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法师,几年前就对佛法有一点儿兴趣,但对于皈依我听到各种各样的说法,还是有一些疑惑,所以至今都没有皈依,请您能为我开示,什么条件才能皈依呢?
宏海法师答:那正好借着这位同修提问的因缘,我就说说有关皈依的一些误区。但凡稍微了解一些佛法,或者跟佛门有接触的人,都知道皈依的概念,我们不管以什么因缘开始走进佛门,了解佛法,那么所迈的第一步就是要从皈依做起。皈依就是把三宝作为生命和精神依托的对象,去归向、投靠。
由于我们这个时代主流价值观长久以来对于佛门的一种不正确的引导,让大众产生对佛门,包括所谓的皈依都有很多的误区。因为我经常遇到一些人,就是因为对皈依的一些误解,而一直在佛门外徘徊。
误区1:皈依了就必须要吃素
比如说第一点误区就是:认为皈依了以后就成为一名三宝弟子,就必须要吃素了。首先告诉大家一点,当然吃素是好,戒杀护生,能够长养我们的慈悲心嘛。另外我们这个时代环境下从食品的安全来讲,吃素还有利于身体健康。
当然很多时候,有的人觉得说吃素没有营养,那你想想牛呀、马呀它都是素食动物,它的力量反而更大,也不缺营养,所以可以肯定地跟大家讲,吃素一点儿都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尽管吃素有如此大利益,但要告诉大家的是,吃素并不是皈依的必要条件,这是第一点。受了三皈依以后,乃至受了五戒都没有要求一定要吃素。
受了五戒后,对于杀生这一戒条,只是要求你不亲自去造这个杀业而已,跟吃素是无关的,只有受了菩萨戒的弟子,才在戒条上明文规定说要吃素。所以说大家要记住第一个误区就是说:皈依并不是要求一定得吃素,除非你自己发愿,可以吃这个三净肉,就是不为我而杀,没有看见杀它的场面,没有听到它被杀的这个惨叫声,这就叫三净肉,就可以吃。
对于说到底还是要吃素的问题,我们要知道这是自然而然的。很多时候我们不能理解这个吃素者,但是其实恰恰有可能是他皈依了以后,随着对于佛法学习的这种深入,这种境界的提高,他是自然而然地放下了那个吃肉的行为,不是管着不让他吃,而是他自己不想吃,这是一个好的状态,一个好的结果。但是我们开始并没有要求一定要吃素,由于误以为学佛一定要从开始就吃素,所以把很多人皈依的因缘挡在了佛门之外。这是第一点,大家记住并不是一定要吃素。
误区2:皈依了三宝就一定要出家
还有一个误区就更荒唐了,以为皈依三宝以后就是要出家。我曾经就遇到过这样的人,他说:法师法师,我能不能皈依?我说,你当然可以皈依。他说,那我还想结婚呢。你看真正的出家,他是要舍弃了世间所有的家亲眷属的关系,然后把自己的生命,安立在弘扬佛法和修行解脱上,是这么一个人生理想。出家是要具足非常深厚的福德,要有大的善根和殊胜的因缘,才能成就出家这样一种人生选择。
你皈依三宝,只是说你对本师释迦牟尼佛所宣说的宇宙人生实相,你相信这就是真理,你认同了。进而你产生了想学习佛法,了解佛法,追随着出家人去学习的这一种愿望,仅此而已。在很多时候我们不明就理,就以为说皈依一定要出家,不能在家了,就没有了娶妻生子、传宗接代这回事了,大错特错了。皈依三宝以后你正好成家,成家以后全家都来皈依三宝,这是多好的事啊,所以这是第二个误区,就是以为皈依一定要出家。
误区3:自己业障深重不能皈依
第三个误区这就等于说,自己把自己看得太低。有的人也来问说:什么条件才能皈依呢?具足什么样的发心才能皈依?我往往会回一句,只要你不杀人放火就可以皈依,乃至你杀人、放火,后悔了你去把它忏悔掉,改过了也可以皈依,这就是佛门广大,回头是岸。
还有往往碰到一些人他对佛法还有一定的了解,也知道什么叫做业障、烦恼,他就会自己把自己给判了一个定位,说我这个人业障深重,每天要造好多业,做不好的事呀等等,你们这属于四大皆空了,我这是凡夫俗子心不净,不能皈依,以此理由就逃之夭夭,就生怕跟这个皈依沾上边。
看上去,貌似这是一种觉得自己不行,其实是反面地说明,存在以为自己很有见解的一种错误。正因为我们不行,由于我们不懂,所以我们才说要走进佛门,依着佛菩萨所觉悟到的真理,依靠三宝引领着走向智慧和解脱。要是我们已经学得修学得圆满了,什么也具足了,就快成佛了,那还要皈依干嘛呢。
误区4:心中有佛何必拘泥于形式
还有一些人,带着我慢,觉得他了解了一些佛法的道理,或者认识一些佛教常识,就觉得自己依之而行就可以了。他认为说:我心诚就可以了,我心中有佛,我就不拘于这个形式了。貌似这个很有道理的话,是一种能典型的邪见。带着我慢,觉得学佛我了解了道理,或者说认识一些常识,就觉得自己依之而行就可以了,大家想想如果没有这个形式,怎么体现你心里有佛呢?因为我们一个人的所有行为作风,每天的生活状态,人情来往,都是我们心的体现。甚至我们外在所处的环境,也都是我们唯心所现的。
那你心里有佛,为什么在这个形式上就没有了呢?形式也是心的一部分。所以很多人会有这样一种观念,这是很麻烦的。他貌似也相信三宝的功德,也能产生很大的恭敬心,其实是给很多人制造障碍,甚至由于他的这种邪知邪见的影响,把许多人的法身慧命都耽误或断灭了。
所以我们要知道,皈依三宝是一个非常积极灿烂,光明正大的事,也是需要我们有很大的信心,踊跃去成就的事。皈依三宝后,作为佛的四众弟子之一,去跟所有的有缘人,分享皈依的这种法喜,正确的去讲皈依的这种见解知识,这样就会使得佛教有更健康的发展。
所以希望我们已经皈依了的佛弟子们,要勇敢地去,一方面承担自己的皈依的这个身心,二一方面也用自己如法皈依的身心,来感染影响别人,让所有的有缘都能够走近三宝,进而皈依三宝。
编者按:自古以来,世人对佛教有很多误解。有些因为不懂佛教名相,望文生义,理解不当乃至南辕北辙,却以为这就是佛教;有些因为门户之见太深,不肯虚心理解佛教文化,也就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3
大雄宝殿的“大雄”是什么意思常去佛教寺院的人,对寺院的大雄宝殿都不会陌生。那里是上香礼拜的必到所在。即便很少去寺院的人,也都听过大雄宝殿这四个字。不过,除了出家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7
1、很多居士认为:皈依只是形式,佛法修行注重实质,从而错误地认为皈依是不重要的。这种理解,是片面的,是不正确的。2、我们平时说皈依只是形式,其实这句话的本意是告诉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2
问:上'师您好!现在很多人喜欢戴护身符,“男戴观音女戴佛”、“不同生肖需要戴不同的本命佛”的说法,有没有道理?阿旺嘉措金刚上'师:佛教没有这种说法,这可能是一些不
清净的本源时间:2024-11-01
1927年5月,张汝钊女士以她卓越的才能被聘为宁波图书馆首任馆长,她组织人员将薛楼近9万卷藏书进行悉心整理修补,分类编目,于当年9月顺利开馆,开始谱写宁波公共图书的历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31
布教家的条件富楼那努力从事弘法利生的事业,他把佛陀对布教工作者应具有十德的训示,奉为座右铭,时时记在心头。佛陀说:布教师应具有十德:1.善知法义德2.能为宣说德
十大弟子传时间:2024-10-28
(图/虫漏沉香)“虫漏”跟“生结”、“熟结”、“脱落”、“倒架”一样,都是野生沉香按形状分的一种类别,“虫漏”也叫“虫眼”,也有叫蚁沉,虫蚁最喜欢在香甜松软的沉
香道培训时间:2024-10-26
「瞻仰两足尊」:现在大家都瞻——目不暂瞬的望著佛;仰——抬起头来看佛。两足尊,什麽是两足?不是两只脚,在此当充足、满足讲,什麽充足了?福充足了;什麽满足了?慧满足了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26
我们都知道大悲咒是非常殊胜的一个佛学经典,我们若是认真的念诵的话也是非常好的,不过我们修行的时候也是可以选择我们自己的修行方法,我们是可以去听大悲咒的,听大悲咒
大悲咒感应事迹时间:2024-10-15
黑曜石本命佛的寓意?黑曜石本命佛有什么寓意?大家都知道黑曜石本命佛是极其珍贵的宝石之一,更是资源非常稀缺的宝石之一,当我们看到每一块美丽又有魅力的开光本命佛时,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10-10
所谓丛林制度,原来专指禅宗的僧团制度,明、清之后,丛林制度则泛指所有的汉传佛教寺院制度。中国的丛林制度是由禅宗高僧马祖道一和百丈怀海禅师所首创,从表面上看,丛林
文化漫谈时间:2024-10-03
明海大和尚:师父,我现在替营员向您提问题。在这几天活动中,大家也听了几次讲课,在佛学的讲座里面经常有这样的词“不要执着”,那么他们年轻人在学业、事业上,都有很多
佛答时间:2024-10-03
文:梦参长老你受了三归依,也知道这样修行,还要经常地护持三宝。我们一直护持三宝是干什么?我们道友都理解错了,以为就是拿钱、给红包,拿钱供养庙,或是帮助师父修庙,
佛答时间:2024-10-02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汝等有学,未尽轮回,发心至诚取阿罗汉,不持此咒而坐道场,令其身心远诸魔事,无有是处!”“汝等有学,未尽轮回”:就是你们这一班有学的人,轮回还
宣化上人时间:2024-09-30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于三藩市佛教讲堂一九六八年十一月至一九六九年四月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何以
宣化上人时间:2024-09-29
到文昌观看卫星上天,戴会文佛珠平安回家。海南会文政府、会文佛珠协会、会文佛珠交易市场唯一指定佛珠文化交流平台。 很多人都不知道到寺庙烧香拜佛有些什么忌讳、禁忌,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26
问:作为本教信徒,在朝拜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时,诵什么经最好?答:诵什么经都可以。当然,针对性地去诵会更加殊胜。朝拜普陀山时诵大悲佛母仪轨和心咒。因为,普陀山是观音
生根师父答疑时间:2024-09-25
大家都知道,西藏是一个神圣的地方。不止是因为雪山巍峨,圣湖剔透,这里的民众都信佛,所以无比虔诚。在西藏,你经常可以看到磕长头、转经的人。可是,你知道西藏佛文化是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25
佛拿这些个形容的,说你那烦恼很重,你二乘法没学,就说你防范没有,等于没有盔甲一样的,你上阵去打仗能行吗?说你连二乘法都没学,你有智慧吗?贪嗔痴烦恼苦恼满都俱足的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5
你有心想万缘放下、一心念佛,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要放在心上,老老实实一心念佛就行了。如果念佛,还想学这个,还想学那个,你就放不下了。特别是世间最关紧要的,就是是非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5
「具众威仪」,威仪是规矩。规矩,佛门有佛门的仪规,世间有世间的规矩,但是现在这都没有了,现在学佛的人没有了,世间人也没有了。不但在中国没有了,现在外国也松了,不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2
这几天,有些同学在信息中见到世界一些地区流行「禽流感」。我们应该用什么心态来面对这种瘟疫?慈悲。心清净慈悲,什么样的灾难都可化解。禽流感是怎么发生的?根本的业因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18
1 我们学佛,学什么?学佛的存心、学佛的大愿。佛的心,念念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佛的愿,希望一切众生破迷开悟。2 诸佛如来都是用真心,不用妄心。我们今天学佛,无非是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13
三宝是佛教术语,指佛宝(Buddha)、法宝(Dhama)、僧宝(Sangha)。(一)、佛宝成就圆满佛道,是为佛宝之条件。那么圆满佛道是什么呢?这又可分为两方面来说:1.佛身于无量阿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13
一、《六祖坛经》什么是功德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名为功德。内谦下是功、外行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13
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的塑造佛教圣地的形象,很多人都认为佛祖是降生在印度。我们都知道,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而我们其实并没有深入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11
诚心诚意的念,就有感应。念佛不是口念,「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念佛最重要的是要学佛的行宜。佛的行宜要怎么学?一部《无量寿经》就是阿弥陀佛的行宜,我们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11
地藏王菩萨即是地藏菩萨。地藏菩萨梵名乞叉底鹐沙。据《地藏十轮经》讲,由于此菩萨“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所以称为地藏。那么地藏王的具体又是什么呢?下面
地藏王菩萨的故事时间:2024-09-10
基本解释:忿怒怨恨。瞋 : 瞋 chēn 睁大眼睛瞪人:瞋目叱之。同“嗔”。恚 : 恚 huì(四声) 恨,怒:恚恨。恚怒。恚望。恚愤。怒恚。《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太守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10
大千世界,人来人往,人与人相遇,皆因缘分。但每个人身上都有磁场,会吸引磁场相同的人来到身旁。你是什么人,就会遇见什么人,你会遇见谁,取决于你是谁!1、你讨厌的人
佛答时间:2024-09-09
师徒两人,无事泡茶谈天,因情人节刚过,便聊起这个话题。徒:情人是什么人?师:情人是爱人、是仇人、是陌生人。徒:为何如此说?师:两人相爱时,是爱人;反目成仇时,是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08
金刚棒喝─宣公上人答问录1.问:这世间的一切所有众生,都有瞋恨恚怒的心,为什么?因为不能忍耐,不能忍辱,所以爱发脾气。2.问:今生脾气大,这前生做什么来的呢?前生杀业
宣化上人时间:2024-09-03
学佛毕竟是一条长远的道路,多长?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要无量劫。可是我们只需要学一门,一门通了,门门都通了,好就好在这里。要怎么样通?得放下。我早年学佛,那时候刚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03
食物五行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来讲一讲吃东西,我相信很多人都欢喜听这个,因为人人都要吃东西。“食色性也”,我们欢喜吃东西,欢喜看好颜色,这是与生俱来的一种习气。你看
宣化上人时间:2024-09-01
学道的人多,成就的人少,什么原因?不能忍,都被这一个字淘汰掉了;如果处处能忍,就成就。我们很明显看出,海贤老和尚这一生成就得力于什么?忍,他什么都能忍,什么都不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31
学咒要先正心诚意,若心不正学什么咒都是邪的,心正了学咒才有感应。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诵持默念少意言,示教利喜化大千;所作诸法悉究竟,不增不减到涅槃。”学咒要先正
宣化上人时间:2024-08-31
香、灯、烛、花、果、水等供具的表法意义是什么 我国最早的寺院本来就是教学的场所,是专门研究从国外引进的佛学经典著作并实施佛学教育的。因此,寺院里几乎没有一样不可
布衣百姓时间:2024-08-30
我最近感觉在工作中、事业上,好多事情不太顺利、不太如愿,应该属于我的钱财、职务等,却得不到。这是为何呢?惟贤法师:要耐心等待,你不要急。在现有的状况下好好努力,
佛答时间:2024-08-30
长期吃素食是很好的,因为吃素食就是间接的放生,对于我们来说少吃肉类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我们每天坚持食用素食也是很好的,时间长了,我们可能见到肉食就感受到罪过。这
佛经感应时间:2024-08-24
第六篇:什么是波罗蜜的基本条件?简短的说,它们是:一、 至上愿(abhinihara);二、 大悲心与方法善巧智;三、 四佛地(Buddhabhumi);四、 十六种内心气质(ajjhasaya);五、 省察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2
众所周知,温度是茶汤表现的重要因素,那么究竟多高的水温最适合泡茶,能品尝到它最甘甜的味道呢?我们来品一品古人的诗词,看看他们总结的煮水之道吧。 对于烹茶时的煮水
禅茶文化时间:2024-08-22
第八篇:什么是净化波罗蜜的因素?对于这个问题:「什么是净化波罗蜜的因素?」,它的答案是:不被渴爱、我慢与邪见污染破坏,以及(有如上述的)无分别心是净化波罗蜜的因素。因此,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1
1:我今天以香花、水果来供佛,希望佛保佑我发财,你说佛接不接受?这个条件很苛刻,佛不敢接受。为什么?接受你供养,要保佑你发财,佛不愿意保佑你发财,所以他也不接受你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20
1 《坛经》上六祖跟大家开示,讲得很好,生死轮回的大事,福不能救,福不能帮助你超越轮回,福只可以在三界六道里享受。2 可是诸位要记住,享福没有不造罪业的,诸位仔细去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19
修行人最需要的品质是什么呢?就是知足心。知足,是我们修行必不可少的因缘。我们修行时,会出现不知该如何修行的违缘,但若我们有知足心,则不会出现违缘,反之若没有知足
藏传佛教Buddhism时间:2024-08-18
跟《金刚经》学心态。《金刚经》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个人生的大问题:“云何降伏其心?”也就是滚滚红尘中的芸芸众生,如何才能降服心中乱七八糟的想法?如何才能使得自己身
佛答时间:2024-08-18
文:静波法师有一个出家人呢,曾经问云居禅师:“弟子每做一件事,事后总是不胜懊悔,为什么有了那么多的懊悔呢?” 每个人不都一样吗?做了事以后,好事后悔,我傻子,我
佛答时间:2024-08-18
文 / 一诚长老《心经》里有一句“心无挂碍”,意思是内心没有任何的牵挂和负担,这个境界很不容易达到。人来到这世上,总是有所追求的,有所求,心里就一定会有所思所想,
佛答时间:2024-08-18
常去佛教寺院的人,对寺院的大雄宝殿都不会陌生。那里是上香礼拜的必到所在。即便很少去寺院的人,也都听过大雄宝殿这四个字。不过,除了出家众以外,知道“大雄”是什么意
佛答时间:2024-08-18
欲了生死,先要循规蹈矩,如孔子之制礼作乐,亦无非教人规矩,与佛教律威仪无异。执身即除习气,身得自申则心有依处,故古人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有执身次序的偈语曰:
佛答时间:2024-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