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有亲人、有恩人,也会有敌人或仇人,世间各色人等在我们眼中充满了差异。然而佛法却告诉我们,内心中所有的喜欢或不喜欢,乃至爱与恨其实都是虚幻的,在世界的实相里一切皆平等。所以,佛法非常重视怨亲平等的修持,强调修行不能失于偏颇。这里所说的偏颇可谓无处不在。
例如:有些人愿意接受亲人的批评,但不能忍受怨敌的指责。对于亲人,再深再大的伤害都能宽宏大量;对于怨敌,一丝一毫的伤害也绝不容忍。而有些人则恰恰相反,对外人永远能和颜悦色,对亲人却经常横眉冷对。只要听到亲人的一句指责,马上就会反唇相讥。有时,在一起生活得越久,反而越容易互相发脾气。
再例如:从恩德的角度看,亲人一点小小的善意,我们常常会感恩不尽;外人深厚的恩情,我们很容易遗忘。或者反过来亲人无尽的恩德,往往被我们被忽视;外人的滴水之恩,我们却愿以涌泉相报。
对于慈悲心也是这样,有些人对亲人充满慈爱,但对冤家仇人不仅毫无慈悲,而且充满怨恨。比如说,有些父母被自己的孩子咬破了手指,往往一笑了之;如果一条流浪狗朝他叫了几声,立刻会捡起石头狠狠砸向它。
还有的时候,我们在逆境中能够刻苦精进,遇到顺境就会放逸懒惰,这也属于偏颇。等等这些都要加以改正,修行,要努力做到怨亲平等。
那么,怨亲平等的道理何在呢?
首先,在漫长的轮回历程中,怨亲的关系是变换不定的。今生的亲人,过去世不见得是亲人,来生也不会永远是亲人;今生的仇人,过去世不一定是仇人,来生更不一定还是仇人。不用说前生或来世,就在今生几十年的沧桑变幻中,怨亲之间的转换也屡见不鲜往日的对手最终化敌为友,昔日恩爱的夫妻后来反目成仇,这样的事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
作为修行人,我们的目光要长远一些,胸怀要广阔一些。如果目光短浅、只看眼前,修行就会堕入偏颇。认识到怨亲关系的变换无常,修行才能做到平等。对于亲人要彼此关爱、善始善终,但不必过于贪执;对于怨仇,也同样不必太过计较,要一切随缘。
其次,无论怨家债主还是亲人朋友,一切众生都是我们过去世的父母。
轮回是没有起点的,我们无量劫来流浪生死,有过难以计数的前世,所以,现在的怨家也一定做过我们的父母,曾对我们恩重如山。如果只报答今生的父母,却仇视过去世的父母,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接受了这个道理,我们对任何生命,无论是亲人还是怨仇,无论是飞禽还是走兽,甚至对待非人或者魔鬼,都应该保持平等的怜悯之心,这就是怨亲平等。
从另一个角度看,是怨仇还是亲人,并不取决于对方,而取决于我们自己。朋友和仇人从何而来?如果我们总看对方的优点,自然会亲近对方,慢慢就能成为朋友;如果我们总是观察对方的缺点,自然会厌恶对方,发展下去就是怨仇。因此,是朋友还是仇敌,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如果想化敌为友,并不需要改变对方,只需改变我们自己。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避免修行的偏颇。
总之,修行要保持平等观。无论逆境还是顺境,无论痛苦还是快乐,无论怨仇还是恩情,都要平等对待,如竹巴三猛咒所说:顺缘由它去,逆缘随他来,一切无所求。这是修持平等心的珍贵窍诀,如果我们能够依此教诲来对待所遇到的一切人事物,修行就一定会有不可思议的进步。
假使你每天念地藏圣号,南无地藏菩萨、南无地藏菩萨念一千遍,每天念一千遍,能念到一千天,三年,三年一天不断,这个就难了。念一千圣号很容易,那你一个小时都不到,但是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7
修楞严咒的道理张尚德老居士开示一、福报修楞严咒,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福报要够,福报不够不可能修楞严咒。第二个身体要好,因为楞严咒是大悲咒的七、八倍长,念修时很费力;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3
财富是你命里有的,不用去争,命里有的丢都丢不掉,命里没有争也争不来,所以你要跟人竞争那岂不冤枉?《了凡四训》把这一桩事情讲得透彻、明白,把《了凡四训》多看几遍,
因果报应时间:2024-08-27
什么叫“实相”呢?“实相无相”,实相它没有相,这是头一个解法。又“实相者,无不相也”,所有一切的相,无不都是由这个实相里边生出来的,这是第二个解法。第三个,是“
宣化上人时间:2024-08-08
1、风水不重要,“境随心转”,要明白这个道理。古人有所谓:天下风水好的地方都被这些和尚、道士占去了。我们听这个话如何感想?圣贤书多读了几部,看法就不一样。大乘教里
向生净土时间:2024-07-17
赵州禅师是一位非常睿智的法王,人称“赵州古佛”。凡有所问,他经常不从正面回答,总会要学者从另外一个角度去体会。有一次,一位信徒前来拜访,因为没有准备礼品,所以非
星云法师时间:2024-06-30
如本法师答:人类出生在世间,必然终归要死亡一次,平等无有特权,这是生死(梵语samsaya)业报的定律,若现世不修证不得果,平时又无念佛功夫,临命终之际,必然随业投胎受生,漂流万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17
六道众生哪一个没有业障?不要说六道,六道之外二乘圣者,阿罗汉辟支佛、权教菩萨,业障都在,不能不修忏悔。忏悔真正的意思,我在年轻的时候章嘉大师教我,真修忏悔法,因
佛教故事时间:2024-03-26
同事们经常在办公室聊孩子高考的话题,高姐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每天不辞劳苦的带着孩子,奔走在去往各个补课班的路上,并且禁止孩子参加一切与学习无关的活动。真所谓
学佛受用时间:2024-02-13
索达吉堪布:现实中很多高材生反而陷入了人生的绝境。原因何在? 问:很多父母都觉得读书就能让子女获得幸福,但现实中很多高材生反而陷入了人生的绝境。原因何在? 答:离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31
索达吉堪布:学佛反反复复蹉跎几十年也进展不大,原因何在?问:我有一位道友,学佛没有多久就获得很大的改变和境界。而自己反反复复蹉跎几十年也进展不大。原因何在? 索达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9
索达吉堪布:佛教认为,一切事物有情的来源究竟何在?问:佛教认为,一切事物有情的来源究竟何在? 索达吉堪布:一切事物显现生起的原因就是因缘聚合具足,如果进一步去追溯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0
索达吉堪布:五蕴假合的人身意义何在问:五蕴假合的人身意义何在? 答:虽然身体在瞬间刹那地消失,但依靠它所积累的善业功德却会流芳百世。如同在风中荡漾的檀香气味,传到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19
1、有人问农夫:种了麦子了吗?农夫:没,我担心天不下雨。那人又问:那你种棉花没?农夫:没,我担心虫子吃了棉花。那人再问:那你种了什么?农夫:什么也没种,我要确保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时间:2023-08-09
1930年年,德国出了一本批判相对论的书,书名叫《一百位教授出面证明爱因斯坦错了》。爱因斯坦知道后,耸耸肩说:一百位?干吗要这么多人?只要能证明我真的错了,哪怕一个人出面
佛教故事:智慧故事时间:2023-08-05
「结缘」和「了缘」的意义何在?佛教只说结缘和了业,那是指结善缘了恶业,没有「了缘」的说法。结缘的意思,是对没有善缘或善缘不足的人,使他主动或被动地接受世法的帮助
《学佛群疑》圣严法师时间:2023-08-03
素食逐渐成为世界性潮流,成为注重健康的饮食选择后,素食的相关研究也就愈丰富。由这些结果显示,只要注意营养的均衡,素食不但不会影响健康,反而可以防止许多致命的疾病
素食问答时间:2023-08-01
星云大师宽心:怨亲平等佛经上记载的常不轻菩萨,每当外道以恶言相向、棍棒瓦石加之时,他仍然会以恭谨诚恳的态度回答说:我不敢轻慢你们,你们将来会成为正等正觉,你们都
汉传人物时间:2023-07-22
释迦牟尼佛主张不偷盗的意义何在? 问:释迦牟尼佛主张不偷盗的意义何在? 如本法师答:不与而取他物,暗中取得,名之为偷盗(梵语adattadana)。物物有主,非分之财,求之不
佛学常识时间:2023-07-11
释迦牟尼佛主张不邪YIN的意义何在? 问:释迦牟尼佛主张不邪淫的意义何在?如本法师答:染情逸荡,污秽交媾,名不净行。正式夫妻可正淫,若非正式夫妻,与外人之男女行淫欲
佛学常识时间:2023-07-10
释迦牟尼佛主张不杀生的意义何在? 问:释迦牟尼佛主张不杀生的意义何在? 如本法师答:断命曰杀,有情曰生,断有情生命叫杀生(梵语pranatipata)。为何释迦牟尼佛(梵语Sa
佛学常识时间:2023-07-10
释迦牟尼佛主张不饮酒的意义何在? 问:释迦牟尼佛主张不饮酒的意义何在? 如本法师答:俱有酒色、酒香、酒味,饮后晕醉放逸之饮料,名之为酒(梵语sura)。甚至注速赐康、吗
佛学常识时间:2023-07-10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有亲人、有恩人,也会有敌人或仇人,世间各色人等在我们眼中充满了差异。然而佛法却告诉我们,内心中所有的喜欢或不喜欢,乃至爱与恨其实都是虚幻的,在
佛化家庭时间:2023-07-03
近日,因违反产品质量法第三十九条(销售者销售产品,不得掺杂、掺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瑞士奢侈品牌BALLY关联公司巴丽(上海)
地狱警示时间:2023-06-18
以上所说苦集二谛是世间因果,灭道二谛是出世间因果,苦谛是世间的果,集谛是世间的因,灭谛是出世间的果,道谛是出世间的因。菩萨说此四谛告知舍利弗,乃为告知诸有缘众生
佛陀住世时间:2022-09-18
“导 语每个人都希望,在自己的人生路上,能有如指明灯一般的人,给予一两句箴言,指引自己前进。经历过人生的起起落落才发现,人生的很多智慧,其实就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
素食师兄时间:2022-09-12
我给同学们曾经说过,所谓的无量无数无尽,就连你们自己,姓黄、姓江、姓王、姓卢、姓傅,等等同学,连你们本身自己祖先人都是无尽的,都没有一个最早的,想都想不出来一个
佛陀住世时间:2022-09-09
正能量经典文化时间:2022-08-12
本县乡民赵珠,从事缫丝行业,已有数十年了,所杀的蚕茧不计其数。光绪初年,赵珠偶尔来到我家,看到后房有一处空的灶台,地势颇为宽敞,就租下来两个月用来缫丝。一天,
因果实录时间:2022-07-09
真谛中真空并非顽空,具足妙有用,所以空不异色。懂得这个道理以后,一切云屯、云彩,存立于空中,但它不碍于空的,它不会把空灭掉的,它本身就是空中之空之妙有,它藉空成
佛陀住世时间:2022-06-15
第二十九则出家要达道理,切切只尽自己,谦和每让三分,相见人人欢喜。出家要知道道理,而且知道道理了要管理好自己。所以“切切只尽自己”,要把佛法的道理作为法的镜子
佛日清凉宝时间:2021-11-15
断命曰杀,有情曰生,断有情生命叫杀生。为何释迦牟尼佛要为弟子们制定不杀生呢?其意义有五点,何等为五?(一)杀生害命,罪业深重,不能入佛门解脱正道。大智度论云:诸
如本法师时间:2021-10-27
一是环境关系中断,假使这个地方打仗了,你要搬了;或者这个地方环境要你出去做生意了,没有办法修了。二是自己习气,不欢喜了。很多人在这个道场里边,出了家了,该什么事
智敏法师时间:2021-07-18
富,就是要付出;贵,就是赞叹他人,成就好事。贫就是不肯布施,贱就是遮蔽别人的善根。贫贱、富贵各有二法,听来简单,在日常生活中,却富含深刻的道理。佛陀教育弟子:人
证严法师时间:2021-07-13
问:面对越来越大的生活工作压力,曾经苦苦支撑,现在却又想逃避。未来的出路何在?索达吉堪布答:佛教说缘聚则生,缘散则灭。因缘具足时,不管怎样都会发生;因缘不具足时
索达吉堪布时间:2021-07-02
我们想求生极乐世界,前行也是数数闻思净土经论。比如,对西方净土的因、果、事、理,依报、正报的功德庄严,往生净土的殊胜利益,往生的正因和违缘,西方净土的不共优点,
益西彭措堪布时间:2021-06-10
吃素的真义何在?就佛法而言,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人人都能成菩萨、成佛。基于这个理念,我们怎么能杀害众生,并且食用它们的肉呢?再者,一切众生都是我们过去的亲眷,吃众
惟觉法师时间:2021-04-19
龙潭崇信禅师,青州人,少年时很聪明。他家的附近有一个天皇寺,天皇道悟禅师住在那里,但是人们不知道他是一个大禅师。崇信禅师在家的时候是一个卖饼的,就住在天皇寺的巷
一诚长老时间:2021-03-03
如今,化太岁、谢太岁的法事在中国民间十分盛行。在寺院里,也会随顺众生的愿望,在法会中供养摩利支天菩萨,来祈愿禳灾除障,而在道教科仪中,则礼敬斗姆元君来祈福解厄。
圣玄法师时间:2021-02-16
1、第一个,你要能够了解弥陀阿弥陀佛的功德有哪些?你念这句佛号背后有四十八愿,你四十八愿完全不懂,你很难产生一个强烈的皈依心。念佛最重要的就是一心归命、通身靠倒
净界法师时间:2021-02-16
【四天王。地藏菩萨若遇杀生者。说宿殃短命报。若遇窃盗者。说贫穷苦楚报。若遇邪淫者。说雀鸽鸳鸯报。若遇恶口者。说眷属斗诤报。若遇毁谤者。说无舌疮口报。若遇瞋恚者。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0-11-25
原文:戒律之不伤一草,则不许吃菜,以吃菜为杀生,此种话,皆是阻人吃素,劝人吃肉之矫妄话。何不曰,我亦肉也,请先吃我。此话纵杀彼身,亦不肯说。则以吃菜为杀生,与吃
印光大师时间:2020-11-06
问:讲净土,应详说哪些道理?印光法师答:讲净土,要将净土为佛法中之特别法门,下凡与上圣共修之道,末世众生不修此法,则但种未来之善根,绝难现生出轮回等道理详说。节
佛学入门时间:2013-12-31
问:有句玩笑话:心脏本来就是偏一边,所以偏心是正常的。但是子女对父母来说,就像自己的手,手心手背都是肉,怎么可能偏心呢?这中间有什么道理?圣严法师答:偏心是正常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16
如今信仰的缺失、物质的丰富,令越来越多人迷失了自己。许多人整天东奔西跑、忙忙碌碌,各种压力此起彼伏,但在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生活目标后,却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活着。
藏传法师时间:2014-06-06
明勇法师访谈录:佛教经典不是迷信是佛陀讲述的道理明勇法师与大公网副总编辑史利伟佛缘由打坐而起当时我是在一个国企工作,和我住在一起的同事信佛。起初,因为我刚开始接
新闻资讯时间:2014-08-10
我们一般人追求名闻利养,你怎么把生命的方向调正呢?这不是勉强说:“我现在开始要走向正了。”没有用了!你要有一种智慧的观照,从佛法来说,修行要自我沟通。你要跟自己
汉传法师时间:2014-10-23
下面第三,「说障道无所畏」,障是障碍,「说彼魔、外障蔽圣道之法」。魔障道,外道也障道,佛能说,能讲得很清楚。魔跟外在哪里?实在讲,不是真的在外头,外头没有,全在
汉传法师时间:2014-10-27
所以,《般若经》上说般若无知,真智慧,起作用,无所不知。般若无知,无所不知,你必须要到无知,然后你才会无所不知,你要有知就有所不知。近代一些科学家讲,科学的说法
汉传法师时间:2014-10-28
净土法门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127集2014年10月31日讲于香港“仁、义、礼、智、信”叫五常,这是我们自性里头本有的。“五常”里头头一个“仁”,是仁爱,想到自己就
汉传法师时间:201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