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述(一九三九年)
廿八年冬,外国人某氏至灵岩,谒见大师,有所请问,互用笔谈,大师自述略历行愿如左。——编者志
经历:光绪七年出家,八年受戒,十二年往北京红螺山,十七年移住北京圆广寺,十九年至浙江普陀山法雨寺,住闲寮,三十余年不任事。至民十七年,有广东皈依弟子拟请往香港。离普陀,暂住上海太平寺。十八年春,拟去,以印书事未果。十九年来苏州报国寺闭关。廿六年十月避难来灵岩,已满二年。现已朝不保夕,待死而已。此五十九年之经历也。一生不与人结社会,即中国佛教会,亦无名字列入。
近来动静:自到灵岩,任何名胜均不往游,以志期往生,不以名胜介意故。
行事:每日量己之力念佛,并持大悲咒,以为自利利他之据。一生不收一剃度徒弟,不接住一寺。
主义及念佛教义:对一切人,皆以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为劝。无论出家在家,均以各尽各人职分为事,遇父言慈,遇子言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人无贵贱,均以此告。命一切人先做世间贤人善人,庶可仗佛慈力,超凡入圣,往生西方。也并不与人说做不到之大话,任人谓己为百无一能之粥饭僧,此其大略也。
与蔡契诚居士书(一九二三年)
契诚慧鉴:先后天衰弱当以善于保养为事,若欲靠食物滋养,食素人宜多吃麦,食麦之力,大于米力,不止数倍。光吃了面食,则精神健壮,气力充足,音声高大,米则只可饱腹,无此效力。麦比参力尚高数倍,有钱人服参,乃是钱无处用,故作此消耗耳,非真能补人也。又大磨麻油亦补人,小磨麻油,以炒焦枯了,力道退半,人但知香,实则是焦味耳!莲子、桂圆、红枣、芡实、薏米,皆可滋补,岂必须血肉,方能滋补乎?总之,皆不如麦之力大,如不能吃,则兼带着吃,久则自知,亦自好吃矣。吃鸡卵之偈,乃妄人伪造,不可依从。保养之法,第一是寡欲,若不知好歹,任意嫖荡,则死期将至,仙丹亦不灵矣!即不嫖荡,自己室人亦须相与说其保身之由,暂断房事一二年,否则或半年一相亲,或一季一相亲,倘日日行房事,则精髓枯竭,不死何能?节欲之人,所生子女,体壮少病,易于成人。多欲之人,或不能生,以精薄故,不能受孕;纵或生子,或即夭亡;即不夭亡,亦残弱无所成就。汝不知已娶妻乎?若未娶,且缓娶;若已娶,决须暂勿同房,以期身体复元耳。此光切实为汝之言,汝能善体光意,自可福寿绵长,子孙发达矣。顺候禅安。
莲友印光合十 元月初六
其二
契诚慧鉴:接手书,备悉一切。现今之世,乃魔王外道出世之时,若宿世中未种真实善根,有信心者,尽入魔罥,以彼等群魔,皆有最希奇怪异之法子惑动人故也。江神童乃鬼神附体之能力,非真系生知之神童。前年友人张之铭以江神童《息战书》见寄,命光看有不合宜者批之,当转致。及光指其弊病,此友概不提及。甚么宗教大同会,什么释迦化身,有智识者闻之,当直下知其为显异惑众之魔王,岂待问人!彼同善社老师,亦在四川,凡入会必须要出钱做功德,及出钱,则云寄至四川,由老师调派。甚么唐焕章,甚么邓绍云,皆系妖魔鬼怪之流类,引一切善男信女,同陷邪见深坑。
佛法哪里教人炼精气神?无论甚么外道,离炼精气神,便无道可说矣。若是正人修之,亦可延年益寿;若了生死成佛,乃是说梦话。彼并不知如何是生死,如何是佛,胡说巴道一套,以骗人家男女。倘是邪淫之徒,则便借坎离交媾,婴儿姹女交媾等名词,诱诸少年妇女,悉为所污,且以此为传道。而无智之人,虽受彼污,犹不以为非法,以其是传道,不同无道之人夫妇行淫也。哀哉!世人何迷至此。灵学扶乩,乃灵鬼作用。亦有真仙降临,乃百千回之一二。
其平常俱灵鬼冒名,断不可以此为实,光《文钞》亦略谈之。江神童之道德会,亦扶乩,故与灵学会同一臭味,学佛人不应入此种会。而今之学佛人,有几多依佛行,知佛法者?以故闻彼等之鬼怪奇特,遂如蚁聚乌合,蛤蟆逐闹热处跳了,可叹孰甚!令友王君入魔已深,喻如狗子吃屎,谓无上美味。彼并不知佛,亦无正知正见,一向如狗子寻屎,苍蝇逐臭,蚁子赴膻,名为学佛,实为学魔。今之出家者,有几多知佛法者?每每亦学炼丹运气扶乩等。指窍之说,最为惑人之本,若遇少年女子,多被此种法子所乱,罪大恶极。邪正不两立,正法昌明,则邪法自可息灭,今魔种遍天下,亦众生同分恶业之所感也。静坐须提起精神,息心念佛,倘不提精神,一静即睡着矣,此众生通病。化修紫竹林大殿者,乃是吃喝嫖赌无资本,作此种事,借修佛殿为骗钱计,此阿鼻地狱之种子耳。
紫竹林大殿完完全全,要修做甚么。汝且一心持戒念佛,任彼魔王外道,显甚么鬼本事,皆勿理会,则可不被魔徒牵入魔党矣!六月后不可来信,以施省之发心修杭州梵天寺(系光劝发故必要光去),即莲宗十一祖齐大师道场,须光去料理商量,不过一二十日;又要到南京法云寺,梅荪以法云寺成立,必要光到方可,迟早随光,往南京亦不过一二十日;由南京到扬州,以安顿《文钞》事,《文钞》将刻完矣,一出书,即又另排,已有数友任一万部。大约九月半后,即可回到普陀,否则十月初必到,以天气一冷,外边不便故也。书此,顺候禅安。
莲友印光谨复 四月廿一日
复金振卿居士书(一九三○年)
智高居士鉴:人之入道,各有时节因缘,既因《文钞》而知佛法,从事修持,即是皈依,不必又复行皈依礼方为皈依、不行皈依礼不名皈依也。但愿汝能依到底,不中变,即真皈依,又何须每日顶礼于不慧也。果以礼不慧之礼以礼佛,则彼此均得巨益矣!
锡箔一事,虽非出佛经,其来源甚远,古农虽不知来源,所说本于天理人情,何得又自作聪明,不以为是?光昔看《法苑珠林》,忘其在某卷,有二三页说锡箔(此即金银)及焚化衣物(此即布帛)等事,其文乃唐中书令岑文本记其师与一鬼官相问答等事,其人仿佛是眭仁茜,初不信佛及与鬼神,后由与此鬼官相契,遂相信,并令岑文本为之设食,遍供彼及诸随从。眭问冥间与阳间何物可相通?彼云金银布帛可通,然真者不如假者。即令以锡箔贴于纸上,及以纸作绸缎等,便可作金及衣服用。此十余年前看者,今不记其在何卷何篇;汝倘详看,当可见之。其时在隋之初,以此时岑文本尚在读书,至唐则为中书令矣。汝之性情,过于自是。古农所说,虽未知其出处,然于天理人情,颇相符合。
汝尚不以为然,便欲全国之人废除此事,倘真提倡,或受鬼击。世有愚人,不知以物表心,专以多烧为事,亦不可。当以法力心力加持,令其变少成多,以遍施自己宗亲,与一切孤魂,则可;若供佛菩萨,则非所宜。然佛菩萨岂无所受用,尚需世人之供养乎?但世人若不以饮食香华等表其诚心,则将无以作感佛菩萨之诚。愚人无知,纵用此以供佛,于一念诚心上论,亦有功德,喻如小儿供佛以沙(阿育王前身事)尚得铁轮王报。若愚人不知求生西方,用许多金钱,买锡箔烧之寄库,实则痴心妄想。俗以自私自利之心,欲作永远做鬼之计,恰逢不问是非,只期有佛事得经资之俗僧,便随彼意行之,故破地狱、破血湖、还寿生者,实繁有徒。然君子思不出其位,但可以此理自守,及为明理之人陈说;若执固不化之人,亦不得攻击,以致招人怨恨,则于己于人于法皆无利益也。
汝果真欲皈依,当以吾言为准。否则纵亲来皈依,亦是有名无实,有何师弟之谊,与皈依之益乎?祈慧察。光老矣(今已七十有一矣),精神不给,不得常来信。
印光谨复 六月初四日
致龚宗元居士书(一九三一年)
宗元居士鉴:吾人从往劫来,固有种善根之时,但以未遇仗佛力即生了脱之法门,故致仍然在六道轮回中,不能自出也。汝之幼时,随母信佛,乃是天性,及后饱服韩欧之毒,则其恶习也。至于梦中所见之境,亦属宿世善根所致,而迷之至深,故致一时尚难立即回头也。此之关系,极险极险,若不自振,则长此迷昧,恐连佛名亦莫由闻矣。今既知之,当为努力。又净土法门,与其他法门各别。他种法门,皆仗自力;唯此法门,全仗佛力。南方宗门颇多,切不可参入宗门,图得禅净双修之嘉名。宗门总以看念佛的是谁为开悟之一着,而绝不讲信愿求生,勿道不悟,即看得到念佛的本来人的面目,只算得是悟,去了生死,尚大远在,若不到业尽情空地位,决定不能仗自力了生死。又不注重信愿求生西方,则与佛相背,不能仗佛力了生死,以念佛人带着宗门气息,则得利益处少,失利益处多也。教则更为难以得力。而密宗语气甚大,危险之极。汝且专注于信愿念佛一门,而辅之以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此自行,复以化他,则可决定住生矣!又凡居心动念行事,须以真实不虚为主,庶可不虚此生,不虚此遇矣!余详文钞嘉言录,此不备书。光老矣!无力应酬,祈勿常来信,唯慧察是幸!
印光谨复 六月二十日
复邵慧圆居士书(一九三二年)
慧圆居士鉴:手书备悉,昨明道师往申,令汇汝一百六十圆,以了汝事。汝虽与光相识多年,究不知光为何如人,今故不得不与汝略说之。光乃犯二绝之苦恼子。二绝者,在家为人子绝嗣,出家为人徒亦绝嗣。言苦恼者,光本生处,诸读书人,毕生不闻佛名,而只知韩、欧、程、朱辟佛之说,群盲奉为圭臬,光更狂妄过彼百倍,幸十余岁,厌厌多病,后方知前人所说不足为法(光未从师,始终由兄教之)。先数年,吾兄在长安,不得其便;光绪七年,吾兄在家,光在长安(家去长安四百二十里),遂于南五台山出家。先师意光总有蓄积,云出家则可,衣服须自备,只与光一件大衫,一双鞋,不过住房吃饭不要钱耳(此地苦寒,烧饭种种皆亲任)。后未三月,吾兄来找,必欲回家辞母,再来修行则可。光知其是骗,然义不容不归,一路所说,通是假话。吾母倒也无可无不可。
次日,兄谓光曰:“谁教汝出家,汝便可自己出家乎?从今放下,否则定行痛责!”光只好骗他,遂在家住八十余日,不得机会。一日,吾大兄往探亲,吾二哥在场中晒谷,须看守,恐遭鸡践。知机会到了,学堂占一观音课,云:“高明居禄位,笼鸟得逃生。”遂偷其僧衫(先是吾兄欲改其衫,光谓此万不可改,彼若派人来,以原物还他则无事,否则恐要涉讼,则受累不小,故得存之),并二百钱而去。至吾师处,犹恐吾兄再来,不敢住,一宿即去。吾师只送一圆洋钱,时陕西人尚未见过,钱店不要;首饰店作银子,换八百文,此光得之于师者。
至湖北莲花寺,讨一最苦之行单(打煤炭,烧四十多人之开水,日夜不断,水须自挑,煤渣亦须自挑出,以尚未受戒,能令住,已算慈悲了)。次年四月,副寺回去,库头有病,和尚见光诚实,令照应库房。银钱帐算,和尚自了。光初出家,见“杨岐灯盏明千古,宝寿生姜辣万年”之对,并《沙弥律》言,盗用常住财物之报,心甚凛凛。凡整理糖食,手有粘及气味者,均不敢用口舔食,但以纸揩而已。“杨岐灯盏”者,杨岐方会禅师,在石霜圆会下作监院,夜间看经,自己另买油,不将常住油私用。
“宝寿生姜”者,洞山自宝禅师(宝寿乃其别号),在五祖师戒禅师会下作监院,五祖戒有寒病,当用生姜红糖熬膏,以备常服,侍者往库房求此二物,监院曰:“常住公物,何可私用,拿钱来买。”戒禅师即令持钱去买,且深契其人。后洞山住持缺人,有求戒禅师举所知者,戒云:“买生姜汉可以。”《禅林宝训》卷中,五十四五两页,有雪峰东山慧空禅师答余才茂进京会试求脚夫人力书,大意谓:我虽为住持,仍是一个穷禅和。此脚夫为出于常住,为出于空?出于常住,即为偷盗常住;出于空,则空一无所有。况阁下进京求功名,不宜于三宝中求,以致彼此获罪,即他寺有与者,亦应谢而莫取,方为前程之福耳。
近世俗僧,多以钱财用之于结交徒众俗家。光一生不愿结交,不收徒弟,不住寺庙。自光绪十九到普陀,作一吃饭之闲僧(三十余年未任一职,只随众吃一饭)。印光二字,绝不书之于为人代劳之纸,故二十余年,很安乐。后因高鹤年绐去数篇零稿,登《佛学丛报》,尚不用印光之名。至民三、五年后,被徐蔚如、周孟由打听着,遂私为征搜,于京排印《文钞》(民国七年)。从此日见函札,直是专为人忙矣!遂至有谬听人言求皈依者,亦不过随从彼之信心而已。富者,光亦不求彼出功德;贫者,光又何能大为周济乎。光绪十二年进京,吾师亦无一文见赐;后以道业无进,故不敢奉书。至十七年圆寂,而诸师兄弟各行其志,故四十年来,于所出家之同门,无一字之信,与一文钱之物见寄。
至于吾家,则光绪十八年,有同乡由京回家,敬奉一函,仰彼亲身送去,否则无法可寄。此时未有邮局,而且不在大路(今虽有邮局,若无人承转,亦无法可寄)。次年来南,消息全不能通,至民十三年,一外甥闻人言,遂来山相访,始知家门已绝,而本家孙过继(此事在光为幸,以后来无丧先人之德者;即有过继者,亦非吾父母之子孙也),以故亦不与彼信。以民国来陕灾最重,若与彼信,彼若来南,则将何以处?无地可安顿,令彼回去,须数十圆。彼之来去,了无所益,岂非反害于彼。故前年为郃阳赈灾,只汇交县,不敢言及吾乡(吾村距县四十多里);若言及,则害死许多人矣。今春真达师,因朱子桥(近二三年专办陕赈)来申,与三四居士凑一千圆,祈子桥特派往赈吾本村,西村亦不在内,然数百家,千圆亦无甚大益,由此即有欲来南者。
一商人系吾宗外甥,与光函,云有某某欲来南相访者,作何回答?光谓汝若能照应,令其得好事,则甚好;否则极陈来去之苦并无益有损之害,庶不致于害死彼等也。此事真师一番好意,并未细想所以,兼又不与光说,及光知,事已成矣,无可挽回。闻数十年前,湖南一大封翁做寿,预宣每人给钱四百,时在冬闲之际,乡人有数十里来领此钱者。彼管理者,不善设法,人聚几万,慢慢一个一个散,其在后者,以饿极,拼命向前挤,因挤而死者,二百余人,尚有受伤者不知凡几。府县亲自***,不许动,死者每人给二十四圆,棺材一只,领尸而去。老封翁见大家通惊惶错愕,问知,即叹一口气而死。不几日,其子京官死于京中。是以无论何事,先须防其流弊。光岂无心于吾家吾村乎?以力不能及,故不开端为有益无损也。
灵岩先只上十人,大家以姚某之病,遂方便彼住于其中,此事岂可为例。彼寺年岁好,所收租金不上千,不好则又要减,此外一无进款。近三年,因有皈依徒知灵岩系真办道,每有托其打念佛七者,稍为津贴,故住二三十人。然光绝不于灵岩有所求。灵岩寺诸师,每有供其父母牌位于念佛堂者,报国代光校书之德森师,并其友了然师(现亦在报国),均以孝思,各供其亲之牌位于灵岩。光则绝不言及此事,光若言及,彼固欢喜之至,以光有此举,即涉有攘功及自私之迹。况素未见面,只汝一信而皈依,即可在此养老乎?
如此,则凡皈依之苦人,皆求光养老,光手中若能出金钱谷米,则亦非不愿,惜无此道力,何能行此大慈悲事乎。昔福建黄慧峰,每以诗相寄,稍有薄信,光为寄各书;彼复求皈依(与光年岁相等),后又要出家。光极陈在家修行之益,彼自诩为发菩提心,实则求清闲,为儿孙减养老费也,且其言决烈之极。光曰:我在人家寺里住三十年,一身已觉多矣,况汝又来依我出家,汝决定要来,汝来我即下山。何以故?我自顾尚不暇,何能顾汝乎。从此永不来信矣。可知前之道心,是为子孙求利之心,非真有道心也。
汝人颇聪明,然亦有不以己心度他人之心之蔽。在己分则知其艰难,在人分则谓其容易。不知光比汝尚为苦恼,以后祈汝自量己力以做事,若再令光代出钱财,则万难如命以偿。何以故?光不止识汝一人,亦不止只汝一人有求于光也。倘止汝一人,数年来用三五百圆,亦不甚要紧。又有此处灾赈,彼处善举,又将何以应之?即如印书一事,亦不能任意令寄。彼原有章程,想已看过,若随人意要者即寄,虽有数十万家当,亦办不到,况大家凑钱支持乎。如要,当按照本发请,此则可以满愿;如谓有益于人,即当如我所要为寄,则此事当即关闭矣。
《普陀志》,从前系请一不知佛法不信佛者所修,而且为光亦作一传以附之。光极斥其非,后以一二事,彼不依光,光遂完全辞之,不过问。及彼修好,交与法雨退居,放大半年,才求光鉴定,光以无暇,故迟几年,故此书绝无光之名字。以彼所录光之书并名者,通去之不存。其请人写,排版刷印,不派普陀一文。彼山中请书者,按纸工价,每部六角,共印三千部。除任者一千多部外,只存千多部,光尚须送人,汝令寄数包来代送,其心甚好,但亦是未知其难。
祈以后常存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凡事以己之心,度人之心;以人之心,度己之心。则汝后来决定会做到光明辉煌,人神咸悦地位矣。不知此苦口之药,以为然否?祈慧察。又教诲浅说之板,万不可存弘化社,以此事不定一年两年即关闭,无基金,无定款,时局不好,人不相助,则不关何能支持乎?佛学书局,交通宽,营业性质,能持久,交彼则于彼于汝均为有益也。
此书系廿一年壬申春,大师示复慧圆者。大师道行坚贞卓绝,令人佩服,五体投地。书中指示各节,力持大体,独具只眼,均足为世楷模。其针砭慧圆举事不量力,待人不原恕,尤为言言药石,字字珠玑。藏之秘箧,九年于兹。今大师已生西方,而慧圆奉行不力,不免故态复萌,瞻仰手泽,曷胜悲恸!爰为发表,以志吾过,且以纪大师诲人不倦之慈恩焉!
庚辰腊八 弟子邵慧圆谨志
复如岑师代友人问书(一九三四年)
如岑师鉴:座下所问,略为说之,不能畅叙。
(一)既有佛堂,何须在寮房供佛。今人多半是粗心浮气,殿堂上尚肆无忌惮,正念诵礼拜时,尚敢出下气,则寮房之放肆,更不堪言。若寮房供佛,当作大雄宝殿想,或可少招罪过,否则其功甚少,其过无量。每见高座法师,尚不以出下气为罪,而于念诵时竟敢行之,况悠悠泛泛之学人乎。座下所说,乃于无可设法中与彼作一方便。当以在殿礼拜为免招罪过之第一法。
(二)观想之法,亦非全靠外相。如以外相为事,则报化本是一体,又何有报化相碍之处?譬如人子见盛服之父母,与见常服之父母,并不作此是彼非,彼是此非之想。其人观佛,作此种执相之见,若非自夸工夫,便是固执不通。此种人久久或致着魔,非真修行之士也。
(三)像之可以供可以存者,供之或存之;其不能供不能存者,焚化之。毁像焚经,罪极深重,此约可供可存者说。若不可供不可存者,亦执此义,则成亵渎。譬如人子,于父母生时,必须设法令其安全;于父母亡后,必须设法为之埋藏。若不明理之愚人,见人埋藏父母,以为行孝,则将欲以活父母而埋藏之而尽孝;或见人供养父母以为孝,遂对已死之父母,仍依平日供养之仪供养之,二者皆非真孝也。
经像之不能读不能供者,固当焚化之,然不可作平常字纸化,必须另设化器,严以防守,不令灰飞余处。以其灰取而装于极密緻之布袋中,又加以净沙,或净石,俾入水则沉,不致漂于两岸。有过海者,到深处投之海中,或大江深处,则可;小沟小河,断不可投。如是行者,是为如法。若不加沙石,决定漂至两傍,仍成亵渎,其罪非小,而秽石秽砖切不可用。
(四)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岂有不救苦厄之事;观音菩萨随机示导,岂有不接引生西之理。念佛人临终,亲见佛及圣众亲垂接引,何得此种死执著。果如是,则佛也不足为佛,菩萨也不足为菩萨矣。生西当以信愿为本,若遇危险念观音,有信愿命终决定生西方;或只专一念弥陀,有苦厄亦必解脱。古书所载,难更仆数。今于尘劳中则事事圆通,于修持中则事事死执,不当圆通而妄圆通,不当执著而死执著,此苦海所以长沦,轮回所以无息之所以也!作此见者,直同小儿,如是之人,何足与议。慧察是幸。
印光谨复 二十三年四月廿六日
与邬崇音居士书(一九三五年)
崇音居士慧鉴:前三日,接到《歧路指归》二本,见后附之徽章,颇不谓然。民国二年,北京法源寺道阶法师,做佛诞纪念会,以释迦佛像为徽章,光绝不知其事。事后,道阶来普陀,送光一徽章,光痛斥其亵渎。至十二年,仍复如是。上海亦仿而行之,今居士亦仿而行之,作俑之罪,始于道阶。道阶尚能讲经,而于恭敬尊重,完全不讲,亦可叹也。彼会中所来之一切人员,各须身佩一徽章,若佩之拜佛,亦不合宜;佩之拜人,则彼此折福。然现在由道阶提倡,已成通规,光亦知此事不易收拾,然以居士过爱,不能不为一说耳。放生一事,即上海一处亦办不了,何可大张全国之名?
全国人民通在水深火热中,无法可救,而况全国放生会乎!光以劝人吃素为真放生。大场以前之放生,一住兵,则通为兵作食料,以后永无战争则可,否则又是为兵储蓄食料耳。居士护生热心,可谓第一,然须详审情理,方可得其实益。谛闲法师,慕慈云忏主之名,祈卢子嘉以西湖为放生池,大家都去放生,坏人偷捕,政府屡次要卖,诸居士几次赎,用数千圆,犹令迁之他处。此之殷鉴尚不知,而徒张阔大之名乎?祈慧察。
印光谨复 乙亥五月十五日
致徐志一居士书(一九三七年)
慧章鉴:念佛之法,各随机宜,不可执定。然于一切法中,择其最要者,莫过于摄耳谛(详审也)听。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行住坐卧,均如是念,如是听。大声小声,心中默念,均如是听。默念时,心中犹有声相,非无声也。《大势至念佛圆通章》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念佛时能摄耳谛听,即都摄六根之法。以心念属意根,口念属舌根,耳听则眼必不他视,鼻必不他嗅,身必不放逸懈怠,故名都摄六根。摄六根而念,则杂念渐息以至于无,故名净念。净念能常相继不间断,便可得念佛三昧。三摩地,即三昧之异名,吾人随分随力念,虽未能即得三昧,当与三昧相近。切不可看得容易,即欲速得,则或致起诸魔事。得念佛三昧者,现生已入圣位之人也,故须自量。随息之法,在《净土十要》第五,《宝王三昧论》第九“此生他生一念十念门”,观之自知,故不多说。
印光复 八月初六日
致张觉明女士书(一九三九年)
朝觉鉴:昨日将欲以信件付邮,灵岩当家来言,莲宗十二祖像,祈张居士画几轴,不知有工夫否?若心绪纷烦,不能操笔,亦无碍。若尚能运从前之妙笔,先画一轴,挂号寄来,再为斟酌其规则。其第二三等,即可照样,用四尺宣纸,上书八句七言古体诗颂,前标祖师名,后标年时,另纸书,裱于上。颂名师名,均书于像下傍之下,庶不致招以凡夫之名,加于祖像之上之过。纸祈居士代买,以免寄时叠折。十二祖即世称莲宗九祖,于八祖莲池大师下加蕅益为九祖,截流为十祖,以思齐贤九祖为十一祖,下又添彻悟禅师为十二祖。《佛祖道影》后附九祖像。唯蕅益、截流二师无像(今皆有矣),彻悟则有红螺照像。窃以古代之像,皆后人意想画之,其诸祖理宜无须,惟善导乃长须长发,此恐意想,未见有提及留须发事;亦有短短之须者。惟彻悟之须,清秀而长,若以佛制论,似乎不用须好;若依世谛,则亦无妨。唯善导之长须发为可疑耳。此且从缓待后再定。祈慧察示复为荷。
印光谨启 己卯正月
其二
朝觉居士鉴:昨接手书,备悉一切。画像之事,系灵岩当家拟画莲宗十二祖师之像,令光各作一六句赞,以备遇归西日上供之用。又各作七言八句颂,拟书于像上,光以律诗太拘,妄效古体塞其责。彼本拟请居士画一二幅,光谓彼逃难,寄居人家,恐不能画,若能画者,宜令一手画之,方无体格不一之弊。今阅复书,当即作罢,随当家请何人画。此事在光本意,亦不甚赞成,何以故?南方潮湿,不十余年,又须另裱,此之费用,为数不少。若供牌位,一二百年,亦仍完好。以彼事事要好,尚不惜屡屡求人也。在庄严道场,则似乎有益,当此局势,亦或致招祸。事事考究,殊非所宜。祈将此事,置诸度外,一心念佛,以期实益。祈将二像挂号寄来。
印光启 己卯二月十二日
致德森法师书(一九三九年十二月)
德森法师鉴:凡上海所有之款,通归印《文钞》,不必一一报明。光大约不久了,故将已了者了之,不能了者亦了之。光死,决不与现在僧相同,瞎张罗,送讣文,开吊,求题跋,敛些大粪堆在头上以为荣。以后即不死,外边有信来,也不要寄信来。师愿结缘,则随意答复,否则原书寄回。五台之信不写了,法度尚不以为然,写之亦只自讨烦恼,任他明心见性去。《药师经》今日为寄去。以后师当与彼商酌,光不问事了。光自民六年渐忙,忙得不了,只为别人忙,自己工夫荒废了,倘蒙阿弥陀佛垂慈接引,千足万足。至于作传、作铭、赞、诔、联者,教他们千万不要敛大粪向光头上堆,则受赐多矣。祈慧察。师帮光十九年辛苦,不胜感谢。
印光谨白
光死,亦不必来山,以免寒凉,又及。
其二
德师又鉴:此刻似不如清晨之疲怠,谅不至即死。然死固有所不免,当与熟悉者说。光死,仍照常为自己念佛,不须为光念。何以故?以尚不与自己念,即为光念,也不济事。果真为自己念,不为光念,光反得大利益。是故无论何人何事,都要将有大利益的事认真做,则一切空套子、假面具,都成真实功德,真实人方是佛弟子。光见一大老死,一人作像赞,云于穆大雄,出现世间。又一弟子,与其师玉嵀作传,云其行为与永明同,殆永明之后身乎。光批云:以凡滥圣,罪在不原,玉师虽好,何可作如此赞乎。玉师有知,当痛哭流涕矣!好好的佛法,就教好名而恶实的弄得糟透了。吾人不能矫正时弊,何敢跟到敛大粪的一班人凑热闹?以教一切人为自己多多的敛些,意欲流芳百世,而不知其实在遗臭万年也。光无实德,若颂扬光,即是敛大粪向光头上堆,祈与一切有缘者说之。
印光谨白
最后训示
印光大师,于丁丑之冬,来灵岩避乱,方便掩关,不预外事。三年以来,法体康强,精神矍铄。十月二十七日,示微疾,深以灵岩法席久悬为虑,乃于翌午,召集班首执事了然、亮普、敬人、惟性诸师等二十余人,及在寺诸护法吴谷宜、彭孟庵、吴南浦、沈祥麟、杨欣莲、张德林、薛明念、朱石僧诸居士等,齐至关房,开示灵岩沿革,嘱以现在监院,兼代住持妙真师,真除主席,以护道场,而维久远。
自述(一九三九年)
廿八年冬,外国人某氏至灵岩,谒见大师,有所请问,互用笔谈,大师自述略历行愿如左。——编者志
经历:光绪七年出家,八年受戒,十二年往北京红螺山,十七年移住北京圆广寺,十九年至浙江普陀山法雨寺,住闲寮,三十余年不任事。至民十七年,有广东皈依弟子拟请往香港。离普陀,暂住上海太平寺。十八年春,拟去,以印书事未果。十九年来苏州报国寺闭关。廿六年十月避难来灵岩,已满二年。现已朝不保夕,待死而已。此五十九年之经历也。一生不与人结社会,即中国佛教会,亦无名字列入。
近来动静:自到灵岩,任何名胜均不往游,以志期往生,不以名胜介意故。
行事:每日量己之力念佛,并持大悲咒,以为自利利他之据。一生不收一剃度徒弟,不接住一寺。
主义及念佛教义:对一切人,皆以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为劝。无论出家在家,均以各尽各人职分为事,遇父言慈,遇子言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人无贵贱,均以此告。命一切人先做世间贤人善人,庶可仗佛慈力,超凡入圣,往生西方。也并不与人说做不到之大话,任人谓己为百无一能之粥饭僧,此其大略也。
与蔡契诚居士书(一九二三年)
契诚慧鉴:先后天衰弱当以善于保养为事,若欲靠食物滋养,食素人宜多吃麦,食麦之力,大于米力,不止数倍。光吃了面食,则精神健壮,气力充足,音声高大,米则只可饱腹,无此效力。麦比参力尚高数倍,有钱人服参,乃是钱无处用,故作此消耗耳,非真能补人也。又大磨麻油亦补人,小磨麻油,以炒焦枯了,力道退半,人但知香,实则是焦味耳!莲子、桂圆、红枣、芡实、薏米,皆可滋补,岂必须血肉,方能滋补乎?总之,皆不如麦之力大,如不能吃,则兼带着吃,久则自知,亦自好吃矣。吃鸡卵之偈,乃妄人伪造,不可依从。保养之法,第一是寡欲,若不知好歹,任意嫖荡,则死期将至,仙丹亦不灵矣!即不嫖荡,自己室人亦须相与说其保身之由,暂断房事一二年,否则或半年一相亲,或一季一相亲,倘日日行房事,则精髓枯竭,不死何能?节欲之人,所生子女,体壮少病,易于成人。多欲之人,或不能生,以精薄故,不能受孕;纵或生子,或即夭亡;即不夭亡,亦残弱无所成就。汝不知已娶妻乎?若未娶,且缓娶;若已娶,决须暂勿同房,以期身体复元耳。此光切实为汝之言,汝能善体光意,自可福寿绵长,子孙发达矣。顺候禅安。
莲友印光合十 元月初六
其二
契诚慧鉴:接手书,备悉一切。现今之世,乃魔王外道出世之时,若宿世中未种真实善根,有信心者,尽入魔罥,以彼等群魔,皆有最希奇怪异之法子惑动人故也。江神童乃鬼神附体之能力,非真系生知之神童。前年友人张之铭以江神童《息战书》见寄,命光看有不合宜者批之,当转致。及光指其弊病,此友概不提及。甚么宗教大同会,什么释迦化身,有智识者闻之,当直下知其为显异惑众之魔王,岂待问人!彼同善社老师,亦在四川,凡入会必须要出钱做功德,及出钱,则云寄至四川,由老师调派。甚么唐焕章,甚么邓绍云,皆系妖魔鬼怪之流类,引一切善男信女,同陷邪见深坑。
佛法哪里教人炼精气神?无论甚么外道,离炼精气神,便无道可说矣。若是正人修之,亦可延年益寿;若了生死成佛,乃是说梦话。彼并不知如何是生死,如何是佛,胡说巴道一套,以骗人家男女。倘是邪淫之徒,则便借坎离交媾,婴儿姹女交媾等名词,诱诸少年妇女,悉为所污,且以此为传道。而无智之人,虽受彼污,犹不以为非法,以其是传道,不同无道之人夫妇行淫也。哀哉!世人何迷至此。灵学扶乩,乃灵鬼作用。亦有真仙降临,乃百千回之一二。
其平常俱灵鬼冒名,断不可以此为实,光《文钞》亦略谈之。江神童之道德会,亦扶乩,故与灵学会同一臭味,学佛人不应入此种会。而今之学佛人,有几多依佛行,知佛法者?以故闻彼等之鬼怪奇特,遂如蚁聚乌合,蛤蟆逐闹热处跳了,可叹孰甚!令友王君入魔已深,喻如狗子吃屎,谓无上美味。彼并不知佛,亦无正知正见,一向如狗子寻屎,苍蝇逐臭,蚁子赴膻,名为学佛,实为学魔。今之出家者,有几多知佛法者?每每亦学炼丹运气扶乩等。指窍之说,最为惑人之本,若遇少年女子,多被此种法子所乱,罪大恶极。邪正不两立,正法昌明,则邪法自可息灭,今魔种遍天下,亦众生同分恶业之所感也。静坐须提起精神,息心念佛,倘不提精神,一静即睡着矣,此众生通病。化修紫竹林大殿者,乃是吃喝嫖赌无资本,作此种事,借修佛殿为骗钱计,此阿鼻地狱之种子耳。
紫竹林大殿完完全全,要修做甚么。汝且一心持戒念佛,任彼魔王外道,显甚么鬼本事,皆勿理会,则可不被魔徒牵入魔党矣!六月后不可来信,以施省之发心修杭州梵天寺(系光劝发故必要光去),即莲宗十一祖齐大师道场,须光去料理商量,不过一二十日;又要到南京法云寺,梅荪以法云寺成立,必要光到方可,迟早随光,往南京亦不过一二十日;由南京到扬州,以安顿《文钞》事,《文钞》将刻完矣,一出书,即又另排,已有数友任一万部。大约九月半后,即可回到普陀,否则十月初必到,以天气一冷,外边不便故也。书此,顺候禅安。
莲友印光谨复 四月廿一日
复金振卿居士书(一九三○年)
智高居士鉴:人之入道,各有时节因缘,既因《文钞》而知佛法,从事修持,即是皈依,不必又复行皈依礼方为皈依、不行皈依礼不名皈依也。但愿汝能依到底,不中变,即真皈依,又何须每日顶礼于不慧也。果以礼不慧之礼以礼佛,则彼此均得巨益矣!
锡箔一事,虽非出佛经,其来源甚远,古农虽不知来源,所说本于天理人情,何得又自作聪明,不以为是?光昔看《法苑珠林》,忘其在某卷,有二三页说锡箔(此即金银)及焚化衣物(此即布帛)等事,其文乃唐中书令岑文本记其师与一鬼官相问答等事,其人仿佛是眭仁茜,初不信佛及与鬼神,后由与此鬼官相契,遂相信,并令岑文本为之设食,遍供彼及诸随从。眭问冥间与阳间何物可相通?彼云金银布帛可通,然真者不如假者。即令以锡箔贴于纸上,及以纸作绸缎等,便可作金及衣服用。此十余年前看者,今不记其在何卷何篇;汝倘详看,当可见之。其时在隋之初,以此时岑文本尚在读书,至唐则为中书令矣。汝之性情,过于自是。古农所说,虽未知其出处,然于天理人情,颇相符合。
汝尚不以为然,便欲全国之人废除此事,倘真提倡,或受鬼击。世有愚人,不知以物表心,专以多烧为事,亦不可。当以法力心力加持,令其变少成多,以遍施自己宗亲,与一切孤魂,则可;若供佛菩萨,则非所宜。然佛菩萨岂无所受用,尚需世人之供养乎?但世人若不以饮食香华等表其诚心,则将无以作感佛菩萨之诚。愚人无知,纵用此以供佛,于一念诚心上论,亦有功德,喻如小儿供佛以沙(阿育王前身事)尚得铁轮王报。若愚人不知求生西方,用许多金钱,买锡箔烧之寄库,实则痴心妄想。俗以自私自利之心,欲作永远做鬼之计,恰逢不问是非,只期有佛事得经资之俗僧,便随彼意行之,故破地狱、破血湖、还寿生者,实繁有徒。然君子思不出其位,但可以此理自守,及为明理之人陈说;若执固不化之人,亦不得攻击,以致招人怨恨,则于己于人于法皆无利益也。
汝果真欲皈依,当以吾言为准。否则纵亲来皈依,亦是有名无实,有何师弟之谊,与皈依之益乎?祈慧察。光老矣(今已七十有一矣),精神不给,不得常来信。
印光谨复 六月初四日
致龚宗元居士书(一九三一年)
宗元居士鉴:吾人从往劫来,固有种善根之时,但以未遇仗佛力即生了脱之法门,故致仍然在六道轮回中,不能自出也。汝之幼时,随母信佛,乃是天性,及后饱服韩欧之毒,则其恶习也。至于梦中所见之境,亦属宿世善根所致,而迷之至深,故致一时尚难立即回头也。此之关系,极险极险,若不自振,则长此迷昧,恐连佛名亦莫由闻矣。今既知之,当为努力。又净土法门,与其他法门各别。他种法门,皆仗自力;唯此法门,全仗佛力。南方宗门颇多,切不可参入宗门,图得禅净双修之嘉名。宗门总以看念佛的是谁为开悟之一着,而绝不讲信愿求生,勿道不悟,即看得到念佛的本来人的面目,只算得是悟,去了生死,尚大远在,若不到业尽情空地位,决定不能仗自力了生死。又不注重信愿求生西方,则与佛相背,不能仗佛力了生死,以念佛人带着宗门气息,则得利益处少,失利益处多也。教则更为难以得力。而密宗语气甚大,危险之极。汝且专注于信愿念佛一门,而辅之以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此自行,复以化他,则可决定住生矣!又凡居心动念行事,须以真实不虚为主,庶可不虚此生,不虚此遇矣!余详文钞嘉言录,此不备书。光老矣!无力应酬,祈勿常来信,唯慧察是幸!
印光谨复 六月二十日
复邵慧圆居士书(一九三二年)
慧圆居士鉴:手书备悉,昨明道师往申,令汇汝一百六十圆,以了汝事。汝虽与光相识多年,究不知光为何如人,今故不得不与汝略说之。光乃犯二绝之苦恼子。二绝者,在家为人子绝嗣,出家为人徒亦绝嗣。言苦恼者,光本生处,诸读书人,毕生不闻佛名,而只知韩、欧、程、朱辟佛之说,群盲奉为圭臬,光更狂妄过彼百倍,幸十余岁,厌厌多病,后方知前人所说不足为法(光未从师,始终由兄教之)。先数年,吾兄在长安,不得其便;光绪七年,吾兄在家,光在长安(家去长安四百二十里),遂于南五台山出家。先师意光总有蓄积,云出家则可,衣服须自备,只与光一件大衫,一双鞋,不过住房吃饭不要钱耳(此地苦寒,烧饭种种皆亲任)。后未三月,吾兄来找,必欲回家辞母,再来修行则可。光知其是骗,然义不容不归,一路所说,通是假话。吾母倒也无可无不可。
次日,兄谓光曰:“谁教汝出家,汝便可自己出家乎?从今放下,否则定行痛责!”光只好骗他,遂在家住八十余日,不得机会。一日,吾大兄往探亲,吾二哥在场中晒谷,须看守,恐遭鸡践。知机会到了,学堂占一观音课,云:“高明居禄位,笼鸟得逃生。”遂偷其僧衫(先是吾兄欲改其衫,光谓此万不可改,彼若派人来,以原物还他则无事,否则恐要涉讼,则受累不小,故得存之),并二百钱而去。至吾师处,犹恐吾兄再来,不敢住,一宿即去。吾师只送一圆洋钱,时陕西人尚未见过,钱店不要;首饰店作银子,换八百文,此光得之于师者。
至湖北莲花寺,讨一最苦之行单(打煤炭,烧四十多人之开水,日夜不断,水须自挑,煤渣亦须自挑出,以尚未受戒,能令住,已算慈悲了)。次年四月,副寺回去,库头有病,和尚见光诚实,令照应库房。银钱帐算,和尚自了。光初出家,见“杨岐灯盏明千古,宝寿生姜辣万年”之对,并《沙弥律》言,盗用常住财物之报,心甚凛凛。凡整理糖食,手有粘及气味者,均不敢用口舔食,但以纸揩而已。“杨岐灯盏”者,杨岐方会禅师,在石霜圆会下作监院,夜间看经,自己另买油,不将常住油私用。
“宝寿生姜”者,洞山自宝禅师(宝寿乃其别号),在五祖师戒禅师会下作监院,五祖戒有寒病,当用生姜红糖熬膏,以备常服,侍者往库房求此二物,监院曰:“常住公物,何可私用,拿钱来买。”戒禅师即令持钱去买,且深契其人。后洞山住持缺人,有求戒禅师举所知者,戒云:“买生姜汉可以。”《禅林宝训》卷中,五十四五两页,有雪峰东山慧空禅师答余才茂进京会试求脚夫人力书,大意谓:我虽为住持,仍是一个穷禅和。此脚夫为出于常住,为出于空?出于常住,即为偷盗常住;出于空,则空一无所有。况阁下进京求功名,不宜于三宝中求,以致彼此获罪,即他寺有与者,亦应谢而莫取,方为前程之福耳。
近世俗僧,多以钱财用之于结交徒众俗家。光一生不愿结交,不收徒弟,不住寺庙。自光绪十九到普陀,作一吃饭之闲僧(三十余年未任一职,只随众吃一饭)。印光二字,绝不书之于为人代劳之纸,故二十余年,很安乐。后因高鹤年绐去数篇零稿,登《佛学丛报》,尚不用印光之名。至民三、五年后,被徐蔚如、周孟由打听着,遂私为征搜,于京排印《文钞》(民国七年)。从此日见函札,直是专为人忙矣!遂至有谬听人言求皈依者,亦不过随从彼之信心而已。富者,光亦不求彼出功德;贫者,光又何能大为周济乎。光绪十二年进京,吾师亦无一文见赐;后以道业无进,故不敢奉书。至十七年圆寂,而诸师兄弟各行其志,故四十年来,于所出家之同门,无一字之信,与一文钱之物见寄。
至于吾家,则光绪十八年,有同乡由京回家,敬奉一函,仰彼亲身送去,否则无法可寄。此时未有邮局,而且不在大路(今虽有邮局,若无人承转,亦无法可寄)。次年来南,消息全不能通,至民十三年,一外甥闻人言,遂来山相访,始知家门已绝,而本家孙过继(此事在光为幸,以后来无丧先人之德者;即有过继者,亦非吾父母之子孙也),以故亦不与彼信。以民国来陕灾最重,若与彼信,彼若来南,则将何以处?无地可安顿,令彼回去,须数十圆。彼之来去,了无所益,岂非反害于彼。故前年为郃阳赈灾,只汇交县,不敢言及吾乡(吾村距县四十多里);若言及,则害死许多人矣。今春真达师,因朱子桥(近二三年专办陕赈)来申,与三四居士凑一千圆,祈子桥特派往赈吾本村,西村亦不在内,然数百家,千圆亦无甚大益,由此即有欲来南者。
一商人系吾宗外甥,与光函,云有某某欲来南相访者,作何回答?光谓汝若能照应,令其得好事,则甚好;否则极陈来去之苦并无益有损之害,庶不致于害死彼等也。此事真师一番好意,并未细想所以,兼又不与光说,及光知,事已成矣,无可挽回。闻数十年前,湖南一大封翁做寿,预宣每人给钱四百,时在冬闲之际,乡人有数十里来领此钱者。彼管理者,不善设法,人聚几万,慢慢一个一个散,其在后者,以饿极,拼命向前挤,因挤而死者,二百余人,尚有受伤者不知凡几。府县亲自***,不许动,死者每人给二十四圆,棺材一只,领尸而去。老封翁见大家通惊惶错愕,问知,即叹一口气而死。不几日,其子京官死于京中。是以无论何事,先须防其流弊。光岂无心于吾家吾村乎?以力不能及,故不开端为有益无损也。
灵岩先只上十人,大家以姚某之病,遂方便彼住于其中,此事岂可为例。彼寺年岁好,所收租金不上千,不好则又要减,此外一无进款。近三年,因有皈依徒知灵岩系真办道,每有托其打念佛七者,稍为津贴,故住二三十人。然光绝不于灵岩有所求。灵岩寺诸师,每有供其父母牌位于念佛堂者,报国代光校书之德森师,并其友了然师(现亦在报国),均以孝思,各供其亲之牌位于灵岩。光则绝不言及此事,光若言及,彼固欢喜之至,以光有此举,即涉有攘功及自私之迹。况素未见面,只汝一信而皈依,即可在此养老乎?
如此,则凡皈依之苦人,皆求光养老,光手中若能出金钱谷米,则亦非不愿,惜无此道力,何能行此大慈悲事乎。昔福建黄慧峰,每以诗相寄,稍有薄信,光为寄各书;彼复求皈依(与光年岁相等),后又要出家。光极陈在家修行之益,彼自诩为发菩提心,实则求清闲,为儿孙减养老费也,且其言决烈之极。光曰:我在人家寺里住三十年,一身已觉多矣,况汝又来依我出家,汝决定要来,汝来我即下山。何以故?我自顾尚不暇,何能顾汝乎。从此永不来信矣。可知前之道心,是为子孙求利之心,非真有道心也。
汝人颇聪明,然亦有不以己心度他人之心之蔽。在己分则知其艰难,在人分则谓其容易。不知光比汝尚为苦恼,以后祈汝自量己力以做事,若再令光代出钱财,则万难如命以偿。何以故?光不止识汝一人,亦不止只汝一人有求于光也。倘止汝一人,数年来用三五百圆,亦不甚要紧。又有此处灾赈,彼处善举,又将何以应之?即如印书一事,亦不能任意令寄。彼原有章程,想已看过,若随人意要者即寄,虽有数十万家当,亦办不到,况大家凑钱支持乎。如要,当按照本发请,此则可以满愿;如谓有益于人,即当如我所要为寄,则此事当即关闭矣。
《普陀志》,从前系请一不知佛法不信佛者所修,而且为光亦作一传以附之。光极斥其非,后以一二事,彼不依光,光遂完全辞之,不过问。及彼修好,交与法雨退居,放大半年,才求光鉴定,光以无暇,故迟几年,故此书绝无光之名字。以彼所录光之书并名者,通去之不存。其请人写,排版刷印,不派普陀一文。彼山中请书者,按纸工价,每部六角,共印三千部。除任者一千多部外,只存千多部,光尚须送人,汝令寄数包来代送,其心甚好,但亦是未知其难。
祈以后常存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凡事以己之心,度人之心;以人之心,度己之心。则汝后来决定会做到光明辉煌,人神咸悦地位矣。不知此苦口之药,以为然否?祈慧察。又教诲浅说之板,万不可存弘化社,以此事不定一年两年即关闭,无基金,无定款,时局不好,人不相助,则不关何能支持乎?佛学书局,交通宽,营业性质,能持久,交彼则于彼于汝均为有益也。
此书系廿一年壬申春,大师示复慧圆者。大师道行坚贞卓绝,令人佩服,五体投地。书中指示各节,力持大体,独具只眼,均足为世楷模。其针砭慧圆举事不量力,待人不原恕,尤为言言药石,字字珠玑。藏之秘箧,九年于兹。今大师已生西方,而慧圆奉行不力,不免故态复萌,瞻仰手泽,曷胜悲恸!爰为发表,以志吾过,且以纪大师诲人不倦之慈恩焉!
庚辰腊八 弟子邵慧圆谨志
复如岑师代友人问书(一九三四年)
如岑师鉴:座下所问,略为说之,不能畅叙。
(一)既有佛堂,何须在寮房供佛。今人多半是粗心浮气,殿堂上尚肆无忌惮,正念诵礼拜时,尚敢出下气,则寮房之放肆,更不堪言。若寮房供佛,当作大雄宝殿想,或可少招罪过,否则其功甚少,其过无量。每见高座法师,尚不以出下气为罪,而于念诵时竟敢行之,况悠悠泛泛之学人乎。座下所说,乃于无可设法中与彼作一方便。当以在殿礼拜为免招罪过之第一法。
(二)观想之法,亦非全靠外相。如以外相为事,则报化本是一体,又何有报化相碍之处?譬如人子见盛服之父母,与见常服之父母,并不作此是彼非,彼是此非之想。其人观佛,作此种执相之见,若非自夸工夫,便是固执不通。此种人久久或致着魔,非真修行之士也。
(三)像之可以供可以存者,供之或存之;其不能供不能存者,焚化之。毁像焚经,罪极深重,此约可供可存者说。若不可供不可存者,亦执此义,则成亵渎。譬如人子,于父母生时,必须设法令其安全;于父母亡后,必须设法为之埋藏。若不明理之愚人,见人埋藏父母,以为行孝,则将欲以活父母而埋藏之而尽孝;或见人供养父母以为孝,遂对已死之父母,仍依平日供养之仪供养之,二者皆非真孝也。
经像之不能读不能供者,固当焚化之,然不可作平常字纸化,必须另设化器,严以防守,不令灰飞余处。以其灰取而装于极密緻之布袋中,又加以净沙,或净石,俾入水则沉,不致漂于两岸。有过海者,到深处投之海中,或大江深处,则可;小沟小河,断不可投。如是行者,是为如法。若不加沙石,决定漂至两傍,仍成亵渎,其罪非小,而秽石秽砖切不可用。
(四)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岂有不救苦厄之事;观音菩萨随机示导,岂有不接引生西之理。念佛人临终,亲见佛及圣众亲垂接引,何得此种死执著。果如是,则佛也不足为佛,菩萨也不足为菩萨矣。生西当以信愿为本,若遇危险念观音,有信愿命终决定生西方;或只专一念弥陀,有苦厄亦必解脱。古书所载,难更仆数。今于尘劳中则事事圆通,于修持中则事事死执,不当圆通而妄圆通,不当执著而死执著,此苦海所以长沦,轮回所以无息之所以也!作此见者,直同小儿,如是之人,何足与议。慧察是幸。
印光谨复 二十三年四月廿六日
与邬崇音居士书(一九三五年)
崇音居士慧鉴:前三日,接到《歧路指归》二本,见后附之徽章,颇不谓然。民国二年,北京法源寺道阶法师,做佛诞纪念会,以释迦佛像为徽章,光绝不知其事。事后,道阶来普陀,送光一徽章,光痛斥其亵渎。至十二年,仍复如是。上海亦仿而行之,今居士亦仿而行之,作俑之罪,始于道阶。道阶尚能讲经,而于恭敬尊重,完全不讲,亦可叹也。彼会中所来之一切人员,各须身佩一徽章,若佩之拜佛,亦不合宜;佩之拜人,则彼此折福。然现在由道阶提倡,已成通规,光亦知此事不易收拾,然以居士过爱,不能不为一说耳。放生一事,即上海一处亦办不了,何可大张全国之名?
全国人民通在水深火热中,无法可救,而况全国放生会乎!光以劝人吃素为真放生。大场以前之放生,一住兵,则通为兵作食料,以后永无战争则可,否则又是为兵储蓄食料耳。居士护生热心,可谓第一,然须详审情理,方可得其实益。谛闲法师,慕慈云忏主之名,祈卢子嘉以西湖为放生池,大家都去放生,坏人偷捕,政府屡次要卖,诸居士几次赎,用数千圆,犹令迁之他处。此之殷鉴尚不知,而徒张阔大之名乎?祈慧察。
印光谨复 乙亥五月十五日
致徐志一居士书(一九三七年)
慧章鉴:念佛之法,各随机宜,不可执定。然于一切法中,择其最要者,莫过于摄耳谛(详审也)听。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行住坐卧,均如是念,如是听。大声小声,心中默念,均如是听。默念时,心中犹有声相,非无声也。《大势至念佛圆通章》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念佛时能摄耳谛听,即都摄六根之法。以心念属意根,口念属舌根,耳听则眼必不他视,鼻必不他嗅,身必不放逸懈怠,故名都摄六根。摄六根而念,则杂念渐息以至于无,故名净念。净念能常相继不间断,便可得念佛三昧。三摩地,即三昧之异名,吾人随分随力念,虽未能即得三昧,当与三昧相近。切不可看得容易,即欲速得,则或致起诸魔事。得念佛三昧者,现生已入圣位之人也,故须自量。随息之法,在《净土十要》第五,《宝王三昧论》第九“此生他生一念十念门”,观之自知,故不多说。
印光复 八月初六日
致张觉明女士书(一九三九年)
朝觉鉴:昨日将欲以信件付邮,灵岩当家来言,莲宗十二祖像,祈张居士画几轴,不知有工夫否?若心绪纷烦,不能操笔,亦无碍。若尚能运从前之妙笔,先画一轴,挂号寄来,再为斟酌其规则。其第二三等,即可照样,用四尺宣纸,上书八句七言古体诗颂,前标祖师名,后标年时,另纸书,裱于上。颂名师名,均书于像下傍之下,庶不致招以凡夫之名,加于祖像之上之过。纸祈居士代买,以免寄时叠折。十二祖即世称莲宗九祖,于八祖莲池大师下加蕅益为九祖,截流为十祖,以思齐贤九祖为十一祖,下又添彻悟禅师为十二祖。《佛祖道影》后附九祖像。唯蕅益、截流二师无像(今皆有矣),彻悟则有红螺照像。窃以古代之像,皆后人意想画之,其诸祖理宜无须,惟善导乃长须长发,此恐意想,未见有提及留须发事;亦有短短之须者。惟彻悟之须,清秀而长,若以佛制论,似乎不用须好;若依世谛,则亦无妨。唯善导之长须发为可疑耳。此且从缓待后再定。祈慧察示复为荷。
印光谨启 己卯正月
其二
朝觉居士鉴:昨接手书,备悉一切。画像之事,系灵岩当家拟画莲宗十二祖师之像,令光各作一六句赞,以备遇归西日上供之用。又各作七言八句颂,拟书于像上,光以律诗太拘,妄效古体塞其责。彼本拟请居士画一二幅,光谓彼逃难,寄居人家,恐不能画,若能画者,宜令一手画之,方无体格不一之弊。今阅复书,当即作罢,随当家请何人画。此事在光本意,亦不甚赞成,何以故?南方潮湿,不十余年,又须另裱,此之费用,为数不少。若供牌位,一二百年,亦仍完好。以彼事事要好,尚不惜屡屡求人也。在庄严道场,则似乎有益,当此局势,亦或致招祸。事事考究,殊非所宜。祈将此事,置诸度外,一心念佛,以期实益。祈将二像挂号寄来。
印光启 己卯二月十二日
致德森法师书(一九三九年十二月)
德森法师鉴:凡上海所有之款,通归印《文钞》,不必一一报明。光大约不久了,故将已了者了之,不能了者亦了之。光死,决不与现在僧相同,瞎张罗,送讣文,开吊,求题跋,敛些大粪堆在头上以为荣。以后即不死,外边有信来,也不要寄信来。师愿结缘,则随意答复,否则原书寄回。五台之信不写了,法度尚不以为然,写之亦只自讨烦恼,任他明心见性去。《药师经》今日为寄去。以后师当与彼商酌,光不问事了。光自民六年渐忙,忙得不了,只为别人忙,自己工夫荒废了,倘蒙阿弥陀佛垂慈接引,千足万足。至于作传、作铭、赞、诔、联者,教他们千万不要敛大粪向光头上堆,则受赐多矣。祈慧察。师帮光十九年辛苦,不胜感谢。
印光谨白
光死,亦不必来山,以免寒凉,又及。
其二
德师又鉴:此刻似不如清晨之疲怠,谅不至即死。然死固有所不免,当与熟悉者说。光死,仍照常为自己念佛,不须为光念。何以故?以尚不与自己念,即为光念,也不济事。果真为自己念,不为光念,光反得大利益。是故无论何人何事,都要将有大利益的事认真做,则一切空套子、假面具,都成真实功德,真实人方是佛弟子。光见一大老死,一人作像赞,云于穆大雄,出现世间。又一弟子,与其师玉嵀作传,云其行为与永明同,殆永明之后身乎。光批云:以凡滥圣,罪在不原,玉师虽好,何可作如此赞乎。玉师有知,当痛哭流涕矣!好好的佛法,就教好名而恶实的弄得糟透了。吾人不能矫正时弊,何敢跟到敛大粪的一班人凑热闹?以教一切人为自己多多的敛些,意欲流芳百世,而不知其实在遗臭万年也。光无实德,若颂扬光,即是敛大粪向光头上堆,祈与一切有缘者说之。
印光谨白
最后训示
印光大师,于丁丑之冬,来灵岩避乱,方便掩关,不预外事。三年以来,法体康强,精神矍铄。十月二十七日,示微疾,深以灵岩法席久悬为虑,乃于翌午,召集班首执事了然、亮普、敬人、惟性诸师等二十余人,及在寺诸护法吴谷宜、彭孟庵、吴南浦、沈祥麟、杨欣莲、张德林、薛明念、朱石僧诸居士等,齐至关房,开示灵岩沿革,嘱以现在监院,兼代住持妙真师,真除主席,以护道场,而维久远。略云:灵岩为古道场地,清咸丰十年,遭兵燹,焚毁殆尽。同治中,僧念诚,蒙彭刚直公护持,略盖十余间小屋。宣统三年,僧道明,因失衣妄打无辜,致犯众怒,遂逃去。寺既无主,所有什物,一无存者,田地亦遗失不少。木渎乡绅严公良灿,启请真达和尚住持,真公即令其徒明煦代理,先建钟楼,自是遂渐兴复,其详见于《功德碑记》。至民国十五年,鄂乱事起,戒尘法师与学者南来,真公即以灵岩相委,永为十方专修净业道场,用度不足概由真公贴给之。十七年,戒师因事赴滇,将院事托付慈舟法师,斯时妙真师,已由真达和尚延至本寺,任监院之职,辅佐慈师,办理寺事。
慈师旋往鄂闽各地,弘法讲经,即由妙师以监院资格兼代住持职务,秉承真老和尚之意,十余年来,建造念佛堂、大厅、寮房、大雄殿、弥勒阁等全部房屋,整理诸务,有兴无替,实为诸班首执事、护法居士等所共见。现因报国寺改为灵岩山下院事,与清禅师发生纠纷,此事原系出自真老本意,由光证明。而苏州诸山不明事实,误听一面之辞,致书于光,指妙师假光名义侵占报国寺,实与事实不符。光生平不接一地方,不收一徒弟,人所共知,岂有要一区区报国寺之理?而彼等尚不知江苏全省寺庙,赖光得以保存于前也,兹为诸公述之。先是民国十一年间,光在普陀之时,有定海县知事陶在东居士,寄来报纸一张,内载袁某具呈江苏省长,请以全省寺庙财产兴办教育,经省长王铁珊(瑚)核准。其批示中,有“无戾于法,实衷诸情,审慎周妥,良堪钦佩,著教育厅令行各县遵照办理”等语。陶居士函云:“此隔江风雨,顷刻即至,师若不设法救济,一省如是,他省效尤,佛法前途,不堪设想。”
光乃致函南京魏梅荪、王幼农诸居士,请向省府疏通,收回成命。时省长已易韩公紫石,韩云:省方既已通令办理,未易取消,若欲挽回,须由彼等(指诸方长老而言)具陈理由,请求省方再予核办。时妙莲和尚,因魏、王之嘱,念光远居普陀,为江苏寺庙,不避忌讳,竭力营救,故对具呈省方事,奔走诸方,劝请列名,几经波折,不辞艰阻,奔走跋涉。加以其时泰县有数处小庙,已为官厅没收,将及于光孝寺,故僧众群起恐慌,乃由光孝和尚邀同寂山和尚等三十余人,集省请愿,始与妙莲和尚合作办理,并净老和尚领衔,具呈省署,幸蒙批准,其事始寝。事实俱在,俱可复按。若当年没收寺产,见诸实行,则江苏寺庙恐无一存。苏州诸山于光之保存寺庙一段事实,既未详悉,于光之不接地方、不收徒弟之素志,更未明了,竟谓光要一报国寺,岂非不达事实之甚耶?
今报国寺事既告解决,灵岩主席久悬,亦为重要问题。溯自戒尘、慈舟两师相继去后,以迄于今,妙真师惨淡经营,致有今日,即由妙师真除住持一席,想真老和尚必能同意,诸师亦当无异议也云云。时在室缁素一致赞成,咸无异言,事遂定。并择十一月初一日,为接位之期,一切仪式概从简略。老人并言:灵岩为十方净土道场,传贤不传法。当即以此为嚆矢云。
庚辰十月廿八日
弟子朱石僧记
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然则明心之要。无如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复次净心之要。亦无
净土法门时间:2024-12-03
圆瑛大师文集—杂感圆瑛大师著洪启嵩、黄启霖主编世界提倡素食会十周纪念宁波佛教分部成立七周感言印光大师生西一周年感言印光大师西归二周年纪念印光大师往生三周年纪念颂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1
戊二 列上首名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辩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贤善首菩萨等而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0
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此乃释疑。前说身、心、生、死,由于无明;又说无明本空,何以而有生死?故释之曰:一切众生,于圆觉本无生灭之中,妄见有生有灭,以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0
集团的恶止善行昔圣天对异道庶民立论曰:吾教以恶止善行为宗。而异道论敌无以难之。夫此岂御人以口哉?以人群事实所须,要不外此,诚凡下凡愚所共喻,圣中圣智所莫逾者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0
佛学的现实论──十九年十一月在四川大学外国文学院讲──一近代两大思潮之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二现实主义为近代思想主潮三佛学现实论与现实主义之异同四佛学之现实论五现实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9
评道德学社丛书喧喧然耳道德学社、同善社之名久矣。同善社唯以延年却病诱人,以传其守窍──祇是守鼻梁尖、磕几百个头,别无他得──静坐之术,驾言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之禅宗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9
自造──十四年十二月在苏州自造寺讲──上下数千年,纵横数万里,人民种族之庞杂,学术思想之纷歧,实不可一概而论!故今抽绎讲述数项于下,以窥一斑。一、有一类知识活泼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9
菩萨行与新生活运动──二十九年四月在星洲中正中学讲──中国平常人的观念,以为菩萨就是偶像的代名词,其实偶像很多不是菩苈,菩萨也不一定有偶像;立像不过表示恭敬的意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9
谈中印古代关系之偶感中印学会、国联同志会、国民外交协会,在中央图书馆欢迎新近返国之文化教育访印团顾一樵、吴俊升、吴文藻,沈宗濂氏,朱骝先氏主席。邀顾、吴、沈四氏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9
鉴古叹今论者说明之亡于流寇与满州,实由于朝野上下之腐败招之:官府坏于胥吏;地方坏于乡绅;兵不教练而肆抢;将无学术而欺诈;贪鄙奢淫者,相望于社会;所谓清流名士者,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克兰佩的中国佛教季刊──三十五年夏作──十七年中国佛学会筹设中,及全国佛教代表会议准备中,曾出中国佛教旬刊一种;而抗战期中余在四川缙云山,亦有中国佛教之讲着。今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从中国的一般教育说到僧教育中国的教育较之日本及欧、美诸国,固然不普及而且低下得很,有急须推广开去和提高起来的需要。但若照二三十年来的教育样子继续办下去的话,不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斋余法语一今天这个聚餐会,是就这饭食之食,而成聚会之会,要知饭食之法相,为众缘所生,唯识所现,自性本空,本不生灭的──自性即真实性,普遍平等,本无差别──,今日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反侵略要有坚强力量──三十年一月作──从民国二十年日本在中国东北开始侵略以来,引起侵略国各种侵略行动,到去年可算已达到了侵略的最高潮;一如今年,转为侵略热焰的逐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戊四 阿难问增益己一 佛问信不尔时、世尊告阿难言:如我称扬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所有功德,此是诸佛甚深行处,难可解了,汝为信不?此为消灾周中第四,世尊与阿难互相问答以增信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7
己三 灭妒碍罪得解脱益复次、曼殊室利!若诸有情悭贪、嫉妒,自赞毁他,当堕三恶趣中,无量千岁受诸剧苦!受剧苦已,从彼命终,来生人间,作牛、马、驼、驴,恒被鞭挞,饥渴逼恼,又常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7
己五 得戒清净第五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无量无边有情,于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设有毁犯,闻我名已还得清净,不堕恶趣!前二愿明慧与定,此明得戒清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7
己二 指陈效益庚一 获福益随所乐求,一切皆遂:求长寿,得长寿,求富饶,得富饶,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此获福文略,下免难文稍广。由前建立药师七佛道场,七日七夜,斋戒沐浴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7
楞伽经义记(卷第一)太虚大师讲述十四年夏在宁波天童寺讲释题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一释题一 释经题甲 出题名1 别题(一) 出今本今所讲之四卷本,为藏中现存三译之最古者,乃六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7
印光法师《灵岩遗旨》壹、悲化有情二、老实念佛(二)判别教法2.出世本怀(1)入佛知见大事因缘出兴于世原夫诸佛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所谓大事因缘者,无非欲令众生开示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6
印光法师《灵岩遗旨》壹、悲化有情(四)念佛实益1.现世利益重在往生亦有现益念佛所重在往生,念之至极,亦能明心见性。非念佛于现世了无所益也。昔明教嵩禅师,日课十万声观音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6
印光法师《灵岩遗旨》壹、悲化有情二、老实念佛(三)选择念佛3.一心专称(1)专修之法念佛余行力用迥别积德修善,只得人天之福,福尽还须堕落。念佛往生,便入菩萨之位,决定直成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6
《灵岩法要》伍、决修学疑难一、法门辨异㈠禅宗与净土法门虽多其要唯二法门虽多,其要唯二。曰禅与净,了脱最易。禅唯自力,净兼佛力。二法相校,净最契机。如人度海,须仗舟船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6
《灵岩法要》捌、述个人行谊一、自行盛德㈠淡泊名利光之名心淡极淡极光之为人,绝不愿留虚名以污人耳目。但期临终仗佛力以往生,则所愿足矣。至于行履,有何可上纸笔,著述亦无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6
22.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意义是什么?阿弥陀佛于往劫中,发四十八愿,度脱众生。有一愿云,若有众生闻我名号,求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阿弥陀佛誓愿度生。若众生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5
第二章 雁塔感悟话说大哥见丹桂给三年前曾打过他的人写对联,心中甚为不解,忍不住上前质问,不想丹桂随口一笑道:“这有什么好说的?小人以怨报德,君子以德报怨嘛!”大哥听了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5
坐火轮船过海印光大师打了一个比喻:此如坐火轮船过海,但肯上船,即可到於彼岸;乃属船力,非自己本事。信愿念佛亦然,完全是佛力,不是自己道力。印光大师当年住在普陀山,那个时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5
独為特别法门於一代时教中,独為特别法门,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弘法,所说的一切法门、一切经教,唯独净土法门堪称特别法门。别的法门,你不修戒定慧、没有达到断惑证真,肯定不能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5
501、临终助念的重要作用是什么?临终蒙善知识开导,令生信心。又为助念佛号,令彼随大众音声,或出声念,或心中默念。果能如法助念,无一切破坏正念等事,亦可往生。以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5
清光绪二十一年,乙未(1895年)春,大师去宁波阿育王寺拜佛舍利。当时已经有三艘火轮船轮渡可以每天往返,交通比较方便。大师坐船,当天就到了阿育王寺,办好挂单手续,就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4
协助化闻请藏经,南下安单法雨寺光绪十九年(1893年),普陀山法雨寺化闻和尚,到北京请大藏经。大藏经是朝廷组织刻印的,请大藏经也要向朝廷申请,经过皇帝批准颁赐才能得到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4
民国二年(1913年),北京法源寺住持道阶法师做佛诞纪念会,以释迦佛像为徽章,去参加纪念会的人都佩戴一枚。这是国内第一次以佛像做徽章。事后道阶法师来普陀山,送给印光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4
南五台距长安县城20公里,由五座山峰组成,俗称五台,即大台(又称观音台)、文殊台、 清凉台、灵应台、舍身台。每当天清气朗时,登上西安古城城垣便可看见南五台。这里山势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4
印光大师讲故事 之 往生篇《高僧传》三集《法照大师传》云:大师于大历二年栖止衡州云峰寺,屡于粥钵中现圣境,不知是何名山。有曾至五台者言:“必是五台。”后遂往谒。大历五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4
1927年秋,弘一法师到上海,寓江湾丰子恺家。印光大师阴历七月十七下普陀山,七月十九到上海,处理《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印光法师文钞嘉言录》等书的印送事务。七月二十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3
著名实业家张謇是通过他的门生江谦(江易园)与印光大师结缘的。1925年,通过门生江谦的介绍,张謇给印光大师来了一封信表示敬仰之意。大师回信劝张先生念佛,信中说:今接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3
老子说:天道无亲,唯亲善人。一般人对这句话很难理解,现在我们用养育孩子来做比喻。很多人去堕胎,有个原因,怕养不起孩子。养一个孩子都很累,更何况再来一个。我们潜意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3
大师为近代之高僧,众所钦仰。其一生之盛德,非短时间所能叙述。今先略述大师之生平,次略举盛德四端,仅能于大师种种盛德中,粗陈其少分而已。一、略述大师之生平大师为陕西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2
答净土四十八问[明]莲池大师 著答四十八问序净土之教,因地于法藏,肇端于韦提,开陈于灵鹫教主之金言,流衍于匡庐大士之莲社。专一心而向往,历三界以横超,诚哉末法之要津矣!然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0
问:迦叶身光,映蔽余光,使不现故,名曰饮光。何故云色?若吞余色,应云饮色。何况色不可吞。以色对光,逾明显故。莲池大师答:由色有光。无金色者,光从何来?色不可吞,光独可吞耶?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0
趺坐向西归净土,莲池浴体证无生枯肠欲断只呼天,痛惜禅人殒少年,数载名山参偈遍。归来念佛荷锄边;助兴梵刹同艰苦,密行功圆上品莲,燃臂药王真供养,孔悲颜殁尚凄然。活到于今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0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续问答有当问,而前问不及。自设为或问如左。问:《大本》、此经一体,既闻命矣。然《大本》三事,此经似无。一、因地六八大愿;二、愿后广修诸行;三、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0
[明]莲池大师 撰普劝为人必修净土天如《净土或问》云:今禅者见修净土,鄙之为愚夫愚妇。此非鄙愚夫愚妇也,乃鄙文殊、普贤、马鸣、龙树也。其言痛切如此,犹有未信者。因为考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9
损福行为:1. 【大慎】爸妈责备发怒, 子女生嗔恨是一过, 抵触顶撞是十过.2. 工作不竭忠尽力, 一事为一过3. 【大慎】不尊敬先贤和长辈, 一日为一过4. 【大慎】堕胎为二十过5.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9
我在少年时侯,见有前贤排斥佛教,遂以先入之言为主,也随着藐视佛法,这是无知啊。后来偶然在某戒坛经书流通处请得数卷佛经阅读,这才大吃一惊,不禁叹道:假如没有读到这些佛经,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9
经言:人之谤我也,出初一字时,后字未生;出后一字时,初字已灭。是乃风气鼓动,全无真实。若因此发嗔,则鹊噪鸦鸣,皆应发嗔矣!其说甚妙。而或谓: 设彼作为谤书,则一览之下,字字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9
救麂免难黄广文文登上记载:广西贵县西乡,有张某夫妇,一向爱好行善,尤其对物命,从不加以轻贱或伤害。有一天,猎人追杀一只麂,麂惊慌恐怖,躲入张某家中,张妇急忙用旧衣,掩盖保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8
程氏夫妇平素喜吃鳖肉。有一次偶然买回一只大鳖,吩咐厨婢宰割烹煮,当时夫妇有事暂时外出。厨婢心想:由我亲手宰杀的鳖命,已经不可计数。今日我决定要释放这只大鳖,甘愿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8
钱梅溪孽报谈记载:钱梅溪的邻居薛庆官司,从事宰羊卖肉为业,家境相当富裕。薛庆官到了四十多岁时,忽然害了一场大病,疾病痊愈后,脸型突然变成羊脸形状。后来到安徽贩卖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