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讲孝为至道,至德要道。而佛说的戒律,最终归结到一个字就是孝。孝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孝为制止。
至道之法就是无上正等正觉之法,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法。孝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法。佛把孝提到非常高的高度。那怎么样是至高之法呢?这怎么理解?刚才讲这个孝有顺的意思,随顺。譬如随顺父母师僧三宝,父母代表我们的本觉,师代表先觉,比我们最先觉悟,僧代表和合的觉。三宝中,佛是究竟圆满的觉性,法是抵达菩提觉岸的道路。你能够随顺父母师僧三宝,就能获得至道之法,得到这个至道的门。至于随顺,作为念佛行人,你能够随顺名号里面传达的实相悲愿,你就能往生成佛。我们随顺自性本具的布施,跟吝啬心相对治,我们就能够修布施波罗蜜。随顺我们自性的灵知心,就随顺了我们的智慧。随顺了我们自性的坚固心,就对治了我们的懈怠。顺里面就包含着六度在里面。
孝又为戒,戒主要是防止我们身口意三业过犯。一个孝顺父母之人,在父母面前一定会怡声下气,委曲婉转,口业就止住了恶。对父母要赡养,《礼记》里面每天要三次去问候父母,冬天要使他温暖,夏天要使他清凉,这样对父母的服劳就会产生,就止住身业的过失。念念想到随顺父母的心,承欢、爱慕也就会使意业止住了恶。身口意三恶都止住了。
一个孝顺之人,《孝经》里讲:肤发身体受之于父母,不敢毁伤,这是孝之始也。孝的开始,思惟我们的身体、头发、皮肤一切都受之于父母,不敢毁伤,毁伤了这个身体就等于毁伤了父母的身体,父母也会难受的,所以这是孝的开始。然而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就是使父母双亲由于你立身行道能够光宗耀祖,能够在社会上得到大家的称誉,这是孝之终也,是大孝。所以孝也有不同的层次。
庐山东林寺慧远大师出家修行,这在儒家文化占主导地位的晋代,被一般人认为不孝,认为出家之法是不孝之法。当时有一位大军阀叫桓玄,基本上掌握着国家的重权。到庐山时带着一种辩论、责问的口气,一见慧远大师的面就说:不敢毁伤,何以剪削?他就用《孝经》的话来谴责。我们作为一个以孝为立国之本的国家,不敢毁伤自己的身体、肤发,你毁伤了就是不孝,你怎么还要把头发剃掉出家呢?这意思就是说你不孝啊!当时慧远大师就回答了四个字:立身行道。立身行道是孝之终也,是大孝啊!不敢毁伤是孝之始也,是小孝。所以佛教心量广大,对孝的层面的诠释,不仅停留在世间的小孝,停留在饮食起居层面。承父母的欢心,给他物质生活的满足,顺应父母之情,是孝的内涵。佛教讲孝,不仅给父母物质、心理的安慰,而且要使他得到解脱。不仅自己父母得到解脱,而且要使一切父母得到解脱。这就要行道,这个行道就是大孝。在净土法门,你能够劝父母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大孝中的大孝。所以佛门孝的内涵、广度就比儒家在世间层面的孝更为圆满。这就叫顺其性,顺着自性、本性,真正利益父母。所以当时慧远大师一说立身行道,桓玄就没话可说了。慧远大师就是用孝之终来回应孝之始的谴责,说明出家修行是立身行道,是大孝。
自古以来,佛门的高僧大德就是以这样的方式表达他的孝心。唐代有个师备法师,他的父母是以捕鱼为业的,在捕鱼的过程中他父亲不慎落水淹死了,作儿子的感到非常悲痛。古人都相信因果轮回,所以他就想怎么样来救度他淹死的父亲。毕竟父亲是在做不好的生计的业中死去的。所以他当下就出家了,他是带着要救度他父亲的心理出家的,这是一种巨大的修道动力。他修苦行,捍劳忍苦,到处参学,开悟了。开悟之后,有一天他做了一个梦,他的父亲来了,向他表示感谢,荷子出家悟道,我已经从畜生道出来升到天上去了,特来报信感谢。这就是悟道救父。
宋代还有一位宗赜禅师,他做了寺院的方丈和尚,但是他没有忘怀他的母亲。他的母亲一个人在家里,他就把母亲接到寺院住,劝他母亲念佛求生净土。他母亲刚来念佛还念不下去,天天想回老家、想家亲眷属,而且一见面就跟宗赜禅师谈那些世间的话。宗赜禅师干脆有段时间就故意不跟她见面,就让她念佛。这样劝勉了三年之后,他的母亲才开始好好念佛,在寺院念了七年佛,最后预知时至往生。亲得离尘埃,子道方成就。父母双亲离开六道轮回了,你作为子女的孝道才能成就。这是佛教的理念,是真正把孝落实在真实利益的基础上。由于这样,他自己念佛的功夫也得以长进,他念佛普度众生的悲心也发出来了,所以他当时就启建莲华胜会。莲华胜会就是提倡每个人一天念一万声佛号,然后记数下来,共同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取名叫莲华胜会,意思是念佛到西方极乐世界莲华化生,这么殊胜的一个团体。
这个团体一启动就出现一种感应。当天晚上他做梦,梦见一个三十岁左右,穿着黑色的衣服,带着白色的头巾,面貌非常庄严的一个男子过来,说:听说禅师建莲华胜会,我也报名参加。禅师说:好啊,登记在册,你叫什么名字?那个人说:我叫普慧。好,普慧。他写下来了。写下来之后,这个男子又说:家兄普贤也委托一并参加,他也把普贤写下来了。等他醒过来想一想,这两个人可不是《华严经》里面的两位菩萨吗?普慧、普贤。你看他建立莲华胜会这一念的真诚心,竟能感得华藏世界的菩萨来幽赞。这些不思议的感应也是从他最先的孝里面生发出来的啊。所以孝养父母是我们念佛行人的一个基础啊!从世间对父母的孝道,然后放大到把一切众生都看成是父母的广大之心,就能够跟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逐步地趋近,逐步地感通。 如果一个人的孝道缺乏的话,他自己立身、完善人格的道德基础都没有,那其他一切都免谈了。所以我们念佛行人要从孝养父母开始。
佛家逻辑通论郑伟宏 著第八章 共比量、自比量、他比量一、三种比量的建立1、玄奘师徒对三种比量理论的整理发展之功因明作为佛家认识论的逻辑,同时又作为各宗各派共同遵守的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9
佛家语言礼仪走进寺院,会遇到一些出家人,怎样和他们打招呼?与他们交谈有哪些礼节?这可能使许多人不知道而且想了解的。佛家在称呼上有一些特殊的名词,有特定的规矩。比
佛门礼仪常识时间:2024-03-24
佛家所说放生的本意是什么?放生典出于大乘佛经,盛行于中国内地,西藏亦然,也流传于日本和邻近的韩国与越南等地。放生的活动是基于众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以及轮回生死的因果
放生仪轨时间:2024-03-12
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最长的一个皇帝,8岁继承皇位,在位共61年。他也是一位与佛家有渊源的皇帝。康熙的祖母太皇太后孝庄文皇后是信佛的,史料记载,孝庄文皇后参禅中
佛教故事:名人轶事时间:2023-12-30
纯智法师:为什么说“进入佛家,以戒为本”呢?(251—255)《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251、为什么说“进入佛家,以戒为本”呢? 答:戒是一切善法功德的根本,也是完成涅槃菩
佛学常识时间:2023-09-02
索达吉堪布:佛家一方面讲轮回、讲有,一方面又讲无我、讲空,是否有点矛盾 问:堪布您好。佛家一方面讲轮回、讲有,一方面又讲无我、讲空,我觉得有点矛盾,能否请您解释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0
墨子、老子和孔子的饮食理论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生活在东周时期的社会大动荡大变革中,涌现出许多学派,它们的代表人物或著书立说,或开展争辩,以百家争鸣的方式阐述与自己
素食慈悲时间:2023-08-18
佛门僧侣,素有“苦行僧”之称,他们生活虽清苦,但长寿者比比皆是。究其原因,除了清心寡欲外,还在于佛家从古到今积累了一套独特的祛病健身良方。近来,日本学者经过深入
素食慈悲时间:2023-08-17
理净法师:佛家是怎么解释“不破不立”?问:佛家是怎么解释“不破不立”? 答:佛陀一代时教无不是以“破邪而显正”,破除众生的贪嗔痴和虚妄分别颠倒邪见,显现诸法自法本
佛学常识时间:2023-07-31
佛家养生,他们生活简单朴素,长寿者却比比皆是。六榕寺住持法量法师用一句话概括了佛家的养生之道:养生先养心。人生胜境平常心来到六榕寺时,法量法师正带领众僧诵经。整
素食慈悲时间:2023-07-22
养生一词,原出于《管子》,乃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儒家养生思想包括养形与养神,积极的、进取的、求实的人生观,历来被儒家所推奉,也贯穿在儒家养生思想之中。中国养生
素食慈悲时间:2023-07-22
禅语(佛教解释)禅语主要指从佛门中传出的精华语句,话语平朴,含意深远,对人生思想等方面有着精神食粮的作用。由于禅语的文雅和隽永,常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得到应用。禅语
佛教名词时间:2023-07-13
堕胎堕胎又称中断怀孕或人工流产,故意结束妊娠,取出胚胎或者导致胎儿死亡的行为。在中国,人们普遍不对堕胎做任何生命伦理方面的讨论,在一胎制的背景下很多人采取自愿堕
佛教名词时间:2023-07-12
佛家 (佛教解释)1.诸佛之净土。《观无量寿经》:当坐道场,生诸佛家。2.谓属于佛教者。如佛教的学术思想、佛教僧侣等。《朱子语类》卷七六:佛家有函盖乾坤句,有随波逐
佛教名词时间:2023-07-08
“因果论”并非佛家独有的理论,而是客观存在的规律,又名宇宙万有和合真谛。佛陀了彻因果实相,将之揭示出来,告之于众。因者,能生也。果者,所生也。有因则必先于有果,
好好学佛时间:2022-09-27
走进寺院,会遇到一些出家人,怎样和他们打招呼?与他们交谈有哪些礼节?这可能使许多人不知道而且想了解的。佛家在称呼上有一些特殊的名词,有特定的规矩。比如一寺的主持
其他文章时间:2022-04-04
问:佛家对于阴阳、占卜、推步盈虚、看天象这些怎么看?惟贤法师答:佛家是反对的。《佛遗教经》都说过的,那些不要学,那叫不正命。佛教八正道里面有一个正命,即要以正法
惟贤法师时间:2021-07-28
问:有些学者讲儒家是乐感文化,佛家是苦感文化,请问这之间内在的因缘?净空法师答:没有因缘。说这种话的人,对儒家没搞清楚,对佛家也没搞清楚。佛教人离苦得乐,怎么会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03
佛家如何看待爱情,四个字:虚情假意,我这么讲话实在太不通人情,让他们毫无想象的空间。什么叫爱?那字不是给你写得很清楚吗?一个心,一个受,爱是能用心感受别人的需要
其他文章时间:2014-02-14
问:有人说,没有儒家文化,佛家文化就没有基础,弘扬佛法首先要弘扬儒家文化。请法师开示。大安法师答:确实儒家文化是让我们完善道德人格的一种文化,仁义礼智信,孝悌忠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22
形形式式的赌博,在当今社会已大行其道。知道一点佛家对赌博的看法,既可吸收一些佛学知识,对我们深入了解赌博,了解人生,也有帮助。相信,没有怎么接触过佛学的人,也多
其他文章时间:2014-09-08
1法师曾说过,我们有时以为修了功德,但原来都是罪业,所以善恶的标准我们不一定能知道。确实,因为我们不一定能知道,所以印光大师才提倡《了凡四训》,《了凡四训》的目
佛学入门时间:2014-12-19
我想和你们分享最近的一件事。你知道北京国展最近有个珠宝展。我去了那个珠宝展。有的人可能奇怪佛教徒为何要去这种展示奢华的场所。我得说,这是个很大的误解,珠宝和佛教
其他文章时间:2015-01-25
当今世界最惊人的发现科学家发现微中子即灵魂、即佛家的中阴身世界上这些诸多的不可思议的现象,怎么解释呢?全世界尖端的科学家,多年来一直在努力,从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
佛教故事时间:2015-03-04
佛法的力量妙不可言,咒语的效果难以度计,六字大明咒的神奇威力,会随着你不断持咒的精进,越来越大,这是真实不虚的。不但被历代高僧大德所推崇,也被无数的信众所验证。
佛学入门时间:2015-07-13
解脱生死从六道众生的苦乐、生命的智力层次和身体官能的完美发达程度讲,人天之果固然优越而难能可贵,但在人天位置上如果不经常保持善行,防止作恶,当转生和维持人天生命
藏传法师时间:2016-07-12
佛法不离生活佛教是人人皆知的,有很多人会在遇到瓶颈时临时膜拜佛。实际上,佛和我们日常息息相关。做人,就要养性。修佛,需先修心。发财没人不喜欢吧!《金色王经》上说
佛学入门时间:2016-12-02
1.问:我刚刚接触佛法,听了佛号以后会泪流满面,这是为什么呢?答:这个感应,这就是征兆。征兆就是看到山那边冒烟了,就知道起火了。这个征兆说明你跟佛很相应了。信众:
佛学入门时间:2016-12-08
道德之殇“醒”“省”(资料图)提到道德问题,已经感觉到道德滑坡的概念已经不能概述了,要用比较严峻一点的概念——道德危机了。这些年来,我们只要生活在中国大陆,就深刻
新闻资讯时间:2016-12-19
种什么因,得什么果问:佛家对于阴阳、占卜、推步盈虚、看天象这些怎么看?惟贤法师答:佛家是反对的。《佛遗教经》都说过的,那些不要学,那叫不正命。佛教八正道里面有一
佛学入门时间:2017-04-15
问:佛家对于阴阳、占卜、推步盈虚、看天象这些怎么看?惟贤法师答:佛家是反对的。《佛遗教经》都说过的,那些不要学,那叫不正命。佛教八正道里面有一个正命,即要以正法
汉传法师时间:2017-04-15
提到生命的本质是痛苦的,又说人生是无法满足的,这些话听起来都很悲观厌世,是否对人生一点鼓励作用都没有?当我说到人生是苦,生命是不能满足的这些观念时,都是从佛家的
藏传法师时间:2017-05-19
释迦牟尼佛与众弟子 (资料图)道安法师在长安五级寺做了一件对中土僧人影响很大的事情,就是统一了佛门姓氏。这件事其实倒不是他有意为之。平日也偶尔会有弟子向道安法师问
佛学入门时间:2017-06-23
展开儒道佛对比时,其实要抓住一些要点。譬如,相对来讲,儒家强调主体的自觉,道家强调场域的自然,佛教讲我法二空的自在。儒家的修养工夫论重敬,道家是致虚守静,佛教是
大德居士时间:2017-11-27
南怀瑾时间:2020-02-12
佛学视频时间:2020-03-01
华语群星 - 观音菩萨赞
佛学视频时间:2020-03-17
最近在学习“深信业果”的章节,通过学习,我解开了自己在工作中持续了近三年的困惑与焦虑,在此想分享给大家。自从2017年公司产品的一场事故过后,我和我的团队就陷入了低
佛学视频时间:2020-03-28
文│演现爸爸离开我已是六年整了。记得爸爸在世时,每年都会来我家小住一段时间。记忆中的爸爸每当晚餐就餐时,看到我们家餐厅顶灯六个灯泡启亮,照得餐厅亮堂堂的时候就会
佛学视频时间:2020-04-01
觉有情 菩萨之所以被称为「觉有情」,因为他是一个有情的觉悟者,是以「有情之觉」来唤醒有情的迷失;所以,一个人如果没有情感,没有对人真正同情与悲悯的情怀,他是不可
更多文章时间:2020-06-12
佛学音乐时间:2020-06-12
今生最大的幸事莫过于能闻佛音,见佛法,最新佛教视频音乐《甘露歌》,全新的听觉和视觉感受。
更多文章时间:2020-07-09
观色如聚沫禅七开示录(十一)――第五日大堂开示开示:性广法师纪录整理:李素卿时间:2006.07.27晚间地点:佛教弘誓学院禅堂 诸位法师、诸位居士,大家晚安! 今天过得好吗
佛学视频时间:2020-07-12
得道高僧圆寂后,留下的“舍利子”是啥东西?难怪科学家不给答案
佛学视频时间:2020-07-18
儒家解决问题,道家取消问题,佛家没有问题?看古人如何对待失意
佛学视频时间:2020-07-27
佛学视频时间:2020-07-30
西藏密宗佛家音乐,来自天上的纯净之声。颂钵打坐,参禅品茗,冥想瑜伽,放空心灵,拥抱宁静,解压助眠,治愈灵魂。超长版纯享轻音乐,带上耳机,品味异域之声
佛学视频时间:2020-07-30
《菩萨偈》佛家有云:万法唯心
佛学音乐时间:2020-08-02
佛家梵音《六字大明咒》听者增智慧种善根,得佛祖保佑家人安康
佛学视频时间:2020-08-05
佛教的孝道与儒家的孝道 灵山居士/文 有一个人,他在妻子睡着的时候悄悄离开,她的妻子刚生育不久,非常贤惠,热衷慈善事业,他的儿子还在襁褓中,他不顾年迈父亲的反对,
灵山居士时间:20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