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学佛的过程中,不可能每个念头都能观照,也没有办法当下就使心性解脱,总是想要去攀缘某个东西,觉得自己好像是在学佛,有个目标,督促自己,这样就比较安心。可是,经过一阵子,就会想:我学佛到底在作甚么?然后,就一直颠倒、懈怠下来。再过不久,很颓丧时,觉得世间无常,于是又开始学佛。但是,没多久,又开始想:我学佛到底在作甚么呢?学佛有甚么意义呢?于是,又是一团疑惑。如此,反覆无常,而日子已过了一大半!
慧律法师答:初学佛的过程,都是这样,重复的挣扎;重复的创伤、挫折;重复的忧郁感;重复的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失落感、无力感。然后,才慢慢地体悟出真理的东西,这是个正常的过程。如果一下子就开悟了,那你就是再来人。你现在也是再来人,一个再来轮回的人。多观照,虽然我们常常在境界中迷失,常常落入重复的痛苦烦恼,重复的情绪轮回之中。但是,我们不要怕失败,怕的是你没有耐心,想放弃。我们学佛就是要有屡败屡战的精神,儒家讲:‘舜何人也?禹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学佛也是一样,要常想,佛何人也?菩萨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今天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也是经过无量劫的痛苦、挫折,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如今才能开悟,见性成佛。因此,我们不要怕失败,能够在失败中记取教训,我们就能更进一步。能够承受失败挫折的人,成功就离他不远了。
因此,我们要多观照,观照一切法都是空性;观照一切法都不可得;观照一切法毕竟空寂;当下就是清净的本性,否则,永远不得解脱。你今天虽然想尽办法要离开痛苦与烦恼,但如果你不明心性,那么明天依然在挣扎之中。你用的是错误的心,你今天不悟,明天还是不悟;后天不悟,明年还是不悟啊!你如果不能当下明白自己的心性,想要期待明天会更好,认为我的未来不是梦,那是不可能的。如果你不悟,那你不是‘如果还有明天’,而是‘我俩没有明天。’,你的未来依旧是个颠倒梦想,明天也不可能会更好。何以故?因为‘我还是原来的我’啊!但是,如果你懂得师父的开示,不再错用心,知道我们现在用的是真心,全盘放下,无量的虚空就是你的生命,你的生命就与整个宇宙相配合,为甚么呢?因为无相就是整个生命。将你整个的生命,透过无相,展现出来的就是无量的慈悲,无量的欢喜。人家骂你,如如不动;人家碰你,如如不动;人家布施金钱给你,如如不动;人家几千万给你,你仍然一觉到天明;你损失了三百万,你还是一觉到天明。你不用这一颗本性的清净心、平等心、欢喜心,那你要用甚么心来修行呢?所以,你今天的重复,都还是轮回相。轮回,就是你最后的答案。念头的转换,就叫做轮回;情绪有高低潮,也叫作轮回。我们要是没有这些多余的情绪和观念,生死轮转在一念之间,就解决了。所以说,要学习放下;学习宽恕;学习慈悲,拥有佛菩萨的般若智慧。虽然,我们没有办法一下子大彻大悟,有‘如如不动,不取一相’的心境,但至少我们有在进步。你要永远记住一句话,不要抗拒境界,因为一切的境界都是你的心,抗拒境界就是抗拒你的心。对众生好,就是对自己好。如果你能永远的宽恕众生,你的心境就一天一天的在进步。你动一个念头去排斥众生或伤害众生,那就伤害了你的法身慧命,破坏了你的清净心,众生还未被伤害,你就先伤害了你自己的慈悲心,失去了寂静安祥。你动一个念头生气,对方还不知道,你的内心就已经先染污了。所以,永远要有慈悲喜舍的念头,因为一切的生命,一切的生活,都是在你的一念之间。其实,我们可以主宰自己的生命,我们可以不必让自己过那种痛苦烦恼的生活。如此,慢慢地回光返照,烦恼就会减少。你也不用挣扎,该来的,你还是跑不掉。读书也是一样,你以前不用功,该被当掉的,烦恼也没用,因果就是如此!因此,多余的烦恼和妄想是没有用的,重要的是,你如何把握当下,保持现前一念清净心!如是因、如是果,所以,我们不要在果上打转,而要在因地里注意观照。在因地修行,就是要注意不要再去造恶,起坏的念头;而在果地的觉悟过程当中如有业报现前时,就要利用净土法门。当我们的果报、痛苦现前时,因为恐惧感,拼命地念佛,这也可以得救。所以,观无量寿经讲,虽是五逆十恶的大恶人,一念忏悔,念佛求生西方,也可得救,这是因为恐惧下地狱的缘故。大善的人,更可以得救,依循著信愿和净念,往生极乐世界。最怕的就是虽有行善,但对净土没有信心的人,就像是挂在半空中。总是认为我有做善事啊!我心好就好了,我又没有做坏事啊!这就不能往生了。所以大恶的人,地狱相现前,如果知道恐惧,又有福报遇到善知识,叫他忏悔发愿,求生净土。他这时知道因果,跑不掉了,拼命地念佛,那就还有救。最怕的就是那种懂一半的,说懂嘛他又不懂,说不懂他又喳喳叫,喜欢跟人家开示,可是却专门说给小姐听,偏不说给男生听。跑去女生宿舍等,而且又不是每个女生都讲,都专门讲给漂亮的女生听。人家跟他说:‘师兄,你帮我开示一下。’他回答:‘哎!你这么丑,我不说给你听。’分别心很重。众生都是这样的,取舍相,心不能如大地一样平等包容,万善就不能集中。如果我们有心地的功夫,那么一切法都可以建立,一切善法都可以成就。所谓心地功夫就是‘无相’,‘无相’就是无所著。譬如有人心情不好,来见师父,师父就告诉他:‘你不要怪别人,要怪自己没有福报,要回光返照,放下自己的看法,期待别人给你安慰是没有用的;如果你有智慧,现在就放下,与其让人家同情你,不如解脱自己。’就好像女孩子,内心里面有痛苦烦恼,需要人家安慰:‘你不要哭啊!我明天买一杯木瓜牛奶给你喝,带你去看电影哦!’到最后破涕为笑,就是这样,需要人家安慰。但是明天,她仍然会发作,会发神经,那你又再安慰她,这就叫作轮回相。总是需要用安慰来解决烦恼,需要以外在的条件来愉悦她的心情。明明我们可以用智慧去观照,契入空性的思想,可是,她需要人家的安慰,去解决内心的烦恼,那么就变成了重复。因此,我们的生命就是一种重复,没有甚么意义;生命变成一种习惯性的重复,那活著还有甚么意义呢?生命有甚么目标呢?也不晓得!女孩子喜欢每天穿得漂漂亮亮的,单为了这个头发就花尽了心思,忙得不得了。到后来,还是红颜会老,人比花黄,还是要死,都是一样的。她不了解,不能把生命拉长,再观照这每一个动点上的无常性:如果你能了解生命是每分每秒都在变化,那就对这个世间,也无所谓的得与失的观念了。失去的东西会得,得到的东西也会失。感情上的执著也是这样,人家离开你,不要怪别人啊!我们要自我检讨。纵使拥有万贯的家财,内心里面要常想,这些都是短暂的,都不是永恒的。自古以来,那个皇帝不死?那个总统不死?昔日的英雄美人,于今何在?都是一样的!到最后,都是一坏黄土,没甚么。慢慢、慢慢地,去观照这个无常,就能对金钱、名利、得失的观念,渐渐放得下。虽然我们对无常性,会有那么一点体验,可是我们的习气很重,我们的习气常常作为我们的主人。刚开始我们造了习惯,后来习惯成了我们的主人,受它的主宰,我们控制不住自己。不断地轮回、重复我们的错误和痛苦。所以说,断习气很困难,需要时间和耐性。禅宗里面讲:‘若论修行本来易,欲除妄想真个难。’若论修行,本来是很简单的,但要除去妄想就没那么容易了。所以,就如同一开始我们所提到的,要给你们甚么鼓励呢?除了要随时保持觉悟观照的心,慈悲欢喜的心之外,还要有长远心。不要怕挫折痛苦,只要你对佛法有肯定、有信心,知道这条路是不会错的。那么,自然就可以‘虾米拢呒惊,向前走’!其实,话说回来,这个‘长远心’的观念也要放下。因为,如果你真的对菩提自性有所了解,具有大般若智慧的话,所有时间、空间的假设性,都是多余的。你只要把握现前一念清净心,直下承担,那么,当下就是,一切现成。为什么学佛要先从做人下手?太虚大师说,学佛先学做人,把人做好了,才能成佛。佛陀,梵文音译,意译是“觉悟的人”,并不是神,也不是天生的。我们大家是“没有觉悟的佛”
昌臻法师时间:2024-12-19
在有些人的观念中,之所以选择修行佛法,大部分是因为生活出现了问题。他们认为,有的人突遭不幸,心情郁郁,学佛是想找寻一个心灵的寄托;有的人脾气不好,难以改变,是想
佛答时间:2024-12-19
今天,我要讲的经典是《佛说十善业道经》。这是一部大家比较陌生的经典。有人可能会问:佛教的经典很多,就我们平常比较熟悉的如《普贤行愿品》、《金刚经》、《地藏经》、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9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沙弥别行篇》解读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济群沙弥是出家身份的起点。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个人来说,当好如法的沙弥,将给未来僧伽生涯奠定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6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沙弥别行篇》解读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济群第二节 劝说出家的利益这一部分,律祖引用《华手经》、《大智度论》等经论,进一步阐述劝说或辅佐他人出家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5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沙弥别行篇》解读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济群第五节 出家者之凡福行谓有比丘出家已后,但知持戒,不志尚道。以戒为上,余悉不为。用为非道,内多嗔怒。自污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5
针对网络信众学佛的几句良言2008、12、02网络让我们更方便的了解到一些佛教活动,了解到一些佛法的内容。但是真正想好好学佛,要把佛教当作你生命当中的皈依处,甚至要修行,就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4
有一位信徒这么问我:“猫咬死老鼠,是不是在造业?还有是人打死老鼠罪业重?还是猫咬死老鼠罪业重?”这个问题该如何解释?猫咬死老鼠造业了吗?如果我们了解‘唯识学\’,就比较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8
学佛要发三种心:第一要有长远心—以前,师父在念逢甲大学的时候,有一位刚进入普觉佛学社的学长,大一刚进来,就发心说要出家,大二交到女朋友,后来就结婚了!现在,住在美国。这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7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经文:【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7
【无得无说分第七】经文:【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7
人,为什么会痛苦?为什么会烦恼?我们认为金钱可以代表地位,但金钱带给我们的烦恼也很多。我们认为赌博可以带来快乐,但为了赌博自杀或家庭破碎的事,却时有所闻。谈恋爱卿卿我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7
【依法出生分第八】经文:【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7
【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经文:【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6
学佛不要贪名利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往真处来做。◎一九七七年三月十五日开示我们学佛的人,要脚踏实地修行,老老实实用功,不要贪图虚名。若是爱好假名,对修道是没有
宣化上人时间:2024-11-22
梦参长老,当代高僧,出生于1915年,现在五台山真容寺静修。1931年在北京出家,法名“觉醒”,他认为自己没有觉也没有醒,再加上是作梦因缘出家,遂自己取名为“梦参”。梦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20
三十多年以来,我本人在闻思修行的过程当中,密法是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觉得每一次灌顶的力量的加持,好像比听课还多得多。有时候,一灌完顶之后,相续当中很多
清净的本源时间:2024-11-18
我们推广的是 圣 玄奘大师的如来藏妙义亲爱的朋友,您想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佛法?如何快乐学佛?佛法如何让我们断除烦恼?请联系我们电话:151 9580 6515微信:151 9580 65
文化资讯时间:2024-11-15
今天承诸位善友请我演讲。我以为谈玄说妙虽然极为高尚,但于现在行持终觉了不相涉,所以今天我所讲的,且就常人现在即能实行的约略说之。因为专尚谈玄说妙,譬如那饥饿的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3
佛学在我国非常的盛行,很多人都会去学佛、拜佛,那我们为什么要学佛、拜佛。学佛是为了利益众生、自利利他、离苦得乐的。拜佛是对诸佛菩萨的礼敬、感恩,是为了折服我们的
学佛感应时间:2024-11-11
药师山近期发现有些修行人,因为因果业障关系,修行上无法突破,又急于上求佛道以致于身心俱疲。由于佛菩萨的慈悲心,故而以方便法协助修行人有一个身心的避风港。这就是净土法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1
文:茗山长老我少小时随母在家庭中,早晚常常拜佛念佛:“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由此种下了“慈悲”的种子。十九岁出家后,在小庙上晚殿,总要念忏悔文:“
佛答时间:2024-10-26
学佛最大的毛病各位善知识,我们学佛主要不要在佛教里造罪业。如果造了罪业,这就是得不偿失;你在佛教里头,应该立功、立德、立言,不要造罪业。在佛教里头,一天到晚就给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26
卐的读音及其意义卐(Wan,万)字在梵文中作Sr1vatsa(室利靺蹉),意为吉祥之所集,它是佛和十地菩萨胸部之吉祥相,为佛的三十二相之一。菩提流支译此语为万字,玄奘则译作德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学佛人不能脱离生活,日常的起居都包含着禅意的存在,修行不离世间觉,修行是改变自己的心境,使自己的心境得以升华。当你的心还不能转物时,你的一切要顺其自然,生病时一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0-24
禅之和谐观的历史内蕴与现代意义以《坛经》中的惠能禅思想为中心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图书馆馆长 洪修平禅源于印度,但兴盛于中国,不仅在后来千百年的发展中成为中国文化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9
周六下午,一到道场,某女莲友笑嘻嘻地对我说:“给我女儿的宝宝挂个往生牌位。” 我心里咯噔一下,因为我知道她的女儿并没有生孩子,所以她所指的宝宝应该是流产或堕胎的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5
老年人的学佛方法按照传统的说法,六十岁以上就称为老年人了。在中国佛教徒中,老年人约占百分之八十左右。因此,如何使老年人在学佛修行的生涯中,沿著正确的方向进取,得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3
大悲咒是非常值得我们念诵修行的,而且现在很多的高僧大德都推荐我们念诵修行大悲咒。可能有的人在修行的时候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其实我们是可以看一看各位法师讲解的大悲咒
大悲咒感应事迹时间:2024-10-07
其实,佛教是不兴烧戒疤的,佛教的戒律中,并没有在受教人头顶上烧戒疤的规定。因此,除了汉地的和尚以外,世界各国和中国少数民族的和尚是看不到戒疤的;即使是中国汉族
禅理故事时间:2024-10-05
黄念祖老居士:火烧功德林的真实意义!黄念祖: 修行人常犯轻敌之病,常以为自己一用功便能克制烦恼,一切太平,这实是不符合实际的主观愿望。应知贪嗔痴三毒,多劫以来,
布衣百姓时间:2024-09-25
勉强找时间来学一学,不能一心一意去做,拔除“根本业缘”是不可能的,刚强众生难调难伏就在这里。不说一般的道友,我们出家弟子对这种道理人人都懂,也知道修行好,也是下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5
把财色关过了,修学佛法才算入门。古来大德经常说这个世界只有两种人:一种贪财的,一种好色的。很多人学法学了很久,信佛也信了很多年,始终不知道怎么样修道、怎么样入道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5
在当代唯识学研究领域,隐然有一种现象,并且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影响,那就是对玄奘所译传的有相唯识学持一种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玄奘所译传乃至创宗的法相唯识宗,在中国可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4
1 学佛第一个阶段的收获是法喜充满,这种法喜,不是受外面境界刺激,是从内心里面发出来的。2 法喜是从清净心里面生的,不是外面五欲六尘的刺激。保持自己心清净,能与佛菩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18
我在初学佛的时候,第一次遇到章嘉大师,我就向他请教,我说:“佛法好,我们每个人都晓得好,从什么地方能入得进去?”佛法真实的受用和利益,我们总希望很快地就能得到。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17
对于有志于大乘的一切佛弟子而言,发菩提心是极为重要的,故大乘诸经一再强调,尤其是《大般若经》,所说最为详尽。首先,诸菩萨唯有为求一切智智发菩提心,并且不执着如是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3
1 我们学佛,学什么?学佛的存心、学佛的大愿。佛的心,念念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佛的愿,希望一切众生破迷开悟。2 诸佛如来都是用真心,不用妄心。我们今天学佛,无非是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13
一、《六祖坛经》什么是功德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名为功德。内谦下是功、外行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13
森罗万象,我们所接触到的六根所缘的,眼缘的色尘,耳缘的声尘,鼻闻的香尘,舌尝的味尘,身体接触的触尘。起心动念第六识所缘的法尘、六根所缘的境界,六根是“能缘”,境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02
我们学佛人最重要的一点,就会有一个什麼藉口?就是什麼?「冤亲债主。」就完了,下边故事就没了。什麼「今天我妈说我了,跟我发脾气了业障现前!」就把自己堂而皇之地给避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1
香、灯、烛、花、果、水等供具的表法意义是什么 我国最早的寺院本来就是教学的场所,是专门研究从国外引进的佛学经典著作并实施佛学教育的。因此,寺院里几乎没有一样不可
布衣百姓时间:2024-08-30
学佛之人,先以知因果、慎独上下手。既能慎独,则邪念自消,何至有所不如法处。若有则当力令断灭,方为真实行履[1]。否则学在一边,行在一边,知见愈高,行履愈下,此今学
因果报应时间:2024-08-25
文:一诚长老佛不是万能的,拜佛也不是实现愿望的方便快捷的法门。佛存在的意义就是让人发现心中的宝藏,一旦你发现了自己的强大,发现了自我的潜能,那么无论应对什么样的
学佛导航号时间:2024-08-18
导读:学佛成佛不是一朝一日或一生一世的事,乃是多生多劫不断修行的事。许多学佛人在初学佛时,即使发了很坚固的誓愿,但若时间一久,或者是遇到了挫折、逆境、违缘,就忘
佛答时间:2024-08-18
就连不学佛的人也一定听过“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这句炫酷又带劲的话,地藏菩萨也和我们非常有缘!而且据说这位菩萨的功德甚至比文殊、普贤、观音、弥勒诸大菩萨的功德更大
文殊花开时间:2024-08-18
1 佛教我们善护三业,第一句话就是“善护口业,不讥他过”。不要讥笑别人,不要说人家的过失,要从这里做起。2 别人说我们的过失,侮辱我们、毁谤我们、陷害我们,乃至于杀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16
在寺院经常会听到“祈愿佛菩萨加持,请师父加持”,也会见到有善信把一些佛珠、法器等,请师父诵咒诵经,希望这个法器、佛珠等,能被赋予更加不可思议的、能给自己带来好处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08-09
我们自己得不退转,我们也希望人人都证不退转。不要我们一个人成佛,你不要成佛,将来我成佛之后,我再来度你好了,这个心量太小了。希望我们大家同成佛道,要有这种雅量才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08
在泰国这个佛教国家,供养三宝,请出家人到家里用斋,是最平常的事,因为学佛的弟子相信这是累积福报最好的机会。为什么供养法师会有福气呢?因为出家人所做的事情就是佛陀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