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佛教认为金钱是不洁净的,如毒药,似毒蛇,应该远离它,出家的信徒不能接受金钱供养,不能储存,进行一切的买卖、贸易、营利等商业活动(金钱非法的戒律仅适用于出家众,对于在家世俗的信众,却另当别论);大乘佛教则对财富有更客观和全面的阐释,观点更圆融,充分肯定财富对世间生活的重要性,并不逃避它的现实性。
在佛教的教义中,财富只有通过正当的途径取得,才能成为身命基础和解脱资粮,才有资格成为行布施、种福田的物质基础。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追求财富?佛教认为我们既不能极端排斥金钱,也不能过分地去追求财富,应该有中道财富观,概括说来就是深信因果、广种福田、勤恳为要,正命求财。
作为公民,我们不能违背法律的规范;作为佛弟子,我们还不能违背戒律的准则。所以正信皈依的佛弟子决不能做以下十种非法谋财的事情:窃取他财、违法贪污、抵赖债务、吞没寄存、欺罔共财、因便侵占、籍势苟得、经营非法、诈骗投机、赌博淫业。
佛教也有非常先进和全面的理财观,在财富的支配与打理方面也推崇中道观,既不能悭贪,也不能过分奢侈,否则很容易消耗自身的福报。
佛陀也在经典中为我们作了具体的指导。财富应分作四份:第一分用以保障家庭的日用开支;第二分用以投资增值,否则财富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第三分用以储蓄,以备不时之需;第四分用以慈善事业,一方面回馈社会大众,一方面为自己耕耘福田。
我们平常人都认为自己经济能力不足,难以布施。其实布施很广泛,不仅仅只有财布施,还有言布施,以语言给人正能量;颜布施,用一个微笑温暖对方;无畏施,在别人身心不安、恐惧、害怕的时候,帮助他消除恐惧我们力所能及的布施有许多种。
这些都是为自己积累功德、种善因的一种方式,这些功德都是自己个人的,别人抢不走,当因缘成熟,必将得到善果。
账户上的数目只是一个表相,你现在所拥有的财富只是暂时寄存在你这,世间财物都是由五家共有:一是王者所有,即皇粮国税,不可或缺;二是盗贼所有,贫富过于悬殊,必然要引发非理性分配,盗贼禁而不止,固有其因;三是去病所有,生命延续、生老病痛,终有一用;四是灾害所有,水灾火灾,天塌地陷,付之东流;五是恶子所有,败绩败家,不能一以贯之,终致散失。一个人是无法主宰自己的财物的。
而作为佛教徒来说,我们可以正当地追求世俗财富,但更重要的是追求功德法财。什么是功德法财呢?那就是佛法。因为佛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人生的困惑,树立人生的正确观念;可以帮助我们解脱人生的烦恼,可以帮助我们开发生命中无尽宝藏。成就智慧,成就无量功德,这绝不是物质财富能够代取代的。
第一,在家居士追求财富,没有过错,如果你发大菩提心,行善积福,不管是六度还是四摄都以布施为先,更应鼓励去追求财富;第二,财富追求的手段和使用的方式,以及看待财富的心态一定要正,心念正,一切都没有问题,心念不正,就是罪业和障碍;第三,佛教的财富观里有功德法财,最究竟能让我们解脱的是出世间的功德法财。所以大家要多做功德,深信因果,种善因,感善果,不要去担忧善果何时才能出现,你只问自己做了多少善事,种了多少善因,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财富是每一个人都希望的,不过君子取财,取之有道。以佛教里面的发财方法,我提出六点来说明,其中前三点是一般世间所共有的发财方法,后三点是佛教发财的方法。(一)勤劳“
星云法师时间:2024-07-29
第三章 有无中道所谓有无,指有见、无见。有见,指确认所说的存在有其真实性。无见,相对于有见,又称无有见、非有见,指确认所说的存在没有真实性。如《大乘入楞伽经》中佛说: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01
第八章 原始佛教中道的价值在文章前面说到原始佛教中道确立的根本与中道的内容,佛陀由缘起法确立中道正见,由八正道确立中道正行。无论是中道见中的常断中道、有无中道、无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01
壹·中道的意义佛世时,有一位比丘,名二十亿耳,出家前是一名琴师。随佛出家后,急于证果,日夜不懈的精进修行,结果不但久久没有开悟,反而把身心弄得疲惫不堪,因此生起
星云法师时间:2023-09-03
壹·中道的意义佛世时,有一位比丘,名二十亿耳,出家前是一名琴师。随佛出家后,急于证果,日夜不懈的精进修行,结果不但久久没有开悟,反而把身心弄得疲惫不堪,因此生起
星云法师时间:2023-09-01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们:记得不久前,在南部的高雄举行电影金马奖的颁奖典礼。那个时候我们从报纸上可以看出,所谓‘一票难求’,要想进去参观金马奖颁奖,是非常不容易
星云法师时间:2023-08-29
第十节 我是通过既不折磨自己又不伤害别人的八正道,即中道之法,证得无上涅槃的寂静常乐。/佛陀佛陀从优娄频罗来到了波罗那斯,又从波罗那斯回到了优娄频罗。然后,他转道
佛教故事:觉者的生涯时间:2023-07-27
中道(佛教解释)中道(梵文:madhyamā-mārga,又作巴利文:majjhimā pa?ipadā、梵文:madhyamā-pratipad),佛教术语,为释迦牟尼的核心教义之一。它相对于二边,包
佛教名词时间:2023-07-11
现在学佛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他们不单单是听经闻法,而且还能更深入的几个人一起探讨一些道理。学到后来的时候,就从缘起法、断恶修善当中进入到般若空性的道理,再后来进
在家修行时间:2023-06-20
《印光法师文钞》涵盖了印光法师的各种思想,财富观即是法师思想的组成部分之一。法师认为钱财是身外之物,不宜看得太重。法师自己则对财富看得很淡,他自己所得之财都分施
其他文章时间:2013-12-25
问:《金刚经》强调空,《无量寿经》强调有,请问如何不落两边而行中道?净空法师答:空有是一,《无量寿经》与《金刚经》是一。若看成二法,惠能大师说:‘空有是二法,二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09
壹·中道的意义佛世时,有一位比丘,名二十亿耳,出家前是一名琴师。随佛出家后,急于证果,日夜不懈的精进修行,结果不但久久没有开悟,反而把身心弄得疲惫不堪,因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16
参禅的法门,要念兹在兹。时时刻刻都要回光返照,也不要紧,也不要慢,所谓「紧了绷,慢了松,不紧不慢才成功。」不紧不慢就是中道,行住坐卧不离这个,离了这个,就是错过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17
《印光法师文钞》涵盖了印光法师的各种思想,财富观即是法师思想的组成部分之一。法师认为钱财是身外之物,不宜看得太重。法师自己则对财富看得很淡,他自己所得之财都分施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25
佛教的正道是中道。中道不是一种折中,而是符合真理、符合实相、与解脱相应的方法,佛陀将其总结为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佛陀在鹿
汉传法师时间:2014-10-25
世间人都认为爱是最伟大,最幸福的事情,因此十分注重伦理之爱,男女之爱,殊不知道有了爱,便有了苦!爱憎是苦因,生死是苦果,爱到极处便成憎。好像你所最爱的人,忽然变
汉传法师时间:2014-11-03
佛教的教导是关于弃恶修善,然后当舍弃恶,建立起善时,我们便将两者都放下。「中道」就是超越两端之道。佛陀所以的教导都只有一个目标——为未解脱者指出一条离苦之道。这
藏传法师时间:2015-03-08
《金刚经》中,佛陀告诉我们:“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提醒弟子们不要执著如来的色身。但如果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如来只有无相的法身,没有
汉传法师时间:2016-09-20
一信徒问师:师父,请问什么是“中道”呢?师答:简单的来说就是指导我们修行不落两边的一种智慧。打个比喻,在我们禅修的时候,要有警觉,也需要保持放松。警觉与放松,要
藏传法师时间:2016-10-07
一信徒问师:师父,请问什么是“中道”呢? 师答:简单的来说就是指导我们修行不落两边的一种智慧。打个比喻,在我们禅修的时候,要有警觉,也需要保持放松。警觉与放松,
汉传法师时间:2016-10-12
有体有用,才是中道的修行《金刚经》中,佛陀告诉我们:“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提醒弟子们不要执著如来的色身。但如果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
汉传法师时间:2016-10-19
身处闹市的佛教道场需要中道智慧应对来自世俗的纷扰“都市佛教”古已有之,释迦牟尼成道在山林,弘化在城镇。在政教关系和谐的年代,山林佛教与都市佛教形成良性对流,典型
其他文章时间:2016-10-28
大家好:我是观静,下面由我分享我的财富观。想想三宝的教育,也是从小家庭的教育。我从小生长在工人家庭中,不是很富裕,但父母什么都没缺过我和姐姐的,他们对我们的教育
菩提书院时间:2017-01-08
之前听到有人问“拜哪尊佛,修何种经,会让人致富”?还没有学佛的时候,我会说,看机遇;现在,我会说,看发心。你为什么追求财富?如果为了满足不断扩张的欲望,那你拜哪尊
菩提书院时间:2017-11-06
我接触佛法,是因为家里出现了重大的经济问题。几年前,我家里师兄跟朋友一起做工程,当时以为这个工程十拿九稳可以赚钱,为此我也帮他借了很多钱进去。没想到后来他朋友私
菩提书院时间:2018-02-08
对于财富,一年前,我认为钱越多越好。为了让自己能有更多的财富,我甚至还经常会去寺庙求财神爷保佑,让我能赚更多的钱。我觉得钱多一定会很幸福,有机会赚的钱一定不要放
菩提书院时间:2018-02-08
净信为本的净在佛法修学中,不论什么宗派都离不开信、解、行、证四个步骤。因为生起信心,才会有了解佛法的意愿,并随着认识的深入,使信仰得到升华。因此,信和解是相辅相
济群法师时间:2020-05-14
读诵佛经之心得 信、解、行、证是修学佛法的次第,是学佛的通途、正途。无论修习何法,念佛、诵经、参禅、修习止观等等,都必须落实这四大修学因素,才能获得佛法的真实受
更多文章时间:2020-06-06
佛学视频时间:2020-06-13
清远法师泊莲寺水陆法会上堂法语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体现;若欲当来觅法身,虔诚合掌志心听。云生于空,忽起忽灭,生从何起,灭向何处。今之人也,同云之无根,去来
印顺导师时间:2020-07-25
清风伴明月 慈心无尽意——记赵朴初的慈善事业 清远法师“清风明月,大道天真”,这是民进中央主席许嘉璐先生在2001年纪念赵朴初老居士圆寂一周年时题写的纪念词。赵朴老正
更多文章时间:2020-07-25
二谛无碍的中道--慧光法师--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 以「世俗谛」---以世间普遍的认知,来引导众生。然后进一步,把他的烦恼破除。 象我们说,依「戒定慧」来修,戒跟定,这
慧光法师时间:2020-08-09
无为而为,要与自己和谐相处,凡事要走中道,不疾不徐,不疏不密,不偏不倚,不迎不拒、不取不舍,用这样的态度与自己相处,我们就会跟自己的内在在一起,就会听到自己的生
生活哲理时间:201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