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略地介绍六祖禅法,有三句口诀,这三句口诀,就是在《六祖坛经》里讲到的: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无念、无相、无住,这个三无,是六祖禅法的核心。
什么叫无念为宗?
无念,是佛教经常用到的一个名词。在介绍四祖禅法的时候,我提到四祖曾经引用《大品般若经》中的无所念者,是名念佛。何等名无所念?即念佛心名无所念。这个无所念,实际上就是无念。
在六祖慧能的三句口诀里,无念是相对于认识主体而言的。念,就是能认识的心。无念,就是我们的心在缘境中不起分别。
无念,并不是说心像木头石头一样没有任何反应,而是有反应而无分别。
无念,就是知一切法,心不染著。无念,就是《金刚经》所说的,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或者说应生无所住心。无念是我们的意识转化成为智慧,没有世俗异想分别,符合于真如之念。
圭峰禅师在《禅源诸诠集都序》里面讲到的,如果了解了外在一切相的空性,那么我们的内心自然就没有分别,自然就无念。而且念起即觉,觉之即无,此即修行之妙法。故虽备修万行,而以无念为宗。
这就是说,在修一切法门的时候,我们不要有能所分别之心,而要时时刻刻把握自己无分别的心态。假如我们真正处于与真如冥符这样的一种心态,那么我们就时时刻刻住在禅定之中。
修一切法时,不起法相,不起修相,做到三轮体空,这就是无念。无念,不等于是没有念头,而是没有分别之念。所以说,无念是六祖慧能禅法三句口诀的根本。
什么叫无相为体?
念是能缘之心,相就是所缘之境。外离一切相,就是说在认识事物时,我们不要给事物强加一切外在的东西,而是要还一切事物的本来面目。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则法体清净。
一切诸法从本以来,离名字相,离心缘相。一切诸法之所以有种种名相,都是我们主观安立的,并不是它自己本身所具有的。所以要即相而离相,于相而离相。
所谓无相,就是不在境上起分别执著之相,能够使法体恒常清净。法体,就是一切事物的本来面目。一切诸法,也可以说是一切相,本来就是清净的。众生执迷不悟,计执分别,妄计种种相状。如果能够做到于相而离相,在认识事物上远离计执,那么我们就可亲见诸法实相。
什么是无相?无相即实相,诸法以实相为体,故说以无相为体。
四祖道信禅师在《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中曾经说到:众生根有无量故,所以说法无量;说法无量故,义亦无量;无量义者,从一法生。
这个无量义,并不是从无量法生无量义,而是从一法所生。这一法是什么呢?一法者,则无相也,一法就是无相。无相者,是诸法实相,因为无相无不相,是为实相。在这里,无相是作为一切法的共性。
虽然一切法看起来都是孤立的,但是实际上,一切法既有其个性,也有其共性。如果一切法只有个性没有共性的话,我们就无法去把握它。
什么是无住为本?
《维摩经》讲从无住本,立一切法。诸法以无住为根本,无住本者,就是诸法之本际、人之本性。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无住就是真如法性的另一个称呼。
一切法都有法性,都有法相。法相是具体的,法性是抽象的,法相是个别的,法性是共同的;法相是诸法的差别性,法性是诸法的平等性;法相是具体的事物,法性是规律。
因为一切法都有规律可循,这样我们才能把握它,才能够认识它、分析它。如果我们要一个事物一个事物地去分析,那就陷入到入海数沙这样一种困境。只有把握诸法的共相,才能够把握诸法的本质。
所以六祖慧能讲到无住为本时,他说念念中不思前境,过去的事情不要再去思量分别。
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就是说我们的念头总在转移,总在随境迁流,一切诸法不会凝住于自身固定不变的性质上,人的认识能力也不应以固定的概念作为其固定的本质。所以,禅宗所提出的般若理论,就以诸法性空为重要内容之一。
《维摩经》说从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在佛学理论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现在流行的《维摩经》,是鸠摩罗什翻译的本子。有一位僧肇大师,是鸠摩罗什的学生。当时,他参加了鸠摩罗什的译场。他所注的《维摩经》,应该说保持了鸠摩罗什本人对《维摩经》的理解。我们现在要学习《维摩经》,一定要很好地重视僧肇这本《注维摩经》,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僧肇在注从无住本,立一切法这句话时怎么说呢?他说:法无自性,缘感而起。当其未起,莫知所寄。莫知所寄,故无所住。无所住故,则非有非无,非有无而为有无之本。这就是从无住本,立一切法。
一切法的本际,就是无住。实际上,这里讲的就是一切法无自性。一切法如果有自性的话,一切法不会生,一切法就没有办法相容相兼,并同时存在于一个空间。正因为一切法没有自性,所以无自性这种规律性,就是一切法的本原,就是法性。
六祖慧能禅法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这三句口诀。
如果我们能够好好地去把握,并把这种思想运用到禅修和弘法利生当中,能够以无念、无相、无住来指导做人做事,那不但我们的人生有希望、佛法有希望、社会有希望,一切事情都有希望。
因为远离了偏执,远离了片面性,远离了种种的人我是非,使我们真正处在一个和乐温馨的大家庭当中,那样就是人间净土的实现。
密宗佛法之法义诠释,诸行者修习,必通过传承之上师言传身教,并经过若干传法仪式修法授与诸众,如此,方可实行。不经上师而自行修法者,是无效之行持,没有受用的。但是,
学佛常识时间:2023-08-31
我们吃素,也要讲究营养搭配,搭配合理的素食对健康是有益的。想享受素食带来的好处,一定要充分了解素食的营养搭配知识,才能避免营养缺乏的危险。有一个非常容易记忆的合
素食护生时间:2023-08-25
隆莲法师:未必钱多乐便多隆莲法师简介:(1909~2006),四川尼众佛学院倡办者、首任院长,被尊称中国当代第一比丘尼 隆莲法师虽身居庙宇,但对如今社会上物欲横流的种种现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22
称扬诸佛功德经卷上(亦名集诸佛事)。。。“复次,舍利弗,东方去此无量世界,度六万佛刹,有世界名曰众华。其国有佛,号无量音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
念佛功德时间:2023-08-21
我们学佛人吃素,也要讲究营养搭配,搭配合理的素食对健康是有益的。想享受素食带来的好处,一定要充分了解素食的营养搭配知识,才能避免营养缺乏的危险。有一个非常容易
素食养生时间:2023-08-08
我们学佛人吃素,也要讲究营养搭配,搭配合理的素食对健康是有益的。想享受素食带来的好处,一定要充分了解素食的营养搭配知识,才能避免营养缺乏的危险。有一个非常容易记
素食养生时间:2023-08-07
很多时候,人们往往善于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而一旦出现无心的冒犯,却总是耿耿于怀,变成了话不投机半句多,甚至老死不相往来。人生在世,不可避免地要与人交往,要想过
佛教故事:为人处世时间:2023-08-03
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陀,所宣说的一切经典,无不是在讲说调伏自心的方法,因此,向自心打商量并且去观照,才是最重要的。--- 第一世噶-玛-巴杜松钦巴首先,让不安定的心安定;
清净的本源时间:2023-07-17
大悲咒是观世音菩萨的大慈悲心,无上菩提心,以及济世渡人,学佛成就的重要口诀。本咒出自《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是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
观音菩萨时间:2023-07-14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口诀(慧能大师)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口诀 姚秦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 奉诏 译唐 六祖大师 惠能 口诀宋 天台 罗适 校刊河北 史凤儒 重辑 夫金刚经者,无相为宗,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12
禅、净精修口诀:大凡小恶切莫为,一切善事必从之,六道众生均得度,如雨慈心利三界,六度万行常精进,四无量境随身持,一片大悲如观音,静时莫求无妄执,动时勿着诸幻相,
好好学佛时间:2022-08-12
一切佛教法,都是可以帮助我们究竟成就的口诀,都是可以降伏自心的方法。比如你想要解释一件事,你不但会用口说,你还会站起来,甚至用照片、影像帮助了解。同样的,一切
噶玛巴教言时间:2021-12-01
大和尚让我今天跟各位法师讲几句话,实在不敢当。不过,我谈谈我的一点感想,跟各位交流。在今天这个社会上,做一个僧人不容易。虽然佛教现在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但是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18
二月河幼年时憨厚、讷言,在某些方面还有点反应迟钝。二月河的父母都是从战争年代过来的人,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不那么苛刻。父母下了班在门前空地上洗衣、种菜、栽树,十来
佛教故事时间:2014-11-11
一切众生都是过去父母。佛陀告诉我们,一切众生都曾经做过我们的父母。遇到惹我们生气的人,就想一想他们过去世也曾经像我们现世的父母一样,含辛茹苦地抚养我们,照顾我们
其他文章时间:2015-04-29
很多时候,人们往往善于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而一旦出现无心的冒犯,却总是耿耿于怀,变成了话不投机半句多,甚至老死不相往来,想想我们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事例。一般我们
佛学入门时间:2015-11-11
菩提达摩大师是中国禅宗的奠定者,而奠基不仅仅是建立了一个宗派,且必然具有他自己的思想宗旨和修行法门作为这一宗派和另一宗派的区别。菩提达摩大师有一篇法语,专门阐述
汉传法师时间:2015-11-18
学佛人吃素的合理膳食口诀我们学佛人吃素,也要讲究营养搭配,搭配合理的素食对健康是有益的。想享受素食带来的好处,一定要充分了解素食的营养搭配知识,才能避免营养缺乏
佛学入门时间:2016-01-11
《黄帝内经》上面就讲到了人的自然生命的长寿的总原则。《黄帝内经》上面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
汉传法师时间:2016-01-25
见升高路,当愿众生,永出三界,心无怯弱【经典原文】见升高路,当愿众生,永出三界,心无怯弱。——《华严经》【经文解释】“见升高路”:走路遇到高的路,向高坡走的时候
其他文章时间:2016-03-18
若见众会,当愿众生,说甚深法,一切和合【经典原文】若见众会,当愿众生,说甚深法,一切和合。——《华严经》【经文解释】“若见众会”:假设见着讲经法会,或者是无遮大
其他文章时间:2016-03-18
见趣下路,当愿众生,其心谦下,长佛善根。【经典原文】见趣下路,当愿众生,其心谦下,长佛善根。——《华严经》【经文解释】“见趣下路”:见走这个下坡的时候,“当愿众
其他文章时间:2016-03-28
若见丛林,当愿众生,诸天及人,所应敬礼。【经典原文】若见丛林,当愿众生,诸天及人,所应敬礼。——《华严经》【经文解释】“若见丛林”:若见着一个大丛林的时候。那个
其他文章时间:2016-04-06
在家学佛的四句口诀作为在家佛弟子,不论你信佛有多虔诚,你都不能脱离社会和人群,不能脱离你所从事的工作,也就是说不能脱离你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包括家庭的责任与义务,
汉传法师时间:2016-08-31
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到究竟人类是有感情的,可是很多都忙于事业,对于那些能够感动我们内心的亲情,实际付出了多少呢?感情不是自私的,最起码在一个家庭里面,它
汉传法师时间:2016-10-10
星云大师:每天三句赞美话世界上没有比欢喜更宝贵的东西,有时我们用再多的金钱、物资送给别人,别人未必很欢喜。不如给人一个笑容,给人几句赞美的话,用欢喜心结缘,不但
汉传法师时间:2017-02-14
观想修行(资料图)接下来谈谈,我说三句话谈修行。我们时间现在十几分钟,告诉大家三种方法,第一个方法叫“观想”。依《观无量寿经》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遍入一切众生
汉传法师时间:2017-03-08
一切众生都是过去父母。佛陀告诉我们,一切众生都曾经做过我们的父母。遇到惹我们生气的人,就想一想他们过去世也曾经像我们现世的父母一样,含辛茹苦地抚养我们,照顾我们
佛学入门时间:2017-04-25
出殡时,为何棺材不能落地?丧葬的讲究,你知道多少
佛学视频时间:2020-05-25
如何正确听闻佛法--补充资料 学习材料:《胜道宝蔓集》时间:2009年5月23日上午地点:北京天开寺大雄宝殿主讲:宽见法师 下面讲我们听闻佛法时候正确的行为,应该具有、受
佛学视频时间:2020-06-01
佛学视频时间:2020-06-05
老祖宗智慧:少说这三种话,积攒福气好运常伴
佛学视频时间:2020-06-05
手上有三个特征的人,漏财难聚财,看看你是哪种?
佛学视频时间:2020-06-06
佛学视频时间:2020-06-08
上联“上心下心都忐忑”,穷秀才对出下联,获寡妇芳心
佛学视频时间:2020-06-09
鬼谷子沟通术:学会这三招,让你事半功倍
佛学视频时间:2020-06-19
《菜根谭》:懂得舍弃这两样东西,人生才会顺利
佛学视频时间:2020-06-19
净空法师: 有没有什么方法,让人很快契入佛的境界?
更多文章时间:2020-06-22
“凡事要好,须问三老”,三老是指谁,说得有没有道理?
佛学视频时间:2020-06-22
讨厌佛教的皇帝,来看看是哪几位吧?
佛学视频时间:2020-06-23
老话“人无笑脸莫开店”,后半句仅仅7个字才是关键,却鲜为人知
佛学视频时间:2020-06-24
今生最大的幸事莫过于能闻佛音,见佛法,最新佛教视频音乐《三道心经》,全新的听觉和视觉感受。
佛学视频时间:2020-07-06
老祖宗智慧:读懂这三句智慧箴言,福气自然会增多
佛学视频时间:2020-07-06
才女上联“二人土上坐”,秀才对出下联,成就美满姻缘
佛学视频时间:2020-07-06
大家常说“山雨欲来风满楼”,上一句鲜为人知,却有深刻含义
佛学视频时间:2020-07-08
曾国藩智慧:熟记这三句处世箴言,便能少走许多弯路
佛学视频时间:2020-07-08
佛学视频时间:2020-07-16
古人讲“先睡心、后睡人,睡觉睡出大美人”,老祖宗教你如何睡觉
佛学视频时间:2020-07-24
俗语“前妻如草,后妻如宝”,夫妻相处的三句经验,句句经典受益
佛学视频时间:2020-08-05
吃素也要讲究营养搭配,搭配合理的素食对健康是有益的。想享受素食带来的好处,一定要充分了解素食的营养搭配知识,才能避免营养缺乏的危险。有一个非常容易记忆的合理膳食
素食生活时间:201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