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祖说,所遗憾的是自己的色力衰弱,身体不好,力量不够,修行呢,很难勇猛。这些都是谦虚的话,印祖的修行非常精进,有时候他闭关都叫死期败烈,把生命作为赌注来去闭关。但虽然行难勇猛,而信愿坚固,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他对净土的信心、往生的愿力越来越坚固。这就是修行净土法门得力的地方,修行净土法门能不能成就,能不能得力,功夫能不能有进展,就看你的信、愿是不是坚固。
我们在东林寺举行的一些修行活动,无论是昼夜念佛,还是精进的佛七,还是百万佛号闭关,我发现有个规律这些谈体会包括实修我们也在参与,这个活动能不能得到利益,利益的浅深跟他的信、愿成正比,他的信、愿越好,他得利益越高。比如说,你在昼夜念佛念到晚上12点很瞌睡、很昏沉的时候,你怎么冲破这样的一个昏沉、这样的瞌睡,这是靠信心的。你有信心,这一念提得非常得孤明历历,这个昏沉、瞌睡它就会远离。包括念佛的时候,会有些疾病、业障现前,这些疾病、业障现前,你能不能够超越得过去,也是靠信心。业障现前,你知道这是业障,阿弥陀佛名号正在消业障,你就咬住这名号,业障就消失了;这个病来了,你相信这个阿弥陀佛就是阿伽陀药,一切病都能治,咬住这个名号,病就治好了。
上次有一个百万佛号闭关的一个同修,他是心脏病呐,他就是本着要往生的心理到这儿闭关,果然念到第二天心脏病发作,心脏病发作是很要命的,说不准就有生命危险,他的口袋里面就装着救心丸的,他本能地就要准备掏那个救心丸那个药来吃,就在这一刹那,他想到了什么?他说:我来这里闭关干什么?我就是要求往生的,现在我往生的时侯到了,我还吃那个药干嘛呀?!他就不吃那个药,他就这时候恳切地念念念……念了三个小时之后,什么事情都没有了,心脏病念好了。这里真的就是靠信心,这句名号就能治疗你的心脏病。但如果说心脏病一来,哎呀,赶紧吃药,吃药你就离开了阿伽陀药,你就认为阿伽陀药还比不上世间的药;如果你把世间的药抛弃,我就是靠阿伽陀药,阿伽陀药就产生作用了。怎么产生作用?你信心产生的作用,西方人也现在讲一种疗法,叫信仰疗法。所以我们在净土法门,你对这个名号,对阿弥陀佛的愿力信得越深,信得越广,信得越坚固,你的利益就随着你的信心成正比,这是千真万确的。
那么这个信、愿属于什么?属于智慧呀般若智慧呀,只有般若智慧才能产生坚固的信愿啦。那么这个般若的智慧、这种信心的善根,真的不是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乃是无量佛所种善根的一个结晶哪。
信愿坚固到什么程度呢?不但这个世间的宗门的善知识、教下的善知识说:你放下念佛吧,跟我参禅,让你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教下说:你跟我修止观,一心三观能够当下能够大开圆解,能够证到什么三昧。包括还有诸师,也包括一些密宗说:你跟我持什么咒,能够即身成佛。你听到这些怎么办?常常一般的人是:哎呀!他们都很殊胜哪,等一等吧,我这佛号放一放,还是跟着他们学吧。常常会动摇我们看到很多信众会有这个现象。不仅这些教内的这种宗门、教下的法门,甚至那些练气功的都能把他吸引过去:哎呀!你跟我练练气功吧,能够这个开什么眼啦,能够得什么神通啊,能够治什么病啦。他也觉得很好,哎,佛号放下。那印祖告诉我们,他的修行过程:宗门、教下讲这些不能移动他一点信、愿;不仅宗门、教下的善知识不能改变他的信愿,即便诸佛释迦牟尼佛现身,叫他放下念佛修其他的法门,他也不会放下。佛现前都不改变自己的信愿,不会违背自己最初的那个发心,更何况其它。这种信愿在《彻悟大师语录》里面,它也有相类似的表达,在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里面也有相类似的表达,那么印光大师也是这么表达。所以我们净业行人也得要向这里学习,如果你念念佛又转而去搞其它的,那说明你根本就开始你的信、愿就没有建立起来。
印祖说:只是虽然信愿坚固,但自己宿业所障碍,最终没有得到一心不乱,没有证到念佛三昧,惭愧何如。对这些话我们都要认真地理解,印祖确实功夫甚深,但是他在这里说出的话,对我们有好处。为什么呢?净土法门主要是注重信、愿,首先不要在功夫上去计较,能得念佛三昧固然好上品上生,没有证到念佛三昧,照样以信愿持名之能感,感通弥陀愿力,照样可以往生。所以印祖这段话它是包含着一种教化的意义。我们在平时也感觉到,特别一些出家比丘,他一修念佛法门,他就很注重:我怎么得念佛三昧?面对这些来问的,我说:你先注重你的信、愿。那有些禅宗的坐禅的比丘,他也在念佛,但他那种念佛是不是净土宗的意义上的念佛呢?他有可能把这个佛号作为一个功夫:参念佛是谁呀,我通过念佛伏住烦恼哇,通过念佛我明心见性啦。这些指向都不是信愿坚固这个层面上的念佛,念佛是要指向往生的,这里面是用信愿来庄严。这里是不能够去混淆的,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
所以印祖在这里告诉我们,能不能得一心不乱,能不能证念佛三昧,实际上是不重要,关键问题你信愿坚固是最核心的。没有得一心不乱,没有得念佛三昧可以生惭愧心,但是往生这个事情可以决定的。但我们从印祖的文稿里面,以及他在38岁写的《与大兴善寺体安和尚书》,那真的不是到家之人,不是证到念佛三昧之人,是写不出那种文句的。印祖还确实是获得念佛三昧的一个人,但是他从来没有说自己证到念佛三昧,这是他的谦德。
一般的佛教徒就证到什么,都不能随便说出来。
学习净土法门,对一般的信众来说,或者一般没有接触佛教的人,还是要有一定的善根的,因为他猛的一听、不容易相信,就是西方极乐好像不可琢磨,虚无飘渺。 再加上我们受的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20
印光大师为什么强调“十念记数”?这种“十念记数法”就是针对意根来施设的。给意根派个任务,让它记数。在念一句名号的时候,心里记一,念一句名号,心里记二,你一边听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20
原文 尔时世尊放眉间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无量世界。还住佛顶,化为金台,如须弥山①。十方诸佛净妙国土,皆于中现。或有国土,七宝②合成;复有国土,纯是莲华;复有国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20
居士:修净土的居士,在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认识与实践上,应持什么看法、做法,请指示!法师:修净土的居士,首先,要建立一个与净土念佛法门相应的心态与知见,净土法门是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20
大安法师:拜佛的十种功德利益一、得妙音色:若多拜佛,相貌也会转变为好,音声和身体都会庄严起来。 二、出言人信:拜佛若专心诚恳,培植威德,说话自然会得到别人的信服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9
居士:末学有一个亲戚在怀孕七个月后,发现胎儿发育不健全,跑了几家专科医院,医生都建议把胎儿拿掉。在这种情况下,她便伤心地把胎儿拿掉。请问法师,这是故意堕胎吗?应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9
问:弟子学佛时间较短,请问在念完阿弥陀佛圣号后,是否需要回向?如果需要,回向的内容是什么?答:需要回向。天亲菩萨讲五念门,其中就包括回向。回向是成就大悲心。如果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9
大凡修净土人,最忌是夹杂。何谓夹杂?即是又讽经,又持咒,又做会,又好说些没要紧的禅,又要谈些吉凶祸福、见神见鬼的话,却是夹杂也。既夹杂,则心不专一;心不专一,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9
原文 问:心无外佛,见佛是心,云何教中说有化佛来迎,生诸净土?答:法身真佛,本无生灭,从真起化,接引迷根。以化即真,真应一际,即不来不去,随应物心。又,化体即真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8
净土法门在佛的一代时教当中,属于特别法门,又称为胜异方便,是体现阿弥陀佛平等普度一切众生的圆顿妙法。既然是平等普度,所以他所实施的方法是“三根普被”。 “三根”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8
大安法师:法忍和生忍一个修行人修福要有忍性。忍一般分为法忍和生忍。生忍就是对一切有情众生对不起我们、诽谤我们、打骂我们的都能忍。这个忍为什么称为忍辱?因为人最难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8
居士:请问法师,如何理解《佛说阿弥陀经》中“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之中的善根福德因缘?法师:《佛说阿弥陀经》的这句经文宜从净土法门“以果地觉作因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8
原文 持戒念佛,本是一门。净戒为因,净土为果。若以持名为径,学律为纡,既违顾命诚言①,宁成念佛三昧?多缠障垢,净土岂生?夫如海无涯,岂不广大?保任解脱,岂不简易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7
居士:我每当精力专注能念佛时就会昏沉,反而是妄想多时却很精神。请问法师,这是怎么回事? 法师:众生都有这种情况。有一个偈子叫:惺惺寂寂,寂寂惺惺。就是你在寂——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7
问:“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与“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请问法师如何正确理解? 答:前面的一个偈子是古德所开显的,意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7
原文 譬如人入大城中,必先觅安下处,却出干事,抵暮昏黑,则有投宿之地。先觅安下处者,修净土之谓也;抵暮昏黑者,大限到来之谓也;有投宿之地者,生莲华中,不落恶趣之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7
【土净能令心自空,无边妙色现其中。千灯互照身光映,十镜交辉佛土融。珠网重重悬宝树,天童历历在华宫。龟龄鹤算浑闲事,直得虚空寿量同。】——省庵大师《劝修净土诗》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7
我们当下这一念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修行人要把握这一念,祖师大德都在现前这一念加以指点。所以这一念起来,它一定会有一个受生之缘。怎么说呢?我们讲,爱因斯坦有个公式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6
修净土的重点在修孝道吗?居士:我是一名修净土的佛子,可是弟子觉得修净土着重在孝道,净业三福也教给我们修行的规范,是否对呢?更深入一点讲,《地藏菩萨本愿经》是讲孝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6
我们众生都生活在种种幻相当中,分别、执著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破四相的根本首先要破我相。 我们现在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对“我”看不破它的虚幻性。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5
贵贱贫富的原因是什么?因果的法则是决定不虚的。经云,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 人活在这个世间上,为什么有的贫穷,有的富贵?社会地位有的高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5
居士:有人说往生西方比来世做人还容易,这句话对吗?法师:这句话是对的,这是印光大师说的。为什么呢?你来世做人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来世做人要靠你自己的力量。你一定要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5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者,寄也,所谓“人生如寄”,寄生在这个世间;鬼者,归也,所谓“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回归于天地之间。我们读《阅微草堂笔记》《聊斋志异》等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11
居士:因果观念、六道轮回是道德建设的必要前提,那么这仅仅是理论假设呢,还是真有其事?圣人为什么要以神道设教呢? 法师:善恶因果报应与六道轮回,不仅仅是道德理论的
六道轮回时间:2025-02-09
居士:破戒后,有补救的办法吗?破戒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真诚忏悔,也得下地狱吗? 法师:杀、盗、淫、妄、酒,前四戒为性戒,又为根本戒。毁破根本戒,称断头罪,意为头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20
居士:法师,您讲《净土资粮》时,总是提到“六字洪名”,好像印光大师也提到最好“六字洪名”。我想知道净土宗祖师和您是怎么念的?我每天早晚课百余声六字,其他时间都是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9
慈善根力的无作妙用,能顺应众生的需要,出现为众生救苦救难的神奇现象。这种感应很难说是由于佛的力量,还是由于众生的力量,还是由于佛与众生和合的力量。非自非他,非自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9
问:配偶已邪淫有年,怎么讲都不改,请师父开示怎么办?答:这是这个时代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受及时行乐的思想的误导,加上种种媒体网络的诱惑,邪淫日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9
居士:家里人反对我学佛、拜佛、诵经,怎么办? 法师:遇到这个情况,首先你要了解一下你家里的人为什么反对你学佛。通常是家里人对佛教有些偏见,认为学佛迷信,会走火入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9
我们念佛一定要有一种平实的心,不能去走极端。我们对十天百万佛号闭关,只要求斋戒清净,守八关斋戒,过午不食,但不能不吃。不吃不睡不是尔我凡夫所堪能。走极端或许会出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8
阿弥陀佛旧业新业一揽子解决-大安法师开示问:请问师父,弟子烦恼不断,意恶重重,甚至还造作身口意罪业,这种情况下信愿持名能够往生吗?带业往生是否只带旧业不带新业?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8
居士甲:初学净土者,应如何下手修学,方得真实利益? 法师:初学净土者,宜以培植坚固信愿为要务。信有事信与理信二种。事信(或曰仰信)是相信二有,即《阿弥陀经》所云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8
大安法师 这两者并无冲突,印祖在这里这个开示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往生只要信愿真切感通佛力,一定能够往生。你如果总是怀疑,哎呀怕我功夫不够啊,我功夫没有成片啊,我没有得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7
问:有些人说修学佛法,没有传承不能成就,请问修学净土是否也需传承?如何成就?答:修学佛法,没有传承不能成就,这个观点原则上是对的。吾人目前所修的无论何种行法,都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7
请看下面:【云何尊重己灵。谓我现前一心,直下与释迦如来,无二无别。云何世尊无量劫来,早成正觉。而我等昏迷颠倒,尚做凡夫。又佛世尊则具有无量神通智慧,功德庄严。而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6
我们在修行过程当中,总是会选择很多法门,在七觉分里面,择法觉支是摆在第一。所以我们读很多经典,接触了很多法师,跟我们讲了种种的法,搞得我们眼花缭乱啊。我修这个念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6
那么《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那怎么理解这句话?对这句话一般人会理解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定要多善根多福德,才能往生。他这样理解的时候,马上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6
第六条原则:慈心不杀,吃素念佛念佛之人,当吃长素。如或不能,当持六斋,或十斋。由渐减以至永断,方为合理。虽未断荤,宜买现肉,勿在家中杀生。以家中常愿吉祥,若日日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6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二十四愿:供具自皆如意)设我得佛,国中菩萨,在诸佛前,现其德本,诸所求欲供养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觉。【译文】如果我成佛,国中菩萨,在十方诸佛前,显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1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十四愿:声闻广多无量)设我得佛,国中声闻,有能计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知其数者,不取正觉。【译文】如果我成佛,国中声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31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十二愿:光明遍照十方)设我得佛,光明有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译文】如果我成佛,光明有限量,最低限度不能照百千亿亿佛刹的话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31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第十八讲)这个深信就是对三种不可思议的深信。这样特殊的凡圣同居土,是阿弥陀佛因地的大愿。大愿所成就的力量显现的这种凡圣同居土,不是一般他方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31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第三十二讲)好,那么最后总结性的劝勉。净土法门大不可思议,难以相信,难以了知,没有一个人能够发问,释迦牟尼佛,以一切种智观照与会大众的根机,知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31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第二十九讲)那十方诸佛他们的功德、智慧所证到的法身功德都是平等的,但是他在不同的刹土施设教化众生的方法却有难易的差异。好,从难易的差异来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31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三愿:各得真金色身)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译文】如果我成佛,国中天人身上的颜色不全是紫磨真金色的话,我便不取正觉。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30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二十五愿:菩萨演一切智)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能演说一切智者,不取正觉。【译文】如果我成佛,国中菩萨,不能演说一切智的话,我便不取正觉。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30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二十三愿:一时普供诸佛)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承佛神力,供养诸佛,一食之顷,不能遍至无数无量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译文】如果我成佛,国中菩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30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四十愿:随意见诸佛国)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意欲见十方无量严净佛土,应时如愿,于宝树中,皆悉照见,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译文】如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30
《劝修净土诗》第十三首好,我们请看下面第三段。“如来本愿非虚诳,称我名皆到此中。莫患棘墙无客住,只愁枷锁几时空。百川归海水宁溢,万国朝王地岂穷。易往无人真可惜,不知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30
略述净宗信愿行6六、结 语净土法门,奇特胜妙,超情离见,唯信乃入。由信启愿,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愿心坚牢,万牛莫挽。由愿导行,执持名号,仗佛慈力,往生净土,径登不退,毕竟成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