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一生中往往有各种不同的遭遇,是祸是福、是苦或是乐;表面上看是命中注定,命运所使,不能改变,是好是坏皆父母生成……,但人们可会想到这一切遭遇背后,是否蕴含着一股巨大的无形力量推动着?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它就是佛法所说的——因果业力——了。因果业力并非什么神奇力量,但它却牵引着人们一生的贫、富、贵、贱、祸、福……等等。至于对人生遭遇,从古至今总有些专家学者们试着找出一个可循的法则,因此神权、宿命主义及其他的学说即产生了,但我们人生的遭遇真如他们所讲的吗?这个问题错综复杂,我们不便一一深入研讨,现仅以佛教的观点来探讨这个问题。
人生祸福
在其他宗教中有很多劝善的言词是与佛教相似的,但佛法经教及因果的道理却是独一无二的,就因佛对人生遭遇的看法建立在三世因果上,因此对人生境遇种种就有擘精细靡深入独道之处。古圣贤者曾言:“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其实它即是讲因果的道理,由此可知一切果报有它一定的前因,并非凭空而生;如是因则如是果就是说明了这个道理,所以首先我们要了解佛教是究竟因果定律的。
因一般人对所遭遇的各种逆境感到束手无策,所以就产生了种种幻想,认为一切万事万物的背后有一个宇宙主宰神,吉凶祸福、贫富贵贱都由他所赐与或降下的,虽然有很多人信服这种说法,但我们却认为此种论调并不圆满,因为人世间的吉凶祸福、贫富贵贱皆由它所赐,则那有贫富贵贱之分、吉凶祸福之别呢?由此我们可看出这种理论的缺陷。另外一些对因果存疑者,对所遭遇的吉凶祸福、贫富贵贱总抱着怨天忧人的态度,就因对果前必有因的道理并不了知,又对现前果报事实不肯相信,而在果报中又起惑造业,如此造业因果报应循循论环不已,正如普门品中所说的:“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生生沉入苦海,求出无门……。
普通人对因果的存疑不外是,善人得祸,恶人却得福的一些实例。例如:孔子德行第一的弟子颜回却早死,而一些大罪大恶之人却可称雄于一时。如:希特勒等……,这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之理相符合吗?其实善人会得祸是因宿世罪业深重之因,恶人会得福是因宿世善根栽培之果,但,这是暂时的,我们不可因此就拨无因果啊!因果通三世,既知世人对因果报应之疑,使我们更应该深入地来探讨佛教对因果的观点;佛教对因果报应是主张通三世的;果报之中有今生做即今生受报的,如:〔明〕袁了凡先生现生行善转变命运的事例,其次是生报,也就是今生种下因,下一世即得受报。
如:有只猿猴在树林见一高僧的袈裟,因一时好奇试穿它,却不幸摔死了,这只猿猴就因披袈裟的功德即刻上升天界;再其次就是后报,也就是今生种因,下一世或下几世因缘会合时才受报,如:佛在世时,有一老人想随佛出家修道,而佛的众大弟子都认为此人多生无善根不得出家,而佛却不以为然示说:此人无量劫前为一樵夫,一日在山中因老虎追击之下大呼了一声“南无佛”。今日他因此善根得度出家。从上几个实例,我们即知为何佛教对善恶果报有独特地看法,或许有人会问:“因果报应的道理有无可循的原则呢?”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来探讨它吧!
佛教对因果报应的看法确有它的定则,下面我们简要地来说明。各位必听说过:“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两句话,这就是说明,凡事既已成就了“因”,则此“因”永远存在,有因必有果,一切因种在没感报之前,它是永远存在的,所以有言道:“纵经百千劫,所造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这句话即说明了有因必有果的道理。其次是“善恶因果不可相互抵销”的重要因果定则,譬如:“一个人过去造了许多恶因,后来了悟过去的不是,而改过向善,大行善事,如此在因果定则上看,说善恶可相互加减低销,这是不符合因果定则的,所以我们当知既造了因就要承当果报,不能功过互抵的。果真善恶因果不可互抵,那会行恶者不就失去了转变报应的机会吗?下面我们来看看有无改变挽救的方法。
佛教认为当我们受到果报时当知一切是前因所召感,恶因既已种下的人,现在唯有改过前非而努力在缘上改变,譬如:拜佛求忏悔、吟经、修行、行善等,如此大行善缘力即可转变果报及重罪轻受,由此可知佛教的观点认为,一切祸福报应是可依人为方法改变的,所以佛教不是定命论者。现在我们已知果报是可改变的,但现前我们不得不注意现因,我们不但不造作恶因,反而要多行善因,而依循者——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如此我们才有光前的前途。
总结
从上概略几点,我们明白了,佛教是注重因果,人生祸福是因果报应,因果通三世,既种下因种则必受果报,而改变因果的唯一方法,只有依佛法修持的功德;所以您如想改变您现前人生的一切遭遇,转祸为福,转贫为富,转夭为寿,我们竭诚的盼望您,当从现在起,好好地行善、修持。
请常念:“南无观世音菩萨”
从前,有位幻术师非常精通幻术,他有一位朋友是出家师父,俩人非常要好。有一天俩人像平时一样坐在幻术师家里边喝茶边聊天。闲聊中,出家师父对幻术师说:“我想看看你的幻
佛教知识时间:2025-01-28
真实人生三要素真实人生的三项要素为:信心的定位基础、疑情的生命动力、智慧诞生的人生真谛。生命教育不是知识教育,是人类生命中的真实面,用知识的模式是无法追求的,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5
风水1.什么原因使我在孤儿院长大,不像其他人一样,能享受到母爱?为什么我必须搬家十二次?什么原因让我患有高血压,甲状腺和精神衰弱?为什么一听到小孩子叫,我就会受不了,必须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1-22
许多人都喜欢问这样一个问题:我怎样做才能让我的人生顺利,让生意顺利,让孩子顺利? 其实,拥有顺利的人生,只要八个字就可以了。按照这八个字去做,你的生命就一定顺利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因果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规律。有一个农民在春天的时候,播种一粒冬瓜子,到了秋天的时候,它竟然结出了一个南瓜。你们说这是什么原因?他肯定把种子弄错了,把南瓜子误认为冬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体方法师《杂阿含经选集讲记》精彩片断撷英(一)修行把握关键,先明白因果的必然性!今天要学法,要求法,你自己先具备什么条件?你发了什么样的心?你付出真正多少的努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8
运用改变因果的诀窍,就能避免恶因产生果报我们如果了解了改变因果的原理,就可以知道如何做才能逐步改善目前我们所处的境遇,让自己的果报越来越好。 当然改变因果还是有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5-01-15
“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一旦无常至,方知因果不虚。”我要讲一个10多年前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事——这件事在当时震动了新闻界。此事涉及我的三位同事(为了尊敬,我不提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3
答:读诵佛经,一定得至诚恭敬,如是方可消业障、开智慧。如果漫不经心,甚或污手翘腿等不敬,不唯难获利益,而其亵慢之罪,有不堪设想者。是故,诵经前,宜将经文的生字查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2
时人以堕胎为小事,不明其危害极大,对人生减损很多福气,有三大要害。一:堕胎等于将自己亲儿女杀害,胎儿怨气太重,会成为怨亲债主,后会找机会来报复。这是第一要害。二: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2
人要相信命运!你命裡有多少财富,有多高的地位,一定的,否则的话你享受不了。人要懂得因果,就会规规矩矩做人,一生快快乐乐、圆圆满满。果报,最好是老年时候享,年轻时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1
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幼年体弱多病,性格也因而扭曲,对流血场景很感兴趣,迷恋上同性男子的美貌。后来他的作品经常描写这两种感觉。又热中于宣传右翼思想,曾试图发动政变
邪淫果报时间:2025-01-10
现代这个社会,由于我们为科学所迷了。西方科学文明四百年,两百年前传到中国。日本人接受西方的科技文明,比我们早,他四百年。中国西方科技文明从日本传来的,二百年。这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0
黄汝楫是浙江省绍兴人。宋徽宗宣和年间(公元一一一九年至一一二五年),盗贼犯境,黄汝楫便将所有钱财埋在地下。后来,他听说:盗贼抓了两千人,把他们关在空房子。除非拿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9
(990423早餐开示) 【见和同解】 新加坡净宗学会是由李木源会长领导,他非常热心于弘法利生的事业。此道场很难得,这么多人上下一条心,没有意见,这真正是希有难逢。谚语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6
一念时间多长?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秒钟有多少个念头?有一千二百八十兆的念头。所以我们能肯定这一生当中,一念清净的时候决定有。但是第二念就迷惑。一念清净还来不及感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6
人生最美的心境一位老先生怀抱我家门前清洁,别人家门前也该干净的心念,每天都去打扫街道。他以实际的行动来爱乡里、爱别人。二、三十年来,不管是刮风、下雨,从未曾间断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辑四 至爱篇人生有爱无憾事罹患癌症的慈诚队队员,在队友的细心照顾下,生理与心理上都获得了一股温馨的暖流。人与人之间,若能彼此扶持、相互关怀,社会便能呈现一片祥和!慈济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倚楼听雨几多寒,醉卧清风几度秋。俗话常说无事不登三宝殿,可在历史长河中,佛教经历了兴盛,也经历了三宗一武的磨难,庆幸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蛰伏,佛教又走到了历史的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4
学佛的好处是看开和原谅,老法师开示。不能造业,不能造业这句话容易说,不容易做到。我们试问一问,能不能原谅一个陷害我的人,羞辱我的人,毁谤我的人?能不能?不能,不能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4
女人多数都怨恨丈夫,不怨恨丈夫的少。男人也许会说:我媳妇还恨我啊,我还不知道呢。我告诉你,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女人为什么抱怨的多?因为女人从嫁给男人的那一刻起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2
无论今生我们以何种方式与佛法结缘,归根结底都会是一种福报的延续和显现。一份2500年经历无数风雨洗礼的真知灼见留存至今,点滴的教化与谆谆教导,并非是为了像其它的历史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0
文--藏密难信能信有明显节奏的事情,渐次发展,最后一出结局出现时,人人都认为是理所当然,没人会感意外。人从出生而成长,从青年迈入盛年,由中年渐次进入衰老,然后老死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09
转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亲身经历和聆听过很多有关于人的因果报应、地狱这方面的事,在本地的庙宇里或古迹里都详细的有这方面的记载、雕塑画像、壁画等等。使得人看后触目惊心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09
五、佛教对欲望的态度佛教对欲望所持的态度是什么呢?同样是遵循中道法门。佛陀不主张偏离中道的禁欲。他通过六年苦行,体会到一味禁欲对修道并无意义。盲目的自苦,既没有理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8
一、什么是欲?欲就是人类的欲望希求,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精神上的希求;二是物质上的希求。前者属于心理欲望,后者属于生理欲望。人类的欲望无穷无尽,所以,经典中将我们这个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8
1、 现世因果与宿世因果互为助缘形成六根残缺等问题ㄧ个佛弟子,能够生生世世不失人身,『生而不残』,是成佛道上必备的行道资粮。而要获得尽未来际在菩萨道上,『生而不残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08
身为作家,著书立书必须要有正确的理论,不能导人走入歧途。好像施耐庵写《水浒传》,看起来文词构想是很奇特的,所以很多人愿意看;看了之后都入迷了,也就好像抽鸦片烟,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06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在我们学习实践当中,最主要是僧宝,先是依僧宝而闻法,以开智慧而见佛。所以佛法一代一代传下来,非常的不容易的,除了内在有浓浓的那份情感,那种信仰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2
1、与佛有缘,一切生命平等受用有友问了一个问题,俺就这样为您作答吧。先认识什么叫佛教?佛教——是佛陀对生命的教诲而不是仅对佛教徒。所以,若信佛、若敬佛、若学佛、若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7
香道茶道花道都为生活的艺术,从贵族拓展到平民生活的细节中,至今仍生机勃勃。香道与茶道和花道并称为三雅道。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茶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
香道与生活时间:2024-11-16
上师教言集:并非我有神通,不过我确实可以通过一个人说话做事等各方面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佛陀也曾说过,有烟之处必有火。想知道自己前世是什么,只要看看今生过得是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6
《太上感应篇》总纲章中的“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这十六字的含义极其深奥,应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地认真思维。实际上,这十六字指示了学人在心中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6
我们推广的是 圣 玄奘大师的如来藏妙义亲爱的朋友,您想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佛法?如何快乐学佛?佛法如何让我们断除烦恼?请联系我们电话:151 9580 6515微信:151 9580 65
文化资讯时间:2024-11-15
相貌里藏着的因果!世上的人,长相千差万别。这是为什么?人的相貌是这个人善恶业的综合表现。某人经常爱贪小便宜,每动一次此念,就收缩一次,长此以往,就出小气相。某人经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5
俗话说天机不可泄露,佛门里也有不可说,别人告诉你什么事情,你不能随便到处散播流传,不能泄露他人的机密。或许有人会质疑,与人交流不告诉所知,如何取得信任?你在与人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5
因果事例二则:深刻教训,贪字终成贫,千万不要占别人的便宜!因果事例一:捡钱不还,失主自杀,全家遭遇惨烈报应。摘录自地藏论坛我们生活的小山村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4
我是一名从医三十年的临床医生,也是个在家居士。在我的工作中,遇到过很多奇特的疾病,用医疗很难治愈,有的时候真是束手无策,自从学佛以后,通过佛法解决了一些医学难以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4
因果故事:贤淑端庄的女子,为何无缘无故地被几任丈夫抛弃?摘自《小部.长老尼经》第402-449偈佛陀般涅槃后二百多年,印度阿育王时代。在有“花城”之称的巴嗒厘子城中,居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4
许多知识份子(尤其是一些自认非凡的高级知识份子),他们在‘世智辩聪’的心态下,更常常认为自己镀金的学历及现代顶尖的专业科技,必定可以超越二千五百多年前圣贤的智慧,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3
方海权:讲因果故事二十二信诺施乞,考中高第有一个乞丐,总是喜欢躲在寺庙一个角落静静念佛。然后去乞讨,每当有人施舍他的时候,他总是面露笑容,并不停地说:“因缘,因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2
前两年,一位同事出了一次轻微车祸,摔倒后昏迷了一会儿。被送到医院后,两天花了五、六千元,还什么名目都没有。后来拿了片子出来,医院说是颅骨骨折,需要植入人造颅骨(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2
141、宁波有一读书人某生,喜欢寻花问柳,但个性颇长厚,因赴考到省城,考期尚早,觉得枯坐无聊,就起了寻芳的兴致,友人带他到一民宅,有一少妇坐着刺绣,旁有一老妇,是
邪淫果报时间:2024-11-12
1.我丈夫在过去世曾经是猎人吗?为什么今世喜欢在周末打猎?他们要怎么做,才能消除此业力?2.什么业力使我大女儿和她的家婆同时出意外往生?她们往生后七天的情况是怎样的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1
看因果报应,我不用出家门!!!!! 我家中人不少,上有爷爷奶奶,中有父亲,二叔二婶,三叔三婶,小叔,下有弟弟,妹妹, 我爷爷今年84,身体除了一些老年病,基本上健康极了,一直老实为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0
我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心里有事不说,不会发泄。经常去那些“地方”发泄,导致现在得了一种性病,非常的后悔!在看病的时候都很不顺利啊,(告诫大家要去大的医院去看病,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0
故事二:书到今生读已迟 书到今生读已迟“这句话是明朝一位进士袁枚说的,他是说宋朝的黄庭坚字山谷的故事。黄庭坚,字山谷,江西省修水县人,他的诗书画号称“三绝”,与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09
人之修福造业,总不出六根三业。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前五根属身业,后意根属心,即意业。三业者,一、身业。有三:即杀生、偷盗、邪淫。此三种事,罪业极重。 学佛之人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08
问:学佛的人都知道有因果,但不知道谁主导因果?谁在过程中记录所有的善恶? 答:因果是有记录的,而且记录得很详细。何人在记录?是自己阿赖耶识在记录,绝对不关别人的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08
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浙江崇德(今属桐乡县)人。丰子恺多才多艺,既是著名的画家、木刻家,又是颇有成就的散文家,并擅长书法,精通音乐。丰子恺的散文,在我国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