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要吃饭,就不能像世间人那样,我们在这个上面也要随顺佛法的净化因缘。我们不但不杀生,而且要不贪食酒肉。佛说杀生者命短命,另外佛在经里说,啖肉者多病。吃肉的人多长恶病,这是佛亲自证得的,真实不虚的诚实之语。我们是发心学佛的,要成佛,就得随顺佛法,在饮食上也要随顺佛法。所以我们不但不杀生,而且要不食众生肉。因为世间的众生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滋养自己的色身,所以才导致杀生,使众生流血牺牲,失掉命根,受极大苦。
佛在经里说,佛以慈悲为力。举佛心的全体就是慈悲二字,更没有其他。正是因为这样,我们的本师和三世诸佛举体皆是利益,给众生拔苦兴乐,丝毫没有危害。我们是发心学佛的,将来要成佛,那么我们在修因地就要断除一切恶的气氛,不但不杀生,而且要不贪食众生肉。
佛说啖肉者多病,贪食众生肉的人多长恶病。心为病的根本,即我们色身患病的根本。比如说我们发心随顺世间的染污因缘,想贪食众生肉,这个发心就是恶性发心、危害发心、黑暗发心,因为这个心发得不好,举体都是痛苦、罪业、生死、这就已经是业了,没随顺佛法的净化因缘,而随顺了世间的浊恶染污因缘。这是发病的根本,病在心上,这个心一发,恶病的苦因就建立了,因上有了,果上就要成就啊,循业发现,循因结果,多长恶病。
因为我们发的是危害心,那么我们想福寿绵长,健康长寿,这就不可能了,与理不合。另外众生的血肉,佛在两千五百年前就看得清清楚楚,众生的血肉都是菌组成的,把畜生畜牲的血肉吃进我们的体内,它们就在体内发作,发生病变,所以多长恶病。
这是一个,从心上,根本上说;另外一个,把畜牲的血肉吃进我们的体内,病从口入,所以在体内发病。
佛说啖肉者多病,这是圣人的设教。世间人因为在迷,认为肉有营养,能滋养我自己的色身,能够使我自己健康,其实就是因为众生迷闷,没有按照事情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事物,我们佛门弟子要常随佛学,要熏习我们的慈悲心,所以我们要不食众生肉。再者说,我们不食众生肉,就不欠它的债,它就找不到我们头上来算帐了,欠债总是要偿还的,这个很重要,所以我们出家的佛门弟子、在家的佛门弟子,都要戒止酒肉。这和我们修学佛法是相应的,能够随顺和资助我们心上的觉悟净化。如果我们作为佛门弟子还贪食众生肉,就名不符其实,和我们的身份不相应了,这是一种危害。我们可以说,吃肉决定没有利益。从我上面讲的,这是一方面。
杀生者命短,啖肉者多病,这两句话都是我们本师金口宣扬的真实道理,我们修学佛法,佛说的真实谛理,我们是要通过具体的事物把它完成的,所以我们不杀生,也不食酒肉,这就完全随顺了佛法,是纯净化。佛在《楞严经》的四种清净明诲里说,修学佛法的人纵然能够得禅定智慧现前,似三摩地,三摩地就是正定、正受,也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好像是得智慧禅定现前了,得三摩地了,若不断杀生、食肉,那么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最终要堕入魔道,魔报后要堕入地狱、饿鬼、畜生三途道。我们修学佛法是纯净化的,不允许夹杂。我们不能断除酒肉,就叫夹杂。
就象一块美玉似的,包藏瑕疵,这块玉里有顽石,它就不珍贵了。我们修学佛法也是这样,我们贪食酒肉的生死习气,这种种子藏在八识田中,终究是病,终究是生死的祸患,必须把它连根剔除。
为什么我们开始修学佛法,最后堕入魔道呢,受魔报之后堕落三途道,就是因为病根未除。它不是成佛的种子,不是成佛之因,所以由于这个原因、这个生死习气、业障,那么终成祸患,堕入魔道。这是佛在经里说的。所以不要贪食酒肉,要断除、戒止酒肉、清净自活。我们不管出家人,还是在家的佛门弟子,若贪食酒肉,就令人感到反常。世间人贪食酒肉,是因为众生在迷,我们贪食酒肉,就使人感到可怕、反常---佛门弟子还贪食众生肉。
另外佛在《梵网经菩萨戒本》里说,不得食众生肉,食众生肉断大慈悲种性,三世诸佛所不欲见。我们出家僧人、在家居士贪食众生肉,这种想说做,恶性的发心,危害因缘,我们的大慈悲种性因此断绝、断灭,所以三世诸佛都不愿意看到我们弟子这样做业。因为佛法就是为了利益法界有情,利益六道众生,觉悟六道众生,度脱六道众生,我们只有拯救的义务,没有危害的权力。我们杀生是危害众生,贪食众生肉也是危害众生,如果都不吃众生肉了,就不能导致杀生是不是?
这是我们佛门弟子要向三世诸佛学,发慈悲心。什么是菩提心呢?佛在经里说,大慈悲心是。我们要熏习、建立我们的慈悲心,如果我们杀生、吃肉,就伤害了我们的大慈悲种性,法身慧命就受到伤害了。佛法是纯净化的。我们佛门弟子长斋素食,这是我们依教奉行,我们本师在三藏十二部教典里有明文教诫。这也是一大事因缘,不是说吃也行,不吃也行,必须得戒止酒肉。佛在《楞严经》里对弟子说,汝婆罗门,地多蒸湿,加以砂石,草菜不生。婆罗门是印度的一个种姓,婆罗门种族居住的地方多有砂石,不像我们这么土地肥沃,那儿都是砂子和石头。天气蒸热,草菜不生,连野草、野菜都不生,能长庄稼吗?所以老百姓就没有什么吃的。
老百姓尚且没有饮食,哪有饮食布施给出家人呢,所以没有办法,故而佛说,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为肉。佛以神通之力变化的饮食,假名五净肉,不是含灵的,是没有生命的。佛大慈大悲,为了使大家能够滋身行道。那么佛接着说了,你们不要贩卖如来,借着如来的说法,杀害生灵,贪食众生肉,做无间业。
另外,佛在《楞严经》里说,若食若服,若身身分,众生的、畜生身的全体或色身的一部分,就是若身、身分。若食若服,食就是吃众生的血肉,服就是穿众生的皮毛,皆是彼缘。我们把众生的血肉吃到我们的色身里,把众生的皮毛披在我们的身上,彼缘就是和这些畜生结下因缘,结下不好的因缘。它受了杀害,断除命根,种种流血牺牲,受极大苦,我们反而把它的身分据为己有,我们在畜生身上取利,这不就和它结下不解之缘,生死孽缘皆是彼缘。所以佛在经里说,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多劫,无有了期,互相杀啖。互相杀,互相吃,不像外教所说的牛马猪羊、鸡鸭鹅狗都是上帝造的,就是给人吃的,这是没有依据的,主观臆断随便说。
佛说的都是亲自证得的,人死为羊,羊死为人,如是多劫,无有了期,互相杀啖,这是佛在经里教戒的。就是因为这个羊在做人的时候横杀无辜,危害无穷,贪食众生肉,因为这个恶业,他失掉人身,堕入畜生道,被人家逼迫、宰杀、吃掉。这个因果律是丝毫不爽,因果自负,谁造谁受,自做业还自受。可是当羊的罪业消了,这一期果报散了,结束了,它还会返回人道,因为它的佛性不减。我们造业重了,就会堕入畜生道,被人家杀,被人家吃。杀不会白杀,吃不会白吃,所以受报的时候就难以承当了。你看那畜生被人使役,鞭催棍打,宰杀,流血牺牲,这个苦它愿意受也得受,不愿意受也得受,非受不可呀,就是自做业还自受呀。佛虽然愿力弘深,智慧广大,神力不可思议,但是它循业受报,佛也不能阻挡它循业受报呀。
佛说:假使百千劫,所造业不亡。不会消亡,定业不可转。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再亲的亲人也不会挺身而出代替我们去受报。所以我们明白因果律了,佛说的真实谛理,我们就自做主张自己拿主意了。一定要随顺佛法依教奉行,不委屈自心。这不就行了,一切都没有毛病。不要苟且偷生,得过且过,说今天行啊,面子过得去,人情过得去,未来的事情和果报还遥远,完了再说吧。这样就把自己欺骗了,那样就不行。必须得坚持修行,要长斋素食。
立杆就见影,循业就受报,这是无条件的。你说这个、那个原因,但是含冤被危害的这个众生它是不会饶恕我们的。就像我们欠人家债似的,欠的是这个人的债,他不会饶恕我们的,直到我们偿还债务为止。我们要有智慧,心明眼亮,看得破,放得下,否则受报的时候就重了,难以承当。这是从因果律上说,必须这样。
再说我们贪食众生肉,举体都是危害,丝毫利益都没有。众生的血肉气味浊恶,吃了这种饮食,除了我上面所说的危害---要偿还宿债以外,口业不清净。佛在经里说,天魔鬼神要来亲近我们,招诸魔障,这就没有好处。吃了酒肉,吃了众生的血肉,发昏沉,身体沉重,提不起正念,昏沉是一种妄想。加重了心肝脾胃肾、关节脉络的负担,各个器官的负担加重了,身体沉重、昏沉。另外,吃了众生的血肉,助发贪欲。所以这不都是生死障碍嘛,不利于我们修禅定、修学佛法、净化身心。
再说这种饮食气味浊恶,我们口业不清净,我们念经、念咒、念佛不恭敬、亵渎,所以没有感应。佛金口宣扬的觉悟人心的清净之法,以吃酒肉的口去诵,那就不相应了。所以必须得断除酒肉。这不是我说的,这是佛在经里有明文教诫。
世间众生都是在迷,弱肉强食。鸡鸭鹅狗、牛马猪羊、飞禽蠕动、鱼鳖虾蟹之类,因为它们的力量软弱,我们比它强盛,这不是弱肉强食吗?弱肉强食,就是因为弱的一方没有办法。野兽要吃我们也是弱肉强食,野兽强大,我们软弱,没有办法,可是我们并不甘心情愿让野兽吃呀。在这里就没有公理,对不对?都是昧着良心做事,它不通达佛法。谁该吃呀?谁该吃谁呀?如果互相吃起来,那么我们也是众生,那么反过来,别人要吃我们的肉行不行?畜牲要吃我们的肉行不行?那肯定是不行,是不是? 所以祖师说,我既爱生,物我皆然,物就是这一切生灵,它也爱它的生命。包括鸟兽之类,如是思之,生可杀乎?不可以杀、不可以吃。
我们佛门弟子要大慈大悲,不但不杀不吃,而且尽我们自己所能去拯救它们,去救度它们,使它们各得其所,各安生理。鸟儿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鱼儿在水中享尽天年,野兽在山林里度过它的一生。人间正道是沧桑,种田织布,正常地生息生存,何必你欠它的,它欠你的,纠缠不清。今世纠缠不清,尽未来际也纠缠不清。都是互相酬还宿债,更没有其它。人都是妄心用事,如果我们提起正念,端心正意,以慈眼看众生,以佛的法眼、慈悲眼,我们就会感到这种事情可怕、反常。所以举体都是危害,丝毫没有利益。
杀生者命短,啖肉者多病。鸡鱼肉蛋,这是有生灵的。凡是含灵众生都不许吃的。另外植物,佛在《楞严经》讲五荤,五种荤菜,在我们中国就是葱类,韭菜类,蒜类,大葱、小葱、洋葱、韭菜、蒜台、蒜苗、野生的小根蒜。这些饮食气味浊恶,看来好像是野生,没有生命,但是佛在经里把它说得很严重,不是佛有意识地把它说得严重,它本身的危害就这样,不亚于食众生肉。它们是障道因缘,气味浊恶,招诸魔障。所以必须把它断除。
众生肉,鸡鱼肉蛋,葱韭蒜,还有烟酒,佛虽没说戒烟,而抽烟是一种嗜好、贪欲。为什么戒烟那么难,戒不了呢?就是形成了不好的生活习惯,染污因缘,它就障碍我们修戒、修定、修慧。佛门弟子,出家僧人不能抽烟喝酒,在家居士最好也不要抽烟喝酒,不相应法。所以我们要断一切恶,这都是恶作。佛说,不要不应做而做,应做而不做。要断一切恶,要修一切善。
对于饮食,我们佛门弟子特殊的生活方式、习惯要建立,要熏习,不能和世间人一样啊。比如饭馆是个杀生害命卖酒肉的地方,是个不善之处,所以我们佛门弟子到饭店去吃饭,严格来说就不相应。冤魂聚集之地,它能有吉祥吗?所以我们得把这个事情认识清楚,要防范,防微杜渐。说那没啥,方便出下流,这也没啥那也没啥,道就没了,佛法就没了,举体都是世间的染污因缘了,所以为什么我们要念佛、念法、念僧呢,这样我们心明眼亮,就能够防非止恶,发起我们的净业。这个就是在饮食上和不杀生的善法。
修行还是越严格越好,纯净化,不掺杂。掺杂终究是病,不要掺杂。严格来说,牛奶、鸡蛋和蜂蜜,都是众生的身分,牛奶也是众生的精血变化成的,减损它的身分,滋养我们的色身,这不也是有帐可算吗?小鸡为什么下蛋给人家吃,世间有句话,今世不还来世还,小鸡下蛋还三年。这是世俗的话,虽然这话并不是从佛经引用,佛未说过,但是人们从长期的生活中也有了认识。
一个鸡蛋也是由鸡的血肉凝结而成的,减损了它的身分。大家都在农村待过,鸡下一个蛋,那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说是受极大苦,没有被杀害之苦那么严重,但是苦呀,苦的程度也不轻,这个鸡蛋才能下出来。你看那小鸡下蛋的时候,叫半天下不出来,你说苦不苦吧,下出的鸡蛋有些时候皮上还带血,也受了很多痛苦的,减损它的身分,但是为什么它受这个果报呢?是循因结果,酬还宿债。什么事情都不是无缘无故的,我就这个来说明因果不昧的道理。做恶得恶报,做善得善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循环报应,丝毫不爽,决定不差。
我们佛门弟子出于慈悲心,我们就不用它的身分,不欠它的债。鸡蛋谁都吃过,一股腥气,它不像蔬菜豆腐那样。包括牛奶、蜂蜜也是这样。蜜蜂采花,然后回来做蜜,也是通过它的辛勤劳动,酝酿而成的。蜂蜜仔细品尝起来,也是一股腥气的。酿蜜的时候,从箱子里出来的死蜂特别多,掉头的,掉膀的,然后还得经过过滤,为什么酿蜜给人家吃呢?不就是欠人家债,偿还宿债。
看我们要求到什么程度,严格到什么程度。有些人说我不杀生就行了,这些酒肉照样吃。吃有吃的罪,不能白吃。这是佛在经里有明文教诫的。今生虽然托生为畜生,将来还能成佛呢,都是我们的亲人,是未来的诸佛菩萨,怎么能互相杀互相吃呢,这是一个道理。杀有杀的罪,不杀、吃有吃的罪;不吃,做还有做的罪;不做,买还有买的罪;不买,出主意,传授方法也是罪。说我这些都不介入了,亲戚朋友来吃饭,出于人情面子,说你多吃点多喝点,这所做业成了,你还是随顺这个染污因缘,你没给人家讲清道理,吃酒肉的危害。没净法予人,你让人多吃点肉多喝点酒,这不是染法予人吗?不是真正利益他。因为咱们是按佛法说,不按世间感情说。按世间感情说举体皆是罪业生死,那没有意思,道理就是这样,不掺杂虚妄、什么感情啊,人情冷淡道心生,妄情是生死。佛法你随顺了,才能肃然。佛就是这样讲的。心生了就是业,你让人家吃肉,让人家喝酒,这本身就是生死的过咎呀。
为什么学佛多年也不能出苦,还烦躁不安呢?就因为还是牵缠,不得清净解脱,要是我们真实地实行佛法就不会了。从理上就是这样,这就是真实谛理,要觉悟净化,我们还去发起过恶,那就不行了。这就是不杀生不贪食酒肉的道理。
现在杀生尤为严重,大家在世间知道。将来这个业果谁来承当呢?谁做谁来承当。不是说我们皈依三宝受五戒了,就得佛法利益了。得把不好的恶习减损断除,这是个本份事,是应当的。不在这个上下工夫,其它都是无济于事的。全凭心上用工夫,我们能随顺佛法,做到了,这就是心上的工夫。在具体的事情上不犯过恶了,这就是达到修行的目的了,出苦的真实道路。
我们和大觉世尊比较起来,有天壤之差,佛割肉喂鹰,为了救鸽子,把自己的色身割下来喂老鹰,舍身饲虎,我们纵然达不到像佛那样大喜大舍,舍弃生命去利益众生,但是我们也不不应该去杀害众生,去吃众生肉,这一点基本的我们还要做到吧。
再说未来的果报难以承当,苦得不得了,所以我刚才说的,我们都要履行,佛门弟子嘛,必须这样实行。另外佛门弟子要尽佛门弟子的份,在社会、家庭,我们处在什么样的位置上,我们就应当敦伦尽份,就象印光大师说的,要敦伦尽份,上敬下和。我们在这里修学佛法,我们还没成佛,都是我们国家的公民,所以我们作为公民,要尽公民的义务,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首先要模范地遵守国家的宪法、法律、政策,对于我们要承当的义务责任要尽职尽心尽责,爱国嘛,这样才能做一个好公民。这是我们佛门弟子应当做到的,作为一个公民来说,应当这样。这是在社会国家方面,因为国家繁荣昌盛,我们个人和家庭才能安乐幸福,过去讲臣要忠,我们要报效国家,佛也讲要报国王恩国土恩,这是一致的。
所以我们在家庭中,做父亲的,按照儒教,佛教也是这样,要父慈子孝,当父亲的要慈悲,抚养教育自己的子女,因为这是作父亲的责任,必须完成的。做儿子的处在儿子的位置上,要尽儿子的份,要孝顺,赡养老人、供养衣食、使他们安度晚年,这不都是作儿子的本份吗,这也是和佛法相应的,如果不这样,那也是违背佛法呀。丈夫和妻子组成家庭,互相依靠才能正常地生活,夫要和,夫和妇顺,作丈夫要和气,商量办事,作妻子的要随顺,这样家庭才能和睦、安乐、幸福,处在妻子的位置上要尽妻子之份。这是父子关系、君臣关系和夫妻的关系。兄弟之间也有它的正确人际关系,当兄长的要宽和,弟弟要忍耐,情同手足,互相帮助。朋友要讲信义,互相信用,这样才能和谐,关系理顺了,就一切如法如律了。
我们佛门弟子别忘了自己的本份事,作为一个佛门弟子来说要念佛念法念僧,守五戒,好好修行,在家庭、社会,也要尽我们佛门弟子的份,要规规矩矩、老老实实、本本份份、仁仁义义的,所以这样既做个好公民,又做个好信徒,就和佛法相应了,这也是我们应当完成的。
克己循道,以身循道,克服自己去遵循佛法,就不会错谬,我们任性说,一切都我说了算,都得听我的,那就不行了。心要低下来,柔和善顺,卑躬谦下,这样上敬下和,我们没有障碍,众生没有障碍,大家安安宁宁地生活、学习、工作、修行,何必一天弄得挺烦恼,牵挂障碍,坐卧不安,修学佛法不得利益呢?
牵挂障碍,坐卧不安,这些事情都要把它认识清楚,我们不好的习惯,恶习还很严重呀,首先得认识它,然后在生活中磨练减损它,去躬行实践,这样才能够少分相应,现在能够减少苦的程度,罪业的程度,就可以随顺佛法,不这样,怎么能出苦得乐呢?不从纷争得、不从斗乱得、不从争强斗胜得,心里要有所遵循,从遵循佛法得,这是个转折,必须得承认。爱乐随顺,这样就如法如律了。
我说的就是这样,不这样就不行呀,因为我们这个世间一个人一个心,一个心想一样事、说一样话、做一样事。善恶逆顺,罪福苦乐,千变万化,错综复杂,谁能应付得了呀?我们唯有依教奉行,用佛法来理顺,这个乱麻就能出头,否则尽未来际也纠缠不清,不得清净解脱呀。不是那么容易的,这个色受想行识五蕴大山是无始劫来积聚而成的,那么我们一天工夫信佛皈依三宝就能把这个生死疲劳打破了?得认识自己这种恶劣习惯,恶习,肯于放舍,就像治病似的,你不医治它,将来终究是一个祸患呀。习气成暴流,我们的生死习气就酿成无边的生死暴流。
因为大部分居士生活在世间,出家人也是这样,三皈五戒看起来挺平常,其实关系到生死的大事,成佛的大事。这是阶基,做人的道理,基本的修持,基本功,要不从这里走出来,要想进修无上觉道那都是障碍。
另外我们在家庭、社会、邻里、朋友之间要广行利益,不要危害,不要非理而取。好事利益他人,困难留给自己。应当这样修学,和世间正好相反。别一事当前,我在其中,往后撤步,别抢在前边,这样我们才能够广阔天地,发心发愿求生极乐世界,好好念阿弥陀佛。
三皈五戒就是这样。我说的这些不一定所有的佛门弟子,包括出家人认识得都那么清楚。认识还不清楚,那怎么实行呢?那不可能了。这个呢,占用大家时间,我在这里烦琐反复地给大家说说,作为参考吧。必须这样,第一不要危害众生,第二不要非理而取占便宜。我们的身心,身口意三业但随顺佛法,这样就没有错了。你不这样,那就不行,道路就走不通。谁给设的障碍呢?自己心设的。
我们此生幸运得到暇满具德的人身,对于细微的取舍道理能把握的到,所以有闲暇与机会去行持。其他生命如畜生等,虽然各自具备了一些特点,但是却没有机会行持细微的取舍。因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20
第二篇 十字街头好参禅 - 佛法的政治观每当选举时节来临之际,许多候选人、助选人都很希望获得佛教团体的认同或推荐,而关心政治的民众,往往也争相了解佛教团体的想法与作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9
布施的重点是指要自然生起给予的心,而不是指外在所给予的东西。戒律即是要能够守规矩。就好像在座有很多学生,学生们在学校守持校规,而在家的善男信女们尽到自己的责任,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19
在有些人的观念中,之所以选择修行佛法,大部分是因为生活出现了问题。他们认为,有的人突遭不幸,心情郁郁,学佛是想找寻一个心灵的寄托;有的人脾气不好,难以改变,是想
佛答时间:2024-12-19
一日,洞山良价禅师上堂,座下有僧问:时时勤拂拭,为甚么不得他衣钵?未审甚么人合(应当)得?良价禅师道:不入门者。那僧道:只如不入门者,还得也无?良价禅师道:虽然如此,不得不与
禅宗公案时间:2024-12-18
对话如月草堂徐楚峰 揭秘沉香与生活沉香自古以来,即被列为众香之首,而大多数人只知沉香价格高昂,并不了解沉香背后的历史文化。近日,如月草堂香道文化的创始人徐楚峰接
沉香文化时间:2024-12-14
几年前,第一次看同修们推荐《僧伽吒经》。当时就好奇地浏览了一下,因为经中开头,用很长的篇幅,说读诵抄写此经的福德,如何如何不可思议。满脑子科学逻辑的我看完后狐疑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1
宋明一大雅沉香在文化中实属大端。宋明士人以焚香为常事,燕居而求幽玄霞举,沉香是不可或缺之物。既有刘克庄所谓沉水一铢消永昼,蠹书数叶伴残更,更 有曾几《东轩小室即
香道资讯时间:2024-12-08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沙弥别行篇》解读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济群沙弥是出家身份的起点。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个人来说,当好如法的沙弥,将给未来僧伽生涯奠定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6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沙弥别行篇》解读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济群第二节 劝说出家的利益这一部分,律祖引用《华手经》、《大智度论》等经论,进一步阐述劝说或辅佐他人出家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5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沙弥别行篇》解读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济群第五节 出家者之凡福行谓有比丘出家已后,但知持戒,不志尚道。以戒为上,余悉不为。用为非道,内多嗔怒。自污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5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在我们学习实践当中,最主要是僧宝,先是依僧宝而闻法,以开智慧而见佛。所以佛法一代一代传下来,非常的不容易的,除了内在有浓浓的那份情感,那种信仰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2
解脱生死的确是身为佛教徒,无论出家在家都应慎重面对的根本大事。此语并非表示佛教徒是出世的、是逃避社会责任的;相反的,身为一个佛教徒,更应该作为表率,尽心尽力去,一般公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8
一、以佛法研究佛法来宝岛一年,对于佛教的近代作品,读了不少,而最使我同情的,引起非常感想的,是这样的一句:「我们应以佛法来研究佛法」。这是绝对的正确!「佛法」,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3
二、佛教之兴起与东方印度一 东方与西方印度文明的开拓者,属于西方移入的阿利安人。印度的每一区域,都曾渗杂了阿利安人的血统;每一思想,都曾受过阿利安传统文化的熏陶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3
四、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印度之佛教』第十七章──一 秘密思想之滥觞佛元八世纪以降,秘密教日见风行,以身语意三密相应行,求得世出世之成就果也。密咒远源于吠陀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梦参长老,当代高僧,出生于1915年,现在五台山真容寺静修。1931年在北京出家,法名“觉醒”,他认为自己没有觉也没有醒,再加上是作梦因缘出家,遂自己取名为“梦参”。梦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20
上师教言集:并非我有神通,不过我确实可以通过一个人说话做事等各方面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佛陀也曾说过,有烟之处必有火。想知道自己前世是什么,只要看看今生过得是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6
药师佛法门小常识药师法以药师如来为本尊﹐为息灾﹑除病﹑延命等目的所修的法门。其中﹐天台密教则以七佛药师为本尊﹐故谓为“七佛药师法”。药师净土药师净土(净琉璃世界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7
虽然从政治和社会的权力关系而言,现代化一重要的意义在于宗教与政治之间形成了政教分离的格局,从而把公共性的社会空间交于俗世性的政治去处理,宗教逐渐从全能性的意识形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香道讲究静观不语需要人们随着袅袅升起的轻烟静静地感悟其中的人生道理古人焚香是为了享受高雅也是宫廷贵族们显示身份的象征而在现代喧闹的都市生活中也需要这种动中求静的
香道道具时间:2024-10-21
贾宁燕老师是国家一级茶艺师,著名香文化推动者,香道课讲师。她和著名的茶艺大师乔木森老师学习香道多年。为什么香道课要让茶艺老师来教呢?慢与静,是品茶与品香的共需。
香道培训时间:2024-10-17
第三章、佛法究竟主张什么样的人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只顾耕耘,不问收获。尽心尽力,不贪不求,无疚无愧,自在自得。领悟了佛法的宇宙观和因果观,佛法的人生观也就顺理成章了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6
第四章、究竟应当怎样修行佛法不离佛法行世法,不废世法证佛法。佛法之修行,被蒙上了太多的神秘色彩。结果,不仅佛门之外的人如堕五里云中,难明真象,而且连诸多佛门之内的人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6
前言佛教,严格地说,并不是一种宗教,因为它不仅不信仰一个至高无上的神灵,而且根本是无神论的。佛教是佛陀的教诲,一定要说它是宗教,也只是意味着它有所宗(宗旨)有所教(教诲)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6
第一章、佛教如何看待宇宙有乃空现,莫讳空而执有;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本章副标题中的后一句(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是江味农居士所著《金刚经讲义》卷三第37页的一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6
【问题】顶礼嘎玛仁波切!请活佛开示,从佛法因果角度来看,应该如何理解犯太岁和本命年?【嘎玛仁波切答】总体来讲,犯太岁、伤太岁等,是依照道教的说法。藏传佛教里面,一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6
将谈斯旨,须先声明者二事。一、凡学各有其学之相貌,如一般人有一般人之面貌,瘦者、肥者、白者、黑者不一而足,今欲认识其人。则只认明其人之为白、为黑、为肥、为瘦而已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5
第九章 在见性中实现生活云月是同,溪山各异,万福万福,是一是二。宋无门和尚禅的本质是示导见性。禅家说,见性成佛。见性是真我的自然流露,不是凡我的放纵与浪漫。禅的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1
[释了幻]婚姻与佛法:声闻、缘觉乘的离欲观 声闻、缘觉乘的离欲观声闻乘:指听闻佛陀声教而证悟之出家弟子。缘觉乘:不必亲闻佛陀之教说,系独自观察十二因缘之理而获得
悟性时光时间:2024-10-11
黑龙江大庆市佛教协会举办第二届学习佛法交流会交流会现场法喜充满2012年7月14日至15日,黑龙江省大庆市佛教协会第二届学习佛法交流会在大庆市净觉寺隆重举行。大庆市佛教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10-10
2011年5月13日至16日,首届河北赵州禅临济禅生活禅学术论坛在石家庄市召开。山东大学哲学系教授陈坚在论坛中提出:禅宗的本质就是生活禅,而生活禅直接目的就是使平凡的日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9
前言根源于佛陀自觉的佛法,自印度南北分传,为了有益于人心,为了解决世间的苦痛,法门竞出:或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或说世间一切善法皆是佛法;或说不净观是甘露门;或说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9
觉悟与奉献新世纪佛教的修行与生活理念华方田说到觉悟与奉献,极易使人想起多少年来我们所经历的思想教育。这里我所说的觉悟与奉献是佛教对人生的阐释,是现代佛教徒所应提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8
无论谁学佛都想改脾气,为什么改起来那么难,甚至继续挑丈夫或妻子的毛病?想管对方,遇到不同意见的时候还在辩论,总是生不起恭敬心,这一般都是不深信因果造成的,这个因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2
人间佛教近几十年来的发展,既是中国佛教信仰传统的继承与光大,同时也是当代中国人间佛教新传统的建构。其中,净慧长老于1993年提出的生活禅信仰理念及其20年来的刻苦实践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0
从古到今,很多艺术家都将参禅打坐作为一种特殊的创作训练,因为禅意通常能给人带来参透人生的智慧。禅家认为,心与宇宙合一,人回归自然之后的艺术创作,才能真正展现心境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20
现在在中国谈起佛教,常常会受到别样的眼光。反应常常会是那是迷信、太消极,太保守。把佛教作为智慧之学,最起码作为哲学思想来看的,真是少得可怜。智慧的佛教,教人获得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19
生活中的佛教蕅益大师的九华山胜缘智旭(15991655)大师,字蕅益,是明末清初高僧,后人尊为净土宗九祖。大师一生淹贯内外典籍,著作等身,严净毗尼,极阐净土。大师与九华山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6
佛法在世间(三则)刘先和一、善良与慈悲我长久以来总是认为,善良就是慈悲,慈悲就等于善良。从对妻子的观察中我才得知,二者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妻子心地很善良,极富有同情心,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6
自古以来,信佛的人很多,而成佛的人很少。仔细检讨一下,不是佛法不灵,而是信佛的人动机不纯。绝大多数人,名义上在学佛,而潜意识里却只想求佛——求佛菩萨保佑我逢凶化
佛答时间:2024-09-04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浅释》◎一九八三年宣化上人讲述于美国加州洛杉矶金轮圣寺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如是我闻”,在
宣化上人时间:2024-09-01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我们想要影响其他人生一种信心,自己就要实实在在地去行持佛法,所谓“依教修行”,依佛所说的教法去修行。这个修行,我们知道一点就修行一点,知道多少
宣化上人时间:2024-08-31
什么叫灵验?古人有句话说,「诚则灵」。法门,《金刚经》上说得很清楚,「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为什么这个人念得灵,那个人念得不灵?不是法门的问题,是诚敬心的问题。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30
不以凡夫衡量佛法至尊上师达真堪布仁波切致佛子们的一封信(连载一)各位佛子大家好: 随喜你们为了父母众生的解脱而精进修行的功德! 随喜你们在各自的生活与工作中为父母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08-29
二、如何开悟?古来能证悟的高僧大德很多,开悟的方法更是千奇百样,其中有不少是看到自然界更递兴衰的现象而开悟的。譬如:灵云志勤禅师看到桃花落地而开悟,并且做了一首
星云法师时间:2024-08-28
基本佛法 3布施供养法增比丘(Bhikkhu Dhammavaro)布施是以自己所拥有的物品施与他人,这是舍与的思念(cetanā),在执行时能消除对布施物的执著,在业报上是能获得财富。布施能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3
轮回真实案例:毁谤佛法后世成哑女自从看了邓老师网站上的有关催眠案例后,心里非常激动,一直想联系邓老师,凑巧的是邓老师刚好有空,我便匆匆的赶到邓老师的工作室。第一
因果轮回时间:2024-08-22
修行,不一定要到寺院,也不一定要像老僧入定,其实在我们的生活里,做人处事都应该要有修行,有修养。日常生活的修行包括:一、衣食住行的修行:例如,穿衣只要朴素、保暖
佛答时间:2024-08-18
现在的人到寺院,烧烧香、拜拜佛,保佑我发财,保佑我开智慧,你说佛怎么这么倒霉啊?佛就是干这个的?愚痴到了极处了!我们现在做到的话,当下就是了。烧香,烧这么一个又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