻一四句偈,若讽诵若布施行事,持戒、忍辱、精进、一心事,若智慧事,若慈悲喜护事,一心起习佛道事,闻四句偈若讽诵,当供养师和尚,在所从受字句义所受讽诵。当以直心无有谀谄,用一切万物供养,尚未报师恩,何况以法供养?’长者,若意闻所传说,若善音、佛法音、寂灭音、如教音、闻说如来音,当供事师一劫,尚未具足报师恩!”
佛言:“长者,以是故说法之福无有量,其智慧不可限,住于尊法亦无数。其有菩萨欲供养无量法,当供养出家菩萨。何等为出家之学?如其所闻法便行,当审谛清净其戒品。”
佛言:“长者,出家菩萨有四事法戒品清净。何等为四?一者、住于贤圣之教,二者、分卫以德乐知止足,三者、出家菩萨不乐于家,四者、不习戒亦无谄伪在闲居。是为四。复有四。何等为四?一者、身所行至诚,身亦无所得;二者、口所言至诚,口亦无所得;三者、意所念柔软,意亦无所得;四者、远离诸所见,住于一切智。是为四事。复有四。何等为四?一者、弃我事,二者、远吾事,三者、断自在,四者、舍因缘法。是为四。复有四。何等为四?一者、我身与法一也,二者、诸种与法种等,三者、诸入为与空聚等,四者、得智慧行适无所居。是为四。复有四。何等为四?一者、身所知身自作;二者、不为人所动;三者、不入人罪法,灭于诸念;四者、奉一切法,审谛无有异。是为四。复有四。何等为四?一者、以脱于空,二者、无想无恐惧,三者、为一切大哀,四者、得无我忍。是为四。彼若闻清净三昧,当作是念言:‘何等为清净三昧?奉一切法,意舍欲及我所,其心为一,其心无所流,心无所轻戏以缚缚意,心无所著,心不可见,心于内现意之境界无有习会。意于我法为何等念?等于法界,无有生无有行,内外无所著正受,是谓为三昧,是谓住法三昧。’彼若闻审谛智慧清净,便当作是念言:‘何等为智慧?谓解于法句分别智慧为慧,入于解黠为慧,知他人心之所念解法为慧。’于法正受,彼于智无智,于相无身为空,相无有持亦无有舍,相无有处无央数相所念为空。”
佛言:“长者,观法当如是,是为出家菩萨行。”
佛说是经时,八千人发大道意。此诸长者出家下须发者,皆得不起法忍。三万二千天及人远尘离垢,于诸法中得法眼净。二百比丘得无起余漏尽意解。
郁迦长者欢喜踊跃,以殊异衣其价百千,用上如来说是言:“我持是善本功德,施于一切菩萨,令是功德归流诸居家菩萨,皆令具足此法如如来。令出家菩萨得戒智慧具足此法,愿令出家菩萨得戒智慧犹如如来。唯然世尊,云何居家菩萨,在所居住,学具足出家戒法?”
佛告长者:“居家菩萨,布施一切无所爱惜,其心常志大乘不望其报。复次,长者,居家菩萨,当净修梵行,心不念习淫欲,何况受?复次,长者,居家菩萨,解空事入四禅,以善权行救无恃者令志寂灭。复次,长者,居家菩萨,当大精进、解智慧、度无极,于一切作大慈,受一切法当拥护,以法教化人,是为四事行居家菩萨在家立出家戒法。”
尔时,郁迦长者白佛言:“世尊,我独立居家地,当住于如来教戒。我当为如来广达佛道,亦当学是出家之法,当复奉行是法禁。”
时佛便笑,诸佛世尊之法,笑时有无数色、种种色、不可思议色,从口中照无量佛国,上至梵天还绕佛身,于顶上[火+霍]然不现。
贤者阿难,从坐起白佛言:“佛不妄笑,愿闻其意。”
佛告阿难:“汝见郁迦长者用法故,供养于如来复作师子吼不?”
阿难:“唯然,世尊,我今已见。”
佛言:“阿难,是郁迦长者,住于居家地,于是贤劫诸有如来,皆当供养受其法教,居在家居,具足出家戒法,是时为诸如来普宣佛道。”
于是阿难问郁迦长者:“用是居家为乐,居家为垢,居家不如出家受圣贤教法?”
郁迦答曰:“阿难,且止!勿作是语云!诸贤圣亦无垢染,有大哀解脱,不念自安。诸菩萨忍诸苦,不舍一切人。”
佛言:“阿难,是郁迦长者,虽住居家地常有等心,于是贤劫所度人民甚多,胜余出家菩萨百千人教授。所以者何?阿难,虽有出家菩萨百千人,其德之智不及郁迦长者。”
阿难白佛言:“是名为何等经?云何持名?”
佛言:“阿难,是经一名《郁迦长者所问》,汝当受持,二名《居家出家品》,三名《持一心宴坐其德名闻》。”
佛言:“阿难,若有菩萨闻是经,为具足诸法,胜于百劫修梵清净懈废之行。是故,阿难,欲作大精进者,及欲教他人精进者,自欲住于一切法德者,及欲立一切于法德者,当闻是经,当受持讽诵。所以者何?欲具足一切法,当视是经法与如来等。阿难,其有菩萨远离是经者,则为远离一切诸佛,不得复见一切诸佛。所以者何?其有说是经者,则为面见一切诸佛。阿难,政使是三千大千世界满其中火,菩萨便当入过其中,求闻是法受持讽诵,当以诸宝满三千大千世界用供养师,受是经法持讽诵读。阿难,若有菩萨,供养过去、当来、今现在诸佛世尊,尽其形寿,供养尔所佛已,不受是经法不能讽诵,亦不于中作诸功德,为不供养去来今佛。阿难,若复有人闻是经典,受持讽诵广为人说,于中作诸功德,为已供养去来今佛。所以者何?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以法为上,为从法生。”
佛说如是,贤者阿难及郁迦长者,诸天、阿须伦、世间人民,闻经欢喜,皆前为佛作礼而去。
慈云忏主净土文慈云忏主净土文又称小净土文,为宋朝慈云忏主遵式法师所作。 原文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愿以净光照我,慈誓摄我。 我今正念,称如来名,为菩提道,
净土法门时间:2024-11-06
凡眼不识菩萨有一个名叫迦罗越的人,一心一意想见文殊菩萨,却总无法如愿。后来,他想到了一个很好的法子,就是广行布施,设宴供养沙门,并且在会场正中央,设了个高高的座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1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10-22
权巧现化影应十方◎梦参老和尚《占察善恶业报经》讲记【此善男子发心已来。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久已能度萨婆若海。功德满足。但依本愿自在力故。权巧现化。影应十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0-22
导读地藏菩萨跟娑婆世界众生因缘甚深,能度脱三涂众生的苦难,末法时代,我们做任何事情都障碍很多,念地藏菩萨就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梦参老和尚圆满讲过“地藏三经”,弘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0-21
达真堪布:对菩萨生恶念果报原来是那么可怕假设任何众生对这样慷慨布施的施主菩萨生恶心,不要说亲自伤害,仅仅生起了一个恶念,就要堕入恶趣。生起多少刹那的恶念,就要堕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4-10-20
法华特论达庵居士 冯宝瑛著第二十六 妙音菩萨来往品---妙音菩萨品药王本事依宿王华三昧而起,因地行相也。本品所依三昧,同源异流;乃据一切种智开敷为妙相,果地净用也。若示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0
问:或问关公圣人,何以与韦驮并侍于弥勒菩萨左右。又传关公继任玉帝,究有实据否。范古农答:关公之神,曾受戒于智者大师,以护法为责任。故寺中供之为伽蓝神。并无与韦驮侍弥勒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7
这位大神既称菩萨,又是佛,几度现身红尘道场开示众生这位大神既称菩萨,又是佛,几度现身红尘道场开示众生 | 文 三只眼读史弥勒佛的道场在梵净山,此山有“天下众名岳之宗
金玉良言时间:2024-10-02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咒诅诸毒药 所欲害身者念彼观音力 还着于本人“咒诅诸毒药”:咒,就是念的咒。诅,也就是咒的意思。咒诅,就好像讲《楞严经》时,不有蜾蠃?那蜾蠃抢那
宣化上人时间:2024-09-30
文:梦参长老昨天我们讲菩萨度众生不见众生相。为什么?说我们发三藐三菩提心,帮助一切众生,让他消业障得福德,那这些个帮助别人或者度别人没有一个我相,意思是说我没有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6
敦煌 中唐 第159窟南侧 阿难、菩萨此为吐蕃时期彩塑中的精品。阿难是一个虔心侍立的小和尚。菩萨身体S形,面相丰腴而略方,两眼角上翘,服饰彩绘精致细腻。天王盔甲式样大
敦煌雕塑时间:2024-09-14
大智,文殊菩萨:文殊菩萨表智,文殊菩萨以智慧著称。他洞察纷繁世理,善于引导教化,不仅指引着芸芸众生,而且还被喻为三世诸佛成道之母,譬如世间小儿有父母,文殊者,佛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12
尔时,众香世界菩萨来者,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等初见此土,生下劣想,今自悔责,舍离是心。所以者何?诸佛方便,不可思议!为度众生故,随其所应,现佛国异。唯,然,世尊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6
(六)为什么《金刚经》只列了千二百五十大比丘而没有列菩萨?这个问题,是我读《金刚经》时所产生的,我们都知道,《金刚经》是一部大乘经典,而大乘经典都是以菩萨为听法的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3
第五章:授记在须弥陀隐士成就了圣洁的修行和证得八定与五种神通之后,世上出现了三界之尊的燃灯佛(Buddha Dipavkara)。三十二瑞相(例如一万个世界震动)在燃灯佛出现的四个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2
第六篇:什么是波罗蜜的基本条件?简短的说,它们是:一、 至上愿(abhinihara);二、 大悲心与方法善巧智;三、 四佛地(Buddhabhumi);四、 十六种内心气质(ajjhasaya);五、 省察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2
第八篇:什么是净化波罗蜜的因素?对于这个问题:「什么是净化波罗蜜的因素?」,它的答案是:不被渴爱、我慢与邪见污染破坏,以及(有如上述的)无分别心是净化波罗蜜的因素。因此,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1
为什么抱着烦恼不放?很多时候,我们对已经发生的事情耿耿于怀,其实就是抱着无益的烦恼不放。也许,昨天你跟同事吵了一架,心中一直忿忿不平,再想到这个人以前对你的所作
佛答时间:2024-08-18
根据《乾隆大藏经》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第0200部,刘宋居士沮渠京声译《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原藏影印本校正注音。栴檀居士恭诵。句读、注音及诵经音频仅供参考
仁慧草堂时间:2024-08-18
根据《永乐北藏》大乘经五大部外单译经第0441部,唐天竺沙门般剌密帝等译《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原藏影印校正注音。栴檀居士恭诵。句读、注音及诵经
仁慧草堂时间:2024-08-18
第八卷 第四章 菩萨十地、等觉、妙觉《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阿难是善男子。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名欢喜地。异性入同同性亦灭。名离垢地。净极明生名发光
楞严经感应时间:2024-08-17
在寺院经常会听到“祈愿佛菩萨加持,请师父加持”,也会见到有善信把一些佛珠、法器等,请师父诵咒诵经,希望这个法器、佛珠等,能被赋予更加不可思议的、能给自己带来好处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08-09
na mo a mi tuo fo南 無 阿 彌 陀 佛罗汉有住胎之昏,菩萨有隔阴之迷节选自 《佛说阿弥陀经浅释》我们人修道,其他的法门都是有一种不安全的情形,也就因为没有人保险。好
宣化上人时间:2024-08-08
阿难!此等皆是彼诸众生自业所感,造十习因,受六交报。阿难:佛又叫一声,阿难!此等皆是彼诸众生自业所感:起惑、造业、受报,堕地狱的这一切众生,都是他自己所造的业所感
宣化上人时间:2024-08-06
静波法师:真正的发财秘诀并非求观音菩萨而是靠这四个字德国哲学家康德说:“我是孤独的,我是自由的,我是我自己的君王。”出家人是不容易的,这种孤独往往成就我们。太热
禅理故事时间:2024-08-05
地藏王菩萨对我们天高地厚的恩德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但于佛法中所为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尘。或毫发许。我渐度脱。使获大利。
宣化上人时间:2024-08-05
八、显益1、三十三身(圣身)【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为众生说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前面的开头,是起问关于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和
星云法师时间:2024-07-29
问题补充:我经常坐在床上学静坐,有朋友告诉我别在床上静坐,这地方不干净,大德你有什么看法?第二个问题:躺着修静坐是否合法?体恒法师答:坐禅以准备专用的禅凳为最好,若无条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28
智泉法师讲经系列(之一)续《妙法莲华经》之《妙音菩萨品》续2009年九月二十三日妙音菩萨回到了净华宿王智佛所,白佛言,世尊,我到娑婆世界,饶益众生,见释迦牟尼佛,及见多宝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27
1佛法是清净法,清净是心地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没有名闻利养、没有利害得失、没有人我是非,你的心就清净了;如果还有是非人我、还有名闻利养,你想想看,你的心到什么时候
向生净土时间:2024-07-22
善意存于心,菩萨是众生常行于慈心,去除怨恨想;大悲感众生,悲惜化泪雨。佛家以慈悲为本,所谓慈即爱护众生,有给众生以安乐的心;而怜悯众生,有拔除众生痛苦之心,则为
佛典故事时间:2024-07-21
在中国显化之地藏菩萨传奇史迹上的地藏菩萨(即金地藏,又名金乔觉)的诞生地(公元696年)在现在南韩的汉城,即是古代的新罗王国。当时,他是一国的王子,生活得非常富奢
佛教知识时间:2024-07-09
第七章威德自在菩萨章世尊在本章为威德自在菩萨等大众开示修行的方便,依着众生的根性而有三种次第差别:一、奢摩他、二、三摩钵提、三、禅那。此三法门若得圆证,即成圆觉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02
第九章 净诸业障菩萨章世尊在本章为净诸业障菩萨等大众开示觉性本净,但由众生从无始以来,妄执有我、人、众生、寿命,认四颠倒为实我体,妄生瞋爱,生妄业道,不能入于清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02
1 烧香是表信的、表戒定的。看到香、闻到香,提醒我们,要修戒、要修定,在日常生活当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讲信用。2 别人不讲信用,我们讲信用,给诸位说,决定没有吃亏
向生净土时间:2024-07-02
曩昔,有的人在路上点一盏路灯跟行人结缘,有人做个茶亭施茶与人结缘,有人工一座桥梁联接两岸与人结缘,有人挖一口水井供养群众结缘,有人送一个时钟跟你结时刻缘……这些
星云法师时间:2024-06-27
第八品静虑1.发起精进已, 意当住禅定;心意涣散者, 危陷惑牙间。2.身心若远离, 散乱即不生;故应舍世间, 尽弃诸俗虑。3.贪亲爱利等, 则难舍世间;故当尽弃彼, 随智修观行。4.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21
第一品菩提心利益一、明菩提心所依(一)思惟暇身难得4.暇满人身极难得,闲暇而又圆满的人身是非常难得的,既得能办人生利,如今既已获得这成办人生利乐的机会,倘若今生利未办,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21
得美貌智慧,常诵五菩萨心咒修此五位菩萨心咒,可得美貌,可得财富,可得人心,可消除障碍违缘,可忆起前世,可往生成佛。一、观音心咒唵(ong)嘛(ma)呢(ni)叭(ba)弥(mi)吽(
佛教知识时间:2024-06-13
地藏菩萨是中国汉传佛教文化之中的四大菩萨之一,在中国汉传佛教当中地藏菩萨是大孝以及大愿的化身,以拯救三恶道之鬼魂,送往往生或是善道为己任。民俗传说之中中国汉传佛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9
观世音菩萨是在中国汉传佛教四大菩萨当中在民间民俗之间所流传的最广的菩萨,也许也与其行为举止有关,在大部分的情况之下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是最贴近我们身边苦难的无限大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8
第九章净诸业障菩萨在修行的过程中,无论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难免不发生各种病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一切修行,无非要降伏与破除无始无明,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05
达真堪布:毗卢遮那佛左右两边为什么有这两位菩萨呢?我为遍净普贤行,文殊师利诸大愿, 满彼事业尽无余,未来际劫恒无倦。 这里说的是普贤的行愿、文殊的大愿。普贤菩萨的
悟性时光时间:2024-05-29
因果轮回问:佛菩萨还受不受因果报应?答:这个问题,以前百丈大师碰到老狐狸,老狐狸问,“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跟你问的话意思完全相同。老狐狸以前生中是讲经说法的法
佛学知识时间:2024-05-28
佛菩萨救了我我以前被一种慢性疾病缠身,如噩梦般挥之不去。为此,我万念俱灰,整日心中一片阴霾!去年三月份,我去北京的卧佛寺去玩。当时我还没有信佛,只是见别人烧香许愿,自
阿弥陀佛的故事时间:2024-05-11
近期,我参加了一场助念。助念团的义工们为往生者的无私发心,我非常赞叹,但称呼往生者为“菩萨”,我万万不敢认同。我曾经恭闻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法音《不要乱称菩萨玷
学佛受用时间:2024-05-02
善择--长菩萨说到所有生灵,实在彼等之心,皆与人心相同。爱命如故,爱眷属亦如故。谓长菩萨者,蛇也。愚初居山间。因思庄严佛净土。乏资请人。又近山河,便就近取材。河中多有
哼哈一如说时间:2024-04-27
白莲台上弥陀佛,紫竹林中观世音。这两句话,我想凡是一个中国人,皆是耳熟能详道得出的。尤其在紫竹林中坐着的一手执净瓶、一手执杨枝的观音大士圣像,龙女站在身旁,鹦鹉
汉传人物时间:2024-04-20
菩萨的修行方法(五明)菩萨乘愿往返世间救世度生,需要掌握世间的各类常识与生活技能。即能自养其色身,不给众生带来累赘,又可以聚积资财,为众生施以各种布施。伺机善佳引
佛学知识时间:2024-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