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世间染法,有贪瞋痴为所治;出世净法,有戒定慧为能治。则真俗互显,能所对治,行相分明,理事具足。云何但说一心之旨,能祛万法乎?
答:古德云:至道本乎其心,心法本乎无住。无住心体,灵知不昧。则万法出生,皆依无住一心为体。离心之外,无别有法。如群波依水,离水无波。万像依空,离空无像。
《大庄严论》偈云:远离于法界,无别有贪法。是故诸佛说,贪出贪余尔。如佛先说:我不说有异贪之法,能出于贪,瞋痴亦尔。由离法界,别法无体故。是故贪等法性,得贪等名。此说贪等法性,能出贪等,此义是经旨趣。
又颂云:于贪起正思,于贪得解脱。故说贪出贪,瞋痴出亦尔。
释曰:离贪之外,无别有法。以贪法界故,则一切法趣贪,是趣不过,何者?若于贪趣正思,了贪无自性,则于贪得解脱;若于贪起邪想,迷贪生执着,则于贪被系缚。系缚解脱,遂成真俗二门。于真俗二门,则收尽染净诸法。
贪一法既尔,余瞋痴等八万四千烦恼尘劳门亦然,一一遍含法界故。斯乃是诸经旨趣之门,亦可全证宗镜大意矣。若迷方便,贪诸义门,则疑焰水以漂人,望干城而投足。凭虚自失,得实何忧。
此一心之旨,万德攸归。若善若恶,皆能回转。若逆若顺,悉使善成。所以十玄门中,有唯心回转善成门。
古释云:所言唯心回转者,前诸义门等,并是如来藏性清净真心之所建立。若善若恶,随心所转,故云回转善成。心外无别境,故言唯心也。若顺转,即名涅槃。
经云:心造诸如来。若逆转,即是生死。经云:三界虚妄,皆一心作。生死涅槃,皆不出心。是故不得定说性是净及与不净也。故《涅槃经》云:佛性非净,亦非不净。净与不净皆唯心故,离心更无别法也。《楞伽经》偈云:唯心无境界,无尘虚妄见。
故知逆顺唯由人转,苦乐自逐缘分。一念无住真心,尘劫未曾改变。但随智分别,所见不同。
《涅槃疏》云:若言心性本净,为惑所覆,犹属教道,且顺权说。若云本心清净,众生闻者,起于邪见,谓心即是,不肯修道。为令众生断除贪等,方见佛性,故云终不定说等。若依实理,心性本来未净,犹如无始唯冰无水,虽全是冰,则不得云冰不是水。众生心性,亦复如是。虽本是无明,则不得云非是三德秘藏。是故圆人唯观无始三道即三德,故不同权人,却覆方见。
《金刚三昧经》云:梵行长者言:诸法一味,云何三乘其智有异?佛言:长者!譬如江河淮海,大小异故,深浅殊故,名文别故。水在江中,名为江水;在淮中,名为淮水;在河中,名为河水;俱在海中,唯名海水。法亦如是,俱在真如,唯名佛道。
是以纵横幻境,在一性而融真;寂灭灵空,寄森罗而显相。如《华严经》颂云:譬如一心力,能生种种心。如是一佛身,普现一切佛。
《华手经》偈云:若欲以一念,遍知一切心。是心无形色,如幻不坚固。
《贤劫定意经》云:见于证明,三界如幻。一切本元,无所违失。是曰一心。又云:以是名号,为无所有。有所睹见,见一切本,是曰一心。
如经偈云:广博诸世界,无量无有边。知种种是一,知一是种种。何者?一是万法之一,以心为自性故。所以古颂云:万法由心生,心清万法清。五通无障碍,心王如眼睛。
《月灯三昧经》云:尔时世尊,知月光童子心所默念,而作偈问,告月光童子言:若菩萨与一法相应,皆悉能获最胜功德,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谓一法?童子!若菩萨于一切法体性,如实了知。
乃至偈言:诸法但说一,所谓法无相。是智者所说,如实而了知。若说如是法,菩萨了知者。彼得无碍辩,说亿修多罗。导师所加护,显示于实际。不分别假名,曾无有所说。以一知一切,以一切知一。虽有种种说,而不起于慢。其心能了知,一切法无名。随顺学诸名,而演说真实。
释曰:若如实了知一切法体性即自心体性,观一切法悉皆无名无相,以假名相,说演其真实,令归无相之真原、无名之实际,则入修多罗教海,辩说无穷。
又如经云:童子!其心无性,又无形色,不可睹见。童子!如是心体性,即是佛功德体性。如是佛功德体性,即是一切诸法体性。以是义故,童子!若菩萨说一切法体性一义,如实知者,名为菩萨寂灭于心善解三界出离善根,如实了知、如实知见、能如实说、无有异说,乃至善解离文字法、善解分别字智、善解离语言法等。
又《楞伽经》偈云:不生现于生,不退常现退。同时如水月,万亿国土现。一身及无量,燃火及霔雨。心心体不异,故说但是心。心中但是心,心无心而生。种种色形相,所见唯是心。
又偈云:心中无断常,身资生住处。唯心愚无智,无物而见有。又偈云:佛子见世间,唯心无诸法。种类非身作,得力自在成。
何以故?若得心王,一切自在。要成即成,非他所碍。如持地菩萨云:我常于一切要路津口、田地、险隘,有不如法,妨损车马,我皆平填。乃至遇毗舍如来摩顶,谓我: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
何以故?由心不平,其地即不平。如舍利弗,心有高下,见丘陵坑坎,是知提纲撮要,莫越观心。见道不隔刹那,取证犹如反掌。
陈文帝《法华忏文》云:理无二极,趣必同归。但因业因心,禀万类之识;随见随着,异群生之相。
梁武帝《金刚忏》云:得之于心,然后为法。是以无言童子,妙得不言之妙;不说菩萨,深见无说之深。
所云理无二极,趣必同归者,则一法标宗,异途泯迹。不言之妙,无说之深者,若不亲证自心,曷乃洞其深妙?则言思道断,冥合斯宗矣。唐德宗皇帝云:夫万有之法,本缘于心。心生法生,心灭法灭。故以心观心,心外无法。心性常住,道其远乎?
如先德云:夫修道之体,自识常身,本来清净,不生不灭,无有分别,自性圆满,清净之心,此是本师。故知自真心自然而有,不从外来,于三界中所有至亲,莫过于心。
《宗镜录》
没有出离心能往生吗?这是绝大多数净业行人非常关心的问题。当然这里要注意,我们以下根据《观经四帖疏》疏文作的分析,虽然是在讲中品下生是否要求出离心的问题,实际上,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4
六 劝注重因果甲 明因果之理因果者,圣人治天下,佛度众生之大权也。约佛法论,从凡夫地,乃至佛果,所有诸法,皆不出因果之外。约世法论,何独不然。故孔子之赞周易也,最
因果报应时间:2024-07-26
今天跟大家分享:念佛要发出离心。很多人认为念佛能消除一切业障和病痛,这个没有错。但大家更要明白,如果说念佛只是为了消除业障和病痛,就是求世间福报,并没有发出离心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04
达真堪布:出离心和阿罗汉果有什么联系?问:出离心出来以后,是不是就证得了阿罗汉的果位?可以临终往生吗? 答:这个是不一定的。要想成阿罗汉,出离心是基础。在出离心的
佛学常识时间:2023-09-01
索达吉堪布:能否通过尽量满足贪欲来生起厌离心?问:对于内心狂乱而难以遏制的贪欲,能否通过尽量满足它的方法来生起厌离心? 答:世间一切贪欲享受都有永不满足的本性,人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31
索达吉堪布:有出离心的人,如何看待对子女和父母的责任? 问:有了出离心的人,如何看待他对子女和父母的责任? 索达吉堪布答:不少人以为,对家人不管不问就是有很强的出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9
索达吉堪布:有出离心的人,怎么看待子女和父母的责任问:有了出离心的人,怎么看待他对子女和父母的责任?索达吉堪布答:不少人以为,对家人不管不问就是有很强的出离心,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9
索达吉堪布:有了出离心的人,怎么看待他对子女和父母的责任? 问:有了出离心的人,怎么看待他对子女和父母的责任?索达吉堪布答:不少人以为,对家人不管不问就是有很强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9
达真堪布:怎样判断自己有没有出离心? 怎样判断自己有没有出离心?答: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来思维观察。一个是从轮回法、世间法方面来观察:对世间的安乐,对人天的福报,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12
达真堪布:怎样判断自己有没有出离心问:怎样判断自己有没有出离心? 答: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来思维观察。一个是从轮回法、世间法方面来观察:对世间的安乐,对人天的福报,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12
达真堪布:想发出离心却发不出来,怎么办呢? 想发出离心却发不出来,怎么办呢?达真堪布解答:出离心是菩提心的基础,但是出离心也不是无缘无故、想发就能发出来的。如果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09
真觉上师:升起出离心的窍决弟子问:如何升起出离心?有什么适合当代人的窍决? 真觉上师答:出离心是指我们要出离轮回的心。其实如何升起出离心,在次第中是太基础的教法了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08
道西法师:出离心和菩提心比明心见性更重要弟子:初学佛者怎么界定出离心、菩提心?请教师父。 道西法师:初学者以发起真实无伪的出离心为要,等有相当的证量后再发起菩提心
佛学常识时间:2023-07-11
厌离是什么意思?厌离心是什么意思?厌离是什么意思?厌离是知苦而求离苦的意思,是修习佛法的初步。所谓厌离,并不是咬牙切齿的深恶痛绝、嫉恶如仇。厌离只是一种平和、安
佛教名词时间:2023-07-06
在佛法的修习中,忏悔法,是极其重要的。不管大小显密各个宗派,各个法门,都是极其重视修忏悔法的。因为凡夫众生,无始以来,造作了无量恶业。不仅仅无始具有,现生亦不可
佛学常识时间:2023-06-19
历代传承祖师曰:“若于轮回不起厌离之心,纵示再高见解之心法,然心与法背道而驰故。”也就是说,如果内心没有生起出离心,无论我们说自己现前所修学的是远道法相乘,近道
清净的本源时间:2023-01-11
修行用功,固宜专精。然凡夫妄想纷飞,若不加经咒之助,或致悠忽懈怠。倘能如丧考妣,如救头然之痛切。则于一行三昧,实为最善。若以悠忽当之,久或懈惰放废,固不如兼持经
印光大师时间:2021-10-25
进一步谈五浊恶世这种是为甚难。而且,特别谈到五种决定。在这个五浊恶世,我们一定受这个五浊恶世的制约。前面谈到:五浊恶世,你不是修念佛法门必定不能度。这里进一步谈
大安法师时间:2021-09-07
我们如果不能听闻佛法,不信因果,不了解轮回的道理,我们来做人会很命苦很命苦。像我们家台北迪化街黄家,算亲戚朋友有钱的太多了。但是我看到他们拿刀在互砍、抢财产,很
海涛法师时间:2021-08-24
学佛要有智慧的观照。首先对于我们心理的状态,凡夫众生心散乱是正常的,凡夫众生是没有清净心的,所以你用正常的心态去看待它。凡夫众生没有清净心,有清净心的唯有佛,菩
大安法师时间:2021-05-26
我们先谈一谈念佛的人为什么要修习出离心,如果不修习会有什么过失。先看缘由。请合掌。请一位同学把它念一遍。戊一、缘由。无出离心无息灭,希求有海乐方法;由欲有乐缚众
净界法师时间:2021-04-27
修学佛法的次第依次为 :第一、深信因果,第二、亲近善知识,第三、听闻正法,第四、如理思维,第五、如法修证。其中,深信因果是修学佛法之前提。虚云大师说:因果二字,
本源法师时间:2021-04-23
根机利一点的人,用功起来,不算一回事,不假修证,当体本真,无欠无余,清净光明,不从他得,皆自本有。惟在你们不能如是行去!病在那里?就是一个障字。我们本来没有迷,
来果禅师时间:2021-02-16
问:《阿弥陀经》有言: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那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是在吾人自心之内,还是在吾人自心之外呢?答:净业行人欲知此事,
其他文章时间:2021-02-06
检验出离心佛说死无常,死来无定期。若已经得到人身,而不听闻修习佛法、精进断恶修善,就如同到了宝山空手而归一样,白白地浪费了殊胜的受道之器人身。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如瑞法师时间:2020-12-31
我们这个世间的众生有一个特点:虽然这个世间很苦,但是我们还很难生起出离心,厌离心出不来。尤其末法的众生,他对于五欲六尘的贪恋执著越深重,就越没有般若智慧;对苦、
大安法师时间:2020-12-30
问:净土三资粮讲的是信、愿、行,莲池大师特别提到“厌”,对娑婆世界没有厌离心,对净宗学人的修行也是一种障碍,你对此有何看法?大安法师答:信、愿、行,愿这个科目就
汉传法师时间:2014-01-26
讲一些极乐世界的功德,讲一些行善的利益,怎么发财,怎么健康,都特别爱听。一讲六道轮回里的这些痛苦,一讲地狱、饿鬼,就觉得太可怕了。一讲善恶因果,就觉得太复杂了。
藏传法师时间:2014-02-16
我们一讲出离心的时候,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有出离心了,是不是要远离世间了?是不是什么都不能做了?然后到山上、到山洞里自生自灭?这是一个误区。佛法不离世间法,包
藏传法师时间:2014-02-16
问:为什么说出离心是勇敢的心?达真堪布答:对世间没有丝毫的贪恋,日日夜夜地求解脱,这就是出离心。但你们现在很多人都不是在求解脱,而是在逃避。这种逃避心不是真正的
藏传法师时间:2014-02-16
问:想发出离心却发不出来,怎么办呢?达真堪布答:出离心是菩提心的基础,但是出离心也不是无缘无故、想发就能发出来的。如果没有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过患
藏传法师时间:2014-02-16
对世间没有贪念,对轮回、对三有(三界)产生真正的厌离心,并且真切地希求解脱,渴望解脱,这样的心就是出离心。为什么我们现在学修的这么难,总是反反复复、断断续续、时
藏传法师时间:2014-02-16
问:出离心跟菩提心它生起的标准?达照法师答:出离心有狭义和广义的。狭义的出离心就是我要了生死。这人在生死轮回当中受很多的苦,有我执,要把我执破掉了生死,彻底无我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17
一、厌离心来自智慧的观照信、愿、行,愿这个科目就是谈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这两种心理状态的。为什么我们能够有厌离心?它是来自智慧的一种观照。一切众生都生活在八苦交煎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20
问:学佛几年了,为什么生不起出离心和恳切求往生的心?有没有办法能很快培养出离心具足真信切愿?大安法师答:学佛几年了为什么生不起出离心,你得要问自己啊!我们说一个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20
一、厌离心来自智慧的关照信、愿、行,愿这个科目就是谈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这两种心理状态的。为什么我们能够有厌离心?它是来自智慧的一种关照。一切众生都生活在八苦交煎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21
问:净土三资粮讲的是信、愿、行,莲池大师特别提到厌,对娑婆世界没有厌离心,对净宗学人的修行也是一种障碍,你对此有何看法?大安法师答:信、愿、行,愿这个科目就是谈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21
净土三资粮信愿行中,愿的本质内涵就是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为什么要厌离娑婆?这里有几个概念要了解清楚。印祖用一种非常有表现性的文句来说,厌离娑婆,就好像一个监狱里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22
在《道次第》中,下士道的内容为念死、念恶趣苦、皈依三宝、深信业果,中士道的内容主要是念人天善趣之苦。同样是念苦,在不同的修学阶段,所念内容却大相径庭。下士道的修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24
佛之所以成佛,常享真常法乐,众生之所以堕地狱,永受轮回剧苦者,皆不出因果之外。凡人欲治身心,总不能外于因果。现在人徒好大言,不求实际,辄谓因果为小乘法,实为大谬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25
信、愿、行是修行净土三资粮,其中愿即——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这两种心理状态。它来自智慧的关照。娑婆世界的众生生活在八苦交煎里面,但往往很多意识不到。娑婆世界意为堪
汉传法师时间:2014-04-16
我们看到一些同修,如果生活当中碰到一些挫折了,或者忽然检查得了一个重病癌症了。这时候他想到,哎呀!我要赶紧念佛啊求往生。如果后来再复查癌症没有了误诊了,哎!那算
汉传法师时间:2014-06-01
问:如何在安逸的环境下生起出离心?梦参老和尚答:在安逸的时候,想到不安逸的时候。安逸的时候有很多不安逸,身体是安逸了,你的心啊更不安逸;心若安逸了你得断惑,起码
佛学入门时间:2014-08-04
问:有了出离心的人,怎么看待他对子女和父母的责任?索达吉堪布答:不少人以为,对家人不管不问就是有很强的出离心,其实不是。《三主要道论》里说:修人身难得、寿命无常
佛学入门时间:2014-08-04
关于家人亲眷的无常,记得《米拉日巴尊者传》中有个很好的公案:有一次,米拉日巴想回家看看,在黄昏无人的时候,他先独自跑到河边,痛哭了一场,天一黑就走进村中。他回到
藏传法师时间:2014-11-17
一位优婆夷走进祗树林,来到佛陀的面前,顶礼后问到:“世尊,我常听您说世间、出世间,但未真正明了其义,请世尊为我说。”佛陀平静安详地看着她,问到:“你最近有什么苦
佛教故事时间:2014-11-20
没有出离心的话就不会有菩萨行愿。出离心的意思是看到轮回当中的行苦、苦、苦苦的真面目,也看到了我们人生有苦,还有苦的根源——业力及烦恼等等的本质,发现我们的世间以
藏传法师时间:2014-12-15
居士问:师父,您好,请问,如果求姻缘的话,需要修忏悔法门之外,还需要修哪些法门,谢谢!智渡法师答:姻缘无须求,瓜熟自然落。若要瓜早熟,学农搭暖棚。除了修忏悔法门
汉传法师时间:2015-01-13
昔有袁了凡的人,本名袁学海,他是明朝的名儒,小时候就读书,可是父亲要他学医,济世救人,所以改学医。后来遇到一长须老相士,对他说:‘你命带官印,你应该读书可做大官
汉传法师时间:2015-01-17
原来我在佛学院讲净土课的时候,比较年轻的学生说,哎呀!我们这么年轻就让我们念佛求往生?未来生活还这么灿烂,这么丰富,我都没有去品尝过,你就让我去往生,所以真的是
汉传法师时间:2016-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