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 运载之义,是譬喻佛法如渡船,能把众生从生死的此岸运载到涅槃的彼岸。乘有一乘、二乘、三乘、四乘、五乘之别。
【兼利】 自他两利。
【冤亲】 冤仇和亲爱的人。
【息慈】 梵语沙弥,华译息慈,即止息世情以实行慈济。
【悔过】 向三宝忏悔罪过。
【悟入】 开悟实相的道理而入于实相的道理。
【旁生】 即畜生,因畜生不是人天正道。
【桓因】 释提桓因的简称,即帝释天。
【退转】 修持不坚,工夫退步。
【马鸣】 菩萨名,中天竺人,是佛灭后六百年间出世的大乘论师,有马鸣比丘、马鸣大士、马鸣菩萨等尊称。
【骨塔】 舍利塔。
【能所】 自动之法叫做能,被动之法叫做所。譬如六根对六尘,六根是能缘,六尘为所缘。
【特尊】 特别尊贵的意思,是佛的尊号,因佛独超九界,与众不同。
【荼毗】 华译焚烧。
【修生】 由修行而生,与修证同义。
【修因】 修成佛的因,修了成佛的因,才能结成佛的果。
【修行】 依佛法的路线去行持实践。
【修惑】 又名思惑,即贪嗔痴慢疑等思想上的迷惑错误。
【修善】 1.断恶行善。2.本有之善叫做性善,由修而成之善叫做修善。
【修慧】 三慧之一。见三慧条。
【修斋】 执行斋会。
【修德】 用功修来的德,为二德之一。
【修证】 修行证理。
【修忏】 修行忏悔的方法。
【修得】 由修而得。
【修道】 1.修行正道。2.菩萨于见道之后,再进一步,登入初地,渐进至十地,此时称为修道。
【修道所断】 三断之一。见三断条。
【修罗】 阿修罗的简称,是一种常与帝释天战斗的鬼神。
【修罗酒】 梵语修罗,华译无酒,相传阿修罗能饮如海量之酒,饮至没有酒饮,故名无酒。
【修罗道】 六道之一。
【修罗趣】 六趣之一。
【修罗妄执】 修罗性骄慢,很固执己见,虽然被教化,但其心不动,所以听了至理名言,也不能开悟。
【修多罗】 华译契经,契是上契诸佛妙理,下契众生根机,经是线的意思,贯穿法义,使不散失。
【修因感果】 修怎么样的因就会招感怎么样的果。
【俱空】 我与法皆空,为三空之一。
【俱起】 同时生起。
【俱生】 与生俱来的,即先天性的。
【俱生法】 简称俱生,即与生俱来之法。
【俱生起】 与俱生同义。
【俱生惑】 与生俱来之惑,如俱生之我执,俱生之法执,俱生之烦恼障,俱生之所知障等是。
【俱生我执】 与生俱来的我执,这种我执是先天性的,不是后天学习来的,后天学习来的,叫做分别我执。
【俱生法执】 与生俱来的法执,这样法执不是由于分别而起,而是先天性的。
【俱舍】 华译为藏,是包含摄持的意思。
【俱舍宗】 又名有宗,为八宗之一,因此宗乃依世亲菩萨所造之俱舍论而立宗,故名。
【俱卢洲】 佛教分世界为四大部洲,在北方的叫做俱卢洲,又叫做郁单越,是胜处的意思,因为此洲在四大洲中是最胜处,洲形正方,人寿千岁,毫无夭折。
【倒见】 颠倒的见解,有四种,即无常为常、以苦为乐、无我为我、不净为净。
【倒我】 四颠倒之一。见四颠倒条。
【倒悬】 梵语盂兰盆,华译为倒悬,意思是人生前若作恶多端,死后魂魄便沉沦于闇道,有倒悬之苦。
【冥】 1.幽隐或幽暗之义。2.无知的别名。
【冥加】 佛菩萨暗中加被的意思。
【冥性】 诸法的实性。
【冥府】 阎魔王的厅堂。
【冥使】 冥官的使者,即阎魔卒。
【冥途】 幽冥的道途,即地狱饿鬼等地方。
【冥通】 冥者离诸妄相而冥寂,通者融通一切而无碍,是赞叹真理的话。
【冥界】 阎魔王所住的世界。
【冥熏】 又名内熏,即在本觉之真如内,熏习妄心以使生菩提心。
【唐捐】 虚弃。
【唐三藏】 唐朝的玄奘三藏。见玄奘条。
【夏中】 在结夏安居的九十日中。
【夏末】 结夏安居的末期。
【夏坐】 又名坐夏,即结夏安居。
【夏竟】 结夏安居的日期完毕了。
【夏腊】 比丘的年岁。
【夏安居】 一夏九旬之安居。
【娑界】 娑婆世界。
【娑婆】 娑婆世界的简称,娑婆华译为堪忍,因此世界的众生堪能忍受十恶三毒及诸烦恼而不肯出离,故名堪忍世界,或简称忍土。
【娑婆世界】 见娑婆条。
【娑罗双树】 佛在拘尸那拉城阿利罗跋提河边的婆罗双树间入灭。
【害想】 害人的思想,为三想之一。
【害觉】 想加害于人的心。
【宴坐】 默然静坐。
【宴寂】 安然入寂。
【克果】 得果。
【克证】 必能证果的意思。
【差别】 同类相殊叫做差,异类相殊叫做别。
【师姑】 尼姑。
【师子】 又作狮子,为兽中之王,经中常以之譬喻佛的勇猛。
【师子座】 师子就是狮子,佛是人中师子,所以佛所坐的地方,或床或地,都叫做师子座。
【师子吼】 (喻)佛在大众中演说佛法,心中毫无怖畏,好像师子作吼。
【师子身中虫】 师子身中虫,自食师子肉,譬喻出家比丘自坏佛法。
【恚怒】 嗔恚忿怒。
【恚结】 九结之一。见九结条。
【恩田】 三福田之一。见三福田条。
【恩爱】 极亲切的爱情。
【恩爱河】 (喻)恩爱得像河一样深。
【恭敬修】 四修之一。见四修条。
【峨眉山】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在四川省峨眉县西,两山相对如峨眉,故名,相传为普贤菩萨的道场。
【根】 1.能生的意思。2.增上的意思。
【根门】 眼等六根是漏出种种烦恼和入种种妄尘的门户。
【根尘】 六根与六尘。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
【根性】 根为能生之义,人性具有生善业或恶业之力,故称为根性。
【根力】 五根与五力。
【根力觉分】 与根力觉道同。
【根力觉道】 五根与五力,七觉支与八正道。
【根身】 六根组合而成之身。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
【根身器界】 根身即六根身体,为众生的正报;器界又名器世间,即国土器物等,为众生的依报。
【根本印】 诸佛各有其根本之印与明。
【根本惑】 与根本烦恼同。见根本烦恼条。
【根本智】 又名如理智、无分别智、正智、真智等,即符合真理无分别之真智,因它乃生一切法乐,出一切功德大悲之根本,所以叫做根本智。
【根本识】 阿赖耶识。
【根本烦恼】 即贪、嗔、痴、慢、疑、恶见等六大烦恼。
【根本无明】 无始无明的别名。见无始无明条。
【根本法轮】 三论宗所立三法轮之一,指佛初成道华严经之说法。
【根境识】 又叫做根尘识,即六根六境六识,合之为十八界。
【海众】 (喻)众僧和合,好像海水一味。
【海会】 (喻)圣众会合一处,其德之深,与数之多,犹如大海。
【海潮音】 佛讲经说法或僧众诵经的声音,好像海潮之声,响亮无尽。
【涅槃】 华译灭度、寂灭、圆寂、大寂定等,是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也是不生不灭的意思。
【涅槃那】 简称涅槃。见涅槃条。
【涅槃印】 涅槃寂静印的简称。见三法印条。
【涅槃门】 进入涅槃城的门户。
【涅槃相】 化身佛八相之一,亦即世尊入灭的相状。世尊住世八十年,其中说法四十五年,到处随缘教化众生,化缘尽了,便在中印度的拘尸那拉城跋提河岸沙罗双树间,说完大般涅槃经后,便头北面西,右厍而卧,最后入灭。
【涅槃佛】 佛的应身度生机缘尽了,便示现灭度,叫做涅槃佛,为华严经所说十佛之一。
【涅槃界】 不生不灭的境界。
【涅槃会】 追悼佛入灭的法会。
【涅槃相】 佛于娑罗双树间头北面西右厍而卧进入涅槃的相状。
【涅槃城】 (喻)涅槃乃是圣者所居的都城。智度论说:诸法实相是涅槃城。城有三门:空、无相、无作。
【涅槃乐】 五乐之一。见五乐条。
【涅槃缚】 谓乐著涅槃而不想利益众生,这是小乘的境界。
【涅槃八味】 涅槃所具有的八种法味,即常住、寂灭、不老、不死、清静、虚通、不动、快乐。
【涅槃寂静】 涅槃的境界,灭一切生死之苦,无为安乐,故涅槃是寂静的。
【涅槃寂静印】 三法印之一。见三法印条。
【畜生】 受人驯养的禽兽。
【畜生因】 投生于畜生道的原因,即犯戒私窃、负债不还、杀生、不喜听受经法、常以因缘艰难斋会等。
【畜生有】 七有之一。见七有条。
【畜生界】 十界之一。见十界条。
【畜生道】 六道之一。见六道条。
【畜生趣】 六趣之一。见六趣条。
【畜生食时】 四食时之一。见四食时条。
【病苦】 四苦之一。见四苦条。
【病魔】 四魔或十魔之一。
【病起六缘】 生病的六种因缘,即四大不顺、饮食不节、坐禅不调、鬼神得便、魔神作祟、业愆所起。
【回向】 把自己所修的种种功德,全部贡献出来,普遍到法界中去。
【回向门】 五念门之一。
【真人】 已证得真理的人,指阿罗汉与佛。
【真土】 真佛土的简称,即佛真身所居住的法性土。
【真子】 如来的真子,即诸菩萨。
【真心】 真实的心。
【真佛】 指佛的报身与法身。
【真我】 真正的我。凡夫执著五蕴假合之身为我,其实那是妄我,要像佛那样具有八大自在之我,才是真我。
【真性】 不假叫做真,不变叫做性,此真性即吾人本具的清净心体。
【真堂】 禅家安置祖师真像的厅堂。
【真理】 永真实不变的道理。
【真谛】 二谛之一,又名胜义谛、第一义谛,即圣智所见的真实理性,亦即内证的离言法性。圣智所见的真实理性,离诸虚妄,故云真,其理永恒不变,故云谛。
【真常】 真实常在。
【真寂】 真正的涅槃,即佛的涅槃。
【真智】 又名圣智,即明白真如实相的智慧。
【真诠】 显示真理的文句。
【真语】 1.真实的言语。2.符合真理的言语。
【真际】 真实的边际,也就是至极的意思。
【真觉】 真正究竟的觉悟,亦即佛的觉悟。
【真识】 楞伽经所说三识之一。见三识条。
【真如】 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与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是法界相性真实如此之本来面目,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真如三昧】 观察真如无相的道理而破除妄惑的禅定。
【真如无为】 谓真如法性,离于造作,本自无为。
【真如随缘】 二真如之一。见二真如条。
【真如缘起】 言一切法皆依真如之体,因缘之用,而起生灭之相,若追溯其源,则真如不守自性,以一念无明,生起万法,故名真如缘起。
【真如不变】 与不变真如同。见二真如条。
【真如内薰】 谓真如内薰无明,生起净化的作用。
【真如法身】 谓法身的体性,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
【真如实相】 非假谓之真,不变谓之如,离虚谓之实。真如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为法身、如来藏、法性、佛性等。此真如自性,并非虚妄,乃系真实之相,故名真如实相,简称为如实。
【真如寂灭相】 真如的本体清静而无妄染,故云寂灭相。
【真妄】 1.真实和虚妄。不假叫做真,虚假叫做妄。2.真心和妄心。见真妄二心条。3.因缘生的一切法都是虚妄不实,叫做妄法,不生不灭之真如,叫做真法。
【真妄二心】 真心和妄心。真心是属于本有的,无攀缘的,无分别的,无变动的,非善非恶的,超然于境界之外的,当吾人于无念而又非睡著时,便是这一种心现前;妄心是属于后天生起的,有攀缘的,有分别的,常变动的,能善能恶的,牵拘于境界之内的,当吾人思虑了别时,便是这一种心现前。楞伽经以海水与波浪比喻此真妄二心,海水常住不变,如真心,波浪起伏无常,如妄心。
【真言】 真实的言语,又是神圣的言语的意思,为如来三密中之语密。
【真言心】 即阿字。大日经说:所谓阿字者,一切真言心,从此遍流出无量诸真言。
【真言宗】 依秘密真言而为宗,故名真言宗。又真言属秘密藏,为如来三密中之语密,故又称为密宗。
【真言乘】 又名神通乘。乘真言之教法而到达佛地,故名真言乘。因其教法很快就能令人成佛,故又名神通乘。
【真言教】 真言陀罗尼的教法。
【真言秘密】 真言是如来三密中之语密,故云真言秘密。秘密的意思不是秘密不肯示人,而是法身佛的三业幽微奥妙,不是等觉菩萨不能知晓。
【真言阿阇梨】 密宗传授秘法或是为人灌顶的法师。
【真言陀罗尼】 真言与陀罗尼。真言与陀罗尼,是同体异名。
【真身】 法身。见二身条。
【真身观】 观经所说十六观之一,即观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之佛身。
【真法】 真如实相之法。
【真法界】 真实不虚的法界,与真如同义。
【真空】 1.超出一切色相意识的境界,亦即小乘的涅槃。2.非空之空,叫做真空,这是大乘至极的真空。
【真空观】 华严宗所立三观之一。见三观条。
【真空妙有】 非空之空,空而不空,非如小乘偏执之但空,叫做真空;非有之有,有而不有,非如凡夫妄计之实有,叫做妙有。真空而能生万法,妙有而一切皆如,是真空妙有的涵义。
【真俗】 1.事理的别名。因缘所生之事相叫做俗,不生不灭之理体叫做真。2.在假空中三谛中,假是俗,空与中是真。3.世间是俗,出世间是真。4.在家是俗,出家是真。
【真俗不二】 真谛诠空,俗谛诠有,性空不乖相有,相有也不离性空,理事无碍,故不二。
【真解脱】 真正的解脱,即佛的涅槃。
【真无漏智】 真正无漏的智慧,即佛菩萨的智慧。二乘人虽然也有无漏智,但是他们未断法执,不灭所知障,所以不是真正的无漏智。
【真化二身】 真身和化身。见二身条。
【真应二身】 真身和应身。见二身条。
【破有】 1.破除执有的见解。2.破除三界九有的恶法。
【破见】 以邪见来破斥如来的正见。
【破法】 以邪见来破斥如来的正法。
【破夏】 破坏结夏安居禁止外出的禁例。
【破执】 破除我执和法执的执著。
【破僧】 破和合之僧,为五逆罪之一。有二种的破僧法,一是破法轮僧,如提婆达多立了五种的邪法来和佛的法轮对立,以便分离听闻佛之法轮的僧众。二是破羯磨僧,即在同一界之内作别种的羯磨(法事),以破坏羯磨僧的和合。此中前者罪最重,后者罪较轻。
【破斋】 破坏八关斋戒。
【破显】 破邪显正。
【破戒】 破坏佛所制的戒律。
【破戒五过】 破坏佛所制的戒律的人有五种的罪过,即自害、为智所呵、恶名流布、临终生悔、死堕恶趣。
【破和合僧】 五逆罪之一,即比丘们和合的在一处,以手段离间拆散他们,使他们不能和合的在一块修行,或霸占寺庙,逼令还俗等,都是破和合僧,因断人慧命,与绝人解脱善缘,故其罪至重,报亦最惨。
【秘印】 密教所传授的秘密印契。
【秘法】 秘教的修法,因秘教的修法很秘密,不随便公开示人。
【秘要】 不随便示人的切要法门。
【秘教】 秘密的教法,总称大日如来的教法。
【秘经】 秘密的经典,总称真言宗的经典。
【秘密】 秘是秘奥之义,是形容法门之深奥;密是隐密,言其法不随便公开示人。
【秘密戒】 密教的戒律,即三昧耶戒。
【秘密咒】 真言陀罗尼的总称,因真言陀罗尼就是秘密的咒语。
【秘密宗】 简称密宗,是中国佛教八大宗之一。
【秘密乘】 真言的教法。
【秘密教】 真言宗的总称。
【秘密经】 真言宗的经典。
【秘密号】 陀罗尼的别名。
【秘密藏】 秘密的法藏。
【神力】 神通力。
【神咒】 神秘的咒语,即陀罗尼。
【神秀】 俗姓李,洛阳尉氏人,少览经史,博学多闻,后依五祖出家。唐高宗上元中,五祖入灭后,神秀出住荆州的江陵当阳山,缁徒响风,道誉甚盛,是为北禅之始。武后则天闻神秀的声名,召赴长安,供养尽礼;又敕在当阳山建筑度门寺,以表扬神秀的功德。于唐中宗神龙年中卒,谥号大通禅师。
【神道】 1.天道、阿修罗道、鬼道等三道的通称。2.神妙之道,即佛道。
【神识】 指有情灵妙不可思议的心识,与现代所说的灵魂同义。
【神通】 变化莫测谓之神,无拘无碍谓之通,合起来说,就是既能使人莫测他之所以,又能为所欲为而了无障碍。
【神通乘】 指真言教。
【神通如意】 又名心如意通,即六神通中之神境通。
【神足】 神足通的简称。见神足通条。
【神足通】 五通之一,又名神境智证通,或心如意通,即身如其意,随念即至,可在一想念间,十方无量国土都能同时一一到达,变化无穷。佛十大弟子中,目犍连就是得了这种圆满的神通而号称为神通第一。
【神境通】 神境智证通的简称。
【神境智证通】 五通或六通之一。
【纳衣】 又名粪扫衣,即拾取人家弃之不用与粪扫一样的贱物来缝纳而成的法衣,为十二头陀行之一。
【纳戒】 受戒。
【纳具】 受具足戒。
【素食】 不杂鱼肉滋味的食物。
【素怛缆】 又作苏多罗,或修多罗,华译为经、契经、綖经等,是经典的通称。
【胁士】 侍立在佛两旁帮助佛教化众生的菩萨。
【胁侍】 与厍士同。
【胁尊者】 人名,由于昔业的缘故,在母胎六十余年,生时须发已白,年八十出家,自誓愿说:我若不通三藏理,不断三界欲,不得六神通,终不以厍贴席。后历三年,尽偿所誓,时人尊之为厍比丘,或厍尊者。
【般若】 华译为智慧,即通达真理的无上妙慧。
【般若时】 佛说般若经的时期,为天台所立五时之一。
【般若船】 (喻)智慧如船只能渡人出生死之大海。
【般若经】 宣说般若波罗蜜深妙道理的经典的总称。
【般若三昧】 得到智慧的正定功夫。
【般若波罗蜜】 般若译义是智慧,波罗蜜译义是到彼岸,般若波罗蜜是说般若如船,能将众生从生死的此岸,渡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彼岸。
【般若波罗蜜多】 与般若波罗蜜同。
【般涅槃】 简称涅槃。见涅槃条。
【般涅槃那】 简称涅槃。见涅槃条。
【般舟三昧】 又名佛立三昧,意谓修此三昧而得成就的人,能见十方诸佛,立于其前。修的时候,不坐不卧,从早到晚,又由晚到天亮,不是走,就是立,以九十日为一期,专念阿弥陀佛的名号。
【衰相】 天人将要死时所出现的五种小衰相或五种大衰相。见五衰条。
【记别】 又作记冚,即佛预记弟子成佛的事。
【财施】 三施之一,即以财物救济他人,其中有内财与外财的分别,外财是金银、财宝、衣服、饮食、田地、房屋、妻妾、儿女、奴婢、牲畜等身外之物;内财是头目、皮骨、牙发、唇舌、手足、脑髓等我们身体上的东西。
【财供养】 三供养之一,即以世间的财宝去供养诸佛菩萨。
【贡高】 自以为高人一等。
【贡高我慢】 自以为高人一等,踞傲自矜,侮慢他人。
【起单】 僧人犯了规,职事命令他拿去衣单,离开寺庙。
【起业相】 六粗相之一,即依惑而造作种种的业。
【迷妄】 迷与妄。不明事理叫做迷,虚而无实叫做妄。
【迷律】 迷的道路,亦即走向三界六道的道路。
【迷情】 迷惑颠倒的有情。
【迷执】 迷惑和固执。
【迷界】 迷的境界,亦即为烦恼所系缚而海转于三界六道之中的众生界。
【迷悟一如】 1.迷与悟都无自性,无自性即是空,大家空的体性一样,故谓一如,这是空宗所显的意义。2.迷如冰,悟如水,迷悟同属一体,叫做一如,这是性宗所显的意义。
【迷悟因果】 迷与悟的因果。以四谛来说,迷妄的因是集谛,共果是苦谛;证悟的因是道谛,果是灭谛。
【追福】 为死人做功德,追荐祈福。
【追荐】 与追福同义。
【鬼】 六道众生之一,有种种的分别,福报差的叫无财鬼,时常没有得吃,所以也叫饿鬼;有些虽有饮食,但是不够,叫少财鬼;有些福报大,常得饮食,叫多财鬼。
【鬼界】 鬼类的世界,为十界之一。
【鬼道】 六道之一,又名鬼趣,即夜叉罗刹饿鬼等的境土。
【鬼趣】 又名鬼道,即鬼神所趣向的境土。
【鬼神】 1.鬼是六道众生之一,神是天龙八部的通称。2.有威的叫做鬼,有能的叫做神。
【鬼神食时】 鬼神的食时,即昏夜,为四食时之一。
【展转食】 吃了一次正餐,移位再吃,叫做展转食,佛制不许。
【浮尘根】 在五根中有浮尘根和净色根之别,五根之外形,眼睛可以看到的,叫做浮尘根,因为它是虚浮之法。
佛学的现实论──十九年十一月在四川大学外国文学院讲──一近代两大思潮之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二现实主义为近代思想主潮三佛学现实论与现实主义之异同四佛学之现实论五现实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9
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居士编竺摩法师鉴定十六画十七画十八画十九画廿画廿一画廿二画廿三画廿四画廿五画廿六画卅三画十六画【器界】 器物世界,是山河大地房屋及一切器用物品的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5
一、努力寻悟人的自性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就连孽障重重的一阐提也不例外,这一观点经孤明先发的道生法师论证后,大概今天不会有人对此持有疑议了。那么,为什么一切众生又不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9
第三十三课 无间地狱与阎罗王地狱意谓地下的牢狱,分为根本、近边、与孤独三类。此在第二十四课课文及其注释中,已略说其情状,惟众生恶业,广泛重大,因之地狱器品,亦至繁多惨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6
第卅一、卅二、卅三课 综合指要1.大家都没有天眼,不曾看见过极乐国,也都没有神通,不曾到过极乐国,所以不应执定极乐国为有,若执为有,便是武断,这话是对的。但是,没有天眼和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6
第卅三课 净土宗 (四)十一、作观想以留印象观想念佛,在净土法门中,颇居重要,能使行者存留甚深印象,在识田中,以引动极乐国的整个庄严境界。观法虽然广大深玄,然而观其少分,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6
第三十七课 读经录要 (二)大般若波罗密多经 (1)十、善现言:六波罗蜜各有二种,一者世间,二者出世间。若行施时,以有所得为方便,著三轮而行施:起自想、他想、施想, 是名世间。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6
第卅四、卅五、卅六课 综合指要1.三十七道品,为修佛法的主要科目。修四念住,则于身、受、心、法四者,能得到不净、苦、无常、无我的正确认识,奠定了出离世间的基本观念。修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天台佛学本性胡晓光中国佛教哲学发展到隋唐之际,可以说是全盛的顶峰时期。这时候,在中国汉地的佛教其盛况甚至超过佛教的发源地印度。那时候,佛教典籍十分丰富,据记载,尽在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0
复兴近代佛教之先行者——杨仁山居士佛学思想研究吕建福清末杨仁山居士,以其创办金陵刻经处的弘法利生事业而闻名于世,他的精印佛经、广为流通及创办“祗洹精舍”培育佛教人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3
七、中国特色佛教自传入中国以后,就逐步走上了中国化的道路,这种中国化从学理的层面说,主要表现为佛教的儒学化。作为结果,是中国佛教逐步走上了世俗化、伦理化的道路,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8
23:简述八正道八正道的解释有两种含义:一是世间的八正道,即是正确生活的一种标准。二是出世间的八正道,是修习智慧解脱道之修行者所应遵行的生活标准。因此可以这么说,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4
浅议佛学十二缘起之触支触,所谓【缘六处有触】之触,在十二缘起说中,虽说触只缘六处,但事实上,触即是根、境、识三者之接触。故在一般的认识说,于前所述【缘根境生识】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2
第四节 有情的延续有情是蕴、处、界和合的生命流,非一期死了为结束,在因缘合会时,他将无限止的延续下去。能无限延续、须因缘的资粮。如灯有不断加油,才能永放光明。约~期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28
看开赵伯异 著书籍介绍:看不开,活着会很烦恼很痛苦很疲惫;看开了,生活将多乐事多福气多欢喜!佛说,管事容易管人难;管人容易管心难。有时候,我们责怪别人不肯听自己的话,其实
禅·看开时间:2024-06-12
佛学理念其实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存在,对佛学理念有所理解之后,我们就能够将所学到的佛学理念全数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且绝大多数的佛学理念都是我们为人处世的一个指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10
佛教禅宗思想秉持的是大道不可言传而只能意会,所以大部分的佛学哲理都是靠一些行为进行点化的。发展到现在,对于佛学哲理除了行为点化之外,其实还发展出了一种新颖的方法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10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其实都会有一场不一样的人生际遇,苦难和快乐交杂才会真的构成我们人生美好风景。但是如果我们在人生路途之中过于重视自己的物质财富,眼里就会失去一些能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9
布满佛学理念的佛教经纶上有说:富而不知足,是亦为贪苦。其实世间每一个人都一样,每一个人的欲望都能够如同无底的黑洞,永远没有填满的一天。但是能够控制自己不想将黑洞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9
禅宗与唯识宗、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律宗和密宗并称为中国佛教的八大宗派,而禅宗是中国汉传佛教宗派之中信徒最多、影响范围最广,甚至可以说是经久不衰的一个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8
佛教传统经纶是大部分信徒打开佛学佛理之门的重要钥匙,因为一些最基础的佛学佛理都会在佛教传统经纶当中找寻得到,当掌握了钥匙之后,我们所要做的就只有用钥匙拿到现实当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8
四禅八定与灭尽定一、各种禅定的差别:佛教很注重戒、定、慧三无漏学。任何人若想修行,首先必须持戒。如果连戒律都不愿意守持的话,要想解脱是很困难的。持了戒后要修定,因为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06
第四章 佛学之宇宙论 第二节 三千大千世界下从地狱,上至色界诸天,一日月周遍流光所照方 处名一世界。即以须弥山为中间,九山八海的小世界。一千日月,一千六欲天,一千初
佛学知识时间:2024-04-15
三下 十二 受三皈依的感化从前,韩国有个小孩子,每天听妈妈在佛前念三皈依,久而久之他也学会念了;一天,他问妈妈:念三皈依有什么好处? 妈妈说: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时间:2024-04-13
二上 八 学习三好做个好宝宝,要学习三好:一、要做好事不要打人害人,不要偷人家的东西。二、要说好话不说粗话骂人,不说谎话骗人。三、要存好心不要贪心,不要发脾气。学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时间:2024-04-12
四上 十一 太子降魔悉达多太子离开苦行林,来到菩提迦耶,他在一棵高大郁茂的菩提树下面,用草铺成一个座位,静静地坐在上面。这时,天气明朗,清净柔和的风吹着,太子的身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时间:2024-04-12
二上 三 尊敬出家人有一位出家的师父,到家里来,爸爸叫小和向师父行礼。师父回去后,爸爸对小和说:师父的志愿很大,离开家庭,到佛寺里去住,一面学习佛法,一面弘扬佛法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时间:2024-04-12
二下 七 不弄坏小鸟的家有个小孩子,拿着一根竹竿,想要弄破树上的鸟窝。恰巧这时,师父走过,他看见小孩子的举动,就站住了。小朋友!你拿竹竿做什么?师父很慈和地问。树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时间:2024-04-12
四下 十二 买智慧从前有个国王,派大臣出国去求宝。求什么宝? 大臣问。我们国家里面没有的东西。国王答。大臣跑了很多路,看到很多东西,但是找不到一件自己国家里面没有的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时间:2024-04-12
三下 六 心行端正才是美玉耶,是个姿容秀丽的女子,嫁给给孤独长者的第七儿子,她自恃美丽,瞧不起公婆和家里的人,也不听给孤独长者的教训。有一天,给孤独长者请佛陀来家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时间:2024-04-11
初级课题(七) 佛陀说法济度众生佛陀成道后,就开始说法济度众生的工作。最初,到鹿野苑教化乔陈如等五人,他们听佛说四谛法后,就成为五比丘 (1)。这是教史上最早的僧伽 SA
佛学入门简要时间:2024-04-10
第三课 戒杀放生文 明莲池大师作 (1)盖闻 :世间至重者生命,天下最惨者杀伤;是故逢擒则奔,虮 (2) 蛩犹知避死,将雨而徙,蝼蚁 (3) 尚且贪生。何乃网于山,罟 (4) 于渊,
中级佛学教本时间:2024-04-10
第一、二、三课 综合指要1.佛的境界甚深,凡夫谈佛,如坐井论天,不特所见甚陋,甚至可以说:完合不对。因为垂迹者,并非真佛,真佛不可说故。2.佛有三身,只有法身,才是
初级佛学教本时间:2024-04-10
佛、菩萨与鬼神的区别拜佛、菩萨的意义一般人都误以为佛教祇是烧香烛,拜鬼神的宗教,其实这是大大的误解。佛教固然不主张烧金银衣纸,也不以拜鬼神来求福佑,更认为佛、菩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时间:2024-04-10
第八课 天台宗(一)一、天台宗的渊源北齐 (1) 慧文禅师,,读大智度论「三智 (2) 在一心中得」之句,又读中论 (3)「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是中道义。」之
高级佛学教本时间:2024-04-10
45:解悟空性很重要所谓证悟空性者已是开悟了的大德了,可见学佛之人一下子就能证得空性的人并不多。对于般若空性,许多时候我们只能是望文解义,尽量保持正确的知见,用以
佛学的真面目时间:2024-04-09
后记本小册子的言说方式,乃妙泽个人一家之说,初衷只是想向大家说一说佛学的真实面目。稿子出来后,妙泽方明白什么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本小册子只能算是一点我个人的修证和
佛学的真面目时间:2024-04-09
第一章 佛法僧三宝 第三节 何谓法所谓法者,梵语达磨,泽云法,轨持义。轨谓轨范,能生物解:持调任持,不会自相。合此任持良性轨范物解两义,即名为法。此法,概括宇宙一
佛学基础时间:2024-04-07
第五章 百法之要略 第二节 心法心法,心作用的根本主体,自在线取各自所对境界,起分别虑知之作用。造善恶五趣轮转乃至成佛皆由此心,又叫心王,共八种识,识是心的别名,
佛学基础时间:2024-04-06
第五章 百法之要略 第三节 心所法心所法具云心所有法,心王所领有贪瞑等众多别作用。具有三义:(一)恒依心起,依心三方得生起;(二)与心相应,常与心王同依(根)同缘
佛学基础时间:2024-04-06
第七章 业感缘起 第一节 缘起论有神论者,以为一切现象,乃自神之创造而成,是为有神的宇宙论。佛教则不然,以缘起论说明宇宙万有。万有生起,完全属于自己之因果律。现在
佛学基础时间:2024-04-06
第三课 传统与现代融和传统的文化,是古圣先贤们智慧经验的结晶,但随著时代慢慢发展,有时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便需要有现代法门的增加。因此,传统的不是完全对或不对,
佛光学时间:2024-04-03
第十四课 佛光人的工作信条佛光山以文教开山,其文教的精神内涵,就是佛陀示教利喜的本怀,也是慈悲喜舍的实践。为求佛光法水传承久远,以下的工作信条与理念,凡佛光人均
佛光学时间:2024-04-02
五下 五 实行慈悲的教化自从舍利弗、目犍连和他们的弟子们皈依佛陀以后,佛陀的出家弟子,已经增加到一千二百人了;这些出家弟子,分布于各地,一面自己修行,一面弘扬佛法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时间:2024-03-30
第十三课 十善佛陀说了五戒,又说十善;十善是比五戒更进步而更完善的行为规律。十善是:一、不杀 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两舌;六、不恶口;七、
佛学启蒙时间:2024-03-29
五下 八 阿育王提倡佛教佛陀涅槃后二百多年,中印度摩竭陀国出了一位阿育王,非常勇敢,常打胜战;但却非常残忍,喜欢杀人;后来,他受了一位高僧的感化,觉悟到战争的惨酷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时间:2024-03-29
五下 九 佛教的南传与北传极力提倡佛教的阿育王,为了要把佛教传播於世界各地,他选派了很多宣教师,组织传教团,分别到世界各国去弘扬佛法。传教团到处,备受当地各阶层人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时间:2024-03-29
第二十八课 译经与求法佛经的原本,是用印度的文字写的;所以佛教传到中国,第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译经。从东汉明帝时,翻译《四十二章经 》开始;接着,如西晋时的竺法护
佛学启蒙时间:2024-03-29
六上 十二 十 善佛陀说了五戒,又说十善;十善是比五戒更进步而更完善的行为规律。十善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两舌,六、不恶口,七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时间:2024-03-29
佛典选读一、父母恩深世间一切善男女!恩重父母如丘山,应当孝敬恒在心,知恩、报恩是圣道。───《心地观经》二、孝亲之道夫为人子,当以五事敬顺父母。云何为五?一者、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时间:2024-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