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有了错误的知见,那么即使是住在一个深暗的洞穴或是高空之处,我们都会在混乱中,而当拥有“正见”时,心就能完全处于宁静,那么就不再有难题需要解决。也不复有烦恼升起了。
就是如此这般!你不执着,你放下,无论是任何的“感觉黏着”,我们都从中分离开来,因为我们知道,每一样感觉仅仅就是感觉。它并不会特别地前来困扰我们,我们可能会认为是它打扰了我们,但事实上,并不是那样子的。如果我们能进一步去深思有关这个感觉,它就只是那样子。如果我们放下,那么形色就只是形色,音声就只是音声,香也只是香,味也只是味,触也只是触,而心也只是心罢了。这就好像油和水一样,如果你将它们一起放在一个瓶子里,由于自然特性的不同,它们不会相混合。油和水是不同的,一样的道理,一位有智慧的人和一位愚痴无明的人是不相同的。佛陀与色、声、香、味、触、法同生活,但因他是已经觉悟的一位,所以他能不被它们所转。因为他了解,心就是心,想就是想,他没有将它们混淆在一起。
心只是心,想和感觉只是想和感觉:让事物就只是它们自己吧!让色只是色,让声只是声,让想只是想,我们何须费事的去执着它们呢?如果我们能以这种方式去思考和感觉,那么,这就是出离和不黏着了。我们的“想”和“感觉”将会在一边,而我们的“心”会在另一边,就好像油和水一般—它们在同一个瓶子里,然而它们却是分开的。
佛陀以及他已觉悟的弟子们,和寻常的、没有开悟的人们生活在一起。他们不单与这些人同住,也教导这些普普通通、未开悟、无知的人如何成圣开悟,成为智者。他们能够这样子做到,因为他们知道如何去修行,知道“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正如我说明过的。
因此,就依你禅坐的修行去做,不要费心去怀疑它。倘若我们离家去剃度,并非是逃了去迷失在无明当中,也不是由于怯懦和恐惧,而是为了训练自我,做自己的主人。如果我们能如此理解,那么我们便能遵循佛法,而佛法将会变得愈来愈清晰。一个了解法的人,能了解他自己,一个了解他自己的人,必能了解法。事实上,法无所不在,我们并不须要逃避到其他某个地方。透过智慧、透过智力、透过技能来代替逃避吧,但不要透过无明去逃避。若你希求宁静,那么让它成为智慧的宁静,那样就够了。
无论何时,我们见到法,那便有了正道正路。杂染只是杂染,心只是心。无论何时,我们能分开、分离出来,这些事情就会只是这些事情,一如它们的本然,那么,它们就仅是我们的对象客体而已了。当我们在正道上时,我们是完满的,当我们完满时,任何时刻便都是开阔而自由的。
佛陀曾说:“仔细听我说,比丘们,你们必须不执着任何的法!”这法是什么呢?一切事物都是法,无一事物不是法,爱和恨是法,快乐和痛苦是法,喜欢和不喜欢是法,所有这些事物,无论是重要或卑微,都是法!当我们修习佛法,当我们了解了佛法,我们就能放下,于是,我们便能与佛陀“不执着任何一法”的教法相符合了。
在我们心中生起的一切状况,所有我们心灵的状况,我们身体的状况,都是在变化的状态中,佛陀曾经告诫莫去执取这当中的任何一个。他教导弟子们,修行是为了能从一切的情况中分离开来,而不是为了去执着任何状况。
如果我们能遵循佛陀的教法,那便对了。虽说是对,但仍然棘手。这并非教法很棘手,而是指我们的杂染很棘手。杂染带来的误解阻凝了我们,并且造成我们的麻烦,遵循佛陀的教法并不真的有任何的麻烦事。事实上,我们可以说,执于佛陀之道不会带来痛苦,因为“道”就是单纯地放下任何一法!
佛教禅坐的终极教导是“放下”。不去牵挂任何事物!分离开来!如果你看到美善的,放下,如果你看到正确的,放下!“放下”这个字,并不是说我们不须要去修行,而是意味着我们必须遵循“放下”的法门修行。佛陀教导我们思维“一切法”,透过思维我们自己的身和心来开展正道。佛法不在其他任何地方,就在此处!不在遥远的某个地方,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心当下!
因此,一位禅修者必须很有活力地去修行,让这颗心更高贵更明亮,使它能自由而独立。做了好事不要将它记挂在心,放下!没有做坏事,放下!佛陀教导我们要活在当下,此时此地!不要让自己迷失在过去或未来。
阿姜查尊者答:很好,这是有益的心灵训练。你若有智慧就不会执着在禅定上面。这好比想要坐久一点,它当然是一种好的练习,不过真正的修行与姿势无关,它是直接观照内心。这才是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16
阿姜查尊者答∶不必要。坐上好几个小时是没有必要的。有些人认为坐得愈久一定愈有智慧,我曾看见鸡在鸡窝里坐上好几天呢!智慧来自于,无论你的身体做什么动作,你都是警醒而清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16
阿姜查尊者答∶不要担心这一点。试着把心安住在当下。无论什么念头生起,只须看着它,随它去,不要想祛除妄念,这时心自然会回复它原本的状态。不要分别好坏、冷热和快慢。无人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16
阿姜查:人们四处求取功德,为何却总是求不到?求取功德不如寻求断恶之道现在,人们四处求功德,似乎总是会于往返的路程间在巴蓬寺短暂逗留。有些人行色匆匆,我甚至连和他
布衣百姓时间:2024-07-11
静坐入定的训练1.入禅定的条件 修禅定的方法有很多种。按照我们佛教的禅定修法,不管修哪一种禅定,都要进入初禅、二禅、三禅和四禅这样渐进地修上去。要入定,就要具备一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1
问∶我很用功修行,但似乎尚无一点消息。答∶修行不能有所求,凡有求解脱或求开悟之心即成解脱之障碍,这一点非常重要。你可以日夜精进不懈,但若仍有企求心,则永远不能获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0
阿姜查法师:为何我们生于此这次的雨期安居我没什麽体力,身体不适,所以就来到山上呼吸一些新鲜空气。人们来拜访我,我却不能像以往那样地接待他们;我的声音几乎快没了,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0
训练女孩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毕业后,顺利拿到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院的录取通知书。可是,没想到一切都准备好了,却在美国大使馆签证时连续两次被拒。女孩很伤心,躲在宿舍里哭。一
佛教故事:金玉良言时间:2023-08-04
阿姜查禅师回答人们有关修行问题的摘要 主答以下是阿姜查在巴蓬寺回答人们有关修行问题的摘要。问∶我很用功修行,但似乎尚无一点消息。答∶修行不能有所求,凡有求解脱或
佛学常识时间:2023-07-04
阿姜查:不慎杀了蚊虫是否有过失问:不慎杀了蚊虫是否有过失? 答:戒律和道德是修行的基石,但不可盲目地执着条文。关于不杀生或者持其他的戒条,重要的是其动机,对自己的
佛学常识时间:2023-07-04
“定”能给禅修者带来许多的害处或益处,你不能说它只会带来其中的一种。对于一位没有智慧的人,它是有害的,但是,对一位有智慧的人,它能带来真正的利益,它可以引导
和尚家风时间:2022-06-16
★切记!你不是为了得到而禅坐,而是为了舍弃。我们不是以欲望来禅坐,而是为了放下。如果你想要任何东西,你永远有也找不到。★惟有当你能够使你的心超越乐与苦时,才会寻
阿姜查时间:2022-03-25
【阿姜查尊者开示】☞无须四处游历,只要专注修行有些穿着袈裟的人只是消磨时间在挣扎、想家与困惑,他们都不够坚强,未专心修行。身为佛教比丘或沙弥,我们不能光赖在这里
溯源法语时间:2021-11-11
问:上班族必须听命于老板、上司,但如果你觉得老板并不高明,心里骂他猪头,对他的意见却还点头称是,那不是很虚伪吗?圣严法师答:人生有许多事,是不服气也得服气呀!不
圣严法师时间:2021-05-05
何为重心。我辈修习净业,信贵于深,愿贵于切。以信深愿切故,一切邪说莫能摇惑,一切境缘莫能引转。若正修净业时,倘达摩大师,忽现在前,乃曰,吾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禅
大安法师时间:2021-05-01
动、国家的活动、民族的活动、世界的活动、人类的活动,叫作“共业”。“个业”可以把握你个体生命的活动范围,但是我们个体生命的活动,没有一时一刻不受到群体生命活动的
佛学入门时间:2013-12-16
所谓定,简而言之,就是使一种心行形成稳定的力量。即使面对各种动荡的境界时,仍保有正确状态而不随其转。定的训练,通常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凡夫的串习极为深重,一旦着手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24
有人问:“对一切执著要学会看破、放下,但我就是看不破、放不下怎么办?”答:看破,不是说看破就能看破了,它必须要先懂得道理,然后经过一定的修行,才能做到“收放自如
藏传法师时间:2014-06-11
当你把这个“自我”稍微放下一些,你就会发现痛苦也因此放下不少。有时候我们个人的烦恼,包括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的痛苦,事实上很多都是因比较而产生的。所谓“人比
汉传法师时间:2014-07-27
一1.良好的修行是要非常诚恳地问自己:「我是为什么而生的?」每天早上、中午、晚上都要好好问问自己这个问题。2.我们的生和死是同一件事,不能有此而无彼。然而,面对死亡
汉传法师时间:2014-09-23
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不要问别人,问自己。问别人,别人总是称赞你,不会批评你,那现在人更不肯批评人,一定要问自己。古时候师徒如父子,老师跟你讲真话,父母跟你讲真话
汉传法师时间:2014-10-27
问:平素按时念佛,并不间断,如果突然遇到灾难,例如被汽车撞死,不能念佛,能够往生吗?净土法门法师:一个能有效训练放下往生的“笨”办法今天想往生的人很多,真正能到
佛学入门时间:2014-10-31
视频第三分钟开始可以清晰听到小鸟念佛,还不止一种声调。特别提示:斑文鸟从发音结构来讲不是像鹦鹉、八哥、鹩哥那样可以学其它鸟类、动物叫声甚至学人话的鸟类,斑文鸟在
佛教故事时间:2014-12-14
沟通是一种修行,必须有很好的禅修才能做到良好的沟通,光有诚意是不够的,你必须学会如何正确的沟通。也许你早已失云倾听别人的能力,而这可能是因为你要倾听的对象,说起
南传法师时间:2015-01-26
我们虽然了解了死亡无常的道理,但如果想在心中有更深的体会,依旧很难。可能刚刚有点感觉,转眼就会消失,立刻又沉迷于眼前的日常琐事,忘了死亡的可怕,同时也失去了修行
藏传法师时间:2015-07-23
照惯例而言,八正道是以八个步骤来说明的,如:正见、正语和正定等等……。但是,真正的八正道是在我们内在的──双眼、双耳、双鼻孔、舌头和身体。这八道根门是我们整个的
汉传法师时间:2015-10-18
以前常听到老师讲要放下,我并没有真正地领悟个中意义。有一次,金纳利长老吩咐我缝制僧服,我就不停地工作,急着赶完它,这样我就可以专心修行,不必再挂碍着这件事。有一
汉传法师时间:2015-12-20
戒,是和谐世间的基础,使人们可以真正地活得像人一样,而不像动物。增长戒德是在于我们的修行之心。遵守戒律,长养慈悲以及去尊敬一切的生命。对你的行为和言语保持正念,
汉传法师时间:2015-12-20
照惯例而言,八正道是以八个步骤来说明的,如:正见、正语和正定等等……。但是,真正的八正道是在我们内在的──双眼、双耳、双鼻孔、舌头和身体。这八道根门是我们整个的
汉传法师时间:2015-12-20
为什么我们摄心摄不住?修行没有下手的功夫啊!如果现在开始你去看你的心,起心动念,起一个,干嘛?佛来佛斩魔来魔斩!起一个,毫不犹豫地把它砸死!那什么叫砸死它呢,就是不
汉传法师时间:2016-03-17
静下来以后,会感到头脑非常清醒,思考任何事情,灵敏度都非常高。用脑太多或压力很大的人,若能每天晚上保持几十分钟的静坐,完全可以过滤一天的疲劳,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
藏传法师时间:2016-03-19
核心提示:阿姜·查,泰国著名高僧,公认的阿罗汉成就者。生于公元一九一八年,一九九二年元月圆寂。童贞入道,年轻时研究过基础佛法、戒律,以及经典,后随当地禅定大师修
南传法师时间:2016-03-28
核心提示:阿姜·查,泰国著名高僧,公认的阿罗汉成就者。生于公元一九一八年,一九九二年元月圆寂。童贞入道,年轻时研究过基础佛法、戒律,以及经典,后随当地禅定大师修
南传法师时间:2016-04-20
记得我小时候,曾住在康定一个牧民家里。他们一家三口人,唯一的财产就是牛。他们一年四季在草原上找不到菜吃,那怎么办呢?只有杀牛。我记得杀牛时,那个房东自己在旁边泪
藏传法师时间:2016-05-16
为放下而工作修行佛陀教导我们要努力工作,但是我们的行为不能混杂贪念,应该是以放下与离欲为目标。我们做我们应该做的事,但是不可执着,这就是佛陀的教导。不过这似乎很
南传法师时间:2016-06-08
这五支禅从出生就有,并且一直跟着我们阿姜查尊者对他的僧人弟子开示说:这些僧袍是佛陀的标志。想一想,明天你们就要去村里托钵了,人们会很欢喜地供养与顶礼你们。即使是
南传法师时间:2016-07-18
我们必须了解人们有模仿他们老师的倾向。他们变成了复制品、印刷品、模型。这就像国王的驯马师的故事一样。旧的驯马师死了,国王于是雇用了一位新的驯马师,不幸地,这个人
南传法师时间:2016-08-13
心的训练可以从觉察开始,尽量清晰地了知自己身心的活动,言语、举动、感受,情绪、心念的生灭变化,久之,心会变得安静而敏锐,并且对苦、无常等生出切身的领悟。另一项训
藏传法师时间:2016-09-07
认识你自己的身和心,也就会了解他人。一个人的脸部表情──言语、手势、行为都源于他的心理状态。佛陀,一位觉者,因为他经历过,且以智慧看透心理状态和它们的基本因素,
南传法师时间:2016-09-14
佛法是圆的,是可以权宜变通的,并不是有棱有角的,总是要宽怀大度,自身立场没有过失,别人要怎样,那是别人的作为了,与己无关。修行就是在训练我们做人和做事的态度。你
汉传法师时间:2016-09-21
佛法是圆的,是可以权宜变通的,并不是有棱有角的,总是要宽怀大度,自身立场没有过失,别人要怎样,那是别人的作为了,与己无关。修行就是在训练我们做人和做事的态度。你
汉传法师时间:2016-09-23
不要挑剔别人的过失不要挑剔别人的过失,如果他们做错了,也没有必要自寻苦恼。如果你给他们指出什么是对的,而他们并没有依你说的去做,那就随他去。当佛陀跟各个老师学习
南传法师时间:2016-09-29
姜查的禅修世界参阅书目:<1>我们真正的归宿圆光出版社出版<2>以法为赠礼圆光出版社出版<3>森林里的一棵树(Ⅰ)圆光出版社出版<4>森林里的一棵树(Ⅱ)圆光出版社出版<5>我为
南传法师时间:2016-10-05
相信我,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寻找各种教人的方法。现在,我只会尝试做我能做的事。超越我能力范围的事,我会暂时放在一边,有些事情我只能放手不管。有些人很好教,有些人则
南传法师时间:2016-10-17
我们不论到什么地方,只要抱著愿意吃苦的心态,愿意忍一切辱,吃一切亏,不畏艰苦,则照样会进步。在俗家,我们是享受惯了,受骄纵惯了,什么事情都受不得委屈,总是固执自
汉传法师时间:2016-12-05
修行就是在训练我们做人和做事的态度我们不论到什么地方,只要抱著愿意吃苦的心态,愿意忍一切辱,吃一切亏,不畏艰苦,则照样会进步。在俗家,我们是享受惯了,受骄纵惯了
汉传法师时间:2016-12-07
增强定力,去除烦恼,启迪智慧,转识成智。没有受过训练的心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容易被激怒,情绪起伏,虚荣、骄慢、瞋恨等等都很难控制。思想固执、僵化,束缚人们的思惟
汉传法师时间:2017-01-11
找出积极正面的思想,努力培养与训练自己;找出负面的消极思想,努力的消除掉。要达到真正的快乐,需要先改变我们的观念与想法,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这需要由多方面、不同的
藏传法师时间:2017-01-30
修行是修每个当下的心,从不善的心转成善的心,从非如理作意转为如理作意,这样日积月累的训练,让我们的心变得听话、调柔。当下把握住自己的心,就在当下扼住了命运的咽喉
菩提书院时间:2017-02-14
答:你咋关呀?你有能力把它关住吗?聋子也没关闭,耳朵聋了,但是你的根,耳根,性还存在,你还听得嗡嗡响。而且六根清净、耳根清净跟这个没有关系,本来是六根清净,一门
汉传法师时间:2017-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