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尊者师父上人慈悲、诸位善知识慈悲,阿弥陀佛。不肖弟子自了冒昧报告的题目是:「时时作临终想——从海贤老和尚反省我们求往生的信愿(四)」。
一、念佛秘诀。生死心不切,大家都很著急,不少人在问:怎样才能生死心切?如何对治生死心不切?我们曾经在历代祖师大德的著作里面去寻找,寻找念佛的秘诀,最后发现六个字:时时作临终想。历代祖师传给我们念佛的秘诀,就这六个字:时时作临终想。浓缩起来就一个字:死。对於「死」这个话题大家不要忌讳,有人谈死色变,我们往往该忌的东西不忌,不该忌的东西去忌。古人说:现在即须畏惧死亡,临终时则无所畏惧;我等相反,现在无所畏,临终时唯以手抓胸,手忙脚乱。大家都羡慕海贤老和尚念佛的功夫,他念佛的功夫怎么成就的?每一时、每一刻都当成今生最后一刻,拼命念佛。生死心不切,从哪里下手?从痛念无常下手,时时作临终想。
宋朝草庵禅师写了一篇《念佛诀》,简单扼要,不到三百字。这篇开示很短,但可以说是历代祖师开示念佛秘诀的经典代表作,对指导我们念佛非常宝贵。草庵禅师在《净土圣贤录》榜上有名,往生极乐世界。《念佛诀》:阿弥陀佛谁不能念,而偏难念;西方极乐世界谁不愿生,而罕得生者,盖念佛之人未得诀耳。教念佛而使之真切者,其唯死之一字乎?死之一字在念头上,境缘自然冷淡,情爱亦自轻微。名利势豪,向此处俱用不得;见闻知解,到此时也行不得。四大各离,将何所靠;孤魂无主,安得自由。此时不见弥陀,恐逢罗刹;不生净土,恐入驴胎。莫视此事为缓!明日之事,今日不知。莫将此事为轻,错过今生,沉沦永劫。是一切事无如生死大事,则事事皆不切之事。於一切时总作临命终时,即时时皆念佛之时。如是念佛,斯为切心。如是切心,方生净土。须下死功夫,才成净业。常念死时节,方肯切心。此乃成佛之阶梯,是诚念佛之妙诀也。
二、且不死心。且不死心就是认为自己暂且不会死的心,这是我们普遍的心态。大家虽然都意识到自己终究难免一死,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总有一天会死,生命是很短暂的念头和想法大家都有,但是却在每一个日子里,天真的认为死神不会在今天降临,就这样直至命归黄泉的那一刻,都执持著自己万寿无疆的念头。我们不是认为自己不会死,而是总认为:还早、还早,还没有轮到我死,我今天不会死,今年也应该不会死。这是我们内在、隐形的心理状态。所以,念佛修行的大事一拖再拖,今天等明天,今年等明年,总认为还有时间、还有时间,而往往在这个等的过程,无常突然到来。死亡从来不会跟我们提前预约,回想一下亲朋好友,不少人都在认为我还不会死的心态中死去,身边的例子比比皆是。有位老人生病卧床,那天要求她儿子炖一碗燕窝给她吃,吃完之后,她跟儿子说:我还不会死,我不会那么快死。然后她儿子就去上班了,结果在去上班的路上,就接到电话说母亲已经断气。
生生世世,我们多是久住恶道,假使少部分时间偶尔来一下善道,也多是投生在不能修行的地方,纵然难得有一次得到能够修行的人身,但是没有如理修持正法,原因就是这个且不死心。总是想著我还不会死,因此修行不精进,这种状态害了我们一生又一生。有一位藏传佛教公认的大成就者,一位康巴的修行人特地前来拜访,请求传法。成就者什么也没传,经过再三请求,成就者拉著他的手诚恳的说:「我也会死,你也会死;我也会死,你也会死;我也会死,你也会死!」这样重复三遍,并告诉修行人:「上师的诀窍没有别的,我也发誓没有比这更殊胜的诀窍了。」康巴人听完后,依此教言精进修持,终获成就。人家说,某人得了癌症,快要死了。其实每个人都要死,我们没有一个不死的,只不过是迟早而已。古人告诉我们:晨不念死,则昼空过;晚不念死,则夜空过。以念死来策励我们赶紧念佛,时时作临终想。
三、死期不定。《集法句经》云:「上午所见多人之中,便有下午不见而亡者;下午所见多人之中,便有次日上午不见者。」生命非常脆弱,就像泡泡,随时可能破掉。我们看小孩子吹的泡泡,它就算平平稳稳在空中飞,说不定什么时候碰到障碍物就破掉了。而我们的现状,古人举了一个比喻:譬如从险峻的高峰坠地,在下堕空中的过程,我们还快快乐乐,若无其事,不知道赶紧念佛,随时啪的一声坠地,终将粉身碎骨。我们自从受生之后,就像待宰的羔羊被牵往屠宰场一样,刹那刹那的被牵引到死亡面前。与上个月相比,这个月更接近死亡;与昨天相比,今天更接近死亡;与白天相比,夜晚更接近死亡;与上一刹那相比,这一刹那更接近死亡。死亡并非像你忆想的那样缓慢而充满规律,它所出现的方式、因缘及时间永远是无法确定的。由於死期的不定,你又怎能保证明年、明天或下一时刻自己不是在恶道中辗转呻吟?所以死亡不会等待谁浪费了大量时间,还能轻松充分的做好迎接它的准备后,姗姗来迟。故当你看到死亡的迅猛与怖畏后,要放下对世间的追逐与执著,努力修行以图改变命运!
现在车祸的发生率极高,我能保证自己出门不遇上车祸吗?无法保证。几年前有位父亲去接放学的儿子,儿子刚出校门,见到父亲就高兴的跑过去。这时突然来了一辆卡车把孩子撞飞,当场死亡。父亲被突如其来的惨祸惊呆了,哭著朝孩子跑过去,刚好一辆轿车从他后面开来,把他当场压死。孩子的母亲听到丈夫和儿子双双毙命街头,无法接受,在绝望中服毒自杀。家里的祖母一天中失去了儿子、儿媳、孙子,心脏病发,也在抢救无效中死去。再想想,我能保证在哪种威仪中不死?走著会死,站著会死,坐著会死,睡著会死,口里吃东西时会死,大笑时会死。有人走著,突然倒在地上,就再没有站起来;有人在月台上站著,被挤到铁轨上压死;有人吃东西一口堵在喉咙里噎死;还有个清朝官员私吞赈灾银两,前一刻还睡著,突然坐起来,口吐鲜血而死。往昔我们造了那么多业,怎么能保证下一刻决定不死?黄檗禅师说:我且问尔,忽然临命终时,尔将何抵敌生死?须是闲时办得下,忙时得用,多少省力。休待临渴掘井,做手脚不办,前路茫茫,胡钻乱撞。苦哉苦哉!在面对死亡时,我有什么把握?按照多数人目前的情况来看,死后不堕三恶趣的把握都没有!但是,只要一心靠定阿弥陀佛,就可以在临终往生净土,彻底脱离轮回苦海。所以,早一天念佛,在死时就能多一分把握。
四、今日必死。死无定期,即在今日以后,百年以前,死亡已定,而在此中间时段,死亡何日来临亦无固定日期,即今日死或不死,皆无法决定。譬如,有一猛利无比的大敌人,从今日起至某日间,知其决定会来杀害我,然而不知何日到来,必须日日对彼谨慎防备。我们对死亡的态度也应当如此,日日谨慎防备。所以古人教我们,把一向今日不死的心态,转变为今日必死的心态,每天都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在生命的最后一天我们应该干什么?当然是连命都不要的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哪里还会去忙毫不相关的世间俗事?果真发起今日必死的心,日日如是,念佛功夫自然得力,像海贤老和尚一样。《竹窗随笔》中有一则公案:一位僧人常年患肺结核,却未生起必死之念。若对其提及死亡,便会不悦。时莲池大师命人转告,望其速速筹备后事,一心正念。彼却言:「男子生病,最忌生日前死去,待生日后再做考虑。」当月十七号为其生日,岂料十六号便猝然而逝。此僧死前数日,仍执著今日不死,故未筹备后世之事,下场极为可悲。
五、痛念无常。古人教我们,无常不但要念,而且要痛念。你思惟无常,思惟到有一种痛感,这种痛感策励我们去念佛。无常随时会来,来了我不念佛、不往生,我到哪里去?一旦真的能够痛念无常,我们的念佛没有问题,个个功夫得力。我们深有体会,没有无常心而绕佛,只不过是让脚白白的疼痛而已。念佛念不下去,提起无常,无常是一种源源不断的原动力,推动我们拼命念佛,一刻都不敢放松。我们念佛懈怠、懒散,晃晃悠悠,原因是没有如救头燃的紧迫感,总以为时间还很多很多。
举两个无常的例子:一,这是我很多年前在杂志看到的一则真人真事,但印象还很深刻。二战期间,有一对夫妇逃难,跑了一天很累,来到河边,两人想洗洗脸、喝口水再继续跑。两人在岸边同时趴下身体捧起河水来洗脸,抬起来的时候,丈夫的头瞬间不见了。因为当时炮火连天,子弹飞行的速度非常快,当丈夫抬起头的一瞬间,正好一个弹片飞过去,把他的头削掉。妻子当场发疯。这就是无常,没有料到的。
二,《明宫史》里记载:明朝天启六年五月初六,北京西南王恭厂一带,发生了一起破坏惨重的灾难。这天早上,天色皎洁,忽然空中响声如吼,从东北方逐渐传到京城的西南角。随之灰气涌起,屋宇动荡。忽然空中一声巨响,好像天崩塌下来一样,四周顿时一片漆黑,像乱丝、像五色、像灵芝形状的烟气冲天而起,很久才散去。东自顺成门大街,北至刑部大街,长约三、四里,周围十三里,上万间房屋和两万多人都变成粉碎状,瓦砾、人头、手臂、大腿、鼻子、耳朵等纷纷从空中落下。一瞬间大街上的碎尸堆积如山,散发出浓烈的血腥味和焦臭味。不但人员伤亡惨重,包括驴马鸡犬都同时毙命。在紫禁城里施工的两千多名工匠,从高高的脚手架上被巨大的响声震落,绝大多数工人被摔成肉饼。成片的树木被连根拔起,飞落到远处。石驸马大街有一尊五千斤重的大石狮子莫名其妙的飞出顺成门外。象来街的皇家象苑房全部倒塌,成群的大象受惊而出,四处狂奔。有个坐著八抬大轿的女人正好赶上这场劫难,轿子被砸坏放在大街中央,里面的女人和八名轿夫全都不见了。有个人正跟六个人讲话,突然他的头颅不翼而飞,身体扑倒在地,旁边的六个人却安然无恙。
我们总是觉得,无常是别人的事,不会发生在我身上。错了,无常发生在他身上,也同样会发生在我身上。我们常常给别人助念,有没有想过,不定哪一天,会是别人给我助念;我们常常给别人写牌位,有没有想过,不定哪一天,就轮到别人给我写牌位,我变成已故的某某人。佛经说,火烧头燃,尚可暂置,无常盛火,应速除灭。
莲池大师《竹窗随笔》中有一则故事:说有一个老人死后见到阎王,责怪阎王不早告知其死讯。阎王回答说:我早告知过了,你的眼睛视力渐渐模糊,这是一次告知。你的耳朵渐渐听不清了,这是二次告知。你的口齿渐渐损坏,这是三次告知。你全身一天天的衰弱……告知你很多次了。这是针对老年人说的。一个少年也责怪阎王:我眼睛明辨、耳朵灵敏、口齿利索、身体强健,阎王为什么不早告知我呢?阎王回答说:也有告知你的,你自己没有察觉罢了。东边邻居有四、五十岁就死亡的人吧?西边邻居有三、二十岁就死亡的人吧?还有不到十岁,以及幼童婴儿而夭折的吧?这不是告知吗?良马看见鞭影就前行;一定等到锥刺入皮肤的,那是懒怠的劣马了。后悔感叹就来不及了!海贤老和尚往生前一天下午,还和弟子们一起在菜地里干活,与平时没有两样,没有人会想到他要走了。这是给我们上了一节生动、深刻的无常课,示现无常,我们看懂了吗?
六、走出误区。很多很多的同修说,太忙没时间念佛,等老了、退休了再念。这是无常心没有生起来,这种想法非常危险。天如禅师《净土或问》中详细解答这个问题,问曰:一生造恶,临终念佛,带业得生,又无退转。此弥陀愿力,诚乎不可思议矣!然则我於生前且做世间事业,直待临终,然后念佛,可乎?答曰:苦哉苦哉,何等愚谬之言也!砒霜鸩酒,毒中之毒。今汝此言,毒於砒霜鸩酒者也。非特误赚自己,又且误赚天下曰僧曰俗善男信女,皆此言也。向所谓逆恶凡夫临终念佛者,乃是宿有善根福德因缘,方遇知识,方得念佛。此等侥幸,万万人中无一个半个。汝将谓人人临终有此侥幸哉?岂不见《群疑论》云,世间有十种人临终不得念佛:一者善友未必相遇,故无劝念之理;二者业苦缠身,不遑念佛;三者或偏风失语,不能称佛;四者狂乱失心,注想难成;五者或遭水火,不暇至诚;六者遭遇豺狼,无复善友;七者临终恶友坏彼信心;八者饱食过度,昏迷致死;九者军阵斗战,奄忽而亡;十者忽坠高岩,伤坏性命。如此等十种之事,皆是寻常耳闻眼见,不论僧俗男女,人皆有之。或宿业所招,现业所感,忽尔现前,不容回避。尔又不是神通圣人,有宿命通,能知临终有业无业。又不是有他心、天眼,能知临终好死恶死。如上十种恶缘,忽然遭著一种,便休了也;便做手脚不得了也;便有知识、活佛围绕,救尔不得了也;便须随业受报,向三途八难中受苦受罪,到那时要闻佛名不得了也。直饶尔无此恶缘,只是好病而死,亦未免风刀解体、四大分离,如生龟脱筒、螃蟹落汤,痛苦逼迫,怕怖慞惶,念佛不得了也。更饶尔无病而死,又或世缘未了,世念未休,贪生怖死,扰乱胸怀;若是俗人,又兼家私未明,后事未办,妻啼子哭,百种忧煎,念佛不得了也。更饶尔未死以前,只有些少病痛在身,忍疼忍苦,叫唤呻吟,问药求医,祈祷忏悔,杂念纷飞,念佛不得了也。更饶尔未病以前,只是年纪老大,衰相现前,困顿龙钟,愁叹忧恼,只向个衰老身上左安右排,念佛不得了也。更饶尔未老以前,正是少壮之日,正好念佛之时,稍或狂心未歇,俗务相关,东攀西缘,胡思乱想,业识茫茫,念佛不得了也。更饶尔清闲自在,有志修行,稍於世相之中,照不破,放不下,把不定,坐不断,忽有些子境界现前,一个主人随他颠倒,念佛不得了也。尔看他老病之时,少壮清闲之日,稍有一事挂心,早是念佛不得,况待临终时哉?何况尔更道,且做世间事业,尔真痴人,说此痴话,敢保尔错用身心了也!且世间事业,如梦如幻,如影如响,哪一件有实效?哪一件替得生死?纵饶广造伽蓝,多增常住,攀求名位,交结官豪,尔将谓多做好事,殊不知犯了如来不体道本、广造伽蓝等戒。岂不见道,有为之功,多诸过咎,天堂未就,地狱先成,生死未明,皆成苦本。眼光落地,受苦之时,方知平生所作,尽是枷上添枷,锁上添锁,镬汤下增柴炭,剑树上助刀枪。袈裟下失却人身,万劫难复。铁汉闻之,也须泪落!祖师如此苦口劝人,曾许尔且做事业,待临终方念佛乎?又不见死心禅师道:世间之人财宝如山,妻妾满前,日夜欢乐。他岂不要长生在世?争奈前程有限,暗里相催。符到奉行,不容住滞。阎罗老子不顺人情,无常鬼王有何面目。且据诸人眼里亲见,耳里亲闻,前街后巷,亲情眷属、朋友兄弟、强壮后生,死却多少?世人多云:待老来方念佛。好教尔知黄泉路上无老少,能有几人待得老到,少年夭死者多矣!死心如此苦口劝人,曾许尔且做事业,待临终方念佛乎?当思人生在世,能有几时?石火电光,眨眼便过。趁此未老未病之前,抖擞身心,拨弃世事。得一日光景,念一日佛名。得一时工夫,修一时净业。由他临命终时好死恶死,我之盘缠预办了也,我之前程稳稳当当了也。若不如此,后悔难追。思之思之!
问曰:上文所云抖擞身心,拨弃世事。今世网中人,间有境缘顺便、身意安闲者,则可依此而行。其有世事不容拨弃者,又当何以教之?答曰:世网中人,若是痛念无常,用心真切者,不问苦乐逆顺、静闹闲忙,一任公私干办、迎宾待客,万缘交扰,八面应酬,与他念佛两不相妨。不见古人道:朝也阿弥陀,暮也阿弥陀,假饶忙似箭,不离阿弥陀。又云: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其有世缘稍重,力量稍轻者,亦须忙里偷闲,闹中取静。每日或念三万声、一万声、三千声、一千声,定为日课,不容一日放过。又有冗忙之极,顷刻无间者,每日晨朝,必须十念。积久功成,亦不虚弃。念佛之外,或念经、礼佛,或忏悔、发愿,种种结缘,种种作福,随力布施,修诸善功以助之。凡一毫之善,皆须回向西方。如此用功,非唯决定往生,亦且增高品位矣。
七、抓紧念佛。《入胎经》说:人寿一百岁之中,有一半时间是被睡眠睡掉,最初十年幼稚无知(没有修行的意乐),最后二十年衰老无力(没有修行的精力),中间二十年又因愁叹苦忧和瞋恚等烦恼耗去许多时间,从身体所产生的种种疾病,又耗去了一部分光阴。七除八扣,真正能修行的时间少之又少。古人说:假如一个人的寿命是六十年,这六十年中,除去饮食、睡眠、疾病,其余能修行的时间尚且不到五年。就说这五年,我们都用在念佛吗?声声佛号都是真信切愿吗?明代一元大师曾作诗云:「西方急急早修持,生死无常不可期,窗外日光弹指过,为人能有几多时。」时时作临终想。
东抄抄,西摘摘,拼拼凑凑成这篇报告,不过这篇报告正是在广释印光大师的一个字:「死」字,这个字含义无穷。报告过程恐有错误,恳请师父上人及诸位善知识批评指正,不吝赐教,望众慈悲,布施欢喜。阿弥陀佛!不肖弟子释自了叩呈。
老法师:自了法师这篇报告,是提醒我们对於求生净土要早做准备。特别是在现代这个时代,我们看到媒体的报导,电视的播放、还有网路,我是不接触,但是能够体会得到。昨天晚上我看了一片光碟,是香港一次讲座里面录下来的,节目做得非常好,宣扬传统文化。当中插了一些新闻报告,我看到之后很有感触,这些新闻报告实际上是提醒我们,社会的***会造成严重的灾难。心地稍微清净的人都能看得很清楚,确实跟古大德所说的,「人命在呼吸之间」。我们有没有这个高度的警觉心?很少人有。
我每天念佛、拜佛、绕佛,每个念头都是求阿弥陀佛来接引我往生。我自己相信,我总有一天会见到阿弥陀佛,他带我到极乐世界。为什么?我天天念他。我对於现前这个世界,多灾多难,度过了八十多年,没有丝毫眷恋。为什么还有些事情我要做?那是随缘,「随缘消旧业,莫更造新殃」。是有助於正法久住,有助於接引大众,特别是净宗法门,我遇到了,我会做;我没有遇到,我不会去找。我所找的,就是求阿弥陀佛早一天来接引我,其他的都没有放在心上。所以同学们对於我,也别想著我会能住多久。这个事情很多人问我,我说我不知道,我没有神通,阿弥陀佛知道。不定什么时候,阿弥陀佛就带我走了,我毫无留恋、毫无牵挂,这真的。为什么?这几十年在大乘经论里面,完全明白了,这个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假相,根本不存在。
弥勒菩萨说得最清楚,所有的现象都是在高频率振动之下产生的幻相。物质现象、精神现象都不离一念不觉,一念不觉就是动相,一念不觉就是阿赖耶。自性里头有没有一念不觉?没有,一念不觉是假的,不是真的。可是迷失了自性之后,他把这个东西当作真的。如果真正知道那是假的,我们的心就定了。定是什么意思?身心世界彻底放下了,这就定了。不但世间法放下,佛法也放下了,《金刚经》大家念得多,《金刚经》上就有,「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非法是世间法,法就是佛法。为什么?佛法是因缘生,佛法是假的,佛法是从迷失自性而建立的,帮助众生回头是岸,众生只要真的一回头,就没有佛法了。如果再念著佛法,又迷了,被佛法迷了,那就错误了。自性清净心中一法不立,没有一法,这才叫清净。
但是自性是我们无法想像的微妙境界,它虽然一法不立,它又能现一切法。怎么现的?感应,众生有感,自性是自然有应。为什么会有感应?因为真妄是一体,真心跟妄心是一个心。真心不动,妄心动,所以一念不觉就是妄心动了,这个现象在佛法里叫它做根本无明。根本无明就是一念不觉,通常我们在学习课堂里面,常常说的起心动念就是的。但是起心动念这句话很不好懂,真正懂得的人真的是不多,因为这个起心动念是极其微细,依弥勒菩萨的说法,高频率所产生的现象。这个现象有精神现象、有物质现象,频率多高?一秒钟二千一百兆次,一秒钟。我们今天看的电视,数码电视,最先进的电视,一秒钟是一百次,频率生灭是一百次。我们实际这个现象里面是一秒钟二千一百兆次的生灭,你怎么会知道?它就在现前,包括我们身体,一切现象都是在这个频率所产生的,根本它就不存在。
《金刚经》上说三心不可得,那心就是念头,前念过去了,不可得;现念,说现在,现在过去了,不可得;未来的还没来。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三心不可得,这说真话,这是事实真相。所以修行修什么?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佛的方便,黄叶止啼而已,不是认真的,但是把众生欲望的目的都满足了,不是究竟法。究竟法,必须要放下。般若讲得简单、讲得彻底、讲得圆满,一切都是诱导我们回归自性的。真正回归自性了,佛教导我们的目的达到了。自性什么样子?《般若经》上所说的,不可得,如果有所得,那就错误了。为什么无所得?一切法、一切现象是自性变的,你真的回归自性,你知道整个宇宙是你自性变的。
因此我们现在还没有觉悟,还迷在六道里头,六道里面一切的因果,自己要完全负责任。有没有天堂?有。天堂从哪来的?自己的业识变现的。有没有地狱?有,也是自己业力变现的。上帝有没有?有,自己业识变的,统统离不开业识。能现能生是自性,惠能大师讲得好,「何期自性能生万法」,遍法界虚空界,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全是自性所生所现。自性所生所现,实际上是一真法界,我们叫真,只有这一个是真的。其他的都是假的,十法界是假的,六道是假的,梦幻泡影。为什么会有假的?假是通过阿赖耶,阿赖耶会变,自性它能现,能生能现,阿赖耶能变,把它变成十法界,把一真法界变成十法界,把一真法界变成六道轮回,与任何一个人不相干,自己变的。
我们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面对著人事物,这是我们境界,起心动念太重要了。要用什么样的心来对待?《无量寿经》的经题上告诉我们,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觉悟的心),清净平等觉,你完全生活在真相里头,这个真相就是实报庄严土,实报庄严土自然现前。你起心动念了,降了一级。住在一真法界里面,就是实报土法身大士,统统是明心见性,统统是不退菩萨,阿惟越致菩萨。如果起心动念,就降一级了,降一级变成什么?三乘菩萨。三乘菩萨住哪里?住十法界里面菩萨法界、佛法界,住这两个地方,比我们高。我们为什么?我们不但有分别而且还执著,起心动念、分别执著全有,全有在哪里?在六道轮回。
六道轮回堕进去容易,出来好难。今天我们遇到佛法了,佛法有无量法门,只有一门能帮助我们,在这一生当中脱离六道轮回,回归实报土。往生到极乐世界,就回归实报土,这法门不可思议。虽然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为什么?门门都能通达实报土,无量法门,门门都通达。问题有的路好走,有的路不好走,这一点要知道。净土法门不靠自己,完全靠阿弥陀佛,所以叫他力法门,完全依靠阿弥陀佛。只要你真正相信,没有丝毫怀疑,丝毫怀疑会障碍你不能往生,要真信、要切愿,我的愿真实,我不想住这个世界,我也不想住十法界,我一心一意就想求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就这一念,除这一念没有第二念。这能不能往生?决定得生。你在这世间还有别的念头,还有其他的放不下的,你这一生的往生未必能实现。那要怎样让我们这一生能往生?这一份报告提出来了,常常想到人命无常,我能知道我明天还在世间吗?明年还在世间吗?所以还常常为明天想、为明年想,还往后十年想、二十年想。这是什么?这作梦,梦幻泡影。
不能没有这个想,这个想是替别人想,不是替自己,这很重要。我这一口气还没断,我替别人想,对他们有好处,绝不是对我自己想。我们现在想,想的就是十年,现在先从道德讲堂办起;希望三年之后,提升到多元文化论坛;再有个三年,我们可以正式办一个研究院,培养师资。准备什么?准备办大学。这是早年张其昀先生在台湾所做的这个例子,我看到了很佩服。他办这个文化大学,文化大学的前身是学院,我在那个学院教过四年,我到美国去了。他的这个学院的老师,是他早年办的研究所,研究所拿到博士、硕士学位,之后建文化学院,他们毕业就就业了,到学校教书。现在这个学校,从学院正式成为大学了。我们是看到他这个成就,所以我想到我们要办研究所,将来研究所毕业的学生,我们建宗教大学。所以有很多人问,宗教大学打算什么时候启动?十年以后,我们这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真正做好确实是能够兑现的。我能不能看得见,我不想这个。
这个想法你们大家觉得有道理、觉得可行,应该好好努力,这是一桩好事。我们的目的就是佛陀所说的,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为这个。佛法要兴旺,传统文化要振兴,需要安定的社会,***的社会不容易实现,一定要社会安定。道德讲堂跟多元文化论坛,可以帮助这个世界化解冲突,恢复安定和谐,能做到这一点。有这个基础,这样的环境,中国传统文化跟大乘佛法,乃至於所有宗教,所有传统好的文化,都能够发扬光大,所以这是一桩好事。可是我们自己念念求生净土,对这个事情不是想我要把它做到,我才不想这些事情,想这个累死人,想这个生烦恼,我不生烦恼。诸位一定要懂得,这篇东西多看,多看几遍,认真学习,对我们修净土有很大的利益。
学习净土法门,对一般的信众来说,或者一般没有接触佛教的人,还是要有一定的善根的,因为他猛的一听、不容易相信,就是西方极乐好像不可琢磨,虚无飘渺。 再加上我们受的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20
印光大师为什么强调“十念记数”?这种“十念记数法”就是针对意根来施设的。给意根派个任务,让它记数。在念一句名号的时候,心里记一,念一句名号,心里记二,你一边听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20
居士:修净土的居士,在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认识与实践上,应持什么看法、做法,请指示!法师:修净土的居士,首先,要建立一个与净土念佛法门相应的心态与知见,净土法门是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20
印光大师是位非常厉害的高僧大德,我们平时学习佛法的时候是可以多多的看一看印光大师的佛法讲解,这样我们是可以避免少走一些弯路,而且这对我们今后的修行是有很多的好处
学佛感应时间:2025-02-18
原文 持戒念佛,本是一门。净戒为因,净土为果。若以持名为径,学律为纡,既违顾命诚言①,宁成念佛三昧?多缠障垢,净土岂生?夫如海无涯,岂不广大?保任解脱,岂不简易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7
原文 譬如人入大城中,必先觅安下处,却出干事,抵暮昏黑,则有投宿之地。先觅安下处者,修净土之谓也;抵暮昏黑者,大限到来之谓也;有投宿之地者,生莲华中,不落恶趣之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7
修净土的重点在修孝道吗?居士:我是一名修净土的佛子,可是弟子觉得修净土着重在孝道,净业三福也教给我们修行的规范,是否对呢?更深入一点讲,《地藏菩萨本愿经》是讲孝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6
44、念佛度冤李家村有位农妇,每天早晚两次往田间送饭,总看见有个年轻的女子忽左忽右地跟随着她。问和她一路送饭的农妇们,大家都说没看见。这位农妇为此心生恐惧,整天提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13
念佛能够让我们在浮躁和喧嚣中得到平静,使我们在修行时更加的快速和专注,也能够为我们排除心中的杂念和忧愁,使我们的内心更加清明和安定,而且通过念佛还可以帮助我们远
学佛感应时间:2025-02-12
民国时代有一位青楼女子,刚一过了十五岁,她忽然觉悟要洁身自爱,皈依佛法,专心净土法门。所以,她就摒弃铅华,在上海虹口,租了一间房子,奉养母亲。自己则诚心念佛,朝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2-12
六、念佛结期应求证诸上善人慈悲:道源再讲几句话打打闲岔,古德云:「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光阴快得很,转眼之际,念佛七已经过了六天,真是无常迅速啊!生死事大这道理,只有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0
四、念佛与忏悔业障诸上善人慈悲!道源再讲几句话,打打闲岔:昨天讲的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中的第三大愿「广修供养」,今天接着讲第四大愿「忏悔业障」。诸位留心听着!下面分三段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0
四、念佛决定愿往生诸上善人:光阴真是快得很呀!我们的念佛七已经打了四天,在这定期七天之中,已经过去一大半!诸位的功夫,究竟用得如何?是需要各人自己反省一下的。若是上根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0
念佛能够让我们在遭遇任何困境和挫折时得到快速的克服并冷静的思考,也能够为我们排除心中的杂念,使我们的内心更加清净和安定,而且通过念佛还可以帮助我们远离一切邪魔外
学佛感应时间:2025-02-10
杨绛先生说:“我最大的成就,是我有一个好家。”人这一生,不过是居家,出门,又回家。和谐兴旺的家,就是最温暖的港湾,最坚实的后盾。但理想之家,不会凭空出现,而是需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2-10
好好修行者人天爱戴很多人认为修行需要大块时间其实不然一分钟也能完成修行快来看看吧修行方法修行主要训练的是让自己意志坚定,如同制造瓷盘瓦罐,皆需经过火焙日晒,时间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2-10
修净土法门,必须切实用功,应该死心念佛。古人所谓“打得妄想死,救得法身活。”要把念人情恩爱名利是非的心,转换过来念佛。比如作贼的人,只有把贼心死下去,才能一心作正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9
南无阿弥陀佛!摘自净土法门法师《金刚般若研习报告》这几天报纸上你们看到有很多贪污的,非法得到许许多多钱财的,这都犯法。有人来问我,他们得到的这些钱,将来在因果上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9
净土释疑新论(一)净土释疑新论(二)净土释疑新论(三)净土释疑新论(四)净土释疑新论(五)净土释疑新论(一)净土宗第十二代祖师彻悟禅师,尝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净土一门,信尤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8
善导大师有一段文字,是净土梦修的一种很好的方法。若是有菩萨善于修持,此方法十分方便:一般在晚上临睡觉前合掌念念佛,感觉到身体疲惫不支了,就合掌吉祥卧,念一念那几句话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8
南无阿弥陀佛!摘自净空老法师讲《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不但世间,出世间统统离不开因果定律。世间为什么乱?世间为什么这么苦?如果诸位很冷静的去观察,一定可以找到它真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8
南无阿弥陀佛!摘自净空老法师讲《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 编号:03-05-01这次我从新加坡回来,新加坡有个同修告诉我,他是个做生意的人,他说现在生意很难做,伙计不听话。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8
这里被称为“人间净土”是一座雄伟的古老佛刹,可容纳1000僧人楚布寺位于西藏拉萨以西60公里堆龙德庆县西北楚布河上游,海拔4300米,距西藏拉萨市西郊约七十公里外,是噶玛
悟性时光时间:2025-02-06
你想想看,银河对齐这个事情,科学家知道,束手无策,佛法知道有办法改变它,为什么?整个宇宙是我们自己心现识变的,我要想改正它一点毛病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吗?我能创造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5
什么是真念佛?在家自修。世间第一道场现在社会变化跟从前不一样了,变化之大、变化的快速没有人能想像得到,在这个时候找一个同参道友都不容易。所以我们修行自己一定要发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所以宇宙出现不是爆炸,大爆炸讲不通。佛讲的是一念不觉,就是这个波动现象出现了,一出现的时候,整个宇宙同时现前,叫一时顿现,没有时间间隔的。照弥勒菩萨讲,这速度有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发菩提心重要,菩提心,真诚心是菩提心的体,真诚心就是真心,就是自性,就是法性,就是诸法实相,就是常寂光。它起作用,对自己自受用,就是我们经题上所说的「清净平等觉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韩国虔诚猫咪 每天吃斋念佛(图) 韩国虔诚猫咪 每天吃斋念佛(图) 韩国广尚北道尚州市龙兴寺内,有一只相当虔诚的猫咪,它几乎每天都会坐在佛堂前拜佛,并眼神专注地看着佛像,有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2-04
西方极乐世界绝对不是释迦牟尼佛的理想国,它是事实。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佛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介绍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也许有人要问:十方世界无量无边,像阿弥陀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深信力行为要耳。佛云: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天台云:四种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三昧中王。云栖云:一句阿弥陀佛,该罗八教,圆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3
智随法师开示原文:从《灵峰宗论》看蕅益大师对行持的标准,与善导大师的思想也有相通的地方。下面是三段相关的法语。第一段:“无论千百十,下至一声,但终身不替,便决定横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3
学佛,无论出家在家,最重要的是修清净心。你要是懂得修清净心,一切时、一切处,不迷惑、不染污,远离邪知邪见,你就幸福,你就快乐。幸福和快乐,不是说你财富多、地位高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每天念佛的好处是非常多的,我们平时修行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恭敬。我们若是每天时间足够的话,就是每天都念诵六七个小时的佛法,这样我们每天念诵是有大功德的。下面我们就来
学佛感应时间:2025-02-03
我们看到老化,加速度的老化是在什么时候?退休。因为没有退休的时候,他有工作,每天忙着工作,上下班很辛苦,他忘记了,没有想到他老。这一退休,没工作干了,他想到老了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世间第一等的福报是什么?修行!修正自己错误的行为,这是真正的福报!有机缘天天听经、念佛,是天下最有福报的人!真正修道人,生活朴实节俭、随缘自在,诸佛护念,所以要知道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1 人生苦短,人生太苦了,人生太短暂了,愈是年岁大愈容易体会。尤其是现在这个社会,整个社会反常。反常就是违背了自性,这是从咱们佛家来说;如果从世法来说,违背了伦常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往生论》里头讲到「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也是说这一桩事情。我们讲安住,实在讲也是安住在「真实智慧,无为法身」。这一句里头最重要的是「无为」,如果你有为,法身就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念佛法门 不可思议蕅益大师示王心葵法华一经,殷勤称叹方便;须知有世间方便:布施、爱语,孝、悌、忠、信等,是也。有出世间方便:苦、空、无常、无我、不净、数息、因缘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2
蕅益祖师五十六岁,这一年卧病灵峰,整个夏天,大病发作两次。发病当头,即使是酷暑三伏天,身子冷到要裹上几条棉被。分分秒秒的痛烈,跟在地狱里上刀山一般。平常人一夜到天明,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2
1我们今天学佛,我们念佛,为什么念佛?为清净心念佛。清净心现前,清净心就生智慧,然后你念佛,这个佛号才得力、才有力量。2我们的心为什么不清净?杂念太多。杂念,不管是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禅定是清净心,六根面对外面六尘境界,「外不着相,内不动心」,这叫禅定,这是真正修禅定。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还会被外头境界勾引、还会起心动念,完了!真正的功夫、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1 学佛一定是越学越欢喜,所谓法喜充满、破迷开悟、离苦得乐!2 迷惑、烦恼、妄想一天比一天少,不容易做到;至少是一年比一年少,这总是一定要做到的。功夫再好一点,一个月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后面这一句很重要,明白之后就不至於发生误会,没有得一心以为得一心。得一心是什么样子,至少要了解一些。「七日不乱后,更无趋惑造业之事」,这才叫真正得一心。打佛七,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1 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是修心地清净。大家要牢牢记住六祖大师的教训,“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我们要常常看到自己的过失,不要看别人过失。看到自己的过失自己会改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缘是什么?外缘。你要想修清净心,你必须要离开外缘。这个外缘是常常在诱惑你,常常在扰乱你,你要把这些诱惑、干扰把它离开。所以古时候佛门的道场都建立在深山,为什么建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摘自净土法门《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203集 2015年6月24日 我们修净土,真正能得受用是清净心现前,得小受用;平等心现前得大受用。清净心现前,生凡圣同居土;平等心现前生方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无论用什么法门,法门无量,修行方向目标是一个,就是清净平等觉。终极的目标就是见阿弥陀佛,生极乐世界。「及彼国土」,经念熟了,想经中的境界,就是想念极乐世界。「盖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示容玉居士古德有言: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佛者觉也,乃吾人本然天真之觉性,尤见性之第一妙门也。原夫此性,先天地而不为老,后天地而不为终,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智慧、德能、相好,无量大法都从自性流出来,只要见性全都现前,那就成佛作祖了,不需要多学,放下就是。在哪里放下?眼在色尘放下,耳在声尘放下,让六根对六尘的时候不起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我们供佛,供养佛,什么是真供养?要用心去供养,这是真的。要用心去修行,真修。凡是有生有灭都是假的,不生不灭是真的。佛用水做比喻,我们看海水、江水、湖水,有染污、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