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各位闻思讲堂莲池海会的同修们,大家晚上吉祥。因缘非常殊胜,今天又跟大家一起来学修,特别是今天的缘起是我们要讲一部,内容与净土貌似没有多少关系,可是最后导归净土的这种发心非常的急切,这样的一部由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法师的代表经典作,叫做《宗教不宜混滥论》。所以今天是非常好的殊胜的缘起。那么也请大家发圆满心,自始自终能够把它听闻下来,了解法义。
好,请大家先一起来端身、正念、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好,请大家在各自念一下皈依,三皈依,以匡正我们的皈依心。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称)
各位同修,在此之前我们把净土宗传灯大师的一部法语叫《净土法语》,跟大家做了一个学习。因为我们莲池海会群,随着大家的佛学造诣不断攀升,我们引入的论典,或者说将来有机会讲经的话,可以说是不管从文上或者义上,会逐渐的更加的深邃,也是我们提高自己的见解也罢,对于领悟能力的一种长养也罢,都是一种很好的增进。
所以,今天我们带着这样一种心情再掀开另外一部论典,就是印光法师的《宗教不宜混滥论》。这部论典呢,首先还是要和大家强调一下,从内容里边的信息量,乃至文言的严谨度,足以让我们要全情的投入,或者再三的复习,才有可能慢慢能掌握一些祖师们所称性发挥出来的法义脉络。所以希望大家能更加的用心,从今天开始走进这部论典。
在学习这部论典之前,我们本来应该介绍一下印光法师的,鉴于我们此前已经把十三代祖师做过一个交代了,就不细讲了。今天首先我们想跟大家分享几点,在学这部论典之前,先谈一谈就是学习这部论典要有几个契入点,大家一定要注意。如果把这几个契入点稍微能够梳理的有所清楚的话,对这部论典的学习可能相对会有一些补助吧。所以在此我们从四个方面,首先做一个论前的一个漫谈,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点就是我们学习这部论典,要对祖师生起决定的信心,这是第一点。
(原文)给大家贴出来,可以总结的时候条理稍微清楚一点。为什么这样讲,大家知道,印祖是公认的西方三圣,大势至菩萨再来的一位十地菩萨,也就是等觉菩萨这样一个资历的示现。所以他的一生的行履,跟他在《圆通章》里边向释迦牟尼佛报告,他从凡夫修到一生补处的经历的时候,有一句话就是说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就等于说在娑婆世界让所有的念佛人导归极乐世界。他一辈子的弘法主线从始自终,别无他论,就是专弘净土。
所以像这样的一位有精通教理,又有非常高的证量,还对于出家僧人的这种清苦生活有绝对的坚守,才让他具足了祖师的这种风范。我们就可以把这样的大师称之为精英中的专家吧。精英就是指他教理的精通,专家就是指他在无为法上的修证。也可以说是专家中的精英,也就是他是在修证专家中也可以是一线的祖师,是证量非常高的,可以说是圆满的见解。跟佛一样来度化众生,这样的一种信心生起来。
大家知道,印光法师他从陕西出家以后,因为对儒家的思想也极其的精通,到了二十一岁的时候,剃度受了具足戒以后,由于一次偶然的就是我们民间六月六时候会晒经,他在晒寺院道场里的经书的时候,发现宋朝的王日休居士的著作有叫《龙舒净土文》的。可能我们大家都看过。看到这篇小文章以后就觉得非常的相应,从此以后就情归净土一发不可收拾,再就没有疑过他的这种信仰。我说的这种信仰就是专修的,完全以极乐世界为根本法门,为根本所依的这种深度的信仰,没有疑过,没有变过。当时他在现在北京的红螺寺,在那个地方,在庙里当一些执事的时候,普陀山有一位和尚来北京请《乾隆大正藏》。这时候需要有帮手,大家都把印光法师推荐给他一起帮忙把藏经请回了普陀山了,他一起护送藏经的时候,索性就在那常住,从此法雨寺闭关。可以说将近三十年间默默无闻,一心一意地解行并进。到五十多岁的时候,才在上海,一篇自己写的文章在《佛学丛报》上刊登了,以后弘法因缘成熟,从此以书信利益众生,一发不可收拾。
今天讲的这部《宗教不宜混滥论》,可以说就是他在那个时候写的。就是初开始弘法的时候,把它给推出来的。这篇论文就是把老人家所有的内证境界,做了称性发挥。而且由于他有儒家的儒学的深厚功底,再加上佛学的称性流露,包括其中有一些禅宗公案的信手拈来,所以我们对他老人家要生起决定的信心,也要对他这部论文,也就是这部言教生起决定的信心。如果依着传印长老讲《宗教不宜混滥论》讲过几遍,后来也有出版讲记,他里边赞叹到说这篇论文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而且节节相扣,句句互应的。绝不是一般的平凡的庸俗的这些人能吐露的,这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所以咱们在学之前,首先把这种信心调制好,就是对他老人家的行持,和他这篇从行持中流露出来的言教,生起决定的信心,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这一点来讲比较重要,就是为什么这样说呢,要了解说法背景,以自受用。印光法师一生虽然以这个,大家都知道《文钞》都是以书信的形式接引众生,大多都是回信的方式,也就是有问而答。在他有感而发,就是自己主动的来写一篇论文,这在他的著作里边还是比较少见的。另外比较有名的一篇是《净土决疑论》,而这篇《宗教不宜混滥论》是他自己发心写的论文里面的经典代表。
所以从这一点来讲的话,我们都知道,佛讲法十二部法藏,其中有一部就是无问自说部,比如象净土法门这样高深的法门,一般人问不出来,佛只有无问而自说,就是有这一类的经典太殊胜。我们把这部《教不宜混滥论》也可以把它列为印光法师的无问自说部,也就是说对于这部论典在写的时候,一定是有他的紧迫性的,要不然为什么他无问而自己写呢。它的一个最重要的功用,就是对当时的教内外弘扬佛法者的主流,这种宣扬中,有一很大的弊病,为切中这种时弊,才写的这个无问而说的这篇《宗教不宜混滥论》。
因为当时的背景,就是印光法师他已经大事已办了,也就是他的修证已经大开圆解,明心见性了。一直以持佛名号为自己的行履。这么多年的修行等到他当时已经有能力来纠偏返正拔乱的时候,就不忍当时佛教界大家共同无法阻挡的这种误区。其实如果大家有了解,就是稍微对于教理,或者对一些宗派有了解的人就知道,直到现在,这种误区我们依然还是存在的,也就是把宗和教,相互成为障碍,条理不清。这个关系到整个住持法道的大是大非的问题,也就是关系到众生的法身慧命的,化导众生的重大问题。所以,可以说印祖慈悲不舍,才大笔一挥写出来,进行纠偏。从此我们就知道,这篇论文的出处它是有怎样的背景,带着背景再去相对应自己的学修过程中,看看有没有这样的弊病,有没有这样偏颇的知见等等,在我们自己的身心中受用起来。
所以第二点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也要知道其实自从释迦牟尼佛讲法流传开来以后,祖师们出世都是为了纠偏。为什么这么说,大家知道,在我们这个世间,因为它是有漏的染土,所以你有一个轨则的起建,一种思潮的出现,一旦它在这个世间流传的话,它就是决定不可能保持原汁原味的状态,所以它就一定会走形,为什么我们常说,一有一个法则出来了,就会生一百种弊病。所以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匡正,往直了走,往正了走。
大家可能听过,比如说佛讲法也是常说到,我们世间的众生就是说有,他就执著有,讲空他又执著空。没办法了再说一个中道,他又认为有个实在的中道。就是说什么他执著什么,放不下,这就是一个偏。有时候我们还会常说,你发心如初的话,成佛都有余。那就说明我们的第一念发心保持不住,会无常会变。有时候又讲到,有些东西需要固守,不能够妄加的弘通,因为你妄加弘通的过程中一定会有妥协,有稀释,久久就会变味了。所以有时候我们常说目可更而纲不改,就是纲是不能改的,这是不会发展的。一旦有所把它从根上去动的时候,那就一定会走入误区。所以当时印祖就是由于宗和教这两门界定问题,在当时佛法主流的弘扬过程中出现这种状况。什么状况,就是弄不清楚,这里讲的叫做混滥。
你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宗和教的问题,待会儿我们下面讲的时候就知道,宗,它是所针对的是上上根器的人。教,针对的是上中下根器的人,所以说宗门从达摩祖师来说要起大利呀,中国的佛法后来全盘把佛教天撑下来的就是禅宗呀。整个把佛教的地铺满了那就是净土呀。所以禅宗可以说是在我们通常的凡夫分别心中,它是最高的最上的。这样的一种大利益来了以后,到我们东土有大乘气象的人,受用以后都是直指人心,教外别传,明心见性就成佛。何期自性,本自清净等等这些畅快淋漓的语句,这都让所有这些根机熟了的大祖师们得到了大利益。
但是我们也要知道一般的轨则,但凡都是成正比的,你有大利益,一定会有大误区,也就是大受其害。而宗门来讲,在古人的时候是上上根器的人到处都是,所以得了大利益。到我们现在,如今已经到了末法时期,就是连个上中根器的人都没有了,都是下下根器的人。一旦上上根器的药被下下根器的人吃了,就只有大害而没大利了。 这就是为什么在《宗教不宜混滥论》的开篇开始就讲到了,他讲原因背景是为什么,因讲经者每喜谈宗而发,就是我写这篇《宗教不宜混滥论》就是说讲经的人每次在上面就把宗门的这些公案,本来是让你悟的这种语言,他开始用分别思维意识去讲了,这就彻底把他的功用给淹没了。所以我们学习这篇论文一定要随时随地跟进上它的说法背景,然后对自己受用。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希望大家在学这篇论文的时候,希望我们不要走偏,一定要圆满的受用法义。为什么这么讲呢,大家可能听过,印光法师他的最有名的一个崇拜者就是弘一大师。弘一大师赞叹说近三百年就这么一个人,弘一大师在赞叹印祖的功德中,最有名的一句话,他的评价八个字,是什么呢,叫做明弘净土,暗护诸宗。暗护诸宗,为什么这么说,就是说看上去老人家是以净土宗的大祖师出现的,他的正念来讲只弘净土。一般我们都说是专修专弘,孰不知人家是开了圆满见解的人。所以圆人去弘法,弘的一定是圆法,圆满的法。什么意思呢,就是他很巧妙的正面来弘扬净土,反面来弘扬禅宗和各个教派,这非常巧妙的。所以弘一大师给了这么一个评价,明弘净土,暗护诸宗。
这个功德在这篇论文中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的。虽然这篇论文前面讲的篇幅,每每的是纠禅宗的偏,最后呢浓墨重彩的点睛之笔是导归净土,这是没错的。但是在前面绝大部分的内容中讲到宗和教的定位,相得益彰的关系,乃至如果定位不明确以后呢相混滥以后形成的流弊,包括这个流弊所产生的危害,对整个宗与教的危害,对整个佛法的危害。他从中特别的就是明晰的给点出来。
所以说学习宗的人,为什么得不到宗的实益,真实的利益。学习教的人呢,他又不知道教的次第,就更不知道两者的关系。由于恰恰他在这样的铺垫过程中,讲解过程中,由于教门和宗门的的确确去深入去悟去证是如此之难,反而更加突出了净土易行道的胜义方便。但是虽然他看上去表面是先说宗和教的这种难,再把净土阐扬出来。可是问题是他在说宗和教的过程中,如果有学教有参禅的这些行人,都可以从他的言教中得到真实的利益,受到启发,这就是巧妙之处。
所以这篇论文不论是参禅的,学教的,修净土的都能从中受到法益。这就是我们说的圆满的受用法益,可以让我们确实顿开这种高超的见地,也可以对宗、教,对净,可以说从宗教方面对净土是一个补助。从净土又看出来对宗教的这种含摄的功德,都在其中显现,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要知道,不要真的就以为我们又随着祖师说宗这样也不对,那就不能学宗了。那又看教这样麻烦,那就不学教了。又说净土如此之好,怎么个好法,也不知道。不知道,你自然就不会珍惜,你也不知道净土到底好在哪里。这些我们都可以从这篇论文中得到滋养。
上面可以说是,一个是对祖师的信心,再一个比较重要,要了解到他说的背景,第三个也很重要,就是要我们要学会圆满的去在一这篇醍醐味中去吸取营养,不要有非我方就是敌方。不要有这样的见解,千万不要以为祖师们的根本情怀是这样的。
第四点来讲对我们的外围利益,就是这篇论文的信息量可以说是具有了超级规模。特别是其中对禅宗祖师的行履,开悟的因缘,接引众生的手段,一花开五叶的这种美扬,乃至包括其中有一些特别是经典的这些譬喻打比方,往往就是让我们一下子茅塞顿开。包括其中还有一些千百年来,佛门也许是仅此一例的代表公案,在这篇论文中是应有尽有。
也可以告诉大家,印祖还可以领略他老人家什么呢?独特的文笔。一篇论文,其中三千五百五十七个字,可以说是一气呵成的,没有一点的多余话。所以这里也要先给大家说说就是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呢你得用心跟着,因为他的逻辑性非常严谨,我们讲的时候也不可以太泛泛了。所以大家心跟上来了,在这个法义上可能贯得下去,不在这个法义上你就进不来了。所以希望以此咱们能够今日有见闻者,有见者,有闻者,不但能够得到印祖号称文字三昧的加持,也可以就如同让我们身临其境,自然而然的,从始自终的学修,功不唐捐。希望大家都有一个圆满的功德,到时候我们回向同生西方净土中,这是首先跟大家说四点,我们学习这部论典的契入处,大家稍微梳理一下。这是论前的一个小漫谈。阿弥陀佛。
下面我们来把这个论的题目再做一个介绍吧,那首先我要要求大家在学习这部论典的时候,大家一定要坚持熟读这篇论文,就是要常学习,仔细地认真地翻来复去的看,看过看来的有些话不懂的,光读论文呢,你是肯定读不懂的,还可以网上辅佐打出来,最好有传印长老的一篇讲记,我们先做参考也可以。如果没有时间的就把论文读熟,然后按时来听我们讲解,这样呢只要你全神贯注,也可以学的比较不错。
所以我们先来看一下论文的论题,首先,一个字就是说了半天了,宗教的问题,一定要给大家提醒的是什么呢,这里的宗教啊,不要搞错了,绝不是我们广义的信仰宗教的那个宗教,而是指的学、修、悟、证的条理的这种表述点和方法论。
我们首先把定位精准了以后,再回过头来看一下宗教的背景。怎么讲呢,我们从广义上来看一下,为什么说宗教不能混滥。你看从广义上来讲,我们现在也知道各个宗教,教派这么多,你象咱们在国内现在合法的大宗教,除了佛教,还有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都有,包括我们说的儒家思想,有时候也叫儒教。首先一点是没错,就是各个宗教起步都是劝人为善的,都可以是跟我们的佛教的五戒十善有一些并行不悖的内容,但是大家做为佛弟子,这个自信一定要有,就是对于宇宙万法的尽情解释,任何宗派决定没有佛教圆满到位。
特别是这种是最究竟的,我们佛教的核心精神是什么,就是缘起性空。我不知道大家没有听过这个词,总归我这样简短的粗浅的表白一下,一切都是临时的组合,然后不断地重组一切万法,其中的变化,不断地变化,这就叫做缘起。不断地变化,其中也没有主宰的物,也没有主宰的神,都是自己的因果相续缘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的成住坏空等等这些就是一个无常地变化,这是整个宇宙万法的律动节奏。其中这么多的变化之中,只有变是不变的,一切都是临时的,都将会导致离散再组合,就是这个法式是永远轨则不变的。只有变是不变的,这叫做性空。我们通常泛泛地说一下,就光对宇宙万法的真实解释,任何宗教都没达到这个顶点。
所以大家知道,你看那个时候有一个马胜比丘说了嘛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我是大沙门,常作如是说。就是说只有我释迦牟尼本师才能够知道,万法都是缘起缘灭的,光这个就把当时是舍利弗吧,马上就折服了,就出家了,这是当时有名的大外道。
所以我们现在首先第一个不混滥,就是广义上的宗教不要混滥,这是一个前提给大家铺开了说一下。为什么呢,因为通常我们有一种和稀泥,就是说世间不是常说有三教合一,天下大同等等,印祖就明确提出来,光说天下大同的这些人,属于魔说,不可以这样说,就不能混滥。儒释道,他就是儒释道,你不可以完全就是说都一样,最后都觉得没什么区别,那是可能你学的太初步了,你都摸不着佛学的博大精深,然后就轻易的自己在那里臆断,看上去差不多。为什么你看那些外道后来发展成三教合一,包括什么混元教,等等这些,都理数不清呢。
所以我们要知道,各个宗教学习是学习,皈依是皈依,不一样的。你了解是了解,信仰是信仰,不可以混滥。现在来讲的话,不管是佛教,道教,基督教,那都在第几层就是第几层,从整个佛法究竟圆满的大背景下,你一下就是知道,把它们嵌进去在第几层,绝不可以和稀泥,擅自去联营啊,要不为什么要去皈依佛法僧,不皈依天魔外道,不皈依外道典籍,不皈依外道邪众。所以首先从广义上不能混滥,广义的宗教概念。
第二个,就再进一步说,就佛教的内部而言,宗派法门之间也是绝不可以混滥的。虽然我们常说一句话叫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好象最后都是平等的,确实如此。但是你在方便中可是有多门的呀,有多门的话,就是说你只能择一门而进。所以在这个上面我们就要知道,比如说我们去学习各部经典,乃至一个宗派门派,或者都知道都是依着佛法总精神。但是某一个宗派,某一个法门,它都是一条道。这个道,从横向上来讲,我们可以从理论上去横着理解,横着相望,融汇贯通,这是可以的。但是从纵向上来讲,也就是我们的从事相上这种行门起,身口意的操作中,那一定要依附着整体的一个整合出来的一个成功体系,也就是依照每一个特色而行,这就是所谓的宗派。他每个宗派都有自己一套修学体系,你必须依着这个才能够做为其中的一个方便门而入,你不可能门门都入。门门都入到归元无二处了,才可以回过头来时候,门门入,门门出。你现在从修行路途中你是不可以的,所以就这点而言,不要说广义的宗教,就佛教内部来讲,你修什么你就主修什么,你一定要注重传承法脉。你是哪个宗派,你就要殷重这个宗派的祖师,你才能够得到这个传承,在一个道上,你就在这个道,就在这个梁,不能混滥的。读经也罢,受持法门,一系列的经典也罢,一定要把心念往一处汇,不要散了。
所以说恰恰这种盲目的把宗派往一块编排,恰恰会由于这种混乱度,把心给学散了,最后没有落脚点,没有根本的背景靠山了。不知道自己,越修越盲目,不知道我这修行干什么,这就是因为你没有体系,没有专修。所以这第二点是佛教内部宗派法门的,也是同样不能混滥的。我们由外而内的这样不断圈圈圈理解来,再来汇到本文里边,为什么讲到《宗教不宜混滥论》是这么一个文章。
首先跟大家讲一下宗和教,从知识上来讲,一切的教法就是说教,我们都知道,如果说就着宗派佛法,大乘的宗派佛法,有华严宗、天台宗、中观宗、唯识宗都属于教法。其实包括律宗和净土宗也属于教,就是说教、劝化,让你行的意思,这七个都称之为教,严格的分。只有禅宗称之为宗,这是一个一目了然的界定区别,就是对于宗教的定义,我们首先把这个地方要匡死,什么叫做教,什么叫做宗。
这篇论文讲的下面所有的内容,始终围绕着说明宗和教是不可混滥而谈的。这是对于宗教,我们由外,大的收缩到小的理解,乃至这篇论文的具体内容,我们有这样一个背景知识,我们大家了解一下。
其次我们还得明白,你不要以为说混滥是个汉词,这就是弄乱了嘛,大家要明白什么叫混滥。首先一点我们可以说,混滥就是我们自我的一种迷糊的状态,不清灵,自己以为我自己知道,自以为是的臆断的结果。所以混滥的状态,首先我们知道它既不是依法的,它是依人的。也不是依智的,它是依识的。也就是说自己在臆断、汇通佛法,瞎搅合。似乎在讲了一套理论,其实整个把原来本具的、现成的给搞混了,就这么个意思。我们在理解这个混滥,大家要知道,混滥并非是不可以汇通的。
什么叫汇通和混滥的区别,我们首先明确一下。就是如果我们不是在混滥的基础上,在汇通的基础上,在非常清晰的条理下,有序的对每一个门,每一个道进行组织说明,然后这样完美的互补,相得益彰,就叫做汇通,不叫混滥。大家要学习这篇论文的过程中,我们就知道《宗教不宜混滥论》,其实反而正好把宗和教做了完美的汇通,也就是以教悟宗,以宗应教。就是以次第的说教,依照这个方便,来悟到宗的境界,再回过头来,以圆满的宗的境界来印证教的次第的正确性,它是非常互补的,这叫汇通。
可是,当我们去乱汇通,没有条理清晰的,前期的分别组织,你还没有能力的时候,你就往一块和,往一块变,往一块捏,那这就叫混滥了。就是说每一条道,每一条道,你还没有搞清楚这条道在哪,你就把所有的道想弄成一条道,这就惨了,这才叫混滥,而不叫汇通。而那个有序的组织说明,就是汇通,而不叫混滥。
所以说《宗教不宜混滥论》就是做了完美的汇通,我们先明确一下。
所以,当我们常会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等等。那大家一定要知道,这一定是当我们探到法的这种本怀的最深处的时候,完全了然于心性的悟境以后,知道它是一味之法了,然后再做一些可以说是同时具备防御性的科学引导,施设出一条一条的脉络,各种背景。这我们是不能够推翻和抹平的,就是这种带有防御性的科学引导,每个宗派,每个法门。为什么它有排他性呢,就是防御性,害怕你混滥,你就依着这个宗派学。为什么叫科学引导呢,它给你设置了一套程序,非常正确的一个步骤,让你依之而行。因为佛法太广了,所以一门而入,你不能把它推翻了,抹平了。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知道,其实越是条理清楚,才能显现出它的统一度是最高的。也就是我们越分的清楚,才能够汇的越清楚。而不是说,你还没到最深处,还没学会转身的时候,在初入门的时候,就把它绕成一团乱麻,就根本进不去了。这就是这篇论文为什么不要混滥。
具体打个实例吧,真实的例子,释迦牟尼佛当时说法的时候,运用了一个诀窍,怎么个诀窍呢。当时释迦牟尼佛成道以后,讲法一共四十九年,这四十九年中他各有时间段,比如一开始他讲《华严经》,然后又讲《阿含经》,再讲《方等经》,再讲《般若经》,再讲《法华经》,他是有五个时间段的,叫五时。
我们在学习这五时的时候,通常意义上我们都知道,讲《华严经》的时候,太深奥了,都听不懂。慢慢就讲《阿含经》,就讲的小乘佛法,起步。那再慢慢地讲小乘向大乘迈步,讲的方等经典。讲完方等经典以后,大家很多执著,就只能讲《般若经》,讲毕竟空来破执著,什么都是虚妄。最后总结陈词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讲的法华。这就分了五个时间段,我们一般都知道这叫五时。这五时其实就是一种条理,如果你说为什么非要这么条理呢,讲《华严经》的时候,也能讲《阿含经》,讲《阿含经》也讲《般若经》,他不是这样的,他确实,佛讲一辈子经就是这样的,这就叫做不混滥。
不混滥的时候,可是为什么又说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就是五时,我们一定要把它定性的割裂开来的时候,这叫别五时。还有通五时,是什么意思,通的汇通的,通五时是什么意思,就是如果佛讲《华严经》的时候,有一些小乘根性的人,他就听不到华严的究竟道理,他在《华严经》里听出了阿含的道理。就是说这个功课有一百分,但是由于只有考五十分的能力,他就只听到五十分的水平。所以一百分的课程里边并不防碍五十分的去听,他是可以汇通的。也就是讲《般若经》的时候,听阿含的人,也可听出阿含的道理,听《阿含经》的时候,虽然我们是小乘根性,但是如果有的人是大乘根性,他听小乘法能听出大乘的究竟义趣,这就叫汇通,通五时了。
这就是一个混滥和汇通的问题,如果你强行把它打乱,说既然平等一味,不要分五时,这就叫混滥。你这五个时间段分得清清楚楚,然后再知道说,如果有的根性在听小乘的时候,他具足大乘法的根性,那他可以听出大乘法,如果听大乘法的时候,他只是小乘法的根性,他只听出小乘法,是并行不悖的,这就叫做汇通。
今天这篇文章就是为了宗和教,其实是并行不悖的。但是我们没有把它条理清晰之前就把它给混滥了,就是这么一个背景,所以我们理解什么叫做混滥。这个题目上的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宗教,一个是混滥。由于讲宗和教,不适合这样去混滥认知的一篇论文就叫做《宗教不宜混滥论》。对于这个题目,我们做这样的了解,就到此为止。
下面呢,我们就开始走入正文,先看一小段,大家来看,这一段来读:
如来说经,诸祖造论,宗教二门,原是一法。从无可分,亦无可合。随机得益,随益立名。上根一闻,顿了自心,圆修道品,即名为宗。此约后世说,当初但只圆顿教耳
这个就开始深了,大家要慢慢开始汇透,首先就一定给大家交代这篇论文的义理是很深的。
我们首先来看这两句话叫如来说经和诸祖造论。如来佛祖,一开口都会说这句话,什么是如来呢,我们也知道释迦佛有十种称号,其中第一个就叫如来,那什么是如来?咱们今天就不去依教而解了,说俗了,直白的来讲,如来就是把如如不动的真理,本来就是这样的一个真理,用做世俗的呈现,就叫如来。真理是永恒不变的,如果我们随着像它一样就是如,如果它领引我们,能随着到我们来这度化众生,就是来。所以如果是把佛做为一个真理的体现,就是从来如此,如此再来。如果把它做为一个人性的发挥,就是称如是道,来成正觉,这就叫如来。
我不知道大家听明白没有,也可以这么说,就是佛这样的一位觉悟者,他的视野可以说是已经圆满不动了,在圆满充满不动的本性范围中,他其中的一些虚幻面,就是都有此起彼伏的因缘,是从来不曾停歇的。就在他不动的视野中,里边是因缘法,可以类似的理解,就是暗涛汹涌不曾停歇。为了让不曾停歇苦海中的众生们,可以攀升到他充满不动的尽情圆满视野中,他会善巧的,非常巧妙的潜入到这种因缘中去,左右逢缘,八面玲珑来度化,这就叫佛的功德,就称之为如来。所以我们说众生无边正在度,就叫如来。
在这样的一种波涛汹涌的三界苦海中,这种因缘中,他用什么形式来进行呢,用什么形式呀?每个世界都有每个世界的特色,每个世界都有每个世界的情态。那我们这的特色,一个功能就叫说,你看说嘛,一个言字边上面一个倒着的人对下面的一个儿,这样的一个,那就说明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用口来进行沟通,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用耳朵来进行了解,这就是说的内涵。说就是畅所胸怀嘛,所以从蓝毗尼释迦牟尼佛降生到三十岁出家成道,一直到圆寂,八十岁的时候呢,他这一生,他老人家的功德就是在说经,就是用口的功德,利用众生耳朵的闻性来讲解真理,只能依附在口和耳朵的相互作用的层面平台上来讲解真理。真理的汇总合成我们的文字、语言、书本,最后它的概念有一个命名就叫做经。圣者说的叫经,贤者造的叫论。所以这里叫如来说经。
什么叫诸祖造论呢,祖师爷呀,我们常听说有一些门外汉说如来佛祖,如来佛祖。祖师啊,我们常在初一、十五的时候都会说,顶礼西天东土历代祖师,他是随佛学修成功的佼佼者。他是有解有行的大德,有解就是准确无误的理解佛的法义。有行就是老老实实依着佛教而行。所以在这样一个学佛队伍中,成功的精英人士称之为祖师吧。
所以如来佛和祖师不一样的,不要混谈了。特别是我们现在称为祖师的话,如果第一代的祖师,那就是迦叶尊者。当时佛在灵山会上,大梵天王供养他一枝大金色莲花,结果他就一声不吭的把这朵莲花拿在手里示众,在场的百万人天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只有迦叶尊者破颜微笑。这就是祖师和佛之间承接法脉的第一公案,教外别传,正法眼藏,涅槃妙心。所以所谓的祖师,就是对于佛传下来的心法,佛祖心法他能够正确的承接过来,再传下去。而且他一定会让在同时代的人,具足了根性的人,也能够发明心性。并且可以在不妨碍真理变味的同时,带领出一条当时的人能够接受的操作方法和方式,就是法门。体现在他的著作中,就叫做论,论典。所以三藏,就是佛说的经典,还有律典,还有祖师们造的论典。
这里讲到的如来说经,诸祖造论。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呢?你看这里讲到的宗教二门原是一法,大家要知道不论佛和祖,他们都有一个原则,讲法一定要契机契理的。宗和教这两门为什么讲到原是一法呢,就是其实是一个境界的两种视野。宗的表达方式,视野在境界上的体现就是究竟到了至高的境界,所以就叫契理了,把真理已经悟入进来了。教的表达方式,就是通往至高境界的路途中,也就是契机,契机是什么呢,就是让大家都能够得着。你光在最高的至高点,中间没有一个桥梁,怎么去够得着呢,这就是教的功德。所以也就是立足于最高的平台境界吧,这就是宗。从境界最高处铺至起点的次第上面的台阶,就是教法的内容。
如要大家能够了解了这个的话,我们再来说宗教二门,原是一法这句话的内涵。为什么说宗和教是相即不相离的呢。你看这里有一句话是原是一法,原是一法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原来根本点上,你看后面还有一句话是从无可分,亦无可合的,就是从根本源头上,它是不二法门,没有所谓的我们现在一定要冠一个概念,宗和教的分别。既然没有分别了,相对就不需要合了。它本来就是如如不动的真理,它就是这样子的,你去分了就是切割了,你去合了就是头上按头了,它本来就是一块,你为什么要去合呢。所以这里宗教的出现,是从哪里入手有了分别呢,就是从我们起分别的时候,对于没有悟到真如境界实相的人而言,为了引发出他的弘化的功能作用,所以这里叫做宗和教。
你看印祖这里讲到了随机得益,随益立名。什么意思,就是随着根性的不一样,有了利益的深浅。这里讲到上根一闻,顿了自心,圆修道品,即名为宗。就是如果是上上根器的人,他特别善于悟印心地,一下就了然开悟了,明心见性,然后又在开悟的境界中依照着次第来修行,这就称之为宗。有一些中根或者下根一类的人,他虽然没有开悟,但是他同样依着次第而修行,慢慢的逐渐的悟到这个真理,到了宗的境界,这个过程就称之为教。
打个比方,比如我们说上根人叫做宗,就等于走台阶,比如从开始修行到最后圆满是一百个台阶,每一个台阶,如果上根的人就像在白天走台阶一样,在光明中,他每一个台阶都看得清清楚楚,始终知道就在这条路上,所以他每个台阶都走的心知肚明,一目了然的情况下走。虽然走还是那样走。但是每走一步都有光明的这种照射,这就称之为圆修道品,已经开启了光明了,我在光明中去走这条一目了然的路,就叫做宗。这就叫圆修道品,道品就是次第的意思。
这里讲到的此约后世说,当初但只圆顿教耳就是这个分别怎么来的,约后来的人给他冠名的,在一开始只有宗,只有教,宗和教就没有一个宗教分别,宗就是教,教就是宗,都是为了言下就大悟,圆顿法门,直接就悟了。从教也能悟,从宗也能悟,所以教和宗的功德是一样的。
但是慢慢的怎么样呢,大家来看中下闻之,我们再给大家贴出来(原文)。中下根的人,他是进修道品,渐悟真理,即名为教。
这什么意思,就是中下根的人呢,他也在这一百个台阶上走,这是不会乱的,教就是这一百个台阶。可是,他跟上根人所不同的是在哪,上根人在白天光明中走,他在黑夜伸手不见五指中走,摸黑走。虽然是摸黑走,他也是这样走,依着有人指引的道路而行,就是教法的道路。终究也会慢慢走到上面,天也亮了,见到光明了。所以走的过程就叫做教。所以走的路是一样的,上根人是在自己心里明白的光明中走,中下根人在黑夜中随着明白人指导的这条路,不偏不倚的走,一模一样的走。这里我们才可以讲到宗与教的差别,就是从这个层面进行的分离。上根机的人顿入到心性的利益就叫做宗,中下根器人只能够渐入佳境有个过程就叫做教。
所以大家看到,为什么我们刚才再回过头来说,宗与教原是一法,从无可分,亦无可合。
再一个比喻,宗就是立体的全面的真实境界,教就是为了进入到立体境界中而设的平面指引。但是我们同时要知道,平面指引并非不在立体境界的范畴,立体境界必须用平面来进行指引,所以这两个其实是一体的,本来是一法。曾经的人直接就从这两个方面都可以进入立体,慢慢后来的人有了上根和中下根了,上根的人直接进入立体就叫宗,中下根的人必须依照平面走一段时间最后才进入立体这就是教。
所以,其实宗和教的分别,本来从无分别中而有分别,一个是顿一个是渐,从迟缓上见了分晓。这个分晓为了让我们后人学者能够懂得,所以才随义立名,随机得益。随义立名,就是随所受利益有了宗和教的差别,让我们去理解认知。大概大家领悟一下,就好比《地藏经》中说有一部分人是闻即信受,有一部分人勤劝才能成就,差别就是有些类似,这就是宗和教。什么是宗,什么是教,一开始要总体把握这样认知,好吧,今天不敢再多讲了。
我们大家要知道今天的学习脉络,再给大家理一下,首先要了解到,学习这篇论文有几个契入点,其次大家要知道就是宗教要搞清楚,混滥是什么状态,这是第二点。第三个就是这篇论文的开篇,我们已经给大家说了,从如来说经,诸祖造论,宗和教的合的时候是个怎么样的合法,分的时候是由于什么而分。既然分了以后,他们相互之间的状态是怎么样的一个差别,大家要好好地领悟一下。你看这篇论文一开始上来就比较难适应,希望大家能够多多的参悟,多多的复习,不断的复习,思维法义。今天的法义就到这里。现在我们合掌回向。
闻法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生西方净土中,上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第二讲)
各位同修大家晚上吉祥,请大家恭敬合掌,一起来三称本师。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称)
好,南无阿弥陀佛。请大家放掌。
各位莲友们,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在讲《宗教不宜混滥论》,是我们慈悲伟大的第十三代祖师、净土宗的印光法师的经典之作。上一讲我们讲到了题目的大概意思,然后还讲了一些宗和教混滥的这个层面是怎样一个状态,乃至把序分的从宗和教的关系,为什么有宗和教的名相,我们怎么区分宗和教的状态,都有一个交代。
今天我们就开始进入下一段论文的学习,还是要说一句,本篇论文结构非常严谨,信息量都很大,所以大家要认真的听,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下面自己去读一下或者预习一下。
那么这是我们今天讲的大致内容,这一段论文。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前两句,及至像季,法流此土,人根聪利,多得闻持。率以记诵讲说为事。衲僧本分,向上一著,实悟亲证者少,说食数宝者多。
我们首先来领悟一下这一段说的是什么意思?及至像季,法流此土。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个世界示现一生成佛的因缘,是在二千多年前,不是在我们中国,是在印度成熟,所以在这个世界,当时印度的菩提迦耶的菩提树下成佛,开始他讲法的生涯。那么我们要知道,主要讲的内容不外乎就是成佛的方法,称之为佛法。成佛的流程,成佛的保障,那么我们就可以把成佛的流程称之为经,把成佛的保障称之为戒。当然,还有佛灭度以后,一些大祖师们、大菩萨论师们对于佛经的讲解和阐述,这就是论。也就是经、律、论,律就是戒,通常说的三藏教法,这就是一代佛法。
那么我们往前看一下的话,这三藏教法的保存流传是一个充满艰辛的历程。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是因为佛法虽然是圆满的,佛证的境界是无漏的,但是学佛的人,在没有成佛之前都还不是圆满的,所以我们所见的世界一定是有漏的。那么,我们现在能看到的佛法全凭一次又一次的整合、组织,才有我们现在能够听闻的机会。
比如说,当时释迦牟尼佛灭度以后,三藏经教有过四次的整合和结集,就是四次对于当时有一些流弊或者争议,乃至进行一个统一,收集所有的经典,为了更有利于流传。
我们看一下第一次是怎么回事,第一次是佛圆寂涅槃以后。有一个平常性子比较恶劣的难调的比丘,他在佛灭度以后他就很欢喜,就说那个老头子终于不在了,我以后所有的过失再不会有人来呵斥我了。再有一个,当时的经典没有文字的记录,仅仅就是靠口头传授的,你看我们现在读经,有大量的长行,除了散文句子以外,还有一些有规则的四个字、五个字乃至七个字的偈颂,其实就是对前面长行内容的一些重复。为什么要跟在后面,就是为了好记诵,有利于能够把它背下来。那么当时有这两个原因,就是当时的大弟子迦叶尊者,他听了这个恶性比丘的话很难受,然后又害怕仅靠着口头传授,如果年代久了会失传,还有怕一些外道思想渗透进来,佛法不纯粹了,这样的情况下就发动了第一次经典的结集。
这次结集的时候,当之无愧是迦叶尊者资格最老,可以说是总指挥,还有五百罗汉,都是证了阿罗汉果的大圣者,就在印度的王舍城外。现在去过印度的人都知道,七叶窟内。当时由阿难诵出来经,而且有意思的是当时阿难虽然多闻第一,但是他证的果还没有到阿罗汉,所以本来就把他排在外边,不要他参加来的,虽然他记得多,但是后来毕竟他是多闻第一,再说可以他进来,邀请他进来参与结集经典。但是必须让他证阿罗汉,好像阿难是用了七天的时间证到阿罗汉果。进到七叶窟时候,还是其他罗汉都不给他开门,说你用神通进来就可以了,就看他有没有证道。这是阿难诵的经典。那么富楼那诵的论典,还有优婆离诵的律典,如果受戒的同修们,如果去受戒法会上,在忏悔的时候都要顶礼律藏会上优婆离尊者,因为现在我们学习戒律是由他老人家当时诵的,流传下来的,这是头一次。咱们现在往回看这个佛法的传承。
第二次已经到了佛灭度后一百年的时间,这个时间又出现了一次分裂,什么分裂。原因是当时佛陀的徒众分两个地方住,东边西边。那么有一次,一个地方住的比丘看到另外一个地方住的比丘向白衣,就是施主,去乞钱,那么在戒律上的认识上就产生分歧异议了,一个认为可以,一个认为不行。在这样一种大的因缘出现的时候,又一次大结集。公开分为两部,就是我们常说的上座部,人少的那一部,认为不能乞钱。大众部人比较多,有上万人聚集在一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上座部和大众部,这是第二次。
到第三次的时候,相对时间就推了一点,到了公元三世纪的时候,是当时的阿育王。印度最有名的信奉佛教的阿育王在位的时候,当时佛教徒和当地最盛的婆罗门教徒有了争议,有争议后为了再挽救弊端,所以再次结集经典,就召集当时有名的这些大德,差不多有上千人,在华氏城结集的三藏,这是第三次。大家要了解一下。为什么要这么说,等一下我们要往下讲。
第四次结集就是最后一次了,就是佛灭度大概四百年的时候。当时有一个迦腻色迦王,非常的尊重佛教,当时部派佛教,就是各个宗派的小乘佛教,我们常说的各地都在崛起,而且各执己见,就是不知道听谁的对,各自都有各自的说法。在这种情况下,才召集了五百罗汉五百菩萨。大家要记住,第四次就有了五百在家学者也参与了,当时是在迦湿弥罗城结集了三藏,这是一个最大的工作,为什么,就是从第四次开始以后有了文字的记载。
大家知道佛灭度以后,第四次才有了文字的记载。那么具体记载是怎么样的一个情况,你看我们现在学习,也知道有大正藏或者说龙藏。那么为什么还有南传佛法里面还有巴利语藏,大家如果了解的话都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就是当时结集所用的语言分了两种语言,一个巴利语和一个梵语。这两种有什么区别?巴利语是指普通的一般印度的方言,当时用贝多罗树的叶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贝叶经,两边都可以刺字,然后用墨染黑,年久也不会脱落,这是当时结集的巴利语教典,后来流行于南方,走斯里兰卡,一直流传到现在的东南亚这些地方,就称之为南传佛教,也称之为上座部。他们信奉的是小乘教义,也就是说他们所遵从是当时巴利语的教典。
那么梵语呢,什么是梵语,当时是中印度语言,是印度贵族中流传的一种很雅的语言,还有韵律。所以在当时结集佛典的时候,同样也用梵语结集了一套,它是流行于北方。后来我们所说的大乘佛法,就是我们现在中国包括朝鲜半岛,还有日本这里等等的这里佛法教义都是梵语作为原点,通过梵到汉的转化,到现在我们中国沿着丝绸之路一直传到咱们这里,里面基本上都传承的大乘教义,其中也包含小乘教法。但是在南传里面基本都是小乘教,这就是一个流传的过程。
大家看到了,就是说在流传的过程中是不断的出现分歧和冲击,从内部的到外部的就是不断地起端倪。在这种情况下,确实是不断的为了挽救流弊,重新还原。大家要知道,这都是人的纷争而导致的这种弊端。所以大家想想,法传的过程中,不是说法会有问题,而是人的问题,人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法的纯粹。这个问题在佛的时代,佛陀在世的时候早就有预言了,他就曾讲过,他的佛法,由于人的差别,到时侯会划分为三个时代,众所周知就是我们常说到正法时期,像法时期和末法时期。
就象传印长老这里讲到的,正法,像法和末法是用什么来区别的。就是用这个教,有没有教。行,有没有行,修行。证,有没有证量。从这几个方面来鉴别的。那么正法时期是既有教法,又有修行,还有证圣果的这些圣人们,这么一个时代,浓缩的时代。另一种说法,在时间上的说法有五百年。像法时期是一个有教法有修行,但是证果的人就比较少了,差不多这是一千年的时间跨越。末法时期就是我们现在了,教法还有,但是没有修行的人了,没有证果的人,就是很少很少了。当然这是一个整体的呈现状态。并非就是比如说,不是说正法中的人都听佛就一定都能即刻证果,这也不一定。同时也不一定就是末法中就没有一个人修行,这也不一定。所以我们要正确理解正法,像法,末法是什么意思。就是在整个佛的四众弟子占这种比额中,呈现出来的这么一个节节败退的样子。所以才有后来的大德也给讲过,说正法时期是持戒坚固,像法时期是禅定坚固,末法时期是念佛坚固。末法时期多以念佛来得道。
所以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到这一句说及至象季,法流此土,就是到了像法时期这个时候,到了这个时期了,佛法流传到东土来了。那么法流此土就是说到了咱们中国的时候,佛法已经到了像法时期,算起来佛法已经五百年过去了。
为什么,大家算一算,我给大家说一说,就是说佛的出生到涅槃,公元前565年,一直到公元前486年入灭。他一共是八十岁的示现。那么从他涅槃入灭的时间算起到公元14年,就是公元后,正法时期就可以说圆满了,五百年过去了。那么那个时候相对于咱们中国来讲正是西汉时期结束,就是王莽篡位的那个乱的时代。再进入像法时期,再过五十年,即公元64年,也就是东汉时候,东汉汉明帝终于把一代圣教请到震旦国来流通了。
这是怎样的一个缘起,就是在当时汉明帝永平七年的时候,他做了一个梦,梦见当时看见殿堂里有一个金色的人,金色的人脖子后面还有日月光,在那上面飞来飞去,他醒来以后就问这些臣子是怎么回事?结果这些臣子就说,听说西方有神,中国人称之为神,其名曰佛。所以由这个因缘,汉明帝就派人去西天问道,看看佛到底长什么模样。当时派了使臣,当时派了差不多有十八个人出使西域。到了西域以后,途中遇到了迦叶摩腾和竺法兰这两个人。这是印度两个梵僧,从他那里请到了佛像和经卷。后来就是以白马驮着佛像和经卷,于永平十年的时候回到汉朝的首都,当时的首都就是我们现在的河南洛阳。到了洛阳以后,住在什么地方,就住在寺里。大家知道在那个年代说是寺的地方,就是接待外国使臣或者外宾的,由于这样一桩子千年殊胜之事,后来把这个寺改成叫白马寺,翻译的第一部经典就叫做《四十二章经》。
这就是我们佛法东来,功德极其大的,乃至法界的一桩极大的因缘,也就是说在这个世界成、住、坏、空,众生的流转中,这一方国土、这批众生与佛法有缘,召感了这么一匹马驮着佛陀的圣教,在东土开始一发不可收拾的广开法道。
所以,后人有赞叹这件事情的讲到,说玄奘法师不是曾经还把中国的《道德经》翻译到印度去,那会儿道家不是讲到青牛,老子。所以那会儿有一个说法就是说青牛西去,白马东来,这是一段佳话。这就是释迦牟尼佛教法开始,由于有东土的众生共业福德召感,在这个法界这个世界中显现,朝我们这儿流通了。这就叫做及至像季,法流此土。就是这句话所涵盖的内容。
那么从汉朝开始至魏晋南北朝乃至隋唐的时期,正好就是佛教经教大量的翻译到东土的时期。从汉朝开始,它还是属于一个从萌芽慢慢渐增的这么一个过程,就是大家开始有了翻译佛典的觉悟了,开始林林总总的,一部一部的那么到了后来的隋唐时期,可以说教法已经极其圆满成熟的时期,八个宗派都是在那时候才开始形成属于自己修行特色,阐述演绎教法的成熟气候。在中间魏晋时期,前面是汉,后面是隋唐,中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在这个时期正是有一些佛教里面的代表性的经论,是一个频频译来的一个状态。所以在这段时间大家又新奇又兴奋,而且那个时代好学。魏晋南北朝时期学风非常浓,所以就是机缘成熟了,就在这个时代,每一部经典翻译过来,就会马上有好多好学者群起追随、研习,群起而研习这个经论,那么当然就会引发一些新的思潮。
为什么说当时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时代,一个是从世间法来讲,儒家的学问占主导地位。所以当时大家做学问儒家思想,这已经是一个主流的现象。那么当时魏晋南北朝更盛的一个现象就是出世的老庄思想特别时髦,你看我们现在说竹林七贤,这些玄谈之风呀,出世情怀,在那个时候,魏晋玄学,都是名仕。后来到了《红楼梦》里探春还说是真名仕自风流,就是说真正看破世间,有这种出世情怀的人,不在乎仕途或者世间这种俗情俗物的这种追求,只是一个出世的这种玄谈,清谈的思想非常浓。所以在这样一种土壤下,对外来的一个新的说法,一个宗教的教义,他马上会引起高度的注意和探讨。
所以大家来看下一句人根聪利,多得闻持,率以记诵讲说为事。
为什么这么讲,就是那个时候,讲经研教非常专业,可以说是专攻的这种态度了。后来形成了翻译了《成实论》,形成了成实师学派,还有翻译了《俱舍论》,有俱舍学师的学派,还有《涅槃经》、《地论》,乃至《摄大乘论》。只要翻译一部代表性的经论,马上就会围绕掀起一个风潮,形成一个学派。这些学派其实就是当时宗派的雏形,后来有一些比如说《成实论》、《俱舍论》因为是小乘教法,后来涅槃摄论地论都被八大宗派吸收了,总体这些现象体现了当时人根聪利,就是一方面这个聪利,也不能理解成世智辩聪的聪,也不能完全理解为上根利根的利,总归说在佛的正法、像法、末法,像法中的人属于中档。
他的特点是怎样的?一方面咱们东土人善于思辩,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反观,为什么在像法法时期,这个佛陀的法才传到我们这里来,这就说明我们当时所能接触到的佛法的这些研习修学者都是像法的根机。那就说明与有修有证的正法时期还是差了一步。差了一步他呈现出来的特色是怎样的,就是以记诵、讲说、听闻、受持。而且当时出现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状况是什么呢。就是为了通俗易懂,把老庄的这个玄学来解释佛法的般若,当时还走入一个误区,后来历史上称之为格义佛教。就是对于正在清谈名言独盛的时候,大家不是老庄玄学嘛,说无,说自然嘛等等这些,空无这一系列名词非常多。这是东土人习惯的术语。那么佛法这个般若空性思想传来的时候,我们原来的语感形容不出的那个语境。所以他又不会创造新的形容词,还没有形成新的形容词,在这种情况下只好就地取材,就用我们习惯语感来形容这个般若的空性境界。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难免就不到位,不到位的原因就是没有形成共同的一个认知,般若的这个空、这个无为,到底是老家的境界还是佛教的境界,搞错了,甚至混淆了,乃至有的已经很接近了,但还不够究竟圆满,这个当时就形成了叫格义佛教。光格义佛教的误区就有六家七宗之多,大家想想,那时的佛法引起了空前的兴趣,这就是因为人根聪利,多得闻持。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会导致率以记诵讲说为事。大家都去学习,看看这部经典讲的是什么,那部论典阐述的是什么思想,不断的进行总结,形成了一个脉络,天天就以此为事了。那么在这样的一种风气中,他就会有一种弊病了,什么弊病?
我们再来看下一句论文,衲僧本分,向上一著,实悟亲证者少,说食数宝者多。
这里边专业名词非常多了,什么叫衲僧本分?大家要知道衲子,是出家人对自己的、对于三宝里的僧宝,有时我们自称衲僧、老衲,这是一个称谓。这个称谓主要是从我们常穿的这个衣服来讲的。因为佛制的时候,当时一直随着佛法东传都是披着袈裟,以坏色,就是不艳丽,不夺目的这种坏色,朴素的颜色为主。那么破了以后可以缝缝补补,特别是当时这个大衣就是做法会,咱们这个大黄祖衣在那个时候破了是可以补的,可以不断的补。百衲衣就是这么来的,缝缝补补,各式各样各种颜色一块又一块。好像现在的百衲衣很贵,因为这个手工费太贵了,所以买这么一件比一般的僧衣还贵。那会儿确确实实是补的,缝缝补补就称之为衲衣。穿着衲衣的人就称之为衲子,因为我们是释迦牟尼佛的儿子嘛。就是这个意思,这样一个统称。
我记得我有一次在五台山,在南山寺的门口,碰到一个老和尚在那当香灯,守着殿堂,那么他就说起那会儿确确实实土改,他出家很早,***之前就出了。他说土改的时候确实没有衣服穿,真的没有,太穷了,所以就得真的出家的老和尚们就得去捡,捡来人家破了又破的不穿的衣服,洗的干干净净的,洗完了以后再把它缝缝补补的,把它拼凑起来,那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百衲衣。因为确实没有,才那么穿的。现在这个百衲衣也是立一法生百弊,百衲衣是修行的象征,把新的布子给你剪了,一条一横一块的缝起来,还崭新的穿在身上,穿这么一件破衣服,有时候还博眼球,会化缘比较容易一些,有时候我们还会遇到这样的人,这个其实可能就变味了。
那么穿了这件衣服不是让去惑众,也不是为了追求这个回头率,也不是说潇洒的跟济公似的。他是干什么呢,就是要明白什么叫向上一著,这个比较难理解,什么叫向上一著。如果专业点讲就是离开我们的心意识,而契悟于这种无言绝待之境,也就是言语道断,心思路绝,真如实相之境,这是一个出家人的专业事。道人,道人,就是要入这个道。修行,修行,就是修着要往此处行,叫做向上一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本来面目。开悟了。这是衲僧的本分事,你就是干这个的。如果你干着什么都会往这儿走,你就是属于说本分还在。如果你一干什么就不管这个了,那就说明你忘了本分了。所以说衲僧本分,向上一著的事体现出来不容乐观的一种状况,为什么?因为实际情况实悟亲证者少,说食数宝者多。
大家要知道,亲悟实证就是刚才说的衲子本分,就是要解无为法,名为沙门。要解这个无为,要亲证实悟这个无为之法,真正尝到这个法味,住在这个悟境界中,证到这个真如法性,在这个世间很少,稀有难遇了,绝大部分是说食数宝者多。
大家要关注到这是说什么时候,是在像法时期。那么由于体现出这种无奈,大家主流部队里面都在说食数宝这样一个状态中,不上进了。可能我们就是觉得,说食数宝这句话听得多,意思就是说,比如咱们买东西,所有时间精力都花在讨论这件东西的品牌呀,样式呀,质量呀,做工呀,讨价还价呀,如果最后还是没有买,那你就穿不到自己身上,那么大家想想,讨论样式有什么意义呢。我们的目的为了穿上衣服,那么说食数宝就是说,你说这个好吃,那个可口,但你总是不买不吃,这就是说食。不买不吃你是永远饱不了的,肚子永远饱不了。那么如果你进了宝山,看了这么多宝贝,你点来点去,不断的形容赞美,但是你拿不起带不走,就永远不属于自己,你不拿起带走它就不属于自己。
什么意思呢,就是学习经教,要借着教法来悟到心法。但是有些人能够悟到,有些人悟不到,而且悟到的是占少数,绝对少数,悟不到的是占绝大多数,这样的话就只在教法上大做文章,说食数宝呀。
所以传老解释的话,永嘉禅师在《证道歌》里讲到他的过往,也就是吾早年来积学问,亦曾讨疏寻经论,就是也在佛法的知识、教理上去编排学习,怎样看看注疏呀,经论里边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就是到海里数沙子去。可是离语言文字,心性上的这个功夫很少能够着力去参悟。这就是那个时代,所以弊病就出来了,都在那说而不真正真参实悟,这就是那个时代呈现出来的一种不容乐观的状况。
当然就着这一点,我还要跟大家说一说,因为我们现在到了又一个年代了,到了末法年代,大家在理解祖师言教的时候,上一次讲到也要听到圆满教法,不是说那就好像所有的说,一切的讲,都是说食数宝了,就反对讲,大家都不要讲了,那样的话佛法就灭了。不要以为就这样的话,讲经说法都是说食数宝,我们要知道我们现在说食数宝都不赶趟了,都快没了。所以往往我们有时候就是觉得,听一面不对了,另一面才对。另一面对了,这一面就不对。一切言教,大家要知道都是破我们的执著的。不是让我们舍弃一切正在发生的现象,就是在这个现象中如果我们走样了,那我们就在这个现象中再恢复原状,不是要抹杀这个现象。
所以这里讲到的,有时候我们也有这种说辞,那就天天这样说。当然我也不是为自己辩护,我就是个天天讲经说法的。可是确实,来果禅师开示过,当时我们上一个世纪高旻寺,就是刚圆寂的德林老和尚的师父,来果禅师,他老人家当时就是有人对这个讲经说法,说都是没用的。因为禅和子们,他见不得讲经说法。那么他就说,这跟背药方一样,把佛的药方背了有什么用,跟自己的身心习气一点都动不着,还不是名闻利养,终身不卸,而且还说这是属于纸上谈兵,就有这样说出来对于讲法人的不屑。后来,来果禅师就回了,他就说尽一生苦学勤讲者,尽是显德其人,到了我们这个年代这样的人都少了,你不要说悟了,不要说证了,连能够讲的都少了。所以他说只要能够把佛所说的治众生生死病的药方能够记得熟,能够把佛治生死病的药方能够读熟,记会了。然后观着来了的有缘人,尽此一生,你就投身教海,就是在教法里去遨游,别无他事。说真正能做到这样的人,这是法门龙象,这是最上的人了。他说纵然不能学个一年半载,乃至一日半日,学会一句半句,能够利益自己,告诉别人也是现生为学地,佛法之良才。学地就是还在学习的因地。还在学习的因地,但是已经是释迦牟尼佛的将才了。转生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将来转生当弥勒,成佛之爱子。为什么,就是这样的人在龙华三会的时候,首会得度证果。
这就是来果禅师,当时在我们这个年代时候他也这么说,而且他说纸上谈兵,纸上学道的也算是个道人。到现在,世谛流布的庸人多得是,世谛流布是什么?就是很可能出家了,不务正业,不为法道,天天世间法里边,不是度大家往出世间走,而是以出世间的身份入到世里边,美滋滋的不行,这就是世谛流布的庸人,这样的人逼他入海尚难,算沙其可得乎?就是让他认真学习经教,逼着他讲经说道都难得他达不到,何况让他入海算沙,天天就是让他学都不想学,何况去讲。所以他说,说食不饱的人,不求饱,只求说,这就是我们将来佛之大法,一切众生就是靠这些人。
所以我们也要反观,不要在这上面理解偏颇了。我们应该要学教,讲法,往心性上悟,往极乐世界上求,发真实的出离心。那么也不要听这么一说就开始反对了,我身为讲法者就在这儿多说这么一段,因为不愿意入海者,不肯说食者,现在大有人在了,这是来果禅师说的。所以大家在这个上面就知道,语言文字不是目标,但是我们也不可以废弃语言文字,这是一个中道的理解。
所以这里讲到衲僧本分,向上一著,真正悟证者太少了,而仅仅说食数宝的多了,那是人家那个年代。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那个时候说食数宝已经到顶了,已经饱和了。饱和了以后教法都明白了,大家对教理次第都清清楚楚了,就剩下心性上要开悟了。就是这个果子该让它熟了,就是花要落了,要把这个叶子哗的扒拉开,果子马上就要掉了,这个时候就不需要花,叶子也不太重要了,就是看这个果了。那我们现在花还没有开,你上哪找果去。所以这就是时代,这就是像法和末法的又一个次第差别。
所以说,现在我们学习古人的经教,还要对照今人的时弊,不要乱说乱道。因为来果老和尚讲的呀,这是治众生生死大病的药方,那佛教就是了生死的。那天我还看到咱们群里哪个居士发了一个什么,说什么佛法不是了生死的,难道佛法就是光了生死的吗?那佛法不是了生死的是干什么的呢?一信口什么都能说,也不管众生的法身慧命,总想独辟蹊径,振臂一挥。问题是说的有理没理,到底是会度人还是害人呀,所以大家听法也要善于取舍抉择。
比如这个末法时期来讲,就不承认有末法时期,认为这都是末法论调。这个末法的人没骨气什么,那确实我们现在人就是到了末法时期了,连佛带祖师就是这么说的嘛。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现在到了末法时期该怎么办,不是说还非得扯着脖子在那硬撑着说,我们就是正法的根器。这不是自欺欺人嘛,所以大家一定要正确的来听教,正确的来对境,正确的来理解,正确的来选修。
那么我们刚才讲到说食数宝者多,在这种情况下才导致什么呢,以故达磨大师特地而来,阐明直指人心之法,令人亲见本来面目。
大家要记住几个关键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特地而来,达摩祖师来,就是说我们东土众生的又一个因缘召感来的。也就是召感教法的时候,是汉明帝那样一个因缘,那么召感宗门的时候就是由达摩祖师来领众了。
为什么这么讲,就刚才讲到的魏晋佛法已经极其兴盛,对佛法的研习,教理已经明白。明白了以后这个情形就好比说叶公好龙吧,叶公好龙,就先把龙的身子,龙的头,龙的角都活灵活现的画就了,都具足了,就等这个点睛之笔一点,冲天而越,这龙就成型了,会飞了,活了。果不其然,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就等于说龙的身子已经画就了,达摩祖师来起的就是画龙点睛的神采一笔。果不其然,后来隋唐的时候八宗并起,特别是禅宗千古独盛,这都是达摩祖师来成就的,开悟了一代又一代的大圆满者,祖师,成佛。那么我们想想,现在我们的龙在哪里,现在也有人喜欢点睛,龙都没有,你冲不起来呀。
所以说达摩祖师来确确实实真的是大事因缘,不亚于释迦牟尼佛出世。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从世尊的教法来讲,当时承接他的直指人心不设言教的别传之法,是迦叶尊者承载下来的,迦叶尊者称之为西天第一祖。我们现在讲到的顶礼西天东土历代祖师,所谓祖师的话,其实严格讲,只说是禅宗的祖师。从迦叶尊者到达摩祖师,在印度一共有二十八代,西天二十八祖,到了咱们中国以后,一直到六祖慧能大师为止。这就是说从西到东,公认的祖师,不带一点疑惑的。
那么达摩祖师,他的影响力,他的公案是众所周知的,当时因为以婆罗门教为尊,所以他在南印度的一个香至国,他是国王种姓,也就是刹帝利,他是第三太子,这些大人们出世的时候都是以太子来示现。那么他前面的二十七祖叫般若多罗,一路行化在他们国家的时候,因为达摩祖师当时没出家,他的爸爸特别笃信佛教,所以大兴供养,献给多罗祖师一颗宝珠。当时祖师就看到三个王子都在,来度化时候就问道,还有比这颗宝珠值钱和有价值的东西么。结果达摩祖师的两个哥哥都说,这是最好的,没有能超过这个的。只有达摩祖师一个人顿显风采,说这个宝珠充其量是世间的宝贝而已,怎么能是为最上。还问那什么是最上呢。就答到法宝为上。
这样的情况下,二十七祖就知道达摩祖师是个法器了,后来就等到国王逝世以后,把他度出家了,称之为菩提达摩,受了戒,接了法,悟到心法,二十八祖,就开始弘法。那么最后圆寂的时候给他讲到说,我圆寂后六七十年,你当到震旦,也就是咱们中国汉地,摄大法要,直接上根。就是你去了那,摄大法要,就是禅宗的心法,直接上上根器的人悟入真如心法。
所以说达摩祖师降生在印度,但是他的一生,确实可以说这一辈子任务就是来承载东土的这些宗门教法的。果不其然他离开了以后,后来对他的徒弟说,看到神州境内,就是东土境内有大乘气象。所以当时在南北朝的时候,公元530多年时候,从海上,一直路上走了三年多,在中国南海边登陆,一直到广州这个地方,北上到南京,跟梁武帝有过一次著名的会面。这个会面也就是说演绎了一场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的故事。因为梁武帝号称菩萨皇帝,笃信佛法,他见到达摩祖师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功德很大,造寺院,写经书,度僧出家,不知道做了多少功德,然后就问达摩祖师,他的功德大不大。结果达摩祖师一开始就显现禅和子的这种风格,铁面无私就跟他说,一点功德都没有。结果梁武帝就意料说,这个和尚怎么不买他的帐,就问你为什么这么说。结果这个达摩祖师越上脸了,说你所做的这些功德,只不过是只获人天果报,不生如来之家。是有漏之因,世间果报,如影随行的不是真正的不生不灭的无为之法。所以他就说,等你福报享尽了,还归于无。
大家想,我们现在确确实实是有很多时候做功德,免不了有回报心,三轮体空那是梦都梦不见的。连布施的时候,起一念观照说,这是三轮体空,没有一个能施者、受者和施物。这就不要说了,这都是大修行人了,哪怕布施完了,回向一下我不要世间福报,全部回向般若或者往生。甚至都舍不得这么回向,真害怕这个福报没了,这就是根性问题。
等到达摩祖师此言一出的时候,由于跟梁武帝不契机,所以就此一别,各修各的,他就渡江北上了。那么我想这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其实这就是这两位佛教中人,可以说是佛教史上的代表人物,他们相互一碰面,都是有各自的任务,这么一演绎,就给后人留下这么一桩故事。那么并不是不让我们做福德,而是做福德也不要执著。那么不执著做福德,还要认认真真地去做福德,这才是梁武帝和达摩祖师共同讲的圆融无碍的二谛法。大家也不要搞错,给大家讲法的时候,随时讲随时破。
那么达摩祖师当时,我们现在到了庙里课堂上到处都是达摩祖师的一苇渡江,就是踏着芦苇沿着长江北上,到了河南嵩山少林寺。有些现代人特别无聊,我曾见过有人为了证明达摩祖师是不是一苇渡的长江,对这个事情考证来研究去,还写了好多学术论文,我说真是饭吃的太多了。这个神迹,这些再来菩萨们,你说他一苇渡个江,他一念就可以渡江,一苇渡江有什么大不了的。只不过是我们现在没福报想,不要说没福报看,没福报信了,想象都想象不来,所以就想到底有没有可能?达摩祖师怎么北上的?甚至有些佛教中人士也跟着应和说,怎么可能一苇渡江呢?我们现在到四大名山去朝个山,都出现瑞相多得是呀,其它的不说了,祥瑞的云彩,五彩的佛光,见的多得是。那你怎么说它呢,那有些人又无聊的说了,这要考虑到底是太阳光照的,还是云层折射的,怎么出现的这种现象,那就完了。
所以大家都知道,达摩祖师一苇渡江北上的,我们就信他一苇渡江北上的。到了少林寺就天天面壁,等他这个亲传弟子因缘,因为他到东土来,醉翁之意不在梁武帝,而在我们东土的禅宗第一人,就是砍了胳膊来求法的慧可大师。
这个慧可大师,先前的名字叫神光尊者,他一直在洛阳生活,也是对世间的群书,孔孟学老子庄子等等这些通达了,都通达了以后越发觉得它不通达,这就是为什么说佛法才有圆满究竟。一个了生死就能道尽佛法,一个了生死就能让人好好修。为什么,就因为一切法,我们所在乎的一切法都是生死之法,都是世间之法。
所以他一旦到了这个因缘点上就往那开始喷发了,听到达摩祖师就赶紧,到现在少林寺还有个达摩洞,在这种情况下就天天来问候,天天来叩拜,几个月如一日,结果达摩祖师见到真正的法器来了,那更加不客气,梁武帝来了还跟他说几句话,这个神光和尚他连理都不理,跟没看见这个人一样,一直到腊月年底雪都下的没了膝盖,他还在旁边等着,要求法,没有动。这个时候也就是福报够了,因缘够了,达摩祖师就问,你站在这里干什么。结果神光马上悲涕泪雨,终于说,和尚开口了呀,说唯愿大德慈悲给我讲甘露法语。结果达摩祖师还不成,还说他心力没到,怕接不住这个法,所以就让他再破一层执著。说佛的无上妙道,释迦牟尼佛三大阿僧祇劫才修行来的,做了那么多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事,你想有这么一点点恒心站在雪里边,这种小智慧、小道德,带着这个轻心、慢心你就想来求?他说恐怕不行。这个时候慧可祖师,就是神光,马上取出刀子把自己左胳膊给砍了,放在师父前面,以表自己的赤诚之心。
讲到这里我都觉得惭愧,我这学法讲法还觉得累,诸位听法来不来的,有时候还得哄着,现在彻底都颠倒了,这就是末法。所以也别再吹牛了,就以末法之行吧,能哄着大家来听一点是一点,能修一点是一点,能信一步是一步。
那么达摩祖师看到这个神光和尚这样,才认可了。才给他说,释迦牟尼佛求道的时候也是为法忘躯,重法轻生的,你现在断胳膊也可以在,就给他改名字叫慧可。就是说到这个地步才可以收你为徒了,但是还没有对他有什么开示。后来一直到了中国佛门第一公案,就是慧可向他的师父说,我的心不安,希望师父给我安心。达摩祖师说,你把心拿来我给你安,慧可祖师说,觅心了不可得。这出戏演完了,从此以后达摩祖师说,我给你的心已经安好了。这一段问答就可以在这里边表达了故达摩大师特地而来。大家要听明白,是特地而来,阐明直指人心之法,令人亲见本来面目。
最后一句后世名之为宗。也就是说这个方式方法出现以后,慢慢人开始适应了,适应了以后也找着感觉了,可以依样画葫芦,有人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悟了。那么可是问题是,悟这种境界是离文字、离思想的。那么还要依着文字思想让它流传,总得有个传载理论的概念,所以后人慢慢的有感觉了,找到窍门了,也要传下去,就立了一个法叫宗门,顿悟法就叫宗。让你悟的就是宗,心宗,这么一场因缘。
后来达摩祖师在东土任务完了的时候,其实又回到印度去了。为什么,也是史实上有记载的,就是当他回去的时候,因为他圆寂是圆寂在东土,当时起立这个塔,就把他给葬了,建了这个塔来供奉。后来供奉的时候,因为那个年代,这种行者基本都是穿着草鞋,供奉完了以后,从印度回来的求法人,就是又有从印度回来的和尚,他回来以后在教内传,说他看见达摩祖师提着一只鞋,回印度去了。
又在葱岭那一带,就是现在的新疆再往西走,那么在葱岭一带又看见达摩祖师提着一只草鞋往回走,还有过对答。回来以后把这事一说,达摩祖师已经圆寂了,最后把他的塔再起开以后里面剩一只草鞋了。这又是一桩神迹应化和宣说佛法。但是不管怎样,达摩祖师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他的任务就是让人亲见本来面目。
大家在此地就参一参,什么叫做本来面目。现在禅门的都会说,父母未见之前本来面目是什么?念佛的是谁?等等这些。什么叫本来的面目?我们也可以尝试着理解一下,今天既然讲到这里,我用一点点《楞严经》里的教理,就是我们常会说我们的烦恼人的妄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哪里生起的?在这个时候,我们就会说一念无明。那有人又会问说,那么一念无明到底是哪来的呢?那这个到底就跟蛋有鸡,鸡有蛋没完没了的,所以最后佛就不回答这些事。
为什么不回答,就是在无明中回答不了无明外的事。就跟做梦一样,常有个比喻嘛,进梦里说不清梦外的事。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做梦的?这个也说不准,为什么,就跟咱们睡觉一样,我们知道我睡着了,这是可以确定的,那么咱们要醒,这是要我们的本事的。问题是咱们什么时候睡着的,就跟我们无尽的轮回中一念无明轮回成凡夫,就是在梦里边。那么我们是怎么入到梦境的?就是我们昨晚睡着怎么滑入,什么时候滑入梦境谁也不晓得。在这种情况下怎么亲见本来面目,唯一的就是要人醒,要醒来,醒来就是本来面目,睡着了就是在做梦。
那么具体从道理上我们分析一下,有助于我们还原,我们怎么到了这个地步,我们的本来面目始终都在,从来没有动过,永远都呈现在随时随地随处,任何一个点。不管是精神的物质的,它都在那个地方,在那上面显现,在那上面明朗着,就是本来面目。为什么就是我们见不到,见不到不是真的见不到,既然在那上面明朗着,我们当然可以见到,见是可以见到,见了认不出来。没认出来的时候,所以这里不能称之为亲见。都是听佛说的,无处不在,真如法性,遍一切处,自己没有亲见。我们现在见的都是错见、歪见、颠倒见。什么叫做亲见,一个是你自己到了境界,另一个就是你亲眼见了,也就是说跟它之间亲了嘛,没有距离了,完全融为一体,这就叫本来面目。
妄想是怎么来的?《楞严经》里是这样讲的,我们的无明未现之前,我们如如不动的佛性,如来藏心的本来面目,它就是这样,本来就是这样。大家想想什么时候进入无明的,就是我们妄动的那一念。你看现在我们的分别,我们的执著,我们的要探个究竟,说个明白,理解的透彻,哪一个层面能离开我们这一念心要掀起来的那个状态。就是一念心掀起来,一定要好像把某件事某个东西弄个究竟,这就叫一念无明。
等你要一念把它弄究竟的时候,就是你已经把原来如如不动的那个给动起来了,由于我们的本来面目,就叫本明。本来是明的,现在我们起了无明,想明白这个本明是怎么回事,明白这个本明是怎么回事就像反观掀起来一个状态,看一下本来的这个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有无明想明白本明的时候,就开始进入到妄明,就是无明状态。本来就是一切都是想成的,一切都是明白的,你现在非得要了解怎么样。这就是我们的分别、差别、起心动念就在那一刹那,出现的时候就进入了不是本来面目,只要把这些所有的收缩了,放下了,摆平了就是本来面目。一切的佛法宗门也罢,教下也罢,就是为了要达到这个沉默的顶点。所以说大家要知道达摩祖师来为什么事,就为这么个事,就为了我们的本来面目见不着。
我不知道大家听明白没有,我以前讲《楞严经》做过这么一个比喻非常妙,我给大家说一说,什么叫无明淹没了本明,本明就是本来面目。就等于说本来是一个摩尼宝珠,非常照天照地,彻照无边。结果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你非得说这个宝珠是怎么回事。就跟说这个宝珠是明的,会不会暗掉,就跟宝珠上面按了个开关一样。想自己掌控这个宝珠是怎么回事,是让它明呢还是让它亮,是形容它光明彻照,还是说这会没光了。这个时候就等于给安了个开关一样,结果把这宝珠弄成了电灯泡了。这就叫本明在那,我们要起无明去明白本明,结果就成了妄明了。我们现在宗门的手法就是直指人心,让你见到本来就是这样的,在这上面一点都不要再掺杂,一点儿都不要再刻意,一点也不要再包裹,全把它掀开放下,彻底掀翻,然后如如不动的就让它这样,这就是本来面目。
当然这只是依着我的言语来说,大家千万不要真的以为如此理解。那你就还是在无明中,永远到不了本明。所以这样,我们的祖师才让我们读经的时候,只管去读,不要分别。所以这样,我们祖师才让我们持咒的时候要身口意相应,不要起一念妄想。所以这样,我们祖师让念佛的时候一念相应,念念相应,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一切都是方法,就为了这样的究竟。
那么由于这样的究竟很难很难,到了末法时期几乎不可能了,肯定不可能了。在这种情况下,就依着这个,再让我们念佛求生极乐世界,以信、愿、行来代替这个宗门,掀开我们的本明,信愿行安定了,确定我能往生了,一切都不计较了,就等着往生的时候还是身处在本来面目。可以这么理解吧,我个人理解的净土。这是从宗门解释一下净土,不是不求极乐世界了,不求又从本明进入妄明了,因为你刻意了。
所以大家要知道,这就是我们太虚大师形容道中国的特色在于禅。宗门一法,我们中国人的东土大乘气象,就是因为特别善于入到幽微难至的离言绝待境界,所以达摩祖师就是为这个来的。因为东土人特别擅长,所以他才说这里有大乘气象,因为东土人特别擅长,所以才有后来的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因为东土人特别擅长,所以到现在天下还到处都有某某禅寺,某某禅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宗。
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因为给大家说了一段论文,给大家贴出来,但是没有讲完。因为后面的一段因为比较快,所以下次我们讲到时候,我们再把它补足就可以了。这篇论文确实比较难,生涩,一定要复习,要预习,要温习。复习就是让你在讲下一次的时候前一天再温习一下,或者当天。预习的时候要多读诵论文,温习的时候要常琢磨,好好悟一悟什么是宗,什么是教。在这个开篇一定要把这个弄懂。否则你就不知道宗教的利害在哪里,哪里出了问题了,才逼得印祖写这么一篇长篇大论。
所以今天的法就到这里,以此功德回向所有闻思讲堂的听众们能够精进行持,信心不退,一切吉祥,世出世间法同步圆满,不相违背。好,下面请大家合掌,回向。
闻法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生西方净土中,上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好,南无阿弥陀佛,愿以此功德同生极乐国,请大家多多念佛。
(第三讲)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群三的莲友们,大家晚上吉祥。又是一个周三,为了策发我们的信愿行三资粮,我们在群三讲《宗教不宜混滥论》。
今天是第三讲了,因为这个论文可以说是循序渐进,越来越难了,希望大家多用一点心吧。首先,佛法从恭敬虔诚中求,请大家万缘放下,提起正念,合掌三称请加被。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称)
好,请大家放掌,阿弥陀佛。
各位同修,在讲这篇论文,一直到今天是第三讲了,我们回顾一下,大概前两讲的内容。除了经题,我们把宗和教的概念和混滥的状态做了一个分析以后,主要是从序分开始,印光法师开始讲到,讲这篇文章在之前的最开头,他先要交代一下。
首先交代的是什么呢,就是宗和教本来是不分的,它是一个状态,一个修,一个证。它是同步的难舍难分。后来是因为到了咱们国土以后,已经到了佛法的像法时期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因为说的多了,悟得少了,没有办法之办法,达摩祖师来,开始演绎宗法,让大家直指人心,见到本来面目。所以,由于说达摩祖师的这么一场演绎,在我们所有后学的心中,呈现出来它的差别相,这是一个格外之法,大家同时共认,称之为宗。大概我们的内容,就是讲到这里了。
今天开始我们接着往下讲,上次讲到说,达摩祖师来了以后,令亲见本来面目,后世名之曰宗。那么见到本来面目以后,教和宗之间他们有怎样的匹配度?宗与教的意义在哪里?教与宗的陈辞怎么样来辨别?等等这些我们都要了解的。
首先,我们把上一次讲的这一段,再重复的给大家贴出来。大家来看啊,我们上一次讲到的是说,以故达磨大师特地而来,阐直指人心之法,令人亲见本来面目,后世名之曰宗,就讲到这里。
下面我们再看,既见本来面目,然后看经修行,方知一大藏教,皆是自己家里话。六度万行,皆是自己家里事。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境界?就是如果说依着宗,我们来参悟,这样的有大根器或者根器熟的人,他悟了以后,既然悟了以后,我们通常称之为见到本来面目了。上一次也讲了,既然见到了本来面目,然后是怎样的呢?还得修,还是跟悟前一样的修,可是修的时候感觉就不一样了。当然,感觉也是方便说。那个时候的感觉,跟咱们现在没有开悟的人的感觉完全是一个状态两样分别。
你看这里讲到说,然后看经修行,方知一大藏教,皆是自己家里话。大家想想,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见到本来面目。我们也不要一听到本来面目,赶紧就开始参悟,就开始起心动念,去追寻。大家在这上面一定要懂得诀窍也罢,里路也罢,就是本来。大家知道本来是什么呀?一定是原来的,原始的,往回的,不是往前的,往外的,向上的,它就是我们说的本来就是要熄灭我们这些不本来的分别,多余的妄心,然后才能见到本来面目。
为什么?你看好多偈子里面我们常说,六根清净方为道,原来退步是向前。像三祖里面也讲到,他的《信心铭》里面说至道无难,唯嫌拣择,又说但莫憎爱,洞然明白。这些都是为我们见本来面目而服务的。是怎样见本来面目。为什么这么说,一切众生呀,上一次我们讲到,本来面目怎么抛到无明的状态?就是因为有一念刻意追寻的心,妄心生起来,而就有了贪爱,就等于说,一念无明平地而起,就陷入了轮回的境地,那么就引发了贪爱。
大家仔细的反观我们平常的这些念头,无非就是一个贪爱的流淌。比如说杀生,杀生也是叫做贪爱,在《楞严经》里面讲,杀呢,叫杀贪,就是杀人家的身体,来滋养我们的色身,这不还是从贪爱而起。再比如说盗,《楞严经》里面讲叫盗贪,让人家的东西,人家的物资,白白的为我所占据,这也是一种贪。再一个淫贪,也是淫起的色身而拥有,一定要我拥有,我占有等等这些,这都属于无明引发的贪爱,一切都是我们贪爱的流淌。所以,有时候我们常会说无明为父,贪爱为母,去除了贪爱了,勘破无明,就是本来面目了。这个说起来容易,照着祖师们的讲讲,相似的自己设想一下,好像有些的感觉,真正到事林子里边,去硬生生的不动,往回收,太难了。
所以说,如果能够迎刃而上,知难而悟的这些大根器的人,能够明白这个事,也就是明心见性了以后,他的状态就跟我们不一样了。
为什么呢?一大藏教这里就是指的释迦牟尼佛说的三藏十二部教法。他老人家说了四十九年,讲了三百多次。所有的这些,就如同家里人,说家里话一样的。皆是自己家里话,那什么意思。说来说去,总归都明白,不会有代沟,就是你说这样一个事,他说是那样一个表达,但是过来过去,它就是一个东西。
打个比方,什么叫做皆是自己家里话。这个比方可能不一定恰当,我们就相似的理解一下。比如说,我们说吃的吧,都把那个圆乎乎的,灰不楞登的,像苹果一样的东西,叫做土豆。这人人都认得,可是我们一旦赋予它名字叫土豆的时候,它就有一个概念了,还有时候叫洋芋,有时候叫马铃薯,像我们老家陕北的话,煮饺子下了一锅下山药蛋,就是所有的这些名字不一样,你这样说,我那样说,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就是这个东西,不会离开这个东西,而有土豆,洋芋,马铃薯,山药蛋,各自不一样形象或者实体。所以说,由于说来说去,知情者知道,它就是这个,这就叫做皆是自己家里话。家里唠家常一样呀,你怎么说都行,反正知道说的是这个意境。
所以,这个家里话说的是什么呢?就是我们本来面目的现前的一念心性,有时候叫佛性,如来藏,都是一个意思。这里的本来面目,其实就是悟到这个以后,都是家里话。反过来说明,所有的话都是为家里的这个而做服务的。蕅益大师有个非常经典的总结,他说三藏十二部教典,包括禅宗的一千七百个这些公案呀,都是为本来面目,本地风光做现前注解的,这就是家里话,都是往这说。
六度万行,皆是自己家里事。这个怎么讲。六度万行大家都知道,六度就是我们常说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叫做六度。
那么,修行这六个法门,因为它能够自度度他,能够圆成佛道。所以,我们所有的一切万善、万行都是依着六度而展开的,一切善法功德,所以它也是家里事。一切的修持,一切的修行法门,一切的修证功夫,都是为这个而服务的,同时也不离开服务这个而有的。
再打个比方,就如同一家子里面,家里合伙,一大家子人起建一个宅子,一个庄园,那么我们就各自去做各自的事业,目标都是为了同心协力来建立这座宅子,都是为了成佛。但是事业各自有各自的事业。有的比如说,去做音乐,当音乐人,这样去赚钱。有的可能做绘画,去拍卖场上拍卖他的作品,也拿来收入,去建这个宅子。有的或者学金融投资,去找工作赚钱。总归,所有的一切,都为自己建宅子这件家里事而做的。
那么反过来,所有的这些事,都没有违背家里的事,都是家里的事促使我们这样做,这样做还没有离开家里事。就是这么个意思,大概绕来绕去。
那么,这里印祖说到,见到本来面目的人,不管你去看经修行,六度万行,都是知道自己家里话,家里事。家里话,家里事,甚至也是一个意思。事就是同一桩事,话就是表达这件事,事就是明白这个话。总之,话还是事的话,事还是话的事,就是这么个,就是这个,一切都是为了本地风光,念念不离本地风光。这个时候修行,可以说,再也不会盲修瞎练了。彻底眼睛睁开了,道眼开了,明心见性了。
由此,我们对于宗和教,宗的见本来面目,教的次第,六度万行的这种修行,就知道,原来他们两个不是两门。这里讲到,是以宗之悟解为目,教之修持为足。非目则无由见道,非足则不能到家。是宗教之相需而不相悖,相合而不相离也。
这一句开始,特别的可以说是正中下怀了,就是给宗和教的关系定位。定什么位。就是他们两个缺一不可的,不相违背的,是完美结合的,一个修学的必由之路。为什么。由于宗的悟而明心见性以后,这个知见就开了,开了以后就圆满了,就跟一个瞎子马上能够见到,前面一切世界的山河大地的情形,而且方向也彻底明了了,认知准了,家的方向已经正确无误了。但是不要忘了,回家还不能光靠眼,还要靠脚去走,要靠足。那么教的次第,从什么时候开始呢?就是三十七道品,六度万行等等。这是开始走了,就是往家里走了。用眼睛看这个方向不会错,用脚来走,一直依着这个方向走,这样的话才叫做悟解为目,修持为足。以宗的开悟为自己的教眼,以教的修持为自己的双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解行并进,真正意义上的解行并进。
所以说,如果我们没有悟到心性的话,那你就有可能盲修瞎练,会走弯路,一旦悟到了以后,便不再认错。悟到心性以后大家知道一旦悟到心性,开始起修的时候,这才是真正的顶事,不会碍事的修,一直往家走的修了。
所以才说,非目则无由见道,非足则不能到家。宗就是目,教就是足。要走,你还得走,不走不行的。教就是足,为什么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但是呢,有一步不到,不明到家。就是你走的这个,你有一步走不到那儿,你还到不了家。虽然你明心见性了以后,大家知道,明心见性以后了呀,光视野,就是这个知见视野呢,对于整个宇宙万法的视野,跟佛是完全一致的,再不会错的。但是,为什么我们开悟的人,还不能做佛。甚至还是凡夫,生死都没有了,就是因为功勋不够,足没有走到。差一步,你都到不了家,差一步,你就只能做等觉菩萨。十地的菩萨,一步一步的往上修,有一步没有走到,你就上不了一地。所以这才要说,六度万行,动不动就三大阿僧祇劫的苦修。但是这种修,在我们本来面目的背景下,一定是不会瞎修的,念念心欢喜,念念向佛道,瞅准了,是这样的一个关系。
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白,包括我们明心见性,开悟了以后,还是要修。不是说,开悟了以后就啥也不干,只不过是道眼开了,干了一件就是一件,就能引领我们一直到成佛之家。所以说,对于宗和教的关系,大家知道,缺一不可。宗是眼,教是足,光看清楚,不走是不行的。光走,不知道往哪里走,也是不行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刚才说到解行并进。其实好多时候,像我们现在每个修行人的状态,解行并进是怎样的呢,就是我们并没有开悟,那么,我们就要乖乖依着教走,佛的这种教法,老老实实依着走,让怎么走,就怎么走,一点都不能错。因为这是佛开悟的视野,给我们说的次第。在我们尚未开悟的这种情况下,我们依着开悟的人走,其实也是一样的。而且走着走着,可能我们的视野也就开了,就不一样了,就形成了一个逐步趋向于佛的视野的这样的一个状态。
但是,你依着教走,慢慢的会开。你不走,你光说开,说明心见性这些话,有时候是一种错觉。比如说,妄谈这种空性,他有可能是自以为见,如果你不去修,就不能到达,就是这样的。所以说,如果我们现在没有开悟的情况下,还是要老老实实的依教而修,才能开悟。那么一旦开悟了以后,还是老老实实的依教而修,只不过是修得畅快淋漓。所以说,这两样都得具备。不修不能到达,但是呢,有的是一种盲目精进,着相而修,越修越固执自我,这就是没有宗眼的指引。所以说确实是这两个不相违背,是相即不相离的,我们要依教来悟宗,依宗来应教。
再另外一个,修学的必由之路。从宗教而言,修学的必由之路一定是从宗来讲,是理上的顿悟,从道理上顿开圆解。但是,从教来讲,一定要有事相上的渐渐的修。也就是,你再怎么悟的透彻,如果你不去有板有眼的,一步一步的行,那你就是悟了,很可能也是很麻烦。
这条路呀,你看这里传印长老也讲到,说这是千圣成佛的通途,必由之路。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大成就者,都是这么过来的,没有一个能够违背这个线索,先从宗悟到以后,再从教上慢慢的渐修。这就是一个成佛之路,步步向佛道的一个过程。
这是这一段,那好我们再往下看,至于南岳天台,其究竟指归,大略皆同。故传灯指月二录,皆列二师于应化圣贤科中。而高僧传不列于义解,而列于习禅。是古之具眼知识,以宗教为一贯矣。这里边的这几句话,信息量非常的大。
首先,这里列举了,证明说宗教是一贯的。那么一贯的,你一定要有分量的,代表性的,权威来进行证明,所以这里讲到,宗教没有分割,不需要分,也没有合。所以他就说,用法脉的具体事件和学人来产生的公共认知,说为宗,说为教,但是它是一贯的,这里就举了两位天台宗的大祖师。
南岳和天台,是代表两个山,南岳衡山,还有浙江的天台山。因为这两位祖师当时就住锡在这山里面,他们道盛德隆。一位是慧思禅师,常称之为南岳慧思。一位是智者大师,通常叫为天台智者。所以就用山头来代他们的上下。
那为什么要选择这两位?因为一方面,他们是天台宗的鼻祖,那我们知道,在我们中国的佛教,也就是八大宗派里边,天台宗是佛法教理的代表,它的教法是非常的丰满,次第也是极其的严谨,以讲教法而独特于宗派之林,所以这里偏偏就把他们讲教的代表人物,智者大师给选出来。
慧思禅师是智者大师的师父,他在那会儿,因为天台宗还没有集大成的形成,宗派都是后来隋唐时期由于他们的独特的教法,光属于宗派性的一个系列的修学体系。形成这样以后,有了特色,后人赋予他们这叫天台宗。祖师们那会儿,我就是修学佛法,依佛而修,只不过我走的是这个路子而已,他们没有想到要成宗立派。
所以说,当时慧思禅师的师父,也就是智者大师的师公,叫做慧文禅师。慧文禅师也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开山祖师。他当时学佛法的时候觉得说佛法如大海,也不知道自己从何入门,为了祈求佛来加持他,让他找到源头,他就背着双手,在大藏经里去抽,结果当时抽的是,在印度当时的大祖师,也就是龙树菩萨造的《中观论》,我们常说的《中论》。《中论》里边有一段话,他听了以后马上就契悟到本来面目,契悟到禅的境界了。所以说,后来他就把龙树菩萨称为初祖,他自己是二祖,慧思禅师是三祖,智者大师是四祖,是这么样一个法脉。
慧思禅师,就是智者大师的师父,他也是非常了不得的,从小就出家,很年轻就受戒,戒律非常清净。那会儿他们天台宗,基本上都受持《法华经》,以法华为最盛。后来他也是在悟境中,慢慢悟到法华三昧,得了宿命通了。他最有名的是什么,就是带着他旗下的这些弟子,来南岳山这住,来这山居。有一天,走到一个地方,有树林有泉水的一个地方,他跟他的弟子们说,这里原来有一个古寺院,是我前生在这修行住过的,结果他的弟子们一挖掘,果不其然,就有寺院的寺基。再往前面走又说到,有一个山岩下面,他说我过去世,有一世,在这坐禅的时候呀,当时乱世盗贼特别多,那么我就被一个贼,把头给砍了,结果果然挖出来,有一具没有头的枯骨,就是人骨,没有头,后来又找到头,还把他起立躺下,报恩供养,这就是慧思大师当时的神迹。
所以慧思大师的悟境,是非常高的。他最有名的事就是收了一个更加有名的徒弟,就是智者大师。智者大师是真正实际上开宗立教,天台宗的祖师。要知道,当时的隋炀帝杨广,给他封的,而且拜他做师父,从他那里求受的菩萨戒,大家想他的威望有多高。那么祖师与祖师,师徒的缘法呀,他们都是结伴而来,又各自演各自的,各自去弘化各自的。
像智者大师,当时去见到慧思大师的时候,慧思大师一看他就说到,昔日灵山同听法华,宿缘所追,今复来也。就是咱们原来在灵鹫山,释迦牟尼佛法会里边,咱们俩在那一块听《法华经》了,宿世因缘所追溯着,现在你又来找我来了。后来慧思禅师就教智者大师学修,有一次,智者大师还是读诵法华经的时候,突然间也是入到三昧定境中,就亲眼见到当时的灵山法会还没有散,还见到灵山法会还在那,没有散,突然间大悟。突然间大悟以后,他就向他的师父慧思禅师禀明去了,说我的悟境怎样怎样的,慧思禅师就给他印证。印证的时候特别还给他讲了几句话,说你的这个境界呀,不是你证不到,不是我认不得,也就是说,你证得的这个境界,也就是你的根器,但是也必须由我来给你印证,其他的人是认不得的,并且告诉说,你这虽然是法华三昧前方便,我们常叫做初旋陀罗尼。
大家知道,有时候会得百万亿陀罗尼,陀罗尼就是总持的意思,一切法门尽在掌握之中,随意之间。所以他尽管当时只不过证的是前方便的初旋陀罗尼,到了什么地步。慧思大师就说了,从此以后,咬文嚼字的这些法师们,没有在心地上开悟,就是这些文字师们,就是一千一万个,也不能辩得过你了,从此以后,你可以去弘法利生,传佛心灯,不要做最后断佛种的人,这是他师父给他的交代。给他交代以后,慧思禅师还跟他说了吾解不谢汝,缘当相揖。就是说,我对于佛法的修证,我可不比你差,必然我是你师父,但是,咱俩的缘法来讲,你的法缘之广之盛,我是没办法比的,连我都得给你作个揖一样的,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你看,智者大师呀,后来被称之为真正的天台宗的实际创立者。
那这两位又是禅又是教,兼于一身的这种祖师典范,在当时的背景下,后世的人去著书立传的时候,就可以从给他们的定位中,看到古人对于宗和教的定位,是非常正确的。
这里印祖说到,说大略皆同,说至于南岳天台,其究竟指归,大略皆同。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传灯指月二录,皆列二师于应化圣贤科中。这就涉及到两本书了,一个叫做灯录,一个叫做《指月录》。我们做个知识性的介绍,灯录就是指的《传灯录》,灯就跟佛法的光明一样,传承佛法明灯的这些禅宗的这些祖师们的事迹、记录就叫灯录。
如果说没有历代祖师们的搜集这些高僧们的传记,我们现在是不得而知他们的殊胜事迹的。这可以也是说,活生生的他们对于用自己的一生,为法忘躯,求法不懈,这种事迹给我们做了一个以身示教的引领。所以说,我们现在有时候可以去读一读这些灯录呀,或者《高僧传》呀,等等这些,从宗教情怀上都会有很大的启发。
这里他讲到说,故传灯指月二录,灯录一共有五部,基本上都在宋朝完成的。最有名最具代表性的第一部就是北宋时期叫《景德传灯录》,景德年间,《景德传灯录》是道原法师当时编撰的。后面还有几部像《天圣广灯录》,《联灯会要》呀,《嘉泰普灯录》呀,还有一个《建宗靖国续灯录》,就是一共四部,连这个一共五部,我们现在讲的灯录呢,最主要的就是指的第一部《景德传灯录》。但是后来,这些灯录差不多都有三十卷的内容,后来因为他们之间有重复嘛,你写了,我再写,我写了,你还写,后来有临济宗的一个叫普济禅师,他就把这个太繁的删了以后就简。把这五部合称为一部,也就是我们现在有时候还能看到的一本叫做《五灯会元》。这是一个知识,大家了解一下。那这里边的灯录,就是指的《景德传灯录》。
那什么叫做《指月录》呢,《指月录》也是禅宗的专著,但是它的内容又另外有一特色。它是一直从过去的七佛,一直到我们中国宋朝有一个最著名的禅师叫大慧宗杲禅师,一共有六百五十个这样的事迹言行,把他们传记而成,结集了这么一本书就叫做《指月录》。它的名字很有意思,就极具禅宗的特色。
为什么,如果我们了解点《楞严经》就知道,佛教的教法就如同指月之指,让人依指见月的,宗就是月,教就是指。你看这多巧妙的比喻。就是天上的月亮是我们真正要到达的本来面目,佛智犹如净满月。那么,你怎么样看见这个月亮,到这个月亮呢,你得循着一个知道月亮在哪,在天上的人,手指着给你看。你循着这个手指能够看见月亮,这就对了。但是有的人,他不依着手指看,他看不到月亮。有的人,依着手指看,他不看月亮,光咬着手指不放。所以说,就是让人依指而见月,得月而忘指,不能够直指而不见月,是这样的一个禅宗的公案的一个说法。
直至后来慧能大师也引用过这个,慧能大师那会有一个无尽藏比丘尼跟他对话,这无尽藏比丘尼就觉得他不识字,怎么能够讲经,明白经义。结果慧能大师就给她说了,真理跟文字是没有关系的,真理就如同天上的月,文字就如同指月的指一样。所以指月的指,它不是天上的月,没有关系。你不要觉得我不识字就好像讲不了经。所以由于这个公案,禅宗里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书,叫做《指月录》。
这里印祖要说什么,印祖说的意思,是南岳的慧思禅师和天台的智者大师他们都是教下的人,教下很出名的人,也在宗法上有悟,所以说这些传灯和《指月录》这两个录里边,就是都把他们给列到第二卷。第二卷是应化圣贤科宗了,也就是说大圣人乘愿再来应现,示现的来度化众生的这种圣贤僧,所以就把他列到这里边了,这是一个事实的引证。
下面我们再看一下,还有一个引证是什么呢。而高僧传不列于义解,而列于习禅。是古之具眼知识,以宗教为一贯矣。你看又另外引证一个《高僧传》,这都是佛教史上记录佛教史的权威呀,非常权威。
再给大家做一个知识的介绍,《高僧传》有四部传,最有名的就是《梁高僧传》和《唐高僧传》。梁朝有一个慧禅师,他把佛法从印度传来。东汉永平年间一直到梁朝的天鉴年间,一直到宋齐梁陈的梁,一直到那个之间的所有的禅宗。这个要有别与前面了,前面的《指月录》和《传灯录》只局限于禅宗五家的宗师们。但是《高僧传》就是所有佛教史上的历代高僧,任何他显现度化众生也罢,他在哪个方面的贡献最大也罢,就是各式各样的都把他列为高僧。所以,《高僧传》里边,梁代的《高僧传》,差不多从东汉到梁朝,那么后来从《唐高僧传》,就是道宣律师也把它称为《续高僧传》道宣律师写的。就是接着梁朝开始,一直到他出生的那个年代。再后面还有《宋高僧传》和《明高僧传》,这就不说了,一共有四部《高僧传》。
在《高僧传》里边就不一样了,为什么。因为前面是以禅宗而列的,都把他列入到应化圣贤科中,就说明他们都是禅师,虽然是教下的大法师,但是也是以禅师为根本,意思是宗教是不分的。更进一步引用说,《高僧传》里边的话,因为《高僧传》里面,把历代这些高僧们它分为十个类别,也就你属于哪个类别,它把你划分到哪个列别里边进行组合。那么,他们恰恰把南岳和天台大师组合在哪里呢。那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高僧传它里边有十个类别,什么类别。
这十个类别,第一个比如说,译经的高僧,就是翻译经典的,只把印度的梵文翻译成汉语,这是这一类的高僧。
还有一个解义的高僧,就是理解法义,讲解法义,就是给这些经书注说注释等等,他自己的学修心得乃至他修学的领悟,对这部经典或者论点注释,属于自己的认知。
再一个就是习禅的,就是修学禅法的,学习的习,禅宗的禅。
还有第四个叫明律的,主要是研究弘扬戒律的。
第五个是护法的。有的一些高僧们来了,他就是护教的,专门在佛教非常危机的时候,他能挺身而出,把这些可能当时能够撼动或者保护佛教的这些有能力的人,他能够摄受住,这叫护法的。
再一个,还有感通的,大概就是显神通,感通就是他有神迹,让你有感应,显一显神通。别有因缘的人以这种方式来度化。
还有一个遗身的,遗留的遗,身是身体的身,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肉身不坏。你看星期一的时候,讲《地藏经》的时候,就讲到九华山这个地方的遗风就是肉身不坏,遗身就是把身体遗留下来给后人以起信,六祖慧能大师就可以说有这样的功德。
第七个叫做读诵。第八个叫兴福,读诵就是指的完全以读诵经典,读诵大乘了义方等经典为他的学修,在读诵上面非常著名。兴福就是自利利他,让大家多种福田,比如说住持到场,倡议建寺院等等这些兴福的。
最后一个是杂科,这就可能是各式各样的。
那么这里边,像智者大师和南岳慧思大师,他们也可以说是有感通的,也可以说是护法的,更不要说解义的,那就没有问题了,那么读诵,兴福他们都有这种功德。但是宋代的《高僧传》,也就是道宣律师写的《宋高僧传》里面就把他们列在习禅,也就是主要从宗门上悟本来面目的这个科的高僧中,把他们列进去。这样来讲,教下的这些最著名的得道高僧,也是以习禅而得大圆满的,位列在习禅大师里边,正好说明,就是印祖前面说的,宗教本来是一贯的。
所以这里才说到而高僧传不列于义解义解的话,就是说讲经说法,注释立说。而列于习禅,就是印祖说,是古之具眼知识,以宗教为一贯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一定是古时候,具眼呀,具有正法眼藏的,明眼人。我们常说明眼人是什么。就是可以把整体的来龙去脉弄清楚,心里有数还会善于操作,这样的人才叫做明眼人。明眼人最基本的就是有修有证,至少你要开悟。后来一直传到宗门,禅宗传到后来,越来越衰败了,所以能开悟的已经就是说大了不起了。那么那个时候的话,基本上你都得开悟,你不开悟,你都根本拿不出手的,那根本不算众生的善知识。
所以这里印祖赞到说是古之具眼,就是古来的时候呢,由正法眼藏的人,把宗和教,列为一贯,就是他在这里引用《传灯录》、《指月录》和《高僧传》,三部权威著作,两个权威人物,作为证明,说宗和教,本来是不分的,之所以分,就是因为我们后人给分了,分开了以后,就有麻烦,就有弊病。怎么样一个麻烦,弊病呢。
大家来看啊,我们今天呢既算一个讲解又算一个预习。预习的是什么。来看这一段,既然宗教开始分了以后,那就在人的分别心中,开始就有了,也就是说,很难再合得住了。特色就出来了,这个特色从什么时候出来。一直到以唐朝慧能大师为***性的人物,开宣了一个划时代的佛教中国化的一个独特法门,就叫东山法门,专门以宗为唯一的手段和方法来弘扬。
所以这里就,及至曹溪以后,禅道大行。不立文字之文字,广播寰区。是什么意思呢,不知道大家听过这么一句话没有,叫做自从识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干,也就是说慧能大师的悟境,慧能大师是中国佛教史上最为重要的人物了。那么,由于他的出现就使得佛的教法,在中国呈现出另外一个非常轻快明晰,引人入胜的这样的一个状态,就是把禅宗给演绎发展了,一直以宗门来作为一个独特的手段,那似乎就跟教开始分了。
为什么这么说。你看曹溪以后,禅道大行,只管去弘扬宗了,那么在弘扬宗的时候,一定会对教有排斥,有排斥,有冲击了,也就是说可能本来是悟的东西,他开始讲了,一旦把悟的东西开始讲了,那么本来去讲的那个东西,就认为是多余的了,就对于教法有了冲击了。所以你看,这里讲到,不立文字之文字,广播寰区。
那首先我们大家都知道,为什么说不立文字之文字呢。就是释迦牟尼佛当时在灵山会上,有一次也讲过,佛在《金刚经》里也有讲过,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就是我根本没有说过法。他有一次在灵山法会上也说,四十九年来,三百余会,没有说过一个字,没有说过法。这是一种对宗的一种演绎。所以在宗门的一开始的缘起,就是这样的。当时迦叶尊者,接释迦佛的法呢,就是因为有人给释迦牟尼佛供养了一个大莲花。释迦牟尼佛就拿起这朵花,他啥也不说,那当时的大法会有几百万的人天法会,所有的大众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只有迦叶尊者会心的笑了一下。在我们开始也讲过了,结果就从此以后,开始说有正法眼藏,教外别传,不立文字,见性成佛。
这就是禅宗的特色,大家一听,不立文字了,好了。从此以后就开始光立不立文字的文字了。就你也说不立文字,他也说不立文字,就不断的立文字了。所以不立文字之文字,广播寰区。就是都开始说宗了,不是悟宗了。
那为什么会形成这么一个趋势。就是因为禅法太流行了,宗门太广大了。当时所有的人,几乎咱们现在能够找得到的地方都是禅寺禅寺,都属于禅宗的寺院,那这个功德就是归源于我们六祖慧能大师。曹溪以后,曹溪就代表慧能大师,因为当时他所住的地方叫曹溪,禅法有时候把它称之为曹溪水嘛。慧能大师我们都知道,他是唐朝贞观年间的人了,而且一字不识,穷的要命,长大了以后,养母是靠砍柴的,后来因为在闹市的时候,听到人家诵《金刚经》的时候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开悟了,就这么个人。
开悟了以后,众所周知,一直以旅行者的身份来到当时的黄梅五祖弘忍大师的座下。弘忍大师当时啥也不让他干,就让他天天在那捣米,当时寺院里面有七百人,就他一个人去培这个福报,后来因为他的体力不够,还在腰上绑了一块石头,就这样好多个月以后,后来就是由于五祖弘忍大师要传法了,说所有的弟子们,我要传衣钵了,谁能够做一首偈子来,能够像个样子的话,我就把衣钵传给他。结果当时最有名的,人心所向的,顺理成章的就是他的上首弟子,神秀大师。结果这个神秀大师,还很扭扭捏捏,矜持的,百般的说,我不写又害怕师父说我,我写了,大家又觉得我出风头,就是在这种分别心中,扭扭捏捏的,最后还是写了一个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大家都知道,结果一下子,五祖看了说,美则美了,了则未了。但是他也说了,虽然不透彻,后世如果依此修行,也能证得圣果,劝大家持诵。
那么慧能大师,一去了以后,他看到,让别人给他说一下,别人给他一念,说这不行,又提了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都是众所周知的。一卯扣一环,一个是时时勤拂拭,一个是本来无一物,这就顿见分晓。在性空上,般若上面,顿见分晓。一个是世间法,还是着相修行,一个是畅快淋漓,就是直指人心。
但是我要跟大家这里要讲一下,很多时候,我们一听这个,也就相继效仿,就开始说不著相,大家要学习这两首偈子的时候,正好要悟一下,为什么历史上有神秀大师,那当时也是一流的祖师,他能够写一个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为什么又需要慧能大师再反转演绎一把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离开勿使惹尘埃,就不能够有何处惹尘埃,没有何处惹尘埃,你就永远勿使惹尘埃,所以它也是宗和教一样,相辅相成的。
大家在这个上面,正好理解,为什么要宗教一贯。你看嘛,本来无一物,就是宗,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就是教嘛,就是次第的去修,这是一样的。
那么由于慧能大师,可以说一下子一鸣惊人以后,得到五祖弘忍大师把衣钵传给他。传给他以后,让他赶紧往南跑,因为那会儿还有没开悟的人,还会有分别心,觉得可能会害他。因为他是以在家的身份去接的法。后来一直南逃到广州的法兴寺,听到有个法师讲《涅槃经》的时候,见有两个僧人在法堂前面,看到幡被风吹的飘嘛,一个僧说风在动,一个僧说幡在动,争论不休。结果慧能祖师说既非风动,亦非幡动,乃仁者心动,这个口号一倡,从此以后,一发不可收拾,就可以说东山法门,广宣人间了。这就是说六祖慧能大师可以说倾城灵山一法脉,不立文字的教法,就是让他给开始广传的。所以你看他老人家,示现都示现成不识字的人,有些事情非常的不可思议,他示现就示现一个不识字的。
我们要知道,这里讲到及至曹溪以后,就是指的慧能大师以后,由于他一花开五叶,慧能大师下面一共有五家呀,后面开了五家全部是禅宗,所有的法,都是不立文字的。可是为了不立这个文字,大家都说这个禅宗不立文字,然后不断的去分析公案,不断的去记录公案,反而它禅宗的文字最多了。
大家不知道有没有了解,中国宗派里边,虽然其他的是教下,这个是宗门,宗门来讲的话,就是不立文字的,可是禅宗的注释,禅宗的典故,禅宗的这些研习的书是最多的,最庞大的,谱系也大,人物也多,法脉也盛,等等这些,反正他们的文字是最多的。从此以后,广播寰区了。也就是说在慧能大师的弘扬下,禅宗就一发不可收拾。那么,一发不可收拾了以后它会有弊病,不是说你就依着我们清清净净的,原汁原味就一直这样。为什么呢,它就慢慢开始,本来是让悟的东西,大家都开始解了。就是本来用心灵的脚步达到顶点的这样的一个方法,结果大家都用口头的表达来不断的陈述了。所以就导致解路日开,悟门将塞。
一旦是一个本来是让你契悟的法,可是大家都去讲解,那么这样的话,一个弊病就出来了,就是讲解的风气一天比一天盛,结果真修实悟的人就越来越少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定会有祖师出来进行纠偏。怎么纠偏呢,具体有手段的,就是用机锋转语。禅宗的另外一个引人入胜的魅力,就是它的机锋转语。
故南岳青原诸祖,皆用机语接人。使佛祖现成语言,无从酬其所问。非真了当,莫测其说。以此勘验,则金钰立辨,玉石永分。无从假充,用闲法道。此机锋转语之所由来也。
好,请大家下一次我们讲的时候,要把这一段读熟了,因为这一段的内容也可以说是要讲一节课的。今天时间关系就到这里。希望大家还是要用心的去复习一下,特别是可以把从达摩祖师来到东土,一直到一祖、二祖、三祖、四祖,五祖、六祖,他们的传法,接法的公案,这个过程,大家去了解一下。
好,今天我们的课就讲到这里。下面请大家合掌回向。
闻法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好,南无阿弥陀佛。
(第四讲)
阿弥陀佛!各位群三的莲池海会群友们,大家晚上吉祥!
今天我们依然是讲《宗教不宜混滥论》第四讲,对于听闻佛法也是如此,不断的听不断的听,可能如果消化不了的话,就会茫然、机械。久久而不听,也会觉得缺少扶持,变的心力比较羸劣。所以呢,什么东西都是跟调琴一样,弦也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上一周因为国庆节参学,跟大家隔了一周,致歉!
今天我们首先还是依然合掌,念三称本师。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称)
请大家放掌。阿弥陀佛。
在此之前,我们把这篇论文讲了一大段的开头,因为确实是文义比较涩,消化起来比较难,但是总的我们来概括一下,在此之前,其实我们一直是在讲宗和教的认知概念,乃至说,宗之所以成为宗的缘起,怎么样形成宗的。从人而讲,是达摩祖师来了以后,以他独特的接引方法和传法的魅力,这种格调,形成这样的一个宗门的,这样让人耳目一新的接受点吧,对于佛法的痛快淋漓。从法而言,其实是宗、教不分家的,只不过形成宗呢,也是依附在人的演绎上。但是进一步我们今天的内容,为之一转。为什么?就是要说一下宗,也就是禅宗到了中国以后,随着它的知名度,参与者,越来越高,越来越广,它一定会演变。一个是不能够违背佛当时说教法的原则,达摩祖师来直指的氛围。但是同时,也一定会加予了一个,在这种流传过程中,就像一条河流一样,遇到土了怎么办,遇到石头怎么办,遇到沟壑怎么办,它会绕来绕去的总要往前走,在此途中,它一定会形成一些特色,让两岸的人、风景来衬托,其实宗的传承也有这样的色彩。
今天咱们主要从这个角度迈入一个新的段落,上次我们其实是讲了第二段的一个开头,就是及至曹溪以后,禅道大行。不立文字之文字,广播寰区。解路日开,悟门将塞。是讲到这段。
今天我们就从这段继续再来讲起,先把论文给大家贴出来,这就是刚才给大家读的,后面加了两句,故南岳青原诸祖,皆用机语接人。
首先我们还是循着上一次讲到解路日开,悟门将塞。什么意思呢?我想禅宗之所以成为后来中国佛教的可以说绝对主流,这也许跟我们东土人的根器有关,特别是唐宋时期,非常相契直指法门,别传心法。但是大家要知道,说俗一点就是太红了,由于它是本来直指人心的心法,它极具魅力,所以所有的围绕着,为了劝进这个法门,说明这个法门,显现这个法门的殊胜的一切言辞都围绕了过来,大家都不约而同的表示这个法门殊胜、赞叹、宣扬,所以反而使最应该离文字的法,成为了召感来最庞大的文字体系,这就是禅宗。所以这里讲到的,解路日开,悟门将塞。就是它有一个弊病,弊病怎么理解叫做解路日开,悟门将塞呢?就是因为禅法呢,确确实实不能多说,但是又为了赞叹它不能多说的痛快直接,大家越来越说的多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了一个什么弊病,就是悟不了了,被这些给包裹住了,把大家引向了一个花边、枝末,而入不到根本。也可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秩序乱了。
弊病是怎么出现的呢,打个比方吧。比如说禅宗的解悟,就跟我们说,大家坐了一堆人,大家都在吵,就跟我们的妄想、烦恼、贪嗔痴一样。有的人为了让大家悟到清净本来的状态,真如境,他就会说不要吵了,就是佛门里面常说的出声为止声。有一个人振臂一挥,说不要吵了,他是为了让大家都静下,在这种情况下,首先他虽然为了让大家静下来,他得大喊一声,很可能比平常要喊的高,更出格。如果是大家都听了以后静下来了,效果就达到了。所以说,禅法的悟门,就是有一个人或者少数人出大声,让大家来止声。由于大家不善解法义,不善解意境的话,它会变成大家一听说,你怎么能出声音,你在这儿叫喊什么,我叫喊不对,他叫喊你们两个都不对等等,就等于说众人出声就止不住声了,这就是尴尬就出来了,所以才称之为说解路日开,因为以讲说的、演绎的、发挥的多了,也就走偏了,把真正悟入禅境的这个反而给堵塞了,就出现了这么一个趋势了。
自然而然,祖师们出世得纠偏,因为既然陷入到这种情境中,一定会有大力的人出来要力挽狂澜时候,就是这里讲到的两句话,故南岳青原诸祖,皆用机语接人。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在传老的著述里边也讲的非常明确。南岳和青原是两位非常有名的禅师,这两位禅师,直接就接法于六祖惠能大师的门下,这是他的两大法子,也就是咱们现在说的心子。南岳和青原都是指的山名,南岳恒山和青原山,南岳大家都知道在湖南,青原山在江西。这两个人,他们也是非常有特色的。
比如说怀让禅师,也是唐朝的人,他当时小时候就喜欢佛经,到十几岁的时候就出家了,后来受戒了以后就开始学律,学习戒律,由于对禅法生起了极大兴趣,而且当时有的高僧大德看到他是一块法器。大家要知道法器是什么意思呢,就跟咱们现在说的石头玉料一样的,说一块非常精美的和田玉,只要稍微琢一下,不用大动,就可以成为绝世精品。这是我们说的玉器,法器当然就是说只要一点拨,他就能开示悟入佛知见,就能开悟。所以他就去当时的曹溪,去参六祖。我们都知道参,参就是一方面有参拜的意思,另一方面参就是说要两个人碰个头,看看法上相不相应,得这么理解。依止在六祖旁边,大概执事了有十五年左右,时间快一半的时候,他大概是有所契悟了。
他当时有一次跟六祖惠能大师说,弟子已经有点感觉了,就是对禅、对悟有点感觉了。六祖问他说有感觉了?大家也可以参悟一下,这感觉,对吗?当然怀让禅师表达的是感觉,六祖就问说是个什么,你怎么个感觉,你说一说。怀让禅师确实就是说有感觉了,他说,说出来是个东西那就不算数了。六祖就反问他说,那你这不算数了,什么都不算数,不能够以一个东西或者一个事物来描绘的话,那你还修不修行了?修行还有没有用了?怀让禅师答说,修行一定要修,但是,依照著相去修行就错了。就这么一问一答,大家看看,我们在旁人听的,也可以理解几分,就是说修行得万善全得修,但是你不要去著相而修,有著,就跟我们说的执著,有时候我记得佛源老和尚那会也是,有人问他什么是业障,他最后说了,著相就是业障。
不要说我业障太重修不了呀,或者说我宿世的业力牵引呀,我好好忏悔呀,只要你著相,当下就业障起来了。禅门,大家记住,我们在讲禅宗,禅门就是这么一个套路。所以六祖一听以后,说应该没错了,就给他说只有你不染污,也就是不著相的话,这就是诸佛之所护念的,你也是这样的,我也是这样的,这就等于以心印心,给首肯开悟了。
青原禅师,也是在江西的青原山有个静居寺,他可以说跟怀让禅师真的是两大法子,并驾的。也是从小就出家了,但是他一般不说话,其他的法侣们,在那参禅论道的时候,他根本就不说。后来他一听说有一个曹溪,六祖在那接引宗门的人,他就前往参礼去。又有一则师徒两个人的问话,我们来细细的大家跟着体悟。六祖就问他说:你曾经做过什么?他就说我什么也不做,原话是圣谛亦不为。就是我连求佛成道等等这些我都不干,啥也不干。这大概就是像永嘉玄觉禅师讲的绝学无为一道人,不断妄想不求真吧,他是这么一个表达。那六祖就问说:什么不干的话,那你这是就等于说啥也空落落的,那你在哪一个地步,你现在落什么次第,在哪个位置?你怎么不干,一点次第都没有吗?结果青原禅师就说,我连成道都不要,哪有什么阶级不阶级,也就是什么次第不次第。次第的话,一定是从凡到圣嘛,我现在圣也不要,凡哪有之?大概这么理解吧,一个人一个理解,六祖就一听以后,就觉得这也是一块上好的法器,也就让他在一切徒弟里面当了一个头,之首。后来果不其然他也大行弘化,这两位可谓是六祖传法的左膀右臂。
大家了解一下,一个是南岳怀让,一个是青原行思禅师,这直接关系到后来六祖的一花开五叶,因为门下的宗派就是他们来开的。我们都知道怀让禅师的下面是开了沩仰和临济两个宗派。青原行思禅师下面有曹洞、云门和法眼三个宗派。临济宗下面又有黄龙和杨岐两派,我们常称之为五家七宗。这是整个中国禅门的一个核心法脉,基本上不管正系旁系,再出不了这五家七宗,没有了,这就是这里讲到的说故南岳青原诸祖,这是介绍他们两位诸祖。
下面说到他们的行为,因为我们现在要说这两位的行为是要来纠偏的。怎么个纠偏方法?皆用机语接人。要讲的话,很难理解,什么叫做机语。也就是我们说的机锋转语。机嘛,就是时机,在千钧一发之际,契合时机。转语就是对答、相问、相酬答,看看在不在道上。为什么要出现这么一个情形,皆用机语接人?你好端端的不能祖师们怎么说你就怎么说吗,为什么非得要机锋转语,要开一个让人揣测不了的套路?为什么要开?就是当时有弊病。
我们往下看一下,使佛祖现成语言,无从酬其所问。非真了当,莫测其说。以此勘验,则金鍮立辨,玉石永分。无从假充,用闲法道。此机锋转语之所由来也。
大家记住,这几句话就是我们今天内容为之一转,就是禅宗的演变。禅宗最大的特色就是禅机嘛,对答嘛,一对答一碰撞,即刻就开悟。问题是为什么后来要这样呢?就是因为有了冒牌的。
首先一个是佛祖现成的语言。因为我们释迦牟尼佛讲的,祖师们说的。刚才讲了说不立文字之文字,禅宗的书、禅门的书太多了。现在看一下《禅宗全书》,不要说《禅宗全书》了,就光看《指月录》,看《五灯会元》,真的是够你看的了。光那些一个一个的公案,我们俗称叫千七百公案,还有里面的对答等等这些祖语,包括佛言,都是现成的。现成是什么意思?就是他们当时是这么表达的,就说明表达的是对的。问题是如果还有人冒牌怎么办?因为他们用话表达的对的,有人冒牌用表达,你不能说他错,但是他的心跟话有没有合二为一?就是心地和语言有没有合二为一呢?没有,这就叫冒牌货。
打个比方,佛门里就有这么一则公案,大家不是在坐禅嘛,禅堂里边坐禅就是要考功的,打禅七,有可能一个冬天,或者七个七,或者二十一个七,都有可能,就是七天为一个回合。有这么一个公案,就是禅堂里面考功,就是打七完了,克期取证,看看有没有人开悟。这个时候就是有开悟的上座或者首座和尚,就考功,就问大家,用话在问,看看你答的上答不上,在不在道上。就有个人,他就你问我就照着以前祖师们的答,反正你问,佛是怎么说的祖师怎么说的,我给你对答。
你不能说他错,因为话是对的,可是其实他心没有开,只能背诵。这就是使佛祖现成语言,那怎么办呢?他答了不能说他错,最后逼的老和尚首座和尚没办法了,说好,既然开悟了,太好了,让所有的常住师父们把他抬起来,抬到化身窑把他化掉,即刻就让他坐化,烧了。这个时候尾巴露出来了,为什么,因为他没有开悟,真正悟到大彻大悟的人,就看自己的身体跟影子一样,绝不会怕死,结果往化身窑抬的时候,尾巴露出来了,生了恐怖心,开始叫喊起来,这就叫冒牌。
原因就是由于他可以记得住佛祖的现成语言,然后你怎么问,我就照着佛祖的答嘛,教条的说嘛。这个时候他并非真正了当,这里印祖说非真了当。那就说他的心是没有开悟的,只不过语言的表达,等于说背诵文章了。就等于说可能他根本不会英语,但是他把英语发音的这句话给背下来,背的非常流利,他根本就不知道这什么意思,但是他会说。这样的话就根本没办法交流,问题是你没有学会英语,以此来讲的话,就有弊病。
所以我们这里讲到南岳青原祖师就开始用机语,就是机锋转语来接人。就是他说的这一套路,不按原来了,我不是按照原来的套路问你,因为原来的是有套路的,为什么说佛祖的现成语言,就是原来的禅宗祖师们,他在问答的时候,还是可以让别的人,就是哪怕没有悟,也听的懂。
比如在上几次我们讲到,因为禅宗嘛,是攻心术。它一切就是为了见性,明心见性,悟心地,所以它的传承就是对于心的突破。所以我们上次讲到达摩祖师来的时候,二祖问他说,我心不安,祖师就说,你把心拿来我给你安,结果他说,觅心了不可得。同样的是三祖问二祖的时候,也是说我有罪,请和尚忏罪。结果二祖慧可就给三祖僧璨就说,那你把罪拿来,我给你忏,一下子又开悟了。四祖道信见三祖,同样如此,说我来求解脱法门,结果三祖就说,谁把你绑着解脱不了呢?他说没有人绑着。没有人绑着你得什么解脱?又大悟了。后来四祖传五祖,开东山法门。六祖慧能大师一部禅经,还是以显说居多的,就是旁边的人还是能够听着点那个感觉,虽然也没有悟进去,至少有感觉。
特别是六祖对心地法门的开示,何期自性,本自清净。那我们就有个语感语境,何期自性,本不生灭,就是没有生灭,起心动念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一切都是现成的。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就是说一切都是因缘法。这都属于显说,显说他就一定会形成套路,一定会落入一个套路。这样的话,如果你记住了,你也就跟着这么说,这个时候就是弊病出现了,刚才的那一则。
那怎么办呢,回到我们说南岳青原两个祖师就开始改变风格了。怎么改,大家来看,就是皆用机语接人。使佛祖现成语言,无从酬其所问。非真了当,莫测其说。以此勘验,则金鍮立辨,玉石永分。无从假充,用闲法道。什么意思?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青原禅师和南岳禅师就不能够这样做了,就改变风格了。比如马祖道一是怀让禅师接引的,他们俩就根本没有按照经典里有记载或者祖师的公案那么说,他是怎么接引度的呢?马祖道一在那坐禅,怀让禅师知道他是个法器就去问,你坐在这儿干什么呢?马祖道一就说,我要做佛呀。怀让禅师就不按那套路了,他怎么度他呢,他拿出来一块砖,在他坐的前面磨,你坐我磨,马祖道一就奇怪说,你磨砖干什么呢?怀让禅师说,我要做一面镜子。道一说,你磨砖能够磨成镜子吗,这样正好,这就叫机锋。到了千钧一发碰撞点,灵光要闪的时候,思想碰撞的时候,说既然我磨砖不能做镜子,你坐在这就能做佛吗?这样的话一旦把他的机给逗起来了,道一赶紧求他开示,然后言下就大悟了,这就叫做机锋。
在这里问,你再这么答,就看看能不能够问在答处,答在问处。什么意思呢,就是就着当时的此情,不按原来的老套路,非得我这么问你那么答。就是说六祖以前的,可以说是正经八百的,有板有眼的。六祖以后呢,就开始怎么来都行了。你看这就是一则,机锋一对出了就这么一个典故,就把他们给点通了。
所以传老这里也讲嘛,机锋转语是怎么个意思呢?就是我们可以理解,这是我们一种分别心的理解。就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具体的,就当下发生的事情,不管是语言也罢,动作也罢,一下子给你踩死,就是把你通常的那个习惯思维给你截断了,截断了以后,想想我们平常都在颠倒中,都在相对中,都在二元的分别中。一旦给你截断的话,就直透一真法界,本地风光,这就心性就现前了,这样才叫做真实彻悟了,悟到心性。
如果你不明白的话,那你就记的再多,非常聪明伶俐,也特别会亲近三宝,然后领着很多人去学佛也罢,或者说什么,但是你心地没有开,你就再怎么精,你也用不上这个道。为什么,你没入门。就跟人家都是上船了的,你在岸边,你就把美景说的再怎么妙,你不知道船上的感觉,不知道一上船顺水扬帆的这个畅快,这个自在。所以这样的话,就等于说如果开悟的人,就是我们常说的老乡见老乡了,两眼泪汪汪,为什么泪汪汪了,当然也可能相对一笑,就是他知道老乡是怎么个感觉,咱们故乡是什么个情形,说的话有多么的亲切。但是人家是老乡,你不是人家的老乡,你没入到那个情形中,你觉得他们俩碰见这样的表达,你就依自己的理解去了,你搞不懂,不知道人家的那种心境。所以理解起来也很简单。
更有一些祖师们就说了,所谓的机锋转语,就等于说这些老祖师们开悟了以后,再见到法器了,他就有时候说的话是应机缘的,有的时候旁人听起来这是什么意思,一点味道都没有,而且跟瞎说一样,说罪过话,有的时候让人心惊胆战,有的人又觉得是非常格外。甚至还有更有过者,嬉笑怒骂皆是悟入之机。但是千万不要以为人家在那儿,人家都是真参实悟中,就当下的情景来点铁成金的。其实再怎么说,没有一字一句话是瞎说的,就是多一个字人家都不说,后面的人不知道。要么是说他们这是什么意思,要么就以自己的意思去理解人家的意思,这就错了。由于有了这一层保护伞,只有开悟的人,如同都入了门一样,看出这屋里是什么情形,都不用说了,或者随便说一个地的颜色,柜子的形状。他可能不说柜子,说像个什么,这柜子形状像个面包,像个茶几等等,外边的人听不懂,为什么说面包呢?这就叫做机锋转语。
这里讲到南岳青原这两位祖师,都是为了保持禅宗的纯洁性,真正的让开悟的人能够分辨出来确实是开悟了,所以才慢慢的演变成这样的方法。所以你看这里讲的非真了当,莫测其说。就是真正你没有开悟的话,你永远都是门外汉,你冒充不了。这样一勘验的话,这里讲到说金鍮立辨,玉石永分。鍮念tou,就是铜的意思。一个是真正的黄金,一个是貌似黄金的一个铜。所以马上就分辨出来,一个是石头,一个是美玉,虽然都是石,你就没办法去冒充。用闲法道就是这是很巧妙的陈述了一个机锋转语的由来。
再这样的话,从此以后机锋转语就成了可以说禅宗最大的特色,整个宗旨为悟了的能够知道,迷的不晓得。这是初开机锋转语,后来的形势就是愈演愈烈,机锋转语的应用,刚开始是机锋转语的由来,下面是机锋转语的应用,就是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了,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后来,对于禅又觉得魅力十足,又觉得云山雾罩,又有时候觉得亲切痛快,又有时候觉得十万八千,全就是这些机锋转语给搞的。
下面我们再看下一段,大家来看这段话自后此法日盛,知识举扬,唯恐落人窠臼,致成故套,疑误学者,坏乱宗风。故其机用愈峻,转变无方,令人无从摸索。故有呵佛骂祖,斥经教,拨净土者。
大家看,就是说看上去,显的越来越出格,实际上是真的是慈悲的婆心切切,是为让大家越来越入格,就是真正的入格。在我们娑婆世界大家想想,在我们颠倒虚妄的世界里,你要入这个道,一定要离开娑婆世界的感觉。但是娑婆世界的感觉如此难离,怎么办,就是要捏怪。所以有时候我们为什么说修道的人,看他人情事故好像很随顺的话,他未必有法。说实在的吧,有时候我们也罪过,讲说十个和尚九个怪。其实某种意义上来就说他有悟性,他的悟性不入世俗套路,不入俗流,所以他就显现的就跟你们顶着干,逆着上。为什么和尚难管,就是他什么都可以不要,他爹妈都不要,一股脑起来他什么都敢往下放,正是这个品质资历促成了他机锋转语上有天资。所以这里自后此法日盛,知识举扬,就是等于说这些大善知识们已经亲见了本来面目了,就能够随心所欲,就地取材,随便的信手拈来都是让大家去离心意识,去掉贪嗔痴,截断大家的虚妄分别,甚至有时候用一些非常手段,就是刚才说的出格手段,就是为了让我们入格、入道,就说起来太多太多了。
可以说是非常让人难以理解的吧。比如在禅宗里面,给大家讲几个公案吧,有一些几乎完全听不懂的,在禅宗有一个黄龙禅师,他有著名的黄龙三关。他一般来了人,他就问说,你看我的手为什么像佛的手,又问说我的脚为什么像驴的脚,又说什么是超佛越祖之谈。大家想想,那你就听不懂,为什么说你的手像佛的手,你的脚又像驴的脚,你能在这里面理出来什么思路么,不能。还有最有名的赵州禅师,人问他,万法归一,一归何处?他说哎呀,我最近得了件衣服,有七斤重,就是有七斤重的衣服。那你说这些非常手段,虽然就地取材,但是摸不着,你说怎么理解呢,没有路数。我记得在此之前,我讲过一个心地法门,大家如果有兴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就是介绍禅宗的脉络。
而且这里讲到唯恐落入窠臼,致成故套,疑误学者,坏乱宗风。故其机用愈峻,机用愈峻是什么意思,就是越来越无所不用其极。转变无方,令人无从摸索。后面讲的故有呵佛骂祖,斥经教,拨净土者,这就是彻底颠覆了常规。常规的话,我们说有善有恶,有凡有圣,有世俗有向佛道。他就彻底要把这些全部给你打破,甚至有的还有用暴力的。
你看黄檗禅师经百丈禅师就问他的话,说你干什么去了?他说采蘑茹去了。说那你看见老虎了吗?结果这时候黄檗禅师就装做老虎的叫喊,结果百丈禅师就拿着斧头一样就砍老虎,黄檗禅师就啪的打了百丈禅师一巴掌。在旁边的人根本就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意思,这不但说徒弟打师父,还有师父打徒弟的呢。
临济义玄禅师,谁去参他,一问说什么是祖师西来意,什么是西来意,谁问他打谁,有的问三次他打三次。甚至还有一些捏鼻孔的,你问着问着话,突然就把你鼻子捏住,不让你出气。乃至走着走着咕咚就把你推到水中,有的就开悟了。等等这些就是印祖这里说的故其机用愈峻,就是太高峻了,峻嘛,崇山峻岭,险峻的峻,就是一般人根本够不着,上不去,不知道那个风光。甚至还有用杀戮来表法的,有一则叫做南泉禅师,他最有名的就是我们常说的南泉斩猫,还有一个丹霞烧佛,这都是里面最典型的出格人。
南泉禅师有一次,有两个弟子过来了,他就拿一只猫,说道一句,道一句,意思就是你们说一句,说一句,把你们的悟性展露一下,说如果不道的话,就把猫头就砍了。结果呢,那两徒弟紧张,又没有开悟,又害怕猫死,觉得说这是杀生呀,就没有,结果南泉禅师咔嚓就拿刀子把猫的头给砍了。当然祖师们他是大成就者,他有法,他有道,他可以直接把它超度到净土去。但是这两个弟子,当时就没领悟。后来赵州禅师,他当时就把地上的帽子顶在头上,就做了这么一个动作,南泉禅师就说,如果你当时在的话,就能救这只猫了。那我们想想他把帽子戴在头上这什么意思呀。
特别这里印祖讲到的呵佛骂祖,这是真事。怎么个真事呢,比如说咱们云门宗的文偃禅师,文偃禅师四月初八的时候,大家都浴佛,维那师一举腔说天上天下无如佛,世尊刚生下来的时候,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文偃禅师在旁边他说了句什么话呢。(嗯,现在也在忏悔,这是学祖师的话,为了讲法,不是我的意思。)说要是我当时看见了,一棒子打死就喂狗了,图个天下太平。大家要听这个话呀,人家的落脚点是图个天下太平,就是佛也不可得,但是后人津津乐道说,哎呀他居然敢一棒子打死,还喂狗吃,这叫呵佛骂祖。
临济宗刚才讲到义玄禅师也是这样,他在法堂上讲,一开始一本正经的讲,你们身体里面都有一位无位真人呀,就在你们的面门出入。如果我们一定要理解大概就是说六根门头,都在动地发光,都是真如法性,如来藏。说你们认不得了就来问我老和尚,结果还真的有人上当,祖师们就是为什么循循善诱,就折磨他们,真的有人上当就问去了。说什么是无位真人?结果人家老和尚回答说,无位真人是什么?干屎橛。就跟咱们这会说,无位真人跟屎一样,不值钱,马上就把执著给裁住了,就让你在这断,无位真人。
更有赵州从谂禅师就名言,佛之一字,吾不喜闻。就是不要跟我说佛,佛这个字我不喜欢闻。所有的人都是看禅宗的这些痛快、淋漓、险峻、剑走偏锋。但是他只看其表,不看其内涵,只看其演绎,不看其弦外之音。
为什么这么说,就是你要知道,他的根本目地是为了什么。你看这里讲的知识举扬,唯恐落入窠臼。就是让我们不要有著相的念头生,你在哪个上面著的厉害,他在哪个上面就让你生生痛的让你往下来割,是这么个意思。可是后人就不知道,就当做常情理解的话,我们现在如果常情理解的话,你想想谁敢去呵佛骂祖呀,去杀生呀,去动手打人,这不是与佛门善法里面最有违背的,甚至都不在戒律之内了。为什么,他就是这样的来超情离见。所以无所不用其极的,越无所不用其极越显示祖师们的婆心切切,也就是慈悲,禅宗叫老婆心切,就等于比如说家里的老奶奶、老阿婆,或者妈妈,为了儿子为了孙子,无所不用的为他好,就是设身处地的不断的为他。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够舍生忘死的让他们华丽转身,就是这么个意思。
可是后人不解这个意思,他不看他最后的婆心的落脚点,他只看他演绎过程中的博人眼球处。所以你看,跟大家讲,后面这括号里面添了两句如此作用,南岳思大师两句道尽,就是这样的一种规格,这样的一种演绎。就是上一次我们讲到的南岳大师曾经讲过超群出众太虚玄。就是说这些事,都是非常出格的,让你摸不着头脑的,但是他为了什么,指物传心人不会就是为了用事的过程,来演绎要传授你心地法门,离心意识,当下就见性。但是人不会,有的人如果你的心会不上来的话会怎么样?认做实法,则罪同五逆。大家一定要记住后面的补语,否则的话就完全会失去了呵佛骂祖的妙用。
就是如果你当做真的以为是这样的话,罪过就同五逆一模一样。为什么,你随喜了。所以,你看虽然赵州从谂禅师说佛之一字我不喜闻。但是别人说,那诸佛还有没有师父?他说当然有呀。是谁呀?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他劝人念阿弥陀佛,印祖曾经也说过这个事,就是大家千百年来只喜欢说佛之一字我不喜闻,谁都没有把后面的说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给加上去,说诸佛还有老师,是谁,是阿弥陀佛。这就等于撇了一半,这个法没有圆满。就等于我们今天理解后面不管他,认做实法罪同五逆,光说前面的畅快淋漓,跟着看样学样,完蛋了。
为什么,罪同五逆。特别是有一个德山宣监禅师的话,他的禅风那就更厉害了。他是天天佛法僧三宝也骂,菩萨也骂,三藏也骂,骂完了又说圣名凡号都是虚声,他又给你来这么一句,你根本跟不上他的点,跟不上他的脚步。只有上上根机,所以说等等等等这些,我们都知道这些机锋转语,举扬说法都是为了解束缚,去分别的,分别计度当下就悟到心地法门,所以才转变无方,就是令门外汉你根本就摸不着道。所以为什么有这样的情形呢,其实就是有些人呢,是非常真修行的人,但是他不见佛性,就是辛苦的行持,但是就是盲人一样无导,没有一个指导,在这种情况下很可能他这辈子的行持、苦行只能够生人天的果报,不生如来之家,就是觅不到佛性。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祖师们才支起流弊,下了毒手,来铲去他的语言分别,塞了他的分别解路,让他不要有情执情见,去苦参密究,逆生死流,这样的话,生灭情尽,取舍念空了以后,才能够认得亲生父母,自己的宝藏。也就是上次讲的,看一切经教,就跟家中事一样,家中话一样,是为了这么一个。
这是要根熟的人一下子悟道,如果还欠火候的会怎么办,那就不行,一定要根熟,根熟的话真的是无处不是风光。你看怎么样去领解这个,你后来不但无所不用其极,甚至繁衍到淫词艳句都有呀。圆悟克勤禅师他做过最有名的一首,就表达他悟的禅境的时候,他说什么 呢,金鸭香销锦绣帷,笙歌丛里醉扶归。金鸭香销就是在风月场上,就是在色法中去求道,笙歌丛里醉扶归,就是慢慢参禅,有所证悟了回归了。喝醉了在那喝的烂醉如泥,但是有人慢慢扶着站起来,归了,回归到心性上来。最后开悟了以后,他怎么表达的呢,少年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你看世间才情,配出世的悟境,多美妙呀。所以这种影响是极广的,可以说后来的唐诗宋词明清小说都有禅意,《红楼梦》里边更有这些,但是这些他的功德要显现在哪里呢,不是让我们去津津乐道,去传颂他的影响,而是要悟他的境界。
为什么呢,因为禅宗的一切他都是言外之语,玄外之音,言外之境,你要悟呀。我常用说到,有一个诗叫一段风光画不成,洞房深处恼予情,频呼小玉元无事,只愿檀郎认得声。等于说禅宗的什么方法,就小夫妻俩成亲了,但是新娘子坐在洞房里面,等着她的郎君来揭她的盖头,他不来,是个书呆子在那儿看书呢。所以说一段风光画不成,洞房深处恼予情,予就是我的意思,新娘子在洞房坐的有点烦恼,所以她就开始叫她的丫鬟,陪嫁过来的丫鬟叫小玉。频呼小玉元无事,就是一会让小玉拿个毛巾,一会让倒杯茶,一会让打点洗脚水。她不断的呼小玉,其实不是为了让小玉来,是为了只愿檀郎识得声,只愿我那傻头傻脑的夫君进来把我的盖头掀起来。
所有的人能悟到的,知道是他是为了檀郎识得声,不知道就以为一会呼个小玉叫一声,一会呼个小玉那样喊一句,就在那上面做文章了。这就叫做落入窠臼了,致成了故套,这样当然就会贻误学者,坏乱宗风。所以无所不用其极,其实是为了什么,不去贻误学者,为了诓正宗风,不是为了坏乱宗风。但是如果我们不善学不善领解,就很可能以法谤法了。所以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咱们是净土群嘛,可是禅宗的理路呢,你要了解了,否则一方面自己见地不起来,再一方面可能没办法帮助别人去分享。
下面印祖又说了机锋转语的作用,开始说为什么要这样,我们再把这一段贴出来,大家来看以此语言,剿人情见,塞人解路,根熟者直下知归,彻悟向上。
这就是把他分开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是禅门这些特别痛快,正合我意的,超佛越祖,无因无果,无佛无法的这些,一切都是为了向上一路。就是让你用超常规的语言把你平常规的情见,给你搅和了,裁断了,下毒手,下狠药,这么来治,下的是猛药。所以禅宗有时候属于什么,我可以说休克疗法。所以休克疗法的话,怎么样呢,你就必须病人的身体的承受力特别强,特别重要。而且治疗的医生一定是超一流的,有把握,否则,医生不是一流的,病人的承担能力不够,根本就配合不了。所以祖师们是过来人,他们的治疗方式是超一流的,他可以随用随扔,随立随破,没有执著,不会粘在那。他看到参学者马上就要开悟了,要见心地的千钧一发之际,他就说这种破胆险峻,甚至有时候大破因果之门,就使他见性。就是这里说的,根熟者直下知归,彻悟向上。就是言下大悟,马上就得到利益了。
机深者真参力究,必至大彻大悟而后已。这是什么意思,就是哪怕根性没到那点上,但是他确确实实是一个真参实究的人,就是不肯在世间法里面打滚,一念正念提起来,每天都不悟誓不罢休。就跟祖师们说的一样,真正这些大根器的人,他就去参究,一天不悟两天参,十天参,一个月不悟一年参,一年不悟十年参,二十年参,一生不悟他生生去参。这样的话,没有不大彻大悟的。问题是这样的根性很少呀,这样的根性,必至大彻大悟而后已。我们现在还必至大彻大悟呢,随便今天又出来个经典,说的跟原来不一样,马上就受不了了,就说怎么回事,他不是那根器呀。
再一个,那个时候全体的呈现了一个良性的状态是什么,良以知识众多什么意思呢?就是能够制药的超一流的医生遍地都是。唐宋时候是高人林立的,特别是唐朝的教法圆满了以后,在轮转中一直到了宋朝的时候,就等于说教理明白了,就剩禅机参悟了。所以宋朝大彻大悟的禅师特别多,人根尚利就是那时候全部属于利根的人,也就是说根熟者,哪怕机深一点也是真参力究的上上大丈夫这样的。
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后面的这句话,良以知识众多就是那时候的善知识可以尽情去亲近,很容易。这是第一个条件。第二个人根尚利,就是都是利根的人。下面还有很重要的,大家看,第三个教理明白,就是宗是宗,教是教,教下怎么说空说有。你不但能够分歧的干净,还能够融汇的圆满。教理明白,也就是二谛融通三昧印,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整个佛说的教理,五时八教,藏通别圆,他都能清清楚楚,还能融合的相当完美,不会乱掉。更重要的一个是生死心切,就是人家都是为道,为了生死的,一定要了生死,这个心不切,前面的都建立不起来。咱们这样一条一条的往下贯,你说我们现在能匹配的上哪一条呢?良以知识众多,善知识少;人根尚利,都是钝根了;教理明白,明白个啥呀,有时候说的让人实在不忍听了,还在那头一仰,以为不知道讲的天高地厚,成了千古第一高人了。特别是有的人还喜欢去动一下祖师爷,觉得说祖师爷有名嘛,他批一下祖师爷,一批,借位就上去了嘛,你说多愚痴呀,这就叫教理是黑糊着呢。
我跟大家说一个,这是我亲耳听见,这是我们前一任会长,中国佛学院前院长上传下印长老。我可以说当代的这些长老里边,当然修证咱们不敢乱说,就从教理上来讲,不要说比他强的了,跟他摆平的,跟他并坐的都没有,传印长老。那他说过一句什么话呢,说看一个法师或者一个行人,能够学的教理明白不明白,就看他对净土的态度,就用净土来印证他有没有学教学通。
所以你看我们现在教理不明白,再最重要的就是生死根本就不切,很多时候觉得学佛学得热火朝天,办活动等等,就不想着了生死,真的特别让人不想跟其为伍,与其为伴,觉得不想同修。为什么,你是个拖后腿的,修行这也得傍善知识,得傍上去。他带着你往前走,拖后腿的就没有生死心,本来大家都在一个黑窟子里面,越说越说,说的全是世间的事非,貌似也是说怎么要去弘扬佛法,可是佛法在自己的身上还没有。
这就说起来我惭愧,我也是其中一员。可是人家那会的人至少还会纵未能直下了悟,必不肯生下劣心,认为实法故也。就是纵然不能够当下的就是听了这些,呵佛骂祖等等这些。虽然没能够直下了悟,但是他心里明白,这不是真的,这不是祖师们当真这么认为,当真这么说的,只不过就是为让人悟。所以不能够生下劣心,下劣心就是天天在那说,记的很多。可能是呢,世间法一点都放不下,钱也放不下,名也放不下,委屈也放不下,啥都放不下。真的难受,我可以给你们做证。
这样的话就认为实法,就是把他当真了以后,那你就彻底玩完了。就跟咱们现在的,不是都要学济公吗,济公说吃肉喝酒呀。还有好多这些我都听过,有一些学的他拜的师父也高妙,学的法也更加高妙。甚至说念佛呀,这些汉地的也都不行,请来的大德说,我在五台山就听过,说我吃肉吃点海鲜没关系,说我上师全给我超度了。这就是我亲耳在大智路上听的,黛螺顶。还有一些来了请他去吃海鲜,吃了说这次吃的不高级,下次要更高级,吃的时候给超度了。就是这样愚痴,祖师们说的学我者死呀。那什么情况下可以吃肉呢,就是说你割自己的肉跟割别人的肉一样没感觉了,可以吃了,这没有问题。你吃屎跟吃饭摆平了,不嫌这个香那个臭了,可以喝了。所以这个方面,大家一定要有见解。
大概今天的内容,到此为止。我们好好了解一下,今天主要讲的是什么,是机锋转语的由来,和机锋转语的应用和机锋转语的作用。由来就是由于太正规了,大家都冒充了。后面的随着机锋转语的发展就是无所不用其极,但是怎么一个背景,再一个机锋转语的作用有哪里呢,确确实实能够上根的人、根熟者当下能够得大利,这是不言而喻的。那我们刚才也讲了,没有知识,人根不利,教理不明,生死不切,最好是光把生死心提起来,大家念佛求往生极乐世界。
话也不多说了,讲到这里就是希望大家,怎么办呢?还是一心一意求生极乐世界。越发觉得原来通途法门,禅门参悟,是如此的之难进入,难以得道。那就更加的说净土胜义方便多么的稀有难遇啊,可以带业往生。我们常说看不破、坐不定、把不定、照不破,就是因为我们有业,所以希望大家最后还是回到把净土给提起来。
好,下面我们一起来回向。
闻法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好,南无阿弥陀佛,今天就到这里,愿以此功德,同生极乐国。愿今天所有闻法的受用功德回向,愿一切在法会现场的诸位包括六亲眷属都吉祥如意,信心入道,精进行持。
(第五讲)
阿弥陀佛,各位闻思讲堂群三的同修们,大家晚上吉祥。大家一起来合掌,端身正念,我们来三称本师。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称)
阿弥陀佛,我们今天是第五讲了《宗教不宜混滥论》,确实也非常感谢大家,我们这次有机缘,这部论典特别的精辟,确实是越学越觉得太有味道了。在此之前我们讲到的是机锋转语了。机锋转语一个是机锋转语的由来,还有一个机锋转语的应用,再一个就是机锋转语的作用。就是一卯一卯的这样讲下来。机锋转语,它的存在,曾经是非常辉煌的,如果上一讲大家听过的话,确实是一路走过来,禅宗由它演绎的可以说是无比的灿烂多姿,特别机锋转语这一法。
但是,今天我们要开始进入到另外一个时代。太虚大师曾经讲过说,中国的佛教特色在于禅。当然民间主要是净,这种开悟的祖师,他能够把参后对教的演绎,就是刚才讲的,能够多姿多彩的穿透新的故事,不断的这样呈现给我们。可是,禅宗在唐宋以后的时候,一直是一枝独秀的。你看尽神州大地都是禅寺,但是我们也不要忘了,佛法也在世间流传,世间是无常的。为什么这么说,无常一个概念就是保持不住它的原汁原味。
所以有的祖师就说过了,达摩西来,事出非常,就是有大事因缘出来的,大事因缘就是这么多的人通过禅法,顿悟心性,开了佛知见。这样的有大利益的事情,一定会伴随着大害,就是大弊病。这个比例是成并驾的趋势的。所以前辈的人得了大利了,后辈的人因为根机不堪,徒有了大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能够灭火者是水,但是水多了就有沉溺之灾了。能够生万物的是太阳,但是太阳过火了,就成了枯焦之本了,就晒干了。所以从惠能大师五家七宗大兴禅法,一直到明朝中期的时候,宗门衰落了,使得宗门徒有其名,开悟的人越来越少了。
所以大家想,写这篇论文的时候,印光法师已经是上个世纪,是十九世纪生人,一共八十岁。差不多是上个世纪初的时候,在那个时候就开始揭示当时的这种弊态,弊病的这种情态了。我们来贴两句论文给大家来看,当时的弊态出在哪里。
今人多是少读儒书,不明世理。未穷教乘,不解佛法。才一发心,便入宗门。
大家看这是三句话,就是开始讲到现今的时弊是什么。第一个就是少读儒书,不明世理。也是什么,我们佛法常说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第一个如果你不明白人世间的人伦世理的话,就说明我们世间法,他弄不明白。当然我们说的弄不明白,不是让左右逢源的去聪明发挥,去发挥聪明的才智去到处去算计。什么叫做世法不明,就是没有道德,不效仿古人,都是横着来的,忘却了儒家的这种纲常之理,这种人际社会尊卑长幼,这种定位成形的相处之道。
所以不明世理就是说不讲理,没文化,没有道德,没有秩序。所以你看,印祖那会常说了,念佛的人要敦伦尽分,存诚闲邪,这就是说,要明事理,把儒家的思想,人伦纲理,你要按社会步骤秩序来尊卑老幼。现在的人,他不讲这个,这是从世间法来讲,已经就是有点一败涂地了。
从出世间法来讲也是如此,未穷教乘,不解佛法。就是佛法的道理也不明,为什么这里讲到未穷教乘,就是第一个学佛的次第搞不清楚,第二个看的经书太少了,没有总体的宏观把握,所以就会断章取义。未穷教乘就是我们常说的三藏,你看全了,你才知道佛的胸怀,才知道法的宗旨,才知道为僧的本分,否则你一定会是以点带面,把平面搞成立体就错了。
教乘的话,教是教法,乘就是乘载,运载的意思。也就是度化众生,佛说的那么多有大乘小乘,有二乘三乘,有五乘一乘。也有权实法,也有偏圆法,也有大小法等等这些,不能够次第清楚,相关的条理明白的去了解。这样就不能够全面的了解佛的本怀。
那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当时的出家人确确实实都是儒学的大家。我们来看一下历代的这些真正成就的这些大祖师们,他们的世间文化是非常之高的。一直学的,都觉得世间法学圆满了,学满了没有学的了,才进入佛典。再一学佛典说,原来这才是真正的上好的,从此一看佛典再就不视人间的书了,把老庄这些儒书都看透了。最有名的僧肇大师、蕅益大师都是,蕅益大师那时候就悟到孔颜心法了,就是把儒书给读透了。印光法师从小就是受的儒家底子非常深厚的教育。都是这么来的,所以人家是具足了资历。
而且大家要晓得历史上,居士学佛倒还可以,出家是非常严格的。玄奘法师那么有名,给他破格剃度,才十几岁。其实一直是要试经,才能够度僧的,后来一直到清朝顺治皇帝觉得说出家都能出,就是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出家了。这样的情况下,有时候佛门就成了这种逃避分子呀,懒汉,社会上混不下了,有的就混在佛门里,就成了聚集地了。所以导致,传老在这里写的,能够守一个老实本分,文化底子虽然薄看不懂经书,但是能够打打坐,练练腿,念念佛,也就算不错的了,能够发心来住持教法的就很少了。
如果说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对世间伦理,佛法的次第,都不甚明了。一旦入了佛门,就直接接触到禅宗。因为禅宗是接引上上根器的人了,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基本上成了中下根了。可是禅宗的影响又最大,一接触佛法,最先扑面而来的就是禅宗。所以虽然宗门讲不著相,讲空,讲不分别,你一下子用不上,空不起来,就是一件非常非常麻烦的事情。所以这里说才一发心,便入宗门,就是很可能接不住。
其实时转至今,我们现在的情况更糟了。为什么?这不仅仅是出家人的角度。咱们居士发心学习佛法也是这样的。如果你开始不明白因果轮回,次第的脚根没有站稳,甚至还没有树立起来见解,就开始听这些什么不执著,不分别的圆融法的话。就等于说什么呢,吃猛药一样的,你反而治不了你的病,还大损身体。
所以有时候我们现在,开始学佛,就是尽量先从道理上来讲的话,先要了解一些佛方面介绍学佛的一些书,主要是从佛法的次第,首先要相信因果、轮回。再说相信世间是苦的,因果轮回会感得苦果,为了解脱,这样慢慢的一步一步往上学。很多时候,最好先开始能学习下《地藏经》,问题是有的人因缘不一样,有的人一入佛门就塞给一本《金刚经》,《金刚经》说实在的,我到现在也不能完全懂《金刚经》。
一来了就给让他读诵《金刚经》,或者一部《心经》,这样的话就很多时候确实是不能够得次第的利益。充其量只能够结个缘吧,因为什么,把深的给用浅了,他就没有前途了,自己把自己给障死了。所以你想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下,有的领众修行的人,法师也罢,居士头也罢,好说个禅,活泼痛快,大多都是玄谈般若,踏有谈空的。就没有台下十年功的功底,就台上一分钟,他就敢上去显摆了。
大家看看,现在也不是什么禅茶一味,什么香道禅一味,一开始全是开口就是佛话祖话。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做的到,我们再说,你一遇事,不要说不执著了,连个人的基本涵养都没有,咱们也不要说高深的涵养了,连个人的面子问题他都撑不住,当下就掉链子。现在看看佛门内外都是这样,太不堪了。我记得,有一次在某一个寺院里边,那里边都是禅师。一个法师带他的弟子,很多法师们都坐在那,那个弟子来了,就是学禅学的,翘个二郎腿,叼一支烟,口里就是妈呀爹呀就乱骂,就是在演绎他的禅法了。那真是人多,要不然上去给两巴掌,病就治好了。
还记得那会儿在普陀山刚出家,来了一个挂单房的一个云游僧人,他也不知道那会受戒了没有,就是说他读《金刚经》读的凡人相,我相,众生相,都是假的,他说他看人都不是人了。结果就被我们有一个常住的师父,一巴掌就给甩上去,马上就病好了,再也不吹牛了。不是人了?你打一掌你疼不疼?所以刚刚发了点学佛的心了,就入到宗门的圆顿见解上来了,他入不进来,就把上好的醍醐反而翻为毒药了,很麻烦。这就是说缺乏基础,如果入宗门的话,就有这个弊病了。在这样的弊病的基础下,就是前提下,和住持佛法的人态度又是怎样的。
大家来看在知识只为支持门庭,亦学古人举扬,不论法道利害,在学者不下真实疑情,个个认为实法。
你看,这是我们先看这一句,这就是说一个是带领学的人,一个是追随学的人,这两个人都做不到位。为什么?本来就是出家的开始一入佛门的话,如果缺乏基础的话,后来慢慢的,他要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要出来住持法道的呀,大家要晓得住持佛法道是非常不容易的。就像我们现在讲经说法吧,也是很多人其实就是不能够如法,不能够如法的缘起种下去了,将来果上也如法不了。这很麻烦,可是也很无奈。为什么,大家都做不到。你说实在的,从微观上不能错乱一点缘起,从宏观上一定要看好因果的脉络,就是把坏乱佛法的时弊要防范住。
比如说白衣不能上坐说法,这是佛说的。到了我们时代,就是你不要那么执著,到了这个时代了,那将来没有了僧人怎么办,意思就是说讲就讲吧,时代不一样了。问题是白衣上坐说法会导致就会没有僧人,越来越快的没有僧人。他就不讲这个,这就叫不论法道厉害,他觉得与己无关,现实利益得了就行了,就不可能把坏乱佛法的时弊能够防范的住。
咱们其他的不说,比如说我们讲经说法,引请呀,香花供养呀,庄严坛场呀,等等这些。如果我们做不到位,说一下,说哎呀差不多就行了嘛,这样的话。可是问题是差不多行了,没有仪式,没有供养,说明的就是将来你的因种下去,你的果法上,他就会有漏有缺,到时候果就不圆满了,就生烦恼了。
我们现在为什么做事,果来了才生烦恼,就是你因地里没做到位,那能怎么办。所以这里的在知识只为支持门庭,就是通常指的我们知识就是善知识嘛,领众修行,禅门的住持,方丈,首座法席等等这些。他为了支持门庭,为什么呢,因为很多道场曾经是祖庭,非常的辉煌呀。你看现在如雨后春笋的一样去恢复,这里一个祖庭那里一个祖庭,都是去恢复,最后庙建起来了,没人。虽然你到了祖庭住持呢,他没有祖师的本事,但是他为了支撑门面呢,又惨淡的经营,学习古人的这种上堂问话呀,对答禅机呀,把举扬的形式也给搞起来。
在上个世纪,就是民国年间,太虚大师就讲过他亲历的这么一个事。亲历的什么事呢,他到了一寺院里边,也是有一天,方丈和尚登堂说法,登堂说法的时候,也就是跟考官问禅机一样嘛,他就说,谁把《法华经》给我拿来。结果有一个在坐的听法的一个常住师父就赶紧跑去,在寮房里请一部《法华经》过来,给呈上去。
结果和尚就说,这不是,结果太虚大师说,他那会就一言不发,走到拜垫面前磕了三个头,恭恭敬敬,他说他什么都没有感觉,只是就是觉得这样礼拜一下而已。结果上坐和尚就说,啊,你却将《法华经》拿来,意思就是说你这是答的对的。你看,就是没有人开悟,也没有人受用,就跟演戏一样,这就叫学习,举扬。不论法道利害,他是不管法道的利害如何,那是以后的事,他就不管了。所以哪怕说学的非常到位,也都是鹦鹉学舌而已呀。
这就是印祖讲到了,说是什么呢,在领众者来讲,当时就是这样的一个。那我们现在大家也都是作为居士同修,在我们现在来讲有时候弘法也是如此,本来学习佛法,我们也不要说禅宗的顿悟了,一定是要了生死的。说了生死说的多了,说求往生说的多了受不了了。就要天天说个乐呵,说个悠扬,说个小资,那这就会特别大的伤害到佛法,伤害到住持法道。这是一样的道理,为什么?就是在知识他只能够稀释退步,貌似说为了随顺众生,为了方便善巧,结果把自己方便善巧进去了。
在学者,这是另外一个,就是追随学习的人也是一样,讲着讲着我就感觉到真的是大家都在黑窟中,在学者不下真实疑情,个个认为实法。这是什么意思,就是在禅宗里面,他有一个话叫作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就是你一定要起疑情,就是参悟的前提。当然大家不要搞错了,不是说对佛法也怀疑了,而是我们在世间的常态上,习以为常中的时候,突然起一个反省的心念,反观的心念。不甘心在常态的这种流淌中,起一个非常态的反观追问,所以这就是我们换一种说法,就是起疑情,刚才我们是对状态进行的一个描绘,希望大家善于理解。
什么意思,比如我们在生活中,在日子里,每天都是依照人这样很享受的、投入的去过,突然间问一下,就是说怎么会这样,为什么如此,我是谁。禅宗的疑情,你比如说,就会参念佛的是谁,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这就是话头,就是起疑情。
我们去朝拜一些禅宗的祖庭,他会上面不断(提示),比如说云门寺,这次我去陕西西安的卧龙寺,里边就会到处(都有提示),就是你左右随时随地触目可见,前后左右,都是说照顾话头,念佛的是谁,拖死尸的是谁,就是让你不要忘了参问。因为我们刚才讲的平常的我们是松懈的,是享受生活的,提起来这个念头,就等于钻木取火一样,不断的把念头提在这个层面,让它相续不断,就会把心打开,就像钻木取火一样见本来面目。
所以另外一种相似的说法,就是一种追顶忘情的状态,以前祖师们形容,就像猫守着老鼠洞一样,把话头疑情作为敲门砖,所以这就叫作下真实疑情。就是我们如同执持的功夫一样,咱们都是念佛求生净土,净土的执持名号。禅宗其实就是执持疑情,提起话头来。甚至欲罢不能,每天就是一定要把问题给守的住,大家要知道不是去解的开,是守的住。就到了什么地步呢,就是吃饭要没吃一样,完全在自己的世界中,不知有生,不知有世,恒守着话头。所以你看,禅宗的就是说参究疑情,不管不顾,净土就是执持名号,一心一意,他是完全一样的状态,就这个层面来讲。
如果你不下真实的疑情,就会个个认为实法。就是当作真的去了解这些,古人去举扬的时候呢,你就在那觉得这是什么意思,那是什么道理等等,都当作真实的、外在的这些客套礼仪了,或者道理了。你就不会把心提升在参究的功夫上,那你当然就没办法了呀。
为什么不下真实疑情呢,大家看,也是跟虚云老和尚差不多同年代的,来果禅师他就开示的时候讲到,疑情不得利,就是不能够下真实疑情,问题在哪里了。他说参禅的人,当然大家念佛净土的人也是一样的,大家用心听,就是他说用功的大病不容易治疗的,就是疑情不得利。他作了一个比方,为什么参不起来呢,因为你参究的话,你想一个道人,哪怕他住在山里面,而且他一天是非常忙的。
他的心不断地在道上,往上汇,提着,汇着,执持着,一旦打失了,说明就是他不在道上,疑情不在了。所以来果禅师说,打了一个比方,为什么提不起来呢,就好比说突然犯了官府的刑事案件了,要被捉去,要去正法了,要去斩首了,这个时候,犯了罪的人就知道命难保了,马上赶紧去设法去急救,甚至不顾性命的向人去磕头,不顾家产的去求人去担保,时刻奔跑,一刻不顾,能把命救下来什么都在所不辞,如果依着这样的一个心态去,他说不会不得利,就是疑情能够下得起来。
为什么说这里不下真实疑情呢,祖师们也讲了,就是因为我们在用心的时候,不去念生死苦,不去念轮回苦,没有发菩提心。总是觉得晃晃悠悠的。如果你真的像上面的比喻一样觉得,无常迅速,把人生佛法,真正意义上的用起来,只要一气不来就是一断气的话,又是一个后世了,没完没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够支撑着我们下真实疑情。这是一个背景一个动力。所以做不到这样的话,一听就个个以为实法,终日妄想纷飞,那还不如老老实实念佛,持咒,拜佛的好。所以这就是在教者,就是引领的人,或在追随的人,学者都是有弊病的。
当然这里给大家打一个小段吧,为什么这么说,就是我们这里讲的主要是以净土为归,印祖号称是明弘净土,暗护诸宗的,他的这篇文章其实对参禅者起到了极大的匡正作用。在禅门来讲,对于起疑情怎么参,我们领略一下吧,我也没有功夫给大家领略,我们依着祖师爷们的来领略一下,看他有多难。
虚云长老就讲过,比如说参念佛是谁,是重在一个谁,其他都是顺势而已,就是跟我们参穿衣吃饭的是谁,拖死尸的是谁,拉屎撒尿的是谁,他是一样的效果。不论行住坐卧,把谁字要举起来,最容易引发我们的疑情。但是大家也千万不要搞错了,以为疑情就是说,比如说念佛是谁,他不是让你内心不断的念,说念佛是谁,念佛是谁。也不是让你用第六意识思想卜度说,去找一个说念佛的是谁。就在问的地方住着,大家能听明白吧,就是参就是念佛的是谁,谁之前谁从哪起的,哪来的,也不说之前也不说之后,就守在地方,这就叫逆流,转生死流,这就叫疑情。
一开始的时候呢,他老人家说一念,其实我们的疑情是很粗的,一会有一会没有,一会生一会熟,这都不算,其实还属于妄想。就是你往上面收拢的久了以后,狂心稍微的有点歇下来了,念头又把握住了,才叫作参了,参究了。慢慢这个时候,功夫渐渐的熟了以后,不用刻意的去疑了,不用疑了,自然而然,你的心念就守着那个念佛是谁之前,起念佛是谁的那一念,在哪,就守着那个,一定要找着那个就不放。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就持续到你不要去起疑情,自然而然就在那了。
但是也不觉得它具体在哪个地方,也不知道有身心世界,单单的就是一念现前的时候,不间不断,这才叫作疑情。如果能够到这个地步的时候呢,就会觉得非常的寂静轻安,特别舒服,稍微有时候正念失掉了以后,马上就很昏沉状态,这个时候如果有明眼人过来的人话,在禅堂里面一香板打下去,很可能就云开雾散,就开悟了,这就是疑情。现在的人就是不下真实疑情,已经做不到这个地步了,心细不到这个地步了。大家发现了没有,其实疑情就是练我们的心细,微细,往那个最真实的状态去钻研,就仅此而已。
在这样的情况下,它会出现什么弊病,我们再来看,个个认为实法之后,或有于今人举处,古人录中,以己意卜度出一番道理,总不出按文释义之外,便自谓彻悟向上,参学事毕。
这是什么意思,就是说领众的也搞不明白,只为了支撑门面。追随的学者,也弄不明白,不好好真实参究。两个天天这样的情况下,他会走偏的,肯定会走偏,偏到什么程度。既然去领众修行,你得有货,有货你不是真参实悟的货,那你就只能去学别人的一些牙疵,花边,你去摆弄摆弄。所以或由于今人举处,就是当时也有开悟的人,他的言行被你听闻见识到了,就开始或者从古人录中,就是从前面讲的《灯录》、《高僧传》里边。
怎么办呢,开始自作多情,就是以己意来判断分别祖师意。在这样的情况下,本来是一些无意味语,本来是一些无意味语,引发人悟境的。好,你在那听了以后,弄出来一番称心如意道理来,马上就是什么呢,十万八千里之外,推比度量越推越远。确实是如此,如果你心不在道上的话,就是这样自己去杜撰,自己去妄猜等等,一点意思都没有。还不如说你直心直口,当下这样的就是,不要去一个妄想缘着一个妄想,一圈妄想打下来就能绕地球一圈。
我记得那会去云门寺,那会见了佛源长老,他是开悟的大祖师,他就问,因为老和尚那会生病了,他还上去叫我坐下来,拿个板凳,说坐一会,我就觉得战战兢兢的,不知所措。结果老和尚还问说,你见到虚云老和尚了吗?他就这么一句问话,哎呀,当时就非常的,我这回答是见到还是没见到,如果说见到了虚云老和尚已经圆寂了多少年了,没见到嘛我刚刚去塔院拜了一下。就是说他在问的时候,问处你没有在答处,左右摇摆,前思后想的时候,这就叫卜度。卜度出来一番道理,这叫妄想联篇。所以有时候不知为什么祖师们他就地取材,他没动心念,直接就拿个东西出来答,所以自己以已意度师意度佛意,非常危险。
我曾经记得,遇到过这么一个法师,他就特别能够,这里讲到的说,以已意卜度出一番道理来。他可不是卜度祖师的意思,他敢卜度佛的意思。他怎么说呢,我记得就特别清楚,就是说《地藏经》,大家读过《地藏经》的话,里边不是有说地藏菩萨为网捕生雏者,说骨肉分离报,为烧山林木者,说狂迷取死报,为两舌恶口者,说眷属斗争报他都前面有一个为什么什么者说什么什么报。结果他就说你看地藏王菩萨这是一个方便,释迦牟尼佛说,他说为什么什么样的人,就是为了防止他们造业,专门为他说有报,其实是没有报的他说。这是为了方便让他不造业而已,你看他敢这么说。听得人都吓死人了,这一般人害人都是小害,这些都是大害。
所以大家想想,自己不知道,久而久之了以为自己就知道了,就是上人法了,大妄语就是这么来的。就在文字范围义理内打转,我们常说的不出鬼窟活计,光影门头,自以为悟到了,参学事就圆满了,你看自谓彻悟向上,参学事毕。
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他会有什么反应呢。我们这里还是再打个小段,用虚云老和尚的一个开示再跟大家说一下,卜度的危害。
为什么?首先我们从用功的难易说起,就是在禅门下,有参禅的行人,他用功有难有易。就是一开始上道的人,去参的时候也有难也有易。参久了一些老用功的人,也有难也有易。一开始上道的人,我们大家仔细听一听,包括我们学习净土也在此范围内。一开始用功的难度在哪里,就是在世间法里面打滚打惯了,偷心不死,妄想习气放不下。有时候这种无明呀,我慢呀,嫉妒呀,个性里面的这些贪嗔痴,或者好吃懒做、是非人我等等这些障碍就是不能够与道相应。或者家里条件好一点,公子哥的这种,小姐习气受不得一点委屈等等这些。在这样的情况下,因为纵然有一点点道心,他又上不来,为什么,这些业障深重容易退失道心,这是刚刚学道的人的难点。
刚刚学道人的益处也在难处体现的。为什么,如果说奋力一进来,你比如说皈依三宝,开始勇猛精进了,初开始学的时候,特别其实容易放下,你就把自己当作一个死尸一样,随便人打人骂就是每天这样。他过去的善根再劲足,这样的话其实是比修久了的人在这方面鲜活。就是法义一入心,他就能够作的比较猛烈贴进。说放下有时候他真的仔细琢磨一下,什么也带不走什么,马上就能放的比较那个,至少是不纯粹来讲,至少他的额度是比较大的。这是新修行人的难和易,哪里难哪里易。
老修行人的难易,就是用功用的久了以后,就是比较更难以把握了。为什么?就是有些人也不能不说他不用功,也不能不说他没有真实疑情,心念用到功夫深了以后,进入了一种状态。进入这状态,他自己把握不住了,你说他有知有觉有观照吧,这种知觉观照还是生死里边的事。你说他没觉没观照吧,他又落到断灭的空网。到这个地步的时候,就跟穿了一件贴身的汗衫,被汗水湿透一样脱不掉,这是最难的了,修行人。
我们现在就别说了,根本到不了这地步,设想一下,就是用功用的久了,心念到底是该有念,还是完全无念,这时候就立在百尺竿头进不了了。这时候容易出什么问题了,就是稍微有一点小的这种定功会发点智慧。在这样的情况下,稍微领略几个古人的公案,或者放下疑情了,以后不参了,就以为自己大彻大悟了。以后就开始吟诗作偈,就开始称自己是善知识,其实就入了魔的眷属了。特别要小心,这里讲到的这些人就是入到这一地步了。
当然这样的用功人,其实也是有容易的地方。为什么?如果他绵绵密密的到了这个地步了依然如故,只要不要生自我傲慢自满心,中间也不要辍了,继续不要断,绵绵密密中不断的相续不断,微细中更加的微细,自然而然,时节一到,筒底就脱落了。这时候就叫百尺竿头更进步了,十方国土现全身,这就是开悟了。
所以这老用功的和新用功的人,都有难有易,我们都要辨别清楚。这就是讲到的说,卜度出一番自己的道理,还是在生死文字之内,还以为开悟了。这非常危险,这就是弊病。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会导致一个误区是什么呢。你看即处知识位,开导后学。守一门庭。恐人谓非通家。因兹禅讲并宏,欲称宗说兼通。
我们来看这一句,这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到这样的地步了,他又上不去。因为他已经号称是善知识了,要开导后学,要住持寺院。上不去,为什么,他没本事,又下不来,为什么,放不下身段。这样的话只好半推半就,装模作样,来做这些自害害他的事。做住持了领袖了方丈了,那倒有法呀,我想包括我们居士也是这样,有的特别好为人师,以教主自居,天天擅自颁圣旨一样的说佛法。实际上就是为了满足一下他自己当时的那个随着我的欲望,张罗,是一样的道理,人人都会犯这种过失。就害怕别人说自己不是大通家。
大家要知道,什么叫做大通家。这里恐人谓非通家就是要宗通说通。什么意思,就是在宗门下要大彻大悟了以后,在教法上他会说法无碍的。就是知见一开,因为开悟的境界在教下来讲叫大开圆解。大开圆解了,就是你怎么说都说不错了,你的见解圆满了。
这样的人与佛的知见是同一个视野,他说法的话,就是横说竖说歪着说都不会错了,不会误导众生了。但是由于没有这样的功德,他又想坐这样的地位,这个时候就会开始害怕别人说他不是通家,就开始一会禅讲、一会讲法、一会说经。就开始说了,欲称宗说兼通,欲称是开悟了大开圆解的人了。
这样的情况下,大家想想他一定会犯一个毛病,怎么毛病,就是我们说的宗教混滥。这是我们今天讲的课程,就是要点破这一点,就是宗教是怎么混滥的。一开始宗教是一的,机锋转语了以后,宗脱出来了,脱颖而出了。现在宗是宗,教是教,你要分不清楚的时候又来混了,混滥在一起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会导致成一个什么样的情形呢,我们再把下面的论文给大家贴出来。谈宗则古德指归向上之语,竟作释义训文之言。
因为宗门的话,他是没有实法的,他是借方便来敲一下门,你不是为了这块砖。所以他就把这块砖摆弄的,这是个什么砖,来进行分析讲解,应该注意什么,这内涵是什么,总归都是一些修行上的事了。其实宗法他是悟的,不是让你有次第的,去一点点去了解的,不在这个层面,他呢就把他给讲成这样。所以古德指归向上之语,他都作释义训文之言了,去细讲去了,掰开了,揉碎了讲了。
讲教,他又不好好按照佛说的次第讲。讲教则如来修因克果之道,反成表法喻义之说。就又不正经八百的去讲教,不去讲因果次第,不去按着信解行证,不去讲断惑证真,他认为这一切又是用表法来作意了,都是方便说。
这个也是很可怕的。讲教作为表法喻义,表法喻义就是怎么讲呢,要么他说这是一个比喻,要么他说这是佛另有缘由才说的法,就是他给佛来编排的。我就听过呀,我听过一个人说,极乐世界是一个非常善意的慌言,虽然慌言是个善意的,但是我们也不戳破,为什么,因为佛是为了度化众生。这个话说出来,大家想想,就跟那位给别人说,开悟的人不落因果,堕了五百世野狐的功德不是一样吗。你怎么敢说极乐世界是一个善意的慌言呢,娑婆世界这么真切,你在这活的这么滋润,你说极乐世界是一个子虚乌有的,你说可笑不可笑。这就是说成了表法了呀,如来修因克果之道,他说他是表法的。
更有甚者,他说极乐世界都是表法的,你比如说水鸟树林,这是让人生对于山林向往山林的清净,去清修这样的一个情怀。说诸上善人是让人对出家的道场生起向往,去亲近僧人。说西方正在说法,这只不过让大家对于佛法生起好乐,总归就是极乐世界的情形都是假的,只是为了让大家发心,这是表法的。多可怕呀。
那么宗和教你搞不清楚,宗当作教讲,教当作宗会,理论不清,瞒天乱说。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想想必然会发生后面的 以教破宗,以宗破教。盲引盲众,相牵入火。这就是我们说的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呀,都错了。致使后辈不闻古人芳规,徒效其轻佛陵祖排因拨果而已。古人语言,绝未晓了。衲僧本分,何曾梦见。
祖师们说到这都无奈。为什么这里我们讲到的,致使后辈就是害人不浅。我有时候说,到这个年代为什么多去偏弘净土。因为净土在,哪怕说我们没有开悟,它不会害人。因为他信愿资粮就是凡夫不开悟的人,他也能到这个地步。禅门它是一门险道,特别是执理废事的人,本来因果随顺着修善法就很苦。又害怕因果,发心去修善法,不造业很难。结果这么一说,正好,比如说口头吃点肉,说你不要执著,身心不必劳苦,当下就是道。有这样的好事,释迦牟尼佛他为什么当着太子又去出家呢,直接成佛就好了呀,为什么雪山修行,菩提树打坐。为什么让人绕弯路呢,为什么说要带业往生极乐世界呢。就是因为修行很难,不可能不修就悟道。当下一念,你当不起来。
很多时候,我们一听禅宗,痛快淋漓,就才入此门,就轻十方如来,这都是我们一系列弊病才这样。说祖师们都是演戏,因果也是空的,所以才说古人语言,绝未晓了。衲僧本分就是身为出家人,你要见本来面目,心性明白了,明心见性了,梦都梦不见,不要说真的去悟了。
这段就是今天的内容主要是揭示什么,今时弊态,现在的弊病,其实今天说明了宗教混滥的两大原因。是什么呢。一个说着容易,承担的话,透过去是不容易的。因为学习古人,你没有真本事,就是祖师们呵佛骂祖的痛快话,这是药。这个药他是为了治病的,病好了这个药要除了,就不能当作药了,很可能就是毒了。
但是后人去学习,就刚才讲的又去讲,卜度出自己的一番意见来。又去把他讲成训文释义之言。就等于说天天把药当作饭来吃了,用祖师的破胆险峻,大破因果之门。把无意路的法当作实法了。这样的话这就是妄说心性呀,记得住几句现成的话,说因说果,心性。可是问自己的本命元辰,一句话也上不来。所以说梦也没梦见,这是第一个,就是出现混滥。
再一个就是错会,错会什么。我们常说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大家知道不立文字是让我们不执著文字,而不是废弃文字。不立文字同时也是不离文字的,我们依着文字,往进去透,往进去会,来悟嘛。如果你离开文字的话,光教外别传,不立文字,这也是八个字,你能离得开吗,离得开你悟不了理。
所以说不立文字也是文字,我们就是说明要学习经教,明白佛理。不能够盲修瞎练,不能够错会佛义。因为有的人以为参禅就不听教不看经了,以为悟到了宗,就可以圆融无碍的说教了。你有功夫吗,这个功夫是因地积累,苦修积累来的,所以大家想想,这就是当时的丑态弊病,走入误区了。
这是今天我们讲到这段正好就序分讲完了,这部《宗教不宜混滥论》的序分。
其实给大家还要嘱托一下。为什么,就是我们现在又过了这么多年了,你看印光法师圆寂的时候是上个世纪的1940年,他是1860年生人,1940年这已经又过了75年了。大家想想,这75年的斗转星移,我们这个时代又有多大的变化和跨越。我们现在的话,学佛那就是更加的麻烦,如履薄冰一样的小心翼翼,一不小心躺着就中弹了,走偏了。你看现在不管是弘法者住持法道,领众修行者和追随护持外护学佛者,都是要格外的小心,天天要把自己拼命的去调制,要入到道心上来。
特别是我们这个年代,已经真的到了无以复加了,这几年的这种通讯设备,整个这种快节奏的提升。世界越来越节奏快,大家越来越忙乱,整个就是一个成加速度的增长乱相。所以现在,当一个修行的法师是很危险的,这也是告诉大家真是心里话。
今天我看(微信)上面一则虽然是戏论,但是也说尽了我们现在学佛人,不管是领众的和随学的都是不容易的,很危险的。陷阱是很多的,为僧不易,为俗路险。
我们就快结尾了,当作戏论给大家说,他怎么说的呢,说据观察,一个合格的法师现在要具备这样的条件,要会经忏,会念佛,会讲法,会禅修。这来讲的话,当然这是本分的事了。你会一样,你就算可以了,你都会,那确实是全能了。可是问题是这些都会了,你没有心法又能怎样。问题是本分事到也罢了,还得会什么啊?会心理咨询,因为现在人的心理很成问题。还得会土木工程,你建道场什么的,整个建筑材料哪里的质量好,分几等都得清楚,要不然就被忽悠了,被骗了。
还得会水电,会总务,会文秘,会会计,这是从现实过日子住持道场来讲的。再说方便接引信众的话,你还得会琴棋书画,会著书立说,会当演员,会导演,还要能外交,能公关,会风水,武术,打太极,都得会。为什么?因为大家要一起来附庸风雅。还要能够晚睡早起,能受气,受得了忙,能守得住闲,还要会开车,要会哄人。你想想,哎呀,我看着我都笑了。就是这么多里边,就前面的几个,但是都没有讲过得要开悟,要了生死,你看你听起来这是句笑料,好像一个嘲讽一样。可是问题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情景中学佛,好像非常说的到位。
大家想想,这是共业,这就是我们现在人的根器,就是呈现出来这样的。大家还不愿意承认,这就是佛、法和僧乃至四众弟子的悲哀。总归看上去一则戏论,其实是一针见血的。就是出家和在家学佛都不容易,学佛路险,就是陷阱太多了,而且这种陷阱必然我们会落进去一个。
大家想想,在这样的情况下,那我们就不是说盲引众盲了,就是大家管他三七二十一,都直接就入火坑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还能够记得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出世,为什么一辈子讲经说法?达摩祖师为什么要来这里直指人心,让我们明心见性?为什么最后没办法了告诉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都好像忘了,梦都梦不见了,佛弟子的本分事。
所以今天,希望我们做这么一个提醒,大家能常想着做自己的本分事吧。
好,下面请大家一起合掌。
闻法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好,南无阿弥陀佛,感恩诸位,今天就到这里,我们下周再见。
(第六讲)
阿弥陀佛,各位闻思讲堂莲池海会的群友们,我们一起合掌,端身正念。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称)
各位群友,大家晚上吉祥,今天又是一周的中心,周三,我们继续讲到印光法师《宗教不宜混滥论》的第六讲了。在此之前,我们主要把宗,宗并不是宗派的宗,而是禅宗的宗,大家记住这个。它的形成、发展、演绎、演变乃至后来形成的流弊做了一个交代,让我们有一些认知。
从其中我们都有一个对禅宗的宗的一个轮廓的感受。我们常说的禅禅禅,到底禅的背景是什么,它的显现是什么,它的气质是什么,怎样的面貌,基本上我们都有一个感受,有这样一个触摸了。我们还是不能忘掉,禅,它也是宗,也是从佛的一代教法中突出而来的,它并没有离开佛教教法的本身。它和整体教法的关系要如何来厘清,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开始讲的内容。也就是《宗教不宜混滥论》进入正宗分的内容开始了。
首先我们继上一次,把论文给大家贴出来,大家看今将宗教语言意致,略为分别。用冀唯得其益,不受其病也。
开始要讲一下为什么前面有宗了以后,为什么要兴利除弊,它的出发点是什么,就是让受益,不要受病,不要得病。印祖这里讲到说宗与教的语言意致,就是怎么说的,它的用意在哪里,宗教的表达上面。而且这里所谓的分别,可以说是让我们不但能够分得清楚宗和教的之别,还要同时能够把宗和教圆融无碍起来,这才可以说叫做意致吧。所以这里讲的略为分别呢,是希望能够从这两方面,一个是我们能够了解的条理清楚,再一个还能融汇圆融起来。
这里首先它就讲到了何谓宗。何谓教。演说之,宗教皆教。契悟之,宗教皆宗。这个话,可以说是印光法师,真是从真修实证,才能这么简洁明快地就把次第这样分明地点破。你看他讲到首先宗和教的分别,并不是宗和教本身,而是我们把宗和教所拿来把它怎么用,才有了分别。换句话说也就是宗和教的分别,不是由宗和教来分别的,而是由学宗学教的人,怎么用它,来分别的。
所以你看,演说之,就是我们演讲、演绎、讲说,那么宗教皆教。就是用我们的诠释呀、表达,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去理解,分别,领会,有教和授的作用,有学和解的作用,这就是教。
契悟之,宗教皆宗。悟,也就是虽然有语言思维的指引,但是不能够停留在语言思维的这种理解层面,而是要脱离了语言本身的,离开我们的心意识的,去超越现前所得的悟境,这就叫宗。
所以你看真是明眼人,这个思路就完全颠覆了我们常规的认知。我们一般认为的话,禅宗祖师们的语录,禅宗的这些公案,还有留下来的这些津津乐道的典故,让人觉得有点若有所悟,这些我们都把它判别为,通常都认为是宗的内容了。理所当然,三藏十二部教典里面佛祖的这些经,乃至论典,当然就是认为这是教法。很多的常规认知,我们有明显的错误就浑然不知。所以这里印祖才说了,不论祖师的语录或者是佛祖的经论,如果我们从理解的角度,演说的角度呢,都叫做教。这点上是平等的。
反过来再从宗和教的另外一个层面,依着语录去契悟,我们就称之为宗。同样依着教法去契悟,也叫做宗。这是一个大的概念,不能混淆。你依着佛的教理,理解是教,依着祖师语录的公案去理解,还是教,教和宗就在这里分开了。所以你看,就一目了然了,你把宗教用来理解的话,都是 教,用来领悟的话都是宗。
我不知道这么讲大家有没有一个感觉,我们也要一边理解一边领悟一下,什么是理解,什么是领悟。打个比方吧,理解,有时候很多时候就像我们说的看书,书上讲的道理,有时候看书多了就成书呆子了。领悟,就是生活,书描绘的道理其实描绘的全是生活的道理,但是你把它当做书,离开生活去看,那就是只能停留在教的水平。如果你依着书去领悟生活,那就是宗的态度,就这样理解。确实刚才说的理解和领悟,也要我们来理解和领悟。
再打个比方吧,教就好比理解,好比人总是在地上走,这就是我们说教的水平。如果人走着走着,他要飞起来,不能够一直在地上走,他必须腾空一跃飞起来,哎,我们就要知道,就有悟的感觉了。我不知道这样表达,大家能不能够听得明白,适合不适合,总归我讲的这个比喻呢,也要大家看你是去理解,还是去领悟。很有意思,总是在大的原则之下,我们来进行理解和领悟。这是印祖这里首开说,演说之,宗教皆教。契悟之,宗教皆宗。
我们再往下看,下面就要开始讲道理,就是教固有宗,宗亦有教。就是教固然有它宗的部分,宗也有它教的部分,这是相辅相成的。下面的这段话就是开始细细的开始讲宗教之所以然了。
大家来看,教家之宗,即实相妙理三德秘藏,乃宗家之衲僧本分,向上一著也。
从下面的这些话开始,就是极为理论性,所以希望大家有一个善于向上,我们听法也得学会向上一著,就是往这靠。为什么这么说,特别是讲到佛法的理性,心性的层面,实相的层面的时候,它的语境语感是千百年来是极其严格的,不能够泛泛的而谈。因为泛泛而谈形不成约定俗成,理解上的教,我们形不成,理解上的宗,我们就悟不了。
所以一讲到佛法境界的时候,它的用语基本上都是非常坚固。往往我们会误以为这是一种教条,好像这种文言,艰涩,刻板,其实不这样不行。为什么,就是大家约定俗成,由我们真修实证的这些菩萨祖师对于佛法的领悟,悟到境界以后,称性流露出来这样一套表达模式。这个表达模式,就是越凝固越好,而不是越稀释越好越变化多端越好。首先给大家这么交代一下,我们再理解一些教法上的艰涩语汇的时候,大家都有一个态度,就知道应该是这样。
所以你看这里,教家的宗,就是悟实相妙理,三德秘藏,那我们首先就要分门而别论一下教家的宗,什么是实相妙理,如何叫三德秘藏。
首先,所有的佛经论典,包括我们受持的戒律,大家要知道,最终的目标,都是为了我们悟到什么,就像《法华经》里面的,诸佛以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为让众生开示悟入佛知见。什么是佛知见呢,就是佛的视野,佛的所知,佛的现见。只有佛才能悟到究竟圆满的宇宙万法的真实状态,在佛门里面有一个概定的语言表达,就叫做诸法实相。诸,就是统称宇宙所有的万事万物,这样的这些事物就叫诸法。万事万物的真实状态本来面目就叫实相,真实的模样,就这个意思。
当然我们也给它赋予了很多的表达,另外一个名词,比如有时候也叫做诸法空性,包括我们有时候叫真如、法性,佛性、法界、如来藏、不生不灭、中道、毕竟空等等这些,都是形容这个状态这个境界的。而且所有的佛说的一切的大乘经典都是以诸法实相为它的体,也就是为它的根本面貌,就是这样的一个内容,我们先了解一下。
而诸法实相,如果我们把它灵动地理解起来,甚至跟我们每个人关联起来的话,其实就是众生的心性,这个东西。确确实实这个东西,本来是不能说,只能悟,只能够去证,它不关文字的。可是反过来一个高难度在哪里,就是又必须要借助语言文字来表达,而且实相本身也没有离开语言文字本身,所以有时候觉得,不是说难理解,而是确确实实不能理解,只能去领悟。我们就只能够在这刻板教条的,把它框定在这样一个形容境界就可以了。而我们真正的要触摸它,必须去实证实悟,所以称之为实相。一切所有的教法都是让我们去开示悟入诸法实相。
所以首先我们刚才讲到的,就是你要知道什么是实相,在我们的理解层面,我们首先描绘的时候,去领略的时候呢,我们在理论上才有一个,也可以说也得有一个教,然后我们才能契悟实相,也就是去悟宗了,通常是这样表达的。
有三层意思,什么叫做实相。第一个实相无相,也就是说离一切虚幻之相,没有一相没有一法可得,《金刚经》里面说的皆是虚妄,这是第一个层面。大家千万不要以为实相的状态仅此而已,这就是对空的执著了。你看为什么在佛教的经典里面还有这么多有的层面,最典型的就是《地藏经》,最近也在大觉世间讲《地藏经》,你看马上要讲到分身集会品了,就是那么多的地藏王菩萨化现百千万亿国土去度化众生,又在一念间能够收缩成一个形象,说明实相绝不是说离一切虚妄之相,就是什么相都没有,这是错误的。
诸法实相的无相,是指的它空的一个层面,只是指它的一个层面,理上空性的这一层面。它还有事上现象界的层面,这就是第二个叫做实相无不相。具足了恒河沙功德之相,一切相一切法都是实相的,这是又一个层面。可以说,实相无相是一个圆的平体,实相无不相就是个圆的立体,圆球,就是圆球的范畴内没有一点不在圆的平体里边点着的,没有一点不在其中。所以只不过一个是平体的层面,一个是立体的层面,平体是描绘知道它的一个圆的形状,立体层面就知道它的体积,这才叫实相的综合。
所以第三个索性又把它表达起来,叫做实相无相无不相。大家不要理解错了,无不相就是没有一相不是的意思,不是说没有一个不相。就是虽离一切相,但是它可以成就一切法,一切事物可以存在。虽具足这么多的法,但是它的自性是因缘具足,当体空寂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真空和妙有。你说它是空吗,它不是真的有个空,你说它是有吗,它不是定性的有。总归真空不空,妙有非有,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即就是相即不两,重合吻合的意思。我们常说一切法的本来现状,本来无差别的平等体性,不得已,强名把它叫做诸法实相。
所以你看这一段解释把我们也听得更懵了,我告诉你们,这也不出宗和教的范围,刚才的语言你去了解了,它就是教;如果你依着描绘的境界,离开你的心意识去体察去彻悟,那就是宗。在表达上它必然如此,它不断地建立又不断地拆迁,就让我们在这种立和破的进行中,你自己去往进去悟,往出来走。所谓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既要应无所住,还要而生其心,不是不住就可以了,这就叫做实相妙理。
所以印祖这的教家之宗,就是让我们悟到实相妙理,这是其一。其次还有三德秘藏。我们明了一下,为什么说是实相妙理,因为这个道理这个境界,它不是世间的道理。世间的道理就是科学,有语言、有物理、有化学,乃至有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等这一系列,这都是我们所说的世间的理。世间的理是讲不透的,只不过是大家的一种共识。共识的人越多,似乎理就越对。下一次再有更共识的理,或者被大家共识可以把前面的理推翻的共识的时候,那又成了又一个真理了。所以实相妙理是超越人之常情的理,它是摆脱了这种现前我们人的视野的这种境界,所以叫做妙理。
三德为什么叫做秘藏,首先跟大家讲一下,所谓的三德就是我们通常说,一尊佛得到涅槃的功德,也就是成佛了以后,他会有三个功德,一个叫做法身德,这就是为佛的本体,它是以常住的法性为身的。这种法身德,我们理解上一定要超越我们的物质和精神的层面,既要不能够偏向任何一边,又要把它合二为一的来理解,这就是法身法性,以法性为身,可以说宇宙万法的真实状态是佛的状态。
第二个叫做般若德,般若就是智慧的意思。对这一切的真实状态有一个真实不虚的觉知,对所有的法相有一个真实的觉了,就叫般若德。
第三个叫做解脱德,有时候我们读解(xie)脱德,就是远离一切束缚而得的大自在,就像观音菩萨随心所欲度化众生一样。
这是佛的三德秘藏,为什么叫做秘藏呢,就是这些都是我们本来有的德呢,哪怕是一个凡夫,乃至六道轮回中最不济不堪的一个最低级的生命,都有这种本来的德,功用。但是被无明幻象把我们的这种功德就给埋没了,隐而不显了,所以称之为秘藏。
三德秘藏,如果我们经过修行彻底把它给释放出来的时候,这就等于我们每个人都具足法身,般若和解脱德,也就是跟佛的大般涅槃,他的法性,他的智慧和他的大自在,我们是同步的。也就是这个资源我们跟佛是同时具有的,一点也不差,但是我们现在隐而不显,只能叫作秘藏。
所以这里印祖就统归这些诸法实相、三德秘藏,就是从教的层面,所有经教的层面而入到真如实相之理的时候,从这个层面而论,这就跟宗家的宗是一致的。和什么是一致的呢,就是我们常说的衲僧本分向上一著。
大家你看这衲僧本分向上一著是宗家所用的名词,跟刚才我们讲到的佛性,法性,法界等等是一样的道理。但是宗门所用的名词,就是它的教,就不像教下的教那么讲了,它就叫衲僧本分,有时候叫大彻大悟或者本地风光、明心见性、本来面目,就是这么一个称谓。这里叫向上一著,表达为向上一著,为什么这么叫,就等于宗门的这种参悟,它是直接痛快的离开我们的心意识向上参,参到灵光不昧的本性。所以把它称之为向上一著,有个怎么讲这个比喻,就好比我们如同要利用地球的引力而摆脱地球引力一样,就是这么一个使劲方法,所以叫向上一著,这么个巧劲。
这就是这里讲到的教家之宗呢,即实相妙理三德秘藏,乃宗家之衲僧本分向上一著也,这是讲的教家的宗。再推而论之,下面就要讲到教家的教。教家之教,即经论所说文字语言,及法门行相。无不皆诠妙理,皆归秘藏。
我们再把下一段论文给大家贴出来。真是奇怪,不可思议跟大家说一下,你看我刚才刚说了一个,包括我们凡夫乃至生命最低级的这些生命体,都有三德秘藏,刚说话音不落,就飞过来这么一个非常小的一个小蜢,就停在我这手机边上不动,在这停着,它贴在手机边上不动,真有意思,这不可思议。好,我们继续,你看这里讲到教家之教,及经论所说的文字语言,及法门行相,无不皆诠妙理,皆归秘藏。
这个是怎么讲呢,教家下面所有的这些教法,才是我们常规接触的这些,这个经那个经,这个论那个论,就是文字语言,法门行相。这些还都是诠释刚才说的那个实相妙理秘藏。
那我们再了解一下,为什么说经论所说的语言文字,大家都知道我们说的三藏,经、律、论,三藏教典,有时候也会讲到《十二部经》,这些所谓的法门行相,法门嘛就是我们说的所有的修行之法,所入之门,也就是我们行持的一个状态,相状,所以叫做法门行相。
也就是说怎么去理解,怎么行持,归根结底的宗旨都是为了让归于实相妙理的。可是它的布局上面才能够看到非常的庞大,这就是教家的教。为什么我们一说起佛法的博大精深呀,圆融无碍,确确实实它的教理,它的经教和称性发挥的论典太多了,庞大极了。其他的不要说,就说我们中国八个宗派下面,还有小乘的两个宗派,一共有十个宗派,每一个宗派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修体系,有他们对于一些经典的次序的组织说明,有他们自己所走过来的修学之路,这就是法门行相,语言文字。
不要说十个宗派了,光在天台宗下,因为印光法师在这里讲到了,也用过好多天台术语。光天台教下,就是一个宗派下面,它去理解佛的一代教法,就会分五时八教。用五个时间段来前后次第的来划分,用八个教法,也就是八种方法,四种四种的分开,八个教下面来讲到佛度化众生的仪式形态和教法内容。
你比如有时候讲到八教里边说,藏通别圆,藏教,通教,别教,圆教,这就是四个次第的教法内容,就是佛讲的教法内容有一些什么,是小教还是大教,是怎么样的。又讲到佛度化众生的方法,也有顿法,也有渐法,也有秘密法,也有不定法。藏,通,别,圆,顿,渐,秘密,不定,就称之为化法四教和化仪四教,佛度化众生的教法内容和仪式形态。它就这么来判别,具体下面的话就更细了,什么十成观法,什么六即佛等等这些,可能我们没听过,这里面是非常教法极其次第分明,繁步非常多。
再比如还有华严宗的话,他列了五教,小,始,终,顿,圆,乃至十宗,法我俱有宗,法有无我宗等等这些十个宗,就是每一家都有一个对佛的文字语言法门行相的一套体系,那你想每个宗派,每个学派下面都是这样的。你想三藏的这种庞大,可是再怎么庞大,它的目标都是为了让人去悟到诸法实相。
所以无不皆诠妙理,皆归秘藏,它都是为了这样的一个目标而服务的,不会离开这个。所以这就是我们以前蕅益大师说的,三藏十二部经典,都是为现前一念心性,也就是我们秘藏实相做注释的,你看一语就道破了。
好,我们再往下看,教法的教家的教,亦犹宗家之机锋转语,种种作用也,也就是教家所有的庞大的教法体系,其实跟宗门下面演绎出来的这些机锋转语,禅宗公案,表演方式等等这些,它是一样的作用,就是为了同一个目标,功用是一模一样的。
可是下面加了一句,我们要明了,但教则未悟亦令解了,宗则未悟不知所谓为异耳。也就是说,也有不同之处是什么呢,教法的内容的话,就算你没有悟,他也能理解,因为他有理可循,从外至内,从迷到悟,有一个套路方法。但是宗法的话,他没有悟,你就不知所云,你会觉得这是说什么,这就是这句话的意思。
所以总而言之,首先我们也不说宗门了,待会下面再讲,就从教家的,教法的下面来看教的教与宗,很绕口,讲得我也绕住了。就是教家的教与宗,我们一定要有一个认识,学习教法,你看我们以前不是讲过嘛,学习教典,有时候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有时候同修就问我说,他听到两种说法,有时候说学习经,说离经一字,即同魔说,有时候也有人讲说,依文解意,三世佛冤,他说我到底该依着经文学,还是离开经文学,这就是没有明白宗和教的义理。
其实教家之教,就是我们讲的离经一字即同魔说,不能离开经典的诠释,不能瞎说。教家之宗,就是你不能够依文解意,你要依着教来悟宗,所以说依文解意是三世佛冤,这就是教家之宗。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够了解是如此的。
所以我不知道今天晚上的内容,大家再做一个比喻,什么叫做教家之宗,教家之教,和宗家之宗,宗家之教。你比如我们去吃饭,如果我们把吃饭去,当作一个去悟,由此而讲的话,你看我们学教和学宗,都是为了契悟诸法实相,那就等于我们都是为了吃饭。教家也是为了悟诸法实相,宗门也是为了明心见性,都是为了吃饭。
但是,为了吃饭的目标是一样的,可是教家的教和宗家的教就不一样了,怎么个不一样呢?教家的教就如同我们去看菜谱,去点菜一样。进来吃饭到餐厅里面我要看菜谱点菜,我们看见说有什么红烧茄子,一看字,心里就说,啊,见不到红烧茄子,还没端上来没吃到的时候,也能知道什么是红烧茄子,至少概念代表红烧茄子,你就可以点。再一个呢,比如说下一个菜点一个酸辣土豆丝,也有五个字,一说酸辣是一个味道,土豆丝是一个土豆切成的丝,这就是教家虽然没吃到,他也能知道。
宗门的教就不一样了,为什么,宗的教它是随时随地活泼泼地用,比如说他看到红烧茄子的时候呢,他已经吃到了,给别人问的时候,他说两字软的,软的就代表不是硬的,那一样的就跟他悟的人就知道一说软的是红烧茄子,他也吃过。
可是没吃过红烧茄子的人就惨了,为什么,他很可能他一听软的,哎哟,软的?错会了软的是什么意思,沙发吗,这就错了。教家的教的话,看到酸辣土豆丝,一目了然,知道这个意思。宗家呢可能他在讲的时候,他说,哎呀,一条一条的,那就完蛋了,这没吃过土豆丝,没见过酸辣土豆丝的人,一看说一条一条的,难不成是挂面吗,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说教的话,如果没有悟,也能够一点点理解。可是宗门的话,没有悟,就不知所云了,就是这个意思,大家听清楚。但是它总归两者的目标都是为了教家之教也是为了入宗,宗家之教还是为了入宗,就是为了吃饭。讲道理讲不懂了,就要掰开了揉碎了讲,掰开了揉碎了讲还听不懂,就听比喻仔细再悟一悟,看看是否可以明了。
好,我们来再向下看,要讲到宗家之教,宗家之教,即机锋转语,扬拳竖拂,或语或默,种种作用,皆悉就彼来机,指归向上。
这是讲到宗家的教。我们一般你看,刚才讲到了我们一个常规的错误,就是认为定性的教就是教法内容,与宗无关,宗就是顿悟的,教外别传的,不设教法的,这就是常规的错误了。印祖在这里确确实实把宗教的关系辨别的非常明确,教也有宗也有教,宗也有教也有宗。我们还容易常误会的,就好比一个什么误会呢,大家知道有汉传佛法,有藏传佛法,我们一般就误会藏传佛法一定是秘宗,汉传佛法就是代表显宗,而实际上这也是一个错误的知见。
实际上汉传里面也有显宗、秘宗,藏传里面也有显宗、秘宗,只不过在特色上汉传以显为主,藏传以秘为主。所以就好比我们说,一说教就是教法了,它不会有悟的层面。一说宗呢就只讲公案禅机就悟,好像它没有教的手段一样。
所以我们首先就要有一个,这里开始引出一个认知,宗的教是什么教呢,你看宗家的教就是机锋转语,这样来讲的话,其实我们看宗家的教要比教家的教要广义的多。为什么这么说,也就是它们能够把佛法生活化,现场化,灵动化,给全体的显现出来。但是教家的教法,它是要代表官方语言,要正本清源,要一直流传,住持正法脉。所以它基本上不具备时代性,你看千百年来,经书就是这个内容,不可以改。
但是宗的话,它不仅具有时代性,甚至有随时性,随意性。所以你看这里讲到,机锋转语,这就是语言。扬拳竖拂,这就是行为。还有有时候你说话也行,或者不说话也行,这就是方法。这都属于宗门的教化范围,它是这么来教的。
总归这里讲到所有的作用,就是就彼来机,指归向上。什么意思,叫 就彼来机呢,就是看着来的人他的悟道的可能性,他的悟道的可能性就是说,正有此机会出现的时候,也就是一方面他有福德积累的够了,宿世的修学善法,积累的福报够了,出世的福报够了。另一个方面他的因缘也成熟了,该这个时候一点他就熟了,开悟了,机缘到了。
第三个方面就是他的用功的这种执持力不断了,始终在往道上会的时候,就可以说就彼来机了,这个人机会来了,他要开悟了。所以乘机一点,指归向上就是让他彻悟本来面目。这就是宗家的所有教法的一个统称,就是它的目的服务性,就是为了这个。就着来机,一下子把他点破,让他开悟。
我们要说一下,关于宗门的教学方法太灵活了,这里传老在他注释《不宜混滥论》时候,一家一家的点出来。当然了,有些我们很难理解,我可以这样挑一点给大家说一说吧。就是为什么说它灵活到无所不能的地步,它在久而久之这样的长期总结中,也慢慢形成了家风。
大家都知道禅宗有五个宗派,一花开五叶,什么云门宗,上次讲了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和法眼宗。这五家都有这些善知识,就是一代的宗师、开悟的祖师去接引行人,他们让行人去明心见性的手段方法,会形成一种特色,这就是各自随着他们所接引的不同,形成的家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宗风,或者道场丛林里面都说,这里有家风。
比如刚才讲到的就彼来机吧,有一个沩仰宗,沩仰宗所创立的是来源于两个祖师爷,沩也属于一个山头,叫沩山灵佑禅师在湖南。仰是属于仰山慧寂禅师在江西。他们两个的教学特点,就是形成了宗派,他们两个为头的。后来形成的教学风格就特别贴切就彼来机,指归向上。
就是随时随地的接引接引,设身处地的让你上般若船。所以后来的古德评价他们的接引方法就是到了什么地步了,父慈子孝,上令下从,也就是师父接引,徒弟来问等等这些就是一唱一和,就是一定能把你引上道。
它里面讲到说尔欲捧饭我便与羹,你看,你想捧着饭吃呢,我就给你打汤了,就这么随顺你来接引。尔欲渡江我便撑船,你想渡江我就来撑船,这就是就彼来机。总归说,举言即用,就是随时随地有因缘就可以起用,望机得体,最后让他入道。这就是印祖这里讲到的,跟这个是完全一致的。
还有另一个著名的宗派,就是我们河北正定有一个叫临济寺,这里离北京很近了,不知道大家去过没有。那里临济禅师的塔现在还在那儿,临济寺。临济宗基本上后来把五个宗派都给盖过了,他的家风是非常的丰富多彩。
你比如他的家风就是有时候,这里讲到的说扬拳,印祖这里讲到扬拳竖拂,就是拿起拳头来要打你,用拂尘来做个动作。临济宗就有时候就是大挥老拳,就真的扬起拳头要揍或者大喝一声,就像晴天霹雳一样,把你的心意识给你裁断,就让你开悟,这种家风。
他们形容的是金刚王宝剑,一刀挥尽,一切情解。有时候又形容像踞地狮子,就是一喊一声的话,其他一听都闻风丧胆了,这个倒确实是狮子的声音有这样的威力。临济义玄禅师,还有他们旗下后来的黄檗希运禅师都是这种风格,手段非常的。
所以临济宗的这种,给大家讲讲,多个知识吧。临济宗的这种接引呢,它是可以说看人之下菜的。如果说中下根人来了,他怎么表示呢,给你说法的时候,就是夺境不夺法。什么叫夺境不夺法呢,境就是境界的境,法就是佛法的法。
这就是中下根的人来了以后呢,他就是破你的执着,破对外界的,可以这么理解,破的外界的执着,但是对佛法的执着,他还没提到破的层面。但是再有根器好的,比如说中上根的人来了,他就什么呢,夺境夺法不夺人了。
夺是夺取的夺,就是破斥你的执着的意思。外在的境界也破斥了,对于佛法的执着也破斥了,但是能悟道的人的执着,暂时停留着,因为他只属于中上根的人。如果是上上根人来的话,他就是人境俱夺,就是能悟道的人和所攀揽的境,他都给你夺了,没有人,没有我,没有境,这属于上上根的人来了。
还有一个叫做出格的人来了,出格的人来了的话,很可能就是一念悟了,或者悟境到了一定的地步的时候。他怎么会,人境俱不夺,他什么也不破了,不破不立,本来如此必定如此,一切现成嘛。《楞严经》里讲到的首楞严大定嘛,这叫出格的人来了。所以你看它的教学方法,有这么一个四个次第,就相当于我们中观派下不是有四重二谛一样,都是教理。
还有一个叫做云门宗,云门宗属于天子气派,我们常说云门天子云门天子,它的风格就是马上决断众流,不容你拟意,就是一点的思路都不给你,没有凡没有圣,情解不通,你要用情见、义理来理解的话,通不了。不是上上根的人入不了云门法,所以叫云门天子。它常有说云门三句,就是函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浪,就这三句组合就是云门的家法。
你看为什么,截断众流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泯一切法,一切法都不立。函盖乾坤,就是一切法都立嘛。跟刚才讲到的截断众流就是实相无相,函盖乾坤就是实相无不相。 还有一个随波逐浪就是正好走中道,我也不偏左我不偏右,怎么都行,所以叫随波逐浪,实相呢无相无不相。
所以你看,虽然祖师们的家风是如此的突出,风格清晰,气质出众,但是他一点都没有违背教法下面所说的真如实相。它永远都是一致的,佛法就是一滴狮子乳,就是为了入佛知见。
但是教下的教和宗,和宗下的教和宗,在教上面来讲,宗上面是一致的,教上面就有差别。宗门下的教,它是这样来说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就彼来机,指归向上。我们在认知这些机锋转语,扬拳竖拂,或说话或不说话的这些作用的时候,你就不敢认错了。
后面你看,印祖就在这里说了,说什么呢,是转语等,乃标向上。真月之指。非转语等,即是向上真月,这就跟我们说了,说这些用处,都是为了让我们明心见性的。
不管说话不说话,还是打人,还是甩拂尘,还是说一些怪话禅机,它都是为了体现一个作用。就是什么,它是标的向上真月的指,你要随着指,见那个月。如果你把教的指,当作了月,那就错了。也就是如果你把宗门下的这些教,当做了宗,本身就错了。就是认指为月了,而不是以指望月,见月了。
所以这样的情况下,他就会出现误区嘛。什么误区呢,就是把指月的指,认做了月亮。为什么你看到这里开始呢,后世随着禅宗的流传,后世开始入禅呢,多是受不到利益而转为害了。他们都不去望指见月了,而是咬着指月的指,认为是真月不放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够见到真月。只有能够真正的依指观月,见到真月之下,亲见到真月了,这才是宗家的宗。
但是现在呢,不能够了。而现人是以什么情况为多呢,印祖这里也无奈的讲到了今人以机锋转语为宗,不求契悟,唯学会透。是认指为月,不复知有真月矣。惜哉。就是现在的人呀,他不知道机锋转语这些,它是悟宗的一个方便,他们就把方便、手段当作目标了,而把真正的目标不去契悟了,只在这会透。什么叫做会透,我跟大家讲,包括现在听,也谁都免不了。就是你这种聪明伶俐,投机取巧的把语录公案琢磨一番,分解一番,自己的意,会祖师的意,以为它就是这么回事了,这就是自己以为还真是就悟了,悟道了一样。这样的话,慢慢的就没有真正的能够悟道了,就见不到真月亮了。
后来你看,传老在这里也列出来了,当时有大德们造的论点,说宗门下存在了十种流弊,慢慢就开始了。
首先第一个麻烦就是自己的心地未明,妄为人师。因为你想,如果严格的讲,禅宗的传法,你要为人师的话,你必须是开悟,最基本的你得开悟。你没有开悟,你怎么当禅师,所以为什么一定要修净土学不了禅,没办法,几个人能开悟?开悟了那了不得了呀,谁这会儿真正要说开悟了,真得是绝对的大祖师了。
而且开悟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上次不是给大家讲了,这台下十年的功夫,那确实是。有一个赵州的禅师,这都八十岁了,还出去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有香林禅师,那时候四十年才达成一片,你想想,四十年都去用功了。没经过这么一番寒彻骨,你怎么去本来面目见梅花扑鼻香。
后来的人就是投机取巧,他不想经那个寒彻骨,就那儿投机,想现成就以为扑鼻香了,就开始自害害人、误人了。所以这样的话,就会认指为月,不复知有真月也,印祖在这里最后两个字惜哉,太可悲,可惜了。
所以我们今天讲讲这些,下面想裁一段虚云长老的开示,给大家说说关于禅宗。真正的禅法,确实是又高妙又极其得稀松平常普通,只不过就是一个绵绵密密的功夫,所以虚云长老这里讲到,所以大丈夫直截了当,深知古往今来事事物物都是梦幻泡影,无有自性。
这样的话,人法顿空,万缘俱息,一念万年,直至无生。就是首先你要生死心切,看破放下,出离心足,这样的话,念念用功的话,不会不开悟的。 而且讲到,旁人看他穿衣吃饭,行住坐卧,一如常人一样,殊不知他安坐在自己的清净太平江里享受无尽宝藏。这就是宗门下悟了的人,是这样的。无心无为,自由自在,动静如如,冷暖只有他自己知道。
这个时候真正悟到境界,参到地步的时候,他说不管三界六道的人天鬼神都窥不破他。诸佛菩萨来了都拿他没办法,为什么,诸佛菩萨就是这样的,要的就是这个效果,那到这个地步了,虚云老和尚说,还有什么修行不修行呢。还需要去提倡?还需要去演绎?还需要去装神弄鬼吗?本来如此必定如此,就是这个样子的。
所以真正的禅法,就是要你去用功,要真参实修。那我们因为讲《宗教不宜混滥论》最后不是要汇到净土嘛,其实念佛人同样也是如此了,只要我们说唯极乐是土,一心一意地求生,暗暗地发愿。每天都把愿力铆足一把劲,悄悄地忆佛念佛,越经历的事多,越对世间的心冷,越觉得投入的重了,才知道哎呀轮回太苦,出离心往出来反跳跃,只有说仰仗弥陀,这辈子顺势念佛求生。那你说还讲什么信和不信呢,有什么信不信的,就是这样,一定要这样,还要再说信么?所以请大家多闻思,特别是要在思想上反观,琢磨琢磨,是不是这么回事,多多用功。这是我们今天的内容。
好,今天就到这里,请大家合掌。
闻法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好,南无阿弥陀佛,下次再见,诸位吉祥。
(第七讲)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同修请大家合掌,端身正念。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称)
好,阿弥陀佛。请大家发心来听闻佛法,得真实功德利益。
好,请放掌。好,各位闻思讲堂的道友们,大家晚上吉祥。今天又是一个快乐的周三,我们一起来听闻稀有难得的佛法,希望愿以此功德与诸位同生西方净土中。
那么今天是我们《宗教不宜混滥论》的第七讲了。在上一讲第六讲的时候我们已经把宗教的定义和宗教的教理做了一个交待。什么是宗,什么是教。今天开始我们要讲一下宗、教所被的根机有什么不同。也就是说什么样的人可以学宗,什么样的人可以从教得到利益。这才是印光法师造这部论典,主要要说的一个点。因为宗教不宜混滥,其中混滥的一个内容就是由于不契机而导致的。理是好理,是醍醐是妙法,但是如果不契机,吃了以后反成毒药。所以你看,印祖就宗与教所被的根机在这里进行了一个比喻性的说明。这个比喻特别特别好,我记得在其他地方讲其他经论的时候常加引用,确实是精辟极了。
下面我们先把这一段论文给大家贴出来:又教则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犹如圣帝明诏,万国钦崇。智愚贤否,皆令晓了,皆须遵行。有一不遵者,则处以极刑。佛教有一不遵者,则堕于恶道。
这是这一段,那么这里就是进一步来讲,佛讲的一切语言文字教法次第,不管你是利根还是钝根,就是不管我们的智慧差别、善根深浅,都可以从中得到属于自己程度的领会。所以才这么说三根普被,利钝全收。这里的三根就是我们常说的根器、根机,一般我们走到哪里都会说,你是上根器还是中等的,还是下根器。在此之前我们跟大家讲《地藏经》的时候也讲的非常清楚。你看里边讲到:或有利根,闻即信受这是利根,或有暗钝,久化方归,这是钝根。 此前我们讲的成佛之道也是一样,五乘共法、三乘共法、乃至大乘不共法,都是根据根机不同而划分的别类。所以说根器上来讲,听闻佛法,怎么去讲,让他怎么接受,要观机逗教,是很重要,成败在此一举的。
那么如果单从教法来讲的话,他就犹如一个大王路,就是谁都可以走,人人都在上面行。反正总归是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自己的根机来得解。这个内容其实在《法华经》药草喻品里边讲的非常明确。他讲到佛是诸法之王,所有说的法都是真实不虚的,而且说的一切法都能以智慧方便而演说。所以他就能知道,原话是:如来观知一切诸法之所归趣,亦知一切众生深心所行。也就是说佛能知道一切法的来龙去脉和众生的心理状态,他都一目了然。
所以佛在讲法的时候,就好比说是一云所雨,就是一片云彩下的雨。小根机就等于小树小叶子一样,中根机就好像中等的树中叶子一样,大根机就比喻大树大叶子一样,这些树随你自己的大小,就跟根器的上中下一样而各有所受,称其种性而得生长。看你是人天种性光修点善法,还是小乘种性光自己解脱,还是大乘根性可以自他皆利。总归这些法,由他的根性而来领略,而来修行受益。这是教则三根普被。
确确实实是这样的,我们讲一个教法上的知识,我们就知道这教的分别。因为每一个祖师说明佛陀教法的宗派,他都有一套独属于自己诠释的体系。
你比如说,华严宗他是怎样判别释迦牟尼佛讲的一代教法,他判别了五种教法,都是释迦牟尼佛对根机不同的人而说的,我们通常叫做:小、始、终、顿、圆。小教,大小的小,就是我们常说的三藏教法,有时候我们说通称为小乘,也可以这么讲。那么还有一个,始教是开始的始,还有一个终教就是终结的终。这都是从大乘始教和大乘终教而言。大乘始教就不是光讲小乘法了,他是讲大乘的空性,不共小乘的毕竟空性,但是他还讲的不够透彻,他不讲中道的妙理。一直到大乘终教的时候,到了终极究竟圆满的时候,才开始讲到中道第一义谛,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就是更为究竟了。这就是大乘的终教,终就是终极目标的意思。
第四个叫做顿教。顿教里边的内容呢,就是不讲现象,只讲本质。也就是我们佛法里说的,不讲相,只说性。虚妄相的相,空性的性。只讲性,不说相。这就是其实我们常说的只说宗,不讲教。
那么最后一个圆教,他具足了前面四种教法,就是圆满周遍之法,究竟圆满的法叫做圆教。
所以大家来看,小、始、终、顿、圆,这五种教法,其实就给各种根性,所展示出来一个接受的渠道吧,我们这么讲。所以说各种根性都在里面可以得到他所需要的利益。这就是教。
从中大家发现了没有,你看,小教或者大乘始教终教和圆教来讲,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教则三根普被。但是里边还有一个顿教其实就是讲的宗,所以从这一点理解的话,我们要明确,怎么说,就是教的这个广度呢,他是把宗给收进去的。你看这里三根普被就是不但可以摄化被教所摄受的根机,连同宗的根机也是在教中所具有的。这样才能称之为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嘛,这就是教的作用。
那我们在这里看到,印祖说教的作用如同什么呢。就是如同圣帝明诏,万国钦崇,就是等于说就是一个大的联邦国主,这样一个,然后他可以昭告天下,明明白白的告诉天下佛法,就跟圣旨一样的。那么大家必须都来遵守,都来钦崇。不管你是有智慧还是愚痴,是善还是不善,都让你明白知道,就好像制定出来的国家法律一样的。大家都要遵守法律,这个法规、法律大家都要知道。那么这里我们要知道,所谓昭告天下的圣旨,也就是这里讲到的佛法。
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要明白,就是佛法之法啊,他是属于佛陀或者众生或者宇宙乃至整个规律的真实根本之法。这个法客观到什么程度,就是佛出不出世或者说还是不说,有没有弘扬,大家信不信仰,他就是这样的法。只不过佛陀完全彻见,了解了以后把它说出来、总结出来。那么这是真实之法,宇宙万法的总规律。如果我们知道了以后,依着这个规律而行,那就等于说我们被这个佛法给摄进去了。如果我们不遵守这个规律,大家记住这里跟世间法不一样的,就是佛法确实不是法律,它是真实状态。但是法律是为了维护国家大家共同遵守的一个共识。可是法律不立法的话,大家没有法律。佛法的话不管你信不信,佛说不说,他这个因果轮回都是真实不虚的。所以这里才讲到,如果你不依之而行,比如你造十恶业,那必然你就堕三途。就是这里说:有一不遵者,则处以极刑,佛教有一不遵者,则堕于恶道。就是这个道理。
再进一步来讲,既然是圣帝明诏,这个教法里边怎么具体的次第内容,我们怎么来了解。总而言之,我不知道大家都学过没有,其实所有这些圣旨里边的内容就是三十七道品。你依之而行,就叫皆须遵行。
三十七道品,今天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不能在这里细讲。总归我们学修的内容不能离开三十七道品。就是四念处,四如意足,四正勤,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和八圣道分。最后一个八正道,也就是我们说的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念、正精进和正定。都是往这汇,往这里修的,这就叫做大家都去遵守这个,来这么修。这就是圣旨里边所有内容来昭告天下大家要这么做。
当然,如果我们随着一代教法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的话,无非就是总结为苦、集、灭、道。这里传老也就着这个这么讲出来的。就是一代教法主要是依着这个苦、集、灭、道的脉络来讲的。那如果我们稍微对佛法知识有一点了解的话,就觉得会纳闷儿,因为苦、集、灭、道这叫四圣谛。那么这个法门其实是我们通常来讲,是独属于声闻乘来修的,也就阿罗汉来修的。他知道有苦的生起,苦怎么来的,由于我们集积了过去的一些业力、恶业才有苦的果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向往着解脱寂灭。然后修佛法之八正道,或者三十七道品,刚才我们讲的。通称为知苦、断集、慕灭、修道。
这里为什么说本来小乘主打的一个修行次第,怎么放到整个佛法的大背景下呢。比如说,大乘佛法的话他是修的是六度万行,乃至成佛的话,他是毕竟空性证到整个如来藏性,四智三身都现前的时候,这跟小乘好像关系不大。其实不是的,整个佛法不管大小乘,我们就说佛法来讲离不开苦、集、灭、道。
你比如说我们就着苦、集、灭、道四个方面,咱们进行一个大小乘的比喻,通常我们依照着小乘法来讲什么是苦,就是苦的果报。过去造了恶业这辈子苦报现形了,生老病死等等这些,我们都感受着是苦。
如果从大乘的角度,你看《心经》里面讲到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那么放在大乘法他也是有苦的,他的苦不是说感来的苦果,他是只要有分别就会苦。但凡起了一念分别,就是苦的。起心动念就是苦的,这也是苦。那么小乘集的话,因为我们造了十恶业所以集聚的感得这个苦报。那么大乘法比如《心经》的这个高度什么叫造业,只要我们着相就叫造业。这就是集。那小乘法讲的话一定是舍生死得涅槃、得寂灭,这就叫灭,已经进入寂灭的状态了。大乘法来讲的话不生不灭,这就叫灭,以此为灭。无住大涅槃,不生不灭就叫灭。
小乘法来讲的话依照三十七道品这样修,那么大乘法来讲的话,顿见一念法性。也就是我们说的,也可以理解为观自在菩萨之观,照见五蕴皆空之照。直接用大乘的毕竟空性,当体即空,一心三观来这么修,这就叫道。
虽然是大小乘之别,可是苦、集、灭、道的脉络永远是佛法的主题。这就是教则三根普被,不管你是小根也罢大根也罢,你不能逃脱苦、集、灭、道的范畴。所以说皆令晓了,皆须遵行,如果世间法里边造了恶业就堕三途,出世间法不依着苦、集、灭、道,那出不去。就是这样来修的。
特别是佛教的修学之道,从教下来讲当然我们还有自力修他力修,这都是教,自力呢自己断惑证真,他力呢带业往生极乐世界那就更好了。总归就是根机都在这里边,任何机都能得到自己相应的教。更别说因果轮回如果不依之而行的话,你不遵循,就反其道而行堕于恶道,还是自作自受,没有依教奉行。这是这一段讲的内容。但是大家一定要随喜赞叹这个比喻太精辟了,犹如圣帝明诏,万国钦崇。智愚贤否,皆令晓了,皆须遵行。有一不遵者,则处以极刑。佛教有一不遵者,则堕于恶道。是一样的道理。
下面我们再来看怎么讲宗,大家看宗则独被上根,不摄中下。犹如将军密令,营内方知,营外之人,任凭智同生知,亦莫能晓。以此之故,方能全军灭贼,天下太平。军令一泄,三军倾覆。祖印一泄,五宗丧亡。
这就讲到了宗和教的不同在哪里,所被的根机不一样。宗的修法则独被上根才能够接引,不能够接引中下根的人。所以你看为什么宗门里讲到说这个,唯入室人才可以成为宗门才将。也难怪释迦牟尼佛当年在灵鹫山捏花微笑的时候,讲宗的时候,百万人天只有迦叶一个人才会心一笑。
所以从这点来讲的话,教和宗对于根机的要求是不同的。宗锁定的是什么,可以说某种意义上来讲是高端的,是精英的。那么教呢,他是开放的普遍的。所以这里打这个比方,就是更加的跟上面这个可以说是非常的吻合了,特别匹配,就是宗如同将军的密令,也就是打仗的时候先设的这个口诀,这个暗号,这是只能让少数的操控者才能懂。虽然这些语言,就是我们在此之前讲的这些机锋转语,听着好像完全不着调。但是如果被对方知道了他的内涵,就有可能混进来来攻打我方,乃至被敌人消灭。
为什么这么说,你看说营内方知只有少部分人操纵,开悟的人,营外之人,任凭智同生知就是说你没有开悟的人凭你天生再怎么聪明,哪怕说生下来就很有智慧。通常我们说极其聪明,神童,就这一类人也不能知道。因为他是言外之意,所以说如果没有真正开悟的人,你喜欢摆弄个禅机,学习祖师的手段你没有祖师的心法,滥竽充数,有时候还冒充上人。所以这里说,没有开悟就如同敌人混进我方的军营帐内里边来了。这样的话呢就会坏乱佛法的眼藏,断自己和人家的慧命。
所以这里才叫做军令一泄,三军倾覆,祖印一泄,五宗丧亡,说实话就是不能说的。所以说,那么从这点来讲,你看这里打了个比方将军密令,就是你不能让别人知道,别人知道了就搅局,整个法脉就乱掉了。 而且就等于说滥竽充数,鱼龙混杂,鱼目混珠了。
大家都看过《智取威虎山》,不是有两句对暗号来的么,那个杨子荣对坐山雕,一个说天王盖地虎,一个说宝塔镇河妖,冷冰冰的来这么两句,要是不懂这个意思的人,你听着你怎么办,你不能够知道。他没有意思,他只要说明我们是自己人就好了。如果你不是自己人那就等于你是混进来的,果不其然他就整个把这个土匪窝给搅了,这是这个意思。
所以这里说军令不能泄,祖印不能亡。对于宗的学习程序,后面印祖就开始开示了,既然宗和教要求的根机不一样,那么就宗门来讲,他也是有一套必须的、必由的学习程序的,不能够乱来。是怎么样的呢,再给大家贴出来,继续往下讲,大家来看未悟以前,只许参究话头,不准翻阅禅书。诚恐错会祖意,则以迷为悟,以假乱真,即名为泄,我们来看,这就是开始要讲到禅宗住持禅法的相关利害,怎么带领一个上上根器的人进入修禅的正轨渠道。
首先在没有开悟之前是一套,开悟之后又是一套。你看大悟之后,必须广阅祖录,决择见地,则差别智开,药忌明了。
我们首先来看没有开悟之前,没有开悟之前,禅门的修持就让你抱紧一句话头,认认真真、老老实实的去参。因为在此之前的内容中已经给大家交代过了,就是说禅宗的修学方法一定是让你苦参密究,就是一个话头,话之前念,念佛是谁,这一念未生之前的空白点,咬着他盯着他,相续在那里不断,这就叫做参。当然不管你用个什么话头,都行,或者说未生前的面目,或者说拖死尸的是谁,等等这些都一样。总归虽然你起的疑情不一样,但开的悟一定是一样的,只管去参。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下一个死功夫,一定能够见个分晓的。
所以讲到这里,确实大家都是修行人,我们用功的时候啊,有时候有些违缘有些业障,或者懈怠烦恼,甚至有时候说,哎呀我修不了福德不够啊。跟大家讲,并不是我们到不了那个境界。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个境界是本来具有的呀。本来面目怎么会到不了?人人能够得到为什么会到不了呢?我们之所以到不了,并不是没有这个境界,而是说业障深福报浅,体现在哪里?体现在我们想到,还是不想到。能不能在一直走、一直用功的上面,来体现我们是业障深还是业障浅,福德大还是福德小。看你是不是能够不断进取,这才叫福报。不是说好像那个境界很高我到不了,得有福报,人人都有的。
所以大家都是修行人,不妨在这里反省一下是否如此。这里传老在讲的时候他还讲出一个典故,就是黄檗希运禅师他有一段开示,他讲到劝你兄弟家,就是奉劝法门兄弟们,趁你健康的时候讨个分晓,赶紧去把这个大事因缘,把这个悟给开了。意思说这个机关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就是因为我们不肯下死心做功夫,偷心死不尽,他原话就是说只管道难了又难,就是你只说这个太难了,现在人开悟,不是这样的。虽然我们也常这样说,现在人哪里去参究开悟。就是福报浅,体现在不想参,不是参不透彻,不愿意参。所以他就讲到如果你是一个大丈夫,是一个立志修行的大丈夫啊,他说你只管看看公案。
比如他举的例子是,当时赵州禅师说,狗子有没有佛性,说你只要看这个无字,这个无字从哪儿来的。无字来之前,他说只要你昼参、夜参,就是白天晚上,行、住、坐、卧,着衣吃饭,穿衣服的时候,吃饭的时候,乃至上厕所尿尿拉屎的时候,这两句话非常精彩,你看人家怎么说的,心心相顾就是始终照顾的顾,猛着精彩,日久岁深,打成一片,忽然心华顿发,悟佛祖之机,你看这读起来,倒是挺畅快淋漓的。但是我们就是下不了这个死功夫,念佛也一样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是只许参究话头,认认真真的去参。确实古来大德在让大家去参的时候呢,真的也是想方设法,步步为营,手把手的教。像来果老和尚有一段开示,为什么我们这里老是参考虚云长老、来果老和尚的开示呢,就是离我们比较近,大家听了以后不管我们是念佛人,也可以用他的心性进行。
他说,从生至熟,就是参话头一开始你不会,生搬硬套没有感觉,怎么参的熟,就是这个力、心力会能够用。这也是参刚开始的时候不习惯,偶尔把这个心提的时候呢还找不着感觉,不得劲,久而久之再再的加工,也就是久而久之,渐入佳境就说参就参了。就跟我们念佛一样,一开始老是去妄,刚念了三句就能妄三十分钟三个钟头,这就生的。慢慢你老念,不能念就要念,不想念让他念。这样的话就会渐入佳境,说参就参,说念就念,这就叫熟了。
所以参禅跟念佛做功夫是一样的。熟了以后就把全身心放在这个话头上了,绝不可以说早上起来的时候很精进,下午就懈怠了,或者一天很精进,有十天就懈怠了,我们要追顶,就是要密密绵绵的。禅师的开悟,就是宁死不离此法,由此决志,是这样来用功。刚开的时候可能我们一举话头,无从下手,但是如果能把这个法,就是参究的这个心、这个劲呢,纵死也不离,就是我不撂着他,通身通心尽力的把他投入进去。
甚至你看禅师讲到说:只知法在,不知有心。大家仔细悟这八个字。只知法在,不知有心。如果这样的话,久而久之不但法熟了,心也熟了。这样才叫做,未悟以前,只许参究话头就这么来用功的。不要去先看禅书。为什么不让你先看禅书。对了首先在这里先要给大家提一点,就是说不是不让看经教了,不要搞错说完全不让看,三藏十二部也不看了。是不让看禅书,禅书里面因为描绘的都是祖师们的公案,或者问答时候的机锋转语。所以不要去看,为什么?因为诚恐错会祖意,则以迷为悟,以假乱真,即名为泄,其害甚大。
就是说,首先不让我们看禅宗公案语录的话,是等于说给我们吃保健药一样的,防止出现问题。先不管你用的什么你去参,如果你这会去看禅书的话,就等于妨碍我们正参,本来是忘我之法啊,往往就用来做增我知见了,这肯定不行的。所以大家看到这里有两个弊病,一个是以迷为悟,另外一个是以假乱真。
说实在的,以迷为悟在某种意义上讲尚可原谅。这是什么情形,就是他自己不知道,他以为他开悟了。你看在《大妄语律典》里面也是说,大妄语就是不能说我是开悟了或者说我是菩萨,明心见性了、证到空性了。就是不能说我得上人法。但是还有一条不犯的是什么,除增上慢者,增上慢就是他自己贡高我慢,以为自己开悟了,不知道,不是故意骗别人说我开悟了。他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开悟,他没有开以为自己开了,其实没有开。我也遇到这样的人,情有可原,自以为悟,这叫做以迷为悟。
其次以假乱真,这个就麻烦了。当然就是心怀不轨,故意的装开悟,这就更加的可恶了,也很可怕。因为这就彻底忘却了宗教原则,把如来法作为世间的利益来贩卖了。所以大妄语这个就是无间之罪了,其害甚大,所以这里讲到说其害甚大。
通常,禅门里出现的弊病就是错会祖意,或者说以假乱真,以迷为悟。当然刚才讲到错会祖意,因为祖师的这些话是从心性中流淌出来的,我们用意识去领会,那不错才怪。还有一些毛病就是参久的或者不会参的、参禅的禅和子,还有一个毛病就是妄自穿凿,凿就是拿着东西砍的意思。自己以为,在那判定一番,不好好用功,在外边的言语上打转。
比如让他参念佛是谁的时候,他给你去解释了说,念佛是谁,念就是心,佛就是觉,是就是我,谁呢不要去问谁了,他就这么来参了。或者看到禅堂里面,钟下面是直的,下面有一个香板挂下来是横的,他就说这叫横遍十方,竖穷三际,等等这些都属于穿凿。那么真正让他心地上去参究的话,他就一会烦一会闷,身体累了,这那的,懒人屎尿多,毛病就出来了。这叫妄自穿凿。
还有一种容易出的,错会祖意的,就是妄自承担。这一类的人就是说他还有点利益了,这种行人的功夫呢他感觉身心很自在,非常快乐就居住在这个快乐上了。以为我这个是对的,就跟上面讲到的以迷为悟一样。而且久而久之住在这个自以为是的法喜中的话,慢慢的这种知见、妄想心魔就着了。开始说一些过分的话了,说什么,尽大地是他着眼,满虚空不够他一拳。甚至说佛的手和他的手是一个经脉。狗的脸跟他的脸是一块肉。等等这些开悟的话就开始模拟的说了。其实没有,还没有到头,他自以为身心自在,就不知道惭愧了。这都属于妄自承担的这些,都在以迷为悟,以假乱真之列。
这样的话,肯定是把祖印给泄了。前面讲到五宗丧亡了。所以说他的害处是非常之大的。除非是一心参到瓜熟蒂落、心花怒放以后,这样怎么办,就开始广阅祖录,这就是必须,也就是说你已经到了妙高峰顶,大彻大悟以后,就不能够偷懒了,必须广阅祖录,决择见地,则差别智开,药忌明了。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要开始去参考了,决择见地,则差别智开就好像现在我们说的去采风一样,去学习经验,那么祖师们这些无意味语,在当时他是起什么用。来的人的根机是什么型的,那么根机相应他们是怎么出彩的。增加见识,在禅宗公案里边领略,来的什么样的机,他们怎么对待的。而且看得越多,悟的更饱满,这就叫差别智开了。某种意义上我们就可以认为说见多识广了。那么以后遇到问题他即刻就知道怎么处理。
这个药忌明了是什么意思呢?那等于说有的学人,他就像佛一样,他就有技术,他知道怎么去下药。忌,忌讳么,怎么去免除这个副作用。总归就是说,抉择见地,差别智开以后,具足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是说活了。这就是真善知识了。
纵然如此地步,大家要知道,大彻大悟他是理上顿悟,理上圆满了,事上的修行还没圆满。大家不要以为开悟了以后即刻就了生死了。那么佛菩萨的六度万行他们都是没开悟的时候修的么,为什么多此一举呢,比如说,知道应当是这样了,但是还做不到这样。在这样的情况下还得历缘对境真正去练心。乃至最后解行相应,你看这里讲的第三个层面,虽然你广阅祖录,决择见地,则差别智开,药忌明了。进一步还有啊,但是,尚须历缘锻炼,必使行解相应,方可出世为人。
说到这里,我们就知道,就是说到了这个阶段呀,还不敢说就是善知识一下子就出去接引根器去了,这是不行的。就好比说刚刚生的小孩,你要倍加的呵护,如果你一开悟就去领众修行的话,很可能会夭折你的法慧。所以佛门里有一个词叫长养圣胎。什么叫做长养圣胎,就是好好的要保任这个法,别让它走了,什么时候保任的差不多了,才有机会出世为人,而不受其害。不但你能利人,别人拖累不了你了。这才叫弘法利生。
所以大家回顾一下,为什么六祖开悟以后在猎人堆里待了十几年呢,吃肉边菜。为什么?就是他始终在长养啊。直到该出世为人的时候,才一举心动还是幡动,马上就一唱天下明了。
佛门里边传老在这里也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个大梅的法常禅师,他在马祖坐下参禅的时候,就是开悟以后,他没有即刻出来弘法,他赶紧到余姚这个大梅山里就去养道去了。长养圣胎,有名的那个偈子就是说,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舍入深居。你看,他完全不搭理人,自己在那养道。这些都是大彻大悟以后还得在这里历缘锻炼。历缘对境修,不是一下子就圆满了。直至你言行一致了,就是悟到哪里,行到哪里。行到哪里,行的这个地方就是你悟的地方。这个时候,方可出世为人,开始出来要做大祖师,领众弘化一方,我们常说叫做龙天推出了。
所以古时候一般修行到这个时候,就会有一些大富长者啊宰相啊,丞相啊把宅子舍出来,把庙建了。然后你在这里领众修行,建寺安僧,是这样的。不像我们现在为了修庙累的都不成人样了。确实这就是时代性,所以说时代性到了我们现在的时候,禅宗的弊病也有了时代性的误区了。
所以大家再往下看,今人不教人力参,而为人讲演。
这是在印祖所处时代的一个弊病,而为人讲演。导致使其开解路,起卜度,以己见会祖意,依稀仿佛,想个义理。全体是错,便谓就是。直饶不错,只是泥龙画饼,岂能致雨充饥。
这个指的就是现代人了,也就是印祖时代。说实在的,讲到印祖那个时代还为人讲演,我们现在讲都不会讲了。讲禅法都不会讲了,不照着祖师们的讲,不老老实实的讲,不依样画葫芦的讲,自己在那瞎讲。这是很麻烦的。如果说依样画瓢的能力都没有了,更不用说叫人参究了。那就是说,印祖这时候的弊病,过大于功。我们现在是完全没有功,全剩下祸害了。
所以你看,为人讲演,宗门的公案他不是讲演的,是你悟的,是你往过去跳跃的。不是让你按着平地的路一步一步走的。所以你用走的方式什么时候能跳跃过去。越走越在外面绕圈,越走越远,累个半死,你进不去,而且可能会圈子越绕越大。这就是使其开解路,起卜度,以己见会祖意,。这样的情况下,就依稀仿佛的出来个道理。
所以大家想想看,把这个公案进行分析计度,这个还特别流行。为什么,这个我们现在也有这样的情形。
第一个他有趣,这个公案的形式他很神奇很格外,非常有传奇色彩,又在山水之间,有的又在这个伦理道义之外等等,就是让人觉得新奇,吊胃口,所以就爱讲公案。
第二个是什么,痛快啊。觉得说人家言下就大悟了,我们听着好像也要悟,想入非非了。 特别有一个弊病就是禅宗讲的不着相,一切都是当下,那么就不在吃肉喝酒,乃至老老实实修行,就按著相修行上论了。那么问题是,祖师们是不在这上边论了,你学的人不能不在这上边论,你学他的时候往往是学人家跳过去的那个活法,但是你没有人家跳过去的那个,怎么说,存款你没有那么多啊。
所以你的生活水准上不去,那你还学人家,那你不是马上就家败人亡了么。本来说让你好好念佛,一听参禅痛痛快快的,当下自心就是佛,就不念了。正好不念了,为什么?他念佛念的枯燥啊。本来说让你戒杀吃素,他一下子说这个吃肉不要执著,吃肉也是禅。谁在吃?有个肉给我吃么?正好口头不用失美味了,可以吃了。这就叫弄错了,听着痛快,自己受苦了。
第三个就是依稀仿佛,看上去好像理解的差不多,就跟说祖师们讲的老虎,我想了半天想成猫了,就错以为猫就是老虎了,也当老虎去显摆了,这就是想个义理,全体是错。就以为是了,但是猫怎么能是老虎呢。那么反过来,这里还讲到直饶不错,就是尽管你不错,这个大家不要听错了啊,这里讲的不错是说也许你理解的不错,不是你领悟的不错。你理解的可能就是祖师当时讲的那个意思,但是还是在理解层面,不是亲见本性,有什么用。所以这里讲到说,只是泥龙画饼,那你怎么能够祈雨,怎么能够吃来充饥呢,不可能。
所以说这一段统共以上两段,就是来说明讲教是可以的,但是不能够讲宗。莲池大师就说过,这里传老也引用,宗门之坏,就是宗门的这个败象,就是讲宗的来坏的,他说经、律、论有义路的话,所以经、律、论不讲则不明。这个宗门没有义路,讲之则反毁,就是越讲越黑,黑咕隆咚搞不清楚。所以宗门的教人,你看禅宗下面的,如果不是让你悟,老老实实去推波助澜往这个悟上着手,他就错。他不会亲口告诉你真实的悟境的,不可能。所以大家以后也可以在这上面来判别一下,他到底说的对不对。
你看最后一段就是讲到,所以宗须真参,方有实益也。
人家这里讲到宗须真参啊,一模一样的,真参就等于说咱们在净土门下的真信切愿。如果带着真信切愿去念佛,方有净土的实验。未开眼者,闻其讲说,也就等于说你不去信愿的,也许你在念阿弥陀佛或者什么,觉得这段时间有感觉,喜出望外,但是没有信愿你往生不了。
当然这是我们配套说明的,这里的原话就是,没有开悟的人,你纵然听其讲说,听别人在讲宗门这些活的时候喜出望外,是什么意思。正好啊,就是刚才讲的新奇、痛快、有趣,那大家就一个在讲的自以为是,一个在听的乐乐呵呵,就以为今天这个功德无量了。可是,其有具眼者,就是已经开悟了的明眼人善知识,在旁边看见了必痛彻骨髓矣,就是说败坏佛法呀,罪在之源。
所以印祖最后总结到,如此宏宗他没有说演教,我们常说弘宗演教善知识,教是一定要来演的,但是宗是来弘可以。但是怎么弘,不是用讲来弘的。所以他说,如此宏宗,徒有大损,毫无实益。还没有受利益,先开始受损了。这个无异于什么,就好比说你跟人要打仗了,何异以军令往告敌兵,相邀共战,就好比你把暗号告诉了敌军,那还能打得胜么。所以说,其不自殄灭者鲜矣,就是说你不可能不自取灭亡,直接就灭亡了。由于这样,最后一句,由是假充悟道者,不胜其多。坏乱佛法者,实繁有徒矣。这就是说越来越多了,这个弊病越来越大了,也就是说宗门这种纯净、高峻的门庭,这种参悟的手段,这个大顿之法被糟蹋了。你看是不是印祖暗护诸宗呢。在这里就是护宗法。
其实按照传老也给我们列过的,不仅仅在莲池大师的时候已经不能够讲了,讲的已经多了,莲池大师都力挽狂澜的说这样开示的话,那是在明朝时期。其实,在宋朝时期就有了这种弊病了。宋朝的永明延寿禅师就列了十条,以定你到底有没有开悟,你看你跟我列的这十条一致不一致。说明很早就有这样的弊病了。这里讲到说,假充悟道者不胜其多,就是错以为开悟了吧。
关于这个,印光法师在另外一篇文章上也回答过这个问题。这一段回答其实很多场合,我们都给大家讲过了。我们今天再用在这里讲一遍,因为用在这里呢确实最贴切,假充悟道者,当时在《印祖文钞》里也有一个人,跟他讨教的言语过程中流露出好像他是不是已经开悟了,悟到不生不灭的这个明心见性了。好像问了一下印光法师怎么保任,好像他已经长养圣胎了,怎么长养,怎么办。
后来印祖就回了说,你可不要以为自己已经开悟了要保任,大彻大悟的人不是那么容易的,他说你要真正悟到不生不灭的无生法,他原话说悟无生的人,也就是开悟的人,他定了一个标准。当然印祖这个话是说了一个开悟人的标准,鉴定方法,并不是说开悟的境界,我们要这样理解。他说已经开悟的人他的心体就是心念,就像一个大镜子一样,这个大镜子是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的,那么所有外境的起灭跟他没有关系,也有关系,就是外境起灭的时候镜子里也影现出来,但是外境消失了以后镜子也不会留恋。
所以一个开悟的人他是怎么样的心理感受。他是这么说的,境界未至不将迎,就是境界没有来,事情没有来没有发生的时候他不会去期盼奢望,奢望未来,就像我们说的幻想明天怎么样,希望明天怎么样,没有这个心念,不会生的。这是第一个,不将迎。第二个,境界现前不攀览,就是事情发生的时候不攀览,他特别作了一个说明,就是开悟明心见性的人他心不动,就是这个事情发生了他不攀览。
攀览分两种,我们一般以为说好的东西他想拿过来给我所用嘛,还有一种是坏的事情发生了他不逃避。同时具足这两种才能叫做不攀览。这是开悟人的作用。第三个是,境界过后不忆念。就是事情过了就过了,完全就是风过不留痕,雁过不留声。境界过后不忆念,不会留恋不舍。所以他说,境虽生灭,心不生灭。
如果达到这样的地步那也许你才开悟了。后面特别印祖还加了一段,虽然开悟了,对弘法利生的事业也要认认真真的去做。如果不做的话就会堕入断灭空,如果执着顽空的话,那就是诸佛出世也不能救。所以印祖就是当时应着那个人的祈问,给他回了这么一段,正好用在我们今天这里。你看就是,由是假充悟道者,不胜其多。就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悟道了。这样反而成了坏乱佛法之徒了。这就是说其不自殄灭者鲜矣,就是断送慧命,没救了。
这是我们今天的课程,那么下一讲的话,我们再开始下一段的论文,讲宗、教的悟和修。在悟和修上面再进一步跟大家共同学习。
今天我们就到这里,请大家合掌。
闻法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好,南无阿弥陀佛。今天就到这里,谢谢诸位,下周再见。
(第八讲)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闻思讲堂群三的同修道友们,大家晚上吉祥。下面请大家合掌,端身正念。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称)
好,阿弥陀佛,请大家放掌。
各位佛友们,今天是我们讲《宗教不宜混滥论》的第八讲。上一周跟大家致歉,因为一个是准备不足,再一个那天是初一,所有道场里面大家要集众,出家人诵戒的日子。所以我们停了一周,今天还复再来,还是讲印光法师的这篇开示。
在此之前,我们所有的内容都围绕着宗和教。从正宗分开始就是宗和教的定义,宗教的教理,上一次主要讲到是宗教所被的根机不同,传老已经做了很好的判别了。今天的内容,我们开始讲到宗和教的悟,宗和教的修。从悟、修,也就是真实的操作,凡圣超越的差别相上,给大家进行一个了解。
有一点就是,今天的内容可能会比较深,也可能会比较专业,我们常常会觉得,特别是现在的通俗弘法,觉得好像跟生活有关联了,这就叫非常生活化。如果一旦说有点高、妙,离开我们通常的语言沟通表达的这些常规的词也罢,行为也罢,理解力也罢,就会觉得这太难了,等等这些,说一堆词出来。我个人的意见不是这样的,并不是佛法能用不能用,实用不实用,不是在简单和难上,不是讲的好像跟生活脱节了就不能用,我们就要向那儿用,既然讲的这个理,我们就要向理上会,既然导的这个行,我们就要依之而行。
你不可能永远脚踏实地的在人世间的红尘里面,一点都不舍得,或者一点都不往上攀的,来学习佛法。所以我们要有一个态度是,实用不实用是要我们去真实的来用,发自内心的想来用,才称之为实用。如果你觉得好像很高深了,与自己远了,把它就称之为不实用,是我们没有想用,也可能是我们根本就不想需要,甚至是下意识的一种推开,没有接近。所以首先大家在这个上面,先有一个定位,然后我们再契入今天主要的内容。
今天开始讲到宗教的悟修,我们首先契入一段论文。大家来看,这是承接转化上一次讲到的内容:
又教则以文显义,依义修观,观成证理,令人由解了而入。故天台以三止三观,传佛心印也。宗则离文显意,得意明心,明心起行,令人由参究而得。故禅宗以直指人心,传佛心印也。
大家来看这一段话,这一段话虽然是方法上宗和教有一些分别,但是我们要注意到最后的落脚点,都是为了传佛心印。通常我们以为是说,只有宗门才称之为心法,以为是传佛心印,故而好像觉得教法不在此列一样。我们今天就明白,不管是宗门还是教下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传佛心印,也就是让我们觉了诸佛的正知正觉。既然都是为了这样,但是他的方法方式上有别,也就是不论从悟或者从行来讲,修来讲,他还是有差别相的。
你看这里说教是以文显义,依义修观,观成证理。他的特点就是令人有解了而入,这是一个教的特色就出来了。解了就是容易理解,明白,了了分明,知道道理了,然后往进去学,往进去修。我们这里剖析一下,如果要把他配别一下的话,以文显义可以说就是信和解,依义修观可以说就是行,观成证理可以说就是证。信解行证正好是一个佛法的脉络,修学次第。
为什么我们把以文显义判作信和解呢。不知道我们通常有没有对信和解做过一个深度的剖析,什么是信,什么是解。佛法非常巧妙,大家看《法华经》里面有一品就叫信解品。通常我们认为信肯定是相信,解就是理解,但是不知道我们有没有从大的怀疑精神上,了解一下信和解的内涵。也可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信就是解,解就是信。或许在人的能力中,似乎不知道真正有没有理解力的存在,很多时候其实我们所谓的理解力就是一种理论,一种解析系统,一种新的解析系统又把我们原有的认知,人生观也罢,宇宙观也罢,给他进行一个融化,或者进行一个包围,我们就要新的所谓的自己的思想体系。反过来看这种状态,其实恰恰就是一种本能的信的状态而已。所以这里讲到的以文显义就是让我们在这里信解,以信为解,以解为信。
为什么这么讲呢,不知道大家能不能跟的上来,因为文字语言,可以说是一种周遍的共许的工具。但是它所要体现的功能,绝不是文字本身,而是文字表达时所产生的,我们每个人所共证的心念状态吧,这就是我们所谓认知的显义,以文显义。依所显的义,也就是我们的心念状态,去不断的改造原来的心念状态,其实就是这里讲到的依义修观。
所谓的观法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改造,重新这么想,把常态变成非常态,把非常态变为常态。因为我们现在的常态是一种生死轮回烦恼的常态,那就改成一个解脱自在,涅槃的态,就是这样一个意思。所以依义修观,观成证理,说白了就是把我们现在的心念,染的改造成净的,现在所有的想法,生死烦恼的想法改变成不分别的般若智慧,这就叫观。观成也就是把这种状态,持续到一定的地步,不断的让他非常态转成常态的时候,就叫观成了,观成了自然而然就见到真如实相的般若空性的道理了,这就是最后的真实利益。所以这就是所谓的佛祖的言教,这里讲到令人由解了而入,你念明白了就这么来进,无非如此,一切的法门,一切的行门,都是让为了觉悟的。
特别是这里印光法师列举了天台宗的三止三观。他是讲到天台宗的学人是以三止三观这样的一个见解,也就是解和悟,来传佛心印,以达到传佛心印的功德。如果从教下来讲,其实不仅仅天台宗,每一个宗派都有他的观法,就是一套成熟的学修体系里面,一定有他修行的一个技巧。所以这里虽然以天台宗的三止三观,我们把这里稍微做一个更多的介绍,让大家对于佛法的观法,就是我们常入到修的阶段的时候,怎么来调制我们的心念,怎么来让他恒守在一个清净相续的状态,怎么样又是在这种境界中慢慢的调制,把他从染到净的进行一个清洗,一切都源于止观,这是按照天台宗来讲。
止是什么意思呢,三止三观的止就是定力,我们说的禅定的定。观就是慧。有时候我们又把止叫做寂,就是圆寂的寂,寂灭的寂。观叫做照,就是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的照。这是一种定慧等持的状态,就是把我们的心调到这样一个状态,那就说明有止的时候,我们的定力在,有观的时候,我们的智慧在,这样一直相续下去,就是我们能够达到观成正理的成功的那个时候。
所以天台宗认为一代教法,统归都把他称之为止观而以,无非就是这个道理。甚至他们说天台宗的创始人智者大师,他灵山亲承,就是从释迦牟尼佛当时听《法华经》的时候,承下来的法脉,大苏妙悟,他是在大苏山悟到止观法,三昧所修,纵辩所说都是止观一个法。所以天台宗的人是非常注重止观,他们甚至以修止观为根本法门,说参禅者得之,克证无疑,就是修禅的人肯定能够悟,能够证。修净者得之,就是修净土中得到了以后呢,往生可必,就是一定能辅佐你往生。甚至说持律学教的得之,也能够戒净理明,这是他们对止观的大加的赞叹和推广。具体当然操作上,我们得慢慢来,从理论上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叫做三止三观。
我记得我那会儿普陀山刚出家的时候,有一个对联叫做依闻思修,入三摩地,这是咱们正在依着闻思修,学习这部论典这就是在走这个路。下联就是依空假中,立一乘行,这就讲的天台教下的止观了。止叫做体真止,方便随缘止,息二边分别止;所配的观呢,就是空观、假观和中观。
我们一起来看体真止顾名思义就不难理解了,体就是体悟真实的,说白了体悟真实的状态。真实的状态是什么呢?一切法无自性,就是他的空性。如果能体悟到一切万法从缘而生,空无自性,就叫体真止,这配的就是空观。我们常说的空,不是真的有一个空,空也是空的,所以在这样怎么练空也是空的状态呢,就必须用方便随缘止,从空观入假观,就是广修一切的六度万行的这些善法,方便随缘就是依着方便,随顺因缘该干啥干啥,但是你要始终知道这都是假的,本质上还是空的,空的他是因缘而有,假缘和合而现,这样的话就叫做假观,这叫方便随缘止。这边讲空,那边讲假,既然有一个定性的空,有一个定性的假,也不行呀,所以最后就叫息二边分别,不要有空假的定性,一切法都是即空即假的,不离空假的,这叫做远离二边的分别叫中观。这里天台宗就是以三止三观来传佛的心印,这是他们的修法。
其实其他的宗派也有,比如说一样的为了传佛心印,在唯识宗里边,唯识是八个宗派里边另外一个,讲一切的万法,现象,五位百法,都是唯心唯识所现。那他们的观法就有了另外一套体系,今天我们也做一个了解。大家来看,唯识宗里边列了五重观法,遣虚存实观,舍滥留纯观,摄末归本观,隐劣显胜观和遣相证性观。
为什么叫做遣虚存实呢,大家知道唯识里面讲到的三性,在此前讲过麻蛇绳就是唯识三性的一个比喻,里边讲到了说遍计执,就是周遍计度一切幻相上又进行分别,依他起性就是一切法都是因缘而组合成的,圆成实才是圆满真实现成的真如法性。这里的遣虚存实观,就是遍计执在绳子上面错认为蛇的错觉,把它给遣掉,留下依他起和圆成实暂时留下来了。
舍滥留纯观,这就是把所有的心,我们一切的万事万物,除了心,就是外在的境嘛,心攀揽外面的境,才会有分别出现。所以舍滥就是舍得外面的相分,也就是外在的环境,存下来我们内心能够了知的功能,这就叫舍滥留纯。
摄末归本就比较难理解了,大家知道由我们主观的能了知的这一方来讲,我们唯识上通常叫做见分,看见的见,分别的分;由我们能够去攀揽外境,为我们所了知的外在的境界,叫做相分。刚才的舍滥留纯观就是把相分给去掉,只留下见分。如果再要往上提升一层,如我们能见的主观和被见的客观,虽然把被见的客观去掉了,能见的主观依谁而立呢?他也是一个存在的错觉。这个时候呢,唯识宗里面还有一个叫做自证分,就是见分和相分这两者,主观和客观有一个统一的主管,就叫自证分。这个时候摄末归本就是把见分也给去掉了,能见的主观也把他给修掉了,归到自证分的状态。
自证分的状态的话,再往上修就叫隐劣显胜观,就是把自证分再归到一个证自证分的状态,唯识宗里面有四分吗,这叫做证自证分。如果我们理解不了,给大家做个比喻。相分就好比我们开了店铺,就跟一个卖的货物一样;见分就跟能知道所有这些卖的货物的一切情形的小伙计一样;自证分就跟统治卖的东西和雇佣店里面的小伙计的老板,叫做自证分;自证分又归谁管呢,归老板娘管,很有趣的比喻。
所以隐劣显胜观就是把自证分也给修掉了,归到证自证分,其实就是一个从粗到细的一个心性修法,这样的观法。我们如果对唯识有一点知识的人的话,就知道有一个五位百法,五位百法就指的五种把所有的万法归为一百个类别,这一百个类别又分了五个层次。比如说色法、心法、乃至心所法,还有不相应行法等等这些。这里的如果要配这五重观法的话,色法,一切的万事万物这种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这种东西,其实在舍滥留纯观的时候呢,就把它给去掉了,色法,在第二重观法就去掉了。剩下的就是心不相应法,不相应行法其实在第三重的时候,摄末归本观的时候就把他去掉了。
在隐劣显胜观中,其实就把五十一心所法也给隐去了,最后只剩下八个心王了,就是我们说的八识。由万相到百法,由百法到五位,到隐劣显胜的时候这一层观法就只剩下心法了,最后的一个彻底明了的总结就是遣相证性观。就是把依他起的万法也给舍掉了,最后入到圆成实中了,这就是一个由染到净,由凡到圣的一个观法。当然唯识宗里面更加的专业,听起来不是那么好理解。
但是具体操作上怎么这样讲呢,比如说如果我们通常这样的去观,养成一个专业的水准的话,首先见到一个人,不会说这是某某某,还进一步分别他是男的女的还是老的少的,而是说人当体就是五蕴组成的,色受想行识,最后五蕴也是空的。或者观到人当体就是四大组成的,四大也是空的,五蕴非有,四大本空嘛,就一点一点把他空掉,其实唯识五重观也是一个趋向于最后遣相证性,就是一个空的过程。
最后也是落到天台宗的中观息二边分别止,是一样的境界。包括中观里边讲到,三论宗里边的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八不中道,也是最后的无得证观,叫无所得证观,还是一样的道理。乃至华严宗里边也有三观,真空观、理事无碍观、周遍含容观等等这一切,都一样的,都属于这里的传佛心印。
这是教下,所有的教法都是以他的以文显义,依义修观,观成证理来体现的。包括我们的净土宗,我们在讲净土,以净土为根本,净土的观门是什么呢?如果一定要套的话,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就是止,就停止在这,依附在这上面了,信愿就是止。信愿我们铁定的深信回向发愿心就是止。那念佛就是观呀,特别是在《观无量寿经》里面的十六种观法,那一一都是妙观啊,全部都属于观行。所以大家来看,教下都是以消文解义,以章句名相为方便,最后还是以观心证入为根本。如果在宗门下面,宗则离文显义了,他不是依文显义,消文解义,而是离文显义,得义明心,明心起行。他是让人由参究而得,他是以这样的方法来进入到佛的心印。
所以大家看看,其实这段话要说的就是,还是没有离开信解行证。主要的差别就是在解上,一个是渐解,一个是顿解;一个是解悟,一个是参悟。最后落脚点都属于要传佛心印,没有两种心印,佛法是无二无别的,你最后入的就是佛之知见,心地法门,这个是绝对不会错的,所以这是这一段的大概意思。
我们再往下看,印祖写文章逻辑性非常强,一卯扣一环,大家来看:
又经教所说因果修证,凡圣生佛,事理行相,历历分明。若能修因,自然证果,超凡入圣,即众生而成佛道矣。既得此事,则不涉因果修证凡圣生佛之理,岂待外求。
这是从教来讲,教的依教所修所证的一个次第。依宗怎么来修证呢。
宗门所说,总归本分,不涉因果修证凡圣生佛。此理即也,若得此意,此名字及观行初心也,定然依此不涉因果修证凡圣生佛之理,大家注意这一句话,而起修因证果,超凡入圣,即众生而成佛道之事矣。
虽然是两套,走的好像是两套,可是大家发现了没有,其实是一套体制。这里首先我们来讲,一切如来所说经教的内容,无外乎就是这里讲了几个词:凡圣生佛,因果修证,事理行相。也就是说什么是因,什么是果,世间的一切事,出世间的一切事,无外乎因果。什么是修什么是证,修一定在因上来修,才能在果上来证。什么是凡夫,在凡夫的时候就属于因地,要修,是从世间。什么是圣呢,在果上就叫做圣人,已经出了世间了,叫做证。在凡夫的时候我们通常称之为众生,在证的时候果地圆满了,我们就叫做佛。乃至事理,还讲到什么是事理行相,事就是现象,理就是本质,一切都交代的清清楚楚,这就是经教所诠的道。
所以由此而见,我们学教的话,就好像打个比方,进入一个景区,也许景区今天天气不好,都是云缠雾绕的,但是我们只要按着景区的指示牌走,一定会到。就像我们成佛了之后到的最佳观景台了吧,一切景区整个的来龙去脉,各个景点乃至一路走过来的情况,我们都一目了然了,是这样的一个修法。但是宗门所讲的都是归本分事,也就是首先你就把所有景区的全图给看清楚,在这样的情况下也许不需要指示牌,你自己心里明了有数了,按着自己的认知图你自己找,一直走走走还是走到最佳观景台。
最后的目标都是为了上最佳的观景台,但是教是虽然你什么都不懂,也不知道怎么走,只要你按着指示牌就行;宗呢,是你已经把整个景区的全图已经看清楚了,还是这样走。由此大家要看到,教虽然心里没有数,但是我们只要按着指示牌走,这就是教,按着教走,一定能到。宗呢虽然有数了,但是大家也一定要知道,他并不是不走了,还是得走,只有走才能够到,这是一样的道理。这里讲到的这段话,首先我们总体上来把他做一个提纲挈领的理解,把他分别开来,然后再汇向一处。
我们这里总的讲一下,就是不论宗和教,他是一个路数。就是绝不会绕开因果,修行,修因证果,不能离开因果修行而转凡成圣的。所以统归不论是从教来讲,乃至从宗来讲,以前的大祖师们,这些开宗立派的这些大智者,大圆满者,给我们列了一个非常也就是万圣同游之路,必走的六即佛。特别是在天台教下有一个六即佛这样的一个教理脉络,今天我们把六即佛跟大家认真的进行一个了解,学习一下,请大家仔细的把六即佛的内涵,进行一个系统的了解。
因为有时候我们在教法上不知道,就不能够统观,甚至遇到一些学修途中的人和事,你也没有鉴别的能力。天台宗的六即佛的义理,对于我们修行人整个统观佛法的因果修证、事理行相是一个总览,也可以说就是一个景区的全图,我们给大家贴出来。为什么这里要插这个内容呢,就是这里讲到的因为宗和教,不管是因果修证,从凡夫到圣者,他是有一个体系的。这一段话里所介绍的体系呢,唯有天台宗最推崇的六即佛义能够完全说明清楚,也让我们非常好理解,易于理解。但是因为六即佛,平常如果没有时间稍微了解佛法的教理,听起来就会很涩。
首先我们要知道这里列了六条,所以才叫六,里面都有即,理即佛,名字即佛,观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证即佛,究竟即佛。即是什么意思?即就是本来的意思。首先我们讲一下为什么要说六,又要说即呢。六呢,是六种次第,即呢,可以理解为本来具有,分为六种次第就是害怕修行人他不懂得前后修因证果,事理行相会乱掉了。比如说有的人讲空,比如说开悟了就以为了生死了,就不修了,这就不对了,为什么呢?不能够以凡滥圣,你一定要依着这六个次位来修,最后到究竟佛才算成佛了,在此之前都不能够算成佛的。为什么又分而即呢,分为六以后就好了,为什么又要说六即呢?就是有的人呀,虽然他是凡夫,他不敢相信自心就是佛,不敢谛信这个道理,害怕。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就会出来一个弊病叫高推圣境,就是哎呀你们修吧,我可到不了高的,我不可能成佛,就以为成佛非常高攀不可及。所以这里讲到的理即,名字即,观行即都是即,本来就是佛,有什么不可及的呢,每个人都有佛性,都能成佛,他是从这两方面上了一个双保险。所以说六而常一,就是我们本来具足佛性。一而常六,就是里面的次第严格分明,不可以逾越的。这是首先从给大家做一个交代,然后我们再来看一下六即佛的具体内容。
六即佛的来历,缘起于在《涅槃经》里面打了一个比喻。就是我们每个凡夫修成佛的时候呢,《涅槃经》里面讲到说有一个很贫穷的贫女,大概叫做贫女宝藏。贫女家有一个宝藏,她自己不知道,不知道的情况下呢,后来终于来了一个高人给她指点,说你们家就有宝藏你都不知道。她一知道呢就开始去挖宝藏了,慢慢不断的挖离宝藏越来越近了,最后终于把宝藏给挖开了,看到这些宝贝了,拿出来她可以用了。就是用贫女宝藏,比喻我们成佛的路程。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叫做理即佛呢?这就是指的本有的佛性,如来藏心,我们常说到凡夫也不少圣人也不多。这就等于这故事里面说,贫女知道自己家里面有宝藏,如果不知道的话就挖都不去挖啊,首先她要知道自己有宝藏,这就叫理即佛。这个宝藏如果没有人指的话,她永远都不知道,虽然在她家后院,没有人指点给她说呀。所以第二个是名字即佛,就是我们或者从善知识,或者从经教上慢慢的悟到二无我的空性之理了,马上开悟了,大开圆解了,通达一切法都是佛法了,这个时候所悟的道理和佛无二无别了,就叫名字即佛。为什么呢,你只是个名字,虽然是个名字,但是确实可以即佛了,因为你的知见跟佛无二无别了,可是你的修行还离佛差的很远,因为觉在了,行不圆满,觉是跟佛一样的觉,但是你的行不圆满。
这样的时候就开始修第三个观行即佛了,就等于说那个故事里面有人指点给她那有宝藏,她开始挖了,进入到挖的次第了。情况就开始到了观行即佛的地步呢,就可以说解和行合二为一了,到这个地步就可以把五住烦恼给伏住了。五住烦恼就是我们指的见思惑和无明惑,三界内的见惑呢等于说是一住,三界内的思惑为三住,然后三界以外的无明为一住,一共叫五住,这是一个佛学知识。把五住烦恼给伏在那了,就是不让它闹腾了,但是大家要知道一点还没有断,包括三界内的见惑还没有断,这叫做观行即佛。
再往上修,不断的修修修,就等于说挖宝藏挖的越来越近,已经马上就要到了宝藏跟前了,就叫做相似即佛了。相似即佛的地步,按照传老这里也列出来了,就是得到相似的中道的观照智慧了,这个时候差不多就是到了圆教的七信。到了相似即佛的地位的话,可以等于说能够六根互用了,这样讲大家比较能听明白,就是六根可以随意的不染外面的六尘了,眼耳鼻舌身意的眼睛就可以有鼻子耳朵的功能,到了这个地步的时候阿罗汉都不能比了。
虽然还没有证到佛性实相,但是已经有了大神通了,不可思议的神通有了,六根能够互用了。大家想想,六根清净了。再往上修到了分证即佛,这个时候就等于宝藏彻底开了显现了,里面有什么东西已经开始要见到了,宝藏里面埋了什么已经一点点的开始见了。由这个时候已经开始破一品无明,就是证到圆教的初住位了,一直到等觉位都属于分证即佛。大家要知道到了分证即佛地步的菩萨呀,到了初住位的菩萨就能够去在一百个佛土里面去大作佛事,他能够就是应以何身得度现何身而为说法了。这样就等于宝藏开了,最后把宝藏取出来,你可以随心所欲的用了,就叫做究竟即佛。
大家来看不管是宗门教下,都离不开这六个次第。教下的大开圆解就等于说在名字即佛的阶段,他开了佛知见了;宗门的明心见性也是等于说到了名字即佛的状态,等于说开悟了。所以在这样的开悟了圆解了以后呢,大家来看他并不是不修了。教下经教所说的因果修证,凡圣生佛,事理行相,历历分明,如果能够修因自然证果。超凡入圣,即众生而成佛道。后面有一句话叫做既得此事,就是既然已经到了大开圆解了,也就是名字即佛的层面了,就明白了说原来不涉因果,修证,凡圣生佛,没有这些分别了,本身是我们一心本具的,不会向外攀缘了,莫向外求嘛,所以这里印祖说岂待外求。
宗门所讲的悟和修,是引发你头头法法全部向名字即佛上会,就是要开悟。开悟了以后已经马上就明白了,还是不涉及什么因果修证,凡圣生佛的理。既然若得此意,就是已经悟到以后呢,还得依着不涉因果修证,凡圣生佛之理,而起修因证果,超凡入圣之事。就是还得要修,不是不修了,是这么一个理路。所以这就跟我们现在有的时候错觉,比如说有很多时候就以为开悟了就了生死了。开悟了就到了名字即佛的地步呀,名字即佛到这里讲的话,大家想想不要说烦恼能够断,伏都没有伏住,才开始修行了。到观行即佛的时候才能够把烦恼伏住了,还没有断呢,到相似即佛的时候才开始慢慢断了。
所以大家想想烦恼断不了一点,都了不了生死,这是一个。但是我们也不要退却的说,这么难我们就不去修了,为什么?因为理即佛,我们每个人家里边都有一个宝藏,宝藏都是现成的,不是从外而来的,不管你学教也罢从宗也罢,只要你悟到就有,人人都有。所以一切的修行都不是外来的,我们本具的,要具足信心。
从这两门我们看的话,就可以稍微做一个划分。好像从教来讲,就是六即佛里面比较侧重于六,而隐说于即;从宗来讲,六即佛里面就可以说重于即,而不能够混滥六,还是依照六。当然这是我们个人的一个见解,不知恰当与否。从悟也罢修也罢上,当然根机也是不一样的。
永明延寿禅师,这里传老也列出来,根机不一样就是从顿和渐上来讲,从悟和修上来讲,各式各样的都有。有的是顿悟渐修的,有的是渐悟渐修的,慢慢的悟慢慢的修;有的是渐悟顿修,就是悟的时候慢,修的时候快;还有一些顿悟顿修的,顿悟顿修的人那就太少了,除了像六祖惠能大师这样属于顿悟顿修的,一句话开悟了以后马上就即证,就修,可能八地就上去了。通常最多的人是属于顿悟渐修的,悟是要顿悟,修得渐修,这是一个通常基本上所有的圣者都是这么过来的,虽然其他的也有少数。
虽然有顿有渐,顿渐好像不一样,可是悟和修是一模一样的,哪怕你看上去有点快,就跟我们说大鹏一展翅马上几万里就飞上去了,它也是从下往上飞的,不可能省略一点点高度。哪怕是用一把刀把一摞纸给切下去,一千张纸给切到底,它也是一张一张而过的,不可能绕过任何一张纸。这就是宗也罢教也罢,一定是这样的,你不管是先修再悟,或者先悟后修,都绕不开六即佛的总把握。所以大家要学习天台六即佛里边,把修证次第已经一目了然了,千贤万圣都不能逾越。
因为我们这里主要是讲的宗教不宜混滥,所以大部分的内容都是讲到的悟修分明。可是我们要知道悟后,这里印祖为什么列这么一段文字,往哪引呢,悟后啊并不是不修了,而是开始更加注重事修了,不是不修了。悟明心见性的理呢就跟眼睛开了一样,可是你还是得用脚去走,脚不走,行门不走的话,那你缺一步也到不了家。所以这里印祖就开始具体的举例子,古德都是我们的榜样,说了好多古来大德的难行之行,难忍之忍之事。讲到这里我们也要看,印光法师阅藏真的是功德无量,好比就是把千百年来这些古来大德的奇人奇事,在他这就如数家珍一样,所以这些都是逐渐深入经藏的见多识广。
所以下面一段的话就开始具体的讲一些,千百年来的大善知识,他们在悟后以后是怎么来修的,我们一一做一个了解,大家来看,这一大段都是介绍古来的大德悟后以后,怎么具体的行为方法。
所以古德大悟之后,就是已经明心见性了,开心了,大悟之后呢,首先第一个有三次七次阅大藏经者。这里括号里是说(汾州无业,三终大藏,育王知微,大慧杲门人,禁足于上塔院十余年,七终大藏,见育王山志)这是他进行了一个注解。
这里讲到的大悟之后,前面不是解了吗,再看经教的话就如同家里人说家里话一样了,就是说即教印心了,至关重要。这里讲到的三次看大正藏是指的汾州的无业禅师,无业禅师是马祖禅师门下得的法,马祖道一。他人本是山西人,九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佛了,大家看看这些祖师们,十二岁的时候剃度,二十岁受戒。为了开悟,去了当时江西最有名的马祖道一,得了大彻大悟的功德,后来回到五台山隐居,八年阅大正藏,看了三遍。
这是说的三终大藏。第二个就是宁波的阿育王寺,这次如果去普陀朝圣的话,就会去阿育王寺去拜舍利。阿育王寺当时有一个知微禅师,他是南宋时候的人,他的师父就是得法师,是非常有名的大慧宗杲,他是禅师的法子。悟了以后他就在山上的塔院寺里面闭关修行,差不多有十年读了《大藏经》阅了七遍,是这么来修的,这是指的第一个层面,看经的人。上一个如果说我们讲到的学习,还是学佛,可以说是一点都不敢懈怠,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下面就是有从行门上看祖师们的恭敬是怎么恭敬的呢,这里讲到:
有以坐看为不恭,跪读行披立诵者。
这是指的栖贤的禅师,他是宋朝人,可以说是法眼宗的门人,是福建的。他是从百丈这里大彻大悟以后,他在看《大藏经》的时候怎么看的呢,如对圣容一样,不敢坐,或者有的时候跪着来阅读,或者有的时候经行的这样来看,或者有的时候站着来看,一共读了三遍大正藏就是没有坐着看。那大家想想如果换到我们现在来讲,又说这人太著相了,大家要知道这些祖师已经悟到不著相之理了。
我们现在就不想这样,为什么?重身轻法呀,祖师们重法轻身,我们是重身轻法,累呀,跪在那膝盖疼呀,走的时候走着走着腰酸腿痛,那走着怎么能看书呢。纵然我们现在有些恭敬,又是乍现恭敬居多了,其实心怀着天大的我慢之山。大家要知道祖师们已经悟到无我之理了,还这样去恭敬去学习。在这里大家看:
有毕生日持一部法华者。
毕生持一部《法华经》最有名的就是永明延寿禅师,他一天要做一百零八件佛事,诵一部《法华经》是其中的一件佛事之一。还有当时河南开封有一个首山省念禅师,他是专修头陀苦行的,也是诵《法华经》不断,当时的人把他号称为叫做念法华,他有这么一个外号。这就是毕生日持一部法华者。
有的有看经唯恐打差,贴帖子于方丈门首,曰看经时不许问话者。
这主要指的是仰山的慧寂禅师,是沩仰宗的祖师。他老人家因为是一代祖师,我们说参访参访,很多云游的纳子去到他那,就是为了去问个话,问话对答一下,看能不能印证开悟了没有,能不能得到他的加持。那人家这样的话,在看经的时候害怕别人来打岔,打岔就是说干扰嘛,中间给断掉了,所以在这个时候呢就贴一个贴子在门上说,看经的时候不要来问话。
还有这里说有持观音圣号者。
这是指的明教契嵩禅师,他也是七岁出家,十三岁剃度,十九岁开悟。人家一天念观音菩萨圣号要念十万声,才获到意持陀罗尼门。明教契嵩禅师有什么功德呢?他是对一切世间出世间所有的书呀,他不用读就知道。不读怎么知道的呢?大家仔细想想,我们读了还不知道,人家不读就知道了,为什么?因为得了陀罗尼门了嘛。就是海印三昧一样,一切出世间物质也罢,精神也罢,众生的心念也罢,完全就像海里面映现出来的万事万物一样,一目了然。
所以不读而知呀,别人肚子里有的就等于他肚子里有,别人心念中启动的,他就能够感应的到。还有长沙地方有一个华林善觉禅师,也是常念观世音菩萨,而且他是在晚间才出来修道,手里拿一个锡杖,走七步一震锡,称一声观音菩萨圣号。当时还有两个侍者叫大空小空,裴休去问他的时候说,你山里面连个侍者都没有,说有啊,有两个侍者,说谁呀,叫来看看,说大空小空,结果就出来两只老虎。吓的裴休赶紧说,走了,你别吓人了,去吧,就走了,你看他把两只老虎给降伏了。当时裴休问他话的时候,他就问裴休,会得会不得,意思是你开悟没有,裴休说没有开悟,没有开悟只能用事相上给你讲,我每天都是念观音菩萨圣号,这就是我的法门。
再一个这里讲有持准提神咒者。
这是指的大概浙江金华的俱胝和尚,他是南岳怀让门下的禅师。他的根本法门就是竖起来一个指头,他自己也是从法师父那里竖一个指头而悟道的,还是法师父给别人讲法,竖了一个指头,他倒开悟了。所以一切人来他那请法的时候,他都是竖起来一个指头,这就是他的法。他日间常诵的就是《准提神咒》。
还有有日课百八佛事者。
我们刚才讲到的就是永明延寿禅师,还有这里更恭敬的是北宋时期的精于律仪的大通本禅师。他的恭敬心虔诚到什么程度呢,佛像是站着的佛像呢,他就不敢坐;佛像是坐着的佛像呢,他就不敢卧,不敢躺。他是北宋云门系的,他虔诚精严到什么程度呢,凡是吃的里面有说到鸡、鱼、肉呀等等有这样名字的,他都不吃。所以大家想,我们现在有时候不要说听到名字了,奔着名字,一听说什么红烧鱼呀、松鼠鱼呀、西湖鱼呀就吃去了,武昌鱼,只要各式各样的听着就赶紧去吃。人家听到名字都不吃,就是不是真的鱼肉,用了名字人家都不吃了。
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者。
这是指的是百丈怀海禅师,当时他上了年岁了,跟大家一块出坡的时候呢,别人把他的农具给藏起来了,说他太老了,别这么辛苦,他都不行,最后生气了那天就没吃饭。大家看看这些呀,等等都是祖师们的方轨,就是人家的行履。
为什么说这么多呢,这都是开悟了的大祖师呀,已经明心见性了的大善知识。开悟了以后尚且能有如此的行门,那我们没开悟的人该怎办呢。所以印光法师讲法,确实是一点都不违背佛的法式。
我们读过《楞严经》的,如果在居士林正在听的都知道,《楞严经》里边选圆通法门都是把前面二十四个法门都给罗列完了以后,最后才把耳根圆通给压轴,脱颖而出的。这里印祖也是用的这个方法,讲了前面有持准提咒,念观音菩萨圣号,阅藏的,乃至经行的,日百佛事的,都不算数,当然不是说他们不对,都是不重在指出。他要最后指出什么呢,至于念佛求生西方,也就是说烘托在这里了。最后要托出来宗门下开悟的祖师,最后修念佛的是最最最多的了,说则多不胜数也。为什么这么说呢,确实是。
有一个北宋时期临济宗的法系里面有一个死心悟新禅师,他在劝别人的时候就讲到,弥陀甚易念,净土甚易生。就是弥陀这么好念,净土这么好生,所以他说参禅的人最好念佛,因为根机有利有钝,如果你今生未必能够大彻大悟,哪怕你小悟也不行,哪怕你大彻大悟还没有了生死呀。所以死心悟新禅师他说如果有人念佛生不了净土的话,老僧当堕拔舌地狱,你看这些善知识婆心切切的。
还有一个叫真歇了禅师的,也是曹洞宗的法系,他说洞下一宗都是来密修的,为什么呢?其实他说都是来暗暗的修净土法门的。因为净土法门,他说直接上上根器,旁引中下之机呀。像天衣怀、圆照本等等这些大禅师们,全部是在宗门开悟了以后转弘转修净土的。其实印祖的用意在此处,特别是他最后这段:
良以百丈乃马祖传道嫡子,我们常说马祖建道场,百丈立清规,天下的丛林都是从他们两个人来的。给大家贴出来:至于念佛求生西方,则多不胜数也。最后他举了个例子,就是所有天下的丛林,都是马祖开的建丛林的规矩。百丈就是立的清规,所有丛林里边的规约都是百丈来的。但是就这样的人,可以说天下的丛林基本上都是禅宗道场,就这样的人,禅宗的祖师爷里面的祖师爷,还开示到修行以念佛为稳当。由此我也想到我们云门寺佛源长老,他是一辈子建丛林,收徒弟,带领着他们往道上汇,但是最后一次在禅堂里面,大家知道在禅堂里面讲法的时候说,念佛,修行以念佛为稳当、保险。
而且这里印祖又说:又所立清规,凡祈祷病僧,化送亡僧,皆归净土。
这确实如此。就是哪个丛林里边晚课的时候都会念《佛说阿弥陀经》,没有人不念阿弥陀佛,最后念完了以后,寺院里面有师父们生病以后,就会念佛,说如果说大命将终的话,今登极乐,如果世缘未了,就是意思赶紧好起来,都这样回向的,以念佛回向。至于说亡僧的话,庙里面都叫往生堂,或者叫极乐殿,等等这些都是最后导归净土的。
故五宗诸师,就是这五个禅门五宗下的这些所有大祖师们,多事密修也。都是秘密的回向往生极乐世界的。
多有久历年所,躬行苦行。无非欲圆满六度,自利利他。类皆重法如宝,轻身似尘。
这是最后一句总的说了,说这些祖师们他们的行履,你想他们什么来历,他们什么根机,尚且如此。我们现在这一般的这些,只能够粗持根本戒,老实念佛,求生西方。他们的这种知见,印祖的落脚点给我们两个启示。就是祖师们的这种超高见地,正知正见,行门又稳如泰山,在这样的一种根器了别下呢,尚且如此。
那给我们两个启示,一个是从祖师们的悟后坚持的法门,苦修中,我们要认认真真从事相上该怎么修因,就怎么修因,该怎么依着教理次第,就依着什么次第,不能够乱章法。再一个纵然间你明心见性了以后呢,你还离不开事修,不是明心见性了以后就不修了。再一个最重要的突出就是,虽然明心见性了以后,尚且还生死不了呢,所以不如求生净土更为稳妥。这都是这一段话里边的密意吧,我们当如是理解。
那我记得蕅益大师都讲到了,说祖师们是怎么成就的,都是一些超方眼目,千古品格的人,他们的心非常柔,他们的志非常坚,雷打不动。再回想到我们现在,基本上都是末世了,都喜欢追逐枝叶,放弃了根本。记得蕅益大师有一段开示就是说末世竞逐枝叶,就是喜欢追逐枝末的叶子,罕达本源不去管树干树根。最后他感叹了一个谁知朝花易落,就是开一段时间的花很容易落,松柏难凋只有松树柏树这才算是四季常青的。如果把开示比做我们抉择法门,或者修行精进上来讲的话,确实如此。
今天还有一件事让我觉得很感慨,为什么呢?灵岩山是净土宗的祖庭,灵岩山有个法师到处去问说要修内观禅,这不舍大从小吗?放着现成的祖庭里面的净土修法,又去修内观禅去了,这么大的圆顿教法方便至极的殊胜法门,他觉得没什么意味,可能尝不着吧,就说不好吃,结果又去问内观禅怎么修,内观禅你就再怎么修的好,你就这辈子顶多接一点点舒服的缘,你能了生死吗。请大家认真思考。
好,我们一起来回向。
闻法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好,我们今天的法就到这里,下一周再见,阿弥陀佛。
(第九讲)
各位闻思讲堂,我们净土专修的莲友们,大家晚上吉祥。好,我们还是请大家随我三称本师。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称)
好,阿弥陀佛,请大家放掌。
好,各位我们继续讲印祖的经典代表名篇《宗教不宜混滥论》,在前一讲中我们讲到宗和教。宗和教从他的定义也罢,从他的教学乃至从他所被的根机,还有他的怎么样去悟,怎么样去修,从这个层面一步一步的我们这样讲过来。今天大概我们要讲一下宗和教的相承,这是传老在这里给判的。
这一段,我们先把论文给大家贴出来。上一段我们最后讲到宗门怎么样先开始不能去看《禅宗语录》,然后这种参话头,然后开悟了以后,再去深入教研去抉择差别智,完了回头到悟后以后,还是如同悟前一样,更加兢兢业业的去苦修。这是一个依着六即佛的脉络,是千贤万圣的必由之路。
所以在这样的一个大前提下,我们看这里开始讲到是知宗为前锋,教为后劲。其所办是一事,其所说是一法。但以语言施设,门庭建立不同。
这就是总的作一个交代,你看他做了一个宗教的定位,一个是前锋,一个是后劲。我们理解的话,为什么说宗嘛他是主导开悟,开悟了以后,知见就与佛一样,悟到我们的性德。但是虽然悟到了性德,还有旷劫无始以来的习气种子不能够顿断,还必须依着教法次第来起修,这就是修德。
所以就这一个层面来讲的话,宗就好比说我们说冲锋陷阵,马上占领至高点,把旗帜先插在那一样。不管怎么样,这标志着我已经到这了。但是你只是冲锋陷阵可能是几个突击的,大部队还得要跟上来。这就是依然还教修事上的圆满,所以称之为,一个是前锋,一个后劲。这个比喻特别的恰当。他就好比,次第里面就像上次给大家讲到的六即佛,里边理即佛到名字即佛的水平呢,就是指的宗门下的开悟。但是他仍然还需要经历,观行、相似、分证即佛才能到究竟即佛。这个过程呢是始终不能够离开教法次第的。也就是没有脱离了教法后劲,跑出来轨道。
再者,我们来理解前锋和后劲的妙喻呀,如果从顿渐而言的话,宗是顿法,教肯定是渐次的渐法。我们要知道顿法,他是相对渐法而言的,渐教是相对顿教而立的。如果在顿和渐合论的背景下,树立起顿渐的知见以后,我们就知道,如果从宗门的参究而入,就好比我们说的,可以说先下手为强。如果说从教门的次第这样积功累德的去修,那我们可以说就是后发制人。虽然在法门的施设上,教学的手段上不一样,但是他的目标和结果是完全相同的。
所以印祖这样说其所办是一事,其所说是一法。从这句话就透露出来,我们常说的什么叫作宗通和说通,为什么说印祖这样的祖师是大通家呢,就所谓的通就是明了了,他知道所办的是一件事,是一个法,手心手背皆是手。他见到了翻来覆去皆是一只手的境界,才能这么说。所以所谓的宗为前锋,教为后劲。
另外一个,如果这是不一定非常中肯恰当,我们说不能够算正解吧。但是我们也可以这样去分享一下。什么呢,因为宗他可以说独被上上根嘛,上次讲到了独被上根,他一定是且深,法是很深很深,但是且狭,狭窄的狭,且狭的。因为他不能广被。教呢,可以说是阔广的,宽阔的阔,广大的广,他因为可以连带中下的。所以就宗和教结合起来,我们都把他用作宗教来学习的话,就根性而言,如果有的根性,他不论学宗或者学教,他都能够得到宗的利益。有的根性,很可能他不论学宗或者学教,他只能到教的次第。
所以从得利益的上面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反映宗为先锋的性质和根性。得教的利益的,他是后劲性质的根性。一个是先锋,一个是后劲。种种我们都这样作一个理解,就知道总而言之,所办的是一件事,所说的是一个法。只不过是语言施设,门庭建立不同。就说明是方法手段,也就是入的道,进的门,看上去风格是不一样的。但是进的屋子,完全是一模一样的。这是这段话的头半句。
我们再来看,门外汉不知其同而不可合,异而不可离之所以。然后就会妄用己见,强作主宰。不是互谤,便是混滥。
首先我们来看这里讲到的门外汉,在禅宗里面是非常讲究门外的、入室的说法的,好像上次给大家提过嘛,有入门的,有门外的,还有登堂的,还有入室的,真正的能够大开圆解,承接法脉,悟到师徒同印证心地法门的人,才能叫作登堂入室了,要不然就是门外汉。所以门外汉就是指的至少不要说明心见性了,甚至他连道理上的一个感觉都没有找到。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讲如果他没有明心见性,他就没有进到屋里,他就没有从里向外看的功德。所以他就不通嘛,因为从里向外看的话,他是通的,为什么,一个房间是通的,只不过有两道门而已。纵然说退其次而讲的话,你没有明心见性,但是你要在我们说的分别思维的语言教法上,你也得知道这就叫从外向内望,我们也得知道虽然是两个门,但是入的是一个室,一个房间。虽然是一房间,必是两门,虽然是两门,入的是一室。这就是异而不可离,同而不可合的,是这样的一个相符相关的联系。
所以一定你在上面分了两门的时候,就是同而不可合了。但是门外汉他不了解,他就会用自己的妄想知见,你看妄用己见,强为主宰。
我们可能不一定有感觉,就是参禅他没有悟的人呀,或者他乃至他悟得不够透彻,他如果不能够灭掉他的分别知见的话,他是不由自主的。因为下意识的就有我执,这种第六意识的缘这个法,成的分别影像,乃至独头意识起动现形的时候,他就是一个妄见强为主宰。人人皆如此,不是说好不好的问题,这是一个自然现象。所以在这种地步上你就肯定不能够正确的领悟嘛。
就像《楞严经》里面讲的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他会以自以为是的知见上立起来这么一个主宰,导致先入为主的分别。一旦进入先入为主的分别,必然有一个弊病会出现,这是千稳万当肯定会出现的,就是自是他非。自己觉得认为对的一定对,别人的肯定错,或者还有一种状态就是去和稀泥,以图作个老好人,因为他是一团乱麻嘛,他自己搞不清楚。你看在这样的情况下,印祖就说到了,不是互谤,便是混滥。
你一定会出现一左一右这两种情况。第一个就是相互诽谤,宗门和教下的相互不买账呀,可以说是由来已久了,在佛教史上,甚至久而久之,形成的弊病呀,有一些祖师像来果禅师就是对里边专门对各个门派,法门之间,特别一个是禅宗,宗门,一个是学教的教下,还有一个是净土,这三大体系呢,相互是非,他曾经作过一系列的辩解,就是为了把互相诽谤的弊病呢给他息下来,灭除掉。
宗门和教下相互谤的时候,当时有好多情形。今天,我们利用时间,稍微绕一下给大家分享分享。希望呢我们依着这些,以后也有一个自己对于宗和教的一个生活中的通常知见。有时候不管看什么书,或者听别人讲开示的时候呢,你自己能够以中肯的态度来认知宗教之间的关系。
首先,在当时的教内,就是学教的人呢,看不上参究学禅宗的人。他们会说什么呢,说:禅和子开口,不是胡说便是乱道,如此将来,就是这样下去的话,佛法无人撑,一定还是倒,就是你天天自己在那抱个腿子坐着,别人问了也说不上个点,这样的话,佛门何以为支撑,佛法一定会灭的呀。
当时来果禅师就说,这样的一种诽谤是不对的。为什么这么说,说禅宗的行门呀,他本来就没有开口处呀。你一个禅和子如果真正上了道,提得起功夫来的话,他不但说你胡说乱道不行,你就是正说真道也不行。因为语言相,你参禅的话他是离开语言,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呀。人能够真正的到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时候,那就是正法了,怎么会倒呢,明心见性了呀。这是他这么来辩解。
另外又有一人说了,说甘作哑羊僧,反说僧中宝。问他用心处,只是把手摇。就形容一个参禅的人,什么也不会说,说有功夫,每天住着庙,在禅堂里面打坐,过堂,十方供养,觉得现成。说问他说怎么样用功的,他把手一摇,说都不跟你说话。然后不识者赞他,必定有大道。说认不出来的说这个人有两下子,堪笑宗门人,尽是做假套。说他是装模作样的。
当时有这么一个教下,学教人呢还同样这样来说参究的人。结果,禅师也是辩解着说,人要是来问佛法,而不能答,问经的义理来不能辩。那为什么,是有所以然的。因为宗门下的一个参禅人呀,他首先要舍的就是一切的文字语言,佛经祖语呀,一切的祖师著作,都要舍得干干净净,如果你有一个不舍,就称之为杂毒入心了,就会障你的道念。所以你想想,你如果不明白他的路数,他的苦衷,你就扣一顶帽子,叫哑羊僧,哑巴的哑,猪羊的羊,僧人的僧。就是他啥也不会说,就是会摇头,这就等于无端给人家扣帽子了。
再者说了,就是一个功夫用到极力处的人,我们不知道,诸位如果同修们有到境界的时候,或者相对一段时间精进,乃至念佛七、打禅七的时候都会有这种感觉。就是功夫用到极力处,乃至闻声见色都有点呆了,像傻瓜一样的,人家说什么他都半天都没听见,这不是说真的傻了,不知道的人以为这是做假套了,在那装疯卖傻,其实是什么,他真的到了这个地步。所以,这个时候如果你问什么,好像他答非所问,乃至摇头晃脑,都有些不正常,你不能够轻视他,一旦他的功夫到了极力处,回身华丽转身的时候发明的大事,就可以一口吸尽海水,一拳打破虚空了。人家彻底见到本来面目了,所以千万不要小看这样的禅和子。
这讲到实例了,我那会在普陀山的时候,在佛顶山出家常住,那会我们庙里边有一个阅藏楼,有一个闭关处。阅藏楼那会也会有好多十方的出家师父,听说这里会给修行人一个机会。就是说,那会我师父就是怎么都行,只要是你来修行用功办道的,你哪怕你自己安排时间,反正常住上一概的把你供养起来。那很多人就都冲这个来了,来修行,反正上上下下真真假假的都有。当时有一个师父就是这样的,别人都以为他说,反正说他好像不正常了。他到了什么地步,出去参学或者到上海去瞧一下病呀,看一下身体,背着包走宁波,背着包走到渡轮上的时候。
大家知道,在渡轮上,你车开上去以后,所有的人都要上到甲板,到了海峡的对面了,再下到你坐的中巴车里面。结果他的东西放在车上,人上去了,下来找不着他坐的车了,包也找不着了,车也找不着了,完全他心就不在这道上。他没记住车号,他啥也不管,所以没办法,当天又坐着那渡轮又转回来又回到庙里没去成。别人就觉得,这连自己身子骨都照不了。后来我记得我师父那会给我说,这师父不是的,他已经功夫到了一定,这是佛门的真宝贝。他那会给我这么说,说这才是佛门的真宝,我那会听的还有点疑情,说头脑都不灵清了,怎么宝呢,现在回想起来,原来如此吧。
所以这就是当时教下谤宗门的人,相互不买账。宗门谤教下的人也有,也同样是如此。你看当时说的是什么,一切的经教先要由心悟了,才可以再去弘扬,才去弘教。势必要先入禅宗,悟明心性以后,先宗而后教。教理的妙法都要从你的开悟的心性中流出来,随便说一句话,未必是跟经典一样,但是都是教了,应该这样,要不然你天天去学什么教,也不是你自己的。来果禅师就说了,他辩解到什么呢,说大悟的人,只有佛一个,如果真正能在末法时中,为人解说经典,哪怕说一句半句的佛经,令末法时代的人,种大善根的拥护三宝的话,这个人就跟佛现前说法正等无异的,怎么能这样的来评价说弘法是家务呢?这是一例。
再一者,当时也有禅和子说学教的法师,你天天在纸上学道,我们常说纸上谈兵,终是入海算沙,说食数宝,任你讲的天花乱坠,终究跟自己的身家性命没有交涉,就是你自己不受用,心性没开,他是这样来看不起学教的人。
那禅师就说了,纸上学道,终究也算一个道人。现在末法时期了,热衷于世俗流布的庸人,你逼着他入海,就是入三藏十二部教海里边嘛,你逼着他入海都难,能会算沙吗。他会不会认认真真去研究经教呢。而且讲到我们常说的说食不饱,好像光说不练,说食不饱。
他说,望尽世间人,如果一个说食的人,就是一个讲法的人,称之为说食嘛,这里作比喻,他不容片刻间断,乃至于能够废寝忘食的去说食,而且他不图饱,只求说食,大家要听到这个话的内涵。不求饱,就是不想着自己了不了生死,有没有道,不想这些。只求说食,只想着把如来的经教不断的去讲,不断的去弘。他这样说如是我佛的大法,将未来世的众生一网打尽。而且不愿入海者,不肯说食者,现在大有人在。他是这样来讲的,来辩解学宗的人不能够诽谤讲法讲教的人,这都是相互的。
其实最后中肯的来看,就是末法人确实是正知者少,邪见者多了。邪见者多的话,你用宗教两门结合来治。为什么,教能纠正人心,开示正见,让我们不受五浊流转。宗能够把我们拔高,也就是能够空凡空圣,了无阶级,不受次第。这样的话就轻易我们不会受迷悟呀,迷茫的这些乱进来遮瞒我们,就是欺瞒我们,我们认不清楚。因为你明心见性了,一目了然了嘛。所以真正的最佳状态就是宗也弘,教也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弘宗演教。改恶事为佛事,转人心为佛心,为什么要相互诽谤呢?是这么来说的。
在这你看,我们既然讲到了第一个印祖这里讲到了,强为主宰,不是互谤,这就是相互谤言四起了,你说我不对我说你不对,入主出奴,在自己的地盘上都好说,出了别人的都是不对,这就叫互谤。首先第一点是互谤。互谤还算好了,刚才讲这么多,多了点插曲,就是为大家有一个明确宗教所以,和宗教的知见吧。
我们要知道他离就是双伤,合是双美。但是这种合双美,并非是完全没有原则,不拣别的一个串通。如果我们把宗和教互相诽谤,相互比高下,凭着一时的义气,有时候设门庭格局的话,这个情境,稍微有一些一般佛学常识,或者学过佛法的缘起性空的这样的一个乃至佛法是无争法,是无求法,无高下法的话,那么哪怕稍微愚笨点的人,还能够稍微讲一下他就能够知道,利害相关,就是不会这么陷的很深。但是如果把宗和教乱混合,也就是混滥的情形呢,就非常的迷惑人了。甚至是上根的聪明的行者,有时候也很难能够辩的清楚,所以这就更加的要我们有法眼了。
为什么这么说,你看印祖也是说互谤之过,愚或能知。混滥之愆,智犹难晓。就是混滥的过患,有智慧的人也很难够明了。
大家来看这里讲到盖以归元无二,方便多门。宗家方便,出于格外,所有语言,似乎扫荡。未得意者,不体离言之旨,唯噇出酒之糟。在宗则开一解路,不肯力参。在教则妄学圆融,破坏事相。
这是讲到混滥以后就很麻烦。为什么说,你看这是归元无二,是指的我们到家的情状了,也就是我们说的什么叫归元,就是佛知见。从这个来讲,不但是佛教的各个宗派,天台,华严,唯识,各执一套自己的修学体系,但是目标都是为了成佛,这是不会错的。乃至我们上一次讲的修止观也罢,礼拜读诵,每一个方法都没有格外的目标,就是为了入佛知见。再往扩大说,乃至汉传也罢,藏传也罢,南传也罢,方法虽然不同,但是目标也是无二的。
这里说只有宗门的这种手段,他是与众而不同。怎么说,有时候我们想来想去,不知道用什么词。因为这里印祖、传老解释都很清楚,我想想就是简单粗暴,微细无比。为什么简单粗暴,直指人心嘛,不跟你来那些,商量呀,安慰呀,引诱呀,他就直接你行就行,不行就拉倒,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嘛。真的是要胆大,你看我们为什么胆小,胆小就是因为有我在,害怕我。所以继一个简单粗暴,这是宗家的出格,出于格外他的方便方法。
再一个就是心要细,为什么这么说,心粗的时候,我们的心呀没有在道用上,你微细的我们每天我们一切的生活情景,其实都是因果的体现,都是心念的发挥。但是如果你心很粗,你根本不会观察,安不到现前当下来。所以没在当下,你在有机会的时候,你根本就回不过神。所以这里才讲的宗家的方便出于格外,就是要胆大要心细,胆大胆大的要超出你平常的一些套路,心细心细的要到幽微不到之处,你得能够透得过来。
特别是这种格外,你看这里说,所有语言,似乎扫荡,就是似乎把一切的语言都给进行了一个批判。所以我们总的来了解禅宗,他总是要让我们觉得要出乎意料之外的,虽然他在情理之中。为什么说这里叫出于格外,就是要改变我们常规的见解呀。一般我们人的思维,第六意识的这种通常思维习惯,他都在一个格中。就是又有白天又有晚上,又有今天又有明天,又有你又有我。就是因为条条框框太多了,我们才现在这么认真的生活,每天经历着烦恼。这里讲的印祖出于格外就是要扫荡,所有的一些似乎都要扫荡。
扫荡有两种。第一个就是否定,遮诠,一切原来的认识都不对。世间、出世间,信心,有信仰没信仰,有修行没修行,这都是在格中而不在格外。所以他有时候超情离见,就是直接把你第六意识给你截断众流,不让你起分别,这就是否定。再一个扫荡就是扩展,你常说学佛的人,绝不能干什么,绝不能做什么,至少你不能说佛的不是吧。他就认为这是执着,就会障成佛之道,他就认为要说,呵佛要骂祖,就给来这一套。你认为不能杀生,他情急之下就用这种杀生的这种逼着你,把烦恼思维一下子能够顿断,就用这个手段,这个情节,来逼你,吓唬。你说有什么因果,有凡圣,有修有证等等,他说这都是妄想。就都在这些格外来直接扫荡的,让你下狠手铲情识,当下见道。
你看这未得意者,不体离言之旨,就是不能够体悟宗旨的人,他就会怎么样,只会闻到一点点以为是酒的味道,就开始装模作样了。就像这里说,唯噇出酒之糟就是稍微感觉到一点酒的味道,他就以为这就是整个酒的最醇的质量了。就开始装模作样,不能自拔了,说的时候,说其言在九天之上,但是观其行全在情识分别之中。这样的话还真不如老老实实劝人念佛,自己凭信愿,这辈子往生。所以,在不分凡圣的情况下,他就会以凡滥圣,以迷解悟,以口妄行,修行的行,都会出现这种弊病。在这样的情况下,学宗不像宗,学教不像教。
这里讲到了,在宗则开一解路,不肯力参。就是不好好去学,提起来正念去积聚功行,去参究话头,只用自己以为是的教的这一套了,来把宗给解说一番。很麻烦呀,以前的宗门里边解释的甚至有时候非常出格,让你哭笑不得,这里我们就不给大家讲,不结这个妄想缘了。
学教不教,教本身你是有次第的,有因果有凡圣的,有修有证的。这个时候,就是他又会在教则妄学圆融,就开始讲理不带事了,我们常说的执理废事,说的圆融,行的不圆融,他就会破坏事修,这里讲到的破坏事相。
所以印祖最后总结的时候说 唯大达之士,大就是出格,大人丈夫,达就是通达宗教无碍的这样的一些祖师级的大人物,才能够知见与佛无二无别的,能够双得其益,同时能够把这宗教两门的利益,大大的收于怀。这样的祖师们,真的是中国历史上也是数不胜数的,佛教史上。远的有智者大师,慧远大师,僧肇大师。近的再往后有永明延寿大师,禅宗里面的达摩祖师,慧能大师,乃至五家的这种开山祖师们都是如此。特别是净土的十三代祖师,那更是如此。离我们最近的彻悟禅师,乃至印光法师,还有像近代明末的四大高僧,蕅益大师,莲池大师,憨山大师和紫柏大师。他们的这些见解,都是双管齐下,是非常圆满的,所以才能称之为双得其益。
我们怎么理解双得其益,除开宗和教的这两个称之为双,就是在佛法的大背景下,一定要后面会讲到二谛圆融。就是空有,你要能够掌握的住,事和理,你要能够圆融的起来。就是具体的事行和理的悟证,他是一体的。但是没办法,到我们凡夫的层面下意识的,始终就在一个二元对待的层面。所以所谓的双得其益,就是能够把他圆融无碍,就分得清楚又能够合得完美。
明末清初有一个四大高僧之一的紫柏老人吧,我们今天有一段话,摘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什么叫作双得。你看人家的见地,指性或者我们的心性,或者情,就是我们情识,他怎么呢,他说性如水,情如冰。就是超情离见的明心见性的性就像水一样,我们的分别妄想就像冰一样,冰有质碍,而水融通。这些大达之士们他就是悟到了水的境界,他非常的圆融通达。但是,宗谤教,教谤宗的这些人来,或者是以自己的第六意识妄想在这解宗,自以为是得了高人圣境,都是有质碍,就是有障碍的。
如果融通则本无能所,既然本无能所的话,还为什么你要谤我我要谤你呢。而质碍则根尘亢然。亢然就是愤亢的亢。就是因为像冰一样有了执着,就凝固了,就有你我分别了。所以他讲到,此义有知有觉,知则意虽了然,触事乃迷,就是哪怕在上面有一些相似的理解,但是一旦境界出来的时候你还是迷的。为什么,功德不够呀。觉则触事会理,情尘自空,是圆的。
所以你看这段开示,就非常圆满的把宗和教套进去,就解释的一目了然了,心开意解。这就是叫作大达之士,双得其益。为什么,因为这双得的利益呀,其实是一个利益一回事。包括对于空性和净土这两门。
你比如,净土宗的第十二代祖师彻悟禅师,他在融汇般若和净土的这两门的时候,他就讲得非常透彻。他怎么说,他说般若,乃是即缘起而明性空,虽性空而不坏缘起。净土,乃是即性空而明缘起,虽缘起而不碍性空。所以他就这里讲到此则空有两门,互不相碍也。不特于此,正以缘起故性空,若非缘起,说谁性空。那很简单,我们就可以套,正因为有教,故有宗,如果没有教的次第,何来宗门的顿悟。祖师又说,又以性空故缘起,若非性空何从缘起。
那我们还可以套,因为宗故而有教,如果没有宗的这种教外别传,怎么来去再分别教的文字义趣。所以我们不相混滥的时候,就是越是宗,他越是顿超,教外别传,其实他越顿超的是教的次第,是教的路途呀,越是能够深知教的次第,才能够次第而一目了然和所以然的来顿超。这就是叫作同而不可合,异而不可离,最完美的状态。大达之士才能够有这样的知见。这都是祖师们事理圆融以后,称性给我们流露出来的,双得其益。
但是我们现在是怎样的情况呢,就跟印祖这里说的,否则醍醐甘露,贮于毒器,遂成砒霜鸩毒矣。鸩就是一种鸟,他的羽毛泡在酒里面,人一喝就毒死了。砒霜,大家知道了是有名的毒药,就等于我们现在学法本来是醍醐甘露,宗和教是圆融无碍的,但是由于我们的知见总是分别,就把醍醐甘露之法,到了我们这一了解,就成了害人的法了,不是利人的法了,他是这样的一个相关利害关系。
阿弥陀佛。好,我们继续往下看这一段,大家来看,这里论文里边讲到的,教虽总明万法唯心,然须就事论事,事理因果,毫无混滥,原始要终,不出唯心。
这是开始讲到什么,讲到两门宗和教他们的教学了,怎么个教学原理。
首先讲的是教,宗和教的教学手法,他是各自有特色的。总而言之,先说教来讲,一语以蔽之,讲的是终归不出万法唯心。我们要知道在教法里讲的话,他会讲好多内容,比如从因果呀,轮回,修证的次第,还有从凡到圣,什么时候是凡,到什么时候是圣,到了圣还有大乘小乘等等这一切。但是这一切的内容,包括我们修学菩提道,还有五十二个阶次,等等这一切的内容,万变不离其心的。所以教法虽然讲了那么多内容了,他最后一定要回到万变不离其心的总的根本法上来,就是万法唯心。其实也是我们讲的缘起性空,唯心就是性空,万法就是缘起。
所以既然讲到了反正总归教下所有三藏十二部内容,它讲的就是这一个理,这一个根本的大原理,万法唯心。所以这里讲到,我们常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就是我们的心,如来藏真如性的心,它是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的。如果我们随着染缘,不清净的染的缘法,它就体现的就是世间法,现实就是因果轮回,就是我们常说的发挥群相。如果我们这个心,它随的是净缘,就是我们常说的,就叫出世间法,体现的现实就是解脱因果,而不是轮回因果,而且讲的就是我们的妙明真心,如来藏性。总归,看你怎么修怎么证,但是都不出唯心的一念心体。
首先你看它把教的核心内容先给我们这么一交代,开始又说了,然须就事论事,事理因果,毫无混滥,这是什么意思,就是你把总的核心内容虽然了解了,但是你不能够说这个理,还得就事上而来论事。这是什么意思呢,就事论事就是虽然我们的本性跟佛是一样的,但是我们现在在轮回,就要在轮回的事理中,怎么样跟佛一样,所有的这一切操作方法和走的路子,你得在事相上来说,不能抛开事相上来论。所以他就讲到,因果就是依着我们的心性而所显的根本现象。
通常我们的讲解层面也是从因果,修证上面,认真的去分别,仔细的去交代,让我们明白什么叫做造业受报,什么叫做从因感果,都是万法唯心的原理。但是,我们去断恶修善,去从有超凡入圣,他还是得细细的从事相上去讲,不能够绕开的,不能够混滥的。但是虽然你这样放开了讲,最后,你看这里讲到,原始要终,不出唯心。就是从头至始,终归还不会出万法唯心的理念。
所以这一点呀,祖师们彻悟禅师就讲过,非常的到位,说万法唯心。他讲到是我们一个凡夫呀,或者九法界的众生,不但凡夫,包括罗汉菩萨,他都有念头的。这个念头就是我们当下的万法唯心的心念。这个念头他是念念不停的,每起一念,一定要落在十法界,就是落在万法唯心的心里边的哪一法中,看你跟哪个唯心所现的法界相应,就造哪一个法界的因,感哪一个法界的果。
如果你造恶业,就是感的三途,造善业的话,你就是感的人天,造出世间的业,就感的阿罗汉,造的六度万行,以利他为主,自他皆利的,那就是造的菩萨业,那就是菩萨。执持大悲心,名号功德念阿弥陀佛,那就感的佛法界。他有过这么一段开示。这就是讲到,整个的教法,万变不离唯心之理,从善恶因果的事相上去阐明,不能够混滥。但是终归结底它还不会出万法唯心的道理,这一段其实就是讲的这个意思。
下面他用了一句,宗家的实商量,亦复如是。这句话就很有意思了。什么叫做宗家的实商量呢,就是从宗门下面,也就是禅宗的人,他如果要讲教的话,也得从最透彻的角度,而去开示来问法的行者。所以他说的都是干的,不会闲言碎语,也就是往万法唯心,心唯万法上去引,去汇,所以这里讲到的,宗家的实商量,亦复如是,也是讲的万法唯心的道理。
为什么这么说,就是宗门下,有的人来的时候已经开悟了,来参问的祖师爷给他一印证,以心印心万事大吉,这怎么都好说。但是如果有的人来了,他有点小悟,没悟透彻,或者他还没有悟,在这样的情况下,禅宗又不会跟你,没完没了的唠唠叨叨的去,他是痛快直接的。那他就会只讲干的,不会闲言碎语,刚才讲到。直接就把最透彻的的实商量的万法唯心给你讲,用语言方便的表达出来,即刻就你不往外再走了,再散了,直接给你往里走,往心性上走。所以他才讲到,宗家的最究竟痛切的讲法处,也是这样的,因为有的人没汇过,那祖师只能用语言来方便表达了,但是他讲的时候,不出万法唯心,不会绕的很远,离的很开的。
但是我们再往下看,若举扬向上,虽指尽世间法法头头为问。答时总归本分,绝不就事论事。
大家要听明白了,刚才教下的教学方法就是一定要就事论事,不能混滥。而宗门的方法就不一样了,所有的举扬向上,总归本分。什么叫作举扬,就是举古来的,比如以前曾经谁开悟了,在什么情形下开悟的,那他就问,这是怎么情况,把他例子举出来,扬出话来,放出话来问,问善知识,善知识来回答。或者善知识来提问,问法的人来回答。总归就是看你在不在道上,有没有开悟。所以说举扬向上,向上就是向上一路,要悟本来面目,虽指尽世间法法头头为问。
为什么会说,虽指尽世间法法头头为问?一般开悟的祖师,他已经悟到无生理了嘛,在他看来真正的就见到说什么,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法性,他是看一切法都是佛法,一切性无非佛性。所以他这个时候,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他可以用来作为教材的。他特别可以方便的用借假来问真,答者也可以借假来答真,绝不会依着我们通常情理来,就事来论事。就是像教法一样,因是这样的,果是怎样的,你要怎么修,这样修一步修到什么地步他不弄这些了。在他看来全是第一义谛,所以问的时候也是依第一义谛,答的时候也必须依第一义谛,不在世间论了,是这么一个姿态。
所以他出现的一个平台就比较高档吧,你看这里表达的说是,所谓问在答处,答在问处。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全部汇归现前当下,离言绝待之际,没有让你依着交流,依着情识来展开任何机会,其实就是让我们不要起分别。所以问在答处,答在问处,就不能离开当下,你不管运用什么教材,你不管运用当下的文字也罢,话语也罢,或者动作也罢,或者旁边的这些耕地的挑水的等等,房子屋檐,怎么都能说。总归你心在道上。心在道上,不管怎么问答,都能够心心相印,这就叫问在答处,答在问处。
我记得那会云门寺老和尚有这么个事情就很好玩。那会老和尚有一次出去在庙里边去这样去经行绕弯,绕弯的时候,大概就是有点下雨了,下雨就沿着那个走廊去走。走的时候经过殿堂,殿堂的屋檐不是有滴水吗,滴水下来了往四处溅。有的地方就会接一个盆呀桶呀的什么的让它不要四处溅。那时候,有一个地方大概流水了没有接盆。这个时候,老和尚就拄着拐棍往过走,看见说,为什么不赶紧拿来个东西把它接住呢,看着水一直在流。
结果旁边跟了好几个人,有的人就下意识的赶紧去找个盆,或者找个桶过来,赶紧接住。结果旁边的一个小侍者师父二话没说,直接顺手就拿了旁边的一个盛垃圾的竹篓子,就放在那。大家想想,竹篓子怎么能接得住水呢,他是通透的呀,全露掉了。但是当时老和尚就称赞他,说什么,虽然当时他肯定没有开悟嘛,但是什么,他当时就没有进行思虑分别。你去找盆桶的人肯定说这竹篓子怎么能接水,我得找个盆能够接水的东西,那早就到了第二第三无边无量了。所以这下意识的,他就是直心直行了,不容分说,没有分别,直接下手找来一东西就垫在这。很多时候所谓的问在答处,答在问处,就是要在这个点上来碰,来撞,往开了撞。
所以纵然有些时候,你看下面一句,纵有似乎就事说者,纵然有些时候,旁人听起来他们问的呀,答的好像是个话,我们常说的像点话。可是千万不能上当,绝非是他们表面所论的意思。就是意在于彼,而不在此,就是听上去别人好像听的有个理路,其实问者答者,他的心不在理路之内了,是这样来认知的。
所以印祖这里讲到,若认作就事者,就是如果你当真以为他们的意思,你问的、他答的这个意思虽然吻合,但是如果你依着话的意思,就怎么样啊,即白云万里矣。早就十万八千里之外了。白云万里就是看上去白云一片,实际上没有见到天空。
所以大家想想宗和教,这就是他们的教学,今天我们主要讲的内容就是宗和教的教学,和宗和教的相承。相承就是所办的是一事,所说的是一法。教学的话,从教来讲,几乎都是就事论事,而往万法唯心。从宗来讲,讲万法唯心的时候已经是多余了,人家的套路是总归本分的,这是他的教学不一样的地方。所以你看确实是不宜混滥,如果结合的相当完美的状态是什么呢,就是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为什么这么说,你看这里讲了半天了,宗也是如此,教也是如此,这样的根机,那样的根机,总归就是总有不对的时候。只有修净土没有不对的时候,没有出错的时候。为什么,净土信愿就是教,就是教的教学方法。执持名号,就是宗,他就是把整合了这两套,而且还配套的非常有保障,双管齐下的到这样的地步的一个总持法门。
所以得生与否,但凭信愿之有无。世人但念阿弥陀,便是无上深妙禅。大家要仔细悟,佛法绝不是两个,就我们现在讲宗讲教来讲的话,我们是为了汇归净土,千万不要忘了。所以希望大家每天,还是把阿弥陀佛要想起来,极乐世界要忆起来,要念,要执持名号,要回向发愿往生,要想着,尽量的要想着要去西方。
好,今天我们就到这里,希望今天的讲法功德回向。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谈笑风生之际,顾盼左右之间,都不要忘了还有个世界叫极乐,阿弥陀佛正在说法。希望以此回向。
好,请大家合掌。
闻法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好,南无阿弥陀佛,今天就到这里,我们下周周三再讲。阿弥陀佛。
(第十讲)
好,各位,阿弥陀佛,请大家合掌,我们依然如故,祈请三称本师加持护念。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称)
好,请大家放掌。阿弥陀佛,各位闻思讲堂我们莲池海会的诸位莲友们,大家晚上吉祥。今天是我们讲《宗教不宜混滥论》的第十讲。那么跟大家讲一下,因为长期来讲我们叫闻思讲堂。一直在讲净土,以净土为主,我的这个群。法听得多了的话,久而久之会落入到一个麻痹状态,有则禁之,无则加勉。就是希望大家不管在闻思和修法上,可以说应该深入地多看祖师言教,乃至一些祖师的传记,像印光法师的年谱,虚云老和尚的传记,来果老和尚的传记,乃至倓虚法师的《影尘回忆录》等等这些。
为什么这么说,就是以防万一,因为一个事物的相续,刚开始的时候会有很大激情和浓浓的气息,久而久之容易落入平淡。其实平淡对于一个修法的人、求道的人来讲,是最佳真实状态。但是这种平淡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平淡是说心的如如不动,这样能够坚守对于法义上的相应。那么还有一种等于就是说,其实心落到一个无记里边了,就是反正也照着这么听的,也就这样,完了可能也在完成功课,甚至还不少。但是好像这个出离心的状态也好像不是随时而有。功课虽然多,可是好象没什么增进。这个时候我们确实需要调养,很多时候,生不起随喜心,生不起法喜心,等等这些都会陷入到一个窠臼里面。
所以这个时候就希望大家,如果有自己所相应的书、经典去读一读,或者这些祖师们的传记去看一看。特别是近代的我们能够比较相应的这些一线祖师们,他们这种透彻的开示,多去相应相应,那么会有几分提携的。这是我们进入到第十讲了,今天开始,跟大家插这么一个小曲,因为都会有这样的情况。
特别是今天我们还是讲《宗教不宜混滥论》呀,一开始大家还要记得我们的发心,让我们在教法和宗法上面建立一个正确清晰的见解以后,才能够顺理成章的导归净土。为什么这么说,就是导归净土我们第一个要意识到当今修其他法跟修净土法,哪个最容易上道,最容易成就。其次以后我们还要知道说净土既然有别于,虽然它也是教的部分,但是它行法上来讲,有别于宗有别于教来讲,它的殊胜之处,好处在哪里,它省力气省在哪。说俗气的话,它讨便宜讨在哪儿。这个如果我们知道它的话,噢,叫做第一方便。所以请大家千万初衷不改,我们讲这个《宗教不宜混滥论》,其实为了什么,提携净土,提携我们对于净土的皈依心的。
好,在上一讲的时候,大概把宗和教的教学,怎么个教学方法,最后说宗是怎样的,教是怎样的,都给大家做了一个交代。最后落了一小段,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今天补一下。就是讲到说的实商量。因为上一讲的时候,最后说教下的话,它是就事论事,虽然如此,还不出唯心。那么宗家也是如此,但是宗家的教学就跟教下的教学方法不一样,法法头头都不去就事论事。所以这个时候就不能够以事,宗家的方法是,不是以事来论的,讲到这里了。那么最后他补足了说,论的实商量的话,是怎么个来说。我们先把这段话给大家先贴出来。
大家来看这一段,这是我们上一讲的时候落的一个小尾巴。但是为什么隔开今天从开头来讲,就是为了好连接。你看,的实商量者,禅书不录。
我们一定首先听这个的法要听懂什么叫的实商量?就是禅宗的教学方法,法法头头都是指归向上的。禅书里面,它大多都是说的一些公案,问答呀,从正面的篇幅来说这个的实商量,就是万法唯心,明心见性,围绕着这个高度来讲的最透彻的,最为浓的干货这一类的言教呢,在禅典里面基本是看不到的,有也是有,但是很少。
所以这里印祖特别的说出来,说禅书不录。你就是说想以教的态度去浓缩地去学习禅法的话,在禅宗的典录里边是没有这样一个,平台比较小,至少说是小,不是没有,也不是完全没有,但是很少,都是向上指归的话。
所以说,如果说从的实商量者,通彻的来讲禅法这个角度,要多看一些另外的书。这些书在哪里,首先第一个,禅书里面也有,很少,所以你就要大量地去看,才能从里面点点滴滴地进行积累和领悟。否则,印祖提的这个特别重要。
大家看,看万善同归集,及净土十要中禅匠著述,亦可见其梗概矣。
那我们就循着印祖的这个,来大家了解一下。这个万善同归集,可以说是净土宗的祖师里面有一位叫永明延寿禅师。他是宋朝人,他所著的最著名的,有一句话最著名就是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就是那位祖师。他的见解,他的注释一直到了清朝,雍正皇帝还特别推崇,非常的尊敬他,甚至当时把他推崇为千古以来的首席禅师,那我们都知道雍正皇帝是集法王和人王于一身的人,所以他能够敬重永明延寿禅师,可见对他的影响有多大。
永明延寿禅师除了有一部大的巨著宝典叫《宗镜录》之外,还有一部就叫《万善同归集》,也就是所有这些修的善法最后同导归净土。在这个著述里面,他老人家对这个的实商量对禅宗心性的正面讲说,阐述的是非常到位。
这里在传老的著述中也引了几大段,大篇幅他的著述里的话来进行说明,我们这里虽然不能够大段地给大家读了,你看读两段,大家知道他对这个真俗不二、空有圆融的阐述非常到位。他讲到《万善同归集》里面说,然不动真际,万行常兴,就是从本性上来讲,如如不动,但是从事相上行的话,什么法都得去修。不坏因缘,法界恒现,你看不必要去抹杀现象上这些,但是,如如不动这个一真法界,遍法界心常在打开着的。
寂不碍用,寂灭的寂,妨碍的碍,妙用的用,这个寂不碍用,俗不违真。有无齐观。一际平等。这就是他对大彻大悟了以后,明心见性的人他现前所见的境界,就是用这个的实商量的文字给非常浓缩和正面的表达出来。
所以你看印祖让我们看,而且他还在讲到,不可以走这个执理废事,或者执事废理的这个状态,所以他还为了讲中道圆融的这个道理的时候,也说若离事而推理,堕声闻之愚;就是离开我们事相上的具体行为上的修行,光说高推妙理的话,就跟声闻一样,有可能堕在空性里面出不来了。若离理而行事,同凡夫之执。就是我们做事情没有当下心性跟进上的观照的时候,那么你修行都是在事相中修,都是以有求心修,以分别心修,那还是凡夫的执着。
所以他就讲到 全水是波,就跟水跟波的关系一样,离事无理,全波是水。就这么读一遍,大家细细地去领悟。这些法语教言,它对于提升我们的见地和打开我们的心性,极其有推动力的。但凡如果你真正是心在道上的话,都会有这样的感应,希望大家随类得解。
下面再推荐一部书,就是印祖说的《净土十要》中禅匠著述,为什么首先他这里讲到是禅匠著述,就是禅宗里面的巨匠转过头来弘扬净土而所作的注释、论典。所以特别是我们修净土的人,大家一定要去熟读,翻来覆去的看《净土十要》这部宝典。这是我们,也是第九代蕅益大师所编辑的,最重要的一部阐述净土教理的,它里边把的实商量已经发挥到极致了,这些祖师们的见解可以上天下海,进退自如。
之所以能够这样,就是因为他们大多都是禅门下大彻大悟了以后,而开始又转回头广弘净土的。所以他们的法语,全部是从证量中流露出来的厚德智慧,真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高超见解。所以真得是恳请大家去熟读《净土十要》。不要说读不懂,那是读的少。也不要说看不明白,因为你心不那儿,这个是人都能看明白。
那么众所周知,里面的第一要,就是十种要,主要的著述。第一要就是《弥陀要解》,这是对《弥陀经》最出色的一个注释了。还有里面的《净土十疑论》,《净土或问》,把我们修行净土,百般千般,好像无病呻吟想点问题出来的这些问题,总归是一巴掌就摆平了。所以大家去看看《净土十疑论》,那里边序文里面讲到 疑此则遍疑,就是这十条疑问你解答不了,对于净土的疑心就去不掉。信此则遍信,这十条问题通过了,其他的都不在话下。
还有天如惟则禅师的《净土或问》,《净土或问》里边就是设一个问题,然后进行解答,圆满极了。人家祖师们的这种从事从理、面面俱到、契合时弊的解答,真得我们只有学习的份,只有领悟的本领,没有任何再进行商榷的资格了。你就信就行了,听话就对了。
那里边还有《西方合论》,是袁宏道一个居士写的。《西方合论》这部论典,如果大家能够通过一遍,再然后把它一段一段分门别类的这样解开了,看明白以后,那我可以说,你去讲净土在任何角度任何问题上面,你都有自己正确的见解,还可以给别人去匡正,就是救别人的错误认知。《西方合论》可以说是把所有的宗派都揉在一块,看了以后我们就能够饱尝教理。
当然最最重要的,最痛快的就是《彻悟禅师语录》,这本祖师的语录本来并没有在《净土十要》中,那是后来印光法师在整理的时候又给加进去的。这里边《彻悟禅师语录》,可以说每一句都是教海的汇集,宗门的痛快,净土的总持妙义。说一句形容的话,就是把不容商量的法,商量得已经再不能再商量了,就这样的可以说是千古最精彩的语言了。
你信就信,再多说少说都不能说了,人家就把教言,对净土和禅宗的融会贯通,对教下的完美整合,就是别人你再插不进去话了。所以大家才能明白说什么叫做的实商量。印祖特别在此推荐了这两部著述,那我们要当然引起足够的重视,希望大家去读一读。这是上一次我们讲到的结尾了。
那么今天我们要开始讲到克论佛法的大体了,也就是说要开始讲到宗和教之间的关系,它是既不一又不二的。好,下面我们再把这段话贴出来,大家认真跟着听。大家看克论佛法大体也就是总概一下佛法的根本的总纲,那么不出真俗二谛。就是在中论里边有一句话说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就是任何佛出来,在世间里面弘法,到娑婆世界来,都是要依着真俗二谛来讲的。那么真俗二谛是怎么一个各自的风貌,之间又有何等的关系。
大家来看,真谛则一法不立,所谓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也。俗谛则无法不备,所谓佛事门中,不舍一法也。。
这个话听起来了都是可能比较浓缩了,我给大家用白话稍微讲一下。就是从整体的来看佛法的大体不出两个内容。就是说教学方法也罢,阐述角度也罢,分门别类也罢,就是这两个板块。一个是从真谛,一个是从俗谛。
那么就真谛的角度侧重来讲的话,一法不立,就是讲到万法皆是虚幻的,所以说所谓的实际理地,就是真如实际的状态,宇宙万法的真相中,就是任何一个分别,哪怕连一尘的相也不能立,一切相都是假的。那么这是从真谛,也是从本质上而言。
俗谛则无法不备,从俗谛上讲的话,任何一个现象都是这宇宙万法中的一法。那么可以说当下就是宇宙万法的现象。所以他说所谓佛事门中,不舍一法也,任何境界,任何六根门头,任何你来我往、开言吐语、举手投足都属于宇宙万法中的一法,都可以让我们参究,都可以提供给我们悟道。这就是一切法皆是佛法,这就是从俗谛的角度,无法不备就是一切法都包括进来了。
那么放眼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再来看。首先我们绕开一下二谛。先给大家说一个佛法的总原理,也就是唯一的原理叫什么,就是我们常说的缘起性空,再提一下这个词。时时刻刻不能忘记佛法缘起性空的大背景,否则我们越学越听都会乱掉的,没有总纲了。一切的宇宙万法,大家知道一切的宇宙万法,它都是缘起的。既然是缘起,就是因缘汇聚临时组合的。既然是缘起的那么它就一定是无自性的,无自性就是性空。
所以常说:众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那么虽然它是一会说缘起,一会是性空,可是缘起性空它是一体的。就是缘起的法而体现性空,由性空而发挥缘起,这是一体的两面。就一体的时候,我们就说它是佛法的总原理。但是就两面而言,我们就会把它作为佛法的纲要叫做真俗二谛。回来了,就是叫真俗二谛。
谛是什么意思,就是真理,真实的道理的意思。俗谛于世间来讲叫真实的,真谛于出世间来讲是真实的。俗谛是相对的真理,真谛是绝对的真理。我们有时候又把真谛叫做圣义谛或者叫做第一义谛。前面讲到宗门的向上一着,就是这个意思。俗谛又称世谛或者叫做世俗谛。真谛是讲空,说理。俗谛是讲有,表事。一个是本质,一个是现象。佛讲法任何状态下,要么依着本质讲,要么依着现象讲。要么依着真谛讲,要么依着俗谛讲。讲的时候表达上,一定是依着这两重。但是我们在理解上也依着两重理解,领悟上就不能够把它们截然分开了。
所以先要把这个底给大家打好。我们再来看,这里讲到的真谛理体,它所谓的 不受一尘可以就是说一法都不立,它是注重空的一面,就是性空。俗谛是讲的现象,就是无法不备,所有的法都包括,就是注重它有的一面,其实就是讲缘起。
所以你看,印祖在这里他说的是非常分明的,他说真谛一法不立,俗谛无法不备来讲的话,也就是说我们前面讲到实相,一个是无相,一个是无不相的真实状态。为什么给大家这样交代,所以我们听到二谛的教法以后,我们正好也可以套用在宗教的框架下,来套用着学习一下。了解什么叫宗和教,依二谛来讲。大家还记得我们前面所说的何为宗?何为教?说演说之,宗教皆教。契悟之,宗教皆宗。那么在这里我们也可以讲到说,二谛不管它是真谛还是俗谛,从理解角度来讲,二谛都是俗谛。因为它要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我们要通过思维来理解二谛的教法,表达的状态,所以它是俗谛的层面。
但是如果从领悟来讲二谛皆是真谛,为什么,依二谛的教法。你看今天我给大家讲佛说了,就是依着二谛。佛法的大体不出真俗二谛,有时候是真谛,有时候是俗谛,可是真谛俗谛都得依附在俗谛层面来讲,因为真谛是不能讲的,它是境界,不是教法。但是我们依着二谛之教,悟入这个二谛真理,那就是一样的道理了,不管俗谛真谛,它都是谛。就和说宗与教和俗谛真谛并驾一样,它是同一套诠释佛法的方法,也就是总纲。无非就是说拟一个缘起性空,统一的原理,说一个真俗二谛佛法的大纲。
首先我们要把这个,因为今天又引入一个新的概念真俗二谛,这些话我们可能常见,但理解上并不能够接地气。所以我们这样讲一讲,然后再回到我们对宗和教的讨论上来。放眼看一下说,就着二谛的视野来看看宗和教的分别侧重。
你看,我们再向下读,教则真俗并阐,而多就俗说。宗则即俗说真,而扫除俗相。须知真俗同体,并非二物。
这是第二段话,这一大段里面的。就是说宗和教的各家手法,如果说从教的手法来讲,教学方法来讲,它是真和俗都讲的,我们叫教二谛。那么宗的教学侧重角度来讲,它是叫做即俗说真。大家看到印祖的用词多么得精准,多么得鲜明,他没有说宗就只是讲宗,而是说即俗说真。并非说离开俗而有一个真,而是就着俗谛的当下,直指真谛,用真谛来扫除俗谛之相。
所以他就是说宗门来讲就已经不在这个俗谛的现象上分别而论了,只是像前面讲到的法法头头皆归向上。这是他先这么阐述一下,但是最后他总结的非常到位,须知真俗同体,并非二物,也就是说现象和本质它是一个圆球的两半,是手的背和手的心,是一只手,是一个球。
所以你看传老解释的时候,他老人家非常有智慧,他用一个水和波的说明,来说明俗谛和真谛。他说离波无水,群水成波,就好比说水和波浪的关系一样。那么真谛就是讲的理体本质,就像波里面的水,说的是水。俗谛就是说的这个现象事相,那么就如同水上的波,那么波、水它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但是我们学习二谛就以为俗是俗真是真,我一定要从俗入真,一定要在真就不俗了,这就叫二谛不圆融。
当然我们为什么不能圆融,因为我们现在在起波,波涛汹涌。所以大家要知道一切的佛法就是让我们全部地意识到,在波的状态下,突然意识到水的感觉。现在我们虽然就着水在起波,但是我们全情地投入到波,意识不到水的本质。可以说如果什么时候,我们突然意识到水的感觉了,就是明心见性了。悟到水的感觉你并不是离开波了,你还是随缘起波,但是这个时候你已经得了大自在了,为什么,因为我们虽然是随波,可是重心已经全在水上了,现在我们虽然是以水起波,我们的重心全在波上。
所以你看这里印祖也说了,教家,它是真和俗同时阐述的,同时既谈缘起也讲性空,既说真空也讲妙有。那就可以比喻为,如水和波无二,心唯万法。但是宗门来讲的话它就只说真,虽然它即俗谈真,但是它只说真,直指禅旨然心。所以大家仔细地悟这些,心唯万法,万法唯心,波和水,水和波。从波入水,指波是水,就如同真俗并不是两个物一样,是一体的。
好了那我们讲到这里,因为太涩了,我们还是停顿一下。大家知道我们在讲什么呢,我们现在在为了讲明白教法和禅宗的核心差别。它们的一体之处是没有本质上的差别的,都是为了从理解上来梳理学习的疑惑。可以说我们听这个法,就是为了去除在修法上,有时候我们会生起不知何去何从的障碍,或者见解上不至于混乱不清,而导致我们行门无从下手。
所以说从这一点来讲的话,你看,大家想想,比如说我们常讲到说净土,因为我们在以净土为根本法门。那么我们常说最后是导归净土,以净土为归。我们常说的唯心净土,自性弥陀指的就是水。往生西方、入西方三圣清净海众的法会就是指的波。生则决定生就是指的波而言的。为什么,因为在娑婆的波灭了,极乐世界的波就生起来了。去则实不去,就是说虽然生则生,去则去,可是来去之间此波彼波都在同一个水里边。大家好好悟一下。
但是不同处就是说,依着西方的话,一切波,马上我们就能见到水,而且波越来越小。但是你在娑婆里边,我们不但说不能从波见到水,很难。而且会波越来越大,最后波到地狱、饿鬼、畜生里,也可怜了。
这是我们在这里停顿,为什么要讲禅呀教呀,讲了半天,就是为了我们在教法上梳理一下,什么叫宗教,怎么向净土上导归,依着净土会也是水和波的关系,往生极乐还是离不开水和波的教法,所以这样通了以后,我们的信心就任着别人再怎么八风吹,从理从事上信心都到位了,就可以没人管你,可以不会退了,至少在见解上不会退。
好,我们再往下看,这里印祖做了一个非常圆满的比喻,譬如大圆宝镜,虚明洞彻,了无一物。然虽了无一物,又复胡来则胡现,汉来则汉现,森罗万象俱来则俱现。虽复群相俱现,仍然了无一物。虽复了无一物,不妨群相俱现。
大家认真体会,因为有时候其实像这样精辟的语言,说实在的,我讲的时候也有顾虑,因为他已经说的很到位了,很可能一讲越讲越乱了。所以我们尽量讲的时候,虽然把文字语言把它稀释张开,可是大家的心要往上会的时候,尽量去浓缩地去会了。
大圆镜这里是一个比喻,说明什么,说明我们从本具的妙明真性,朗照的这个智,分明的这个慧,它是清清白白、本来无一物的,可是虽然它清清白白,不是说它孤零零的永远清白的状态,它是可以做任何的影相发挥,什么样的形相都能够影现出来。
你看这里讲到了说胡来则胡现,汉来汉现,就是指的外国人来了就映现外国人的样子,中国人来了就映现成中国人的样子,反正你来什么样我映现什么样。但是虽然这样,可是森罗万象,你来了什么我都能显现出来什么,可是本质上虽然有影相,来了什么映现什么,镜子上面还是清清白白的。虽然镜子清清白白,但是我不妨碍你来什么我就映现什么,也就是说映现,正当映现的时候,不妨碍镜子是清白的,那么镜子永远是清白的,它可以永远的在映现,就是这么个道理。
通过这个道理大家回味一下,听过六祖那会儿见五祖时候的场景。六祖见五祖是从蛮夷之地,从南边来的,结果五祖就说你这个南方来的猲獠,你猲獠怎么能成佛呢?六祖就说虽然我是个南方人,可是人虽然有南北,佛性怎么会有南北?诶哟,一下就把五祖给动心了。这是个法器到跟前来了。我们套用一下,其实人有南北,就说这里讲到的森罗万象俱来俱现,可是佛性没有南北,就是这个了无一物的清白大圆镜,就这么个道理很简单。
那我们这里最后要套着前面的法来比喻什么呢,你看就是要说明一切的万相都隐在镜子中,镜子跟万相虽然是外现内隐,但是这个时候它是不二的,真俗是圆融的。镜子就好比真谛,群相就好比俗谛。当然再作一个停顿,我们现在就是在映像上计较,不去向镜子清白的这个当下去明了。只要我们只管去把镜子明了了,就不要害怕群相不在了。
所以你看这里说宗家和教家,他们有一个特点就出来了。什么特点,下面一句再给大家贴出来,宗则就彼群相俱现处,专说了无一物。教则就彼了无一物处,详谈群相俱现。
大家要听明白,这个差别统一,统一差别,能够把它讲到如此的辩证完美。如果能真的把一会儿说空,一会儿说有,怎么讲理怎么说事,我们再能够了别清楚的话,以后再听佛法你就不会心生矛盾了。说佛怎么一会儿说讲《地藏经》有这么样多的情节,一会儿又讲《金刚经》,一会儿又讲《弥陀经》说要往生极乐世界,多么的美好,那样的殊胜。
可是又说一切唯心所现,到底该信唯心所现,还是信西方极乐,到底是该相信因果不爽,诽谤三宝,杀害父母,伽蓝内恣行淫欲,嫉贤谤善就堕无间地狱,因果丝毫不爽呢?还是信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呢?信照见五蕴皆空呢?到底哪个对呀。这个时候你就发现,原来都对。但是你执着了一面,另一面不跟着,就都不对了。你看这就是佛法的见解啊。
我还记得这段时间也在讲《地藏经》,如果在座的同修读过《地藏经》,都知道里面有一个情节,就是说地藏菩萨是百千万亿身度百千万亿人,每一世界都化百千万亿身,这个其实就在表什么法呢,表群相俱现。镜子里面的任何影相都不妨碍,来了什么影什么。最后结果这么多的百千万亿地藏菩萨共复一形,就恢复成一个身体了。这其实表什么法呢,就表的性空,就表的大圆镜,了无一物,这就是真俗并禅啊。
从教法上来就是真俗,它永远都讲的,但是就着俗讲的多。那么宗门就不弄这些了,所有的宗门来讲的话,你想想,所有的这一切,它缘起是什么缘起啊,它不按着教法的这些什么真空妙有的,都不管它,它的缘起就是,大家还记得吗,只有世尊拿着一朵花,还迦叶需要一个微笑,这样的缘起。到了咱们东土来,也是达摩祖师和二祖慧可说,你把心拿来,就这么一句话。包括这一朵花,这一个笑容和这一句话,我们都不能把它当真,这才能够叫了无一物。所以说个教的话,就是都讲 群相俱现,认真地说,层次分明,步骤有序,三藏十二部都在讲。宗就不那么说了,任何都不说,就是教外别传,顶多一朵花一个微笑,是这样来的。
好,我们再看,但是下面虽然以镜子比喻完了以后,那我们还要解释一下,最后为什么说它是不二的,你看是宗则于事修而明理性,不弃事修。教则于理性而论事修,还归理性。
这个话就关系到我们平常的解门和行门统一了,要关系到这个。大家看真的是,越看多么完美的辩证的教言,这样圆融的真如状态。不论是理论背景,或者操作手段,都能够进得去出得来,提得高度放得彻底。你想想还有哪一种思想理论,能够这样宗教归途,能够讲到这样的简单而透彻。
你看如果就是宗门来讲的话,它就是在事修,就是说一切的修行过程,可以说生活过程,来悟明理性,就在这个生活状态下,都往道上汇,往理上汇,所以你看我常讲到说,道在哪里,道就在平常日用中,该吃吃该喝喝。但是它并不废其事修,不是说你光说宗就不活了,马上就断气了才叫开悟吗。你照样吃喝拉撒,所以又说不弃事修,就是不废弃事相上的,该礼拜就礼拜,该读诵就读诵,该听法就听法,该功课就功课,所以我们说悟后的修行还同悟前一模一样,没有改变,这就叫不能够舍弃事相上的修。
但是从教来讲,他是于理性的背景下专门说事修,这个时候就跟我们说,你要信解行证,你要信愿行,你要无悔法门,该随喜随喜,该赞叹赞叹,该礼拜礼拜,该回向回向等等这些,这都是叫作事相上的修法。因为从现象上来有板有眼地修嘛,但是大家知道这个虽然是依着理论而论事修,但是还归于理论的。还归于理论就是说,依着本觉而开始觉,最后合二为一,称之为究竟觉。从本觉开始修,有次第,依着本觉,从始觉开始有次第的修,最后一直修修修,成功了,还归到理性了就成了究竟觉。
那么把这两个完美的合一了,你看后面的印祖才讲到说,正所谓称性起修,全修在性,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事理两得,宗教不二矣。
大家在这个方面就要看,有一个失,则另一个也失掉了,有一个混滥则两相混滥了,宗教不二,归元无二路,可是不能够把它彻底搅在一处了。所以你看这就是佛法的二谛圆融。今天这个内容非常重要,如果我们能够听完了以后,确实把二谛圆融这个道理,那你以后不管你从闻法上,或者说事修上,又不昧理又不昧事,都是可以匡正我们的解和行的。
前些天有一个佛学爱好者,他就在微博上问我,因为他是学中医的,他说中医由于印刷,抄写等等这些,在流通的过程中,有些字就写错了,他说会不会有误。他就怀疑说佛经上面会不会千百年来,用阿难读诵出来才形成文字,会不会有误。他说这个也许也有错误,你们都能肯定是对的?当时我就回答了,我说依之而行,方知真实不虚。当然停留在语言的时候,我们只能领略他思辨逻辑的完美,但是倘若我们用心跟进,有宗教体验的时候发现,确实如此。
你比如说这个全修在性,称性起修,称性起修就是我们什么都不知道,什么也不明了的情况下,我们只管听着佛说的去修,修着修着修能够见性,见了性以后发现,从始至终就没离开这个性,都在性上面,所以这就叫归元无二了。
所以你看印祖这里讲到了,说事理两得,宗教不二矣,请大家体悟。好,这是又一段,开始要讲到宗和教,从根机上来比较了。
大家来看,教虽中下犹能得益,非上上利根不能大通,以涉博故。宗虽中下难以措心,而上根便能大彻,以守约故。
这是一个什么呢,大家首先我们要知道,不管说宗说教也罢,乃至佛陀的教法,如此多的经部,法门。他真的不是说佛非要弄的这样多姿多彩,他本质上他就一个真如之理,就一个涅槃寂静。你弄这么多花样干什么,我们说世间本无彼此,缘于众生执着。完全就是为了迎顺众生的根器。包括你看我们学习这部《宗教不宜混滥论》也是为了明白,让大家明白说什么根机修什么法。
所以从教而言,根据每个人的根性而论,可以说很少确实能够完全通达三藏,融会贯通,因为根机,那自己的缘分呀,福德呀,深浅随分随力的,但是不同程度的去学一些还是可以的。就是说从上根,中根,下根,这三种根性来讲,那么中根和下根的人也能够受益的。你比如说我们现实中通达一个宗派,乃至一部教典,一个专修法门,甚至哪怕说里边记得一句半句能够受用了,可以跟别人分享一下,都可以能够边边角角的去自利利他。
但是能够总持的,彻底了然于心的,还是要上上根器的人才做得到。因为什么,教下也就是经、律、论太广大渊博了。那么对于宗而言,则只能够相对上上根的人,才见效。为什么呢,因为就一门深入,他就是这一个高超的手段,就是这个必杀技,那会的,他一招就见性了,但是一般的都不会,你是块料的马上就成器,但是很多不是这块料。
不是这块料那就摸不到这个眼儿,就跟墙上钉钉子一样,那他找不着这个缝,所以他就钉不进去,只有找到这个缝,一锤子就钉彻底了。所以这里才说,上根器的人才能够大彻大悟,一步到家。为什么,因为守约,就是它是至简至顿之法,它是简法。所以大家想想从这也可以看到,我们常说的广学多闻和一门深入。这是印祖在这里说,对于说上、中、下根来看,有这么一个差别。
那么再往下看,我们来看教则世法佛法,事理性相,悉皆通达,又须大开圆解,即宗门大彻大悟也,方可作人天导师。宗则参破一个话头,亲见本来,便能阐直指宗风,
这段话,就开始从具体的实用上来讲了。怎么实用,你看从教风来弘扬佛法,从教的风范、气质上来弘扬佛法的话,那么一个善知识,他作为人天眼目,世间的导师,他必须要世间学问和出世间学问都得通达。
你看则世法佛法,事理性相,悉皆通达,但是大家不要搞错了,这里的世间不是人情世故练达,纵然显得有本事,那也必须是他从佛法的方便智慧流露出来的,绝不是世俗的这种关系网中好像如鱼得水一样,而没有半点出世的德行。
比如说像印祖他对儒家的书,他就非常通达,文笔也好,书法也好,大家看到印祖的有一些代表的书法,都是老了以后,用这个大巧若拙的表达出来的一个境界,实际上有机会我们去灵岩山看一下,刻的他那个《印祖文钞》里面的那些回信就看到,年轻的时候是刚劲有力,可以说非常的潇洒。那么这里就是说世间的学问过关以后,已经广开了佛经、律典、论典的通眼了,还能够有教有观,既通教理还能够同步实践这个意思。那么这样的人才能够称之为人天导师,领众大德,已经大开圆解了。这是从教法上来讲,以这样的状态去弘扬。
那么从宗风上来讲怎么弘扬佛法呢,首先得把自己搞定,你就是不抱着一个话头,不参破绝不回头,大家看,真正的古来禅和子呀,真的是,自从爹妈不要了,一出家开始就痛念生死,不见心性绝不罢休,完全把生死给置之度外。因为确实参破一个话头不容易,古来的这些大丈夫,从出世间家,到出生死家,到出三界家。
他们都是要屏蔽万缘,拼命用功的,不知道有人情百态,甚至不知道有春夏秋冬,一切摆平,身心忘却。只有随这个疑情话头的方便引发,而相续参的功夫,一旦熟透了,就瓜熟蒂落。那么这个时候,你像祖师叫桶底脱落,庆快平生,就彻底圆满了,见解上圆满了。见解上圆满了以后,然后长养圣胎,因缘成熟了,才能够出世方为大丈夫,到时候信手拈来,随缘运用,度众生是实度无量众生而实无一众生得度者,到了这个水平,这才叫祖师,才可以称之为住持,才可以称之为和尚。
所以大家来看,不论教下宗门,他都有先天的条件,就必须要开圆解、大彻悟、明心见性,都是发明心地的人。那说实在的就是讲到这里了,我们就你看,人家亲见本来变门禅,直指宗风了。那就真的,哎,讲着讲着都让人惭愧,觉得我们时转至今,哪能见到这番情形,哪能领略这番风貌。 我们现阶段只有生惭愧心,尽量往道业生死上会,拼命的全力的能够,不要说全力了吧,能够发心,惦记着点,能降伏烦恼,能够差不多点的随缘能够隐忍业障,能够想了生死,害怕地狱,相信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而且一定要往生极乐世界,能够这样的活着,也就只有此路一条了。
大家要知道印祖的言外之意,也是说让我们修净土的,为什么说净土就具足呢,净土从信愿来讲就具足了这个广博。这个广博可谓是什么,就是开了正眼可以说了,开了正见解了,以生来摄这个博,产生了真信切愿,就等于说深入经藏,学习教法,不就是为了产生这个嘛,所以说以生摄博。一句念南无阿弥陀佛,生一个佛土,念念相应便是无上深妙禅,这不是简约的功德吗,所以希望大家能够思之思之。
这就是我们今天又一个周三,跟大家分享《宗教不宜混滥论》的第十讲。我想每一讲都是可以说是起伏跌宕,曲折迂回的。因为印祖确确实实是在三藏十二部,如同家里话可以进出自如地端出来给我们吃,但愿我们都能吃的受得了这个营养,不是过来人说不了这样的话,希望我们能够对祖师生起认真决定的信心。
好,今天我们就到这里,随喜大家的闻法功德。下面请大家一起来合掌。
闻法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好,随喜大家,下次再见,南无阿弥陀佛。
(第十一讲)
好,各位闻思讲堂群三的同修们,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称)
好,南无阿弥陀佛!请大家放掌。
各位我们闻思讲堂的莲友们,今天又是周三,非常欢喜跟大家一起来讨论《宗教不宜混滥论》这部名篇论典。今天是第十一讲,在上一次的时候讲到宗门和教下,宗教的比较。教虽然是中根下根都能够得益,但不是上上根不能够大通,那么宗虽然中下难以上手,但是上根就能够大彻。是从这个角度来,所以说弘宗演教的人各有各的风格,但是都是要痛念生死,不见心性绝不罢休的,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我们今天继续往后进行。
我们今天循着上一次讲到的地点,教下的人大开圆解,可以做人天导师。宗门的人参破话头可以阐扬宗风。下面印祖就着这个事在这里讲出了,宗和教是在什么时候容易修,在什么时候适合修,这是我们今天开始要讲的内容,下面把论文给大家帖出来,大家来过一遍。
阿弥陀佛!大家来看佛法大兴之日,及佛法大通之人,宜依宗参究。喻如僧繇画龙,一点睛则即时飞去。佛法衰弱之时,及夙根陋劣之士,宜依教修持。喻如拙工作器,废绳墨则终无所成。
这段大概就是讲,什么样的人什么时候依宗而修适合,什么样的人什么时候依教修而稳妥。那首先从两点来我们进行一个拣别,就宗来讲,第一个要求,一个是要佛法大兴之日,大家想这就是等于说我们在一个共业的福报,大众共业的福报的招感下,佛法出现了大的弘扬兴盛的时候,具体的表现就比如说善恶因果是通常人的基本认知,解脱自在这是人的高尚追求,而且当时有修有证的大德都非常之多,在这样的一个局面下,我们可以称之为说佛法大兴之日。
第二个是说佛法大通之人,这是指的个人的别业因缘。首先可以说是他对于教法的把握不走偏,而且还能够观行到位,空有、因果、性空、事理明了等等这些。总归就是要么通达经论,戒律精严,还要知见正确,宗教明白。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说还不能有增上慢。
为什么这么说,就是因为我们现在,大家也常提到我们讲的依法不依人,人人都知道佛门里的这句话。这个可以说是一种法制性的提倡,但是,现实中法是由人来弘扬的,所以很多时候其实我们还是无奈的,从人来拟定法的运势。有高僧大德出世的时候,就振臂一呼百应,我们就说这是佛法大兴的时候。大兴的时候,通达教法的人也显现的多,能够明心见性的人也频频的能够开悟。这就是佛法兴盛的时候有人天眼目给大家来依附。
所以这里讲到说,佛法大兴之日,这是从时代性上来讲。佛法大通之人,这是从根器上来讲。这两种人,宜依宗参究。就是说适宜依着宗门来参,修这个宗,宗门下来,大彻大悟,这样的快速见性。
大家想为什么说要这样呢,如果佛法衰微的时候,高僧大德本身就很少,甚至都没有,你看我们现在就是真正的佛门情况来讲,可以说处于青黄不接的时代。由于具体的时代烙印使得中间断了一段时机,现在能领众的大德比丘老和尚们是一个一个的圆寂,舍报归西。年青的一代还没有成长起来,那么这个时候就可以说是佛法正在往兴的路上走,还是比较衰的。
这上面怎么能够确立,就说明本身我们召感的福德力都不具备。既然召感的福德力不具备,处在这个时代的时候,那说明纵然有学佛者修行者,大多都是宿根陋劣之士。都是比较差的根器,那么这样的人就适合依着教来修持。老老实实守着经教的次第,有板有眼的修善断恶,依福舍罪,再依空舍福。
当然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觉得自己好像善根很深厚,宿世福德很足。这往往是一种自我错觉,本身已经就开始障道,当生起这种自满心的时候,已经属于这里所描绘的宿根陋劣之士。所以千万不要认为自己有别于通常人,或者根机独特。因为这样的一个时代性已经就给我们做了一个背景性的论证,大多都是劣根,既不在大兴之日,也很少有大通之人,是这样的时代。
那大家想想为什么这里比了这么一个喻,喻如僧繇画龙,一点睛则即时飞去,就是指的依宗而修的人,那么在佛法大兴和佛法大通的根器和时代下,他们一修,马上就能够得利益。这里比喻的僧繇画龙点睛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他的绘画技术已经到了非常人所能够到达的地步了,可以说出神入化了。
这个僧繇,他在梁武帝建寺院的时候,寺院里的这些画都是他画的,他画的佛像能够放光现瑞,被当时的人称之为不可思议的神品。他当时在南京,梁武帝建了一个寺院,请他去画龙,就是在大家见过的大雄宝殿,大雄宝殿里面都有抱柱,主要支撑的那几个柱子。他画了几条龙,不在上面画眼睛,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怕一点就飞走了,其他的人还颇不以为然,说他吹牛了,一定要让他点一下,看看能不能够真的飞起来。
结果,果不其然他刚刚把龙的眼睛一点,马上就风起云涌,打雷就把这个殿的墙壁都给震开了,龙就真的飞走了。这就比喻说在佛法大兴的时候,有明眼的大根器人能够护持正法,护持这些参禅人能够破重重关,来给他印证,来给他点拨,就像给龙点睛一样,让他即刻就成明心见性的大善知识,成就他法门龙象。
所以在佛法大兴之日、有佛法大通之人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一个老和尚圆寂了以后,我们说丧失人天眼目,或者又说人天法藏又消陨了。就是大通之人他能够开示用心用功之法,能指使人出迷途入觉路。
为什么在这里说他能够点拨,心性功夫看你怎么用,有时候是迷途中他有觉路,有时候觉路中有可能会有迷途。就是你似乎修的对,但是你一旦有一点小偏差出来,就从觉路就入了迷途了。
可能你正误入歧途的时候,如果有大善知识一两句话给你匡正一下,你就又言归正路了。所以能够让众生取觉路、舍迷途,或者舍迷途、取觉路,都是大通的人才能够做到的,有这个功德,这就是这里比喻说一点睛即时飞去。就是在这样的根器这个时代,依着宗参究才是可以的。
但是如果是宿根陋劣之士,在我们这个时代实在没有真正的明眼大善知识,大家都在盲眼海中,可以说盲修瞎练,若不锁定净土,就很难成就了。这个时候老老实实依着教修行,就好像笨一点的工人,他虽然好像心不灵根,问题是他可以依着教法的行行道道、次第,就等于说木匠的绳墨一样把他先绷的有一个路线,框死了,你就在这里面走,不要出去,就必然能够成就一个器件,木器。
如果你不依着这样的话,很可能会终无所成。所以像我们现在的时代,真的就是以佛像为师,以经教为师,以正知正见的善知识为师,自已老老实实的依教奉行。这样的话,很可能还有个出头之日。否则的话就如同印祖这里讲到的终无所成了。
特别是我们还有一点,大家不要以为说,一点睛起飞的时候,就是非常华彩,这是佛法大兴的。好像如同拙工作器,依着绳墨,好像就太笨了。可是我们要知道,佛法大兴的时代是怎么来的,也是由生生世世这些根比较劣的人,像拙工作器一样,不废绳墨的去勤苦的去积累,才能有机会感的某一生某一世有大德行的人出世,众生都是利根的这种同步的召感时代出现。所以这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
我们不要光看着说佛法大兴,大通的人,这个时候这么的风光,然后我们现在就很陋劣,风光也是从陋劣的一步一步积累起来的。就如同我们现在说练书法,我们觉得写狂草,龙飞凤舞,行云流水的一样,觉得非常的天然,唯美,有才情。大家都追捧着说这是个好书法,但是不要忘了,如果没有一板一眼楷书的功夫,不是可以上来就狂草的。如果你没有功底你在那儿卖弄,一眼被人看穿,假的。所以说佛法大兴和有大通人出世,他也是由生生世世的依教修持的拙工作器,不废绳墨的功夫积累来的显现,所以我们要扯通这个时代性,看他三世的积累,来看这个具体的情形,是这么一个修行模式。
大家再往下看一段,这段的原文是教多显谈,宗多密说。
这是再一步论谈说,到底是显说还是密说。这里头两句话就给定了乾坤了。首先从宗和教而言,教从始至终都是显说的居多,什么四谛法门、十二因缘、五十二个次位。都是明目张口的告诉行人学者,甚至显说到什么地步,把密说的也显说了,说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这也给明目张口告诉了。《法华经》里面说为实施权,开权显实。也给合盘托出来了,完全服务于什么,教都是解了之,去理解,领解这个宗旨。
那么宗多分于密说为主,就是他契悟之的特征,他是为了领悟,所以宗,他的密说呢,不是说好像藏着掖着,他之所以不能够依文而解意,他是要离心意识去会、去悟,他就是一种暗示,或者也可以理解另一个角度,就是一种拓展到我们的不到之处,他就是这么样的一种教学手段,直通我们所要达到的无言境界,所以不在思维的范围内去演绎了,只在服务于离言绝相的境界上,这就是密的定义。
当然,既然这里讲到说教多显谈,宗多密说。他是大多而言的,其实教也有密谈的,宗也有显说的,这是给后面留的伏笔。那为什么这里讲到说宗也有显说的,后面印祖举了几个例子,第一个大家来看,如达磨云,净智妙圆,体自空寂。这是第一个例子;马祖云,即心即佛。这是第二个例子;第三个是百丈云,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念,即如如佛。这是第三个例子。
那我们一样一样的,传老这里讲的非常详细,所以大家听我讲法呀,其实要感恩传老,他好多现成的,我就不必去查资料了,因为这里的信息量是非常大的,有老人家这样的宽厚的肩膀我们就可以靠着他,在这里照本宣科。
我们了解一下,什么叫做宗门的显说,达摩祖师讲这八个字净智妙圆,体自空寂。是怎么来的,也就是当时达摩祖师渡海来到东土,到南京见到梁武帝的时候,梁武帝不是号称菩萨皇帝嘛,他一辈子就是做佛事做的多,所以梁武帝为此也比较有点成就感。他就问达摩祖师说,我一辈子造寺、写经、度僧,这么多,有多少功德?结果达摩祖师不领情面,他不在情面上以法相交,他以第一义谛法相交,他说并无功德。
结果梁武帝不服,说为什么这么说呢。达摩祖师说,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你看这一语就给他道了。说你再怎么做这些功德,只是享的人天福报之果而已,他不是出三界、了生脱死的正因果。所以就如同如影随形,影子再做点他就自然有因果,你种了福因就感福果,可是有的还是三界内的虚妄福报而已,世间福报而已。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梁武帝就问说什么是真功德。达摩祖师答了这一句说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不在世间法里面论。为什么净智,就是清净无染之智,没有分别的,妙就是不可思议的境界,圆就是周遍圆融无碍,这样的一个本来面目,体自空寂,就是不在你功德不功德上论了。当你说有功德一问的时候,已经就是即不净、又不妙,也不圆了,也不空了。所以说如此功德,不以世求,就是不在你的范畴内论了。这就属于对于宗法的显说了。真接正面的表白,但是梁武帝当时没有接下来这个招,所以达摩祖师只好去少林寺面壁去了,这是第一则。
第二则就是马祖,这也是我们禅宗的超级祖师爷了。马祖建道场,百丈立清规。马祖说的即心即佛,这也是显说的一个范例。我们也许听过六祖在《坛经》里面讲的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这就是说的是心是佛,即心即佛。《观经》里面也讲过,是心做佛,是心是佛是一样的道理。这个即心即佛的典故在唐朝,当时就是大梅法常禅师,大梅法常禅师他很早就出家了,他参马祖道一禅师的时候,他就问马祖祖师说,什么是佛呢,马祖就给他回了这四个字即心即佛。
也就是悟到明心见心性,如来藏性,那么当体就是佛了。佛是本来面目,不是修成的,不假修成的,这就是禅宗的常法。法常法师于言下就大悟了,大悟了就去长养圣胎,就去隐居了嘛。上一次我们也给大家讲过,有名的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舍入深居。就是他写的。
那么他隐居了一段时间以后,马祖听到他的行踪了,又差他下面的一个侍者去考验,考考功,看他有没有长进。就打发一个侍者去问大梅和尚,说你在马大师那里你得到了什么好处利益的功德,你就住在这儿不动了。结果大梅禅师就说了,马大师向我说过即心即佛我便向这里住了。这就两重意思,一个是我住在这山里边了,一个是我住在即心即佛的境界里了。
结果这个僧人就依着马祖道一禅师的设了一个套,说祖师又有新说法了。说什么新说法,马祖道一禅师现在说非心非佛了,不说即心即佛了。结果大梅禅师说这老爷子天天又忽悠人,忽悠的没有一个停止的时候。意思就是说,马祖道一老汉到处点拨成就别人,那么这次来了他就知道是试探他来了。所以他就说任他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你看为什么说祖师要练成钢铁耳朵。结果这个侍者回去给马祖汇报说这么个情形,马祖说哎呀,梅子熟了。就是说大梅禅师确实成就明心见性大圆满了。所以你看这一句话里面的即心即佛,还是正面的表显, 宗门的禅机。
至于第三则这里说百丈禅师的灵光独耀,迥脱根尘,确实是更加的著名了。这段话也比较长,说实话,虽然简短,确实很难理解。为什么,就是说在唐朝的时候,福州有一个神赞禅师,他在本地的一个大中寺出家以后,他就去参访去,参访的途中碰到百丈怀海禅师,听他点拨就开悟了。开悟了以后他为了报答他的本师,也就是剃度恩师,报他的恩德,他又回到原来住的地方来亲近他的师父,可问题是当时他的师父还没有开智慧。
那么他师父就问他说你到外面参学了这么久,离开我很多时候,在做什么。结果神赞禅师就说,我啥也没做。当时原话说你有何事矣,说并无事矣。其实这一句话里边,如果你用解听的话,用理解来听的话,这就是我们说的一事无成,啥也没干。你用悟性来听,领悟来听的话,这不是正好本来面目,万法不生不灭,并无事矣,世上本无事呀,一切法不生灭,自在无为。结果他师父没听出来,还觉得他空过时光,还把他呵斥了,说你赶紧干活去吧,白白跑了这么一趟。
后来慢慢他就反开始点拨他的师父了,有一次他师父洗澡的时候,让他去给搓背,搓背的时候,他就把他师父的背给拍一拍,自言自语说哎呀好好一所佛堂嘛,但是这个佛还没有显圣。他师父听了他说怪话,回头看他。他又说,虽然佛没有显圣,但是他本来还是能放光的。他师父听了就没有搭理他。又有一天。他的师父在窗前的几案上看经书。你看人开悟了以后特别活泼,什么时候都能够借机说法。
正好有一个蜜蜂,在那儿嗡嗡嗡的飞,在窗户纸上砰砰砰的撞,跑不出去。就跟我们现在看到的苍蝇不是就这样嘛,想出去。结果徒弟就在旁边说,世界这么广阔你倒不肯出去,钻他故纸,驴年去。大概意思,钻他故纸,就是你看人家写就的那东西,你在那儿钻,就是在文字语言里边打转,你驴年才能出的头。所以说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大痴,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他就随口就这么一说,结果大家想想,因为此情此景,他虽然在说那个蜜蜂,可是他的师父正在看经呀,正在钻故纸,所以他的师父毕竟还是对宗有感觉的呀,那会天下都是禅宗的天下,他一听这都是怪话。但是往道上会的人,他都能听出来一点眉目了,他师父就把经合起来,就以很奇怪的神情就看着他,说你这出去到底碰到什么高人了,我听到你这前后说话,咋不一样了。他就给他师父交待了说,弟子承百丈怀海禅师指点得了个歇处,也就是狂心歇下来了,开悟了。现在,希望报恩师的慈悲,对我的恩德,所以我回来到你身边来了。
下面的这点对我们特别有教育意义,你看人家虽然是师徒关系,但是重法轻名。一重法故,他的师父反而在道场里面向大众宣告,设斋供养,然后请他的徒弟上堂说法。那么他就拿着锡杖举着抚尘上堂开始,直接就把百丈的门风照着就给说出来了,说一句话叫灵光独耀,迥脱根尘。灵光就是指的平常我们凡夫的心性,(现在)都不灵,不在清净无染的层面,不灵,我们叫钝根,钝性;独耀就是始终在闪耀,就是从来都在;迥脱根尘,不在六根和六尘的门头,交汇处,光合作用完了再进行分别。体露真常,不拘文字。这不拘文字不是说不搞文字了,是不拘于文字之相。
大家想想我们文字怎么来的,这汉字怎么写出来的,一会说形声一会说会意,由于会意就是我们佛门说的执着分别,形声就是一种大家共许的概念。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都是我们所有众生的妄想中取得的一致,我们称之为文字。借本来不真的文字,传达我们的妄想分别,就是感情思维。但是这些都是本来面目里没有的,是头上安头,安出来的。
所以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你看只要去妄,就能见真。就这么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句话,他的师父言下有所感悟。说我这么老了,到了这样的地步才能听到这样的极则事,就是才能够听到这么微妙的开示。所以这几则从一到二到三,都是最典型的宗门显说的代表了。那么即然如此的话,他就跟经典里面就是这些诸大乘经的宗旨是一样的,绝不会有二致。
所以印祖说此则与法华楞严诸大乘经,毫无异致。这就是讲到说,其实宗门下的这些语言,可以说都是大乘究竟圆满经典里面的浓缩部分。因为本来就是借文字语言来表无文字相的境界,当然他用的文字越少、越精、越准,就好。不会反增一些知见,反增一些戏论,让众生越听执着越多。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讲的话,虽然是用少的文字,就是宗门的显说,但是他跟大乘经典的核心义理是一致的。
因为一部经典里面的字数虽多,但是总是他有核心内容的语言,就像《楞严经》里面讲说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法华经》里面也讲到说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这就是这里讲到的与法华楞严诸大乘经,毫无异致。就是一点差别都没有,只不过一个显一个密,说的居多,虽然宗门是以密说居多,但是也有显说,他有一个分水岭在什么时候,后面有一句总之六祖前多显,六祖后多密。
大家来看,这就是做了一个以六祖为分水岭,在六祖前面大多是显说的,但是六祖以后就开始密说了。就我们前面讲到的机锋转语的由来了,就从那儿分开的。那我们现在猜想一下,想必这也是有原因的。为什么,就是说六祖之前的人,都属于上根上乘的人。所以虽然正面的这个表显义理,他下意识的就不会被文字所局限。
真正是根器的人,他正好借此假言悟真实境,行者一般都有这个能力,所以说当时无妨,显说是行的通的,而且效果好。但是六祖以后出现的弊病就是听风就风,听雨有雨,就被文字转的不行了。好歹都不能说,就算说对了,他一听就听错。所以这种情况下,只能够暗示了,这就所谓的密了。
我们可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说实在的,就是六祖以前可以表诠。正面描绘,来打破描绘,就是这样的,他的执着分别少呀。那么到六祖以后,只能够遮诠了,就是遮挡住。前面就是隆起来的表达,立一个杆来表达,结果这个杆马上又被扫荡掉,不会留执着。可是六祖以后,不能够立杆,一立杆大家都认错,认杆了。那么这个时候只能遮诠,就遮挡住的遮,诠释的诠,就是正地就法,搅局,让人即刻就断掉妄想流。因为执着多,妄想多,所以就不能再说了,只能够暗示的让还有根性的人接这个器,通到那个言外境界中。
所以大家看,一个时代就是一个烙印分隔,都是为了亲见本来面目。那大家想想,我们现在而言的下根人,连中根都不是了,六祖以后算中根了,是一听就错。而且特别爱装神弄鬼,装神扮鬼,扮都扮不像。有一次跟老和尚聊天,说我们现在不要说开悟不开悟了,连说法礼拜都演不成了,连这个仪规都演不成了,这什么意思,就是装都装不像了,不要说真参实悟了,不要说从暗示了,明示等等,装都装不像,这是以六祖做为分水岭来这么讲的。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前面就只是把显和密的所以然,乃至宗和教,适合修的时机和根性,这么做一个交待,可以说是一个罗列、排比吧。但是会有一些人就会产生了误区,愚痴的人,下面就开始要抖落一下愚痴的人他会产生什么负面效应。
我们来看愚人不知宗教语言同异之致,每见宗师垂问,教家不能加答。遂高推禅宗,藐视教典。佛经视作故纸,祖语重愈纶音。
纶音这里印祖也有备注,就是圣旨的意思。这段话大概就是说一个弊病就出来了,就是说愚痴的人他不太明白说宗和教的,虽然手法不同,但是理没有二致的所以然,所以他就对宗门的转语什么等等这些,没有领悟力。对于教家所诠的宗旨,也不甚明了,他就只求个新奇、格外、乐呵,咱们现在讲的就是俗。这个俗的人他反而会有一个极端的表现,就是追求雅,所以世人说附庸风雅。为什么呢,就是他舍弃了家中的宝贝,去追求人家的尾巴,把自己的头放在家里,追求人家的尾巴,得不偿失。
所以他就觉得佛教教典里面讲的那些话,好像太繁细了。而禅宗的这个,就非常活泼,正中下怀,反正我吃不了我也就兜着走,认为这个就是高妙的佛法了。那么往往由于两个宗和教的手法有别,宗门的口吻和教下的次第,他是不相配的。因为教下从来都是按次第,按步就班,就像排队一样,是按步就班的排在那儿,从一个到最后一个。
宗门的人呢就跟那个花里胡哨来回穿一下穿一下,给人一种障眼,但是确确实实来回转,他也能转到那儿,根器好的人能转到那儿。可是教下的人正在排班的人,他也能到那儿。但是有的人就认为说来回穿梭的这个好,死排队的人呢,太死心眼了。就觉得宗门的问话,活泼可爱。学教的节奏太慢了,不搭。就说禅宗好,而看不起教典。所以这里就觉得佛言祖语听起来,佛言他觉得节奏太慢了,没什么意思。祖语他觉得爽快,可以称性,流通。这就等于说把佛经给轻视了,把祖语给看重了,本末倒置了。
大家想想,祖语是哪里来的,祖语都是祖师们从佛经中咬碎了咽下去,又变成自己的一个风格给吐出来的。他归根结底还是从佛经里来的,这些不明就里的愚人他就觉得佛经都不值钱了,祖师的语录一听起来就跟圣旨一样,就会高推禅宗,藐视教典,误入一个很大的误区,这就是愚痴的人的表现。所以在这里印祖就开始,后面就教导说,如果说真正的要弘扬教,演绎禅,弘宗演教的话,就不能宗教混滥。在宗里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在教应该怎样就怎样,不要把这两个弄混了。
我们再帖出来一段论文,大家来看今之欲报佛恩,利有情者。在宗则专阐宗风,尚须教印。在教则力修观行,无滥宗言。
也就是说希望报佛恩的。什么叫报佛恩?就是对释迦佛的家业,如来家业,不要败掉了,令佛种不断,这就称之为真报佛恩。那你要想让他不断,我们想想要怎么样,一个就是不混滥,要他健康;再一个不要毁谤,内讧,互不买帐;第三要相得益彰,宗教相合,相美;再一个就是要尽情的弘泛,要把力度都用在这里。有序的传承,保持他的风格,宗风也罢,教法也罢,各传各的。学宗的你就专门去阐扬宗风,风就是门风、风格,接引人的方便,弘扬宗风。
但是大家要注意到有一句话叫尚须教印。就是你还要与教的宗旨是否吻合,合佛说的,不能够妄谈,而脱离于教的体系内。始终不要忘了,宗是从教,也就是佛的教法中而出的,他本身也是教的一部分,只不过是风格独特的一部分而已,这是从宗来讲。
学教的话,你不但要讲,还要力修观行。你看印祖都没说讲经弘法,只说要力修观行,就是随教要入观,不是光说,还要当真这样去认为,把心力跟上去,随着教来跟心步调一致。就是说不去混滥宗,以开悟为唯一目地而形成的影响,教下不是这样的。
所以说这两个就是相互不能够乱了,为什么如此说,大家再往下看,他就举了一大段例子,良以心通妙谛,遇缘即宗。
你看这就开始明示所以然了,只要你明心见性了,见到真如实相了,心通妙谛了,开悟了呀。那么一切的世间法都是悟境了,就等于我们说入到佛法大海的真如境界里面的话,前后左右哪儿不是海水呀,你撩一把、踢一下、掀一浪,都是海。
在这样的情况下,你用蛙泳,用仰泳,用自由泳什么的都可以游,都能够教人,都能够救人,法法头头都是这样的理,这样的境的显现,一切法都是佛法,无非妙道。所以这里就讲的随心所遇,就缘说法,遇缘就是宗法。
下面你看这就举了好多例子,说柏树子,干屎橛,鸦鸣鹊噪,水流花放,欬唾掉臂,讥笑怒骂,法法头头,咸皆是宗。
这就是给我们要认知一下,有一些历史上的典故,我们常知道的这些公案。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表现成这样,就是缘到了那儿了,他就地取材来讲法。就像最有名的柏树子,我们现在不是还有柏林禅寺。柏树子就是赵州从谂禅师,有人问他说柏树还有没有佛性。他说有。问说那什么时候成佛。说在虚空落地的时候成佛。说虚空什么时候落地。说在柏树子成佛的时候落地。你看这说的多圆嘛,多有智慧,这就是柏树子就缘说法。
干屎橛这也是临济宗下的一个义玄禅师。有一天上堂的时候他就开始给大家大讲特讲,你们诸人这个赤肉团,就是你们这块肉,这个身体上有一位无位真人。无位真人常在你们的面门里边出入,如果你们认不得了,就问老僧来。
你看给设了这么一个套,结果真的有不会悟的,不会透的,悟不过来,就真的跑去问他,说什么是无位真人?结果就挨了打了,噼里啪啦一顿打,就说无位真人是什么干屎橛。无位真人算什么?狗屎。就这样。所以这就体现了禅宗的随立随破,就是立的时候就是破,破的时候就是立。你看虚空落地成佛,成佛时虚空落地,相泯相彰,泯灭的泯,彰显的彰,这都是活泼泼的就地说法。
像水流也是讲的洞山良价禅师,那时候去参沩山灵佑禅师,结果沩山灵佑禅师又让他参另外一个云岩禅师。最后他都没有参破,没有参破的途中,在小桥上面过溪水的时候,看到自己的影子,突然间悟了,这就叫水流。还说切忌从他觅,处处得逢渠。讲了八句话,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就是悟境描绘出来了,最后说方得契如如。与万物合为一体了,就是看水流流水的时候就悟了。
这花放也是如此,这是指的福州有一个志勤禅师,他就因为看到桃花就悟道了。所以他就讲到说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这就叫花放。
乃至包括这里讲到了说欬唾掉臂等等这些都有典故,吐一唾沫,双手展开,可以说法法头头,我们常说一个有文采的人,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一个开悟了心地明心见性的人,他的嬉笑怒骂,皆是宗门妙法。
那大家要知道为什么印祖在这里说了这么多以后,后面要反问一个什么,就是咱们讲的这段话,是反征前面那些轻教重宗的人。所以印祖就这里反说,连柏树子,干屎橛,就是这些不入流的这些情景,不在经教里面的内容,都能够做宗。你反而说如来金口所说圆顿妙法不足以为宗么?你小看了佛说的经教,既然法法头头都是宗,那么一切事物都是宗。
那就等于说,宗就是一切事物,一切事物里边,其他的不入流的都算,难道入流的真正的这个正本清源的教法不能够体现宗的道理么?就等于说我们对一切人都觉得好,那生你自己的你不去孝顺一下,你算个好人吗,不知道这个比喻恰当不恰当。所以这里讲到说岂如来金口所说圆顿妙法,反不足以为宗耶。反问这些愚痴的人,竟敢小看教法。
所以才这里讲到的说何须借人家杠子,撑自己门庭。
就为了你的弘宗的宗法,然后本来是从教下是一致的,你现在用这些宗法里面人家祖师们用过的就地取材的这些,你自己在那儿瞎乱说,误导众生,瞎证法眼,罪过无边。结果你反而把我们根本的三藏十二部教法功德,尽未来际的佛法正脉,你反而用不起来。
你看这里比喻了一个什么,自家楩楠豫章,这就比喻说我们价格贵重的自家佛法财宝嘛,既是贵重的又是现成的,已经雕成章了,你不在那儿用,而用人家的杠子撑自己,这不等于说有点吃着谁还骂着谁吗。所以这里来讲这就是说做一个比喻。
主要是今天介绍这个内容,就是跟大家说一说,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时代适合修宗法,参禅;什么样的时代适合老老实实依教而行。而且宗和教在根本上来讲目标都是一样的,大家不要觉得宗门痛快直接,然后就看的比教法都重。论理说的话,一切法都是佛法,宗门什么都能拿来推以致用,问题是既然什么都能拿来用,难道偏偏最正宗的教法反而不能拿来用吗。就是这么一个脉络。
特别是中间说,教是从显谈的,宗是多密说的,暗示的,在这个上面把他们的核心特点又进行一个梳理。所以这篇文章确是他的伟大之处,就是印祖在不断的梳理误区,不断的匡正知见。那匡来匡去我们还是不要忘了,他老人家说宗和教如此混滥,又不能够参究和力行观行,最后引导的还是不如念佛,老实念佛好。
再往下讲,眉目就越来越清楚,最后总结的时候,一棰定音,还是劝大家来修净土。希望我们以净土为归,特别咱们是莲池海会群,以此来结净土因缘。
好,那么今天我们闻法就到这里,一个小时,好像一恍就过了。那我们一辈子不知道多少个小时,也就随便的晃一晃就完了。请大家珍惜时间闻思修,愿生西方净土中。
好,我们下面一起来回向。
闻法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好,南无阿弥陀佛!今天就到这里。谢谢大家,下周再见!
阿育王净土精品注:看到很多同修在网上忏悔自己邪淫的过往,不明白的是大家都基本对佛学有一点了解,难道就不知道因果的取舍吗?您写的帖子描写自己邪淫过程到底是劝人戒淫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依报随着正报转,如果有十朵花,那就只会吸引十只蝴蝶,如果有一千朵花,可能就会吸引一万只蝴蝶,花多蝴蝶多。同样的道理,好心和福报能够感召美好的环境。厚德才能载物,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父母需要增长家庭教育智慧,要让孩子独立自能,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要把孩子当做私有财产,用私爱去伤害孩子的心灵,父母需要做的是滋养孩子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许多人都喜欢问这样一个问题:我怎样做才能让我的人生顺利,让生意顺利,让孩子顺利? 其实,拥有顺利的人生,只要八个字就可以了。按照这八个字去做,你的生命就一定顺利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我给企业家讲课,我问,你能让兔子拼命吃草吃成羊吗?你能让羊拼命吃草吃成牛吗?你的企业你不去改命,你天天想拼,兔子想拼成羊这行吗?你拼得比其他兔子肥这个是可能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关于教育教育三大原理:1、空瓶子原理2、种子原理3、唤醒原理人是什么?人什么都不是,像个空瓶子,装什么就是什么!坏人教我们掠夺,好人教我们创造,圣人教我们发现。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善士问:您好法师,我有一个问题,对于我的孩子,如果不督促他做作业,他做作业的速度就会很慢,也就没时间去看书、看电视、玩耍了,这该怎么办?寂静法师答:孩子所有的问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每个人都想家庭幸福、事业有成、生活富有、子孙成才,为此我们想出很多很多的方法来实现这些目标。这就好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无数的问题就生出无数的方法。而真正的大智慧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从前,有一个农民赚了很多钱,他很自豪地说,我靠着一己之力,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致富了,发财了。我们仔细想想,他真的是靠一己之力吗?如果没有阳光的照射,他能发财吗?如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因果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规律。有一个农民在春天的时候,播种一粒冬瓜子,到了秋天的时候,它竟然结出了一个南瓜。你们说这是什么原因?他肯定把种子弄错了,把南瓜子误认为冬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寂静法师:绝对改善成绩与命运的秘密武器——关系管道理论【编者按】“自然的恩典”系列冬、夏令营迄今已经连续举办八期,已有6000多名参加的家长和学子直接从中受益,数不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所有的问题都与下列因素有关:1、前世的业力(先天)。此生前很多世前累积的恶业,在今生遇缘引爆了。就如满身炸药,又常常抽烟和烤火,最后爆炸了。所以一定要持戒,努力断恶,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9
一个装过臭水的容器需要清洗空置,一只装过牛奶的杯子同样需要清洗空置。一个肩挑狗粪的人是辛苦的,一个肩挑黄金的人同样是辛苦的。一个背负罪恶过失的人是沉重的,一个放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9
人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个问题是很高深。我们都想要健康,都想要发财,都想要家庭好,都想要子孙好,可是到底怎么样才能好?这些事情背后其实是有些特别的规律的。比如我们梅花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9
因果在我们学佛的过程中太重要了,没有因果就没有佛法。就好像高楼一样,没有地基就没有高楼,破坏地基就可以破坏高楼。破坏因果就是破坏佛法,宣扬因果就是建立佛法。因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9
夜里,在我的寮房,有人请教发财之道。我从座位上下来,走到门口电灯的开关面前,把灯全部关掉。于是房间立刻进入一片漆黑之中,停留了几秒钟,大家的心中都有一种莫名的不快。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8
「深信因果」。我早年刚刚念《观无量寿佛经》时,念到这一句就起了疑惑:三福第三条是菩萨修的,菩萨还不相信因果吗?后来念《华严经》念到「十地品」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5
人要相信命运!你命裡有多少财富,有多高的地位,一定的,否则的话你享受不了。人要懂得因果,就会规规矩矩做人,一生快快乐乐、圆圆满满。果报,最好是老年时候享,年轻时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1
现代这个社会,由于我们为科学所迷了。西方科学文明四百年,两百年前传到中国。日本人接受西方的科技文明,比我们早,他四百年。中国西方科技文明从日本传来的,二百年。这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0
现在我们这个世界,依报的环境非常不好,这大家都知道的,佛在经上讲,这个世界「五浊恶世」。我们在四十年前、五十年,我学佛四十九年,讲经讲了四十一年,我初学佛的时候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7
(990423早餐开示) 【见和同解】 新加坡净宗学会是由李木源会长领导,他非常热心于弘法利生的事业。此道场很难得,这么多人上下一条心,没有意见,这真正是希有难逢。谚语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6
前面一段讲的四个字,我们一定要记住,自性的体是「湛寂」,自性的用是「虚灵」。佛教没有传到中国来,中国儒家、道家的圣人都懂得用「虚」,高明到了极处。你要用实就错了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6
一念时间多长?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秒钟有多少个念头?有一千二百八十兆的念头。所以我们能肯定这一生当中,一念清净的时候决定有。但是第二念就迷惑。一念清净还来不及感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6
由此可知,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应当全心全力依靠净宗经论的教诲,认真努力的学习,求生净土,这才是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净土怎样能够有把握的取得?你要记住「心净则佛土净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5
一切诸佛如来,为什么没有像阿弥陀佛这样做呢?前面曾经跟诸位报告过,十方诸佛刹土是佛与众生共业所现的,所以这个业非常复杂,有佛菩萨的净业,有众生的善业、恶业、无记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净土仪规里面,朝暮课诵、佛七仪规里面常讲,一心称念阿弥陀佛。一心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是真诚心,真诚心里头有一个念头就不真,就不是菩提心,心就不诚了。所以曾国藩,这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得为叁界雄』,「雄」是对佛的尊称,就是大英雄。英雄两个字怎么解释?一般普通人做不到的他能做到,这个人叫英雄。世间什么事情人做不到?了生死出轮迴的事情,没有人能做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现在的教育只教人做事,没有教人做人,现在的人会做事不会做人。不会做人,事做得再好,纵然享受,心不安,提心吊胆,怕出祸乱,不安、不稳,死了之后叁途受果报。人不知道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大乘教里面告诉我们,经上讲的,一弹指有多少个念头?一个念头是一个画面,宇宙怎么来的?这个画面从哪来的?念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才是事实真相。理解事实真相是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很多人看到我的时候,问我怎么修养的?我就很简单,叁不管: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钱,心就清净了。要放下,什么都要放下。佛家讲得透彻,效果殊胜。我刚学佛的时候,跟章嘉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理搞清楚了,我们相信会有这种现象产生,我们不怀疑了。所以在这个世间,有人衰老得很快,有人衰老得很慢,什么原因?古人有句话说「忧能使人老」。忧虑就是烦恼,有忧虑的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我们出六道轮迴,比他们简单、比他们容易、比他们彻底。他们离开六道轮迴到哪裡去?到四圣法界声闻法界去。我们到极乐世界去了,四圣法界跟极乐世界不能比,差太远了。我们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清净心这个时代修行要想成就,只有念佛求生净土,除这一条路之外,确实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得通的。念佛要念到什么时候,才真正有把握往生?要念到心清净。心清净了就是功夫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顺境善缘,就是善人,在这个境界里头最容易生的贪恋,你要在这里头放下贪恋,就是没有贪爱的心,没有留恋的心,你心清净,修这个功夫。逆境恶缘,遇到人都不是好人,都常常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这些我们平常要细心去反省,观察自己,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有没有定意,就是有没有定的意思,心清净、杂念少。中国古人有两句话,谚语里所说的,非常有道理,「知事少时烦恼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佛法里头,古谚语所谓的「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看到大家互相赞叹、互相合作,兴旺的气象;互相瞧不起、互相批评、互相毁谤,决定败亡。兴旺的教学,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1古大德教给我们,“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没有必要知道的事情,不去接触,不去打听,我们的烦恼就少;没有必要认识的人,不去攀缘,不去认识,我们的是非就少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1
印光祖师常劝导人,出了家若是想当法师,那就要先好好的念佛。你把佛念好了,将来就会有能力当法师。你若没有修持福慧就想在经教上研究,学当法师,以为法师坐在法座上好威风,哪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6
来不及的悔恨在汉朝韩婴所著《韩诗外传》卷九中有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人子希望侍奉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无法尽孝。来不及侍奉父母,真是遗憾的人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8
从感恩开始一个好的社会是由无数个好的家庭凝聚而成,好家庭则奠基于良好的亲子关系,所以儒教重视修心、齐家,才可以治国、平天下。每一个人要先好好修养自己,培养慈爱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7
第十地 法云地菩萨道看来好像很遥远,其实只要我们有心去实行,再怎么远的路,总有到达的一天。虽然凡夫很渺小、圣人很伟大,不过,要从渺小变成伟大并不困难,只要有心、有愿就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7
学佛即是「学佛的生活」,如果能把心照顾好,净土就在我们身边,天堂即现在我们的面前;而可怕、可恶的人生──像地狱般的苦难,同样地也是由一念心所造成的。一念之差 地狱天堂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对人一定要平等,而且要尊重别人,如果有了贡高我慢,时常都以为自己高人一等、比别人能干,那就大错了。但是若因某些工作自己学不会时,就认为「能干是你的事,学不会是我的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佛陀在世时也有许多生活贫困的人,但是,也有贫中之富的人。当时有一户人家是属于贫中之贫的人,他们的生活向来已经很贫穷,而夫妻俩又非常悭贪,佛陀为了感化这户人家,于是,以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佛经中有一则小 故事 ,有对老夫妻没有子女、亲戚,住在一个山城小镇外,没有什么邻居,只有两老相依为命,虽然生活贫困,但是生活中充满着爱的意境与满心的善解。心中有爱 贫穷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有一次,佛陀的弟子们在外看到人家在办丧事,为了祭拜亡者,杀了许多生灵,因此个个表情悲戚。佛陀知道后,悲悯地说:「这就是众生的颠倒啊!殊不知人死了,屠杀生灵的行为对亡者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有一头大象,体型强健、性格温顺,国王非常喜爱牠,特地为牠建造一间舒适的象舍。一群强盗看中象舍周围静僻隐密,接连好几个晚上悄悄聚集在象舍旁,商量抢劫的计划,像是如何破坏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人生在世,真正过不去的是自己,最恶毒的敌人是自己的心,所以我们要好好地反观自性,不要让恶念浮上心头。世间没有过不去的事,切勿轻视自己的生命。培养开阔心胸 预防心病良方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中篇》五浊恶世度有情佛陀的苦行因缘每个人与生具来皆有那分能分辨是非的智慧:但是,若不用心,便会分辨不清、错失良机,因而招来很多障碍自己的缘。在佛经里有这样的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某一个时候,佛在一村落里,那个村落的东庄与南庄隔着一条河,东庄约有五百户人家,庄内的众生常造诸恶业,没机会听闻佛法,每天总是在吃喝玩乐、安逸懈怠中度过。佛陀怜悯众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