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佛子当发上品心,求上品戒

佛日清凉宝 2021-11-25

# 戒法、戒体 #

虚云老和尚在一九五五年云居山传戒的时候,有一次开示戒法,以及如何得下品戒、中品戒和上品戒的戒体。

S虚云老和尚德相

虚云老和尚首先讲的是戒法。

“戒法者,佛为优婆塞优婆夷所制之五戒八戒,式叉摩那之六法戒,沙弥、沙弥尼之十戒,比丘之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之三百四十八戒,出家五众菩萨之十重四十八轻戒,在家二众菩萨之六重二十八轻戒,及一百八十四种羯磨,三千威仪,八万细行,诸多律仪,皆名戒法”。


我们作为佛弟子,五众弟子或者七众弟子,都是因戒而界定区分的。

下面讲的是如何得戒体。

“戒体者,当受戒时,领纳戒法于心胸,于身内即生一种戒体。此体虽非凡夫可以见闻,然一生之中恒常相续,有防非止恶之功能,是名戒体。戒体的优劣,在于受戒时发心的高下。故求戒者,当先明白发心。发心分下、中、上三品。”

QINGLIANGBAO

下品心 下品戒 

“一、下品心:于正受戒时,以智狭劣,誓愿不广,或心散乱,缘境不周,但得戒相守持,无克发体功用,是为下品心,即得下品戒。”

下品戒主要在于,智狭劣,誓愿也不广,受戒的时候心也散乱,对所受的戒或者对受戒的阿阇梨,对同受戒的戒兄弟,乃至受戒常住及坛场,心中对这些缘境都不清楚,只是顺着受戒仪轨走一遍,守持所宣说的戒相本身而已。这种状态,只能够感得下品戒。

我们了解这个之后,就不要犯这种过失。

一个戒场里面,如果是佛学院出来的戒子,如果是有善知识调教过的戒子,他的精神面貌就会完全不同。如果没有经过这个前提,懵懵懂懂出家的,有的连信仰都不甚清晰的,他的内心就没有求戒的功德。他也很谨慎,生怕受不了戒,拿不到戒牒,所以是被动的。这种往往就是下品心,就得下品戒。

中品心 中品戒 

“二、中品心。于正受戒时,心缘一切情非情境,但于所缘境上,仅能分断诸恶,分修众善,唯欲自脱生死,全无度生誓愿,是为中品心,即得中品戒。”

这样的戒子,对戒是恭敬的,也能够分断诸恶,分修众善,也有了生死的心。在受戒的时候,他心所缘的,比如阿阇梨,开堂、陪堂、引礼师父们,常住的师父们,乃至同受戒的兄弟们都能够恭敬,于这个道场也恭敬,能生感恩心。他在这个情非情境的所缘境上,都很如法。对戒相,对断恶修善,也是很细致、很认真,但是他没有发广大心,全无度生誓愿,这个就是中品心,得中品戒。

上品心 上品戒 

“三、上品心。于正受戒时,心心相续,见境明净,遍缘法界一切情非情境,于此境上,能发决定大誓愿,愿断一切恶,愿修一切善,愿度一切众生,是为上品心,即得上品戒。所以要得上品戒,当发上品心。”

虚云老和尚在这里讲到“于正受戒时,心心相续,见境明净。”就是在受戒的当下,心心念念安住在那个境里,比如在五台山受戒,你所见的是文殊菩萨的大愿在娑婆世界安立的一个圣地,而不是看土木瓦石,这就叫明,光明的明,净是净土的净,所见的这个境界就是光明而清净的。

一般的人没有这样的想法,如果很有悟性的人这样想的时候,他看到这个境,心马上就会有热量,眼眶就会湿润,有一种超越凡俗的、神圣的力量撞击着他的心胸,实际上这个时候他已经遇见文殊菩萨的金色界了。

虚云老和尚在这里说“心心相续,见境明净”。这个境是境界,见到这个境界的反应是什么?他的内心里知道这是光明的,是清净的。所以“遍缘法界一切的情与非情境”,按照这个修法来说,修到这种境界,由此明净所展现的所有的情,所有的境,无非都是诸佛菩萨的清净刹土。

当一个戒子置于这样的情与非情境上的时候,“于此境上”就能够发起决定的大誓愿,不仅能够断一切恶,甚至也代替一切法界众生来修一切善,也愿度一切众生。

所以当你的智慧境界越高、见地越高的时候,你的心力就越大。这样强大的菩提心力,他所感发的是彻底地与诸佛菩萨的真实世界相应,这才是佛来娑婆世界住持佛法、弘法利生的大悲愿力,这样子的心才能够跟诸佛菩萨的本怀感应。这种发心自然就是上品心,感得的也是上品戒。

所以虚云老和尚在这里就讲,“要得上品戒,当发上品心。”

老和尚又接着补充说:

“又当受戒前,应先究心缘境之宽狭,然后才可以立志高远,见相明白。若不预先深究,法相尚且虚浮,怎能得受上品戒?若或戒全不发,则虚受费功,徒劳一世。大须留意!”

我们要先问问自己的心,我的心境是广大的,还是狭劣的?这样子反观了之后,镜子先照了自己之后,就会立志高远。

“见相明白”。因为感得的戒体源于情与非情境,所以这个“见”,不仅仅是戒相。

情首先是指得戒和尚如释迦佛陀一般;教授阿阇梨犹如文殊菩萨一般;羯磨阿阇梨就犹如弥勒菩萨一般;七尊证犹如十方尊佛一般;诸位开堂陪堂就像菩萨教授一般;诸位引礼师父就像示范的菩萨一样;同堂的戒兄弟们就犹如亲近的眷属,如阿罗汉一般……这些是有情相;非情相,是指你所依的常住,睡的广单,拜忏的大殿,从戒堂到戒坛……物理空间,器世界的,这样子就“见相明白”

“若不预先深究,法相尚且虚浮。法相尚且虚浮,怎能得受上品戒?若或戒全不发,则虚受费功,徒劳一世。大须留意!”因为佛子本身就决定在戒上,结果戒都不明白,白白走过场而已。戒法、戒体、戒品根本跟你没关系,连边都没沾着,所以“戒全不发,则虚受费功”

这样徒有其名,捧了戒牒,搭了祖衣,身心世界里却没有产生戒的德,“徒劳一世,大须留意!”


  “缘境虽多,不外情与非情两种。情境就是一切有生命的动物,如人类鱼虫鸟兽等;非情境就是一切无生命的矿、植等物,如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草木房舍、衣药用具等。众生造恶,皆因迷着前境,如见财物起盗心,见美色生淫念等是。但恶业固由境起,善业还从境生,境是制戒之所依,亦为发戒之正本。如淫杀等依情境而制,其戒亦依情境而发;盗妄等依情与非情境而制,其戒亦依情与非情境而发。是故森然有境,皆是制戒之本、发戒之因。若能兴广大慈护之心,遍缘如上情非情境,于此境上发如上三大誓愿,与彼戒法相应,领纳在心,尽寿护持,是即上品戒体。”

悟公上人讲过,“当你在梦境里看到出家人的形象时,就相当于真正看到了活阿罗汉的功德。”实际上梦见出家人是很重要、很殊胜的。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平时就要培养对三宝的恭敬,对出家人的恭敬,心灵深处要有深刻的感受,梦境里才有可能显现出家人。

人的大脑自然领纳是有抉择的,有时候我们只在意自己在意的,我自己也有过这样的体验。那个时候我念了很久的《往生咒》,梦里也不会念。有一次出门的时候,在路上看到一个被车压死的小动物,碾得扁扁的,我当时就生起了悲心,给它念了三遍《往生咒》,当天晚上我做梦梦里就会念《往生咒》了,念得特别顺,醒过来还感谢那只死掉的小动物。

由于有了悲心,再给它念,这个咒念起来就会有力量,才会印象深刻,才具有穿透力。所以当你发起利益众生的心的时候,实际上第一个被利益到的是你自己,所有的众生都是陪练。

利益众生的心越真切、越广大,自己得到的利益就越多,心灵的土壤就会被真切的愿力所滋润、被广大的大悲水所滋养。虚虚地发心,心灵的土壤只是虚虚的一层水洒过,有可能连灰尘都没有被压住。

你受戒得的戒体,上品、中品,还是下品,全由你受戒的时候对情和非情境的见地所决定。

如果没有智慧,毫无见地,那就是下品戒;如果你有很高深的见地,心心相续,见境明净,遍缘一切情与非情境,发深广的大愿:“我受的每一条戒,一切法界众生皆如是受;过去不受这条戒的一切罪过、过患,我皆忏悔。”

所以受戒堂又叫忏悔堂。每一个戒相都是在宇宙中衡量身口意的功和罪的标准条款,我过去没有按照这个标准行持,所有的罪过我皆忏悔。众生没有建立这样的标准,我今天发愿:“在这个宇宙里,我率先在我的生命体里下载这个软件,然后这个软件像量子纠缠一样,遍缘情与非情境,让它们瞬间都具足。”那就是上品戒体了。

...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更新于:2021-11-25 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