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慧远大师:佛法强调的是清净心,为什么要拜佛?
慧远大师说,借事显理。虽然佛法究竟的目标是清净心,无有少法可得。但是凡夫的心刚开始是在有相的境界活动的。虽然我们正式所归依的三宝是理体自性三宝--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归依我们内心的觉正净,但是这是一个不思议境。从一个现实的角度,我们刚开始学习佛法,你怎么能够学习佛法呢?
哦,你看到佛像的庄严,你看到佛陀讲话头头是道,你看到出家人威仪具足,“天下名山僧占多,世间好话佛说尽”,所以你相信佛法。我们刚开始学习佛法都是从有相的住持三宝当中去归依的,然后慢慢地从有相的三宝再悟入到我们自性的三宝。你一开始就不要这些权,哪一个人这一念心直接跟自性三宝相应?所以有人说,我不归依住持三宝,我直接归依我内心的觉正净。讲这句话是外行。你不了解什么是权实不二。你把权废掉了,其实你实也得不到。因为从现实的角度,我们这一念心它一定是从有相入无相。慧远大师的大智慧,就把这个人给调伏了。
所以在这个地方我们一再强调权实的关系,你一定要弄清楚了,这个理念有了,你到后面学习教观,你就知道怎么去掌握这个纲要。所以澫益大师讲,为实施权,开权显实,乃教观之宗要也。你要掌握权实不二,你才有办法去操作整个八教的教观。我们在实的角度、在目标的确认,一定是要发无上菩提心,这个目标不管你做得到、做不到,但是你在下手的时候一定要实际,就像我们受戒一样。
我们在受戒的时候,你看道宣律祖的慈悲,法体形象,一开始就面对十法界有情无情,誓断一切恶,无恶不断;誓修一切善,无善不修;誓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而不度化。这是一个什么境界?这是一个佛境界。你能够对十法界的有情无情,所缘境是圆满的,你能缘的心是誓断一切恶,无恶不断,所有的恶法--见思烦恼、无明烦恼都要断除,所有的善法--人天的善法、二乘的善法、大乘的波罗蜜、三昧、陀螺尼,无量无边的法门都要学习,无善不修;然后一切的众生,有缘、无缘的冤家全部要度化,那是一个佛的境界。
但是你因地的时候一定要这样发愿。就是说,你先不管你做得到、做不到,否则你就得不到戒体。你说哎呀,有一个恶法我不能断的,我现在没办法断,你就搞错了。站在发愿的角度你先不要管你的实践,不是要你现在做到。你要有这样的希望。你一开始就放不下心,这件事做不到,你根本就得不到圆教中的戒体。你以后就算得到戒体,感果卑劣。
就是说,你站在实的角度,你不管你现在做得到、做不到,你总是会改变的,思想会改变的。你一定要发无上菩提心,体性周遍曰普。然后你在持戒,持五戒,没关系,即使你誓断一切恶,你所断的恶也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你刚开始的次第也是断这五个法而已。你在实践上随缘成德曰贤,这个随行其实就是五戒而已,你做得到。
但是你这个五戒,有你前面这个无上菩提的摄持,这个权就变成了一个成佛的资粮,就不是一个人天的善法。所以我们在修行要掌握权实不二的原则,然后再怎么操作你就知道了。体性周遍,因地的发愿一定要圆满;随缘成德,下手的时候,找你适合的方法去下手,找你现在最粗重的烦恼去对治。这就是掌握权实不二的道理。从这样的概念,到五时八教的时候,你就知道这个法门操作的原则是哪一个原则。哪一个法门我现在需要,哪一个我暂时不需要,你就能够做取舍。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四十四面。我们讲因果同时,借缘显现。从因果的转变的角度,佛教是说,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我们要知道业,你要知道它是怎么来的?怎么会有业?为什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19
净心与净土净界法师宣讲二O一O年八月二十五日于新加坡大悲佛教中心第一讲《净心与净土》。诸位法师慈悲!诸位菩萨阿弥陀佛!好,请放掌。我们这次跟大家共同讨论的主题是“净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18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十)净界法师讲述好!请大家打开讲议第11面第十九章 假真并观前面一章念等本空,说明大乘佛法的修学,身口意应安住在非空非有的中道实相。本章对中道实相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18
第六卷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一页,【路远难到、根缺不生疑】。净土法门的修学重点在于感应道交,这个地方有二个疑惑,就是我们的心很想跟阿弥陀佛无量光、无量寿的功德感应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18
第二讲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四面。丁二、别示。佛法的生命观叫诸法因缘生。因缘观,佛陀曾经讲出一个譬喻说,生命就像无止境的水流,从过去流到现在,它也会从现在流到未来。我们现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18
我们菩提心生起来以后,要注意瞋恚的问题,你说我发了菩提心,但是我很喜欢吃巧克力蛋糕——乱不了!你对饮食的贪爱,不障碍菩提心;但是你经常发脾气,你要小心了,要小心
净律社时间:2022-10-26
忏悔法门《占察善恶业报经》云:若遭众厄种种衰恼不吉之事,扰乱忧怖,不称意时,应当甘受,无令疑悔,退修善业。即当思念,但由我宿世造如是恶业故,今获此报,我今应当
净律社时间:2022-05-19
我们投胎做人,作为这个生命来说,它还不是很高级的,它还是有很多缺陷的。我们有这个生命,结果的话,这是我们迷失了之后,随着业力流转的一种生命状态。那怎么样子不属于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17
琉璃坊:凡是修学弥陀净土法门的学人都依据“净土三资粮”,即信、愿、行来修学。而净土宗九祖藕益(智旭)大师说:“往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低全由持名之深浅”。
汉传法师时间:2014-10-22
还在吃肉的众生,是不是很容易刺激过去的杀业现前?
汉传法师时间:2014-10-24
刚开始修学佛法,我们当然攀缘外境了,我们攀缘佛菩萨的圣像,我们皈依三宝,我们攀缘苦恼众生,所以我们生起慈悲心来布施放生。刚开始这样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初学者一定
汉传法师时间:2014-10-24
我想我们的生命是短暂的,佛法修学的法门是广大的,所以当我们开始修行的时候,你要先掌握它的核心的一些法门,它的重点在哪里?基本上净土法门跟圣道门,有些法门是相通的
汉传法师时间:2014-10-25
净土宗的人,我想我提出三点跟大家互勉,第一个,你最好发心受戒,很多净土宗的人,过度的骄慢,说我心中有佛,我怕啥,不要这样子,业力不会放过你的,你不要去触动罪业。
汉传法师时间:2014-10-25
唯识学的观法,它有三个次第,我们简单讲一下:第一个、唯识所现,就是我们过去所造的善恶业力,它会如实的——什么叫如实?它也不会增加,可也不会减少,它不增不减的把你
汉传法师时间:2014-10-26
我们凡夫的心有两种攀缘,第一个,攀缘外境。第二个,向内攀缘内心的自我。我们看看这个攀缘内心的自我是怎么回事?“我者,真实、主宰、自在义。谓一切法显现,都是因缘和
汉传法师时间:2014-10-26
这个净土法门的特色,印光大师说是「他力门、果地教」,也就是说身为一个净土宗的修学者,我们不管是今生的离苦得乐、或者是来生的功德庄严,主要还是仰仗佛力的加被所成就
汉传法师时间:2014-10-26
净土宗其实在逐渐衰微当中,这是很遗憾的事!念佛人很多,成就的人非常的少。为什么?有人提倡念佛人不看大藏经典,不看祖师的开示。不看经典自己就胡思乱想。往生净土的根
汉传法师时间:2014-10-31
修行有“常法”跟“特殊的个案”。我们的确看到很多特殊个案不研究教理,比方说六祖大师是卖柴禾的,去一个大富长者家,有大福报的人诵《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几
汉传法师时间:2014-11-03
在整个成佛之道当中,最关键的一个重点,就是了生脱死这一块。那么了生脱死这一块,从圣道门的角度,他是在秽土、在娑婆世界来完成他的了生脱死;那么净土宗的修学者,他是
汉传法师时间:2014-11-06
人如果业障重,妄念(杂念)就多,平时心浮气躁,不得宁静,打坐、念佛、诵经、持咒时杂念纷飞,有时甚至如脱缰野马无法控制。因此,妄念就是业障,也就是说妄念是业障的一
汉传法师时间:2014-11-06
我们应该放弃主宰,追求自在!
汉传法师时间:2014-11-08
不安住在理性的根本空就去修对治空有什么缺点?净界法师
汉传法师时间:2014-11-08
这样讲好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创造很多很多的业力,当然我们也曾经受了很多的果报,所以因果的相续,是每一个人都有的。现在这个业力的问题,已经没办法去解决了,因
汉传法师时间:2014-11-10
好,我们看第一个问答:问:若实无我,谁能造业?谁受果耶?答:然诸有情,心心所法,因缘力故,相续无断,造业受果,于理无违。那么我们前面讲到我空法空的真如,是生命的
佛学入门时间:2014-11-10
我们看第二段:问:实我若无,云何得有忆识诵习恩怨等事?答:然诸有情,各有本识,一类相续,任持种子,与一切法,更互为因,熏习力故,得有如是忆识等事。那么这个地方提
汉传法师时间:2014-11-10
你想知道你来生是什么样吗?我们今天在面对果报的时候,你要注意而生其心,这个是你该注意的,因为它影响你的未来。是怎么个影响呢?我们看业果差别:富贵从布施中来,贫穷
汉传法师时间:2014-11-10
好,我们总结:结示:由此故知,定无实我,但有诸识,无始时来,前灭后生,因果相续,由妄熏习,似我相现,愚者于中,妄执为我。所以我们可以知道,生命其实它是一个相续的
汉传法师时间:2014-11-12
好,我们看丁三的唯识正义,我们把它念一遍,我们做一个总结。那么既然是无我,那么应该怎么去解读人生呢?万法唯识,现前一念识心,唯识性——人空、法空——即空。唯识相
汉传法师时间:2014-11-12
很多学佛人纠结于自己业障深重,其实顺逆皆方便,就看我们的心理素质够不够了。忏悔是什么意思,就是这个业已经造下去了,但是还没得果报,还在贮存当中,这个业力到底是以
汉传法师时间:2014-11-16
正确听闻佛法的三要素:专心、信心、恭敬心。龙树菩萨说,一个人成功跟失败,重点是机会来临的时候,你要把握,你要掌握最佳的时机。而听闻佛法,上课的时候是最佳的时机,
汉传法师时间:2014-11-23
好,我们来看一看,它前面讲到观念,后面讲实际的操作,那么我们引用这个《占察业报经》里面有一段的这个无分别智的观法,唯识的观法,我们先看第一段:一、总说。学唯心识
汉传法师时间:2014-11-23
我们看丙二的正修止观。那么这有两段,我们先看窥基大师的《幽赞》,先把它念一遍:《幽赞》云:谓以闻思修所成妙慧为体。于中观察,从缘所生,一切色心心所等,似空华相
汉传法师时间:2014-11-23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四十二面,我们看到正修止观。我们在修无分别智的时候,我们要知道无分别智到底所要破的是什么?当我们来到人世间以后,我们要面对我们过去的业力所显现的
汉传法师时间:2014-11-23
我们看第三个:圆成实性。三、圆成实性:圆——圆满、成——成就、实——真实。即二空所显圆满成就诸法实性,显此遍常体非虚谬,亦名真如、法性等。那么圆成实性,它也是依
汉传法师时间:2014-11-23
第二个是我们要注意的遍计所执性,我们把它念一遍:二、遍计所执性:遍——周遍、计——计度。凡夫六、七识,不了诸法之依他起性如幻如化,于中妄执为实我、实法,无时无处
汉传法师时间:2014-11-23
好,举个例子,这个例子是在《安士全书》里面,印光大师也经常提了,讲到这个《阴骘文》文昌帝君一些轮回的故事,故事很长,我们简单的把它分成三块。那么印光大师他把这个
汉传法师时间:2014-11-23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小国家,这个小国家有一个猎人,他在森林当中打猎,捉到了一只六牙白象,他就把这只白象献给国王,国王很欢喜,就赏他很多的黄金。这只白象有什么特色呢
汉传法师时间:2014-11-24
什么叫精进呢?《广论》当中提出了两个定义。就是当我们在断恶、修善、度众生的这个三大修学过程当中,你要保持两个状态:第一个,其心勇悍,你的心是勇猛强悍,没有怯弱、
汉传法师时间:2014-11-27
有人问慧远大师:佛法强调的是清净心,为什么要拜佛?慧远大师说,借事显理。虽然佛法究竟的目标是清净心,无有少法可得。但是凡夫的心刚开始是在有相的境界活动的。虽然我
汉传法师时间:2014-11-28
【原文】当须发决定心,临终定欲往生西方。且莫说碌碌庸人之身,不愿更受;即为人天王身,及出家为僧,一闻千悟,得大总持,大宏法化,普利众生之高僧身,亦视之若毒荼罪薮
汉传法师时间:2014-12-09
佛陀在经典当中告诉我们,生命就像是无止境的水流,这个水流从过去流到现在,也会从现在流到未来,不可能会停止的。它是相续而变化,变化而相续,主导这个水流的力量有两个
汉传法师时间:2014-12-10
我们到了极乐世界我们是为了成就圣道,一般来说,你初地以后就可以回入娑婆了,那么当然初地还有微细的妄想,在唯识学上说: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就是初地菩萨
汉传法师时间:2014-12-11
关于出离心,我们要知道到底离开什么,很多人修出离心,工作也不做,啥事也不干了,出离心是出离我们心中的颠倒妄想,不是出离外境。外境哪有错呢?它如实地把我们过去的业
汉传法师时间:2014-12-12
「是知念佛一法,乃上圣下凡共修之道,若愚若智通行之法。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我们知道念佛的这一个法门是上圣:从《华严经》的文殊、普贤;或者下凡,最低
汉传法师时间:2014-12-12
预记末法【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诸佛教诲【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
汉传法师时间:2014-12-12
我们应该对轮回有所了解,不能一厢情愿地活在自己的妄想,以佛陀的智慧观察,生死轮回没有快乐,本质是苦,苦苦指身心被逼迫,你生活困苦可以理解。坏苦一般人不容易理解,
汉传法师时间:2014-12-12
所以在净土宗这一块呢,它偏重在空观的智慧,它对于利他这一块相对于藏传佛教,这种生生世世在三界里面转世的,你看藏传佛教他们那些菩萨不得了,你看看他们的佛学院内容,
汉传法师时间:2014-12-14
那么智慧的观照应该怎么观照呢?就是我们遇境逢缘应该怎么去用这个智慧来观察人生呢?我们这次的唯识学课程,讲出了三种观照:第一个是空性的观照;第二个是菩提的观照;第
汉传法师时间:2014-12-19
一般凡夫众生的内心是昏昧闇钝,他也不知道有什么变化,但是这些诸天魔王跟鬼神,他有五种的报通,只是差一个漏尽通,最重要的是他内心贪恋三界的尘劳。你现在要离开三界,
汉传法师时间:2014-12-20
禅观是把心带回家;那么净土的人,是从家里面再重新出发,往净土方向走去。一个是把心带回家,一个是重新出发。我们看净土的功德利益,有两种:一个是现世的安乐,一个是来
汉传法师时间:2014-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