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四十三年七月二日,傍晚,杭州云栖寺丈室内。八十一岁高龄的莲池大师面西而卧,即将入灭。
早在半月前,大师即已预知时至。当时,杭城内处处都有大师的弟子。他便前往城中,遍告弟子们说:我要到其他地方去了。弟子们面面相觑,惘然莫测,并不知道大师要去哪里。
此时,一抹斜晖从窗户透射进来,正好笼罩在短榻上的莲池大师身上,如阿弥陀佛金色的手臂般轻轻抚慰。大师神态安详,仅口唇微动,似乎在默念着佛号。周围或跪或站诸多僧俗弟子,对于这样一位如父母般值得依靠的善知识,他们内心充满深深的哀痛和不舍之情。因而,个个面色凝重。
不久,门外脚步杂沓,最后一批弟子加入进来,人数的骤然增加,让本就不大的房间,显得更加水泄不通。
室内的众人全都屏息凝气,恭敬肃立,似乎等待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发生。
看看人到得差不多了,排首的一位弟子上前问讯后胡跪合掌,开口请求道:和尚,惟愿慈悲,哀悯我等,久住世间!旁边围绕着的弟子一起跪下,恳切和道:和尚,惟愿慈悲,哀悯我等,久住世间!
但短榻之上,瞑目似睡的老和尚并无丝毫反应。
众人心中明白,老和尚去意已决,不会再长久住世了。只好再次恳求:和尚既已决定西去,恳请作出最后垂示。这时,老和尚才缓缓睁开眼睛,作势欲起。身旁的弟子立即帮忙,将老和尚扶正。跪在下首的众多弟子们,这时听到头顶上方传来慈悲又严厉的声音:大家要老实念佛,不要装模作样,不得标新立异,坏我规矩!
开示完,大师不再说话,只是瞑目念佛而已。几声急促的佛号过后,老人的气息逐渐变得微弱,慢慢消失
众人慌忙抬首,短榻上的老人已玉筋双垂,瞑目而逝了。
一时间,屋内屋外所有人大放悲声,有捶胸顿足者,有不住叩头者,有沉默不语者,也有不断助念佛号者
这种令人痛心疾首的场面,大概只有在失去至亲的时候才会出现。
莲池大师自在往生西方后,弟子们遵照大师的遗愿,将其葬于云栖寺左岭之下。
纵观他老人家的一生,正如憨山大师所赞誉:才,足以经世;悟,足以传心;教,足以契机;戒,足以护法;操,足以励世;规,足以救弊。阐扬净土宗风,更是不遗余力,影响至为深远。因此,被后世弟子推尊为净土宗第八代祖师。
且看莲池大师一生为我们所做的示现:
一、 为了生死而出家
莲池大师生于嘉靖十四年(1535年),古吴仁和人(今杭州市仁和镇人),俗姓沈,父号明斋,母周氏。
大师最初学习儒书,以学识与孝行著称乡里。十七岁时,邻居有位老婆婆,每天念几千声佛号,长年坚持不懈。大师觉得很奇怪,就问她为何这么做。老婆婆诚恳地回答:我去世的丈夫经常念佛,临终身无病苦,与人拱手作别,非常自在。从那时候起,我就知道念佛的功德不可思议。大师听了老婆婆的回答深受启发,从此便栖心净土,并且在桌案上书写生死事大四个字警策自己。
二十七岁时,父亲亡故,三十二岁,母亲又溘然长逝。父母双亡,令他悲痛至极。《诗》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自此,大师决意出家,体究生死大事,亦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大师曾娶妇张氏,生一子,但不幸早死,张氏不久也去世。嘉靖乙丑年除夕,继配汤氏捧来一碗茶汤放在桌上,不料,茶碗却忽然破裂。大师笑着说,因缘果然如此,没有不散的道理啊。
第二年,他就辞别汤氏:世间的恩爱都是无常的,生死也没有人可以替代,我走了,你自己做打算吧。面对此情此景,汤氏却很洒脱。她对丈夫说:你先走吧,我随后也要走了。(这位女中豪杰也在之后落发,并建了一座孝义庵修行,法名祩锦,亦为女丛林主。比莲池大师先一年而化,建塔在云栖寺右山)
于是,大师作《七笔勾》词,其中有一首说:凤侣鸾俦,恩爱牵缠何日休?活鬼乔相守,缘尽还分首。嗏!为你两绸缪,披枷带杻。觑破冤家,各自寻门走。因此把,鱼水夫妻一笔勾。
离家后,大师很快到杭州西山性天和尚处剃度,又到昭庆寺无尘玉律师座下受戒。
二、 开悟之后须念佛
大师圆具后,行脚遍参知识。在参访遍融禅师时,禅师对他说:你不要贪名求利,不要去攀缘,要一心办道,老实持戒念佛。大师深为感动,认为自己远道而来,老禅师不谈玄说妙,只将自己切实体认到的功夫和盘托出,因此拳拳服膺。
后来经过东昌府,听到樵楼上的鼓声忽然大悟,并作了一首偈子: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焚香掷戟浑如梦,魔佛空争是与非。
六载坎坷崎岖,芒鞋踏遍,如今终于桶底脱落。南游到云栖的时候,看到这里山水幽胜,产生了终老于此的想法。居士杨国柱、陈如玉等人,为大师盖了三间小茅屋,大师就在这里精修念佛三昧。
大师在山中形单影只,与寒岩为伴,本来修行很清净,并未有建寺的想法。然而,此山中多虎患,常常伤人,大师就诵经施食,消除了虎患,山中重新获得了安宁。
又有一年大旱,村民请求大师祈雨。大师说:我只会念佛,没有其他的法术。但是村民不肯罢休,说无论你念什么,反正把雨能给我们弄下来就好了。大师不得已,只好敲着木鱼,绕着田埂念佛。奇怪的是,随着大师的脚步,一时顷,大雨倾盆而下。村民们惊喜不已,通过这几件事,对佛法产生了强烈的信心。
为了感激大师,他们扛着木材,带着锄头要为大师建寺院。正好挖地时,挖到一块云栖寺以前的旧东西,这一次,众人建寺的心更加坚决。云栖寺建成后,大师亲自订立规矩,云栖道风远播,海内衲子归心,遂成为一大丛林。
三、 自利利他菩萨行
大师认为,佛陀设三无漏学化导众生,而戒为根本,因此决定匡扶戒律。大师曾组织寺内每半月诵一次《梵网经菩萨戒》及比丘戒,为方便学人,亲自撰写《沙弥要略》《具戒便蒙》《梵网经疏发隐》等。
当时,云栖寺内虽然僧人众多,但却规矩严肃。为整饬丛林,大师将他们分为多个堂口,如精进堂,老病堂,十方堂等,每个堂口有专门的执事管理,并订立规约。开门闭门都有时间,各个堂口均有警策语,定期宣讲。夜里派人巡逻。布萨时,则各以功过论赏罚,非常严厉。可谓堂堂有规约,事事有所依,执事明其职,修学各有式,误事罚银钱,赏罚甚分明。
云栖寺由于严净毗尼,尊崇讲诵,明因果,识罪福,整饬清规,真修实行,故能历数百年而不衰。
大师在此开净土一门,极力主张净土法门普被三根的理念,并著作多达十万字的《弥陀疏钞》,将事理融会其中。
大师在云栖期间,大力提倡放生。曾购买万工池、上方池和长寿池作为放生池。仅上方和长寿两个放生池,一年就耗费百余金。还在山中设了放生所,救赎飞禽走兽后,豢养其中。寺中僧众将自己的口粮节省下来,供物类食用。
大师定期为它们宣说佛法,即便飞鸟中有不断鸣叫者,只要大师的木鱼一响,则全部寂然无声,恭敬聆听。说完法,则振翅而飞。可见,众生皆有佛性。同时还撰写了《戒杀放生文》、《杀罪》、《医戒杀生》、《杀生人世大恶》等文,用许多栩栩如生的故事、事例和通俗的语言,论述了为什么要戒杀和放生,多次印行,传播极广,影响很大,声名远播。
大师德业和声誉隆盛,海内贤豪,无论朝野,无不归心感化。当时的慈圣皇太后在见到《戒杀放生文》后,为表达崇重三宝之心,特别遣内侍带着紫金袈裟和供养,启问大师法要。但大师并未接受紫金袈裟。慈圣皇太后更加崇敬大师,特别令人恭绘了大师的像供在宫中,日日礼拜。
四、 永明之后第一人
由于大师在当时的巨大影响力,终使云栖寺成为历数百年而不衰的专修净土道场,南方佛教的中心。
大师非佛言不言,非佛行不行,非佛事不作,道价日增,往来问道者指不胜屈。憨山大师对莲池大师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称赞大师历观从上诸祖,单提正令,未必尽修万行。若夫即万行以彰一心,即尘劳而见佛性者,古今除永明,惟师一人而已。
法门之周孔观师之行事,潜神密用,安忍精进之力,岂非地涌之一乎?抑自净土而来乎?幻有正传禅师推莲池大师为当世金刚正眼。
此外,莲池大师著作宏富,共30余种,由其弟子僧人大贤、居士李守一等人汇集成为《云栖法汇》,共3函,34册。现恭录几句法语(出自《念佛警策卷上警众》),以飨有缘:
(一)
入道要门,信为第一。恶事非信尚不成就,况善事乎。譬如世间盗贼,时乎败露,官府非不以极刑绳之,迨后释免,依旧不悔。所以者何?他却信得这条门路,不赍一文本钱自获利无算,所以备受苦痛,决不退悔。
今人念佛再不肯真切加功,只是不曾深思谛信。不要说不信净土,只如世尊说人命在呼吸间这一句话,于义理不是难解说。你们眼里亲见,耳里亲闻,经过许多榜样。如今要你信得这句话,早是不能勾也。你若真实信得这句话,则念佛法门,不必要我费尽力气千叮万嘱,尔自如水赴壑,万牛不能挽矣。
即如前日津送亡僧时,你们睹此榜样,当愀然不乐,痛相警策道:大众,我与你但今日送某僧,明日送某僧,不知不觉轮到自身,此时悔恨无及,须疾忙念佛,时刻不要放过方好。我见你们自家也说可惜,对人也说可惜,及乎堂中估唱依然言笑自如。你只不信人命在呼吸间也!
(二)
今人不肯念佛,只是轻视西方。不知生西方乃是大德大福大智大慧大圣大贤的勾当。转娑婆成净土,不同小可因缘。汝但看此城中,一日一夜死却多少人。不要说生西方,即生天,千百人中尚无一个。其有自负修行者,只是不失人身而已。故我世尊大慈大悲示此法门,功过乾坤、恩逾父母,粉骨碎身不足为报。
(三)
念佛有默持,有高声持,有金刚持。然高声觉太费力,默念又易昏沉。只是绵绵密密,声在于唇齿之间,乃谓金刚持。又不可执定,或觉费力,则不妨默持。或觉昏沉,则不妨高声。如今念佛者,只是手打鱼子,随口叫喊,所以不得利益。必须句句出口入耳,声声唤醒自心。譬如一人浓睡,一人唤云某人,则彼即醒矣,所以念佛最能摄心。
(四)
予见新学后生,才把一句佛顿在心头,闲思妄想越觉腾沸,便谓念佛工夫不能摄心。不知汝无量劫来生死根由,如何能得即断?且万念纷飞之际,正是做工夫时节。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后工夫纯熟,自然妄念不起。且汝之能觉妄念重者,亏这句佛耳。如不念佛之时,澜翻潮涌刹那不停者,自己岂能觉乎。
印光大师为什么强调“十念记数”?这种“十念记数法”就是针对意根来施设的。给意根派个任务,让它记数。在念一句名号的时候,心里记一,念一句名号,心里记二,你一边听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20
印光大师是位非常厉害的高僧大德,我们平时学习佛法的时候是可以多多的看一看印光大师的佛法讲解,这样我们是可以避免少走一些弯路,而且这对我们今后的修行是有很多的好处
学佛感应时间:2025-02-18
原文 持戒念佛,本是一门。净戒为因,净土为果。若以持名为径,学律为纡,既违顾命诚言①,宁成念佛三昧?多缠障垢,净土岂生?夫如海无涯,岂不广大?保任解脱,岂不简易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7
马祖道一大师开示大珠慧海禅师大珠慧海禅师,初次到江西见马祖道一大师的时候,马祖大师问他:“你从什么地方来?”大珠慧海禅师回答:“我从越州大云寺出发到这里来的。”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5-02-14
伍、八识规矩颂讲话《八识规矩颂》为玄奘大师所造。“圆”必依“规”,“方”必依“矩”,此造物的法则。玄奘大师欲在“八识”之下,分配“心所”的多寡,以及“性”、“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3
玖、因明入正理论讲话大前提——凡主张断欲者,都是会灭种族,小前提——佛教是主张断欲,断 案——故佛教是会灭种族。这是对于“民族主义”相冲突。大前提——凡主张戒杀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3
七、几个小问题今天我要随意讲的几个问题:(1)宣传佛教与国家有没有关系?(2)佛教徒对于国民有没有利益?(3)要国家还要佛教否?(4)要国家不要佛教可以吗?希望在座诸君,以学者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3
二、迷信的辩论在一个野外,遇到一班远足的朋友,我们的辩论会,就在一条小溪边,濯足的濯足,洗脸的洗脸,拭目的拭目情态下开始了。起初由一个在旁边乱石上坐着而颇为滑稽的甲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3
44、念佛度冤李家村有位农妇,每天早晚两次往田间送饭,总看见有个年轻的女子忽左忽右地跟随着她。问和她一路送饭的农妇们,大家都说没看见。这位农妇为此心生恐惧,整天提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13
叁、唯识三十颂讲话《唯识三十论》之本颂系世亲菩萨最后所作,惜自未释论。迨后由陈那菩萨等先后作释,共有十家,而以护法菩萨的正义,玄奘法师为之传译。后由窥基法师所请,遂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2
二六、怎样叫做清净怎样叫做清净?现在把它分作五段来说明:甲、清净的内容清净这一句话,在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很单纯,其实,分开来也有好几种:(1)一般人所说的清净,以为是只要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2
四三、作人希望世间作人,倦眠晨作,饥餐渴饮,类皆已易数十寒暑;或望购爱国奖券作富翁,或望造时世之豪杰,诸如此类无不知之熟矣,岂尚有其他作人之希望应讨论欤?虽然,人富不易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2
八、人和畜究竟在什么界线上分别人和畜究竟在什么界线上分别呢?如果说人是有衣,有食,有住,有行,有工作,有生殖,有团结,有智巧;这样简单答覆的话,那么,畜生虽然没有衣,但是它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2
七、人类的道德究竟有没有标准人类的道德,究竟有没有标准?已成为现代一般人的疑问。例如以酒敬客,也算是宾主间道义上应有的事,算不得是一件违反道德的行为;但是,一遇到饮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2
四四、成佛希望四大希望——第一,作人希望,第二,脱苦希望,第三,得乐希望,业已次第讲过;今天继续来讲第四《成佛希望》。在讲《成佛希望》以前,应当讨论如何叫做佛?觉悟世间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2
念佛能够让我们在浮躁和喧嚣中得到平静,使我们在修行时更加的快速和专注,也能够为我们排除心中的杂念和忧愁,使我们的内心更加清明和安定,而且通过念佛还可以帮助我们远
学佛感应时间:2025-02-12
民国时代有一位青楼女子,刚一过了十五岁,她忽然觉悟要洁身自爱,皈依佛法,专心净土法门。所以,她就摒弃铅华,在上海虹口,租了一间房子,奉养母亲。自己则诚心念佛,朝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2-12
五、佛教与宗教有一班人以为佛教是宗教,还有一班人又以为佛教是哲学,又有一班人还说佛教是合乎科学。佛教究竟是不是哲学和科学,现在暂时撇开不说;至于佛教是不是宗教,倒要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二七、佛教与佛学佛教、佛学、佛化、佛法,从普通的一般眼光来看,似乎没有什么分别,但是过细思索一下,它每一个名词,都有它的用意与解释的,否则为什么不用一个就够了呢?诸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三、责任与光阴一个人看他肯做事不肯做事,那是看他肯负责任和不肯负责任来判断。假定不肯负责任的话,连自己家庭中的事业,他也是不愿意去做,何况与他不关痛痒的事情呢?果能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一一、辩论术的结构今天在座诸位多半是知识份子,所以我今天讲的题目是辩论术的结构,作一种学理的研究,不是对普通人讲的。佛经上所谓三藏是《经藏》、《律藏》、《论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六、念佛结期应求证诸上善人慈悲:道源再讲几句话打打闲岔,古德云:「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光阴快得很,转眼之际,念佛七已经过了六天,真是无常迅速啊!生死事大这道理,只有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0
四、念佛与忏悔业障诸上善人慈悲!道源再讲几句话,打打闲岔:昨天讲的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中的第三大愿「广修供养」,今天接着讲第四大愿「忏悔业障」。诸位留心听着!下面分三段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0
四、念佛决定愿往生诸上善人:光阴真是快得很呀!我们的念佛七已经打了四天,在这定期七天之中,已经过去一大半!诸位的功夫,究竟用得如何?是需要各人自己反省一下的。若是上根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0
念佛能够让我们在遭遇任何困境和挫折时得到快速的克服并冷静的思考,也能够为我们排除心中的杂念,使我们的内心更加清净和安定,而且通过念佛还可以帮助我们远离一切邪魔外
学佛感应时间:2025-02-10
为什么有的人一生尽享福?要富贵得先修供养,不布施怎么感果呢?为什么今生有穷的,有富的? 从前有位施主,年轻念书的时候,所有的考试都是别的同学替他做的,糊里糊涂大学毕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2-10
修净土法门,必须切实用功,应该死心念佛。古人所谓“打得妄想死,救得法身活。”要把念人情恩爱名利是非的心,转换过来念佛。比如作贼的人,只有把贼心死下去,才能一心作正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9
善导大师有一段文字,是净土梦修的一种很好的方法。若是有菩萨善于修持,此方法十分方便:一般在晚上临睡觉前合掌念念佛,感觉到身体疲惫不支了,就合掌吉祥卧,念一念那几句话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8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唐终南山草堂寺沙门宗密述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序金紫光禄大夫守中书侍郎尚书门下平章事充集贤殿大学士裴休撰夫血气之属必有知。凡有知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8
我的孩子正翰八个月大时,坐在电视机前面,看到气象报告,介绍泰国曼谷气温,银幕上出现曼谷的大金塔,他便自动做出合掌的样子。当时,我既还没教他合掌拜佛,也尚未带他去
因果轮回时间:2025-02-08
壬二、略明因人灭恶生善功德因人指的是菩萨,菩萨受持楞严咒有什么好处呢?灭恶生善。假设我们今天不受持楞严咒又有什么过失?癸一、明不持之失【汝等有学未尽轮回,发心至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5
观心论(并序)(亦名煎乳论)天台修禅寺沙门智者述问曰。佛经无量。论亦甚多。弘法之人诜诜盖世。听受之众无处不有。是则法雨普津四众。露润利益无边。何所见闻。更何利益而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5
维摩义记慧远大师 著刊维摩经义记序余尝见天僧统教藏总录曰。维摩经义记四卷。慧远撰。因谓吾祖智者大师疏观经也多采用净影。于维摩经想亦当然。顷一书贾赍义记一帙至。余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5
现代高僧广元老和尚住在承天寺时,他说自己没有福报,不敢接受供养,于是就去住山洞,一住就是13年。13年后,他回到寺里,还是不住寮房,而要求守大殿。但大殿不能安床铺,因此他只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5
刊维摩经义记序余尝见天僧统教藏总录曰。维摩经义记四卷。慧远撰。因谓吾祖智者大师疏观经也多采用净影。于维摩经想亦当然。顷一书贾赍义记一帙至。余得之欣然。读之虽不如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5
你想想看,银河对齐这个事情,科学家知道,束手无策,佛法知道有办法改变它,为什么?整个宇宙是我们自己心现识变的,我要想改正它一点毛病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吗?我能创造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5
四教义卷第六第四约圆教明位。释净无垢称义者。圆教诠因缘即中道不思议。佛性涅槃之理。菩萨禀此教门。理虽非浅非深。而证者不无浅深之位。今明圆教入道。亦具有四门。一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4
摩诃止观卷第二上二劝进四种三昧入菩萨位。说是止观者。夫欲登妙位非行不阶。善解钻摇醍醐可获。法华云。又见佛子修种种行以求佛道。行法众多略言其四。一常坐。二常行。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4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九明修证无漏禅。今明无漏有二种。一者对治无漏。二者缘理无漏。故大集经云。有二种行。一者慧行。二者行行。行行者。即是九想背舍等对治无漏也。缘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4
(正入道场用六斋日。此日太子四天王使者等。诸天善神下来人间。检校善恶。见修善者。即注善簿。安慰守护。为现瑞相。令行者心生欢喜。增益善根故)行者初欲入道场之时应自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4
摩诃止观卷第四下第三闲居静处者。虽具衣食住处云何。若随自意触处可安。三种三昧必须好处。好处有三。一深山远谷。二头陀抖搂。三兰若伽蓝。若深山远谷途路艰险。永绝人踪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4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二分别禅波罗蜜前方便第六(释此一段有三卷。今之一卷正释外方便。是中明调伏欲界粗心中。浅近方便寻者。想不便疑一向涉事浅近说易行难。岂得即论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4
韩国虔诚猫咪 每天吃斋念佛(图) 韩国虔诚猫咪 每天吃斋念佛(图) 韩国广尚北道尚州市龙兴寺内,有一只相当虔诚的猫咪,它几乎每天都会坐在佛堂前拜佛,并眼神专注地看着佛像,有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2-04
蕅益大师示念佛三昧念佛三昧。名宝王三昧。三昧中王。凡偏圆权实种种三昧。无不从此三昧流出。无不还归此三昧门。盖至圆顿之要旨。亦三根普利之巧便也。众生心性。一而已矣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3
蕅益大师简介明代高僧(1599~1655),吴县(江苏)木渎人,俗姓钟。号智旭字蕅益,又号八不道人。由于晚居灵峰(浙江杭县)建寺、创社、著书,故世称灵峰蕅益大师。少好儒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3
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深信力行为要耳。佛云: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天台云:四种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三昧中王。云栖云:一句阿弥陀佛,该罗八教,圆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3
智随法师开示原文:从《灵峰宗论》看蕅益大师对行持的标准,与善导大师的思想也有相通的地方。下面是三段相关的法语。第一段:“无论千百十,下至一声,但终身不替,便决定横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3
灵峰蕅益大师著录自学菩萨戒法狮山净业学人会性敬辑稽首三身圆满尊,一切真如觉性海;称彼法界等虚空,种种庄严大愿海;果因交彻不思议,菩萨一切修行海。亦礼阿弥陀如来,观音势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3
每天念佛的好处是非常多的,我们平时修行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恭敬。我们若是每天时间足够的话,就是每天都念诵六七个小时的佛法,这样我们每天念诵是有大功德的。下面我们就来
学佛感应时间:2025-02-03
念佛法门 不可思议蕅益大师示王心葵法华一经,殷勤称叹方便;须知有世间方便:布施、爱语,孝、悌、忠、信等,是也。有出世间方便:苦、空、无常、无我、不净、数息、因缘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