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

明海法师 2020-12-30

《大方广佛华严经 净行品》的大致内容是,在华严法会上智首菩萨问文殊菩萨,如何得到清净的身口意?如何得到修行的功德?智首菩萨的问题很长,主题就是菩萨如何得到修行的最大利益。

文殊菩萨以偈子的形式回答,先赞叹他的提问很好。回答中有句话很重要: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这是修行的核心。

后面的经文告诉我们要在生活中善用其心,内容涉及出家人的生活,也涉及在家人的生活。偈子中讲,在任何一种生活场景下,无论我们看到、听到或做什么事情时,我们都要发愿当愿众生如何如何,这实际上就是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修行的方法。

这种修行的侧重点不在于我们如何去转换外在的环境,而在于我们要在生活的每一个环境与机缘中学会用心。古人也讲,愚笨人修行,总是在环境上动脑筋;聪明人修行,能够善用自心来转化境界所谓愚人除境不除心,智人除心不除境。

经中提到的情景有 141个,我们在生活中面对的情景显然不止这些,可以说是不计其数。这品经给我们的启发是,无论什么样的情景,我们都有可能去转化这个境界,在内心生起修行的功德。

我们来透视这些偈子的结构。第一部分第一句话,从菩萨在家孝侍父母、穿衣吃饭、睡觉早起、和别人聚会说起,这一切所揭示的核心就是修行要安住当下,修行的诀窍就在安住当下。

我们生命的每时每刻都在绵绵不断的迁流变化之中,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的还没有到来,现前的这一切也在念念生灭。禅所指的当下并不等于现在,普通人对现在的感受包含了我们种种的执着。当下是动态的,就是我们现前不断的活动、活跃、发出意愿、生起念头的这个,这个永远都是活的,永远都是新鲜的。我们修行就是要在这个上用功,让心从对过去的攀缘和对未来的焦虑中解脱出来,把我们的心念孤立起来。

安住当下不涉及外界的境界,不涉及是在寺院、家里还是禅堂、大街上,也不涉及你是老人、年轻人还是病人、好人与这些都没有关系。这个当下永远是新鲜活泼的,它既是万法的枢纽,也是我们走向觉悟之门。我们从当下这个门走进去是最现实的,永远不会落空的。

在佛教禅观里,安住当下的修行有很系统的内容,比如四念处、八正道的正念,就是要我们在生活中对外在的每一个情景都保持觉照,然后安住。从心理学角度来观察,安住包括安住当下的修行专注与透视这两点。

我们平常做不到安住当下,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我们整天生活在各种概念、思维观念及后天接受的价值观、意识形态里面,我们执着于所看到、听到、想到的一切,而不能做到与事物的真相接触;二是我们心里有太多的情结、情绪与烦恼等。

人的一生就像一条河流,往往身不由己地顺着自己的意识、情绪之流漂流下去,不清楚最后会流向何方。所以,安住当下是要在每一个这个的一刻,把我们的心凝固、凝聚、凝注起来,相当于云门三句中的截断众流,在每一个当下自己都要立住、站稳。

安住当下首先是要在社会这个滚滚洪流之中找到自己,不择时间、不择地点地找到自己的心。关于修心的具体操作就是我们学习打坐时的数息、观息及参话头等,把心全力以赴地放在那个上面。所以,偈子的第一句总领安住当下、正念觉照的法门。

安住当下是我们转化当下的开端,但在《净行品》里,转化的工作不是从觉照进入的。可以说修行有两个门,一个门是偏重于从空性智慧进入的;另一个是像《净行品》所讲从慈悲心、大悲心进入的。所以,在第一句之后是当愿众生,这个当愿众生会把我们生活的每一个内容、环节进行转化,赋予它一个意义。

我们生活的本质不在于外在的现象,比如是一个穷人的生活,还是一个富人的生活,是一个读书人的生活,还是一个农民的生活等等,而在于对所做一切的理解,在于我们的心赋予我们的生活以怎样的意义。

《净行品》是要让我们自己做主,用我们内心的光明、慈悲及与菩提心相应的善愿而赋予我们的生活一个深刻的内涵。就像临济禅师讲的随处作主,立处皆真,只有我们做了自己心灵的主人,才能将黑暗、被动的生活因内心意义的开发而变成光明、主动的生活。

一般人常会觉得活得很累,经常抱怨,但是我们内心本具的光明如果能开发出来,生活就不会觉得累,而会成为一种享受。作为佛教徒,诵经、打坐是我们修行充电的一种必要方式,但修行还远不止这些。

我们所面对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每天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环境,讲各种各样的话,我们必须要应对各种环境和情节。做得了自心的主可以说是修行的第一步,如果我们在生活里还没有做主,就说明修行还没有真正开始。

按照临济禅师的四料简来说,第一步要体验到内心的主,主看宾或叫骑声盖色,声色是指外在环境。这一点是需要通过修行才能做得到的,如果没有修行,就会像古人常讲的认贼作父、心随物转。

修行的第一步就是用心转物,而不被物转,做到这一步,我们内心的修行功德才会念念相续、增长起来。所以,《净行品》偈子中的当愿众生是引领我们从慈悲这个门进入佛性、进入我们的心海。一旦从这里进入,我们就会有很多发现,我们会看到一个人生命的价值不在自我如何,而在于是否能够通达与众生一体的大悲心,这个心也即诸佛的心。

《华严经》讲: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众生与佛相同的这个心,不是我们平时的妄念、妄想。平时的这个心是很肤浅、自我中心的,是被各种先入为主的有色眼镜所局限的。因此,这个法门的第二个要领,是在每一种情景下我们都要在内心生起当愿众生这样的愿。

研究这些偈子,大家会发现,这当愿众生的内容是跟我们所处的环境相关联的。比如正身端坐,当愿众生,坐菩提座,心无所着,表达的是希望众生都能坐在觉悟的座位上,内心没有执着,很自在解脱。

所以在安住当下的前提下,把我们的行动变成一种思想,行动成了行动者的思想,而思想也成了一种外化的思想中的行动。这两点是互相增上的,愿、善念只有外化到语言与行动中的时候,才会变成现实与力量,才会逐渐得到强化。

如果我们在做每件事情的时候,都能够生起当愿众生的善念,我们的心量必定会越来越广大;随着心量的扩大,我们生活的天地会越来越宽广;而这个心量会随着我们生活的延展逐渐得到强化,一直强化到把我们身心里面的自我中心、烦恼、偏执等一切覆盖住,进而使自己发生一个蜕变,就像种子在地里生长,自己超越自己,自己否定自己,修行也是这样。

为什么我认为这个修行很适合现在各位呢?因为如果我们侧重于从空性的智慧去进入,有时候是难以把握的,而且有可能落在边上,而当愿众生的慈悲心、善愿则是很好把握的,也很容易感受得到。这种修行较容易突破自我中心,使我们生活的每一个内容都能与众生相关联,与成佛相关联,把修行成佛这件事落实到每一个当下。

大家还要注意,偈子里所讲的这些境界有三种,有开心的、合意的;也有不合意的,比如看到病人,看到自己生病,看到残疾的人;还有中性的,既没有特别好的感受,也没有特别坏的感受。当你在好的感受之下,比如你今天得了 1万块钱,这时你发愿众生能和自己一样都能得到财富,这个愿对你可能不太困难。而当你处在逆境下,还要发愿以你所处的逆境为增上缘,然后增上,这就有点难,需要勇气,要有一种把生活中所遭遇的每一件事都进行转化的力量与气度。

我们亲近善知识其实也就是学习这些,就像我亲近我们师父,看到他的心仿佛永远都不会失败,因为任何一个外在的得失、是非等境界,他都能当下地转化它,把它变成修行,这个转化、放下的能力就是一种功夫。

师父平时经常讲的一句话是也好,我们平时要和师父讨论一些工作,经常会有些疑问提出来 前天就有一件事给我印象很深:发给你们的《中国禅学》这本书很厚,大家不一定都很喜欢看,有的人可能更愿意看小说,可能感到很麻烦,认为自己的行李就够多的。

所以当时商量时,师父说每人发一本,我们提出:有的人可能不会看,在火车上扔掉了怎么办?师父就说:扔掉了,捡到的人还可以看。这只是一个例子,是很小的一件事,那就是说:扔掉了也好。其实,我们对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可以下这个结论也好,我们在任何情景下都能这样,那我们就是生活的主人,我们的心量就会不断扩大。

我们佛教徒经常会受到一些批评,就是很多学佛人的功利主义色彩比较重,希望学佛以后什么样的好事都落在自己头上,比如出门有晴天、坐车有准点、买东西有便宜、一拜佛就灵、一拜就分来房子、得到晋升等等,这都是以我为中心的思想在学佛里的表现。

我们从学佛那天起,就应该有个信仰,要敢于对落在自己身上的一切好事与坏事都能接受,相信一切都是助道缘。这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我们的内心有转化的力量。就像《净行品》所讲,无论在任何一种情景下,都能高高山顶立,都是不能被动摇的。

更新于:2020-12-30 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