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一座树屋实现一个心愿,20年建150多座,他是最懂人心的自然建筑师

素食环保 2017-03-15

树屋

是个多么具有童话色彩的梦!

20多年,150多座

“树屋大叔”小林崇

就是这个为你圆梦的人

谁的童年没有做过这样一个梦?

清晨小鸟啾啾把你从睡梦中拉起来

迷迷糊糊睁开眼

一只小松鼠正跳到身上

捧着几颗松子向你炫耀

走到窗前低头是森林

抬头是蓝天与飞鸟

拥有一间森林树屋是每个人都有的梦

而小林崇就是这样一个“造梦”的人

过去20多年

他在世界各地建造了超过150座树屋

被称为“日本树屋第一人”

小林崇出生在温泉之乡伊豆

川端康成曾这样描写过伊豆:

“白色的雾霭腼腆地在溪流上空漂浮。

竹林用寂寞、体贴、纤细的感情眷恋着阳光,

再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得上它了”

可想而知

毕业后在东京工作的小林崇

是如何怀念故乡的山和海

1994年邂逅世界树屋第一人Peter Nelson后

被城市压抑已久的内心

终于寻觅到了解脱之路

他决心自学建筑知识

在日本建造树屋

小林崇是最早把“树屋”概念引进日本的人

15年前他在东京都涩谷区神宫前

花了近3万元建造了第一间树屋

也就是如今的咖啡厅Hideaway

今天,你从冲绳走到北海道

日本各地都能找到小林崇设计的树屋

2005年小林崇成立了自己的树屋工作室

为每一个愿望定制一间树屋

“走心”便是作品的核心

2006年,冲绳今归仁村的树屋

满足一位作家“自给自足”的愿望

2010年在一位母亲的庭院中建起树屋

只为了却她去世女儿的一桩心愿

小林崇被亲切地称为“树屋大叔”

是因为日本的孩子都太喜欢他了

能够造树屋的小林崇

在他们眼里就像超人一样

他的出现简直满足了

孩子们梦寐以求的愿望

比如这座建造在栃木县佐野市的三层树屋

高达6米

小林崇还细心地为孩子们设计了木质滑梯

阶梯上细长的镂空方便孩子们攀爬

他不仅喜欢给孩子们“圆梦”

更热衷于在NGO为更多人“造梦”

2010年他为癌症儿童

建起“sorapuchi儿童夏令营”

这个轮椅和担架可以自由进出的树屋

为孩子提供身心治疗

告诉他们,疾病并不可怕

积极快乐地活好每一天更重要

2013年他在宫城县松岛市建的树屋

是为了给冲绳地震受灾地区重建信心

谁说家没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家!

小林崇自认为这些年最符合理想的作品

是2007年在吴哥窟建的高26米的树屋

实现了 “从树屋里看世界遗迹”的梦想

可这间树屋,也是他最心疼的

“已经五六年没有保养过了”

树木成长得如何?

木材腐烂情况如何?

他最怕的就是会像北海道的树屋一样

因为疏于保养

倒在一场台风里

小林崇相信,万物皆有灵

树木就是他的朋友

任何一间树屋的受损

不是少了件作品那么简单

简直就像是心里被挖掉一块

那么有人就会问了:

既然小林崇这么爱树木

那为何还要在树木上架房子?

这肯定会影响树木生长的呀!

▲设计团队通过三维激光扫描定位了所有树干甚至树枝的位置,方便金属框架避开树干,支撑树屋。

小林崇并不否认这点

因此在设计时

他就会顾虑到树木的生长情况和生长趋势

悉心呵护每一条根茎

使用让树木更好呼吸的水性漆

再涂上一层植物油做保护

而且相比降低到最小的伤害

他认为,唤起人们隐藏在心底的

对森林的向往与爱护更为重要!

“从猿猴进化而来的人类

原本也是生活在树上的”

只是嘈杂、喧嚣、快节奏

将本为一体的人与自然生生割裂开来

人们忘记了儿时的梦想

“登上树屋去重新看看这个世界”

渐渐地只在乎登高望远

而不管脚下踩的是什么

眼前看到的是什么

而小林崇所做的一切

其实是让人类

崇敬自然、回归本源

当你一旦踏进树屋

内心即平静下来

可以听见雨的声音

可以瞧见树叶摩挲

可以抚摸树木的纹路

原本迟钝的感官复苏了

这便是自然的魔力

说实话,造树屋这件事并不挣钱

但20多年来

小林崇从没有停下来的心思

他建了150多间树屋

几乎每天都和植物打交道

对日本400多种木材的信息了如指掌

如今,他是唯一一位每年都受邀参加

美国俄勒冈州举行的

树屋国际活动WTC的日本人

如今建造树屋的建筑师不在少数

可一辈子专心做树屋的人

小森只知道两位:

小林崇和他的朋友Peter Nelson

▲从5岁开始痴迷“树屋”的Peter Nelson也为之努力了一辈子

20多年前如果他没开始造树屋

现在的人生会变得怎样?

小林崇自己也说不清

也许在电视台工作一帆风顺

每日开车穿行在东京拥挤的街道

也许会和自己的故乡记忆渐行渐远

但肯定不会像现在这般

和森林草地如此亲近

▲小林崇在一席的演讲视频:《Treedom:树之国》,时长20分37秒,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更新于:2017-03-15 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