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比喻。有一个人梦里在一百年当中享受快乐,醒来以后,会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还有一个人梦里只是顷刻间感受安乐,梦醒后,又会是怎样的情景呢?很显然,对清醒后的这二者而言,梦中拥有的快乐在醒时都是一去不复返。从梦境中醒来以后,梦中的快乐再也不复存在,再也不可能回来,两个人的内心可能一样空虚。也可以说,在梦境中享受快乐的过程都同样是如幻如梦的。
我们也可以这样去理解:尽管一个是百年中,一个是片刻间,但是所享受的快乐和梦境没有差别,都是显而无自性的。
若是仔细去观察,快乐和梦境是没有差别的。刚才在梦中享受快乐,现在醒来以后,梦境里的快乐都是假的,都不复存在。无论是百年中,还是片刻间,所享受的快乐都过去了,一去不复返,都是如幻如梦;若以智慧去观察,都是没有实质性的,都是显而无自性的,都是虚假的。
这也是比喻。在世间,有的人寿命长,有的人寿命短,有的人享受所谓的快乐的时间长一些,有的人享受所谓的快乐的时间短一些。到临终的时候,无论享受快乐的时间长,还是短,这些快乐都是带不走的。死了以后,对二者而言,快乐都一样过去了,内心都一样是空虚的。尽管享受快乐的时间可能有长有短,但是都如梦境一样,都是显而无自性。若是仔细观察,都是虚假的,都是无常的,所以没有什么可执着的。
也许也有这种人,生前得到了众多的利养,长时享受安乐,但是当他面对死亡的时候,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就如遭受强盗抢劫一般,丝毫利养也无权带到后世,只能赤手空拳、赤身裸体地离开人世。
仔细思维一下,自己为什么想获得利养呢?也许你认为:若是能得到利养,就可以在这个世间多活一段时间。其实,生命有长有短,但是到临终的时候都是一样的,你所享受的快乐都如同梦境一般,是显而无自性的,都离不开无常。到死亡的时候,你一分钱也带不走,一切都带不走。这个时候,一切都过去了,不复存在,你空手离开这个世界,没有别的。
也许你在世时能得到一些利养,也能长时间地享受安乐,但是到死亡的时候,这些世间的安乐、利养都如遭受强盗抢劫一样,什么也不能跟随你,你带不走任何东西,只能自己赤手空拳、赤身裸体地离开人间。这个时候,你在世时为了利养和世间的这些福报所造下的恶业,都会紧紧地跟随你,直到果报成熟。什么时候果报成熟,什么时候果报才结束,之前果报是不会结束的,也不会离开你的。
大家真的好好思维一下,要明白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我们应该利用人身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有一个明确的选择,应该有正确的取舍,这是很重要的。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很多时候,我们觉得累,一般都不是身体的累,而是心累,心被太多放不下的东西纠缠不休,被工作的压力折腾得疲惫不堪,于是,生命中最淳朴的快乐就会如同
佛教故事: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时间:2023-08-03
舍卫国中,有位长者的妻子生了一个儿子。这孩子诞生时,天上降下了金、银、琉璃、水晶、砗磲、珍珠、玛瑙等奇珍异宝,遍满整间屋子。长者见到如此殊胜的瑞相,连忙请占相师
因果报应时间:2023-08-03
星云大师宽心:万般烦恼皆因心动唐朝马祖道一禅师一生提倡即心即佛,他的弟子法常就是从这句话而契入悟机,彻悟后隐居大梅山。有一天,马祖派侍者去试探法常,对他说:法常
汉传人物时间:2023-07-22
有一段时间,佛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游行弘化。当时有一位天王的太子,名叫辟罗。一日,他从天上飞到祇洹精舍,五体投地顶礼佛足后,合掌问佛:这世间的人都在追求衣服、
佛教故事:佛经故事时间:2023-07-21
要经常观想地藏像,如果能够发心大的,地藏像常带在身上,有时候不能做礼拜,就用观想礼。如坐飞机、坐火车,你观想地藏菩萨现前,我在那磕头,做地藏形相什么样都可以。你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3-03-19
省庵大师的《劝发菩提心文念生死苦》中云:粪秽丛中,十月包藏难;脓血道里,一时倒下可怜!少也可知,东西莫辩;长而有识,贪欲便生。须臾而老病相寻,迅速而无常又至。无
贤一法师时间:2021-08-15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大觉世间的有缘,大家吉祥。今天我们跟大家分享一个话题,就是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就是说我们人世间一辈子呀,最后打拼的结果可以说是,竹篮打水一
宏海法师时间:2021-04-20
从思惟死殁无常跟生死的过患,我们得到了三个结论:第一个,生命是无常败坏的,不得安稳。如果你愿意在三界里面继续流转下去,你要做好心理准备。佛陀说,这个业力是飘来飘
净界法师时间:2020-11-29
从前有位最富有的人,他一生最欢喜珠宝和金银,可以说“珠宝满仓库,金银堆成山”,成为世界第一大富翁。因为他最欢喜金银珠宝,所以他的大儿子名叫钻石,二儿子名叫金子,
佛教故事时间:2013-12-23
唐朝马祖道一禅师一生提倡“即心即佛”,他的弟子法常就是从这句话而契入悟机,彻悟后隐居大梅山。有一天,马祖派侍者去试探法常,对他说:“法常,你领悟了老师的‘即心即
汉传法师时间:2014-05-01
新闻配图无关内容中新网建水9月22日电(记者于金贵)云南建水黄龙寺有着八百多年的历史,很多古建筑由于年久失修变成危房,寺院方丈释持忠便想着要重新整修一番,同时把寺庙
新闻资讯时间:2014-09-23
我们众生现在梦中,在这里造业,在这里寿命短暂,在这里冤家对头碰面,在这里(求)梦幻的功名利禄,在这里竞争,但是我们庄严的像佛一样的身体自性还在呀!就是在酣睡呀!
汉传法师时间:2014-09-26
唐朝马祖道一禅师一生提倡“即心即佛”,他的弟子法常就是从这句话而契入悟机,彻悟后隐居大梅山。有一天,马祖派侍者去试探法常,对他说:“法常,你领悟了老师的‘即心即
汉传法师时间:2014-11-23
傅大士云:“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假饶金玉满堂,难免生老病死。任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大士此语,正所谓“万般将不去,唯有
汉传法师时间:2014-11-29
唐朝马祖道一禅师一生提倡“即心即佛”,他的弟子法常就是从这句话而契入悟机,彻悟后隐居大梅山。有一天,马祖派侍者去试探法常,对他说:“法常,你领悟了老师的‘即心即
佛教故事时间:2015-01-13
万般烦恼皆因心动唐朝马祖道一禅师一生提倡即心即佛,他的弟子法常就是从这句话而契入悟机,彻悟后隐居大梅山。有一天,马祖派侍者去试探法常,对他说:法常,你领悟了老师
汉传法师时间:2015-01-19
万般烦恼皆因心动心一动,世间万物跟着生起,纷纷攘攘,无时或了;心一静,浮荡人生复归平静,纷争遁形,尘劳消迹。心的动态千差万别,“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心的静态是
其他文章时间:2015-05-22
“提起千斤重,放下二两轻”,一念放下,万般自在。所谓放下,就是要放下那些自私的欲望,放下那些无谓的执著,放下那些顽固的偏执。风起时,笑看落花;风停时,淡看天际。
其他文章时间:2015-05-26
若有人问佛陀:“应当如何对待爱情?”佛陀不会劝所有人出家,也不会让所有人学佛。佛陀会说:对感情不要太执着了,否则一定会带来痛苦,这些痛苦不是别人强加给你的,完全
藏传法师时间:2015-08-17
编者按:一般人将出家说成“遁入空门”,又认为出家人悟入空性,不执著于物欲,应该“空无一物”才对。但事实又如何?出家人身边真的空无一物吗?其实不然,佛教经典规定,
佛学入门时间:2015-08-26
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并不需要放在心里;人生的很多负担,并不需要挑在肩上。一念放下,才能感受到简单生活的乐趣,才能感受到心灵飞翔的快感。放下烦恼,就得到了快乐;放下贪
其他文章时间:2015-10-10
核心提示:阿姜曼· 布利达陀(Ajahn Mun Bhuridatta),泰国公认的阿罗汉成就者。1870年生于泰国乌汶省。阿姜曼年轻时拥有活泼的心智,在民俗艺术方面表现优异。成为比丘
藏传法师时间:2015-12-03
唐朝马祖道一禅师一生提倡“即心即佛”,他的弟子法常就是从这句话而契入悟机,彻悟后隐居大梅山。有一天,马祖派侍者去试探法常,对他说:“法常,你领悟了老师的‘即心即
汉传法师时间:2016-06-12
每个人学佛的因缘不同,接触佛法的因缘也不同,因为我们每个人累生累世轮回所带来的根性是不一样的,有深有浅,有善有恶。你倾其一生,能带走的只是种下的福报和造下的业。
其他文章时间:2016-07-02
省庵大师的《劝发菩提心文·念生死苦》中云:粪秽丛中,十月包藏难;脓血道里,一时倒下可怜!少也可知,东西莫辩;长而有识,贪欲便生。须臾而老病相寻,迅速而无常
其他文章时间:2016-12-06
现在很多人都在拼命地赚钱,拼命地追求利益,经历了那么多,辛苦了那么久,最终还是一无所获,只是绝望,没有别的。也有极少数人“成功”了,也就是真的得到钱、得到权力了
藏传法师时间:2018-01-23
生活情感时间:2020-04-04
更多文章时间:2020-04-11
佛学视频时间:2020-05-14
戒带给我们的帮助受戒不只是一个形式,关键是在我们内心埋下向善的种子。我们受声闻戒,是成就解脱的种子;受菩萨戒,是成就菩提的种子。常常听到有些人说,藏传佛教注重传
佛学视频时间:2020-05-16
佛学视频时间:2020-05-18
《喜足天》上师,瑜伽法,佛经,我心皈依无上胜福田,阿弥陀佛
佛学视频时间:2020-05-23
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大只佬》 的因果 电影《大只佬》是不是在讲佛偈?为何大只佬还俗?为何大只佬最后又再穿和尚服?女警李凤仪死得值不值?《大只佬》其实想讲什么
更多文章时间:2020-07-31
佛教智慧:放下执念,万般自在!
佛学视频时间:2020-09-06
摘自:《孤独是心的猎手:张国荣传》题记: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我这里出帐外且散愁情,轻移步走向前荒郊站定,猛抬头见碧落月色清明。适听得众兵丁闲谈议论,口声声露出
艺术人文时间:2016-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