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知道”心灵鸡汤“的说法何时开始流行,那已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无论是线下书店里,还是线上网店,佛教类的“心灵鸡汤”书籍颇受青睐。作者的名头一个比一个大,不是标榜着什么著名活佛、堪布,就是贴着什么禅宗第几代宗师的名头。书名呢?一个比一个扣动心弦。什么《苦才是人生》《安心就不会痛》《爱心中爆发的智慧》《生命的觉醒》等等等等,让许多人只要读了作者简介,看了书名就想一睹为快。
现在社会,人心浮躁,一些修行学佛之人亦急功近利,总是美美的想着“不负如来不负卿”,既不舍红尘的莺歌燕舞,又仰望着极乐世界的七宝莲池;既想解脱轮回,又沉迷于世间之法。
于是乎,那些扛着“人间净土”大旗的,有滋有味的“佛教心灵鸡汤”开始大行其道,颇受青睐。某些自诩或买托儿造势而出的所谓“大师”“活佛”“高僧大德”,便粉墨登场,摇唇鼓舌了。
殊不知,这些词藻华丽、句式整饬,似格言、似警语,似哲理睿智“鸡汤”,如安眠药、麻醉药、镇静剂,或许能暂时起到灵魂安抚作用的,实无“营养”,甚至多含荼毒灵魂的砒霜。也许您不信,请耐心看完以下几个案例分析,您就会豁然开朗了。
一、“为别人就是善,为自己就是恶”吗?
这话初听很有道理,细品则荒唐透顶。
学佛修行就要学佛陀的一切。不仅自己要行善离恶,还要对所帮助的人所做的事,也是利益众生的事。也就是说,在帮助别人时,要看这个人是在做利益他人的事,还是损害他人的事。如果这个人是在做损害众生的事,不仅不应助他,而且应该阻止他。
不难想象,如果一个贩毒分子在运输贩卖毒品过程中,遇到公安人员的追击,此时,如果你帮助贩毒分子逃脱,这种行为尽管是在“为别人”,却是助恶的行为,是包庇犯罪。
所以,在帮助他人时,只有他人在行善时,才应舍我助他。
至于“为自己就是恶”这句话更是偏颇。诚然,自私是人的天性,但自私本身不是罪,罪在因为自私而伤害了他人。为了自己而伤害众生那才是恶。比如,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而杀生,那是恶;为了自己能获取更多钱财而诈骗,妄语,那是恶等等。是善是恶,不是以”为自己还是为他人“为标准,而是以释迦牟尼佛所说”十善十恶“为基本标准。
而佛教从来不排斥人们对自己的利益,故有“自利利他”“自觉觉他”之说。此间的“自利”就是为了自己。学佛修行只有自己先受用受益才能影响身边人来学佛。
如果有人说,“我利益他人不是为了解脱成就”,那是假话。因为,利益他人本身就是自获德量,因为有德量之聚自然就会有成就。
是故,利益他人本身就是利益自己,想要利益自己就要去利益他人,才是辩证之说。学佛之人更是如此,如果没有利益他人的心行,也就无法利益到自己的成就解脱了。
二、“学佛就是学做人而已”吗?
有不少所谓的佛学大师、学者、法师,在网上振振有词地大讲特讲“学佛”、“佛学”,说什么:“学佛就是在学做人而已”。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有道理,而实际上是充满毒素的鸡汤。
若说“学佛要先学做个好人",无可厚非,本来如此嘛。人都没做好,学佛也自然学不好。但如果说”学佛就是学做人而已“,那无疑告诉人们,学佛的结果还是轮回。因为,人,还是在轮回中啊。
凡学佛之人都知道,学佛的目的是为了脱离六道轮回,往生佛国净土,获得永恒的幸福。学佛修行最终所要获得的成就,不是一个”做个好人“那么简单,而是要”由凡转圣“,获得超凡的圣体圣力,而了生脱死。
而人呢?是六道众生的一员,是凡夫俗子。即使做一个最好最好,最善良最善良的人,也脱离不了生老病死等轮回之苦。
因此,说“学佛就是学做人而已”,是把佛菩萨与凡夫等同起来,不仅是将无上佛法贬低为世间法,更是侮辱佛菩萨的恶行,是断人慧命的歪理邪说。
这碗“毒鸡汤”你喝过吗?
三、“佛法就是我们生活的方法,轻松、自然的活法就叫佛法”吗?
这是典型的乱解法义,不啻魔说。
佛法是因果,是佛门前行、正行、结行的圆满行持,是佛陀传给众生脱离六道轮回,了生脱死的至高法宝,是出世法。而世间的人们,由于每个人追求的目标不同,生活方式千差万别。一个人无论采取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无论生活得是否轻松、自然,也无论是否富有,是否达到自己的目标,只要不按佛陀的教戒去行持,都是在世间法中打转,改变不了生老病死苦的命运,解决不了生死大事。如果把我们生活的方法说成是佛法,其实是对佛法的亵渎和极大侮辱!
现在貌似学佛的心灵鸡汤太多了,归纳起来粗分可分两大类。
第一类,安眠麻醉类。这类心灵鸡汤讲的是世间做人做事的道理,虽然不含破坏佛法的“毒素”,却触摸不到甚深佛法奥义。
这类鸡汤也许对某些人具有暂时的麻醉和安抚致幻作用,却难以将人们引导到究竟解脱的菩提之路。相反,这类鸡汤灌多了,真正的佛法“营养”就难以被吸收。
第二类,毒鸡汤类。这些鸡汤,往往对佛经做断章取义、把佛教教义捣弄得千疮百孔、支离破碎。
这类鸡汤,很多是以“高僧大德”的面目示现于人,乱讲开示,乱阐经义,鱼目混珠,暗中下蛊投毒,害人于无形,坏法于无迹,而愚人食之,施施然不觉,久之中毒太深,随之谤佛业重,堕入幽冥。
这是末法时期的因缘,大家都以为在喝着有补于身体的“鸡汤”,却不知道,已经被滴入了砒霜,虽然只有一两滴,却已经是“心灵毒汤”了。是故,当提防,当远离。
今有南无羌佛住世,将正确无偏、通俗易懂的纯净佛法弘传于世,《极圣解脱大手印》《藉心经说真谛》《学佛》《什么叫修行》《浅释邪恶见和错误知见》等都是至高法宝,还有几千盘法音在闻法点可恭闻。这是解脱成就的至高妙宝,善良的人们千万不要错失无上法缘,与住世佛陀擦肩而过,落得入宝山空手而回,徒留无边懊恼!
所期望于佛教整理委员会者一、在佛教界内所争论的佛教问题,其实还没有真正关涉到佛教的本身,不过是僧徒的吃饭问题而已。长老们要维持他们传统的地位,不得不顽固地和环境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1
从个人主义到集体主义——论佛教革新运动中的困难问题关于佛教的整理或改革,一般人都认为是一桩艰巨的工作,有人并且说足一切改革工作中最困难的一环,我近来也深深觉得。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1
佛教与女性女孩也能证明她们比男孩强。女性在佛教的地位是独特的,佛陀给予女性参与宗教的自由和权力,佛陀是给予女性宗教自由的第一位宗教导师。在佛教成立之前,女性活动
南传人物时间:2025-02-20
夫教育者,遵从诸佛之教理,发育群迷之正智也。然群迷之正智,为何而欲发之耶?良以众生本无种种诸苦,以不了世间一切事物之实相,故惑无为有,惑妄为真,惑好为丑,惑善惑恶。以被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0
哈喽大家好,我是梁辰好久不写文章了 ,今天来跟大家聊点有意思的事情,有一个香友问了一个问题很有趣,如今的星洲系怎么只见达拉干、文莱,如今的惠安系怎么现如今就只见
沉香资讯时间:2025-02-17
鬼灭之刃:这不就是自在极意功么!炭治郎进入无我境界随着鬼灭之刃动画的开播,这部作品的漫画原作也成功被带动了人气,因此小编决定开始做漫画跟踪分析,从刚刚更新的鬼灭
金玉良言时间:2025-02-15
上师教言集:每个凡夫人对自己是很有信心,很有傲慢心的,哪怕犯错误也觉得自己是对的。所以,还是要细细地看自己的内心,到底如法还是不如法?不如法的话,肯定断不了这个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14
道人也包括僧人,“心无义”是假佛学,关于佛教你不知道的小历史今天继续和大家说一些关于佛学的小知识,希望加深你对宗教,对佛的理解。1、 道人原来也包括僧人“道人”这
金玉良言时间:2025-02-13
在神的眼中,人不贪色,处处与人为善,就是贵人,必得福报。本人就从古代典籍中,举两则实事,以为例子:费枢是广都(今四川广安)人。宋徽宗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進京城时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12
五、佛教与宗教有一班人以为佛教是宗教,还有一班人又以为佛教是哲学,又有一班人还说佛教是合乎科学。佛教究竟是不是哲学和科学,现在暂时撇开不说;至于佛教是不是宗教,倒要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二七、佛教与佛学佛教、佛学、佛化、佛法,从普通的一般眼光来看,似乎没有什么分别,但是过细思索一下,它每一个名词,都有它的用意与解释的,否则为什么不用一个就够了呢?诸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佛教不相信定命论,但是相信因果论。因果是可以改变的,过去已造的因加上现在的因,可以改变它的结果。但是佛说:定业不可转,重业不可救。所谓定业,是造了极大的恶业,如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11
佛教饰品保养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具体的材质和种类而分别来说,大致来说有以下要注意的方面: 一、檀木类的佛教饰品比如紫檀、绿檀、檀香等材质,不能沾水,如果沾上要马
佛珠文化时间:2025-02-05
西方极乐世界绝对不是释迦牟尼佛的理想国,它是事实。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佛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介绍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也许有人要问:十方世界无量无边,像阿弥陀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娑罗那比丘为恶生王所苦恼缘第二十四昔优填王子。名曰娑罗那。心乐佛法。出家学道。头陀苦行。山林树下。坐禅系念。时恶生王。将诸婇女。巡行游观。至于此林。顿驾憩息。即
佛教知识时间:2025-01-28
第一个就是运用参话头的方法来停心!就一个修行人来讲,行住坐卧它都是禅。站也是禅、坐也是禅、卧也是禅,行住坐卧,四大威仪都可参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7
沉香精油是高浓缩的植物精华,由珍贵的沉香木经过蒸馏萃取后提炼而成的,除了是制造高级香水、化妆品的重要原料外,在医药上也有广泛的用途。例如,调和理气,护肾养颜,收
沉香文化时间:2025-01-27
文:梦参长老持诵地藏菩萨、恭敬地藏菩萨,这位菩萨能够让你持戒坚固,就像妙高山那样子,“精进难坏,如金刚宝,安忍不动,犹如大地。”说到精进难坏,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佛答时间:2025-01-27
一代文豪鲁迅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和佛教文化的滋养,他的人格力量与创作成就跟佛教有着重要的关系。鲁迅生于1881年,他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写于1918年,时已37岁,在此
金玉良言时间:2025-01-26
佛教是公元前6至5世纪由古印度释迦牟尼创立的(大致与我国的孔子、老子时代相当),最初由西域传入我国,东汉初年开始广为流传,在隋唐和盛唐时,全国已经有了很多的佛教寺院,寺
禅宗公案时间:2025-01-25
其中有一不清净者如是道场,多不成就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于初七中,至诚顶礼十方如来、诸大菩萨、阿罗汉号。恒于六时,诵咒围坛,至心行道,一时常行一百八遍。第二七中,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4
每年的岁末年初,总能听到很多人谈论“生肖和犯太岁”的话题。提到“太岁”,很多人都会想到“太岁头上动土”“太岁当头坐,无灾恐有祸”等民间流传的老话。在中国几千年的
佛答时间:2025-01-23
什么是文化?常闻这人文化高,那人没文化。到底什么是文化呢?文是指人类的智慧、道德、修养和人格。在欲望与愚痴的黑暗中,文就如太阳一样明亮,光照大千,所以称文明。化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在你的生活中,或许见过这样的人:他们的长相不算好看,却会莫名给人带来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和他们相处会感到一股平静喜悦、简单纯粹的能量。同样,你的生活中或许也遇到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善知识。大家岂不道。众生无边誓愿度。恁么道。且不是惠能度。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1
你若不度,它就把你拖到地狱里去。◎节录自《六祖法宝坛经》浅释善知识,你们应该要知道,众生是在自己心里。自己心里的众生,有善的众生,有恶的众生。善的众生,自己知道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0
请购佛教饰品有什么讲究 第一, 佛教饰品不宜说买,应说请,或者说请购。表示一种尊重。第二, 佛教饰品如果在不佩戴的时候,不要随便放在裤子口袋里,放在上衣口袋,或者
佛珠文化时间:2025-01-16
那么《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那怎么理解这句话?对这句话一般人会理解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定要多善根多福德,才能往生。他这样理解的时候,马上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6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它主要说明两个问题:1、因果相续,贯通三世,不会中断。我们今生所受吉凶祸福,都是自因自果。明白此理,自然不怨天,不尤人。2
昌臻法师时间:2025-01-14
随着星月菩提的流行,越来越多的人涌入了售卖星月的市场。竞争的方式也是多 种多样,比如说从打磨工艺,制作形状,大小尺寸甚至到男女款等等。我们熟知的星月菩提有四种形
星月菩提时间:2025-01-09
惟贤法师答:法门很多,但是走的路是相同,目标是相同,佛教在唯识学来说,分为五位: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这五位啊,各宗各派都是贯通的。资粮位就是广集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兴农乡西侧二里处,有一条河连通一个“水泡”(像小池的水湾),距泡150米处,有一住户,主人姓童名德兴。童于1991年5月12日在煤矿上白班至四点下班回家,见其妻正忙着锄草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6
小男孩,17岁,因为两只脚趾无故红肿流脓寻求催眠沟通帮助,两只脚趾看起来就像是鸡爪,求医很久都不见有起色,当我引导他去感知真正的原因的时候,他的自性显现的是因为他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5
法字的梵语是达摩(Dharma)。佛教对这个字的解释是:任持自性、轨生物解。任持自性:指法能保持自体的自性(各自的本性)不改变,例如,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自体性相,花草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4
众善奉行——佛教思想与企业的和谐发展惟贤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重庆市佛教协会会长一.善的定义善者以利他为前提,利他必利已而致自他俱利,性纯净此世后世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2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福德因缘深厚,因为有时候增加财富,财富不一定是我们的,增加物质、财产有时反而是个累赘。唯有福报是真的,到哪里都享用不完。如何增加福报呢?少贪多舍
佛答时间:2025-01-01
魏德东:佛教的婚姻观 婚姻的条件 在婚姻的条件上,佛教强调尊重当事人的意志,明确反对将自己的信仰强加于婚姻,主张可以与不信仰佛教的人士通婚。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反对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5-01-01
这就是那个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的大佛寺有一天周末,闲着没事,女儿说要逛寺庙,要逛有很大很大大佛的寺庙。俺转念一想,杭州的寺庙基本都逛遍了,也没啥好逛的了,去哪
为人处世时间:2024-12-31
邪YIN害自己太惨了我怀着一颗真诚的心,真诚忏悔自己的邪淫历史,自己重新做人,永不再造邪淫,本人男,33岁,到现在感情相当不顺,至今未婚。我想这都是由于我生生世世所
戒邪淫故事时间:2024-12-30
雍正四年,江南举人考试,当时聘为房考官的,都是近省进士出身的官员,个个少年英俊。有个叫张垒的,中进士年份很久了,自以为是前辈,性格尤其迂腐迟滞。每天晚上,他必定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30
【提要】:家庭是道场,生活作佛串。慈悲感恩和为贵,忍辱包容是妙方。身体是寺院,心灵是佛像,两耳钟鼓齐鸣,呼吸梵音嘹亮。我们能如此对待家庭,对待生活,还有什么地方不能作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5
有时会听到一些香友念叨一个词:惠安水沉香,听到这我们世纪沉香坊就得多说一句,这个词其实有两个定义,一种是按照沉香结香的方式来定义,在沼泽或水中形成的沉香,称之为
沉香文化时间:2024-12-25
人生除了生活以外,没有第二件事。穿衣、吃饭、人来客往、工作上班,乃至起心动念都是生活的表现。处在迷惑的状态下,生活就是烦恼,而在生活中转烦恼为菩提,就是生活禅。工作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3
过去的已经过去,无法追回,而未来却掌握在我们手中。放下过去,立足现实,面向未来,这是我们对待命运唯一积极的态度。每个人就自身而言,最关心、最难捉摸的问题,莫过于命运。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2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觉察自己的偏执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觉察自己的偏执人生在世,总有许多烦恼。佛法的根本精神就是要教人断除烦恼,怎么做呢?方法很多。当我们追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0
噶玛(karma)是梵文的音,意思是“业”,从造业方面来说有分身、口、意三个部分,从果上面来说,有善业、恶业、无记业三种。从时间方面来说,有造作行为前的动机我们称做“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20
争是胜负心,与道相违背,便生四相心,由何得三昧。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六祖大师,开示一切众生说,各位善知识,我这个顿教的法门,以定和慧做根本、做基础。你们既然是善知
宣化上人时间:2024-12-20
《地藏菩萨本愿经》阎罗王众赞叹品第八浅译梦参老和尚主讲(二)所以要靠我们自己的信心转境而不被境转! 人家说是菩萨,我们就观想他是菩萨,像我刚才所说的杀牛杀猪的,菩萨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2-16
有人担心说,如果讲佛会帮我背业,可能有些人就会觉得,反正佛会帮我背业,就可以尽量放心去造业。认为佛会帮我背业,所以就放心造业,这就好像,知道船能够载行李,就尽量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2
先品禅茶香,再鉴诗书画。沉下心来,打一炉香篆,你自己即是佛,自然会按佛的智慧、标准去要求自己。拜佛念佛只为忆起自己就是佛。走过这个古刹,又走过了那个庙宇,还未停
香道资讯时间:2024-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