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各位同修,请跟我一起合掌,跟着我念: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好,请大家放掌。阿弥陀佛(众)。
各位同学、各位同修:大家早上好!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众)!
今天对于我们来说是极其殊胜,也是非常难遭遇的一个日子。从今天开始我们正式一起在北京佛教居士林,跟大家一起来学习《妙法莲华经》。讲这个《妙法莲华经》,在我们现在来说,应该不是经常能够听得见的、听得到的一部经典。虽然大家都可能自己在学习,可能在各种渠道吧,现在网络啊各种媒体呀,都能够去听到这种或者看到这种视频、音频类的,很多的讲经的这些直播、录像或者是文字。但是咱们能够有这么一个道场来成就大家一起来学习,应该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在这里呢,当然首先还是要感恩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我们这个娑婆世界,这一期的佛教,完全是有赖于我们的本师,给我们开说、宣示,所以我们在今天,还能有机会来听到佛的圣教,来学习佛法,来修行。当然了,对于《妙法莲华经》来说,于佛教之中的这种地位、意义非同寻常,非一般的经典可以比拟。所以在前两天,居士林这边也联系说,是不是师父要迎请啊?实际上咱们以前没有迎请,到了时间我就来了,到了九点,提前两分钟我就开始进来,不请自来。咱们在学习其他(课程),我讲其他课程都是这样的。但是为什么后来我答应了呢?就是因为《妙法莲华经》在佛教之中、佛经之中是最尊贵。第一部,我们说是排在第一的经中之王,这么一部经典。所以说对于师父的恭敬实际上更多就是出于什么呢?对于佛法的恭敬。因为师父是代表什么呢?代表三宝嘛!代佛宣扬,宣扬什么呢?宣扬佛法。本身当然也说算是僧宝,滥竽充数吧,算是僧宝。所以大家要学习佛法,要皈依佛法,皈依佛教,你都离不开三宝。因此对于师父的恭敬,实际上也就是对于佛陀的恭敬,也就是对于佛法的恭敬。我们要有恭敬心,要有至诚心,才能从佛法之中得到利益。你越恭敬,你的利益就越大。所以我就答应了,好吧,迎请吧!实际上我这个人是比较图省事的、简单的,但是不能为了自己而简单。佛法之中该要具足的还得具足。
当然除了我们要感恩本师释迦牟尼佛之外,十方三世一切佛都得感恩。因为我们知道,不仅仅是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在宣讲《妙法莲华经》,实际上三世诸佛都讲《妙法莲华经》,而且都是把《妙法莲华经》当作是佛教之中最尊贵、最殊胜的经典来宣扬的。过去佛是这样的,现在佛也是这样,未来的诸佛同样也是如此。所以说我们从释迦牟尼佛再推广出去,所有的三世诸佛我们都要感恩。因为释迦牟尼佛也不是说第一尊佛来宣讲《妙法莲华经》的,他自己也有师父啊,在他之前还有过去的古佛啊,他也是从他们这里听闻这部经典,依这部经典修行最终成佛的。那么我们也是,现在从释迦牟尼佛这里,这一代时教之中听到这部经典,我们也好好去遵照、修行。等到将来我们大家都能成佛的时候,当然也是什么呢,具备这种责任和使命,或者说是义务,去弘扬这部经典,去利益无量的众生,让他们得到最殊胜的佛果菩提。
当然了我们还要感恩西天东土历代的祖师,特别是大乘佛教宗派的这些祖师。因为有了大乘佛法,因为有了这个发展,开始萌芽到发展到兴盛,所以我们这部经典到今天,呈现在我们面前,它才能这么完整,这么优美,这么殊胜。从梵文到翻译成汉文,翻译成汉文过程中,实际上还有好几种译本。当然我们现在所选择的本子是谁的本子呢?还是鸠摩罗什的本子,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的本子。前后一般来说有六种译本,最好的译本还是罗什三藏。以他的作为依据,然后从这本经开始,历代祖师都有宣讲、弘扬、著述。
那我们今天依照的本子是:当然因为我自己本身是学天台宗的,你自己学哪个,当然你自己主要的就是讲哪个,弘扬哪个宗派。所以我依照的本子是天台宗的真正的创宗的祖师,智者大师的《妙法莲华经玄义》,就是我们这个屏幕上大家可以看得到,可能字呢会有点小。当然除了这《妙法莲华玄义》之外呢,还有《妙法莲华经文句》。实际上讲这部经也很为难。为什么之前,实际上在我那时候刚开始在佛学院读研究生的时候,那时候还没毕业,那时候还是以前,现在是大安法师了,我有一次碰到他,他那时候还叫魏磊老师,他还没出家。他说法师你以后一定要讲这部《妙法莲华经》啊,太好了,太殊胜了 。我当时当然也是有这个想法。但是说句实话,自己那时候也刚刚学嘛,你自己所理解的佛法极其有限,而且要讲这部经的因缘,也不是这么容易成就的。
现在真正能够说长期在寺院,来通过讲经、弘法,有这么经常性的这么一种弘法活动的道场并不是很多。一般可能也就局限于在周末,或者在寒假、暑假办些集中性的一些佛学的班。培训也好,夏令营也好,或者周末给大家偶尔讲讲经。但是长期的把一部大经拿来讲的,还是比较少。而且这部《妙法莲华经》,说句实话,一般的还不太敢讲是吧。实际上我也不太敢讲,没办法,我的胆子比较大,我说讲不讲得好,讲到哪里都无所谓了,反正大家一起来学习。大家听我的经是这样子的,我这个人不是特别的严谨,我是更注重于这个经外一种义理,有时候在文字上面不是特别的严谨,但是大家可能能够听我的义就可以了。所以在学习过程之中呢,大家也就把握我讲经的一个特点。但是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容通法师讲过的,他是这么讲的,我们就应该这么听,他讲的肯定是正确的,毫无疑问的。不能这么去理解,太难了!我们在学习这部经典的过程之中,我们待会儿可能就会遇到这些问题。别说我不敢,我想其他的历代的一些祖师,甚至高僧大德,他们对这部经也是极其的慎重,都是战战兢兢,非常非常谦虚来对待。你真要把这部经学懂了学明白了,可不是这么容易的事情。有些人一看《妙法莲华经》,没讲什么特别的深奥艰涩的佛教的道理,好像比较容易懂,实际上不是这么容易。当然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你可以在你自己的个人的这个慧根,或者你的因缘之中去接触,去体会,去理解你心中的《妙法莲华经》。但是每个人体会到的最终的义理,获得的这些收益肯定是不一样的,这里面就差得很多。你要真正从比较高的标准来衡量,你要说把这部经学明白了,学透了,甚至你说我都已经悟得甚深的法义了,我估计这还是比较难的。但是即使是这样,咱们也无所谓,尽自己的力量就可以了。
当然了在这里呢,我们除了感恩佛、法、僧三宝,诸佛、祖师之外,我们也得感恩一下这个北京佛教居士林。还是这句话,是这么一个道场,殊胜的道场,成就了我们这么一个殊胜的因缘。当然也感恩在座的诸位了,今天已经到场的,没有到场的,可能还有很多在线上的,同时在关注。因为今天我们现在呢,此时此刻就在直播,线上就有直播,应该可能在我们佛教居士林,可能即时的这种直播,好像应该是第一次。前段时间寒假,吴炎主任还找到我,他说我们准备有这么一个设想,线上线下同时进行,进行这个网络直播,法师你看行不行。他也知道我实际上已经开始在尝试这方面的这么一种方式。我说,行!反正,我说豁出去了,讲的好也好,讲的不好也好,反正大家包涵就行,知道我是一片心在这里,是吧,绝对没有什么其他的不真诚的意思,也没什么其他的坏意在里头,就行。
所以说我们希望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能让佛法,能让这样大乘的圆教的经典,同时让更多的人来接触,来得到利益,这是我们自己作为佛子,我们在这个时代嘛,也是应该去做的一些事情。既然有这么一些方便的手段,我们干嘛不去利用。不要去想的事情太多,技术会不会有问题?这些网络直播平台他们怎么样?是不是正规的?讲经的法师到底讲得怎么样?会不会引发些不好的效果?怎么怎么着。你这个也担心那个也担心,你都不敢走,麻烦了,那以后这步就不好走出去了。实际上很多事情并不是说,等所有的因缘条件都具备了你才去做。你先做再说,具备了其中的一些你先去做,慢慢地,不足你再去补充。都等着因缘条件都具备了,什么万事俱备是吧,东风甚至都不欠了,那还要你干嘛呢。实际上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实际上就是不断地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找到自己的差距,找到自己的不足,然后从中去获得提升,去获得进步。学佛实际上不就是这么一个过程嘛。
所以我们对于学佛的人,也不能有太过高的一种要求。你们学佛的人、居士,你们都是佛子,你们都是学佛的,应该境界很高,应该素质很好,应该很讲道德,怎么我们一看你们这个佛教团体之中,也是鱼龙混杂,有些人素质也不怎么地,甚至我们还看不上,还不如我们呢。这就是现实啊,谁说学佛就一定说,都是超过别人一般的素质呢。进入佛教圈子里的人多了,是个人他都有资格来学佛。他入佛门的时候,可能他就是一个很普通的人,甚至比普通人都不如。但佛法是慈悲的,是广大的嘛,法门是广大的嘛,我们什么人都不拒。至于他学到什么程度,他的发心、他的机缘、他的努力,那跟他现在的表现是相当的。实际上我们作为自己佛教中人也好,去看这些问题,应该包容,应该更加理智地去对待。对自己人应该宽容一些,包容一些。讲理要讲理是吧,但是呢也得讲具体的这个因缘。对于其他的社会人来看我们佛教中人,实际上也是这么回事。我们是想自己获得进步的,但是可能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才能去改变自己。当然从我们自身来说,我们希望尽快地成长,让别人觉得更加的满意,更加的欢喜,但很多事情实际上不是这么简单的事。
当然了,除了感恩这个佛教居士林之外,也得感恩我们在座的所有居士。同时呢,我也得感谢自己一把,是吧(鼓掌)。为什么呢?也是因为大家各种因缘成就自己吧,也许我在某一世,也许应该曾经听过《妙法莲华经》,肯定也学过《妙法莲华经》,肯定也学得不怎么地,所以现在还得继续来学习、来修;可能也发过这么一个愿,是不是也许在以后因缘成熟的时候,给大家一起来讲讲这个经,一起来学习呢?所以到今日,总算这个因缘得以成就。我想大安法师如果有机会看到的话,哎呦,容通法师,当时你看十好几年前,应该不到2000年,99年最多也就是,还是上个世纪的事,快将近二十年了。这么一句话,实际上他是非常真诚的,也是非常迫切地希望有人来讲这部经典,因为讲这部经典的人太少了。大家一起能有这么一个机会来成就,来学习这部经典的这么个因缘太少了。所以总算今天因缘得以成就,我就不管自己水平如何,什么简陋不简陋的,粗浅不粗浅的,就放在一边了。既然已经上来了,那就不管这个讲得怎么样,都得讲下去。大家已经来了,你也就耐着性子来听吧!但是大家得做好准备,这部经典是大经,非常非常的长。
我们前面学过《净土宗教程》,学过《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讲过几次课了,估计讲这部经的时间,肯定要超过前面所讲的任何一门课程,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前面学《净土宗教程》应该学的时间比较长,将近三年的时间吧,可能是。这部我估计三年是讲不完了,大家有没有耐心啊?有(众),有耐心!所以这个因缘为什么说难以成就呢,因为不是这么容易的。时间需要很长,地点要有道场,需要有人来听啊,别下面就坐个二、三十个人,然后还费我劳神来讲这部经,虽说法师您不能有分别心,人少我们一样地讲嘛,弘法不看人多人少。弘法我当然不看人多人少,但是大家得对得起这部经啊!这是《法华经》啊!如果我们还不能发起这么一种精进勇猛的心,踊跃的心来听闻的话,对它若有若无,可有可无的那么一种心态,那说句实话我们愧为佛子。当然时间、地点、人,包括其他的因缘很重要。不是短短的时间,也不是少人就能成就,少缘就能成就。当然你要真发心读这部经,实际上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之前我当然看过这个《玄义》,也看过《文句》,但是后来因为也不是,就是自己先学习嘛,也就没去管这么多,你要真要讲出来,前两天我看看,真是不好懂啊!我说怎么给大家讲,你说讲得太深,实际上也讲不了太深了,我自己学的也就这么一点,学的很浅,但是你要真要按照这样讲下来,什么时候能结束啊,可不得了!
开始说就按照这个译文释义吧,按照经文一句一句顺下来,主要按照这个《文句》讲就可以了。但后来我发现还不行,为什么不行啊?学一部经典啊,有时候不是逐字逐句地、逐段地按照这个经文顺下来。按照经文顺下来,它是一个非常基础的、简单的学经的一种方法、一种方式。我们学经必须要对整部经的它这些因缘,它整部经的一个中心的思想,它整体的这么一种义理,包括它要弘扬的这么一个宗旨、一个目的,必须要了解。如果不能从整体上去把握一部经典的话,掌握一部经典的话,你只是说依文逐句地一字一字地下来的话,你学的东西比较容易零散,学了前面的就忘了后面的,学了后面的又把前面的给忘了。但是你如果能够有个全景式的对这部经一种了解、一个把握,这样的话你随时以后就比较容易,对这个经形成一个比较深刻的一种印象,也能对它核心的一些内容、思想比较容易抓住,不容易忘失。也能抓住它重要的、核心的、灵魂的一些东西,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文字、义理方面的东西。所以说大家既然来了,耐着性子,不要畏难,也不要有太多的期望,尽力就好。能学到什么时候,我希望大家都能听完了,大家都得发愿好不好。好(众)。都来发愿,估计三年,三年讲不完啊,我估计三年讲不完,四年能不能讲完是个疑问,也许五年。因为我们一周才讲一次课,刨去寒假暑假,一年上不了四十次课,上不了的。我们按照佛学院这个规律,每个学期二十周,二十周里面每个月,说句实话能上两次课或者三次课就不错了,平均达不到三次课,那我们一年最多算九个月,三九也就是二十七,三十节课都上不上,是吧。如果就算三十吧,顶头了,五年下来也就一百五十,三五一五,三五一五够不够再说。也许够,开始的时候都会比较慢一点,也许到后面呢,我发现不对了,得快一点了。为什么呢,有些东西我们前面学过,大家具备基础了,已经了解了,就没有必要说再这么反反复复的,咱们是中国人,中国人善于总结的,善于概括,比较好简洁,所以到后面我可能进度会稍微快一些。
好,前面的话就不说了,我们今天就立即进入这个主题。我们看《妙法莲华经玄义》。大家手上都有这本书,实际上大家比我还方便呢,你看我还是这个电子版,大家直接拿着实实在在纸版的书。
前面有这个缘起吗?都有是吧?【法华私记缘起】,这是智者大师他的弟子,也就天台宗的下一代祖师,章安灌顶所写的一段缘起,是他的得法弟子吧,传承人呢。这个我们也得好好看看,这个缘起的话,也是写得特别的好。有对智者大师的赞叹,同时也有很多自己感慨的一些东西,我们看了之后,实际上心中有时候也会生起一些同样的一种感想吧!
【沙门灌顶述】,【大法东渐。僧史所载。讵有几人】。【大法东渐】,大法是什么呢?佛法。东渐,就是传到我们东土震旦。最早什么时候传的?大家都比较熟悉,我们按照现在大家公认的一种说法,是什么呢?汉明帝永平十年。就是汉明帝他有一天晚上做梦,梦见了一个金人,拿了把弓箭,后来就把这个梦就说给这些大臣听,后来就说是西方的圣人,是佛,然后他就专门派使者西行去求法。后来就迎请两位著名的法师,一个是摄摩腾,一个是竺法兰,白马驮经来到长安,后来到洛阳那边建了白马寺。我们也知道《四十二章经》算是比较早的经典,翻译的,就这个时候真正有佛法弘传到东土来了。【僧史所载】,就是记录历代这些高僧大德的这些历史,什么《高僧传》啊,什么《名僧传》啊,唐代的、宋代的、唐宋以前的都有,所记载的,能够有几个人,【讵有几人】,讵就是能啊,能够有几个人。【不曾听讲。自解佛乘者乎】,这个不曾听讲,就是不曾听闻佛法。实际上我这里理解就是说,没有真正地亲自能够听到佛讲经说法,就能够自己去解悟到一佛乘,圆满的佛乘。当然我们说历代还有很多祖师在弘扬,大家都可以去听,但跟你亲自听佛讲是不一样的。即使你听了这么多法师讲,你自己能够领悟吗?我们知道历代的祖师高僧大德特别特别多,很多啊,各宗各派都有啊,是不是,不说上万吧,上千肯定是有了,还不止呢。但是能够自己去解悟佛乘的,没有几个人,没有几个人能达到这么一种高度。除了可能个别宗派的,立宗的、创宗的祖师之外。就是一个宗派里面也难得有那么几位祖师能够说自解佛乘的,有些宗派可能都还谈不上。
【纵令发悟。复能入定】,即使你已经开发了这个悟性,已经开悟了,还能够入定吗?【得陀罗尼者不】,能够自己入禅定得到陀罗尼的,又有几个人呢?前面光解佛乘不行,还能入定,还能得陀罗尼。这是讲的智者大师,智者大师最早是跟慧思大师,现在是河南大苏山,在大苏山那边修行,修那个什么呢?法华三昧。诵法华经,修法华三昧,后来开悟了、入定了,而且得到了什么呢,法华三昧前叫初旋陀罗尼,证得了这个陀罗尼法门。实际上还没有真正得到法华三昧,属法华三昧前的一个方便,一种陀罗尼。他的师父是得到法华三昧了,他自己还差一点,但是后面他继续修行肯定已经达到了。这是在那个时候随他师父慧思大师学习的时候,得到法华三昧,然后呢慧解突然一下全部开发。他师父就知道他已经获得了这个陀罗尼,他就说你现在对于佛法的这种理解已经圆融无碍了,即使有千千万万的这种佛法的论师跟你辩论,也没办法辩倒你。就是你对佛法已经完全了悟了,已经圆融无碍了,没有任何的疑问了,就已经达到那种程度。实际上就是他师父对他的一种印证,一种许可,就是你现在具备讲经弘法的这么一种能力了。
下面【纵具定慧。复帝京弘二法不】,纵然具备定慧这两种能力,前面发定,那就是定、禅定。得陀罗尼,实际上就是慧,一种智慧。能够还到京都去弘扬定慧两种法门。在前面又进一步,不仅仅是自己获得了定慧两种法门,而且能够去弘扬这两种法门。【纵令盛席。谢遣徒众。隐居山谷不】,你弘扬两种法门已经法席很盛,能够听讲的人啊特别特别的多。但是就是在这么一种非常兴盛的状况之下,他竟然后来谢遣徒众,就离开了这些徒众,自己的徒弟呀,包括这些听法众啊,我不讲了,隐居山谷去了。到哪里去了呢?到天台山去了,不讲了。已经受到皇帝的这么一种厚待,已经受到很多这些弟子啊,那就是非常多啊,包括出家的、在家的弟子,他都来听他的这种讲经。但是后来智者大师发现,虽然听的人很多,但是能够悟的人太少了。他就想,哎呦,那我这么讲,虽然人很多,大家都很热闹,但是也没几个人能够真正听明白,算了不讲了。到哪去了?到天台山去了,隐居了,到那边去修行得了。当然了基本上大家都不可能跟着他去了,除了可能一部分少部分弟子,然后就跟着他进了天台山。大家跟着师父一起修行,就这样子。你光讲还是不行的,仅仅讲经、仅仅是听经,你是很难真正修行成功的,还得什么呢,还得实修,还得靠修行。
再往下,【纵避世守玄。被征为二国师不】,本来是避开这么一种盛世,繁华的这么一种世间。守玄,就到这个山谷之中去守玄,实际上就是自己修行去了。但是呢他想避到山谷里面呢,皇帝还不放过他,他说你不能隐居啊,你应该出来住持佛法、弘扬佛法才行啊!我请你来当我们的国师好不好。在陈朝还有隋朝的时候,那时候的国主都想请智者大师做国师,但是智者大师一直没有答应出来。
【纵帝者所尊。太极对御。讲仁王般若不】,帝者所尊,就是说皇帝呀都非常地尊重厚待,在太极殿就是皇宫里面的正殿,给大家一起讲什么呢,给皇帝讲《仁王般若经》。《护国仁王般若经》这是给帝王讲的,就是应该怎么去治国,怎么去对待百姓,怎么去修学佛法,把佛法运用到我们治国的这么一种理念之中去。
【纵正殿宣扬。为主上三礼不】,在正殿里面去讲这个经典,同时呢又为国主亲自来顶礼,三礼。实际上你要得到皇帝的这个顶礼的话不容易,就是即使在过去,我们觉得很多皇帝都信佛怎么怎么着,他即使信佛他也不一定真正给你礼拜呀。你是个出家人,虽然你是高僧,你甚至是国师,人家也不一定顶礼你。我是堂堂的皇帝呀,一国之主啊!所以能得到皇帝的顶礼不容易的。因为到了后面的话,这个我们佛教虽然皇帝,这个历代的封建帝王有很多相信的,信佛的,但是你别说见了他拜,他拜你,很多是什么呢,出家人见了要拜皇帝的。别说皇帝要拜,就是地方官普通的一些官员,一样都要拜。这里面就是到中国发生很多的变化,本来说出家人是人天师表,可以受人天的供养,人天的礼拜,你别说是人中之王了,甚至天王老子到这里一样地拜你,也可以呀。但讲这么讲,在实际之中哪这么容易呀。咱们现在到东南亚国家,比方说缅甸、泰国,人家这些国王,历代的、过去的、现在的,人家见了法师,当然也不是普通法师,一般还都是大法师,人家确实恭恭敬敬地礼拜。到中国来怎么可能呢?咱们不要说现在,咱们因缘不一样,当然也不能说我们好像心中有什么不悦,不是这样,到过去也是一样的。有些法师甚至也有点,就是表面上有点阿谀的这么一种情形,这个佛是过去的佛,你们现在是什么,是人中之佛,是现在的佛,就当作是活佛一样的,我们怎么去能让你们皇帝来礼拜我们呢?我们应该拜你们才对呀。皇帝当然一听很高兴,后来所以说。所以不是在东晋的时候《沙门不敬王者论》嘛,有一本论典,就是东晋的高僧,净土宗的祖师慧远作过的《沙门不敬王者论》,就那个时候就已经讨论了,你们沙门见了国王应该礼拜呀。慧远大师一看这个问题很严重,我们是人天师表,我们都能礼拜,我们佛教是方外之人,我们不受这个国法的限制,你们见到我们应该礼拜才对,我们沙门从来就不应该去礼拜。从佛陀开始,从印度佛教传承,从来就没这么一个传统。他也是非常提倡,就是出家人你应该自尊、自爱。当然后面很多事情发展就不是这样子,不是这么令人满意了。像我们现在,也别说谁拜谁了,见了之后相互客气就行了,相互尊重就挺好。
【纵令万乘屈膝】,万乘就是指国主了,万乘之主,大国嘛。【百高座百官。称美赞叹。弹指喧殿不】,这是什么,即使前面国王能够屈膝来礼拜你,同时有百高座和百官,百高座是什么呢?就是这些高僧大德。就是智者大师讲经的时候,不仅仅是他自己的徒弟来听,很多的其他高僧大德都来听,高座法师都来听讲。百官,那就是这些文武百官,一个是僧,一个是俗,都称美赞叹,弹指喧殿。大家都是非常的欢喜而且是在里面非常的快乐,弹指赞叹啊!积极赞叹啊!
【纵道俗颙颙。玄悟法华圆意不】,即使有这么多道俗同时来,大家非常地兴盛来听你的这个讲经说法,你能够真正地深刻地领悟到法华的圆教的义理吗?能明白这个一乘佛典吗?有几个祖师又能够说我真正把这个东西读透了,可不容易啊!
【纵得经意。能无文字。以乐说辩。昼夜流泻不】,既然你已经悟得这个《法华玄义》,能够说法了。你自己有些能够悟得出来说不出来。那智者大师辩才无碍啊!三旬说妙,光说《妙法莲华经》这个妙字,《法华玄义》主要就是说妙,整部这个《法华玄义》就是围绕这个妙来说的。说了三旬,连续不停地讲,三旬就是90天,光讲一个字。当然这个字里面不仅仅是代表一个字了,代表整个《法华经》核心的、深邃的内容,昼夜不停地宣泻。实际上完全是从他自己所领悟到的来讲,并不是说现在已经有现成的、原来这个本子,我按照讲就可以了,不是这样子的。
【唯我智者。具诸功德】,上面的种种功德,只有我们智者大师才能具备。当然这是站在自己宗派,有点说夸赞自己的祖师,自己的师父的意思。我们有些其他宗派一看,你这太过了吧,就你智者大师就了不起,我们的祖师就不行吗?你行也行,当然都行了,但是能够这么行的太少了。不信你看看前面嘛,你能有这么一种因缘,这么一种智慧,这么一种威德的,我们确实是这一千、两千多年来屈指可数。我们为什么称智者大师叫东土小释迦啊,东土的释迦,除了他之外谁还敢称啊!没说东土的弥勒,当然弥勒就没有什么意思了,释迦佛是我们的本师,确实是屈指可数,我们知道的真正比较顶尖的几位祖师。我们说玄奘大师好像很了不起,确实很了不起,他主要是翻译经典,后来他宣扬的主要还是什么呢?法相宗,就是现在的唯识,对于其他的宗派他就不一定说特别的精通了。他有他自己精通的一些地方,还是有侧重。但是像智者大师,他能够自己开创一个宗派那就不容易。因为唯识它是算从什么呢,从印度那边大乘佛教唯识学派传承过来的,它还是原来的家底说句实话。所以玄奘法师主要是什么,他是求法的功绩,翻译的功绩。但是在佛法上面有更大的发展、发挥的,能够在中土自己创立中国自己的一个宗派的,能有几个人?他这方面的说实话就比不上智者大师。他就是把原来家底翻译过来,在那边进行弘扬就差不多了,没什么再往前发展的。智者大师就完全不一样,完全是创造中国自己的一个宗派,用中国人的这么一种思想、一种文化、一种智慧,重新去整理从印度传承过来的这些佛法,而且在这基础上往前推进一大步,就是这样子。一个是天台,一个是华严,在真正意义上,对于佛教的义理有极大的一种推动的,主要是这两个宗派。其他的宗派说实话,都还要差一些。三论、唯识都是原来的印度的这个原班家底,那边有什么经就翻什么经,这边有什么论就翻什么论,没有往前再继续发展,也不太可能发展了。这个是不一样的,天台跟华严这两个宗派。好,其他就不多说了,说多了就不好了,到此,而且这话不能当准,是我自己个人的一种看法。
【幸哉灌顶】,那是他自己,我特别的幸运啊!灌顶太幸运了。【昔于建业。始听经文。次在江陵。奉蒙玄义】,过去在建业,建业也叫建康,也叫江宁,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就听到智者大师给大家讲这个《法华经》,当然不仅仅讲《法华经》啊,还讲其他的经典都有。【次在江陵】,这里还不是江宁,前面记错了,是江宁。江宁,就是江宁织造,后来到了江宁就是南京。这边是江陵,江陵的话就是现在的荆州,在湖北。实际上就是智者大师的故乡了。后来他不是因为有自己的成就,他要回去报自己的,算是自己的故乡的这种恩德嘛,父母恩嘛,他又回到荆州。后来又创建了玉泉寺,在那边去讲《法华玄义》。所以这个灌顶大师也随着他过去了,就听了这个《法华玄义》。
【晚还台岭】,后来到了晚年的时候又回到天台。【仍值鹤林】,什么鹤林呢,这什么意思呢?虽然在智者大师的晚期,因为灌顶大师一直跟着他,所以一直到他的晚期,也是一直能够听到师父给大家一起来讲经弘法。这个鹤林就是什么呢?释迦牟尼佛圆寂的时候那个双林,大家不是有去印度的嘛,参拜的嘛,娑罗双树啊,四枯四荣啊。它有两个是长得非常好,四荣四枯就是有两对长得非常好,有两对就长得非常比较衰的,所以代表佛法也代表世法的一种无常呗。这里把他就当作跟释迦牟尼佛一样的,这么一个崇高的地位。一直到他圆寂之前,他都能够亲近自己的师父。
【荆扬往复。途将万里】,在荆州和扬州之间往返,这都是他弘法的地方。这里说到扬州的话,还有个其他的,就是这个扬州啊在历史上最早不是现在的扬州,曾经在某个时候把建业、建康取名叫扬州,后来这个扬州就改名了,它不叫扬州了,现在叫南京了。现在的扬州在江北,所以我们现在去扬州是属于江北。扬州大家有去过,另外一个地方,换个名字了。【途将万里】,当然没这么远,来来回回可能几千里还是有。【前后补接。才闻一遍】,也不是说一次就把它听完,前面听了一段,没听完,后面又补着听了一些,把它听完了。整个听下来,才听了一遍。那你说能够亲自听智者大师来讲《法华玄义》一遍,那太幸福了。我们都不可能,听一堂课都听不到了。
但是呢,他还有很多感叹。【非但未闻不闻。亦乃闻者未了】,不但是没有听到的就永远也听不到了,既使他作为他的这个弟子,随侍他这么多年,也不是说师父所有讲的经典他都能听得到,有些还是没听到啊,甚至有些师父讲到半途可能没讲完的,也听不到了。我们知道这个《摩诃止观》后来就没讲下去了,没讲完,正是在结夏安居的时候讲的,结夏安居结束了,就没有讲。当然说大概的意思已经讲完了,但是完整的这个《止观》是没讲完的。那即使这样,那你做为弟子,别说我们现在看不到,他们作为当时智者大师的弟子,也没有完全听下来呀,没有完整地听下来,不可能了。【亦乃闻者未了】,这是灌顶大师的谦虚了,但是即使谦虚之中,我觉得也反映一定的真实。难道你作为他的弟子,你就说我是听了师父讲的,我都听明白了,虽然你是接法弟子,你根性很高,很有悟性。但是我想,也不是百分之百吧,百分之九十、百分之八十,我想也就相当不错了。闻者也不一定都能够了然,都能够完完全全地明白呀。
那到我们现在就更是,更惨了!你也见不着智者大师,你也听不到他说,你问都没地方问去。闻者未了,我学了这么多,学了这么长时间,表面上时间很长,但实际上也没学多少啊。所以说你来讲吧,讲,实际上敢讲吗?真不敢讲!不敢讲算了,硬着头皮上吧,讲吧。没人讲,再不讲,没人讲,谁去讲这些东西呀。谁来说听《法华经》,还给你讲什么《法华玄义》,还给讲《法华文句》,想都别想。一般佛学院都不讲这个,太长了,你这讲下来,这好,四年还没读完,四年都读完了还没讲完呢,弄得不好,怎么办啊。从上个学期开始,我在佛学院那边开了个《摩诃止观》的课,我说讲到哪里是哪里吧,讲了一个学期了,好家伙,才讲了一卷多,两卷都不到。你可听吧,我说你们毕业都听不完,讲到哪里是哪里,就这样子。你需要很长的时间知道嘛,这个东西,学习佛法可不是这么简单容易的事情,可不是三年四年,甚至不是十年八年,做好半辈子功夫吧,还得看你自己个人的这个善根、根性怎么样。否则你就,哎呦,我学学,大家念佛多容易呀,其他都不要学了,简单。你简单去呀,你简单只能获得就这么一点点受益呗。当然念佛很好,靠佛力加持。但是完全靠他力不行的,你得靠自己呀,他力跟自力要结合。哪里是什么东西佛都能代替的呢!佛能代替好了,直接把你接引完事了,我念两句佛,赶紧接引吧,怎么怎么着,我非常诚心。你诚心,才怪呢。你不是看到西方极乐世界好,是贪图那边的长寿啊、富贵呀,贪这些东西呗。你自己克服自己的烦恼了吗?克服自己的毛病了没有?你自己付出多少呢?你想想你应不应该获得那么高的待遇呀,是不是?自己想的都会惭愧。所以我们自己还得努力,该努力的还得努力啊。
【卷舒钻仰。弥觉坚高】,或卷或舒,把这个书卷起来,合起来,把它打开。就是在读书在学习的过程之中去钻研,去学习。越学越觉得越来越难,越来越高不可攀,是吧。钻之弥坚,仰之弥高。越钻越觉得钻研,越觉得钻不下去了,难度太大了,太坚硬了,太坚固了,钻不透,学不透。仰之,太高了,看不到边,看不到顶点。刚开始不学,还不知道,越学才觉得,真的是学无止境。
【犹恨缘浅。不再不三】,还自己常常遗憾,自己的缘份太浅了,不能多听师父多讲两遍,或再或三。能够再三,再就是听两遍,三就听了三遍,就是能够多听几遍讲就好了,也许我就把这些疑问给消除了。【咨询无地】,你到哪去咨询呢?师父都已经圆寂了,到哪咨询呢?释迦牟尼佛早圆寂了,你到哪去咨询啊。现在你到哪去,听都听不到。大家最好别来问我啊,师父我没听懂。你来问我,我问谁去呀!你以为我天天守着个师父、老师,他天天就手把手教你,你不懂的赶紧问我,我有什么不懂的赶紧请教您,您能帮助我怎么怎么着,哪这么容易是不是。当然以前也有指导老师,那说句实话,你也不可能天天跟着他,你也不可能没事就去打扰老师、师父的,不好弄。更多还得靠自己,所以你看你自己能学到什么程度是什么程度吧。
【如犊思乳】,就像小牛犊思念母乳一样的,过去吃奶都吃习惯了,现在吃不到了。过去经常有师父教我们,法乳是吧,我们吃得特别高兴,能够增长福德智慧,现在没有了,走了,这当然是个比喻了。你到哪去听呢。听的时候觉得很平常,很容易,我的缘份多得很,也不太珍惜。等到真的缘份没有了,完了。别说师父的缘分没有了,你自己的缘分也没了。过去有些善根,还健康,还有听法的因缘,后来一病了,完了,算了不学了。学来学去,你看身体还是这样,也没修到什么好的一种什么样的境界,也没得到什么感应,佛三宝也没太什么好像保佑加持我,还是这样差不多,没什么意思,算了不学了,退心了。这种情况还不少,你学佛是为了什么?说句实话,好像是什么都得为,增福增慧,获得智慧,要获得解脱,实际上最终什么都不是。你就老老实实学,你干嘛为了这么多呢,是不是。该是你的它跑不了,你不要去求,知道吗。所以说你没有期望的话哪还会有失望啊!何况说句实话,有些东西冥冥之中或者现实之中,你已经获得很多了,你自己都没感觉,不知足、不感恩。这种人你说什么根器呀,我们什么样的根器可想而知啊!
【并复惟念】,同时又在想。【斯言若坠。将来可悲】,如果现在这样的教法,如果是没有弘传,如果是失传了,太可惜了!将来的人到哪去听啊?太悲哀了!他就说,有意把智者大师所讲的东西,整理成文字,记录下来。所以章安灌顶大师在天台之中的这种位置就相当于佛弟子的阿难。整理智者大师的遗教,因为智者大师他自己本身不著述的,不写书的,都是靠章安灌顶把这个笔记记下来,然后呢,后来智者大师圆寂之后,他花很大的精力、时间来整理。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全部都是承蒙章安灌顶大师的恩德,我们才能见到智者大师的这些著作。
【涅槃明若树若石。今经称若田若里。聿遵圣典。书而传之。玄。文。各十卷】,这是什么意思呢?《涅槃经》里面说,你们要是弘扬这个法门,应该怎么怎么去做,在树上啊,或者是在石头上啊,你可以去刻啊,把这个偈子刻下来,把这个咒语刻下来,把那个经文刻下来,以后的人可能在这里经过,都能看得见,都能够得到佛法的这么一种因缘、利益。今经,那就是现在的《妙法莲华经》,里面也说到,若田若里。若在田间,若在乡里,你们要赶紧去弘扬这个佛法,不要让佛法最终失传了,因为具有很大的一种功德。我们就应该聿遵圣典,我们应该就很好地按照这个圣典教我们的去做,我们就得学习。
当然我们现在让你去弘扬佛法,实际上这也不太容易,但都尽自己个人的力量,起码自己好好学吧,要对得起三宝,对得起佛陀,也对得起诸位的祖师,不容易的。更要对得起自己,不要错过这么一个最殊胜的、我们说的无量劫以来的、难得的可以解脱的机会啊。大家都中大奖了,中了特大奖,知道吗?不是世间的这个奖,是无量劫以来,又遇到一次最好的机会,能够出离三界的,你们都是极其幸运的,你如果把这个奖丢掉了,你不要了,太可惜了!所以书而传之,把它记录下来,弘传出来。玄义、文句各有十卷,《法华玄义》、《法华文句》各十卷,你想,十卷够大家学的了,这都是这样的,文字学一段,学一段,都得慢慢地给大家讲解啊,不然的话不是这么容易说一看就懂啊,到后面可能会容易看懂一些,前面的话可得慢慢来。
【或以经论诚言。符此深妙】,什么意思呢?或者引经、引论的这些语言来合此深妙,就是说:我们现在这个《法华玄义》是非常深妙的,你真正要去看,不太容易看明白,你得引经据典啊。这里是从哪里来的?这个到底是什么意思?从很多经论之中的这些摘选的、引入的这些文字,我们就能够明白,啊!原来它是这么个意思,原来有这么深妙的道理。你也不懂,你的知识涵养不够丰富,或者你没有其他的工具,其他的资料,你学这个不太容易的。同时当然也可能,经论可以来证明,这个是真实不虚,说的是没有错误的,智者大师的这个玄义是讲得真实无谬的。
【或标诸师异解】,或者把所有其他的法师讲不同的《法华经》的这些著述再标出来。为什么呢?【验彼非圆】,就验证他们所说的还不够圆满。意思是说什么呢?我们《法华玄义》是最圆满的。你才知道,原来智者大师他为什么伟大、了不起,就在这些地方。这些东西是实实在在的,谁都作不了假的,知道吗?这个文字、这些讲经、这些记录谁还能作假,作不了假的,你能达到这种程度,这种高度的,寥寥无几,你想作假,你没这么高的技术含量,你作不了。你没有这么大的智慧你怎么作,你能作得出来,那你也是这么高的智慧的人。
【后代行者。知甘露门之在兹】,后来的修行的人就知道,原来这才是真正的甘露法门,这才是真正的无上法门。为什么叫做甘露啊?甘露是不死之药,能够最终进入涅槃,能够成就佛道。才知道这个法门是如何的珍贵,如何的尊贵,超过其他的、一般的法门。所以我们再看看,特别是看到中间这一段,心中有时候有点酸酸的。章安灌顶大师已经算是够幸运的了,能够侍奉智者大师这么多年,当他的弟子,而且是接法的弟子,能够学这个止观,学这个法华,这个天台这个法门,但即使他这样,你想他都还有很多的遗憾,那我们比起他来那简直太惨了,怎么办呢?你说,我们到哪去学啊?是不是?可怜可怜我们吧!佛陀,可怜可怜我们吧!祖师,可怜可怜我们吧!他可怜我们不行,关键你自己不自我去创造机会,佛能奈你何,他又能把你怎么样,他想帮你也帮不了。所以真正最终能够帮自己的还是自己,你自己不努力,不可能有机会的。
我们这个因缘,这个机缘都得靠自己主动去创造,机缘到了,三宝、佛菩萨才会示现。你才有机会能够亲近诸佛,亲近这些菩萨,能够听他们的讲经说法,听闻佛法。否则那就自己一个人在这里学呗,也遇不到什么好的老师,更别说遇上什么圣人。我可以学,哎呀,我学一年不行,学一辈子不行,我学一劫不行,我一直学下去,当然勇气确实可嘉,但是这方法太笨了、太愚了,知道吗?有好的老师,有圣人给你一点,多好啊!讲究点方法,好不好?所以我们得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到那边去学,才好,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肯定观世音菩萨会给我们讲《法华经》的,阿弥陀佛肯定也会讲的,大势至菩萨也会讲的,还有很多很多其他菩萨都会讲的。
到那边一听,哎呀,到时候大家到那边听的时候,可别说,哎呀,那个容通法师讲的什么经啊,误导我们。我们不听这边的话,根本不知道讲得乱七八糟的,是不是?没办法,就这样!大家不要想得太多,如果把我能想得跟圣人讲得这么好,大家都不埋怨,那才怪了呢,咱自己也没有这个能力,个人也没这个福报,没到这个机缘,那是以后的机会了。但是咱们不管怎么样的,或多或少咱们只要努力,都能从里面获得《法华经》的一种利益,这种利益我想慢慢在积聚,我们现在是在播种的时候,播种子的时候,知道吗?你不要想着,就想收获啊,那很长远的事情。但这个播种子,虽然说我们说善根还比较微弱,但是也得不停地在积累啊,积累到一定的时候,这个种子就会发芽,慢慢就会生长,就会茁壮,最终到一定时候会开花、会结果。这个时候每一步实际上都是不可少,所以说我们必须要走。
中间也不休息了,我看这时间都很快,已经都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中间再休息还没法讲了,直接讲下去,讲到11点钟,好不好?好(众)。后面还有序王,前面是个缘起了,这才是真正的序。为什么叫序王?不是说这个序写得好,序都是在所有的文章之中,排在最前面的,首位,所以叫做序王。
【所言妙者。妙名不可思议也】,所以大家以后,别人问你,什么叫做妙?妙名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就叫做妙。什么叫做不可思议呢?不可思不可议嘛,很简单嘛,还需要太多解释吗?就不要思虑了,不要思想,不要去思考,不要去想这么多。议,不要去说这么多,说来说去没有用,还不是说这么多,就一句话都不要说,一个念头都不要想,才叫不可思议。你又不想,你又不说,我们怎么去学习呀?当然你们学习的肯定都是可思议的,明白吗?这里是讲的什么呢?佛的境界。佛的境界不是我们凡夫用思议可以去揣测的,用文字去描述,描述不清。用我们有限的这么一种思考的能力去思考,你也考虑不到,你也想不到,但并不是说,你现在就不要想了,该想得想,还得好好想,按照正法去想。
【所言法者。十界十如权实之法也】,你看,这个里面含藏的信息量就特别大。光讲这一句十界十如,事实上我们以前讲过百界千如,天台宗叫一念三千。一下讲得太多反而不好,十界是什么呢?十法界,六凡四圣法界。凡夫的法界有六个,圣人的法界有四个。凡夫不用说了,三恶道三善道。地狱,恶鬼,畜生,三恶道法界。三善道法界:阿修罗,人,天法界。这是六凡法界。还有四圣法界。圣人,一个是声闻法界,缘觉法界,菩萨法界,佛法界,称为十界。所以这个法就涵盖什么,十法界,就整个法界所有的众生,你不管是开悟的,没有开悟的,是凡夫还是圣人,都含在里面的,不仅仅是有情众生,大家不要误会啊,不仅仅是有情众生,无情的世界也包含都在里头,就整个虚空法界把它分为十种,叫做十法界。所以这个法是涵盖一切的法。
十如呢?就是《法华经》里面讲的十如是,十种如是,简单叫做十如。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究竟平等。就这几个,十种。它实际上就是说:从另外一个角度去透析每一个法,法界之中有无量法,但不管它是量,是无量的,都具备这十种如是。只要是一个法,都是有它的相,相状,有它的形相。当然这里不能花太多的时间,简单说一两个,后面因为还会更多地详细地解释到。
有相,比如说你这个人,就有长相嘛,你两条胳膊,两条腿,一个头,长得什么样子,高矮胖瘦,形相在这里。性,除了你外在的这个相之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性,这个自性是什么?就是佛性。相是能够看得见,能够摸得着的,或者能够用语言去描述的,但是性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是在背后能发生这种决定性的一种力量,它是不生不灭的。相呢,是生灭的。相性体,具体有这么一个个体,它有一个实体的东西会存在,知道吗?你能感觉到它是个体制的东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打个比方:这个水,它有水的一种水性,它的体。这个金木水火土各有其体,不同的一种体。力,我们说的一种力,就是它有它自己的力量,一种力量,它有自己的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实际上就代表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实际上我们说,就像现在说的一种能量也好,能力也好,这么去解释。有能力的话它就可以发生作用。比如说这个东西,它有它的特性,它有什么能力,它在什么时候,它能发生一定的作用。所以说相性体力作。作就是作用,它能够作,作就是行为,能够产生作用。
因缘果报。有因,它是什么因缘产生的,它又会结成什么样的果,又会得到什么样的报。然后后面是本末究竟等,从前面十个,第一个开始一直到第九个,虽然有九种不同,但最终都归结到是平等的,是一样的,没什么区别。为什么呢?都是讲了一个法,都不出这一法之外,知道吗?别看讲的是九个不同的概念,实际上最终大家都是平等的,一回事,都不离你这个人之外,不离你这个法之外。
权实。这里说权,佛教就讲权实。权什么?权巧方便。实,是真实。什么东西实际上都有权实,不仅是佛法之中有权实,非佛法也有权实。实际上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基本都是权,我们见不到真实的,我们现在的生命,生命之中所呈现的一些状态都是权。为什么叫做权?暂时的,权宜之计嘛。你是因为种种因缘老来这个世间做人的,做完这世人,你该走就走了,你还想一直在这里做?活了一百岁还不够,活一万岁,永远活下去,永远都青春永驻?不可能的嘛。真实的东西就不会改变,真实的东西才会永恒,但是真实的我们现在没办法去获得,我们的自性因为没有证得,没有悟到,所以真实的这个自性是没有办法发挥作用的。我们现在都是什么?妄性,妄心在起作用,所以我们现在都是属于权。所以最终我们要证得真实,什么是真实?通过学习佛法,你要证入佛道,只有真正成了佛,你才叫做实。你成菩萨都不够,我告诉你。虽然我们说权教菩萨,实教菩萨,但是实教菩萨跟佛比起来就是权,明白什么意思吗?唯有佛才是真实,其他的都是方便。
但是呢这里又讲到,真实不离方便,方便最终可以变为真实。就说凡夫可以成佛,明白什么意思吗?你虽然是凡夫,但是你因为有佛性啊,权之中就有实啊。如果你没有佛性,没有这个真实的性的话,你再怎么修你还是凡夫,没有用的。这就是佛要告诉我们的,明白吗?所有的众生为什么平等?就是从这个意义上平等。他虽然有各种不同的层次区别,有三恶道,有三善道,还有三种圣人都没有到达极圣,都没有成佛,但是可以一步一步往上攀登,到最终都能进入真实的法界。那么十界十如也是一样的,十法界嘛,这就说了,九法界最终跟十法界,跟一法界是一样的。现在这个权是暂时的,你经过你自己的修行,最终都可以进入自己真实的一个法界。所以九法界最终都可以进入到佛法界。
那么好,有些人就说,我们可以进入到佛法界,佛法界是不是能可以进入到众生法界,进入到凡夫法界呢?可不可以啊?可以啊,那成佛了,到时候还变成众生,你成佛干嘛呢?难道他还会变回众生去吗?成了佛之后,佛法界也可以变为众生法界啊,众生法界可以成为佛法界啊,相互之间可以转化嘛,能不能啊?能啊!能是能,但是不是我们自己所有的想法。我们凡夫是真正地在造业,你是在这个九法界里面是受报的,特别是六法界里面,众生没有出生死轮回。佛法界他是为了利益众生,通过示愿,愿力,权巧地示现在凡夫法界之中,他不是真正自己造了业,我还到三界之中再去受报,那你成佛有什么意思啊,他是为了利益众生,所以他所示现的这东西都不是真实的,并不是说他也去受苦,生老病死,特别的烦恼,特别的痛苦,跟我们众生是一样的,没有。我们看到是一样,实际上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就他是在演戏,说句实话,演戏太假了吧。别,他还演得真好,为什么要演戏?不是为了自己,难道我没事自己去演戏吗,为了你们众生,帮助你们,把你们拉回来,把你们引入佛道,才做这些事情。
【莲华者。譬权实法也】,莲华是个譬喻,《妙法莲华经》,这里讲到莲华了。莲是实法,华是权法,就是一个是华,一个是果嘛,莲就是果,华就是华,华还代表什么,是权巧的、是方便法,只有莲这个果才是真实的。
【良以妙法难解。假喻易彰】,你要直接去讲这个妙法很难去给大家说清楚,只有假借这个比喻,才容易把它的意思彰显出来,说清楚,说明白了。就是有些人直接跟他讲道理,很难讲通的,他理解力并不强,但是你用个比喻,用比较浅显的一些道理,比较生动地就身边的一些事物进行说明,他就懂了,要借些方便。
【况意乃多】,何况他的意思还有很多呢,后面都会讲,为什么要用个莲华来比喻,莲华有很多不同的比喻,它有很多不同的意思。【略拟前后。合成六也】,前前后后共有六种意思,就借莲华这个比喻,有分成六层的意思,后面会说到。这里就说了,你看,实际上接下来就说了。【一为莲故华。譬为实施权】,为了莲所以暂时现这个华。就说在莲结果之前,首先是什么,先有华,譬喻什么呢?为了获得真实,暂时地施设这个权教。就是说,你要度众生,想一下把他度成佛,太难了,不可能的事情。你先得慢慢地培养他的善根,让他先从做人开始,学佛先要学做人,做人做好了,学五戒十善,然后再求解脱,什么四谛啊,十二因缘啊,六度啊,万行啊,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上走,最终他才能成佛。你想说一下从人立即就成佛。我们经常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有些人,成佛并不难,佛离我们人并不远,好像一步就可以到达,说句实话,那都是哄大家高兴。就说你这个人啊,能够突然从大恶中改恶迁善,那你就跟佛门结下因缘了,你这个功德非常大,是为了鼓励大家的。你以为你这下就成了佛了,那才怪了,那好人都没这么快容易成佛,你反而放下屠刀就成了佛了,干脆我们也做回去好了,好人也别做了,做坏人去。做个坏人,立即放下屠刀,一下成佛了。还没说好人就一下就成佛的,反而屠夫容易成佛,不可能的嘛!所以说这些事情,大家去听这些佛法,你要学了《法华经》之后,你学了这个圆教,你就明白了。说这个意思不仅仅是这么去理解,不是站在我们原来这个角度、这个层面去看这个问题。你才知道,佛法之中原来有这么多的层次,有这么多的讲究,有这么多的微妙之处,一看,原来他是属于哪个层次,哪一类的。
【文云。知第一寂灭。以方便力故。虽示种种道。其实为佛乘】,本来知道第一寂灭之法就是佛乘的法,只有佛乘才是第一,其他都算不上。寂灭就说已经远离了生死,证得涅槃。当然这是佛的涅槃境界了。但是呢,以方便力故,虽示种种道。你看,知第一寂灭,佛已经知道了,他也想把第一寂灭之法告诉你,但是我们悟不到,你听不进去,你听不明白,没办法,不能讲。这个第一寂灭是什么呢?佛刚成佛的时候,哎呀,太开心了,直接给大家讲佛法得了,讲《华严经》,不就讲《华严经》嘛,华严三七日嘛。后来发现,不行啊,没几个人能听懂,哎呀,佛心里太失望了,没办法,这些弟子没法教,别说我们现在了,没法教。但是说实话,你又不能放弃啊,他根器虽然低,慢慢培养吧,不能讲华严,讲什么呢?讲阿含经吧,到后面讲方等经吧,再往后,讲般若经吧,最后又回到法华涅槃经,又把它引入第一寂灭之法。走曲线嘛,你走直线没有用的。你直畅本怀,有几个人懂你啊?想懂也懂不了啊,且得花时间慢慢地培育他们的善根。等他们真正的善根具足之后,再给他讲第一寂灭之法。所以虽示种种道,这种种道就是种种方便之法,其实为佛乘,最终还是让大家从种种道最终归入第一佛乘之道。所以佛为了度我们,说句实话,是想尽一切办法了。但有些人说,释迦牟尼佛干嘛这样?知道我们听不懂第一寂灭之法,你就直接从最基础的跟我们讲起就算了嘛!免得弄得不好,还试探下我们的实力,那到底听懂听不懂。你难道不知道我们自己的根机吗?你不是一切智慧都有吗?哪是这么简单,你听不懂,还总是有人能听懂,明白吗?在三七日讲《华严经》的时候,法身大士才是当机众。这些的大菩萨们,他们能听懂啊,就为了照顾你们大多数,就不管人家了。人家的根机先成熟,人家已经达到这个高度了,我得给他们讲,因为这才是最珍贵的,最高的佛法。
所以说有时候你就不要想,我要照顾大多数,我要照顾全面,有时候不完全是这样的,在佛法之中,看哪个因缘先成熟,明白吗?不是看你这个学生听话,我就给你讲得多一点,你这个学生不听话,我就不给你讲。看你的根机怎么样,不是表面。人多我在这里讲,人少我就不讲。人少但是他根机好,我宁愿在这里讲。人多根机太差,讲来讲去,说实话最终也没有一两个人能听出什么效果来,算了,别费那个劲。师父,您还分别心,不慈悲,怎么怎么着,应该平等啊,跟我们一样讲啊,我想平等能平等得了吗?哪有这么多时间,咱们是跟佛学习嘛,佛都这样。但佛能分身无数,能够随时在十方讲法,但他也得看因缘,因缘到了才能讲,我们看不到因缘怎么办?那就试试看吧,只能瞎试。
【二华敷譬开权。莲现譬显实】,就叫华开莲现,敷就是开嘛,华打开了,华代表是权法,开显权法,为了是真正地给大家显示一乘的佛法,真实之法。【文云。开方便门。示真实相】,就虽然是讲方便之法,但最终是为了给大家显示真实的法门。但是这个方便门还得开,不开不行。方便门都不打开的话,你看不到真实的东西。打个比方:我们要进入一个房子,你先得开门啊,门就是方便,你门不打开怎么进入到这个房间里面去呢,能够窥这个堂奥呢,看到这个房间里到底有什么宝贝呢。所以这个门就是方便之道。方便门一打开,噢,通过这个门就能看到里面,你要进来当然就看得更清楚了。但是门一下关住了,没有打开,你什么都看不见,你进也进不去,看也看不到。所以开这个方便门,它是有它的道理的,你必须要打开,你要不开方便之门,众生永远没有机会明白真实相。所以佛教是不拒方便,但是方便是为了什么,你要知道他最终的目的,你不能一直都停留在方便,那就麻烦了。我打开这个门不是老让你看这个门的,而是透过这个门看这个门里面,房间里面有什么东西,你要真正知道佛的道理意思在这里。华开是为了莲现,是为了最终这个莲结果做准备的,所以前面先开华。
【三华落譬废权。莲成譬立实】,叫华落莲成。华掉了,已经凋落了,那莲自然就已经结成了,成熟了。废权,华落下来就是权就不要再用啦,不要再讲权法啦。莲成立实,讲一乘佛法就可以了,讲真实法门就可以了,为什么呢?众生根机已经成熟了,你没必要再啰啰嗦嗦给大家讲些方便法门了,你直接跟他讲真实的法门,他们能够领会,能够听懂。不要浪费时间,不要讲些不对机的法。
再往下,我们看,【文云。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正直就直接,不要说方便法门了,权巧法门了,不要拐来拐去的,直接跟我们说什么呢,无上道就可以了,舍去种种方便的法门,这是前面三个这个譬喻,有三层这个意思。
后面还有三层,我们继续看,【又莲譬于本。华譬于迹】,你看,这里又叫本迹,前面是权和实,这是本迹。【从本垂迹。迹依于本】,从根本才能垂下这个化迹。这个化迹是依根本而来的。什么意思呢?这里经文里面就说,【我实成佛来。久远若斯。但教化众生。作如是说。我少出家。得三菩提】,这是一段。这我释迦牟尼佛,真实成佛以来,已经非常非常久远,无量劫以前就已经成佛了,并不是这一世。就是两千五百多年以前,刚刚在迦毗罗卫国成佛,这不是我第一次成佛啊,大家千万要记住,我给讲讲过去成佛的因缘,所以在经中就讲了,最后他就总结一下,大家就知道,实际上我成佛已经无量劫了。这都是不知道,我是重新又回到娑婆世界成了多少次佛了。
久远之前第一次成了佛叫做本,这一次在娑婆世界两千多年前成的佛叫做迹,从本垂迹,那个才是根本,这个是后面沿着根本慢慢走下来的这个足迹,这个化迹。已经走了好多次了,不是一次两次了,无量次,做如是说。我才为了方便教化众生,我才能说,我少出家,我很年轻的时候,十九岁就出家了,一般说,十九岁就出家了,然后修行,五年参访,六年苦行,花了十一年,最终三十岁在菩提树下成就了佛果。实际上这不是真实的说法,这是迹说,从现在的化迹这方面给大家方便说。根本的真实的说法是什么,久远劫以前已经成佛了,那才是真实的话。但是因缘没有到,开始不会这么说,开始的话你能够跟他讲我少出家,我按照这样去修行,你们跟着我学就够了,你再跟他讲以前我是怎么来的,我修行多长时间,我最早怎么成佛的,大家学不了,光眼前的,他能学会就不错了,讲这么多干嘛呢。
好,【二华敷譬开迹。莲现譬显本】,花开了,譬开迹。莲现譬显本,跟前面开权显实是一个意思,这叫什么开迹显本,开迹显本,开权显实。权实是从佛法这个内容方面去讲;本迹是从佛教化众生的因缘上去讲。大家就记住啊,一个是讲因缘,一个是讲佛法。
【文云。一切世间。皆谓今始得道。我成佛来。无量无边那由他劫】,一切世间普通的人,大家都认为我现在才刚刚成佛,今始得道,今天现在才、不久才得到佛道,实际上我成佛以来已经无量无数阿僧祇劫、那由他劫。这就是开迹显本,就说明我现在成的是迹。原来的这个显本,显久远劫已经成佛,那才是根本。所以说如果你不知道现在是迹的话,你怎么知道过去是根本呢。由迹才能显本,知道吗,开迹才能显本。它有个对应,它有个对照才知道。你说过去久远劫来就是本,但是你没说明现在是不是本,是迹,那就没办法去证明。就说这个人长得好看不好看,拿个丑的人一比较就知道了,是真的,是假的,要假的才显现出来你才是真的,真的就不一样。
【三华落譬废迹。莲成譬立本】,前面是废权立实,这是废迹立本。实际上跟前面意思差不太多,只是说从两个角度去说而已。【文云】,都是从《法华经》里面引的这个原文。【诸佛如来。法皆如是。为度众生。皆实不虚】,皆实不虚是不再说其他的虚的法、方便的法,只说真实不虚的法。所以说废迹,废迹就不再说了,直接就只立实立本。【是以先标妙】,妙法莲花嘛。
【法次喻莲华。荡化城之执教。废草庵之滞情】,这什么意思呢?荡除我们凡夫众生,包括二乘人的种种情执、种种执著,也荡除这些小乘人包括二乘人得少为足。证得了阿罗汉,证得了辟支佛果,就觉得已经可以了。不行!离佛道还远着呢。五百由旬,你们刚刚走过三百由旬,或者最多也就四百由旬,你得继续往前走,一直走到五百由旬,你才到达终点。你不要就住到这个化城里面,就不想出来了。就是说你要成佛,这个道路太遥远,你要一直走下去,谁都没有这么长的力量,没有这么一种力量,一直持续走下去,他走不下去了。然后佛为了方便众生呢,中间变化一个城池,你们先在这里休息一下,这个地方很好,先安养一下。安养之后并不是说让你就一直住在这里,这并不是最终的佛道啊,从这个化城之中还得走出来继续前行,以后才能成就佛果。
草庵也是,一个草,一个茅草屋你住在里面干嘛呢,你跟佛果比起来,你们这个声闻缘觉所证得的这个果位,就像个茅草房一样的,不是真正的宝所啊,不是金碧辉煌的殿堂,你住在这里面还不愿出来,还觉得挺舒服的,金窝银窝不如狗窝,麻烦了。人就怕这样子,不上进。所以为什么要开方便之权门,就说你们所学的还都没有学成,我释迦牟尼佛真正的东西还没交给你们呢,你们刚刚起步,有点小小的成就,这都是方便的,最终真实的,我真实最好的东西要给你们。直接给我们最真实的得了,还干嘛给我们不太值钱的东西?没用,你拿不了,给你你也不识,你不知道真实的宝贝,你以前的眼光就这么高,知道吗,不识货。给你点普通的东西,你还挺高兴,给你真的东西,你当作是瓦砾就弃之不顾了,没办法,现在慢慢培养你。有鉴别能力,有智慧能力,能够学会抉择,你才知道,噢!那山比这山还更高,我应该往那边去。
好,【开方便之权门。示真实之妙理】,所以说,我们讲的这个《法华经》,就是示真实之妙理,把前面的所有经典,除了《华严经》之外,都归结叫权教。只有《法华经》,包括《涅槃经》,包括《华严经》,属于实教。这就对佛陀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进行个总结、归类。你其他学了很多经典,是不是,你自己以为你自己学得很不错了,差得远了,最好的东西在这里了,不给你说明白,你还不清楚,学到一点点就自以为得,自以为足,还觉得自己还不错,差矣。
【会众善之小行。归广大之一乘。上中下根。皆与记莂】,你看,百川入海。到大海,才知道大海是极其的广阔,原来小河小江的算什么呢。上中下三种根机,皆给他们什么,授记,到这个时候都已经调熟了,经过佛陀的调教,他们根机都成熟了。虽然可能还会有些参差不齐,但是差得不是那么远了,都给他们授记。你们在未来多少劫之后,你们可能还修多长时间,最终在什么时候得成佛,在哪里成佛啊,国土的名字叫什么,你们成佛的佛号叫什么,你能度多少人,你的寿命多长时间,都跟他们授记,都跟他们说清楚。多好啊!我们真的吃下定心丸,要是能这样就好了,给他们极大的一种力量啊!
所以佛陀的这种慈悲,一个是要慈悲,慈悲还得广大,广大最终还得平等才行,知道吗,你对这个慈悲,对那个不慈悲,你慈悲的只是一小部分,不够广大,虽然广大,但是慈悲的量也不一样,不平等都不行。所以佛是真正最慈悲、最平等的。实际上都想把最好的东西给你们,但是给你们你又领会不到,没办法又从头再来吧,从基础开始学起吧。最终的目的,都是无非令所有的众生都开示悟入佛之知见,都是想把最好的东西给你们。而不是说你这个儿子不行,你这个是亲子,那个是庶子,怎么怎么。这个是嫡子,那个是庶子,这个是亲生的,那个不是亲生的,我就对你们不一样,从来没有这样子。只看你的根机,看你自己的努力,只要你机会到了,都是一样地平等地给你。
好,【又发众圣之权巧。显本地之幽微】,众圣之权巧,众圣就有种种权巧方便啊,众圣不仅仅是佛了,声闻、缘觉、菩萨、乃至佛。本地之幽微,只有真正成佛,才是最终极的,最根本的。
【故增道损生。位邻大觉。一期化导。事理俱圆】,增道损生,你看,位邻大觉的话,当然还没到大觉啦,经过最后一期化导,最后就能圆满。所以说我们学佛,实际上就是增道损生嘛,你的道业不断地在增长,你的生死烦恼就在不断地减少。道增一分,那么损生,你这个生就减少一分,生死就减少一分;增十分,减十分;增得愈多,就减得愈多。你若道业不增长,你怎么去离开这个生死。所以说就是此生彼灭,此消彼长,此长彼消。所以我们学佛的人,就把握这个,你自己应该知道,你自己的使命是什么,你不仅仅说在世间做个普通的人,在人层面世间意义上来说,稍微有点成就的人。你做个声闻人,佛都说你这不对啊,何况你说,做个世间的发财了,我升官了,我立了种种功业,立名、立功、什么立德,那算什么,最终都是一抔黄土,什么都带不走,而且给别人的利益也就是世间的一些小小的善法功德而已,还是属于生死有漏之法。有漏的善法有什么用啊,增长生死,只是让以后人家的生死过得快乐一点。越快乐,越沉迷,越不愿离开,知道吗,越容易贪著、迷恋,不是什么好事,所以我们看到事情,看到就觉得是好,实际上好的背后就有不好。所以佛法这些东西都要看破放下,你应该在道业、在佛道之中,勇猛精进地往前走,你最终才能远离这个生死烦恼。只有这一个方法,其他没有任何的方法。
你现在好,不增道,你天天去增生、增烦恼、增业。你说,我是学佛的,我天天在念佛。口在念,心没有念。你的时间、你的心、你的经历,包括你所有拥有的东西,内在的也好,外在的也好,你都不能看破放下,都不能施舍,舍掉,你拿什么去增道啊?叫这个东西,自己,哎呦,自私,舍不得,先要满足自己,别人对我不好,哎呦,我特别计较,哎呦,我就看不得这样的人。天天都是在这个生死之中,在这个虚幻的里面、梦里面去计较,可惜了。迷失啊,迷失啊,我们叫作认贼作父,认假作真。梦还没有醒啊,以为梦里就是真实的,实际梦全部都是虚幻的。佛教就是让你们透视的,告诉你们什么才是真实的。既要活,但是要活得明白,不是说你不要活了,不要吃了,不要什么东西都别做了,不是这个意思。该做的还得做,但是要做积极的、健康的,什么东西都得规划好,真正对你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你的核心的力量应该往哪个地方使,这是佛教告诉我们的。
【莲华之譬。意在斯矣】,这个莲华就说了这六层意思。实际上就什么,开权显实,开迹显本。前面是讲权实,权实是有三层比喻的意思。后面讲本迹,本迹又有三层,总共有六层的意思,大家记住。整个《妙法莲华经》实际上就是开权显实,开迹显本,主要是讲这个核心的内容。
【经者。外国称修多罗】。时间也差不多到了啊,这么一段讲下来还得花时间,算了吧,咱们不拖堂了啊,不拖堂,像我经常习惯性拖堂的不太好啊。时间到了,立即结束,这个经,就等到我们下次再来给大家说。你看,讲了这么长时间,两个小时,就讲那么一点点。多好啊,学学佛法,能学到很多的东西,而且这个时间是无限的,大家具有无限地享受佛法的时间,应该很开心啊!
好,今天的课呢,我们就到这里,以后还会给大家提供一些时间,相互之间互动啊,提出疑问啊,讨论啊。最后呢,请大家合掌,我们一起来念个回向: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和南圣众。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南无阿弥陀佛!
好,今天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二)
今天我们继续来一起学习《妙法莲华经》,咱们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面,可能都会主要是先依据这个《法华玄义》学习。上堂课呢,我们是讲了这个序、序王,序王应该讲到这个经吧,经者这一段来了,是吧。
【经者。外国称修多罗】,这里说外国就是指古印度呗,梵语叫做修多罗,有些地方也叫修妬路,是吧,反正是个音译。但这个经的话是翻译成汉语叫做经,如果是全称的话应该叫什么,叫契经。前面有一个契字,契入的契,契机的契。它应该是有两重意思,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了,一个是契理,一个是契机,契理是从这个经所说明的这个道理,上契诸佛所说之理。因为我们所说的东西都是佛所说的,跟所有的佛所说的道理实际上都是一样的,所以说所有的经典最终归结它的宗旨都是说的一个道理。契机,你虽然符合道理,但是呢要让众生能够获得利益,你必须要契合众生的根机。就是你当下讲的这一部经,要适合在场的有因缘的这些听众,这些受众,他们能听明白,他们能学、能修、能悟、能证,这样的话你讲这部经呢,才有它的现实的意义。当然不仅仅是当下,未来只要有佛法流传的这么一种因缘,后世的众生也能够读这部经获得利益。然后呢,这种获得利益最终也能达到什么呢,悟入诸佛所证之理。悟得这个道理的话,大家最终才能修行证果,才能成佛。所以说契经基本上就涵盖了这个经所包含的两重意思。当然了实际上这个经本身还有很多很多的意思,有些地方叫做什么线,有些地方叫花蔓,它就把佛所说的一些语言、教义,就像线一样的,就像花蔓一样地把它贯穿起来,使它成为一整部的有机的结合的一部经典,使它不散乱。一部经有它经的主要的核心的思想,所讲的一些内容,有些地方也叫涌泉啊,还有什么其他的意思,很多,这里我们就不多说了。
【圣教之都名】,圣教就是佛,就是指圣人、指佛,佛教的总称,都名就是总称,通名。只要是佛所说的这些教法统统都把它称为叫经。当然这我们是一般的说法,一般的说都是佛所说的,但是我们从实际上大家所理解的,经不仅仅是佛所说,还有其他人所说的也有。佛的弟子、菩萨弟子、声闻弟子,甚至还有其他的什么,天龙八部这些护法。他在佛的这么一种加持之下,也能什么呢,有时候代佛宣扬,代佛来讲经。【有翻无翻】,就是说有些可以翻译过来,有些是不能翻译过来。同样是部经,有些翻译成汉语,我们一看一目了然,能够明白它的意思。但是有些梵语它就不适合翻。所以在中国佛教历史上,大家也知道有叫五不翻的这么一个原则,五种不翻。以前应该大家一起学习过,我觉得大家应该把它都记下来了是吧,有五种是不适合翻译的,不需要翻译的这么一种情况。
哪五种不翻呢?大家有记得的吗,哪五种?尊重不翻,是吧。尊重,就是这个意思啊是非常尊贵的,为了表示对它的一种尊重,这个就不翻了。比如说像般若,般若你在汉文字里面,你很难找到一个相应的词来对应,如果你把它翻译成智慧,就显得对它略嫌不够尊重。因为这种般若它是超过世间一般的这种智慧的,它是出世间的一种妙智,微妙的一种智慧,只有真正我们说佛、菩萨才能证得。所以你用世间的语言有时候就很难把它翻清楚,干脆就保留叫般若。但你直接说般若大家又不清楚,所以说要跟别人讲解的时候,又把它翻译成什么智慧啊、妙智慧之类的。还有什么呢,多含不翻。有时候一个词它有多种含义,你要是一翻的话没办法翻,你只能翻译一个词,它代表的只是一种意思,但是它还有其他的意思,这是另外一种。还有什么呢,顺古不翻。顺古,就是古代已经翻译过来的有这个词,觉得翻译得不错了,后面的人也没必要重新再把它翻过来。还有秘密不翻,就像我们说的这些咒语、真言。秘密、秘密语,没办法翻。它有时候一个字、一个词,它就有无量的意思,它叫陀罗尼,是吧。陀罗尼就是总一切法,持一切义,你怎么翻啊,没法翻。另外还有一个,此方无。就是我们中土没有的,但是在印度可能有,但是你翻译过来没办法,大家不清楚,干脆就保留它原来这个音译就可以了。
【事如后释】,就是后面还会解释,解释这个经。【记者释曰。盖序王者】,什么叫做序王呢,【叙经玄义】,为了叙述这部经的玄妙的、深远的义理。为什么要叙这个玄义呢,玄义又是述于文心,一部文章、一部经典的一个中心,要了解一部经典它到底要讲的什么东西。【文心莫过迹本】,就是我们这一部经的中心,它最核心的内容不出二个字,一个是迹,一个是本。上次讲过啊,一个是权和实,一个是迹和本。开迹显本,废迹立本,是吧。这个迹和本实际上就是整部《妙法莲华经》的一个总结。《妙法莲华经》总共是有二十八品,前面的十四品,都说的是迹门,后面十四品,说的是本门。迹是化迹,本是什么呢,佛的本来、本地。【仰观斯旨。众义泠然】,如果我们能够知道这部经的宗旨的话,所有的意思,它众多的意思就清清楚楚了,一目了然了。所以说,为什么要去了解一部经的玄义,最终就是为了了解这部经它具体要讲的是什么东西。
【妙法莲华。即叙名也】,就是一部经的名字、经名、经题。【示真实之妙理。叙体也】,实际上这里下面讲的就是五重玄义。名嘛,名、体、宗、用、教,有些地方叫名、体、宗、用、相。它的名是什么呢,是妙法莲华,这部经的名字叫《妙法莲华经》,这是说的这部经的经名。那么这部经的经体是什么呢,是真实之妙理。这个真实之妙理,就是指三世诸佛所证得的真如法性,诸法实相。这是它的体。【归广大之一乘。叙宗也】,最终都把它归结到什么呢,广大之一乘,这是指佛乘、一佛乘,都是为了让众生成佛。讲这部经典的目的,就是为了大家进入一佛乘。宗者,又叫趣,宗者趣也,趣向,趣向哪个地方呢,大家到哪里去呢,成佛。就是走上成佛的道路,这就叫做宗。
【荡化城之执教。叙用也】。荡,荡除,洗涤。大家不要去执著于这些小乘的、中乘的、乃至大乘的权教,你要什么呢?最终放下这些东西,你才能进入一乘的佛教。化城,变化的一个城,不是真正最终的涅槃之城,成佛的最终的目的。它只是中途一个休息的地方,大家千万不要以小为得,知小为足。实际上成佛才是真正佛最终给我们讲这部经,给大家说示现于世,说法四十九年的最根本的一个目的,这就是用处。【一期化圆。叙教也】,什么叫做一期化圆呢,一期就是指释迦牟尼佛一代教法,他出现在这个世间,整个是什么呢,生老病死,我们说八相成道,说了四十九年的法,这都是用来教化众生的。教化众生最终要圆满,这是属于圆教,到这里才圆满了,其他的都还不够圆满。当然我们说《涅槃经》也是圆满,涅槃还在法华之后了,涅槃跟法华是属于同一个大的时间,一个时期。华严,刚开始讲的时候,也是讲圆教。但是大家呢一般的根机,根本就听不懂,如聋若哑。只有法身大士,才能真正地听明白。
【六譬。叙迹本也】,六种譬喻,叙迹本也。就是前面不是讲了六种譬喻嘛,是吧。权实有三种,迹本有三种。前面讲过,大家还记得吗?上堂课我们讲的。开迹显本,开权显实,什么废权立实,后来什么会迹归本,就是从这些地方讲。实际上最终呢,就是为了让大家明白什么是迹、什么是本。前面的开权显实,实际上都统统属于迹门,只有到后面,才是真正地显如来的本地。就是佛说这个《妙法莲华经》,给大家宣说这个圆教的道理,并不是说在这一世成佛才讲的,无量劫以前就已经开始给大家宣讲《妙法莲华经》。他也不是第一次成佛,也不是第一次讲《妙法莲华经》。
【文略意周矣】,文字虽然简单,但是道理呢基本上就已经周备了,很完整了。所以大家也可以想象啊,我想大家在这里,我们这一次,大家有时间一起来学习听闻这个《妙法莲华经》,基本上也都不是第一次了啊。我想大家肯定想必在过去,某劫、某一生曾经听闻过《妙法莲华经》,一般都是这样的。你听一次,哪能够啊,听一次你哪能就能明白呀,得听好多次。别说我们这些根机的人要听这么多次,就是佛当时在灵山的时候,讲这个《妙法莲华经》的时候,他座下的这些弟子,大多都是从久远劫以来,一直跟随佛听闻这部《妙法莲华经》的,都听了无数遍了。像舍利弗,他是最对机的,他是当机众。到这个时候,他才能获得佛的授记。佛的座下这么多弟子,你想想,声闻弟子里面,只有舍利弗是属第一的,其他的大弟子都还稍微差一点。你想,他得积累多少世的这种善根福德因缘呢!所以为什么我们得学习,得听闻佛法。你不要以为,学个佛很容易、很简单。念个佛,往生了,成佛了;打个坐,开悟了,证道了;持个咒,一下就即身成佛。这说句实话,就是为了鼓励大家,怕大家没有信心。得无量劫以来,植诸善本,植众德本,要清净。说实话,无量阿僧祇,恒河沙诸佛,你最终才能成就正觉,哪尊佛都是这么过来的。这么一世,根本说句实话,我们太渺小了,都不值一提,不好意思说,知道吗?何况大家现在见不到佛啊,就听我来讲,说实话能种多少善根呢,所以说这些东西我们都很惭愧。
下面还有【私序王】,这个序还不止一部,你看这里来个【私序王】。继续看啊,这文字都不是特别容易懂,我们慢慢来,不着急。【夫理绝偏圆。寄圆珠而谈理。极非远近。托宝所而论极】,实际上这个理跟极实际上一个意思。什么叫做理呀,真如实相之理。实相之理,哪有什么偏和圆呢!它是绝待的,没有大小,没有偏圆,也没有权实。它是离文字语言之外的,不可思议的一种微妙的道理。但是呢你这种微妙的道理,大家怎么才能去了知呢,必须【寄圆珠而谈理】。借这个圆珠,衣里的明珠,他用种譬喻,用种文字来给大家进行宣讲,大家才能明白这个道理。当然谈是谈理,是吧,谈得怎么样?你是不是真正明白这个道理?当然,他只能到达一定的程度,最终还得通过自己的什么呢,勤苦的修习,你才能真正获得这个道理,不是听听就完事了。但是不听肯定是不行,不学肯定也不行,所以这个文字语言你还离不开。【极非远近】,什么叫做极呀,极果、佛果,佛果是什么呢,无上觉,也是不能用远和近来描述的。但是呢我们必须【托宝所而论极】,最终到达宝所,就是等于成佛了。宝所之前还有化城是吧,所以有远又有近。因为我们修学是需要什么呢,非常非常漫长的一个过程,从近到远,你要明白你自己现在什么,所学的这个阶段,是属于什么一个地位。你不要不明白呀,你不要以为成佛是件很容易的事,很简单的事,很快的事,实际上还差得很远,太远太远了。
【极会圆冥。事理俱寂】,如果已经会得了这个理,已经证得了这个极果,那自然这些事理的东西就不用再谈了。已经到佛果了,已经成就了,证得实相了,你还谈什么远近,还谈什么偏圆呢!这些事理的种种因果东西都不在话下,不用说了,文字也可以废掉了。我们说什么呢,绝诸文字,绝四句,离百非,这些东西都不用再谈了。【而不寂者】,为什么不能寂呢,就是指我们凡夫了。【良由耽无明酒。虽系珠而不觉。迷涅槃道。路弗远而言长】,你看,就是我们众生被无明所什么呢,所蒙蔽,大家,这当然是个比喻了,沉湎于这个无明之酒。为什么叫做酒呢,酒能乱性啊,让人昏沉啊。就像这个无明一样的,它是种愚痴,是种烦恼,能蒙蔽我们众生的心性、佛性。让我们不能了知自己的本来,不能了知万法的本来,所以耽无明酒,用这么一种比喻。【系珠而不觉】,每个人、每个众生、每个凡夫内在都有佛性,就像这个珠子系在这个衣服里面,藏在里面,但是自己不知道。衣里明珠,不知道自己本来就有这颗明珠,就有这个佛性。不觉,所以迷涅槃道。【路弗远而言长】,本来不远,但是呢又说很长。就是说实际上不能用长和远来说,如果你真正明白了,那你就离得越来越近了,如果你不明白,那就越来越远,非常非常的远。
【圣主世尊。愍斯倒惑。四华六动。开方便之门。三变千踊。表真实之地】,光这句话就得讲好长时间,如果真要讲的话,咱们也没这么多时间去讲。因为后面咱们还会学这个经嘛,是吧,经文里面都有。圣主世尊就是指我们释迦世尊。愍念众生,颠倒迷惑,愍斯倒惑嘛。【四华六动。开方便之门】,这个四华六动是《法华经》刚开始的时候,佛所现的种种瑞相。四种花,什么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实际上就什么呢,白莲花、大白莲花、红莲花、大红莲花,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用四种花来表明我们从修行到成佛的四个阶位,它是从圆教的这种角度来说的。哪四个阶位呢,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用四种花。六动,六种震动,大地六种震动。以前我们讲过六种震动,什么起、遍起、等遍起、动、遍动、等遍动,还什么震、吼、击、涌什么之类的,它有不同的说法,不同的经典都有不同说法。就大地六种震动,也是代表我们修行的六个阶位。当然前面就还有十信,后面还有什么呢,等觉,加上中间这个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就是说我们众生必须要沿着这么一种方便的阶位,最终才能到达一种真实。
【三变千踊。表真实之地】,这就说得清楚了。三变,三变土田。就是佛为了什么呢,当时佛说这个《妙法莲华经》的时候,不是有多宝如来嘛,多宝塔嘛,他突然就示现了。因为这个多宝佛,他原来是无量劫以来就弘扬这个《妙法莲华经》,他发了这个愿,只要后世有佛来讲这部经的时候,他都会来示现、来证明、来护持。所以等到释迦牟尼佛成佛讲这部经的时候,多宝塔就现前了。我们看过以前唐朝有个大书法家是颜真卿嘛,《多宝塔碑》,就跟这个多宝佛是有关系的,多宝塔嘛,后来后世也有为了纪念这个多宝佛盖这个多宝塔的。他说那我献这个多宝塔,塔中有佛,他实际上早已经灭度了,多宝佛是过去的古佛嘛,但是呢为了证明,他突然又出现了,所以佛的神力是不可思议的。我们说灭、灭度,实际上是没有灭度的,真正的佛是不会灭的。我们所见的灭是我们众生的因缘灭了、没了,所以看到佛就涅槃了。如果众生的因缘你有这个善根的话,佛一直都是在的。哪会死,佛的法身是不灭的。
但是多宝佛塔虽然现前已经证明,但是多宝佛他有个要求,就是说你当下这尊佛成佛的佛,就是释迦牟尼佛也好,其他佛,你要讲这部《妙法莲华经》的时候,你必须什么呢,把你自己分身在十方世界所有的应化佛身全部收回来,来到此道场,一起来听这部《妙法莲华经》。当时佛肯定也得按照这样去做啊,多宝佛得尊重他嘛,是吧,他有这个愿想。然后就把十方等于是无量世界的,数都数不清有多少尊释迦牟尼佛的化身都收回来,都到这个娑婆世界来,都到这个法华会上来了。好啊,太多太多了,无量阿僧祇、无量恒河沙的佛,没地方待了,待不下了怎么办啊,把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变成像极乐世界一样,变成清净的佛土。光三千大千世界,光娑婆世界还待不下怎么办,又把很多无量亿的其他的国土又变成净土。三次变化,然后有非常大的,整个这么无量的这些三千大千世界合成一个土,那足够大了,这些佛才能容得下。
所以我们这里一想,是什么意思呢?就是释迦牟尼佛,你不要以为就仅仅在这个世界成佛,他在这里成佛的时候,同时也在什么呢,现身其他的无量的世界成就佛,成就佛道,也在讲佛法,也在讲这部《妙法莲华经》。千踊也是一样的,从地踊出。整个三千大千世界突然大地就裂开了,从地就踊出无量无边的百千万亿恒河沙的这些菩萨,每一尊菩萨呢又带着无量的眷属都来了,他们都是听佛讲过这部《法华经》,也都是要发愿来护持、来弘扬这部《法华经》的。所以到了这个时候他们全部都出现了,那简直太多了,不能说人太多了,就是圣人太多了。我们才知道原来释迦牟尼佛什么呢,不仅仅是此时此地才开始讲《妙法莲华经》,在十方世界也讲,在过去也讲,当然到了未来还会讲,我们才知道如来的本地是如此的不可思议。我们觉得佛就是一尊佛嘛,释迦牟尼佛就是自己一个人在这娑婆世界,就在度众生嘛,不是这样子。十方世界都有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化身简直就是什么,不可思议,不可胜数。实际上其他的佛,一样也是这样子的。然后他所化度的众生,难道就是当下在这个会场,来与会的这些大众吗?不是。十方世界有无量的众生,都曾经听闻过释迦牟尼佛讲这部《法华经》,而且已经获得很大的成就,太多太多。所以我们看如来的真正本地的这种风光,这种愿力,这种神通,这种不可思议,真的是让我们觉得大开眼界。所以我们现在也应该是向佛去学习,像佛一样的发愿,我们以后也能成就像佛这么一种不可思议的功德,当然现在也算是个开始了。
【咸令一切。普得见闻】,让所有一切的众生,与会的有缘的众生,都能够见得到,都能够听得到。【发秘密之奥藏。称之为妙】,如来秘密之奥藏,实际上就是诸法实相之力。【示权实之正轨。故号为法】,权实之正轨,正轨嘛,正教、权实之教。【指久远之本果。喻之以莲】莲华、莲华,妙法莲华。这个莲是指久远劫以前,早已经成就的,第一次成佛的时候所证得的这个果位、佛果,才叫做莲。现在成佛不叫做莲,叫做华。从久远劫第一次之后,第二次以后只要是第二次以后,包括到现在无量次成佛,都叫做华。第一次才叫做莲,叫做他的本,后来都叫华,叫做迹。【会不二之圆道。譬之以华】,不二之圆道,所有的法最终都是平等的,所有的法最终都是什么呢,圆融的,也都是圆满的。【声为佛事。称之为经】,就是我们说做种种佛事,必须要有音声啊,要有文字啊,所以把这个称为叫做经。【圆诠之初。目之为序】圆诠,什么叫做圆诠呢,用圆教的一些教理来解释,来理解佛法,称之为序。因为我们这部经,讲的就是圆教的道理,它的刚开始,开始的部分叫做序。【序类相从。称之为品】,就是它品类是一样的,属于这一小段的这种内容,它这一部分内容是一样的,就把它合成一品。所以我们看这个品字也很有意思,三个口字是吧,就一种排列,都差不多。这段文章,都说的是大概的同一类的意思,就把它称作一品。
【众次之首。名为第一】,就所有的排列之中,它是排在第一位的、首位的,所以称叫做第一。【释曰。谈记是叙名。会冥是叙体。圆珠是叙宗。俱寂是叙用。四华六动是叙教】,这里又是名、体、宗、用、教,又说了一次。谈记,谈种种佛法,有些地方说这个记呢,是记种种比喻也好,记种种文字来也好,来说明。会冥,实际上就前面说的是什么,会理、冥迹,真正知道这个佛理,知道真如实相,这才是叙体。【圆珠是叙宗】,用种种比喻,最终大家成就不可思议的佛果,证得佛果。俱寂,这个俱寂的话就是什么呢,把所有的众生的这些执著,所有的烦恼都什么呢,都熄灭掉,这就是叙用。【四华六动是叙教】,前面讲种种教相。【本迹可知】,这里我们就不多讲了。
【此妙法莲华经者。本地甚深之奥藏也。文云。是法不可示,世间相常住。三世如来之所证得也】,就是这部《妙法莲华经》是如来本地所证知的甚深的奥藏、密藏,就是太深奥了,本来众生是无从了知的。当然我们现在通过经文把它说出来,但实际上真正要把它的意思搞明白,要完全弄清楚,还是不可能,我们只能学到一定程度。经文里面就说了【是法不可示,世间相常住】,就说这样的法,这种佛法,是不可以用文字语言给大家进行描述的,我想给你们显示出来,说不清楚的。说不清楚还得说,没办法,不得已而说。说了之后呢,当然肯定会有一定作用,但这个作用要发挥最终的这个效果,大家知道是需要很长的时间。
世间相常住,这句话就说得很有意思,大家别看世间相,我们说世间相应该是无常的,是不是。都有生老病死啊,都有成住坏空啊,世间法是有为法啊,如果你让《金刚经》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世间的法都是有为法,那怎么世间相还常住呢?这就是圆教。圆教跟普通的大乘佛教,还讲的不完全一样,它说的根本。你别看它世间相是无常的,无常里面就有什么呢,常住之相。就像众生有生老病死,但这个生老病死并不是众生的常住之相。我们每个众生都有佛性,为什么是无常呢,因为愚痴、迷惑、造业,所以才会轮回六道,才会有生老病死种种无常之相。如果我们大家都明白自己本来具有这个常住的佛性,大家转迷为悟,然后改过自新,好好去修行,就能恢复我们本有的常住的如来之相,就可以不随这个生死之业,去漂流去轮转。那这个时候,还有无常吗?无常即是常,就变成常了。所以说为什么叫世间相常住,大家不要仅仅看到世间相有无常的一面,实际上它根本是常住的一面。
【三世如来之所证得也】,三世如来过去也是从凡夫因地所修起的,他们都已经证得这常住之相了,我们一样也可以证得,我们也可以成佛。我们一旦成佛,自然而然常住。当然如果真正成佛了,也就不纠结什么常住不常住了。本来就是这样子,你管它常住不常住,不用这些语言了,知道吗?但是我们现在的话,对佛、对佛果肯定会有一种希求的心。因为我们无常,无常太苦了,所以我们希望什么呢,永恒,希望常住。等到我们真正常住了的话,也就无所谓了,你干嘛还求呢!不用求,你都已经证得了,是本地的风光呢,随便你自己去享用就可以了,你还去求什么呢,没必要执著了。
下面还有很多经文,都来说明这个道理。【文云。是第一寂灭。于道场知已】,这才是第一寂灭之法,这才是无上寂灭之法。只有真正成佛,才能证得这个寂灭,就是涅槃之果。【于道场知已】,就是佛在成道,在菩提树下成道的时候,才真正明白它。【大事因缘。出现于世】,所以佛都是为一大事因缘而出现于世。什么叫做大事啊,成佛才是大事,其他事情都不算大事。你说成阿罗汉,成缘觉,成菩萨,都叫小事,是吧;你说我要做凡夫,那就不叫事了,那叫什么事儿呢,干的是什么事儿你说。所以大家说实话,这个做人都很不成功,要学个佛不容易的,是吧。做的是行佛事嘛,既然大家都是佛子,当行佛事,依佛的教导。但我们天天都在做什么呢,所以说小乘、中乘乃至菩萨,都不是佛最终让我们去成就的一个果位,何况是其他的呢!大家还在世间之中,还放不下呢,什么是非、名利,种种各方面五欲六尘,那真的是跟佛事就不沾边了。所以佛他出现于世最终就为了这个目的,就是为了讲这部《妙法莲华经》,就是为了告诉大家,你们都有佛性,你们都可以成佛。我讲其他的经典,都是为今天要讲这部《妙法莲华经》做准备、做铺垫的。我的根本、我的本意就在于此,所以叫做什么,畅佛本怀。本来的这个的愿望就是这个,就一个目的。
【始见我身,令入佛慧】,才真正叫做刚刚见到我的身体、佛的身体,你不要以为我所现的这个丈六金身,这个应化示现的,是我真正的佛身。真正成佛是法身,是报身,微妙的报身、法身,而不是这个身体,令入佛的智慧。【为未入者四十余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你看,佛为了教化众生容易吗?花了四十多年,都是给大家打基础。为了帮助来显发这个第一义,最终的、成佛的、最高的这种道理。【今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现在好了,大家根机、机缘已经成熟了,我就没必要去说这些方便的,直接说佛法就可以了,大家能够听得进去,也能听得明白。【所言妙者。褒美不可思议之法也】,不可思议就是成佛,只有成佛这种法门才是真正的妙法,其他都不算妙法。言下之意是什么意思呢?如果你这一辈子,你学佛没有听《妙法莲华经》,你都不知道什么叫做妙法,除了《妙法莲华经》,其他的法都不算妙法。这么一听,大家还是很幸运嘛,还不错,是吧,我们还是有机会听到的。当然,我们以前就读过《妙法莲华经》。是啊,读过,但是你真正要去深入经藏,要去了解到它的珍贵,它的奥妙,你要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才是真正能够获得它一部分的这种利益。否则的话你视而不见,你看个名字,看个文字,你也听不太懂,也看不懂,那还是获益很有限。等于就是说结个长久之缘,种个未来的种子。就现在它是什么,没办法去发芽,没办法发挥作用的。
【叙妙名也。妙即法界。法界即妙者。叙体也】你看,讲这个妙的名字,但是妙的当下就是法界,大家别看就是个名字,名字背后就是所代表的这个本体。名字能够诠释、能够包含这个本体的这么一种义理。法界就是妙,这说的是体。【自行权实者。叙宗也】,自行的权实之法,指佛自行权实之法,有一个自行,一个化他。自行是佛自己的修行的这么一种境界,化他是什么,为了度化众生,另外所讲的一些佛法。当然佛的本地的这些东西,他自己所修行的远远要超过化他的。大家明白什么意思吗,就是跟众生说的,那看你什么根机。但一般的根机说句实话,把佛的真正最微妙的法说出来,大家能听懂吗?听不懂。所以说【叙宗也】,真正让大家都归于佛之自行权实,由化他到自行,由众生,大家就能成佛。【本迹六喻者叙用也】,它的作用,前面六种譬喻。【甘露门者叙教也】,前面说是甘露,甘露是不死之药,这里甘露是直接就怎么,成佛。
好,序就讲完了,下面我们开始讲这个【玄义卷第一上】。学下去大家可能有些地方能听懂,有些地方不一定听得特别的明白,没有关系,因为很多道理在后边还会重复地讲。【天台智者大师说】。首先我们看【释名第一 辨体第二 明宗第三 论用第四 判教第五】,为什么叫做玄义呢,我们说的就是天台宗所讲的五重玄义。五重玄义从这里开始,它是这个出处,后来所有的天台宗的这些祖师、这些子孙,只要是去学一部经典都用这种玄义的方法,五重玄义的方法来进行分解、分析。我们看看【释此五章。有通有别。通是同义。别是异义】,就是从同义和异义这两个方面进行解释。【如此五章。遍解众经。故言同也】,用这五章、五重玄义可以去解一切的经典,这叫做同。【释名名异。乃至判教教异。故言别也】,但是呢每一部经的名字也好,乃至它的五重玄义,都是有所不同的。这部经跟那部经的五重玄义讲的不是一个意思,所以叫做有异,是吧。但是不管什么经,都用五重玄义这么一种方式去讲,这是相同的。【例众经之初。皆安五事。则同义也】,就是所有众经,在讲经的开始,都用五重玄义来进行解释,这是相同的。【如是诠异。我闻人异】,就是如是我闻嘛,这实际上就已经开始进入这个序品了,我们就看到进入这个经文了。【如是诠异。我闻人异。一时感应异。佛住处所异。若干人听众异。则别义也】,就是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什么什么地方,与多少人,与谁谁谁一起,大家一起来学这个经典,就是时间、地点、人物、所讲的具体的经典,说具体的这些道理,都是不同的。【又通者共义。别者各义】,实际上跟前面这个同和异就是一个意思,共嘛就是同,别者就是各。
【如此通别。专在一部】,又用这通别这两种方法呢,专门来讲这一部《妙法莲华经》,那跟前面这个通别就不一个意思了。前面通别还只是从这个五重玄义去分解,每一部经都可以用五重玄义,这是通;但是每部经的这个五重,道理都不同,这是异。然后现在就这一部经典呢,又讲通和别。【通则七番共解。别则五重各说】,这个七番共解,就是用七种道理来解释这个五重玄义。【例如利钝。须广略二门也】,就是因为众生的根机有利有钝,所以必须要用广、略两种法门来分别对待。根机利的人,用略门就可以了,简单说说就明白了,就开悟了。但是钝根的众生,那就不行了,必须用广门,说得比较广大详细,你才能明白。【众教通别。今所不论。一经通别。今当辨】,就其他的东西、其他的教、其他的经,通别我们不说了,今天我们就专门说这个《妙法莲华经》的通别。
【就通作七番共解】,我们先看七番共解是指什么。【一标章。二引证。三生起。四开合。五料简。六观心。七会异】,大家把这个记住,七番共解,标章、引证、生起、开合、料简、观心、会异。把这七个名字大家都记住最好,它这里面说这七个名字,为什么用这七番共解,它是有道理的。
【标章令易忆持】标章,等于给它标个名字,标个题目,把这个名字标出来,大家就容易记,容易持,容易读诵。【起念心故】,大家就容易忆念啊,你念起来的时候就想得起来。你不标章的话就搞不清楚,你光就一篇经文搞不清楚啊,把它分层,它有它的结构啊,它有它的层次啊,我们说就等于说把它进行一个分判,章节划分。这一段讲的什么内容,那一段讲的什么内容,这里有什么标题,那里有什么标题,你把它整个弄个结构图出来,很容易就记住了。你不然的话搞得就不太清楚,容易混乱。
【引证据佛语。起信心故】,引证是第二章,它是依据佛语来引证,都是佛所说的话来证明。不是佛所说的,不是经典所说的,不能作为引证,你这个证不足为凭,站不住脚。起信心故,只有佛所说的,如是我闻嘛,不如是,我们听了之后也白听。是佛所说的,我们才听呢,我们才信呢,是吧。
【生起使不杂乱。起定心故。开合料简会异等。起慧心故】开合,什么叫做开合啊,就是广说略说。把它打开了,把它合上,简单的说就叫合,详尽的说就叫开。料简,料简实际上就是中间有些什么呢,问答。通过问答的这种方式,把一个道理要说清楚。会异,本来有些道理大家一看,相互之间这个意思是不是有差别呀!是不是相互之间并不能融合啊!但是呢通过法师一讲解,噢,原来它们说的是一个意思。不说的话你以为它们互相之间是有矛盾,有抵触的,是有差别的,实际上最终说的都这个意思。就解决你对经典之中很多的迷惑,所以【起慧心故】。大家一看是什么,信、进、念、定、慧嘛,这就包括了。七番共解就达到这个目的,实际上就是修信、进、念、定、慧,后面还有个精进心,还没说。【观心即闻即行。起精进心故】,听到当下,立即就可以随文入观,随时就可以起行。教的当下,就可以行。所以说我们听这些文字语言,听这些言教,是让自己内心去思维的。你一到思维的这个角度,实际上就已经进入观心的阶段了。你就去想,这段话或者这个道理,到底是讲的什么意思;这个词说的是什么意思;这个语言说的是什么意思。你不断地去思维它,你其他都不想,就专门思维这个道理就行,这就是观心。你思维的时间长了,自然而然它就从中产生一种智慧,有种力量。这种力量就能帮助你在日常运用之中,在修行之中发生一种作用。所以是【起精进心故】,你想这个事情的话,就不会去想其他的东西了。精嘛,精而不杂嘛,你如果不思维佛法,你就思维其他东西去了,东想西想。进,能够前进,能够上进,能够进步。
【五心立。成五根。排五障。成五力】,五心建立了,就能成就五根,排除五种障碍,成就五种力量。实际上就是五根五力。【乃至入三脱门】,三脱是什么呢,什么叫做三脱?三种解脱,哪三种解脱,大家还记得吗?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空,这个空的话,实际上按道理应该大乘空,但是如果大家说得简单一点的话,就相当于声闻,声闻主要是讲空,是吧。空、无愿、无作。无愿,这种愿实际上代表是一种菩萨的境界,菩萨要发愿啊,要度众生啊,要成就佛道啊。实际上愿而无愿,无愿而愿。虽然有愿,但最终呢愿当下也是空性,所以叫做无愿。所以愿而无愿,愿的当下就是空。它这个愿是从空而有,从空而生起的,所以前面这个空是个基础。如果你没有这个空的话,所生的愿都是什么呢,都是有漏,都是有为法。所以你的心必须保持彻底的清净,你才能焕发出内心的光明,你才具备真正去教化众生的这么一种资格,或者一种能力。如果你自己的内心都不纯净的话,你去教化众生,这是很成问题的。如果说得严格一点的话,说实话不够格。你自己都没修成呢,你的心是杂乱的,是染污的,你去度众生,很快就被众生这些,包括自己的这些烦恼习性,会被它所污染的。到后面当然是无作,作而无作。就是已经成佛了,无所作了,不需要做什么了。但是说不需要做什么,实际上又是什么呢,不作而作。为了度众生,一切事情都得去做。
【略说七重共义如此。广解五章者。一一广起五心五根。令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耳】,就是七重共解,大概就这个意思,不会讲得特别的多,是吧。要广解这个五重玄义,每一重玄义都够能发起这个五心五根,最终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就是最终为了成佛嘛,当然这个开示悟入是不同的一种阶段。开的话是什么呢,跟前面这个十住相对应,圆教十住叫开;示是圆教的十行;悟是圆教的十回向;入是圆教的十地。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好,我们再看下一段啊。【初标五章(云云)。标名为四】,首先看第一个标名,第一重玄义叫标名,有些地方叫释名,释名又把它分成四个点,第一个是立,第二是分别,第三是结,第四是譬。首先看第一个立名,【原圣建名。盖为开深以进始。咸令视听。俱得见闻。寻途趣远。而至于极。故以名名法。施设众生】。原圣建名,就是我们去考察圣人就是佛,要建立这种名字,为的是什么目的呢,开深而以进始。为了给大家开显诸法的深义,让刚开始修行的人能够不断地什么呢,进入,慢慢地一步一步往前进。咸令视听。俱得见闻,让所有的有缘的人都能听得见,都能看得见。寻途趣远。而至于极,寻着成佛的道路,慢慢地由近到达远处,最终成就佛果。所以为什么要讲这些东西,有这些名字,有这些文字语言,都是为了给众生施设种种方便。你因为听见了,因为你看见了,所以你就开始能够明白,虽然只是个开始,但是一步一步往前走,就越走越远,由近到远。故以名名法。施设众生,所以种种名字来说这个法,说佛法,为了什么呢,施设众生。施,就是布施嘛,法布施嘛,设,设种种教。这里头施设的话就是说,要对机施教,我所施设的东西都是为了对应众生的,我讲这个东西是有道理的。我们说世间有点像设计一样的,你得设计一下,你不能随便乱来,不能随便乱讲,你看众生需要的是什么,我再给他讲什么东西。
但我们现在不可能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我们哪有这个本事。佛是八万四千法,一一都通达,无法不知,所有众生的根机他都能知晓,所以能够以合适的法去对应合适的根机。我们现在是,你法也不知,是机更不知。有些法自己还没弄明白呢,学吧,先学吧,学到什么程度是什么程度,那你说不讲,好像也不行,大家还需要讲,实际上讲很惭愧,怎么讲?讲不清楚,能讲多少是多少。讲不到的,大家,大家自己去处理吧。至于根机,当然我相信大家都是大乘根机,咱们能够听闻,现在还能见到这个《妙法莲华经》,一起来学习,那都是过去种了不知道多大的这种善根福德因缘,我们今生在这个上面,又添加了一个砝码,等于我们离成佛又近了一步了,虽然你只是听我来讲这个《法华经》,但是这种因缘也不容易啊。虽然不如佛,但是某些地方也显得我们特别的不容易,珍贵。
佛都已经涅槃了,我们无缘听佛讲,但是这部经还能流传到现在,翻译成汉语,而且翻译得非常的精到美妙,而且我们有缘能够听闻。我们在这五浊恶世,还是末法时代,多不容易啊。好法师是遇不上了,但是不好的法师在这里讲也不容易了,想想肯定我过去也许也发过这个愿啊,讲,讲吧,弘扬呗,能够弘扬到什么程度再说嘛。至于佛菩萨就多多包涵,就完事了。所以看这些因缘还是不容易的,虽然跟佛比已经没办法啦,无量百千万亿之一分都达不到,但是这一分也很重要,总比没有要好得多。
我们再看啊,施设众生,分别者,我们再看第二个分别,分别什么呢?法有粗妙。有妙法就有粗法,除了我们这个《妙法莲华经》,其他都叫粗法。不能太粗了,知道吗?这学佛法,学得不够精妙啊,没学到它的妙处,可惜了。
什么叫做粗法呢?隔历三谛,【若隔历三谛。粗法也。圆融三谛。妙法也。此妙谛本有】,什么叫做隔历三谛啊?什么又叫做圆融三谛啊?这里要讲起来又麻烦了,不好讲,但是这只是简单地把这个粗和妙之间做一个什么呢,做个分别,简单地说一说。要真正说的话,光这个粗妙,那后面且有的说了,不着急。什么叫做隔历三谛?我们说三谛,以前讲过哪三谛呀?空、假、中。有些地方也叫真谛、俗谛、中谛。空、假、中一般说三观了,三观观的就是三谛。那这三种谛之间,如果是有差别的,是有层次的,就叫隔历三谛。隔,你跟我之间是有距离的,隔碍的,有障碍的,你就是你,我就是我,真谛就是真谛,俗谛就是俗谛,中谛就是中谛,它相互之间没有说是一体的,那就叫做隔。历呢?就有次第,知道吗?我这个高,你这个低,我比你更高啊。比如说,中谛是最高的,俗谛次之,真谛是最低的,知道吗?它里面是有高下的。如果你只证得真谛,那你只是相当于什么,一般来说,属于声闻乘。如果你从真谛再往上能证得俗谛,菩萨乘。如果你还再往上突破证得中谛,佛乘了。那就是有等级不一样啊,这叫做隔历三谛。
如果是说这三种谛之间是有差别的,是有高下的,那属于粗法。到最终把这三种差别能够圆融在一起,啊,原来大家是平等的,原来大家是不二的,是没有任何差别的,也没有任何高下的,这就叫做圆融三谛。一谛就是三谛,三谛实实在在就只是一谛,你才真正明白,原来是这么回事,到《妙法莲华经》就把这个东西就说清楚了,开权显实,会三归一。这三谛即是一谛,三教就是圆教,权教最终实际上就是实教,本质上没有任何差别,这才是真正的妙法。
但是前面四十几年,佛基本上不说这个道理,没有把这个道理给大家说清楚。有时候给大家讲什么,四谛、十二因缘,有时候给大家讲什么六度,有时候就讲真,有时候讲假。比方说,中观宗,虽然有些时候也讲中谛,但是更多的是讲空,性空的比较多,性空般若,它主要是侧重于在真谛。唯识法相呢,又侧重于俗谛。《华严经》当然也讲到中谛,但是中谛和真谛、俗谛之间,它相互之间是有障碍的,它没把它打通了。只有到《法华经》这里,才最终把它合为一体,圆融无碍。此妙谛是本有的,是我们所有的众生本身就具有的,是一切有情无情众生都有的,就是说它是整个这个法界虚空之中,有情也好,无情也好,一切所有众生本来具有的微妙的这么一种道理。大家都有,没一个人缺少,它是遍一切处的。
好,【文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你看,又说到世间相常住了,是法住法位。这个法住法位,实际上就是说的真如实相,诸法实相。世间相常住,也是说的这个东西,三谛的妙理本来就具有,世间一切相都具有这个常住之相。【唯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只有我释迦牟尼佛才真正明白这个法相,所有的众生都不知道,但是我现在告诉你们,你们都有,都有这个常住之相。十方佛亦然,唯佛与佛才能究竟,才能知道这个法相。【尚非不退菩萨入证二乘所知,况复人天群萌之类】,就是菩萨都不知道,二乘人也不知道,何况是我们普通的人天凡夫的众生呢?你哪里知道呢?要是佛不跟我们说出来,你根本就不知道。菩萨都不能知道,只有佛才能真正完全的知道。
【佛虽知是。不务速说】,佛虽然知道了有这个道理,但是也没有很快地要说出来。为什么不能速说呢?佛难道不想赶快告诉大家吗?这么好的东西,这么好的宝贝。经文说了,【我若赞佛乘。众生没在苦。谤法不信故。坠于三恶道】,如果我要赞叹佛乘,我立即就给大家说出来,众生不会相信。不但不相信,而且会诽谤这么一种佛法,无上的佛法,就会沉没在苦海之中,永远没办法出离。所以说大家能够听闻,能够信,能够不怀疑,能够不诽谤,这都非常了不得。我想大家没有说谁不信啊?有谁不信的吗?噢,佛说了有佛性,我才不相信呢,我就没有佛性,我就是众生,我再怎么也成不了佛。我最多修个阿罗汉,那就已经了不得了,是吧。成佛,那是佛的事情,跟我没关系,谁会这么傻,谁也不至于这么傻,何况我们中国人比较贪心嘛,谁不想成佛,谁都想当皇帝呢,这没什么不敢想的,只有做不到,没有想不到的。要能想得到,最终可能也就做得到了。
所以初教,我们就一堂课下来了,中间不休息了啊,省得中间断断续续的,【初教建立融不融。小根并不闻】,什么意思呢,初教,就是佛刚成道的时候,第一次讲的是什么经啊?《华严经》,《华严经》讲的是华严教,它所讲的是融与不融这两种,一个是圆融的,一个是不融的,所以《华严经》啊,它还有点掺水。说得不好听点,《法华经》那完全就都是纯的,百分之百的纯度。这《华严经》可能也就百分之八九十,中间还有融,又有不融,但是它是以融为主,是以圆教为主,但是它还说偏,偏的话就实际上说了别教,它正说正明圆教,兼说别教,所以它有不融的这些佛法,但是即使是不融的佛法,小根还都听不懂,我告诉你,它还都是专门对这些别教菩萨所说的,你不属于别教菩萨这个层次,你下面这些层次根本还听不懂,所以小根并不闻,这些小乘根机的人根本就听不懂,如聋若哑啊。
【次教建立不融】,这是什么呢,第二时说的是什么教啊,方等教,不是方等教啊,阿含教,记错了,阿含教。阿含的话,只是说小乘的教法,都是属于不融的,【大根都不用】,完全对应的是小乘根机,大根用不了,大根谁去听啊,也没必要跟他们讲这些东西,完全是针对小乘的根机说的三藏教法,就是属于小乘教,让他们成就阿罗汉,成个声闻就行了,为什么说这些东西?佛发现前面给他们讲这个大教,讲《华严经》,大家听不懂,算了吧,从头来起,从第一步开始走起,所以说,就说《阿含经》。
再往下,【次教俱建立。以融斥不融。令小根耻不融慕于融】。这是第三时,第三时大家学过,哪个时啊?方等时,说方等的大乘佛法,但是方等大乘佛法它是叫四教并谈,方等法是包含一切佛法,小乘的有,大乘的也有,权教的有,实教的也有。但是它根本的目的就是什么,前面大家已经修了小乘,已经成就了,佛发现仅仅让他们修小乘肯定不是我的目的啊,让他们回小向大,给他们讲大乘佛法,但是同时也说小乘佛法,因为他们还需要慢慢的一种过渡的一个过程。但是以融来斥不融,实际上就是以大乘来批判小乘。比如说,我们说的这个《阿弥陀经》、《维摩诘经》实际上都是属于方等教法。谈偏斥小,叹大包圆,就斥责这些小乘的、偏教的,赞叹大乘的、圆教的。让他们知道,哎呀,耻不融,以不融为耻,以融为荣,两个都是rong了,他们知道。哎呀,原来佛所说的还有这么大乘,还有这么好的东西,我们现在不能仅仅满足于修这个小乘,我们应该什么,回小向大,我们要发起这种大乘的心,最终要成菩萨、要成佛,就是为了这个道理,这是个过渡的一个阶段。
【次教俱建立。令小根寄融。向不融】。次教,再往下第四时叫什么教啊,般若时,讲的般若的教法,都建立。令小根寄融,寄融就是小根的话,完全就融入到大乘里面去了。向不融,这个不融的话就跟小乘的不融是两回事。这个不融相当于相当于别教的菩萨,或者还包括通教菩萨,就属于大乘的,但是还没有圆满,没有圆融。这个融的话,仅仅就是指圆教的,所以在般若时里面,讲的般若教只谈三教,三藏教就不说了,小乘的完全就不说了,只说通教、别教、圆教。这三种教里面,通教和别教是叫不融教,只有圆教才叫融教,所以它包含这两种,所以它同样是融不融,跟前面不完全是一个意思。
【令大根从不融向于融】,从不融向于融,从这个通别最终进入圆教。【虽种种建立。施设众生。但随他意语。非佛本怀】,这就做了个总结。你看,建立了种种不同的教法,为了施设众生,成就众生,但都是随他意,为了随着众生的根机,随着你的兴趣,你的爱好,你的能力,所讲的种种佛法。但众生的能力实际上都是很有限的,不是佛的本怀,不是佛自己本来的意思,要我自己本来意思说出来,你们一下听不懂,境界太高了,所以只能随着众生来,我要迁就你们,要不迁就你们,直接说得太深奥了,你们听不懂,听不明白,就这个意思。【故言不务速说也】,不是佛不想说,实际上佛特别想说,但说的时机不对呀,你要立刻就说出来的话,反而产生相反的一个效果,所以说不务速说。
好,那是之前,四教都叫做不务速说。好,到现在可以说了。【今经正直舍不融但说于融】,把前面所有的不融全部舍弃掉,通通都不说了,只说于圆融之教,只说圆教。所以在《法华经》叫纯圆独妙。纯粹都是圆教,只有这个微妙之法,没有粗法。【令一座席。同一道味】,整个在这一个法座、会场上,所有听法的人,最终所证的都是同一个道味,都是圆教。也就叫什么味啊,叫醍醐味。我拿最好的东西给大家招待,每个人吃的都是一样,我不是说给你吃这个东西,给他吃那个东西,之间没有任何差别,都是最好的。
【乃畅如来出世本怀】,哎呀,佛这个时候才真正的是,把自己想要说的心里话,终于说出来了。原来都是掖着、藏着没办法说,想说嘛一看,你也听不明白,时机也不对,算了吧。等到最后,快要到圆寂之前几年,才说这些东西。就跟我们世间很多东西,家里有很多重大的秘密,孩子小的时候还不好意思说,说出来时机不成熟,到最终快不行了,不说也不行了,或者到该说的时候,就把这个事情说出来,终于心里的石头就落下了。但还有很多的人,就在世时都不说,走了,走了也说不清楚了。【故建立此经。名之为妙】,所以为什么要讲这部经典,把它称为妙法,它是有它的道理的。
【结者】,下面就说了,【当知华严兼。三藏但。方等对。般若带。此经无复兼但对带】,所以大家就把这个四教跟这个兼但对带对应起来,华严,阿含,方等,般若,兼但对带。什么叫做兼呢?兼别明圆,正明圆教,兼明别教。就是它中间啊,同时又说别教,主要说的是圆教,所以叫做兼,兼别,兼说别教,正说圆教,叫兼别明圆。三藏教呢,但三藏教,它只说藏教,没有说后面的通教啊,别教啊,圆教啊,都没有,但三藏教。方等教呢,叫做对半说满,对三藏教而说通教,别教,圆教,是对这些小乘人,专门来说通别圆三种不同的大乘的佛法。前面的三藏教叫做半字教,后面的通别圆叫做满字教,当然真正的满字教里面还有其他区别,这里我们暂时不说了。实际上按道理来说,只有圆教才叫满字教,甚至通教和别教都还叫半字教。
好,般若呢,带半明满,为什么叫做带半明满,这就说出来了。为什么通教别教是属于半字教呢?它是般若教是说三种教,它这个时间是说通教、别教、圆教,它纯粹都是说大乘的教法,三藏的小乘教它通通不说了,一点都不说了。但是呢,通教和别教还属于半字教,只有圆教叫做满字教,才是圆满的,所以说带半名满。只有到《法华经》,法华时的时候叫无复兼但对带,叫纯圆独妙,所以把这五时大家可以记下来,叫兼但对带纯,兼但对带纯,那就记住了,五时之教。
【专是正直无上之道。故称为妙法也。譬莲华者例有粗妙。云何粗】,为什么把它比做莲花呢,就是有粗和妙这两者不同,云何粗,这里有几种情况:【狂华无果。或一华多果。或多华一果。或一华一果。或前果后华。或前华后果】,这六种情况通通都叫粗。首先看第一个,【初喻外道。空修梵行。无所克获】。狂华无果,这个花比喻什么呢,因,这个莲比喻成果,外道不知道修这个出离之因,非因即因,什么意思呢?颠倒修行。本来不能证得涅槃的,本来不是修行的正因,他以为按着这样修能够解脱,所以最终空修梵行无所克获。修了这么多梵行,最多就是得到人天的果报,最多就是到什么呢,非想非非想处天吧,还是不离三界,他没办法嘛,超凡入圣,证得正果。所以说狂花无果,为什么叫狂呢,癫狂的,错乱的,他这个因,因地不真,果遭什么呢,迂曲。
【次喻凡夫。供养父母。报在梵天】,第二个是叫一花多果,供养父母,修世间的种种这五戒十善之法,凡夫修这些最终报在就说,无非就是生到人天,生到梵天都已经很不容易了,生到梵天属于色界天,色界天的话还得修色界的禅定才行,四空八定啊,当然这里只是简单说,就说凡夫最终你只是报在人天而已。一花可能得到各种好的果报,只是种一个因,但是一个因呢,能够结很多好的果报。
【次喻声闻。种种苦行。止得涅槃】,你看,多花一果,这是指的。修很多苦行,修很多的法门,但最终只是证得小乘的涅槃,就是为了得到这个果。
【次喻缘觉。一远离行。亦得涅槃】,这是比的叫什么,一花一果,因为缘觉他的根器利啊,他不要修这么多法门,不要修种种苦行,他就修一个远离行,他就能证得缘觉的果位,叫做一花一果。
后面还有,或前果后花,【次喻须陀洹。却后修道】,这句话要理解就稍微难一点,这不讲的话,肯定大家很难说。前果还后花,怎么果还在花的后面呢?须陀洹就叫做果,这是小乘的初果,声闻的第一个果位叫须陀洹,叫见道位,也是种果位。但是见道之后呢,还得继续修行,见道之后还有修道位,所以说后面还有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一直到最终叫阿罗汉,后面这三个都叫修道位,一直到阿罗汉才是成为声闻的极果。既然是修道位,所以把它比喻成叫做花,只有成就了阿罗汉果,那就叫另外一个果了,不同了,知道吗,前果后花。
【次喻菩萨。先籍缘修。生后真修】,就是前花后果,还按着花果,因果的这么一种次第来说的。缘修,大家实际上只是结种种缘,种种种因缘而已,我们现在都是缘修,都谈不上是真修,不是真正的修行,真修实练啊。什么时候才叫真修啊,才能叫做真修啊,这就很难啊。真正按照圆教真修的话,要破无明惑,破了一分无明惑,进入圆教的初住之后,你才叫真修,我们现在都叫假修,缘修,说假修不好听,叫缘修吧。哎,有些人说假修,那跟世间假修完全不一样,就说你没有获得自己真实本来这个法性,你要破一分无明,才见一分佛性或者法性,你没见到法性之前,你都不叫做真修,只有这法性身才是真正我们的身体,你具备那个资格才叫做真修,你没有悟得这个法性,你前面都叫缘修,就是为最终进入这个真实做准备的一种因缘而已。
所以我们现在都在种因缘,知道吗,都差得很远。即使你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按照圆教来说,你在那边还且得种因缘呢。你别以为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见了佛,阿弥陀佛,花开见佛,悟无生忍,怎么怎么着,你就好像立即就真修了,也不是这么容易的。悟无生忍,这里面还有不同说法,是不是一定就是对应的是真修。如果严格的来说无生法忍,相当于是真修。但是,按我的理解,估计一般还达不到,太难了。你上品上生,花开见佛,立即就能悟无生忍,太容易了,我觉得,太容易,太快了,这我自己个人的(理解)啊,那东西不能做准啊。你要进入真修之前,哎呀这,说得不好听一点,但咱们也不用担心,无量阿僧祇劫吧,且等吧。阿僧祇劫,我告诉你,成个藏教佛,藏教佛跟圆教那简直相差着十万八千里,不知道多少倍,都得三大阿僧祇劫。藏教佛还只是进入第一个位置,他只是证得真谛而已,后面还有什么,证得俗谛。俗谛就是漫长的这个菩提路啊,要发菩提心啊,要度众生啊。俗谛之后,最终真俗不二再进入中谛,证得中谛的一分,你才能叫真修啊。所以说往后的时间是越来越长,你上一个台阶,就相当于前面所走过所有路的总和,甚至还更多,明白吗,就这个意思。
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佛经,以前跟大家讲过嘛,我们所有天下人,四天下人,加起来所有福报都不如一个转轮圣王。整个四天下,包括转轮圣王,包括所有的这个什么,不仅仅是四天下,都不如一个四天王,他的福报。多少个这个三千大千世界,你这个天王,所有的人天福报加起来,不如一个,就四天王天以下的,所有的众生福报加起来,不如一个忉利天的天王。一层一层往上走,你就知道了。到后面就是无量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包括菩萨的福报都不如佛,还都不如佛的一个毛孔啊!我告诉你啊。那简直,我们就,哎呦,那我们的信心真是受到极大的挫伤,我们也就算了,即使菩萨无量百千万亿所有的虚空菩萨加起来,都不如佛的一个毛孔。这不是故意来气我们的,是不是?不是,它就是这样真实的。你就差一个台阶,那完全就摸不着边,你数量再多,你说以量取胜,没有用的!不像我们打仗,中国人多,不怕牺牲、大家上,人海战术,没有用,再上也没有用,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人家不用动,啪,你全部趴下,你这费什么劲啊。所以说,先籍缘修,生后真修,一直到菩萨,【皆是粗华】。你看,这都还属于粗华啦,菩萨都属于粗华,知道吗,我们就不用说了,太粗了、粗人,粗人一个。粗到就已经没办法,不好意思说了。
【不以为喻。莲华多奇】,莲华是很奇妙的东西。【为莲故华。华实具足】,这前面说的为莲故华,实际上就是为实开权,莲就代表是实,华就代表是权。佛的目的是让大家证入真实的佛法。但是不得已,又得开这个权,因为你不开权,最终大家就悟不到这个佛法。所以讲权法的时候,实际上佛的背后的意思是让大家先打基础,以后真正把这个根本的这个佛法再告诉你们。并不仅仅是说,告诉你这个就够了,你也别想其他更好的东西啦,我根本就不打算,压根就没这个想法,让你们怎么怎么,证得佛法,不是这个意思。华实具足,华和果实同时都具足。
【可喻即实而权】,你看,即实而权,就是说权法的当下,不离开实法。从实法的这个根本而产生这个方便之法。打个比方,我们必须要有这个果,你才能开这个花,开了这个花肯定又能结这个果。所以这个莲华它为什么代表这个意思。【又华开莲现。可喻即权而实】,花开的时候,那离这个莲出现的时候,也就差不多,就一个时间,时机成熟了。所以说即权而实,这个权,如果真正明白的话,那这个实教也就清楚了。说实教,不离这个什么,权教。这个莲,不离开这个华,明白吗。华开了,莲就现了,叫做即权而实。所以说权不独权,即实而权,实不独实,即权而实。就是说圆教讲这些东西的时候,大家就明白啊,讲权教不仅仅是讲权教,它是从实教里面流露出来的,从佛的本怀里面流露出来的,他的根本目的是从实教让大家去明白。但说实教呢,也不仅仅是说实教,它是从权教里面相承过来的,没有权教就没有真实之教。打个比方说,没有凡夫哪会有佛呢。佛就代表是实,凡夫众生就代表是权。就像我们说,佛子,佛子也是权,没有佛子,你说佛一个人干嘛去。是不是?想度弟子也度不了,没人听法、没人修行,最终也没人能继承佛位。但是我们修行是为了什么?又是为了成佛。我们虽然是权,但是为了最终即实而权。现在暂时只能修行权法,没关系,我们瞄着以后要成佛的。
【又华落莲成。莲成亦落】,你看,华落了,莲就成就了。权废掉了,那么只要说实法就够了。如果大家真正最终悟得了实法,实法也就不用再建立了,所以说莲成亦落。甚至连这个莲的名字、莲这个法都不用立了,因为大家已经成佛了,成佛的人,你还跟他讲佛法,也没有用了。你对这些修行的人,修到这个凡夫也好,声闻缘觉菩萨位好,你跟他讲佛法,他是有受益的,他能成就的。他成了佛之后,你说,我天天,佛跟佛之间讲佛法,有必要吗?多此一举。所以说莲成亦落,既然已经成佛了,那佛就不用了。你说,我再找阿弥陀佛,你再给我讲,我还没听够呢,我虽然成了佛,我还想听您老人家讲。那有这事吗,我想想,太愚蠢,太多余。这个时候不是你听佛讲了,是你是佛了,你要跟众生讲了。当然你虽然讲,你并不执著自己已经成就佛果,你肯定也不会有这种执著了,你是为了成就众生。
【可喻非权非实】,这个意思是什么呢?华落了,就是非权;莲成亦落这叫非实。明白什么意思吗?华落了,不需要这个权教了,因为权教已经变成实教了,所以叫做非权。实教当已经完全成就的时候,实教也没必要再建立了,所以说也叫非实。这是对于已经成就佛道的人叫非权非实。但是对于众生来说,恰恰相反,要佛从非权非实的境界里面什么呢,示现而权而实,权也得说,实也得说,什么都得说。
【如是等种种义便。故以莲华。喻于妙法也】,恰好莲华这个东西呢,跟我们现在要讲的这个妙法,有很多吻合的地方,所以用它来做一个比喻,是最恰当不过的。大家听明白没有啊?听明白了?没有听不明白的?没听明白也不好意思说,给我点面子,是吧。师父你都讲得很清楚了,我们一听就清楚了,明白了。没关系,能听懂多少是多少啊。
【体者为四】,讲这个体,前面讲到名嘛。五重玄义之二,体者又从四个点去讲,【一释字。二引同。三简非。四结正】。首先看这个释字,就是释这个名字呗,什么叫作体呀?【体字训礼】,叫作礼体,【礼。法也】。这里就是举出这个儒家的【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君臣撙节。若无礼者。则非法也】,过去的话都是君臣父子之礼,大家都得按照这个礼法来,世间的这个伦理才不会什么呢,失种种秩序。那我们佛法实际上也是这样子的,我们自己佛法有自己本体的东西。如果大家不按照这个佛法之体,这个诸法实相,来修行、来学习的话,那就属于非法了。明白吗?就是你是不如法去修行了,就是你这个修学佛法,说句实话是属于错乱的修行。【出世法体。亦复如是】,你看,【善。恶。凡。圣。菩萨。佛。一切不出法性】。你所有的这些圣凡,不同的众生,他都不离开这个法性,这个体。他都得按照这个法性去修行,当然有些他不知法性,他修不了。如果一旦要修行,必须要不离法性。
【正指实相以为正体也】,我们现在所讲的就是实相,也就是诸法实相,是我们这部《妙法莲华经》的正体,它才是真正的体。【故寿量品云】,《法华经》里面有一品叫寿量品,说了,【不如三界。见于三界。非如非异】,你看,这里这几句话说的道理很深,又不如三界,又见于三界,又非如,又非异。这里后面有个解释,我们看看啊。
【若三界人。见三界为异。二乘人。见三界为如】,就说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通通都是凡夫,凡夫会有分别心的。分别心就是见到三界之中的任何一切法,他都会产生种种差异,那人就是人,天就是天,畜生就是畜生,非同类啊。他只看到现前的众生的这个果报身是有差别的,但不知道这果报身背后每个众生都具有法性。所以他见三界为异。
二乘人。见三界为如。但是这个如是指二乘法上的一种如,他是见到诸法的空性,而且这个空性,说实话是偏空的一种理性,还不是完全圆满的一种真正的真谛。但是即使这样的话,他见三界为如,他知道三界所有的众生,不管是凡也好,圣也好,他本身都有这个空性,在空性方面大家是相同的,是平等的。
【菩萨人。见三界亦如亦异】,这菩萨就更不一样了,不仅仅见到如,而且能见到异。见到如,但是这个如跟声闻的如,就不是一个境界了。他比声闻的这个如的境界要高得多,不仅仅见到空,而且能够见到不空。不仅仅见到真谛,也能见到俗谛。甚至有些高等位的菩萨还能见到什么,中谛。这个中谛就相当于真正的真如,真正的法性。如果从严格意义上,二乘人是没见到真如的,他没见到佛性的。
再往下,佛就不一样了,圆满了。【佛见三界。非如非异】,这里还差了一个,【亦如亦异】,还没讲这个异呢。 为什么菩萨也见到异啊?他可不是像众生一样的起这个分别心,见到三界之法有什么差别,他是要了知所有三界众生的一切差别之相。为什么要去了知这些东西呢?他要度化众生啊。你看看,你这个众生需要什么东西,需要什么法,你这个众生有什么喜好,你这个众生又是干什么行业的,他都得学习,所以做菩萨很不容易的。好人也得做,坏人也得学着做,但不是真正的坏。
有时候你,我们说同事啊,利行啊,布施啊,布施,还有什么呢,爱语。利行,同事,你要摄受众生,你就必须要了解一切众生。你要跟他打成一片,他喜欢的,你也假装是喜欢。他明白的,你也明白,你甚至比他还更明白。这样的话,他才愿意跟你接近,愿意亲近你。一亲近你,哎呦,发现你比我还厉害哦。你不是当银行家,我比你做得更大。你是马云,我是盖茨。你是日本总统,人家是美国总统。服你了。你是坏人,我甚至是大坏人。你不是魔鬼嘛,我是魔鬼之王。那他得服你,他先服你,虽然是恶法去服你的,但他愿意听你的话。听你的话,然后你再用方便善巧,用种种的善法把他引度出来。这叫做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这个欲钩,实际上代表不就是一种贪欲嘛,他喜欢的,众生所喜好的。他喜好的不一定是善法,很多是恶法,但是菩萨为了度众生,他必须要这么去做,还得保持自己的纯洁,你看,多不容易啊。出淤泥不染,又得从淤泥里面出来,又得和他合成一体,和光同尘,但最终又出淤泥不染,保持自己的洁净,太不容易了。所以又得学这些东西,所以法门无量誓愿学,众生无边誓愿度。
这个法门,你一看,哎呦,你以为就是简简单单一句佛法可以涵盖的吗?世间法都得学,最终把世间法转成佛法之用,表面上看是世间法,是恶法,但最终经过你巧妙地转化,它成为佛法,我们说它叫以毒攻毒啊。他有些人就不想学好,他就想学坏的,有啊,众生就是这样子的。我们实际上也有很多毛病习气,就改不过来。抽烟抽久了,就上烟瘾。喝酒喝久了,喝长了,也酒瘾。你说改,改不了,难受啊,还得喝啊。就做坏事做习惯了,让他做好事,他做不了。所以说菩萨为了这样,亦异,他要见到种种法的差别,而且要了达一切法,精通一切法,他才具备说去度众生的这么一种能力,一种善巧的智慧。但是仅仅异可就不行了,还得如啊。如就是证得空性啊,证得真谛、俗谛、甚至中谛啊,才能保持自我的这种纯洁啊,不被众生带到沟里去啊。你自己什么都没有,你光去学这些东西。有些人琴棋书画,简直就是三教九流无所不通,最终就是佛法不通。没有用啊,学到最后该堕落堕落呗,你再聪明,你学什么就会什么,大杂家,什么都会,有什么用啊。最重要的一个不会。所以一切法里面最重要的是佛法,它才是最殊胜的,其他的东西都管不了用。只有佛法建立了,你再建立其他的,我们说的五明,你才行,你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否则的话,它会耽误你的时间,耽误你的生命,耽误你的法身慧命。
佛见三界就非如非异,他就远远超过凡夫、声闻,乃至菩萨的这么一种境界。说非如非异,并不是说否定这个如和异,就是他已经放下了,他已经成就了,就跟我们前面说的,他已经证得实相了,他难道还要去成个佛吗?实际上,释迦牟尼佛从第一次久远劫以前成佛,他就没必要说我再去成个佛,他为什么还无数次成佛?不都是为了众生嘛。难道我真的没事,天天成个佛好玩,然后大家众生都是粉丝一大堆,弟子一大堆,特高兴,特有荣耀感。难道会这样吗?那都是凡夫心态,那他就不叫做佛了。都是为了利益众生,所以要无尽愿嘛,无尽行嘛。有无尽的愿力,要度脱无量的众生,所以还要一次一次地回到这个娑婆世界,要现身到十方所有的世界,只要有因缘,缘分成熟的时候,我就示现成佛,要度化众生。虽度众生,但实际上无众生可度啊,所以最终叫做非如非异。又【双照如异】,双照如异是为了众生的,非如非异是佛自己的境界。
【今取佛所见。为实相正体也】,现在我们今天所取的,是佛所见到的这种境界,才是实相正体。非如非异,双照如异。这是佛所见的,大家就记住了,你这两个方面都不能有任何的缺失。你不要说如、异、非如非异,都不行,要跟佛看齐,这才是我们所理解的实相之体。
时间也快到了,下面还有很多,哎呀,这且讲啊,这好,大家也不嫌长。反正咱们讲到哪里是哪里,大家发愿吧,没关系,且讲呢,挺好的。还有很多很多都学不完,太美妙了,就是佛法无尽的这个法海、大海,这是无上的享受,知道吗?你赚钱,你挣功德法财,你还会嫌多吗?不嫌多,只怪自己啊,这个身体不争气,时间不够用,因缘不够,根机不够,慧根不够,所以坐久了疲劳,饿久了还得吃饭,要是困极了,还得睡觉,没时间学,学不了。
好了,如果大家随时有什么问题,有时候可以举手,跟大家一起来讨论,好,还真有,后面这位老居士。
居士:我跟容通师一年没见,我发现容通师讲经说法更上了一个台阶,讲得是更加的细腻,我心里好喜欢。
师父:别着急,别着急,后面才是真正的问题来了啊。
居士:请同学们打开教科书,《妙法莲华经玄义》第四页倒数第四行,后边,【但法有粗妙。若隔历三谛。粗法也。圆融三谛。妙法也】,什么叫三谛?龙树菩萨讲:【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第一个是空;【亦名为假义】,第二个字是假;【亦是中道义】。天台宗很好,这是我国特有的一个宗派,印度没有。它发展了龙树菩萨的佛学思想,建立了一心三观,那就是空观、假观和中观,也就是三谛:空谛、假谛和中谛。我认为这个三谛是互相平等的,空谛就等于假谛,假谛就等于中谛,中谛就等于空谛,它们是不分上下的,没有高下之分,我这么体会,不知道对不对?南无阿弥陀佛!
师父:哎呀,你这一说完我就放松了,原来不是问问题的,是向我来求证的。那太好了,如果你是这么认为的话,你属于圆教根机啊,是不是啊,直接给你讲妙法,恰好你是契机,契机众,当机众。当然从佛的境界,从圆教的这么一个角度,三谛就是一谛,前面说过了。无论是空、假、中,实际上最终说的都是一个道理。你真谛如果证到圆满的时候,实际上后面的假谛、中谛、全部都出来了,它包含在里头的。俗谛也是一样的,俗谛证到圆满的时候,它也具备空和假。中谛就更不用说了。所以说天台宗说什么呢,叫一空一切空,无假中而不空;一假一切假,无空中而不假;一中一切中,无空假而不中。就是说,你虽说一谛,一谛之中就包含三谛,包含一切的法都在里头了。所有的佛法的道理,虽然从这三个层面进行一个分析,进行一个解说,但实际上最终说的是一个道理。到了圆教这里,把这个事情跟大家说透了。所以为什么叫做会三归一,实际上也包含这方面,包含这层意思。就是说别看佛有时候说的道理好像是不一样的,但最终的目的实际上是一个。而且这些道理之间,它本身相互之间是什么呢,圆融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果你的根机不够的时候,佛会分别说隔历三谛。你先修真谛,再修假谛,再修中谛,因为你的基础不够,你得一层一个台阶地一个台阶地往上爬,到最终你真正根机已经达到圆教,已经圆满的时候,佛就说,我现在才跟你说真相吧,原来是没办法,分别说,现在什么,正直捨方便,但说无上道,才把真正这个根本的道理,啊,原来是一回事。但是你没有走到这一步的时候,你哪里知道是一回事啊。佛不跟你讲,你哪里知道呢?所以这位老居士不错啊,还挺听佛的话,听了之后还能明白,就那么回事,大家都明白了吗?有没明白的举手。三谛不是一谛的,有不明白的啊?
居士:我想问问菩萨乘和佛乘的微细差别在哪些地方?
师父:菩萨是因,佛是果。
居士:菩萨乘不是那个什么空嘛,它有真谛和俗谛的部分吗,佛乘一乘的时候,是不是就是不二法门,非空非有,不二法门,是萨婆若的那种,所以我就想问问菩萨乘和佛乘的微细差别?
师父:哎呀,就是,一个是什么呢,一个没有圆满,一个即将走向圆满,就这么简单。我们不要说其他太多的,就菩萨是准备要发心,要成就佛道的,佛是已经成就的,已经圆满的菩萨。菩萨是为了成佛的,知道吗?所以说你不要说菩萨仅仅就是修什么空和假,不仅仅是空和假,菩萨还得修中,空、假、中,三观、三谛他都得修,只是他还没有修够圆满,还没有修圆满,所以他暂时处于菩萨阶位而已。等到他修到已经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他就成佛了。
但是菩萨里面这个层次就特别特别的多,知道吗?菩萨这个层次是最多的。有凡夫位的菩萨,有三藏菩萨,按天台说三藏菩萨,小乘里面也有叫菩萨的,但实际上这个菩萨,还从大乘来说,他不够菩萨的资格,但是小乘里面他也有称菩萨。然后呢,到了通教里面也有菩萨;到了别教里面,也有菩萨;最后到圆教,也叫菩萨。真正按照天台宗《法华经》,法华圆教所说的,只有圆教的菩萨才是真正的菩萨。但是别教里面呢还分两种。别教里面有一部分的菩萨已经证入初地以上的,他也叫圆教了,初地他就被圆教所接,他能进入圆教的这么一种境界。他证得的道是跟圆教是一模一样的,但是前面的通教、三藏教完全就跟这不相关。
所以我们菩萨发心,大家也是,看自己个人发心呗。大家都想成佛,但是什么才叫做佛,怎么样修行才能成佛啊?很多人搞不清楚。但是不能说你搞不清楚,你就不叫菩萨了,你是凡夫菩萨,你是初发心的菩萨,但是你的发心还不够,你对自己的心不了解,对所要成的佛,你也不了解,应该怎么去修行、成佛,你可能更不了解,你路都还没走呢。刚刚开始上路,一步一步往前走,走一步上一个台阶,走一步又上一个台阶。所以真正佛、菩萨的阶位我们按一般圆教来说,有五十二个阶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这是大概的、粗略的划分,实际上菩萨是有无量阶位的,八万四千都不止。无量无数,说不清楚。
当然我们现在大家听闻圆教了啊,起码我们可以开始进入圆教的什么,叫做名字位,没问题了,名字位比理即位就好多了,理即位就是凡夫差不多,跟凡夫一样的。你道理上,理体上都有佛性,但是你没有听闻佛法,现在听到佛法了,进入名字位了。名字就能开解,真正对于佛法就能产生正确的一种理解,这是个开始。从理解以后开始起观行,具体的修行实践。但是这个修行实践可不容易我告诉你,大家修行,真要按圆法去修的话,咱们说实话现在谁都修不了。你只是说修其中的一点点,自己去思维、去观察、去观行,稍微沾一点点边,那就不错了。实际上我们现在修的话,基本上都是按照什么呢,按通教比较多,别教的你都修不了,别教都很难修,最多通教。发菩提心,发四种弘愿,积聚自己的资粮,然后最终慢慢一步一步,从空入假,从假入中,到入中的时候,你才是真正的一位菩萨。到中、到圆满的时候你才成佛。
所以我们学到后面,我们还会继续去讲这些东西,也不用着急。差别,说差别不小也可以,说差别很大也行。但是再怎么差别大,也比前面的声闻、缘觉不知道要强多少倍,明白吗?就是你这个初发心的菩萨,只要听闻了圆法,你比现在已经证得阿罗汉道,甚至是缘觉果位的人,如果他仅仅只是满足,他没有发大乘的菩提心,你比他都强。大家听明白什么意思吗?你是个凡夫的圆教的菩萨,实际上就已经超过没有发心成佛的一个什么,二乘人,二乘果位的人。你现在起步慢,但是以后你会进步快啊,所以说为什么要听闻圆教,要听佛法,才是最重要的,以后还会学到很多东西。我们这部经里面,含了这个知识量很大的。就是圆教为什么呢,先得开解,先得要理解透佛法,理解最圆妙的佛法,你再去修行。你修行一天,相当于别人修行一劫。你什么都不懂,在那里盲修瞎练的,修来修去最终什么都修不成。所以为什么要听闻佛法,这就是他必须的、不可避免的、不可或缺的,是必由之路,必经之路。
好,这里其他东西就不说了,差不多了。最后请大家合掌,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回向。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罪障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和南圣众。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好,今天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三)
今天我们继续来一起学习《大乘妙法莲华经》,大家翻到课本,咱们应该是讲到《法华经》的经体,这一段。大家看这字比较小,好在大家都有课本。实相为正体,诸法实相,简称就叫实相。为什么叫诸法实相呢?一切法皆有实相。那么一切法的实相是什么呢?法性,就是实相。对有情众生来说,我们就说佛性,对无情众生我们就说法性,实际上都是指的一个东西。诸法的自性,这就是诸法实相。
那我们看到课文上讲,【金刚藏说佛甚微智。辞异意同】。《金刚藏》是一部论,《金刚藏论》,这儿把论字给省略掉了,大家看《金刚藏》是一部论,他没说。佛的甚微智,这个甚微智就跟这个实相是什么呢?辞异意同,只是名字不同,实际上他们的意思是一样的。【其辞曰】,他的语言是怎么说的呢?【空有。不二。不异。不尽】。他怎么解释佛的这么一种叫甚微智呢?就用这四个词语来描述:空有。不二。不异。不尽。那到底什么是空有不二不异不尽呢,下面继续又说了:【空非断无。故言空有】。什么叫做空,空不是断灭无,不是说什么东西都没有了,空空如也,不是这个意思,而是什么呢?空中有有。所以佛教讲的这空,是讲性空,性空之中呢,就有缘起有,不坏因缘有,不坏缘起有。这个假有,是存在的。性是从它的体性上去说,从理上去说,从事相、从因果,这个因缘生起的这个现象,是永远存在的。所以佛教这个有是什么,空中有这个有,因空而有,那么空反过来是什么,空不自空,因有而空,有不自有,因空而有。就是空和有相互之间,都是依赖对方而得以存在的。如果是相待的话,这叫相待法,就是只有你有了,我才能有,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虽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是你我之间,相互之间独立的一个特性又各自保持,所以这里为什么叫做空有。就怕大家执著于佛的这种甚微智是一种断灭空,什么都没了。有些人说你们佛教就是空门,什么都不要了,四大皆空。那我们还得吃饭啊,也要睡觉啊。有些人没学过佛的,进入佛教,觉得佛教很厉害,有神通有修行,很多的什么有道行。你们吃的是什么,肯定跟我们吃的不一样吧,不是吃五谷杂粮,不食人间烟火,恨不得就食天上的甘露得了,不一样。
五蕴皆空,四大皆空,并不是说离开现实这些四大五蕴的世界、物质世界,或者是身心的世界,有存在的另外的一个世界。而是在这因缘的世界里面,彻悟它的空性,不被外在的这些因缘假有法所干扰、所迷惑,能够保持自己内心的一种自在和独立,一种清净,这才是真正修行。实际上吃你可以吃一样,没有关系。别人嫌这饭菜做得不香,你吃得有滋有味,吃得有滋有味你也不要贪著,好吃,多吃,那又不行。刚刚好就行了,能吃饱,就可以了,不要太讲究。你天天没事就弄美食,琢磨怎么弄好吃的,哪里有好吃的。当然如果你修行还没到那个层次的话,有时还会有点这种习性,也无可厚非。但是你修到一定阶段,说实话,你已经没有心思去想这些东西了。这要穿漂亮的衣服,那里有什么好玩的东西,这里有什么时髦的东西,天天就是色声香味触法,你就追逐,你要不断地去创新,不断地去猎奇,那你根本就跟修行背道而驰。
下面什么叫做不二?【有即是空。空即是有。故言不二】。就是空和有,不是两个东西,它是一体的,它就是一个东西。前面说,空中有有,有中有空,空有相互之间还有独立性,只是相互关系有赖对方而依存。这里就直接说,空就是有,有就是空。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空和有之间完完全全没有一点差别了,那就比前面更进一层。如果前面的话,还说的只是世间层面讲的一种智慧,那么这个空即是有,有即是空,就像《心经》里面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就是叫不二。
【非离空有外。别有中道。故言不异】。下面不仅仅是说空和有了,直接说中道了,如果你还执著于空或者执著于有,那这还不是中道。这个中道是什么呢?远离二边。但是虽然远离二边,并不是说它撇开这空有之外,另外有一个中道,你不执著于空有,不落二边就可以了。我们说不即不离,不即的话,你就不执著于空有;不离的话,你不要说离开这空有,另外还有一个中道,这中道跟空有是没有任何关系的,不对。所以这里为什么叫做不异,中道不异空有,空有之间就有中道。
下面又说,【遍一切处。故言不尽】。不尽就是没有穷尽,到处都是。这个中道这个佛性,佛的甚微智也好,诸法的实相也好,遍一切法。就是我们为什么叫诸法实相,诸法就是一切法,所有的法。所有的法皆有实相,实相是遍一切法的,所以又叫做不尽。跟这里的解释完全一样的,不是说这个地方有佛性,这个地方有实相,那个就没有了。你有我就没有,不存在这样的事情。所有的人都有。有情众生有,无情众生有。再大的东西也有,再小的物品它也有。没有任何差别。
【此亦与龙树意同】,就跟龙树所说的《中论》里面讲的,我们说的那个三是偈,后面会说,这里不说了嘛。【中论云。因缘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当然这是省略说法,实际上是四句偈: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把后面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把它浓缩成即空即假即中。前面因缘所生法保留这个原句,我说即是空就是即空,亦为是假名就是即假,亦是中道义就是即中。
所以在这个因缘生法,所有的法都是属于因缘生法。我们世间所能见到的一切法,你所能想到的一切法都是因缘生法,我们都叫做什么呢,有为法。是通过我们造作出来的,是通过种种因缘条件构成的,你找不到任何一个法说它不是因缘生的。它是天然就有的吗?没有天然有的东西。任何法它都有生有灭,有开始有结束。如果是天然的话,从无始以来就已经存在了,到现在不会有任何改变,到未来也不会有任何的终结的时候,但这样的东西我们是找不到的。既然是这样的法,所以说是即是空。它因为是因缘生嘛,所以说就即是空。它性是空的,所以它需要别的条件,它才能生成。如果它是自性有,它就不需要别人来生成它了。虽然是空还不行,还即假,空中又有假,因为性空所以才有缘起,性空和缘起最终呢就叫做中道。空有不二,这就是中道。
【因缘所生法。即空者。此非断无也】,这是跟前面什么呢,即空者,此非断无跟前面这个佛甚微智,这四个意思进行一个对比,实际上都是说的一回事。【即空者。此非断无也】,就跟前面说的空有这个道理是一样的。【即假者。不二也】,即假者就是前面说的有即是空,空即是有,跟前面这个甚微智,《金刚藏论》里面说的佛甚微智不二意又是相同的。【即中者。不异也】,异是中道异,就跟前面这个不异意,又是一个道理。最后【因缘所生法者。即遍一切处也】,就跟前面不尽意又是相同。所有的因缘法都具备前面这个空有,不二,不异这三个道理。所以说把这两部论做个比较,《金刚藏论》和《中论》它们说的虽然是两个东西,但实际上是一回事,一个是佛甚微智,一个说的是中道。
【今言实相体】,现在我们这部经是讲实相,《法华经》嘛。【即权而实。离断无谤也】。这什么意思呢?什么叫做即权而实呢?这个权就相当于前面的有,这个实就相当于前面的空。它这个空是即有而空,所以称为叫空有。这个空是因为有而成立的,而存在的,所以离断无谤跟前面这个空有意是相当的。第二个【即实而权。离建立谤也】,就跟前面这个第二什么呢,不二意又有相当。【离建立谤也权实即非权实】,即实而权,实就是空,权就是有。有些人说,建立的话这种万法都是因缘所建立的,因缘所构成的,如果你说有的话,要离开空去说有的话,那么你这个有就存在问题了。就容易让人产生执著。所以佛教这个有的话都是什么?从空而出假,从空而有。你得证得诸法性空之后你才去出有,你才远离种种诽谤,远离种种执著。
【权实即非权实。离异谤也】。就是权实和非权实之间本身就没有任何的差别。你不要执著这两种是有差别的。有些人说你这个说权实,这个是非权实,实际上说权实就是非权实。这什么意思呢?就是什么双照空有,双遮空有,照的同时就是遮。前面权实是照,非权实是遮。佛教遮照不二,遮照同时。比如说,说权的时候就让你什么呢,叫你非实;说实的时候呢,就是非权。佛依二谛说法,只是为了去众生的执著。说权的时候就让你反过来说,你不要去执著这个实的东西,说实的时候就实际上意思说,你不要去执著这个权的东西,它都是有作用的。并不是说我说实就是实,说权就是权。不是这个意思。你不要说,一听到这个就执著了,不行的。法也不能产生执著,否则也叫作法执。它只是一个药,去除我们众生执著的一种病而已。当下这个东西你不要说,它就是真实,它就是真理,没有这样的事情。佛法它只是帮助我们最终证得这个真理,证得自己的自性。但佛法本身实际上还不是代表什么呢,决定性的真理,不是这个意思。
后面【双照权实遍一切处离尽谤也】。什么叫做尽谤?就是这个有,这个没有。但实际上这个什么呢,实相是遍一切处的。双照权实就是说,权中也有,实中也有,一切法之中都有,是遍一切法的,这个实相。所以最终我们一看,到我们现在《法华经》里面讲的这些东西,也跟前面这两部论是完全吻合的。【斯乃总二经之双美。申两论之同致】。二经是什么呢,实际上说二经就是一经,就是《法华经》里面的《方便品》和《寿量品》,大家可以把它记下来。其中的两品,它都说到这些东西,它实际上前后都是一致的。【申两论之同致】,这两论就是《中论》和前面这个《金刚藏论》,它们说的都是同一个道理,都说得非常好。
【显二家之悬会。明今经之正体也】。二家,一个权一个实,或者一个迹一个本。【明今经之正体】,今经正体,体是什么,是实相。【私谓实相之法。横破凡夫之四执。竖破三圣之证得。破凡夫可解】。凡夫的四执,凡夫有四种执著,哪四种执著呢?常乐我净,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吗?常乐我净是一种说法,有时候不仅仅是说这种说法,这只是其中一种说法。有些地方也说什么呢?空、有、亦空亦有、非空非有,或者说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我们说有无吧,用有无比较合适。凡夫要么执著于有,要么执著于无,有些执著于亦有亦无,有些执著于非有非无,反正他总是执著。你不管他是任何一个观点,也不管他所谓的观点有什么高和低,反正他就执著。你一执著就出问题了,并不是说这个观点本身是一无是处,事实上有些时候这个观点还是比较高明的,有些观点,但他一执著就成病,成病态。打个比方,再好的东西你吃多了,害病了,是吧?你一旦产生贪著,执著不舍,这就是问题,不是这个东西本身执著的东西有问题,它问题本身不大,是你这个执著心有问题,你把这个执著的心念加在这个东西上,这个东西再好,也变得一无是处了。
所以说,横破凡夫之四倒,为什么叫做横破呢?凡夫的层次都差不多,好像有点高低的差别,实际上都是一个层次,都没出离三界,都在生死之中,大家没什么特别大的差别。比如说,我是皇帝,你是乞丐,贫富贵贱,男女老少好像实际上都差不多。我是亿万富翁你是穷光蛋,实际上在凡夫位上差别并不大,是不是?你今生可能你享受福报,福报一享尽,弄不好下辈子堕恶道去了,你比他还更惨,是吧。你不要觉得天上比地狱好像就有本质上的差别,也是六道轮回啊。今天在天上,未来世可能就是到地狱之中,现在人家在地狱之中受完苦,可能又到人天之中去了。换个位置而已嘛。
【竖破】,竖破的话就跟凡夫之间是有区别了。【三圣】,这是指圣人,已经超出三界了,他们层次相差也是有上下之间的区别,有次第的。哪三圣呢?声闻、缘觉、菩萨。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实相是让大家成佛的,不是让你做什么阿罗汉啊,做什么辟支佛啊,也不是让你做菩萨,就是让你成佛。你所证得的那个果啊,根本还不行,你只有证得究竟的佛果,才是我们现在经典所讲的本义。佛讲《法华经》是让大家成佛,不是叫你去做凡夫,也不是叫你去做什么四圣,所以叫成佛的《法华》。【破凡夫可解。破圣者】,这里说【三藏二乘】。这里当然又进行一个分别,我们看三藏二乘什么意思呢?把它又分成三种,三藏里面的二乘。三藏教,化法四教,天台宗里面判教的化法四教。三藏里面有二乘人,声闻、缘觉乘,【指但空为极譬玻璃珠。一往似真。再研便伪】,就是他们所证得的这个道理呢,是指但空,但空理性,它不是实相,跟实相根本还不沾边呢。他们也讲空,修空,但是这个空还不圆满,只是叫偏空,或者叫但空。空就是空,空中还不能出有。为极就是到了极点了,就像颗玻璃珠一样的,表面上一看,哎呦,像琉璃,但一研,一往似真,表面上简单一看,像是真的,跟真的珠子一样,把它一研碎了一摸,是玻璃,不是真的。当然这里说的话是相比较佛道来说,相比较圆教来说,他们是假的。但是他们相比较凡夫来说,他们确实已经出离三界了,是吧?你不能说哎呀他们是假的,他们证的道不是真的,我们没这个资格说,佛有这个资格说。他们相比较佛道来讲,他们就显得比较假。但相对于我们来说,他们又是真的,只是他是偏真理性,也叫但空理性。
【身子云。我等同入法性。失于如来无量知见。空有之旨。正破此证也】。你看,身子在法华法会上就说,我等同入法性,我们认为那个法性跟实相、跟佛证到的法性不是一回事儿,所以失于如来无量知见。空有之旨。没有真正证得如来的那个法性,就是破这个三藏的二乘。身子他是代表嘛,佛的声闻弟子里面他是首座啊,他自己都说我们证得的跟佛的不一样,差得很远,那其他的人就不用说了。
【通教人】,这前面是指三藏教的,这里是指通教了。【通教人指但空不但空共为极。譬杂色裹珠。光随色变。缘所见之光。亡其本体。逐玄黄之色堕落二乘。大经云。声闻之人。但见于空。不见不空。菩萨之人。非但见空。亦见不空。所见既殊。不二之旨。正破此证也】。这什么意思呢?就是指通教的人,他们所证的这个道理是在但空的基础上又有个不但空。它不仅仅是偏空的,空中还有有,这两者合在一起,就是他们最终所证得的一个究竟的道理。这里用个譬喻,就是杂色的裹着的珠,因为有种种杂色,所以这个珠会随着色彩而变化。这是红色的,这是绿色的,这是黄色的,这是白色的,它会随着这个颜色而变,光随色变。我们见到的只是它不同的光,但是把这个珠体本身就丢失掉了。
【大经云。声闻之人。但见于空。不见不空】。这指通教人的但空,后面菩萨人就比他更高了,【非但见空。亦见不空。所见既殊。不二之旨。正破此证也】。就是他们里面有夹杂,他既然有这个不二之理,但是呢,他也有这个但空之理,它不纯粹,大家明白什么意思吗?不纯粹。但这里只是从其中一个方面去说但空不但空,事实上但空不但空跟这个中道啊,还有相当的差距。它最多就是相当于我们说的三谛之中的前二谛,基本是相当于。但空是什么呢?我说即是空,真谛。不但空相当于什么呢?亦为是假名,俗谛,通教的人也就相当于这个。后边呢?亦是中道义,实际上他还没达到那种境界。就是中道佛性,或者说是诸法实相这个境界他还没有达到。他只是比前面这个藏教人的但空更进一层了。前面藏教人只证得真谛没有证得俗谛,他这里既证得真谛又证得俗谛。
好,再往下。【别教人。指不但空为极。迥出二边。如云外月】。他是不但空,他已经没有但空了,这个不但空在这里指的就是中道,但是他这个中道跟圆教的中道又不一样,迥出二边。什么叫做迥出二边?空是一边,有又是一边。他是离空有之外另外证得一个中道,所谓的中道。所以说用个比喻叫做云外的月,这个月亮是离开这个云彩的,跟这个云是不相干的,叫【弃边取中】。把这个二边给丢掉,你才能获取中道。【如舍空求空。不异之旨。正破此证】。这个不异,前边说的,这个空应该是遍一切处的,这个中道也应该是遍一切处的,哪能够舍空另外去求得一个空呢?舍空有之外另外去求得一个中呢?不可能。所以说,这别教的也还不行。就是说打个比方,别教就经常说,你必须要出离九法界,你才能得到一真法界。一真法界,佛法界,是高于其他九法界的,你必须要超出九法界,你才能获证一真法界。但是真正天台宗《法华经》,法华圆教不这么讲。它认为是什么,一法界实际上就在九法界之内。离开九法界,并没有另外一个一真法界佛法界的存在。虽然它们之间好像是有差别,但它们本质上是没有差别的,本质上是没有差别的,大家一定记住。
【若彼有此无。则正法不遍】。如果他有你就没有,那么这个正法就不是遍一切处了。【不尽之旨。亦破此证也】,你看,那就不是不尽了。尽的话就是尽一切处,遍一切处,都有,你有我也有。不能说,啊,只有佛才有,凡夫众生没有,声闻菩萨也没有。不是这样子的。你想想佛是怎么才能证得的?是不是?佛也是从凡夫众生一步一步修炼上去的。【此等皆非佛甚微智】,就是把前面的藏教、别教、通教这三教的圣人做了个总结,都跟我们现在所讲的这个佛的甚微智是不一样的,都没达到那个什么?高的标准。【不与金刚藏义同】,与《金刚藏论》所说的义是不同的。
【非佛证得本有常住。不与方便品同】,非佛证得的本有常住,不是佛所证得的本有的常住的佛性,不与方便品同。跟《法华经》的方便品,所说的就不同。佛的本有常住是什么?真正的叫实相,我们前面不是说开权显实吗?这就证得的佛的实相。【不遍一切处。不与寿量品同】。你看,寿量品是开迹显本,就是说佛久远劫以前早已经成就佛道,并不是这一世,才在迦毗罗卫国才成佛。他成佛已来已经无量无数阿僧祇劫了,所以说遍一切处。遍一切处实际上是说佛已经遍一切处,不仅仅是一次成佛。佛来这个世间,来十方世界已经是无量无数次了。所有的众生,只要有这个因缘都能够听闻佛法,都能听闻《法华经》,听闻《法华经》最终大家都能成佛。所以最终把所有的方便都归结于真实。就是你声闻你也可以度化成佛,你缘觉也可以度化成佛,你是菩萨同样也可以成佛,你甚至不仅仅是圣人,你是凡夫也能成佛。凡夫众也可以啊,你没证得圣果一样的,你只要听闻《法华经》一样可以成佛,所以叫遍一切处。
【既不会正体。摄属何法】,既然他们三教的圣人,所讲所证得这个体性,都不是我们现在《法华经》所说的这个正体,那它们应该属于哪种法呢?这里后面就进行进一步的说明。这方面说的都是教理啊,我们大家必须回去还得好好看书,甚至还得做点笔记。不然的话,你听一遍肯定不太容易听懂啊,且得看啊。你最好还把它分成段落,这一段主要讲什么内容,它主要是着重讲哪几点。
【但空是化他之实。但不但是自行化他之实。出二边中。是自行之权。并他经所说。非今体也】,这是一段。但空是化他之实,但空是化他实教,是为了化度众生所说的种种实教。这个但空是哪一教所说的呢?前面哪一教啊?三藏教。三藏教所说的是但空理性,它这个体是化他之实。但不但呢,是通教所说的这个理性,它是自行化他之实。它除了化他之实,还来个自行之实,知道吧?比前面那个化他之实,要高一层了。化他是为了最终成就自行。如来教化众生都是用方便之法,他自己修行,自行的才是真实的法,但是这里只有自行之实,还没自行之权。
我们看看啊。【出二边中。是自行之权】,但自行之权这里边他是这么说啊,一个是但空一个是不但空。通教它里面这个教理比较复杂,按它正常来说的话,它还没有真正地达到自行之实,它可以通向自行之实倒是真的。自行,佛自行的这个实教太高了,实际上通教人一般是达不到的,但是通教它最后能够通圆教,知道吗?它这个教理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尽是它自己通教本身的一些教法,但是呢它有一个延长,能够延长到后面的别教和圆教的一些教法,它的蕴藏量是特别大的。【出二边之中】,这是什么呢?别教,是属于自行之权。【并他经所说】,就是把所有的他经所说的,都是属于这三种。就除了《法华经》、《涅槃经》,也包括《华严经》的一部分吧,《华严经》也不完全都是讲圆教的,其他一般的经典所说都不出这三种,都没有完全讲到这个实相,所以说【非今体也】。不是现在我们这一部经所讲的这个正体。
【今经体者】,现在《法华经》所讲的体是什么呢?【体化他之权实。即是自行之权实】。化他就是自行,把化他最终归于自行。这有个比喻说,【如垢衣内身。实是长者】。教化众生的时候说这是权教,这是实教,这是方便,这是真实,实际上这都是统统属于化他之权实,归结到根本都属于方便。自行之权实才是真正的权实教,才是真正的根本,才是真实的。但是呢,你必须要知道自行的权实不离开化他的权实,它包含了这一部分,化他的权实最终是可以归结到、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如垢衣内身。实是长者】,什么意思呢?就像表面上穿着非常破旧的衣服,很脏的,但实际上你自己内在的身体呢,是长者身。穿得破破烂烂,哎呀,大家一看,这个人什么身份,肯定地位比较低下,原来是长者,是个尊贵的长者。只表面上穿了这一身破衣服而已。破衣服就相当于化他之权实,真正这个长者呢就是自行之权实。你不要看他表面上貌不惊人的,这个人不得了。【体自行化他之权实。即是自行之权实】,这里跟前面又不一样了,前面是化他之权实,这里面不仅仅有化他之权实,还有自行之权实,把自行和化他之权实合在一块了,即是自行之权实。
这里有个比喻,【如衣内系珠。即无价宝也】,就像这个衣服里面系着一个宝珠,但是自己不知道。现在《法华经》给你说出来了,你衣里面是藏着一个明珠,这个明珠代表我们的佛性,每个人都有这个无价之宝,但是自己根本就不知道。那么这个衣服就相当于自行化他之权实,这个珠子就是自行之权实。【自行之权。即自行之实】,这是后面又一重意思了,进一步往下走,自行之权就是自行之实。
【如一切世间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一色一香。无非中道】,这是佛的境界。在佛这里,自行的权就是自行的实,方便跟真实没有任何的差别,一切法皆是佛法。那凡夫能达得到吗?根本达不到的。【一切世间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那我们在生活,在造业就是造业,你生产也好,你挣钱也好,你获得权力也好,这跟解脱、跟成佛毫无关系,你都是在造六道轮回之业。你世间治生产业你怎么去证得实相啊?但在佛这里不一样了。佛表面上,比如说示现在世间当国王也好,当婆罗门也好,出家也好,跟我们一样地生活,跟我们一样地可能从事一些生产,但是他在这些方面,表面上跟我们一样,但实际上都在行佛法。他跟实相不相违背,他内在是个佛心啊,所以我们表面上是看不出来的。他能够达到一种圆融,我们就不行。你在做其他世间事业的时候,你说我即世间法就能行出世间法,不可能的。
你就老老实实,好好修行就修行,好好念佛就念佛,你这里听着音乐看着电视,你说我在念佛,我心很清净,我眼睛盯着,我心里没在想,根本就没受它干扰,这都是谎话谎言。不可能的,你又不是佛菩萨,你怎么可能达到那种境界呢?那都是吹牛,知道吗?世间人不可能不存在这种。你第一关第二关都没过,你直接就进入佛境界了,还【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一草一木任何世间内的法都是代表着佛性,我的佛性本来就是尽虚空遍法界、遍一切处的。别看我在这里,实际上我已经到你那里了,你看到我的佛性吗?你看到我的真身了吗?世间人就搞这些东西,显异惑众,故意用种种神通,用种种怪异的东西去迷惑,不可能。这只有佛才可以。
所以世间大家就听,我们世间法往往都差不多,你们千万别相信谁,我突然开悟了,我证道了,我成阿罗汉了,我成菩萨了,我是菩萨再来,我是肉身菩萨,你们都不知道我的本来,只有佛菩萨才知道。我一般都不告诉你们,算了你还是有善根告诉你吧,你要好好地跟我一起学。不可能这样,佛绝对不会这么讲。佛的素质有这么差,佛菩萨素质有这么差吗?只有凡夫才有这么差的素质,自己欺骗自己,也欺骗他人,自欺欺人嘛。然后搞种种包装,现在都是这样子。所以说咱们就把这佛法搞清楚,你就知道他就属于哪一流,知道吗?这是说的佛,知道吗?治生产业,你又在世间之中又能保持自己的清净,而且所有的都转染为净,别人看了好像是在做坏事,实际你是在度众生。就像济公喝酒又吃肉的,人家是在度众生,人家是菩萨再来做得了。谁都想当济公那天下不大乱了,是不是?都去当李嘉诚了,那谁来挣钱,谁来给他打工,是不是?不可能的嘛,这个世界,本身不可能存在这种情况的。所以现在很多各种各样的大师,各种各样不得了,铺天盖地。一旦铺天盖地可能就是疯狂了,众生的世界很疯狂啊,很颠倒啊,不用说了。
世间一切现象都是这样子的,连跳广场舞的大妈都去炒股了是不是啊,你说这个股市还能撑几天,肯定会股灾来了,是不是?当然这是用个比喻。就是大家都是这样子的,都想当第一,都想暴富,都想出大名,心态就不对了。不是你想出来的,而是你做出来的。如果都是这样的话,那我们现在不是在娑婆世界五浊恶世了,大家都到天上去享福去吧,层次太高了,这个地方不是你们待的地方。
好,再往下。【况自行之实。而非实耶】,就是前面自行之权就是自行之实,那么自行之实就更不用说了,当下就是自行之实,而非实耶。这里就等于把这个体说完了。
下面是说宗,第三个识名、辨体,明宗。【宗者为三】。分三个部分:【一示。二简。三结】。第一个我们看是示。【宗者要也】,给我们简单说,这个宗是什么道理呢,什么意思呢?宗就是指要的意思。【所谓佛自行因果以为宗也】,那我们《法华经》是以什么为宗呢?大家一定记住,【佛自行因果】。是以佛的自行因果为宗,不是以菩萨的自行因果为宗,更不是以凡夫的自行因果为宗。【云何为要。无量众善。言因则摄。无量证得。言果则摄】,那是什么意思呢?用因果能够把所有的善法,把所有证得的功德果位,都能涵盖进去。就是佛所行的种种善法、所有的法门,最终所证得的所有的功德,也都不出这个因果之外。【如提纲维。无目而不动。牵衣一角。无缕而不来】,就是提纲挈领的意思。你把这个宗搞明白了,把佛的自行因果搞清楚了,其他所有的法都能明白了。提纲而众目张,挈领而襟袖至。自然而然其他东西就捋顺了,把关键的东西抓住了,其余的佛法你就能捋顺了。你主要的东西、关键的东西没抓住,你整个佛法就一团糟。世间法就更不用说了。
【故言宗要】,就是一宗之要,一经之宗要,你把它这个要点给抓住了,那么这个经的主要的内容就能捋顺了。【然诸因果。善须明识】,我们必须要明白地了解种种因果,什么才是佛的因果呢?什么是不属于佛的因果呢?如果你都搞不清楚,你说就是以佛的自行因果为宗,但什么是佛的自行因果呢?什么又不是佛的自行因果?你搞不清楚。光给你一句话你能分辨清楚吗?所以还得给你讲,继续分析。这里说了,【尚不取别教因果。况余因果】。藏通别圆我们只取圆教的因果,圆教是让大家最终成就佛果的,究竟佛果的。别教都不能究竟佛果,都不能最终达到妙觉佛果。所以其他的就更不用说了,通教的,藏教的,藏通别圆四教,只取圆教的因果。其他三教的因果都是在这之外的。我们可不是以其他三教因果为宗啊,大家记住了。那三教的因果,这都是修行最终证入圣果的,这个不为宗,那其他的更不用说了。我们凡夫因果还能为宗吗?天天干些什么事情啊,造身语意三业,起烦恼,起惑造业,受生死苦,那你还以这个为宗吗?我们天天都是以这东西为宗,天天都是干这个事,那就不对了啊。
【余因果者】,这里进行分别说明,这些因果,这三教的因果分别是什么呢?下面具体讲了,【昔三因大异。而三果小同。又三因大同。而三果小异。又一因迥出。一果不融。因不摄善。果不收德。则非佛自行之因。非佛道场证得之果】。这前面就分别说三教,第一个昔三因大异,而三果小同,是说的藏教人的因果。三因大异,哪三因呢?声闻、缘觉、菩萨,他们所修的因是什么呢?所修的法是什么呢?所修的法是什么,问问大家有没有知道。四谛,十二因缘,六度。声闻人修的是什么呢?四谛法,他在因地之中他就是修四谛。缘觉修的什么?十二因缘。三藏教里面菩萨乘的,修的是六度,叫事六度,不叫理六度。他是从事相上去修,没有真正证得这个理,就是他修的层次还比较低。这三种因是有很大区别的。四谛嘛,谛缘度嘛。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他是有很大区别,他们在因地修行的差别是很大的,叫做三因大异,大大的差别,有很大的差别。【而三果小同】,就什么意思?三果在一个方面来说,他们差不太多,最终证得的都是破见思惑,出分段生死。不管是修四谛也好,十二因缘也好,甚至事六度也好,你最终都是破见思惑,出分段生死,他们这方面是相同的,这是指藏教人。
下面第二句,再往下【三因大同。三果小异】。这说的是通教人,三因大同就是通教里面也有三乘人,也有声闻、缘觉、菩萨,但是他们三个人所修的这个因地的这个法门差不多。为什么叫做通教呢?就叫同,通者同也,同禀无生四谛而入道,都是修的无生,无生之法,知道吗?所以他们这个因差不太多。而三果小异,最终他们虽然也有这三种果,什么阿罗汉、辟支佛、菩萨啊,但是这里面他们差别还是有不同的,就是他们在破尘沙惑,或者在破习气方面,他们是有区别的,所以叫三果小异。
【又一因迥出。一果不融】,这说的是别教。一因迥出,一果不融。他修的是但中,但中佛性。他也修真假空三观,但是他次第三观,为什么叫迥出呢?他这个是超出其他的九法界的这么一种修行的法门,跟其他都不一样,所以说一果不融。他成就这个佛果跟其他九法界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就是说他不是遍一切法的。【因不摄善。果不收德】,所以最终他们的因和果都不能收摄种种的善法,也不能够收摄种种的功德,所以不是【非佛自行之因】,也不是【佛道场证得之果】。跟我们现在所说的,佛自行的因果是不一样的。
下面,【又简者。诸经明佛往昔所行因果。悉皆被拂。咸是方便。非今经之宗要】。简就是继续给大家进行分析,简别,诸经就是指其他的经了,说佛在往昔劫的时候所行的因果,这些因果都不是最终成佛的因果。悉皆被拂,最终都是被迫失掉的,这些东西都用不上,都已经过去了,成了过去式了。拂就像我们拿个拂尘,拿个什么东西把自己走过的足迹扫掉了,不要留下痕迹了。你不能再留这个痕迹了,你要重新再往前走,过去的痕迹一点都不能留。【咸是方便。非今经之宗要。取意为言】。我们按照这个道理继续往上讲,就是【因穷久远之实修。果穷久远之实证。如此之因。竖高七种方便。横包十法界法】。这样的因果才是我们现在所讲的,久远劫以前就已经实修嘛,修的自行之实法。果穷久远,久远劫以前就已经证得这个佛果了。如此之因,这样的因是高出七种方便。哪七种方便呢,这里面又有不同说法。一般来说两教二乘,三教菩萨,两教二乘是指什么呢,藏教和通教的二乘人,藏教里面也有声闻乘,缘觉乘,通教里面也有声闻乘,缘觉乘。这就有四种了,二二得四。然后三教的菩萨是什么?藏教、通教、别教的菩萨乘,这三教都有菩萨乘,四加三就成为七种方便。横包十法界法,就是说佛法界能够横包其他的九法界,所以天台宗不是说一法界具有十法界嘛,法界是互具的。但是在别教里面法界不是互具,佛法界就是佛法界,众生法界就是众生法界,众生跟佛法界是有差别的,但到圆教这里,他就不这么说了,众生法界跟佛法界根本上是,毕竟是同等的,是不二的。
【初修此实相之行。名为佛因。道场所得。名为佛果】。所以我们刚刚开始修行的时候,心中就必须要有这么高度的一个认识,就相信自己,每个人都有佛性,相信我最终能够修成像佛一样的,这么一种圆满的功德。你不要把自己看低了,你说我现在修不了,我现在没达到那么高的程度,我只能修点人天善法,修点五戒、十善,修点四谛、十二因缘,我能够成阿罗汉就不错了。我能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不错了。当然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确实也不错,但是仅仅只明白这个道理,远远不够。你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为了什么?阿弥陀佛接引你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又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帮助你成佛,你必须知道最终的指向就是为了成佛,我只有一个目的,其他都是中间的所走过的路程而已。你不能把中间的这些化城,中间的这些驿站当作是最终的目的地,不对了。必须直接从因上就直接指向最后的果,叫回因向果,你这个回向才真正究竟啊,不然你回向都做不成。我回向佛道,到底佛道讲的什么呢?搞不清楚。回向往生,往生是为了什么呢?还不是为了成佛嘛。所以我们学佛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成佛,其他的都是方便,你不能把方便当作究竟,那就错了。这样的话,如果你有这么高的认识,你从开始就能认识到这个佛性,认识到这个实相,你修行的功德那不得了,不可思议。如果你的认识,你的见解,你的智慧不够,那你修行,说实话事倍功半,那还不是事倍功半,功和半之间还差得很远,就说你修一劫,就相当于别人修一天,圆教人修一天又相当于你修一劫。这好,里外里都差一劫的这个倍数,劫乘以劫那就更不得了了,你修得苦哈哈的,好像挺用功的,但在这里傻修、盲修,没什么太大的效果。人家一修,一下就上路了。所以什么叫做实修,我们不叫实修啊,你这个道理都不懂得,你根本跟实修都不沾边,我们通常讲,大家要实修,大家经常用这个词。但什么叫做实修啊,必须要了解。
好,【但可以智知。不可以言俱】。真正到达最终这个东西,佛所证得的也好,这个因果只有智慧才能了解、了知。不是用语言、用文字能够完全说清楚的,能够说清楚。【略举如此因果。以为宗要耳】,简单说这些因果,让大家理解,我们这部经所讲的这个宗要。但这只是简单说啊,大家别着急,后面还有很多。咱们这刚开始嘛,后面还有很多详尽的叙述。
下面是【用者为三】,这是第四个方面,论用。我们学这部经是有什么样的一种功用,一种力用呢?【一示。二简。三益。用者。力用也。三种权实二智。皆是力用。于力用中更分别。自行二智。照理理周。名为力。二种化他二智。鉴机机遍。名为用】。就是把这三种权实二智合起来,叫做力用。那什么叫做力呢?自行的权实二智,照理理周。能够把这个道理,完全地观照得非常的周遍、圆满,这才是真正的力。用的话,二种化他二智,化他有权实二智。鉴机机遍,能够明鉴众生的一切的根机,无机不照。没说哪个众生你看不到,他是什么根机的,不可能的,这说是用。
这里说的二种化他二智,到底是哪二种呢?哪二种啊?大家有知道的吧。你要查其他的不容易查到,我告诉你,这个可不好弄呢,我也费了不少劲,是不是这个意思,等会儿我先跟大家说。化他二智,一个是什么呢,自行化他二智,一个是化他二智。【秖自行二智。即是化他二智。化他二智。即是自行二智】。最终在佛这里,已经完全是达成圆融了,自行和化他之间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到了众生这里就不一样,众生就不存在自行二智了。自行是佛的自行,是佛的境界。佛是用化他的二智来度化众生的。但是通过化他二智呢,最终把你接入自行二智。它是个桥梁,他就用这些佛法、教法,慢慢一步一步地把他引入到最终的佛道。让你最终也理解,哦,佛的境界是什么样的,佛的智慧是什么样的。但是教化众生,我们众生根机这么浅、智慧这么薄,你直接说佛的智慧你听得懂吗?听不懂。先给你们讲点浅的,简单的、浅显的,你们能够听得明白,你们能够修得了的。修到一定阶段,再往上再进一层,一层一层往上,最终达到跟佛是一样的。
所以这个力跟用实际上还是有区别的,力是本身具备这种能力,佛的能力是什么呢?没有穷尽的。但是用呢?就不一定把这个力一定得用尽啊。比如说,我有十成的功力,我不一定每次都得用十成功力吧,有时候用个一成、二成、三成、四成,就看你们众生的根机怎么样。你根机好,我给你用五成、六成,你就不错,相当可以了。你根机太差,一成就够了,用力太大你受不了啊。
打个比方,你这个人,你平时作恶多端,你要修点善法就不错了,放下屠刀,改恶迁善。你直接说,哎呀,你这个恶人赶紧修菩萨法吧,做菩萨去吧。他干坏事都干习惯了,你还能干好事啊,还能干得成?他先得把这个恶先止息,先不作恶,就不错了。你就给他讲这个法门就可以了。结果你这个方便法不说,你说,直接给你说佛法,那你赶紧成佛吧,听不懂。华严会上这些二乘人都如聋若哑的,你这么一个作恶的凡夫,你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句话都是骗人的,我告诉你。但不能说完全骗人,实际上是一种方便说法。放下屠刀,你立地成佛,原来你杀生无量、造恶多端、十恶不赦的,你突然一下放下屠刀你就成佛了,好人都没这么容易成佛的,是不是?你坏人反而更容易成佛,难道就仅仅是因为你放下屠刀吗?这仅仅是第一步而已,就这个时候你已经跟佛道相应了,并不是指你真正地成了佛。
好,【照理即鉴机。鉴机即照理】。什么意思呢?照这个理就是为了什么呢,要鉴众生的根机,就是佛成就的这个智慧就是为了什么呢?要度化众生的。他有种种智慧、神通,难道他是为了自己用吗?不是,他是为了要度化众生用的。我有智慧能帮助众生开悟,我有神通,我能够方便地去救度众生的疾苦。反过来,鉴机就是照理,我帮助众生是为了让他什么,让他也照理、也成佛,也成就像我一样的具备的种种功德、智慧、神通啊,就这个意思。
【如萨婆悉达。弯祖王弓满。名为力】,这是用个比喻了。萨婆悉达就是悉达多太子。悉达多太子,我们说的,这个佛没有出家之前是太子嘛。净饭王下面的太子,要继承王位的。有些人说,他要是不出家,他能做转轮圣王。就是他具备非常好的一个先天的这么一种根机,没出家之前,他就是文武双全,而且文才武略都已经达到极高的一个水平。其中他们说,在比武的时候,他们跟诸王子嘛,没事大家之间较一下、比一下这个武功怎么样。然后呢每个人的功夫就不一样,在拉那个弓的时候,一般普通弓的话基本上都没什么问题,有些人还拉不开的,有些人能拉开的。但是,这好,轮到悉达多太子这一拉,弓就折了,这力量太弱了,力不够,我力太大了。那怎么办?后来这净饭王说,这些世间普通弓,悉达多都用不了,直接到祖王庙里面,就是他自己父王的父王,不知道传了几代了,有个弓,那是特别大的一个力,一般人都拉不动的,所以都一直供奉在那边,把那个弓拿给他。他一拉,啊,全部都拉满了。其他的人拉,能够拉一小部分,拉一半就不错了,就是谁的力量都不如他。结果最后他一拉弓射箭,这个一箭就能穿破什么呢,后面说了【中七铁鼓】。前面的人,穿一个铁鼓、两个铁鼓、几个铁鼓,他是七个铁鼓全部穿透了。而且穿透之后呢,这个箭还没掉到地上,还有很大的力量继续往前飞过去,【贯一铁围山洞地彻水轮】。你看,这说的就有点神话故事了。把铁围山都穿透了,把这地都穿透了,最终水,泉水都往上冒了,彻到这个水轮了,那有点太玄乎啊。
他们印度人以前这个想象力比咱们中国人强多了。人家这方面,这个思想啊、这个浪漫啊、这个哲思啊,比咱们都强。中国人太简单、太朴素。后来才有神话的,以前神话都不多。一看,后来,哎呀,佛教传入中国来了,西域很多文化传入中国来了,中国的这个神话故事开始慢慢多起来了,刺激了我们的想象力。当然这我们都不说,这个东西在我们世间来说,你觉得都是不可想象的,是神话。如果真正按照佛教讲,这根本也不算什么东西。【名为用】。前面是力,力把这个箭射出去,他不就是有用了嘛。用就把这七个铁鼓都穿透啦,铁围山都穿破啦,最终把这水都给那个了。
【诸方便教力用微弱】,种种方便教,它的力也弱,它的用处也很微弱,【如凡人弓箭】,普通人的弓箭。【何者】,为什么呢?【昔缘禀化他二智。照理不遍。生信不深。除疑不尽】。为什么这么说呢?为什么把其他的这些教法都称之叫做方便教,说它的力量很微弱呢?力用很微弱呢?因为其他的教,它都是禀化他二智,没有禀什么呢?自行二智。化他二智是方便的,自行二智才是究竟圆满的。所以它自然啊,它照理就不变啊。你要照理变,后面才产生种种作用才会大,所以生信也不深。你能对佛教真正产生这个信心,你不会有多深。除疑就不尽,你信心不够,你很多的疑惑就不能完全地消除。
所以我们大家学习佛法,为什么要听闻佛法,而且听闻叫什么呢?一乘佛法。你听听普通的,哎呀,不错了,我听了,知道了。知道什么了?就知道那么一点点,是不是?你对佛教的这种理解,产生的信心,你理都不懂,你怎么生信呢?这里说,到底佛什么意思,佛教讲了什么道理,搞不清楚。你为什么信啊?反正我就信了。行善多好啊,做好人多好啊,这跟普通世间的善人没什么区别,无非你挂了个,你是佛教皈依弟子,挂了个牌,挂在这里,实际上里面的东西跟别人是一样的。所以很多人入了佛门,实际上你一看,哎呀,不要说其他的行为方面,从思想、从认识,比普通的世间的人根本就高不到哪儿去,甚至你要是不用点功,你还比不上其他普通世间的人,人家还爱学习,没事看点哲学,没事学点宗教学,人家还挺好学,你啥都不学,你就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到底什么意思,你搞不清楚。你也不可能读读经,你就开悟了。不学教理,不明道理。然后人家说你,你们这是迷信啊,你们到底信的什么,你自己都说不清楚。你怎么去表达自己,我信的是真的,是正确的呢?是正法呢?你怎么去向别人证明,你这个信是智信呢?是正信呢?根本就没有力量嘛,不足以去说服别人,说服自己都不可能,他也从来不想去说服自己,不去想这些东西。哎呀,弄得这么累干嘛,是不是?就这样就挺好了。那不行,佛教不就所以慢慢越来越衰弱了嘛,如果大家都不学教,都不听教,都不思维,都不去钻研佛法,你说佛教能够很兴盛,我都觉得怪了。学你都不愿意学,你还能修得好?哎呀,我们念念咒就行了嘛,念念阿弥陀佛,佛都帮我们一起搞定了,加持我们、接引我们,我们只要修够多少遍,业障全部消除;修够多少遍,就能发财,就能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修够多少遍,突然一下神通、智慧全部来了,有这么简单啊,那理解太偏了,我告诉你,可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啊。
好,生信不深,你说你的疑惑哪会除得尽呢?内心之中有些人就根本没有疑惑,他就反正懵懵懂懂的,他都想不出什么问题,也不会有什么疑惑,他本身没什么见解的人,没什么思想的人,想不出来。你要让我干点事情,扫个地,挺好;让我去买个花,供个果,挺好;做个菜,我来做个供菜,挺好,很欢喜。你要让学点这个东西,知识的东西,思想的东西,他搞不明白,不愿意学。所以他永远都是属于事修,事修只是在因果相上去修,没有透达到因果的本质。就是性,理性的东西不懂,你这东西最终是成就不了的。
好,除疑不尽,既然前面的这些教,它都没有照理不变,都是化他二智,那么现在我们《法华经》,圆教是什么呢?【今缘禀自行二智】,禀承的是自行二智 。【极佛境界】,已经到达佛的究竟的这么个境界。
【起法界信。增圆妙道。断根本惑。损变易生。非但生身】。这里就不说,损变易生,到这里一段就结束了。对于法界信,这个法界,实际上就是实相,你要了知佛性,你要了知实相,你要了知法界,你要了知菩提、涅槃、真如,这实际上说的都是一个道理。般若,你这些东西统统都不懂,什么道理都不明白,增圆妙道,圆满的微妙的佛道,你怎么能够增长呢?基础的这些素养都没有,你凭什么来修行呢?对于佛的理解都不知道,你知道怎么去修呢?不可能的。圆妙道不增,怎么可能通过这个道力的增长,去断这些根本惑呢?这个根本惑是无明惑,还不是见思惑、尘沙惑、普通的这些方便惑,这是根本惑。损变易生,变易生死,我们说,不是有两种生死嘛,一个是分段生死,分段生死是三界内的生死;变易生死是三界外的生死。阿罗汉、缘觉都是什么呢?出分段生死,只是出了三界内的生死,当然三界外还有变易生死,他还有很多微细的烦恼,他的心里还是有很多的这个念头、烦恼,他是断不了的。他继续要往上修,只有到了佛果,才把自己所有内心的这些微妙的烦恼全部给除掉,根本的烦恼全部除掉。
好,下面,【非但生身。及生身得忍。两种菩萨俱益】。生身菩萨,生身得忍菩萨,都能得到利益。【法身。法身后心。两种菩萨亦俱益。化功广大。利润弘深。盖兹经之力用也】,这里就直接把我们这部经的力用,用下面这一段话,进一步给大家进行讲解。什么意思呢?就所有的菩萨都能得到利益。把它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前面这一句,非但生身,及生身得忍,两种菩萨俱益。什么是生身菩萨呢?就是没有证得圣果之前的菩萨。比如说别教的初地,圆教的初住,住前或者地前的菩萨都叫生身菩萨,就还真谈不上什么呢?真正的菩萨,地前的、住前的,没有登地,也没有登圆教初住的,生身菩萨。那生身得忍呢?就是刚刚进入什么,登地或者登初住的菩萨,刚刚证道的,刚刚证道的菩萨,这属于这两种菩萨。他们利益(众生),但是这两种菩萨,说实话都还属于比较低级的。
再往上法身菩萨,法身后心,就是初地初住以上的二住、三住一直到后面十行、十回向、十地,都属于法身菩萨,法身后心就是最后的等觉菩萨,两种菩萨也能得到利益。你看,这层次多高。就是说你们那些法啊,说句实话,跟这菩萨都没什么关系,弄得不好,也就是跟你们凡夫说说,你们能得到利益,他不是跟菩萨说的,因为你还不够格。那我们现在圆教说的,主要是针对这两种菩萨,生身菩萨,法身菩萨,所以说它最高的这些佛法都在这个里面了,它能产生最大的一种作用力,那其他就不用说了。其他什么六道凡夫众生就更不用说了,那都是小意思了,就根本不值一提,就这个意思啊。当然也会利益,并不是说不值一提,我们不管你们了,不是这意思啊,化功广大,它教化的这种功用非常广大,利益能够润泽众生的这个力量也是非常弘深的。这就是兹经,就是我们这部经典的力用,等于是第四个论用就讲完了,这也是简单地讲啊。
我们中间就不休息了啊,这一休息啊,整个把这个节奏给打破了。大家累不累啊,不知道累不累啊,不累(众答)。真不累啊,哎呀,真够行的,咱们学的都是干货啊,佛教教理性,这个脑子得飞速地在运转。平时你吃个饭根本就不用动脑筋的嘛,是不是?你要学习这些东西,你这个脑袋平时可能一百转,你这现在千转,两千转,一万转,转转转动起来,飞速转动起来,真累。如果真正转习惯了,就不累了,你生命就有活力,就有智慧,你慢慢就能增长,就能开发出来了。天天就想,哎呀,过得简单点,像猪一样的生活着,是不是,美了。有些人喜欢养猪,这个猪当宠物真好,又不用管其他的事情,有吃,吃得还挺好,病了还能看病,现在宠物都很舒服。最终怎么样啊,堕落啊,它还能进步吗?它自身的能力都没有了,它只有依靠人才能生存,好像生活得很好,这就是安乐死啊,是吧。
好,再往下,【教相为三。一根性融不融相。二化道始终不始终相。三师弟远近不远近相。教者。圣人被下之言也。相者。分别同异也】。教者,什么叫做教呢,圣人被下之言,就是圣人为了教化下面这些众生的这些言教,言语。被下也叫pi下,普被嘛,三根普被。相者,分别同异也,有教就必然有相,不同的教法就有不同的相。教法之间有同有异,甚至有时候我们说,还有高有低。虽然我们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好像一切的法门,一切的教,都最终是平等的,但那是从根本、从理上去说是平等的,事相上还真不完全平等。比如说,我告诉你,你修行吧,你做好事吧,你去受五戒,功德当然非常大。但是我说,光这还不行,你得学习佛教的大乘经典,你得以后有机会呀,去学做菩萨,受菩萨戒,你说这两个法是完全一样吗?不可能啊。菩萨是最终让你成佛的,你修五戒的,你只是升天做人而已。它的力用是不一样的,它本身这个教法之间的相,也是有差别的,它最终得到结果你说完全相同?不可能同。在佛这里倒是同了,你同不了,是吧,佛守个五戒能跟你守个菩萨戒一样的?他境界不一样。
好,【云何分别】。这里就说了,是有分别的。【如日初出。前照高山。厚植善根。感斯顿说。顿说本不为小。小虽在座。如聋如哑。良由小不堪大。亦是大隔于小。此如华严约法被缘。缘得大益。名顿教相】。后面还有一句,【约说次第。名从牛出乳味相】。你看,这就一小段了,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从地平线开始出来的时候,先照的是什么?高山,高处。你站在高海拔的地方,高山的地方,你才能先看到日出,你不能说平地我们就看到日出,当然前面没什么障碍物也有可能。但首先是高山,他站得高,能够看得更远。所以我们很多人去登什么泰山啊,五岳呀,经常都是看日出,一早上起来。你看的日出是最早的时候,这个太阳光首先照的是高山这个山顶,为什么?这就比如站得高山上的人,就是厚植善根,他过去就种了很多很深厚的善根,所以他在第一个时候就能遇上佛法。我们现在都不行了,佛都已经涅槃两千多年了,我们出来了。前面两千多年的人比我们基本上都强,如果用时间来做个比较的话,一个衡量标准的话,人都比我们强,人家比我们先啊。
感斯顿说,因为过去有深厚的善根,所以才能感到,感应到佛,来亲自为你说这种顿教的佛法,顿教佛法是说的什么?华严顿教,说的《华严经》,就是佛刚成道的时候,第一部说的经典是《华严经》。顿说本不为小,说这个顿教不是为小乘人说的,不会给小根机的人说的。所以小虽在座,那个小乘人,你看声闻,如聋如哑,他就听不明白。他有因缘参加这个法会,有机会听到佛说的,但他听不明白。为什么呢?说明他过去还是种了一点点善根,但是种的善根还不足够,所以他就听不明白。如果大家,大家都能听明白啊,千万不能说自己听不明白,一说听不明白就自己露怯了,过去肯定没好好学佛,过去世种的善根不够。哎呀,师父你讲得太专业了,它太难了,太深了,是不是。就说明你太浅了,为什么浅?善根太浅薄嘛,无非就是这样子。过去不努力,现在就觉得不行,但实际上我自己本身也不行,一样的,没办法,大家来了,学一学吧,学总比不学好。
良由小不堪大,他没有能力去胜任这个大乘佛法。这个圆教,这个顿教,亦是大隔于小,就是大和小之间是有差别,是有距离的。我也想你听懂,但是你这小根机的人就听不懂,没办法。所以说大法在这个小机这里的话,有时候真的是有点浪费啊,没有完全发挥他的作用。但是你说完全不管用,也不是这个意思。你听了,一入耳根永为什么呢?永为道种,毕竟成佛。也不会白听,只是让你等待的时间更长而已,后面还得一遍一遍地再听,一世一世地听下去,修行下去,最终你也能达到像什么,法身大士,这些大根机一样的,突然在某一座的时候全部都明白了。此如华严约法被缘,约法被缘就是什么,约这个佛法,它是属于顿法,顿教,被缘的这些根机是什么呢,缘得大益,大根机的人才能得到大益。他是跟大机人说,他不是跟小根机人说的。明顿教相,圆顿根机,才跟你说顿教相,他就不一样了。
再往后,【约说次第。名从牛出乳味相】。就是《涅槃经》里说有五种味道,佛教有五种味道,就是把佛所说的教法分成五种内容,分别用五种味道去进行比较。第一个华严教,华严时相当于乳味;第二个阿含,阿含时酪味;方等时生酥味;般若时熟酥味。这后面都会一一讲到,最后到法华涅槃时属于什么呢?醍醐味,醍醐味是最好的。《涅槃经》里面说的这五味。这是属于初味第一味,从牛里面出乳,这个牛就代表佛,这个乳就代表华严教。【次照幽谷】,太阳慢慢起来了,不仅仅是高山能见到阳光了,这些幽谷深谷之中,比较低洼的地方,也能见到阳光了,也能听闻到佛法了。这个光明,这个太阳,就相当于佛法。【浅行偏明。当分渐解】,但是众生这个修行都很浅,理解也是比较偏的,所以分成渐解,慢慢地去理解。
【此如三藏】,三藏就是我们说的经律论三藏,它主要是属的什么,小乘为主,以小乘教。【三藏本不为大】,本来就不是大乘,也不是为大机人所说的。【大虽在座。多跢婆和。小所不识】,就什么意思?多跢婆和,就是说小孩子学讲话,学走路,就好像是这个大乘人,大根机的人,为了方便地辅导佛来度化这些小根机的人,也视同跟小孩子一样的,牙牙学语,实际上他什么都会了。就跟大人教小孩说话样的,教他行路样的。也就是那个,学小孩的样子。那大人比小孩子强多了。
【小所不识。此乃小隔于大】,这什么意思呢?佛本来已经成佛,直接跟你们说佛法就好了,但佛看,说佛法不管用,没办法,佛法不能说了。说什么呢?说三藏教了,说阿含了,说声闻,说小乘法。你们都是小孩子,没办法,只能拿小孩子东西教你们。你们如果是大人,大根机的人,我还跟你教这些东西干嘛,还教些启蒙的知识干嘛,没必要了。没办法啊,不说了。
【小所不识。此乃小隔于大。大隐于小】。小根机的人,当然肯定不知道大根机的人怎么样。大隐于小,佛就是隐大说小。然后大家就有些不明白,他这第一次听佛说法,以为佛就只会说这些东西。远远不知道佛的境界啊,知道吗?他是同跟我们差不多,实际上深了去了,你都不知道他到底境界在哪里。
【约法被缘。名渐教相】。从他法所被缘的种种根机来说,法是能缘。这些根机是所缘,这就是渐教相。这又是不同的一类佛法,不同的一类教法。再往下,【约说次第】。从他说的次第,五味之中属于酪味,从乳可以出酪。
再往下,【次照平地。影临万水。逐器方圆。随波动静。示一佛土令净秽不同。示现一身。巨细各异。一音说法。随类各解。恐畏欢喜。厌离断疑。神力不共。故见有净秽。闻有褒贬。嗅有薝蔔不薝蔔。华有著身不著身。慧有若干不若干。此如净名方等。约法被缘。犹是渐教。约说次第生酥味相】,这一段也不少了。照了幽谷之后,这个幽谷嘛再怎么样比平地高一点,它毕竟在山里边,后面就照这个平地了。影临万水,这个影,就是光影,这个阳光,我们说阳光也好,或者这个影子也好,能够在万水之中,都能映现。它一出现,万水之中都有这个影像。但是呢,每个水是不一样的,水有大有小。有大河,有小溪,有大海,江河湖海都不一样,这表明什么意思呢?万水就代表众生不同的根机,有大乘的根机,有小乘的根机。大乘根机里面又有划分,小乘根机也有不同。逐器方圆,众生的根器是方,他就变成是方的;众生的根器是圆的,他就变成是圆的。你根机大,那你听的就是这个教,是最适合你的教;你根机小,那就普通的。随波动静,或动或静,这都是一个意思啊。
示一佛土令净秽不同,实际上佛变现的都只是一个佛土,没有差别的。但是众生因为根机不一样,见到的佛土就不一样。有些见到什么,是清净的佛土。有些见到什么,是染秽的佛土。像我们现在只能见到什么呢,染浊,咱们娑婆世界还好,也是佛土啊。不要小看了啊,五浊恶世,五浊恶世也是佛土。凡圣同居秽土嘛。你看释迦牟尼佛还到这里来示现于世了,贤劫千佛都要到这里来示现的,都要在这里成佛的,但这是染浊的。我们只能在这个染浊,污秽的这个佛土里面见到佛,甚至还见不到佛,能闻到法也不错了。但有些人呢,在当下就能见到什么,净土。虽然身处秽土,但是他却能见到佛的净土,他们的根机就不一般了。一般像这样的话,大多都基本都能证道了,证果位了。即使不证果的话,也差不多已经开悟了。就能成佛的这么一种感应力,他也能见道,得到佛的感应,佛用种种神通给他示现。
好,示现一身,巨细各异,佛现的身体都是一个身体,大家看到的是大小不同,你是凡夫,见到的佛就是丈六金身;你要是声闻缘觉,见到的这个佛什么呢,更加殊胜的应身;你要是菩萨,那就更不得了,甚至可能见到法身都有可能,不仅仅是报身,所以不一样。你是人见到佛,跟我们人都长得差不多;你要是畜生的话,咱们就搞不清楚,它们眼中的佛是什么样子,不好去说。有人说,也是一样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人家看不懂啊,可能,弄得不好,这是什么啊,跟我们长得不一样,是吧。所以它同类的,它只认同跟自己长得一样的,知道吗?它有自己的习性。当然我们说,它们能见到佛,肯定都是善根福德很深厚的,也有智慧能够分辨,我们相信它有这个分辨能力。但是想想我们人要见到的佛,跟人长得不一样的佛出来,你也受不了啊。长得这个很古怪的,跟我们人都完全一点都不沾边的。哎,你长得不好看,你为什们不跟我们长得一样。什么叫做好看啊,你以为你自己长得好看啊。所以你就把这个东西就标准、衡量一切,实际上你受不了,我想它们可能也受不了。所以说到底变什么呢,佛在六道,菩萨在六道之中,他肯定都是示现什么,同类身,是比较多的。他要不同类的话,众生过不了这一关。
好,一音说法,随类各解。所以说佛的这种神通,你看,一个身体,大家看到的都不一样,难道佛真的变化,变化无数,有那么累吗?还得念念咒,像孙猴子还拔汗毛,变多少身出来,这是佛的神通吗?不用。就一个身体,大家自然见到就不一样。根据个人的因缘,他自然就不同。所以影临万水嘛,自然见到之,所有的自然就见到,就是这个水里面,就映到这个影子去了,不需要他费任何的力量。一音说法,随类各解。同样一个声音,在这个法会上说法,但随着众生不同类根机的人,大家理解的不一样,甚至听到的法可能也不完全一样啊。中国人听到的是中国话,英国人听到的是英国话,日本人听到的是日本话,不一样。你是小乘的人,你听到的就是小乘佛法,大乘人可能听到是大乘佛法。藏通别圆都不一样,佛就有这样啊。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从声音、从语言、从这个所说的种种法的道理、浅深都不一样。都是随着你的因缘,随着你的根机,而给你最恰当的,一个佛法的,一个布施。就这种神通,那就好了,还需要开这么多法会干嘛。一次就够了,就这个场。我们要分好几个场。这个场说这部经,那个场说那部经。这个是小乘的,这个大乘的。你们看自己喜欢,你们自己能够听懂什么,是什么根机的,就去自我选择吧。不需要,大家都在一个地方,一次性全部解决问题。
恐畏欢喜,厌离断疑。就众生的反应不一样,有些人听到,还真是有点惊恐,害怕;有些人听到后非常欢喜,有些产生厌离的心;有些人生信就断疑了,对佛教产生信心了。过去的疑问,就自然而然断除了。神力不共,佛的这种神通力,不共法,共是与众生共,与其他的相同的,这是佛的不共法。只有佛才能证得,这个不共法。佛有多少不共法啊。十八种不共法。就是菩萨以下的,只要不是佛,都不可能像佛证得这么十八种法,只有佛才能成就。
所以故见有净秽,众生见到的有净土和秽土。闻有褒贬,有赞叹,有贬斥。嗅有薝蔔不薝蔔,这个薝蔔是一种黄色的花,它有味道。有些人能闻到这个花香,有些人又闻不到。有些华有著身不著身,你看,声闻这些比丘,声闻小乘的,花一落到这里,它就沾到他的身体。一到维摩诘居士,就这大菩萨这里,花自然就落去了。为什么呢?他们还有烦恼没有破,他们还有执著,所以花都沾到他们身体上。就各自的情况因缘都不一样。慧有若干不若干。智慧也不一样。你有你的智慧,他有他的智慧。每个人得到的这个法喜也不一样。得到的成就也不一样。经常我们看到佛经里面,佛说完这个法的时候,有多少人证得什么什么法眼净,有多少人得初果,有多少人得二果,有些人,多少人得什么什么无生法忍,都不一样。你不要以为大家听,大家都是一样的,不可能。然后,哎呀,当然佛肯定都已经准备好了,知道大家因缘都到了,他们也都来了。但是佛也不能保证你们所得到的这个利益都是一样的。不是佛决定的,佛做不了主,谁能做主啊?众生才能做主,最终。你自己过去不努力,你只能证得这个果嘛。那一看,你光去羡慕,别去嫉妒啊。羡慕羡慕可以,别去嫉妒。哎呦,他们得到这么好的果,我们才这个。哎呀呀,真是太不公平了,佛是不是对他们有偏心,跟他们说的更高的法,你看他们成就更高,跟我说的这普通的法,你看我得到的这么点。当然肯定不会产生这个问题啊。这都是我故意歪曲。这不对的。为什么呢?低果位的人是不知道高果位人的境界的。他是看不到的,知道吗?他看下面可以,看上边比他层次高的人,他看不明白的。当然有些人说,哎呦,反正看不明白,法师也说了,师父也说了,肯定有,反正我心里还是不满意,不管我知道不知道。他们可能是为了安慰我,跟我一样的,你看,成就,实际上他比我高啊。你这种人就是这样子,这哪是学佛啊,是不是,烦恼多重啊。什么问题都不从自身去找,永远都是别人的问题。找别人问题就算了,还找师父的问题,就更麻烦了。这多大的罪过啊,多大的障碍啊。当然这是开开玩笑啊。不是不能找,也能找。不要随便找啊。
【复有义】,再往下,【大人蒙其光用。婴儿丧其睛明。夜游者伏匿。作务者兴成。故文云。但为菩萨说其实事。而不为我说斯真要。虽三人俱学。二乘取证。具如大品】,大品般若,这里说的般若。这有什么意思呢?大人蒙其光用。大人见到这个光,他恰好能得到好的用处。小孩,光太灿烂了,太耀眼了,反而会失明,受不了。当然不是受不了,佛肯定是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也不会让你什么受不了。你想喝多了,你也喝不了。让我多喝一点,撑,撑,跟我们现在不一样,撑到最终也没有任何效果。夜游者就伏匿,就藏起来了。作务者兴成,这比喻不同的根机。就烦恼重的、根机小的,就像这个夜游者,就伏匿、隐伏起来,藏起来了。作务者能兴成,自然能够成就。故文云。但为菩萨说其实事,而不为我说斯真要。就是说,你不是菩萨的根机,就不可能说真实的这个法门。虽然三人俱学。二乘取证。具如大品。什么意思?三人,声闻,缘觉,菩萨。当然最终大家取证的,都是什么,无生,无生之道,无言之道。【若约法被缘犹是渐教】,从这个佛法所被的根机来说,还是属于渐教。从所说的次第来说,【约说次第。名熟酥味相】。这属于般若时,这第四时。【复有义】,到这里,属于第四时。
再后面,又有一段。【复有义。日光普照。高下悉均平。土圭测影。不缩不盈。若低头。若小音。若散乱。若微善。皆成佛道。不令有人独得灭度。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具如今经。若约法被缘。名渐圆教。若说次第。醍醐味相】,接着说这第五时,法华涅槃时。日光遍照,不管是高处的也好,低处的也好,都能普照。阳光普照大地,没有一个地方不被照的。土圭测影,就是过去测这个日影的嘛,可能计时的,不缩不盈。就是说佛的光,它不会说因为你众生的根机有什么大小,有什么差别,它就不照你,什么地方都能照得到。什么叫做不缩不盈呢?它不增长也不减少。就是太阳日头当午的时候,你测到它这个垂直的东西,它不会有影子,它原本是怎么样的就是怎么样的,它不会变大也不会缩小。佛不会有任何的差别,佛法的光明能够普照一切的众生,就这个意思。所以上面说了,若低头,若小音,若散乱,若微善,皆成佛道。你一低头,俯首低头,一礼佛,也能即成佛道;你小声音,称念一句佛号,也能成佛;你散乱心念佛,也能成佛;你以非常微善的这么个心回向菩提,也能成佛。在以前就不可想象的,在《法华经》里面就说出来了。别看这个善很小,但最终都能成就佛道。因为到了这里的话,佛把这个诸法实相的道理给我们讲清楚了。你哪怕修行只是那么一点点的微弱的功德,都能决定你最终什么呢,毕竟成佛。如果你没有听闻这个佛法的大义、实相之理,你就是修多少劫,你也成不了佛。明白这个意思吗?所以可见多重要啊。这《法华经》要不要听啊?要听啊。要(众答)。阿弥陀佛!谢谢大家!代表佛感谢大家!这哪能代表佛啊。佛也不是我代表的。给大家开个玩笑。可见佛真正的这个智慧慈悲,所有佛法的最终的这个道理,圆满的地方就在这部经上,这是毫无疑问的。
不令有人独得灭度,不是说让这个人,他一个人得到灭度,其他人我就不管了。因为他根机好,他应该得到灭度。不行,只要大家有缘,都来得灭度。当然这灭度的时间有早晚,你这就不能再怪佛了。同时得灭度,一时得灭度,普遍得灭度,那完全是吹牛了,胡说八道。但是你只要在这里,哪怕微细地种了一点善根,在这个法华会上听《法华经》,闻这个实相教,绝对都能够成佛。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是以如来这种大涅槃,让他也证得如来的大涅槃。我证得佛道,也有这个佛道来灭度他,来度他。而不是我成了佛,让他做个菩萨就够了。你不要跟我一样,你比我低一点吧,可不是这样的啊。有些人也是这样,我修行得比你好点,我们都是同座,都是同修,都是同门的师兄弟,我希望比你多走几步,走得快一点。如果有这样想法的人,肯定也走不快,明白吗?如果你这个想法还能走得快,说明大家都是在凡夫的位置上,你追我赶才需要。圣人还会天天想这些事,无念,没这些妄想杂念了。所以都是我们在想这些事情,天天都在没事,庸人自扰吧,算是。
好,具如今经。所有具体都在我们这部经,《法华经》上。约法所被的缘,所缘的机,我们叫做什么呢?叫做渐圆教。实际上就应该叫圆教,因为把渐教都摄入圆教了。若说次第。醍醐味相。那么就是五时五味,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五味:乳味、酪味、生酥、熟酥、醍醐味,直到醍醐才是真正的最好,无上的法味。
好,【当知华严之譬。与涅槃义同】,就华严用这个日光普照这个高山啊、幽谷啊、大地啊,它这种譬喻,跟涅槃里面这个判教,用五味来判教,道理是差不多的,一个简单一点,一个详细一点,但实际上本身差不多。
后面又说,【三子三田三马等譬。皆先菩萨。次及二乘。后则平等凡圣(云云)】,等等,就不说了,省略了。这三子三田三马等譬都是《涅槃经》里面的譬喻。就是说,简单跟大家说,也不要说太多,太多我也搞不清楚啊。三子是什么呢?同样都是儿子,有三个儿子,但这儿子啊,一个人利根聪明,一个人普普通通,另外一个人呢,极其的顽劣。实际上你说父母可能对这个儿子都是一样的平等,都是很慈悲的,都一样的爱护。但没有办法,你要教孩子,哪个最容易学会?首先第一个容易学会,第二个可能用点功夫也能学会,第三个就很难学了。就说佛的慈悲是平等的,但是众生的根机不一样,佛也无奈何。所以为什么后面说呢,皆先菩萨,次及二乘,后则平等凡圣,它是有次第的。有些人就说,佛偏心,你看,先跟这些菩萨说《华严经》,他怎么不先跟我们说《阿含经》呢?你不够格,不是佛不慈悲,知道吗?他们的因缘肯定比你早成熟,他们理应闻到那样的法,有感必有应,无感则无应,你都不感,佛怎么应你呢?你是大机就能感得大教,你是小机自然感得就是小教。你的根利,那你早感佛机,早感佛应;你是钝根、钝机,你就后感佛应,你还怪谁呢?我学的是小法,我闻的又在后边,你看佛太偏心了,不应该。没办法,就这样,你老老实实吧,这就是你的命,这就叫做因果。佛教上要不要信因果啊?这就是你的因果啦。后来到最后才跟凡夫说平等凡圣。
【问既以五味分别。那同称渐】,五种味道来分别佛的一代时教,有种种教相,那为什么把中间这几个什么方等、阿含、般若都叫做渐教呢?【答。约渐得明五味耳】,就用渐来分别才显出前面这个顿教和后面圆教它们之间,这五教是有什么不同的。【又若小不闻大。大一向是顿。若大不用小。小一向是渐】,这什么意思呢?这说的就很有意思,有点辩证的意思了。如果小根机的人永远都不能闻到大法,那么大一向是顿,那你们大机的人自己修大法就可以了,跟我们小乘的人没什么任何关系。如果大不用小,小一向是渐,如果是大法不去普被,不去应这些小根机的人,让他去听闻大法的话,那么小一向是渐,它渐就不能归于什么呢,顿了,他就没办法进步了、提升了,明白这个意思吗?
【若以大破小。是渐顿并陈】。所以后面佛给大家讲了小法之后,发现,这肯定不是佛的本意了,先给你们打好基础,然后后面说你们光学小乘不行啊,是焦芽败种啊,你们得回小向大,你们得舍去小教,学大乘佛法,发菩提心,以大来破小。难道真正佛要来破吗?没办法,是破我们众生的什么,执著。希望你能提高啊,能够明白这个道理啊。然后说,难道以佛法去破佛法吗,不是这个意思,只是这么一种说法而已,渐顿并陈。【若带小明大。是渐顿相资】。你看,带着这个小来说明大的,就是有时候说大的,你不能纯说大,你一纯说大,他明白不了。全部都是干货,太纯了,你受不了,我还得夹杂点味道,知道吗?这个药太纯了,纯度太高,你受不了的,因为你的根机不够,先给你其中一定的含量,这含量慢慢增高,开始什么呢,小的比较多,夹杂点大的,后来发现你根机越来越好了,小的就越来越少,大的就越来越多,明白这个意思吗?大小之间形成种呼应,叫做什么,渐顿相资,相互之间相辅相成,你能帮助我,我能帮助你,这就是佛法之间的这种圆融无碍啊,一种微妙的关系。
最后,我们看,【若会小归大。是渐顿泯合】。如果把最后的所有的小乘根机的人都归向大乘了,劝他们全部舍小归大了,小乘人全部都已经变成大乘的,这是什么?渐顿泯合。渐顿泯合是什么意思啊?渐顿就合二为一了。渐教的就变成顿教了嘛,小乘的就变成大乘了嘛。既然是合一,那就已经没有渐顿的什么呢,相了。没有渐顿的分别就叫做泯,就泯出其中的差别了,都已经成了一个了,渐已经成了顿了,那渐就不存在了,是不是?那渐都不存在,顿还存在吗?也就不存在了,顿是相对于渐而成立的。
打个比方,我们世界上都没有丑人,大家都很漂亮,那就不叫漂亮了。每个人都成了这亿万富翁,就不叫富翁了,富翁就不存在了,因为大家都没有。富翁是相对于不富的人才显出他的富来,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最终全部泯了,合二为一就没有了,你就是他,他就是你,根本就没有任何差别了。所以你实际上也就不存在了,他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这就是佛法。这到这个地步的话,这就是什么呢,渐顿俱泯,这就是圆教,这就是圆,知道吗?圆融了、融合了、不二了。你不能说它是渐,也不能说它是顿,你又能说它是渐,又可以说它是顿,随便你怎么说都可以。因为你是圆教的,没问题了,说的时候你也不会执著,不说并不代表你不懂,明白吗?
我们现在是什么?不懂就喜欢说。说的人还不懂,你就是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给你机会说嘛,你又说不清楚,说不到点子上,不给你说吧,你心里还感觉到不舒服,怎么不给我机会发言啊?还抱怨。真正让你到台面上,什么都说不出来,一个点子都说不上,像这样子的。所以说你是圆教的人,你若说若默,你都是有道理;你不是圆教的人,你说也好,不说也好,反正就一身的毛病,就是不圆满,没办法。当然也不是说它就一无是处,它们之中还是有种种差别的,当然跟圆教一比,确实就显出它致命性的这个不足了。
好了,你看,哎呀,这学《法华玄义》容易吗?不容易吧。大家可能还没听过这样,讲这样的,是不是?这甚深,太深了,太难懂了。有时候讲一行字一句话且得那个呢,这还不是说得特别详细,要真正说详细的话,当然也没必要说详细,因为这些内容后面还会反复出现的,你要真前面都把它说完了,后面就没得说了,后面光念课文就行了,那就没意思了。
因为相互之间它是有呼应的,虽然义理之中它是相通的,一法之中有一切法,但是你不讲到那个地方的话,你直接就把这个东西说明白了,你也不知道啊,到底是讲了什么东西。所以前后之间你还得呼应,得配合好才行,所以不用着急,大家不用着急啊。相信大家把这个《法华玄义》要是听下来,这好,恨不得,如果大家及格的,给你们发个结业证得了。这佛法要再不进点步的话,真是有点浪费时间了。当然这里面肯定他会有各种不同的根机,当机的、结缘的、影响的,有些人就是打打酱油的,都有。人在,心不在;心在,也心不在焉,人想心在,不可能,他没办法收摄自己的这个心,知道吗?所以这些东西大家有时候呢,一个是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听、去思维、去用功,但是另外有些东西也不能太过份地去苛求自己,听到哪里是哪里,尽力吧。
好了,今天的时间也快差不多了,咱们以后是这样子的,提问啊,我们就不现场提问了,现场提问,一个是大家这个语言,有时候我也不一定听得太明白,万一问的问题太难了,我回答不出怎么办啊?写小纸条,这堂课的留到下堂课,我们花时间,我觉得可以跟大家解答的,我能够解答的,给大家回答一下;发现太难的,不属于我能解答的范围之外,对不起,大家多包涵,自己想办法去吧。
好,这个地方我们就到这里为止吧。今天我们最后大家一起合掌 ,我们做个回向: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罪障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和南圣众。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好,今天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四)
今天我们开始《妙法莲华经》,那是第四讲了,讲到我看多少页来了,该第八页了,好,才第八页,这一点就过去了。好,上次我们讲到这个渐顿,这里有个问答,问答在天台宗这里经常叫料简。料简,料,料理的那个料;简,简单的那个简。实际上就是个问答,通过问答把大家对于这个经典教义的这些疑惑进行消除。这就问了,【云何相资】,就是说渐教与顿教之间云何相资,前面不是说渐顿相资吗?哦,还没到这里来吧,应该是上面这一问,哎呀,这里一晃一晃,刚才给我点的,我看,应该是到这里来了,我这一看就以为云何相资了,应该是上面这一问,大家看看,云云这里开始,这一段开始。
【问既以五味分别。那同称渐】,应该是这个问话。上面是以五味来判释如来的一代时教,五味大家很熟悉了,五个时间阶段,分别对应五种味道,华严、阿含、方等、般若、法华涅槃五个时间,分别对应乳、酪、生酥、熟酥、醍醐,这五种味道。以五味来分别如来的叫五时教,五个时间阶段的不同的教法。那同称渐,这个那同称渐的话,并不是把这五个时间的所有教法,五味法,全部都称为渐法,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把中间的这三个时间,三种味道,阿含、方等、般若都称为叫渐教。阿含、方等、般若也就是从乳出酪,酪、生酥、熟酥这三个味道,乳不包括啊,酪、生酥、熟酥这把三种味道都称为渐教。
为什么把它们都称为渐教呢,这里就回答说,【答。约渐得明五味耳】。把它们称为渐教,从这个渐的方面才能说明这五种味道的不同。有什么不同呢?我们看看。
【又若小不闻大。大一向是顿】,小不闻大是什么,小乘的根机闻不了大法。那么大教、大乘的这种佛法,它一向就是顿法,它就不叫渐,它不是渐教,它是顿教。这说的什么意思呢,实际上我跟大家说一下,如果大家不听我讲,这东西肯定看不出来,你去找参考书都没用,参考书上都没说出来,我自己琢磨出来的,版权暂时归我所有。当然其他地方有没说到,我不知道,反正我所看到的没有。这说的是华严时,乳味。大家看一下,小不闻大,佛刚开始成道说《华严经》,小乘人二乘人如聋若哑,听不懂啊,那你这个华严是属于顿教,你顿就是顿,我们小,跟我们没什么关系,我们听不懂,是不是啊?大一向是顿,大跟小之间没有任何的什么呢,相互之间的相辅相成,没有任何的帮助,对小乘人没有任何帮助。
好,然后再看下面,大家就可以依此类推,我们把第一个给大家说出来,后面大家就会用了。第二句话,【若大不用小。小一向是渐】,这什么意思呢?第二个时间,阿含时,你一直就是说的小乘法,就是阿含嘛,三藏教嘛,小乘的佛法。你中间从来就不用大,从来不说大乘,那么它小永远就是渐,它小就变不了,渐就变不了顿,知道吗?渐跟顿之间就没有任何的呼应、相关,这说的是第二个时,阿含时。
然后再往下,【若以大破小。是渐顿并陈】,这说的哪个时啊?大家就知道了,哪个时?方等时。方等是大乘也说,小乘也说,大小同时说,四教并谈,藏、通、别、圆四教并谈,有大乘,有小乘。但是呢,它是以大乘来破小乘,虽然说了小乘法,最终告诉你,大家不能光学小乘啊,我的本意是让大家回小向大,以大乘来破除小的,叫什么弹偏斥小,叹大褒圆。弹偏,学偏了不行,要学圆教;学小的,呵斥,不行,要什么呢,赞叹大乘教。所以是以大乘来破除小乘,虽然大小并谈,但最终佛的本意是要你们回小向大,放弃学小乘,回向菩提心,学大乘教,这是渐顿并陈。渐顿并陈那就好办了,渐和顿之间就有什么呢,相关,就有个过渡了。那要么你干脆就一直说顿教,一直说渐教,那渐顿之间没有任何相关。有渐有顿,但是呢从渐慢慢地引入到顿,从小慢慢地引入到大,这就是佛说法的一种方便善巧,这是第三个,叫什么呢,方等时。
再往下,【若带小明大。是渐顿相资】。这里说的相资,这什么意思呢,说的哪个时间,大家都会看,都很聪明啊,般若时。依此类推它按照顺序排列的,带小明大什么意思呢?实际上就说,在般若时里面基本上都是说大乘法,基本上就不说三藏法,不说三藏法。所以它是什么带小明大,实际上这个什么,用带小明大,实际上这种说法还不是特别的严谨。如果按照天台宗真正判教叫什么,带半明满。带半明满,满是圆满的,除了圆教是圆满的之外,其他统统都不属于真正的圆满教。所以大乘教里面也有权教,有实教,只有大乘的实教才是满字教,大乘的权教对于满字教来说,它就属于半字教。只说一半,不完整,不全面,不圆满,所以它跟我们普通人认为的小乘大乘还不完全一样呢。所以说是渐顿相资,哪怕你是什么呢,般若时说三教,说哪三教啊?以前说过的,哪三种教,般若时,通、别、圆。通和别相对于圆来说都属于渐,只有圆教才是真正的顿,所以叫渐顿相资。带小明大也是,如果是说通和别相对与圆教来说,它只能算是小。当然它跟这个三藏教的那个小,还不一样。如果它相对于三藏教来说,通教和别教又是属于大。所以这说的是什么呢,第四个,般若时。渐顿相资。渐能够资顿。顿也能够资渐。相互之间相互帮助,能够这样子的。
【若会小归大。是渐顿泯合】,你看,这毫无疑问,这什么,说的法华涅槃时。第五个时间,最后的醍醐味。会小归大,会三归一,开权显实。把所有的前面的三种方便教,藏,通,别全部都归入大乘的圆教。既然是归入大乘圆教,好了,渐教变成顿教了。所以说渐顿俱泯。大家听明白什么意思吗?渐教已经变成圆教了,因为经过开权之后,权已经会于实了。那么权教就不存在了,渐教也不存在了,只剩下圆教。所以渐就泯掉了。渐泯掉了,那么好,顿教存不存在呢?也就不存在了。没有渐,哪来的顿呢?所以顿最终发现,它也不存在,它也无法建立。渐和顿是相待而说的。有渐方有顿,有顿方有渐。没有渐哪里说什么顿呢?渐不成立了,渐已经泯灭了,那么顿也就没有存在的任何必要了。不是说它必要不必要,它本身就不存在了。所以说渐顿相合之后,融合在一体之后,就分不出谁是顿谁是渐。到底是你呢?还是我呢?所有的众生都融为一体的时候,你说这是张三?这是李四?实际上就一个人。又不是张三,又不是李四,都是大家所有的总和。就没有分别,再分成两个。所有的众生里,你是一个身体,他一个身体,大家都一个身体,一个法身嘛。
打个比方,就像我们说的,所有佛的法性身都是一样的。他成佛之后,我们刚刚念名字,这叫阿弥陀佛,这叫释迦牟尼佛。从法身来说,哪有什么释迦牟尼佛,哪有什么阿弥陀佛的区别。那都是个名字,法身都是一样的。但是如果从报身和应化身,那就还是有差别了。那你就是你的,他就是他的,个个又不同。所以大家是要学,明白吗?实际上佛说的这些法,它都是有一个什么呢,次第。为什么要说这个,为什么这个时间要转成说那种法。都是对应不同的时机、不同根机的众生。然后在法上面要巧作方便,施设这些法药。施设法药最终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让大家最终都什么,成佛,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但是大家如果真正成佛之后,这法也就无法可说了,没必要了。还说什么呢。佛该做的就做完了,你该吃完药,你已经去掉病了,已经健康了,佛还需要给你开药吗?哎呀,我吃惯了,上瘾。佛开的药就是好,我病好了,我也得吃。这就是说明你还没治好,还没治好呗。那佛给你开的法药吃成这个样子,那要么就是佛的这个水平不太高,要么你就是不太会吃,瞎吃药,无非就是这两种结果,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最终说,渐顿俱泯,实际上就说法无所用了,没必要了。你已经成佛了,你已经佛法全部都已经悟得、证得。佛法对你来说,已经了然于胸,你唯一需要做的是什么,用这些佛法去度众生了。并不是说没有用了。有些人说,哎呀,我该成就的成就了,没事做了,无所事事了。不是这样,度众生啊。你不要以为你好像就没事做了,怕你没事做,让你度众生去吧。当然也不是这个意思了,佛本来愿就是发愿度众生的嘛。
【故无量义云。渐顿二法。三道四果。不合。今时则合。即此义也】。《无量义经》说,渐顿这两种法门,这两种教法,在三道和四果,它是不合的。今时则合,就到了现在法华会上,它就合在一起了,就说的这个意思。原来是不合,现在合了。佛教不是讲和合嘛,要讲融合嘛。你要把这东西都得学贯通了,都得融合在一起,不能你是你,我是我,有大有小,有偏有圆,有顿有渐,有高有低,麻烦了,太麻烦了。渐顿二法不用说了,这是判教。我们叫什么呢,化仪四教:顿、渐、秘密、不定。后面还会说不定和秘密,大家待会儿可以看。前面说的五味教是五时教,从时间的顺序来判教。这个化仪四教是从施设的这个药方来判教。
三道四果,什么是三道啊?哪三道?地狱,恶鬼,畜生啊?是这三道吗?哪三道?问问大家啊。声闻,还有什么,缘觉,菩萨。对,三道这里说的就是三乘,大家把它改个名字就完事了,好不好?不然你还以为是惑、业、苦三道,地狱、恶鬼、畜生三道。麻烦了。三乘,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三乘人他是达不到像佛教,这个圆教这么高的阶段,所以他是不合。
四果是哪四果呢?再加上佛。声闻,缘觉,菩萨,佛,四种果。他都没办法把渐顿二法加以融合。到了法华会上,佛把这个意思给大家进行开显之后,开权显实,才真正把这三乘四果融合在一起了。虽然表面上看,他们是有差别的,是有次第的。但是一开之后,声闻、缘觉、菩萨最终都归于一佛道。你看,声闻也成佛了,缘觉也成佛了,菩萨也都成佛了,统统是成佛了。那么声闻、缘觉、菩萨就成了佛。渐就成了顿了,所以渐就不存在了,就这个意思。就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只有一乘佛法,其他的二法三法都没有,统统不在,不存在了。
【问。云何相资】,它们渐顿之间怎么去相资的呢?好,【答。小闻于大。耻小而慕大。是为顿资小】。就小乘人闻于大乘法,然后以小乘为耻,仰慕大乘。然后他就会回小向大,他就放弃了。哦,原来学了这个小乘法还不圆满,还不足够。佛说这样不行,还要赶紧去学大乘法。大乘法更加的什么呢,殊胜,更加圆满。这就是以顿来资小。实际上就是以大来资小,以顿来资渐,这个意思。
【佛命善吉转教。大益菩萨】。实际上前面这一句说的是什么时,大家就不用说了,前面应该都知道了。说哪个时啊?小闻于大。耻小而慕大。是为顿资小。哪个时?阿含时?哪个时啊?声音大点,方等时,主要说的就是方等时。
我们再看,【佛命善吉转教。大益菩萨。是为渐资顿】。佛命令,善吉来转教,什么叫做转教呢?就是佛已经把前面的这个大乘的教法,给大家说了一遍。然后后面呢,又让这个善吉来重新再给大家说,就有点像是复讲一样的。再转一遍,这叫做转教。善吉是谁啊?谁是善吉啊?文殊(众答),文殊是妙吉,好不好?妙吉祥。文殊,这,有没有知道善吉是谁的,应该曾经看过,但大家不一定熟,善吉就是须菩提。须菩提是梵音,翻译成汉文、中文的意思就是善吉。我们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里面就须菩提、须菩提,知道吗?佛跟须菩提之间,相互之间老是问答,须菩提是不是这样啊?须菩提说,不也,否也,世尊,不也,世尊,反正就是这样,相互之间老是这样。就是须菩提在《金刚经》里面他是属于当机众,他具备这个因缘和这个资格来跟佛相互之间对答。所以你看,他问的也好,他回答的也好,都不犯什么错误。不会说,佛问须菩提怎么怎么样,须菩提回答完了。嗯,你这样是不对的,你须菩提,你答错了,没有这样的。他一答肯定都是对。
所以说这是为什么以渐资顿,本来是说菩萨利益大乘的,《金刚经》啊,当然不仅仅《金刚经》,其他的般若经典里他都参与,因为他是解空第一嘛,须菩提。他是以渐资顿,他是属于声闻啊,但他表面上是声闻,实际上已经不是声闻地位了,看到他是小乘的声闻,但是他反过来以渐资顿。他可以帮助这些大乘的菩萨,让他们获得对于佛法的一种认知,大乘的一种认知,所以说是以渐来资顿。所以有时候你别看,光是大可以资小,顿可以资渐,不对,渐有时候也可以资顿。所以为什么在方等的时候、在般若的时候,为什么有时候还得说这个小乘或者说渐教呢?必须还得说,你光说顿教,大家也没办法,根机不成熟啊。
就像我们打个比方:我们修行一样的,每个人修行哪这么容易。啊,一皈依,你以为你就成了真正佛子,好像多清净样的,差得远呢。刚入门,刚挂了个号,你到医院去挂号,挂了个号。我是病人,人家给我看病了。哎呀,我很高兴,人家不丢弃我,人家医生愿意给我看,挂上号了。还没看你到底多少病呢,还没给你开药方呢,还没熬药,还没吃药呢?吃了药之后到底效果怎么样,还搞不清楚呢。所以说这里面还经过很长很长的时间。就说你老毛病老是复发,老病会复发的,习气太多,所以有时候还得吃点渐教,来点方便的。你直接来顿教,给你说《华严》,给你说《法华》,你受不了。
所以我们看,我们经常学佛的人,经常就出现这个毛病。以为,哎呀,我是佛子,我要对自己要求很高,要发菩提心,我要向佛学习。我任何时候起心动念都要跟菩萨一样的慈悲智慧,不能起凡夫心,一起凡夫心自己都没办法去原谅自己。但你不知道自己无量劫以来就造业的一个凡夫,业障得多重呀。你世间吸个烟,你要戒烟,上瘾了,你说一下就不吸了?那你这得多难受啊。你要是吸毒,中了毒瘾,你说一下我就不吃了。我用非常强大的这个意志力,我去克服,弄得不好人都得死。那我们学佛实际上是一回事,我告诉你。
大家这个贪嗔痴这个毒啊,非常非常的深,你别说渐教还得修,你世间法有些东西都放不下。不要吃了,不要喝了,原来一年能挣一百万,我现在我不挣了,我工作都不要了,我专业学佛,我属于专业学佛居士。也不出家,出家也未必就需要你。说句实话,因缘不成熟啊,那人家也不一定想出家。好,啥世间事都不干了。当然想法很好,但说句实话,你突然来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弯,你转得了吗?受不了。刚开始精进、努力啊,对自己非常的苛刻呀,后来,好,习气一复发,麻烦了,受不了,退心了,怀疑了,甚至对佛法产生诽谤都有可能。呀,不是这样的,原来说这个药包治百病,但怎么到我这里就治不了呢。你不知道你的病情有多复杂啊。
所以说有时候,为什么我上次跟大家讲,就像治水一样的,你光堵也不行,光疏散也不行,又要堵,又要疏散。堵的话是用佛法来对治你,它是相互之间一个斗争,是矛盾的;疏散的话,有时候就是说稍微适当地放松一下自己,因为你的习气很大,你不给它疏导的话,它一下会把这个堤给冲垮。老堵你堵不了,你没这么大力量,你肯定没办法跟这个洪水猛兽抗争,这洪水太大,你堵,堵不了,放一放吧,给它更大的空间,但是不像以前这么肆意泛滥就行。然后呢,慢慢地再堵,知道吗?边退边战,不要直面去交锋,直面交锋你没这个本事。把敌人的兵力分散,就跟我们抗日战争是一样的。有人说,哎呀,东三省,当然那时候是故意的,算是投降主义,直接退让,就送给人家了。你真要跟人家打,肯定打不过,我拼死,正规军全部上,大会战,把所有的宝全部押上,兵力全压上,那就全完了。就在那块土地上大家都集中兵力,最终你肯定斗不过人家,你力量跟人家还是比较悬殊,你人多有什么用啊?兵力不强啊,战力不强啊。干脆把他放进来,当然也不是故意放啊,慢慢地放,不是溃退、溃败,他面积大了,他兵力分散了,然后你再去跟他拼,那就好办了嘛。学佛也要学会这些,知道吗。
我们经常学佛,看到很多人都比较傻、特笨、特愚蠢,当然我也包括在此列,慢慢自己总结这些经验,自己对自己傻还行了,对别人也是一样的。你学佛的人怎么能说这种话?你学佛的人怎么能干那种事?你还是不是佛教徒?动不动就以佛法的标签给别人乱贴。说得不好听一点,就像我们属于***的残毒啊,没事给别人戴大帽子、写大字报,这一点很糟糕。你看还皈依佛,学了好几年了,还是这样子,哎呀,简直就是我们佛门的这种羞辱、败类,怎么怎么着。你也不看看你自己,你有资格去给别人评判吗?给别人下这个结论吗?去说这种话吗?本身就是错的。说句实话谁不是从三恶道里面出来,谁不现在都在六道里面混啊!你三善道又怎么样,你个人道,人毛病多得很,你一不小心随时都跌到三恶道里面去。你刚刚从这个牢狱里面,被禁锢的地方刚刚释放出来,你还没休养生息呢,你说你赶紧成佛吧,一下就赶紧走吧。你想走,想是想走,走得了吗?有那么容易走吗?你总得给别人时间嘛,给别人更多的因缘嘛。
所以大家注意了啊,以渐资顿,世间的善法有时候也不能完全不去修。正常的、积极的、健康的一些事情,不能完全放弃。我纯粹就喝法药,其他的世间的药不喝了,世间的事我都不干了,我没兴趣,我就一心向佛。关键你能一心吗?你心一不了,从你自己的善根来说你不具足,从你外在的因缘来说,没有外在环境的配合。福德智慧都不够,走到半路上,中路就什么呢,夭折了。基本上都属于这样子。一夭折还不如人家慢慢地修呢,完蛋了。这一完蛋,我告诉你,要么破戒,要么破见,一下就堕落,基本上堕落地狱的多。堕到地狱里面那就长期地慢慢在里面混吧,一时半会儿出不来。出来之后,你天天都是在地狱跟这些极恶的人处在一起,你说又染了多少习气,天天都在那里受刑,你想想,哎呀,心里极其的扭曲、难受。老被别人一吹又活了,一刀又砍下去又死了。怀着多大的不平的心呀、仇恨的心呀!你说回到人道来,这些基因带过来,这些种子带过来,你做人也不好做了,说句实话。
所以说这些恶习力量很大,你要变成个善人,除非你过去有坚强的、非常大的一个善种、善根,它突然一下能够冲破过去的这些恶习的重重障碍,你才可能在某一个很短的时间阶段上升,做人或者升天,这个时间是极其短暂的,在下面的时间是极其漫长的,就这么回事。如果不是这种比例,你想想,如果是善道容易,恶道反而待的时间短,难的话,那你早就已经成就了。也就不要靠佛来解救你了。就是因为你是往下容易,往上难,都是这样子,你要往更高的上面就更难了。想你好不容易来人道混混,都已经是百千万劫难遭遇的人身了。听闻佛法也是,你说我一下就悟得佛法,我一下得道,那就胡思乱想,那就异想天开吧。不说这些了。
【如前分别。但约显露】,前面都说的是显露,不管是渐教也好,顿教也好,前面五味教也好,都是从显露来说的,都是明明白白给大家说出来,这是渐教啊,这是顿教啊,这是华严,这是阿含,这是什么什么五时,五味啊,【明渐顿五味之相】。给大家说出来了。
【若论不定。义则不然】,仅仅就是以为显露,就这么简单吗?有时候不是显露的,有时候不是这么明明白白给大家说清楚的。不定教,就是佛法,佛的这个善巧方便啊、神通啊、智慧不可思议。
【虽高山顿说。不动寂场。而游化鹿苑】,高山顿说什么意思呢,说《华严经》呗,说华严顿教啊。日出先照高山嘛,不动寂场,寂灭场,就是佛成道的地方。他不从成道的这个寂灭场出来,自然而然就能分身到鹿野苑去什么呢,游化众生,教化这些声闻弟子。前面是属于顿教,游化鹿苑说的是什么教啊,阿含教,属于渐教,这就不定了。你看,大家以为,是不是就在这个说华严的时候,就仅仅说华严,就没有说阿含啊?NO,不是这样子的。佛的神通、佛的威德不可思议,同时在说这个时候,不妨他分身到其他地方说其他的教了。
【虽说四谛生灭】,再往下,【而不妨不生不灭】。你看,虽然说鹿野苑,比如阿含教是说生灭教,属于三藏教,但是不妨他同时又可以到其他地方说什么呢,不生不灭。甚至就在这个地方同时说也可以,也不是,异地亦说,同地亦说,这就叫不定。就同一个地方,你看他好像是在说这个教,不一定,他同时也在说其他的教,其他不同根机的众生听到的就是渐教,根机高的众生听到的都是顿教,这就属于不定啊。
【虽为菩萨说佛境界。而有二乘智断。虽五人证果。不妨八万诸天获无生忍】。你看,这都说了,这实际上引经据典,都是这样的。跟菩萨说佛的境界,说大乘的圆教,但是同时也有二乘人能够获得利益,二乘智断。虽然五人证果,五人是什么,就是鹿野苑,五比丘呗,证得果位,但是也不妨八万诸天获无生忍。无生忍这是大乘佛法,你不要以为就仅仅是五个人在这听,只有这五个人听得到这种利益,只是得到小乘法的利益、渐教的利益。不对,同时还有八万这些天众也在来听法,他们得到的是无生法忍,可不是证得小乘的阿罗汉果之类的。
所以,【当知即顿而渐。即渐而顿】,这个什么意思呢?就是渐中有顿,顿中有渐,在说渐教的时候可以说顿教,在说顿教的时候同时也可以说渐教。不要以为渐教仅仅就是渐教,顿教就仅仅是顿教这么简单。大家明白什么意思吗?实际上这很容易理解的。打个比方,我们做个非常浅显的例子。六道众生,品类不同,但是拿我们人来说,人有人中之人,人有人中之天,明白什么意思吗?如果你把自己这个人的本分做好了,你就算是人中之人。但是你比一般的人做得更高,你相当于天的一个修为的话,你虽然在人,相当于人中之天人。但是你这个作恶那就不用说了,人中的畜生也多啊。人中恶鬼,人中地狱嘛。所以你不要仅仅以为人就是人,错了,人不仅仅是人呢,你现在是人,你现在所做的是不是合人的标准呢?不一定啊,就看你做的是什么。你现在所做的就决定你未来是怎么一个走向。你不永远是人,不仅仅只是人,人也不仅仅会做人事,人还会做很多事啊。可不是这样子的嘛,渐教不仅仅是渐教,渐中有顿,顿教也不仅仅是顿教,顿中有时候有渐。那佛说法更是这样,随意自在,你说一法就只当一法来用啊?哪这么简单啊,纯粹就说一法,或者怎么说,不可能的。
你看,【大经云。或时说深。或时说浅。应问即遮。应遮即问。一时一说一念之中。备有不定】。大经云,或时说深,有时候说深法,有时候说浅法。佛就是随意,他在不定之中,哪怕是不同的众生,他是说的不定法,哪怕是同一类的众生,有时候也说的是不定法,明白吗?等于开个药方一样的,你光开开这个药不行,还得有其他药的配合。你光吃醍醐啊,吃久了你受不了,给你再吃点什么,生酥熟酥的,再喝点牛奶,乳之类的,乳酪之类的,哎,还是这个更舒服。天天就吃一样的,你胃口还真受不了,你没这么好的胃口。所以说大家就知道,应问即遮,应遮即问。有时候应问的时候,比如说该问,是不是佛就一定回答,不一定哦。佛就不回答了,有些人问,佛默然不说,默然不答,有的时候别人不问,佛反而什么呢,主动地给大家回答,问答。他就看机缘,知道吗?当然这里面还不仅仅是这个意思,就说有时候应该跟大家说顿的时候,不说了,说渐了,有的时候该说渐的时候,说的时候不说了,说顿了。
打个比方,就像我说法,就得照顾全面啊,主要让大家大多数都得听懂。当然有时候说得太浅了,就简单地释文解字,或者来个什么简单的解释,我们有很多其他的讲经的这些录像啊,视频啊,包括这些书籍都有。但说得太简单浅显的话就没什么意思了,你只是照顾那一部分人的需要,所以我必须还把它基本的一些道理用《法华玄义》做一个底本,为什么?学习的一个资料,它是基本上的把这个佛法,《法华经》的这些内容都挖掘出来了,它是解释《法华经》所有的论点里面讲得最好的,代表我们中国对《法华经》的解读的最高水平。我不能说让大家放弃这个深入经藏、得到更高智慧的这个机会啊。所以说,又得说深一点,但是更多的时候可能是说浅。
当然大家可以夸奖我一下,什么深入浅出,实际上达不到,或深或浅都得顾及到,那佛说法实际上也是这样的。浅就永远浅,那大家没办法提高;深一直深,那这些普通的人他怎么去悟入呢。他没办法去普摄三根,普被三根,所以这些地方大家都得好好去想。那当然肯定,即使我这样说,大家实际上也有反馈,哎呀,法师你讲是讲得好,道理讲得深,我们确实也一时消化不了,我说消化不了正常,你一堂课你就消化得了,你也太把《法华玄义》当作儿戏了,哪这么容易的呢,可不是这么容易的。你看我学了,当然我也没学多长时间啊。就这么学,很多东西实际上也不一定搞得透,就那么回事。也跟大家讲过,大家估计,当然有个别比较杰出的人,可能比我智慧更高,学一遍可能就够了。但是一般不太会遇到这样的事,且得学呢。你学完之后,你过些天你再看,又不一样,又有新的发现,又有新的体会。
一时一说一念之中,备有不定。一时之中,不是说一个法,一说之中,也可能说的不同的内容。一念之中,可能也是有什么呢,有顿有渐。老是在不停的变化之中,你不要以为一个时间就说的这个东西,说的一个法会,就是说的这个法。一念大家都是同样的念头,都在想这个事,不是这样子。备有不定,都有什么呢,不定这么一种情况存在。
【不同旧义。专判一部】,就不同以前的其他的一些法师,或者一些宗派判这些教,认为说,这个教就是这个教,专判一部,它就这个内容,铁板一块。不是这样子,所以为什么天台宗它这个圆融就做得好,它有别、有通。别的话,是相互之间有不同的地方,专判一部,你这一部是有自己的特点。但是它也不否定你这部之中有其他部的一些内容,相互之间又是相通的,这才是它一种,我们说的一种智慧所在。
【味味中悉如此】,这是什么意思呢?乳、酪、一直到醍醐,五味各有不同,这是基本的一个概念,这不能否认。但是你以为这个五种味完全就截然不同,没有任何相通的地方?错了。味味之中,一味之中又有其他的四味,就是一味又具五味,五味就成五五二十五味,明白吗?它都是一脉相承的,从乳出酪,从酪出生酥,生酥再出熟酥,熟酥最终再提炼变成醍醐,最上的味道。但最终它实际上的本质不都是一样的吗?只是这个味道可能更纯一点,这个味道更好一点,都是从牛出来的,明白吗?从牛出乳啊,明白吗?这个牛是谁啊?牛就是指的佛,我告诉你,这里用个比喻啊。佛给我们说佛法,等于从牛出乳,从乳里面再慢慢提炼,一个味道比一个味道好。酪、生酥、熟酥一直到醍醐。没有佛,没有这个牛,你们吃啥啊?说句实话。
【此乃显露不定】,就是这个不定说的是显露不定,很明显的,大家都知道的。它们中间不会有决定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说这个时候,同时又说其他的,这个时间可能又说其他的,都有这样。还有一种叫秘密不定,秘密不定实际上叫秘密教。所以顿、渐、不定、秘密,不定教实际上叫显露不定教,秘密叫秘密不定教。就分别把它简单了,中国人喜欢简单,把显露不定,把这个显露两个字去掉了,就叫不定教;把秘密呢,又把这个不定教给去掉了,叫秘密教,所以显露秘密不定。【秘密不定。其义不然】,就是其义跟显露不定呢,它的意思又不完全一样。
【如来于法得最自在。若智若机。若时若处。三密四门。无妨无碍】。就是如来于佛法,对于佛法是得到最自在的这么一个人。若智若机。他的智慧也好,他对于这个根机的这种鉴定也好,鉴察也好,时间、处所他都自在无碍。三密四门是什么意思啊?什么是三密啊?身、语、意三密。为什么叫秘密呢?就是佛的这个身语意三业不是众生所能够思议的,所能够完全理解的。我们身语意三业叫三业,身语意,造作叫三业,佛的身语意就叫做三密,知道吗?我们是在造业,有业就有果。佛叫三密,你看他也在说话,你看他也在吃饭,你看他好像也在动念,实际上跟我们所想的不一样,你根本就猜不透,不知道。四门,哪四门啊?眼耳鼻舌啊?那叫六根之四根,眼耳鼻舌身意,四门哪四门?大家有知道的吗?这个不说大家也搞不清楚,当然后面实际上说到了,大家如果往后面看,就可以看得到。
先不说吧,先往后看,【此座说顿。十方说渐说不定。顿座不闻十方。十方不闻顿座】。这是一句,十方,在十个方所都在说渐教,说不定教。此座,只有在此座是说顿教,在我们此时此刻,其他的所有地方都是说渐教和不定教。但是我们在此座听这个顿教的人呢,听不到其他十方说的这个渐教和不定教。但实际上都是同时说,你听到的就是自己这个位置的顿教,人家十方听到的是他们自己本身听到的渐教和不定教。相互之间你不知道我,我不知道你,这所以叫做秘密,互不相知,所以叫秘密。说的是不同的法,互不相知,这叫秘密不定。如果是说的不同的法,相互之间你也知道我听的是什么,我也知道你听的是什么,各自相知,这就叫什么?显露不定。互不相知叫秘密不定,他们差别就在这里。都是佛什么呢,说不同的法,各自听到的也是不同的法,但是互不相知,就是秘密不定;互相知道,那就叫显露不定。仅仅就这个差别。
反过来,【或十方说顿说不定。此座说渐。各各不相知闻。于此是显。于彼是密】。在十方说的是顿教和不定教,只有在此座,在我们此时此刻,在这个地方说的是渐教。各各不相知闻,在此座听渐教的人不知道十方说的是顿教和不定教,在十方听顿教和不定教的人也不知道我们此座说的是渐教。于此是显。于彼是密。就是我们自己对自己听到的东西是什么呢,是显,我们当然知道啊,我们听的就是什么呢,此座说的是渐。但是我们同时不知道十方说的是什么呢,顿和不定啊,所以说于彼是密。自己知道自己,别人也不知道你,别人知道别人自己,我们又不知道别人。所以这个密和显又是从这两方面说。对自己来说,当然我们知道我们自己听的是什么,这是显;对别人说的是什么,听的是什么,我们搞不清楚,这就是密。反过来别人也不知道我们,那是密;别人知道别人自己听的是什么,这是显。大家听明白没有?只知道自己所听的,不知道别人所听的。知道自己所听的,那当然对自己来说是显的,但是对于别人说就是密。但实际上这还是属于秘密教,就是我们说的各自不相知。你自己知道自己,这都不算数,这只是说句话而已。
好,再往下,【或为一人说顿。或为多人说渐。说不定。或为一人说渐。为多人说顿。各各不相知。互为显密】。你看,为一个人说顿教,为多人说渐教和不定教,反过来为一个人说渐教,为多人说顿教,就把这两个做个对调。但是不管怎么样一种形式,互不相知,互为显密。就跟前面这个意思一样的,这就不用说了,自知是显,不能知道别人这就是密,叫互为显密。对别人来说也是这样子的,他知道自己,但是他不知道你,知道自己那就算是显,不知道你的所听的东西那就叫密了。这是对一个人来说,实际上他说的是不同的一个概念。
大家看啊,十方,有时这些是一人,这里说一座,你看,【或一座默。十方说。十方默。一座说。或俱默。俱说。各各不相知。互为显密】。有时候说,有时候是默,不说;有时候是一座都说,有时候一座都不说。或说或默,反正佛都是自在地运用。有些人说,佛都不说法了,那对我们能有什么利益吗?不行,有时候还就得不说,不可说嘛,有时候是不可说啊,各各互不相知。
【虽复如此。未尽如来于法自在之力。但可智知。不可言辨】。即使是这样,我们把种种情况给大家做个介绍,于十方于此座,说顿说渐,说什么秘密,说什么不定,或说,又或不说,也没有真正把如来自在、于法自在的这种宣说的这种力量,把这种神力说出来,只可以智慧来知道,不可能用语言去把它说清楚、分辨清楚。
【虽复甚多】,虽然有种种不同的这种形式,但最终也不出这四个教。变来变去,它就是这四个东西在变化。顿、渐顿、不定、秘密,这叫化仪四教。就是佛为了度化众生,施设的种种教化的一种方式,我们叫做药方。都叫药方,但是不出这些药,就是开的不同的药方而已。药嘛,都是这几种药,反正变来变去的,这个多开点,那个少开点,开一味,开二味,开多味,就这样子。但根据每个人的病不一样。
【今法华】,现在最终做了个小总结吧,现在我们说《法华经》【是显露。非秘密】。你看,它是显露教,不是秘密教,大家各自相知,明明白白说出来,这就是圆教,大家也都知道是圆教。
【是渐顿。非渐渐】,这个要理解就难了。渐顿,什么叫做渐渐,渐教就是渐教,来个渐渐教,顿教就是顿教,还来个渐顿教,难道还有顿顿教吗?他说这个渐顿是什么意思呢?是开权显实,知道吗?权就属于渐;实,显实就属于顿,知道吗?所以为什么叫渐顿啊?开渐为顿,并不是说《法华经》里面就完全不涉及到渐教了,但是它能接引渐教进入顿教。这才是《法华经》了不起的地方,知道吗?我顿就一味是顿,永远就是顿,你们渐根本就掺和不进来,我也不屑于说你这些东西,你们就根本达不到这个层次。你们是渐教,你们是钝机,不是利根,你们永远都是钝根,没办法,不行。可以的!机缘成熟了,渐也能入顿,所以到法华会上,开权显实,会三归一。所有的渐教、所有的渐教的根机全部都汇入顿教,圆教,这才是法华了不起的地方,其他的经典没这个。
《华严经》也没有啊,我告诉你,《华严经》比《法华经》不如的地方就是这个地方。《华严经》也有圆教,但是《华严经》也有渐教,渐不通顿,顿不通渐,渐顿不相济,这就是《华严经》不足的地方,而《法华经》把这些东西全部给解决掉了。
大家要相信自己,虽然你前面在修行,功夫还日浅,还差得很远,但是我给你们授记,你们将来都能成佛。佛在《法华经》中这么说了,这不是我说的,这是《法华经》上佛说的,明白吗?就这个意思。一个是要确立大家,唯一学佛的目的,就是为了成佛。另外要相信自己,即使你自己现在离成佛很远,只要你确立成佛的目标之后,你必定能成佛。有早有晚没有关系,知道吧?成佛的最终这个果是确信不疑的。所以佛为了证明这个因果之间,它不会有任何的这种错乱,因赅果海,果彻因源,他就直接给大家授记了。
大家要相信自己,不要相信:啊,我是小乘人啊。哎呀,我是钝根的人,我没那么大的本事,没那么大的善根,我修不了这个东西。很多人就怯懦了,对自己怀疑,觉得自己根本就差得很远。不要这么想,虽然要谦虚,知道自己差得很远,也得抱定坚定的信心。只要假以,不是时日啊,假以无量劫、多少劫,总还是可以成就的。所以说它是渐顿,渐顿并不是说渐仅仅是渐,渐也变成顿了,由渐到顿,开渐为顿。经过开实之后,渐教也归入顿教了,方便就变成真实了。
非渐渐,前面的都叫渐渐,什么阿含啊,方等啊,般若啊,都是渐渐,一个是渐初,一个渐中,一个渐后。初、中、后,好像有些差别,但都属于渐教,渐初当然是最低级,属于什么呢?阿含,三藏教;渐中,中间,属于方等;渐后属于什么呢,般若。但是都没到最终成佛,没到法华,所以它还不够圆满,都通通属于渐渐,没有顿,渐中只有渐,渐还永远是渐,没有开渐为顿,所以它渐就变不了顿,叫渐渐。
那么有些人就在问了,那华严应该叫什么呢?华严是不是应该叫顿顿呢?华严也不能说是顿顿,华严这要我来理解,应该属于顿渐。我这个理解、我这个判断基本上,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啊,我也看过一些那个,应该用顿渐两个字比较合适。它看是顿,但是顿中之渐,明白吗?它应该没有经过开显,开权显实,所以它顿永远是顿,渐永远是渐,它这个顿还不够圆满,因为顿中没有渐,所以顿不能圆满了,知道吗?顿跟渐之间是有分别的,叫做二法,不是不二法。所以虽然看是顿,实际上是顿中之渐。明白我的意思吗?那有些人说,难道法华是渐中之顿。不是这意思啊。渐也变成顿了,顿还是顿,这样理解这个渐顿。
好,【是合。非不合】。大家都是和合的,都是融合的,不是不融合的。渐就是渐,顿就是顿。顿渐没有任何的关系,不是这样的。【是醍醐。非四味】,你看,不是其他的四味,非四味就不用说了,不是前面的这个乳、酪、生酥、熟酥,它完全是醍醐味。就是佛法之中的最顶级的味道,最高的佛法,最顶级的佛法了 。
【是定。非不定】。是决定说,而不是不定说。什么呢?就决定说的就是圆教,一乘之法。而不是说,哦,我说圆教的时候我来点其他的,顿、渐、秘密、不定,来点其他的藏、通、别,没有了。纯一法味,就是说的一乘之法,就是一味,醍醐味。所以这里就看出来,【如此分别此经。与众经相异也】,才看得出来《法华经》跟其他的经典不同的地方,也看出它超出其他诸经的地方。为什么成为经中之王。不给大家分析,你光知道经中之王,为什么称为经中之王,讲不出个所以然来,不懂其中的道理奥妙,这就看出来了。
好,【又异者】,你看,又跟其他的诸经不同的地方,继续接着说,【余教当机益物。不说如来施化之意。此经明佛设教元始。巧为众生作顿。渐。不定。显。密。种子。中间以顿渐五味。调伏长养而成熟之。又以顿渐五味。而度脱之。并脱并熟并种。番番不息。大势威猛。三世益物。具如信解品中说。与余经异也】。你看,为什么跟其他的经典有不同呢?其他经典教法都是当机益物,虽然也是对众生的根机说法,能够利益这些众生,让他们得到利益,但是没有说明如来施化的本意。如来教化众生,就是让众生最终成佛,唯一的一个目的,就是让众生成佛。而不是说四谛法,让你成了个声闻、阿罗汉;也不仅仅说十二因缘,就让你成个缘觉;也不仅仅说六度,让你当个菩萨。就最终让你究竟佛道,这才是佛说法的唯一的目的,施化的本意。但是其他的经典没有说到。他就就事论事,我说的这个法,我就让众生得到这个利益。但是之后,还有什么路要走的,最根本的目标是什么,没有说清楚。一般都不具备的。而《法华经》是什么,全观的整个佛法,全面地看待整个佛法,把整个佛法都跟你说清楚了。而且把最终的目标给你提出来了,佛的本意给你说出来了,这是佛化教的始终不始终啊,就这个意思。
好,巧为众生作顿、渐、秘密、不定,种子,善巧地为众生做种种种子,顿、渐、不定、显、密、种子。像我们现在,说句实话基本就属于种种子,知道吗?我们这个田之中啊,福田之中都没这些种子,现在都属于种种子。种了种子大家就不能着急啊,刚下种啊,有些种子都还没下呢,我告诉你。种子还不够啊,太少了,还没下呢,没下几个种子呢,就望着它开花结果。才下一颗种,两颗种,种子太少,不行啊,它是一个大的工程啊,就盼望着要成佛,没办法,你不读法华,你怎么知道啊,大言不惭。
我们现在都属于种种子,种子都差得很远。不然的话,说句实话,你们还来听我讲《法华经》干嘛,你直接上极乐世界,直接听释迦牟尼佛去讲,去他那法会上去听《法华经》,到我这里来,说句实话,肯定最多就是种个种子,这个种子还不一定是优良种子,说句实话。不是优良种子没办法啊,我这个种子公司也不是那么好,优质的,起码比没种子好啊。多少给你们卖一点吧,大家也不要嫌差,拿钱来就行,随便卖,都可以。起码有机会买到种子,不然都买不到啊,你想种种子,机会都没有了。如果你是真正要种的种子好,那当然肯定得亲自听佛说,他给你们种的种子得多好啊,多优良啊,多优质啊,以后开的花得多美啊,多璀璨啊。
然后大家一看,哎呀,一个个,有些人听经都不听的,道场也不去,寺院也不去,不亲近三宝,也不听师父讲经,一个人在家里瞎修、盲修。很精进啊,所谓的很虔诚,你自己怎么种啊,更没法种。你来这里种的种子都不怎么样,在家里种更没法种,你一个人,我有这么大的悟性,我有这么大善根,我一个人就成佛啦?那才奇怪了,是不是啊。想一想吧,大家想一想,你什么时候能够亲近无量诸佛,到诸佛世界,然后亲自听闻这些殊胜的法门,那你种的种子才差不多,把这个种子种全啦,给种好啦。你这一关都没过呢,你还想着其他后面的事,不可说啦。
好,这是属于这个根机刚刚结缘的众生,根机很浅的众生。然后种了种子之后,慢慢地中间这个时间就极其漫长了。中间以顿渐五味,还是前面的什么,华严一直到法华,五种味道,顿教,渐教。调伏长养而成熟之,慢慢地调伏,你的烦恼、习气得调伏吧,你的善根得长养吧,然后慢慢才能成熟啊。成熟的时间,调伏的时间特长。你什么都没调伏呢,前面都是种子,这时说了,种子都没种全,也不用说了。种几个种子,你看,习气,烦恼,谁克服掉了?贪嗔痴三毒之染,恶性不改,恶习不改,调伏都没调伏,怎么长养,你善根怎么长养出来啊。学佛学不进去,念经有口无心,打瞌睡、昏沉、散乱,障碍种种都出来了。身体的病也出了,心里的病也出了,一看别人就不高兴,别人都是来干扰我的,障碍我的,只能听我的,就执著一个我。善根没有长养,烦恼习气没有调伏,你怎么去成熟。你一个毛病都没改,你突然就成就啦,你就开悟,得道了,哎呦,那简直就互相矛盾嘛,这不是。明明在火坑里,你说我得清凉,你以为你是菩萨。不可能的事情,异想天开。
所以实际上我们要看一个人,自己自我衡量,或者衡量别人很容易的,看这个人是不是不愿意去真实地直面自己,知道吗。都不能理智地去自我观察,自欺欺人呗。哎呀,佛说啦,只要一加持、一念咒什么都解决啦,灭一切根本的重罪,灭多少亿劫的生死重罪,灭罪灭罪,那是秘密的灭罪,你这眼前的这些毛病没改,有什么用啊?那是佛的力量,佛的力量能不能在你身上发生作用,还看你是不是根机已经到了。你根机不到,没有用的,再念也没有用啊。他也不可能真正那个啦,灭罪啊,得道啊。哪这么容易,说得这么简单,没这么简单的啊。最终自己的问题要先解决,否则佛拿你也没办法,这是第二个阶段叫什么呢,成熟。
好,最后,又以顿渐五味。而度脱之。看众生已经成熟得差不多啦,根机已经熟啦,最后到解脱的时候啦,再给大家以这个顿渐五味,还是以这些东西,佛法,来度化,度脱他。所以说并脱并熟并种,就是天台叫什么:种熟脱。种种子,调熟,到最终解脱。那并熟并,就是同时的,同时都做这些事情,都不耽误。但对于不同的众生来说,众生我们就处于不同阶段,我们就属于被种种子的阶段,自己也得赶紧种,希望佛来给我们多种点善根,知道吗?广种福田啊,你看我们功德箱不都叫广种福田。你给你种福田,你不去种,你自己主观也不愿意种,别人客观的环境给你提供,已经条件因缘快到了,你也视而不见,心里也不发这个心,那怎么给你种,种不了。
后面熟也是,所以佛叫什么呢,未种者令种,种者令调熟,调熟者令解脱,知道吗?佛给所有的众生的利益都是一样的,不能说只让你成熟,就让你解脱,我就给他种点种子就行了。佛才没这个分别心。最终都让大家什么,并熟并脱并种。但是看你这个阶段,你现在处于第一个阶段,那就种种子呗,下种子。第二个阶段,慢慢去调伏、调熟。到最后才给你真正解脱。
所以佛,你说多不容易啊。番番不息,一次又一次地、一遍又一遍地,讲了无数次的《法华经》,来了无数次的娑婆世界乃至十方世界,就为了你们这帮众生。听一次不够,明白一点点;听二次,明白两点;三点四点,慢慢地积聚。乃无数次,番番不息,不停啊。众生不度尽,佛的事业就不停止啊。
大势威猛。三世益物。佛的大势力、佛的威势虽然威猛,三世益物,过去、现在、未来。所以在法华会上能够听释迦牟尼佛亲自宣讲《法华经》的他座下的这些弟子,不管是菩萨弟子,还是声闻、缘觉,乃至普通的天龙八部、这些凡夫,他们都是过去跟释迦牟尼佛有非常久远的一个因缘,才能同时在灵山会上、法华会上能够听《法华经》。实际上在之前,已经听过无数次了,很多人已经听过无数次了,当然也不是完全都一样。有些人听多一点,有些人可能就听得少一点,所以在法华会上也有不同根机的众生,有些人就解脱了,有些人慢慢成熟了。有些人可能刚刚种种子也不是时间太长,但即使不长比我们也长多了,比我们长得不是一丁半点啊。所以在信解品里面都说了这东西,《法华经》有个信解品,
【与余经异也】。那我们就知道,余经呢,那就不一样了,有些余经的话就只管种种子了,它哪里管什么调熟啊。种点种子吧,修点五戒十善,乃至修点什么四谛也可以。当然有些人悟道了,悟道了那也是悟的小乘,跟大乘还不沾边呢。跟大乘一看的话,还属于种种子阶段,离成熟还差得远,调熟那么一点点,那离真正调熟这个无明烦恼那差得太远了。有些就比较成熟,有些是最终解脱。像《华严》倒也有很多人解脱了,但是它没其他的一些东西,什么种啊、熟啊。它又说了,它不像《法华经》,把整个佛的教化众生,从始至终的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方式方法、善巧方便,包括最终的目的都给大家通通说出来,一目了然啊。我们对整个佛法,如来一代佛法,一代时教,乃至三世诸佛的教法无非如此。大家还是很幸福的嘛,明白吗?把佛教的家底都给你们亮出来了,大概给大家看看啊。
【又众经咸云。道树师实智始满。起道树始施权智】。在道树,道树是什么呢?佛得道的菩提树下。师,就是指本师释迦牟尼佛。佛的真实智慧,就是佛道的智慧才刚刚第一次的圆满。就是有些人认为佛第一次成佛,在2500多年以前在菩提树下是第一次成佛,然后呢从道树起,起道树开始给大家施权智去度化众生。错啦。今经,现在我们《法华经》给大家说出来,【明师之权实。在道树前】,什么才是权实,在道树前【久久已满】。在这次道树成佛之前,在无量无边阿僧祇劫,久远劫不可说不可说久远劫以前,早已经成佛了,并不是第一次成佛。什么在开始啊,久远劫以前,无量无数劫以前,这才是第一次,才是开始。而不是从这一次释迦牟尼佛2500多年以前,刚刚成佛才叫开始。
【诸经明二乘弟子。不得入实智。亦不能施权智】。诸经就是其他的经,说二乘的弟子不能入实智,二乘就是二乘,二乘跟菩萨、跟佛是有差别的,他不能入佛的真实之智。既然没有实智的话,就更没有佛的权智了。从实而施权知道吗?没有实智就不可能施权智。没有真实就没有方便,这从佛的角度来说。但是呢,其他的经就说,那二乘就是二乘,二乘怎么跟佛、跟菩萨相提并论呢?现在就不一样了。
【今经明弟子入实甚久。亦先解行权】,就说你不要看我这些座下的弟子好像是声闻阿罗汉,都是声闻乘、缘觉乘,可不是这样。哎呀,他们的来头可大啦。他们过去就已经发菩提心,有些早已经成就了菩提啦,成了佛了,他示现叫声闻弟子而已。但其他人以为,佛的弟子,声闻弟子就是声闻弟子,阿罗汉就是阿罗汉,他怎么可能是菩萨。大家也不知道他真实的身份,这就是给说出来了,人家早就成就了。到这一世是为了配合来帮助释迦牟尼佛教化众生,然后示现为声闻弟子,所以他亦先解行权,早就已经解了实智了,也能行这权智来度化众生。自己已经解了实智,当然就能行权了,自己都不解实智你怎么行权啊?自己的问题都没解决,你怎么权巧去度化众生呢。
【又众经尚不论道树之前。师之与弟。近近权实。况复远远。今经明道树之前。权实长远。补处数世界不知。况其尘数】。这是一段,又其他的经典,众多的经典,尚且不去谈论在菩提树之前,师之与弟。就是师父与弟子,就是释迦牟尼佛与他的这些弟子们,近近的权实,何况是远远的权实呢。什么叫作近近?就是现在,包括现在以前的,只要不是最早大家已经成为师和弟的这么一种关系之前,都叫近近。何况远远,就是他们作为老师,作为弟子,也不仅仅是现在才刚刚开始,实际在久远劫以前,无量劫以前,就曾经是他们的老师,他们也曾经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关系太长太长,关系太铁了,知道嘛。这也讲关系学,在佛教叫因缘学,不叫作关系学,知道嘛。关系,我们属于不正常关系,佛教的因缘都是跟因果律完全遵循的,不能违背的。所以你结的缘不够多,你怎么能碰上释迦牟尼佛呢。人家生生世世以来就已经发愿要听闻佛,要依止做他的弟子,乃至最终要成佛道的时候,都要佛来帮他授记。我们现在没这个善根,所以我们碰不上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一出来,我们不知道到哪去,堕落到哪个地方去受苦去了。现在出来啦,可能大家跟我结了点缘,结的缘不够好。你看,结到我这个缘来了,在这里听听《法华经》,那能听到《法华经》也算不错啊。
所以说这东西就是这样,过去要结这些善缘,善缘要深厚,你才能永远不能离佛,也不会离佛。你想远离都离不了,他的缘就跟线一样把你拉过来了,你不去也不行啊。当然你自己主观也是极其愿意去的,明白吗?就怕你有时候有稍微有点点,信心可能差那么一点点,但是这个力量、这个缘还把你给牵过来了。大多数的时候可能你都是非常积极向上的,非常坚定的。所以大家不要担心,就知道这个很重要。你现在不努力,将来凭什么去听闻佛法?怎么去修证佛法?没有这些基础,没有这些资粮,资粮太少,说资粮太少有点俗。打个比方,人家要听个法会,我们是要卖票的,你发现人家卖票是100块钱,你只有50块钱,进不去,就这么简单,俗一点。就是你的善根不够,你想去听听不了,没机会。你还自己哎呦,怎么搞的,他们还有分别心不让我去。也不看看自己善根够不够,你就没这个缘听到这个法,就是这样子的。
【今经明道树之前权实长远】,什么是权?什么是实?佛在长远劫以前就已经成佛了,这些弟子们在长远劫以前,也就已经作为佛的弟子,也在听闻《法华》了。对这个权教实教早已经了然于胸了,但是今天又给大家重新再说出来。【补处数世界】,这是什么意思呢?况其尘数,就是佛到底时间有多长,最早成佛有多长,第一次成佛有多长,说不清楚,无量无数不可思议阿僧祇劫。简单可以这么说,我们叫做尘点劫。把五百万亿阿僧祇始,三千大千世界尽抹为尘,把这么多的世间,一个大千世界把它磨为尘,咱不说把一个房子磨为尘,就是弄成墨水一样的,然后点那么一点点,这个墨就相当于微尘那么小,不是我们蘸了很多的墨,一点点墨,再过五百万亿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过了这么多世界,才点一个点,这个点就相当于微尘这么大,你把前面这五百万亿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尽抹为尘。它得有多少尘土多少微尘,你想想,光我们这个房子,磨为尘都数不清楚了。五百万亿阿僧祇,还是三千大千世界,是吧,这个墨水得有多大,得有多多。过了这么多国土,才点一个尘,然后又过这么多国土,又点一个像微尘大的,一直把前面这墨,全部点完。哎呦喂,你得点到什么时候啊。当然有算数可以算出来,是吧,如果确实能够获得这个有多少点的话,把这个点数乘以五百万亿阿僧祇,每隔这么多,才点一个点嘛。然后最后把这些墨点完之后,点过墨的世界,和中间隔的这个所有的世界,又把它磨为尘,磨为微尘,是吧?得有多少尘?大家想想,这个尘数得有多少啊,算不出来了吧,更不得了。然后佛成佛以来,比这还要更加的长远,怎么想都想不到了,是吧。当然他是用这么一种方式,用一个故事来说,用一个比方来说。但实际上的话,我觉得这个东西可能还没办法真的说清楚,佛真正成佛,最早成佛到底有多远。所以说,【补处数世界不知】。这是补处数(shǔ,动词),不是数(sh,名词)啊,数(shǔ)世界不知。哪怕除了佛之外,补处菩萨要把这个世界有多少世界的数字,要数清楚都数不清楚,何况是把这个世界又磨为尘,他更数不清,不知道有多少尘点,多少点数,只有佛才知道。
【况其尘数】,是不是?世界都不知道,何况是把这些世界磨为微尘呢。所以说,【经云。昔所未曾说。今皆当得闻】,大家过去都没有听过的,现在大家都可以听到。【殷勤称赞。良有以也。当知此经。异诸教也】,就是过去从来都没有听到过的,今天终于听到了。就是比所有曾经听到过的,都要什么呢,要殊胜得多,今天终于有机会听到,这叫做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什么才叫做无上甚深微妙法?我们在讲所有的经典的时候都念这几句开经偈,但即使都可以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从理上讲,平等这个角度来说,都是无上甚深微妙法。但实际上法与法之间呢,还是有差别相的,有同还有异呢,知道吗。《法华经》、《涅槃经》,然后呢《华严经》,《华严经》勉勉强强吧,按我的说法,《法华经》是最高的,《涅槃经》也还可以了啊,这才是真正的无上甚深微妙法,没有比它更高的了,这才是无论从哪个角度,它都是站得住脚的,去看这个问题,看这个经典。大家累了吧,也中间没休息啊,不休息了啊,这一休息,好像显得这个时间就有一点乱啊,说吧。
下面我看第二个引证。前面是标章,这里是引证,是吧。标章讲完了,讲第二个引证。这里给大家讲七番共解了,还有五重各说,五重各说那就太多了,七番共解还简单一点,就前面开个头。这七番共解的第二个部分,叫引证。引种种证明,引经典、经论来证明。【如文殊答问偈云。我见灯明佛。本光瑞如此。以是知今佛。欲说法华经】。这是四句偈,一个偈子。我曾经答问,答谁的问啊?这是答谁的问,大家知道吗?谁提出疑问来呢?文殊,这不是文殊答问。是谁提的问啊,谁啊,说大声一点,大家读过《法华经》的,可能有些经常还读的呢,弥勒菩萨提的问,可不是普通人能够提问的啊。弥勒提问,文殊菩萨来回答,答他的问的一个偈子。就说,哎呀,就说前面佛啊放光现瑞,知道吗?哎呀,示现种种神通、种种瑞相,然后其他在座的弟子都搞不清楚,哎呦,佛放这个光瑞,我们从来都没有见过,每次佛现的神通都不一样,知道吗?今天要跟大家说什么法了,搞不清楚。大家心中都存疑虑、疑问,然后他们就去问弥勒菩萨,弥勒菩萨你看你是上首,是吧,我们问问你,到底佛要说什么呢?弥勒菩萨也故作谦虚,他说,我也不知道啊,我也不知道,我搞不清楚,我从来也没见过,怎么办啊,我去问问文殊菩萨看看,他去问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呢,就回答,【我见灯明佛】,就是过去久远劫以前,有尊古佛叫灯明佛,曾经也现过这样的光,放过这样的瑞,跟现在释迦牟尼佛,现在要开讲法华时的时候,所放的这个光瑞是一样的,所以通过前面比较、对比,就知道,【以是知今佛。欲说法华经】。他跟过去灯明佛的时候,日月灯明王佛的时候,所现的瑞相是一样的。他那个时候,现这样的瑞相,是要讲《法华经》,那么现在释迦牟尼佛,肯定也是要讲《法华经》了。
他就回答,【何但二万亿。大通智胜。及五佛章中。三世佛说。皆名法华也】。何况是二万亿佛,乃至过去久远的大通智胜佛,是吧?三世诸佛所说,这经典都叫《法华经》,他们都是现这样的瑞,都是有这么一种过程,放光显瑞。这里五佛章中是什么意思呢?什么叫做五佛章?这个就不好弄了,你不看,不找点资料,什么叫做五佛,可不是我们现在的五方佛,不是五方佛啊,东方什么佛、西方什么佛,什么东方阿閦佛,南方什么宝生佛,不是这些。这个五方佛是什么呢?释迦佛,算是一佛,三世佛,算三佛,过去、现在、未来佛,乃至什么呢,一切诸佛,这就叫做五佛,都是要说《法华经》,要放光显瑞,都是这样的情形。
【文云。今佛放光明。助发实相义。又云。诸法实相义。已为汝等说。又云。无量众所尊为说实相印】。就是放这样的光明,肯定是说法华圆教,一乘圆教,助发实相义,为说实相印。就是要开示悟入什么,诸法实相,诸佛知见。
【此亦今古同以实相为体也】。不仅仅是现在释迦牟尼佛说《法华经》是以实相为体,过去所有的诸佛,三世诸佛,过去的不能算三世诸佛,过去的佛所说的《法华经》都是以实相为体。那未来的肯定也是这样了,不用说了。过去的,现在正在说的,未来将要说的,也是一回事。
【文云】,经文里面说,【佛当雨法雨。充足求道者。即是会三归一之法雨】。你看,佛当下这个大雨,下这个法雨,为了充足这些求道,让这些求道的人获得满足,获得佛法的滋润,即是会三归一之法雨。让三乘人,声闻、缘觉、菩萨最终都归入一佛乘,是说的这个法雨。就说所有的与会的这些不同根机的众生,都能得到什么呢,这种一味的法雨,都能成佛。
【令求佛道因者充足。乃至一切皆会令充足。若开近显远之法雨。令求佛道果者充足】,这是什么意思呢?一个是佛道因者充足,一个是佛道果者充足。如果只是开权显实的话,只是令求佛道因者充足。如果是开近显远,就是开迹显本的话,那就是令求佛道果者充足。什么意思呢?如果你现在刚刚听《法华经》,听的时间不够长,你只是种点因,你想立即得果不太可能。开迹显远,如果是久远劫以来,你就已经听过法华,你不是第一次受这个法雨,那么你就能求佛道果,能很快就成熟,能得果,能够充足,都是这样子的。所以叫做并脱并熟并种,同时又在脱,同时又在成熟,同时又在给大众种种子。就看你善根怎么样,根机怎么样。
【文云。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当为除断。令尽无有余】。诸求三乘的人,有些人还要求三乘,我证阿罗汉、辟支佛、做菩萨,有怀疑、有疑悔的人。佛就给他们断除这些疑悔,你不要再去迟疑了,别再忧豫了,真正佛为了是让你们成佛,你其他的东西都不要去求了,三乘没什么意思,佛不是让你真正去得到这些什么阿罗汉果的 。
【又云。诸佛法久后。要当说真实】,佛法说了很久之后,众生根机已经成熟了,佛肯定就要说真实的法了。【即是断三乘五乘。七方便。九法界等疑。皆令生信。此证经用也】。断疑生信,这就是本经的力用。这里又说三乘五乘,三乘好理解,三乘是声闻、缘觉、菩萨。五乘呢?是加人天乘。是,对了。七方便呢?七方便就不知道了,七方便上次给大家讲过一次。七方便是人、天、声闻、缘觉、菩萨,这是五乘,五乘再加什么?把这个菩萨乘分成三个,藏教菩萨、通教菩萨、别教菩萨,藏通别三教菩萨,它就不是增加两个了吗?总共是七个了嘛。前面人乘、天乘、声闻、缘觉,这四个,藏教菩萨,通教菩萨,别教菩萨,七方便。九法界就不用说了,就除了佛法界之外,其他的九法界。所有的,只要是不是成佛,下面所有的贤圣的众生、凡夫,凡圣所有的众生能把所有的一切的疑全部给断掉。
【又如来神力品云。以要言之。如来一切所有之法。如来一切自在神力。如来一切秘要之藏。如来一切甚深之事。皆于此经宣示显说】。你看,《法华经》有一品叫如来神力品,他最终下的总结,以要言之,最终我们做个小的总结,把所有的东西都归结在一起来说,如来一切所有之法,这四个方面在《法华经》里面全部给大家说出来。一切所有之法都说了,如来一切的神力也都给大家显示了,秘要之藏,也给大家说出来了,甚深之事也说清楚了。就是说没有什么东西没说尽的了,如来一切法,全部都在这说出来了。
下面就具体说了,我们来看具体解释。【一切法者。权实一切法皆摄也】,就是这个法是摄权实一切法。有权法,有实法,一切法都包含在里头。【此证经名】,经名是《妙法莲华经》,摄一切法,所以叫做妙法。这个妙法是能够摄一切法的,权实之法都在里头。【一切自在神力者。内用名自在。外用名神力。即证用也】。这是本经之用,一切自在神力。自己的用叫做自在,我自己内心很自在。神力是为了化他,要教化众生示现种种神通,所以叫做自在神力。一个是自行,一个是化他,自行化他为用。
【一切秘要之藏者。非器莫授为秘。正体为要。多所含容而无积聚名藏。此证体也】,这是本经的经体。实际上跟我们所说的这个诸法实相是一个道理。改个名字叫一切秘要之藏,什么叫做秘呢?非器莫授为秘。什么叫做非器莫授?你不是这个根器,就不会跟你说这个法门。你不够这个资格,那就不会授给你,这叫做秘。你是这个根机,那我就授给你,传授给你这个佛法。正体为要,正体就是实相,多所含容而无积聚名藏,就是这个正体它是含藏一切法的,一切法都包括在里头,所以此证体也。
【一切甚深之事者。实相名甚深。为实相修因名深因。究竟实相名深果】。你看就是实相因果,就是指佛道的因果。什么叫作因,实相修因名深因,一个是深因,深果。这个深,实际上就是指实相,就是把圆满实相、成就佛道的所有的因果都包含在里头。怎么修成佛的因?最终怎么成就得佛之果?这个经典里面也都说出来。一切甚深之事,不是成佛都不叫甚深,甚深就是指实相,就是指成佛,其他的事都不叫甚深之事。你干的什么事啊,跟佛法都不沾边,这才叫甚深之事。
【又法师品云。若闻此经。乃是善行菩萨之道。深因也】。如果能够听到这个《法华经》,才是真正地善于修行菩萨之道,这是指种深因。【求佛道者。咸于我前闻妙法华经一句。乃至一念随喜。我皆与授记。乃至须臾闻之。即得究竟三菩提深果。此证宗也】。佛都会给你授记,哪怕你善根很微弱,咸与授记。所以大家应该庆幸,佛当时在法会上,这么多众生,都给他们授记了。那我们现在,佛有没有给我们授记?有没有?有(众答),你都知道了,好,太厉害了。有没有还真不能随便说,有可能有,真可能有。虽然现在佛没有亲自现前给我们授记,但是当大家已经听闻《法华经》,也已经在相信了,产生了一定的信仰,也在学习。虽然修还没正式怎么修,估计佛可能也秘密地给我们授记,等到什么时候你能见佛,佛再给你授记呗。当然虽然说授记,你这个记不知道能够记得多远就搞不太清楚了。时间太长,没关系,已经记上名了。
【所以引二文者。古佛事定。举要略以释疑。今佛说竟。举要略以付嘱】。古佛事定,那就好办了,把过去佛所说的这些事情、这些因果给大家说清楚了,起了决定心,那就好办了,大家的这个疑问就没有了。今佛说竟,现在释迦牟尼佛说了《法华经》,举要略以付嘱,又付嘱后来,付嘱这些弟子们。【中间正当机广说。故不引证耳】,中间就是说从最早释迦牟尼佛成佛,一直到现在释迦牟尼佛刚刚成佛,这中间久远劫以来的所有的这个时间段、这个过程,就叫当机广说。有这个根机的人能够听到法华的,就跟他广说。没有的话就听不到了,就不需要引证了,一前一后就够了,就是这个意思,不要说得这么多了。
【若引者。开。示。悟。入。即其文也。为大事因缘故。证名。佛之知见】。若引者,开,示,悟,入,即其文也。就是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这是引。为大事因缘故,就是佛为大事因缘故,叫做名。佛之知见,叫证体。
【开示悟入。证宗。为令众生。证用。此异余经。证教也】。所以,你这么一看,真挺有意思。就这么一句话,又把它分解成我们所讲的五重玄义,大家看清楚了没有?佛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这里说,佛之知见是证体。为大事因缘故是证名。开示悟入是证宗。为令众生是证用。用,就是为了度化众生,怎么度化众生呢?开示悟入,度化他们到哪里去?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之知见就跟实相是一个意思,名字不同,意思是一样的。大事因缘就是名字。打个比方,这个因缘已经到了,现在我们就是大事因缘了,不是小事因缘。大事因缘到了,讲《法华经》的时候到了。所以这个时候,给大家宣讲这个《妙法莲华经》,这就是证名。
后面此异余经。这部《法华经》跟其他所有的经典都不同,这是证教,是教相的区别。就是教与教之间它是有不同的相的,这个教相是有什么?是有差别的。所以很有意思,这种简直我们就是叹为观止。智者大师他怎么能想出这些东西来,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就这么一句话。他就知道把名体宗用相全部包含在里头了,而且解释得确实合理。我们根本,念就念了,哪知道这句话说的什么意思?有什么玄妙的地方,搞不清楚。
【又药王品举十譬叹教】,药王品也是《法华经》中的一品,举了十种譬喻来赞叹这个教法,赞叹圆教,就是赞叹《法华经》这个圆教。【今引其六】,现在引其中的六个譬喻。【大如海。高如山。圆如月。照如日。自在如梵王。极如佛】,十种譬喻。还有四种,我想想是哪四种,日月山海佛梵王这是六种。除了佛之外,还有辟支佛,还有菩萨,除了梵王之外还有转轮圣王,还有一个是帝释天,就是释提桓因,加上那四种,就成了十个譬喻,十个譬喻。当然我们这里引用六个就够了。
我们看看。我们说的,【海是坎德】,大如海,这个海是坎德,这个属于《易经》里面的坎,对应的是水,海是海水。【万流归故。同一咸故。法华亦尔】。为什么把这个《法华经》比作像大海呢?大海有这个水,水性是向下的,万流最终都得流入这个大海,就是一切佛法最终都要归入法华圆教。《法华经》是大海,把所有的水全部聚拢起来了。万流归海,同一咸味。没有归海之前,他们的味道是不一样的,到达海里面,全部变成咸味了。大家知道最终都是在入海之前,其他的法都不是圆教,一入海之后,一进到我圆教之后,统统都变成圆教了,都被我同化了,知道吗?这就有这么大的力量,其他的江河湖泊根本就不可能的。首先没这么大的气度,另外,也没那么大的力量。那大家都跟我一样,世间还泾渭分明呢,是浊就是浊,是清就是清,有味的没味的,各种味的都有,是甜就是甜,是咸就是咸,哪有大海这么一种功德。
【佛所证得万善同归。同乘佛乘。江湖川流。无此大德】。这就说出真正的意思了,佛所证得万善同归,把所有的善法都同归一处。他是万德圆明,一切善法,一切功德都具足。同归佛乘,而且让大家也归于佛乘,自己也具备万德,同时也让所有的众生,不管你是修什么善法,慢慢地都能成就佛道。江湖川流,无此大德。【余经亦尔】,其他的经的话,就相当于什么江啊河啊,还有川流。这里又有不同譬喻,江比喻成别教,河比喻成通教,川流比喻成三藏教,只有法华涅槃是大海。【故法华最大也】,就像大海是最大的,为什么用大海这个比喻?这就说出这个意思来了,有相同的一些道理在里头。
下面【山王最高】,高如山,这就像须弥山是众山之王。整个世界之中,所有的山里面谁最高?须弥山,也叫妙高山。【四宝所成故。纯诸天居。故法华亦尔】。四宝所成,须弥山是四宝所成,哪四宝所成?金、银、琉璃、水晶,四种宝贝所成的须弥山,它还分东西南北。因为须弥山有四大部洲,东边是东胜神洲,南边是南赡部洲,我们现在就在南赡部洲,西边是西牛贺洲,也叫西牛货洲,有些地方翻译的不一样,北是北俱卢洲。北俱卢洲好像是金色的,东胜神洲,东边好像应该是银,金银,然后南边是琉璃,西边好像应该是水晶,大概是这样,也许记错了。每一个不同的方向,四个方向对应四种不同宝贝,所成就的。纯诸天居,就须弥山顶是什么?是四天王天居住在上面。须弥山,他还不离须弥山,他在这个地上,属于地居天。再往上就是忉利天,忉利天实际上就已经在空中了。
【故法华亦尔。在四味教之顶】,就是把这四宝比喻成四教。【离四诽谤】,四种诽谤,四教就有四种诽谤,我们四种诽谤就是空,有,亦空亦有,非空非有,都有这些东西。【开示悟入纯一根一缘。同一道味】。本来是不同的根机,也是不同的缘份,也是不同的法味,到了之后,开示悟入之后,变成纯一的味道。【纯是菩萨。无声闻弟子故】。就这个时候,声闻弟子本身就变成菩萨类了,刚刚参加这个法华会还没开始说法之前,大家还就是声闻,声闻就是声闻。佛跟他们一讲《法华经》,开悟了,声闻就变成菩萨了。就这样子。有点像我们说的点石成金啊,是吧?大家想点石成金吗?赶紧去西方极乐世界,点石成金吧!
好,【月能亏盈故,月渐圆故。法华亦尔。同体权实故。会渐入顿故】。你看,为什么比如像月亮呢?月亮有亏有盈,有顿有渐,有权有实。月是慢慢的渐月,慢慢地变成圆月,不是一下就圆了,《法华》叫什么?渐顿之教,渐、顿嘛,【法华亦尔。同体权实。会渐入顿故】。有渐,但是渐也入了顿了,所以【灯。炬。星。月。与闇共住。譬诸经存二乘道果。与小并立】。这是前面一个月就已经说完了,这是后面的。【灯。炬。星。月。与闇共住】,就是它们的光明都是很有限的,光明之中还有些黑暗,这个黑暗没有完全地破除。就譬喻诸经,除了《法华经》之外,其他的经典都存在二乘的道果,不圆满、不究竟,与小并立。或者大乘是与小乘并立的,大就是大、小就是小。但是【日能破闇故。法华破化城除草庵故】,但是日光它是最大的,它出来之后所有的暗全部都破了,一点暗都没有了,就像《法华》一出来,把所有的二乘人、化城草庵全部都破除掉。
【又日映夺星月。令不现故】,就是日光太晃耀了,光明太炽盛了,它一出来把其他的光明全部给夺走了,都看不出它们能够发光,它们的光明都看不到了。它是第一的,日光的光明是第一的。【法华拂迹。除方便故】,你看,法华拂迹就是拂迹显本,把过去佛曾经教化的这些化迹,全部给大家扫除掉了,告诉大家这些都只是迹,真正的本在哪里,真正的实教在哪里,把方便给除掉了。就是开权显实,开迹显本。这开迹显本最终废迹立本,废权立实。废权立实的话,就等于是日光就映夺星月,你太阳一出来,把其他月亮的、星星的光明全部夺走了。这个实教立起来了,其他的权教自然就废掉了,没有用了,不需要再用了,就这个意思。
再往下,轮王。它这里还讲到轮王了,本来是梵王,【轮王于四域自在】,你看,【释王】就是帝释天,【于三十三天自在】。轮王于四域自在这不用说了,四天下嘛,是吧?我们说的四天下,南瞻部洲,东南西北四部洲,他能于四天下,他是统管四天下的,能够在四天下他能自在,这是他自己所管的区域。帝释天呢,能在三十三天自在,只能在他自己这个三十三天,他管的区域里面他能自在,想做什么做什么,是吧?他是老大啊。【大梵】就不一样,他在三界之中都能自在。欲界、色界、无色界,所以用大梵天王来比喻《法华经》。
【诸经或于俗谛自在。或于真谛自在。或于中道自在。但是历别自在。非大自在。今经三谛圆融。最得自在】。你看,就是其他的经典,或者在俗谛之中能够自在,或者只证得真谛自在,或者只证得中谛自在。但即使证得这个中道自在,它也是有差别的,中道跟前面的真谛俗谛互不相干,所以叫做历别。历,隔历,有次第的;差别,有上下有高低的差别,不是现在的大自在。现在《法华经》是三谛圆融,真谛、俗谛、中谛三谛圆融,最得自在。这个道理前面跟大家说过了是吧?比如说小乘人,他只证得什么呢?真谛自在。即使这个真谛自在都要打个疑号,他这个真谛是叫偏真理性,还不圆满,是吧?菩萨呢,俗谛自在。菩萨里面高一级的,比如法身菩萨,登地的菩萨,是吧?他能中道自在。但即使他那个中道也不圆满啊,别教的中谛自在的菩萨,他是中谛之中不俱备真谛和俗谛的,他之间是有差别的,叫隔历三谛。但是圆教就不一样了,三谛圆融。真谛就是俗谛,俗谛就是中谛,一谛就具备三谛,三谛最终又是一谛。没有高低的,没有前后的,这就是《法华经》。
【譬如大梵王。余经拔众生出生死。如五佛子。于凡夫第一】。这里就是把《法华经》比为大梵王,他是比轮王、比帝释天王都要更自在。那《法华经》呢,比其他的什么藏教、通教、别教要更自在,更高,它是最自在的。其他的经典拔众生出生死海,如五佛子。这五佛子是哪几个,知道吗?谁啊?就是五比丘。大家记住,就是五比丘,大家记住。他是那个出生死,出生死就是三界生死呗,它三界内的什么分段生死,跟凡夫比当然他们是大阿罗汉啊,他们肯定是第一的,于凡夫是第一,是吧?这是第一段。
第二段【或拔众生出涅槃。如菩萨居无学上】。拔众生出涅槃,出了生死干嘛还得出涅槃啊?为什么出涅槃?因为这些阿罗汉住于涅槃,他不住生死,他住在涅槃,他求得解脱。哎呀,涅槃太好了,证得这个涅槃道了,啊呀,太快乐太自在了,他不愿再回到生死之中去度化众生。然后佛说你们这样不对啊,光图自己快乐了,还有这么多苦的众生,你们得去救啊。你不能住于涅槃,你得从涅槃里面出来,去到生死之中再去救其他的众生,发菩提心。所以菩萨又比前面的声闻阿罗汉要高,是吧?拔众生出涅槃。拔这些声闻的人,声闻乘也叫众生啊,从涅槃里面出来,居无学。无学是什么?阿罗汉叫做无学位,阿罗汉在小乘里面是极果,最高的果位,该学的都已经叫做学完了。但是小乘已经学完,大乘还没开始呢,这是不一样的啊。
【今经拔出众生。过方便教菩萨上。即成法王最为第一】。你看,我们拔的众生可就不是普通众生,是方便教的菩萨。方便教的菩萨也属于众生啊,要真正最终要成佛,知道吗?即成法王,这才是真正的本经的意思,它才是第一的。【引诸譬喻。明教相最大】,为什么要引这些譬喻呢?最终就要说明一个道理:本经从教相方面去判摄的话,是所有经典里面最大的。这里的六种譬喻,包括十种譬喻没说的四种,都是要说明《法华经》是第一,于诸经中是第一,它的教相是最大的、最高的。从这里例知,我们就是说自己可以推彼吧,以此类推。
【例知,用宗、体、名。亦大如海。境。智。乃至利益亦大如海】,是不是?前面不是用了大如海这个譬喻吗?不仅仅是教相大如海,前面的这个四重玄义也是大如海。用,力用。宗,明宗。体,辨体。名,释名。乃至境和智,乃至利。境是所观之境;智是能观之智;利,众生所得到的最终的利益,都是最大的。
【教相如山。在四味教上】,教相,比如像山一样的,高如山,比四味教都要更高,那么其他的【用。宗。体。名。境。智。利益。亦复如是】,这几句基本都是这么说的。
我们再看,【教相亏盈圆满如月。用。宗。体。名。境。智。利益。亦复如是。教破化城。用。宗。体。名。境。智。利益。亦复如是。教相自在。余亦如是。教相王中王。余亦如是】。就把这四个比喻分别都说了一遍。教相什么,如山,教相如月,教相如大海,什么什么都说了,是吧?山、海、日、月、梵王,乃至最后佛。教相如这六个譬喻,其他的用宗体相,用宗体名包括境智利都是用这个譬喻,都是最高的。就是从五重玄义各个方面来说,《法华经》都是属于所有经典里面排在第一的,就是这个意思,大家明白就可以了。
【非但引文证教。余义亦成】,不仅仅是以这些经文来证明这个教相是最大的,其他的四重也是一样的成就,也是最大的、最高的。基本上这个引证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把这些证明所有的最终指向这个目标。《法华经》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第一。就这么简单,大家听明白了吧?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也没什么太多时间了。
还有点时间呢,大家提了两个问题,给大家回答一下吧,咱们在结束之前。
问:阿弥陀佛!师父吉祥!弟子在学习《妙法莲华经》中,经常会听到妙字。智者大师谈玄说妙九十天,请问师父,这九十天说妙有文字记录下来了吗?弟子很想听这个,想必其他师兄也是这样吧。
你们也是这样吗?不是啊,有是的吗?还真没是的,就你一个人提那麻烦,也不麻烦,感恩师父慈悲开示!有记录下来没有?当然有记录下来啊,没记录下来咱们现在听这个《法华玄义》干嘛?《法华玄义》就主要说的这个妙字,不是《文句》,《文句》可不都说妙,主要就是《法华玄义》。九旬说妙,三个月,说了90天。《法华玄义》它整个结构,前面说了七番共解、五重各说,主要说的就是五重玄义,它整个结构,七番共解都是简单的,前面简单铺垫一下,后面主要说的就是五重玄义。整个就是按照五重玄义这个顺序基本上排列下来的。
那么在这个五重玄义之中,又前面这个释名是最重要的,释名这里面就专门说的这个妙字,这90天就是从这里出来的。整个讲这个《法华玄义》,可以说百分之差不多七十左右的内容,六七十吧,都是说这个妙字,所以都有文字记录下来,都在《法华玄义》里面。你想听这个,你先去看吧,听还听到什么时候。可得说了,你把这个妙字说完的话,智者大师讲90天,当然我们也不是每天说,我们估计也得讲几十堂课。光这个妙字讲下来得讲几十堂课,差不多吧。我想就是智者大师在世,他也不能天天上午、下午地全部给你讲完,讲一天吗,一天给你讲一座也就不错了,不容易了是吧,讲经也很累的。很不容易,大家一看,实际上我们看智者大师这么伟大的一个人物了不起的,是吧?东土小释迦,最终他活了多大岁数,才多少岁啊?40多岁太小了吧,60岁左右,有些地方说60岁都不到的,稍微存在点疑问,就活这么长时间。所以说你说天天给你们讲经,哪有这么容易啊是吧?虽然我讲得不好,但我讲得够多了,已经很不容易了。所以大家想听,不要着急,慢慢地来听。为什么给大家讲《法华玄义》,而不是《法华文句》呢?《玄义》在我自己个人认为来说,比《文句》更加重要。知道吗?它是真正代表《法华经》,对于如来一代时教的这个判释,它是达到最高的一个高峰的。《法华文句》只是释文讲义,讲这些文字的一些道理 ,就是入文嘛,一句一句给你解释。这个《玄义》它是整个把佛法当作一个整体,把它进行分析,进行分判,有结构、有层次、有条理、有次第,然后最终又把它融合在一起。那才是真正显出这个天台宗的一种圆满、圆融、一种大的气魄,也看得出来智者大师的智慧太了不起了,大家以后慢慢去看吧。
好,这里还有个问题:阿弥陀佛。顶礼法师,第三讲《妙法莲华经玄义》讲到别教菩萨因地修行中【因不摄善。果不收德】,这句话弟子不好理解,希望师父慈悲开示。
别教菩萨修行中,【因不摄善。果不收德】。我们是讲什么呢,圆教的因果,究竟佛果,他的因果。而为什么不讲别教因果呢,就是因果它不圆满呗。因不摄善,他这个修因,虽然最终也能证果,但是它的因不圆满,有很多善法它是没办法什么呢?收摄的。它不圆满,只是其中一部分。而且这一部分的话,这个就是这个,那个就是那个,相互之间不圆融,明白我的意思吗?它法门之间没有贯通、没有圆融。而圆教不一样,修一个法,一法即是一切法。而别教还达不到这个,他虽然也修三观,我们打个比方来说,修三观:空观、假观、中观。他是什么呢?先修空观,再修假观,最后修中观。为什么有先后次第,叫作隔历三谛,次第三观。修空观的时候,他就不能修假观和中观;修假观的时候,他又不具备修空观和中观;修中观的时候,又跟修假观和空观不一样,他超过了。它相互之间这三观不能什么呢?相互收摄、相互包容,明白吗?比如说你上一年级,你一年级就学一年级的,你一年级怎么能跟三年级比呢。修二年级,你升了一级了,二年级比一年级高了,一年级学的东西他也不学了,跟他没什么关系。三年级他就只学三年级,他没把它当作个整体。后来圆教就不一样,一年级他是圆教的根机,一年级就能学二年级,一年级也就能学三年级。二年级东西虽然高,但是也包含下面一年级的东西,也能包括上面三年级的东西,这就是圆教了不起的地方,明白吗?别教的不一样,为什么叫作别呢?是不是?别别不同啊,这个就是这个,那个就是那个。所以既然是因不摄善,果就不收德,因地你都不圆满,你相互之间都是有差别的,到果地你成就的这个果德,相互之间也不能相互包容、相互收摄。
当然我们呢还可以从其他地方很多说。比如说地前的,他就不包括啦,他是别菩萨法,他只讲菩萨法。那么其他的声闻、缘觉他是排斥的,根本不修那些东西的,也不招这些人。知道吗?我们都是纯菩萨,不是菩萨根机的人你别来啊,我们不收这么差的弟子。但实际上他学的东西本身也不完整、不圆满。
那圆教不一样了,都来吧。不仅仅是圆教根机的可以来,别教的、通教的、藏教的,只要大家发心,最终都能成佛。这是圆教的胸怀,相互间是包容的,明白吗?所以大家还是很有福气嘛,你看,我们都能听到《法华经》。虽然我们根机不一样,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但多少都能从法华圆教里面得到利益。虽然暂时看这个利益可能有大有小,但是最终大家在未来劫或长或短、或近或远,必定成佛,这是毫无疑问的。
别教可达不到了,别教自己都没有圆满佛道,还别说让大家都成佛道。这就是因不摄善,果不收德。并不是说它因地不善,没有摄其他的善,不摄众善。果不收德,不能万德庄严、万德圆满。它的道德、它的功德还是有限的、不圆满的,还是有瑕疵的。明白这个道理吗?这还是说别教呢,其他的教就更不用说了。只能说叫一因迥出,一果不圆,这就是别教。一因迥出是什么?迥出二边,它只修中,偏中理性,它是排斥什么呢?这个真谛理性的,和这个俗谛的。一果不圆,它这个别教的果只证得什么呢?真正证果是属于十地。它当然也要十地啦,还有什么等觉、妙觉了,但是其他的它就不行了,再往上没有了。它的十地就相当于圆教的十住,再往上它就不圆满,修不上去了。它最多就相当于圆教的二行,十行之中的初行、二行,就等觉、妙觉,到此为止。那它怎么能圆满呢?是不是啊?不可能圆满,也不可能去跟其他之间的相互包容。
所以从这里也看得出来啊,所以大家学佛,要具备这么一种胸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做起来太难了。自己回去好好忏悔去吧。真的是,天天都得忏悔,真的。不然的话,说句话都是错的,动个念头也都是错的。好不容易来学个佛,也会生烦恼,真的是这样子的。为什么呢?表面上是打这个学佛的旗号,现在这种现象多极了,不是说我们大家在座的啊,所有现在整个佛教界很多都这样子的。都是打着这种标签,打这种牌子,我是学佛,我要努力学佛,好像你就是非常坚定的什么学佛主义者啊,不是共产主义者。
实际上不是这样子的。你内心是怎么样子的,你自己心里清楚。当然你学佛想学,我们不能说排斥你,不能说不允许你进来。但你知道口号不能喊得太多,调子不能定得太高。知道吗?你踏踏实实的,是吧?你是学佛的,不要去标这个名嘛,干嘛要打这个口号,要自我标榜啊,没必要。你就老老实实学,反而能学到实处。是吧,你越是讲这些表面,做这些表面文章,越说明你学佛的这个发心就是错的。你还是一种世俗的心来修学佛法。你还是想在佛法里面给自己挣点面子,就这个意思呗。你看我学佛多久了,我听了多少经了,我学得多好,我见了多少师父了,我怎么拜了多少师父了,统统都作为一个,好像一个资本。问题很多,别人的东西都看不上。世俗的看不上眼也就算了,别人学了佛,跟你说了几句,讨论一下佛法。哎呀,你这个有问题,还是我的好,相互之间去争辩,硬要去分出个你高我低来。反正心里就是排斥别人,他永远不会想自己,人就是这样子的。
所以说自己要学会什么呢?为什么要忏悔呢?要观察自我。实际上按照佛教讲,没有一个人是什么呢?完全正确的。除了佛之外。是吧?就算你学得高一点,你那么一点高,根本就不值一提,你自己惭愧都来不及。恨不得地上有条缝钻进去,赶紧完事。你还好意思堂堂皇皇地、什么大义凛然地、怎么怎么着地跟别人去计较、去争辩,还去义正言辞去呵斥人家。这叫什么?没有惭愧之心,没有羞耻之心,都配不上去学佛。明白吗?
所以我们学佛要明白这些东西。不明白这些东西,你内在没有一个真正能够慈悲、一个惭愧的心,你这些东西,学了一辈子,没有用。学些表面的文字、文章,内心真正没有跟佛法融为一块。所以我希望大家一起努力吧,好不好?从细微的地方做起,你不要喊什么高调,没有用的。你做不了那么高,你能改那么一点点毛病,我都已经觉得你非常了不起了,就在一点一滴之中,去实践自己的佛法,好不好?
时间也到了。最后大家请合掌,我们做个回向: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罪障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
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
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和南圣众。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好,今天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五)
好,今天是我们《法华经》第五讲了吧,第五讲。上次我们讲到这个七番共解,第二章讲完了。七番共解第二个是什么呢,是释名。下面我们应该讲这个生起了吧,第三个是吧,生起啊,我们看看这个生起。我们说七番共解主要是配合这个五重玄义来讲的,实际上它本身这个主要的意思是,从七个方面来剖析这部经典的一些,算是个体例吧,也是从一个侧面来解释这个五重共解,五重各说的,就是五重玄义。
我们看第【三生起者。能生为生。所生为起】。他把这个生起呢,分开来说,什么叫做生,什么叫做起。实际上生起生起,好像我们大家认为应该意思差不多,但生在前面,起在后面,有生才有所起,能生为生,所生为起,所以生是在前面的,有能生的,才有被所生的。【前后有次第】,就是说,打个比方,我们说,这个经典也好,五重玄义也好,它是相互之间有一种什么呢?相互之中因缘起合承接的这么一种关系,先有这一个,然后再有那一个,另外一个。因为有这个生,所以才会有那个起,表明相互之间一种关系,生起的一种次第。说【粗细不相违】,有粗、有细、有权、有实,他这里引用一句话,首先实际上解释这个释名的。
我们看,【肇云】。肇云,就是《肇论》啊。我们都知道,在这个东晋的时候,僧肇法师,非常了不起的一位法师,以前也讲过,是鸠摩罗什的门下的几大弟子之一,四大弟子,可以说,四俊八哲嘛,僧肇是其中之一。写了部论叫《肇论》,当然这个《肇论》不是一部论,实际上把他所有的写的这个佛教的这些论点呢,集在一起,叫做《肇论》。很年轻就往生了,算是,讲过这个事情,大家还记得?是被砍头,给砍了,不知道是什么事情,反正估计是跟这个政治有关系,临终之前还吟了四句偈吧,大家可能还会有记得的。四大原无主,五蕴本来空。将头临白刃,犹似斩春风,就这个意思,四大五蕴本来就是空的,他本来就是研究这个般若性空学嘛,我们说的中观学派,属于三论宗。非常了不起的一个人。实际上《肇论》在我们中国历史上,在我们中国古代的应该说哲学史上,不仅仅是宗教方面,佛教方面,都是有非常崇高的一个地位的。
《肇论》里面就曾经有说到,【名无召物之功。物无应名之实】,名无召物之功什么意思?你光念这个名字就能够把这个东西给招来吗?比如说,我说,唉,来一百万,我面前就会出现一百万的钱钞票吗?你喊个名字,这个东西,名字代表的这个物体它就会来吗?不可能的。你喊人,他会应一下,倒是。他如果在,他会应一下。你说容通,啊,哦,在。没在的话,谁来理你啊,是不是?所以说名无召物之功,名是个假名。你出生的时候,不是你从娘肚子里带出来的,大家给你想,谁给你取个名字啊,想了半天,给你取了个名字,然后到派出所再登记一下,户籍所在处登记一下,以后你这终生可能就用这个名字了,就你一个代号呗,一个标签呗。代表你这个人,让你这个人跟其他的人,可以区别开来。人家没有见到你,光听到你的名字,就知道你是这个人,不是那个人,是张三不是李四。
物无应名之实,当然你既然名不能召物,物也没必要去应你,这个物难道它就会因为有这个名,它就会应你这个名吗?而且从物的本身来说,它也不是实在的,就像名是个假名,物也不是真实的。物也是什么呢?万法因缘生。既然是因缘生的东西,它本身也是什么呢?缘起则缘灭,它也是不由自主的,明白吗?它想怎么样怎么样?能自我主宰吗?主宰不了。不管是有生命的物,还是没有生命的物,都不能自我主宰。所以它也没办法真正去应这个名,它也不是真正实在的东西。
所以最终说【无名无物。名物安在】。就是名也不成立,实际上这个物最终也靠不住,哪里还有名,哪里又还有物呢。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世间的话,都是什么呢?属于缘起性空的一个世界,从外在标的这个名也好,它标名背后所对应的那个物也好,都靠不住。实际上我们人生不就是个过客嘛,实际上就是在演一场戏,做一场梦,大概可以相类似这么一种情况。这里说的就是标名,知道吗,名是假的,但是还得标名。七番共解第一个不就是标名吗,【盖第一义中。无相意耳】,这说的无名无物是从第一义谛里面说的这个道理,就没有名,也没有物,本身一切法都是无相的。这个道理,你要理解到这个意思,但是我们又从【世谛为言】,光说第一义谛不行啊,还得说世谛,就是世俗谛,世俗谛就是说缘起,说因果的。
【无名无以显法。故初释名】。故初释名,没有名字,又没办法去显这个法,就像佛法一样的,佛的这种法理,这种道理,你不通过文字语言,不通过名字,你没办法去显示、去说明。即使它是假的,也得拿来去用。意思是什么?佛依二谛说法,一个是第一义谛,一个是世俗谛,最终要让我们认知的是第一义谛,但是离开世俗谛,没办法去说第一义谛,大家明白什么意思吗?如果大家没有听到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这个教法,我们永远不可能真正地什么,去修行,去证果,证得这个第一义谛。谁都没办法去修的,你必须要借这些名言假相,你才能去思维、去体会佛的这么一种道理,佛法的道理。按照佛法的道理去修行、去改变自己的生命,你才可能去超越现在的这么个生命阶段,否则没办法。
因为第一义谛本来就是不可言说的,它是无言无相的,无言无相你能懂吗?你说心心相印,你没办法跟佛相印啊,我们的心很染污啊,我们的心很陋劣啊,佛的意思我们不懂,别说佛的意思我们不懂,我们相互之间的意思也不懂,你不说话、不表达,不懂的,搞不清楚你在想什么,你有他心通吗难道?没有,必须要通过语言去交流。为什么人要创造语言呢?口说的这种语言,肢体语言,或者通过表情,通过其他东西,你总得有个表达的这么一种途径,一个信息的传递。你说坐在那里,我也不睁眼,也没有任何表情,然后也不说任何话,也不手上做、肢体做任何动作,你说我就知道你的意思,再相应的人,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人,也达不到那个程度。这还是从凡夫层面来说,那凡夫跟圣人之间,这个距离就更远了,不说你怎么明白呢,所以最终还得假这个名来说。
所以叫【名名于法。法即是体】。前面讲的释名,然后现在就讲体,这是第二,五重玄义第二重。名名于法,这个名名,第一个名是动词,第二个名应该算是名词,给这个法立一个名,取一个名字,前面是取,名是取名的意思,名就是名字的意思,第二个名,一个是动词,一个是名词。那么这个法就是这个体,它的本体,这个物体它本身是什么东西,你通过这个名字就能去了解。
所以叫【寻名识体】。你找到它的名字,通过它的名字再去就可以寻到、了别它本体的东西。所以说这名字呢,虽然是假的,它还是有它的作用,世俗谛不能缺。就有些人说啊,我这心中有佛就可以了,我不一定非得去什么受戒,非得要皈依,非得要念佛,或者打坐怎么怎么着。你想想,你不通过这些方式,你怎么去修行呢,你的心跟佛就是一样的了,那你本来就是佛了,不是说理上是佛,你当下就已经是成佛了?怎么成佛的?都得经过这些个过程,从闻名到起修,到慢慢开悟,到最后证果,谁都不可能缺乏这个过程。
然后呢,【体非宗不会】。你看,你虽然知道自己都有实相之体,都有佛性,但是怎么最终才能证得自己本来具有的佛性?这佛性并不是说天然有,它就是现成可以用的,你要经过后天修行才能把它寻找回来,才能恢复它的本来面目,所以说非宗不会。没有这个宗,你就会不了这个体,你就回不到原来这个体上去。这个宗是讲什么呢?就讲因果呗,你得修因,你才能证果,修成佛的因,最终才能得成佛之果。
【会体自行已圆。从体起用。导利含识】。你看,你通过这个宗,明宗,最终能够会得这个体了,自己已经成就了,自行已圆满,自觉,自己已经完全觉悟了、成佛了。证得这个体之后,证得本有这个体之后,有体就必然有用。没有任何一个体说,只有体没有用的,就是任何一个法,它都有它的作用,何况是我们自己的佛性呢,本体呢。所以从体它就会起用,起用什么?导利含识,能够利益,能够去引导众生,让众生最终呢,也能成就,也能会体,就把自己所证得的佛法,教给这些众生,这就是用。
【利益既多。须分别教相也】,这什么意思呢?我们要利益的众生是很多很多的,但是每一个众生呢情况又不一样。哎呀,太复杂了,人太复杂了,光人都很复杂,所谓其他的六道众生就更复杂了。咱们还只是在地球上生活的人呢,肯定在其他的世界,其他星球上,还有其他的人,类似我们人类的,属于人法界的,多了去了。他们可能还跟我们不一样,咱们这寿命八十岁左右,最多不过百年,也许人家恰好不是这个阶段,人家是人寿二百岁,三百岁,乃至八万四千岁都有可能啊,各种各样的情况都有。然后每一个众生他的根机、他的善根是不一样的,那么你要去利益他,跟他所说的法是不是也就不一样啊。所以必须分别教相,对不同的众生说不同的法,要对应他自己的根机,你最终才能达到利益众生的目的。
所以虽然是讲这个五重玄义,基本上把所有的佛法,通过这五重的意思,基本就加以概括。先得有名,先从简单做起,先学佛法,懂得这些名字,懂得这些文字教,我们叫做文字般若。由文字般若,最终文字般若所指向的什么?让我们最终证得我们的实相般若。但是实相般若怎么证呢?你得起观行啊,叫观行般若,就实际上得实修,修行啊、实践啊,修行实践就相当于什么呢,宗。明白吗,明宗,你修行成就了,成佛,怎么办?你不光是自己成佛,你要度众生再成佛,要自觉之后觉他,自利之后还得利他,这就是利用,利用怎么用呢?你得分别教相。你知道这个教是属于什么教?那个法又是属于什么法?各自之间有什么区别?大、小、偏、圆,顿、渐、权、实,针对不同的众生是有八万四千法门的。如果你不懂得这八万四千法门,你有些众生就无法去利益他们,你无法利益他们,他怎么去最终成就佛道啊?你讲的,我听不懂,你说的,我不愿听,我看到你这个人都讨厌,你说话我就更讨厌,你说的法根本就不合我的兴趣,我就不愿意,是吧。
打个比方,我坐在这说,我正儿八经,咱们传统的说法基本上差不多都这样子。有些人,法师,你这样说法太保守了,太传统了,你能不能边说边唱?你看我是搞艺术的,我喜欢唱,你要唱出来,边唱,从这歌里面,通过表达这个佛法,我就更喜欢。有些人,你唱不行,还得最好表演,你会舞蹈吗?用佛教的舞蹈表达佛法更好,色声香味触法嘛。实际上所有的佛法都可以通过不同形式去展现的,但是一般来说,主要是什么呢,以音声为法事,这是最主要的。因为我们为什么?娑婆世界的众生耳根最圆通啊,通过文字、通过声音,他是最容易去理解佛法的,基本上绝大数人的根机都属于这一类。除非是属于另类,你不是咱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人,就是其他世界的。比如说香积佛国,人家吃点东西,哎呀,美味,美味不仅仅是享受美味啊,吃饭当下就是修行佛法,他能体悟佛法。味,香,闻香,你都不要念经了,闻闻香就行了。
你到西方极乐世界,你不念经也没关系,你到七宝池中,泡个澡就行了。触啊,触也是佛法,哎呀,真好,但西方极乐世界,大家知道也不仅仅光是去七宝池中去澡浴,色声香味触法都有,见佛、见菩萨、见到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你一下就善根增长,智慧增长,一听到佛菩萨说法,你又智慧增长。香,闻到种种花香,种种世界的香味,你又增长善根。所以说你眼见耳闻,六根所接触的六尘,在西方极乐世界的这六尘境界,清净的这个境界,你都能增长自己的佛法的善根,都是在修行。就是你,不是二十四小时,那里可不是按二十四小时计算,反正你每时每刻之中,你都不离佛法。你睡觉,你说我想睡个觉,睡觉也在修行,卧禅,还在定中。你说,我能不能不修行啊?行,不修行也没关系,不修行也相当于修行,明白吗?你就是在那里什么都不干,你的功夫都在增长,就有这么好的地方,咱们娑婆世界哪里去找啊?我想修行,结果还进入不了状态。人家不想修行,反而比我所谓的修行,没人家进步快,这就不一样。所以我们看看,这个教相很奇特,各种各样的都可以表达。
下面我们看,【神力品中】,从这个神力品中又来说这个教的次第。【约教次第。一切法本皆佛法】,这句话说得很有意思。一切法都是佛法,它的根本都是佛法,这是从理上去讲。不管是世间法也好,佛法本身是佛法,世间法根本上也是佛法,理上讲的通,但实际上不行啊。你说,我世间法,我就是佛法,那你肯定就是吹牛了,大妄语。你在这吃喝玩乐的,你说,我在修行,世法就是佛法嘛,你关键没有证得这个理啊,你没这个功夫。所以在你这里,世法就是世法,佛法就是佛法。但是在佛这里,当然一切法皆是佛法,那是佛的境界,你除非你也成佛了,你有资格说这句话。现在我们只是懂得这个道理,是佛把他自己所领悟的教给我们,但是你不能拿这些东西到处自己自我宣扬,跟你没任何关系。
【大经云一切世谛。若于如来。即是第一义谛】,这不说得很清楚嘛。一切世间法,在佛这里看来就是佛法。世俗谛,到佛这里就变成了第一义谛,没有任何的差别。我们就是恰好相反,【众生颠倒。谓非佛法】,认为世间法就是世间法,跟佛法毫不相干。我们不但说一切世谛不是第一义谛,我们反过来了,你这个根机特别差的人,佛跟你讲第一义谛,到你这里就变成世谛了,听不懂啊,如聋若哑,领会不了这个佛法的甚深义啊。所以白白给你这个宝贝,你不知道它是宝贝,你也不会用,就把它当做个很普通的一个东西,不值钱的东西,随便就挥霍掉了。
【今明言示之。故言一切法也。欲说此法。先以神力骇动】。先说此法,佛先用种种神通,让众生来产生惊骇、震动。哎呀,一看,哎呦,从来没看过这么奇妙的现象,大家都很惊讶,都很惊喜,是不是?【故言一切自在神力。既见变通。醒悟渴仰】,就众生就是这样子,没办法,你不跟他露两手,他不服你。你看佛都得使用这一招,每次讲法之前先放光,先现瑞,先来点神通。大家一看,哎呀,佛真了不起啊,整个世界,整个宇宙都为他震动。你看,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我们都想修,醒悟渴仰,希望最终也能获得像佛一样的这种神力变化。然后再给你们说教,你们也想不想啊?想不想得到佛这样的神通啊、成就啊、功德啊、光明啊?那你得好好学佛的教法。然后佛就说,给你们讲,你们好好按这个修,以后你们也能像我成就这样的功德。
【教诠实相。故言秘密之藏也】,这个教法所诠释的就是背后的这个实相,真如实相,佛性,也就是第一义谛。把这个东西,实相就叫做秘密之藏。为什么叫做秘密呢?不可说的,不可释的,讲不清楚了,拿出来给你看,你也看不懂,为什么叫做秘密?就是这个意思。并不是说,这个东西不能拿给你们看,不能讲,不像我们所讲的这个密宗密教,不可说的,不可说的,不是这个意思,就给你看,你也看不懂,太深奥了,一般众生是无法理解的。并不是佛小气,什么东西宝贝都不愿给你看,给你看你也看不明白。
【禀教修行。即有因果】,你按照佛陀的教法,秉受佛陀的教法去修行,尊崇佛陀的教法去修行,自然就会有因果。修行本身就是什么呢,也是种业,修行的业嘛,成佛之业嘛,是改变我们自己,解脱、改变我们轮回,这么一种业力,它就会有因果。你造这个业,它本身就是业因,最终它会什么?有果报,有业果。业有因,最终业因成熟的时候,就变成叫业果。你除非什么事情不做,你做了事情,当下就是因,做事情的本身的这种性质,它这种程度、大小又会决定以后未来这个果报的善恶、强弱、大小等等。
【故言甚深之事也】,这个甚深之事是成佛的因果。所以为什么叫做甚深?没有比它更深的了。我们前面说无上甚深微妙法嘛,《法华经》就是让大家成佛的,所以从一个角度来说,不是每个经典说句实话我们都叫无上甚深微妙法,《法华经》可以当得起,知道吗?真正的圆教法是无上甚深微妙法。最上等,第一的,没有超过它的了。
【欲分别四义与余经同异。次明教相耳】,这什么意思?分别四义是哪四义呢?就前边这个四义嘛,四重玄义。前面什么呢?释名,然后呢,辨体,明宗,论用。就是每部经,这部经跟其他的经之间是有相同的,又有不同的一些地方,所以最终第五个叫什么呢,教相,叫做判教相,分别它的教相。就是这部经的教相跟其他经的教相是不一样的,当然可能有些是相同的,有些是完全不同的。
【序品约行次第】。修行的次第,【初从经卷。若善知识。有所闻见即闻名也】。你看,初从经卷什么?有些人啊,不一定都能碰到善知识,他只是手上恰好有什么因缘得到某一部经典,他自己读经,自己去闻教,只是看这个经典,他就能懂得佛法的道理了,有些人可能手上就没经典啊,比如说他到这里来听讲、听法,从善知识。所谓一个是闻,一个是见,闻是用耳朵去闻,见是自己去读经,即闻名也,都相当于闻名闻佛法之名。
【闻故推理体显】,你看,听闻之后就要去推理,就自己去修行,去推敲,去思维,去修行,最终才能显这个实相之体,才明白这个实相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吧?闻后要起思,思后要修,闻思修,到后面才会有证悟。
【显体须行】,你看,显体就要有具体的修行。【行即因果宗也】,因果就代表宗,宗者,趣也,从因趣果,知道吗?它就像一条道路,从第一步开始起,到最后一步目的地,就告诉你怎么修行的一个方法,或者修行的一个道路,你按照这条道路去走,最终就能成就成佛的果。当然成佛的果是最后这个顶点、终点才是成佛的果,前面的所有的过程都是修行的因,成佛的因,但是整个这个才代表什么,所有的宗,有因有果,才叫做宗。
你不是说,我一下就证得这个果,怎么可能呢?没有因,哪来的果?没有果,你这个因也成就不了。你没有佛果,你最终是到底要去哪里?你这个因是为了什么呢?有些人说我不为了什么,不为了什么才怪,天天不就是发菩提心吗?叫你回向,你要发愿,你要成佛,你要度众生,我不为了什么,我心中无所想,我虽然说了等于没说,才怪!当然希望你能达到这个境界,但你说实话没有成佛之前,你都不可能,你心中肯定只是相对来说不像以前一样的,这个功利心、目的心特别强,但多多少少都会有,不然叫你发愿干吗?你不用发愿,你直接修就行了,你也不用回向,他最终就成佛了。但是不行,没有这个过程的话,你说句实话,你修行都不能持续下去,不能坚定自己信心的,你没有这种力量作为支持,你是很难持续下去,一直往上走的。所以有些事情说起来太容易,做起来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行自排惑。亦利众生。是用也】。你看,你既然修行了,按照这个宗去修行,修因证果,你自己就能排除种种烦恼,惑就是烦恼。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到最终无明惑全部都排尽了,除尽了,你就成佛了。自然而然这就是自利了,利益自己之后,你自己成佛之后,也就会利益众生。自己利益也算用之义,利益众生也是用之义,所以叫做力用嘛,你自己要有这个力,你才能有这个用,实际上把它分开来也可以说,你得有力气,你才能用得上啊。
打个比方,你得有能力,你得有能量,你能量值都是零了,你用啥用啊?啥都没有,你想用都用不上,你兜里都没钱,你说我搞布施,布施金钱,布施不了,布施金钱布施不了,你又没文化,没知识,你又不懂佛法。你来点法施也修不了,财施也修不了,无畏施,你又贪生怕死,你说你怎么去用啊?什么力都没有,无力了,跟死人差不多了。死人嘛,还可以捐献个器官,你这个还死不死的,还不愿意。死人任人摆布算了,管他愿不愿意,被动捐出去了。你这还,要么你布施吧?你反正也没什么用,要钱没钱,要什么没什么,捐献器官吧,不愿意,还不愿意。所以这个东西,就无所用,无力则无所用。所以我们大家自己学习修行是为了什么?不就是增长自己的力量嘛,增长自己的智慧、福德、种种修行的这么一种善根,你最终才可能去有用,你才会成为有用之才啊。你先得成才嘛,你都不是才,你有什么用啊?
【分别同异。教相也】,分别这个教的同相跟异相,这就是教相。就是不同的经典,它讲的教相有些地方是同的,有些地方是不同的。你就像《法华经》跟《阿含经》,基本这个教相啊,重叠性就几乎为零,明白吗?一个是大乘,一个小乘;一个三藏教,一个就到圆教去了,差别特别大。当然最终我们说它们都是属于佛法,只是一个是半字教,一个是满字教,一个圆满,一个不圆满而已。但是小乘也是小乘佛法嘛,大乘也叫大乘佛法嘛,都是属于整个佛法的体系之中,但是它们之间差别确实很大,这个是它们的义。但是其他的,比如说,后面的通教、别教,差别就相对比三藏教跟圆教之间的差别要小得多,更接近一些。
好,【开示悟入】,你看,又说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亦约行次第】,前面是约教次第,这是约行次第,有教然后有行,我们看看,【法本无开闭。今呼为方便门开。此闻名也】,你看,方便门开,等于是说佛要跟你们大家说法啦,把这个方便门跟大家打开了,大家可以从这个门里面进入到佛法的内部,可以去深入佛法,得到佛法的利益。法本无开闭是什么意思啊?法本没有说,也没有不说,但是有因缘他就说了,没有因缘就不说。大家明白什么意思吗?就是法的本体它不存在于开与闭,或者说与不说这个道理,一切都看众生的因缘。众生的因缘善根已经成就了,佛自然会应现于世,为大众说法;众生的因缘没有到,佛一个不会应现于世,另外也不会说法,这个佛法之缘跟大家就等于说关上了,这个门就关上了。所以能闻到这个名,大家听到这个名字啊,文字、语言啊,听到佛法,本身说明方便门就已经打开了,这个门一打开,好了,后面的全都来了。
然后呢,【示真实相。体也】,有方便门,就能够给大家显示这个真实之相。所以你说不闻法、不读经怎么行啊。有人说我就修行,修行很简单嘛,念念佛就行啦,拜拜佛就可以啦,吃吃斋就可以啦。哪这么容易。为什么要念佛?怎么念佛?何为参禅?禅是什么?为什么要拜?到底是为什么原因呢?怎么去修行呢?怎么修行才不会有偏差呢?你一切都不懂,你就学个外面一个假相动作,还拜,还比谁都拜的多。你拜一百,我二百,三百。你念一万,我二万,三万,当然功德也很大,你就说稀里糊涂修,确实也有功德。但是这个因是远因啊,你现前成就不了啊,你修行的效率太低啦,傻乎乎地在修啊。人家是明理之人,是明眼人在修,人家修行的这个效率远远大于你不知道多少倍啊。
你功用啊,这也是盲修瞎练,弄得不好还出问题,一旦出现问题,你无从去解决。因为你修到一定程度肯定会碰上问题的。你不能说:佛保佑我,我发愿啊,这一生都没有任何障碍。不生病,不着魔,谁也不要找我麻烦,佛全部给我保佑,要是佛不保佑的话,我都不答应,必须要保佑。就这么强迫,不仅就是强迫人,有时还强迫佛菩萨。不然就是说明你佛法不灵,就是佛欺骗我们。这个人什么,这种人的脑子是吧,这人的烦恼得多重啊。
因为你修到一定程度,善根一增长,它就会触发你过去的业力,明白吗?你一有钱啦,稍微有点钱啦,债主就讨上门来,找上门来,讨债啦。你没有钱,穷光蛋,谁都不理你,找你也是白找。最多拿命一条去。拿命也没什么用,钱也找不回来,看你有钱,立即追上门来了,你这个时候就面临考验了。面临考验的时候,你不懂佛法,你手足无措,你说我继续念佛,但是你念佛的这个功力不够啊。你傻乎乎的,你不懂得在念,你这念的效率很低,你这个力量是抵不过这个业力的。所以这个时候没有佛法作为你修行的一个支撑、一个依据,你这个质量就上不去。你的质量提不高的话,你不能上到更高的一个层次,你就没办法去抵御这些业力对你的侵袭。你到这个时候你就会什么呢,就无能为力啦。你要么就上不去,这还好,有些人直接歘一下就掉下来,就会面临考验啊。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句话可不是随随便便说的。当然这说的有点玄乎,道高一尺,魔高突然还来一丈,哪受得了,你道高一尺,魔高一尺二。量不要过得太狠,过得太高,一下受不了。真来个一丈,立即把你这个道给压垮了。你这个绳子只能承重100公斤,来个1000斤,你哪受得了啊,一下就断了,所以这个时候你得为自己积聚更大的力量。
你开始修,第一个从零开始,从一百开始修,修到二百,三百。但是你只有修二百三百的这种方法,这个笨方法只能修到这个程度,再往上,上不去了。一时半会儿肯定是上不去的,然后这个时候考验远远超过你修行的这种力量,你就很难去应付了。所以很多人出现这些问题,为什么我们一直修来修去还修不成,老在这里待着呢。老是这个从头开始,甚至还得倒后,还得退步。所以必须要闻法,不闻法怎么行啊,我们都是说要补课,好好地补补课,我们都是缺营养的,补补营养吧。
那往下,我们看,【自迷得悟。悟。因也。由因故悟果】。你看,自迷,你既然修了这个宗,修了这个因果,就能什么呢,从迷而得悟。既然修行了,悟就是因,最终证实际上才是果,由因故悟果。因中也得有悟,当然到果上你这个悟就更大啦。就开始我们就是说,你不能说糊里糊涂地在修。你先得从这个名字上,从这个理论上要去了悟佛法,然后再通过修行去证悟佛法。一个是解悟,一个是证悟,你没有解悟,你哪来的证悟呢?解都不能理解,你最终还能证得这个东西,亲证这个东西,彻悟,不可能的,这就是宗。
【悟故深入亦令他入。用也】。你看,自己悟入之后,深悟之后,最终让别人也进入这个悟,也能够悟入,这就是用,这是从修行上说的这个用。
【分别同异。教也】。不同的修行的法门,不同的悟,不同的果,这都是讲的教相。你修到哪个程度了?你具体修行是用什么方法,修行证到什么样的一种位置,你这个位置是属什么阶段,你都得了知、清楚。不然你就错了因果,知道吗?你明明还没有修成呢,以为自己开悟了,哎呀,高兴的不得了,天天都向别人宣说,一下就什么,说大妄语了。很容易就着魔了,这种人,知道吗?
所以你不学佛法,怎么通过这个经典去认证你呢?它经典里面就会有些地方说得很清楚,你修到这种时候是什么一种情况。你的思想境界、你的悟入能达到哪个阶段。你不看,不懂,然后你自己修到一定程度,你也不知道,我到底修到哪里呢。然后误以为自己修到很高了,已经解脱了。太多的人了,像很多外道就是这样子的,修到非想非非想天,以为自己证悟了,已经出离三界了,错了。最终又掉下来,一掉就掉到三恶道里面去。他搞不清楚,他不懂佛法。【今之五义。依序品扶行次第也】。好,这是讲到这个生起次第,这是这个阶段。
【四开合者。五章共释一经】。五章是什么呢,五重玄义,都是为了共同来解释这一部经典的。【种种分别。令易解故】,为什么把它分成五章,就是分别从五个方面去分析、去解释这一部经典,让众生对整个经典容易去理解。
【凡三种开合】。你看,这怕光给你们讲五重玄义啊,你们些东西还是不明白,又进行开合。开,把它展开了;合,把它合拢。有些地方就什么呢,讲得详细一些,有些地方呢,就讲得简略一点。反正是应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来给大家进行宣讲。
具体下面就有,【谓五种十种譬喻】。分这三种情况:一个是五种,一个是十种,一个是譬喻。
首先我们看这个五种。【初释名通论事理。显体专论理。宗用但论事。教相分别事理】。先从这个事理方面去讲,知道吗?第一重叫释名,释名是通论事理:又讲了事,又讲了理。但是到了第二重,五重玄义第二重显体是专门说理,它不说事。因为这个体就是理体,它跟事没任何关系。体是什么,是实相。实相就是我们本来自有的天然之理,它跟这个所有的事没有什么相干,所以叫专论理。宗用呢,就是但论事。宗,怎么修行。自己修行之后,这个用怎么去化他,教化众生都是说的修因证果。一个是自行因果,自己修行证果,一个是最后利益众生,让众生也修因证果。都是说的因果的事相。所以说这个宗用,第三重、第四重都属于事。
然后教相是分别事理,所有的教法、不同的教法,都从事和理上去进行分别,让大家真正地去了解清楚。你光通论,简单地说说,你弄不清楚,光一个名字,所以最终还得有教相。就得讨论啊,就得详细地给你们解释啊、分别清楚啊,大家才能一目了然。所以说为什么我们还得去看祖师的这些著作、论点,他们对于这个教相的理解,超出我们的能力很远。我们自己去辨别这个教相,你分辨不出来的,搞不清楚,祖师帮我们弄出来了,理顺了,你看,哎呦,就这么回事,太好了。现成的这个成果去享受,太舒服了。好,这是从事理方面说,分别对应这五重玄义。
大家就记住了啊,不出理事,就是五重玄义不出理和事这两个字之外。
第一重:释名是通论事理;
第二重:辩体是专论理;
第三重第四重,宗和用是什么呢?专说事;
最后教相是什么呢?分别事理。
你看,这就有开有合了。事理那就是开;光说理,专说事,那就是合;到最终分别事理,又把它开了。大家明白这个意思吗?这就是佛说法的一种方便。有些时候就专门给你说理,有的时候就专门给你说事。有些人说事,光说事不说理我不满足,这佛法说得不圆满。不是这个意思,是你没有理解到那层意思,你真正理解到了,好办了,事中有理、理中就有事,最终就知道理事不二。那为什么佛是在那个时候只说理或者只说事呢?他是针对这么一种说法的因缘。并不是佛不说其他另外一个方面,这都是说法的一种方便、一种因缘。
好,我们再看后面有教和行,来分别对应五重玄义。【释名通说教行。显体非教非行。宗用但行。教相但教】,很有意思,反正就是层层给我们剖析。前面是用事理来对应五重玄义,这里是用教和行再对应五重玄义。释名通说有教,有教有行。光有教,只是理论上的,还得有修行啊。显体非教非行,体是不属于教和行这个范畴之内的。它是理体,理体,教不可说,行也不可修,叫无修、无说、无证、无言、无相,那怎么属于教行之内的呢?都不属于。那么宗用呢?但行,就是依教而行。前面这个释名已经说了教,那我们宗和用呢就是依教而行,一个自己通过行自己能够成就,最终也能够用我的行去成就其他的众生。教相呢?但教,教相主要是分别这个教法的,它只属于教。所以又把这个五重玄义又进行很好的一个什么,把它归类,进行一个分析。后面又有因果来分别对应这个五重玄义。
我们再看,【释名通说因果。显体非因非果。宗自因果。用教他因果。教相分别上法耳】。这个释名第一章是通说因果,跟前面差不多是一样的。反正释名都是通说,不管是事理也好、教行也好、因果也好,统统都是通说。显体呢,就非因非果。你说这个实相是属于因呢?还是属于果呢?既不属于因,也不属于果。如果它属于因,那会有什么麻烦呢?属于果,又会有什么麻烦呢?有因,因就有开始,这开始就叫什么呢?生;有果,最终结果了,就有灭。有因有果有事相肯定就会有生有灭,对不对啊?好,有生灭的话,这还叫我们的实相吗?它是属于生灭之法。我们要证得的是非生非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实相之体。你来个生灭的东西,来个因果的东西,那不完了!它就有生灭相,那就不行了,所以说这个体是非因非果、非事非理。说事说理,实际上最终来说,前面这个第一重,如果说非事非理都可以,但是它本身是代表理体,这个理体呢实际上又是非事非理的,很难用理体,用理和事来说明的,中间是非教非行。
好,宗呢?是自行的因果。是自己修行,就是佛自己修行成就佛道,它属于自行因果。用,是佛成佛之后来教化众生的,叫众生去修因修果,所以叫做教他的因果,教导众生的因果,这是属于用。最后教相是分别上法,分别以上这四重。就说意思是什么:有些是因、有些是果、有些是因果同时都有、有些是属于非因非果,教相统统都要分别出来,要把上面这一切都得说清楚。
好,再往下,一个自行,一个化他。再看看【释名通论自行化他。体非自非他】。你看,反正一到体这里都是双非,基本上都是这样子的。【宗是自行。用是化他。教相分别自他】。通论化他、通论自行化他、教相分别自行化他。宗是什么,自行,用是化他,然后到了体这里就是非自行非化他。所以基本上它这个规律都差不多。
【释名通论说默。体非说非默。宗默。用说。教相分别(云云)】。这说得也很有意思,说还是不说。说是用语言说出来,默是沉默,默然就是不说,不言不语。那么释名是通论说默,又有说,又有不说,他都说到了。体呢?是非说非默。你是说也不是,你说不说也不行,反正你就是无法表达,你很难用一个字眼、用一种状态去描述他。所以说属于非说非默。
宗呢?默。就是佛自己修行,佛的境界不一样,他就不用说了,自己成就了。我成就佛果,自己成就我还需要说什么呢?再说都是多余的了。佛证得佛果,他自己已经证得,他不需要多言多语,但是要教化众生呢?又必须要说。所以下面用又要说,要化他就不得不说。所以说有些地方的经典就说,从无言说之中而说法,叫无说而说,有些时候说而无说。不经常就有嘛,我说法四十九年,未曾说一法,度了这么多众生,实际上无一众生可度。佛的境界是无众生可度、无法可说,但实际上为了度你们这些众生呢,又必须要说。
但最终又把这两个为什么要结合在一起呢?我是不得已,实际上我自己是不想说,也没必要说,也不是想不想,就是没有必要说。我都已经证得了,但是我要不说就没办法利益众生啊!所以从无言说之中,从自己的这个不言说的境界之中,为了方便利益众生,又要说法去利益众生。不然佛佛之间你还懒得去说这些东西,你说的东西我都懂,你说啥,没必要说了。就是为了你们不懂的、不开窍的,那得说,没办法了。也不是说没办法,实际上佛就喜欢干这事儿。这样我就带情绪化了,有什么喜欢不喜欢,随缘嘛,水清则月现。没办法,佛是发了这个愿,没办法,他不干也不行。我们也得发这个愿啊,自行化他,自度度他。要度一切众生。众生不度尽不成佛。不证菩提怎么怎么,地藏菩萨更不得了。
好,我们再看,下面还有十种。上面五种已经说过了。事理啊,教行啊,因果啊,什么自行化他,还有说默啊,都说过了。这是五种。这等于是一种合。五种对五种也没把它打开,就大概是这个意思,分别对应。下面十种就算是开了。我们看看是哪十种。实际上就是十种三法。这里讲十种三法可麻烦了,这十种三法没时间给大家多讲。好在后面我们还会有很多内容。后面会细讲。真要现在讲的话,没必要。因为大家还没看到相应的这个文字。你去讲这些东西,你也听不太懂。
【十种者。释名总论三轨】,就是天台宗喜欢把很多东西都归结一个三字。它以三这个数目来对应很多的一切法。十种三法,这里说的是十种三法。实际上一切法都可以分为三法。我们看,简单叫三轨。这个三轨实际上就跟三法差不多意思。
【释名总论三轨。体宗用开对三轨。教相分别三轨】,这什么意思呢?释名是总论三轨,这什么轨呢?叫什么呢,真性轨,观照轨,资成轨。大家听说过没有,可能有些听说过,看过也忘了。真性,真假的真,性格的性,自性的性。真性轨,相当于我们本身的佛性。观照轨,相当于什么呢,修行。资成轨,需要的种种因缘。就相当于是什么,一个正因佛性,一个是了因佛性,一个是缘因佛性。三轨分别对应三种佛性。真性轨相当于正因佛性;观照轨对应的是什么呢?了因佛性;还一个资成轨。观照,就是我们说观察的观,照见的照,照见五蕴皆空嘛,观照轨。资成轨,资是资本的资,成是成就的成。资成轨相对应的是缘因佛性。
为什么叫做轨呢?我们说轨持义。任持自性,轨生物解。就是说一切的法,它都有自己独特的一个特性。每一个法跟其他的法之间它是有自己特别的地方。这个特性是跟其他地方、跟其他法是不同的。你只有知道这个性,这个特性,就知道它对应的是哪个法。明白什么意思吗?了解了它的性,特性,你就知道这个特性背后所对应的是哪个法。任持自性,轨生物解。什么叫任持呢?它能够永远地保持自己的这个性,自性,这个特性的东西它不会改变。轨生物解是什么呢?你按照它这个轨道,按照它这个的特性,沿着它这个轨道去了解它的特性之后,你就知道它对应的是什么物。物解嘛,你就知道这是什么东西,那是什么东西。
打个比方我们一看,大家有这个经验,这是金子,这是银子。它长什么样,见过。现在给你看,哦,就发现它是金子,它是银子。小孩什么都不懂,长大了他就开始慢慢懂了。没见过,见过就知道了。这个水是湿的,那个地是什么呢?是坚的。火是热的,风是什么,流动的,是种气体。你经过这些它的特性的东西,了解。哦,起风了,你看外面东西在动,空气在流动,起风了。比如说,夏天一看,开空调了,有凉气了吗?有冷气了吗?你根据这些东西就知道,原来开空调了。就是任持自性,轨生物解。它每个事情都有它自己的特性,独特的地方,有它自己独特的一面。通过这个东西就能反过去朔本追源。了解它对应的是哪个法。打个比方,你经常看这个人写字,对他的字已经了熟于胸,知道他写的是什么样的一种字体,什么一种风格。后来,你只看到这个字,还没见到这个人。说,哎,这是某某写的,一猜一个准。不是猜,你就能辨识了。所以这个法、这个轨就是这样子。
所以我们学习佛法,大家也得上轨道嘛。你不懂佛法,不懂得佛法的特性,不懂得佛法的基本原理,你怎么按照这个轨道去修行呢?你叫做不上路,修行不上路,瞎跑,到处乱窜,盲修瞎练。这里已经给你铺上轨了,这个轨就是佛给你讲的法。你就按照佛的法,如法去修行啊。你偏偏不去,我不想看,不懂,我自己心里想就可以,我想怎么修就怎么修。我想听就听,我不想听就不听。没有任何的规律,没有任何的规则,你最终肯定就得出问题。你最终修来修去,就不是这个道路最终指向的成佛的这个目的地了,可能修到其他地方去了。你出轨了!当然我不是说世间的那个出轨,佛法也出轨啊。你不按照这个轨道,你不懂得,你都不知道这个轨道。
也就是说,为什么佛法会有清规呀,戒律呀,就是来降伏我们自己的这些不良习惯、不良的行为。不然就不老老实实去修。你说佛容易吗?我也不想让你们这么难受,你们觉得难受。但是不难受的话以后你就更难受。现在所谓的难受是为了以后好受,让你以后成就。你所谓的难受不难受,你自己根本搞不清楚。你以为是难受,好像对自己是束缚,实际上是为了你好。但是你不懂啊,我是过来人,我告诉你。就像以前现在家长教小孩,我是过来人,你现在不懂,你太年轻了,这条路不能走呀。但小孩就不听,他就走了。最终后悔了,走错了呗。肯定也是受了种种伤害,然后回过头来,终于懂了。他不自己走,他还不知道。但是教了一遍,下次又忘了。
体宗用开对三轨。分别对应这三轨。那么体对应的是什么轨呢?真性轨;宗对应的是什么轨呢?观照轨;用对应的是什么呢?资成轨。体宗用分别对应这三轨。所以你看这佛法到了天台宗这里简直就太圆融了,知道吗?头头是道,触境皆通,一切都是通途。没有任何障碍。
最后,教相分别三轨。它是把三轨都进行细微的、仔细的分别。也不是专讲哪一个轨,三个轨都讲到了。好,三轨是对所有三法的一个总称。跟这个十种三法还不相干。轨,又有说叫三法。轨道,任持自性嘛。轨者,轨持也。它是所有三法的一个总称。然后第一个三法是三道。【释名总论三道。体宗用开对三道。教相分别三道。乃至第十】。你看这就不说了,乃至第十。第十,最后一个是什么,三德。【释名总论三德。体宗用开对三德。教相分别三德(云云)】。你看,省略了,就是这个意思,不说了,等等等,等等等,不说了。就是实际上十个三法里面只说了两个,一个是三道,一个是三德。三道是十法里面第一个三法,三德是十法里面最后一个三法,中间还有八个都没说,实际上也不着急,以后肯定会说的,说多了太麻烦。
三道,哪三道呢?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难道就这三道吗?不是吧。哪三道呢?有没有人大声说出来,哪三道?谁知道?不知道,一道都不知道,不要说三道了。惑、业、苦三道,大家就记住了。我说第一遍希望大家都能记住,等到我以后说二遍三遍再记住,说明这个根器太差了。惑业苦,惑,迷惑的惑,迷惑就是烦恼;业,业力的业,造业嘛,行为嘛,你迷惑、不知道、无知,你就会造业,造了种种业就会什么呢,苦,受种种苦果,苦报,惑业苦三道。那么苦道对应的是什么呢,对应的前面这个我们说的正因佛性也好,如果是按照三轨的话,属于真性轨,苦道;然后业道对应的是什么呢,业道对应的是观照轨,业道对应的是资成轨;然后后面还有个惑,烦恼道对应的是观照轨。记住啊。
三道,本来我们众生就属于这个三道,由惑造业,由业受苦,受了苦之后,还是惑,还是迷惑,还是无知,又会重新再造业,又会重新再受苦,就是你的老毛病总是犯,你永远都解不开这个疙瘩,你就永远都在这个三道之中轮回,明白吗?并不是你受了苦之后,你突然就明白了。你不闻佛法,你永远不会明白。所以在苦的时候,你还是什么呢?还是惑,还是迷惑的,只是把它分成三个而已。你在受苦的时候呢,并不是我就改过自新,我不造业了,我要修行,我只做好事,不做坏人了,你还是这个恶性不改,还会造业。大家明白什么意思吗?说是说三个轮转,实际上三中就是一,三就是一,一中就有三,同样你造业的时候,就决定你肯定会受苦果。
你为什么会造业呢?就是因为你迷惑无知,你迷惑无知肯定就会造业,因为你迷惑无知,你后面没什么好果子吃,肯定结果不会好到哪里去。无知之人、愚蠢的人,他最终还会获得怎么好的质量的生命出来呢,他的命运就只能在六道之中轮转,六道之中轮转并不是说他就随便就能出来,没有闻到佛法之前,他没有解惑之前,他永远出不了这个六道轮回。
所以最重要的是惑要解,怎么解惑啊?听闻佛法。要么自己去读经、读教,要么听善知识给我们开导,解了一些迷惑之后,你才会改变自己的行为,是不是?解了惑,从思想观念解决自己的一些问题了。原来是这么认识生命的,价值观人生观都出问题,三观很不好啊,改造三观呗,变得更好一些,思想观念有了提升,你的行为才能提升,你的行为提升了,以后你的结果才能越来越好。
所以一切都是从思想开始改变的,那么思想怎么去改变呢?你得听闻佛法啊,你得明理啊,你得去思维、思考啊,你得求上进,你什么都不懂,你怎么修行啊?你往那儿傻呼呼一坐,我打坐,怎么修?搞不清楚,就坐,不要想,它自然就来了。我什么不想,他静下来,他一切智慧就出来了。有这么简单吗?一句话就完事儿了,修行如果都这么简单的话,你这个人太了不起了,你真有智慧,你真有善根,往这一坐,什么都不想,就成了。修行就是一句话的事儿,你以为你是佛啊,不可能的,没那么简单。
好,再看往下,三德,再把三德说一下啊,三德是哪三种德?这讲过了。先从法身德说起啊,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分别对应这个三轨,真性轨,观照轨,资成轨。法身德对应真性轨,般若德对应观照轨,解脱德对应的是资成轨,都按照这个顺序来,三德对应三轨。
所以我们看,实际上三道是属于生死凡夫。三德是什么,是成就佛果才具备的,但居然他们之间也能完全地对应起来,就说我们即使是在生死凡夫之中,你是迷惑的,你是颠倒的,你是受种种苦的,造种种业的,你当下也具备成就三德的这个基础,明白吗?你只有经过自己修行、改变,你的生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一个变化。惑道,比如说第一个惑道,不是惑道,我们不说惑业苦。从苦道开始说起了,苦道就变成法身德,业道就变成解脱德,惑道就变成什么呢般若德。惑,解除了迷惑,用什么解除迷惑?般若,用智慧去解决。怎么去解决你的业力行为呢?解脱德,原来是解脱,你造成种种苦业是束缚自己的,把自己绑在这个苦海之中,六道之中,你出不去的,不得自由,想快乐不快乐,想远离生死,却要生生灭灭,一次一次来世间受生受死,现在要修解脱,修种种法门,去解决这些生死之业。最终生死之业解决了,然后烦恼解除了,你就成就法身德,成就法身圆满了,圆满菩提了。虽然是一个最低的,一个是最高的,但之间完全是可以联系起来的。
当然中间还有八个,我想想还有哪八个,那都得背一背的,有时候还背不下来。第一个是三道嘛,道、识、性、般若、菩提、大乘、身,还有是涅槃、三宝、德,大概是这几个,十个出来了。三道,三识,心识的识,认识的识,性,三佛性,三般若,三菩提,三大乘,三身,佛有三身嘛,三种涅槃,三宝,佛法僧三宝,最后是三德,十种,十种三法都可以一一地对应,具体怎么对应的,我们没时间说了,这展开来咱们现在也没这么多文字,大家听了也记不下来,没必要讲,后面会讲到啊,有得是时间嘛。大概都是这个套路,大概都是这个套路啊。
好,再往后还有譬喻,知道吗?这譬喻我们看怎么譬喻的,【譬喻者。譬如总名人身。开身则有识。命。暖】。譬如总名,人身,用这个人身来作譬,身体,那么这个身体打开之后呢,它有识、有命、有暖,分成这三种。什么叫做识?心识。我们佛教不是万法唯识嘛,一切唯心,万法唯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种都有说法。我们离不开这个识,我们所有的生灭的流动、生命的这种延续,都是因为这个识的存在,心识的存在。一心分为八识,八识就是一心,它是支持我们生命体的一个本源。
我们的精神,我们的物质构成,统统都是依这个识而完全融合在一起的。它是我们生命不同阶段的一个链接体,知道吗?从过去到现在,到未来,一直到成佛。成佛之后,也只是转识成智了。转识成智的这个智,跟识之间的本体,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只是一个是染污,一个是清净而已。所以这个识很重要。有识你才会有命,你才会有生命,你没有这个识的话,你的生命靠什么东西来延续呢?靠什么东西来做一个支撑呢?所以说这个识是一个根本,它是核心,生命的核心的一个条件。然后其他的所有的条件都是围绕这个心识而展开的,而构成的。
就像我们这个人,我们说,你的心是最重要的,或者说你的大脑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部位相对是次要的。没有这个东西,你的生命就无法依存,无法延续,知道吗?你从一生到另外一生,都得靠这个心识来支撑。你生命可以灭,命可以没有了,性命可以断了,但是新的生命它又会产生。为什么它会产生呢?因为你还有识在,你这个生命本源,它没破,它没有断,它永远也不会断。这个识里面又有很多的种子,知道吗?这个种子结的果,这个果已经收完这个果报了,你这个生命就结束了,这个阶段暂时就告一个段落。告一个段落,它又有新的种子,又成熟了。下一期生命到哪去了呢?又看到这个识种,还有这个新的生命又产生了。依识而产生,依识而成就新的生命。
有生命当然就会有暖,暖是一种气,温暖,暖气。当然我们说后面是分别,分别是什么呢?分别教相。就把这个身体呢,当做释名。把这个【总名人身,开身则有识命暖】,识命暖,就相当体宗用,这就后面说了啊,【分别诸身,贵贱贤愚,种种差降】。每个人的身体都是有贵、有贱、有贤、有愚,没有一个完全相同的人,是吧?每个人的身体都不一样。有些人长得好看一点,有些人长得稍微难看一点。有些生下来就是富贵之家,有些人生下来就是贫穷,贫苦孩子。有些人很聪明、很贤良,有些人就很愚蠢,甚至非常恶劣,是吧。种种差别,差就是差别,降,升降,就有高低。
这个【人身譬名】,就相当五重玄义,第一个就是释名。【识以譬体】譬喻这个体,【命以譬宗,暖以譬用,分别譬教相(云云)】。所以说,佛法讲得多好。人的身体,把它不同的进行一个分析,然后又分别对应五重玄义。为什么要这么讲呢,为什么呢?对吧。不厌其烦地,无非说明什么问题,说明我们现在给大家讲的五重玄义,是多么的重要。是多么的不可思议,是多么的了不起。就这个五重玄义,或开或合,能够容受,能够包容一切佛法,能够含摄一切世间法。你的人体的生命分析,用五重玄义也可以。然后前面的什么什么因果、什么体用、教行、事理,都不离五重玄义。然后后面还有一个开,更不得了,十种三法。所有的三法,从凡夫到圣人,到最终成就佛,都可以用十种三法来进行概括。而十种三法又能对应五重玄义。大家明白什么意思了吧。释名是通论,教相是分别。然后中间体宗用。分别对应三种三法,三法之中的其中的一法。就这么简单啊。
进行一个小结了啊。大家听明白没有?就这么容易。所以说,你要是不了解五重玄义,不但是佛法搞不懂,世间法你也不明白。当然,佛法搞不懂的,世间法也不会明白到哪去,明白吗?真正要了解世间法,必须要搞清楚佛法。如果你仅仅是在世间法去了解世间法,你世间法永远搞不明白。如果你能搞明白了,世间法当下就是佛法。就是因为你搞不明白,所以你为什么还在生死轮回,就这么简单。你只有用更高的一个角度,去观察俯瞰这个世间法,你才能全面看清楚。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世间真面目,只缘身在生死中。你在生死之中,你怎么能够看破生死嘛。你只有超越生死的这种智慧,才能看明白这个生死的真相。你天天都在生死里面混,你自己都是稀里糊涂的,我突然一下悟了,才奇怪呢。不是靠听闻佛法,不是佛教导你,你能悟吗?你有那本事啊?是不是啊。你以为你是辟支佛啊,独觉呀,是吧。独觉也没有完全开悟啊。他开悟到这个时候,最终还得靠佛啊。不然他上不去了,什么意思呢,就是你永远要找比自己强的人,比自己有智慧的人,作为自己的老师,你才有可能往上提升。世间没有这么一个绝顶聪明的人,无师自通,是吧。我们说的无师智,一切智,什么自然智,怎么突然成就,那都是个假名。当然你成就了,当然就不需要师父了。成就了,我已经成佛了,那干嘛还需要师父,叫无师智嘛。自然智,本来天然就有的这个佛性嘛,自然智嘛,是吧。但是怎么才能证得那些东西呢?你还得靠三宝啊,靠老师,靠善知识啊。
所以就讲这些东西。所以大家要好好知道了。为什么你要好好去寻求真正的佛法,寻求善知识,寻找好的因缘。实际上就是为自己以后,生命的提升、生命质量的提高,开辟更好的一个因缘,开辟更好的一个空间,才有这个机会呀,是吧。现在开始要种种子,为以后做准备。现在都不努力,以后就没希望。可不能得过且过了啊,努力吧。
时间快差不多了,不休息了,也没法休息了。听懂了吧?没听懂。没听懂很正常啊。听懂一些就不错,能够完全听懂啊,真了不起啊。所以说我们,去了解这个生命,世间的生命、生死法也能用这个五重玄义,也能用天台的圆教进行分析,知道吗?实际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只是在这个因果方面,是完全颠倒的。一个是世间因果,一个是出世间因果,就在这个地方。从这个体上,没什么关系,体大家永远都是一样的,你不成佛,你这个佛性永远不会失;你成了佛,佛性也就这么多,还是这个。他只是证得,证得就能起用而已。名字,你叫众生,他叫佛,你虽然不好听,也是个名,他也是假名,差不多意思,知道吗?只是名号代表这个义理,代表这个程度、境界就不一样了。那些东西都是假的,关键是什么呢,宗用。你得知道因果,宗用相,知道吗?这几个是差别太大了。宗,你是在造生死因果,佛是告诉你要出世因果;用,佛是为了利益众生,是吧,我们是为了什么,利益自己。为了利益自己呢,害别人也没有关系啊。可以的。一般不都是这么做嘛,糊涂嘛,不知道。以为这样害别人反而能利益自己,错了。暂时好像是利益自己,实际上最终得到自害呀,害自己更大是吧。最后就是教相,你得听佛法,你得分别教相,你得懂这个教相,你才知道自己适合修哪个法门,你在什么位置应该修哪个法门。你一切都不懂,怎么去修啊?所以这些方面都是我们经过学习,经过修行,经过努力,才一步一步往上提升的。至于这个名字假名没有什么关系,这个体嘛,原来就有,现在也不会失去,未来也不会多得一点点。在佛不增,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就那么回事。
【第五料简者】。料简实际上就是问答。下边我们看第一个问。【若为莲故华。华果必俱。将不堕因中有果耶。答。因中有果。旧医邪法。已为初教所破。尚非粗权实义。况是妙因妙果。新医真乳法耶】。这可不好懂是吧。别问他答的是什么意思,你就光看他问,就搞不清楚他到底问的是啥。【为莲故华。华果必俱】。为莲故华,什么叫做为莲故华呢?什么意思?开这个华是为了结这个果,知道吗?要结这个果之前先得开华,没有开华哪有结果?华代表什么呢?因,莲代表果。我为了证得成佛的果,就告诉你们必须要修成佛之因。你要证得成佛之果要必须修成佛之因。我的目的是直接指向佛果的,但是我的目的是为了莲,为了这个佛果,但是要有相对的这个因、有这个华才行啊。所以这个华是为这个莲准备的,知道什么意思吗?就是为实而开权。就是我现在说这些方便法门,不是让你们仅仅证得个什么阿罗汉啊、声闻、菩萨就完事了,我最后的目的是为了让你们成佛。就像我们现在来学习来闻法,最终都是为了要成佛。你的目的要搞清楚,你现在虽然是在这个阶段,但我一切的目标都是指向最后的成佛。我不图其他的想法,我一切修行的功德,都是为了成就菩提,回向菩提。你不是回向:我以后要发财,我成为百亿富翁、千亿富翁,我世界第一富,我下辈子我做天人,我成为世间最漂亮的女人,我要成为世间的转轮圣王。不是为了这些果,而是为了成佛之果。千万不要随便发愿,不要随便回向,回向就是为了菩提。
有些人说,哎呀我都想,我又想成佛,我又想发财,我还想做做天王,试试看也挺好玩的,去天上再混混。完了,最终佛做不成了。只做天王,没机会了,知道吗?你的心杂,乱了。杂乱的东西最终是成就不了佛道的。本来你完全就指向这个佛道,你很快就成佛了,结果你这个好。人家成佛都无量阿僧祇劫了,你还在这里混呢。华果必俱是什么意思?因中有果。华就代表因,莲就代表果。那意思是什么?为莲故华。最终是不是这个因中就有果呢?你这个华是为果所准备的,是不是这个因最终就代表这个果呢?所以说将不堕因中有果。但是因中有果是属于什么呢?属于外道。我们称因赅果海,果彻因缘。有时候说你光修因的时候就代表成佛,什么你一念佛,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阿弥陀,皆已成佛道。你就说这不就是因中有果嘛,你看还没成佛呢,散乱心到寺院之中刚一念佛,这个人就已经成佛道了。不是代表这个意思,这只是从理上去说的,知道吗?你虽然做了很细微的一个功德,但是最终决定能够成佛。但并不是说你现在当下就已经成佛了。就是因跟果之间,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要等很长的时间,最终才能成就的。
当然说因中是不是有果呢?因中有果肯定错了。因中有果那还果干嘛?有因就够了。这是属于外道的一种邪见,这是为佛教所破的。下面就回答,因中有果旧医邪法。这个旧医,就是指外道。邪法,邪见,不正确的。已为初教所破。三藏教就是佛教里面最低层次的三藏教,就已经破斥它了。那怎么能算是佛法。现在我说的是圆教啊,你怎么还说我是因中有果?根本就不是这个意思。
【尚非粗权实义】,粗权,三藏教是属于粗嘛,它属于权教嘛,所以叫粗权实义。【何况是妙因妙果。新医真乳法耶】。何况现在我说的是法华的圆教呢,它怎么可能是属于因中有果呢?这说的什么意思呢?外道是真正的执著因中有果,而佛教通过这个莲花的譬喻,比如说为莲故华。为果故因,为权开实。开权显实的时候,就废权归实,然后权实不二。好像这个因果之间它是有一定的关系,因果相互之间,因中有果也好,果中有因也好,但实际上它都是用这种譬喻来说明,我们修因必须直接针对这个佛果。就是你发心任何一念一举一动都要为成佛做准备。你都是要明白自己的佛性,你知道你自己在做什么。这样的话你最终才能真正的成就,能够很快地去明白这个道理,证得这个道理。但并不是让你当下执著因中就有果。但是外道就不一样因中就有果,不需要修,不要修什么果,因中就有了,有些时候是果中有因的也有,有些时候无因无果。哪有什么因果?我做的这个事情跟我最终得到的结果没有任何联系。他有这样子的。有些是邪因邪果,他就不讲理了,知道吗?佛教讲的这些东西是一种方便,他并不是说代表就是因中有果。大家千万不要这么以为。
说权实不二,是从不二法说起的。难道佛仅仅说不二法吗?佛还说分别法,佛依二谛说法,大家清楚了。一个是世俗谛,一个是第一义谛,或者叫胜义谛。胜义谛是不二法,是平等的,没有分别的。因和果叫因果不二,也不能叫因中有果,也不能叫果中不因,它就是因果不二。如果是世俗谛的话,因就是因,果就是果,因和果是有差别的。你就专挑一个说,这能代表整个佛法吗?不行的。明白吗?永远都不离开。这是佛教的什么,我们说叫齐头并进,鸟之双翼,一个翅膀就飞不起来了。你说:行了,我已经修成了,佛本来就是不二法,世法就是佛法。傻子,脑子有问题,这一听就是著魔了。失心疯呗,脑子精神病呗,很多人就这样子的。
好再往下,【问。华以喻权。权是小乘之法。则不应破于草庵。草庵既破。何得以华喻权】。草庵代表就是权法,代表就是小乘之法。你既然破了小乘,没有权哪里有实呢?比如你说有华才有这个果,没有华怎么会有果呢?把这个草庵破了,那这个果怎么办呢?它就是这个意思。【答。小乘是化他之权。是故须破。今明自行之权。故以华喻耳】。这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权,分为两个权,一个是自行之权,一个是化他之权。化他的权法可以破,这是草庵;自行的权法就不需破。自行权实是佛之自行,化他是为了教化众生。化他的权实,不但权要破,实也要破。这里面说实都得破,告诉你化他的都是属于方便,化他的实法,实法应该是根本的,怎么它是不属于权也要破呀。只要是化他的都通通得破。自行的权就不需要破,自行的实就更不要破了。因为自行的权就是实,自行的实就是权。而化他的权实之间是不存在这种关系的,明白什么意思吗?就是佛的境界跟我们众生的境界是不一样的。什么时候你也证到佛所证到的这个境界的话,你的权跟你的实就跟佛的权实是完全一致的。在你没有成佛之前,佛化他,在度化你的时候,你的权实都不是真正的一种实,你的实不是真正的实,明白这层意思吧?就是你还没有达到那么高的成就,简单就是这么讲,所以必须破。
所以我们这里说的为权故实、为权开实、开权显实都是从佛的权实去讲的,不是从化他的权实去讲的,是从自行权实去讲的。今明自行之权故以华喻也,现在这个权是自行之权不是化他之权,所以这又什么意思呢?就是不需要破了。你的草庵可以破,我的草庵不需要破。你的草庵,你是实实在在住在里头的,你不想离开。这个化城、这个草庵你住得挺舒服的,所以佛需要破。佛这个草庵,这个化城,是佛为了方便度化你示现的,它不是真实的。他也不执著要住草庵,他就说你必须住,我也住在里头很舒服,他从来不这么想,既然没有这个执著的话,他为什么还需要破呢?明白我的意思吗?还不明白啊。你病是真正的病,你病了要吃药,把这病给治了。佛病不是真正的病,你看佛示现病了,哎呦疼,佛你赶紧吃药吧。傻,假的,他不是真病。你看维摩诘居士他病的时候,这么多菩萨都去看他,谁给他带药去了,是不是。不但不带药,人家还得给你治病,还得给你们说法,先治治你们的病吧。我是借这个病,让你们来看我,我恰好借这个机会给你们说法。你说,哎呀,维摩诘居士太不幸了,你生病了。我给你带药来了,你赶紧吃了,吃了就好。人家是装病,知道吗,不是真正病。既然没有病,他干嘛要吃药呢。我们病是真正的病,所以必须要破,赶紧用药去破,去治。明白意思吗?
然后有些人说,我不仅仅是为了修这个小乘,我不住草庵,我要住宝所,我要最终成就。但是你这个成就如果没有达到佛的成就之前,你最终还是差一些。不然你就不需要化他了,你不需要佛来度你了,明白什么意思吗?你的实法跟佛的实法完全就是平等的了,你就是佛了,这个时候。但是在你没有成佛之前,你所谓的实法肯定是不究竟的,所以你的实法也得打个折扣。
打个比方,你有病了,吃药把病给治了,把这个权给破了。药本身代表实法,你吃了药,你还有副作用。吃了药,什么事都没有,我就健康,绝对健康,百分之百健康。肯定得要,什么时候把这药都给去了,你才是真正成佛了。药都不要用了,而这个药的副作用全部都已经没有了,就这个意思。你还需要药,或者药效还没除掉,还有问题。简单就这么说吧,再说就说不清楚了。
【问。文内从火宅至医子。凡七譬。悉不明莲华。何以取此为题】。就是说我们这部经文里面有七个譬喻,有火宅喻一直到最后的医子喻,总共有七种譬喻,都不说莲华。七种譬喻都不用莲华来做为譬喻,但是你为什么取这个名字,把这个经名取叫作莲华经呢?《妙法莲华经》呢?妙法是法,莲华是喻,它是法喻命题。是不是?那你干嘛不取其他的喻,你干嘛用莲华来命题呢?【答。七譬是别。莲华是总】,这个是总喻,其他都是别喻,所以最终举总来设别。我就举莲华这个总的譬喻,来作为它的名字,来把其他东西都包含在这个总名里面,就可以了。
【故冠篇首也】,如果把莲华,那就七个譬喻了,下面接着问。【问。一切法皆佛法】。这里七种譬喻,大家可能有知道的。哪七种?想一想,挺挠头的,我的记性不太好。火宅喻、化城喻、药草喻、医子喻、衣珠喻、顶珠喻、穷子喻。七个譬喻,等于《法华经》里面讲了七个小故事或者七个譬喻,就是为了给我们说明权实的道理,《法华经》这个道理。因为直接跟你讲佛法,你听不懂,用譬喻来说,让你比较显而易见,能够借助其他的东西来了解佛所要说的一个道理。它是七个譬喻。
【一切法皆佛法,何意简权取实为体】。既然说一切法都是佛法,那么权法也是佛法,实法也是佛法,为什么你要简去权法,只是取这个实法作为体呢?难道权法就不能作为我们这个经的经体了吗?只有实法才能作为体吗?一切都是佛法嘛,平等的,权实顿渐,大小偏圆,都应该是平等呀。干嘛偏偏就取这个实呢?把其他的都去掉了。
下面就回答,【答。若开权显实。诸法皆体。若废权显实,如前所用】。如果开权显实,那么权就是实,那么一切法都是实。权法也变成实法了,诸法都是体。这没有错,但若废权显实,把这个权法废掉,只突出这个实法的话,如前所用。就是我们说的,只有这个实相,这个实法才能作体,其他的权法就不能作体了。明白这个意思啊。实际上,他是从两个角度去给我们分析,这个权实之间的一种关系。权实它有不二的关系,也有二的关系,就是有同有异。从它不二的关系来讲,权法也能为体,但必须得开权显实,你才能知道权就是实。没有开权显实之前众生不知道,以为权就是权,实就是实,甚至他都不知道有个实法。即使有个实法,他知道实法和权法之间是有距离的。打个比方,有些菩萨他又听闻声闻法,又听菩萨法,又听佛法。他知道佛法是最高的,菩萨法次之,然后声闻法又更低,他们之间是有差别,是有等级的。最后在法华会上通过佛给他们一开示,开权显实之后,不管是声闻法也好,菩萨法也好,通通最终都归向于佛法,权法当下就变成实法了,权法就不存在了。既使有权法,权法当体也就是实法,所以说权就是实。这个时候呢,诸法都能作为本经的经体,没有错。那是经过佛开权显实了,你才悟得了,才懂得了。如果是废权显实,最终还开权显实之后,这个权就没了,权就变成实了。只存一个实,所以最终就说啊,这个实才是体,这个没错。并不是说权不是体,只是权已经变成实了。打个比方,就是我们现在经过大家治病之后,吃药之后,全都变成健康人了。原来有病人,有健康人,分为两个不同的团体,现在全都是健康人了,没有病人了。我们《法华经》就是让大家都成佛,都变成真正最健康的人,明白这个意思吗?知道了啊,就这个意思啊,废权显实。没有了,前边的权全部都合于实了,会合到这个实法里面去了。
下面,【问。何故双运因果为宗。答。由因至果,果为因所办。若从能办,以因为宗,若从所办,以果为宗。二义本是相成。不得单取。又迹本二文。俱说因果故】。他这个一问实际上有这个意思,就是何故双运因果为宗,为什么不用单因为宗,或者只是说果为宗呢,干嘛又要说因又说果呢?只用因为宗,或者只用果为宗难道不成吗?下面就回答,由因才能得到结果,没有因就没有结果。果为因所办,就是果因为因而能够成就,能够成办。如果果离开因的话,果是没办法成就的。果从哪里来,是从因中而来。若从能办,以因为宗。能办的是因,所办的是果。若从所办,那也以果为宗也可以,就是什么意思呢?你以因为宗,以果为宗,当然也说得过去。从能办的角度可以立因为宗,从所办的角度是可以立果为宗。但实际上这样呢都不全面。
二义本是相成,不得单取。两个东西是不能相互之间离开的。因为有因才有果,因为有果才有因。没有因就没有果,没有果这个因也就不成就了。是吧,因肯定就会有果,知道吗。如果这个因最终没有结果的话,这就不叫因了。所以说又迹本二文。俱说因果故。就是说整个《法华经》分成两部分,一个是迹一个是本。前面说的都是迹,后面说的,后半部说的是本。说过吧,前两次课跟大家说过,前面多少品是说迹的?后面多少品是说本呢?前十四品是说的迹,或者佛的化迹。最后才说的是佛的本地,后十四品说的是本。不管是前半部分还是后半部分,都不离开因果两个字。所以为什么要立因果为宗呢。这才是真正全面啊。两个东西是不能离开的。
【问。论宗简化他因果。明用俱取。自他权实】。这里面问的是什么意思呢?一个是明宗,一个是论用嘛。他说论宗明用都一样,反正改个字,都无所谓。在论宗的时候,只取什么自行的因果,而把化他的因果给去掉了,不属于这个宗。说的自行因果,才是真正的《法华经》的宗,不包括化他因果。因为因果分为两部分:一个是自行因果,佛的自行因果;一个是化他因果,是教化众生的。但是呢,说到后面第四重意思的时候,论这个力用,明这个用的时候,俱取,又有自行因果,又有化他因果,他不把这个化他因果排除在外。又有自行,又有化他,这是什么意思呢?【自他权实。宗论自行。故须简他。用是益他,是故双取】。他说的是两个不同的道理。宗呢,是说的佛的自行,或说的我们大家的、众生的自行也可以。所以说须要简他,不用化他因果,只用自行因果就够了。用呢,是为了利益众生、利益他人的,所以需要双取。又要有自行,又得有化他。
我们说的用里面,一个是利益众生,这个利益众生应该包括两个,包括利益自己啊,自己也是众生之一呀。然后除了自己之外,其他的所有的也还都是众生。大家明白什么意思吧。有些人,哎呀,我都回向给众生了,我怎么就忘了自己了,会不会就没这个功德了啊。多想了是不是?舍不得,怕自己吃亏,知道嘛。修行也怕自己吃亏,哎呀,我应该回向我自己呀,回向我容通自己,早日成就佛道,然后我再回向法界所有的众生,愿他们也成佛道。然后我告诉你,不要回向你自己了,你就回向所有众生,愿大家早成佛道就行了。哎哟,师父我忘了自己,大家都成佛了,以后我成不了佛怎么办,我不回向自己,麻烦了是不是。实际上不知道这个众生就包括你自己了,你难道不是众生吗?你现在已经成佛了吗?所以什么意思呢?实际上就是让你为什么不念自己呢?要忘我。要去掉这些私心杂念,反而更能够增长你的功德。你偏偏就忘不下、放不下,实际上难道你还会因为这个失去,会减少你的功德吗?会减少你最后的这个果报吗?不但不减反而增大。把自己忘记的人,才能得到最终圆满的成就。佛就讲无我嘛。
整个《金刚经》讲的什么,破我、灭罪、成就如来。你得先破我,知道吗?你不破我怎么灭罪呀,心中老有我相,这个罪就灭不了。老在造业,什么事情都是为了自己自私自利,有自我观念的人永远突不破的。这个人你想学佛学不成的,知道吗?大家都明白什么意思了吗?这句话很有深义的。别光看着我笑。师父我们学佛太难了,我业力太重了,我什么时候才修成功呀,你看我听课我又听不懂,让我改变自己毛病我又改不了,别人对我还不尊重,我到哪里都不受待见,哎呀真难受。我,到处都是我,知道吗?你什么时候不说我了,这就是应该的。你这样的人,你的业力、你的修行,你只能享受你这样的待遇,知道吗?你还埋怨啥?欢喜,自在,自然再自然不过了。是吧,你也别嫌差,差你也得吃,也得承受。关键你自己重新去改变你自己,知道吗?不要去报怨,不要去埋怨,不要去心里不平衡。你不要重新再产生新的什么烦恼和业力。过去就过去了,现在承受就完事了。改变现在,一点点一点点,还没修行,还没修几天呢,什么都想要,什么都不满意,怎么可以呀。师父也给不了这么多,是吧,师父自己还有一堆烦恼呢。所以说赶紧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找阿弥陀佛吧,别找我了,师父受不了了,快爆炸啦,崩溃啦。
好,我们再往下啊,看到这里了。【答。宗论自行。故须简他。用是益他。是故双取。又问。用是化他。亦不须自行权实】。这就回答,欲以自利利他故。你看虽然化他,也包括自利呀。有些人说只有化他,那就用化他权实就可以了,就不需要自行权实了呗。他不知道化他之中也包括自利,知道吗?你在利他的时候就包括自利。【并宗亦应然】,这是什么意思呢?并宗,不仅仅是这个用是这样的,宗难道是不是也应该这样呢?【欲自行化他因果。是故应取他也】,下面回答:【化他因果。不能致佛菩提。是故不取】,就是说宗跟用是不一样的,用又有自行因果。又有化他因果。
如果你要问,宗也可以用化他因果,不仅仅是自行因果,那这句话就不对了。他说,化他因果不能成就佛果菩提,不能最终究竟佛道,所以为什么说宗只能选什么呢?自行因果。因为只有自行的权实,自行的这个因果,才能成就什么呢?佛果菩提,化他是成就不了的。只要是化他,都是属于方便。
权,化他的权,是方便之中的方便。化他的实,也是方便之中的实,也不是真正的实,明白吗?就是你教化众生肯定都是从言语上、从文字上、从方便法上去启教的,他不可能究竟成就,不能成佛菩提,所以不取。【是故不取,并用他权实】,不取化他的权实。
下面并,又是一问了,接着这又问的。【并用他权实,亦不能令他至极。亦不应取】。就是在用的里面,你不是包括化他权实了吗?既然化他权实,你说的不能让他成为佛,成就佛果的菩提,那是不是也不应该取呢?只要自行权实就够了呢?你干嘛还用化他权实呢?【答:他宜须此利。是故取也】。就是说,所有的众生、一般的众生需要化他的权实,最终才能达到什么呢?自行权实。化他权实没这个方便的话,众生怎么去成佛呢?明白这个意思吗?而且说句实话,用里面,化他里面,肯定是以化他权实,作为最重要的部分。自行权实,那是最后了,最后要成就佛菩提的时候才用自行权实。前面几乎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全部都是化他的,到最后一招才是自行权实。所以是故取也。
【问:宗用俱明智断。云何分别】。宗和用,明宗呀,论用啊,都同时说明这个智和断,一个是智德,一个是断德。怎么去分别呢?答:这个宗和用还是不一样的。【自行以智德为宗。断德为用。若化他。自行智断俱为宗。化他智断俱为用】,就把它分解了。自行的话,自行的权实,是以智德为宗,断德为用。智德是根本,知道吗?断德是作用,是功用。实际上就说明什么呢?智什么呢?是智慧,所证得的智德。断德什么呢?是断除烦恼。你证得的这个般若,证得的这个实相,最终他是做什么用呢?是为了断除烦恼的。让众生出离烦恼,出离生死。但是如果你自己本身都没有这个般若智慧,或者你自己没有成就佛果菩提,你怎么会有这个用呢?所以有宗才有用。没有宗的话,下面这个用就谈不上。你先得自己成就,你才能去成就别人。你自己都没有成佛,你最终也就没办法让众生去什么呢?成佛。化他就不一样了,自行的智断俱为宗,化他智断俱为用。 化他就低一层了。本来说前面自行的话,智德为宗,断德为用。这好,自行的智断都叫做宗,在化他方面,在用的方面。而化他的智断统统都是用。他们之间的这个分别,这个之间的内容的划分、范围就不一样了。反正到了你这里呀,只要是自行的都是宗,到了化他的智断全部都是用,你再高,那也是用。
【问:何故五章不四不六】,这句话就问得很有意思,实际上很有意思是毫无道理,知道吗?为什么你要立五章,立五重玄义?为什么不来个四重玄义,六重玄义呢?他下面回答也就很有意思,不是直接的回答,很巧妙的回答。【设作四六。亦复生疑。堕无穷问。非也】,什么意思呢?如果我又设了个四重玄义你就会问,为什么不是五?为什么不是六呢?为什么不是三?为什么不是五呢?恰好就是四重玄义呢?我现在立了五重玄义你为什么不是四又不是六呢?反正我只要立一个数字,你就可以这么问,没什么意思,堕无穷问。这个疑问是无穷的,没有任何意义的。
上次看大家提了几个问题,我看时间也到了,算了不说了,还有一点点讲完,把这段讲完,下次好找地方,不然的话不知道讲到哪里来了。这一提的问题我一看就觉得很有问题,就跟这样的,非也。有些问题提的是有点道理,这还是他们做了整理的了,我一看整理了也就不说他们了,什么问题给我整理上来了。有些东西不是不能答,在这个场合不适合提这种问题,或者在这种场合我们没必要去给你做这种答。所以说提问也不是这么容易的。那叫什么好不容易,我们心里都惴惴不安的,不敢随便提问,好不容易提了问题,师父啊法师还这么说我,你看看我下回又怎么提问呀?千万心不要这么怯懦,师父说一次,所谓批评一次你就不敢了,这就不是好学生了。你要学会改变,不是不让你提问,你可以再提问,欢迎你再提问,但希望你提的问题更加有意义有意思一些。
好,下面说,【问。经经各有异意,那得五义共释众经耶】,就是说每部经每部经都有不同的意思,他说的是不同的内容,为什么你都要立这个五重玄义,共同来释所有的经典呢?就天台宗是立的五重玄义来解释一切经典,都是按照五重玄义这么一个格局去进行开解的。你就用这种方法开解,那么他们的意思又不一样,五重玄义你这种方法合适吗?会不会有问题呢?就是这个会怀疑。【答:若经经别释,但得别不得同。今共论五义。得同不失别】。如果经经别释,每个经典解释的方法都不一样,没一个体例,没一个标准,那只得别,不得同。那我现在立一个五重玄义,每个经典都可以从这五个方面进行剖析,进行解释。立下这么一个规范的话,既然得到同,也不会失去别。因为具体讲这个五重的话,每一重是不一样的。名字都叫五重玄义,但是释名,每个经名是不一样的吧?辨体,每个经体也不完全一样的吧?后面,明宗论用都是这样的,都会有别。但是这五种方式大家都是共同的。每部经都不离五重玄义,名体宗用相。所以说,用这五重玄义来解释众经,应该相对是,起码到目前为止,中国佛教讲经也好,解经也好,我觉得应该是最高的一种成就,也是最高的一种规范。当然我是学天台的,肯定站在这个角度说。但即使我不是天台的,说句相对客观的话,也绝对是最好的方法之一。我自己私人觉得,比华严宗那个十玄还是要好,知道吧。天台宗就是强一点,不能放弃。你看现在,就是我们像这些讲寺讲寺的,基本上大多跟天台宗有关系,华严宗后面已经不行了,华严宗早已经断得差不多了,说明什么呢?深受我们大家的欢迎的,它还是有市场的。还是得到我们佛教界大家共同的共识,不仅仅是共识,还得拥护啊,它这个法脉才不绝啊,知道吗。华严事实能说明一切,知道嘛。不是大家去争辩,争辩没任何意思。事实你有生命力,你能长期地存在,而且有它存在的价值,就能说明一切。
好了,还有一点点时间。这第一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有问题,哎呀。当然我非常感谢大家,敢于提问。
(佛教看世界有四种无常、无我、无自性、唯识。请慈悲解释后两种。)
这好这解释,首先跟我们讲的《法华经》没什么太大的关系。另外你讲佛教看世界有四种,我不知道你这四种从哪里来的啊。也许只是一经之言,一家之言,你这一解释,无自信怎么讲?唯识怎么讲?这一讲一堂课过去了,我怎么提你这个问呢?虽然这个问答,问题一个要有针对性,首先是我们讲课的内容,另外那个指向一定要具体,你就从一个点上去说。你不要一个范围,师父你跟我讲讲我刚学佛,到底佛法讲的什么内容,全部给我说一遍,阿弥陀佛!这一辈子我都讲不完了。你提这样的问题,提个大问题,怎么给你讲,没法讲,知道吗?所以这个问题,对不起不能回答。不是我对你不满意,确确实实就是我们学一个东西,或者提问是有方式、有技巧的啊!
(阿弥陀佛!顶礼法师,末学请问蕅益大师说《阿弥陀经》是具足华严的奥藏,《法华经》的密髓,伏请法师慈悲开示。)
这句话的话稍微还靠点谱!起码跟我修的这个净土宗有点关系,还稍微愿意回答一下,但不一定答得多好啊。蕅益大师说《阿弥陀经》是具足华严和法华的奥藏,或者是密藏、密意。就是说把《阿弥陀经》提到跟圆教的经典《法华经》跟《华严经》是同一个位置。如果是真正按照天台的判教,咱们平心而论,它不属于圆教,它也不属于法华时,它属于方等。它更多应该属于什么教呢?叫方等教,也就是我们说的通教,明白吗?这是天台宗对净土宗、对《阿弥陀经》它客观的一个评价。站在本宗的角度客观的去评价,我不用说,他们就不同意啊。肯定净土宗就不同意啊,是吧?蕅益大师就不同意啊。蕅益大师也是学天台的,但是他因学了天台,重新再去解读《阿弥陀经》,他的境界就不一样了,明白吗。什么意思呢?如果你仅仅是学一部经典,只是学《阿弥陀经》,你研究一辈子你也研究不出它怎么会有法华、华严的奥藏。你没这悟性,你不是阿弥陀佛,你怎么说得出来?那么一切法都有奥藏,华严、法华奥藏你搞得清楚吗?但从本经它所说的内容说,如果你没有经过佛法的熏修,没有经过法华、华严这些属于无上经典、佛乘经典、一佛乘经典的这些学习研究之后,你是不可能达到这么高的境界,去解读、去理解透这部《阿弥陀经》的。
换句话就是说,他是站在华严和天台的高度,重新再去解读《阿弥陀经》。而不是就一部,就《阿弥陀经》来读《阿弥陀经》的,所以说可以说具足。但大家知道为什么会具足呢?蕅益大师不跟我们说出来,你知道?你会同意?谁都不同意。在蕅益大师之前,从来都没一个人敢说这种话,智者大师都不说,也不说,为什么呢?蕅益大师一个是他学了天台,另外一个人家是归心净土,知道吗?他是净土宗的祖师,人家是发心要宣扬净土宗,当然他就要把这两个结合在一起。所以,离开华严、天台,没有这个佛教的甚深的这个理论的高度,你要去理解净土宗,理解《阿弥陀经》,你能理解透吗?理解不透吧。所以就是告诉大家什么意思呢?你光会念一句佛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你没把佛法最高的这么一个教理的东西给学到、给领会到的话,你修其他的法门,你这个层次、境界是上不去的,就这个意思嘛。方便慈悲,我就已经慈悲开示了。
你只有站在最高处去看一切,你才能把这些东西都能提到相同的高度,明白什么意思嘛?明白。如果你就站在低处,你想腾飞,你想超越,阿弥陀佛,靠阿弥陀佛去吧。到西方极乐世界,等你开悟吧。花开见佛悟无生忍,终于就明白了。否则是不可能的,那是以后的事了,明白吗?
这个问题好多啊,好长。
(顶礼法师最近跟着听师父讲授《妙法莲华经》,开始系统学习《法华玄义》之后,赞叹法华之玄妙,同时也深感末学根性之愚笨,更加觉得弥陀大愿之慈悲。恳请师父开示,教演天台,行修净土,如何在生活中落实?)
教演天台,行修净土,是吧?
(弟子希望随着《法华经》的虔诚深入学习之中,更加努力提升,行修净土信愿行之力。)
想法都很好,愿望都非常美妙,志向也很高远,但是做起来太难了。要我回答,我都修得不怎么样,是吧。教演天台,教演天台就是你对佛陀的教理来说,你要站到最高处,还是一个道理,高瞻远瞩,是不是?你这样的话,才能真正明白佛说一代时教的,我们说最高的指示。以前说,***的指示是最高的指示。这就是佛陀最高的指示,这就是佛法最高的指示。你没有最高的指示,其他的指示都算不了数的,我告诉你。那怎么行修净土?就是用天台宗的教观,来帮助我们重新去理解净土宗,当你的理解程度能够往前推进的时候,你修行就具备更大的一个什么呢?动能。你修行的这个能量、效率完全不同于往日了。但怎么在实际中落实,是不是?你还是老老实实的,先自己好好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就是这个戒定慧,是一个永远绕不开的一个话题,知道吗?即使你说,教已经懂得了,但是在修的方面,你还要什么?脚踏实地。站是站在最高处的,但是实际上修行的话,要从最低处修起,但实际上修在最低处,但是眼睛还得看到最高处,明白什么意思吗?就是你的思想是贯通的,并不是我的眼睛高手低,不是这个意思,我还得踏踏实实地在下边修。但是我对于佛的最高的这么个教理的理解,我完全已经贯通了。所以我即使在修的时候,我知道应该怎么修,碰到问题应该怎么解决,我是在哪个位置在修。所以你修的时候,跟糊里糊涂的修是不一样的,而且在修中确实是有技巧的。
打个比方,我们今天学了这个什么三谛啊,三观、三法啊,你就好好去用。其他先不用,三观你只要先用一观就够了,空观,知道吗?你别来什么假观、中观的,你用不了。你也不是菩萨,菩萨才能修假观,你也还没成佛,更用不了中观。你就把空观给我修修,知道吗?能够看破,能够放下,放下自我,放下虚妄的这个身心的世界。放下虚妄的外在的一些财、色、名、食、睡,把这些看破一些,知道吗?生活将就就行,差不多就行,别太计较了,学会随缘,知道吗?你这些东西都放不下,你还修行,我没有更好的办法告诉你。
要不你就说,你出家,你也出不了家。你要出家,师父收不收,还不一定收,太多出家人,社会也不好弄了,是吧。关键你也不想出家,没那个根器。你说在家学,在家学实际上也不容易。没这个环境,在家我做专业的修行的居士,我什么事都不做了,我一个人居住,跟父母分开住,老婆离婚,分居算了,事实婚姻就是名义上的。妻子、丈夫也不要了都离开,儿女你们自己过自己的,我可不管你们的事了,你们都长大了,没有长大也不管你们了,我就专门做个居士了,我修行。你们不要障碍我,你们要成就我,以后我成佛了第一个就得度你们啊,你要知道我的好处啊,然后把所有的事情都推了,这样修行修不了。然后说,行,那我得跟家里人打成一片啊,跟大家搞好关系啊,得和谐啊。你一和谐又和谐过度了,天天腻在一起,恩恩爱爱。要不是恩爱,就相互之间对立,吵架、打架。饭做的不合口味,家里面这个装修还得我要这样装,你要那样装。买房子,这个房子好,那个房子不行,怎么不早买,现在房子都这么贵了。干嘛?怎么修啊?就没有一个好的方法去修,有好方法去修,你又修不了。你没这个善根,叫你出家你是放不下,叫你做个专门清净的居士,你也没这个福报,说句实话。开始做突飞猛进,发心很猛,到后面修着修着修出毛病来了,是吧。天天就是跟社会完全脱节了,脱节你又受不了。若即若离,你都不成。离得太远,你这个人不正常,是吧?离得太近,挨得太近你又受他们的影响。所以你说你自己不发心、不努力,怎么办啊,是不是?刻苦吧,发奋吧,发愿去吧。
那起码学了天台宗,学了这个教,起码对你来说思想上会有很大的突破,思想观念。但是说也不是一下就能突破的,这个东西天天都得思维,都得去想,知道吗?不是说,我一下听,明白了,师父给我们把道理讲清楚了。一遍两遍哪够啊,师父给你讲,跟你自己想的不一样啊。你回过头来过几天再看看,再重新思维一下,又不一样了。即使思维了对你产生的作用,我们说的化学作用也好,什么作用也好,不完整、不全面啊、不深入啊,它力量还是很弱的,你用又用不上,是吧。所以说从闻思修,不断反反复复地,一次失败再来,两次失败再来,无数次的成功失败再来,都是这样子的。你最终可能才能修出那么一点点的定力来,否则的话不可能的。好,确实是个问题,就这样简单回答了,不简单了,都十一点半了。
(阿弥陀佛,顶礼师父,上次课讲到,不能全部吃法药,世间好多事情也要随顺,不然自己受不了,容易破见及破戒,破见和邪见怎么区别?请师父慈悲开示。)
这个问题问的倒是有点意思,不能全部吃法药,就是你没这个功夫,你吃药吃多了会吃出问题来的,知道吗?都是补药,全部吃,但是你不对症啊,太贪心了,知道吗?相互之间药性是相冲突的。这个药是治你病的,那个药是治你死的,最后病没有治好,把自己治死了,都有可能。我这个要去学,那个要去学,实际上我不希望大家说天天都去学习,天天还要学不一样的东西。你没那个本事,你就算有这个本事,你都没有这个时间,没这个精力。打个比方,我们现在居士林这边开课,有很多法师讲,一周的话可能六堂、七堂,开不同的课,我就想听法,我这个人就爱听法,我哪堂都不缺,我什么都得听。时间长了肯定听不下去了,坚持不了,就算你能坚持,还不如不坚持有时候,一坚持麻烦了知道吗?哎呦,这个师父这么讲,那个法师那么讲,这个经典这么说,那个经典那么说,脑子混乱了。你没办法去把这些不同的药性之间的相冲突的对立面给消除掉,你没法融会贯通,出问题了,知道吗?你还不如专心专意地听一门,一门深入。或者是最多听两门,那就算你了不起了。不要这个听几句,不想听了,那个你听几句又不想听了,听几堂课都听不全,结果什么都装了一点点,什么都学,学得太杂,又不精,又没长性,最终一无所成。不但一无所成,反而最终害了自己,知道吗?
所以大家的话,千万学佛不能贪心。以前师父教徒弟,就你跟着我学就行了,你认了我这个师父,你先跟着我学,学个十年八年再说,还没学两年呢,刚一剃度,受完戒跑了,跟其他师父学去了,为什么?听说那个师父很有名,不是人家讲经讲得好,可能是人家大和尚,徒子徒孙特别多,以后资源特别多。拜吧,就去拜,拜了一阵一看不行,还是觉得有不满意,又跑另外一个地方,最终一无所成。踏踏实实学,老老实实学,人啊首先要学会忠诚,知道吗?你这个人笨一点都没事,先得忠诚。如果忠诚都没达到的话,你这个人再聪明,最终聪明反被聪明误,除非是师父觉得你是个根器,你觉得你这个徒弟根器特别好,你不要象其他徒弟一样的,经过这么一个常规的学习,十年八年,你两年三年就可以去了,到其他地方去了,没问题。经过师父的这个考试测验,及格了可以去了,没有及格,你自己自作主张,基本上都不行的。跟世间的叛逆的不一样,世间的叛逆的人太多了。你偏偏这么说,我就偏偏不这么做,当然最终也有成功的,这跟世间成功完全是两回事。佛法之中你不尊重师父,不尊重三宝,你永远不可能成功的。
有些说这个师父不怎么样啊,讲佛法也不会讲,修行还不行,戒律持得又不严,一无是处。真的一无是处吗?我看你才是一无是处,那就是你的命,是吧?如果你真是这样的材料,说句实话,你有这个福报,你就不会再拜这个师父。你拜这个师父就跟这个师父之间就有缘份。你就说我这个徒弟我特别高,我还瞧不起师父,就是为了当时要出家,没办法了找你,投在了你的门下,剃了度赶紧走,那这样对自己不负责任啊,那这个人根器能上到哪去呢?奇了怪了,是不是,不可能的事。
破见和邪见是什么关系?破见跟邪见不一样。邪是一邪到底,开始就是邪。破见呢,开始具备一定的正见,但是正见呢,不具足、不坚定,后来被其他的事情破坏了,然后把正见就改成邪见了。正见动摇了,站不住脚了,破除了原来的正见,反而归到邪见里面。就像很多人学佛,本来就学得不好,说句实话也没有什么正见,后来听说某种功法好,学去了。后来听说基督教好,一到病来了死了不行了,快死了赶紧基督教去了。你学其他教,行。实际上我们佛教还是比较开放的,我们不排斥其他异教,不太排斥起码是。他反过来还诽谤佛教,这些人真是忘本,是吧?你即使从这里出去的,你也不要说这里多么多么糟糕嘛,是不是。你反过来毁灭佛教、破坏佛教、贬低佛教,这种人我看他学基督教也学不好,学什么教都学不了。这种人良心大大地坏了,已经坏透了,还学什么,什么都学不了。做人都存在问题,严重缺陷的人,到了学佛这里来你一下就改变了吗?不可能的事情,是吧。
破见、破戒,当然破戒还有的救。有些人虽然破戒,那是因为自己各方面因为修行功力不够,到了一定时候,但是他见解没有失,他会悔改,他会忏悔,这种人还能救。破了见了的话,这个人基本上这辈子就完了。破见比破戒的危害性更大,破戒只是暂时的堕落,要受破戒的这个果报,破见的话是长劫的沉沦,一时半会你这个思想观念很难再走入正道,知道吗?他里面这个危害性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所以在佛教里面讲,宁愿破戒,千万不能破见。本来信佛的,以后不信了,诽谤佛法。这种人不能说永世不得超生吧,反正是进了邪魔这一道了,外道这一流了,知道吗?如果是虽然破了戒,戒行有些亏缺,或者杀了生了或者怎么着,但是他经过忏悔,经过修行,他自己对于佛法还是极其的信仰,坚定的,只是自己修行不够,我以后慢慢提高,这个人绝对是没问题的,是可以的。他还是有正确的见解,还是有一颗非常好的心的。这个心都已经变质了,没办法,怎么都不回来了。
师父你能不能慈悲广大,这些精神病院你们去度度他们?度不了。脑子都出了问题了,怎么度啊。这些脑子没出问题的都度不了啊,我们相对比较正常的都度不了,你说我去度,除非师父是佛啊,佛去了都度不了。佛要度的了,这世界人早度光了。有缘份,他得有这个善根,不是说你高明或者是你不高明的问题,先排开这个不说,他自己没这个善根,基本的基础都不具备,说实话都听不进、听不懂,或者反过来去理解,怎么去说,说不了,是吧。先把他的报先受完再说吧。以后等他善根慢慢恢复了,然后再给他施以法药,这个时候才能治得了,这个人一时半会就这么回事,所以大家还是很幸运的,我们大家还是相对是属于比较健康的人,是吧。所以咱们好好修吧。
今天呢,我们就说到这里,最后请大家请合掌,我们来做一个回向。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罪障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
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
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和南圣众。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好,今天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六)
好,有一段日子没跟大家见面了,咱们继续,今天来学习这一部殊胜的《妙法莲华经》。今天应该是,可能第六堂课了吧,差不多是。这个月也只有两次课,这一周和下一周的周五。上一次我们学到七番共解,讲了前面的五番了,今天应该是接着讲第六番了,观心。
我们看这个《玄义》里面说,【六明观心者】,第六番,我们来说明这个观心。【从标章至料简。悉明观心】,就是前面从第一章开始到料简,这五番都是在说明观心,都不离观心这个话题。标章、引证、生起、开合、料简。今天是讲观心。
【心如幻焰。但有名字】。幻焰,就像火焰一样的,它是虚幻的,它没有个具体的物质,只是有个名字,一个假名。为什么说它没这个东西呢?就是说,你是不可琢磨的。心实际上还不像我们外在的东西,它是可以打种种比喻,用其他的物体来进行一个比喻、一个介绍,让我们很好地去理解。这个心本身是无形无相的东西,无色无香的东西。没有大小,没有远近,没有长短,没有黑白。从时间的方面,过去,现在,未来,你都不能说它是属于哪个时间阶段的。你可以说过去也有心,现在也有心,未来也还有心。但是我们经常又看到,佛经里面说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看似好像可以从时间上去分别我们的心。我们说心念念不停,每一念心,它从过去到现在,一直都像流水一样的不停地去迁流。这只是从时间去理解,我们这种心的,这么一种变化。但实际上从心的本质来说,根本就不属于时间性的,也不属于空间性的,它只是我们给它立个名字叫做心。所以你要把它说清楚很难。
【名之为心】,把这个东西呢叫做心。【适言其有。不见色质】,你看,你说它有嘛,它没有具体的这个物质,没有色质,这个色当然不仅仅是指颜色,它更多是指物质,色法。它具体是什么东西呢?不是什么东西,它没有物质,它不是属于物质性的东西。【适言其无】,你要说它没有,【复起虑想】,它又能够思虑,又有种种念想,它能思考问题。所以说它空吧,又不空,它心能思考,心能起种种念想。你说它有嘛,具体又说不出有个什么东西。
【不可以有无思度故】,很有意思,很奇妙。不可以有来思度,也不可以无来思度。你说它有,错了;你说它无,同样也不对。【故名心为妙】。既然是不可思度,佛教里面经常叫什么呢,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就叫做妙,微妙,不可言说,不可想象。只能用微妙这么一种说法,去给它贴一个标签,或者定义它。
【妙心可轨称之为法】。虽然是微妙的这个心,它这个心呢又可以作为一个轨道一样的,可以依它去,这种规律、这种法度去遵循。所以为什么这个法,法就是轨,谁都离不开这个心。一切法从心生,一切法从心灭。一切法的生起、变化、发展,到最终的灭亡,都是从这个心。你离不开心这个轨道,所以说实际上心是一切法的根本。佛教叫做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十方法界所有的一切的法都是从心而出。当然出来之后它有发展,有变化。
【心法非因非果】,你看,它能够生一切法,但自己本身又属于非因非果。【能如理观。即办因果】,你看,能够如理地去观察这个心,就能承办种种因果。当然这个因果的话肯定是什么,出世的因果,不是指世间法的因果了。世间法的因果,从因证果,生生死死,生死轮回。能够如理,这个理是什么,理性,就是我们的自性,或者说佛性。所以叫【是名莲华】,什么叫做莲华?成佛的因果,成佛的自行的因果。莲是果,华是因。
【由一心成观。亦转教余心】。我们成就种种智慧的观照,也是由这个心来成就的。同时呢,我们自己这个心如果能够成就之后呢,也能转教余心,能够度化众生。你有心,众生也有心啊。通过你的心的开悟、证悟。你能把自己所证得的东西去转过来,教化其他的众生,让他们的心也能开悟。
【名之为经。释名竟】,你看,这观心里面也有五章,我们说的五重玄义。这是第一重释名竟。我们名字把它叫做经。就像佛已经成就佛道了,悟得佛法了。然后呢,把佛法转过来去教导我们所有的这些六道的众生,让我们众生最终也能成佛,所以叫做经。我们现在听到的不都是这些东西吗?佛所说的教法从哪里出来呢,从心里面出来,从佛的心里面流出来的。佛心里面流出来的这些法最终又帮助我们回归到我们自己的内心,去悟得我们自己本身的这个佛心。慢慢地开悟,慢慢地开解,通过修行、证果,以后我们也悟得自己本有的这颗佛心。
好,【心本无名。亦无无名】。这都是从各个方面去分析这个心吧。心本来是没有名的,不可思议嘛,哪有什么名字呢?我们说释名,干嘛还得释名啊?但是又多了一句叫亦无无名。你说它没有名,它又有名,心本来就是个名字,然后这些心法、佛法也是个名字。就是说,本来佛法是不可说的,本来佛的心法是不可说的,但是呢如果不把它说出来,众生怎么能够去明白佛法呢?不明白佛法,怎么去证得这个佛心呢?所以说也不是没有名字,本来是不需要说的,但是为了我们众生呢,又不得已必须要说。
【心名不生。亦复不灭】,本来是不生不灭的,在佛的内心,佛心永远是不生不灭的。我们看到佛,哎呦,佛降生了,佛成道了,佛说法了,佛入灭了,好像是有生灭,实际上这都是什么呢,佛示现的,并不是真实的。是为了我们众生,示现八相成道,好像有生灭,实际上是没有生灭的,佛的心永远没有生灭。当然从心中所幻化出来的这些一切相,都是为了应众生的机缘来教化众生,方便示现而已。
所以说【心即实相。初观为因。观成为果】。你看,心即实相这是什么呢?这就是体啊,什么是实相?我们这个心,它跟这个实相的体本来就是一样的,心就是实相。然后初观为因,观成为果。这是什么呢?宗,明宗啊,辨体之后不就是明宗嘛。刚刚去观察这个心的时候,当然你肯定还观不好嘛,修因嘛,等到慢慢观察,越观这个心越来越明亮、越来越开悟了,这个时候到最后一成就证果了,观成为果,所以也不离这个观心。初观心的时候叫做因,最终观心成就了,这就叫做果,这就用观心来概括这个修行的因果,也就是我们说的宗,明宗,
下面呢,【以观心故。恶觉不起。心数尘劳。若同若异。皆被化而转。是为观心标五章竟】。这里就包括用和什么呢,相。前面我们说第一句,以观心故,恶觉不起,心数尘劳,这是什么呢,论用。因为观心的缘故,我们心里的种种恶念就不会生起。你心很纯净,清净无染,这些恶的念头,这些妄念颠倒就不会再生起了,这不就是它的力用吗?对治我们的恶念啊。
心数尘劳是什么呢?心数,心所法,比如说我们说它贪嗔痴慢疑,心所法。心所法有多少个啊?五十一位心所法。心法有几个呢?八个,八个心法,八大心王嘛,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阿赖耶识。心所法就多了,善心所、恶心所,不定心所,各种各样的心所,太多了。这些心,这些心所法,种种烦恼心都不会生起,烦恼心没有了的话,自然这些尘劳就没有了。什么叫做尘劳啊?实际上也属于烦恼,被世间的这些五尘所劳累,受它们的拖累,里面包括什么呢?烦恼,也包括生死。因为观心,所以你自己的这个恶念恶觉不会生起,恶念恶觉不会生起,就不会生起种种烦恼了。大的烦恼没有,小的烦恼也没有,根本的烦恼没有,最终枝末的烦恼也没有。没有烦恼就不会造业了,没有造业就不会受苦果了,就不会受生死的尘劳了,这不就是用吗?
后面,若同若异。皆被化而转,这是属于教相。不管是同,不管是有差别,还是没有差别,最终都被教化,都被转化。是为观心标五章竟。从观心这个角度来解释,简单地做一个解释,这个五重玄义到这里就算是结束了。
后面,【观心引证者】。这个标五章竟实际上,这都属于释名,简单地释名。后面还有引证啊,引种种经论的证明。【释论云。一阴名色。四阴名名。心但是名也】。释论,什么是释论啊?说过的,释论,是指哪部论啊?《大智度论》。大家记住,说释论的时候,天台宗说释论的时候就是指《大智度论》,《大智度论》是解释《摩诃般若经》的,《大品般若经》的。
好,一阴名色,哪一阴叫作色呢?色受想行识嘛,五阴就是五蕴啊,五蕴法,色受想行识,五蕴。第一蕴就是色蕴,也叫色阴,它是属于色法,后面的受想行识四蕴或者四阴都叫什么呢,心法。这个名名,这个名,后面这个名,就是指心的意思,头一个名呢,就给它立一个名字,叫做,就是我们说叫做心法。所以说心但是名也,这里说的,这个名就是心,心就是名。
当然我们再分析下来,有些人说,看来不仅仅是心法了,还有色法啊,你不是说心法能够包括一切吗?那么五蕴法这里除了心法之外还有色法,这个色法跟心法之间有什么关联没有呢?色法也属于心法的范畴。心王嘛,从心王开出去,有心所法,有色法,有心不相应行法,乃至最后的无为法,我们叫什么?五法,五位法,总共是一百法,五位百法,唯识宗里面有一部很入门的一部论典叫《百法明门论》。最终我们发现,实际上都跟心法相关,因为有了心法后面才有心所法,才有色法,才有心不相应行法,才有无为法,都是属于心法向外的一个延伸。就像我们说的一切唯心造,我们世界不管是有情的世间也好,无情的世间也好,都是由心所造。
当然佛教这个心有时候不仅仅是精神层面的,比如说这个阿赖耶识,不说其他的,阿赖耶识是什么?是个大仓库,它是包含一切的种子,心法的种子,色法的种子,所有一切法的种子都在里头,它哪里仅仅是精神层面的呢?所以很多世间的一般的哲学学者说,你们佛教是唯心主义,是,我们是唯心主义,但是我们这个心跟你们那个唯心主义这个心是不同的解释,你们那个心是属于精神的范畴,或者心理的范畴,我们不仅仅是,我们包括色法、心法,物质的,精神的,统统一切的,都在这个心里,所以大家重新去理解,就知道为什么佛教讲一切唯心造。
【大经云。能观心性。名为上定】。心但是名,这就实际上又是释名了,引证来说明释名,大经云。能观心性。名为上定。【上定者第一义定。证心是体】,你看,这又说什么,辨体,又从引证方面又说五重玄义,所以你看,太有意思了啊,这个《妙法莲华经》这个玄义写得真的是特别的精彩,随便说一章都可以把五重玄义蕴含在里头,都可以把它巧妙地联系在一起,融合在一起,这就是天台宗圆教的一种圆融的智慧,你在其他的宗派里是看不到的。能观察我们自己的心性,这就是最上的禅定,上定的是第一义定,这个定是最终能够什么呢,证得第一义的。什么叫做第一义啊?能够成佛,证得我们的实相,这就叫做第一义定。这个第一义就是实相,实相不就是我们《妙法莲华经》的经体吗?以实相为体,实相也不离这个心性啊,不离这个观心啊,能够观我们的心性,最终就能成就实相。
好,再往下,【大经云。夫有心者。皆当得三菩提。心是宗也】。你看,大经,《大涅槃经》说,只要是有心的,就是有心的众生吧,有情的众生吧,都能够得证三菩提。就是说,只要有心的,就是有佛性的众生,最终都能够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明白吗,有心的众生是什么,是因;三菩提是什么呢,果,大家就很清楚了嘛。因为你有这个佛性的因种,所以最终就决定你肯定只要通过自己努力,终究有一天就能证得佛果,也不离开这个心啊,你成佛也由这个心。所以说,心是宗也,宗就是讲因果嘛,当然这是佛因佛果,我们其他的因果可不讲,不要讲世间法的因果。啊,你说我做个人,人因人果,那跟我们这个《妙法莲华经》毫无关系。当个阿罗汉,做菩萨,都不属于我们的范畴,别说做人了,直接就是成佛的因果。
好,这是宗,明宗了。下面就论用,【遗教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心是用也】。你看,只要我们的心制在一处啊,不要去攀缘,不要去有种种妄念,自然而然一切事情都能成办,都能成就,就都能成功。要做什么事情,随愿就能得以成就,这是制心一处。但是你能不能制心一处啊?我们就是做不到制心一处,所以说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念佛不就是为什么啊,一心不乱嘛。通过念阿弥陀佛,把我们的心放在一句佛号上,就放在一个地方,你心其他所有的念想都不能有,只能念句佛,口里在念佛,耳朵在听佛,心里在想佛,最终还得回归到这个心,要摄心一处,要制心一处,那就好办了。你心到一处,最终你的智慧就出来了,你就成佛了。你成佛了,什么没有啊?什么事情不能做啊?自己想去哪去哪,你寿命想多长有多长,福报有多大,说不清楚,神通、智慧、威德,你要成就众生,帮助众生太容易了,只要众生有缘,随便都能帮助他,但是没有缘的,佛也帮不了,并不是说什么事情想帮就帮,也相互之间有一个呼应,就这么简单嘛。
我们现在最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到,实际上这个最简单的事情也是最难的,说一句话,制心一处,你先把心止在一个地方,让心其他的妄念全部都停止下来,停止下来,这你就是个了不起的人,停止下来,自然心慢慢就会明亮,就会放光的,知道吗?就像我们说,这个水清则月现。水要清净,一个是要清澈,一个要安静下来,它不再泛起波浪,也不再有种种泥沙在里头,混浊的东西在里头,它自然而然月亮就会映现在其中,就有光明了。有光明,一切的其他的功德都能成就,叫做无事不办。
心是用也,下面又说,这是说用了,再往下,【释论云】,又用《大智度论》一句话来证明,【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心能地狱。心能天堂。心能凡夫。心能贤圣】,这说的是什么呢?论用,论用,实际上这方面还是属于论用。我们看看啊,三界无别法,三界没有其他的法,只有一个法,叫什么呢,心法,都是由一心所造,我们看三界应该是有无量的法,但最终都归于一心,所以它就把其他的法全部的差别,全部给否定掉了。因为你再有差别,你也是从一心法所生的,从一心所生的。所以归根到底,三界说的法都是属于心法,就是我们的老祖宗一样的,你的根本都是心法,我们都属于我们老祖宗的后代,归结到最终,溯本追源都是属于心法。心能够造地狱,心能够造天堂,心能做凡夫,心也能做贤圣,所以心的这个用处可不得了啊,它的作用得多大?能够迷,也能够悟,能够上升,也能够下坠,所以最终就是我们自己怎么去修炼这个心,是最重要的。
好,再往下,【觉观心是语本。以心分别于心。证心是教相也】,这句话说的是教相。觉观,觉照观察我们这个心是一切语的根本。佛所说的一切语言,一切教法,也是从心而生的,以心又能分别于心,你看这个心得多微妙啊,它自己是心,同时这个心又自己能够自我分别,我们叫做观心。观心用什么来观啊?用心来观,心观的是什么呢?还是心,以心观心。那我们就想,既然我们说眼睛,眼睛只能看到外头,眼睛能够看到自己的吗?看到自己眼睛自己本身吗?看不到,但是我们的心就这么奇妙,心能生万法,生了万法之后呢,自己内心又能叫内观,叫做内观,现在这不是内观还挺热嘛,反观自照,观照我们自己的内心,它具有自我观照的一种功能,它不仅是可以向外观察这种万法,向内可以观察自己的,所以心的这种能量,这种作用力那简直是,我们说,世间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东西来。你打个比方,一面镜子,一面镜子也只能照外物,照外物映现其中,它镜子能够内照吗?照不了,但我们的心能内照。
所以证心是教相也,佛所说的一切法,一切的言语,虽然有种种教法,教相的不同,但是最终归结到什么呢,还是属于一心。从心中流出来的,从佛心流出的种种语言教法,不同的教法种种相,都是属于心。所以我们学佛的教法,要学会什么呢,学会心法,说的也对,要学会通过教法去观察我们自己的心,这里因为说的是观心章嘛,不仅仅是讲一个文字语言,读一读,念一念,一个声音,一个字,一个外在的相,是通过这些外在的相,最终反观,照我们自己的心,这个法是来帮助我们去照自己的心,观自己的心的,返本还源啊。你要回到根本上,这些东西,文字语言外在的东西都是通过心而生出来的,生出来的东西最终你还得回归到自己的内心,你就能够成就了。
你不能浮于表面,我们现在都是浮于表面,哎呀,你要多活几年,九十岁,一百岁,我的身体很重要,要保养,要吃好,要睡好,别人要对我好,不要让我生气,儿女要孝顺,怎么怎么样,兄弟姐妹要相互之间要关爱,怎么怎么,希望怎么,都是向外持求,叫心外求法。虽然法是由心所生,但是属于心外的,不关乎我们自己的内心、真心的东西,所以最终你能得到什么结果,可想而知嘛。如果现在我们不贪图,知道这些东西就是生灭的东西,至于不生灭的,只有自己的这个心,能够不生灭,但是你的心如是属于生灭的这么一种状态的话,你得通过修炼,让自己的心慢慢熄灭这种念想,所以最终要让心什么,不生不灭。
你的心要生灭,外在的法永远都会生生灭灭,你的烦恼无穷啊,这件事情叫一波未平是一波又起,这个账还不完的。有些人说我忏悔,忏悔最终还得忏悔自己的心,你不是忏悔外在所做的种种一个业相而已。我欠了这个债,赶紧还了,欠别人一万块,张三的一万块,还了,李四二万,也还了,你欠的债太多,还不完。你欠的债,欠的最厉害的是什么?心债,是欠的自己的债。你把自己的债一还完了,你的心不再造新殃,造新业,你不就从这个源头给遏制住了吗,我们要治本不要治标,这不很简单的事情吗,这就是学佛。
天天,噢,念了多少佛号,哎呀,我做了多少功德,我捐了多少钱,我供了多少斋,我建了多少寺院,这都是外在法。就跟那个梁武帝,碰见达摩,被达摩给训了一顿,跟真正修学佛法功德毫不相干啊,都是做些表面上的世间的善法,属于有漏的功德,而不是无漏的功德。无漏的功德才能解脱,有漏的功德永远都是生死,享受点福报呗,福报越大,造业就越多,到时候。所以说我们看看,真是把这些事情都说清楚了,大家好好把这个一学,哎呀,这佛法基本上就把它串起来了,了然于胸啊,你说还能有多少迷惑没有,不会有多少迷惑了啊,下面就是自己去努力,要发心,要用功。
好,这是什么呢,引证说完了,下面是生起啊,把这个七番共解又说了,这一番共解里面有七番共解,七番共解任何一解又有五重玄义。这好,简直,太有意思了。【观心生起者。以心观心。由能观心。有所观境。以观契境故。从心得解脱故】。你看,这里我们说,以心来观察我们的心,有能观的心自然就会有所观的境,这个所观的境,实际上也跟我们的心是相关的,你可以观察,当然观察外在的境也没关系,但是最终的得观自己的心,明白吗?你观外面的东西观得再多,不彻底,它只是个方便。
打个比方,我们说经常有些人观,观佛像,你只观外在的佛像的话,你这功德是很有限的,最终不仅要观佛像,得观佛心,知道吗。这个像不仅仅是佛示现的这些相好,你说西方极乐世界多庄严,阿弥陀佛多庄严,观世音菩萨多庄严,是让你什么,制住自己这颗心,通过观外在的相,来制心一处,制心一处就好办了。你制心一处了,心就明亮了,它心能自我什么呢,观照了。自我观照再下更多的功夫,你心就越来越明澈,越来越透亮,最终,啊,业障也消了,福德也有了,智慧也出来了,就是这样子的。借助外在的东西,这个桥梁最终回归到我们自己根本的这颗心上去。
就像我们说念佛,不是念佛号,不是光听这个声音,是通过这个声音,通过这个佛号,来摄我们自己的内心,把心摄住了,最终这个佛号念不念,实际上你自己完全不在意了。你实际上已经完全可以说,有能力去观自己的心了,但同时这个佛号肯定也在念,但是你心已经不再想这些外在的东西了,你对于自己的内心,你具备这么一种观照的能力了,那就好办了,说明你修行的功夫更进一层了。
好,以观契境故,以我们的观来跟这个境相契合,让我们的心跟这个境契合在一起。知道吗,你不要心是心,境是境,这个境最终要契合我们的心,要符合这个佛心。那怎么才是佛心呢,所以为什么要学习佛法,不然你搞不清楚啊,是不是,跑了都不知道。你的心跑到其他地方去了,你不是佛心,你是凡夫心,哎呀,我也契心,契你这个凡夫心,不能契这个心。看到外面一些小小的什么诱惑,就生起贪心来了,贪心一生这就是凡夫心,明白吗,立即知道,哦,这个贪心不对啊,外在的东西再诱惑,再怎么诱惑你,不理它,不能让自己的凡夫心跟着它去,我应该保持内心的不动、不贪,这个心,这个境界它对我来说就不会起负作用了。反而慢慢的这颗心、这个境啊,也会变得非常清净。开始好像是有染污的,但这个境因为你心的清净,它也会变得清净起来。以后它就不但不会妨碍你,反而会什么呢,帮助你,就有这种作用力,这是什么呢,境由心转。
但你开始就没经受住考验,你心随境转了,那就怪不了别人,只能怪自己。所以就说看你的力量强,你的心力强,还是境界的力量强。境界的力量强,心随境转;心要有力量,境随心转,你就能改变自己外在的这个环境、种种因缘。别人再对你坏,你都不生嗔心,你都不记仇,你还是以德报怨,以德报怨,也不有所图,也不是说,我以德报怨是想改变他,是想他对我以后不要这么坏,要对我好,这些东西都不要,你就是在做,最终这个坏人我估计到一定的时候肯定会被你感化,就是这样子的。学佛就是这么修的,所以还是我们的力量太弱啊,我们有时候避之唯恐不及,你还敢去接触这些人,难受死了,人不来烦你,你自己内心都起烦恼,何况还有外境呢。
好,从心得解脱,所以最终还得从心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啊。【若一心得解脱。能令一切数。皆得解脱故】。心王得到解脱了,心数法也能得到解脱,知道吗。因为心所法,心数法,是从心而生的,你把这个王抓住了,下面这些部首,这些大臣,这些兵,那都得听他的。把根本的东西抓住了,下面的东西就理顺了,就好办了,随随便便就把他们给办了。
好,【分别心王心数】,你看,【同起偏起等。即是教相故】。能够分别心王心数种种不同,有时候这些一起起来,有时候是什么,只有这个起,那个没有起来,这都是属于教相。
好,下面,【观心开合者。心是诸法之本。心即总也】,心是总的根本,一切法以心为本,以心为总。它就是老总啊,你再直接上面还有没有老总啊,没有了,它就是属于最高级的,最顶层的,我们现在不叫顶层设计么,它是顶层,它就顶层设计者,没有比它更高的了。它一设计,下面的都得随着它来,它总瞻全局,掌管一切。
好,【别说有三种心】。你看,如果简单说,心就一种心,不要把它分开说,这叫做合,你要再把它分开,展开了,说得更加详细一点,光说一个心的话,你有时候稀里糊涂的,太笼统,太简单,还得给你细说一下,就分开,又分三种心。哪三种心呢,烦恼心、苦果心、业心,你看还不是惑业苦三道嘛。烦恼心就是惑嘛;苦果心,就什么呢,苦道;业心这是业道,惑业苦三道。
烦恼心是根本,由烦恼心就能造业,你造业的时候,实际上还是有心的。比如说,我造业,好像是被心给支配,实际上你说被支配的时候,同时又会生起其他的心来。做事情的时候,在行为的当下,你这个心还是没有停止,有时候,所以为什么会发生改变,在造业的时候,这个心它会有变数的,有时候偶然的因缘,可能开始在造恶业,后来一看到这个事情有好的因缘一出现,自己觉得很惭愧,很羞愧,就不做下去了,那这个业就没这么大的力量,就不会形成这么大的恶果、苦果。
如果顺这个恶的因缘,那麻烦了,这个恶业就做得更厉害了。本来说实话,你正在欺负人,他还反抗,这好,你还反抗,本来我打你两三下就可以了,我恨不得把你抽死,就这样子。嗔恨心就起来了,业心,知道吗?但这个业心,又不离烦恼心啊,因为这个做业的行为,本身它会产生很多的一些呼应的东西,你再把行为施加在被受的这个物体上的时候,它会有所反应的,它的反应又会形成你自己内心的一个心念的生起,你这个心念的生起,它会顺着你这个恶心,或者逆着这个恶心,它都是不同的,有时候是推波助澜,有时候呢,它能形成一定的消减作用,不一样。
做好事的时候也是这样,你一个人做,哎呀,欢喜很有限;如果大家一起做,越做越欢喜。本来只想发一天的心的,后来大家一起来,算了,七天。一直发下去,有力量了,而且越做越起劲,你功德也就越来越大。到后面,苦果心也是这样子,没有见到果之前,没有希望,没有结果,没有成就啊,没有成就感啊。嘿,后来造成了,一看有成就了,又生起更加精进努力的向上追求的一个心,是不是这样子的。如果说得到苦果,就恰好相反了,算了,别造了,不做了,做来做去,人生还是一场空,还是个死字,算了吧,不造了,那起码不造恶,这是好事。
所以佛教里面有消极,有积极。积极是在行善,消极是在造恶。你不能什么事情都积极啊,所以不能以一言去概括,你们佛教是消极的,错了,如果说的好听一点,我们随顺世间说,佛教是最积极的。对于坏事的消极,恶法的消极,就是对于善事的最积极。明白吗?不然的话,你刚刚做了点好事情,全部都被这些恶法给抵消了,甚至欠的账还更多,功不抵过。所以一切应该都是朝着好的方向,这才是真正所谓的积极,有助于我们生命的成长嘛,进步嘛。
好,这里说了,【烦恼心是三支。苦果心是七支。业心是二支】。这说的什么意思啊,三支、二支,十二因缘。十二因缘哪三支呢,烦恼心,无明、爱、取、苦果心是七支,哪七支呢?忘记了是吧,太多了。主要是,先把业心说下吧。业心是哪两支呢?行和有啊,行和有。我们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总共是十二支,叫做十二因缘,也就是十二种法。就是从整个我们人的这个烦恼的生起,到他的种种行为的造作,业,到最终结的果,我们整个这么一个轮转,包括生死的轮回,都用这十二种法,来进行一个高度的概括。无明,因为有无明,所以才会有行,有行就会造业嘛,无明是烦恼嘛,行就会造业,造了业之后就会有识,这个识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要投胎了,我们要随着这个识去什么呢,受身啊,投胎啊,识。名色,这个名色就是刚刚投胎之后,有名,名就什么呢,心法,色就是色法。六入,六入的话就是指我们的六根,慢慢在这个胎里面嘛,有六根的眼耳鼻舌身意就出来了,一个胎儿的雏形。
触,出生了之后,就会有接触,能够感觉这个世界,不仅仅是身体感觉,眼耳鼻舌身意都能感觉。眼能看,耳朵能听,身体能接触。受,接触这个世界,就会有感受,哎呀舒服啊,今天温度很好,也不热,也不冷,这个吃的味道很棒,还想吃,这个不好吃,太讨厌了,下次以后再也不吃了。这个人坏,不喜欢,这个当然还没到这种程度呢。后面就有爱了,触、受,有感受就会爱,喜欢了就会爱呗,当然不仅仅是爱,有爱就会有恨,知道吗,一看,哎呦,这个姑娘长得漂亮,喜欢;这个小伙子长得帅,喜欢。他到慢慢成长,到青春期,到青少年,到成年人的时候,他这个爱心就会出来。
爱了之后,他就要追求啊,取啊,就想得到,获得,就想尽办法去获得。爱钱就要想办法挣钱,爱人就想办法娶过来或者嫁给他,是不是,不爱的人就希望永远不要见,恨死他了,那就不叫取,还有舍,知道吗,有些大家也不叫舍,就希望不要得到。没办法,已经惹上的毛病,赶紧抛弃,赶紧远离,就这样子,恨不得赶紧把他甩掉。不是这样的吗?一看,开始看着很喜欢,结婚了,现在不很多闪婚嘛,所谓的,后来一看不行,过了几天,有些刚领完结婚证的,就离婚了都有啊,听说,吵了个架,掰了,赶紧离婚,怎么来得这么快,昨天刚结婚,又来办离婚证。就没想好,年轻人嘛,冲动嘛,他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他的心智没有成熟。
所以这些东西,爱、取、有,有取有舍他就会造业,知道吗。为了追求,为了抛弃,他就会不择手段。从身体的行为,从语言,从自己的心里,他都为了达到自己这个取舍目的会什么,有,就是造业。有种种业啊,三界之有啊。你就沉沦于三界之中,自然就造了业什么,生老死又来了。生老死没完啊,老死之后,你还是糊涂,还是不明白,又有无明,又出来了。老是不停地在里头打转,永远出不来。
所以最根本的是什么呢,无明。告诉大家。无明,没有智慧。愚蠢,无知。这才是我们生死的根本。谁无知啊?心无知。所以为什么要学习,要学佛,就是要了知我们这个心。什么才是清净的,什么才是善良的,什么才是真正最终能够获得解脱的。你要循着这个因果,这条轨道去走,而不要循着那条生灭的轨道去走。否则永远没出路的,你就在三界的牢笼里面不可能出离。好,当然这个七支就是什么呢,无明、行、行之后什么,识、名色、六入、触、受、生、老死。这七支。这属什么呢,苦果心。你必须要承受的苦果。你不想受,也得享受。不想享受,好的东西就想享受。
【苦心即法身。是心体】。你看,又回归到这个体了。前面都是释名。苦,我们最终这个苦果。这个心是心体,跟我们的法身是一个本体。只是一个法身是已经解脱了,是我们自己的佛性。但是苦心是不解脱的,在受苦啊,这个心在煎熬啊。虽然是天渊之别,但是它本质上是一回事。可以做凡夫,可以做恶鬼,也可以什么呢,成佛。解脱了,证得法身了。没有解脱,永远就在受这个业,受这个苦。
【烦恼心即般若。是心宗】。你看,烦恼心,烦恼如果没有了,就能获得智慧。反过来,有智慧,有般若智慧的话,就能克服我们的烦恼。烦恼心是因,那般若就是果。没有这个烦恼心,最终怎么能够得到般若呢?我们说没有烦恼就没有菩提,没有烦恼也就没有般若。菩提也是觉,般若就是智慧。什么东西它都是相生的。虽然有对立的一面,最终又有相生的一面。因为它本质上是一回事,就看你的智慧,按照哪个轨道走就行了。它有两种不同的作用,你把它一方面的作用发挥出来,自然另外一方面的作用就得到克制了,就不会再生起了。
【业心即解脱】,本来造业就是束缚嘛,被绑架了,被心给绑架了。但是你要解脱,你不要被心绑架,你要善识,识别自己这个心。哪些心是应该生起的善心,哪些心是应该什么呢,息灭的恶心。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不去造这些业,不生造业的心,自然你的心就能得到解脱。心一解脱,不造业了,最终你就不会什么呢,受种种苦果,你这个心就不苦了。
【是心用。即开心为三也】,把心开展分成三种。烦恼心,业心和苦心。实际上这三种心最终又是一体,反映出来的三个不同的层面而已。【分别十二因缘心生。即有六道差降】,分别十二因缘的生,就会有六道差降,这是什么意思呢。你顺着十二因缘去生,从无明,到行,识,名色,最终归结处就什么,生和老死。有生老死,就会有六道轮回,所以就有六道的差降。有六道的差别,有六道的升降,高低和差别。反正你再怎么差别,都是在六道之中。你们的性质是差不多。好像是有善道,有恶道。但是都是属于生死之道。
【分别心灭。即有四圣高下】。如果我们反过来分别这个心灭。也就是逆观十二因缘。就我们说,为什么会有老死呢?为什么会有死呢?因为有生;为什么会生到这个世间来呢?因为我造了业,要来受这个生死的苦果;为什么会造业呢?因为有什么呢,爱,取,因为有种种的烦恼,有种种的行为。所以最终一直一直推上去,最终的根结在哪里,在无明。
就知道,无明灭则识灭,识灭则行灭,行灭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一直下去。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我们每次在放生的时候,大家不都在念这个嘛。怎么才能把这个生死给灭掉,不再受生死了,最终灭掉无明。熄灭这个无明,这个根本烦恼,就一切迎刃而解。否则相互间就会勾连在一起。一环扣一环,你永远都不得解脱。你把其中的一环解开来,其他环全部都解除了,解套了,是吧。
很多人都是被套嘛,解套了。你在什么其他的投资方面,什么股市被套都是小事,关键你的生命没解套。你的心被套住了,所以你被其他套住很正常。有贪心嘛,有恐惧心嘛,有嫉妒心嘛。看别人发财,我自己也发财。看别人挣钱了,哎呀,投资也挣钱,就不管不顾了。你再聪明,再能耐,也都会有倒霉的时候。这东西不是光凭能力的问题。最后你这个善恶心,你是控制不住的。你哪怕是天下第一聪明智慧之人,最高级的理财的师傅,那也不行啊,因为你有善恶,他最终也得承受苦果,他终究会有失败的一天。谁都改变不了这个命运归宿的。所以说得心灭,则种种法灭。无明灭则生死灭。所以说灭了之后就好办了。生死灭,出离轮回,有四圣,声闻,缘觉,菩萨,佛。
【是为教相】,你看,很简单吧。佛法多简单,就这些东西,就这些东西。为什么要念佛?灭无明心。佛心出现了,佛号,靠佛的力量,靠自己的念力,靠佛的加持力,然后让自己的心慢慢的熄灭这些烦恼,妄想没有了,妄想越来越少了,平复了,降伏了。最终这个烦恼心就没有了,无明心就越来越弱了。它造业的能力就越来越弱了呗,世间的业不造,反而造出世的业,你不就最终能够往生,能够成就佛道嘛。离开这些吗?这是基本的原理啊。哪个宗派它的修学的这个原理都得遵循这个根本的东西,十二因缘。参禅也是一样的,持咒也是一样,都是这个道理。以前讲过参禅,参嘛,参,参不就是观嘛,参观参观,观不就是念嘛,念佛念佛。观念,都是一回事。用心去参,用心去观,用心去念。佛不就是心嘛。佛心不就是禅嘛!但是为什么叫念佛呢,不叫你念众生。念佛能成佛,念众生你就成众生了。是吧。所以观心,观的不是凡夫的心,是观的佛心。观的我们真正的真心,最终你才能成就啊。最终名字不同,实际上道理都是一个意思,换汤不换药,就这么简单,是吧。这就是教相,不给你们讲,那个是讲这个,这个法门都不一样,那个好像这个修行的方式啊,修行最终得到的结果都不一样,错了。你没看明白,看明白都是一样的。表面上有差异,根本上最终都没有任何的差异。
【兼于开合也】,前面有合,就是一心,有开就是三种心,是吧。【观心料简者】你看这里有料简,前面有生起,这是开合,这又来个料简。料简就是问答,知道吗?主要解决众生心里对于佛法的疑惑。
好时间到了,大家先休息一下吧,大家先休息一下,不讲那么长时间,我们过五分钟,回到课堂上,我们下半堂课才开始,五分钟之后。
大家坐好,安静下来,咱们开始下半堂课。
讲到这个观心料简。【问。事解已足。何烦观心】。别人问:事解就已经足够了,为什么还去劳烦要观心呢?就是说从事相上去理解佛法,就足够了,干嘛还要去观心呢?就是说是不是一定得需要观心呢?没有观心行不行呢?当然肯定的,答案是肯定的,必须要,必须要有。
【大论云】,《大智度论》说,【佛为信行人。以树为喻。为法行人。以身为喻。今亦如是。为文字人。约事解释。为坐禅人。作观心解】。你看,这引的《大论》里面一段话。
就是佛为了不同的众生,不同根机的众生,他有大概两种不同的说法的方便。一个是信行人,一个是法行人。什么叫做信行,什么叫做法行呢。信行主要就是说听闻佛的言教,自己内在产生对佛的一种信仰,以信来导入佛法,对于佛法的一种理解、信心。但是在行为、在修行方面,具体实践方面,他的根机就比较弱。注重在于理论方面,在于信仰方面。但实际上操作层面、实践方面,他就不太注重了,他的根器就比较差。另外一个人呢,就是实干家,喜欢实践修行,但是你要他去听闻佛法,去研究佛法的道理呢,他又不擅长,他不愿意。
佛知道有这么两种人,那当然肯定也得先随顺他们的因缘。你不是爱听佛法嘛,爱研究佛法的道理嘛,多学习佛法;你不是爱修行嘛,念佛去,坐禅去,你就少看那么多书。但是呢,说句实话,这两种呢都不完整,都有缺陷的。有些人,哎算了,研究这么多佛经干嘛,一句佛号念到底就行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吧,法行人。光有法不行,还得什么呢,还得有信解,知道吗。有些人,哎呦,我就听听看看佛经就可以了,我研究研究可以了,念佛懒得念。我把佛理搞懂了,搞通了就行了嘛,干嘛还得念佛,还得参禅,太苦了,太麻烦了,不愿意。
所以说【今亦如是。为文字人】。有些人喜欢文字,知识分子嘛,他不把道理搞明白,他不会相信佛法。他根本也不会修行,你去念佛拜佛我才不可能呢。你先给我讲讲佛法,把我讲明白了,把我给说服了,我才进入。文字的【约事解释】,没办法,赶紧去研究去吧,是吧。他得有这个因缘,自己愿意看,自己看得懂,或者听法师说。有这个因缘搞明白,把自己的疑惑消除掉了,他才能从文字而入,从信上而入,否则他信心都没办法产生。【为坐禅人】,有些人就说,哎呀不想读,你说我也没多少文化呀,不想学习,是吧,太麻烦天天去研究这些经教文字干嘛呢,是吧,你就告诉我一个修行法门就行了。我念佛去,我坐禅去,是吧,也能成就。当然确实也能成就,但是到一定的成就呢,上不去啦。你弄不好还没成就的时候,出问题了。佛法可不是这么容易简单的一件事情。所以叫【作观心解】。观心就是实际上的修行,参禅就是观心,禅就是佛心,观就是参,知道吗。观察自己的心,也叫静思维嘛,静虑呗是吧。静静地观察,观察什么呢,观察自己的心。
【又论作四句评】,四句的评论,一个是什么呢?【有慧无多闻。是不知实相。譬如大闇中。有目无所见】。有慧无多闻,就是这些参禅的人,法行人,是吧,只注重这样修行就是有慧,但是不多听闻佛法,无多闻啊,他最终能够证得实相吗?证不到实相的。譬如大闇中,黑夜之中,一片漆黑,没有一点光亮,没有佛法的光亮照明他,他既然有这个目,有眼睛也看不见啊。是吧,睁眼瞎,没办法,因为外面没有光明,你这个视力的作用是发挥不了任何效果的,发挥不出来。所以说最终你想怎么才能见呢,不仅仅要有眼睛,要有慧,而且要多闻。
反过来,【多闻无智慧。亦不知实相】。仅仅有多闻,从信行入,没有法行,没有实践,就是属于多闻。多闻佛法,对于佛法有理解,但不修行,没有真正的智慧,最终也不能证得这个实相。【譬如大明中。有灯而无照】。在白天大明中,你这么个小灯根本就没什么光,被日月的光明完全就给那个什么,淹没了。谁还能看到你的光明啊,看不到啊,没有用的,发挥不了你任何作用。知道吗,你这个灯最终没有把它点亮,你这个灯光明太弱,所以最终还得通过什么呢,修行、实践,把这个灯要点亮了。点亮之后,而且还让这个灯啊光明越来越大。开始是盏灯是吧,最后变成像日月的光明一样。然后我们说功率越来越高呗,开始是一百瓦,继续修,一千瓦,一万瓦,一亿瓦,照亮整个法界,这就成就了呗。你那么一点点亮,你学佛法懂得那么一点点道理,太微弱那个光,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好再往下,【多闻利智慧】,这人又有信行,又有法行,又多闻佛法,又实践修行。【是所说应受】,这才是佛所说,我们应该去接受这样的修行的方式,大家都应该这么去按照佛的教导去做,知道吗。就是我们说的什么,理论和实践都不能放下。又要听闻佛法,又要什么呢,实际上的修行,叫解行并进。然后这是第三种,后面还有一种,【无闻无智慧。是名人身牛】。你看,惨的要命是吧,表面还是人身,获得个人身,实际上跟牛差不多,傻里吧唧的,没有任何智慧。现在做的人,下辈子可能就做牛了,堕落了,没什么好日子过知道吗。现在暂时让你做做人,做做人也做的品质不怎么样。又不听闻佛法的,又不实际上去修学佛法。最终等到的就是堕落。
【今使闻慧兼修。义观双举】。现在就是叫大家又要听闻佛法,又要修学佛法,解行并进,要有信行,还得有法行。义观双举是什么呢。义是指什么,是指义理。要研究佛法的道理,义理呀。你不研究这些教义,你怎么知道佛法的道理呢,怎么悟得这个道理呢。没有道理,怎么去修行,真正获得成效呢?观,是指观行、观心。义理和观心两方面,同时要并举,一起并行,这样才行。
【百论有盲跛之譬】。百论是三论里的一部论啊。《中观论》、《十二门论》、《百论》,里面有一个比喻叫做盲跛之喻。那这个盲,是比喻什么呢?比喻法行人,眼睛是瞎的,光有脚走路,不知道啊,时不时掉到坑里面去了,掉坑里了,堕落了,是不是啊。跛呢,是指信行人。虽然眼睛有,脚是什么呢,瘸的,走不了路。知道路在这里,就是走不动,最终能达到目的地吗?到不了。是吧。当然,我们经常有个寓言小故事,是什么呢。如果盲人跟瘸子在一起,两个人相互之间帮助可以,是吧。跛子被背着,他有眼睛啊,瘸腿的嘛。盲者他能背着这个跛者,是不是啊,他能走,他能看,两个人配合。就能到目的地了。但现在不是两个,就是一个人,就必须具备这两方面的能力才行。所以听闻佛法,是我们一辈子,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修行也是一辈子的事情,两方面都不可偏废。这才是真正学佛最根本的道理。不要听有些法师,偏重于哪个方面。哎,你只要念佛就行了,你只要就学教就行了,只要怎么。哪是这么简单。方便说,不是非常圆满的一种说法,在特定的时间说出来,千万不能随时都拿这句话来说事。否则就有问题了。
牟子,牟子理惑论嘛。【牟子有说行之义】,说行,知行合一嘛,要说又要行,都是一个意思。【华严云。譬如贫穷人。日夜数他宝。自无半钱分。偏闻之失也】。《华严经》里面有首偈子,是吧,贫穷的人自己没有半分钱,但天天都是数别人的钱,帮别人点钱。点完之后,还得交给别人吧,是吧。就像这些天天看经、闻教的人是吧,这数的钞票,这是佛法的,不是自己的,这是佛的。明白吗,叫佛法,不是你的法,是佛传下来的。你自己不修行,你成不了佛。这个佛法就不能成为自己生命之中的一部分,他永远是佛,他给你的宝贝,不是你自家的宝贝,你得修行,最终才能得到这个宝贝,知道吗。【自无半钱分】,永远都发不了财。你得修行才能获得这个功德法财,你才能最终成就佛、佛果。【偏闻之失】,只想着听闻佛法,不去修行实践,天天就是跟别人数钞票呗。
【下文云】,下面又有文字说,【未得谓得。未证谓证,偏观之失也】。你看,只修行,埋头苦干,埋头苦修,盲修瞎练,也不听闻佛法,也不知道该怎么修,修出问题来了,也不知道,还觉得自己修得挺好。未得谓得,没有得到成就,认为自己得到果报了;没有证悟,觉得自己证悟了。哎呀,突然发了个什么神通。证果了,得阿罗汉了。实际上看是外道,外道也有神通。最终还贪求这个神通,还觉得自己了不起,是不是啊。说大妄语,我得阿罗汉了,我成道了。你们都跟我学吧,是吧,以盲导盲,最终堕入恶道。你不学习佛法,不学习,你自己一个人在这儿修,盲修瞎练的,你能修出什么名堂来。是不是啊,佛在世的时候不是就说了嘛,只有两个人能够自修成功的,一个是什么呢,大迦叶,一个是舍利弗,能够证得独觉的果位。就是佛不出世,他们自己修,也能成就。其他的都得听闻佛法,才能成果,才能成就哇。你以为你是谁呀,是吧。咱们肯定不是大迦叶,也不是舍利弗了,没这个本事,也没这个根器。佛下边这么多圣众的弟子都不是呢,何况是我们呢,是吧。
所以,【偏观之失,偏闻之失】,都尽量要去避免。【何者。视听驰散。如风中灯。照物不了。但贵耳入口出。都不治心】。你看,【自是陵人。增见长非。把刃自伤。解牵恶道。由其不习观也】,这是一段文字。我们看,为什么呢,为什么他会有失误呢,他会有过失呢。仅仅从视听方面去学习佛法,视听驰散。他心啊,是驰散的,是松的,是妄念纷飞的,心定不下来。就像有一盏小小的灯,灯还不太亮,大风一来一刮,立即就熄灭了。照物不了,即使不熄灭,照物也照不清楚啊。没有修行实践,不做真正的功夫啊,你的功夫都经不起考验的。只贵耳入口出。你看,从耳朵里面听进去,当然不仅耳朵,眼睛里面也是可以看,口里面说出来,但是都不经过自己的心。你看,不入心,不去观心,是吧,最终也制不了这个心。
自是陵人,你看,以自为是,以别人为非。觉得自己比别人高呗,陵谤别人呗,看不起别人呗。学了一点点这个佛教的理论,到处点评,到处批评,到处评判。学佛没学好,这个都不懂,我告诉你吧。你看这个修,怎么修的,肯定是没有看佛经,盲修瞎练,是吧。实际上,自己没修。你懂那些东西没用,跟你没有关系。数宝贝,是数别人的宝贝,是吧。增见长非,增长种种什么呢慢见,主要这个见是慢见、我见,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我慢嘛。增长种种是非,还有造种种口业呀,有烦恼心肯定就会造种业呗。把刃自伤,拿着把刀,被刀刃给割伤了。解牵恶道,因为只是从解上去修学佛法,最终被牵到恶道里面去了。没有行啊,得有行啊,才不会被牵入恶道。所以他最终下场什么,堕落恶道。仅仅有解,没有行,没有用的。由其不习观也,因为他没有修习观心,没有去什么,真正地实践修行。
反过来,第二种。【若观心人。谓即心而是。已则均佛。都不寻经论。堕增上慢。此则抱炬自烧。行牵恶道。由不习闻也】。你看,有些观行人,即心即佛,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还不离文字,你要知道后面还有句话,没有说而已。当然如果是上上根机的人,悟性很高的人,人家已经无始劫以来,都已经把文字都学过了,知道嘛。人家的基础已经打得足够好了,当然不用立文字了,文字已经做好准备了,这关无量劫前就已经考过了,知道吗。当然只要行,再加把力,立即就证悟了,见性成佛。
你好,你从来都没做过这个功课,你也说不立文字。先得立得起来,最后才是不立。知道吗。先得立,最后才要破。不立不破嘛,你这好,但破不立。你以为你是什么人?真正上根机的人只有大破不立,人家有这个资本,知道吗?你没这个资本,还是老老实实先打基础。
堕增上慢,认为自己都成佛了,哎呀,就跟提婆达多差不多。也有神通啊,人家也有神通啊,也入禅定了,他下边也有一班弟子啊。觉得我跟佛一样的,你能叫佛,我也能叫佛,我要成新佛,就这么一种人。都不寻经论,没有真正地去学习佛法。堕增上慢,增上慢,本来没有这么高,认为自己达到更高的程度了。本来是个猴子,以为自己是个国王。增上,知道吗,自己把自己给增上了,把自己当根葱,当宝贝了。
此则抱炬自烧,抱着炬,火炬,自己把自己给烧灭掉。行牵恶道,仅仅有修行没有解,最终也被牵入恶道。由不习闻也,因为没有听闻佛法,没有练习,没有经过自己修习听闻佛法这门功课。
所以说,【若欲免贫穷。当勤三观。欲免上慢。当闻六即】,这属于天台宗专门说的,你要免贫穷就不要光数别人的宝贝,你自己要发财致富啊,自己要去创造财富,要勤修观行,哪三种观呢?空观、假观、中观,一心三观嘛,是吧。赚钱去,赚法财去,不是赚世间的钞票啊。欲免上慢怎么办呢?欲免上慢,增上慢,当闻六即。六即佛:理即、名字即、观行即、相似即、分证即、究竟即。讲过,这些都讲过,给大家讲《净土宗教程》的时候,讲《阿弥陀经》的时候,都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你没有真正去了解,从凡夫一直到最终修成佛道,所有的这个过程,所有的品位,它里面的种种差别,种种教相、教法的话,你是没办法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到底是处于哪个位置呢?像我们现在处于什么位置啊?也就是第二个位置名字即。第三个位置,说实话都不好意思说,观行即,好像也念佛了,不得力。算是开始吧,观行即已经开始了。后面相似即,差得太远没办法说,相似即太难了。
【世间相常住】,你看这是说六即的道理,世间相常住,【理即也】。从理上讲,世间法就是佛法,凡夫就是佛,世间相本来是无常的,那为什么无常之中还有常住相呢?因为本来世间法跟佛法就不分家的,它的本体都是一个,它的体都是常住的。只是外在的相,世间法是无常的相,明白吗。相是无常,本体是常住的。所以所有的众生都有常住的法身,有些地方叫法性也可以,你叫佛性也行啊,都是个称呼嘛,这些叫理即。从理论上来说大家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佛性,每个众生皆有佛性,但仅仅从理论上没有用啊,你还没听闻佛法,还没有发心修行呢,所以仅仅从理上。【于诸过去佛。若有闻一句】。在过去佛的时候,能够听闻一句真正的佛法,这就是名字即。真正的佛法明白了,从名字上去理解真正的佛法的含义,从名字上开解了,了解了佛法了,名字即。
【深信随喜。观行即也】,你看听闻之后,能产生非常深的信仰,坚信不疑,没有任何的改变,然后还能随喜。所以这个随喜不是说光看着别人做,自己高兴就完事了,欢喜就完事了。自己也按照这么去做,而且是很欢喜地去做,这就是观行即。信了之后,就得有行动嘛,得修炼嘛。好,【六根清净】,修到一定的时候,六根从染污变得越来越清净,这就属于相似即,跟佛法就比较相似,比较接近了。再往后,【安住实智中。分证即也】,安住在真实的智慧之中,通过这个相似即再往前继续修行努力,就能获得真实的智慧。当然这个真实的智慧还不圆满,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是已经非常非常了不起了,这属于大菩萨的果位了,法身大士了,属于分证即。部分地证得佛的法身,或者说实相也可以啊。
【最后唯佛与佛。究尽实相】,只有佛,只有三世的诸佛,才能真正地究竟地明了一切诸法的实相,这是究竟即。那我们现在先是名字即吧,然后起观行即,由名字而起观行,就处在这么个阶段,那得好好修啊。关键名字还没有过关,我告诉你们,学佛哪这么容易啊。学习佛教的理论,这些言教的东西,你这一辈子学到什么程度也说不一定呢。刚刚开始,还不错,咱们能听到天台宗圆教,这个种子还是下得非常好了。虽然名字即不圆满,但是已经走出非常重要的第一步了。后面观行,说实话这个就难得多了。能够说,说到容易,做到就太难太难了。但不管怎么样,开始去做吧,做不到也没关系,你想想也行,胡思乱想,觉得啊我就这么去做,肯定是不符合的,但起码你在做了。当然你这样做不好的话,这个相似即肯定是出不来的。也不能着急,所以咱们为什么最终还得念佛呢。后来天台宗发展到后期也是劝大家修净土法门、念佛法门。因为你要靠天台宗一心三观,你自己去开悟证果,没戏了。哪有这么高的根机的人呐,到哪去找,都传不下去了,没办法念佛去吧。自己修不成没办法,有佛接引也可以啊,佛接引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解脱生死再说。到那里再听佛闻法,证得无生法忍,住无生法忍,就开始进入菩萨的阶位了。进入菩萨的阶位,你再学习,再听闻佛法,你这能力得多强啊,佛才能真正加持到你。当然我们在这里佛也能加持,但你毕竟在娑婆世界了,说句实话,想加持可不这么容易的。离得太远了,倒不是远近,佛没有远近,开个玩笑。关键你跟佛不是一个阵营的人,当然佛也不分阵营了,是吧。就是你的缘分,你的善根机缘跟佛离得太远,你在五浊恶世,佛想加持你加持不上。你不是那个根器,再怎么培养也没什么用,暂时没什么用起码,相当漫长的时间一直不会有什么成就的。我们培养还得看这个培养对象,他是个材料才培养,不然一培养出去到时候,坏事了,还让他们继承我们的家业?这好,亡党亡国,按照我们佛教来讲,灭佛种,这可好。他不是那个接班人,不是那个继承人,没那个根器啊。所以我们得努力,到那边去那才好,有更好的学修的环境,佛才能加持。然后你的成长会越来越快,以后你成就快了,让更多的众生也能因为你这个缘分得到度脱。你早成佛嘛,早度众生嘛。不着急,我慢慢来,其他众生在受苦你还不着急,你自己不急,别人在急啊。所以说我们大家都要有菩提心,要有份责任,要有使命感。对自己适当要狠一点也是应该的,虽然不能太狠了。
好,【修心内观】,你看这不说内观了嘛,【则有法财】。真正的法财是内观,修心出来的,观心才有的。你如果是观境,观外在的东西,心外求法,不会有法财的。有世间的财倒是会有点可能,修吧。看看世间哪个行业能挣钱,现在这个市场更大,比较好做,恰好我现在也有机会去做,发财了。【正信外闻。无复上慢】。正信,有正确的信解,从外听闻真正的佛法,就不再会有增上慢的产生了。【眼慧明闻。具足利益】。眼慧,是指什么呢?法行人,观心的实践。明闻,是指信行人,要听闻正教,要有正信,要对佛教有正知正见,就是正信,正知正见。后面要有正行,明白了吧,用几个字一替代大家就知道,才能真正具足利益。光有眼慧,没有明闻不行。有这个眼睛但是没有光明,看不见,一片黑暗,在夜里面有眼睛看不着。你光有明,没有眼睛,瞎的,也看不到。【具足利益。何得不观解耶】,怎么能够不去观和解,就是解行并进呢。
就到这里,《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一上,才第一,还是上。还有第一下呢,是不是。六堂课了,当然讲得会比较详细,大家也不要嫌我啰嗦啊,每个字基本上差不多,能够解决问题,不会有太大的疑惑,当然也不是说都解释得这么到位,或者说绝对的正确,但是八九不离十吧,差不多。如果大家能够真正这么好好地用心去研读一遍、梳理一遍,我觉得对于大家对佛法的这种认知,正知正见的形成,反过来又促进我们正信的增长,它是具有非常大的作用的。包括以后由正见发起正行,承前启后啊。光说我信佛法,怎么信啊?你对佛法一无所知,你说你信那不是迷信吗。你得对佛法有了解,你开始凭着一个感性的一个信而已,对佛法有感性,我喜欢佛,我爱佛,尊重佛怎么怎么着,我信佛。但对佛所说的法你都不知道,你这信的程度是很低的,质量是很低的,反过来你去学习佛法,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你才知道,佛为什么伟大,为什么了不起,佛法为什么这么高贵。你这个信仰提升了,更加坚定了,明白道理了,然后由这个道理,这个理论的东西,能够指导自己以后应该怎么去修行,修行就不会走错路了,所以这个必不可少的。解是走在前面的,行是在第二的,知道吗,但是慢慢地两个得融合在一起。
好了,时间也差不多了,这里还有个问题解答一下吧。本来有两个问题的,后来看后面这个问题呀,大家提问啊,不要提得太复杂。提问那个经这个经,这个宗那个派的,是吧,太多了。然后一个问题里面嘛,还有小问题,看一个大问题恨不得有三个四个小问题。这好,这一弄,首先难度太高,另外量太大,我一看头都痛,头都大。你光解他这问题我要解答清楚,我费神啊,费力、费时间啊,弄得不好半个小时都解答不完,你要不解答随便一说,也没什么意思。当然也可以简单地就几句话搪塞过去,有点不太负责任,没必要了,我就选了一个问题,稍微还可能有点靠谱的问题。对大家是有压力的,大家对我也有压力,我对大家反过来压力过去。
(阿弥陀佛。顶礼师父,在第二讲中【指久远之本果。喻之以莲】。提到第一次成佛叫做莲是本,第二次之后,包括后面无量次成佛叫做华是迹,既然都是成佛,为何还要开迹显本,恳请师父慈悲开示。)
为什么要开迹显本?不开迹显本,你怎么知道佛的本来的出处呢?我们只知道说释迦牟尼佛在二千五百多年以前,示现在这个尼泊尔,现在的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大家都认为这是释迦牟尼佛可能是第一次成佛,他在这菩提树下成就正觉。但实际上不知道,佛在久远劫无量阿僧祇劫以前早已经成佛了,成佛已经无数次了,最早的一次成佛才是本,叫他的本地。从第二次成佛开始到现在成佛,到以后还会不停地成佛,实际上第一次成佛是真正的成佛,成一次佛就够了嘛,是吧。因为这就代表他最高成就了,明白吗,后面再成佛,只是为了众生,示现成佛。再成佛他能够高过第一次成就吗,第二次成佛比第一次成佛成就更高?我资格更老了,不是这些意思。后面都叫化迹,为了教化众生,应现的种种足迹而已。为什么有足迹?是因为有这个足才会有足迹呀,这个足才是根本啊。一踩下去一个脚印出来,走在那里又一个脚印,在我们娑婆世界都留下无数的教化众生的脚印,就叫化迹。我们就知道佛的根本处是什么样的,不仅仅是佛的根本处,佛法的根本处在哪里,也都有啊,不仅仅是成佛这么简单。
佛的修学的法门,也有本迹,佛成就的净土佛国也有本迹,甚至在我们世间法的修学之中,遇到的种种事情都有本迹,知道吗,什么是根本啊?就像我们刚才说的观心,心是根本,其他的都是迹。你把这个根本的东西抓住了,其他的事情就好办了,就怕你不明白,不给你开示的话你怎么知道呢?把这些道理都给大家讲明了,讲透了,自然而然一切的这个迷茫、一切的疑惑自然就消除了。我们才知道佛,哎呀,是这样的了不起呀,才知道佛下面这些弟子,也是很了不起的,你别看有些好像什么阿罗汉,有些是示现什么菩萨,实际上早已经成佛了。唯一不了不起的就是我们啊,人家都有本迹了,我们一直都在生死,你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根本啊?但是没关系,从第一次下种开始,多种佛种最终就能回到根本上去。
所以说整个《妙法莲华经》一个是开权显实,一个是开迹显本。没有开权显实的话,一切的佛法最终不能成为无上的佛法,不能成为圆教之法。它相互之间是割裂的,知道吗,是有差别的,是有高低的。开权显实之后权法变成实法,所有的佛法都达到最高的品位了。开迹显本,好,虽然是迹,开迹之后,迹归于本,也能回到根本上去。所以就是我们自己最终修行要回归到自己的这个佛性。不管修学什么法门也好,我们发心修行对佛法的理解,对佛法的执行,到最终功德的成就都应该指向成佛的这么个果位,指向菩提。而不是在我们世间来说,有时候随顺自己个人的一些烦恼啊、业力啊、习气啊,去做些跟真正修学佛法不相干的事情。什么事情都要做得,按照我们世间,做到极致就是做到最好,这不就是佛的一片苦心嘛。当然实际上佛也知道你们做不到这么好,做不到这么好,佛也得说呀。不说,是佛的失职。不做,那是你自己个人的因缘,怪不了佛。佛是完全和盘托出,毫无保留地把所有的佛法的原委、根本,给大家全部都说透了。当然了,你有因缘能听多少、听懂多少、听后能够做多少,那是我们自己个人的事情。但是我们今生起码听到了,这就非常了不起。
所以希望大家发这个心,实际上最终无迹也无本、无权也无实,还得知道另外一层意思,知道吗。不能说,归本就完事了,归到实处就行了,真正的实、真正的本就是无本也无实、无迹也无权,因为已经无所分别了。你已经进入那种境界了,非常自然而然的境界了,你不需要去分辨了,不要去想、不要去作意了,这才是佛法修行的这么一种境界。
所以我们呢,一步一步来吧。念佛也很好,四种净土,四种净土里面什么是本净土啊?什么是迹啊?常寂光土,才是真正的本净土、本国土;其他的三种净土统统是迹,知道吗。但是我们也知道,实际上我们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肯定大部分都属于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都到不了。这里我看看不知道有没有,当然也许有示现的,那就到方便有余土去了,或者实报庄严土也有可能。如果有佛菩萨在嘛,问他他也不会回答,佛菩萨不会这么给我们面子,我们也没这个因缘。
凡圣同居土,没关系呀,凡圣同居土,世间相都能常住,何况是方便有余土,都生到净土去了,它最终跟常寂光土是相通的。一土横具四土,迹中也有本。为什么能够开迹显本呢?因为迹中本身就包含本的这个本体的东西,是一致的。只是需要个过程、需要个因缘,最终慢慢地去成就。
所以我们的学习,你虽然是处于迹,如果你不知道本的话,会形成什么后果呢?永远都是迹。你永远都是低层的、初级的,你上不去。虽然我现在是属于初级的,但是我知道高级的东西是什么,我有目标啊,我明白进入目标的途径啊。虽然我现在只是一年级,是幼儿园,但是我必然达到最终的博士、博士后、教授。成佛一样的导师,没问题的。不然你永远都是读完幼儿园又读幼儿园,幼儿园且读呢。明白吗!这就是他的作用。虽然干的是幼儿园的事情,现在是小朋友,但是你就比较早熟了,懂事了。家里苦的孩子早当家,提前一步。你的修行的质量、修行的效率,那就不可思议地提高了。你获得好处,还问为什么要这样啊?暗暗得到了多大的好处啊,就这个意思。所以为什么在天台宗这个开圆解重要,开了圆解同样念一句佛,你的功德相当于别人修一劫。人家修一天你修一劫,就这么一个概率,这么一个倍数差别。如果你不懂得真正的佛性,不知道真如实相,诸法实相,没有开圆解,你去那苦哈哈念佛吧。倒也挺老实,你做的就是一加一,人家是一的多少次方、二的多少次方。你是做加法,弄得不好还得做点减法,中间还造点业。人家是乘法,人家是什么次方,其他的,你能跟人家比吗?比不了,你就越落越远。所以我们必须要知道佛的根本处,佛法的根本处,佛的本源处,这样的话才不辜负佛对我们的一片苦心。大家有这个因缘嘛,所以尽量去学,好不好。
好了,其他事情就不说这么多了。好像还有一点点时间,原来是讲两个小时,现在好像还延长了一点,大家有什么疑问现场也可以提个问,没关系的。
居士:(法师刚才讲到圆解,这个圆解是从理论上的圆解,还是说要开悟的圆解。)
那不能是开悟的圆解,你也要求太高了。开悟就不叫圆解了,解跟悟是两个不同阶段。开圆解就是从佛法的教理上,已经完全从理论上明白了佛性的道理,明白了实相的道理,或者是明白了圆教的道理。圆教讲的这个实相,是讲得最透彻的、最究竟的。把佛法最高的道理都已经掌握了,你再去修行,那你的效率就高啊。你等到解后再悟,那是你通过解后起修,修之后才能悟。你那个时候的悟解跟这个理解就不一样啦,跟文字上的解释就不一样啦。悟解就相当于相似即。如果是证果了,证得圆教的果,什么即呀?分证即。差多少,差两三个阶梯呢,这一个阶梯的距离有多大啊?搞不清楚,太大太大了。
所以没那么难啊!就大家好好学习、听闻佛法,明白了佛法的道理,在我们凡夫位上不需要开悟,你就可以开圆解,就具备这种能力。等到你真正开悟了那修行,说句实话就处处没有障碍了,自在无碍了。你跟佛法的气氛就相近了,就天天等于待在佛身边差不多,但是呢还稍微有点距离。那个属于真正叫作内凡位,我们属于外凡位。内凡位就是离佛很近,我们外凡就离佛很远很远,就这样子的。什么时候如果你一开悟证道、证果,那就好了。就我们禅宗经常说:跟佛一个鼻孔出气了。就这个意思,但是不完全是究竟佛,但是已经佛的部分的这种功德,你已经开始具备一部分了,有一定的功能了,所以叫同一个鼻孔出气,就大概是这个意思。所以禅宗不是要大彻大悟嘛,实际上大彻大悟只是悟,还属于相似即。悟后还得起修,悟后起修才能真修,还不完全是真修,相对来说修行的品质就高了。修后,才能证。我们现在的修是还没有悟,悟前的修,悟前的修这个质量得多低呀!如果你再不开点解,那简直哎呦,天天就挣那么几块钱,你还想成亿万富翁啊。人家标准就这么高,打个比方,到西方极乐世界,你得挣十亿。我一年下来苦哈哈的也就挣个十万块钱,活也就不过百年,我从生下来就干活,一共挣得一千万也就不错了。你怎么挣得这个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打个比较浅显的比喻,一天我能够挣得十万、八万的,这一辈子就能挣得差不多了,还没挣够呢,三万六千日还是不够,才三十六亿,一天得挣个几十万才够。就是你的效率得提高,得提速,你才能达到见道开悟的一个标准。它是需要个量化的标准,按我们世间说的简单一点就是这个样子的。虽然需要质,但是质背后代表的就是用量计,它是相对应的东西。
为什么叫三祇证法身,百劫修相好?这是三藏教的说法。三大阿僧祇劫你才能修成三藏教的法身,还不是真正后面通教、别教、圆教,这是定量的一个时间。你不修满,你说我证得法身!肯定是假的,肯定是盲修瞎练,肯定是我们说的那个法行人,【未得谓得。未证谓证】。
所以为什么要听闻大乘佛法,大乘方等佛法,要发菩提心。《观无量寿经》里面不都讲得很好吗,《无量寿经》还不是《观无量寿经》,这三品是吧,你才能上品上生。你如果没有这些,你又不出家,你又不发菩提心,你又不听闻大乘佛法,你最多是中品中生就不错了。那我们学这些,不听闻这些天台圆教,不听闻大乘的了义的法,你同样是念佛,能不能往生还是一回事,往生之后也是很低的品位。你听了,明白了再去修,那简直上品生太简单了,秒秒钟的事情。当然也不是我讲得这么简单。但说句实话,即使你把这个种子一种下了,哪怕你今生稍微有点差池,这个差池很快就能够补足了。什么时候再次听闻佛法,你成熟地比别人还快,你会什么呢?后来者居上,明白吗。
打个比方,别人修成了,他就是不太学习这个圆教,不懂这个教理,他往生了,来个下品下生,待在莲花里半天出不来,多少劫都出不来,老在那待着。你好象是今生没修成,你学教学得多了,修行不得力,先在其他道里混,混了多少年、多少生出来,你往生比他晚,但你一往生上品上生。你说,哎呀慢点不着急,我先出生了,先见佛了,就是这样子的,知道吗?所以这个东西,为大家算一笔账,一定得学得聪明一点,知道吗?不要争一时,要争最终的这个,当然也不是为了争,就是我们不要错过这个因缘。真正学习佛法的不是为了自己修的,你自己修成了,实际上就是帮助别人在修行,你的成就能够更好、更快地反映在利益众生的这么一个层面上。你自己不努力,大家都不努力,这个佛法如何兴盛呢?自己度不了,更多的众生也度不了,整个佛法在我们世间的因缘就会越来越衰灭。不好意思了,我们属于败家子啊,不孝的子孙啊。孝顺心嘛,对佛法、对佛、对三宝要有孝顺心,自己得努力,听循佛的教导。
好了,简单这个问题给大家回答到这里。还有提问的吗?你来吧,那位老居士就等一等,你提的问太多了,先让他们提提吧。
(刚才您讲的,您看我断句断的对吗?苦心即法身,是心体;烦恼心即般若,是心宗;业心即解脱,是心用,我想这个再请您展开解释一下。)
断句没问题,都是这样子。心宗、心用、心体嘛,是吧。这里呢要解释难度也不小,含藏的佛法的量太大了,请坐吧。苦心,本来我们众生是在三界之中受若的,在轮回生死之苦。但是虽然是在轮回,众生的凡夫这么一个我们的身心世界里面,他这个佛性是永远不会失去的。常住的法身,常住的佛性,不会因为你堕落在这个苦道里面,它就突然就没了,或者它就减少了,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是吧。所以说这个苦心即是法身,它苦心的当下,我们这个苦报,我们这个身心的这么一种载体,它本身也包含了、也具备了法身这么一个理性,这个佛性是蕴藏在我们这个身心里面的,所以你得到这个苦果报应的话,不妨碍自己本身这个佛性。
然后呢,烦恼心即般若,本来烦恼是跟般若是完全对立的,有般若就没有烦恼,有烦恼就没有般若,有你就没我,就是水火不容。但是你看它表面是水火,这是我们从一面的理解而已。从另外一面来说,烦恼心就是般若心。就是我们说的没有苦,哪会有乐呢?没有傻子哪会有什么呢?智者呢?有愚才有智嘛,你不要看他现在是愚,知道吗?他只是智慧被掩盖了而已。所以在被掩盖的烦恼心的后面、背后,根本的地方,他就是有般若的,即般若,当下就有般若。你就不要小瞧任何一位众生,知道吗。不要看他跟你发点脾气,生了点烦恼,就说这个人不可救药,没戏了,只是一时的而已嘛。他一旦改变了,他立即这个心也可以生起般若来。心可以生烦恼,心可以生般若。所以最终烦恼心跟般若心都是同一个心体,只是在表面上的示相的这个用处不一样。他因为迷,他就没有办法用这个真心,他用的是妄心,他只能起烦恼。什么时候他明白自己的真心了,能够真心起用了,他的心就变成什么?般若,就是一体两面。打个比方一个硬币,有正面有反面,我们是属于反面,我们是反派,是烦恼,那边是正念。看你自己怎么去改变自己的这种业力行为。
业心也是这样的,业心造的业,业就是束缚,业是造作,造业就会有后果,它是有力量的,这种力量能够束缚我们在六道之中,生死轮回,不得解脱,所以业它就叫业缚。有些地方叫业缚,缚,束缚的缚。你说束缚怎么是解脱呢?你心造了种种不好的业,当然了你就被它束缚了,如果造的是净业呢?你就从这个生死之中解脱出来了呗,你就生到西方极乐,就成佛了。所以,我们说不要只看到他不利的一面,实际上不利的一面背后还代表什么呢?还是有利的一面,就是你要认识到,有这个因缘,然后能通过自己的学修、修行、努力,你就可以获得。
所以说为什么叫众生平等,是吧。这里说不仅仅是众生平等,众生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众生所呈现出来的烦恼,虽然他现在是具有种种的问题,但是并不防碍他有一天把这些进行改变之后,他也能成为像佛一样清净的、智慧的、永恒的这么一种功德。佛法把这些东西讲到了,就是实际上要告诉什么,自己要有自信,要发菩提心。怎么去改变,怎么去成就。成就佛的功德,成就佛的智慧,成就佛的这么一种力用、神通。
同时,我们对待其他的众生,不管是同修道友也好,不管谁修的好,谁修的稍微差点,不管他学佛不学佛,信什么教,信我们自己佛教信其他教,甚至他什么都不信仰,这个人是十恶不赦,我们都得什么呢?平等地对待一切的众生,对待一切的法。不能起分别心,不能瞧不起别人,不能怨恨别人知道吗?你怨恨别人,实际上就是什么呢,给自己施设种种成佛的障碍。心生则种种法生,你现在反过来,法生则种种心生。因为外在的众生,外在的一些法又引起你内心的这个烦恼心,重新地点燃,越来越炽盛了。那什么时候你的心才能平静下来,愈演愈烈就不可挽回了。明白这些道理,我们就能够找到一个比较正确的方向,一个比较正确的一种方式,怎么去最终成就佛道,也能找到正确的这种方式,跟所有的众生,跟世间万法怎么形成一种比较和合无诤、和谐的、共生的、共进的,共同进步的,这么一个非常好的一种方式,一种局面。这里面都说得很清楚了,无非是惑业苦嘛。现在不要惑了,现在我们需要般若。现在我们不要业了,我们需要解脱。现在我们不要苦了,我们要成佛,具备涅槃的四德,常乐我净。就是这样子。
好了,时间差不多了,可能还会有提问的,没关系,下次我们还会有时间。
好,最后大家请合掌,我们做一个回向: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罪障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
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
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和南圣众。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好,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七)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妙法莲华经》,上节课我们把这个卷一上讲完了,今天应该是从卷一下开始。【七会异者】,这是讲到这个七番共解最后一番,前面已经讲过六番,大家应该都还记得,我们再回顾一遍。第一个是什么呢,第一番是标章,第二引证,三生起,四开合,五料简,六观心,七会异。今天是最后一番,会异。
什么叫做会异呢?实际上就是把不同的一些经论,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一些说法,我们把它汇合在一起,最终呢让这些说法表面看上去有些不太一样,实际上呢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差别。就是佛陀他说法是在不同的时机,针对不同的众生说的,所以说法有时候他会有些分别,他这种分别是因为众生有差别而分别说,并不是本身佛法有什么分别,或者说佛法之间有什么对立啊、矛盾啊、冲突啊,不存在。是我们没有真正对这个佛法有个什么呢,总体的一个认知,即使有总体的认知呢,还得去把所有的认知最终归纳起来,把它融会起来,知道它原来最终指向的目标就是一个,只是各自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去谈论一个问题而已,小小的差异肯定会存在的,根本上是没有差异的。
我们看,【问。佛有所说。依四悉檀。今解五义。与彼会不】。就是佛所说的法,都是依据什么呢?四悉檀来说的。以前我们讲过这个四悉檀,大家都应该记得。世界悉檀、然后呢,各各为人悉檀,还有呢,对治悉檀,第一义悉檀。就是分别对应四种不同的需要,或者不同众生的根机,用四种不同的方式去说法。悉檀,悉就是遍的意思,檀就是施,遍施,普遍地对所有的众生施予佛法之药,没有什么众生是在这个佛法之外的。只要众生有这个因缘,我都得给他说法,只是不同的因缘,我说法的方式不一样而已,所以有四种方式。大家还得记住,世界悉檀、各各为人悉檀,对治悉檀,第一义悉檀。它是有一个层次的,从低到高,从浅入深,最后到根本,就是第一义悉檀。什么叫做第一义?第一义就是中道佛性,让众生真正认知到自己的佛性,认知到一切法的法性,他能成就自我,成就菩提。其他的前面三种悉檀都是为了最后一个第一义悉檀而做一些准备的。
现在解这个五义,五重玄义,跟它之间能不能融会在一起呢?是不是之间有什么区别呢?【答。此义今当说】,这方面的道理,现在正要说。【先对五章。次解四悉檀】。我们看看,相互之间是怎么对应的。【世界悉檀对释名。名该一部。世界亦冠于三】。就是第一个悉檀对是释名章,五重玄义第一是释名,释名能够该,该涉,能够包含一部经的所有内容,虽然只是个名字,这个名字就是一部经所有内容的一个总括、一个代表。为什么叫做名,就立这个名,能够把这部经的所有意思,简略地概况在这个名字里面。世界悉檀也是这样的,在四种悉檀里面,它是第一,排在第一位的,亦冠于三。
然后第一义悉檀呢,【第一义对体最分明。为人对宗】。我们看看,第一义悉檀是对体,对体那是五重玄义第几呢?第二重。释名,第二是辨体,那为人悉檀,就是各各为人悉檀,简称叫为人悉檀,对的是宗。【宗论因果。为人生善。义同】,宗论因果,成佛的因果,怎么修学佛法,从世间法到佛法,从凡夫到成佛,这是宗。我们说,宗者趣也,就是像路径一样的,通向最终成佛的一个道路,从因至果,从开始到最终结束。为人悉檀也是这样的,是为了针对不同人的这种善根,帮助他增长种种善根,善根一步一步地越来越增长。所以从这个意思上,它们是比较相同的,【对治对用】,对用对治悉檀是对什么呢,第五重玄义的第四重,论用。【用破疑滞】,你看,破众生对于佛法的种种疑滞。【与治病事齐】,治众生病,对治悉檀就是对治众生的烦恼之病,有什么对佛法有疑问的,有不明白的,恰好,对治悉檀就讲这个,然后我们现在这个论用也是一样的,要破众生的疑滞。
然后呢,【分别悉檀对教相】。四种悉檀要对五种玄义,五重玄义,那最后这重玄义是教相,判教相。那怎么只有四重,没有第五种悉檀怎么对呢,分别前面四种悉檀,就是对教相,你能把前面四种悉檀都能够了解清楚了,这就是跟第五重教相是一回事。就像我们现在,要闻教,要明教相啊,不然这部经为什么要立这个名字,这个名字代表的是什么意思,搞不清楚啊。这部经的经体是什么?你不清楚,它的宗,它的用,所以都要通过教相,慢慢地去认知。
【教相如后说。问。何不次第】。它为什么不是按照这个次第来的,实际上基本上是按着这个次第来的,我们一看,当然最后第一义悉檀是排在最后的,四悉檀里面第一义悉檀是排在最末位的,而这里第一义悉檀是排在第二了,跟这个体是相对应的,实际就是这里稍微次第有点不一样,其他都差不多。【答悉檀是佛智慧。对利钝缘则成四种】,悉檀是佛的智慧,因为对于众生的利钝的这种根源、机缘不同,所以就变成了四种。是什么意思呢,实际本身在佛这里,悉檀还要分四种吗?没必要,佛法就是佛法。但是因为众生的根机不一样,我就变成四种不同的佛法了,是为什么呢,是应众生的需要。
【利人闻世界。解第一义。此对释名辨体。即足】。这什么意思呢,利根的人只要一听闻世界悉檀,从世界悉檀就能什么呢,理解到第一义悉檀。就像我们说的,你只要跟他讲这个名字,从这个名字他就知道什么,经体了。如果真正了不起的人,他都不用看这个经后面的经文,一看这个名字,开悟了。那我们能开悟吗,你把经读了千遍万遍也开不了悟,所以我们是不是利人,不用说了,非利人也,即足。你看六祖慧能大师,他就听别人读《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听闻这么一句经,他就开悟了。那我们听,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什么意思啊?不看到祖师大德的这些注解,一点意思都搞不清楚,看完之后呢,好像知道一点点,但你说离开悟十万八千里,还不知道什么时候的事呢。
【若钝人未悟】,不是利根的人,是钝根的人,你光听那个名字,他哪能悟得到呢,没有悟。所以【更须为人生善】,就是给他说为人悉檀,让他的善根慢慢地增长,善根不足啊,跟你讲,你也悟不到,听也听不明白,先培养善根吧,就是这个意思。就是因为大家善根不够,好多人说,学佛没有什么受用,也没得到什么利益,善根太浅,看佛经看不懂,按照佛法去修行,什么事情都做不到,都是善根不够。
好,那不仅仅是为人生善,后面还有什么呢?还要【对治破恶】。一个要增长善根,一个要破除这些什么,恶法、烦恼。我们说一个是要消业,一个是什么,增福,简单的可以这么说。你善根增长的方面,它到一定的力量,善根力量足了,它才能破恶。你不要以为这个敌人,这个恶,这个烦恼,这么容易就破了。有些人说,一上来,我这个习气一大堆,烦恼一大堆,学佛多少年也不一定能有多大的改变。善根不足,你力量不足,你正面的力量不足,它反面的力量你怎么去克制,所以说真正要克服自己的敌人、自己的烦恼,这是相当不容易的一件事情。所以我们得自己锻炼强大了,才能有这种对治烦恼的这种力量。
好,生善也有了,破恶也有了,这个方面所有的障碍都清除了,你善根也增长了,【乃入第一义】。最终才能明白真正佛法的道理,你才能开悟啊,才能证道啊。【则具用四也】,就是这个是什么意思?你根器越利,你开悟越快,只要跟你讲这个世界悉檀,你就开悟了,再不行,再跟你讲生善悉檀,生善悉檀还不行,对治悉檀。好,最终前面所有的全部具备了,最后才能到第四个,第一义悉檀。【五重玄义。意兼利钝】,是什么意思呢?五重玄义也是兼,就是包括了利根和钝根人,也是一个意思。
【四悉檀法。专为钝者】,什么意思?要把四悉檀法都给大家讲清楚了,肯定这种人就是钝根人,不然就不用讲四悉檀,讲一悉檀就够了。你随便讲个悉檀就可以了,讲世界悉檀他也悟到第一义悉檀;讲为人悉檀,他也悟到第一义悉檀;讲破恶悉檀、对治悉檀他也能悟到第一义悉檀;你直接跟他讲第一义悉檀,因为他是利根,他也听得明白,一样领悟了。随便跟他说什么,他利根人都能明白。但是呢为什么四个悉檀全部得说,就是因为我们根器钝啊,所以这四种悉檀必须要说。当然五重玄义,意兼利钝,也就是看个人的情况。如果是从前面来讲,你听的越少就能开悟,当然也就是利;你听的越多还不能开悟,这人就是钝。当然我们这个五重玄义,实际上,从根本上我觉着跟四悉檀也没太大的区别,没什么太大区别。【对义是同。次第则异】,意思上是差不多相同,次第上稍微有些变化。
又【问。论专释大品】,这就说的《大智度论》是专门来解释大品般若的。【不涉法华】,它没有涉及到《法华经》。【何得指彼悉檀。通此五义】,这是什么意思呢?就说四种悉檀是《大智度论》里面提出来的,它没有讲到《法华经》,但是我们现在讲的这个《法华经》,是天台宗讲到法华圆教的五重玄义,你把那个四悉檀跟这个五重玄义相互之间去相通,合不合适呢?【中论通申诸经。何意不用】,《中观论》它是通申,统统地来说明一切经典的,它不仅仅说《大品般若经》,也说《法华经》,所有的经典它的意思都能说明,你为什么不用《中论》里面的来说呢,只用这个《大智度论》这个四悉檀来说这个五重玄义呢?
下面就回答,【答。释论云。四悉檀摄八万法藏。十二部经。法华何得不预耶】。就说你这个说法还是有问题,你说《大智度论》只是专门解释《大品经》的,但是其中说的这个四悉檀义,里面说到四悉檀义,它是包含八万四千法藏,包含三藏十二部。那既然包含三藏十二部,《法华经》是不是属于八万四千法藏,三藏十二部呢?它也属于这之内的,法华何得不预呢?它难道就不是其中的了么?它能超出这个范围之外吗?
【中论通申。理宜须用。若具引论。博而未巧。今取论题。申于五章】。你看就是说,当然《中论》也很好,通申一切经典,但现在为什么不能用了呢?不用呢?用的多了,反而就不一定特别的什么,精巧,特别的恰当,所以这个地方就暂时不用。今取论题,申于五章。我们解这个论题,这个论题是什么?哪个论题?我们就看看后面就看得出来,【中字申体。观字申宗。论字申用】,你看,你要想把这个中观论跟这个五重玄义之间做个互通吗?我给你讲讲,中字讲的是体,说明的是这个体,中,中道啊。中观是什么,中道观,中道不就是实相,实相不就是体嘛。观字申宗,观这个字是宗,从因至果怎么修行啊?通过修行最终才能证得这个果啊,证得这个体啊。论,论字申用,它为什么要论?要讨论啊,要议论啊?就是它的作用。
【璎珞云。破法方便。立法方便。利益众生方便。论有研核破执。立三宝四谛。得四沙门果。故知论字申用】。这里又引用《璎珞经》里面一段话。什么破法,立法,利益众生方便,这三种方便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看看啊。破法,什么叫做破法啊?破一切法,实际上从这个地方来说就相当于什么,三观之中的,或者三谛之中的什么谛呢,真谛;立法相当于俗谛;利益众生中谛。论有研核破执,破众生的种种执情,立三宝四谛。三宝,不用说了,佛法僧三宝。四谛,苦、集、灭、道四谛,得四沙门果,这个四沙门果就是指声闻四果,须陀洹乃至阿罗汉。
【故知论字申用。中观理不可思议。申妙】。这又是把前面又进行了,中字申体,这个中观,或者中道实相这个理体是不可思议的,所以它又是属于妙,属于妙。【观境是权实。申法】,你看,所观的境,能观之智,都是属于权或者实。有权,有实。申的是法,就是法有权实嘛,实际上具体这个观法也有权实。【观智是因果。申莲华】,就是把这个《妙法莲华经》跟这个《中观论》这个论题又联系在一起了,大家看很有意思啊。【观诠申经】,观字所诠就是申经,跟这个《妙法莲华经》这个经是一个意思。
【论之三字。合四悉檀。以对五义】,你看,总共又把它跟四悉檀又对起来了,跟五重玄义又对起来了,跟这个《妙法莲华经》又对起来了,【通申意显】。所以这个东西啊,实际上这个天台宗讲到这里的话,就可以给大家提醒一下啊,不仅仅是《中观论》,一切的经,一切的论,通过这个五重玄义,四种悉檀,或者我们这里讲的这个叫什么呢,天台宗的三谛三观,它都可以把它圆融无碍地进行一个什么呢,汇义。就是把表面上看来不同的经论的这些名字也好,或者包括它的一些内容也好,通过这种方式把它融合在一起。实际上并不难啊,不仅仅《中观论》,其他论也都可以,《百论》也可以,什么《十二门论》也可以啊,《大智度论》都可以的,都一回事。
【若更以论。申余经者。取偈初句申三藏。次句申通。次句申别。次句申圆。法华又为第四句所申也。岂止两论申此五章。五章通申诸经论也】。你看,不仅仅是这两部论,比如说这个《大智度论》,这个《中观论》,说到了这五重玄义,但这个五重玄义是天台圆教特别提出来的,但实际上相互之间都可以互通的,不仅仅是两论,一切的经论,五重玄义都可以统统地去什么呢,进行一个解释。所以天台宗后来在讲所有的经典时候都要什么呢,说五重玄义。实际上把这个五重玄义说得差不多,说清楚了,基本上这部经的一个大概也就明白了,也就明白了。
【次解四悉檀为十重】,这里就分得更清楚了,这里我们不说,申余经怎么取偈初句申三藏,什么申通,申别,申圆,这是什么意思呢?这里没说得太清楚,就给大家说一下,实际上后面也会说到。就是说的这个《大智度论》里面,这句: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分别对应藏、通、别、圆四种教。因缘所生法对的是三藏教,我说即是空说的是通教,亦为是假名对的是别教,最后亦是中道义对的是圆教,这样去做个对应的。当然这里面只是说把其中的一些经论的一些章句又用什么呢,藏通别圆,或者五重玄义进行相互之间的一种汇通。
下面我们看这个十重,这个十重也说得够复杂的,大家不着急,慢慢来看吧,了解一下总是好。四悉檀又分成十重来进行一个理解。【一释名 二辨相 三释成 四对谛 五起教观 六说默 七用不用 八权实 九开显 十通经】。
我们首先看第一个,【释名者】,先解释这个名字,什么叫做四悉檀。【悉檀天竺语。一云此无翻】。有些地方说,这个悉檀语,这个天竺语没法翻,不用翻。【例如修多罗多含】,他说这个梵语啊,它有多重的意思,你没办法去翻,多含不翻吧。【一云翻为宗。成。墨。印。实。成就。究竟等。莫知孰是】,就翻了这么多,不同的意思,不知道哪个是对的,到底取的哪一个呢?好像都有意思,都差不多。
【地持菩提分品。说一切行无常。一切行苦。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是名四优檀那】。实际上就说的什么,四法印,诸行无常,苦空,无我,无常,苦,无我,最后寂灭。【是名四优檀那。此翻为印】,实际上就跟这四法印差不多,我们平时就说三法印,这里多一个。
【亦翻为宗。印是楷定。不可改易。佛菩萨具此法。复以传教。此就教释印。如经。世智所说。有无无二】。就是说,就是佛菩萨他讲的这个法是不可以改变的,从古到今这个一直传下来的,就像我们说的,这个东西就像是印证,这个是不是佛法啊?这是佛所说的,这个是符合佛法的,不可以改变的。
【世智所说。有无无二。此法楷定。以此传授。经过去寂默诸牟尼尊展转相传。此就行释印也】。前面就教释印,这是就行释印,有无无二,此法楷定,世智所说。要么有,要么是无,不出这两个,不出这两个之外,世间法要么执著于有,要么执著于无。【经增上踊出。乃至出第一有。最上。众共归仰。世间所无。此释宗义】。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经典里面说的什么,都是第一义,最上的,所有的人都要共同去归仰,去遵守的,是世间法里面所没有说到的,所以说这就是从宗上去讲这个什么呢,四悉檀。
【彼明文了义。释优檀那。诸师何得用宗印。翻四悉檀】。此明文了义,来释这个四法印,诸师何得用宗印。来翻四悉檀。就是说这个四悉檀跟前面这个四法印之间呢,还是有一定的区别。【如此既谬。余翻亦叵信】,就是前面所翻译的只是诸师之言,但是呢不是特别的妥当,所以后面呢,【南岳师例大涅槃。梵汉兼称。悉是此言。檀是梵语】。这什么意思呢?就是前面所有的这些师,这些论师啊,这些经师啊,翻译的都不是特别的恰当,一直到南岳慧思大师的时候,他是怎么翻的呢?悉檀就叫什么,遍施的意思,你看【悉之言遍。檀翻为施】。就像这个大涅槃,大字是属于什么呢,汉语,涅槃是属于梵语,梵汉兼称。翻译一个梵语的时候,保留其中的一部分梵语的成分,但是这个大涅槃,实际上大涅槃就是摩诃涅槃嘛,把摩诃可以翻译过来,但是这个涅槃本身不好翻,这个悉檀也是一样的,这个悉可以翻,但这个檀就没必要翻了。就说【佛以四法。遍施众生。故言悉檀也】,最终就确定这个悉檀就叫做遍施,取这么一种解释是最恰当的。
【二辨相者世界如车。轮辐轴辋和合故有车。无别车也。五众和合故有人。无别人也】。就说就像这个车,是由这些东西和合才会有,离开这些轮辐轴辋就没有车了。这个人也是,需要五众和合才有人,离开这个五众,哪怕是离开其中的任何一众,这个人都不复存在,这个五众和合,这个五众就是指什么,五蕴,色受想行识。【若无人者。佛是实语人。云何言我见六道众生。当知有人】。如果你说没有人呢,佛是实语人,佛为什么又会说,我见六道众生,我见到了六道众生,如果说没有人,那谁是我呢?这是佛所说的,佛难道是说妄语吗?
【当知有人。人者世界故有。非第一义。第一义可是实。余不应实答。各各实。如如法性等】。余不应实,是什么意思呢?从世界悉檀,人是有的,从第一义悉檀,人有没有呢?没有,是吧。说没有,有部分是对的,但也不能说完全对。从第一义悉檀根本就不论什么人有,也不论什么人无,知道吗?当然从第一步来说,它是说没有人,人是个假名,知道吗?但是从世界悉檀,人就是有的,五众因缘嘛,色受想行识,和合就有人了。它是承认世界之中的种种因缘所生法的,承认我们现实的一种存在,就是在我们世间一般凡夫这么一种认知之中,认知的这个世界它认为是存在的,但是它是站在我们世间凡夫的这个角度,来随顺而说的,它不是最真实的,不是佛根本要讲的这个道理,根本要讲的是第一义,第一义这些东西就不存在,只是个假名了,哪里有什么人啊?第一义可是实,是实相。
【余不应实答。各各实。如如法性等。世界故无第一义故有】。反过来你看,如如法性,就像我们的真如法性一样的,在世间没有,世间是找不到的,但是在第一义中它又有了,你看,【人等第一义故无。世界故有】。从世界悉檀它又有,从第一义悉檀,人又没有;从法性方面第一义悉檀有,从世界悉檀它又没有,恰好两个相反。
【有于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一切名相隔别。名为世界】。有五阴,就是五蕴嘛,色受想行识;十二入,六根六尘;十八界,在十二入的基础上再加上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六识。这一切的名相,种种的差别,都会有,这叫做名为世界。这就是从世界悉檀来说。
【外人迷此世界。不达法相】,就是指一般的外道,他对这个世界是迷惑的,没有达到、没有通达法相。所以他有时候容易什么呢,产生一种错误的认知。这里说【或计无因缘有世界。或计邪因缘有世界】。就是说我们这个世界,是怎么有的,有些人认为是没有因缘,就是不承认有因果,叫无因缘说。这个世界不知道怎么就有了,突然就有了,找不到原因的,反正它就有,它是不是什么时候就没有了,突然没有了,也没有原因,生生灭灭。有些是说邪因缘,邪因缘比如说,这是上帝造的,这是大梵天造的,或者是其他什么造物主造的,是这个因缘才有我们这个世界的存在。就像我们中国的女娲补天这之类的,有这些东西,他就随便找出个原因来,这个世界是怎么创造的,创世说,实际上这都是邪因缘,根本就找不到一个创世的这么一个神。
【大圣】就是佛了,【随顺众生所欲乐闻。分别为说正因缘世界法。令得世间正见。是名世界悉檀相】。为了随顺众生,众生都喜欢听啊,这个世界是怎么产生的?就分别跟他说正因缘世界法,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就是说所有的因缘都是相互之间互为因缘的,没有个因是什么呢,第一因,明白什么意思吗,就是没个造物主。没有说是你创造了整个世界,由于你的存在,由于你的创造,世界才从此形成,你是第一个。当然你再往前,就不要再追究你是怎么来的,不用追究了,我说的就完事了,其他的事情不要问了,你知道你自己怎么来就行了,世界是怎么来的就行了。
实际上再往前追究,他就说不出来了,上帝从哪里来?不知道。大梵天又从哪里来,他的前世今生就没有,难道这个世间,世界有时间、有空间的,难道到他这里时间就戛然而止,再往前就没有更早的时间了吗?我们说无始,没有开始啊,那他的这个开始不就是把这个时间一下就戛然就切断了嘛,再往前推呢,还有没有以前呢,不讲了,反正他就是最早的,就完事了。
所以说按佛教讲就是正因缘,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一切世间的法,谈不上谁是谁的因,谁是谁的缘,相互之间互为因缘,没有谁是重要的,谁是次要的。只是随着不同的因缘,不同的时间、空间相互之间不断在转换而已。实际上这样去理解就很好啊,是不是,平等啊。我们在理解现在,哎呀,大家每个人的这个因缘都不一样,实际上最终谁知道呢,这个因缘也不是现在就形成的,也不是永恒不变的,所以说不能去执著于当下这个相,因为这个相本身是无常,不断地在变化。它不是根本的产生的一个因缘,它是暂时形成的这么一个果报而已。
令世间正见,就是以正因缘来破什么呢,邪因缘和无因缘。实际上这个东西本身说,即使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它并没有把真正的所有的佛法都说出来,只是一个刚刚的开始,属于世界悉檀。你要解释这个世间相互之间的一种因果关系,我就用这个缘起法来说,当然光说缘起肯定不行啊,后面还有什么呢,有性空啊,知道吗,这个性空才慢慢走入到佛教一种真实相。
好,再往后【二各各为人悉檀者。大圣观人心而为说法。人心各各不同。于一事中。或听或不听。如杂业故。杂生世间。得杂触杂受。更有破群那经。说无人得触。无人得受。为二人疑后世。不信罪福。堕断常中。故作此说】。这什么意思呢,为人悉檀,就是为了众生不同的这种根机,大圣观人心而为说法。但是人心呢,每个人又不一样。同样是一个事情,有些人呢就愿意听,有些人就不愿意听。就像世间的杂业,不同的种种的行为,杂生世间,得杂触杂受。因为造的业不一样,所以你生在的世间不一样;生到世间不一样,你对世间的感受也不一样。太杂了,太复杂了。因为你过去造了这个业,比如说你今生就为人,造的善业,为人;造了恶业,做畜生。人跟畜生是一样的吗,果报不一样,感受不一样,觉知也不一样。同样为人,人好像从这个总的果报是都是人,但是从这个别报来讲,我们叫什么呢,叫做满业。引业、满业,是不是啊,引满各不同。他人与人之间差别又很大。
【更有破群那经。说无人得触。无人得受。为二人疑后世。不信罪福】。这就是破这些外道的,不相信有什么后世,不相信有什么罪福,怎么怎么,就是说执著于断,断灭论。就比如说人死了,你这个生命就永远结束啦,哪还会有什么后世啊。你造了罪也不一定就受苦果,你造了福也不一定就有好的报应,我们才不相信这些什么因果,才不相信什么后世。就是说这些外道,要么什么断见,要么常见,要么什么呢拨无因果,种种方面不信罪福,这就【堕断常中。故作此说】。
【此意傍为破执。正是生信】,就是生起我们对于佛法的正确的一种信念、一种信仰。要破除这些错误的一种知见,你才会产生正确的一种信仰。【增长善根。施其善法也。故名各各为人悉檀】。你要把众生的这些执著,这些颠倒破除啦,给他正确的信仰,正确的知见,然后才能让他善根增长。打个比方我们还没有学佛之前,根本不知道佛教讲的什么回事,也不知道我们自己人生出现什么问题,后来一听闻佛法,发现确实,自己对自己,对于人,对于生命,对于自己所处的种种境界都一无所知,可以说是一片茫然。哎,听闻佛法,终于明白佛法确实讲的有道理,我就是这样子的,开始产生信仰。信了之后,你才会去什么呢,才会学修啊,才会去修行啊,修行你才有善根啊。你信都不信,你说你还会有善根吗?不可能有善根。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所以说佛度众生,首先的第一步是世界悉檀,世界悉檀属于世间的法,它跟出离轮回没有任何关系,它只是站在世间的角度,随顺众生所能理解的这么一种方式,讲世间的一些善法,属于世间的善法。生人天可以,得到一些福报可以,但是不能出离轮回。但是到这个为人悉檀就不一样,它是为了让众生什么,出离三界,出离轮回,是要出世的善根,要有出世的善根,就不一样了。
再往下,【三对治悉檀者。有法对治则有。实性则无】。这什么意思呢,有法对治则有,实性则无。有法对治,有能对治的法,有所对治的法。你说它有确实是有,但是从它真实的性来说根本就是没有的。对治者,当然这里说实性则无,实际上是说的第一义悉檀,从本身能够对治的所对治的,我们还是说它有。
【对治者。贪欲多教观不净。瞋恚多教修慈心。愚痴多教观因缘。对治恶病。说此法药。遍施众生。故名对治悉檀相也】。就对治众生的种种什么呢,烦恼。贪嗔痴嘛,这里首先我们看贪嗔痴,说得很简单。贪欲多的人教观不净,就修不净观。贪欲啊,贪图享受啊,贪图种种世间男女之色啊,修不净观。知道这世间是不净的,不仅仅是人不净啊,整个世界都是不净的。不光说人是脏的,整个山河大地都是脏的,都是不净,我告诉你。为什么呢,我们说叫种子不净,就从你自己造的业,感受这个世间的种种果报,自己的身心世界也好,外在的这个周边的环境也好,它都是什么呢,属于染业。染污的种种业形成的最终的东西都是不净。
我们说,哎呦,这个地方很干净啊,很漂亮啊,山河多美啊,多壮美啊,多好啊,多喜欢啊。这是我们自己在人的角度上觉得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如果真正从佛一看,不行,五浊恶世啊,你能在五浊恶世发现美当然也是不容易的。但是你为什么能发现美,你也就只有这么一种审美的情趣。你的审美的能力也就这么强,你就被这些东西,它自然就会吸引,知道吗。它这个业力所牵的话,你就逃不出它这个叫做如来掌心一样的,这个掌心你逃不出来,你这人的这个知见,他的所喜爱的东西,他就被这东西所吸引。
他也不一定说,就是我们自己本心,就愿意被它所吸引,业力所牵引,你不吸引不行。生来就会哭,就要吃,就会睡,人都有这个本能,男男女女都有这些喜好,爱财啊,什么东西都爱,为什么爱呢?过去就爱过呗,过去就有过这些烦恼,就造了这些业,今生还是有这些德行叫什么呢,德行不改,不叫德行,叫什么,习性不改,恶习不改,所以今生还是传承了过去的这些习惯,你见到东西又产生欢喜。就像我们似曾相识样的,这个东西你都不要相识了,已经深深刻在你的基因之中了。生来就具备一种叫所谓的本能,实际上哪里叫本能?按佛法这都是胡说八道,本能按我们现在是本能,按过去它是有原因的,过去有种种烦恼习气业力,所以就形成现在,你不可能改变的一种,所谓的比较固定的一种习惯,有些都是习惯成自然,你就把它叫做本能,实际上是可以改变的。
就像我们说的定业,哪里有什么根本的定业,如果真有定业的话永远出不了轮回了,解决不了的,就是因为定业也可以变的,只是说一般你变不了,你没那么大的能力,当然就叫定业了。你能力大,哪有什么定业啊。所以说这个教观不净,不清净,就说你要破除对它们的贪著。不要爱财啦,钱是肮脏的,钱财如粪土;不要爱人啦,人是最不干净的,知道吗?从你生出来的时候种子是不净,父母在一起也不净,你生出来的时候又不清净,长大了之后又胡思乱想,一样的嘛,反正是轮回。
但是,啊,欢乐不是人间正常的一种生理或者一种情感的需要吗?你怎么会觉得不净啊,是不是反人类,反人性啊。这一说,好,罪过就大了,帽子扣得够厉害的。是吧,我们不反人性,我们尊重人,但是我们仅仅不满足于做人的这么一种层次,我们是不是可以不仅仅把自己当做人呢?当然你可以随顺做人,做个好人也行,我们不要求高,但是如果你有能力的话,觉得你原来不仅仅永远就是做人的,你这辈子是做人,我是不是可以做天呢?是不是以后还可以超凡入圣呢?你是不是可以去想象一下,你的生命可能不仅仅是作为人的一种存在而永恒不变的呢?能不能达到比人更高的一个生命的层次呢?如果能够存在的话,你干嘛不去努力?去追求也好,去探索也好,去给自己争取机会也好,干嘛就仅仅说就事论事,就满足于此。
就是人实际上是不满足于现状的。好在我们人还是比较那个的,还是有些进取心的。所以有相当一部分人可能就会理解,理解到,就是我们佛法,就是告诉我们,不要仅仅站在人法界去看待一切问题,不然的话你永远都是人,甚至下辈子做人都做不了,因为人性之中有很多恶,这个恶的力量现在肯定是更强大的,你必须要站在圣人的法界去改变我们,你能改变多少是多少,那终究你会从人法界慢慢地脱离出来。当然我们有时候要随顺,随顺世界悉檀嘛,但是世界悉檀只是世间法,不能出离三界,不能仅仅满足于此,再往上就是为人悉檀、对治悉檀。
瞋恚多教修慈心,你看,谁没有脾气啊?嗔恨心啊。爱不成就生恨,得不到心里就埋怨,不平衡,生气。具体语言、行为、什么东西都能表现出来,修慈心啊,知道吗?要慈悲心对待一切众生。你这样嗔心去对待一切众生,不但不能把这个事情进行扭转、改善,反而会什么呢?恶上增恶。让你们之间的这种不良的关系愈演愈烈,而且世世什么呢,不能解脱,知道吗?这个冤一结下了,要解是太难了。所以现在基本上你比较大的冤家,都是过去曾经跟你结下梁子的,都是这样子的,一次解不开,那就多少辈子都一直延续下去,甚至越结越深这个怨恨。
然后你现在觉得,哎呀,反正解不开了,我就是心里必须要报复,我要泄愤,泄恨,泄了恨之后你以为就解决了?解决不了,人家不答应你啊,实际上你也不答应他,你不说泄了愤,我以后就算了,我们就清零了,你也别再找我,我也不找你了,咱们就一刀两断了,怎么怎么,都了清了。说是说了清,怎么了清?在你生起这个烦恼心的时候,实际上这个心就已经有一种作用力,它就叫业力,意业,这种意业是相当强大的,你即使当时好像心里已经平复了,只是暂时的平复,实际上前面所产生的这种嗔恨心的力量,是会一直延续到后世的,到了后世它又会发生力量,到时候又由不得你,因缘一成熟,你说现在忘了,到下一辈子你又记起来了,不是记起来,它是业力激发你不由自主地就受它的牵引,又会产生一些不理智的行为,不是这么简单的。
那怎么才能去解决呢?慈悲心,你只能这样才能解决。慈悲忍辱,你要学会吃亏,要退让才行,知道吗?有些人,哎呦,退让我吃亏吃大了,我才不甘心了。你不甘心,你不甘心谁都没有便宜占,我告诉你。啊,我吃亏了,我好像吃亏了,他占便宜了,他多报复了我几次,你看我都不跟他算了,后来他也不好意思再找我了,但是我是不是吃亏了?你吃亏有福啊,知道吗?你因为修了这些东西你成就了,你这个善根就建立起来了,他没有修,他永远就是零啊,你这个亏哪会白吃。
何况因为你的改变,以后你可能能够解脱,你能解脱你就能度他,度了他之后,你看,我不但不报复他,我还度他,我亏吃得更大,以德报怨,他怎么占这么大便宜啊。你以为人家就会永远占你便宜吗?所以世间的事情你不要就想当然,一厢情愿地去想,你在给予别人的时候,到时候自然而然有因必有果,大家明白什么意思吗?但是你得先走出第一步来才行,往往是你能走出第一步的人才是最可贵的,也是成就最快的,也是成就最大的人。他往后被你所点醒,当然如果人家精进努力的话,说不定什么时候也能赶上你,但是一时半会儿就赶不上,你不是占便宜占大了嘛,老想便宜便宜,那就跟你讲便宜,让你心里平衡一下。
愚痴多教观因缘,观察种种因缘,怎么去观因缘?用佛法去观因缘,我们经常都是看到什么事情看不明白,别人怎么对我这样?我的命运怎么这么不好,碰到什么事情都不顺?实际上都有因缘,你过去干什么去了?过去为什么要这么做?过去为什么要起这个心?现在碰到这个事情又看不清楚,又心里产生怨恨,产生不平,这都是愚痴,知道吗?实际上这些境界都是过去的种种业果所呈现出来的。
实际上又进一步的,一个是让你去承受这种果报,同时又在考验你自己的内心,所以这些东西,你看,多讨厌,很讨厌的!本来承受果报你就很不情愿了,一般都是苦果,承受起来觉得很难受啊,很不自在啊,想逃避,但有时候逃避不了,必须还得接受,接受之后心里又不甘,吃苦的时候确实很苦,难受,你又会产生新的烦恼。产生新的烦恼,好,这个苦果刚吃过,新的业力又开始要造,烦恼一起来又会造业,它当下又会考验你当时承受的这么一种心理,你心里一旦发生错误的理解、解读,然后又会产生错误的行为,然后后面又会有新的苦果出来,层出不穷啊,源源不断,就是这样子。
所以你必须什么,克服自己的愚痴,如理地去观察这一切的出现的种种因缘、境界,这样的话你才不会什么呢,上当受骗啊,你才不会稀里糊涂的,因为这个事情,这个事情看明白了,好,完了,受了这个报,结束了,新的这个恶报恶业就不会产生了,就解决问题了嘛。当然这个贪嗔痴是众生的三毒啊,病根嘛。还有五停心观,以前也说过,还有多散众生什么观,还一个什么呢,啊?多障众生念佛观,多散众生数息观,就是对不同的烦恼,它总是有不同的这种佛法去对治的,叫做对治悉檀。有多少病就有多少药。对治恶病,说此法药,遍施众生,故名对治悉檀相也。
【四第一义悉檀者。有二种。一不可说。二可说】。有两种,就是第一义悉檀,有一种是可以说的,一个是不可说的。
首先看【不可说者。即是诸佛辟支佛。罗汉。所得真实法。引偈云。言论尽竟。心行亦讫。不生不灭。法如涅槃。说诸行处名世界。说不行处名第一义】。就是诸佛这些圣人所证的真实之法,就是说证的这个实相之法,它是不可以说的。言论尽竟,你再说什么言论都说不清楚,应该把所有的言论都放下、抛弃。心行亦讫,心里面产生的种种念头、思考都得放下,不生不灭,法如涅槃,本身就是不生不灭的,就像涅槃法一样的。说诸行处名世界,说不行处名第一义。如果有诸行,就是有种种变化,有种种迁流的法,这是属于世界。没有迁流就说的不生不灭,这就是第一义,这就是涅槃。既然是第一义涅槃,不生不灭,就不可说,就叫不可思议,这是约不可说而说。
【二约可说者。一切实。一切不实。一切亦实亦不实。一切非实非不实。皆名诸法之实相。佛于如是等。处处经中说第一义悉檀相。此亦是一家明四门入实之意。故中论云。为向道人说四句。如快马见鞭影即入正路。若闻四句。心生取著。皆是戏论。岂第一义耶】。就是说有些地方又可以说,那这什么是第一义呢,一切实,一切不实,一切实亦实亦不实,一切非实非不实,都是属于第一义悉檀相。当然这个东西是说,我们叫做四门,怎么去通过这四个法门,最终真正明白诸法之实相,也就是明白这个第一义。并不是说本身这个实、不实、亦实亦不实、非实非不实就是诸法之实相,不是这个意思,是通过这个四种法门认识到诸法之实相,这里就说一家,这是天台宗这一家来说明四门入实之意。
所以说是为向道人说四句,什么叫做向道人?就是一心向道的人。如快马见鞭影即入正路,就是什么意思呢,如果你这根器利,你闻一切实也能悟得什么呢,第一义谛。跟你说一切不实,你也能悟入,后面亦实亦不实、非实非不实你都可以。就像这个快马本身是良马,一见到这个鞭影,不用鞭子抽到这个马背上,你只要鞭子一挥,它就知道你往哪里跑。聪明啊,有悟性啊,没有悟性的马必须抽下去才行;悟性差一点的,刚刚这个鞭子接触这个皮肤的时候,哎呀,就知道往哪儿走了;再悟性差一点的话,必须要打到这个肉,有点疼了,就知道要听话了,该怎么做了;最差的,透入这个骨髓,哎呀,抽得已经是血都抽出来了,才知道要往哪里走。我们现在是最差的,再怎么抽都没用。把你抽死了,估计你也不知道。就这个样子,快马见鞭影,我们是劣马,不是良马。即入正路,我们是永远听不进去,还入正路?还是在邪路,听了佛这么多给我们开示,听了这么多佛经,最终该干嘛还干嘛去了。哎呀,我学佛,我听了这佛法真的好啊,我就想学啊,最后就是改不了,就是做不到,完了,算了吧,下辈子再来吧。
若闻四句心生取着,皆是戏论,说四句实际上是非四句。就是说不要在这个文字上产生种种执著,要懂得什么,言外之意。你不要看这鞭子,哎呦,怎么还抽鞭子,鞭子是让你指向正路的,就像这个佛法,是让我们什么,开悟的,你说,哎呦,这个佛法是这么讲,它是讲一切实,对啊,然后他,唉,你又说,不对,我看这部经佛说一切不实,这才是真正的佛法。另外一个,后面又来了,一切亦实亦不实,然后另外一个说,一切非实非不实,到底谁是对的,实际上明白了,一切都对;要不明白执著的话,什么都不对,所以我们要得有点悟性,知道吗。
有些人就老,哎呦,这部经好,这部经是最好的,其他经都不行,然后他学那个经,《楞严经》最好,《华严经》最好,《法华经》最好,有些人《阿弥陀经》最好,都是自是非他,认为自己的是正确的,认为他的是不正确的。我自己的就是比别人好,那就不对了,这不是佛的本意。他只是让你通过这部经,最终悟入这部经中所要说明的真实的道理,而不是让你们自己执著这部经,噢,我这部经是最好的,当然佛有时候也会随顺众生,你念的这部经功德多大啊,你是最了不起的人,很快就会成就什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会给你什么,授记。这些语言都是哄小孩子听的,哄并不是说他说的不对,但这些东西不是最真实、不是最究竟的,它是一种方便,是一种引导,一定得听明白。都是戏论,就是戏论就像小孩说的戏语。
【岂第一义耶。私十五番释其相。令易解。随说事理。闻者适悦。是世界。旧善心生是为人。新恶除遣是对治。得悟圣道。是第一义】。这里又是四悉檀,后面再看,【双说假实是世界。论轮辐轴辋故有车。五阴和合故有人。单说假人即为人。论或说有人。或说无人。单说实法。即对治】。你看,这里又说了,前面就说这里有世界,双说假实为世界,单说假人即为人,单说实法即对治。【论对治则有。实性则无。双非假实。即第一义】。你看,这里是很有意思,这里又有真又有假,假是虚假,实是真实。双说假实是属于世界悉檀;单说假人,人是假,这是为人悉檀;单说实法,法是实,这是对治;最终呢双非假实,这就第一义。
【论言语道断。心行亦讫】,就是心行处灭。【因缘和合。有善人。恶人之异。是世界。善缘和合有善人。是为人。恶缘和合有恶人。是对治。双非善恶。是第一义】。你看,这都是说的十五番啊,是这从十五个方面,又讲这个四悉檀,这是从善恶方面去讲。
后面又从五阴,你看,【五阴实法隔历是世界。从善五阴。生善五阴。是为人。以善五阴。破恶五阴。是对治。无漏五阴。是第一义】,你看,五阴法又分这些东西。第一个,五阴实法隔历,五阴是真实的法,相互之间是有差别的,是有距离的,这是说的世界悉檀。从善五阴,生善五阴,是为人。当然这个善,这个恶,跟世间的善恶就不一样了。这个善是指出世间的善,这个恶当然是指什么呢,破除种种烦恼,最终达到无漏五阴,无漏的话就是不关什么善恶了,已经超出善恶的范畴。实际上我们从一个角度就跟前面说的什么,非善非恶,这个非善非恶,实际上有时候很难理解,并不是说否定善恶,知道吗。是在善恶的基础上,超越了善恶的这么简单的一种理解。超出善恶,本身这一种层次的一种存在,叫做无漏五阴,是第一义。
下面又是,【善法恶法异。是世界。说今善法。生后善法。是为人。以今善法。破今恶法。是对治。非善非恶。是第一义】,你看,从善法恶法方面去说。【问曰。人通善恶。何得言生善是为人。答。善业为人所乘。令生其善。故言为人】。你看,它这个意思是什么,人是有善,有恶的,通于善恶两性的,你怎么就偏偏把这个为人说是生善呢,既然这个人有善恶,那么为人的话,它不仅仅是生善,也可能是恶啊。这里说,善业为人所乘,令生其善,故言为人。这里是从什么呢,帮助人去成就这个善业方面去说的,所以称为叫做为人悉檀,而不仅仅是从人这个角度。说到为人的话,就是助其增长善根,而把这个恶的方面,暂时就排除不说,因为这本身是求出世间法的,你不是站在人性本身这个善恶方面去讲的。
【问。为人生善。秖应生善。那复断恶。答。为人者。生善是旧是正。断恶是傍是新】。你看,它说意思是什么,既然有生善,肯定就会有断恶,当然这里说,旧是正,傍是新,这实际上都是相互之间做个比较而已。【治中。治恶是旧是正。生善是新是傍】,什么意思呢,治恶是旧是正,反过来生善是新是傍,就在对治之中,在为人悉檀之中,生善是旧是正,主要是为了增长人的善根,顺搭着又能断恶。但是在对治悉檀当中呢,实际上治中这里就有点简单了,对治悉檀之中,主要是什么,用来对治恶法的。但同时呢,你对治了恶,它肯定也会顺带着什么呢,生善,帮助你的善根增长。所以说就是这个意思什么,生善之中呢也有对治,对治之中也有生善,但是它主要是,生善之中就是以生善为主,对治之中是以对治为主,明白这个意思了啊,大家应该明白啊。
【三世隔别是世界。来世是为人。现世是对治。非三世是第一义】。这是从这个三世方面来对应四种悉檀,由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隔别是世界;来世是为人;未来增长种种善根,现世是要对治,对治种种恶法、烦恼;非三世,就是不承认,不执著,或者说不执著三世的种种差别,这就是第一义。
【四善根。内外凡隔别是世界。暖顶是为人。总别念处是对治。世第一法近真。是第一义】。你看,用四种善根,暖、顶、忍、世第一。内外凡隔别,实际上内外凡都还没有进入四善根,这是四善根之前的凡夫的这么一个等级。所以说是世界;暖、顶,你看第二个,暖法和顶法,是属于为人悉檀;总别念处是对治,这属于忍,实际上是;最后到世第一,是属于第一义。
【见道修道异。是世界。见道是为人。修道是对治。无学道是第一义。】这是从修行真正见道,包括最后修道,到最后修行已经成就了,来对应四种悉檀。见道和修道本身有差异,这是世界悉檀;见道位是为人悉檀;修道位是对治悉檀;到最终无学道,是第一义。我们看看啊,这里面,什么叫做无学道啊?实际上从小乘来说就什么呢,阿罗汉。见道位,须陀洹。修道位,阿那含。斯陀含、阿那含,二果、三果,就这样。前面见道位之前,那就属于内凡和外凡。然后后面,【非学非无学是世界。见学是为人。修学是对治。无学是第一义】,这前面是见道、修道,这里是学和非学和非无学,见学为人,修学为人,无学第一义,实际上跟前面这个差不太多。
【世界悉檀中有为人。为人中有对治。对治中有第一义。第一义中无三悉檀】,这是另外一种说法啊,就说世界悉檀里面就有为人悉檀,为人悉檀里面就有对治悉檀,对治悉檀之中,又有第一义悉檀,第一义中无三悉檀。实际上说第一义之中无三悉檀,并不是说我们所理解的,就是把三种悉檀都排除掉了,一个悉檀都没有了,只有第一义,没有其他三悉檀。实际上这最终这个意思,才是比较恰当的,叫【一悉檀通有四悉檀】,这是真正佛法让我们理解到的,一种佛法之中,就有其他所有的佛法存在。
当然这是从相互之间的一种关系去说起了,我们说,一法即是一切法,从理上是这么讲,但是从事实、从现象上去讲,并不是这么简单。世界悉檀它就是世界悉檀,它跟后面的什么为人悉檀啊,对治悉檀,甚至第一义悉檀,它还是有差别的。不是每个人说,我从世界悉檀突然就悟到第一义悉檀了,绝大多数人是悟不到的。就说你真正具备这种智慧的人,他是没有差别的。你没有这么高度的智慧,他就是有差别。
那现在好,问问大家,到底有差别,是没差别呢,怎么问呢,不好问,是不是,你说没有差别,显得你自己水平太高。没有差别,因为这是佛说的,佛说的是他自己所证得的,他确实没有差别,一切法,皆是佛法。你现在好,一切法该是什么就是什么,唯独没有佛法。所以这些事情,你说我没有,当然你又不好意思说。没有,一悉檀,一切法之中哪有,四悉檀,一法之中哪有一切法,不可能的。所以说,他是针对不同的人,他会有不同的一种理解或者答案。所以呢,真要去问一句话,有时候不容易这么去问,也不容易这么答,就是这样。他是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根机所说的。从这个方向去答,他是有道理的;从那个方面去答,他实际上也有道理。但是你不要执著某一部分的道理就行了。所以必须把这个佛法都基本上得学得差不多。基本上它的种类都学得差不多就行了。所以得判教。不判教怎么行呢?它教于教之间是有差别的,所以有教相的差别。
【论云。阴入界隔别是世界。因缘和合故有人。是为人。正世界破邪世界。是对治。闻正世界得悟入。是第一义】。你看,阴入界,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它是有种种差别的,这是世界悉檀;因缘和合故有人,这是为人悉檀;用正世界来破邪世界,这是对治;最终闻到正世界,能够得道悟入第一义,这就是第一义悉檀。
【为人有四者】,我们看看。【杂业因缘。得杂触杂受。是世界。于一事中或听。是为人。或不听。是对治。无人得触。无人得受。是第一义】。你看,他又从这个方面去理解这个四悉檀。就跟我们普通理解的无人得触、无人得受是两回事。前面是外道,无人得触,无人得受,这是从佛法。触无所触,受无所受,并不是说否定没有触和受的存在,而是他已经有了之后,超越了这么一种普通的存在。明白什么意思吗?纵然我们是在世间生存,但是我又是出世间,就像菩萨佛一样的,他是示现在世间,他一样的有生老病死。但是跟我们众生的这个生老病死是不一样的,我们的生老病死是不得自由的,而佛的生老病死是自在的,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我们生死是痛苦的,佛的生死没有痛苦。生着也很快乐,死了也很自在。因为本来对他就没有生死,他只是一个示现而已。所以这里说无人得触,无人得受。这是站在圣人的角度来讲的第一义。
【对治中有四者】,你看,这又分别说一悉檀有四悉檀。【佛三种法治人心病。药病异故。是世界。治人是为人。对病是对治。实性则无。是第一义】。你看,从对治悉檀里面又分出四种悉檀,佛三种法治人心病。药病异故,是世界。你看,药是不一样的,病是不一样的,这是属于世界悉檀。治人,要把这个人病治好了,这是为人悉檀。但是要对这个病,这是对治。实性上也没有病,也没有药,甚至还没有人。所以真正要治个人不容易,要懂得这个人到底得的什么病。这个病应该用什么药。你要识病,你要识药。还知道这个人得了什么病,还要把这个合适的药给这个人,还得让这个人吃这个药。太复杂了,知道吗,真复杂。有时候你知道他得的什么病,给你吃药,不吃,他以为是毒药呢。
众生就这样子的。好不容易有点儿善根,听到佛法,以为佛法骗人的,我才不信呢。不知道这是个好东西,不知道啊。所以说你说佛度众生太难了。每个人就像大夫一样要治病,每个人开的方子都不一样。开的方子,有些这个药用的多一点,有的那个药用的少一点,同一个方子还不一样呢,每个方子可能又不同,每个人的病又不一样。治这个病,这个时间,他用这个方子。过一段时间,又要改一个方子。我前段时间就得病了,老去看医生,老去医院跑。每次都得调整,真是不容易,我们吃药的人也不容易。所以世间的话就是这么多烦恼、痛苦,你不得自在,老在变化。病情也在变化,由重变轻,由轻变重,由有到无,由无到有。最终后来发现,吃多了药,心里想是不是有副作用,也就不去了,就这样,都差不多。人都有这些烦恼,确实不行了,又得去医院。好一点,算了,暂时不吃了,这个药有副作用,不去了,他就这样子。众生听佛法也是这样子。得到佛法一点甜头,好了,暂时觉得不是太痛苦了,暂时不需要了,我日子过得很好的。干嘛还得听佛法,还要你们来度我,我对现实已经很满足了。
等到有烦恼解决不了,又跑到寺院去,佛保佑我解决问题,赶紧赶紧来呀,怎么怎么的,是吧。一次两次老是这样折腾,到最后,求佛也没有用了。佛不灵,佛不慈悲。佛都救了你无数遍了,是你自己心不到,好不好。你没这个善根,没这个因缘,想度度不了。到时给你吃这个药,你吃这个药都没用了。治别人一治一个准,你吃就不行,毛病太多,病太重。不仅仅是身体的病,你心理的病太多了。现在就研究,人的心理作用是很大的。同样一个病,别人吃了,他相信这个医生,他不去讲,他就无条件地信任人家。觉得这个医生给他开的方子,给他开的药,就肯定能治好。他就吃,老老实实地去吃,定时定量去吃。这个人也去听,这个医生给开的药也吃,但心里老是怀疑:到底能不能吃好呀?他这个到底水平够不够啊?好,同样的病,同样的药,最终他还治不好,他还找原因。最终,这个医生不行,庸医,是吧,问题就很多了。所以这里面就包含很多的,不仅仅是外在的一些客观条件,自己内在的主观的一些因素,有时候可能还会起一些相当大的甚至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佛法里面就讲到,一切法都是互为因缘。色法,心法,一切法都是互为因缘。
【第一义中四者。一切实乃至四句。是世界】,一切实,一切不实,一切亦实亦不实,一切非实非不实。这四句,属于世界悉檀。【佛支佛心中所得法。岂非理善。是为人】,就是佛和辟支佛心中所得到的这个真实的法,它是属于理善,属于实相,它属于善法,是属于为人。【一切语论。一切见。一切著。皆可破。一切不能通。第一义能通。是对治】。一切语言,一切议论,一切见解,一切执著,都可以破的。一切不能通,第一义能通,其他的都不能通,只有第一义谛才能通,只有第一义最终才能通达佛法,真正的佛法。其他的东西都不能通到佛法。这不就是对治吗?用第一义谛来对治其他的一切不能通入佛法的什么见啊,著啊,其他的语啊论啊。这就属于对治悉檀。
最后,【言语道断。法如涅槃。是第一义】。前面都是用语言说出来的,属于第一义悉檀里面的世界悉檀,为人悉檀,对治悉檀。最终言语道断,法如涅槃。不需要说了,根本就没法说了,这才是属于第一义。就跟前面说的第一义有可说的,有不可说的。
【又通作者。四悉檀不同。通是世界悉檀也。四悉遍化。众生。通是为人。四悉檀皆破邪。通是对治】。四悉檀通通都属于世界悉檀,因为四悉檀本身是有不同的,是四种不同的度化众生的法门。所以从这个方面说,四悉檀的种种差别是属于世界悉檀。四种悉檀呢,都通通具备遍化众生,让众生生起善根的作用,所以说通是为人。而四种悉檀又通通有破邪的作用,所以又是属于对治悉檀。而随闻一种悉檀,皆能悟道通是第一义悉檀。不管怎么说,你分开来说也好,一种悉檀就有四种悉檀。四种悉檀反过来就是一种悉檀。所以说佛法说到这里的话,实际基本上就把该说的东西都说的差不多了,明白什么意思吗?就是你聪明一点有悟性一点的人,随便给你讲讲什么,你的脑子转得开,你的思想能够发散出去,你的智慧举一反三、闻一甚至知百知千都可以。你这个脑子不行的、智慧不够的,听了一百一千最终一个都悟不到,白费劲可惜了。
【别作者】,就是相互之间通作者是相通的,别作者,各各有差别的。【约苦集谛。明世界。约道谛能治明为人。约道谛所治明对治。约灭谛明第一义】,这是从四谛来对应四种悉檀。大家很清楚,苦集这两谛说的是世界悉檀。我们说苦集是属于世间因果,以前给大家讲四谛法的时候,苦集是世间因果,灭道是出世间因果。所以说到这个世界悉檀,它是属于世间的因果,它不出这个世间。而约道谛能治,道谛它是能够治人的,它是为人。具备能治,它是一种正面的一种功能,属于为人悉檀。道谛所治的是什么?是集谛,它是属于对治悉檀。集谛是什么呢?是烦恼、是恶。最后该治的都治了,灭谛了进入寂灭了,这就是第一义。所以最根本的是什么?就是集谛和道谛呀。烦恼在哪里?怎么去破除烦恼?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的就解决了。因为集谛是世间的因,道谛是出世间的因。你只要把这个原因、根源找到了,找到解决的办法了,最终这个果就能改变,就能从世间的果超越到出世间的果,就能解脱了。
【问。依论解相已足。何用多释。答论云。四悉檀摄八万四千法藏。私约十五法分别。何咎】。就是前面用十五个方面、十五种法来分别这个四悉檀。论都说了四悉檀能够摄尽八万四千法藏,我只是从十五个法方面去说说,已经算是很简单了。就是以此来证明四悉檀包含一切佛法,大家都可以去学,苦集灭道。基本的佛法,开始用苦集灭道,特别是声闻法。十二因缘也是一样,六度万行也是一样,四弘誓愿大家去比较比较,也都一样,一切法到了这里都是一回事。别说这是佛法,告诉你世间法也是一样,世间法跟佛法之间也能相互的对应,相互的联系。后面我们还会讲到。
下面我们再看第三个释成。【四悉檀。是龙树所说。四随禅经。佛所说。今以经成论】,就是四悉檀是龙树所说的,《大智度论》龙树菩萨所作的嘛。《四随禅经》,这是佛所说的一部经典,现在以这部经典来成就龙树菩萨所说的《大智度论》。【于义弥明。所谓随乐欲。随便宜。随对治随第一义】。这里不是《四随禅经》嘛,说的这四随欲。第一个是随乐欲、随便宜、随对治、随第一义。【乐欲从因得名。世界从果立称】,乐欲跟这个世界悉檀是对应的。一看大家就很清楚了,一个是从因得名,一个是从果立名。【释论云。一切善恶。欲为其本】,就是说一切善恶法,这个欲是其中的根本。我们说的善法欲、恶法欲,就是看你乐欲的、喜欢的是什么。你喜欢的是善法,你想做个好人,那以后你就得到善人的果报。你想做坏人,那最终就得坏人的果报。
【净名云。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道】。当然这是佛教的一个方便法门,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道。因为众生都不免有种种欲望,所以佛法在度化众生的时候先随顺众生的种种乐欲。你喜欢什么,你对什么感兴趣,就先随顺种种乐欲,先满足你一部分的欲望。当然最好是别满足一些不太正常的欲望,那我恶欲是不是也得满足啊?一般是不要满足的,除非是你有这个大的能力,你知道能够把它控制得住,否则的话不行的。
你先得以善法欲慢慢去吸引他,培养他的善根,哪怕是在世界悉檀培养他的世间的善法,也是要随顺他的善法欲要多一点。恶法欲一般弄不了,那是圣人的境界。当然有时候也会示其同事,别人在做坏事,佛菩萨为了度化众生跟他做同样的事情,也去做恶法,甚至也会帮助他去成就恶法,但是最终他会有这个神通,有这个威德,能够把他从这个恶法之中解救出来。我们就没这种能力,你随他修恶法,你没解救他呢,到时候你都成恶人啦。你怎么去做,做不了,很难的。所以有些人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说起来容易实际上太难了。
【佛经举修因之相。论明得果之相】。一个是说修因、一个得果。实际上有因就有果、有果就必有因,无所谓的,都一个意思。【举随乐欲。释成世界悉檀也】。就举这个《四随禅经》里面的随乐欲,来解释、来成就我们第一个悉檀世界悉檀。就是我们立这个世界悉檀,它为什么是可靠的,是有根据的呢?从这个经典里面,我们就能找到它的一些论据、依据。实际上说的是一回事,只是这个名字不一样而已。一个是从因立名、一个是从果去立名。第二个,【随便宜者。随行人所宜之法。各各为人者。是化主鉴机。照其可否。论云。于一事中。或听。或不听。宜听。不宜不听】。当然这里随便宜实际上是一个意思,随修行人所适合修学的一个法门。各各为人悉檀是教化之主,这一般都是指佛菩萨,去度化众生的时候要先鉴别众生的根机。能够照见他,哪个可以说,哪个可以不说,哪个可以修,哪个修不成。所以圣人度化众生肯定不会随便说,也不会说错的,一说一个准。要么干脆就不说,因为知道他根机不成熟,说了也是白说。也不会乱说,明明他可以修这个,你说修那个。我们现在没办法随便说吧,碰上哪个是哪个,管点用就管点用,不管用就算了。有时候说,可能还说的还不太对,即使说对了,可能你还听岔了意思。都有这样子的,不对机是吧,麻烦了。
【于一事中。或听。或不听。宜听。不宜不听】。宜者,就听。不宜者,就不听。这里举了个例子:【如金师子宜数息。浣衣子宜不净。经举行者之堪宜。论明化主之鉴照】,都是一样的。经典里面是说这个修行者他能够适合修哪种法门,论里面说的这个四悉檀里面说的为人悉檀,是从教化主见照众生的根机,知道众生的根机应该修哪个,他就给他说哪个法,都是一回事。【以释成也。余两种经论名义同】,其他两种,对治悉檀,第一义悉檀是吧,它的名字和意思都是一样的,这里随对治,随第一,这就不用解释了,他就简单了简化了。
这里有个例子我们看一下啊,金师子宜数息,浣衣子宜不净。这是佛在世的时候,我们知道佛座下的弟子谁是老大,声闻弟子舍利弗是老大,智慧第一。第一个大弟子,了不起,很有智慧。所以经常在教化这些弟子的时候,佛不一定亲自出来说法,让舍利弗去给他们讲。当然一般来说,舍利弗的能力也很强,他讲什么东西大家都能听明白,恰好能对机。但是恰好这次偏偏就碰上这两个人,一个是金师子,一个是浣衣子。一个是洗衣服的,给别人洗衣服的,衣服很不干净嘛。一个是金师子,就是做金匠的。但是舍利弗不知道他们过去做的什么事情,不知道他们过去的因缘。他就跟这个金师子说,你修这个不净观。跟这个浣衣子说,你修数息观。结果两个人修来修去,修了多少年都没修成,越修越烦恼。哎呦,还说这个佛法能对治我们的烦恼,怎么越修,修了这么多年没有成就?怀疑了,对佛法起怀疑了。
后来就把这个问题反映到佛这里。佛这一看,不对呀,舍利弗怎么教人的?反过来用一下。金师子不要修不净观了,你去修数息观。浣衣子反过来不要修数息观,你去修不净观。结果没修几天,悟道了,成就了。这说明什么意思呢?同样是具备开悟根机的人,但是因为修学法门的一种错误,可能就会耽误他修行的一种进度。弄得不好这辈子就错过了,不但是错过了,反而会产生怀疑,还会退失这种出离心甚至菩提心,都有可能。你看舍利弗已经智慧第一,但是他也看不到他们过去久远的因缘,而只有佛才能看得到,就叫见机嘛。能够照见,就像镜子一样的,一照清清楚楚的,过去干什么的,应该修什么,修什么一定成功,佛能够从因直接看到果。我们现在不行啊,我们过去的因看不到,也不知道他到底修了之后会产生什么结果,搞不清楚。试试看吧,听进去就是听进去,听不进去也不能怪我。
所以大家得包容啊,是不是。师父你讲的什么东西听不明白。 听不明白是吧,一方面有我的原因,但是我的原因一时半会儿也改不了,只能自己找自己的原因。咱们又不像佛,即使像舍利弗这样大智慧的人,他都会有失误的时候。所以你说度化众生本身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同样我们众生要学习佛法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有时候你师父都搞不清楚弟子应该学的什么,因材施教,对机说法。我徒弟,我更是一塌糊涂啊,什么都不懂啊,一无所知,我知道我应该选择什么法门,我才能真正修成,才能对我的机呢?所以这里面就在不断地在摸索、在探索的一个过程,实际上最终你肯定能够找得到的,但是你可能得费点功夫。如果你的因缘好,恰好碰巧又碰上对的了,这你是福将,你有这个福,但是这种福可遇不可求,太少了。你更多的是具备这种善根智慧,你自己能够有这个鉴别力,择法觉知。择法觉知,你有这个觉知,你才能比较高效率地找到适合自己,契合自己修学的法门,最快地达到自己期望的一种成就。
所以我们实际上一直都在寻找这个东西,当然现在不用寻找了,我们说净土法门就好,挺好的。我们太感谢阿弥陀佛了。凡是遇到没办法解决的事情念佛去,阿弥陀佛三根普被、利顿全收,不管你什么样的根机,全部收摄无疑。说是收摄无疑,但是怎么念?念了之后,有没有真正的受益,是不是真正最终就能够往生呢?这里边还有很多需要一步一步去解决的问题。否则的话,这佛都念不下去我告诉你,一样的不是这么简单的。为什么要念佛?怎么念佛?什么是佛?怎么念?念之中可能会产生什么问题?产生什么烦恼?这些东西都要解决。也就是学佛修行实际上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有一系列的问题你都要去了解清楚,最终针对性地各个逐一地去解决的,最终你才能圆满,否则的话是很难的。你简单化笼统化,就一句话,念去、打坐去、即心即佛,最终也修不成的。还得从闻法方面开始一步一步地来。为什么叫通途法门?就是适合于绝大多数人按照一般次第去修学的。那些特殊的一些手段,比如说禅宗的也好,这属于特殊的人了,他恰好碰上了,这种人太难遇到了,所以说我们还得好好去那个啊。
下面我们再看啊,第四个对谛。【直对一番四谛。如前说】。直对一番四谛,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看前面说了四种四谛,苦集灭道,广对四种四谛,就是说每一个悉檀分别对应其中的一谛,有些可能是对应两谛的也有,这前面已经说过了。广对四种四谛,就是一种悉檀里面就有四谛的,但是四谛又分成四种,这里面又更复杂了。
【四种四谛。一一以四悉檀对之。复总对者】。我们看看啊,生灭四谛对世界悉檀,无生四谛对为人悉檀,无量四谛对对治悉檀,无作四谛对第一义悉檀,就这么简单啊。你要去解释的话这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楚,太难了。生灭四谛,认为四谛苦集灭道是有生灭相的。比如说苦集两谛,因为有集,所以才会有苦,是不是。集是什么呢?是因。苦是什么?是果。因和果之间是不是有变化?是无常的?是有生灭的?因为有原因的产生,所以才会有后来的结果,后来的结果承受过后又会灭,灭了之后又会有新的因,因果生生灭灭,所以叫生灭。反过来,出世间的道谛和灭谛也是这样的。道谛是出世间的因,灭谛是出世间的果。因为修了道谛,所以才能成就寂灭,才能成就这个灭谛。是不是也有生灭呢,因为有你才会有我,所以这个是属于生灭四谛,跟世界悉檀是一回事。
实际上生灭四谛按我们前面讲的属于三藏教,三藏教所讲的就是生灭四谛。有苦可灭,有集可断,有道可修,有灭可证。它认为这些东西都是存在的,所以属于生灭。到了第二个,无生四谛,生即无生,看因缘法,看表面这个生灭相,是有生。但这个生不是真实的,假生假灭,我们说幻生幻灭。实际上从他的自性来说,是无生的。就说仅仅是缘起还不够,缘起之中有性空,即然是性空,就谈不上有什么生和灭。从缘起有生灭,从性空是无生灭,大家明白什么意思吗。就是你这个本体这个自性它是无生无灭的,外在的这个因果事相是有生有灭的。就像我们做人,你这辈子叫张三,下辈子叫李四,实际上还是你这个人。就是说你这个人,这个心性它永远是不变的,只是因为你自己这个生灭的因果变化,所以你上辈子跟这辈子这个生命的存在,外在的这个事相是有区别的,实际上还是你这个生命的一个延续,知道吗。虽然已经在改变,但是不变的是你的心性啊,你的自性、你的心性永远不会改变。人还是那个人,只是改换了这个面目而已,就这么回事。
后面还有无量四谛,无量四谛属于别教了,别教为了修无量的法门,要度无量的众生,对治。最终是无作四谛,无作四谛是最高境界了,属于圆教,属于第一义。这个无作并不是说什么都不做啊,不是这个意思,作无所作,所作已办,已经成就了,不需要作了。不需要作,并不是什么就不要作了,作而无作,无作而作。它在作的过程之中就是无作,不需要去想作不作,自然就成就作了。都已经不存在这个作和不作的这么一种概念了,所以叫做无作四谛。
再往下我们再看看,第五,【起观教。幽微之理。非观不明。契理之观。非悉檀不起】。一个是观起,一个是教起。幽微之理,就是说我们的中道实相这个道理,是非常幽微的。幽者玄也,微者妙也,就是非常玄妙的,非常幽微的这个道理。没有这个观行是最终没办法去明白的,去证得这个理的。但是怎么才能行这个契理之观呢,这观应该怎么起来呢,没有这个悉檀之教,没这个教法,你怎么去修观呢。所以说教观两方面不可偏废,因为教才有观,因为观最终才证得实相之理。
修从假入空观时,【先观正因缘法。此法内外亲疏隔别。若不殷勤乐欲。则所习不成。必须晓夜精勤。欣悦无斁。此即世界悉檀】。就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修第一个观,不是非观不明吗,分成三种观。第一个什么呢,从假入空观,观察正因缘法。这些法一切有内外,有亲有疏,有种种的差别,但是殷勤的乐欲,就是乐欲世间的这种善法。你选择你喜欢的,感兴趣的,如果你不去努力地、殷勤地去修自己乐欲的法,最终你修行就不能成就,而且必须什么晓夜精勤。
你看,这要求很高,晓夜,不管白天还是黑夜,你都要精进,要勤修。欣悦无斁,你必须要怀着一种欣悦的心,欢喜的心,不像我们现在修行,没办法,每天要完成功课,不做不行。实际上修行你说有多少欢喜心也谈不上,这必须要有一种欢喜心在里头,而且要有精进的心在里头。实际上这两种心的话,你只要具备一种心,肯定很快另外一种心就有了。你说你不精进,你说你多欢喜,我怀疑。你说我欢喜,但是我不精进,我一天就念一百声佛就够了,但是我很欢喜,你以为念佛念一百句你就这么高质量,其他就不用修了,够呛。修吧,有时间就念,没时间也抽出时间来念,不管是专念还是杂念,反正你这个念一直得持续下去,白天黑夜,甚至梦里都得念起佛来,知道吗。觉一醒立即就想到佛号,干什么事情这个佛号都在身边,都在心里面,就好办了。时时刻刻都不忘记,吃喝拉撒,所有的事情干活,反正这句佛号老是不断,不断你这人哎呀,老不断太吵了,太烦了。没有信愿也不行,不是欢喜心,这佛给你带来的不是快乐,念佛本身不是一种享受,也没有效果。
【此即世界悉檀。起初观也】。从假入空观,这个假是指世界的因缘假,世间的法都是因缘所成,因缘所成的法都是属于假的,都是虚假的,不是真实的。为什么呢?因缘聚合的时候,这个法就暂时地存在,因缘一旦坏散的时候,它就慢慢地分离了。所以这些东西它是真实的吗?佛教讲的真实它就不会变的,能够永恒的,不改变的。但实际上不是,所以说是假。从这个假里面就能悟到空,性空,为什么它会老随着因缘变?因为它没有自性啊。如果它真正有个自性的法,有个自我主宰的,能够永恒不变的法,它就不会随着因缘到处变,随时变,所以叫作从假入空观。所以说让我们明白,你在任何的这么一个环境之中,任何一个因缘法之中,你都要从当下去观它的性空。既然观空了,你就不受它的影响,就是我们不要太当真,知道吗 。人就怕太当真,因为这些事情,喜欢的东西就贪著,不喜欢的就讨厌,一句话不和,恨不得永世就不再相见。有些人就这样子。表面上挺好,背后意见大了,总是这样子,当然这人也很痛苦,也很可怜。没办法,不由自主啊,由不得自己,他就这样子。原来就这样,过去这样,现在这样,未来可能还会这样。
【若欲观假入空。须识为人便宜。若宜修观。即用择。精进。喜。三觉分起之】,你看跟七觉支又结合起来了,应该取为人便宜。就是这个人,适合修什么,应该怎么去修,用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去起。【若宜修止】,一个是修观,一个是修止。【则用除。舍。定。三觉分起之】,该要修的这个善法,就用择、精进、喜。要破除的这种恶法,就用止,用除、用舍、用定。你要舍得下啊,你要慢慢除灭这些东西,你要定得住啊,不要让这些烦恼生起啊。好的东西要选择,我要修这个东西,我要精进地修,我要欢喜地去修,就是培养自己正确的这些兴趣,正确的行为。这些不好的东西就要远离,就要慢慢地减少,到最终不为它所乱。
【念通两处。是为随宜善心则发】。这些实际上就属于为人悉檀了。【若有沉浮之病。须用对治悉檀。若心沈时。念。择。进。喜。治之。若心浮时。念。舍。除。定。治之】,你看,也是七觉知。【若善用为人。善根则厚。若善用对治。烦恼则薄。于七觉中。随依一觉。恍然如失。即依此觉分研修。能发真明。见第一义。是为用四悉檀】,你看这是从假入空观。【起从假入空观。成一切智发慧眼也】,实际上这里面就包含了具体修行的一种法门,跟这个七觉支结合起来,大家可以好好用心去思考一下,思维一下,这段文字还是很重要的。
【若从空入假观】,这个若从空入假观,说句实话我们现在暂时用不上,那先学一学,先是从假入空观,从空入假观,这是菩萨所修的。【巧用四悉檀。取道种智。法眼。亦如是。若修中道第一义观。巧用四悉檀取一切智佛眼。亦如是】。这就说的很简单, 中道第一义观那就更不是普通人修的,属于法身菩萨以上才能修。【若一心三观。巧用亦如是】。咱们就把第一个观修好就不错了,后面的咱们一时半会也没有必要太多地去管它了,知道就行。【净名亦论杜口。此经云。不可以言宣。大经云。生生不可说。乃至不生不生。不可说】。一切都不可说。【又云。亦可得说】。你看,到底是可以说呢,还是不可以说呢?这就分两个不同的说法,有些经说不可以言宣,这个生生不可说,不生不生不可说,什么都不能说。后面说亦可得说。
【十因缘法。为生作因。亦可得说】。有十种因缘法,为这个生,为这个生法作因,又可以说。【十因缘者。从无明至有。此十成于众生。具四根性。能感如来说四种法】。从无明就是十二因缘,从无明一直到有,是属于十种因缘。【若十因缘所成众生。有下品乐欲。能生界内事善。拙度破惑。析法入空。具此因缘者。如来则转生灭四谛法轮。起三藏教也】。这是四根性之中的第一种根性,实际上也就是最差的一种根性。第二种根性我们看。【若十因缘法所成众生。有中品乐欲。能生界内理善。巧度破惑。体法入空。具此因缘者。如来则转无生四谛法轮。起通教也】。你看这里又说到这个生灭四谛,这里说无生四谛。
后面还有,【若十因缘所成众生。有上品乐欲。能生界外事善。历别破惑。次第入中。具此因缘者。如来则转无量四谛法轮。起别教也】。这是第三教,前面是三藏教,第二个是通教,这是第三个别教,叫无量四谛。【若十因缘所成众生。有上上品乐欲。能生界外理善。一破惑一切破惑。圆顿入中。具此因缘者。如来则转无作四谛法轮。起圆教也】。就分别对应这四种不同根机的众生,分别说四谛法轮,生灭四谛,无生四谛,无量四谛,无作四谛。实际上按我们一般能够理解的,比较适合大家修的,我建议实际上无生四谛比较合适,生灭四谛太低了一点,我们都不好意思去修,是不是?修无生四谛,你还能修得了,但是呢亦不会太高,就是适合你去修。它实际上这个品位也不算太低,还可以,又适合我们这种根器的众生去修,就属于通教的无生四谛,非常好。仅仅修这个生灭四谛的话,说实话品位太低,不太合适,没真正悟得佛法的这个比较根本的一些道理。
好,【复次。一一教中。各各复有十二部经。亦用悉檀起之】。你看,四悉檀又说十二部经,这里太多了,我看今天时间也差不多了,都已经过了十一点了,实际上讲这个东西大家慢慢地回去消化,可不是这么容易的。有些东西呢,大家可以先了解一部分;有些东西呢,先花点功夫吧,能了解到哪种程度是哪种程度。因为没有时间太多地去展开了,也没有必要说把一些东西全部都搞得这么明白,因为有些东西是适合大家现在学习这个进度的,花点时间还可以;暂时用不上,了解一个大概就行了,不用花太多的时间。
接下来呢,这里有个问题,回答一下。上节课结束了,有个同学提了个问题。
(阿弥陀佛!师父吉祥!第六讲《妙法莲华经玄义》观心开合),就上面这个观心章里面讲的,(苦心即法身,是心体,烦恼心即般若是心宗,业心即解脱是心用)。就是观心嘛,观这个观心嘛,苦心、烦恼心、业心,就跟这个法身、般若和解脱三德对应起来。实际上前面我们讲过,就是天台宗讲这些法的话,都习惯用三来进行一个总结归纳,三法是吧,我们说的三道,三时,三德,什么三宝都有,说了十种三法。大家应该记得,上次讲了一下,什么道、时、性、般若,菩提大乘身,涅槃三宝德,十种三法。三道、三时、三性、三佛性,三般若,然后后面是什么呢?三菩提、三大乘、三身,然后呢?三种涅槃、三宝,还有三德。就是说世间、出世间一切的法,都可以用这个三字来进行一个总结归纳。
那我们现在提到这个苦心也好,烦恼心也好,业心也好,我们说它是三种心也可以,是吧?实际上三种心就是一心,一心又把它分成三种。因为有烦恼心,才会产生业心;因为有业心,才会产生苦心。惑,业,苦三道,它相互之间好像是有因有果,有前有后,但实际上都是在一心之中。明白什么意思吗?就是说,苦中就有烦恼,烦恼之中就有业,业中又有苦。上次不是跟大家讲过吗,是吧。你在受苦的时候,你并不甘心受苦啊,你会有种种的心理的反应啊,又会起烦恼。烦恼的当下又会造业。造了业是吧,那个烦恼心就会驱使你造业。烦恼心造了业,后来必然就会感得这个果。又会有苦,是吧。业心也是这样子的,造业的当下肯定会得果,造业的同时又会产生烦恼心,实际上这三种心是合在一起的。但是把它分开分解,分成三种心来讲,那么对应的实际上是三种德,三德就是一德,都是佛的一种功德,一种德行吧,把它分成三部分。一个是法身德,一个是般若德,一个是解脱德。
一个是众生,一个是佛。但是从凡夫和佛,众生心跟佛心本质上是什么,是一个心。所以为什么这里说,苦心即是法身,是心体。烦恼心是什么,是般若,是心宗。业心即解脱,是心用。实际上体宗用都不是一个意思吗。五重玄义里面的其中的三重,有体必有宗,有宗必有用。前面是还有个名,是吧。有名就有体。这个名字就代表一个法,知道吗。这个法,它就有它的本体,有本体也就有它背后的因缘,有因缘就会有它的作用,有作用就会有种种区别法相的不同。所以说,实际上说的都是一个法,本身具备什么,名体宗用相。所以我们最终就把这些东西归纳成,实际上就是说,众生跟佛本体并没有差别,差别是在什么呢,是在事相因果。
从理体、本性,众生和佛是一样的。但为什么会有众生和佛两种不同的因果呢。因为佛觉悟了,因为众生没有觉悟。没有觉悟,他就会起惑造业。没有觉悟就是惑嘛,迷惑嘛,迷惑,他就会造业嘛。造业,他就会有生死果报,他就只能做众生,生生死死,众因缘而生。因为觉悟了,所以他不会再造什么,生死之业,所以他就得到解脱,是吧。有解脱,他为什么能解脱?他不但没有迷惑,他有智慧、有般若。有解脱、有般若,最终就能证得自己本有的法身。众生虽然有法身,但是不能证得,法身不能起用,所以,他就没有种种功德。
所以,修行实际上很简单,就是从行为上、从思想上去改变自己就行,就能证得我们自己本有的这个佛性。证得佛性了,你就成就了。没有,你就永远是众生。当然有些人说,既然有这个本体的存在,它为什么本体不自然地会发生作用呢?本体不会随随便便发生作用的。它需要什么呢,后天的修行,它才能证得。证得这个先天的、本来有的佛性,自然天然有的佛性,它这个佛性才能发挥它的作用。他不会说,自然而然就会发生作用的。所以说,实际上,我们说众生跟佛的差别,就在这里。一个是要修,一个是没有修。一个是觉,一个是没有觉。体现就是事相因果上的不同,从本性上是一样的。既然这里是从本体上去看待这个问题的,所以为什么苦心即法身,乃至后面的业心即解脱,就是这个道理。就是让我们认识到,我们众生都有佛性,都具备佛的功德。虽然我们现在在造业,在受苦,在起烦恼,但并不妨碍我们本身具备的这个佛性,它是永远存在的,只要我们去改变,就能最终恢复我们佛性本有的功德和力用。就这样子的,就这么个道理。
当然并不是说,哎,就是这样,你就不用修了,反正你永远就是佛嘛,你这个佛性永远不会变嘛,是吧。虽然佛性永远都会存在,但是你不修的话,它就不能恢复它本来的力用,你就不能证得。不证得,你永远只能做凡夫。所以这里面说到这个道理的话,实际上又引发新的道理。我们众生除了这个佛性之外,从另外的一个角度,还有什么性的存在啊?有佛性,也有无明性,知道吗。这里为什么侧重从佛性上来讲,就是为了鼓励大家,大家朝积极的方面去努力。你如果自己不去努力的话,你这个佛性它是被掩盖的,叫如来藏。反而你能够产生作用的是无明之性,它是自然而然就会发生作用的,这个你不用修,它就会发生作用。而佛性,是需要通过正确的修行,最终才能改变。就把无明性,最终呢就改变,它无明性就不能起作用了,只有佛性才能起作用。但是从本体上我们说,无明性跟佛性,众生性跟佛性是一样的。但说是一样的,只是从理上是一样的,从事相上讲就不一样了,就有差别。一个在天,一个在地。一个是清净的,一个是染污的。
所以有人说《心经》很好,当然《心经》很好。但是它说的都是自性上的东西,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但这都是从理上去说的。如果从事上讲的话,就有增有减,有生有灭,有垢有净。你怎么才能证得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呢?你还得从有上去,就是我们前面说过的,从假入空观。没有从假这个过程,你怎么能入空呢。你要看破世间的这些因缘假,不要去修这些邪因缘,要修什么呢,正因缘。要走正道,最终才能从假入空。你要修这些邪因缘的话,你能不能入得了空,那你就入不了。为什么入不了呢,不都是假吗,为什么要从正因缘才能入,不能从邪因缘入呢,为什么呢。这个问题提给大家,我就不说了。
肯定就入不了,因为我们就是凡夫,知道吗。凡夫,是不具备观察这些邪因缘,或者是恶法的因缘去入道的。只有具备圣人的这种根机,你才可能修得了。一般的凡夫根本就修不了。明白什么意思吗?你只能走正道,先积累这些善根,你最终才能什么呢,超凡入圣。你说,哎呦,我剑走偏锋,我在作恶之中,我要去观察这个性空,我是不是也能入道。观不了的,不但观不了,反而造了很多业,有很多业障,你想观,它都会形成什么,很多障碍。所以你要先给自己造些善法的因缘,福德因缘,这样的话才能排除种种障碍。因为在这里面天台宗也讲了这些东西,除非是圣人或者即将进入圣道之人,就离成圣人只差一步的人,他可能可以去修什么,恶法。从恶法之中得到性空。他修善恶法都能自在。我们呢,修恶法肯定是不能自在了。现在修善法都不能自在,知道吗。明白什么意思吗。要你去干点好事,你都没有常性,知道吗。你说我修恶法,修恶法当然不叫你去修,你都会去修。但是,修恶法不能解脱啊,是不是啊,你解脱不了啊。因为你修恶是实实在在地在起烦恼,在作恶,你这个心念在动呢。圣人不一样,圣人他有时候是为了度化众生,他方便示恶,实际上他心并没有恶,他反而是为了要利益众生的。
我们是控制不了自己的心,你控制得了你可以去,你控制不了,你的心不能空,你怎么去修恶,是吧。所以只能从什么呢,达到诸法的空性之后,证得这个真谛之后,反过来再去从空入假。这个东西,假法对他没有任何的妨碍。这个假是善法也好,是恶法也好,都是自在的。你现在好,空都没有证得,你说从恶法之中,这个假法之中,去证得空性,怎么可能呢。
大家明白什么意思吗。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最后才能自净其意。自净其意了,是善是恶对你来说,已经没有任何的意义了。但是你没有诸恶莫作之前,没有众善奉行之前,你是不可能自净其意的。你说,哎呀,众善奉行,诸恶也奉行,还最终能自净其意,不可能的,诸佛绝不会说这种法的。这种法是属于圣人的境界,而且他们所做的恶,不是真正的实恶,是假的恶。我们看上去他是在造恶,实际上他不是在造恶。我们众生确确实实是在造恶,所以说就有这样的不同。
所以你说世间上,天天干坏事也没问题。只要你能悔改就可以了,怎么怎么着,有这么容易悔改吗。而且有很多世间的法,为什么跟佛法、跟世间法,甚至跟世间的那些邪法就分别开来了。比如说有些外道,他认为祭祀能够升天,杀牲啊,祭祀啊,实际上是些邪法。在这种恶法之中,怎么还能得到善法,能得到好的报应呢,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些地方大家一定要知道,这都是错误的,颠倒的,这叫做什么?邪因缘。他修行这些法,他不是靠这个杀牲,去获得升天的功德的。他可能是靠其他的,他升到的天可能也是外道天,明白吗。真正这个因和这个果是不对应的,他是因为有其他的因,对应其他的果。
所以讲到这个地方,大家实际上就因为这个问题,又引发其他的一些问题。我们学佛还是得老老实实。所以为什么叫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虽然说一切法皆是佛法,但是我们现在还不能这么修。一切法之中,选择善法去成就佛法。等什么时候修成了,你才能说一切法皆是佛法。就像我们说,你去地狱度众生,你度得了吗。那地藏菩萨就可以去呀,是吧。他在地狱之中,他作地狱众生,跟地狱众生一样的这么恶,他没关系。因为他是自在的,我们还没有到地狱,你就已经被烧成灰了,你还度众生。就像你已经被堕到地狱里面去了,你说哎呀,我还保持觉悟,我自己不感觉到痛苦,我要跟他们说佛法,可能吗?一切东西都忘失掉了,你自己都颠倒了,你没有这个能力了。所以说,我们还是得老老实实。所以刚才为什么给大家提供个介绍,我们还是修这个通教比较合适,按我的理解啊。通教,通教是通一切法的,通前藏教,通后别圆,通佛所说的一切法。一切的法,都从通教里面能够找到相应的联系点,而且比较适合我们一般的众生去修。无生,生则无生,最终是以无生法作为根本。
好,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啊。反正讲这些佛法的东西嘛,内容也比较多,有些东西也不太好理解,确实啊。没有关系,先听着吧,以后大家有机会再多反复看啊。最后大家一起合掌,我们来做个回向。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罪障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
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
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合南圣众。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好,今天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八)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妙法莲华经》这个玄义。上堂课咱们是讲到这个地方,起圆教,讲了吧,讲了。今天应该是下面这一段,我们来看。【复次。一一教中。各各有十二部经】,上面讲了这个四教嘛,就是天台宗判的藏、通、别、圆四教,每一教之中都有各自的十二部经。【亦用悉檀起之】,这悉檀就是上面说的这个四种悉檀,因为有四悉檀的因缘,所以才起不同的教。不同的教呢又具备有十二部经,这个十二部经就是说,这个经典之中所具备的十二种,算是说体裁,不同的内容,我们按照现在是叫体裁。
首先我们看,第一个,【若十因缘法所成众生。乐闻正因缘世界事。如来则为直说阴界入等假实之法。是名修多罗】,十因缘法,上面说十因缘,我们说的十二因缘,这是其中的十个因缘。就是从无明,一直到什么呢,到第十个,到有。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一直到有。不包括后面两个,生和老死。就是十种因缘法。十二因缘里面前十个因缘法所成就的这些众生,如果他愿意、喜欢听这个正因缘世界事,前面讲了正因缘,这里讲这个正因缘就是破这些无因缘、邪因缘,都是由这些因缘而构成的这个世界,构成的世界。如果他们喜欢听这个,那么佛就直接跟他们说阴界入的假实之法。假实就是说不是真实的,是假实的,不是真实。阴,五阴。界是什么,十八界。入,十二入。五阴就是色、受、想、行、识;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十二入就是六根和六尘,就是世界所构成的这一切法,从物质的乃至精神的,都不是完全真实的东西。
为什么不真实呢?因为它是因缘所生的。有因缘生,必然会有什么呢,因缘灭。有生有灭的东西,它就不是完全真实的东西。它存在的时候好像是有,大家能感觉到它的存在。但是如果它不存在的时候呢,它没有的时候,灭了以后呢,还觉得它还会有吗?从这么一个简单的话,我们就可以知道,它不是完全真实。真实的话,它不会受这个时间的局限。过去有,现在有,未来有,它不会有生灭的现象。它是一直永恒的,就是这么一种状态的,如一的一种状态,永远不会变化的。但是这样的东西在世间能找得到吗?没有。所以叫做假实之法,不是真实的,暂时的虚假的一种存在,这就叫做修多罗。这个修多罗实际上翻译过来,有些地方叫什么呢,叫经。但这里叫长行,就是花很长的一段文字来专门说明这些道理的,成篇成篇的,成段成段的,都叫长行,这是十二部经里的第一部经。
然后后面呢,【或四五六七八九言偈。重颂世界阴入等事】,但是这个阴入没把这个界包括在里面,实际上已经简略地说了,就是阴界入等事,【是名祇夜】,这个祇夜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一种重颂。前面通过长行,通过经文,把这些佛教的道理已经说出来了,然后又用偈颂的形式重新再把它复述一遍,所以叫做重颂。它所反映的内容是前面这个长行里面曾经反映出来的内容。当然这里说有四言偈,你看有些是四句,四个字,有些是五个字,有些六,有些一直到七八九,都有。不同的偈子,偈颂它这个组成有四个字,一直到九个字都有。这一般经典里都有这样子的,比如说我们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就是五言偈。像《普贤行愿品》那个偈颂,那就是什么呢?几个字?往昔所造诸恶业,七言偈。当然还有一些长的,还有九言偈的,也有,不同的。它重新再复述一遍前面的经文长行里面曾经说过的内容,这叫做重颂。
【或直记众生未来事。乃至记鸽雀成佛等。是名和伽罗那】,这是什么呢?这是第三部经,前面已经讲了两部,一个是长行,一个是重颂,这是什么呢,授记。直接记众生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叫悬记,有些地方也叫悬记。就是时间还没到,佛陀在这个时候就跟大家说,在未来什么什么时候,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啊,不是可能,是会发生什么事情。然后给这些众生授记成佛。比如说舍利弗,你什么时候可能会成佛,你成佛的时候叫什么名字、名号,在哪里成佛等等,诸如此类。乃至记鸽雀成佛,不仅仅是这些弟子、这些人,甚至畜生道的众生,也给它授记成佛,这属于授记。这是第三个,第三部经。
然后下面是,叫孤起偈,【或孤起偈。说世界阴入等事。是名伽陀】,孤起偈,也是偈子,但是跟前面这个重颂,那个偈子不一样。重颂是重复前面经文说过的内容。这个孤起呢,跟经文其他说过的内容没任何关系,它是单独而起的这些偈颂,它所颂的内容是独立的,明白吗?就这个意思。前面没有经文,没说过,它自己就直接说偈颂,它的内容是前面的经文里面不包含的,所以叫孤起。
下面还有,【或无人问。自说世界事。是名优陀那】,实际上这些梵语的名字咱们都记不住,咱们就记汉语的名字,叫无问自说,没有人问。我们知道一般佛说经的时候都得有人什么呢,请问。请佛说法,或者大家有什么疑问了,有什么事情了,需要佛来说,然后佛才说的。没人请,佛不会随便说法的,但是有些极个别的特殊的情况,有时候无问自说。比如说我们以前讲过的这个《佛说阿弥陀经》,没人问啊,但是佛觉得这个因缘到了,也得说,叫无问自说。这是另外一部,特殊的这么一个情况。
好,下面还有,【或约世界不善事。而结禁戒。是名尼陀那】,这实际上跟这个戒律有关系的,这叫什么呢?这叫因缘。世界上一些不善的事,实际上就是恶法、恶事,就比如说发生这样的事情了,大家感觉到很疑惑,这个事情大家感觉到不对啊,我们作为佛的弟子不应该做这样的事情啊,然后向佛去反映,然后佛就召集大家,开会嘛,也算是开会,给大众就说,这个事情这样做不对,某某人、某某弟子犯了这个事情,以后大家记住,这是佛教的戒律,以后要禁止做这个事情,不允许再犯这个事情,就立这条禁戒,这就叫因缘。
就是佛立戒律的因缘,他都是要有因有缘的,他不会随随便便立的。如果没有前面这个不善事的话,佛不会立这条戒。必须要已经有这个因缘,佛才立这个戒,所以佛也是随顺大家。比如说弟子们都做得非常好,我干嘛还立这么多规矩、条条框框呢。大家都很自觉、很自律。正是因为其中有些问题出现了,然后为了让大家以后引以为戒。不要再重犯这样的事情,因为这样的话,是违背佛法的,对大家以后修行是不利的,而且会产生种种不好的结果。所以佛就说:这样的事情以后大家注意了,引以为戒,不能再犯了。这就是什么呢,尼陀那。这是第几部经了?第五部了吧,第六了,都第六了,你看。
下面看,还有【或以譬喻说世界事】,你看,譬喻,因缘譬喻。下面是第七部,譬喻。【是名阿波陀那】,就是有时候直接跟你说法,大家听不明白,给你打个比方,用譬喻的这么一种方式来说法。比如说,我们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他用什么呢,梦幻、泡影、露、电,种种来比喻这个因缘所生法,就是一切有为法,它是不真实的,它是个虚幻的暂时存在的一种现象,不是完全真实的现象,他就会比喻。
【或说本昔世界事。是名伊帝目多伽】,这叫做本事,本事。【或说本昔受生事】,这叫本生。【是名阇陀伽】,实际上这个本生、本事,主要是指什么?本生的话,是佛在因地修行的时候,过去曾经行菩萨道的时候,所经历的种种事情,叫本生。而本事的话,主要是跟佛的弟子有关系的一些过去的因缘,过去的一些事情。【或说世界广大事。是名毗佛略】,这叫什么呢,世界广大事,实际上叫做方广,这叫方广。
【或说世界未曾有事。是名阿浮陀达磨】,这叫未曾有,未曾有。【或问难世界事。是名优波提舍】,这就叫什么呢?论议,论议。实际上就是讨论,在议论一些事情。问难世界事,比如说大家提出一些疑问,需要佛来解答,或者佛,有下面的这些弟子来解答的,然后就叫优波提舍,叫论议。
【此是世界悉檀】,这个十二部经都是从世界悉檀方面来说,就说满足大家的一种乐欲。大家感兴趣的,从世间法种种方面来说的。下面【为悦众生故。起十二部经】,这都还是属于世界悉檀。为了让众生欢喜,所起的十二部经。
然后下面,【或作十二种说。生众生善】,也说十二部经,但他的目的什么?为了让众生的善根能够增长、能够出生,能够增长,这就叫什么,叫什么悉檀啊,为人悉檀,也叫什么,生善悉檀,有些叫各各为人悉檀。为什么叫各各为人悉檀?每个人的这个因缘不一样,你的善根可能在这个时候需要听这个法,它就能激发出来,它就能出生。但另外一个人,可能是另外一种善根,它可能会先成熟,然后佛就要对应说这种法门,所以说叫因机施教。无非让大家的善根先出生、先增长再说。但是每个人的因缘不一样啊,你有你的长处,他有他的特长,根据不同的需要、不同的这些特长,然后佛给他们讲,因为这样的话更对机。比如说你这个方面、这个因缘不到,你过去修得不够,然后佛偏偏还给你说这个法,你这个一生可能就修不成,没什么成就。看你哪方面更强,你有什么样的特长再给你说。
下面还有,【或作十二种说】,也是说十二部经,【破众生恶】,这叫什么呢?对治悉檀,也叫破恶悉檀。对治众生的烦恼,对治众生的这些恶法,破除他的恶法。这个十二部经都是专门针对这个方面去讲的,叫做什么呢,破恶悉檀。
另外还有,【或作十二种说。令众生悟】,让众生开悟,这是什么呢?第一义悉檀。真正能够开悟,悟得真正的佛法、诸法实相,这才是佛最终的目的。所以前面也说了什么,三种悉檀都是为最后第一义悉檀做准备的。【是名四悉檀起三藏】,这是三藏教的【十二部经】,这属于最基础的,因为四悉檀的因缘,所以说三藏教的十二部经。
然后下面我们再看,这是说通教了。【若十因缘法所成众生】,也是十种因缘法所成众生,【乐闻空者】,前面是说因缘,现在是说因缘什么呢,缘起性空,着重在这个空方面。【直为说五阴十二入。十八界。无不即空】,无不即空就是当体就是空,当下就是空。
我前面也说了啊,比如说这个东西有生有灭,有因缘合和,因缘散的时候,灭的时候它就没有了。生的时候它好像还有,在它的生命存续的过程之中,好像它暂时还有。到了通教这里,即使它是生命存续的时候,当下也是空。你不要等到它灭了之后、没有了之后,才叫空啊。或者你说把它分成这个东西是由什么构成的,把这些构成全部拆掉,它就没有了,那叫析空。这叫什么?叫体空。你即使是存在,你当下就是空。
为什么呢?你是什么样的存在?你是因为因缘、缘起而存在。缘起的当下就是空,不要等到你灭的时候,才说你是空,你现在就是空,因为你现在的有,本身就是一种假有,假有的背后就代表什么,性空,知道吗。因为你如果不是性空,你有自性的话,你就不需要假有了,那你就是真实的有,你还需要这些因缘来构成你吗!因缘所生法就是叫有为法,如果你是真正有自性的话,你就应该是无为啊,你不需要这些因缘啊,你自己就能自己成就自己。但实际上能找到这样的事情吗?能找到这么一种法吗?找不到,谁都找不到。每个人都是由种种因缘生出来的,世间的万事万物也无非如此。所以说无不即空,即空就是当下就是空。不要任何的时间,不要任何的其他的一些原因,当下就是空。
【或四五六七八九言偈】,还是重颂,你看,【重颂阴界入即空】,前面这段是长行,是有说的这个,然后后面第二个就是重颂。【或说能达阴入界即空者。便与授记】,这是属于授记,第三部是吧。能够通达这个即空的,才给你授记。你要不能通达,给你授记干嘛呢?授记就是你已经明白这个道理了,已经明白这个空性的智慧了,然后才能给你授记,你已经开悟了。你都没开悟,你还在修,授什么记啊。打个比方就是给你个证书一样的,已经通过了,已经毕业了,没问题了,这关你已经过了。
【或孤然说阴界入即空】,这叫什么?孤起,孤起偈是吧。【或无问自说】你看,【阴界入即空】,这都不用说了,无问自说。【或说知阴界入即空。名为禁戒】,这又是因缘。【或举如幻如化等。喻阴界入即空】,这是什么呢,譬喻,这里有个喻,大家看,如幻如化,刚才我不就说了嘛,如幻如化。【或说本昔世间国土即空】,这就什么呢,本事。【或说本生阴界入即空】,这叫本生。【或说即空广大】,方广。【或说阴界入即空希有】,这什么呢,未曾有。【或难问阴界入即空】,论议。
【是为随乐欲世界悉檀】,当然这个悉檀说的是什么?是通教的十二部经。【起通教十二部经。或作十二种说。即空生善】,这是什么呢?为人悉檀,生善悉檀。【或作十二种说。即空破恶。或作十二种说。即空令悟理】,你看,都是从这个即空,就是通教本身叫当体即空,当体皆空。即空的话,又能有世界悉檀,又能有生善悉檀,又能破恶悉檀,一直到最后什么呢,第一义悉檀,都从这个空里面,能够得到这种种不同的佛法的利益。
悉檀,悉檀就是遍施嘛,遍施一切众生嘛,同样一种事情里面,同样一种法里面,它既然有不同的这么一种作用,一种功能,所以说空中能生万法,我们说的空,这个性空。你真正明白这个空的话,那一切法都能生。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故,一切法不成,知道吗,你要能够通达空义故,那就与一切法都能成就,而且能够通达,能够无碍,能够自在。但是你如果没有悟得这个空性,它只是表面上这个法是空的,你自己没有悟得空,那就跟你没什么关系了,你就不能自在。
好,再看,下面是说别教啊,这里说起通教,这里做了个那个了,【是为四悉檀。起通教十二部经也】。下面是,【若有十因缘法所成众生。乐闻一切世界。一切阴界入。及不可说世界。不可说阴界入等事者。如来即直说一切正世界。及阴入等。一切翻覆世界。及阴入等。一切仰世界。及阴入等。一切倒住世界。及阴入等。一切秽国。一切净国。一切凡国。一切圣国。如是等种种世界。不可说世界。种种阴入界。不可说阴入界】,这一部都是说的是长行,这是别教的长行。
种种的世界的事,种种的一切阴界入法。这里说的有什么正世界,有什么覆世界,有什么仰世界,有什么倒世界,什么净世界,什么秽世界,还有凡世界,圣世界,就是十法界的事情都跟你说了。实际上就是什么,不管是众生法界也好,还是佛法界也好,不管是清净的世界也好,还是污浊的世界也好,你都得明白种种不同的世界,它的这种因缘法。但是你要明白这些东西的话,就不是一般的人能够了解的,这是属于菩萨的境界,菩萨的境界。当然这里面要菩萨的境界,前面必须先要通达空,从空里面才能出假,知道吗,你没有证得空性,没在这个基础上,你要想再去观照整个的这个法界种种情况,你是不可能的,照不见。
打个比方我们就说,你必须先把你自己这面镜子给擦亮了,你这个镜子才能遍照整个法界。什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不但是没有惹尘埃,让这个镜子非常清净无瑕,这个心镜亮了,才能遍照整个十方的法界。心镜,这个心镜非常干干净净的,清净无瑕的时候,这叫做空,镜中这个清净的镜子自然能够什么呢,照这个整个法界,这叫假。它这种有,从空就能出有,就能出假,它就有这么一种功能,跟我们现在不一样。
我们现在是什么?一面非常脏的镜子,根本就照不见世界,自己也看不清楚,也看不清外面的事情,然后就凭着自己的这个,我们说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识,去认识这个世界。你认识世界的这些能力,完全都不是真实的一种功能,都是极其有限的,甚至我们说的是一种虚假的功能,你认知的这种能力出现了问题的话,那被认知的这个世界难道是真实的吗?不可能是真实的。只有先把自己本身这个功能调整过来之后,你才有可能真正地去认知外在的世界,包括我们自己内在的心。它既能照内,也能照外。大家不要说,啊,镜子只能照外,我说的这个镜子,我们这个心镜啊,不仅仅能够照外,而且能够什么呢,照内,它是跟普通镜子不一样啊。
再往下啊,【或作四言乃至九言偈重颂】,你看,【或孤起偈。或能知国土阴入界者。即与记成佛】,如果能够知道这样子,能够真正进入从空出假,能够具备这个假观,才给他授记成佛。你假观没有成就,你不能照见这些国土阴入界等法,就不能给你授记。【或能知者。即具禁戒】,这是什么呢,因缘。【或譬喻说。或说昔国土事。或说昔受生事。或说广大事。或说希有事。或说论议事】,这都是什么呢,譬喻,然后呢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论议。
【如是等十二种说。悦其乐欲】,这就是什么呢,世界悉檀。【或生其善】,生善悉檀。【或破其恶】,破恶悉檀。【或令悟入】,第一义悉檀。【是名四悉檀。起别教十二部经】,这是指别教的十二部经。别教的十二部经,说句实话,按现在咱们的根器,还真是一般修不了,没法修,咱们现在能够修的,就是前面的三藏教,还有这个通教,特别这个通教,比较合适咱们。
再往下还有圆教的,【若十因缘所成众生。乐闻不可说国土。不可说阴界入。皆是真如实相】,你看,一切的国土,一切的阴界入法,当下就是实相,就是诸法实相。【即直说一切国土依正。即是常寂光。一切阴入。即是菩提。离是无菩提。一色一香无非中道。离是无别中道。眼耳鼻舌。皆是寂静门。离此无别寂静门】,这都说的是长行。
一色一香无非中道,在我们这里哪一色一香无非中道,哪里有什么中道,只有色声香味触法,只有六尘,它是尘垢,它会染污我们,它甚至是烦恼,六尘也叫烦恼,它会束缚我们,束缚我们的自由,束缚我们的法身,让我们迷惑,让我们沉沦生死,永远很难出离。那怎么可能它当下就是真如法性呢?真如实相呢?就是什么中道呢?就是菩提呢?我们看到的只有迷,只有染,哪里有什么觉悟啊,哪里有什么清净啊,没有。所以说这个东西就是说,这种属于圆教的根机,它当下就从这个染污的世界能够达到,它当下就是清净的,能够证得它是清净的一种本来。眼耳鼻舌,皆是寂静门,你看,六根当下寂静。
下面,【或作偈重颂。或作孤起偈。或作无问自说。或知者与记。或知者具戒。或作譬说。或指昔世界。或指本生。或说广大。或作希有。或作论议。是为赴乐欲世界悉檀】,赴乐欲,就是赴众生乐欲,众生喜乐、喜欢的,就给他从这个世界悉檀方面去说。【起圆教十二部经。或作十二种说生妙善。或作十二种说顿破恶。或作十二种说顿会理】,这就是分别是后面三种悉檀了,【是为四悉檀起圆教十二部经】,这就分别从四种不同的教,藏、通、别、圆四教,分别起十二部经,但是每起十二部经都分别具足什么呢,四悉檀,四种悉檀。
当然实际上说到后面,这个圆教的悉檀,它这个悉檀的话,就跟前面四种悉檀不太一样,它的四种悉檀。虽然也有四种悉檀,但它这个世界悉檀跟后面的生善悉檀,破恶悉檀,第一义悉檀,本身没什么差别,我告诉你。它的世界悉檀就是生善悉檀,就是破恶悉檀,就是第一义悉檀。一种悉檀就具备四种悉檀,这就是叫做圆教,圆满、圆融。但是前面这三教,一个悉檀就是一个悉檀,它是分次第的,它有高有低啊,由浅到深啊。但圆教这里就没有,它世界悉檀当下就是一切法即是真如实相,一切烦恼就是菩提,一切生死就是涅槃,它跟后面这个第一义悉檀根本没有什么差别。至于说生善破恶,只是它的一种功能而已。它自然就能生善,它自然就能破恶,它自然就能什么呢,证入第一义,这就是诸法实相。就是它在行世间法的时候,当下就跟行佛法是无二无别,这就属于圆教。
那我们怎么做啊,没办法,现在学不了。你说,啊,我去干点世间事,我挣点钱去,挣点名利去,你说我是在修佛法。那是佛菩萨的事情,是不是,他能够圆融自在,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我们啊,要你去行点佛法,你都得违背,还说你去行什么世间法,你就离得更远了。他是心非常清净的,所以在行世间法的时候,他根本不会受到任何的染污,反而能够借助这种世间的法,作为善巧方便来修学佛法,一个是自己成就,一个还能利益众生,他起点不一样了,境界不一样了,知道吧。这个东西,铁放到他这里,石头放到他这里,就变成金子了。我们这里,把金子放到这里,就变成石头了。不识宝贝呀,你的福报就这么大,你的智慧就这么高,不给金子还好,一给金子相互之间还得抢,争名夺利啊,没办法,没有道德,没有公德是吧。
好,【复次。用别圆两种四悉檀说十二部经者。是起华严教也】,这看,分别用这个四教来对应五时,第一个是华严时啊,起华严教啊。华严教里面具备两种悉檀,两种四悉檀,哪两种四悉檀?别教的和圆教的两种四悉檀。那么通教和藏教呢?就不属于这一例了。《华严经》没有三藏教,也没有通教,只有圆教和别教,叫正说圆教,兼说别教。主要说的是圆教为主,但是也兼带着说点什么呢,别教的道理,所以它里面的这个四悉檀只属于别教和圆教。
然后,【但用一番四悉檀说十二部经者。是起三藏教也】,这是什么呢,叫什么时啊,阿含时,阿含时起的是三藏教,只用三藏教的四悉檀,或者十二部经来对众生说法。通教,别教,圆教没有了。阿含主要属于三藏教,基本上可以说属于以小乘为根本。
然后再往下,【若用四番四悉檀说十二部经者。是起方等教也】,方等时嘛,四教并谈,藏通别圆,通通都具备,所以说也具备什么,四番悉檀,就是四教悉檀,这四种悉檀它都有。【若用三番四悉檀说十二部经者。是起般若教也】,这是般若时。般若时哪三番啊?通、别、圆,没有三藏教,没有小乘的了,纯粹都是给你说什么,大乘的佛法。最后,【若但用一番四悉檀说十二部经者。是起法华教也】,法华涅槃时,只有圆教的四悉檀,前面的藏、通、别统统都没有了。
这里就看出佛说法的一个次第了,按照这个时间的顺序大概是这样,是大概是这样啊,不是绝对的啊。前面直接说华严大教,有别教和圆教,起点非常高,但是大家很多人就利益不到了。你这个四悉檀,说是说遍施,只是遍施到别教和圆教这种比较善根的人。中下根机的人,三藏教和什么通教的人就受不到利益,没办法。下面就说阿含教和方等教。先说阿含教,阿含教说完之后,大家众生的根机慢慢又提高了,这个时候劝众生回小向大,发菩提心,就要说方等的大乘佛法。方等的大乘佛法虽然是大乘,但大乘里面呢又包含一定的小乘的佛法,还有三藏教在里头,所以到了般若这里的话,纯粹就说大乘佛法了,小乘都不说了,就等于说你这个时候已经到达这个高度了,你不能回头再去学什么三藏教了,那个不属于你学习的范畴了,到最后一直到成佛。最后大乘教,归于什么呢,不管是菩萨,通教也好,别教的菩萨也好,最终都归到圆教这一类里面来。
好,【大论云】,大论是《大智度论》云,【四悉檀摄十二部经。其义如是】,四种悉檀能够摄,能够包含、包摄十二部经,其义如是。当然每一种悉檀都有了,我们藏通别圆分别有四悉檀,但是其中的任何一种悉檀又包括十二部经,其义如是。【地持云】,地持是一部论,《地持论》。【菩萨入摩得勒伽。造不颠倒论】,这个摩得勒伽是一种三昧,叫什么智母三昧,智母三昧,智慧的智,母亲的母。
我们说般若以为母嘛,智慧就是相当于我们众生的这个法身的母亲一样的。方便以为父,方便就是发菩提心,你要发菩提心,这就能够成就最终成佛法身的一个父。一个是父,一个是母,一个要有菩提心,一个要有智慧。你具备这二个,你就最终能够成佛。那菩提心实际上包含的内容也很多了,主要是什么呢?上求无上佛道,下度无量众生,自利利他,自觉觉他,但是怎么才能自利利他,怎么才能自觉觉他,智慧。大家记住,永远是智慧,是佛教的一个核心。没有智慧,你自己怎么觉悟;没有智慧,你怎么去利益众生?自己都不能觉悟,自己都不能利益众生,那你还成什么佛呢?
造不颠倒论,我们说,【为令正法得久住禅而作论也。菩萨住是禅。观众生于佛去世后。根缘不同。作论通经】,你看,就是说这些菩萨入这些三昩,或者造这些论,都是为了什么呢,通经,就是大家直接有时候读这个经啊,他搞不明白,然后菩萨造这些论,就是为了什么,来解释这些经典,来阐述这些经典的,让大家更好地去理解这些经的内容,所以为什么叫作论。
【天亲用两番四悉檀。造地论】,实际上就是《十地论》,【通华严】,为了解释《华严经》,他造了个《十地论》。【舍利弗用初番四悉檀】,这两番四悉檀,大家都知道了,哪两番啊?别教和圆教的,别和圆,好。【舍利弗用初番四悉檀。造毗昙】,《阿毗昙论》,《阿毗昙论》。这初番是什么呢?哪初番呢?三藏教。舍利弗是什么呢?是小乘佛教的代表;天亲菩萨、世亲菩萨,他是大乘佛教的一个代表,一个论师,大论师。
然后后面,【五百罗汉。造毗婆沙。通三藏】,也是三藏教的,他是阿罗汉嘛,罗汉嘛,《毗婆沙论》,也叫《大毗婆沙论》,全名叫《大毗婆沙论》,通三藏教。【见有得道意也】,这都属于什么,见有来得道,通过说有来得道。后面还有个,【诃黎跋摩。亦用初番四悉檀】,这也是一位论师,造什么呢,【造成实论。通三藏】,也是来解释这个三藏教的,但是他不是见有得道,他是什么呢,他是【见空得道意也】。
好,还有下面,【迦栴延。亦用初番四悉檀】,也是三藏教的四悉檀。【造毗勒论。通三藏。见空有得道意也】,前面是见有,第二是见空,到这里第三个是什么呢,见空也见有,叫见空有得道。这就是说,这佛教里面说,不管怎么样,你见空也能得道,见有也能得道,见空有也能得到,见非空非有也能得道。它是不同的门,四种法门,基本上把它归纳为四句。
就打个比方,有个城一样的,有个城,四面都有城墙,一个城池,但四边这个城墙各有一个城门,各有个门。你通过哪个门都能进到这个城里面去,都能得道,进城就算是得道。前面这个门叫有门,后面这个门叫空门,左边这个门叫亦空亦有门,右边这个门就叫非空非有门。叫什么呢,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但是你多门,不管多门最终归纳成四种门,空、有、亦空亦有,非空非有,你只要能够明白这个道理,都能得道,都能见道。
并不是说空、有、亦空亦有、非空非有本身是什么,是道,它不是道。它是什么呢?它是门,知道吗?通过这个门,才能进到城里面去,进到城里面,这才叫得道。这个门是个方便,知道吗?叫我们说开方便门嘛,你没这个门的话,你进不去。我们为什么叫法门法门啊,就是这么来的,知道吗?法门,它就像一扇门一样的,打开这扇门,你进入到真正的这个,我们说学佛的这个目的地了。但这个门本身不是道,不是最终的真理,不是最终的佛性,但是没有这个门又进不去,怎么办啊?所以还得有,所以佛为什么要说法呢?就给大家提供一些方便,给大家架一个桥梁,你才能进去,知道吗。不开门,四面都是墙你怎么进啊,你进不去,你飞进去啊?你也飞不进去,你只能入这个门才进得去。
好,【龙树用四番四悉檀。造中论。三番正通大乘。一番傍通三藏】,这个《中论》是什么?属于四番悉檀具备,藏通别圆都有,所以它基本上属于什么,方等教方面的,方等教。三番正通大乘,不用说了。通别圆是什么呢?通大乘的,三藏教是通三藏的。【弥勒用二番四悉檀。造地持。通华严】,你看弥勒菩萨是吧,通华严不用说了,一个是别,一个是圆,两番四悉檀。无著菩萨也是,你看,【无著亦用二番四悉檀。造摄大乘】,《摄大乘论》也是什么,属于两番悉檀,一个是别教,一个是圆教。【龙树用三番四悉檀。造大智度】,这是什么,《大智度论》,【通大品】般若。他是为了解释这个大品般若,专门造了一部论,叫做《大智度论》。大品般若,般若就叫智度嘛,以智慧来度到彼岸,到达彼岸就叫智度。解释这个《智度经》的这个论,就叫《智度论》,叫《大智度论》,它三番四悉檀对应什么,般若教,般若是具备三番什么呢,通、别、圆,般若时。
好,最后我们再看,【天亲用一番四悉檀。通法华。世人传天亲龙树。各作涅槃论。未来此土】,你看,这是专门解释法华的,解释涅槃的。【准例可知】。所以说这些祖师,这些大德,这些论师、菩萨,他都是为了帮助我们后世的众生,怎么去真正领会到这些经的一些道理,它背后的一些甚深的道理,然后他才造这些论,为什么?他已经明白了,他通过自己修行,就像前面说,这个禅定,他入这个三昩,他已经开悟了,已经证道了,然后他把他自己所了解的证道的东西,通过这个论的这么一种形式,再给我们后世的人传达出来,然后我们看这些论,就能直接通过这个论,它就是一种桥梁,去理解到这部经的背后的道理。
就像我们现在学这个《法华玄义》,《法华玄义》就叫做论,你直接看《法华经》,当然你看,哎呦,《法华经》好像也没有多难懂啊,好像一看,有些地方也很浅显,也没有说什么佛教特别多的一些,什么名相啊,一些语言,专有的一些名词啊,并不多。但是你看的东西,可能得到的东西,信息量就那么一点点,因为我们是个凡夫啊,你也没开什么眼,我们都是肉眼,天眼都没有,后面什么慧眼、法眼根本统统都不具备,你看不出什么东西来。哎哟,很平常啊,很普通啊,没什么太了不起的嘛,还甚至觉得比什么这个《般若经》,比什么《楞严经》,比那些专门说义理的经,好像比它还比不上一样的。
这一看,现在给你造这出来,智者大师给你造这个,一看,哎呦,原来有这么奇妙的东西啊,想都想不到,匪夷所思啊。根本就不是我们这个程度的、这种眼光的人能够看明白。他们不给你讲,你哪里知道有这么奇妙啊。就这么回事,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就是这样子的。他要不栽树,你怎么乘凉呢。你说,哎,直接看经就完事了。经当然是好,你看不明白啊。就是这个起点太高了,知道吗。就中间还需要其他的一些方便的因缘来引导我们,你这样才能得到更大的受用和利益。
就打个比方,我们自己学佛,你说不皈依三宝,我在家里学,我自己皈依行吗?当然也可以,从道理上都说得通,但是为什么不允许这样子?你以为你是什么根机的人啊,是吧,你自己皈依三宝,你自己就能无师自通了,是吧。你像释迦牟尼佛再来,多少无量阿僧祇劫,你再修习一遍,你有那个根器吗?你等得起吗?你这一辈子才活多长时间,你下辈子怎么保障?你有这么大的愿力,功德,能够保证你一生一世,都一直延续修正法吗?不可能的。总会退转的,知道吗。没有不会退转的。你只有皈依三宝,在三宝的加持护佑之下,你才能给自己增长善根,你这个善根越来越雄厚了,你才能保证以后修学越来越顺利。你的功德才会增长得越来越快啊。
你老师也不拜,也不要请教什么师父,经典也不读,随随便便,哦,自己拿了本书就看,也不看论,什么东西都不学,就学那么一点点,你说我自己就念一句佛就行了,念到一定的时候就能开悟了。是啊,真能开悟?什么时候开悟说不清楚了,太遥远的事了。没等你开悟,可能首先你得堕落多少回了。为什么会堕落,给大家说句实在话啊,只要是初发菩提心的人,没有不堕落的,告诉你。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没有了,没事了。大家赶紧去西方极乐世界。在三界之中,自己行菩萨道,你不靠佛力,不生到净土佛国,没有佛的加持,百分之百全部都得堕落,都得退心,知道吗,都会退的。
我们讲,听过故事,比如说舍利弗,以前修这个忍辱,怎么怎么啊,施这个眼睛给别人,要治这个病,最后被别人踩了,是吧。一个眼睛说臭了,怎么怎么着,忍不住,退失菩提心了。这说明什么呢,实际上我们每个人,只要你是初发菩提心的人,百分之百都会有退心的时候。等到你什么时候,善根又重新萌芽了,然后又开始,又重头开始,又发菩提心。无数次的失败,无数次的重来,到最终你这个善根到一定时候,你这个退失的这个念头,这个退失的心,才会越来越弱,还不是说不退失。什么时候才能不退啊?你到圆教的话,什么时候才能不退?初住的菩萨才能不退,我告诉你。别教要初地,你真的要证得这个真如法性,你才能不退。否则你都不可能不退的。那你想,你多遥远。你得到圆教初住菩萨,你得修多少阿僧祇劫,说句实话。别教也是一样。
那我们自己修成什么样,大家看看啊。平时遇到一点芝麻蒜皮小事,你自己就已经忍不住,烦恼一大堆。凡夫之中的,算是最低的这个水平的了。我们说学佛之中最不成器的,就是我们这些,但是我们心还比谁都大,知道吗。越是这样的人,心还越是这样,越幻想,觉得自以为是。想想咱们都生活在这个五浊恶世,为什么投胎在这个时候,佛也碰不见了,是吧。我上次也说,碰不上特别好的法师,当然有,就是有好的,你也碰不上。就遇到这样的法师,然后给你们讲讲经。修吧,是吧,讲也讲不好,你们听也听不明白,是吧。自己修啊,当然可能有些悟性好的,可能也能修得那么一点点。但是绝大多数人来说,肯定就是这么回事。
你的因缘,你的所有一切都注定,你本身这个善根、福德非常的浅薄,你需要多长时间的积累,才能达到一定的这个层次。你才能在这个层次上,可能能够起飞。所以没有这些东西,大家不看不学,真不知道啊。不是这么简单容易的事情。所以大家都,哎呦,你们看,你们学佛的人,怎么学来学去这个样子,怎么怎么着。是这个样,要是不学以后更没有希望,是吧。我们虽然没有学好,但是你起码得学啊,你的心不能退。知道惭愧就行,知道吗。知耻后勇,你得精进努力去改正自己就行。
千万不能说,听别人说,哎呦,我们修来修去,算了算了,佛教里面一团糟。不学还好,一学问题更多。当然一学问题更多,发现自己毛病更多了嘛。反正以前也看不清楚。不知道自己的毛病,还觉得自己还不错,是吧。有时候不修还好,一修发现自己一无是处。你不修还好,你反正没有什么善根,反正自己就麻木了。一修,有点善根了,好,这个债主一看你有钱了,赶紧来讨债了。唉,活得更加艰苦了,知道吗。原来不知道有债主,原来不知道自己欠债,反正这个债主也不会找上门,知道你没有钱,也还不上,找也是白找。现在一找,麻烦来了。哎呀,还不如不挣钱,不挣钱他不来找我。你想想,你不挣钱,你永远都被生活在这五浊恶世,三界之中,你出不去了。
所以这些困苦、这些艰难、这些挫折是必须你去什么,一步一步去经历的,去度过的,去面对的,去克服的。你且得还呢,知道吗。你还嫌这么一点点都那个啦,都还不了,觉得非常吃力,非常难过、难受,根本就不算回事。所以我们如果没有这种大的心,没有这种宽广的胸怀,说实话,天天都被这些东西所障碍了。叫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是吧。眼就这么小,心就那么小。不发起这么一种勇猛的心,什么大丈夫一种坚毅的心,你怎么去度过这些东西呢。
好了,我们先休息一下。下面还有一节课,大家先休息一下,很欢喜啊,不然的话大家也容易累。
大家坐回原位上来啊,我们第二节课开始。我们看这个《玄义》,这一段说,【又五通神仙。种种诸论。释天善论。大梵出欲论。皆用初番悉檀。方便利益意也】,这说的是世界悉檀,初番悉檀嘛,来方便利益众生。但是这个方便利益众生只是在世界、在世间的善法方面去利益众生,是吧。五通神仙他自己都还没有解脱,他只是证得五通而已,是吧,没有漏尽通。没有漏尽通的话,就不可能去出离三界,他们也造种种诸论,比如《释天善论》,怎么生天啊。我们说的,必须要五戒十善。你要行十善,你才能生天。十善法的话,只能生什么呢,欲界天,是吧。五戒能够保人身,十善你才能生到天上,生到天也只是欲界天而已。
你要生到色界、无色界天,比如《大梵出欲论》,你要出欲界,你要修什么呢?修四禅八定。你要修这个世间的禅定,你不仅仅做点善法就行了,你得修定啊。没有定的话,你是不可能出离这个欲界的。这个定的话,能够什么呢?起码能够降伏我们一部分人的这种,欲界众生的这个欲望。这个欲望没有了,这些烦恼没有了,你才能生到色界、无色界呢。他就有,禅定就已经有这个功能,他才能获得这样的一种果报。但是这都是属于世界悉檀,他还不出这个三界之外。
【书云。文行诚信。定礼删诗。垂裕后昆。即世界也】,当然他是用了这个《书》,《书经》里面所说的,实际上就是说的孔子的这些东西,是吧。文行诚信,这具备的四种德性。定什么礼,周礼。什么诗,诗经,是吧。都主要是孔子所干的事情,是为了利益这些后代的,后来的这些后学吧,算是,这是属于世界悉檀。他是借用这种【官人以德。赏延于世。即为人也】,为了让众生得到种种利益,能够生起种种善根,是吧。能够泽被后世,这样属于为人悉檀。【叛而伐之。刑故无小。即对治也】,你要是违反了,就要攻伐你,你要做了错事,可能就有种种刑罚,这是属于对治悉檀。
【政在清静。道合天心。人王无上】。有点清静无为,无为而治的这么一种意思了,这属于世间第一义悉檀也。这分别都是用世间的这些,我们说这么一种语境吧,来对应我们四种悉檀。
下面,第六,有说默者。【六起圣说圣默者】,就是或说或默,有时候佛是说四种悉檀,有时候是默,就是不说。【思益云】,《思益梵天所问经》是一本经书,里面说,【佛告诸比丘。汝等当行二事。若圣说法若圣默然】。无非就是这两种事情。【圣说如上辨】,前面已经说了,四番四悉檀,分别有十二部经。【圣默然者】,不说。【夫四种四谛。并是三乘圣人所证之法】。这四种四谛,哪四种四谛啊,我们以前应该说过,生灭四谛,无生四谛,还有呢,无量,无作,分别对应什么呢?藏、通、别、圆四教,三藏教的叫生灭四谛,通教的无生四谛,别教的无量四谛,圆教的叫无作四谛,不管是藏通别圆哪一教,都是属于三乘圣人所证的法。
这种真谛,这种道理,只有这个圣人才能证得,起码是什么,声闻、缘觉、菩萨,实际上甚至还包括佛啦。打个比方,三藏教的,也有三乘圣人,它也有声闻,它也有缘觉,也有菩萨,也有佛,有时候就把声闻跟缘觉就归为一类,有些就二乘人,叫二乘,声闻缘觉属于二乘人。然后呢,菩萨属于一乘,然后是佛乘,把这叫做三乘圣人。到通教这里,同样也具备这三乘人,声闻缘觉二乘人,然后菩萨乘,通教也有佛乘。到了别教这里就不一样了,别教还有二乘么?别教就没有二乘了,别教只有菩萨乘,只有佛乘。到圆教这里也是一样的,只有菩萨乘和佛乘。但是不管怎么样,都不出这三乘圣人所证的这个四谛。但是这个四谛,四种四谛,对应的是四种教。它的层次,它的境界是不一样的。同样是二乘人,同样是菩萨,三藏教的菩萨,跟别教、圆教的菩萨是有相当的距离的。但不管怎么样,起码从三藏这个教开始,他这种本来这个生灭四谛,即使要证得生灭四谛,这最初级的一种四谛这么一种道理,也必须是要达到圣人这个境界,也得超凡入圣。超凡入圣起码得什么,叫破见思惑,要破见思惑,你才能进入三藏教的二乘果位。
所以说【非下凡所知】,就是他们所证得这种真理,不是我们下面这些凡夫所能够知道的。圣人在上面,我们所以叫下凡。【故不可说】,你说他们真的道理会跟你们说,说我们也听不懂,是吧。故不可说,不是他们不想说,说出来也听不懂。所以真正这个道理是说不出来,叫不可说的,但是你要是完全不说,完了,更没戏了,是吧,还得说,说的靠点边也行,或者怎么样也行,这里面就有比喻。就像我们众生啊都是瞎子,都是盲人,知道么。盲人,天生就是盲人,从出生那一天你就天然就是盲人,什么都没见过,然后现在要问,告诉你什么是乳的颜色,这个乳是白色的是吧,乳白色,这个牛乳,是什么颜色?你是盲人,然后我怎么给你解释,再解释也解释不清楚。有些人说,拿个比喻,这个乳像什么呢?像贝壳的颜色一样的;有些说这个乳像什么呢?像雪的颜色一样的;有些说这个乳像什么?像这个糯米团的颜色一样的;有些人说像空中飞的这个鹤,这个灰的,灰白色的颜色一样的,但你都没见过。就对于睁眼人来说,有视力的人来说,你跟他说下,他就知道,他即使没见过乳,但是他通过其他所见过的东西,他就能间接地去知道它是怎么一种颜色。但你天然就是瞎子,你那些举的例子你统统都没见过,也没办法见过,讲来讲去还是不知道,是吧。所以说,你说怎么说,但是不说又不行,还得说,然后你自己就凭着自己去想象吧,当然这是个比喻了。
【假令说之】,这里说了,【如为盲人设烛。何益无目者乎】。你看,这说的就比较严重。你本来就是瞎子,到了晚上再给你点上蜡烛,不是白费蜡嘛。点亮了,外面光明再大,你因为自己本身这个视觉功能不存在了,也是没有用的。你就是站在日光之下,在白天你也看不见啊,别说给你点个蜡烛了,是吧,没有任何的好处,没有任何的利益。【故不可说】,所以,他就说点了这个烛也是白点,这个烛的话,就是所说的种种法,这种法能够有什么呢?有光明,但是这个光明对你没有视力的人来说,他就白费了。【名圣默然】,就是佛知道啊,你这个根机,这个时候,你是瞎子,跟你说也是白说,算了不说了,没必要了,做那些无意义的事情,佛才不做呢,知道吗。就像我们天天这么很无聊,不找点事情做,不说些无聊的话,那这没法过,知道吗。这会抓狂啊,难受啊,是吧。当然我不是说,外面跳跳广场舞,天天不跳,我说那得难受死了。昨天我还瞅了电视里面看,晨练的人,天天不去练几下,那简直今天都不知道,无着无落,这一天就吃饭吃不香,干活都没心思干,啥都没心思干,必须要先晨练。当然这个东西是锻炼身体,但实际上也就是养成习惯,你有依赖性,就是人他就到这个时候,他就呈现这么一种状态,知道吗。【名圣默然】,就是佛不是故意默然不说,是没办法,说了你也不懂,这个时候你根机没有呈现的时候,没有成熟的时候,干脆就不说了,等你什么时候,你眼中的视力,恢复那么一点点,立即就跟你说了。
【华严中数世界不可说不可说】,你看,经中说,不可说不可说,世界有多少不可说不可说世界,多少说什么世界。【明理极不可说不可说】,从外在的事相这个世界,因缘事相,到真正的这个理,都是不可说不可说的。【约无量无作两番四谛】。前面说了,华严教两番四谛,两番四悉檀嘛,是吧。那么前面这个,数世界不可说不可说是指无量四谛,后面这个理极不可说不可说,是叫无作四谛。一个是事相上的,一个是理上的,这两种四谛,分别对应叫什么呢?【不生生。不生不生法。明不可说不可说。名圣默然】。这就很难懂了,是吧。无量四谛对应的叫不生生,不可说。无作四谛对应的是不生不生法,也不可说。就是有四种不可说,一种什么,生生不可说;第二种是生不生不可说;第三是不生生可不可说;第四种是不生不生也不可说,反正所有的都不可说。这只有圣人才能真正明白它真实的道理,我们凡夫众生是永远不知道的,所以为什么叫不可说。这是从不可说这个角度来说,圣人这个角度来说,默然,它是说不可说的。当然这里为什么叫不生生不可说?为什么无量四谛对应不生生呢?不生是什么呢?是空,生是什么?是假。从空出假,知道吗,是这个意思。别教的菩萨就是从空出假,当然他实际上他也有中观,但主要对应的是从空出假。他无量四谛,他无量法门,无量的世界,无量的法门,无量的烦恼,他都得通达。
就像我们说的,经常念的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对应别教的菩萨最合适。四种无量,无边,无上,别教菩萨就是修这个。他证得空性之后,他得修一切的法,他得了解有不同种类的世界,不同种类的无量的众生,每一个众生,所有的众生又有无量的烦恼,那遇到这些无量烦恼的众生怎么办,你又得学无量的佛法法门,你才能去帮助到他们,最终你才能成就无上的佛道。你所学的东西得多少啊,从不生里面又得生出来。本来是不生的,但是为了利益众生,你又得生啊。你得付出,菩萨得来多少次六道里面,反反复复来学习,我告诉你,所有众生要学过的东西,他都要学一遍,他都得懂。你说我走了,我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享清闲,我才不管这么多事。回头还得学,你得度众生你就得学,都得明白这些道理。
可见当一个菩萨多不容易,什么世界你都得去,什么样的众生你都得接触,什么众生你还得想办法了解他,了解他的喜好,了解他的性格,了解他的优点,他的缺点,他的根机到底什么时候能够成熟,成熟了,他应该以哪种佛法来对应给他说法,他才能得到利益。都得要,一个要什么,识病,就像当医生一样的,你要识得什么病。这个众生有什么病,那个众生有什么病,不要说我是儿科的,其他科的我不看啊,我看不全。每个众生你都要知道,不分科的,所有的众生只要来找你,你一看就知道他有什么病。他是这个病,他是那个病,这个病知道了,你还得知道药啊,药性。所有的一切药你都得知道,这个药有什么药性,它能针对什么病,那个药又有什么药性,能够治什么病,用量多少,还得开药方,我告诉你。不光知道药,每个众生药的组合又不一样,这个要几种药配合在一起,那个要几种药配合在一起,这个时候要吃多少量,那个时候要吃多少量,要开不同的药方,这需要多少智慧啊。同样就一个人有时都要开不同的药方,病重的时候开这个药,病轻一点就开另外一种药。弄得不好这种病好了,其他的病又出来了。治一个众生都不知要开多少药方,那无量的众生得开多少药方。开了药方你给他,给他药方你去抓药吧,甚至把药直接拿到他手上,你去喝吧,你去吃吧,众生还不一定接受呢。干嘛要吃你的,你凭什么让我相信你就是大医王啊,你能治我的病呀,我才不信你呢。还得跟众生要结缘啊,结善缘,你不广结善缘,他干嘛要相信你呢,你没这个缘是合不到一起的,他不会信任你,他不愿意接受你开的药,他也不愿意治,我都没病,治什么病啊,毛病你才有毛病,我已经好了没事,你自己没事找事是吧。我有药,我有病也不让你治,我就看你看着不顺眼,那也可以啊,这种情况都有,干嘛要听你的。所以这些东西他下面得做多少工作,具备多少的因缘,最终哎呀你终于吃下我的药了。吃下药好了,有机会了,就能治你这个病了。所以说这就叫无量四谛,我告诉你。这无量啊,得做多少事情啊,佛法、世间法、众生法、心法,所有的东西你都得了解得清清楚楚,没有任何的遗漏。所以且得照,从空而出假,出假也得练好长的时间,不是本身就具备,具备的话也得练啊。
后面还一个不生不生法不可说,不但是生是属于不生,不生也是不生,知道吗。我们说的因缘是空,不能执著,但是即使这个空,当下本身也不能执著啊。不仅仅世间法要什么呢,要舍,连佛法也要舍,就达到更高的境界了。前面已经经历过生生,生不生,不生生,一直到最终,不生也不生。不生不生的时候,并不是说什么都不做了,就是前面的事情已经干完了,就差最后这临门一脚了。叫什么呢,生亦不生,不生也不生,就两个叫做不生不生,这样讲大家可能会容易明白一点啊。不仅仅是生灭法是属于不生的,即使是不生灭的法也是属于不生的。生灭法那是属于世间法,不生灭法属于佛法,世法是空,佛法难道不也是空吗。对,这就是空,这个空并不是代表没有啊,不是这个意思啊,大家一说空就是无的意思,千万不要跟那个无扯上关系。这就是空,什么叫做空啊?空,空中又有妙有。明不可说不可说,名圣默然,这是属于华严教里面。
三藏教,我们看三藏教。【若三藏中。憍陈如比丘最初获得真实之知见。寂然无声字。身子云。吾闻解脱之中。无有言说者。是约生灭四谛生生之法。明不可说不可说。名圣默然】。三藏教里面也有不可说,憍陈如比丘最早听佛说什么,四谛法,他是第一个证得阿罗汉道的。他这个真实知见也是寂然无声的,没办法说出来,只是从中去悟到这个道理。悟到这道理,虽然通过四谛法能够去悟道,但本身不是四谛,这四谛也只是个法门而已,它是属于声闻法的一个法门。真正地悟得这个道,声闻道,是不可说的。身子是舍利弗,吾闻解脱之中无有言说者,真正的解脱这个道,是没办法去演说的,这是从生灭,为什么呢,三藏教还是属于生灭法,它虽然世间的东西是生灭,比如我们说苦集灭道,它是两个对应的,苦用什么来灭呢,用灭,灭谛来对治;集用什么呢,用道来对治。等于怎么才能去除这个苦集呢,你要有灭和道二谛,你才能去除苦集,才能出离这个生灭轮回,生死轮回。但这也是它有对治的话,就有彼有此,有此有彼。你道生了,那么集就灭了。灭有了,那么苦就没有了。它还不是属于生灭吗,是这个意思啊。你要修佛法你才能出离世间,你要解脱,你才能远离轮回,有这个,才能没有那个;这个生了,那个自然就灭了,那它还是属于生灭的范畴。
这里【明不可说不可说。名圣默然】,即使这样的话,最终他这个也是不可说的。后面再往下。【净名杜口。大集无言菩萨。不可智知。不可识识。言语道断。心行亦讫。不生不灭。法如涅槃。此约四番四谛。不可说不可说。名圣默然】。这段是属于方等时,方等是四教并谈,上面说了藏通别圆四教都有。净名,维摩诘居士呗,什么是不二法门?后来就不说了,默然故,是真入不二法门。你只要说,说得再妙,说得再好,都不是真正的不二法门。真正的不二法门并不是不说才是不二法门,就说没办法通过说真正去表达这个不二法门的意思。所以他只是通过这种默然,来真正向大家传达这么一种真正的不二法门应该是什么样的一种状态,不可言说的状态。然后你说,哎,我也不说,这就是不二法门。你不说可以,你得明白啊,是吧?我是明白了,我可以不说,你是不明白你不说,你这叫不二法门?是不是?人家明白了可以不说,是吧?人家也是不二法门,关键人家能说出来什么是不二法门,你说出来试试看,你说不出来。然后你照着经读一遍,这是不二法门。跟你没任何关系,这是经所说的,你能不照经跟我说一说吗?你能不背经跟我说一说吗?说不出来。你要是从来都没读过经,你跟我说个不二法门,那是你自己的,自己证得的。你读了经,背一篇,我想想,到底是什么不二法门,弄一篇文章来专门写,来专门阐述,那不叫不二法门了,是不是?经过思量,经过文字语言,而且都不是自己的东西,那怎么说?说不清楚啊。净名杜口,人家杜口叫不二法门。我们杜口,你开口也不是,闭口也不是,因为你本来就不是,就这么简单。
《大集经》里面无言菩萨也是这样的,没办法说,真正的这个佛法是没办法说的。这后面说,不可智知。不可识识。用智慧来去能够知道吗?当然这属于世间的智慧是没办法知道的。识,用我们的意识去思考,你能思考出来吗?都没办法真正地去认知、去知道。所以说,言语道断,心行亦讫。心行亦讫也就是心行亦断,亦灭,心行处灭了,用言语的方法就没办法去解释这个东西,说不清楚的,所以叫道断,叫断。你必须把这条路断掉了,这条路根本就说不出来的,用言语的这么一种方式是解释不清楚的。心行处,比如说你心里怎么样去思量,思考,去思维,也想不出来,因为这个东西不是用言语行为能够去理解到的东西。打个比方,这个细菌太小了,你这个显微镜根本就不够用,倍数太小,你再怎么照,照一万年一亿年都没有用,照不出来,是吧?你只有改变这个显微镜的这个能力,比如说你现在是肉眼是天眼,照不见,你什么时候能上升到慧眼的境界,显微镜能够什么呢?有质的飞跃了,然后才能把这个东西照清楚。
不生不灭。法如涅槃。你看,这个法就像涅槃法一样,本身涅槃就是不生不灭,涅槃就是不生不灭,既然是不生不灭,怎么说得清楚啊。你稍微心一想就有生灭了,用文字语言一表达,又有生灭了。此约四番四谛。不可说不可说。名圣默然。四番四谛,前面就说了,四教都有,藏通别圆四教。生生不可说,生不生不可说,不生生不可说,不生不生不可说。这属于方等教。
好,然后下面是般若教了。【若大品句句悉不可得。不可得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不可以口得】。就是身语意都不行,是吧?身心口,身语意,你怎么能够得得到?【此约三番四谛】,哪三番呢?这就说了,【生不生。不生生。不生不生法】。生不生是通教,不生生是别教,不生不生是圆教,这三教的这三番四谛来说明明不可得不可得。【故不可说不可说。名圣默然】。所以同样是圣默然,你看就有种种教的不同。【此经明。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不可以言宣】。此经,这就是我们现在所学的《妙法莲华经》里面说的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然后,【不可以言宣。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此约什么呢?圆教的无作四谛。无是不生不生法,名不可说不可说,故名圣默然。同样四教,都有圣默然,但是每个圣默然背后所表达的这个意思是不一样的。不管是哪个教,最终这个道理都不能通过言语,通过心行能够去表达出来的,我们叫不可思议嘛。这通通都是不可思议法,只有圣人才能知道,是吧?这个不可思议却要让佛来说出来,让我们众生去理解,你想得有多难?是吧?明明是圣人的高度,希望我们凡夫终究有一天也能通过方便,能达到他这个高度,你说是多么难?要沟通啊,那我们说得多大的距离啊?我们世间不也讲沟通吗?我们沟通再怎么样,层次不会差得很多,再怎么样你说我是大学教授,你是一文不识,你是文盲,我们很难沟通,你们这个沟通再怎么样,差别还很小很小,你想凡夫到圣人你要沟通怎么难。
然后佛菩萨还得发这种大慈悲心,来世间来度众生,怎么度啊?真的是,费时费力费心呐!真是太难太难了,是吧?我说的语言你不懂,我不说,你更不懂。说了,你还是不明白,但还又得说,一遍一遍地说。想方设法,让你慢慢地慢慢地懂那么一点点,再懂得更多的一点点。懂得一点点之后,你自己有这个认识了,然后你才会产生行动,产生信心,然后产生坚定的心,勇猛的心。然后你再往下,你的善根、你的功德就会增长,这个时候佛菩萨再来度你就容易了。刚开始的时候是真的很难,太难了。
我们再看,往下啊,【为乐他故。有圣说法。为自乐故。名圣默然。默然则不益他】。这是别人问,为了让别人快乐,所以圣人说法,就是为了利益众生,让众生快乐。当然这个利益众生就是众生能够得到利益,根机已经成熟了,说法的因缘到了,所以圣人就说法。我们开心啊,一看,这个时候根机成熟了,我这时候说法他们能听明白,赶紧说。一说,众生很欢喜,是吧。欢喜奉行嘛,是吧。信受奉行嘛,欢喜踊跃,信受奉行。为自乐故,一知道跟你们说他也接受不了,他乐是不可能的,自己乐吧,就圣默然,是吧。但实际上佛菩萨根本不想什么自乐不自乐,没这个概念。这只是为了对应前面乐他,来个什么自乐,自乐或者乐他对于他来说,实际上都没有任何的执著,众生需要就出来。
好,名圣默然,默然,既然是默然就不会利益到他人,只能令自己快乐,只能利益自己了,一个人独自享受去吧。在这个涅槃之中去享受呗。【答】回答,不是这样的,没这么简单。【正为自乐。傍亦益他】,就说圣人默然,主要是为了自乐,但是同时呢也能利益到其他的众生。【若人厌文。不好言语。为悦是人。故圣默然】。有些人就不喜欢文字语言的,不喜欢多说。为了让这些人欢喜,你要跟他说多了他嫌你啰嗦麻烦,这个人怎么话这么多,话唠,把我耳朵都听起茧来了,不愿你说这么多,你最好不要说了,我知道该怎么修,我就修修完事了,我就简简单单就行啦,你说这么多干嘛,烦死了。前面说的这种法行人就有这样的,他不太喜欢听这个佛法,他喜欢自己修,实修。你就教他几句就完事了,让他自己修去吧。听你说多了,他还根本不愿意听。所以这个时候默然,这些人反而欢喜,你要是不默然,他就不欢喜了。
【如律中为福他故受供。圣则默然】。你看,在律仪之中,我们说戒律很多,里面说了,为了给众生种福田,所以去受供。我们现在是没办法,说说给大家种福田,来受点供。实际上自己本身没多少福田是吧。佛菩萨是为了真正要利益众生,知道吗。你说他受供,哎呀,我去乞食,是不是啊,你们给我一点吃的吧,给了就有福。但众生也不一定相信是吧,但他确实为了让众生种福田他才去应供的,他才去受供。不然他干嘛要吃你的东西啊,他不吃也挺好的,他吃的东西远比你做的饭菜要香得多,天上的什么甘露什么东西没有,比你这强得多,净土里面说,他为什么来到你这。当然肯定赞美,你做的还不错,挺喜欢吃的,挺好的。就是为了方便给你种点善根,知道吗,你要是发起一颗心,跟佛结缘了,你这个善根有了,以后他就有这个桥梁,有这个因缘来度化你了。
【圣则默然。如胁比丘。对破马鸣】,这是什么呢?就这个胁比丘,这是一个胁尊者,就是我们说西天二十八祖之一嘛,其中一个胁尊者,禅宗的一个祖师,胁尊者。这胁尊者好像在娘胎里就待了六十年还是多少年,一出生,好,头发都白了,怎么搞的,这个人一生出来就跟老头差不多了,是吧。但是他这个人根器特别好,这也很传奇了。这一辈子修行,从来不躺着睡觉,从来不沾这个床的,知道吗。打坐,修行,从来这一生都没睡过觉,非常的精进,非常的努力。他来破这个马鸣,马鸣开始是外道,他不学佛,他不信佛。他是个论师,他很喜欢辩论,他学了很多外道的东西,后来跑到这个胁尊者。当然实际上这个故事并不是跟胁尊者,他是胁尊者的一个弟子,叫富那舍。他是传法给这个富那舍,富那舍呢后来跟这个马鸣之间有交集,这马鸣找这个富那舍呢来辩论。你看你是佛教,我是外道,当然他不说我是外道。我就不服你,我得跟你辩论辩论,但后来就怎么辩论,他就叫默然,他就不说什么。实际上也不是说默然,他就说,说生灭法是有,无为法是空。这个富那舍尊者他就立了这么个论点,他说我这句话是绝对真实不虚的,然后马鸣你自己来想办法怎么来破我,你破不了我,那以前就是说杀头知道吗,很极端的。谁辩论赢了,输的那个人就必需要什么把头献给他。当然后来这马鸣也找不到什么任何的这个破绽,他也就服了,服了之后呢,他杀头不要,那做弟子吧,就皈依佛教。就很简单,你怎么弄,没办法弄是不是。生灭是有,生灭法是有,无为法是空。所以默然,当然后来他就没必要多说了,他自然而然就把它破了。
【如佛结跏正念身心不动。令无量人。得悟道迹。是故默然】,佛有时候不用说法,跏趺一坐,往那一打坐,自然很多人就得度了。一定得通过说法才能度众生吗,可不是这么说。可以现种种相啊,不一直以声音来说法吗,你可以默然也是一种说法。身语意皆可说法,你不一定要用语言来说法。大家千万不要以为默然不说话了,这就不说法了。身体他本身是什么,现法的,表法的,现身说法嘛,众生也能得到利益,一样。甚至有些比如说心心相应就更了不得了,是不是,比如说这个大迦叶尊者,佛拿个花给他看一看。哪里说法啦,默然,就看一下,用眼睛看嘛,他就心心相应,最终正法眼藏传给他,不也得到利益了嘛。其他看不懂的当然就得不到利益,没办法。所以后来禅宗很多不都学这些对他们不随便说,但也有很多说的。举眉顺目,棒喝,或怎么样的,打你也是说法,骂你也是说法,不说法也是说法,反正通过任何的这个肢体语言,他也能表达出来,他自己所要传承的,所要表达的佛法的一种意味。
【皆是四悉檀。起此默然。利益一切】,所以说即使是默然这种方式,也可以运用四种悉檀来利益一切。【何谓无益】,你怎么能说它是没有利益的呢。所以说或说或默都能利益众生。当然或说能够利益的众生按道理来说,应该可能是属于比较低级一点的众生,说句实话啊,说的不好听一点,没办法,只能说。层次高一点的众生还用说,费这么多话吗,默然就行了,知道吗。打个比方,你这个人会学习,有灵性,又有悟性的人,是吧,比如说学书法,还要老师教你这个笔怎么支,怎么写,怎么这个章法,这一笔一划怎么练怎么怎么。你就站在旁边看就行啦,根本就不需要给你费那么多事,你能亲自跟老师看他现场,他是怎么去写字的,你就能学到东西,他悟性好。你不学的,天天给你上课,没有用。他学习能力高啊,领悟能力强啊,默然就行了。你跟着他时时刻刻都在学习,还需要佛,还需要这个师父费这么多话语、言语吗。
确实那些不成器的人,天天那个大事小事事无巨细都得督导你。你这个事情不对啦,你得注意啦,那个事情又出什么问题啦,你得注意,你说师父多操心啊。为什么这么操心?说明你根机太差,费心了。所以我们众生包括我自己都太费心了,不容易,让佛费心了。我们想想都很惭愧是吧。虽然说我们经常,哎呀感恩,感恩三宝,说句实话你感恩,嘴巴说感恩,实际上没任何的表示,实际行动没体现出来是吧。佛说你说感恩我,你不要让我操心行了,操这么多心是吧,下回又来度你,你看又不成器,又堕落了。让你来你非不来是吧,让你修还非不修。
【问。论云。四悉檀。摄八万四千法藏。其相云何】,就是四悉檀能够摄一切佛法,叫八万四千法藏。其相云何?它具体是什么个情况呢,给你说。【答。贤劫经云。从佛初发心去。乃至分舍利】。初发心开始修行,一直到佛涅槃了,分舍利了嘛,佛都涅槃了,把这舍利分给八个国家。八王分舍利,总共有什么呢,【三百五十法门】,把他分作三百五十个法门,然后一一门能够各有六度。我们说的六度法门嘛,从持戒开始,布施、持戒,一直到后面的般若。然后六乘以三百五十就合成二千一百度。【用是度】,分别看到【对破四分烦恼。合成八千四百】,四乘以二千一百就成八千四百。【约一变为十】,每一个又具备十种法门,就十乘八千四百就成八万四千法门。这个四分烦恼以前跟大家也说过吧,哪四分烦恼啊,大家肯定也记不住了是吧。贪嗔痴,贪嗔痴加上等分烦恼。贪是一种烦恼,嗔是一种烦恼,痴是一种烦恼,等是什么,就平等而分,又有贪,又有嗔,又有痴。什么都有,三合一,有点这个意思我们叫三合一,就是你这个心念里面又有贪,又有嗔,又有痴,不是简简单单一个贪嗔痴就能反映的。这就是八万四千法藏。
【是世界悉檀摄。若作八万四千尘劳门名。为人悉檀摄,八万四千三昧。八万四千陀罗尼门。亦如是】,都是属于为人悉檀。【若作八万四千对治。八万四千空门。对治悉檀摄。若作八万四千诸波罗蜜。八万四千度无极。第一义悉檀摄】。你看哎呀,分别对应的,你看八万四千三昧,八万四千尘劳门,八万四千陀罗尼门,这都属于为人悉檀,属于生善悉檀。如果是八万四千对治,八万四千空门,这属于对治悉檀。然后八万四千诸波罗蜜就是诸度,那就是属于第一义悉檀。同样是八万四千法门,看你是从哪个角度,说到哪个层次,它对应的悉檀是不一样的。知道吗,法门它可以浅说,也可以深说,也可以起到这部分的作用,也可以起到那部分的作用,同样是一种法可以做四悉檀不同的说法,大家明白这个意思了吧。就像我们说的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这是一整句,但是呢,有些人你只能跟他说到因缘所生法,就可以了。没办法,他的根机就这么浅,你跟他说一点点就够了,说得多了他听不明白了。根机再好一点的,我说即是空,再给他提高一点。再根机高的,亦为是假名。最高的,亦是中道义。但实际上它是个整体呀,四悉檀实际上是一悉檀,但是为了分别对应不同四种根机的众生,所以叫做四悉檀,知道吗。它只能略说、浅说,为了随应你的根机呀,随顺你的根机,还不能把这话说全了,说全了没办法消化,听不明白,点到为止是吧,对我们来说点到为止就不错了。
好,你看【又一说】,另外一种说法,【佛地三百五十法门。一一门有十善合三千五百善】。又能治四分,这个四分烦恼了,就是贪瞋痴等分烦恼,所以【则一万四千】,又能治我们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就是叫八万四千。这是另外不同的说法,反正最终就是给你凑够八万四千数,是吧,这个八万四千当然它是个具体的数字,它是有一定来由的,但是更多的意思是代表无量的法门。它不应该是个具体的数字,它是个概数,就是说非常非常多,甚至可以说是无量的一个代表,叫八万四千。实际上我们真正的烦恼哪里只有八万四千呢,太多太多了。一会儿这个毛病,一会儿那个毛病,一会儿这个烦恼,一会儿那个烦恼,太多了。同样一种烦恼又有不同的呈现,所以我们叫做法门无量誓愿学,烦恼无尽誓愿断。
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实际上这些东西我告诉你,哎呀佛不说,我们哪里知道呀,太不容易的事情啊。但这里面稍微简单跟大家说一下,这里面还有不同的地方,为什么最终你看这个第一悉檀对治的是诸波罗蜜,什么叫做波罗蜜呀?度彼岸,度无极,是吧。怎样才能度彼岸呢,般若智慧是第一义,知道吗。没有般若智慧,你是没有办法进入到第一义谛的。前面修的什么禅定呀,什么陀罗尼呀,什么禅定呀,什么三昧呀,都还不是究竟的。只有达到真正的智慧,般若智慧之后你才能度脱一切,才能真正到彼岸,否则的话你只能到其中的一部分。比如说这苦海,你度过了一半,度过了多半,但是还没到岸,就这样的意思啊。
好了,还有一点点时间,我们看有个同学提了个问题,这个问题我看提得还不错啊。
(阿弥陀佛,师父吉祥,请师父慈悲开示,在平时我们修天台止观时,应如何运用上次此观教义中所说的义理方法?从假入空观。先观正因缘法,此法内外亲疏隔别,若不殷勤乐欲,则所习不成。必须晓夜精勤,欣悦无斁,此即世界悉檀,起初观也。若欲观假入空。须识为人便宜)。
就是怎么修这个天台宗的从假入空观?实际上最终开始首先第一个认识到这个假,要明白一切的法都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生法它都是虚假的,都是虚幻的,都不是真实的,必须要观察这个东西。你观察这个东西最终才知道从这里推导出它是空的。正是因为它是假的,说明它没个真实的一个自性的存在。那么怎么去推导这个因缘假呢,实际上这个假方面的话,我们自己从因缘的方面说,因缘所生,缘聚缘散。缘聚则生,缘散则灭。从生灭的角度来说,它是无常的,既然是属于无常的东西,说明它不是真实的存在,它不是永恒的存在,它没个真实的自性可言,但这只是从这个时间来推导。但即使是当下,我们刚才说体空,它就在生的当下,在住的当下,它也是假。并不是代表它现在客观的一种暂时的存在就是真实的,它这种存在是虚假的一种存在,不是真实的存在。
我们得明白,就像我们现在这个身心世界不是真实的,我们这个身体不是我们自己的。怎么不是自己呀,难道不是我的吗?你看我现在要干啥就干啥,我要说话就说话。但是想想你这个身体的构成是怎么造成的,四大五蕴,你过去所造的种种因缘,今生才得到这么个身体,没有过去你所造的种种业,你今生能得到人身吗?所以你的这个人身,现在这个身体的构成得来,都是由于你过去的业力因缘所成就的。那没有造这些业力因缘之前,这个身体在哪里呢?有没有呢?没有。它是一种空,它是一种无,甚至可以说根本就没有。等到这业力因缘已经成熟了,你来投胎了,这个身体就有了。但是这有只是种假有,我们说的叫因缘假,有些叫因成假。因为因缘才能成就我们假有的这么一种存在,这个身体是假有的,没有这个因缘它就不存在了,但是这个终究有一天什么,这个因缘会什么呢?会离开。那这个时候你这个身体还有没有呢?如果你这是需要因缘的有,你身体才有,因缘没有,你这身体就没有,你怎么来证明你这身体是真实属于自己的呢。有个真实的、永恒的、不需要任何条件它就能保持永远的这种永恒的状态,没有,所以说这个身体是假的。你要从这个假里面去入道,最终它是空,就没个自性,自性空,没有自性就叫空。
另外,我们从时间也可以说,相续假,还有相续假。相续什么?我们这个身体实际上昨天跟今天,小时候跟现在,现在跟以后老了,每天都不一样。打个比方,你说今天的你是你呢,还是昨天的你是你,还是明天的你是你?你说说。相似相续,但都不完全是真实的你,大家明白这个意思吗?好像都是你,但每一个你都不是真正的你。过去的你不是你,现在今天的你也不是你,明天的也不是你,他本身都在变化之中啊。当然时间太短,今天跟明天,昨天跟今天,好像你还觉察不出来。实际上也能觉察出来,昨天我的身体就感觉舒服一点,今天就不舒服了,明天可能就会变得更老一点,一天觉察不出来,一年,十年呢,它身体它的因缘本身时刻都在生灭的、在变化的。你说在这个不断生灭的过程之中,你说你怎么去找到一个永恒不变的我呢?找得到吗?找不到。那不就是假吗,这个假本身就代表什么,是空的。因为假,因为是幻有的,才说它是空的。因为它不空,它有个自性有的话,它就会永远不变的,它是永恒的,一个恒定的状态,但实质上找不到,这叫相续假。
还有一个叫相待假,因为有你才有我,因为有上才有下,因为有色才有空,因为有物质才有精神,它是相待而有,因为有了这个所以那个才存在。你就找找,世界的任何一法,它都是属于相待法,明白吗,它不可能说我不需要任何的条件,不要等待任何的因缘,我本来就能成就的,就能存在的。如果你是不需要等待任何条件,你应该早就出生了,你一直就有,干嘛你还具体出生的年月呢,你干嘛还会有死亡的时间呢,你实际上不都是一直在等待这个因缘吗,你被动地在受这些因缘的束缚和限制。它怎么改变,你就随它去改变,叫随波逐流了,实际上就是。这个生命的长河不是由你自己能够决定的,漂到哪里就是哪里。你现在是不能决定,它过去的这个业力决定,它这个业力牵引,所以等待的这些因缘这东西,说句实话,就说明你本身是没一个真正的我存在的,没有自性的存在。不然的话你不需要等待,你不要等着别人来,操纵你的命运,掌控你的命运,你应该自己能够自在才行。你这个因缘跟我没什么关系,我一直都能活得很好,你来也是这样,你不来也是这样,这才是最终我们需要达到的这么一种解脱,怎么才能达到解脱?得认识到诸法的空性,外在的是空,是假,内在的这个心也得也得放下来,内不生妄念,外不受种种境界的染污。内外不动的时候,这个时候你才可能真正地回到自己生命的一种本源,这个就不受这些东西的影响,知道吗。它有也好,它无也好,它来也好,它去也好,它清净也好,它染污也好,跟你真正的这个清净的自性没有任何关系。因为你已经见到自性了,见到这个空性了,它这种作用力才能真正地发挥出来。否则的话,你是没办法去阻挡外在的这些因缘、这些虚假的东西,对你的一种诱惑,一种牵引。别说别人来牵引,你自己就随它去了,知道吗,
就刚我们说的,自己会发痒,你自己就受不了,你会抓狂,为什么呢?首先你这个心都没安抚下来,不要别人来找你,你自己就找它去了。今天有些人喜欢打麻将的,打扑克的,三缺一,天天去找,少了个人心里就难受,赶紧来,今天不打麻将怎么过日子,没办法。他这个上瘾,这个人也是这样上瘾,你怎么把这些东西给去掉,我不需要它,我也能生活得很好,你起码能做到这样吧。我生活失去任何的东西,我都能活得很好,心能放下,知道吗,你放都放不下,你怎么能够自在呢。光放下还不行,到后面还有从空出假,更难了。不但是放下,我拿起来也自在,并不是我没有这些东西我才自在,有了这些东西它也无奈我何,我还是能够自在,这就是更高的功夫。
打个比方你不要来惹我,反正我也不去惹你,我自己不去找事,我心里很清净。但是别人来找你,来麻烦,你还能清净,这就是真了不起了。别人不来麻烦你,当然你心里不去闹心,我不主动向外去攀缘,这已经算是很好的功夫了,这属于阿罗汉的境界。但我也不能度众生,一度众生麻烦了,露马脚了,我就生烦恼了。我度自己啊,讲讲课,日子过得挺逍遥,一到度众生,这烦人,比度自己难多了,他哪像我这么容易度,是不是。他哪会这么容易听我的话啊,是不是。度不了生烦恼,什么时候你能像菩萨一样,那就真正了不起了,所以说先从假入空,这是我们过的第一关。
你别说先从空出假,就从假入空,能做这样,认识到一切事情都如幻如梦、如泡影,都是虚假的,你就不会太计较了。不要把它当真,你不要去贪著,不要去贪念,不要去主动去追求这些东西。因为最终抓的东西都是不实在的东西,你拥有,能够长期地拥有吗?即使拥有,你也是烦恼地拥有,害怕失去。你没有这么大的能力一直地拥有,即使拥有你也怕别人被抢去,等到你这个生命福报结束的时候,他自然而然又会溜走,你抓得住吗?即使是这样你干嘛不随缘?来了也挺好,不来也没关系,也很好。甚至都谈不上什么好不好的,就完事了呗。空,把自己的心给放空,没有贪嗔痴,没有执著,没有挂碍,这从假入空。
那并不是说什么事情别做了,有人说佛教消极,你看空就是什么都不要,我们工作也不要积极努力了,有口饭吃就行了,也不要求上进了,怎么怎么着。做的事情马马虎虎过得去就行,费那么多心干嘛,不要执著。不是这样子的,该做的还得做,做到一定的程度。但并不说你一门心思天天就在琢磨这些东西,不得非怎么样不可,不要去想这样,非,一定要达到目的我才行,那就没办法了。你非要达到这个目的,说句实话一般都是属于不良目的,都有私心的。我要做第一,都要永远争第一,国安永远争第一,当然确实没老达到第一,他就想得第一,实际达到第一,时间长了,他就不想得第一了。你也想得第一,他也想得第一,争来争去,说句实话争得太狠了就出现问题了。不能说一点不争,你不争的话他也理解不了,你就自己尽量做到自己的极致就完事了,他是第一就第一,他能得第几就第几呗。当然这是用得不好的,我们有的球迷听了不高兴。就是我们一种心态,借这个事情,表明你自己好好去做。当你无求无欲,你大致又积极在自然做事的这个过程中,反而会达到一种极致。如果我们大家相互之间都在你拼我拼、你追我赶的话,最终越赶大家越烦恼。因为你的追赶,你的拼都是最终有自己的目的性的。你没达到目的,你会很难受;达到了目的,别人会难受。我们现在竞争竞争当然也好,但是竞争过了就不行,要是这个非良性的竞争,这个不讲规则的竞争,那就更麻烦。
所以佛教实际上最终是讲中道,知道吗。做,但是要注意怎么去做,要无心地去做,不要有这么多功利的心,贪著的心,要怀着颗自然的心去做,因为我们明白,一切事情是要水到渠成。因缘到了,它自然就成就了。前面不说了正因缘生法吗,你要做正因缘,不要去做邪因缘。你去做些邪因缘,想方设法,各种伎俩,为达目的不择手段,邪因缘。什么东西都是讲规矩,讲道德,讲秩序,讲这个正因缘。即使正因缘达到了,最终我也不贪著,一切从零开始,无所谓的,这才是我们正确的一种方式,正确的一种心态,从假入空。
所以说大家首先还得认识这些东西。不要太多地被这个东西所束缚,世间的东西说句实话,来的时候我还在想,咱们现在有这个因缘还能学习佛法,再过三十年五十年,还有年轻的,当然可能还在,这里有一半人再过五十年,估计起码是一半人都不在了,一半人,我看了一下,平均四十岁以上肯定是有的了,能活到九十岁的能有多少呢?没有,三分之一,四分之一都达不到,大多数都已经该走走了。这都是假。在的时候,大家怎么样?高高兴兴,来了,我们一会就走了。过几天又来了,过些年,什么人都见不着了,完了。世间的东西不就像云影一样的东西吗?因缘来了,大家都风起云涌,都聚到这里来了,干了这些事情,听了这些事情,来到这个世界,还听了法,好像还都挺有收获的,确实也挺有收获,但是这个收获最终又能达成怎样呢?它难道不也是空?也是空。但是空,它确实就有种力量,它这个空是能生善法的。如果你没悟到空,你永远都是在恶法、在世间法里面停留、打转转,你出不来的。所以为什么开始先认识到世间因缘假,你不要去太计较,没意思。计较来计较去,无非是给自己做个更好的梦,梦太深了,就醒不过来,我们叫孽梦难醒。什么叫做孽梦?就是梦得很深了,梦中都说胡话了,知道吗,梦中说话,说梦话,我发财了,好了,这梦到已经很严重的人,怎么让他醒过来。我们就得知道,世间就像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在有因缘的时候,当然我们随顺正因缘,随顺善因缘,该做自己积极努力地做。但是恶因缘、邪因缘一定得消极,一定得远离,这是我们的一种态度。
但是光在这因缘上面去做还不行,还要认识到这因缘如梦如幻,最终悟到这个空,你才能从这因缘里面逃出来。你即使是正因缘,善因缘,还是属于有漏的善因缘,你悟到这空,它就是达到无漏的。一个是诸恶莫作,起码不会到三恶道里面去;一个是众善奉行,能够生到善道;能够生到善道还没出离三界,自净其意。做了好事也当无名英雄,等于没有做一样的,心中无任何挂碍,最终你才能超出三界。所以这个空是出离三界、出离生死的最关键的一个要素、一个标准,也是一个法门。观,未认识到假还不行,从假里面,假是一种量,从量变到质变,到空,一下叫超凡入圣。这个空当然并不是说代表没有,千万不要这样讲,空中就有假,而且空中的假是随顺正因缘的,而且空中本身有种智慧,它会让我们避免在做世间这些善法的时候,执著于一种我相、一种法相,不著于自我的相,也不著于法相。破我、破法,我法二空,你就能解脱了。最终甚至到这个空也空,连这个空字都不要存在了,不要去思考,顺其自然了。开始的话,我们还学法门来对治我们的烦恼,到后面都不需要法门了,因为你随时都在这个法门之中了,不要去想它,自然就起用了,这就是空亦空。
好了,啰哩啰嗦说了这么多,大家最终还得好好念佛。念佛本身也是从假入空,当然这个假的话,是从佛方面,从佛法界方面,从佛法的这个因缘方面,来入这个假,最终来到这个空里面。比从我们世间这个假来入空的话,殊胜得多。世间的假入空,世间的假的话,你说句实话,本身它是有很多染污性的东西。而佛法的东西,这个佛号它本身是具备功德的,即使你这心是妄心,无形之中你也念了佛,也能灭罪,也能修福,也能跟佛结缘,也能积累功德。你世间的假可不具备这些东西,不具备这些功能,所以本身这个方法还是有很多方便,有很多善巧之处。
好,今天就到这里,大家以后有什么疑问,随时可以提出来。最后请大家合掌,我们一起回向。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罪障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
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
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和南圣众。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好,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九)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妙法莲华经》,大家翻到课本。我们应该讲到这个第【七明得用不得用】。一个是得用,一个是不得用。上次讲到这个八万四千法门。今天又继续讲这个,得用不得用。怎么回事呢?我们看《玄义》这个文章。这样说,【夫四悉檀。独有如来究竟具得。微妙能用。下地已去。得用不同】,就是我们讲的这四种悉檀嘛。从世界悉檀,一直到第一义悉檀。唯独只有如来,也就是佛,才能究竟地具足,才能究竟地证得。他一个自己能得,一个能够用。微妙能用,当然这个微妙的话,就是我们说的一种不可思议。就是我们都想象不到的,无法去思考到的这么一种功能、一种作用。下地已去。下地是什么呢?就是除了佛之外,哪怕是等觉菩萨,其他的再往下列的菩萨,什么声闻缘觉,凡夫就更不用说了,得用不同,他就不可能像如来一样的究竟能够证得这个得用,能够随意地任运地去运用这个四悉檀。
那具体分为四种情况,下面就说了,【凡有四句。不得不用。得而不用。不得而用。亦得亦用】,这天台宗它经常都有四句简。我们不是经常也有四料简嘛。禅宗里面也有四料简。天台宗里面的四料简多得很。实际上就说,就一个问题,一件事情,从四个不同的方面去分析。这个四种不同的情况呢,分别是对应不同的众生,或者是凡夫,或者是圣人。那我们看看,具体是怎么情况。
首先第一个,【凡夫外道。苦集流转。尚不能知四悉檀名字。谁论其得。既其不得。云何能用也】。一般的普通的凡夫众生,乃至其他的外道,不是修佛的,修其他的这个宗教的,都是在苦集之中流转,就是在生死之中流转。苦,生死之苦。集,烦恼,是吧。生死轮回,烦恼不断。他尚且不能够知道,有这个四悉檀这个名字,名字都没听闻。如果能够听闻名字,那还好。他就不是凡夫,不是外道了,他起码是什么,算佛的弟子了,他起码不能算外道了,他起码算佛弟子了,他知道佛法。
但是一般这个名字都闻不到。他怎么能够得到他的这么一种功能呢?怎么能够证得呢?既然都不能证得四悉檀,他怎么能够用四悉檀去利益众生?去度化众生呢?更不可能。自己都没有证得,你拿什么东西去帮助众生,去解脱生死呢?所以说这个是对应的什么呢,四句里的叫什么呢,不得不用。他自己也没有得到。当然就谈不上去用了。
打个比方,你都没有钱,拿什么东西去施舍,布施呢。我们说的财施,你先得有财吧。你法施,你先得有法吧。你有法,那就是得。你自己已经得到了。你拿出去布施,那就是用。用到众生身上,让他也获得利益。但是凡夫外道都谈不上,他自己没有得到佛法,没有得到四悉檀。他也没有办法用佛法去什么呢,去利益其他的众生,叫不得不用。
好,第二种情况,【若三藏教二乘。殷勤自行者。知苦断集。修道证灭入真。亦名为得。不度众生。故不能用】,这说的是第二类的情况,叫什么呢?得而不用。虽然得到了,但是他没法用啊。说的是三藏教。三藏教的二乘,声闻、阿罗汉。藏通别圆四教里面,最初级的三藏教。殷勤自行,他自己也修行佛法,而且确实也很精进努力。
知苦,知道有世间的生死之苦。知道生死之苦是因为什么呢?这个集,烦恼引起的,也主动地去断烦恼。怎么去断烦恼呢?修道啊,修学佛法啊。用道去断集,最终能够证得灭,灭是什么呢?涅槃。涅槃就是远离生死。我们叫什么,无有生死,也叫不生不灭。超出轮回了,解脱了,这就叫涅槃。入真,已经进入佛法的真谛。证得佛法的真道,他已经算是得,但是不能够度众生,故不能够用。为什么不能度众生呢?他是二乘人,二乘人他没发菩提心啊。我自己了了生死,我就管自己就完事了,自己吃饭自己饱,别人的事情我管不了。没这个心,所以他得到了,当然他得到的并不是很多啊,他得到是一部分,没有发起这种菩提心。他说,啊,你们事情就自己去管自己吧,我也不管你们了,得而不用。
【假令用者差机不当】,也不是说他绝对不用啊。就说二乘人啊,有时候他身边的这些亲人啊,或者同修啊,跟他关系比较密切的人。他也可能会发起心来度几个。不会说普度众生。说菩提心就是普度众生。但用,还差机不当。你看。他没办法辨别什么呢,众生的根机。而经常是用不当的这种方法去度脱他,最终也得不到很好的效果。就是他不具备更高的一种智慧,知道吗。反正你来了,我就教你。教得对不对,你能不能适合这个法门,那我管不了。
所以这里举了个例子,【故净名诃满愿云。不知人根。不应说法。无以秽食置于宝器】,这是《维摩诘经》里面。净名,大家都知道是谁啊?维摩诘居士,也就是菩萨。他呵斥满愿。满愿是谁呀?啊?以前讲过的。我们讲《阿弥陀经》的时候,佛的这个十大弟子,几个弟子里面就有一个是满愿。是谁啊?谁还知道吗?满愿是谁?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啊。啊?富楼那。富楼那是谁呀?十大声闻弟子之一啊,说法第一啊。这好,不给人家面子。你不知道众生的根机,你都不应该说法,你在声闻之中,你是说法第一,你到菩萨这个乘里面,你根本资格都不具备。说的真是有点惨啊,有点不留情面。当然你在大乘里面就是这样子的,你小乘在大乘里面,基本上真的是不够格。
当然这里我们大家也知道,这个维摩诘居士呢,他故意示疾嘛,没病,装病。也不能说故意装病吧,反正他就是一个因缘,知道这个时候,需要给大家说这个大乘的方等法门了,然后他就示病。示病之后呢,然后这个佛,就是释迦牟尼佛,他就准备派弟子去问候他,叫问疾嘛,去看他的病,慰问一下。结果呢,这个弟子也不去,那个弟子也不敢去,都不敢去。问舍利弗,舍利弗不敢去;目犍连,目犍连不敢去;富楼那,一直,反正一串,基本上都不敢去,最后没一个声闻弟子敢去。又问到弥勒菩萨,弥勒菩萨都有点害怕,他说,哎呦,可能我估计,我还不行,我也不敢去。最后一直到文殊菩萨,文殊菩萨去了,他没问题。
然后为什么不敢去呢?每个人都有个故事,每个人都挨过什么呢,维摩诘居士,不能叫挨骂,反正都受过他的教育。曾经在某个时候,在某个环节,因为一个什么事情,他自己认为做得不错了,但是维摩诘居士知道了,立即不留情面就说,你这样是不行的,你看,就这里,你都说法第一吧,你不知人根,你怎么去跟众生说法?你还说法第一?你还喜欢说法?当然并不是说抹杀人家的说法的这个作用,但是如果真正按照大乘佛法来讲的话,你确实还差得很远。就是说因为《维摩诘经》属于大乘方等经典,他是赞叹什么呢,大乘佛教的,同时他是呵斥小乘佛教。
为什么要呵斥小乘佛教呢?他就让你们什么呢,回小向大,要改变原来的这种小乘的解脱的心理。只自度,不度他。你得学习大乘菩萨的精神,你要广度众生、你要有更大的心量,要有更广的智慧才行。否则的话,你就没办法突破。那当然就得使用一点,我们说,不留情面的手段了,一般人受不了啊。有些声闻都受不了,他也害怕,不敢去啊!当然都是大家一起合作演一场戏嘛,不是说真正不想去、不敢去。像我们那根本,别说去,是吧,根本就不敢沾边的,这些事情。好,这,你看,不应说法,无以秽食置于宝器。你看,你说别人本来是宝器,你拿个脏的这些食品放在那个宝器里面。这饭都馊了,是吧,你还装在这个金碗里边,这不浪费这个金碗嘛,可惜了嘛,这是个比喻啊。
【如富楼那】,这说的就是富楼那,【九旬化外道。反被蚩笑】。你看,【文殊暂往。师徒皆伏】,富楼那这一辈子教化众生说法不断,到九十岁,九旬就是九十岁啊。这个旬,十日曰一旬,十岁也叫一旬。九旬就是九十岁。去教化这些外道,但是反被这些外道嗤笑,教化不了啊!后来文殊菩萨去了,唉,一教,就立即就转过来了,人家本事大啊。你怎么教,你,不但不听,反而耻笑你,没有任何效果。师徒皆伏,就是外道的师徒,皆顺从了文殊菩萨的教化,都服气了,都归顺佛法了。
【此是不知乐欲。不能用世界悉檀也】,就是不知道这些外道众生的乐欲,他是喜欢什么、他是什么样的根机,所以你用人家不喜欢的这种方法去对应、去教化人家,最终得不到效果,这就是世界悉檀。当然这里面宝器的话,实际上还有个其他的比喻啊,这个无以秽食置于宝器,这个宝器就是说,本来这个众生是大乘根机的,结果你跟他去讲什么,讲四谛,讲十二因缘,说些小乘的佛法,浪费了人家的材料,叫什么呢,大材小用,可惜了。当然这里面是有故事的,是有具体的一个故事,有个典故的。也是富楼那在教化一个弟子的时候,反正怎么教化,怎么都不行,人家也不听他的。后来佛就跟他说了,人家本来是大乘根机,你拿这些二乘法,你怎么去教化人家?人家根本接受不了,人家档次很高的。
好,再往下,我们看,【如身子教二弟子。善根不发】。身子是谁?舍利弗。教化两个弟子,上次讲过啊,这个典故。一个是金师吧,是吧,一个是什么呢,一个好像是守墓的人,专门看墓的人。两个弟子出家了,修行,然后他教这个守墓人去修什么呢,修数息观,教这个金师,就是金匠,去做什么呢,不净观,恰好相反了。人家修来修去,修了,哎呀,好长时间,也不知道一年两年,反正就没任何效果。
后来就直接找释迦牟尼佛去了,他说,哎呀,不行啊,我们在这里出家修这么长时间,没任何效果,算了吧,不修了。释迦牟尼佛就问:你们具体修的是什么法门呢?你们具体做的是什么事情呢?后来一问,他们各自不同的行业,他说你们俩把修学的法门对调一下。这个金师呢,你去修数息观;看墓的人,修不净观,因为看墓的人天天都跟这些死尸啊、死人打交道,修不净观。它就适合他自己的平时的这种习惯,最后,唉,没几天,开悟了,证道了。你看,身子他就不知道根机,他不知道,他就比较机械的,你修这个,修这个,修不成也没办法,说明你自己不用功呗。当然我这是随意说的啊,不至于这么样。善根不发,他的善根没办法激发出来,不知道他过去习惯做什么事情、喜欢做什么事情,做什么事情可能最适合他。
【更生邪疑】,你看,他还会产生怀疑,甚至生起邪见来。【此不能用为人悉檀也】,为人悉檀是什么呢,生善悉檀。让众生的善根生发出来,那他的善根生发出来,说明是他过去在这方面什么呢,造的这个业,善业比较多,他这方面的这个天赋会比较好,你就必须让他修这个法门。他如果这个方面的业比较少,他天赋不行,你偏偏让他修这个,他一时半会修不成,他得从头开始啊,从零开始,得修多长时间啊。还没等他一下修成的话,他就已经放弃了,不愿意做了,所以我们叫什么,因材施教,对机说法,这个很重要。这是不能用为人悉檀,前面是不能用世界悉檀,后面还有。
【如五百罗汉为迦絺那说四谛。都无利益。佛为说不净观。即得破恶。此不能用对治悉檀也】,你看,这个迦絺那也是个弟子。五百阿罗汉,你看,这好,花了多大功夫啊,轮番来教他,修四谛,怎么修,怎么修,这太难了,五百阿罗汉最终都没得到任何利益,这他能不放弃,迦絺那也算不错了。这么多老师来教你,就没有一个对你胃口的。后来佛又亲自出马了,说不净观,立即就能破恶。破除他的恶业,对治他的烦恼啊。所以说这叫什么,破恶悉檀,就是说的对治悉檀。不知道他应该怎么去对治他的毛病,知道吗。前面是激发他的善根,让他的长处善根增长;这是知道他的毛病,怎么让他毛病减少,根除掉。
【如身子不度福增。大医不治。小医拱手。五百皆不度。佛度即得罗汉。此不能用第一义悉檀也】,这也是举的,舍利弗去度这个福增。大医不治,小医拱手,这什么意思,大医嘛根本就也看不上,小医呢他肯定也没办法,也治不了,又没办法去治。五百皆不度,这里又说五百,可能也是五百阿罗汉都度不了,最终又要靠佛。当然这里,实际上他证得阿罗汉,就比前面什么破恶,生善,还有世界悉檀那要高得多了,直接就证得阿罗汉道了,这就叫第一义悉檀,当然这个第一义悉檀是什么呢,是三藏教的第一义悉檀,大家一定要记住啊,每个教,四教各有四悉檀,但是每一教的四悉檀名同义不同,大家听明白了吗,名字都是四悉檀的名字,没有任何的差别,但是背后所代表的这个意义、道理完全不一样。
【支佛亦然】,你不仅仅是阿罗汉是这样的,声闻是这样的,辟支佛也是这样子的,是叫什么,【得而不用】,辟支佛比这个阿罗汉的本事也大不了哪里去,他自己证得的呢,比阿罗汉略微高一点点,但是他的智慧也不广,所以也没办法去普度众生,这就叫做什么呢,得而不用,这是第二句。
下面我们再看,【次明三藏教菩萨者。虽知苦集修道。止伏结惑。未有灭证】,你看,他跟前面这个阿罗汉啊,辟支佛,还不太一样,也修苦啊,断苦,断集,灭苦,也修道,但是他只是伏这个烦恼,结惑,就叫烦恼,他没有断烦恼,没有完全把烦恼给断尽,所以他没有灭证,没有证得什么呢,涅槃。
那他为什么不证呢?为什么不断呢?因为三藏教的菩萨,他发了大乘心,他要什么呢,要普度众生,所以他故意啊,留一点惑不断,知道吗,留点尾巴,为什么留这个尾巴呢?为什么?因为他要是不留的话,他就跟阿罗汉、声闻人一样,跟这个二乘人一样的,他就证得涅槃,涅槃里面他就容易沉空滞寂了,他就跟世间就没什么因缘了,留点惑的话,他这个业没有断,他还会来这个世间什么呢,受生死轮回,但是他这个受生死轮回,因为他已经修行非常好了,所以他能够保持自己的一种菩提心不会断,菩提行不会退。
所以他叫什么呢,伏惑润生,哦,伏惑润生,大家就想起来了。伏惑,伏住的伏,他故意留一点点,不把它断尽了,留一点干净不干净的话,好,他还能在世间继续来投胎受生,受生干吗?他不是为了自己,他是为了度化众生,润生,就是增润这个生死,让这个生死能够还继续延续下去,如果他惑都全部断尽了,他就进入涅槃了,他跟众生就没什么缘分了。因为他没有发菩提心,他菩提心没到那种程度,他只使用相对比较什么,比较稍微笨一点的法子。如果是真正的大乘佛教的菩萨就没必要了,断,断干净就断了,断干净了,他可以靠愿力来,有愿力也可以投生这个六道之中,示现这个六道之中。他有大神通啊,可以示现,然后也可以度化众生,三藏教的菩萨还到不了这个层次。
【但得三悉檀。虽未得一。而能用四】,但得三种悉檀,哪三种悉檀呢,问大家,世界悉檀,为人悉檀,还有呢,对治悉檀,没有得到的是哪个,第一义悉檀,对的。他故意留那么一点点,没有达到最终的进入涅槃,留一点点惑不断,但是前面三种悉檀已经具备了,就差第一义悉檀,他不进去。实际上可以,凭他的能力早就进去了,早就进入涅槃了,证得这个真谛了,但是他就故意不进去。但是他虽然没有得,但是他能够用,这句话叫什么,不得而用。这个不得并不是说一点都没有,实际上已经得了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了,就故意说,留点尾巴不进去,实际上他已经具备这个能力了。
我们就像说,我们用大乘佛教这个菩萨,地藏菩萨可以做个很好的比喻。打个比方,实际上地藏王菩萨他早就可以成佛了,但他就是为了度众生,我就故意不要成佛,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我就永远做等觉菩萨。为了众生,我愿意什么呢,暂时不入佛道,不证佛道。实际上他自己的这种智慧功德早已经够什么呢,成佛的标准了,甚至已经远远超过这个标准了,表面上他没有成佛,实际上他比佛丝毫不差,就这个意思,大家明白吗。这里也是,虽然没有得,实际上已经得到了,他只是故意留那么一点点,所以他能够用啊。
另外一个方面来说,这里打了个比方,【如病导师。具足船筏。身在此岸。而度人彼岸。常以化人为事。自未得度先度人。是为不得而用】。当然他并不是说,这个病,病导师好像真的是病得已经不行了,他是示现有那么一点点病,具足船筏,他自己没有坐这个船筏到彼岸去,但是他已经给众生准备了这个船筏,你们只要坐上去,他就能够把这个什么呢,船开过去,就能到彼岸了,但是你们上了岸,他不上岸了。这也很了不起啊,我就在苦海之中,用这个船筏来一次一次地度化众生,但是度到你们上岸之后呢,我还停留在这苦海之中,我继续又回去,又度众生。
这样的人也了不起呀,你不要以为他是真正的病,已经跟众生病得不行了。众生是真的病,他是算假的病,最多有那么一点点,故意留一点点尾巴这个病,实际上是示现,知道吧。身在此岸,而度人彼岸,他具有这种能力。实际上他已经接近了这个解脱,他故意不进入解脱而已。常以化人为事,自未得度先度人,自己没有得度,实际上他自己想自己度呢,分分秒秒的事。但是先人后己嘛,我们说的,是吧,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就是这样的,说的就是这样的事情。
好下面,【通教二乘。体门虽巧。得而不用。与三藏同也】,前面这个得而不用,得而不用与三藏同也,说的是三藏的二乘人,得到了真谛法门,但是不能普度众生,不能用。反过来这里又对比说,通教的二乘跟三藏的二乘没什么区别。体门虽巧,他是修体空观啊,他是由体空观这个法门悟得这个真谛,虽然比三藏教更加的巧妙,三藏教是什么,是析空观,他是体空观,一个是拙,一个是巧,他在方法方面比他灵巧一些,聪明一些,但是证得这个真谛法门跟他没什么太大区别,所以说与三藏同也。
后面,【通教菩萨。初心至六地。亦得亦用。用而未巧】,通教里面的第三乘,菩萨乘,从初发心一直到六地,又能得又能用,但是虽然能够用呢,不能巧用,用得比较笨。【七地入假。其用则胜也】,就是从七地以上,他能够从空出假了,他的用的方法就非常巧妙了,就很殊胜了,就是这样子的。
好,下面再讲别教,【若别教十住。但得析法体法两种四悉檀。而未能用。十行方能用。十回向进得相似四悉檀。亦能相似用。登地分真得。亦分真用】,这说的别教,位次不一样,有些地方是得而不用,有些地方是能得能用,它主要是这两个方面,没有说不得而用的,这里面没有说。
最后再说,【圆教五品弟子。未能得用。六根清净。相似得用。初住分真得用也。唯佛究竟。得究竟用】,又分不同的层次,你比如说,圆教的五品位,它属于什么呢,外凡位,圆教的外凡位,就还没进入圣道,离圣道还很远,他也没有得到什么,也不能用。六根清净位是内凡位,叫相似得用,相似得用跟得用有点接近了,但还不是真正的得用。一直到初住是圆教的什么呢,圣人位,圣人位就开始叫分真得用。一分一分地破烦恼,一分一分地证得什么呢,佛性,到最终成佛才能究竟得用。就是有些得的不多,用的也不多;有些得的多,用的也多;有些得的究竟,用的也究竟,就看你是修到哪个层次。
我们现在是叫什么,不得不用,统统都是不得不用,没说你不得还能用的,不得能用,那你已经修得差不多了,就接近什么呢,要超凡入圣了,故意地不进入圣道,他能够什么呢,不得而用。他这个不得,实际上已经得了,我前面说了,百分之九十九点九都得了。我们不得啊,百分之一都得不到,零点一都没有,你确实没什么可以用的。你不能说,我只得到百分之零点一,我也能用,那你太有本事了,我告诉你,根本就谈不上啊,谈不上。
所以实际上这里面也说出来,就说凡夫跟众生实际上差别是很大的,别说凡夫跟众生啊,四教的差别都很大,同样都是佛教,出的四种不同的教、法门,三藏教、通教、别教、圆教差得很多。前面讲的这四种悉檀名同义不同。
你打个比方,这里说三藏教的菩萨也能得,也能用,或者他不得而用,但是即使他是佛,三藏教的佛,他能得能用了吧,那在大乘佛法这里说,他还是属于不得不用,我告诉你,根本都还谈不上得。相对于别教和圆教证得这个佛性,中道佛性,三藏教和通教统统都没有证得佛性,知道吗,他只证得真谛,没有证得什么呢,中谛,中谛才是佛性。他这个真谛的话,离佛性还差得很远。
所以在本身来说,三藏教来说,他是能得能用,一到别教、圆教就属于不得不用了,你在这里是满分,你到我这里及格线都没达到。就我们达标不一样,我们学校,比如我们一般普通的这个学生,他达标是多少,然后你达到什么省级的这个运动员,又是达标多少,国家级的什么运动健将,可能达标线又是多少。你参赛的资格都不具备。你在地方上,你好像你还是运动健将,是吧,你一到国际上,根本就不让你进入这个奥运会的,就这个意思。
好,我们再往下看啊,【八明四悉檀权实者】,你看,同样是四种悉檀,不同的法门,它有权有实。【四谛各辨。四悉檀者此通途说耳】,它是个通名,但是里面有不同的说法。
首先我们看,【释论云。诸经多说三悉檀。不说第一义者此指三藏】,释论是什么,实际上就是《大智度论》。《大智度论》里面说,诸经多说三悉檀,不说第一义者,这说的是什么呢?三藏教,三藏教从根本上来说只有三悉檀,没有四悉檀,没有说到什么呢,第一义悉檀。为什么这么讲呢?【三藏多说因缘生生事相。灭色取空。少说第一义。就三藏菩萨。但约三悉檀明四。若就佛即具四。虽尔。终是拙度。权逗小机也】,三藏教主要说的是因缘生法,一切的法都是由因缘而生,为什么用两个生呢?前面这个生是能生,后面这个生是所生。什么是能生啊?因缘是能生,法是所生。我们说的因缘所生法,那前面这个因缘是能够生的,具备生的这种能力的,功能的,后面这个法是被这个因缘生出来的,它是所生的,所有的一切事相,这个事相就是指外在的这些有形的东西,这些法,都是因缘所生。
那最终怎么进入空呢?它叫灭色取空。等这个外在这些色法,这些物质的东西都灭掉了,那说它们空掉了,因为你只有灭掉,才看出它是无常的,既然是无常,就说它是空的。少说第一义,它很少说到第一义谛,它即使说第一义,它这个第一义是什么?偏空。只说空,不知道空里面还有什么呢,不空,还不知道空里面还有什么呢,还有中道。所以真正的佛教的空,可不是仅仅就一个空字这么简单,知道吗?空中的奥妙无穷啊。
当下本是,它本身说的是空,这个空是指性空。但是性空的当下又具备什么呢?妙有。性空是指它的本体、本性是空,但是外在的相是有的,因缘这个幻相,这个假有是存在的。所以说到性空的时候,实际上就是承认了外在的这个事相,这些因果法,这种幻有是存在的,虽然它是无常,但是它确实是有,你不能否认它。所以很多人认为佛教空门啊,什么东西都不承认啊,什么东西都灭掉啦,一无所有啦,根本不是这个意思。空是从它的本性上讲的,彻见诸法的本性,这个空就说明它最终不是永恒的,它没有个永恒不变的一个自性的存在,既然是这样的话,就说明一切法最终它没有本体的我,它都是无常,是改变的,但是无常改变的外在这些因缘法,你得好好地去学习,去研究。
它为什么能够生呢?为什么这个能够生那个,那个能够生那个呢?都是有它各自的因缘。我们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法的因缘就能生善法,恶的因缘就生恶法,你得好好去研究,哪些是善,哪些是恶的。那好,分别清楚了,你就得有所抉择,你都不想得到恶报吧?你就得多行善,不要去做坏事。你想改变自己未来的生命吗?那就得按照这个因果律去做,这个因果律虽然是无常,是幻化的,但是它会在我们生命之中产生作用力,这种作用力能够让你最终又悟得这个空性,增加什么呢,累积这种福德因缘,你没有这些善法的成就的话,最终你是没办法证入这个空性的。
善还得什么,善到极点,恶得把它灭到极点,一点都不留了,这个时候你才知道,善到极点,灭到极点的时候,这个时候就进入空性了。无恶可灭,善到极点,无善可修,才悟入这个空,知道吗?你没到达那个程度,你悟不了空的,该做的你都不做,你怎么去开悟呢?这些资粮你必须要积累的。所以说到空的时候,叫空而不空,这个不空就是因缘法,好好去修因缘法,顺因果去而为,不要去干坏事,要做好事,然后做好事之后呢,还得寻求一种智慧,更高的通过智慧最终悟入空性。你没有善法,你这个人都没这个福德的话,你是没有这个资格去获得解脱的智慧的。
打个比方,你这个人一无是处,坏到极点,佛菩萨想救你都救不了,一身的业啊,债多重啊,给你讲佛法,你也接受不了,你不是那个根器,知道吗。打个比方,我都已经病入膏肓了,这个时候说,你赶紧起来锻炼吧,我让你成为运动健将,好,你这一起来,还没锻炼,一下就走了。我想练你,我想培养你,你都没这个基础了。你先好好把自己的身体调理好,让自己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我才能培养你。你这个人,心术不正,即使你有很聪明,一些小聪明,心机很深,怎么有其他能力,又是什么文武双全,但你就是心机不正,也不能培养你,培养你干坏事去了,怎么培养啊,难道培养成这样的人,是吧。我们要德才,德在前面,才在后面,宁愿有德无才,不要有才无德,是不是,这不但没培养成佛,培养成什么,魔出来了,那麻烦了,是吧。
所以说你这些东西,你得修啊,这些东西都是事相,都是因果法,你不能少,在这个地方,你有这个基础了,然后最终才能在这个基础上,慢慢往上走,产生突破,否则你是没办法的。你有这么大的福报,去承受这种出世的殊胜的因缘吗?这种智慧吗?你不够格!所以说,空而不空,最终空也证得了,不空也证得了。空而不空不二,这就是中道,知道吗。你的智慧,你的福德,自度度他,自利利他,所有的事业都已经修到最圆满的时候,已经叫什么,无作而作、无修而修了,不二法门,这就是成佛。那当然,那个道路就更漫长了。
但是三藏教哪里说这些东西啊,是吧,你赶紧灭色吧。比如我们说,你要怎么灭烦恼,你赶紧修行,就可以了。灭色才能取空,这个色没有灭,他取不了空,他证不了空,实际上本身我们说,色即是空,是吧,色即是空什么,体空,这个是灭色空,必须把坏人干掉了,我们这个世界才太平,他就不能想到,这个坏人能不能转化过来啊,坏人没有绝对的坏,你不要斩尽杀绝,把坏人全部感化出来,让他变成好人,我们这世界不是更美好嘛。你把这个坏人给干掉了,新的坏人又出来了,知道吗,杀不净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为什么呢?他会因果循环的,你以为杀掉他,他就永远就灭掉了,他怀着很大的嗔恨心走,到时候怀着更大的嗔恨心又来了。你杀他,他下回,就是他来杀你了,你能让世界太平吗,不可能,就是不究竟的办法。
少说第一义,实际上说的真正第一义都没有啊。三藏菩萨比三藏的这个二乘人稍微好点。但约三悉檀,他主要是说的前面三悉檀,但是也能明四悉檀,他能明四悉檀,但是这个四悉檀,说句实话第一义悉檀啊,还差得很远啊。
若就佛即具四,三藏教的佛就能具足四悉檀,真正能够具足,但是他这个具足,也是三藏佛,还是不行。说实话,他是在三藏教算是具足了,明白吗,打个比方,你在小学已经毕业了,那小学你六年已经毕业了,那你的毕业就是什么,初中的开始,明白吗。在你这里,我小学学业圆满了,毕业了,但是中学初中,你是从零开始。三藏教也就这样子,小学毕业了;通教呢,初中;别教呢,高中;圆教,大学。大家明白这个意思吧,你的结束,你的圆满,就是一个别人的新的一个起点,零的开始。
虽尔,终是拙度,权逗小机也,他就是度众生的方法,自度的法门和度众生的法门,都非常的笨拙,实际上就是说,不圆满,不究竟。权逗,方便的能够逗小机,能够去什么呢,度化这些小乘的根机,还可以。大乘的根机,度得了吗,度不了。他自己都没有进入大乘呢,你怎么拿大乘去度众生呢,没这个能力。
好,再往下,【若通教四谛。明四悉檀。体法即真。其门则巧】,前面是析法则真,这是体法即真。体就是当下,当体,你不要等这个色灭了,才知道它是空,而不要等这个事情已经过去了,人死了,才知道什么呢,人生没意义,人生就如梦如空。你活的时候就知道它本身就是空,知道吗。因缘的当下的有,它是幻有,幻有的东西,它就是不永恒,就知道它当下就是空的。
就证明你自己的当下不是真实的拥有,我这个生命,我这个身体,它是暂时的,因缘和合。因缘和合,不要等到你死的那天,你才感悟过来,早点明白,好不好,当下就明白,我这个身体的这种虚假的存在,就证明没一个自性的我。不然的话,我就不会有这个身体,我应该不需要这些条件的组合,我自然而然过去就有,现在有,而且不会改变。但是你现在看着自己当下,念念生灭啊,一天一天变老啊,一分一秒都在变化,你就知道啊。如果是真正自性的东西,性是不会改变的,永远都不会改变,那你应该一直永远年轻呢,还是永远像婴儿一样呢,搞不清楚。因为你都不知道,你原来自性我到底是什么一种状态,反正你起码能不变就好,但是你实际上在变啊,分分秒秒都在变。
既然是这样的话,从当下你就立即要悟到,当体即空,你这个体性是不存在的,没个自性的体,永恒不变的体。你只有外在的因缘和合的一个假象而已。这个假象,在这段因缘延续、持续的过程之中,你是暂时地能够保持一定的连续性,所谓的稳定性,但是再往后,越来越衰老。你的因缘可能就越来越差了,说句实话,你离这个世界,离开这个世界,就越来越近了,是不是。你也没办法保证你的因缘,相对的说,一直都是说,又有福,又有寿,福禄寿什么都有,什么都顺利,不可能的。活一百岁,活二百岁,你再长寿,还能活过一百五十岁,现在吉尼斯世界纪录一百二三十岁,那都已经极罕见了。然后天天大家都做梦,做梦倒是活到一百五,天天躺在病床上,没任何意思。还不如早点死,早点死当然要死得痛快,活要活得自在一点,是吧。
所以这些东西都没任何意义的,就说你在这里去寻求办法,说句实话再怎么也最终无济于事,治标不治本。而且治的标本,实在说能力都很差,就改变那么一点点,多活个十岁八岁已经不错了。天天还得这个谨小慎微的,这个不能吃,那个吃了又有害,这个地方不能去,怎么怎么。几点就得睡觉,超过几点睡觉就不行啊,这身体要它自然的一种新陈代谢,要循环啊,自我补充,不合这个养生之道。最终当然大半辈子都在养生,最终确实也多活了五、六岁,七、八岁的,但是你说实际上又有多大意思。当然你是相对是一种健康生活。
但是按照这个生死轮回,这个真正的根本没什么用。你就是说等于在一亿这个数字上,加了个一,甚至都不到,增了那么个零头有什么意义呢?比起这个无限的生命的这个长河来讲,你增加那个几岁,还不够你费的那个劲,说句实话,是吧。付出的多,得到的就那么一点点,最终又害怕失去,天天都担心,何必呢,说句实话。干脆就保持中道就行了,也不能说完全不注意,也不要天天就这么揪着心,干嘛呢。
你应该把自己主要的心思,放在好好修学佛法,自己的品格,自己的修养、智慧、福德方面,而不是在这些细微的地方,吃什么、穿什么、住什么,几点睡什么,衣食起居,搞得比这个计算机还精确,有必要吗,再精确最终该坏坏了,不是听你的,知道吗。不是你计算好,它就能怎么样,所以最终还是这个心态最重要,智慧最重要啊!
好了,我们再看下面啊,这里其门则巧,我们就是大家要赶紧,当下就要明白,不要执著,当下就要把自己这个糊涂的、烦恼的思想,错误的思想,给纠正过来。你不要等到死的时候,等到这个时候已经无力挽回了,哎呀,我才,算了,我知道已经不行了,赶紧,我赶紧遁入空门,赶紧来学佛吧。莫待老时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是吧。早点醒悟,及时在当下就能进入佛法,时时刻刻都保持正念,这才是我们修学的一种正常的状态。
好,【故释论云】,就是《大智度论》里面说,【今欲说第一义悉檀故。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你看,为什么讲这个《般若经》啊,《大般若经》呢,就是为了让大家进入这个第一义悉檀。大家知道,这个通教虽然也是讲这空,但是这空跟三藏教的空就不一样,同样都是个空字,名字一样,意义不一样。三藏教就只有空,叫但空,通教叫不但空,就是空而不空,它在空的这个道理上,它知道万法的因缘有是存在的。
而三藏教它就执著于空了,哎呀,赶紧空掉,什么都不要了,哎呀,就进入涅槃。其他的,身体最好都不要要,甚至这个智慧都不要,就只要有涅槃就行了,涅槃很快乐,留这个身体干嘛,身体是多余的,叫灰身灭智嘛,知道吗。本来这个身体是成就他进入涅槃的一个,我们说的,一个工具样的,他假借这身体去修行啊,但他修成了,他就放弃这身体,不要了,宁愿。本来这个智慧也是在他破除烦恼的时候,运用的一种佛法,但他修成之后知道,这些东西我也不要,就放弃了。放弃了当然你自己自我享受,但是你想想,如果没有身体,没有智慧,没这些东西、佛法的话,你怎么去度众生?你倒是自在洒脱了,什么都不要,因为你也不用吃喝了,法喜充满嘛,涅槃是最快乐嘛。你不要身体,活得很自在,很欢喜,你不要吃饭,你也不会饿,但众生需要啊,其他众生你要不要度啊?众生希望身体健康一点吧,长寿一点吧,有福报一点吧。你的法门用完了,你自己解救了,这个法门可以提供给,分享给众生啊,这些智慧你干嘛也把它丢掉呢。
最终,啊,我学成了,就像这个大学毕业,研究生毕业了,把所有书全部烧了,不要了,我都学了,太痛苦了,总算是毕业了,书不要了。他就不知道这些书别人可能还有用,我烧光了,反正我解脱了,我不管别人,我自己图个自在就完事了。哪能这样啊!这叫进入空,叫沉空滞寂,沉在空里面,滞在这个涅槃里面,不愿从涅槃里面出来度众生了,自己已入定了,入涅槃了。我天天往这一打坐,你们那些外面的事情,充耳不闻,跟我没任何关系,你爱好不好的,是死是活,反正我自己,进入涅槃,没有其他想法,挺好的,这不行啊!发大乘心,空而不空,通教就有这大乘心,最终它为什么能够通后别圆,它能够,这个可以培养的人才,知道吗,属于比较可以具有培养前途的,这是通教的。这三藏教的人啊,比较顽固,比较固执,他就想自己好,你怎么劝他,不太容易劝回来,暂时不属于重点培养对象,不是说未来一直不可以培养,但是这培养的时间太长了,且花心思呢,知道吗。
【就佛菩萨】,这是通教的佛菩萨,【皆得有四。而约方便真谛。以明悉檀。犹属权也】,它还是属于权,三藏是权,是方便,这边通教也是权,因为通教主要证得也是真谛。它是以证得真谛作为它当教、它本教的一个主要的成就。但是真谛的话还不行啊,它虽然是能从真里面出假,能够不空,但是它没什么呢,由空而不空最终进入什么呢,中道啊。它离中道还有距离,所以它还是属于方便教,属于权。它什么时候被接入这个中道了,接入这个别教、圆教了,这好一下子档次提高了,知道吗。就是什么意思呢,本来你刚刚大学毕业,已经算不错了,什么时候再把你提拔成个研究生,那就好办了,你这个档次就上升了。
好,再看,【若别教四谛。明四悉檀】,它四悉檀都已经说了,【约于中道此意则深】,因为它是从中道的方面去讲的,所以它的意义就比较深刻。【而犹是历别。别相未融】,就什么意思呢,它修行是有次第的,知道吗。历别,每个修学的方法,这个次第是修这个,那个次第是修另外一个,之间是有差别的。别相未融,相互之间呢,就有点井水不犯河水,你修你的,我修我的,一个层次修一个的,你的修学内容跟上面的没关系,这个内容跟另外个内容又没关系,没有相互之间融合在一起。所以说【教道是权。此则非妙】,教道什么呢,就是它从教理方面来说,别教的教理是权教,是方便,还不属于真正的妙法。当然它这个说非妙的话是相对于圆教来讲,如果它相对前面三藏教和通教来说,它已经属于妙了,但我们要依据圆教嘛,天台宗说的就是圆教。
【今圆教四谛。明四悉檀。其相圆融。最实之说】,最真实的,最根本的。【故四悉檀。是实】,是实就不是权了,前面三教统统是权。【是妙】,是妙就不是什么呢,不是什么呢,啊,前面是实,不是权,是妙就不是什么呢,粗,啊,对,粗,不是拙,是粗,它是相对而说嘛,有实就有权,权实,粗妙,它是妙的话就不是粗,那反过来说,前面三教是什么呢,是粗,哪怕别教都是属于粗。
【若用此权实约五味教者】,就用权实这两种法门来对应五味教,五味大家很熟悉了啊,乳一直到什么,醍醐。【乳教则有四权四实。酪教但有四权。生酥则有十二权四实。熟酥则有八权四实。涅槃十二权四实。法华四种俱实】,不用讲大家都知道啊,不说可能还真不清楚,我告诉你。为什么来这么多东西,是吧,权实就权实呗,还十二种的,四种的,八种的,是吧。
乳教四权四实,哪四权?哪四实?问问大家,大家有没有自己下去好好研究的,把它搞明白的。乳教,乳教是说《华严经》,华严时,华严时是什么呢?兼说别教,正说圆教,就说的两种教,一个是别教和圆教。那么好,圆教是四实,它四悉檀都是实,明白吗,圆教有四悉檀,那别教也四悉檀,四悉檀都是权,所以它什么呢,乳教则有四权四实,明白这个意思吗,它是说两种教,一个是别教,一个是圆教,别教的统统都是权,圆教的统统都是实,为什么有四权四实?就是对应四悉檀呢,要权一切皆权,要实一切皆实。那么好,别教的四悉檀统统都是权,就有四种权,圆教的四悉檀统统都是实,所以就有四种实。
那么好,再往下,大家就知道了,酪教,酪教是属于阿含时,阿含时是但说三藏教,只说三藏教,三藏教统统都是权,它不是只有四权了嘛,明白了啊。
生酥则有十二权四实,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啊,生酥是说什么啊,说什么教啊,属于什么时啊,生酥,方等,方等是四教并谈,藏通别圆统统都说。那么好四教并谈里面前面三教都是属于权,只有圆教才是实,那么三四就一十二,前面三种权的,乘以四种悉檀,这不是十二种权了吗,后面的圆教乘以这个四悉檀,它是实,就四实嘛,叫十二权四实。
再往后,熟酥教,熟酥是说什么呢,说般若,般若是说什么呢,通别圆,不说三藏教,没有三藏教,除了三藏教其他的通别圆都说了,除了圆教之外,另外两教都是属于权,二四得八,然后圆教还是四实。
到后面涅槃是十二权四实。大家一看,涅槃,法华涅槃不是一个时间吗,怎么它有十二权啊,是吧?它应该也是四实才对啊,怎么来个十二权呢?涅槃有个特点啊,叫追说四教,追泯四教。它虽然是属于圆教,但本身它又什么呢,重新再把过去说的什么藏通别又说了,追说,追过来说,往回里说,知道什么意思吗?倒过去说,但倒过去说,光说还不行,还得追泯,泯就是泯灭,泯灭四教的差别,让四教最终都什么,开权显实,进入圆教,所以这里说,它也具备十二权,也具备四实。
到法华这里呢,一切皆实,实际上法华并不是说好像一点权教不说,因为它什么呢?开权显实了,开权显实之后呢,权就不是权,权变成实了,知道吗?哪怕前面有十二种权,十二种权最终一归结,全部进入四实了,它只有四种俱实,所以说大家知道,当然这四种俱实还有一个什么意思呢?就是藏通别也是三种,圆教也算一种,叫四种。本来藏通别应该是属于权,因为一开权显实之后,权也就归到实教里面了,权就不是权了,权本身就变成实了,所以四种俱实,这就是一种微妙的地方。
所以大家看看,实际上佛法就那么多啊,这样,通过这个判教,通过这个分别,不同的这个种类,从权实,从四悉檀,从偏圆,从三谛,从谛啊,从理啊,从修行的这个智慧啊,最终的证得的这个果位啊,实际上这里基本上都已经涉及到了。甚至教化众生的一种方式啊,教理方面的,统统都涉及到了,都是有差别的。所以这样一看的话,实际上我们对于我们自己所修学的净土法门,自己心里就应该更加明了了。
净土法门是属于什么教啊?以前说过,属于哪个时啊?圆教,谁说圆教啊,你说的?你说的能算数吗?当然不是故意那个啊,这可不是这么简单的。方等时,知道吗?《佛说阿弥陀经》,这些什么经典都是属于方等时,四教并谈,它并不是纯粹的圆教,只是它之间呢,有圆教的思想,大家明白啊,主要是这样。如果是按照这样的话,它应该是属于通教的比较多一点,或者属于什么呢,别教的,实际上通教的是应该最多的,别教和圆教也有,但相对按我的理解实际上是相对少。为什么相对少?因为它主要是针对我们娑婆世界五浊恶世的众生,你不能把这个教门啊,这个调子定得太高,定得太高,大多数人是得不到利益的。但是我虽然不是定得太高,但是我包含最高的这个思想,这个理论,这个原理都在里头,大家明白什么意思吗?不像说《法华经》,或者《华严经》,一下门槛都很高的,不是这样子的。方等啊,这个通教啊,最合适大家的,知道吗?什么东西都有,你都能在这里面,都能获得适合自己的一些东西。但其他定得太高的话,你上不去,太低的三藏教呢,你可能又看不上,说句实话。好,什么都给你,你自己看着办吧,是吧。
所以有些人经常在讨论,我们净土宗是最圆满的,是圆教,是最究竟的,是最了义的。当然这是赞叹,从圆教来说一点没有问题,因为它有圆教,净土宗里面有圆教。但是如果从它整体的大部分的主体的内容来看,它并不是主要说圆教的。比如说有些人就在争论,这里说的这个事情,阿弥陀佛到底是什么佛?有些人说是应身佛。应身佛你把我们说得太低了,阿弥陀佛怎么是应身佛?是报身佛。报身佛都不行,他是法身佛。你硬要这样说。但说句实话,咱们不管怎么样,来接引咱们的阿弥陀佛是什么佛?大部分是化身佛,你说的还比较在理,化身佛或者说是应身佛,光说化身佛还不行,还得说应身佛,应化身嘛。实际上应身、化身本身差别不大,都属于同一个档次,就是属于什么,接引凡夫众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都是属于应化身。就属于三种佛身里面最低的一个档次,我们硬要把它分一个档次的话,他就是最低档次。
虽然我们说三身不分家,都是佛的一个身体,但是他为什么现这个相呢?要有分三种不同的形象来接引众生呢?就说明你本身,你这个因缘就只有这么大,知道吗?你只够这个,我们说的这个标准吧,我们说世间。有些人说,哎呦,这个佛法怎么不慈悲,不是平等吗?干嘛这样子,还分什么高低的。不是佛要分高低,是你自己个人享受的待遇就这么高,明白吗。有些人说,是不是我的钱少,我只能买个什么普通舱、经济舱,我有钱我就买个什么呢,商务舱,我要是再有钱买个头等舱,再有钱我弄个包机最好,直接上火箭,我直接去得啦,档次更高。是,确实就这样,世间是很现实的,我们觉得有些东西,我们希望没有这个差别,但是没有差别,你得修出没有差别的功夫才行。你的福德就这么多,你也就够买这个票的。
你不要怪佛,知道吗?有些人说,哎呦,佛还得看,坐,上坐,什么茶,喝好茶,怎么怎么着,还分别接待,有些人还看不惯寺院师父,怎么怎么样,是吧?只要师父是没有分别心,但说句实话,世间的东西啊,人啊,有些事和法,有些东西,你说一点不分别也不行,知道吗?你不分别,我跟你都讲佛法,你也听不懂,是吧?他有些就得给他讲点世间的法,用不同的法门去度不同的人,没办法,是吧。
所以说能够被接引的,都是凡夫众生,真正说到圣人,说接引只是个名字,这可以告诉大家,为什么呢?只要是声闻,阿罗汉也好,缘觉也好,辟支佛也好,他证入圣道,他只要一发愿,他随时都能往生,随时都能去,即使佛不要接引他,他也能随时去。他已经什么呢,出离六道轮回,他有这个能力了。我们凡夫去不了啊,所以需要佛来接你,知道吗?你要能自己去,干嘛还要麻烦佛来接你啊?你没这个本事。
好,然后你被接了你还在这里分别,哎呀,佛,你怎么看不起我,你用这个身体来接我?你不标准、档次提升一点嘛,让我多有面子,显得多好,是不是?你心里还那个呢,还讲究这些东西,还怪,那就不对了。你是怎么样就怎么样,实际上最终来说,能够决定的不是佛,是什么?是我们自己个人,佛只是给你这个缘分。
打个比方,我们各种服务都有啊,各种交通工具都有,都可以到西方极乐世界,就看你自己修到哪个程度,你自己坐哪个,你对号入座,就这样子,因为他那个事情是按照自然这个因缘法去做的,谁都没办法改变因缘法,知道吗?佛自己也不能改变,你做了多少,就能够得到多少。因大则果大,因小则果也小。
所以大家不要去有任何的想法,自己好好去,是吧?跟佛法要什么呢?要相应。为什么要叫皈依呢,皈依不仅仅是外在的一个依靠,是内心跟什么呢三宝、跟佛法什么,要合为一体。你的生命,你的心,都得完全投入到佛法里面,融为一体,你这样最终才能真正地感受到佛法的伟大,得到佛法的这种加持。实际上这时候佛法就不仅是外在的了,已经跟我们内在是完全是一个本体了,这样的话你才能得到受用啊。
你天天都说,哎呀,佛来保佑我,来加持我,佛给我更好的这个帮助啊,教育,教法,教化,没用的。自己不努力,谁都帮不了你。所以我们学佛念佛也是这样的。念佛,一句阿弥陀佛,多容易念啊,最方便吧,最简单吧,最易持吧?简单是简单,如果你把它看得太简单就不行了。一句阿弥陀佛具备多大的这些佛法的道理,你不好好去研究,你就天天就在喊,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为什么念?念什么?佛有什么道理?具体在我们的佛法之中,它是对应不同的法门,它有不同的说法,能够解决什么问题,你统统都搞不清楚,你修的就是最笨的方法,知道吗?
在修,但是不知道怎么修,不知道它怎么用,那还是研究不通。你好好学习,好好研究,知道了,原来这些光念不行,还得有些东西得思维,得思考。好好去研究,研究透了这个佛法,这个佛号的力量你才能真正地发挥出来。就像我们说它是个非常精密的,非常庞大的一个机器,它不仅仅是有一种功能。就像我们现在用的这个手机,有谁能把这个手机所有的功能都能用全的,没有一个,没有谁能。即使是研究这个产品的,我估计都没几个,因为有些功能根本就没必要去用啊,他都不知道,也没有这个时间,更新换代这么快,怎么去用啊,都不知道,是迷惑。但是你真正把它研究透了,你发现原来还有这个作用啊,原来太小看它了。好,你最终才能把这些理论运用到实践之中,才能在你自己修行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力。这就是修学净土法门。我们为什么要听闻佛法呀,特别要听大乘方等的经典。否则不是这些祖师给我们讲什么《阿弥陀经》,讲什么净土经典,你哪知道净土经典里面还有圆教思想啊。以前的话,佛教刚开始没有在中国形成宗派的时候,一般人根本不把净土法门看在眼里的。为什么?人家不看在眼里有人家的道理,知道吗。因为从那个时候大家普通的这个认识的水平,对佛法的研究,对净土宗的研究来说,他基本上是达到也就是这么个档次,他说的也没有错。因为净土法门本身是四教并谈,他是按照这个方等教这个位置上的一般而论,一般的来去看待这个净土宗。当然也就是说也就不高不低吧,还可以。你说太高,确实也高不上去,但是后来再一研究发现,它除了这个根本的主体的内容之外,它有更加非常微妙,更加高深的一些道理,我们没有把它挖掘出来,后来这些净土宗的祖师就把它挖掘出来。我们才知道原来净土法门也可以这么的超越,这么的达到佛法的一种圆满,才恍然大悟。之前并没有,知道吗?哪怕是到善导大师这里都没把这东西全部发挥出来。一直到后面天台宗成立之后,慢慢这些东西,包括华严宗成立之后,这些东西才真正出来。
当然善导大师的时候已经成立了,当然那时候他只还是,主要是站在净土宗的立场去宣扬净土教,而没有站在其他的宗派,或者其他的经典,大乘经典的这个高度,重新去研究去审视这个净土宗,所以他是很难去把它完全看透的,看明白的。你看,又啰嗦这么多。大家休息五分钟吧,休息五分钟,我们回头再讲。
大家都辛苦了,坐一个多小时不容易。法师辛苦了(众)。我辛苦啊,是,身体有点辛苦,确实也得付出一点嘛,这付出都是很欢喜的,大家好不容易中间休息几分钟放松一下,所以一时半会不想刹住车,行,我们还得回来。
我们看下面具体,下面有问答,天台宗经常叫料简,问答就是料简,也是其中的一种。【问。三藏菩萨。虽得四悉檀。望通教但成三悉檀。今通教望别教云何】。他就问,三藏教的菩萨,前面不说有四种悉檀嘛,三藏教的菩萨得到四悉檀了,他也能够用是吧,又能得,又能用。有些说不一定完全得到,他故意不完全得到,扶惑润生也有这种说法是吧,但是这三藏教的话,一般这种情况比较少,主要是通教,扶惑润生,这里记错了。望通教那它只有三悉檀,就它的第一义悉檀在通教看来,不叫第一义悉檀,不成立,它只有前面什么世界,还有什么为人、对治悉檀,这三种是成立的。那么反过来我们再看,通教来看别教,跟别教对比,又是什么情况呢,它是有四悉檀呢还是没有呢?【答。有二义】,有两种说法。【当通是得四。望别但得三】。这什么意思?当通,就通教就它自己本身来讲,当下来讲,它具备四悉檀,它在自己这个教里面说得过去,但是如果按别教这个要求、这个标准去看的话,它也只有三悉檀。就跟前面三藏教,如果从它当教来说,它三藏教菩萨得四悉檀,但是它如果按照通教的标准,它只有三悉檀。这也是一样,通教到了别教这里,它也不具备四悉檀,也只有三悉檀,它的第一悉檀也不成立。大家就知道我前面说的没错吧,你这个小学毕业在我这个初中根本就不入流的,你还没有入,还没真正入学呢,一年级都还没入学呢,初中,你毕业算什么。所以说这里我们就看了啊,反过来通教跟别教也是这样。
再下面看第二问。【别教望圆亦尔不】,那么别教来看圆教,以圆教的标准来对比的话,也是这样吗?是不是说它也不具备四悉檀,就是只有三悉檀了呢?就跟前面这个例子是一样的呢。就不一样了,这里说【不例】,就是不同。不同前面的藏望通,或者通望别。什么意思呢?【圆别证道同故】,什么意思,圆别证道同故是什么意思?我估计大家不跟大家讲,真的没几个能够知道的这个,这里面就说圆教和别教所证得的这个道理是相同的。【并曰】,又说【三藏通教。俱证真谛。亦应俱得四】。有些就说你圆教和别教证的道理都是同的话,那么我们三藏教和通教也证得这个真谛呢,那它应该也有四悉檀,你为什么说它只有三悉檀呢?
【答。三藏真谛虽同。菩萨不断惑。故阙一】。三藏教和通教同时具得的真谛是相同的,应该三藏教和通教之间没什么区别,那么三藏教相对通教为什么只有三悉檀,没有四悉檀呢。这就说了,三藏教真谛虽然同于通教所证得的真谛,但是三藏教的菩萨没有断惑,没有把所有的惑都断尽,所以还缺一,就缺了第一义谛。他跟通教比起来,他断的惑更少,通教断的惑更多,大家明白什么意思吧。以他的标准来说你就不算。然后呢,【圆别俱断惑。是故俱四】,那边是不断惑,而圆教和别教呢,别教也断惑,圆教就更不用说了,所以说别教和圆教,可以说是证道同步,但是三藏教跟通教对比呢,不能说证道同步,它是有差别的。
【又并三藏通等。虽四而三。可是权】,又说三藏教和通教这两种教,虽然有四悉檀的名字,但实际上只有三悉檀的真正的含义,所以它只有三悉檀成立的,实际上最后这个第一义悉檀不成立。它是权,可是权,它都属于权教。
别教呢比较特殊。【别教四而不三。应非是权】。别教说四悉檀它确实就有四悉檀,它也有跟圆教一样的第一义悉檀,所证的道跟圆教是相同的,所以说它不是属于权。当然这是从证道方面讲,另外还有其他的不同说法,我们看。【答】又看答。【三藏通教】,这有还有这个又并,这是又一问答,又一问了,它说是不是别教应非是权,这里说,【三藏通教。教证俱是权。故但三无四】,就是三藏教和通教呢,它的教道和证道都是属于权,都是属于方便。教,教法。证,最终证得的果位,证得的道,都是属于方便。所以说,它只有但三,只有三悉檀,没有四悉檀,它是相对于后面的别教和圆教来说。但是,别教是教道是权,证道却是实。那就很有意思了,它从教理上说,它是方便,它不究竟。虽然不究竟,但它最终证得的果位,这个果位的性质跟圆教又是一样的。
所以说,【从证则四从教则权】,是什么意思呢?从证得的道果来说,它具备四悉檀。从它的教道,它的教理方面来说,它不圆满,它就是属于权教,它就只有三悉檀,就没有第一义悉檀,大家明白什么意思吧?就是你说的这个佛法还不够圆满,这是别教。但是它虽然不圆满,最终如果他证得道果之后,他也能破无明惑,能够证得一份法身,但是他证得法身,我们知道,别教没有圆满究竟的法身。但是他证得一分的法身也是法身,他跟你这圆满的法身本身,这个性质是没有任何区别的。打个比方,就说天上的这个月亮,十五的月亮是最圆的,然后平时初七初八,刚刚有月亮,到时候月亮越来越大越来越大,它半月甚至是月牙,它本身也是月亮,它性质并没有什么区别。从中道佛性它是一样的,但是从它这个教法、教理方面来说,它确实是不究竟、不圆满的。所以,它为什么最终证得的是证道,也不究竟、不圆满,就因为它是由教道所决定的。
所以说,佛教讲这些东西,教理行证,你教不究竟、不圆满,你所悟得的这个道理就不透彻。悟得的道理不透彻,你要修行,你怎么修?你要依教,要依教而修,那你依的教本身不圆满,你最终获得的这个果证,证的果位也就不圆满。所以说这也是表示一种因果。所以说什么都是从教而起行,从行而证果。如果你的教都没有学圆满的话,你最终修的行肯定也就不会圆满。你修行不圆满,你最终获得的果位也就不圆满。所以说,学习多重要,听经闻法多重要,这是第一步,入佛法的第一步,第一步没有走好,就决定你最终的成就就不行。
打个比方,我们入学,你找个普通的、平庸的老师,你再怎么学,把他百分之百都学来,你也就跟他水平差不多。你找个顶尖的老师,我哪怕只跟他学到一分二分三分四分,都远远超过那个百分之百的平庸老师。如果你最终一直学下去,你跟那个顶尖老师是一样的成就,那不可同日而语。大家明白意思吧,就像好学校,现在都争破头皮入重点学校,重点小学,从小学就开始拼,幼儿园都开始拼了。中学,什么附属中学,什么实验中学,最后拼大学,重点大学,重点里面又有不一样的,都在这里。为什么拼呢,实质上有点俗了,但实际上也表明,你入的学校不一样,你最终可能获得成功的概率,或者说成果是不一样的。
当然这是从世间上去争,也不是完全没道理。但如果大家都去争的话,说句实话,功利心太强,确实也不太好,佛教最终叫无争。为什么叫无作四谛,最高的标准是叫无作,无住,并不是让你不做,心无所做,心无所住,但是实质上做得比谁都好。没有任何的功利心,没有任何的妄想投射其中,没有任何的私心杂念,没有我执,没有法执,确确实实,在踏踏实实地做。而我们的话,都是起心动念,就是错误的,都是为了自我,所以就会有烦恼,成就了也有烦恼,不成功一样也有烦恼。
【三藏通教。教证俱是权。故但三无四,别教教道权。证道实。从证则四从教则权。又并。证道有四。教道应三】。这倒是问得对了。【答。若取地前为教道应如所问(云云)】。如果你是以地前作为教道的话,当然地前都是属于教道,地后就属于证道。登地的菩萨,别教登地的菩萨就是超凡入圣,他是属于入圣流,在别教这里,他就属于证道了。没有证入初地之前,其他的什么十住十行十回向,别教这里通通都是属于教道,他都属于凡夫,凡夫这个阶段,他就没有果位,他这个方面就只有三悉檀,进入初地之后,他就有第一义悉檀,大家明白什么意思吗?你修成了你才具有这个资格,没有修成,还是不行。
再我们看,第九【开权显实者】,这个就很有意思,法华经的中心思想,开权显实。【一切诸法。莫不皆妙。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众生情隔于妙耳。大悲顺物。不与世诤。是故明诸权实不同】。什么意思呢?一切诸法从本来,从它的本体来说,都是属于妙法,为什么这么讲呢?从道理上讲,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既然皆是佛法,皆有佛性,那佛性就是妙。所以我们经常说佛教里面说的最高的一个道理,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任何一个色,任何一个物体,甚至任何一种香味,一个味道,它都是中道,都是佛性,都是佛法,我们触目皆是,但是触目都不是,为什么?因为我们是凡夫,众生情隔于妙耳。它本来具有这个妙义,但是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不明白,为什么呢?情隔,情,妄情,情执。用错误的这么一种执著、分别,然后你去看这些东西,看一切法,你就看不明白、看不透,所以说中间就有距离,叫隔。虽然是近在眼前,但是远在天边,就这样子。
你看我们身体里面有佛性吗?你看到一切法有佛性?你看不到,但是佛说有,就是看不见。为什么看不见,肉眼呗看不见,凡夫的心、分别的心你怎么能看得见呢?只有佛的心才能看见,只有佛眼才能看得见,这是从佛的这么一个位置上去说的,佛的眼中一切法莫不皆妙,一切法皆是佛法。好到了你这里,本来具备佛法的一切法都变成了众生法,降一个档次了。这就是我们的待遇,这就是因果,我们讲的十法界的因果,就是十法界为什么会有法的分别,会有界别,是因为众生的因缘不同,所以就分成这十个不同的世界。到你这里,就是你人法界所能看见的这个范围,即使佛到面前来,你也不是看到佛的形象,你看到的都和普通人差不多。然后你说,哎呀,佛,是不是你不慈悲,干嘛不现佛相给我看呢?佛说,你是不是冤枉我了,我现了佛相,但是怎么到你这里,一照出来,一看出来的,他就变成人了。然后他说,不会吧,我要相信我眼睛看到的,佛你肯定是在糊弄我,不是这样,实际就是这样的。
打个比方,我们眼睛就是照相机,人家是非常美妙的景色,你拍出来,简直暗淡无光。就人一样的,有些人一照相,突然一看有光来了,哎呀菩萨。有些人感到很神异,虽然有些东西当然是有点牵强附会,不是真实的,就说明一种心理。就是有时候你随着不同的因缘,不同的条件,他有时候同时拍一个东西,可能也会成不同的像。是不是这个道理呀?那不同的众生的因缘,你的福报不同,所见的东西也不一样。
我记得前段时间还看个小品,很有意思,有时候看个小品讲喜剧,三个人在旅店里相遇了,可能大家有看到的笑星比赛什么的,我觉得这个倒是有点意思,讲的这个因果。然后大家之间都萍水相逢,说见了面特别亲热,相互之间就要什么拜为兄弟。然后就是其中一个人就比较坏,怀着鬼胎,他就想偷这两位当时结拜兄弟的钱。然后呢正偷的时候,好像说就打雷了,打雷也没把他雷死。另外两个人就醒了,就问你怎么干什么干什么,他就不好意思说了嘛,人家为什么会有打雷?怎么怎么着,他说我们暗暗地已经发了誓了,谁要偷我的东西就要遭雷打。后来他说你能不能把这个誓言取掉,你看我都这个样子了,打雷虽然没有死,但也打得够呛,当然他是笑话,他说那行,我就不发这个誓了,然后我们再睡觉。趁别人睡着了,他又偷,一偷,好,拿出来,本来是金子,变成叫屎粑粑,变成粪便了。哎呦,他说怎么这么脏?然后那两个人又醒了,醒了之后,他说,你刚才不是已经取消这个誓愿了吗,他说我没发这个誓,但我发了另外一个誓,我心中暗暗地发了个誓,如果谁要偷我的钱,这个黄金就变成屎粑粑。然后因为他有那个坏心思,所以在他这里他拿这个黄金,金子都是变成屎,别人这里依然是黄金。这就好了,这一辈子都说咒的话就麻烦了,你说怎么用钱?用不了钱,都变成屎了,这就他遭的报应嘛。
当然现实之中不是完全能够实现的,就是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这个因果有些东西啊,确实是很微妙的,大家不要说完全不相信,他可能会有艺术的加工夸大,但是我们换另外一个时空的话,可能他受到的报应可能远远比现在更加厉害。这个事件就是这样子的,你不能欺心,不能违背因果,知道吗?你违背因果的话,最终你就会受到相应的一种因果的待遇,就这么回事。有些人虽然吃着山珍海味,但是吃得不香。睡的是非常豪华的这个别墅住宅,但睡不着觉。一个普通的人可能睡个什么三尺的一个小房间,很简单很简陋的,但是人家睡得香得很;吃的是粗茶淡饭很健康。你看是不是,东西有区别,反而得到的最终的结果完全不一样。同一个东西,人家感觉到很有味道,你就觉着淡然无味,为什么会这样呢?你说福报就真正的是福报吗?因人而异,真正有福的人,福报确实是福报,他享得了。没有福的人,福会变什么?祸。因为他没有福报去承受,他去享受的话,他最终什么德不配位,他会有祸的,惹来祸端的。真正有福的人,甚至祸也能转为福,那就更不得了了。所以这些事情大家好好去想想,真的是这样的,你不要怪谁,怪自己吧,为什么看不明白,你自己不努力,你不修行,你怎么提升自己生命的能量?你怎么能够更明白地看透世间的这些万法的东西呢,别人为什么就能看明白,我看着怎么就是一片糊涂呢?
【大悲顺物,不与世诤】,大悲,佛菩萨大慈大悲的,不与世间的人去争论,我们讲了就讲了,你能听懂当然好,听不懂的话我们争论也没什么任何意义。
下面说,【是故明诸权实不同】,所有的法都有权有实不同。【故无量义云】,《无量义经》说。【四十余年。三法。四果。二道。不合】。你看,这三法上次说到三法,种种三法。说的种种四果,声闻四果什么四果的。二道,有根本道,方便道。大家都没办法合,说了佛法四十几年,但是说的都是什么?权教方便教,虽然你们也说根本教,但是没有开权显实,那么什么呢?权就是权,实还是实,权和实之间没有任何的什么沟通,权没办法变成实,实也没办法去接引这个权,去提携这个权教。所以说前面说法四十几年,一直没有说《法华经》和《涅槃经》之前,权和实之间是什么呢,泾渭分明。现在不一样了。【今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方便门之中就有真实相,真实相而不离方便之门,明白吗?就说一切看似我们不起眼的普通的东西,竟然含有最深妙的道理。
【唯以一大事因缘。但说无上道。开佛知见。悉使得入究竟实相。除灭化城。即是决粗。皆至宝所。即是入妙】。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最终以一大事因缘,就是让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让众生真正具备佛的这么一种知见。佛知佛见,你不能以众生的知见再去看这些法,你要换一个思维,换一双眼睛。佛是怎么看这些东西的,佛是如何去认识的,以佛法来改变我们自己,替代我们众生过去的这些分别,分别心,种种各方面虚妄的心。
除灭化城。当然这个化城就是我们说的比喻了,就是这些二乘声闻和缘觉,他变的一个化城不是最终要达到的宝所、目的地,是中间暂时休息的一个地方。决粗,一个是决粗,一个是入妙。决粗入妙实际上就是什么,开权显实,开粗显妙。决就是开,把它说透了,说明白了,然后你就知道,原来粗不仅仅是粗,粗中有细,粗中有妙,你不要简简单单把这个事情看简单了、看轻了,一切法看似毫不起眼,我们看到的只是粗的一面,佛再给我们重新再看一遍,给我们开示一下,哎呦,原来它里面有这个妙?明白了,你看,就入妙了。我们说化腐朽为神奇,点石成金,就知道了原来石里面就是有金子,原来我们就以为石头就是石头,不知道这个石头是金子的石头。
【若乳教四妙。与今妙不殊。唯决其四权。入今之妙。是故文云。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即此意也】。这是分别对应这个乳教,五味教,第一个是乳教,乳教四妙,哪四妙?哪四妙?刚刚不讲过了吗,前些天上节课,四权四实,这个四实就是四妙,四妙就是四实。它是圆教的四悉檀,这是四妙。因为乳教是什么?是华严时,华严时是正说圆教,圆教就具备四悉檀,四悉檀又是实,又是妙,与经妙与法华的这个圆教的妙,没有任何的差别。但是必须还有四权,它别教就有四权,决其别教的四权,入经圆教的四妙,大家就知道了,它不仅仅妙本来是妙,原来的粗的地方也变成妙了,这就是真正的一个道理,就是开权显实。是故文云,这就说了引这个经文来说了,就不用再讲了。
下面我们看第二个教,【决酪教四权】,酪教四权不用说了,但说三藏教,三藏教全部都是权,四悉檀四权。【生酥十二权】,当然说十二权之后还有什么呢,还有四实,就忽略不说了。【熟酥八权,皆得入妙】,反正是权的话,最终都是决权入妙、决粗入妙。其他是妙的,本身具备妙的,就不用再开权显实、开粗显妙了。
【故文云。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又云。决了声闻法。是众经之王】。你看阿罗汉也能成佛,你不要以为阿罗汉就永远都是阿罗汉啊,阿罗汉是小乘的果位,但是阿罗汉最终也能成佛,你只要通过佛的这种开示他立即就能转变,就能发菩提心。所以在法华会上大家看到什么呢,佛跟这些声闻弟子,很多声闻弟子,有几个代表是吧,授什么呢授记。你不要以为你自己各方面这么一点点小小的成就,你就可以在这上面享受了,躺在上面,你要发菩提心。发了菩提心,大家一发,哎呀,明白我们都可以成佛,我们不仅仅是做声闻的、做阿罗汉的。佛立即给他们授记,在未来过多少劫,多长时间,你在哪个地方成佛,你的佛号是什么,你有多少寿命,度多少众生。你又在哪里成佛,立即就跟他们说了,你不要等待以后你成佛的时候再说,现在先跟你说吧,给大家打打劲,打一剂强心针鼓励鼓励。确实是这样子的。这只是个时间问题。就说你有这个因,已经决定必然会得到果,只是这个果需要时间,需要过程去完成它而已。所以发菩提心为什么最重要,就在这个地方,走出这一步,你不想成佛也会成佛的。当然你不会说不想成佛,但怕你后面有时候会退悔,会忘失,那是暂时的忘失,并不代表你绝对会改变你成佛的这个最终的结果。
当然【决了声闻法。是众经之王】,你看人也能成佛,法也能成为佛法,一个人一个法。【闻已谛思惟。得近无上道。方等般若所论妙者。亦与今妙不殊】,就是方等是四教并谈,也有圆教,般若是说三教,也有圆教。【开权显实。其意在此】,反正就把这个权教最终开为实教,进入到实教,通通都把它做个最终的一个融合。大乘的还是大乘的,佛法还是佛法,那么其他的声闻法,其他的小乘人都通通归于一佛乘。打个比方给大家来个大福利,原来已经进入大学的,继续在大学读书;现在在读中学的,提前都把你们提拔了,不用考试了全部进入大学,都让你们具备大学的资格了。太高兴了,但你起码对自己又得有信心呀。让你进来你还不进来,没办法不对机了,我行吗?我中学都还没毕业你就让我读大学,我能够胜任吗?完了,让你去你都不去,本来能够去的,就缺你这个决心。当然不仅仅是决心这么简单了,就是佛看了众生的因缘基本上也就成熟了,可以闻到这个一乘佛法了,所以才说的,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说的。
再看后面还有问曰,再把这个问曰内容真多啊,算了吧,暂时不讲了时间快到了。很高兴呀,一说不讲了,早点下课好是吧,学点佛法不容易你看,这个色身还不支持,时间太长累呀。在娑婆世界时间不够,精力不够,智慧不够,福德不够,什么都不够。自己没个智慧,外面又找不到好的师父,内因外缘都缺乏。
好了,我们看下面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大家提出来的。
(阿弥陀佛,师父吉祥。法华玄义卷第一中说,破惑悉法入空对应三藏教生灭四谛,破惑体法入空对应通教无生四谛,破惑次第入中对应别教无生四谛),这个地方对应别教无生四谛应该有问题,应该是对应什么呢别教无量四谛,无生四谛那不跟通教一样了吗。(一破惑一切破惑圆顿入中者,如来则转无作四谛法门起圆教也)。光听这个不看文的话大家都听不懂,不太容易这都是术语。反正分别对应四教,藏通别圆对应的什么呢?生灭四谛,通教的无生四谛,别教无量四谛,圆教的无作四谛,都是破惑、破烦恼的。用四种不同的四谛这个法轮去破烦恼,这个轮是法轮,它是个武器,它是个佛法的武器,能够破除一切的迷惑烦恼。分别是四种不同的四谛法门,生灭四谛、无生四谛、无量四谛、无作四谛,(俯请师父弘慈演说开示其中义理)。这好,再开示义理这又得讲一堂课了,讲不了,知道吗,当然你提这个问题是很好,但是说实话这个题的量太大了。(以及如何在现实生活中依此观修),还得说运用具体如何运用,关键理我都已经够难讲通了,你还要讲具体怎么运用修行,这就更难了。(感恩师父慈悲赐教。阿弥陀佛。)
咱们不要讲其他的修行不修行,先把这个理先通一通。生灭,我们刚才说的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那么贪嗔痴是什么呢?是烦恼。戒定慧是什么呢?是佛法。它属于四谛之中哪一谛呀?分别对应的,贪嗔痴属于什么谛?集谛。戒定慧属于什么谛?道谛。集谛是烦恼,怎么才能灭烦恼呢?以道谛来对治烦恼。那么道谛生,那么什么呢集谛就灭了。那么菩提生了,灭谛出来了,涅槃出来了,那么生死烦恼、生死轮回就没有了。所以说它是有生灭的,它这四谛就说你是来灭我的,我是来灭你的,明白吗。有你没我,有我没你。你不修戒定慧,你这个贪嗔痴就灭不了。你怎么才能灭呀,就得用戒定慧来灭,得修学佛法,用善来灭恶,用佛法来灭除世间法这些烦恼,用正来压邪、来灭邪,那它还是属于有生有灭的,所以这叫做生灭四谛。大家明白道理吗,世间法本来是生灭的,好,一到你佛法三藏教,还是生灭。这个人就是正邪不两立,我们说的,但实际上他说的是有道理的,但这种方法不究竟,知道吗。你一定要把它灭掉,你这个正念的力量才能成立起来,正念的力量生起来了,你才有力量去灭掉它,那说明这个正和邪之间是什么呢,是有什么呢,对立的。对,是有分别的,这属于二法,分别法。佛教真正的大乘佛法是什么呢,不二法门。这是三藏教。
通教呢,体法入空,当体皆空,就是你不要去破它,它本来就是无生的。你要知道它本身这个,一切什么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纸老虎,假的。你真把它当老虎了,我要生产武器把它干掉,我们要消灭它,我们团结无产阶级,我们团结正面的力量,我们把它干掉,那是笨方法。现在什么呢?它都是纸老虎,你不要把它当成那么厉害,它没这么害怕,没这么凶恶。本来是无生,一切法当体即空。既然是当体即空,你不把它当回事,它就没办法真正影响到你,你越把它当回事,它对你的负面作用更大,明白什么意思吗。所以说,虽然表面上看戒定慧能够灭烦恼,但实际上贪嗔痴,能够灭贪嗔痴,但贪嗔痴是实际上有这个自性的我吗,没有。它是空的,它是无生的,你要真正理解到无生,你才能真正把它破得彻底。那么你能对治的这些佛法,能产生作用的这些药,难道它就是真实的吗?也不真实。它是个方便是个工具,只是为要治病,药到病除,病除就不用再用药了。甚至呢,不要把病当成病,也不要把药当成是药。你的境界要更高、更超然,知道诸法无生。
就有些人,哎呀我学了佛法,你看我有很多功能,我知道这个佛法怎么对应这个病,我知道,好象是个医生样的到处开方子,到处治病,自己以为自己了不得。然后你就说,哎呀你看你身上毛病很多,你看你的烦恼多重,他就把这个东西当做实实在在的东西,执著这个外相的东西。你说他能修到什么层次,层次就很低,知道吗?而且之间是有对立、是有分别的,他会产生更多新的烦恼。表面上给别人治了病,别人不高兴,我给你治,你要等我,你看我多了不起,多崇高,人家不高兴知道吗。虽然治了病,人家不高兴,你治病不是为了什么目的,人家根本也不是什么目的,就随缘就完事了。随缘本身就实际上不存在的,表面上是幻生幻灭的一个假相,千万不要当真,本体是无生的,这就是通教。它的境界就比前面三藏教要高得多了。就等于做好事不留名,没有任何的功利心,能够看到事物的本质,但并不是放弃他表面的工作不做啊,因缘还得做,善法还得行,恶法也得断,但是呢,断善法无善法可断,断恶法无恶法可断。就是说虽有苦集,没有苦可以灭,没有集可以断,没有道可以修,没有灭可以证。苦集灭道,虽然修、虽然证、虽然灭、虽然除,但是最终无所修无所证,这就他的一种境界。无心去做这些事情,不要有心地去为,前面三藏教是有心的,所以最终做成了,他的成就不高。通教是无心地去做。
但是证悟性空还不行,为什么还来个无量四谛呢?你自己证悟空性,你还得发菩提心。四弘誓愿我们就说: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你为了度化众生,你还得学众多的法门,破除众生的烦恼,让众生离开苦海,最终你才能证入什么呢佛道。你光进入这个空性还远远不够的,从空要什么,出假。还有很多方便的法门、方便的智慧,你还得去学习呀。所以这个菩提道是非常非常极其漫长的,你把这些本事都学够了,你自己的智慧不断往前提升,同时用这些智慧来度化众生,你的福德不断地圆满,这就叫作无量四谛。虽然是做了无量,最终还是什么呢,从空而出假。它是建立在空性的这么一个基础上的。做了一切度众生的事业,无众生可度;说了无量的法,无法可说。虽然无法可说,但还得说法;虽然无众生可度,但又得度众生。之间没有任何的矛盾。明白吗?
就是我们以前,我们看有个特蕾莎修女的,虽然众生很多人可能误解我,但是我该做的还得做;虽然有些人可能会诽谤我,但是我想想该做的还得做。这就有点相当于做菩萨的。你不要去在乎外在的这些东西,你该做什么就做什么。用性空的,用出世的这么一种态度去做入世的事业。因为光有出世,没有入世的话,不行,你这个出世不能究竟圆满。同时你不能入世的话,光你一个人出世有什么意义呢?你所学到的这些东西,你要分享给所有的众生,你要遍施一切众生,让众生也得到这种利益才是我们学佛的根本。所以说这个无量四谛,必须从空而起种种行。慢慢地完成你的菩提道,到最终无作四谛就是所作已办,已经圆满。做与不做都已经不著相了。不住二边,即不住于性空也不住于缘起,到底是空呢还是不空呢,到底是亦空亦有呢,还是非空非有呢?不可说,不可思议。不可思议之中,任运又具足一切的佛法妙用,这就是佛的境界。就是最后的无作四谛,这就太了不起了。
你根本不用去想这些事情,因为你本身已经达到这个境界,你不用想它自然就能成就。还要你天天在那想,哎呀看看娑婆世界有哪些众生他跟我有缘,他根机成熟了,行,我得去变化,我得示现去度他。这属于菩萨境界了,还属于别教菩萨,还不算别教太高的菩萨。到了圆教的佛菩萨根本就不用想,自然而然就会以最好的方式自然地应现在他身边,以最恰当的方式、最恰当的时间、最恰当的地点、最恰当的方式对应这个众生,让他得到最好的当下的成就。不用去思考,就是月映水中,月亮本来没有心的,自然就能映到水中,为什么?水已经有这个缘分了,它已经清净了,它已经没有染浊了,它能够映现这个月亮它自然就映现了,难道月映水中还需要我这个月亮到下面去吗,还要我月亮想一想我得映到你这个水里不映到那个水里吗?没必要。这就是无作四谛。
当然对于我们这个境界太高。前面也跟大家说了,实际上通教的是最适合我们修了,先学无生法,先学性空,明白吗?世间的一切东西当下就是幻相,都是假的,都是空的,不要真正把它当回事,但是你不要当回事,你不要把别人也不当回事,知道吗。哎呀空了,没事,我说你几句,我是好心。但好心的话,这还不是又是有了吗?对吧,我对你并没什么,我这个人很直,有啥说啥,你说到痛快了,人家不痛快呀。我没有心,反正我没有烦恼。我不管你有没有烦恼,人家听了有烦恼。这个无生法可不是这么修的。你心中无事,但是也别让别人产生烦恼,所以性空不离缘起。你这个缘起不是针对自己的,你要针对别人,让别人不要生烦恼,最起码。不但不生烦恼,反而让别人欢喜,不就更好吗。
同时也不防碍自己性空啊,你干嘛让别人产生欢喜,我就性空了,反正我心中无事,我自在。那不行,佛法都是这样子的,对于自己要求肯定标准要高,但是对别人首先要什么呢,想众生是第一位的。你不能要求别人也一样的空,遭受你自己一些不好的一种态度语气。你说你也不要放在心里啊,你也空啊,人家空不了,知道吗。但是你得空,别人对你这样的话,你就得空,不要光听得好话听不了坏话。我就喜欢听好话,比吃了蜜还甜呢。千万不要对我态度坏,不然的话我心里受不了,我很脆弱,那你修什么佛。好好去学习,观察因缘。虽然如梦如幻,但是因缘法里面是有无穷的奥妙的。他应该在什么时候合理地出现,对什么人应该如何去正确地、方便地、巧妙地、善巧地去运用,你都得学会。在这个基础上然后你才真正地慢慢进入到空性,那才行。你都不研究透,你说它就空了,那都是完全停留在口头上的。光研究还不行,还得锻炼还得修啊,且经过实际上的操作不同的训练、锻炼反反复复去磨炼,最终你这个功夫才练得成,否则不行的。这里就不多说了,说多啦就没法讲了,阿弥陀佛!好好念佛。
所以下面第二个问题呢,哎呀时间又到了。老拖时间。行,再把这个地方再看看吧,再问一下吧,把问题再回答一下吧。
(阿弥陀佛,师父吉祥,师父慈悲,)这说了一大堆这个恭维的话,不能念了啊,这一念的话我又生欢喜心不好,直接说后面正题。(师父在上次开示,从假入空时说到了念佛法门,说念佛也是从假入空)。当然念佛法门不仅仅是从假入空的,可以修从假入空。(一开始我们心念口诵耳听阿弥陀佛这句万德洪名,是不是也相当于从假入观?)确实,有佛可念,有心可念佛,有能念之心,有所念之佛,这不都是假吗,因缘假嘛,是吧,能念有心,所念是佛,因缘合和,最终才能把这个佛号念出来,这就是因缘法,因缘法都是属于假,是从假上去修行,起观。(就是说我们信愿持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一句佛号念到底不拐弯,念兹在兹,不换题目,假以时日经年累月,我们总会有一天会从假入空,证到空性,乃至念佛三昧),这句话是没有错。如果念兹在兹,假以时日,反正你就一直持续念下去,永远不退,信愿也具足的话,当然就能最终从这个假里面慢慢进入到空,证得空性,乃至念佛三昧,(这是不是就是我们念佛的从假入空,叩请师父慈悲开示,这样理解是否正确,至诚感恩师父,阿弥陀佛。)
理解倒也正确,但是理解还不够什么呢?不够完整。你说一句佛号念到底,我就不拐弯不换题目,什么净念相继,什么念兹在兹,这都属于一种比较笨的念佛方法。你还得从这句假方面去好好观察,当下这个念,能念所念,本来什么呢?无自性,本来也是性空的,知道吗?能念的心虽然是在念佛,心在何处,实际上你是找不到的。所念的佛,虽然有句阿弥陀佛可念,难道真正的佛性又是可以以形象、以语言去描述,可以见得到的吗?也是不可思议的,它也是空啊,所以你不能仅仅从外在的事相去看,你要从事相上怎么去入空,得做点文章。
虽然念,知道这个念是如幻如梦的,知道这个念本身是空,虽然是空,但还得老老实实念,明白吗?就不能把念佛这个相太挂在心上,不要太著这个相,为什么不要著这个相呢?让自己念得更加什么?自然一些,念就是念,不要想着这句佛号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谁在念啊?我在念。有个人,怎么念,我一秒钟念几句,一分钟能念几句,我念得累了,念得怎么怎么?你都不要起任何的这个念头,你就在念,完全最后已经忘乎所以了,明白吗?忘记谁在念,忘记你在念谁,但是呢,确又念得清清楚楚、无有间断。这个时候就离后面的空性,它这种方法就更加巧妙一些,不要去想其他的东西。所以说大家好好去理解吧。
从假入空这是第一步了,稍后还从空出假。你念得一心不乱,就是不念而念,你念得从假入空,比如说念而无念,那是从假入空。无念而念,那是什么呢?从空出假。你不要说,前面这个念跟后面这个念是不同的概念,念而无念,前面这个念是有念,后面这个念是无念,虽然都是这个念,这个念的性质是不一样的。到无念的话,就已经什么呢?放下万缘了,一切念佛的这个相已经舍弃掉了,你才能达到无念。好,从无念再进入到念,念而无念,从无念的这种状态,从禅定之中、从三昧之中能生出什么呢?智慧。这个念比这个无念还更高,大家明白什么意思吗?它是种智慧,自然从无念产生的一种能量、一种智慧,前面这个无念是体,后面这个念是用。那就好办了,说句实话,你都不用想,原来还去思考也找不出解决的办法,现在不用思考,哎呀智慧自然涌现在前,反正触目你都能解决问题,没有任何的障碍,那太了不得了。最终呢?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念和不念都什么呢?两边不着,这就是中道第一义观。到底是有念呢?到底是无念呢?前面还老是在折腾,到底是念而无念呢?还是无念而念,反正老是在上面走。要么是念,要么是无念,要么是念而无念,要么是无念而念,他总是有这些东西在,不是在这个境界就是在那个境界,不是在这么一种状态,就是在那么一种状态,后来通通都放下,全部没有。这就是真正的中道第一义观。中道第一义就是究竟义,究竟义是什么?叫一法不立,什么东西都没有。当然这个立是不著相的意思,就已经修到圆满了。
我们下面就是从假入空就行了,怎么把这个念头归拢起来,把世间的这些妄念放下,最终能够什么呢?万缘放下,单提一句佛号,把这句佛号念得非常的什么呢?专注、坚定、如一、永远不变化,你就已经可以了。你就不要再去想我念这句佛号,到底会不会有作用呢?到底佛到时候能不能来接引我啊?到底能不能够到时候消灾啊?能够延寿啊?能够怎么?千万不能这么想,你就念就完事了,其他东西都不用想,当然应该最终回向,就回个向。不要天天没事就想这些东西,就怕今天,我念了一百句佛号我赶紧回一次向,怕这个功德丢掉了。下午念了一千句又回个向,怎么怎么着。而且回向还一大堆,保佑我的父亲、保佑我的母亲、保佑我的孩子,保佑身边某位师兄,保佑身边其他什么什么的一大堆,这念句佛号念的不多嘛,求的还不少。大家都有这个需要,我们得为他回向啊,怎么怎么着,好像想的是对,但说句实话有时候想得太多还真不行。咱们心都是好心,说句实话,但是现在是力不从心。你修都没修到那种程度,但是天天想这么多,你说是不是有时候会牵扯一些精力。所以现在这些群里,当然有时候都是粘贴还好点,反正也不用重新再去编什么文字,再去动什么心思了,往上一粘贴一回向完事了。如果天天这好我看一大堆,前面开始是一行变成两行,后面变成一段、一大段,后面弄得不好整个屏幕都不够用了,回向某某某,回向某某某,那个消灾延寿,这个往生极乐,那个怎么怎么问题,学业有成,那个怎么怎么,实际上十几个人一大堆,列个名字。也很有意思啊,现在就是我们有这么一种平台,有这么一个方便,但是说句实话,有时候用得太多就不是好事了。
所以说,我建议我们真正刚开始初学的人的话,还是专注于自我,并不是不发菩提心,不要涉及的东西太多,因为它会影响我们自己这个念头,你这个定慧不修出来,没有止观的话,你最终是修不出什么太大的效果,虽然你发了菩提心,这个菩提心真正能够度众生吗?你这种能量有多大呢?你点个小蜡烛,你想照明到照亮到千里之外的东西,可能吗?你自己身边就这么微弱的光亮,你自己都照不清楚,你恨不得把这种光亮都给别人,当然心是好心,但最终实际上它的效果可能就很有限。还不如你先多专注自己做的功夫,哪怕你没有回向那么多,做个总的回向,你同时比别人得到利益更大。不看你是说得多么漂亮,想得多么微妙,而看你做得是不是真正到位了。说一千不如行一,是吧。所以说行动是最重要的,发心一念最终说句实话你任运不用太多去想,自然而然别人就受到这方面一种力量的影响。
反正大家就想,告诉你,好好相信阿弥陀佛,不要去想,哎呀阿弥陀佛到底能不能保佑我,我到底能不能往生啊?有时候还怀疑,怀疑佛,怀疑自己,还希望能够去验证一下,我念得这么多,佛也给我感应一下呗,让我增加信心呗,怎么怎么着,去想这些东西都是凡夫的妄想心,知道吗?任何都不要想,就老老实实念佛,如果你能达到这种念头,哪怕不是念佛,我告诉你都能修出成果来,何况是念佛了,多么不可思议的力量。所以最终所有的修行都是为了对照自己的心,检查自己的心,收摄自己的心,管理自己的心,让自己的心变得纯净如一,把所有的念头全部放下,你这个时候你不想成,你自然就会成。当然借这句佛号实际上就是个方便嘛,因为阿弥陀佛能接引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高兴啊,没修成带业往生呗。没有佛的话,你靠自己很难修成,所以它是个方便法门,确实有很多殊胜的地方,但是不仅仅就靠这个方便,就靠这个殊胜,你自己还得找到最合适的、最根本的一种修学的原理,去进入才行。这样的话才能把这个法门的这个功用发挥到极致,极致发挥不到,发挥到更大的一个作用。极致的话那太难了,等于你快成佛了,才发挥到极致了。不能说极致,就发挥到我们能够达到的最大的一种限度,起码比以前那要超过多少倍,这是确实不一样的。
所以说,这些东西的话,佛法是个整体,念佛法门需要不同的宗派,不同的法门作为一个辅助,作为参考,你才能真正地明白这个念佛法门的圆满殊胜,它的一种微妙。这样的话能够反过来帮助我们更好地去修学这个法门,能得到更大的功德,更大的受用。就这么简单啊,其他就不用说太多。所以说这里面当然具体还可以有很多的运用,当然我们有时候也可以思考也可以观察,阿弥陀佛具有的种种功德,对应自己。我们说去观想嘛?就观想佛是怎么样去对待众生的,我们自己碰到这些众生,碰到这些事情,应该是怎么样去向佛学习,知道吗。不仅仅是口中念佛,你的行为,你的思想,都要什么呢?跟佛慢慢地接近,靠近才行。这样这个念佛也要落到具体的运用和实践的地方去了,你不要光口上念佛,但心中没有念啊,行为上没有任何的改变。一碰到这些事情的时候,你还是以凡夫心,当然你想去思考这个佛的功德,他这些法门,你不学习佛法不听经,你怎么知道?必须要你说出来,一句佛号什么呢?我们说一句真言,它是秘密,它含有无穷无尽的这种妙义,但是你听不明白,你不知道,你得通过这些什么呢?不能是真言,你得通过显教,说得很清楚的经论的这些语言,你才能浅显易懂,你才能明白,所以必须要去听。
有些人说我就交给佛了,佛怎么怎么着,反正他就有不可思议的怎么?他不可思议是不可思议,你该思议还是你自己思议。哪能念得那么相应,除非你念得一心不乱相应了,他才能发挥不可思议的作用。否则的话,你没到那一天你是用不上的,你用到的只是其中的一点点的功用,这都是种些什么呢?远因。修到些表面的一种功夫,实际上功夫没有,所以很多人学佛很多年,最终一看,跟世间人没什么区别。甚至有些人觉得念佛的人或者修行的人,比我们世间的人还不一样,因为他原来的毛病不但没有改,又增加了学佛的毛病。原来的毛病不想改了,反正我进入佛门了,不关注了,也不想去改,就光修修表面上的功夫,然后佛法让他慢慢产生一些傲慢,觉得自己修行的还挺了不起的,比你们那是很有福服,很有修行,还自视甚高,反而瞧不起别人,又产生新的烦恼。世间的这些情执没有放下,佛法的执著又生起来了,他反而变得比世间的人还不如。
所以说,你就是自己没有真正修到实处,没有真正明白佛法真正的道理。不是我真正做不到,你如果真正明白,或多或少都能做到些,关键还是没有明白。只要真正地明白,你不能说我只是说到做不到,不可能的。你不可能百分之百做到,但你做到其中的零点一,零点二是完全有可能的。
好了,大家就努力吧,好不好。希望大家好好学《法华经》,好好修净土法门。这两部经典这一合起来,上品上生,希望每个人都上品上生。不在话下,真的是不在话下,只要自己努力,这算什么,以后成佛都是。而且大家应该是疾成佛道,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应该是这样子的,有这么一种信心才行,不然的话你学这个干吗?佛白给我们讲这么多了,最终还是不相信,对自己没有信心,那完蛋了。成佛也不是多难的事,只是需要假以时日而已,不是时日,假以劫数而已。
行了,其他不说了,我们最后做个回向,请大家合掌回向: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罪障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
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
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和南圣众。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好,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十)
今天路上有点堵,耽误大家几分钟的时间了,对不起啊。天气也慢慢热了,现在都入伏了嘛,这也是咱们上半年这个学期,应该是最后一堂《法华经》的课。天气热,大家得注意啊,注意防暑降温,特别咱们在座的很多都是中老年居士比较多,更是也得注意自己的身体。
上次咱们是讲到这个问答这里,是吧,【问曰】,我们看,【决诸权悉檀。同成妙第一义。为当尔不】。这里是个问题,提出一个问题。诸权悉檀,咱们不是有四种悉檀嘛,那么中间呢分成有权有实,前面三种悉檀都叫权悉檀,最后第一义悉檀才叫什么呢,妙悉檀。这里就说把所有这些方便的悉檀,权悉檀,最终都融入到第一义悉檀,这样合适吗?这样可以吗?
下面就回【答。决权入妙】,这个决权入妙,实际上就是跟开权显实一个意思。把这个方便的归结到真实,归结到妙。【自在无碍】,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假令妙第一义。不隔于三】,跟前面这三种方便的悉檀没有任何的差别。然后【三不隔一】,三种方便悉檀又跟第一义悉檀没有差别。【一三自在。今且作一种解释也。若决诸权世界悉檀。为妙世界悉檀者】,下面就是看具体怎么开权显实。
【即是对于释名妙也】,我们不是有释名嘛,就是五重玄义里面,第一是释名。【亦是九法界十如是性相之名。同成佛法界性相。摄一切名也】,就是把九个法界,从菩萨法界一直到地狱法界,这种十如是,如是性、如是相,一直到后面如是本末究竟等,同归结到什么呢,佛法界,就是我们说的一真法界。只有佛法界才是真实,前面的九法界都是属于什么呢,都是属于方便,它就能够摄一切名,以佛法界就能够摄一切名。
【亦是会天性。定父子。更与作字。名之为儿。我实汝父。汝实我子也】,这是《法华经》里面一个故事,就是这个穷子喻。这个穷子很小的时候就流落他乡了,过了几十年之后呢,一次非常偶然的机会,恰好就回到他原来自己的父亲的这个家。但是呢,他不认识自己的父亲了,但是父亲认识他。当然这个流落的浪子是谁啊?就是我们所有的众生。这个大富长者,这个父亲呢,是佛,他是用这个来比喻。
会天性,定父子,就是说父亲认出这个儿子了,就告诉你,你实际上是我的儿子,我是你的父亲,你不要迷失了。更与作字,又给他取新的名字,名之为儿。我实汝父,汝实我子也。实际上就是告诉众生,每个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众生不知道啊,迷惑不解,所以众生一直在三界轮回。好不容易遇上佛法了,遇上佛给我们开示,好,知道了原来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每个人都可以成佛,每个人都是什么,都是佛子。是从这个,这叫释名妙,从名字上我们知道自己跟佛是无二无别的。
【若决诸权第一义悉檀。为妙第一义悉檀者】,权就是方便的第一义悉檀,为真实的第一义悉檀者。【即对经体妙也。即是开佛知见。示真实相。引至宝所也】,就是前面佛也讲了很多经,给大家开示了很多佛法,在他们那个阶段的时候,也有第一义悉檀,但是那种第一义悉檀呢不究竟,是方便。一直到《法华经》的时候,这个第一义悉檀才是究竟真实的。所以说叫开佛知见,示真实相,这就是开权显实。你们以前,佛给你们讲的这些道理,还不够究竟,不够圆满。一直到现在我才把真实的这个家底给你们全部亮出来。你们要知道,这才是真正佛的究竟义,佛法的究竟义。
引至宝所也,这也是比喻,是吧。五百由旬,你们才走了什么,三百由旬,中间只是什么呢,化城,最后五百由旬才是宝所,你们还要继续往前走,才能到这宝所,继续往前走,才能究竟成佛。如果只是按照前面所说的这些去修的话,大不了成什么呢,声闻,缘觉,最多也就是成个菩萨,还成不了究竟佛。
【若决诸权为人悉檀。为妙为人悉檀者。即是对宗妙也】,你看,前面是名妙,体妙,这是宗妙。
【如此经云】,就像《法华经》,我们这部经所说的,【各赐诸子等一大车也】,是吧,有哪三种车啊,什么羊车、鹿车、牛车、最后这个大车是什么呢,大白牛车。你看大家都很熟了,很聪明啊,前面给你们这些车都是说,逗你们玩玩儿,确实也对你们有利益,但是这个利益不究竟啊!真正佛想给每一个佛子的,都是平等的一个大白牛车。
但是每个众生习性不一样,有些孩子就喜欢羊车,有些喜欢鹿车,有些喜欢牛车。开始佛就随着他们自己个人的喜好,你喜欢羊车,我就给你羊车;喜欢鹿车,就给你鹿车;喜欢牛车,就给你牛车,他是随着众生的需要来做的。没办法,他开始,你给他一个大白牛车,他根本就不认得。给他羊车,喜欢羊车的他都不喜欢鹿车和牛车;喜欢鹿车的,又不喜欢羊车和牛车,一样的。
所以只有到最后他根机都成熟了,经过佛的这种调教之后,这个时候佛才是说,我并不是对你们有分别心,前面给你们的车不一样,是根据你们自己各人根机的需要,我真实的想法是每个佛子都平等地赠予一个大白牛车。只有这个大白牛车才能成佛。前面这个羊车、鹿车就是什么呢,二乘人,牛车的话菩萨乘,只有这个大白牛车这是佛乘。
就是佛的这种慈悲心是什么呢,是平等的、是彻底的。而不是说,啊,你这个人,你这个孩子聪明点,我就教你多一点。你这个笨,我就教你少一点。实际上从他心里来说都愿意,每一个人都达到最高程度,这个时候才说真话,所以我们学佛法,不是这么简单的,是吧。如果我们不是把佛的这一代时教,都通通地做一个了解,没有对比,你是不知道的。
有些人一看到这本经,就觉得这本经是最好的,这个羊车最好,有些人说我的鹿车是最好,有些人说我的牛车最好,当然有些人也会说,我的大白牛车最好,是吧。实际上说大白牛车最好的,本身就还没有上这个车,他还有分别。只有到最后呢,所有的车都归结到一个大白牛车。大白牛车,也就是诸车,没什么区别,这种境界才是最高的。所以我们就说,你要把佛法都要学究竟了,学通透了,这才行。学了一点点,就自以为足,根本就不值一提。你学得多一点点,就开始有点小小的骄傲,行不行啊,也不行。你学得究竟了,当然就更不会骄傲了,他就知道,本来众生就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层次。
下面我们再看第四个,对治悉檀,【若决诸权对治悉檀。入妙对治悉檀者。即是对用妙也】,是吧,这个用,名、体、宗、用,这是第四个,【文云】,经文里面说,【以此宝珠。用贸所须】,就是这个宝珠是无价的宝珠,它是不可衡量它的价值的,你去买任何的东西都可以买得到,想买多少东西都可以买得到。这个宝珠是什么东西呢,比喻什么?无价的宝珠,比喻我们的佛性。它是体,知道吗,这个体上会有什么呢,会有用。你拿那个宝珠,随便去买什么,随便做什么都能成就,它的用处是无穷无尽的。所以说用贸所须,你可以去购买任何东西,把整个三千大千世界买下来都没问题。不说三千大千世界,把整个,我们说整个法界买下都没问题,因为你的体性,你的佛性,就是遍于虚空的。
【又云。如此良药今留在此。可用服之。勿忧不差】,不(chai),这当然是个通假字,不差,就是病愈的意思。这个良药,这个是最好的良药,能治一切病的,现在呢给你们留下来。就是这也是个父亲,他下面有很多孩子,这个孩子呢,很多都得了病,知道吗,但是不知道自己得了病。然后呢,父亲呢,一天天老了,要走啦,走了怎么办,又担心这孩子病了,给他们药,吃药嘛,他们还不愿吃,老劝他们吃药。就是佛要度众生啊,你们来学佛吧,你们要听佛的话,不听。好,现在把这个宝珠啊,这些良药留在这里,临终的时候就给他们交代,你们以后要是病了,遇到什么问题了,我这里有良药,放在这里,你们随时可以用,只要用了,一切病都可以治。
好,果真就有很多这些孩子,就等到这个父亲去世之后,心里才懊悔。哎呦,父亲怎么在世的时候,我们怎么不听他的话呢?不去学佛呢?好,等到走了,开始后悔了。哎呀,我们赶紧学吧,不要辜负父亲对我们的一片好意啊,开始服这个药。说的就是我们现在这些人,知道吗?没遇上佛啊,即使遇上佛,我们也不听他的话。好,到佛去世了,现在我们有什么呢,有佛经留下来了,哎呀,见不上佛,太可惜,太遗憾了,现在我们赶紧学吧,也还行,也能治病。
【经云。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正直舍方便,就把种种方便善巧的这些法门给舍弃掉,直接走最直的道,最正的道,但说无上道,这就是一佛乘。就到《法华经》这儿就说,把所有的其他的方便的权巧的法门全部给抛弃掉,直说一佛乘。【动执生疑】,很多众生的这个执著和疑情就会生起来了。【佛当为除断。令尽无有余】,佛为了除断众生的这个执著和疑问,令尽无有余,所以正直捨方便,但说无上道。
【又云。我已得漏尽。闻亦除忧恼也。若是分别诸权四悉檀同异。决入此经妙悉檀中。不复见同异】,这什么意思呢?如果说前面不同这个,我们说的四时之中,有种种悉檀的同和异,有相同的,有差异的,但是到了这个经,《法华经》的时候,把它们都决入,全部开权显实之后,全部都进入到什么呢,妙悉檀之中。所有的权悉檀都变成什么呢,实悉檀,或者叫妙悉檀,那么就不再会有同和异的这么一种差别了,都是一样的,叫不二了。权就变成了实,粗就变成了妙,那么就没有粗,既然没有粗的话,还有妙吗,也就没有妙。
【昔所未曾说。今皆当得闻】,过去都没有听说过的,现在呢都会听得到。【即是妙不同异】,这个妙不同异,是什么呢,真正的妙的话,是没有同,也没有异的。【即对教相妙也】,这是佛所说的法,权法、实法、粗法、妙法,最终什么呢,决粗为妙,开权显实,就没有粗与妙之间的差别了,这叫教相妙。实际上就把这个五重玄义都开为妙了。从释名、辨体、明宗、论用一直到这个教相。所以我们看看这个四悉檀跟这个五重玄义啊,它又结合起来了,很有意思。大家可以记一下,是吧,第一义悉檀,是对什么呢,体妙。然后呢,为人悉檀是对什么呢,宗妙。对治悉檀,是什么呢,用妙。然后前面这个世界悉檀是什么呢,释名妙,然后把这四个悉檀最终归结到一起,叫教相妙。前面四种悉檀,最终归结到一起,它就是教相妙。
【即如文云。虽示种种道。其实为一乘。虽分别诸同异。为显不同异。说无分别法也】,这就把佛的真正的这种,他的真心话说出来了,虽然给大家讲了不同的法门,八万四千法门,但最终呢只有一个法门,这一个法门就是什么呢,成佛的法门,一乘法门。最终八万四千法门都归入到一条道上,它的根本目的,最后的究竟处,都是到成佛这条道。虽然前面分别了种种相同和差异,但是最终是为了什么呢,要显出它们是没有什么不同,也没有什么相同,这才是佛的本意。
所以我们这个佛教跟其他一般宗教的区别,可能我觉得,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比如说一般宗教的话,它这种包容性、平等性是达不到佛这样的。我就是对的;我是正的,你是邪的;我是善的,你是恶的;我存在的时候,可能就会排斥你的存在。但实际上只有佛法说,一切法皆是佛法,佛法也就是一切法。甚至到最后什么呢,善即是恶,恶即是善,非善非恶,就看你自己这个境界能不能达得到,哪里有什么相差、差别的。连同都没有了,哪还会有异呢?一切相皆不可得,是吧。
那我们不要说,自己就不要标榜,啊,我学佛,我是佛弟子,我是佛教徒,是吧。刚开始的话可能会给你讲这些东西,但最终就告诉你,你千万不能有这些什么呢,宗派门户之见。这才是佛究竟的道理。所以我们得领会这些东西,才知道这个佛教的伟大,知道吗。咱们作为教徒那就更是这样子。别说我是学净土宗的,你是学密宗的,我是禅宗的,你是什么什么其他宗的。说实话,那都是,哎呀,都根本不上那个的,没有上路的人,知道吗。没有真正理解佛的这种教法的人才会说出这样,这种我们说的,有点是说实话,玷污了佛对我们的教导,违背了,最起码是违背了佛陀对我们的教导。
好,【十通经者。问。今以四悉檀通此经】,通我们这部《妙法莲华经》。【此经何文明四悉檀耶】,就是我们这部经里面,有哪些文字是说明这个四悉檀的呢?下面回【答。文中处处皆有此意。不能具引。今略引迹本两文】,就是文中,经文中到处都有这个什么呢,四悉檀义,不能全部把它引出来,我们只是略引迹和本两文。两部分文字,我们看看啊。
第一,我们看方便品,方便品属于什么文啊?迹文。我们看,【方便品云。知众生诸行。深心之所念。过去所习业。欲性精进力。及诸根利钝。以种种因缘。譬喻亦言辞。随应方便说。此岂非是四悉檀之语耶】。这就把四悉檀全部都在这什么呢,这个偈子里都有了。第一,我们看,【欲者。即是乐欲。世界悉檀也。性者。是智慧性。为人悉檀也。精进力。即是破恶。对治悉檀也。诸根利钝。即是两人得悟不同。即是第一义悉檀也】。
我们就看这个,方便品云,知众生诸行,深心之所念,过去所习业,一直到这个欲性。这个欲这里,就是众生的乐欲。他们过去这些众生就经常去做的一些业,经常在想的一些东西,他就形成一种习惯。到现在呢,他就会什么呢,展现出他的一种习性,他就偏好于这方面的事情,这就是什么呢,乐欲,这叫世界悉檀。
性,是指什么呢?智慧性。为人悉檀,这是指众生的什么,善根。然后下面精进力呢,就是指破恶,到后面,诸根利钝,即种种因缘,这是每个人得悟的不同。根机利的,悟得更深;根机钝的,就悟得更浅,每个人的悟道的因缘都不一样,这就是属于第一义悉檀。所以我们一看这一首偈子,基本上就把这个四悉檀都包含在里头了,但是你不跟着大家说的话,大家可能就自己去看经,看不出来,不了解。这是方便品,这是迹文。
后面是什么呢?是本文,寿量品,是吧,开迹显本,这是寿量品,就说的本。【又寿量品云。如来明见。无有错谬。以诸众生。有种种性。种种欲。种种行。种种忆想分别。故欲令生诸善根。以若干因缘譬喻言辞。种种说法。所作佛事。未曾暂废】。我们看啊,【种种性者。即是为人】,你看,性,就是前面这个智慧性是一样的,这是为人悉檀。【种种欲者。即是世界】,种种乐欲,喜欢的东西,这个欲是指世间的一般的种种欲望,当然都是指善法欲了。【种种行者。即是对治。种种忆想分别。即是推理。转邪忆想。得见第一义】,所以我们这一看,它也有四悉檀。
大家就可以看,把这个东西记住啊,种种性,种种欲,种种行,种种忆想分别,分别对应四种悉檀。【两处明文。四义具足】,就是四悉檀义都具足了。【而皆言为众生说法。岂非四悉檀设教之明证也】,而皆言为众生说法,这都是为众生所说的法,那属什么呢,实际上就属于教相。依四悉檀而设教之明证。
好,下面我们看,【第二别解五章。初释名为四。一判通别。二定前后。三出旧。四正解】,就是别解五重玄义,五章就是五重玄义。第一章是什么呢,释名章。把它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是什么呢,判通别。第二个是定前后,第三出旧,第四正解。【妙法莲华。名异众典。别也】,这就是它的名字,这个经名,经题,它跟其他的经不一样,虽然都叫经,这叫《妙法莲华经》。前面这四个字跟其他的经名之间是有差别的。【俱称为经。通也】,所有的经,不管叫什么名字,这是通名,经是通名。【立此二名。凡约三意。谓教。行。理。从缘故教别。从说故教通。从能契故行别。从所契故行通。理从名故别。名从理故通。略说竟】,你看,就说这个教、行、理各有什么呢,各有通别。
首先我们看啊,教,【夫教本应机。机宜不同。故部部别异】,这说的什么呢,教别。为什么会有教别呢?前面说,从缘故教别,从众生的机缘有差别,所以佛所说的教法也就会有差别,这就叫做什么呢,教别。你看,这就说了,机宜不同,众生的根机不同,所以给他所说的法也就不同,所以呢故部部别异,每一部经都不一样,它所说的是不同的教。
那么下面还有呢,还有教通,【金口梵声。通是佛说。故通别二名也】,你不管他说的是什么教,但是从所说的、能够说的是谁啊?是佛。金口梵声,都是从佛的金口里面出来的梵声。通是佛说,都是佛所说的,所以说这是教通。从众生这个位置来说,根源来说,机缘来说是教别;从能说的佛这个角度来说是什么呢,是教通。故有通别二名,就是教有通别二名也。
下面我们看第二个,行,【约行者。泥洹真法宝。众生以种种门入。如五百比丘。各说身因。佛言。无非正说。三十二菩萨。各入不二法门。文殊称善。大论明阿那波那。皆是摩诃衍。以不可得故。当知从行则别。所契则同。求那跋摩云。诸论各异端。修行理无二】。这说的行别和行通,是吧。前面都说了,泥洹真法宝,众生以种种能入,这个泥,泥洹,这读泥(huan)吧,这是什么,涅槃。虽然大家都是进入涅槃最终这个境界,但是呢,是以种种不同的门来进入的。就是所行的是不一样的,但是最终行入的目的是一样的。所行不同,法门不同,但是最终证得这个涅槃,这个目的都是一样的。
就跟前面我这里说了几个比喻,五百比丘,各说身因。五百个比丘各说自己什么呢?最终证得阿罗汉的不同的因缘。佛都说了,无非正说。怎么证得阿罗汉的?每个人修行的法门都不完全一样,但是最终证的都是阿罗汉。三十二菩萨,各入不二法门。这是《维摩诘经》里面,文殊称善,每个人都说自己证得了不二法门,但是证入不二法门的这个方式是不一样的。实际上在不二法门上来说是平等的,但是进入不二法门的那个法门就不一样了。进门之后都一样,但是从不同的门进入的。
大乘里边也是这样,《大智度论》明阿那波那,皆是摩诃衍。这个阿那波那就是什么呢,就是数息观。按一般来说数息是属于小乘的,这里说了,皆是摩诃衍。就是小乘跟大乘最终也都是归于到一处。以不可得故,当知从行则别,所契则同。这句话很重要,行,从他修行的法门,它是有差别的。但是最终所契入的这个目的,或者所得的道,所契入的道是相同的。所以后面就用求那跋摩一句话作个总结,诸论各异端,修行理无二。每一部经论所说的这个法门都不一样,最终修行所进入的这个理,证得这个真理,是没有任何差别的。归结之处,没有任何差别。我们说的归元无二去,方便有多门,这是从行上来说,行上有同无异。
下面我们再看理,【约理者。理则不二。名字非一】,真正的理没有两个,没有任何的差别。但是从名字来说呢,就不只有一个了。【智度云。般若是一法。佛说种种名】,般若只有一种法,但是佛呢用种种不同的名来说这个般若。【大经云。解脱亦尔。多诸名字。如天帝释。有千种名】,你看,天帝释,一个人身份,他有一千个名字。咱们不知道有千个多少个名字,那谁记也记不住。称呼,就像我们比如说出家人。你可能叫沙门,有些地方叫比丘,有些地方又叫什么呢,这个和尚,反正种种,法师也行。反正各种称呼都行,实际上都是指的你这个人。【名异故别。理一故通】,名字上有差别,但是从道理上都是相通的。
【今称妙法之经。即是教之通别。各赐诸子等一大车。乘是宝乘。直至道场。即行之通别。或言实相。或言佛知见。大乘家业。一地。实事。宝所。系珠。平等大慧等。即是理之通别】。你看,最后又用《妙法莲华经》里面,这个什么教、行、理三个通别,分别来进行说明。
第一个比如说,现在我们把这部经叫什么,《妙法莲华经》,这是教之通别。妙法莲华是教别。经是什么呢?是通,是教通。
各赐诸子等一大车。乘是宝乘。直至道场。各赐诸子,你看,虽然是什么,都是一个大车,但是每一个大车是一样的吗?不一样。你乘你的大车,他乘他的大车。没说,啊,你们大家都共同乘一个大车,有没有啊?也没有啊。虽然都是大白牛车,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大白牛车。所以说乘是宝乘,最终到道场大家都是一样的,到达目的地了。你也到这里,我也到这里,但是每个人乘的车不一样。虽然是大车,也是不一样的大车。这是行之通别。
好,下面是实相,就是这个理之通别。有些地方叫做实相,有些叫佛知见,有些叫什么大乘家业,什么一地、实事、宝所、系珠,什么如来藏,什么涅槃,什么般若,什么菩提,都是一回事。就是不同的名字而已。实际上都是指的什么,真如实相,都是指的一个理,这就叫理通。名字有别。当然这里说,你看,我们这里都是用《妙法莲华经》,其他不用《妙法莲华经》的咱们不说。《妙法莲华经》里面出现这么多异名,实相啊,佛知见啊,大乘家业,一直到后面大慧,这是在这一部经里面就出现的不同的名相,指的都是一个理。
【约此三义。故立两名也】,三义,哪三义啊?教、行、理三义,是吧。有两个名字,有通,有别。
问,下面又是【问。教主不同设教亦异。云何而言金口梵声。名为教通】,下面又问了,教主不同,设教亦异。说教法的这个主是不同的身份,那么他所设的这个教法也会有差别。你为什么说金口梵声是教通呢?这有些人就又执著了。比如说这个是老比丘示现来说法,这是佛的什么应化身来说法,那是佛的什么报身说法,还有的甚至,我这是佛的法身再来说法。既然说法的这个教主不一样,身份不一样,你怎么能说他是金口梵声是教通,都是一个人说的呢?
【答。此有两义。一当分。二跨节。当分者。如三藏佛。赴种种缘。说种种教。缘异故教别。主一故教通】,你看,比如说三藏教里面,都是三藏佛所说的法。虽然语言不同,教理不同,但是呢主人,说法主都是一个,所以称为教通。从它当下,当分就是从它当下,当教,这个方面来说,它是什么,是教通。这不存在任何异议啊。他这一类的,都是属于三藏教。能说三藏教的,都是三藏佛这么一种身份。但到了通教、别教就变了,可能通教佛,通教菩萨。别教有别教佛,有别教菩萨。到圆教有圆教的佛,那我们另外再说,不着急。
我们看,【依此教行。有能契所契。种种名理。理无种种】,你看,能契所契,依此教而修行,有能契所契,种种名理。这是什么呢,能契所契是什么呢,行,知道吗,行别和行通。种种名理是理别和理通,大家要看清楚,这不是随便写的,仔细看啊。依此教而修行,能契是什么呢,能契是什么?教,教什么呢,教别,能契入到最终这个什么呢,真理的,能证得涅槃的这个修行的道路,它是有差别的,但是所契得的这个目的地,到这个宝所,是吧,那是通的,这叫行通。
你打个比方,我们从不同的路都到这个地方来。大家,今天居士林要讲《妙法莲华经》,这个地方是一样的,目的地是一样,大家有些从南城过来的,西城、东城、北城都有。每个人行的道路是不是不同啊,但最终所契,到达的这个目的地是一样的,这就叫行别和行通。种种名理也是,理有种种名,那就是理别,但虽然有种种名的差别,最终这个理是无种种。你看理无种种,这叫理通,大家好好看看啊。
【经言。即脱璎珞。著弊垢衣。语言勤作。勿复余去。并加汝价。及涂足油。此则身口行理。齐分而说。不得作余解也】,你看,齐分就是当分,知道吗。按照你当下的这个根机,或者当下这个教来进行教导。经言里面,这个也是这个故事里面说的。即脱璎珞,你看,就是佛开始说《华严经》,是吧,恨不得大家都赶紧成佛得了,结果一发现,度不了几个人,算了。不能说大教了,不能说佛法了,是吧。
着弊垢衣,说三藏教,给你们说点阿含就可以了。说点最基础的,叫什么呢,三藏教。我们说基本上属于小乘为主,着弊垢衣,你穿得太豪华了,人家看你是国王,人家都不敢亲近你了,知道吗。人家众生都太贫穷了,都跟乞丐差不多,你着弊垢衣跟我们差不多,我们就愿意亲近你。
语言勤作,就告诉你,你赶紧勤快一点,好好地劳作。就跟那个长者跟那个穷子一样的,这个浪子不知道他是孩子,不知道他是他的父亲,然后这个长者远远看到这个儿子了,然后就派手下这些奴仆去,赶紧去把他叫过来。他们就过去,你赶紧过来吧,我们长者要找你。他以为要抓他,知道吗,害怕,赶紧跑。后来好赖总算把他捉过来了,然后就告诉他。你,反正也是到处流浪,没有吃的,没有住的,我现在可以给你提供,你给我打工就可以了,也不能告诉他是儿子,你告诉他是儿子,人家根本不相信。
你好好工作,不要再到其他地方去,勿复余去,不要再跑了。这是什么意思呢,你好好来学佛吧,进这个佛门吧。不要再流落生死了,你赶紧要信佛,学佛啊,我好不容易找上你了,你要听我的话,知道吗,赶紧皈依佛门。你不皈依,我爱怎么样,我生活挺好的,我流浪惯了。继续做我的凡夫去,继续到处六道轮回去,那不行啊。勿复余去,并加汝价,你看,你只要给我好好做,过段时间我给你加工钱,是吧,你的待遇可以提高啊。及涂足油,你看,还有享受,过去印度天气比较热,恐怕容易那个,足油,给他涂点足油,还做点什么,印度不是有很多油嘛,各种各样的,防护的。
此则身口行理齐分而说,身和口按照理而行,齐分,按照众生的这个本分来说,他能接受多少就说多少。你一上来说,你是我儿子,我赶紧把家业交给你。人家一下害怕了,脑子可能弄得不好就已经精神病都会出来。这个大人跟王族一样这么尊贵的,我是个乞丐,一个浪子,他不敢去承担。不得作余解也,你就在当下来说,你不要再做其他的解释了。
【通别圆等。教。行。理。当分亦尔】,其他的教,通教,别教、圆教的教、行、理,跟这个三藏教的教、行、理是一样的,它都有按照它自己当下这个教去说,不超过它这个教的范畴。你不要说着说着三藏教,由三藏教又说到通教,又说到别教,说到圆教去了。同样通教你就说通教,别教就说别教当下,圆教你就说圆教当下,这叫做齐分,也叫什么,当分。
【斯义易解。而理难融】, 这个意义比较容易理解,但是道理很难圆融起来,为什么呢?它只说当下一个教理,它跟其他的几个,三个教就没什么相干了,它能够融合在一起吗,没办法融合。打个比方我们经常有时候,有些,当然我们也是善巧方便,你就好好学我这个法门,你其他地方都不要去了,什么师父你也别拜了,跟着我学就够了,你这一辈子就够了。其他法门、其他经书都别看,就看这一部经。是,倒也看了,懂了,但道理呢,跟其他的佛法,跟其他的宗派之间,他就没办法去融会了。以后到了其他地方就说,我师父所讲的就是最好的,我这部经就是最高的,你们其他我都不信,他倒学得好,挺忠实的,是吧。但是这种忠实的话就是太狭隘,知道吗,理难融 。
下面我们再看【跨节】,你不要把佛法看做什么呢,把它分割成一块一块的,实际上所有的宗派最终不都从佛而来吗,是吧。开始哪里有宗派啊,有宗派也是后来历史上慢慢发展出来的。下面【跨节】,你要从你当下这个本分之中跨跃出去,要超越出去。【何处别有四教主】,哪四个教主啊?藏、通、别、圆,对了,各有各的教主。
实际上是没有的,什么【各各身。各各口。各各说。秪隐其无量功德庄严之身。现为丈六紫金辉】,你看,真正这无量功德庄严之身,这就是佛的法身了,最高的,最圆满究竟的身体了。现为丈六紫金辉,这是什么呢,应化身,化身佛。【不说甘甜常乐之味。说于咸酢无常辛辣。弃王者服饰。执持粪器。名为方便】,实际上不是这样子的,前面实际上都是否定,真正要给大家说明的是什么呢,下面这一段。
【若开方便门。示真实相。即向身是圆常之身。向法是圆法。向行向理。皆即真实。如此通是一音之教。而小大差别。能契有长短。所契唯一极。种种名名一究竟。唯一究竟。应于众名。作如此论教行理通别者。相则难解。理则易明】。这里实际上就说的什么,跨节。你要超越当下的这种差别相,知道他们本身就是什么呢,一体的。
所以说这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是最关键的。把这个方便门一打开,才知道,我们真实要给你揭示的这个佛法的奥妙是什么东西,实际上当下这个方便就变成了真实了,因为方便跟真实就已经什么呢,贯通了,已经贯通了。前面只有方便,没有真实,到方便这里戛然而止了,就到方便这里就停住了,当分嘛,是吧。后来发现这个方便就通向最终真实的,通向最后这个路。
所以说,你看,向身就是过去什么呢,丈六紫金辉,就是圆常之身,就是佛的法身。过去所说的这些法是粗法,到现在就是圆法,就是妙法。向行、向理,过去是权巧方便,现在都变成真实。
如此通是一音之教,所以不管他前面讲的什么教,三藏教也好,通教也好,别教也好,都是属于一音之教。跟圆教没什么差别,都是佛从金口里面说出来的一种声音,但是听到众生的耳朵里面就不一样。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这个一音演说法就是佛是没有差别的,是平等的法,施与所有的众生,但到众生的这个根器,每个人听到的法就自然而然不一样了。
当然我们又说,有的人就喜欢研究,不是啊,佛在这个地方他只说四谛法啊,他怎么说了六度万行啊?他也没有说常住之教啊,是吧。我们经典上都记载了,大众闻法的时候,信受奉行啊,欢喜而去啊,是吧,你怎么说他都是一音法呢?所以大家就很那个了。这就是什么呢,因时、因地、因缘去说的这个法门。大家记录下来,觉得他就是这个,跟其他的法毫不相干,跟佛法更不相干,实际上不是这样子的。
千江有水千江月,知道吗?实际上天上只有一个月亮,实际上佛说法还要有心吗?比如说,我一看,这个众生要听什么法,我给他说这个;那个众生根机好一点,我再给他说其他法,都不需要。他只要每天说一种法就够了,到了你这里自然而然就转变成不同的法。有些人就说,是不是太奇妙,不可思议。这就是佛的境界,不可思议。
能契有长短,你看,能契的法门有长有短,有优有劣,有高有低,但是所契的最终都是一个道理,都是成佛,一极。
种种名名一究竟,以种种名来说明这个一究竟的法,但是最终这一究竟就一个,但是能够说一究竟的这个名呢,就有种种,是不是啊?叫应于众名。
作如此论教行理通别者,相则难解,理则易明,你看,前面恰好相反。前面是什么,相则易解,理则难明,因为他理之间有差别,你当下这个相容易。现在这个相比较广,比较多,但是最终的理就比较容易清楚。
所以讲到这个地方的话,大家也说,天台宗真的是很圆融无碍的,好像是有分别,哎呀,藏教,我们经常看不起三藏教,比通教、别教好像都低。你真要从差别法来看,它是有差别,但是如果真正从佛的平等法来看,有差别吗?又没有差别。开权显实之后,权就是实,权已经不存在了。三藏教、通教、别教统统都是圆教。所以看你是不是能够到达这个境界,知道吗,有没有这么一种高度的认知,没有的话,那你永远之间就有分别心;有的话,那就没有分别了。
实际上最终你这个圆教本身也是叫什么呢,也不能执著,也得放下啊,最终还是叫什么,无所得,大家还得记住,无所得。既然都已经没有差别了,你这个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知道吗?有其他的,才有你;没有他,就没有你。这就是佛法最终所给大家揭示的。
当然我们说,这个最终的是一种道理啊,并不是你前面说,我们都没差别了,就不要差别了。该差别的还得差别,只是说差别呢,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到最终没有。你千万不要说,我一下就到最后,不要有任何差别最好了,不可能的啊。
好了,我们上半节课到这里,大家先休息一下,十分钟后我们再回来。
阿弥陀佛!好,我们看经文啊,看这个《玄义》,【二定妙法前后者】,《妙法莲华经》嘛,这个妙法到底是妙在前法在后呢,还是法在前妙在后呢?当然最后叫《妙法莲华经》,不是法妙莲花经,是吧,为什么这样呢?他就说了,【若从义便。应先明法。却论其妙】,如果从义便的话,应该叫法妙,【下文云。我法妙难思】,这是用经文里面一句话来说明,从这个意义上、法义上的一种方便的话,应该先说法,有法才有妙。
【若从名便。应先妙】,如果立这个名字的话,应该先什么呢,用这个妙字在前,法字在后。这个我们称这个名就比较什么,比较顺当了,先妙,【次法】。这里说了,【如欲美彼。称为好人】,我们为了赞美一个人,就经常说这个人是好人,你不会说这个人是人好,你会说他是好人,因为着重的是这个人,知道吗?首先要知道这个人的对象是最重要的。【笃论无人。何所称好】,如果连人都没有了,你这个好用在谁的身上呢?所以这个妙法这个妙,是为了什么呢,修饰这个法,这个名词的。
【必应先人后好。今题从名便。故先妙后法】,现在我们这个经题是从这个第二个名便,所以叫做什么,先妙再法。叫妙法而不从义便立这个名,【解释义便。故先法后妙】,从解释这个道理来说,意义来说,方便的话,那法在前妙在后。【虽复前后。亦不相乖】,实际上谁前谁后,本身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了。
【三出旧解】,什么旧解啊?就是过去曾经注解过这部《妙法莲华经》的,【略出四家】,简单拿出四家的这种注解,我们来进行个分析。第一家我们看叫【道场观云】,就是道场寺,叫慧观法师,他是解释这个《妙法莲华经》,他也做了注疏,也是比较有名,有代表性的一家。
【应物说三。三非真实。终归其一。谓之无上。无上故妙也。引经云。是乘微妙。清净第一。于诸世间。为无有上。又云。寄言谭于象外。而其体绝精粗。所以称妙。又引经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就第一个是道场寺的慧观来解释,他怎么解释这个妙的呢?应物说三。应物机就是众生的根机而说有三,哪三呢?藏、通、别。但是这藏、通、别教呢都不是真实,最终都要归于什么呢,一圆教,这个一圆教才是无上的教法,因为无上,所以叫做妙。他是这样去理解这个妙法这个妙的义理。
然后经典,这些经文的引用我们看,是乘微妙,清净第一,于诸世间,为无有上。你看,这里不就有个无上吗,无有上,他前面说无上故妙。好,又云,寄言谭于象外,而其体绝精粗。言谭于象外,真正的言谭是在象之外的,但是要是落于言谭的话,它实际上就在象内了。其体,它的本体是没有精,也没有粗,所以称为妙。他又是怎么说呢,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如果用言辞种种相来说这个法的话,这个法不是真正的妙法。只有寂灭了,连这个言辞相都不能着了,我们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种法才是真正的什么呢,妙法,这就是是法不可示,他是没办法给我们说出来的,你也没办法去思考、去想象的。他是,这个是道场慧观,他的解释这个妙的这么一种方式。
下面第二叫【会稽基云】,在会稽,这是个地方了,会稽在浙江吧,浙江那个地方啊?绍兴,是吧。这个稽,也叫会稽法师。他以前都是略称,所以弄得我们现在没办法,只知道他的名,不知道他这个字辈是哪个字辈。他就一个字。他不排他的辈。他为了尊重这个人,叫名讳,讳称嘛。尊重他的,所以他就一个字。这个好在比较有名的法师还能研究出来。不然不知道叫什么稽。以为窥基、道稽、会稽,这里会稽法师。
【妙者。表同之称也。昔三因异趣。三果殊别。不得称妙】。这什么意思呢。表同,同者就是妙。异者,那就是不妙了,就是粗。三因异趣。过去的三教,藏,通,别。三因异趣。三果殊别。因为因别,所以果也别。不得称妙。那么现在呢,因同则果同。因果皆同,所以称为妙。【北地师云】,这是第三家了。北地的这些论师,这里不是具体说哪一个人,这是统称。【理则非三。三教为粗。非三之旨为妙】,从道理来说,没有三,没有这种分别。但是三教是粗,藏,通,别三教都是粗。非三之旨为妙,实际上就是说的这个圆教是妙。【此意同而辞弱】,就他们这三家大概的说法比较相同,但是从他们自己本身这个道理、这个说辞还是比较弱。就是说道理,论据不充分,理由不充分。
下面又举出最著名的一家,叫光宅云。【光宅云云】,这两个云。后面这个云就是说。这个云是他的法名叫法云。光宅寺法云。过去是在南京,在金陵。这个是在智者大师以前,说《法华经》最具代表性的这一个法师。大家都认为他是讲得最好的。现在把他拿出来做例子说说,就是意思说他还不够好。只有到我们这个时候才是真正的好。我们看看这意思啊。【妙者】,什么叫做妙呢。【一乘因果法也】,一乘一佛乘,一佛乘的因果法,这才能称为妙。【待昔因果。各有三粗。今教因果。各有三妙】。过去所有的教的因果,分别有三个粗。现在法华教的因果,它有三种妙。过去是粗,现在有妙。而且各有三。所以才显出《法华经》的妙来。那怎么有三粗,怎么有三妙呢。下面具体有解释了。
【昔因果粗者。因体狭因位下因用短】。这三个都不行。因体狭位下用短。为什么体狭,我们这里看看啊。【声闻修四谛。支佛修十二因缘。菩萨修六度。三因差别不得相收。因体是狭】。他说三乘人,声闻乘的人修四谛法,辟支佛修十二因缘,菩萨修的是六度法门。三种因都有差别,各自修各自的法。不得相收。什么意思呢?四谛,十二因缘,六度,各各法门不同。不是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它是不一样的。四谛法就是四谛法,十二因缘法就是十二因缘法,六度法就是六度法。它本身的内容是不一样的,所以因体是狭。【昔第九无碍道中行。名菩萨伏道不断。未出三界。故名因位下】。九无碍道中行,这是指的声闻修的是九无碍九解脱。菩萨伏道不断。未出三界。这是什么,他们菩萨乘的人啊,叫什么呢伏惑润生。他只伏,没有断。只伏惑,不断惑。没有真正地出离三界。因为三界后他留一点没断,故意不出三界,我要度众生。我还在生死之中跟众生打成一片,所以说因位下。
【第九无碍。止伏四住。不伏无明。故言用短】。哪怕第九无碍,修到九无碍了,只伏四住烦恼。只伏见思烦恼,简单点说见思烦恼。无明烦恼没有伏住呀,他的用处就很小了,不大。叫用短,不长。因体狭,因位下,比较低下。因用呢,又比较短。不长。【是为昔因三义故粗也】,你看,这是光宅法云研究的。他们这三个教啊,从因上来说都不圆满。狭,下,短。【昔果粗者】,为什么叫昔果粗者呢?【体狭。位下。用短。有余无余。众德不备。故言体狭】。因为他们在因位是体狭,是位下,是用短,所以他们到果位证得是有余和无余涅槃。这个涅槃不是大乘的涅槃,主要是指声闻乘的涅槃,他不是大般涅槃。他没有证得法身,所以说众德不备。所有的德行他没有完全具足,所以叫体狭,这从果上来说他是体狭的。
【位在化城。不出变易。故言位下】。他所证得的果位是在化城,不是在宝所。只走了三百由旬,有些地方说有四百由旬,但是没到五百由旬。只出分断生死,没有出变易生死。这叫不出变易,所以故言位下。了了生死,但是只了一种生死。了了分断生死,没在三界内有生死了,不会在三界六道之中轮回了。但是三界外还有一种生死叫变易生死。主要是指这种烦恼,微细的这些烦恼没有伏,他还是有生死。虽然身体没有生死,但是心里面这些烦恼,他是生生灭灭,还有。所以叫做位下。【第九解脱】,前面是九无碍。到第九解脱。前面是伏四住。这是除四住。他破除了四住烦恼,但是没有破无明。【又八十年寿。前不过恒沙。后不倍上数。是故用短】。就是他在果中已经证得九解脱了,但是也只是在伏四住的基础上,破除了四住烦恼。一个是伏惑,一个是断惑。在因位是伏惑,在果位是断惑。但断的也是四住烦恼,最后这个无明住地烦恼没有断啊,所以他的用是短吧。然后你看佛所现的寿命只有八十年,这说的释迦佛,是吧。前不过恒沙。他能跟,一般我们说法身佛,恒沙寿命,恒沙劫,能比吗。这恒沙劫都是说得少的。后不倍上数,比恒沙都不知多多少倍,那就更比不上了。所以说,是故用短。
【是为昔果三义故粗】,过去的这些,他得到的果位,从这三个方面来说,都是很有局限性的,所以称为粗。【今】就说的是法华经。【因体广位高用长者】。应该他这里按理说用因体广,因位高,因用长,那个省略了。【会三为一】,会三教而为一教,把藏,通,别三教最终会合到一圆教。【收束万善。故言体广。不止界内无碍道中行。能出于界外。行菩萨道。故言位高。无碍伏惑。不止四住。进伏无明。故用长】。你看,这是从因上去讲的。第一个,因体广会三为一。前面这个三教,你这个因体他狭,你这个因就是这个因,他那个因就是那个因,六度就是六度,十二因缘就是十二因缘,然后四谛就是四谛。现在好,所有的最终的四谛、十二因缘、六度都统摄到什么呢?万善万行之中。合二为一了,所以叫体广。他不仅仅是在界内无碍道中行,而且能够出于界外行菩萨道。前面的因位呢只能在三界内,无碍道中行。九无碍嘛,前面说的,他没有出三界,他只有证果的时候才能出三界。这个时候他在因位上不仅仅能在界内了,他已经出界外了,已经到界外去了。
【行菩萨道。故言位高。无碍伏惑。不止四住。进伏无明】。他这个界外的无碍道,他伏惑不仅仅是伏什么四住惑,而且能够伏无明惑。前面不能伏无明惑,现在能够伏无明惑,所以说用长。【今因三义妙也】,所以最后总结出,现在这个因从三个方面来说,它都是属于妙。好,还有今果,从果上来说,【今果三义妙者。体广。位高。用长。体备万德。众善普会。故言体广】。前面是不具万德,现在是万德具足,这就真正成佛啦。【位至宝所。故言位高】。前面只到化城,没到宝所,是吧?位置是不是比他高啊,实际上高了不止一点点。我们说三百由旬,这个说法这个比喻是非常不恰当的。如果说前面三百由旬的话,就是声闻跟菩萨之间的距离远远不止三百。菩萨跟佛的距离更远远不止三百。知道吗?这个差得太多了,你修成这个声闻道阿罗汉,时间是很短的。最多花几十个小劫基本上差不多,最多几个劫就够了;你修成菩萨,那就得以恒河沙劫来计了;你要修成佛,那就是无量阿僧祇,甚至恒河沙劫。那根本就这个量,数学我们都不知道怎么算了,知道吗。有些地方就干脆说没办法算。这个时间反正是大家想象不到的长。所以说你这个三百由旬,五百由旬根本没有,这个距离,我们按照这么一分,实际上很不恰当。
【断五住惑。神通延寿。利益众生。故言用长】。能够断五住烦恼,能够什么呢,用自己的神通来延长自己的寿命,来利益众生,故言用长。但是这个神通延寿,佛也不会说没事自己现点神通,要活得长一点。佛看众生,众生的因缘还有,还有众生能够闻法得度,那佛他自然就能延寿,寿命就长。众生的因缘不够,福报都不够,佛就说,我现个神通,我故意就住世,永远不灭,没必要。他不像我们凡夫一样的,好像活得长,好像就显得你怎么能耐大一样的,不是这个意思。所以说我们说哎呀请佛住世,要佛要常住世。你光请行啊,你得自己好好修啊,你修得越来越好,更多的众生越来越有福报,佛一看,哎呀,大家既然这么努力是吧,看来我也不能着急走啊。多住几年吧,多住几劫吧,给大家好好说说佛法。一看大家,哎呀一看也就这个样子,算了吧。再学也学不出什么样子来,是吧,我跟你们的缘也就断了,你们也不用心的,我赶紧走得了。你看,释迦牟尼佛就八十年寿命,但是他是在五浊恶世,一般想长也长不了,为什么呢?在我们这五浊恶世,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众生的福报就是极其有限的。我们即使想请佛住世,估计多住个一天两天的,一个月两个月的,也许还是有可能。你说再住五十年,再活五百年是吧,歌词里面再活五百年,可能吗?你们能修出这个真正让佛住这么长时间的这么一种福报来吗,修不了。
那同样如果不是在这个五浊恶世,比如说我们转到在弥勒佛住世的时候,他那个时候,整个我们所有的这个世界众生福报大了,他能活八万岁,你那个时候可能延个几百岁估计也就比较轻松了。就像我们现在延个几个月一样的,或者一个月,或者十来天,就是这个意思,就是个概念。如果你是在其他的地方,比如说我们在西方极乐世界,哎呀我们都非常希望阿弥陀佛长久住世,虽然已经是无量寿了,再住一住吧。他多住个几十劫几百劫,我估计太容易。因为大家的福报大,所以请起来就容易。打个比方,你这个人有身份,你尊贵,你说师父你别走,我想供养你。那师父就留下来,给你面子,是吧。你一个普普通通的,师父你留下,我来供养你,结果你也没什么好供养的。当然这不是说看你贫富的问题,这就说看你这个人根器。师父我想跟你好好学,结果你一个字都不识。师父我想跟你好好学,结果师父给你讲完之后,你该干嘛干嘛去了。师父一看,那我还干嘛费这个神。一看,这个确实是个法器。师父,我想跟你好好学,师父就留下来。你是这种根器才能留得住这个善知识。你不是这个根器,你想留,师父也不留。为什么,留了也没用啊。你说着玩的嘛,说话是说大话,但实际上做不了这个事儿。
【今果三义故妙。即是一乘因果之法妙也】。当然有些话说的可能会比较俗一点,但是这个俗啊,有时候也就是一种因缘。说句实话。你在世间他这些东西就说不清道不明的。打个比方你说咱们这个北京佛教居士林,在全国都是很知名的,历史也是很悠久,以前也很多大德居士还有大德法师,都在这建设或者弘扬佛法。有时候请哪个法师来这里讲个课,人家法师多少肯定得给个面子嘛是吧,也挺不容易。实际上我们还挺感恩的,能请我来,我很感恩。打个比方其他地方一个小佛堂,也没有什么证,没什么正式的道场,没什么手续,法师我请你去说法。那法师就得衡量,去你们那边,你在哪个地方,你们道场正不正规,能听法有几个人呢,就三五个人还不够麻烦一阵子。这一看大家济济一堂,高兴啊,来吧,来多少次都可以。你一看,本身我在这里讲法,弄的不好外面这些其他的街道办事处或者什么其他城管还来抓人,宗教局还来过问,讲法都没心思了是吧。你不正规啊,随时就把你给取缔了。人家想怎么治你治你,那就没办法。所以这些都是因缘,你还不得不讲。当然咱们不仅仅有俗的,咱们还有雅的,咱们前面也说了是不是,我们要上得去下得来知道吗。佛法是要贯通的,并不是说我们一定说存在这个分别心,但是我们必须要了解世间的众生的因缘,世间万法的因缘,你这样才会顺着这个缘去做,顺着这个缘去做,你得到这个效率、效果是最好的。你要去反着做的话,那有时候就特别扭,弄得不好还弄出很多是非很多烦恼来。
当然有些情况是这样子,万一都没人听法了,哪怕有一个人听,这个人根机再差你也得去说,那是已经没办法选择,有办法选择的时候,那肯定我们相对选更好的因缘去做。那就你也不能去非议,有些人看不起我,你不平等,你怎么怎么着。实际上师父就一个身体,师父就这么点精力,也这么多时间,你说都分配,怎么分配呀。我们世间的都知道什么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你这钱也要花在真正有用处的地方,不要瞎花。也是要去衡量这么一种情况的啊,所以说世间也是这样子的。
【今古诸释,世以光宅为长,观南方释大乘,多承肇什,肇什多附通意,光宅释妙,宁得远乎。今先难光宅,余者望风】。今古,现在的包括古代的,所有来解释《法华经》的这些著述,世间的人以光宅为长,就是认为光宅法云他注释的是最好的,排在第一。智者大师没出来,他确实排在第一。智者大师一出来,完蛋了,这样说有点不太尊敬他,因为我们说得简单一点、轻松一点,对不对,他就不行了。观南方释大乘,南方的这些论师、法师来解释大乘经都多承,都是承僧肇和罗什,他们继承的是三论宗的这一派。因为那时候在南北朝的时候,南方的论师多重义学,他喜欢研究佛教的义理、这些经论啊,探讨佛的这种经义。北方的喜欢禅修,没事就打坐修行,不太喜欢研究这些经论的义理,各有侧重。
但是南方诸师呢,都是继承罗什这一派,僧肇这一派。而肇什多附通译,当然鸠摩罗什是他们的师父了。鸠摩罗什下面不是有四大弟子吗?僧肇是其中一个,僧肇、僧睿、道生、道融,称为四哲,最杰出的四位弟子,僧肇在其中又非常突出。有些居士可能我们在坐的都知道他写的一部《肇论》,《肇论》在中国佛教史上是非常非常有名的,即使在中国哲学史上,不仅是佛教史上,在哲学史上也有他相当的地位。当然是写得非常精妙了,从我们现在看来也是非常精妙的。什么《物不迁论》、什么《不真空论》、什么《涅槃无名论》、什么《般若无知论》,主要是这四部论,合在一起叫《肇论》,大家以后有时间想研究可以去看看。也不太容易看懂,我告诉你,主要是站在三论宗或者中观宗的基础上去理解的。但是呢,按照天台宗一看,他们不究竟啊,还不够究竟圆满。多附通意,什么意思呢?他们跟通教的义理是相通的,他们多依附的是通教的义理来说明这个佛法。
所以以前我在学天台宗的时候,然后呢,我们当时还有一位讲三论宗的导师,我们也去听他的课,他也知道我们这边在学天台,知道吗?他还经常忿忿不平说:天台宗你们太不够意思了,你们好像很瞧不起我们,把我们三论宗判为通教,然后你们自己是圆教,怎么怎么着。当然他也是表达自己心中的一种不满。但说句实话,确确实实他们的这个通教还是低不止一个档次,通教当然也能通圆教,但是他本教当教的义理的话,他确实差得很远。他主要是讲性空为主,般若性空学,虽然也讲中观,当然中观这个理论也是建立在这个空,这个基础上为主,他没有谈到常住的佛性,更没有谈到诸教之中的一种圆融的思想,所以他跟圆教的思想还是没法比。他动不动破邪显正,知道吗?破邪显正,你这个邪,我这个是正,那么有邪有正实际上不就有对立了吗。当然最终破邪之外别无显正,他也说,破邪就是显正,但是你不是还要显个正嘛。只说破邪跟显正是一回事而已,但邪和正还是有啊,他没有脱离对于邪正一种二元对立,知道吗?当然这里不多说了。就是对佛法这种视野,对于整个万法的这种胸怀来说,没有比天台圆教更圆满的。
华严宗也还算不错,但都还差那么一点点。当然其他学华严宗,读《华严经》的可能有点不高兴了。不是《华严经》,是华严宗,大家一定清楚,因为《华严经》里面也有圆教,但不是纯圆。有一部分是圆的,有一部分是别教。光宅释妙,宁得远乎。你看,罗什、僧肇也就是多附通意而已,光宅法云他难道比他们就更高吗?就这个意思。比他也差得不远。所以今先难光宅,余者望风。现在我们先把光宅的法云,他解释《妙法莲华经》里面的一些不究竟的东西给他分析出来了。把他给折服掉了,那么其他的人又望风披靡,其他人就不得不折服了,你还有什么不服气的吗?拿出你们之中最杰出的一个来作为代表,我们先研究研究,把他研究出问题了,其他人也就不用再说了,抓典型嘛,就是抓典型。
这里面都是讲这些教理的东西,比较深。我们看看。首先看,【因体广狭四难者】,前面不是说因体有广有狭吗?这就开始用问难的形式。【若谓昔因体狭为粗。指何为昔。若指三藏等可然。若指法华已前皆称为昔。此不应尔】。就是说你说过去的这些因体都是狭,他们是粗,不是广,不是妙,那么你这个昔到底是指何为昔呢,你这个时间,这些教是指哪些教呢?如果你仅仅指三藏教可以,如果你指法华以前的都称为昔,包括通教、别教,那就不对了。因为通教和别教里面因体并不狭也并不粗,它有广,也有妙。
何者,我们看看,【般若说一切法。皆摩诃衍。靡不运载】。这般若经说一切法皆是摩诃衍,皆是大乘佛法,没有不运载的。【思益经明解诸法相。是菩萨遍行。华严入法界。不动祇洹。净名一念知一切法。是为坐道场】。就是这几部经:《般若》也好,《思益》也好,《净名》也好,乃若包括华严也好,华严时、方等时、般若时这三时的经典,都说什么呢?【无所不收】,一法就是一切法,一切法就是一法,难道他的体还会狭吗?这里说的一切法皆摩诃衍,这个摩诃衍就是大乘佛法,实际上就是成佛的法门。就是说没有把一切法他是当作分别对待的这么一种性质来分析的,而不是你这个是声闻法,这是人天善法,这是大乘佛法,没有。人家说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法皆是摩诃衍。人家的体多广啊,你还说人家体狭,好意思吗,不好意思。一切法相,菩萨遍行。菩萨要遍行一切法相,法相是没有区别的,虽然有种种。这里说不动祇洹,入于法界,这是《华严经》所说的,这个祇洹应该叫祇园精舍,他不动不离开这个祇园精舍而能入整个法界。一及一切,一处及一切处,佛的这种功德神通不可思议。《净名经》里说,一念就能知一切法,是为坐道场。在一念心中就能知道一切法,这是什么样的一种功德,一种智慧呀?你怎么说它是因体狭呢,它应该广才对。
【若为是狭。若言今因体广】,如果你说现在这个体才是广,【那忽言法华明一乘是了。不明佛性是不了】。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光宅法云里面,他有时自相矛盾。他说《法华经》因体是广,他有些地方又说,法华明一乘的时候是了义,不明佛性的时候是不了义,自己打自己的脸,有点这个意思,知道吧。【那复言法华明缘因是满,不明了因是不满】。明缘因佛性是满,不明了因佛性就是不满。实际上三佛性都是一佛性,我们把它分为正因佛性、了因佛性、缘因佛性。你不能说它明缘因佛性的时候是圆满,说它没有说了因佛性它就是不满。【那复言前过恒沙。后倍上数。犹是无常因】。前倍恒沙这都是《法华经》里面说的,后倍上数,就是佛的寿命,用恒河沙,甚至用恒河沙这个劫数都没法说明,后倍上数。犹是无常因。【既以无常因。那得常果】,因都是无常的,果怎么能够有常呢?【因果俱无常。此无常人。那见佛性】。因果俱无常,最终不可能见到常住的佛性。所以这里面实际上也就说了,他这个果体也是狭。
【非了义。故体不收行一。非满字故。体不收教一。非常住故。体不收人一】。应该是这么念。既然不是了义,那么它这个体就不能收行一;既然不是满字教,所以它这个体就不能收教一;既然它不是常住的佛性,所以它体不能收人一。【不见佛性故,体不收理一】,就是说他这个讲《妙法莲华经》的时候,除了有了义之外,还有不了义。既然是不了义,说明它体不收行一,它体不够广,它不仅仅有了义教,还有不了义教。那应该有体广之外还有什么呢?体狭。所以它不能收行一。非满字故,它除了有满字教之外,还有半字教,所以体不能收教一,这个教不仅仅是满字教,还有不满字教。非常住故,体不收人一。这不仅仅是常住佛,不仅仅有法身佛,而且有其他的应身佛。不见佛性,既然不能见到佛性,那体就不能收理一,佛性都没见到,真正的真理,真正的理性,他就没有见到,不能收。
【当知今因。狭中之狭。狭。则是粗】。如果是这么个说,那么现在这部《法华经》中它也有狭。狭,既然是有狭,就是粗,那你怎么能说它不是狭是妙呢?不是狭是广呢?不是粗是妙呢?【昔体既广。昔还是妙。此一难已知粗妙。薳复具作后难耳】。这就说了,昔体是狭,现在我们破了它,昔体之中不仅有狭,而且有妙。他说今体是广,现在又破了,今体不仅仅有广,按照他的说法,今体之中还有狭。那他所说的这个三狭三广三妙,什么三粗三妙就不成立了。此一难就已知粗妙,就从这一种问难,就已经知道他这种粗妙就不成立了。薳复,还更要做其他的后面的问难,就没必要说了。
我们还可以说,当然。今天就不说了,我们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差不多时间到了。后面主要就是破光宅法云,显出我们真正应该怎么去理解《法华经》真正的妙理。为什么要去破呢,实际上还就是说,破除我们众生对《法华经》的一些疑惑。什么才是真正的妙?怎么去理解这个妙?所以说真正一部《法华经》,最关键的核心就是妙法这两个字,而且最关键是讲怎么样的法才是妙,怎么才能称得上真正的妙。如果没把这个妙搞清楚的话,真正的佛法,最无上的佛法,你就没有真正的理解。当然我们现在说,你要真正理解这么多的妙确实也不容易,但是起码得理解到一定的程度。
好了,今天就不说了,这里面还有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问得也挺让我为难的。当然问得都还不错,但是这些东西,我们都是讲这些道理,直接给大家这样念的话,大家还不一定搞得特别清楚。
第一个问题,我简单回答一下,时间也挺紧张的。(阿弥陀佛!师父吉祥!《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一上,玄义第13页第一行,)你看,都分得还很清楚。(里面说:【分别十二因缘心生。即有六道差降。分别心灭即有四圣高下。是为教相。兼于开合也】)。光听这句话大家都得好好看看,光看这个书,看书也不一定都懂。(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用空观来破除因缘和合,结果就可以了分段生死,里面有这样的意思吗?没有执著了,六道就没有了?)他表示疑问,是不是这个道理。(叩请师父慈悲释疑。至诚感恩!)
【分别十二因缘心生。即有六道差降。分别心灭即有四圣高下。是为教相。兼于开合也】。这里主要讲的是十二种因缘。 十二因缘心生,那么就有生死轮回;十二因缘如果没有生,灭了,这个心灭了,那就出离生死轮回。有生死轮回,就有六道差降,这个六道差降就是高低,就六道轮回。当然这个生看你怎么生了,比如你生得烦恼重,造的业重,那六道之中肯定就是恶道;如果你生得烦恼比较轻,造得恶比较少,反而造一些世间的善比较多的话,你就生到六道之中的善道,反正都不出这个六道。因为这心最终有生,看你生的是善,还是生的是恶,是善生得多,还是恶生得多,这个十二因缘。前面讲过十二因缘,从无明开始一直到老死,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心生则种种法生,那么后面呢,好,心灭则种种法灭。如果你是顺着十二因缘去观的话,就会有生死;如果你逆着十二因缘去观察的话,就能灭生死,出离轮回。你顺着十二因缘,无明生则行生,行生则识生,识生则名色生,然后六入一个一个,一直到老死,我们反过来知道,一切生的根本,最终从老死反过来推,推到无明是根本,你要破除无明,你要让这个无明灭。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六入灭,我们经常放生大家都不知念了多少遍了 ;无明生则行生,行生则识生,就这样的,一个生一个,一个灭一个。所以这里实际上就从十二因缘法来说,他这种生灭的不同,决定了你有生死轮回,还是能够超出生死轮回。
后面的四圣高下,四种圣人,声闻、缘觉、菩萨、佛。你灭的烦恼越多,灭的无明越多,那成为圣人的位次就越高,你只是灭见思惑,声闻、缘觉;灭尘沙惑,菩萨;如果把这个无明惑全部给灭了,成佛了。这就是佛所说的教法。这段话就是用空观来破除因缘和合,这不仅仅是空观了。三观都有,说句实话三观都有,哪是空观就能全部破的了,空观最多声闻、缘觉,是属于空观。到菩萨阶位就有假观了。到佛的位置,中观一定得具足。所以说对这个灭的话,理解就不一样,有些人灭就灭了他,有你无我,有我无你,把他消灭掉。实际真正佛法最高境界不要消灭,根本就没有灭,叫无生亦不灭,八不中道嘛,不生亦不灭,不断亦不常,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这个无灭而灭才是最高境界,你用这个来对治那个,把这个来灭掉那个,那是比较蠢的法,比较低的法,到最终的话我们当体即空。比如我们开始说析体空,把这个东西分割了。比如说这个电脑是怎么组成的,有键盘,有鼠标,还有屏幕,现在把它拆了,哪有什么电脑,这是笨的方法。
现在不用拆,因为这个电脑本来就是由这些东西构成的,构成的当下不用把它拆掉,没有了,它当下就是空的,它肯定就是性空的。为什么呢?缘生就是性空,当体就是性空。因为它是缘生的,如果它体不空的话,它就不要这些东西构成,不需要因缘而生了。即然是因缘生的那就是性空。既然是性空,那就没有生,这个生是假的生,知道吗,不是真的,哪里有真的生呢,有没有真的生呢,没有,所以佛教最终叫无生。即然是无生哪还需要灭呢,大家经常讲的灭,最终不要灭,要灭的话,永远灭不完。你今天灭他了,他明天灭你,知道吗,这就叫轮回知道吗。有这个生灭心的话你永远灭不尽的。到最终只有没有这个生灭心的时候,才能真正地无灭而灭,自然没有了。
所以这是佛法对这些东西的理解。这个空观也是,空中有假,空中有中,空不仅仅是空,空具备一切法,大家明白吗。这个是佛教真正讲的空义,有些人理解这个空就是说,哎呀没有了,空掉了,或者自性空。不仅仅是自性空,性空之中还有什么呢,还有缘起,明白吗。这才是更进一步地去理解这个空的意思了。甚至呢也没有缘起,也没有性空,这才是最第一义的所谓的空的道理。非空非有,这才是真正的空。所以就是讲没有执著,六道就没有了吗,没有执著当然你就远离六道了。你不能说六道没有了,不能这种话说出来。就说你跟六道没有缘份了,你不会再沦落到六道之中了。你说没有了,六道实际上还是有,这个六道不属于你而已,属于别人。没有生灭了,这世界就没有了;没有烦恼,这个三界就没有了。不会,三界还有,但它有,跟你没什么关系呀。它不是你的世界,你的世界是佛国,是净土。
好,这是这个问题。下面第二个问题。这个第二个问题也不好回答,是一个人问得吧,我看这个前面后面都一样的。(阿弥陀佛,师父吉祥,师父慈悲)。你看和前面开头是一样的。(《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一下玄义第16页中间所说四悉檀中云:【四善根内外凡隔别是世界。暖顶是为人。总别念处是对治。世第一法近真是第一义】。伏请师父说为垂哀悯,)哎呀说得这么,不要这么客气啊。(略为展开复议四善根与四悉檀的对应关系。)
四善根,暖顶忍世第一嘛,这不仅仅是说的四善根,当然包括内外凡两个位置。当然说到位次的话就比较复杂了,它实际上用四悉檀来对应在三藏教之中没有超凡入圣之前,你在凡夫位上修行的位次是怎么对应的。这句话比较长,大家听清楚没有啊?藏、通、别、圆四教,这里所说的是三藏教。三藏教之中不说圣人的位次,只说凡夫的位次。那么这个凡夫的位次有内凡和外凡。这个内凡外凡也好,他跟四悉檀之间是怎么对应的,这么一种关系,我们看看啊。四善根内外凡隔别是世界,内凡和外凡之间是有差别的,他说的是世界悉檀。我们去理解这个世界悉檀,那么这个四善根之中的暖顶是为人悉檀。暖位和顶位是为人悉檀。那么总相念,别相念,还包括四念处,总别相念,这是对治,是属于对治悉檀。实际上也可以包括五停心观啊,都是为了对治。对治比如说我们多贪众生是不净观,怎么对治你这个贪的烦恼;多嗔众生慈悲观,对治你这个嗔恚的烦恼。后面世第一法是第一义。当然这是大概的一个比较,在不同的修行阶次它是怎么对应这种不同的佛法的。就是再怎么说,所有的佛法归结在一起不出于这四个类型。一个是世界悉檀,世界悉檀是随众生的乐欲而说,众生的乐欲他是在世间这个角度去说的,他不是出世间法,是属于世间法的。因为众生的乐欲都是贪图世间的一些东西,贪图世间的这些善法,人天之法,这个也得说,所以佛教里面不是有人天乘嘛。再往上,为人悉檀,世间的善根具足了,有些人开始就要发出世,要解脱,他有出世的善根,所以佛就给他们讲这些法,培养他们的善根,这是为人悉檀。为人悉檀修到善根的时候,说实话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些烦恼啊,这些障碍啊,就出来了,所以佛要给他们说对治的法门,对治悉檀。你不修行的话,这烦恼还不太容易出来,实际上也有烦恼,烦恼一大片,但是你感觉不到,知道吗,你修行了到一定的时候,这些烦恼你就能看得到了,它就来起破坏作用。这个时候就要有对治悉檀,分别来加以对治。对治悉檀对治到一定的时候烦恼越来越少,最终会证到第一义悉檀,得道,这是第一义悉檀,最终究竟的。所以实际上我们看看就是这样,佛法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啊,第一义悉檀,四教各有第一义悉檀,以前都讲过,藏、通、别、圆四教。
我们现在实际上比如我们拿西方极乐世界来做个比较的话,它也具有四悉檀。一个是净土,一个是秽土,建立西方极乐世界,我这个世界只有快乐没有痛苦,是长寿的,是无量寿的,没有生死,世界有种种依正的庄严,实际上这都是说的什么?世界悉檀。跟大家说什么五根、五力、三十七道品,基本上都是以为人悉檀为主的。当然了三十七道品里面具体有对应的,怎么去破除我们的这些烦恼,怎么去解决我们自己的一些无明无知,这就有对治悉檀,最终让大家都到西方极乐世界为了什么呢,不是为了了生死,而是为了让大家都要成佛,这就是第一义悉檀。所以很多人把这个第一义悉檀忽略掉了,以为大家都是逃避生死,这个世界太苦了,我们都到西方极乐世界享福去了,不是那么容易,他是开启了有这么个方便。众生都怕死嘛,谁不想长寿啊,谁不想永恒啊。所以建这么个世界,所以世界悉檀是最重要的一个。佛接引众生的第一个方便,就是世界悉檀。但是你到了世界悉檀这个角度,你发现那个世界和这个世界实际上不一样,就他在那个世界悉檀里面实际上就已经包含了后面的三个悉檀。所以我们这么一理解,整个净土宗的位置一下子就高了。不像我们说的你这个人太自私,你这个人只愿意享福,不愿意受苦。你这个人都不顾我们,不顾家里人,你就自己往生了。刚开始谁都会有自私,但是往生之后呢,就不一样了。刚开始的时候是稀里糊涂,去了之后,高兴啊,喜出望外。
但是真正能够完全理解的,你不能按这种普通的根器的人去看净土宗,而是要站在更高的角度,根器更利的人,更有智慧的人,甚至是要站在佛菩萨角度去看这个西方极乐世界,看这个净土宗,你才能真正完全地去理解、去了知净土宗的一种方便和真实之间的一种对应,知道吗。他能把方便发挥到极致,这就是最了不起的。所以按照天台宗去理解,弥陀净土它最优等的地方,不是它的最圆满最究竟的,每个教都有最圆满最究竟的,它的殊胜之处能够把方便发挥到极致。它的门槛最低,它能够普度众生,让众生费最少的时间,花最少的力气能够了脱生死。但是了脱生死之后,虽然起点低,到那边他就没有生死。当然到那边要花很多的时间,那不管,先生到净土再说。你在这边,太难修了,你自己怎么了生死啊?所以说我们要度众生,你就要花这些力气,要做好服务,说得不好听一点。把服务做到位,一个众生都不能少。让众生哪怕以最低的标准,只要他能及格到60分,立即就录取。你不能说必须要考80分,要考90分,我们要择优录取,怎么怎么不能这样的条件,只要达到我的及格线通通录取。你这个题目还不能出得太难了,大家能答出来就去了。去了之后继续修呗,你读预科班也行,不一定直接读本科班,这多好啊。当然这样老师就费心了,学校校长就费心了,说实话,你看我什么学生都收进来了,学校分很多部啊,哪些部啊,四部,四种净土。
四种净土里面最难教的就是我们凡圣同居土的这些弟子,其他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比较容易教,素质高,起点高,凡圣同居土太难教。所以我们在这里可以感受一下,真正为什么说净土宗了不起,阿弥陀佛的慈悲、他的愿力、他的智慧,对我们众生痛苦的一种体贴,没有其他的法门能够超过的。所以我们学这个天台宗,学这个《法华经》的话,反过来又可以重新去认知我们这个西方净土的一种殊胜、一种圆满。所以我们学做人也好,学佛也好,都应该养成这么一种见识,我们不能看一些表面现象,人与人之间也是的。进入佛门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何苦相互去为难对方呢。就像以前一个老和尚说的,我们出家人都很不容易了,何苦去为难对方呢。老去说你这个做得不够好,你这个做得有问题。相互之间总去指摘,我们好不容易进入佛门来了,为什么不能相互之间去鼓励多赞叹呢。老说你这个人脾气太差,你这个人分别心太重,你这个人太怎么怎么着,不能这样子。那没有进入佛门的,我们都还要慈悲,要包容呢,进入佛门,人家已经很不容易了。
我们都是带着很多业力呀,背了很多债的人到这个地方来的,不是想修就一定能修好的。所以大家得有这样一种胸怀。你看佛会放弃任何一个众生吗?佛会瞧不起任何一个众生吗?不会的,永远都不会的。那我们在往其他地方去想也是一样的,不同的宗派,不同的法门,不同的道场,不同师父座下的弟子,都不应该相互之间去什么呢?去是非。这样的话才是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都应该有一种很高的胸怀、一种气度去看这些东西,你才不把这些当回事。你这个人没有胸怀,天天就斤斤计较这些事。没有境界的人,没有涵养,没有眼光,所以学佛都从这些地方去学习。《法华经》就是这么一种胸怀。说法华是圆教,实际上最终一切法都是圆教。
法华只是教给我们一种思维,圆教是怎么看待一切法、一切众生的。他为什么是圆,圆的思维、圆的理解、圆的智慧,到底是什么样?如果你能理解到就好了,法华教会了,不仅《法华经》是圆教,其他的一切教一切法都是圆教。因为你会这种思维了,你已经具备这么一种胸怀一种智慧了,大家明白我的意思了吧,讲一个法不仅仅是讲这个法,而是把它内在的这些精神、本质的东西给说清楚。然后你通了这个之外,其他的东西都能触类旁通,一路通时路路通,一切万法尽圆融。那就好办了,你这个学佛就不会走错路了。
好啦,今天你看又说了一大堆事情,最后我们大家一起合掌,做个总的回向。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罪障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
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
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合南圣众。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好,今天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十一)
各位同学,各位同修,大家早上好。阿弥陀佛!时间一晃又是两个月,两个多月过去了,距离咱们上次七月初上学期最后一堂课,两个多月很快就过去。现在也是最好的一个季节,秋天,咱们还是回到维摩讲堂,继续来学习我们这一部极其殊胜微妙的《妙法莲华经》。
上个学期我们是刚开始讲,讲到这个妙法。什么才是妙,当然这里例举了就是在智者大师之前的,不是天台宗的,但是是其他的这些学派,比较有代表性的,专门来解释《妙法莲华经》这个妙的几位法师。其中又是以光宅法云,就是我们说的法云法师,光宅法师,很有名的。在南京那边,那时候属于南北朝嘛,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位法师大德。应该在智者大师之前,他对《法华经》的这个解读、弘扬,也是举世所公认的。但是当然到了这里的话,我们还是说,他可能还会具有些不太完备的地方。是以他理解这个妙,到了天台宗智者大师这里,觉得还不够完美。所以上节课给大家讲了,说他这个妙不是真正的妙义,说是妙实际上还有粗,实际上就问难他。就是通过这个对佛理的一种推敲,一种探讨,我们怎么更好地去把握,释迦世尊讲这部《妙法莲华经》的本义。
上次我们讲到这一段,什么【昔体既广。昔还是妙。此一难已知粗妙。薳复具作后难耳】,就是后面还继续问难他,就是借上面这个话题,接着往下走。
下面我们看这个《玄义》正文,【因位高下四难者。般若是无上明咒。无等等明咒。上人应求上法。因教则不下】。是从因位,当然因位,虽然是说没有成佛的位置,从因位开始修,因位呢有高有下。般若,他这里例举什么呢,就是在前面的非《法华经》的这个说法时间,说的《般若经》,他说前面的昔都是粗,只有《法华经》才是妙。现在反过来说,过去所讲的非《法华经》的这些经典,也不仅仅是粗,它也有妙。就是说你这个前面说的不成立,你说《法华经》是妙,前面都是粗,但是我看前面也不完全是粗啊,前面粗中可能还会有妙啊,他就说《般若经》。般若我们所熟知的《心经》,咱们最清楚的、最熟悉的,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是咒,是吧?
这个上人应求上法,什么叫无上啊?只有佛才是无上。他是最高的,他是极位,在他上面没有更高的果位了,所以叫做无上,所以佛也叫无上士。那么有上士是什么呢?大家都学过,有上士指什么?叫菩萨,菩萨叫有上士,因为菩萨上面还有佛啊,只有佛才叫无上士。无等等,只有佛,没有谁能与佛相等,无等等。上人应求上法,既然是这样的话,是上人都属于菩萨这个根机的人,才能最终去修这个法门,最终也是为了成佛的,那么在因地的这个教位,就是般若教,它不应该属于下,它属于上,它应该属于高。那既然是高的话,它应该是妙才对,你怎么说它是粗呢?这是说的《般若经》为例。
当然在《法华经》之前不仅仅讲《般若经》,还讲了其他的,比如说这里说【大论云】,大论就是《大智度论》,专门解释《大品般若经》的。里面说,【菩萨出三界外。受法性身。行菩萨行。因位则不下】,这里也是说这个因位,位置并不低啊。前面是因教,大家看着啊,这个字眼不一样,说的是教,从教理的方面说,它是属于高;这里说是说因位、位置,实际上这个位啊,后来发现这个可能是有点误,应该是叫因行,大家改一下,行为的行更加的准确,不是说位置,在因地的修行。
为什么呢?他说了行菩萨行,大家看一下,行的菩萨行,菩萨出三界之外,三界之内是什么呢?是凡夫。三界之外,有声闻,也有菩萨,但是声闻指什么呢?断界内的生死,他算是出了三界了,欲界,色界,无色界,但是三界之外,我们以前讲过,还有什么烦恼啊?还有烦恼,还有尘沙烦恼,还有无明烦恼,都属于界外之惑,界外的烦恼。你只有出了界外的烦恼,属于菩萨,最终才能出界外烦恼,受法性身,成佛。那声闻他就做不到,他只能出三界之内,但是三界之外呢?有些人说,出三界之外难道还有个什么地方吗?实际上三界之外只是这么个说法,一个名词而已,就说大家不要以为出了三界之外,好像就已经成佛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什么时候把界外的这些无明烦恼、尘沙烦恼都断尽了,你才是成为无上觉,成佛。行的是菩萨行,既然是这样的大行,怎么这种因行,你怎么属于下呢,它应该叫不下,应该是高才对啊,所以他说第二个,一个教高,一个就是行高。再往下还有,【净名叹菩萨德。近无等等佛自在慧。十方作魔王者。皆是住不可思议解脱。则因人不下】,这是举什么呢,《净名经》,也就是《维摩诘经》,里面赞叹菩萨的功德,接近于无等等佛,就跟佛接近了,很快就要成佛了,当然这都是属于等觉菩萨了。
十方作魔王者,皆是住不可思议解脱,当然这话说的可能有点过了啊,十方魔王,全部都是住不思议解脱的这些大菩萨吗?不可能。实际上应该用什么呢?多是,有很多都是住不可思议解脱的这些菩萨示现做魔王,并不是说全部都是,大家千万啊,所以说有的字眼,大家看经啊,如果不去仔细思量,或者不去参考的话,就可能产生误解,然后相互间就说,哎呀,你看经上都说啦,这些魔王都是菩萨变现的,他们都不是魔王。那世间没有魔王,都是菩萨,都是佛。不可能,不可能的。还是有很多也是真正的魔王,也有。不然的话在佛经之中就没必要说,这魔王怎么怎么坏啊,怎么怎么让众生沉沦三界啦,怎么去控制操控众生啦,成为他的魔子魔民啦,就没必要说这个话了。
住不思议解脱,当然都是叫什么,地上菩萨,最少是的,甚至得七地、八地以上的菩萨。他要具有这样的一种功德,他才可能示现做这种大魔王。当然当大魔王,他背后的身份大家都知道是大菩萨,是吧?可能他就说真正用佛法,有时候众生根机不行,他只能用魔法、用其他的法先把他摄取。人都当我魔子魔民,那最后再进行变化,再转正嘛,也行啊,拨乱反正。大家,哦,原来你不是魔王,你开始是故意方便来善巧,或怎么样的,当然实际上这条路非常漫长,比较难。则因人不下,这样的大菩萨,他怎么属于低位的菩萨呢?属于低位的这种修行人呢?是吧?因人,这是从人上去讲,说第一个是教,第二个是行,第三个是人。
后面还有一个,我们继续看,【净名云。虽成佛道。转法轮。而行菩萨道。又云。诸佛秘藏。无不得入】。一个是行菩萨道,一个是诸佛秘藏,【则见理不下】,都是为了让众生最终成佛,见诸佛三德秘藏,所以从这个道理来说,它也是属于高啊。
所以说最终来进行总结,【如是因位。四一皆高】,哪四个一啊?教、行、人、理。教一、行一、人一、理一。四一皆高,这四种法都是属于高的,四种都是属于高,说明它是妙。那过去这些《净名经》也好,《般若经》也好,什么什么经也好,它不仅仅有粗,它也有妙啊。【云何言粗】,所以说你为什么说它是粗呢?
好,下面是反过来说现在,先说过去,反驳他过去说,这些经典都是粗,它是不成立的,它是有问题的,有瑕疵的,有漏洞的,我们把它全部都给攻破了。现在说现在的《法华经》是属于妙,那我也跟你探讨探讨,你所理解的妙可能也不完整,也有问题啊。
【若言今因位高者。教那忽是第四时。位那忽住无碍道伏无明。人那忽是生死身。非法性身。理那忽无常。不见佛性。当知今因。皆无四一。其位下而粗。昔因具四一。高而妙】,大家知道的,其位下而粗,说的是这一段。现在也说这四个方面,从教、从人、从行、从这个理都说了。
因位高,首先看,教那忽是第四时,就是说光宅法云你又说《法华经》它是妙,但是他又把它判教判成第四种教。他法云判教的话,也分成五个时,名字跟法华,这个天台宗判教是一样的,但是具体这个名字、内容不一样,数字相等。第一个教是叫什么,有相教,有相,有相貌的相,有相教。第二个是无相教,第三个是什么?褒贬抑扬教。第四个就是《法华经》这个同归教,同归华藏玄门,就是这个同归,第五个叫常住教。常住教是《涅槃经》。同归教是《法华经》,就属于同归教。那好,你又说它是妙,你又把它只是归纳到第四时,实际上第五时才是圆满。在他的这个判教系统里面,那你说它怎么叫做真正的高呢?比它上面还有更高的,还有个常住教呢。你只是同归教,人家涅槃还比你高呢?所以说你因位还不能是真正最高的。
位那忽住无碍道伏无明,这个位也是有点那个,应该叫行,住在无碍道去伏无明,无碍道上面还有解脱道。比如小乘里面它有九无碍、九解脱,你这个只是无碍道,离解脱道还离得远呢!你怎么说你的行是最高的呢?那你还不是很高。
人那忽是生死身,非法性身。这修行的人,比如说听《法华经》的人,还都属于生死身,以二乘声闻为主,舍利弗也好、目犍连也好,佛的这些声闻弟子,还是属于生死。他虽然断了界内的生死,还有界外生死。他不属于大乘的菩萨,他还没见到法性呢,是吧?所以这些人也不是最高的人。当然也有菩萨在听法,倒也是真的。但是我们知道,《法华经》的当机众是谁呀?最当机的、最对机的是谁呀?舍利弗啊。舍利弗智慧第一,他这个智慧第一是阿罗汉里面智慧第一,声闻之中智慧第一而已。
理那忽无常,不见佛性,他没有谈到常住佛性,他还属于无常,当然他也不完全是无常,他就举出里面有无常的一面。既然没有谈到常住佛性,那你从这个理上哪是最高的呢?
当知今因,就是现在的《法华经》,从因地来讲,因位来说,这是四种法。教、行、人、理,皆无四一,都不是最高的。其位下而粗,那它就不是妙,它是粗了。
反过来昔因具四一,具足四一,反而是高而妙。
他就指出这个光宅法云对这个妙字的阐述,其中存在漏洞。你说他以前这些经典确实有粗,但它不完全是粗,它也有妙,你怎么完全把它归到是粗呢?而到现在这个经典《法华经》,它不仅仅有妙,按你这个理解的话,妙中还有粗啊。
当然这么一说的话,大家可能会有点发蒙,怎么办啊,这好,你老是说《法华经》,天台宗也说《法华经》是纯圆独妙的,是吧。?但是《法华经》说纯圆独妙这个妙呢,它并不完全排斥在《法华经》之前的其他的经典也有妙的含义。只是不纯圆,不独妙。除了妙之外呢更多的还有什么呢,粗。只有《法华经》才是独妙,只有妙没有粗,那按他这里理解,《法华经》也应该有粗才对呀,但为什么到天台宗这里,欸,经过智者大师这么一宣说,认为它就不是粗呢?粗最终都全部成了妙了呢?
当然这里我们就没必要提前给大家来讲了,到后面可能会说的。什么才是真正的妙?实际上这里可以简单地说,就是妙有两种意思,一个是相待妙,一个叫绝待妙。如果你总是在这个相待粗妙上面去分别的话,你这个妙不是真正的妙,你这个妙是相对于粗而成立的,而建立的。那么这个粗如果不在了,那你妙还在吗?就是你是属于因缘法,相待法,你这个妙不是绝对的,不是真实的妙。只有说到绝待妙的时候,才真正反映出天台宗对于《法华经》的一种解读。它为什么是属于圆满的,属于无上的这么一种理解。
没有粗,只有妙,粗就是妙,妙中也有粗,但是妙中也有粗不是这个意思啊,全部都是妙了,妙中就已经把这个粗融入进去了,我们叫什么呢,开权显实,开粗成妙。就经过开示之后,打个比方大家都开悟了,本来大家都是粗人,都成妙人了;本来都是凡夫,成菩萨了,都是从因位立即就进入果位了,那么这个因位的凡夫还存在吗?没有了,大家都成菩萨了。但是没有经过开示后,没有经过开示悟入之后,凡夫还是凡夫,菩萨就是菩萨,凡夫跟菩萨之间永远是有距离的。
所以到《法华经》,它为什么与众不同就在这个地方。它能让凡夫变成菩萨,变成圣人,这才是真正的妙。但是其他的经典,就不具备这个特色。这是跟凡夫说的,你们慢慢修吧。你们修五戒、十善、四谛、十二因缘,先解脱再说。这是跟声闻说的,这是跟菩萨乘说的,分门别类。到《法华经》这里呢,好,凡夫也好,二乘也好,声闻、缘觉、菩萨也好,全部都让他最终成佛。佛只有一个目的,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让所有的众生都成就无上佛道。当然并不是说立即就成佛,但必然是要成佛的。
而其他的经典不一样。你比如说,得个什么法眼净啊,得个什么神通啊,得个什么宿命通啊,或者得个什么什么阿罗汉道啊,须陀洹,经常有,他不说你直接成佛,我都是为了成佛,不一样的。当然有些经典也属于大乘经典,比如说,就是让你做菩萨,就是让你成佛的。好,成佛那也好,他都是大根器的人。其他的这些凡夫又没有什么,没资格了。到《法华经》这里,没有一个人是遗漏的,都可以成佛。当然实际上还是有前提,为什么,就是大家因缘已经成熟了,可以听闻《法华经》了,所以佛就把这个妙理说出来了。
但实际上这个妙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真正用得上呢?实际上这里还是存在着一个疑问的,也不可能。为什么它有当机众,是吧,又有结缘众,又什么影响众。真正只有当机众,才能真正开悟证果。什么影响众啊,什么其他的结缘众,那就等待后来,你以后还再继续听。一次没听明白没关系,以后再听,听二次三次,听无数次,不相信你不成佛。一直从什么大通山王这个如来,是吧,一直到现在,听了都无数遍了,有些都已经成佛了,有些可能成了菩萨,有些可能刚刚开悟的,都有可能。根机不一样,大家起点不一样。
实际上就像咱们今天在这里,大家都是在这个时刻,此时此刻大家因缘相同,表面上看是一样的、平等的,都在学《法华经》,但是谁知道你前生是在,有些人前生可能就已经听过不止一次两次了,有些人可能前生就还真的没听过,到今生可能是第一次,也有可能。但是说第一次,说句实话实际上很少,我觉得大家都是因缘很深厚了,应该是不止听过无数世了,今天又来听了。你要真正碰上第一次才听的,我估计是中大奖差不多,这种人是极其罕见的。因为你前面没有一定的这个福德资粮,你今天要听《法华经》的这个资格,、这种因缘都不具备。
但是你说我资历多高,我以前修行多好,也不可能,是吧。不然也不会今天坐到这里听,可能到西方极乐世界听阿弥陀佛讲,或者在释迦牟尼佛的常寂光土也好,实报庄严土,你是以圣人的身份去听,你不是一个凡夫,而且是在娑婆世界听我这么个凡夫的法师去给大家讲。能讲之人,能听之人,那肯定都是什么呢,我们说段位比较高的人,境界高的人。但现在都是这个模样,你想想,肯定也就是刚刚起步不久。你不说,噢,我已经听了无数劫了,肯定不是。可能听了几辈子,或者多少辈子了,如此而已。
所以大家就不要胡思乱想,哎呦,可能我就是再来人了,说不定,我自己现在已经迷糊了,是吧。菩萨也会这样,阿罗汉也会这样,是吧,隔阴之迷。我什么时候突然一醒过来,一看,哎呦,前世可能都已经证过果了,是吧。不能做这种美梦,知道吗。你就老老实实把现在做好。学佛的人就怕学来学去,就老是这样的胡思乱想。人都得踏踏实实,是怎么样就怎么样,过去的事情不要再说,你感恩就行了。
但不要去胡思乱想,猜测,觉得怎么怎么着。佛都已经可能给我授过记了,我今生再来而已,怎么怎么着。听了经典里面是经常这样子,已经在什么诸佛无数佛面前已经植种善本,怎么怎么,今生才有缘。谁知道佛是以什么形式出现的。我估计也不是见的真佛,或者是化佛,或者是其他凡夫,变现的凡夫说的法,你也没那个因缘,是吧。如果你真是已经到了无数佛国,亲自见佛,聆听佛法,你早开悟了。所以这个佛字,怎么去理解,大家有时候也可以去推敲推敲。不要来,啊,一下高兴的,大家一下都受到极大鼓舞,鼓舞的让自己的头脑都已经发热的,都已经发烧了,是吧。那就不对啊。
好,我们再往下啊,【因用长短四难者】,前面是因位,这现在是因用。因位有高下,因用有长短。【释论云】,释论云也是《大智度论》云。【处处说破无明三昧。是教用长。是事不知。名为无明。佛一切种智。知一切法。明无明无二。若知无明不可得。亦无无明。是为入不二法门。是则行长】。
我们先看第一句,先看教长。释论云,是《大智度论》,属于般若系的经典,处处都是说破无明三昧,破无明就是成佛。所以它从这个教的用方面,它是长的,不是短的。
是事不知,名为无明。我们什么事情都不知道啊,这就叫做无明。而佛一切种智呢,能够知道一切法,他就属于叫明。但是从根本的意义上讲,我们从理性上讲,叫明跟无明,本来就是不二。体性上,明跟无明没有任何差别,你知道,不知道,你本来具备知道的这种智慧,只是被这些烦恼,被无明覆盖而已。如果把这些烦恼去除掉了,你什么都应该知道的,本来是。
若知无明不可得,亦无无明。我们不是念《心经》里面,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是吧,无明不可得叫无无明。后面这个无明是个词,前面这个无,叫不可得,实际上就这个意思,翻译过来。无明不可得,无明尽亦不可得。无无明尽,是吧,后面这个无明尽是什么呢?就是说成佛亦不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不可得。有些人说,哎呦,我成佛了,成佛算什么呢?成佛也了不可得。无明不可得,明亦不可得。无明尽,就是无明,。没一个什么东西真正可以得的。
为什么呢?本来体性就是空性的。凡夫是空性,佛也是空性,你明白了空性,证得了空性,这就是佛。并不是你说证得了,就得到什么东西,你就知道这个道理。凡夫不知道这个道理,没证到这个道理,他就在生死。佛证得了这个道理,他就出了轮回。凡夫在这个地方,虽然不知道,他也没失去什么,他只是在轮回生死而已,并不可能说他失去佛性。佛得到了,证到了佛性,或者知道了真正的智慧,他并不是他新得到了什么东西,本来他就具备这个能力,凡夫也具备这个能力。只是佛修成了而已,你没有修成。但是说修成的话,好像又有一个什么目标,实际上说真正有目标吗,没什么真实的目标。
是为入不二法门,无明不可得,无明尽亦不可得,这就叫做不二法门。简单说不二,好像很简单,实际上不二太难了,不好讲。不二,这个也不是,那个也不是,这个不可得,那个不可得,实际上就代表着一切不可得。这个二是个对立,是个相对的,什么事情都可以相待来说,用这个相待法表明世间的一切法,也包括出世间法,也包括世间法。相对于世间法来说,那出世法肯定是殊胜的。但是如果它是相对于世间法,它是显得殊胜的话,它还不是真正的不二法门。连最终这个出世间法亦不可得,再往上走一步,这才是真正的不二法门。是则行长,这说的行。
【又一日行般若。如日照世。胜萤火虫。若人入薝蔔林。不嗅余香。谁复乐二乘功德。座不须礼。华不着身。皆是阿惟越类。则人用长】,你看,能够按照这样去修行般若,就像太阳照耀这个世间一样的,没有什么地方不能被太阳光给照到。
胜萤火虫,当然它是个比喻,萤火虫就相当于二乘人。太阳相当于大乘的菩萨,二乘人你再修行,就像萤火虫这种光明,你照的空间极其有限,光明很微弱。但是大乘人行这个般若,行这个不二法门,他就像太阳光照遍整个世界一样的。这个光明差多少倍,真的是我们很难去计算,从这个量上是这样子的。你即使修多少,你多少萤火虫,百千万亿的萤火虫也抵不过一个太阳。意思是什么,你百千万亿哪怕无数计的声闻修行的功德,抵不上一个真正大乘的行人,他修行一日的功德,你修行多少劫的功德都比不上人家一天。这一说,我们心里觉得,哎呀,真的是。是不是差距太大了,说得太玄了。真不是,即使用这个比喻,可能还不能完全说清楚。
大家不要觉得,那我们凡夫就更没办法了,我们连萤火虫都不是。但是你可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呀,明白吗?在某些地方我们真的不如二乘人,二乘人已经证得小乘果位,从证果上我们比他低。但是从发心,我们是不是比他高啊。他就想要成阿罗汉,自了,我也不想发大心,成就菩提。但是我们发了大心啊,我们虽然行得差点,但是心比他高,最终我们能够反超。你前面是走得比他后,行在后,但是到一天你会超越他,而且超越得很快。他如果没有回小向大的话,他一直是以这个非常慢的速度,只是他走得比你早,他在你前面,但是你在后面走得慢,但是你行进的速度快啊,非常快。终究有一天你就超越他,超越他的时候,歘,一下,你可能会以更快的速度往前走,他就更跟不上你了。你是以加速度的,而且那个加速度是一直加速的。并不是说一加速就二百迈,就永远二百迈,下次可能就二百五,三百,一直增上去,越往前越快。当然二乘人到这里,他加了速度,再加速,他就匀速了,不可能再加上去了。
后面还有个比喻,若人入薝蔔林,不嗅余香,有了这个薝蔔的香味胜过一切,是吧。其他的香味你都不想闻了,就是闻了大乘法之后,其他都已经不在话下了。
谁复乐二乘功德。你看,谁还会去贪著于二乘功德呢,以这个为乐呢。所以我们修行,经常说你要真要深入法藏,要法喜充满。没有法喜之前,没有这种法乐之前,你肯定就被世间的这些五欲之乐给束缚了,你摆脱不掉啊。你觉得,哎呦,这已经很快乐了,我还想享受,我还放不下。干嘛修行?有时侯修修行也可以,但是修行也不得力,该享受继续享受。如果你真正想想,我这有什么快乐的,品位太低了,太低级趣味了,按我们说,太低级趣味了。我不想再跟你们一起混了,我应该是修行,修大乘行才对,这样就好。不用说,大家都非常,一个人都非常自觉,很精进,很努力。还要天天佛来说,你们赶紧吧,哎呦,世间要看破,要放下。不要贪著于世间这些娱乐,应该去修行,怎么。因为没有,大家都是凡夫,没有得到法喜。既然没有这个东西,他没有得到更高的这种享受的话,这个低级享受可能也就成为他真正生命之中的一种快乐,他总得体验出一种生命的味道出来。但是他又没有更多的这种根性,或者善根去体验更高的佛法的快乐的时候,他可能就找个比较低级的。不然人家总得活着,活着总得有个目标嘛。也很难怪。
当然我们不能说,哎呀,你这大家根性太差了,你们都是业障,千万不能这么讲,不能站在一种佛教徒所谓的一种道德的高度随便去指责人,每个人都有他自己自然而然的一个修行的一个历程。当然从内心来说,从我们感情上都希望大家尽快成长。但实际上我们想,实际上又不是现实的,如果大家都能尽快成长,都想的那么容易,那很快就成佛了,但实际上不可能。在某个时间你可能会提速,在某个时间可能又会减速,在某个时间可能又匀速,都有可能。到最后的时候,你到不退位的时候,阿惟越的时候,这东西你就不会退了,你只会加速,最少也不会减速。则人用长,这个人用长就是说他真正这个用,这个人是大乘行人,他不是短啊。
【色无边故。般若亦无边。受想行识无边故。般若亦无边。是则理长】,色受想行识,乃至般若都是无边。实际这里面我还是可以引用《心经》里面说,照见五蕴皆空,五蕴空就是般若。五蕴不空当然肯定就是非般若,但是五蕴之中是不是有空性呢。毫无疑问,肯定是有。但是能不能照见,那就是你的问题了。所以说这里面都有般若,都有空性。我们经过不断的学习、闻法、修行,最终才能慢慢地去证得这个空性。是则理长,所有的理实际上都是长的。但是以般若作为这个理是最长的。其他的色受想行识,本身也具备这个般若的道理。
【当知昔教。行。人。理俱长。长故是妙】,既然是长,所以它是妙。【若谓今因用长】,你说现在《法华经》它的因用长,不仅仅是长,也有短,这里说。【那复言法华是覆相教。教则短】,什么叫做覆相?覆盖了常住法身的这种教,叫做覆相教。覆盖常住法身之相,它没有谈到常住法身。那它的教就短。【行覆相】,既然教都覆相了,那行肯定也是覆相,你依教而行啊。依教所行的是什么,是人,那么除了【行则短】,理也短。你看,【覆相不明佛性。理则短】,那么肯定还有个人也会短啊。【四一既阙。今短而粗。昔用既长。长则是妙】。所以除了前面这个因位是昔因有粗,昔因粗中有妙之外,现在这个因用也是,昔用,因用也是妙。反过来,今因位也好,今因用也好,它也有粗。还是继续地反正是批驳光宅法云他的一种那个,一种理解的观点。
【果体广狭四难者】,前面是从因,现在是从果体上,又从果体的广狭,体,体性嘛,理体嘛,有广有狭。【若昔果体是有余无余。不备众德。为狭为粗者。此岂然乎】,他就说,如果过去所说的这个果体是属于有余无余涅槃,不具备众多的功德,那它本身是狭,是粗的,那我们也就认了,但实际上是这样吗?难道真是这样吗?此岂然乎。难道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就看,【般若是佛母。十方佛皆护】,你看,般若是诸佛之母,十方诸佛都来护持,都来宣扬般若的教义,你怎么说它果体是狭,不是广呢?【净名云。未曾闻此实相深经。当知昔果体备众德也】。《净名经》、即《维摩诘经》里面也说,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实相,说诸法实相的深妙的经典。那它的果体也是直接指向诸佛、诸法实相了,它应该备众德了,你怎么说它是狭,它应该是广才对啊。
反过来说,【若谓今果体广。应备满了】,如果说现在《法华经》的果体是广,没有狭的话。应该是非常圆满,应该是了义的,非常究竟的。【何故复言】,为什么又说,【亦满不满。亦了不了。何故复言佛果无常】,你一会儿说它是满,一会儿说不满。一会儿说了,一会儿说不了,又说佛果无常,【亦无我乐净等】,前面无常,加上后面我、乐、净,就是亦无常、乐、我、净,就是涅槃四德。佛涅槃,这种大般涅槃具备的四种德性。既然这么说,【众德缺然】,常、乐、我、净都没有,那还有什么德呢?以常、乐、我、净代表佛的一切德性,作为一个高度的概括。所以说你说【广义安在】,你说你这个果体是广,它怎么能够成立呢?在哪里呢?能够成立呢?成立不了。
【若体广者。法身应遍一切处。何故复言寿止八十】,你看,他反正又反驳。法身应遍一切处,你这个寿命只有八十岁。释迦牟尼佛寿命只有八十岁,真正的法身应该是什么呢?无量寿啊,是吧。但是我们知道,说《法华经》的确实就是释迦牟尼佛本人在说。他并不是说,我是报身佛在说。我是法身佛现身在给大家说法,没有啊。也没遍一切处,也没遍一切时。【或七百阿僧祇。灰断入灭】,七百阿僧祇劫,既然是七百阿僧祇劫,也是很长的一个寿命,但是也是到最终呢,还是得入灭。
【去此不至彼耶。若言体广。应备五眼。见佛性】,你看,应该具备五种眼,见到佛性。但是不具五眼,也没见到佛性。
【当知今果。阙于四一。狭而是粗。将今望昔。昔还是妙】,你看,反而现在成了粗,过去成了妙。我们看看这里,都有。从这个体上,也是一样的,也有四义。
好,再往下,【果位高下四难者。今果位若高。设教何得在第五教下】,这刚才说过。在第五教是什么,是常住教。它(法华)是属于同归教。你比常住教要低。你说你果位比它高,不高啊,它不是最高的。
【行那不出无常。人那不出变易】,你看,不出变易生死。【理那不穷秘藏。当知今果之位阙四一】,也是从教、行、人、理方面去说的。前面因也是从教、行、人、理,现在果也是从教、行、人、理四个方面,一一去进行辨析。【皆下皆粗】,都是属于下,都是属于粗,反而【昔果位具四一。皆高皆妙】。
前面是果体、果位,现在又【果用长短四难者。若今果用长。教何不明常住。行何不顿破无明。人何不即是毗卢遮那。理何不即是秘藏。当知今果无有妙法。岂非粗耶】,当然他这里,既然要破的话,就可以说得比较过一点。教何不明常住,?不明常住佛性。你这个修行为什么不能顿破无明呢?你说法之人为什么不是毗卢遮那呢?你这个道理为什么不讲的是三德秘藏呢?所以说今果没有妙法,岂非粗耶?
【而复言神通延寿。是何神通】,这里又具体举了个例子。说用神通来延长寿命,那你这个神通到底是什么神通?【若作意神通。同彼外道】,你看,这样大家恰好也学习一下,神通有很多类。外道也有神通啊,他属于作意的,他要下意识,用意识心去驱动。但是意识本来就是无常的,所以他这个神通也是无常的。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有时候行,有时候就突然不行了。最终这个业障一来,生死无常一来,神通不灵了。想作意都做不了,身体、生命都得终结了。你意根都不起作用了。你还怎么作意啊?身体好的时候你念经念咒,哎呀,好,很在状态。身体一不行了,脑袋已经被这些妄念,被这些颠倒所迷惑了。你还能作意吗?做不了了。就跟我们看《西游记》里面,不是外道跟这个玄奘斗法吗,是吧,唐三藏,结果是孙悟空使了点坏。扰乱人家,让人家意不专注了,就从那个掉下来摔死了嘛。作意神通,同彼外道。
二,【若无漏神通。同彼小乘】,他是属于无漏,他已经没有意识了。他没这些烦恼,但是他的烦恼并不是说真正所有都无漏了。界内的烦恼没有了,界外还有烦恼。所以小乘这个无漏不是真正的大乘的无漏。同彼小乘,他神通并不广大。
【若实相神通】,若是实相,这是属于佛的神通了,最少也是法身大士以上。【则非延非不延。能延能不延】,不能用延,也不能用不延去说明。你还说延寿神通,有什么可以延的?不延就是延,延就是不延。何必还去谈什么延寿不延寿的呢。?所以说这里面他就是破斥他。
当然这里面说的话有时候有点过啊。因为后面有句话叫什么,能延能不延。什么意思呢?从根本上是非延非不延。但是从因缘上是什么呢?能延能不延。大家明白什么道理吗?从根本这个理性上是无一法可说。但是从因缘上呢?却又无法不说。只要众生有因缘听,我就得说。虽说一切法,但最终又无一法可说。我是以无一法可说的这么一种境界去说一切法的。也是一样的,还是属于实相。实相并不是说,唉,就没有相了才叫实相,并不是这个道理。
有些人说什么叫做实相?叫无相。当然用无相可以去理解。但是这个无相叫无相无不相。这个无是代表有两种意思,一个是没有这个相,无相,无有相。我们再加个有,大家就好理解。没有这个有相,也没有这个无相,这才是真正的无。并不是我们同时讲的,平时所理解的,大家可能就一门心思地想,无相什么都没有了,这叫做无相,不是这个意思。真正的无相是无相无不相。一切皆不可得。并不代表说你需要什么都一律干干净净的,什么都没有了,这才叫做无相。你心只要是无相,外在所现的有相也并不能干扰你自己内在一颗清净的心,无相的心,那就是无。
所以大家可以好好去理解有些经文里面,包括我们这个讲义,我们这个《玄义》里面,它是这么讲,当然它主要意思没有错,我们好好去领会。但从另外一个方面去讲,肯定它是有针对性的。大家千万不要把这些,有些是为了作一些方便,针对性的,或带些技巧性的辩论的一些方式,就想当然的就认为,哎,就这个道理,没问题。没想到它另外可能还有其他的一些意思在里头。所以我们学习佛法,不要把这个佛法给学死了,就怕执著,知道吗,一执著的话,就出问题了。
【能延何止延寿而不延眼】,你看这里说了,故意跟他那个,有点刁难,是有点刁难啊。你还干嘛只延寿?你不延眼呢?【令见佛性】,你要是能有佛眼,能见佛性多好啊,五眼具足啊。【何不延舌。说于常住】,你看,舌根也可以延嘛,说常住之法啊。当然不仅仅延舌了,还可以延什么呢,延耳都可以啊,延鼻也可以啊,眼耳鼻舌身意都可以延。【则知非实相神通。非粗何谓】,当然实际上真正的话说,不用去想,就说应该是不作意的,不要去想延,它自然就是延。
但这个延也不是说由佛自己决定不决定,他本身是没有这个想法,我必须是要延寿还是不延寿,看众生的因缘。水清则月现,大家明白吗?月亮从来它不会去想,我要映在这个水里面,因为这个水是清的;我不映在那个水里面,因为那个水是浊的,它从来不这么想。是自然这个水清了之后,它就能现天上之月;这个水浊,它自然就现不出来。不怪月亮,怪你这个水的清浊,你什么时候浊水变清,你也能映月。你不能说这个月亮就是光照顾他,不光顾我,你看为什么不现到我这个浊水之中,他不自己去检查自己,你为什么是浊的,、是染污的呢?不是我不想到你这个水中映现出来,是你自己本身还不具备这个因缘能够映现天上清净的月亮。什么时候你变成清净了,一样的,月亮是平等的,佛性也是平等的,所以不平等的地方,只有众生的因缘不平等,善根不平等。
所以大家就最终一想,哎呀,有什么是可以计较的?要计较你自己去计较自己,但是老计较自己也不对,好好修吧,去改,是吧?哎呀,我惭愧,哎呀,我业障重,我不行,我真不行,怎么怎么,老说这些东西,是不是?忏悔那就没有用了。各有因缘不羡人,既然不要羡慕去,但更不要去嫉妒,更不要去恨,还是要自己修。别人的因缘怎么来的,都是靠修来的,谁也不是天上掉馅饼,凭空而来的,都是自己创造来的。就我们说劳动创造财富一样的,一回事,修行你才能成就佛果。
【前一难已知粗。后难重来耳】,前面难已经知道,它已粗,就是今经是粗,后一难又继续来。【彼作因果六种。以判粗妙。又以四一专判妙】,这里因果六种:一个是因体广,第二是因行位高,体、用。还一个因用行长。分别因也有三种,果也三种,主要就是从六个方面来判释,后面还会讲到。又以四一,就是我们说教、行、人、理四个方面去专判妙。
【今难其粗皆备四一】,就说难其粗,就是他光宅法云所判的这些粗教,就是《法华经》之前所说的这些教,认为是粗,但是它本身又具备妙,具备四一就是妙。【则昔粗非粗】,昔粗之中有妙,【难其妙全无四一】,那现在你说的《妙法莲华经》它是妙,他却又说没有这个四一。
【则今妙非妙。于其一句。设四句难】,四乘六就【四六二十四耳。用彼矛盾。自相击故。不盈不缩。应尔许耳】,你看,就用他的矛去攻他的盾,就说用他自己的话去辩对。他自己为什么不成立呢?你这个地方是这么讲,你那个地方又那么讲,相互之间自相矛盾。都不用我的话去辩驳你,用你自己去把自己这个就攻破了。就像我们现在有些世间的话,这些政治也好,战争也好,是吧,用彼之矛攻彼之盾,都不用我出手了,先让你们自己内部就乱,内乱了,自相残杀吧,最终完蛋了。当然我们不是这个意思,就说表面是这么一种方式,都不用我出手,我从你自己内部就攻破了,如果再要用我自己出手那你更是,那就更加惨了,这事情就不用说了,自相击故。不盈不缩,叫不增不减,盈就是增,缩就是减。为什么呢,前面你说的粗,粗反而变成了妙;前面你说的妙,妙反而变成了粗。没关系嘛,反正还有这么多,只是其中形成转化而已。
好,《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一下》,第一卷算是讲完了啊。才讲第一卷,咱们不能着急,总共是多少卷啊,十卷啊,十卷,这一卷咱们讲了一个学期多一点点,如果按照这个速度的话,得讲十个学期,最少得。十个学期代表什么意思呢,四年可能讲不完了,往五年上去讲了,当然也许后面还能会加快点速度啊,也可能啊,前面大家都在打基础,可能讲得相对详细一点,大家听不懂嘛,慢慢讲,慢慢,听明白了,后面可能稍微提点速,大家也能跟得上,是吧。
好了,大家先休息五分钟,回头我们再来看第二卷。
好,大家慢慢地坐下来,保持安静,下面我们看这个《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二上》,上半部,一卷还分成两部分,上部分、下部分。
【天台智者大师说】
第【四正论今意为二】,前面都是问难别人,是吧,现在我们直接阐述自己的观点。【先略用彼名。显于妙义】,用别人的这个名字,来说明我们自己的道理。【因具三义者】,前面不说因果六种嘛,因有三种义,果也有三种义。
我们首先来看因,【一法界具九法界。名体广】,我们不是佛教把这个所有的法界分为十种嘛,所有的众生分为十个法界,十个法界就不用说了,从地狱法界一直到佛法界,六凡四圣,六个凡夫法界,四个圣人的法界,每一个法界都具备九法界,这才是真正的体广。
当然我们作为凡夫肯定不知道自己,哦,我们还有佛性啊,原来我们不仅仅是属于人法界,我们也具备其他法界这么一种体性,就是也可能成为其他法界里面的众生之一,从理论上,从理上,你都具备这种能力。但是现在我们跟大家说,我们大家都有佛性,都可以成佛了,你才知道,我也不仅仅是人法界,以后可以成为佛法界。有些人不知道,成佛法界,别说人法界,以为人永远做人,或者人死了就什么都没了,也不仅仅啊,你不修行,不往上修的话,你可能堕到什么地狱啊、恶鬼啊、畜生法界去也有可能。
有些人也不信啊,怎么可能,人就是人,人跟动物永远不应该是一个界嘛,他不会相互之间掺杂在一起嘛,但不是这样,佛教说六道轮回。如果按照世间的因果,你就在六道之中轮回,如果按照出世间的佛法去修行,你就能从六凡法界慢慢往上上升到四圣法界,乃至最后成佛。
这是说体广,这个体是最广的,能够包含一切的,不仅仅是佛法界有九法界,其他的所有的九法界之中,任何一个法界都具备其他的九法界。按天台宗这叫十界互具。十法界之中,任何一个法界,都相互之间含具,你都具足其他九种法界的这么一种能力。
【九法界即佛法界。名位高】,你看,九法界都属于众生法界,只有佛法界才是完全解脱了,完全圆满了。哪怕是声闻、缘觉、菩萨法界相对佛法界来说,也都属于众生,他还有最后的生死没有了啊。哪怕是等觉菩萨,还有最后一念无明没有了,也属于变易生死,最后一点点,只有佛才是出离生死。但是九法界就能变成佛法界,就能成就佛法界,这就是真正的位高了。如果你不是佛法界,你九法界,比如人法界、声闻法界及菩萨法界都还不是真正位高,没达到最高成就,位还不够高。
【十法界即空即假即中名用长】。这是我们说空假中三观,真谛,俗谛,中谛。三观,三谛,这才是真正的用长。能用三观去观察三谛,三种真理,你才是真正具备这种大用,你只能观空,或者能观假,或者你什么都观不了,那不行,你必须具备三观,当然跟我们世间三观不一样,世间也有三观,用长。
【即一而论三。即三而论一】。即一而论三,说其中的一个就是三个,这当然是说即空、即假、即中,主要说的是这个。空就是假,空也是中,假也是空,假也是中,中就不用说了,也是即空即假。实际上空假中应该是一体的。【非各异】,它不是说各各相异,各各没有任何的关系,它实际上是一体的。【亦非横。亦非一】,横就是异,竖就是一,非异非一,非横非竖。你就很难去描述它,所以我们千万不要给什么东西下个定义,没法下定义的。有些人就喜欢,师父跟我说一下,到底是什么道理,定义。然后说了这个道理他就执著,那就是定义。无有定法可说,说等于没有说,知道吗?说的好像这个事,这才是最高的、最圆妙的法,但是你一旦产生执著,最高的也不是高了,也不高了。法是高,你人不高啊,明白吗?
大家明白这个意思,并不是说这法本身有问题,是你这个人认识这个法,你的思维有问题,你的思想有问题,所以我们不是破法,是叫破法执,大家一定知道,这个差距太大了。有些人破法,你这个法不对,老去批判人家的法,你批判人家法上的执著才是最重要的。不然的话,这个法永远都破不完,你这个执著一旦有的话,都得破。但是法上就没必要破,你知道的人实际上已经把这个道理讲得差不多了,你就没必要计较这个人对这个法的理解,他到底是存在多大的问题,你理解就够了,干嘛老去计较。法本身不需要破的,破的就是众生的执著,为什么呢?【一法界具九法界】。大家好好去理解,很有意思。
【故称妙也】。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三个道理真正搞明白的话,对佛教基本的大道理,我们说圆融的道理就基本上搞通了,这是天台宗最高的道理的基本构成。一个是十法界,一个是三观、三谛。十法界之中,现在当然肯定是有差别的。界,分界,界别,就有差别,你在这个界里面,他在那个界里面,你人不能突然一下活得好好的,跑到畜生法界里面去了。今天是人,突然明天早上一起来变成兔子了,怎么可能?不可能的。除非你这个人投胎,死了,转世了,你可能投到兔子胎去了。你不能说你人身还没有舍,生死还没有去呢,就突然变成兔子,第二天直接人身不见了,就直接变成兔子了,尸首都无存了,是不是,那怎么可能呢?
另外有些人,我做梦,梦中见到的,然后说菩萨加持,或者观世音菩萨怎么着,我一下就变了。那才怪呢,也不可能,他不会随便那样,你自己修去吧。他中间是有差别的,这差别相你不能否认,但这差别只是暂时的,你可以通过时间,通过你修行是可以改变的,这佛教讲这些道理,它不是随便讲些非常玄妙的、非常奇异的、神异的这些道理,没有的。都是按照因果来的,什么东西都得有因缘、有过程、有时间、有步聚。突然一下,顿悟成佛了,即生成佛,说实话都是为了哄哄大家高兴听的,怎么可能。
前两天我还在佛学院给学生讲课,有些我给他们讲净土宗,变了,天台宗暂时就不讲了,学校安排我讲净土宗,我说讲净土宗挺好,扩展一下,还没在佛学院讲过净土宗,以前都是讲天台宗。就讲到这念佛法门,有些学生,当然也是提议,大家也都讨论嘛。一生成佛,三不退,怎么怎么,是不是阿弥陀佛就把我们所有的业障都给消除了,一加持,不要你去修这么长的时间了?我说这是佛的加持力,你自己的修行力不够的话,你还得去补充,以前跟大家说了,你得补课,知道吗?你以为佛什么都帮你解决,解决掉,你都不要修行了,坐在那里,躺着就能成佛了,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所以说,顿中它是要渐的,除非你是前世已经积累了很多的善根,这叫厚积薄发。
我跟他打个比喻,有些人存钱存了十万,立即花掉了,享受这个钱带来的实用方便,买了物资,自己物欲的享受。但有些人的钱,十万他不取出来,百万,千万,亿,等到存到亿时他再取出来,成大富翁了。明白什么意思吗?前面就是渐修,渐修的话你就慢,你存了一点点钱,可能就花了些钱,最后花得也差不多了,没剩多少,到最终存折上没几块钱。他好,全部存着啦,不小心成亿万富翁了,他前面就是故意不花,厚积到最终薄发,喷薄而出,突然一下他怎么就成阿罗汉了,前面我看跟我们差不多,但是你这个东西就没有积累下来,人家就积累了。当然这是个简单的比喻,并不是完全非常地确切恰当。
实际上就比如说有些人,从凡夫突然一下子成菩萨了,他在凡夫位的时候,就已经积累了很多成菩萨的资粮了。你呢,你积累的资粮立即就消耗掉了。我要求,求佛保佑我,下辈子当国王,我下辈子要当天王。好,都求的这些东西。人家不求这些东西,我先把这些资粮攒着,而且发了大心,我要成就佛,我要成菩萨,人家就一下上去了。你还是最多当个天王,下辈子当个富翁,当个什么完事了。所以这些事情,大家看,什么叫做顿,什么叫做渐,这里面就很有意思的,当然不仅仅是从这个量上去说,还从这个心,从这个性质上去说,性质实际上比量可能还更关键。
再往下。【果体具三义者。体遍一切处名体广。久已成佛。久远久远。名位高。从本垂迹。过现未来。三世益物。名用长】。都是一样的,你看,体广,位高,用长,无非从因和果两个方面去说而已。果体具三义,当然实际从我们凡夫根本谈不上果体,只有佛才证得果体,体能遍一切处。
久已成佛,久远久远,名位高,不是说现在释迦牟尼佛刚刚成佛,久远劫来已经早就成佛了,他是本地无量劫以前已经成佛了,现在是什么呢?叫迹,现的这个化迹,再一次一次成佛,因为众生还得度。如果是刚刚新成的佛,说明他位置还不够高,他早就无量劫以前就已经成佛了,说明他真是就位高。所以在《法华经》寿量品就说到了,开迹显本,才知道原来释迦牟尼佛不是第一次来这个娑婆世界度众生,已经来了无数次了;不仅仅在娑婆世界成佛,在无数的世界早已经成佛;不仅仅现在成佛,在过去无量劫前就已经成佛,这才是位高。
从本垂迹,过现未来,从过去到现在,一直到未来,三世益物,名用长。过去益了,现在不益,现在益了,以后再不来了,这就不叫用长。(佛)没有停止的时候。所以没有成佛的时候要发愿、要修行、要度众生。成了佛之后呢,佛干什么,佛还得发愿,一样的,已经成了佛继续发愿,继续度众生,为什么呢?他靠这个愿力才能跟众生结缘,才能不断地有更多的众生跟他结下这个缘,他才可能去度更多的众生。他要发愿,以前在这里成了佛了,下次到东方世界再成佛呗,我现在成了佛,并不是成了佛以后没事干了,我已经完成了,我自己的修行已经到极位了,我干啥,我就躺在这休息就可以了嘛。没有,还得继续来,我继续发愿,众生度尽。当然不是方证菩提,继续证菩提,不断证菩提,所以大家成了佛就觉着没意思,成了佛更有意思了,度众生多好玩,是不是。
当然我们众生很悲哀,当然并不是佛觉着好玩,并不是这个意思,他是在随着自己的这个愿力,在摄受众生,他觉的这是很快乐的一件事情,因为有更多的众生慢慢地都在超凡入圣了,了脱生死了,虽然也看到众生很,心里有时候也觉着替他们悲哀,但是有众生有缘能够度,说实话,这是最高兴的事情。最悲哀就怕什么呢,我都成佛了,但是没有众生愿意听我的法,跟他没有缘,我在这讲课,没一个人来听,这才是悲哀的事情。当然如果心理足够强大这也不悲哀,没人听没关系,我自己学自己讲没关系嘛。当然对我是没有关系,对大家可能就有关系了。心里说来的人听的多,我就高兴;来的少,讲课都没劲,算了。这么微妙的经典都不来听,太不够意思了,太没善根了。不是我讲得不好,是你们没有善根,就怕这样的,那我成什么人了。
所以说,应该是自己好好去理解,没有什么喜,没有什么悲的,就你自己老老实实按照这个真正的佛法去修、去讲就可以。到缘自然聚拢的时候他就来了,缘不到你去哀声叹气干嘛,你去什么企望干嘛,企盼干嘛,你去贪求干嘛,都没有必要。你就应该保持一颗平常的心,这么去做就行。人多也是这样,人少也是这样,人说你好,你也不要太高兴,可能会有一点小高兴,没办法,凡夫嘛;人说你坏,你不要太忧愁,没必要,也就过去了,就这么回事。
再往下,【是为因果六义】。就前面说的因果这六种,【异于余经。是故称妙】。跟前面其他的经典是有不同的,是有差异的。其他的经典可能是说佛已经久远成佛了,没有什么开迹显本,也没有开权显实,知道吗,但也不是绝对的没有。但是在这部经典里,专门就针对这个问题,明显地提出来,其他经典里可能有,一带而过,没有特别地去说这些事情。
【又乳经】。下面又继续判了,前面从十法界,现在这里从什么呢,五味,五种味道。第一个是乳味,乳经,乳经是什么,讲《华严经》,第一时是华严时。【一种因果广高长。一种因果狭下短。则一粗一妙】。这实际上不用跟大家说,大家也听了不止一遍了,是吧,因果广高长是说什么,说的圆教。《华严经》是正说圆教,兼说别教,别教因果就是狭下短,他有这两种因果,他不仅仅是说圆教,也说了别教,圆教属于广高长,那个别教呢,狭下短。所以说一个是粗,粗的是指别教,妙的是指圆教。
第二时属于【酪经】,乳酪嘛,从乳得酪。【唯一种因果狭下短】。酪经是说什么呢,但三藏教,只说藏教。藏教是属于四教里面最基础的一个教,它当然是狭下短,它就属于粗,不属于妙了,所以叫【但粗无妙】,只有粗,没有妙。
好,【生酥经】,生酥是属什么,属于方等经典,方等。【三种因果狭下短。一种因果广高长】。三种因果狭下短是什么呢,藏通别,一种因果是指圆,它是四教并谈,方等属于四教并谈,藏通别圆,所有的佛教的这个内容都包含在方等经里边,所以方等时所说的经典它的内容涵盖是最广的,所以方等时有它的优势知道吗,什么都有。我真的是大百货公司,你要买什么东西都有。要听什么佛法这里都有,但是只有一种是属于妙,其他三种都属于粗。
到熟酥这里又不一样了。【熟酥经。二种因果狭下短。一种因果广高长】。它三藏教就不说了,只说什么呢,通别圆三教,那么通教和别教的因果属于狭下短,只有圆教的因果是属于广高长,所以说叫【二粗一妙】,通别属于粗,圆属于妙。
到最后醍醐,最无上的味道。【醍醐经】,说《法华经》。前面熟酥经是说主要是般若经典,给大家再说一下。醍醐经主要是《法华经》、《涅槃经》,【一种因果广高长。但妙无粗】。只有妙,没有粗了,它只说一种因果,只说圆教,所以叫纯圆独妙,纯说圆教,独只有一种妙味,没有粗味。
【又醍醐经。妙因妙果。与诸经妙因妙果不异。故称为妙也】。就是说醍醐经,《法华经》所说的妙因妙果,跟其他的经典里面说的妙因妙果没什么差别,故称为妙也。因为前面的四时里面有三个时间也曾经说到妙,它这个妙跟法华这个妙根本上没有区别,当然这里说根本上没什么区别,实际上还是有点小小区别。这小小的区别是什么呢,不跟大家讲了,省得扰乱大家的心思,没必要,以后再讲。同样的妙,妙里面还不一样,不说的话,智者大师不跟我们说,我们也搞不清楚,妙就是妙,妙怎么还有差别呢,是吧,还真有差别。
好,我们再看,还有下面【复次。观心释】。你看,这里是约五味说,下面是约观心来解释。【若观己心。不具众生心佛心者。是体狭。具者是体广】。你看,我们自己的这一念心,如果不具足众生的心,不具足佛心,那我们的这个心体是狭;如果我们具足,说明我们的心体是广。当然实际上每个人都具足,但是具足并不表明你现在就具备这个能力,你这个能力还得通过自己开发才真正具足,才真正能够用得上。
【若己心不等佛心。是位下】。己心不等于佛心,不与佛心平等,那就属于位下。你什么时候己心也成佛了,己心就是佛心,你这才是真正位高,只有成佛才是位高。【若等佛心。是位高】。
下面,【若己心众生心佛心。不即空即假即中者。是用短。即空即假即中者。是用长】,又来个空假中。最后三心,你看,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所以最终佛法到天台宗这里,都是用来观心的。怎么修我们自己这个心,通过认识外在的万法,我们说十法界,后面还会讲十如是,最后就讲到这个三观,最后归纳一下叫一念三千。你如果善于去观察的话,什么时候都是修行,什么法都可以变成佛法,它就这么微妙,而且这个佛法是纯粹的佛法,最无上的佛法,圆教。如果你不会这些东西,你即使再修,也不是纯粹的佛法,甚至跟这个佛法有时候都不沾边都有可能。
【复次。于一法界。通达十法界。六即位者】。于一法界就能通达十法界,那是什么样的境界。【六即位者。亦是体广。亦是位高。亦是用长。初约十法界。是显理一。次。约五味。是约教一。次约观心。是约行一。次约六即。是约人一】。你看,他为什么从这几个方面去说,十法界是说显这个理一,上面讲四个一嘛。五味是说教,说的教味、教法。说观心是说行,怎么去修行,观自己这个心。次约六即,六即是指人,实际上就是六即位,六个不同层次修行的阶段。
【略示妙义竟。广说者。先法次妙】。下面是说法了,这里面大家好好去理解。六即位,为什么六即位又是体广又是位高又是用长?你看这里他当然没具体说了。六即也叫六即佛。六即佛,佛是不是真正的究竟呢,但是这个六里面就有差别了。六是什么?从凡夫到二乘到菩萨一直到佛。六种众生本来是有差别的,但是只要即佛,他就从有差别到无差别。但是虽然是即,就是说你们都具备这种能力,最终能够成佛,但是呢,你没有修行之前,你就是六,你永远都有差别。所以有差别之中又有无差别,无差别之中又有差别,那就看我们自己各人的努力。就是天台宗他用六即佛这么一种位次、这么一种因果,来阐释从不修行的凡夫理即佛;从刚修行听闻佛法的叫名字即佛;,从刚刚去修行念佛听闻佛法只是名字即佛;刚刚修行是观行即佛;修行能够伏惑叫相似即佛;修行能够断惑是分证即佛;一直到最终所有的惑都断尽了,究竟即佛。
就是大概说你在位置低的时候你不要自卑,你什么时候只要能够真正听闻到佛法真理,你就能慢慢上道,就一步一步往上走。
当然如果你没有听闻到佛法,那好你永远都是理即佛。你虽然在地狱之中、在恶道之中,你这个佛性的理体永远在,但是他发挥不了作用啊。你不知道啊,不去修行呀。不去朝着这个因果、不去朝着这个因缘去走,你就永远在众生这个轮回之中。
什么时候能够真正听闻到真实的佛法,名字即佛,了解佛法了,你就能依教起行,依这个教法来起种种修行,修行就能慢慢开悟,就能慢慢证果。
当然里面具体还有很多阶次,很细微的分别,这里不会说的太多。就是你到底修行到哪个阶段啊,你不要觉得自己修得不错,实际上还差得远呢。就把这些位次都给你说清楚了。
我们现在都属于什么呢?大家基本都属于观行即佛。已经听闻佛法了,已经开始起修行了、起观行了。大家念经也好,念佛也好,拜佛也好,只要是跟三宝有关系的,跟成佛有关系的,跟菩提心有关系的,都叫观行即佛这个阶段。
当然观行到相似那时间就很长了,太长了。什么时候我们中间能够出来一位按照天台宗圆教叫相似即佛,那真了不起!如果按照智者大师他自己自序,他在临终的时候他还谦虚呢,他说:我都没到达相似即佛,不到相似即佛阶段。只有他的师父慧思大师到了相似即佛。想想可见有多难。
然后现在突然出来了很多大师说:哎呀!我已经证道啦!我已经证得第几地啦!圆教的什么初地、二地、三地啦!才奇怪呢,是吧!你比祖师还强?你比我们开宗祖师还强?他称为东土小释迦,你干脆不要小释迦了,你直接大释迦得了。那边叫西土释迦,是我们的佛祖。这边是你东土释迦得了,都不用小字了。怎么可能?所以现在大家听听外面的,现在属于什么时代,不可能的事情!动不动还给别人授记,动不动还怎么着。哎,你只要按照这样修,几个月就保证怎么,今生肯定怎么样,很快,多少劫就能成佛,甚至几辈子就能成佛。才怪呢。!一听,大家听闻真正正法的,不要去,一听肯定都有问题。当然我们也不去说,有些可能是法师讲的,有些也不太争论,咱们不去批判人。就是法不对,我们不接受就完事了,到此为止。当然现在我们佛教也很难有这么一个非常强大的一个组织力量去护法的。人说护法护得太过吧,好像显得我们佛教特别好争斗,不护法吧,不去澄清这些事情、不去给大家讲这些道理吧,很多人又上当受骗受蛊惑。所以你说左右都为难,不积极又太消极,太消极就有很多的弊端。太积极人家说你怎么搞的,跟我们其他教是不是太激进了,不好。
所以很麻烦,左右都不是,实际上左右都可以,按我的理解。就看因缘,如果大家都能去找到自己合适的因缘去随顺的话,激进点实际上也没关系,你知道他的本意,他这种方式可能是激进,但是他内心还是比较中正的一个态度。有些人表面上是比较积极,可能他是在等待因缘,你也没必要去责备人家:啊,你怎么这样的?老去退让老去忍让,让别人都怎么怎么着。要么就是外在的因缘不具备,要么就他自己本身就没这种担当的能力。你干嘛要他去干这事?干嘛要杀身成仁?人家本身不想去献身,为别人去奉献的。你去当个英雄吧,是人都能当英雄吗?也当不了。即使你是英雄,没有合适的时机,你出手也不行呀。
最终英雄没当成,反而被别人给害了,当然害了你自己无怨无悔也无所谓,但是你事情也办不成啊。所以这些事情里面,很难一味地去把它说清楚。现在网络上也包括很多媒体很多信息都在谈论,实际上有时候谈论谈论倒也无所谓,但是这个人千万不能太偏激,世间本身就是不圆满,你得正视。当然我们不是说仅仅就是我们就认命吧,不是这个意思,但是说话相互之间还是要留点余地好,知道吗?不要把话说得太过,说太过的话,说明你这个心境还是有点太浮躁了一点。不容易啊,所以说学佛太不容易了。因为他会对你更多的要求,你做个俗人的话,你随便反正说错了也就说错了,反正就是一个普通人嘛。你做个佛教的法师也好,大德也好,你要说错了人家可就揪着你不放,你在这个位置上,或在这个名义上,人家就会对你更高的标准、更高的要求。
理一,大家就把这几个一记住了。理一记住,十界,而且十界是互具的。五味是吧,五味说的是五味:乳、酪、生酥、熟酥、醍醐。最终这个五味是从哪里出生的大家知道吗?从牛啊。牛是代表谁呀?代表佛啊。都是佛说出来的,你干吗老去计较五味的高下呢。从牛生乳,从乳出生酪,从酪出生生酥,从生酥出生熟酥,从熟酥慢慢转换成更高级的醍醐。生酥熟酥,最终它都是从牛出来的。所以说我们看到无差别有差别,有差别又没有差别,就只是一步一步地提高大家。
实际上乳味是很高的啦,最低的是什么?是酪味,知道吗,第二个时是最低的。然后从酪到生酥、熟酥一直到醍醐,醍醐是最无上的味道,最无上的法味。这是教义,当然这几个都得搞清楚,明白这些道理,虽然都是佛经,但佛经说的法不同,法的本体当然没有高下,但是法是应机而说的,因为机有高下,所以法也就呈现出它不同的表现方式。所以有人说这是大乘佛法,这是小乘佛法,可以说这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大乘不要一味地大乘,小乘不要一味地小乘。知道小乘是方便善巧他是个过渡阶段。大乘里也离不开小乘,没有小乘的基础,你怎么可能一下修到大乘。
打个比方就像我们学佛,如果你人天善法,人天乘的佛法都没修好,你有什么资格真正修好佛法。五戒十善你都做不到,你说我天天念阿弥陀佛,这里又在犯罪造业,你说我心是清净的,怎么可能呢。所以说佛法实际上是一个整体,它是一个非常长的一个路程,只在不同的路程中不同的分段、阶段而已,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到最后一步,就这么回事儿。
好,观心行一也是一样的,空假中,层次上可能就是有差别。空观,如果按次第三观的话,空观是最基础的。从空出假,提高一个档次,到最后中才能成佛,中观成就佛道。然而如果你仅仅是次第三观,只能成别教佛,你要成一心三观,才能成圆教佛,才能达到最高,这是行一。
最后六即人一,不同的人就是不同的众生,人不是指人法界啊,这个人是代表所有的众生。所以我们把这些东西都分清楚了,什么是体,体就是理了,什么是理,体用行。你看,怎么去修行,修行有哪些阶段,怎么来用,这个用处怎么去发挥。修行人的根机,修行人不同的阶段,你都得了解。甚至什么人听什么法,修行到什么阶段,最终证得什么样的一种道理,你把这几个因素搞清楚了,实际上对所有的佛法不就包含在里头了吗。
下面广说的,上面是略说妙义竟,下面是广说。【先法次妙】。先说法,先广说法,然后再广说妙。时间也快差不多了啊,还差几分钟,讲讲吧,我们再看看,佛法这里说,
【南岳师举三种。谓众生法。佛法。心法】。南岳就是南岳慧思,南岳慧思大师,把所有的法用三种法来概括,第一是众生法,第二是佛法,第三是心法。【如经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若众生无佛知见。何所论开。当知佛之知见。蕴在众生也】。你看就《法华经》里面说,说的经典主要是为使众生要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也是不同的四个阶段。开是第一步,有开必然有示,有悟必然有入。但是如果本身众生都不具备佛性,不具备佛的知见,佛怎么去开呀。你本身不具备金子的性质,不是金性,最终怎么去锻造出来金呀,怎么炼金子呢。玉不琢不成器,你们不是玉,你是个石头,你再雕也雕不出玉器来。他是个石器不是玉器,就是因为众生具有佛性所以佛才有对象,才有这个因缘,才可能给你去开示,你有这个能力,有这个潜力,有这个领悟能力。
【又经但以父母所生眼。即肉眼。彻见内外。弥楼山。即天眼。洞见诸色而无染著。即慧眼。见色无错谬。即法眼。虽未得无漏。而其眼根清净。若此一眼。具诸眼用。虽未得无漏。而其眼根清净】。你看就是以肉眼就能具足这个五种眼。【若此一眼。具诸眼用。即佛眼】。以父母所生的这个肉眼,就能够具足天眼、慧眼、法眼、乃至佛眼之用,这太不可思议了。
【此是今经明众生法妙之文也。大经云。学大乘者。虽有肉眼。名为佛眼】。你看,大家如果是真正学了大乘佛法,明白大乘佛法,虽然我们现在只是肉眼,但是也可以叫做佛眼。当然我们跟真正的佛眼肯定差得远,就是你明白佛法了,你有这么一种领悟的能力了。并不说你现在眼睛,我现在眼睛天眼我都具备不了,门外是什么人,有什么东西都看不见的,一堵墙就把你挡住了。但是这是暂时的,以后你必然什么,现在你有这个大乘的佛法,以后能成就这个天眼乃至佛眼,那是必然的。当下就可以叫做佛眼,当然是名字上是这样的,实际上真正究竟的还离得远,我们上面讲六即位,大家不用着急,是吧。
【耳鼻五根。例亦如是】。所以肉耳,你看肉鼻也具备后面几种,一样的。【殃掘云。所谓彼眼根。于诸如来常。具足无减修。了了分明见。乃至意根亦如是】。《殃掘摩罗经》里面说,所谓彼眼根于诸如来常,具足无减修。对于众生来说这个眼根是肉眼,但是对于如来说它就是佛眼,具足无减不会少,了了分明见。【大品云。六自在王。性清净故】。大品般若里面说六自在王,就是说的我们的六根,如果六根清净了就成为自在王。但是我们现在没有清净呀,哪里来的自在呢,怎么来的王呢,那个王就能够自我主宰。
【何况】,这里【又云一切法趣眼。是趣不过。眼尚不可得。何况有趣有非趣。乃至一切法趣意。亦如是】。你看眼耳鼻舌身意嘛,他先拿眼做个例子,一切法趣意法,眼根是趣不过,就说一切法最终都能归趣到一个法之中,不能超越这一个法,这一个法能够包含一切的法,没有任何一法在它范围之外,它能够涵盖一切的法。大家明白这个意思吗?它就有这么一种力用,但是我们最终又说眼尚不可得,何况有趣有非趣呢?但是本身趣,趣向的最终归向的这个眼,也是不可得的,那么我们说一切法可得吗?一切法也不可得,那么这个趣和非趣也不可得。这很有意思,天台宗讲这个东西能入所入,能趣所趣,包括趣的本身皆不可得,实际上从另外一个道理跟我们世间,以前讲布施三轮体空,有点相类似,但当然道理远远比那个更深广一些啊。有能施之人吗?有所施之众生吗?有这个所施的物质或者是东西吗?对象吗?没有,都是空性。又有趣,但最终实际上本身是无趣的。从相上来说,有趣有归趣,从体上来说,非趣非不趣。有些人只理解到非趣,没想到非不趣,连这个不趣也没有,知道吗,这就更好地理解这个道理,乃至一切法趣意也是这样的,六根皆是如是,一切法都是这样的。
【此即诸经。明众生法妙也】。不仅仅是佛法妙,众生法是妙的,众生也是不可思议的。你不要看到你现在是肉眼,看你现在六根不清净,但是一切法最终都不离开你这一法,你就能在众生法上经过修行能够具备一切法,你能成就呀,你能上天能够入地,你可以做地狱众生,你也可以做什么天界的众生,最终你可以成佛,就这样不可思议。所以大家都不要想,当然理上是这么讲,你还经过自己,看你自己修行啊。所以叫六自在王嘛,你自己可以主宰自己,一说我自己主宰不了自己呀,实际上还是你自己在主宰自己,只是说你现在是虚妄的心在主宰自己、在驱使自己,你想得到那个真实的心,现在得不到,它不能发挥作用。什么时候它能发挥作用,那才是真正的主宰。但是一心有二用,是吧?你有真实的心、清净的心,也有染污的心。你不能说染污的心就不是你的心了,不是,我才不要怎么怎么着。你不是你去修嘛,它本身也是你理体的一部分,你去改变就行了。
并不是我们说的打个比方,把这个金子雕成一个动物形象,它就变成动物了。把它雕成佛,它就变成金佛,你天天礼拜。实际上本身它不都是金子吗?只是从形象上不一样而已,知道吗?理上所有的众生跟佛永远是一样的,只是在事修,在修行上、在因果上不一样,无非就是这个差别。你不要说,这个就不是金子了,这个金狗、金猫它不是金子,是金子啊。什么时候你再把它锻炼一下,再熔化一下,再把它造成金佛,它不就变成金佛了吗?你说不要了,我啥都不要了,这个也不要,那你的金子从哪里来?以后你怎么成佛,怎么锻造金佛,凭什么东西。?不离开这个而有那个,知道吗?但是这个和那个确实从表现上、从因果上又不一样,就那么回事。
所以,谁也不要去自卑,谁也不要自高。自卑自高的人都是以时间、以这些差别法去看待一切的众生或一切的法,都是错误的观点,错误的角度,肯定也就是错误的思维。此一时彼一时,世间都是这样,不要以为此一时人家好像失意了,现在很落魄了,你就看不起人家,什么时候人家飞黄腾达了,你又去巴结人家,成什么人。所以我们大家好好理解这些平等啊,慈悲呀,尊重呀,你还好意思起其他心吗?
大家皆是未来诸佛,在座的大家以后都要成佛啊,都非常了不起了,听了《法华经》,成佛就更快了。没听《法华经》成佛慢得多,确实是这样。但是即使大家不是学佛的,我们说其他宗教的,信其他的,也是理即佛嘛,一样的。哎呦,这个宗教,这人多坏呀,哎呦多偏激,多坏呀,多恶怎么,哪怕是外道,是邪道,你这个慈悲不应该有任何的差别。当然,我们希望他可能遇到更好的、更善的这个宗教。但是没有遇到之前,你跟人家讲,那不是对牛弹琴吗?你说他不好,他还说你不好,成佛在不同的因缘世界里边,没必要去谈得太多,你就保持适当的慈悲和尊重就行了。有的你就去做,这才叫做随缘,随缘先得了解因缘,知道随什么缘,不是什么缘都可以随的,不能随便乱随,那随什么,那叫随缘?没有智慧能够随便随缘吗?随坏缘、随恶缘,是吧。
众生妙,众生法妙,下面佛法妙。再讲佛法妙,佛法妙再讲一点。心法妙可能就没有时间讲了。【佛法妙者。如经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你看,他们弟子们请佛说法,佛说不要不要,不要请了,不要请了,我不想说,没法说,我这个法太微妙,太难思议了,跟你们说也是白说,你们听不懂。当然,佛是故意的,你们得尊重这个法,可不是随随便便说的。最最无上甚深微妙法。
【佛法不出权实,是法深甚妙,难见难可了】。你看,难以见到,难以去了解清楚。【一切众生类。无能知佛者。即实智妙也】。所有的一切众生,没有一个,没有任何一个众生能够知道佛真正的境界。就是众生里面没有佛的知音。简单一点,通俗一点,就是谁能知道明白我的心呢。?谁能明白我的心?佛在这里说。这是从实智上佛来这么说,但权智上佛绝对不会这么说。
【及佛诸余法。亦无能测者。即佛权智妙】。是吧?佛这是佛的权智妙。他会说,你们虽然现在不明白我的心,但是我不妨跟你们说,我们不妨交朋友,以后你会慢慢地、逐步地、更多地了解我的心。但是你要了解究竟,不可能的。除非什么呢?下面说了。【如是二法。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是名佛法妙】。什么时候你才会有真正的知心人,你也成佛了。我的心思你全部懂,否则我的心思你不懂,或者懂得那么一点点,就那么一点点。你不要说懂得很多啊,就懂得那么一点点。哎呦,不是就差一步了,我是等觉菩萨啊,应该我们也差不多,百分之九十有了吧。?我们说的百分之九十,实际上你这个百分之九十差距太大了,知道吗?这不知道隔着有多远呢。!不能以我们这个数学概率去算。
心法,讲完心法得了。【心法妙者。如安乐行中。修摄其心。观一切法。不动不退。又一念随喜等】。按《法华经安乐行品》里面,修摄其心,观一切法,不动不退。怎么观呢?不动。不为生死所动,不为烦恼所退。讲得很简单,不为烦恼所退,不为生死所动,是吧?生死在面前了,哪怕死无常了,你还是一样的不动。不能因为一些烦恼,业障来了、烦恼来了退心了。你看,退了,害怕了,不能这样。【又一念随喜等】。一念心去随喜,要随顺佛法。讲的是一念心,随时都得随顺佛法,你不要去随顺其他的。你随顺其他佛法以下的,都不叫真正的随喜,只有佛法才是真正的随喜。只有佛法才是真正的随喜,才是最终究竟的功德。
【普贤观云。我心自空。罪福无主。观心无心。法不住法。又心纯是法】。你看最终又回到观心上来,心法是不可思议的。我心本来就是空的,它是空性的,体性就是空的。既然心都是空的,那么这个罪福,也就没有主了。为什么呢?罪、福是由心所造嘛,罪性本空由心造,心若灭时罪亦亡。心若灭时是什么呢?心是空时。如果你的心不生不灭了,跟这个空性相契合的话,那罪福它还有什么东西可以主宰呢?它本身也没有主人。它是由你的心所造的,如果心没有主,那罪、福还有主吗?所以说,不单是罪性本空,福性也是本空,由心造。心若灭时福亦亡,是吧。最终不执著你所造的福、所修的行,你才是真正修行的功德。才是真正的无漏法。
【观心无心,法不住法】。观心没有心了,外在由心所生的法,也就没有法了。有心才有法,心能生一切法嘛,万法唯心。心都不在了,法住在哪个地方,?无住可住了,它只是因缘而已,它本性是没有的。【又心纯是法】。心本身就是法,心、法是不二的。但是我们经常说,唯心唯心,实际上有时候唯心的话,这个话说得比较多一点。但佛教不是真正的唯心,知道吗?不仅仅是唯心这个心,不仅仅是指心法,也包含色法,包含一切法。心即是法,法即是心。真正的道理给大家讲清楚啊。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即是心,心也即是色,心、色没有任何差别。不要以为心能造一切色,能造一切法。同样,法也能够成就你的心。没什么主次,没什么先后,我们真正明白了,最后知道了,没有差别。心在哪里?什么叫做心啊?只是在我们现在娑婆世界众生的这个因缘上,我们心的感知能力更强,心有多大,世界有多大。经常说,一切皆有可能。说得更大一点,是吧?好像都是由心所造,适合我们这种根性,适合我们的因缘,所以说心为主、法为辅。到了另外的世界,可能就不这么说了。他色法的能力更强,他就不说心法,说色法了。色声香味触皆可说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是吧?色受想行识,都可以。四大、五蕴、六根、六尘都是平等的。
【净名云。观身实相。观佛亦然。诸佛解脱。当于众生心行中求】。你看,从自己身体里面去观察自己内心的这个实相,自然而然就能得到,诸佛这种解脱。都是从自己这个心中去求去修的,不除这个心之外。【华严云。心佛即众生。是三无差别】。我们的心跟佛、跟所有的众生没有任何差别。这个没有差别,当然是指什么呢?从根本的体性上是没有差别。【破心微尘。出大千经卷。是明心法妙也】。从非常非常微弱,非常小的这个心里,能出生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经卷。这个心的不可思议,它的力量有多大。实际上不仅仅是心法这样,色法也是一样的。只要你修到那个程度,都是一样的,没什么差别。
好了,简单就说了心、佛、众生,讲起来很容易。实际上我们在给大家讲这个众生法,大家也不要一定以为就是有情众生,按我的理解,也包含无情众生在里头。大家好好去想想,这是给大家一个提示,不要以为他一定得有情众生,有生命的有情感的众生,他才能是无差别。那么其他的器世间呢?这个桌子呢?这个房子呢?这些没有生命的物质现象,难道它就不是众生了吗?难道它就不平等了吗?难道它永远都是隶属于我们这些有情众生的吗?千万别这么想,一切众生可能都存在它自己生命的一种现象或者规律,只是我们现在有情众生还没有发现而已。
水也有生命,木也有生命,金木水火土,什么一切物质它都有它自己的生命。它可能也有它的心,但是我们可能现在不了知,也许到一定时候我们就能看得见了,你就不会这么去想了。为什么看不见,不要去想,自己的因缘障碍,障碍住了。所以说有些事情千万不要我们以为当然,不要按我们以前的这些常识,甚至现在所说的,也不能说完全都能全面地去理解这些东西。没关系,继续往前走就行了。起码你不要执著,你可以犯错,但是你要知错,你要知道自己有错,第二要有勇气去改错。另外就是积极地去寻求好的方法,怎么去改正错误。这样的话,你不会犯太大的错误了。
好,还有一点点时间给大家,大家有提问的。(问题一),哎呀,这个提问不好回答啊。(南无阿弥陀佛!师父慈悲吉祥,法华玄义第五讲原文中说,体非宗不会),体,理体的体。非宗,宗旨那个宗。不会,开会这个会。(会体自行已圆,伏请师父慈悲开示,智者大师这两句话其中的道理,也请师父方便开示,会体与净土宗信愿持名的关系,至诚感恩师父慈悲耐心开示,与学修指导。)
问题倒是提得不错,但是比较为难我。专门抓住我的要害是不是?什么难就照什么来。体非宗不会,也就是我们要真正证得我们自己的体性、佛性,没有宗,这个宗就是什么?具体修行的这个法门、修行的道路。打个比方,我们到达这个成佛的目的地、到达彼岸,必须要通向彼岸的一条什么?光明大道啊!没有这个宗,你怎么能够最终成佛呢?怎么到达这个涅槃的彼岸呢?所以说,体非宗不会,但是会体呢?自行已圆,就是佛的自行,一个自行一个化他,是吧。会体,在自行因果里面就已经圆满了。但是呢?体是圆满了,还得用啊。用就是化他了,大家还记得吗。怎么用啊?你要去度众生。你要发挥真正佛法的殊胜的不可思议的作用啊!你不仅仅是自己用在自己身上,我成佛了,我已经会体了,我已经成就佛性了,证得圆满的佛了。你也得成就众生,还得化他。能所,还记得吧,有化他的能所,一个能化,一个所化。佛是能化,众生是为佛所化的对象。到自行呢,已经圆满这个体性了。
(伏请师父慈悲开示,净土宗信愿持名。)那关系太大了。持名念佛不就是为了往生吗?往生不就是为了成佛吗?成佛就是体啊。往生也可以说是一种体,但是如果你没有信愿持名,你怎么能够往生成佛呢?所以说体非宗不会,大家知道都有西方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那边有殊胜庄严,但怎么才能往生到这么殊胜庄严的极乐世界呢?信愿持名,这就是宗。它具体修行的方式方法,最终到达成就你目的的必然道路,必由之径吧。
所以说很容易,大家就按照这个做就行了。你先找到,我从根本的这个思想上去理解,我们众生性跟佛性是一样的。但怎么才能成就佛性呢?你就找八万四千法门,找到最契合你的,最好的又能契机,又能契理,找这个成就佛果的这么一条修行的道路。当然现在我肯定还是希望大家念佛,在我们婆娑世界,在这个末法五浊恶世之中,你不要想着一下成佛,成不了佛的,你往生得了,先往生就不错了,明白吗?往生你这个人就已经了不起了,你说成佛,成什么佛呢?成究竟佛,谁可能呢?天台宗跟你讲得很清楚,无量阿僧祇劫才能成佛。你好我一说净土法门,你好径中径又径,好像快乐无边了,很快就成佛了,三不退。先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恨不得就跟观音菩萨一样,再过几天你就成佛了,怎么可能呢?先往生,往生到那边是什么?还是凡夫,肯定都是凡圣同居土。
就咱们这根器,当然我不是贬低大家。如果你说你这个人是真正大根器的人,你都不用念佛了,你随便念点儿什么你都成了,你都解脱生死了,为什么?你心已经清净了,你都能断惑了,自力就能断惑的人,你干嘛念佛,念法也行,念僧也行,甚至你要是大根器的人,你念念世间的法,一切法皆是佛法。你不一定指定念佛,就是我们的根器不行,你才念佛嘛。求佛加持,求佛接引啊,靠佛的愿力神通啊,加持啊!不然你还要加持干嘛?你自己想去就去了。你证果,我这一发愿阿弥陀佛,我来亲近您老人家来了,去了。过几天对不起再见,我到其他佛那里再去逛逛,随便去。就是因为我们自己不能自行解脱,所以你得靠佛接引,既然是接引,说句实话就是自己能力去不了。佛派什么东西来接,当然宇宙飞船肯定不是,比宇宙飞船还高级不知多少倍,去了。所以我们一般都是属于凡圣同居土,而且属于凡圣同居土里面的凡夫众生,你阿罗汉都算不上,声闻都算不上。如果你真正成了声闻,说句实话在世间你都不是普通人了,我估计弄得不好你都成为一代高僧大德,弄不好几百年才出那么一个、几个嘛,很难得了,你的使命肯定都不同凡响。大家好好老老实实修行啊!我们今生就靠佛的力量,我们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完事。
虽然我们在这讲《妙法莲华经》,但本身之间不违背的,知道吗?天台宗讲什么?六即佛,刚才也跟大家说观行即佛。你就老老实实,好好把这句佛念好,哪怕你是烦恼深重,哪怕你是妄念不断,只要你这句佛号不断,信愿坚固,中间可能会打点儿岔,没关系很快就回来,百分之九十的心念都在念佛上,甚至百分之九十五到九十九那更好,偶尔打个岔,我估计关系不大,就怕你这个一岔时间太长了,完了,回不来,一时半时几个小时都回不来,那完事了,是吧。很快就能回来,是吧,师父们、师兄们在帮你念佛,哎,一下回来了,是吧?往生了。乘愿再来是吧?(乘愿再来的他就是来表法的,他也念佛,他就是佛再来。)他就是佛啊?他可能是佛,但究竟佛估计够呛,(咱们都是来造业的。)
都是来造业的,是,所以我们继续造业,造净土之业,造净业,好不好?肯定不造业是不行,有些人说我都不造了,不造了,那已经证果解脱了那才不造了,知道吗?无造嘛,无作嘛,所作已办,是吧?不可能的。接着造,肯定造,既然是凡夫就必然有念,有念那就念佛去吧,与其念其他的九法界,就念佛法界不更好嘛?就这么简单,跟天台宗一个意思,就得念佛法界,你最终成佛,这才是真正的位高,才是真正的体广,才是真正的用长,你最高的成就。
(问题二,南无阿弥陀佛,师父好!您在宣讲《法华玄义》第五讲惑业苦三道是常道,你修到一定的时候善根增长就会触发你过去的业力,恭请师父解释一下其中的义理,敬请师父方便慈悲开示一下,有没有增长善根而又不触发过去业力的好办法?至诚感恩师父,南无阿弥陀佛。)
当然我希望有,但是我很遗憾地跟你说,确实没有。起码以我这个非常微劣的智慧能够理解到的佛法,好像是没有,也许有其他更高明的法师他觉得,哎呀,我还有,你去请他啊,也许可能能得到更好的答案。按我的理解没有,为什么没有呢?我先讲讲啊,即使讲的不对大家也耐烦听听。不可能没有啊,就你这么一种想法能没有吗?想投机取巧,哎呀,只增长善根,不触发业力。你想不触发怎么可能呢,是吧?你以前给自己埋了很多雷知道吗?是吧?然后你说,哎呀,到处都是雷。你说不踩雷怎么可能呢?你过去欠了很多债,你说我不还债,我现在就只进不出,我挣了钱我不要还人家。那你这个太不认账了,不符合因果啊,是吧。欠账还钱,是吧,欠命你就得还命,杀人偿命嘛。这也是你这不修行人家也不找你,有时候也会找你,不是不找你,他不会经常找你,随业力去就完事了。你一旦有点这个善根,有点这个功德,有点这个法财啦,也不能说真正法财,有点财富了吧,他债主就来找你了,更容易触发。有些人说,哎呀,我不学佛还好,一学佛怎么这个事情越来越多了,账还越来越重了,是吧?干脆别学了。实际上这是你进步的一个表现,知道吗?说明你有钱还债了。你有钱还债说明你是有能力的人,知道吗?能够被别人利用的人,能够为别人做贡献的人你应该骄傲,你应该高高兴兴还债才对,你不要觉得这是坏事,这是件好事!你要心里坦然,心里应该欢喜。你不要被动,哎呀你又来找我,别来找我最好,我赶紧修吧,继续修,是吧?最好你不再障碍我。你能被障碍说明你这个确实境界太低了,自己想偷着攒钱,这边又欠着别人,最好离远一点,我自己一个人当做不认识,不认账,不可能。
没关系,你要还得起,所以你得做好更足的准备,学习佛法、思维佛法、好好修行,这样的话你在还债的时候不会那么痛苦。还给你无所谓嘛,把命给你都无所谓,我念佛完事了,感谢你让我早点还,还完之后赶紧去西方极乐世界,早点完事,这个业障身受报完完事了。但是你没有到那个阶段,你还起来可能确实会很纠结、很痛苦。因为你还执著自己的身体,执著外在的钱财,或者执著其他的一些东西。所以这些东西都是我们必然修行,叫必经的一些考验,知道吗?业力,各个方面都会有,你的身体可能会触发后面的一些业力,你的心里烦恼会出现,到后面不仅是业障境啊,不仅仅是业境啊,还有什么呢?还有魔相境啊我告诉你,不修行了算了,还去把魔都惹来了是吧?有阴境,有烦恼境,有业相境,有病境,知道吗?病就是肯定你要得病,得到一定的时候,还有魔境,还有二乘境。
二乘,不要以为二乘就修得怎么样,二乘有人就执著,得少为足,自己自了汉,不去发大心,不度众生,这些境界都会一步步考验你,一个个地来。所以有点业力是好事儿,知道吗?不然的话,你永远都是在这个烦恼之中,烦恼还不自知。所以大家不要怕这些事情,好不好?当然我们一方面求佛,三宝加持,尽量受到的考验是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另外一方面呢自己好好修,增加自己的力量,遇到这些的时候不至于惊慌失措,不至于没办法去交差吧,算是。你怎么去把这个差给交了,把这个债给还了,还了之后心里比较痛快,这就好办了。你想没有,那是不可能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真是吧?所以有些人,哎呦,念佛最好啦,到西方极乐世界,所有的账都不用还啦,我跟你说,到了西方极乐世界真的就不用还了吗?乘愿再来。你也叫乘愿再来,不是佛啊,你还到世间来还这些债,你不要把它当作是还债,你当做是报恩不是很好吗?转一个词,怨变成恩,是吧?债就当做是奉献,奉献就应该是欢喜的,无怨无悔的,无私的,这不就你自己反过来把这个负面的心理转换成正面,你反而是在修佛,在修行,多好啊。因为我欠你们的,我应该报你们的恩,不是我欠你们的,是你们过去对我的恩,或者我做了对不起你们的事情,我得去偿还,那也是应该的。所以大家不要怕,有债是好事,知道吗?有点业力是好事,当做自己修行的一种叫逆增上缘。
你看为什么在通教里面的菩萨故意为什么叫伏惑润生呢?故意不把所有的惑都断尽呢?他就是为了有这个惑业的话,可以到世间来继续投胎,投胎就可以跟众生接触啊,有众生接触就可以宣扬佛法,度化众生,你把所有的惑都度尽,像二乘人,灰身断智,不要了,世间我不要了,众生我不接触了,我永远都在禅定之中,在解脱之中,我自己享受,你怎么度众生?怎么成就更高的菩提啊?所以不要把它当做是坏事,是好事,是吧?学佛法的人,前进也是好事,增长善根也是好事,业力出来也是好事,一切事情都是好事。一切的众生没有坏的,没有恶的,也没有善的,都是我们最终成佛的善知识。一定要有这个角度去看,那就好了,甚至不仅仅是所有学佛的人,所有不学佛的人,都是我们的善知识。但是你要把他看做善知识,你就具备这种境界、这种胸怀,具备这种能力才行,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吧,我们一起努力。好,希望我们学佛越来越自在,越来越欢喜啊。受点苦,没什么,受苦是必然的;不受苦怎么能够得到快乐,成就。所以苦,失败还是成功之母,感恩它们!
好,今天就到这里。最后请大家合掌我们来做个回向,回向就简单一点了。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南无阿弥陀佛(三称)。
好,今天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大乘教里面告诉我们,经上讲的,一弹指有多少个念头?一个念头是一个画面,宇宙怎么来的?这个画面从哪来的?念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才是事实真相。理解事实真相是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很多人看到我的时候,问我怎么修养的?我就很简单,叁不管: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钱,心就清净了。要放下,什么都要放下。佛家讲得透彻,效果殊胜。我刚学佛的时候,跟章嘉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理搞清楚了,我们相信会有这种现象产生,我们不怀疑了。所以在这个世间,有人衰老得很快,有人衰老得很慢,什么原因?古人有句话说「忧能使人老」。忧虑就是烦恼,有忧虑的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我们出六道轮迴,比他们简单、比他们容易、比他们彻底。他们离开六道轮迴到哪裡去?到四圣法界声闻法界去。我们到极乐世界去了,四圣法界跟极乐世界不能比,差太远了。我们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清净心这个时代修行要想成就,只有念佛求生净土,除这一条路之外,确实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得通的。念佛要念到什么时候,才真正有把握往生?要念到心清净。心清净了就是功夫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顺境善缘,就是善人,在这个境界里头最容易生的贪恋,你要在这里头放下贪恋,就是没有贪爱的心,没有留恋的心,你心清净,修这个功夫。逆境恶缘,遇到人都不是好人,都常常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这些我们平常要细心去反省,观察自己,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有没有定意,就是有没有定的意思,心清净、杂念少。中国古人有两句话,谚语里所说的,非常有道理,「知事少时烦恼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佛法里头,古谚语所谓的「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看到大家互相赞叹、互相合作,兴旺的气象;互相瞧不起、互相批评、互相毁谤,决定败亡。兴旺的教学,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1古大德教给我们,“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没有必要知道的事情,不去接触,不去打听,我们的烦恼就少;没有必要认识的人,不去攀缘,不去认识,我们的是非就少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1
印光祖师常劝导人,出了家若是想当法师,那就要先好好的念佛。你把佛念好了,将来就会有能力当法师。你若没有修持福慧就想在经教上研究,学当法师,以为法师坐在法座上好威风,哪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6
来不及的悔恨在汉朝韩婴所著《韩诗外传》卷九中有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人子希望侍奉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无法尽孝。来不及侍奉父母,真是遗憾的人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8
从感恩开始一个好的社会是由无数个好的家庭凝聚而成,好家庭则奠基于良好的亲子关系,所以儒教重视修心、齐家,才可以治国、平天下。每一个人要先好好修养自己,培养慈爱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7
第十地 法云地菩萨道看来好像很遥远,其实只要我们有心去实行,再怎么远的路,总有到达的一天。虽然凡夫很渺小、圣人很伟大,不过,要从渺小变成伟大并不困难,只要有心、有愿就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7
学佛即是「学佛的生活」,如果能把心照顾好,净土就在我们身边,天堂即现在我们的面前;而可怕、可恶的人生──像地狱般的苦难,同样地也是由一念心所造成的。一念之差 地狱天堂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对人一定要平等,而且要尊重别人,如果有了贡高我慢,时常都以为自己高人一等、比别人能干,那就大错了。但是若因某些工作自己学不会时,就认为「能干是你的事,学不会是我的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佛陀在世时也有许多生活贫困的人,但是,也有贫中之富的人。当时有一户人家是属于贫中之贫的人,他们的生活向来已经很贫穷,而夫妻俩又非常悭贪,佛陀为了感化这户人家,于是,以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佛经中有一则小 故事 ,有对老夫妻没有子女、亲戚,住在一个山城小镇外,没有什么邻居,只有两老相依为命,虽然生活贫困,但是生活中充满着爱的意境与满心的善解。心中有爱 贫穷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有一次,佛陀的弟子们在外看到人家在办丧事,为了祭拜亡者,杀了许多生灵,因此个个表情悲戚。佛陀知道后,悲悯地说:「这就是众生的颠倒啊!殊不知人死了,屠杀生灵的行为对亡者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有一头大象,体型强健、性格温顺,国王非常喜爱牠,特地为牠建造一间舒适的象舍。一群强盗看中象舍周围静僻隐密,接连好几个晚上悄悄聚集在象舍旁,商量抢劫的计划,像是如何破坏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人生在世,真正过不去的是自己,最恶毒的敌人是自己的心,所以我们要好好地反观自性,不要让恶念浮上心头。世间没有过不去的事,切勿轻视自己的生命。培养开阔心胸 预防心病良方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中篇》五浊恶世度有情佛陀的苦行因缘每个人与生具来皆有那分能分辨是非的智慧:但是,若不用心,便会分辨不清、错失良机,因而招来很多障碍自己的缘。在佛经里有这样的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某一个时候,佛在一村落里,那个村落的东庄与南庄隔着一条河,东庄约有五百户人家,庄内的众生常造诸恶业,没机会听闻佛法,每天总是在吃喝玩乐、安逸懈怠中度过。佛陀怜悯众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守财狗通常静坐是为了训练自己精神集中,洗涤习气,每天若以一点点的时间来训练,慢慢地累积,就能养成很好的思考习惯,调伏向外奔驰的「心念」。佛陀最关心众生的心念,所以应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人生最美的心境一位老先生怀抱我家门前清洁,别人家门前也该干净的心念,每天都去打扫街道。他以实际的行动来爱乡里、爱别人。二、三十年来,不管是刮风、下雨,从未曾间断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不明事理徒恼乱心中若有一点疑惑,不要累积成恼或是怨,凡事用智慧分析、摒弃先入为主的观念,才能照顾好心念。人会有烦恼,就是因为累积不如意的事;然而世间事,十之八九都是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习气 可爱与可厌的分界同样是患了老人痴呆症的老人,一位令人心生欢喜,另一位却让人心起烦恼!年轻时心念的养成,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晚年境遇。有位中年妇人来看我,诉说家中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无价之宝方为贵我们要好好用心,把心清净之后,要善于环保,保持清净的心,切勿再染上世俗贵贱的心态;有真正超然的道心,万事万物自然无贵贱之分,而且能圆融无碍。人生忙忙碌碌,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辑四 至爱篇人生有爱无憾事罹患癌症的慈诚队队员,在队友的细心照顾下,生理与心理上都获得了一股温馨的暖流。人与人之间,若能彼此扶持、相互关怀,社会便能呈现一片祥和!慈济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学佛的好处是看开和原谅,老法师开示。不能造业,不能造业这句话容易说,不容易做到。我们试问一问,能不能原谅一个陷害我的人,羞辱我的人,毁谤我的人?能不能?不能,不能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4
善解包容要善解、包容,对人要懂得善解,即使对方有意伤人,只要我们无心接受,就很容易善解;对事不要存有成见,若能打开心门事事包容,内心必然轻安自在。我常说要善解、包容,对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体会证悟道理明白后,倘若还是放不下,就无法体会。所以,只要真正体会了真理之后,就会很欢喜地去做,这就是证果,证得欢喜的果报,心无烦恼、很自在,就是彻底觉悟的欢喜心。最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心灵的资粮佛陀在世时,曾说过一段染布的譬喻有一天,佛陀和弟子们来到王舍城托钵。城里有一条街道十分热闹,开了各种贩卖生活用具的商店,有打铁店、制桶店、布店等等。佛陀走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回归本性一个人是否高贵,并非自我标榜;而是需要好好地努力,回归自己的本性自然,才能达到真正的高尚。人的本性是自然、平等的,世间上之所以有分别,就是因为有我,而且自以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所生之处,果报追随,相从不舍」,这几句要记住,三句。我们的一生记住这句话,天天所遇到的,是果报追随,相从不舍。果报要受,受都不放在心上,都不会引起分别执着,这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1
1、与佛有缘,一切生命平等受用有友问了一个问题,俺就这样为您作答吧。先认识什么叫佛教?佛教——是佛陀对生命的教诲而不是仅对佛教徒。所以,若信佛、若敬佛、若学佛、若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7
1927年秋,弘一法师到上海,寓江湾丰子恺家。印光大师阴历七月十七下普陀山,七月十九到上海,处理《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印光法师文钞嘉言录》等书的印送事务。七月二十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3
世尊的开示:警惕——若谤法师即是谤佛 若以嗔心看法师者,恶业过彼挖一切众生眼罪聚看到多有一些学佛的同修,言语极其的随意、浅薄无智、斗争坚固,真的是造业无量,自己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4
法师品第十此品明五种法师:一受持,二读,三诵,四解说,五书写。大论(大智度论)明六种法师:一信力故受,二念力故持,三看文为读。四不忘为诵,五宣传为说,六圣人经书难解须解释。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只要皈依三宝,能念三宝,都是修行;能这样的思想,这样的用心,不贪财,不恋色,这就叫修行。常时观身体是无常的,是不干净的,是幻化的,是要死的。你这样观,你的烦恼就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0-21
善恶因果不能抵消,这是一定要懂的。那不能抵消怎么办?佛教导我们,对于善因加强,对于恶的,过去所造的,不再做了。让善的力量强大,恶的力量薄弱,将来往生的时候,力量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20
【解】因果相背,为是处,作恶业希望乐报,因果相背,为非处,犹言“无有是处”也。“无有是处”是没有这个道理。这一条,诸佛如来,法身大士没有疑惑的,“十力”这个摆在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8
大修行人指的是谁?诸佛如来、法身菩萨、阿罗汉这些人,应化到这个世间,与没有成佛时的这些众生又碰头了,有缘,都遇到了,这时候还有没有因果?有,清楚。我们在《高僧传》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7
佛宝网讯 近日,首届海峡两岸佛门书画艺术展作品征集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目前已陆续收到很多书法家、画家作品,投稿作品题材丰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佳作精彩纷呈。现选
文化资讯时间:2024-09-27
勉强找时间来学一学,不能一心一意去做,拔除“根本业缘”是不可能的,刚强众生难调难伏就在这里。不说一般的道友,我们出家弟子对这种道理人人都懂,也知道修行好,也是下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5
1在因果法则里面是不成立的。作善就在自己心田里落下善种子(善因),作恶就在心田里落下恶种子(恶因),善种子和恶种子不能互相抵消,到它们因缘成熟时,各结各的果报,不会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2
一个大灾难来了,许许多多人丧失了生命财产,但是还有少数人很平安,没有受到大灾难。这些人,你仔细去观察,你去做一个统计,然后你就晓得,从统计上看到,绝大多数心行善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0
问:“佛菩萨还受不受因果报应?”答:这个问题,过去百丈大师遇到老狐狸曾经问过,问的话就是“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跟你这话的意思完全相同。老狐狸过去生中是讲经说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0
近行定与安止定慈济瓦法师讲郑栢青译按:慈济瓦(Sujiva舍弃我)法师是一位马来西亚籍佛教上座部比丘,献身于佛法内观的教导。法师在1975年完成大学学业不久后,就出家。在修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9
财富是你命里有的,不用去争,命里有的丢都丢不掉,命里没有争也争不来,所以你要跟人竞争那岂不冤枉?《了凡四训》把这一桩事情讲得透彻、明白,把《了凡四训》多看几遍,
因果报应时间:2024-08-27
《佛说梵网经讲录》◎慧僧法师一九八O年讲于万佛圣城法界大学养秋堂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诸佛子。是四十八轻戒。汝等受持
因果报应时间:2024-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