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要帮得上团体,帮得上他人,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除非我们时时能够诚敬谦和、真诚恭敬、谦退,然后和睦;以团体的和谐,处处以大局为重,这样的心态。不然我们情绪伏不住,必然造成流弊,后遗症会出现。比方我们在家庭当中,哪一个太太不希望帮助自己的丈夫?都希望「助夫成德」,有帮夫运这样的态度。但事实上假如当太太的,抱怨的心不能够去除,遇到事情可能忍不住,开始complain(抱怨)。大家细细想想,我们在抱怨的时候是在帮丈夫吗?不是。不只帮不了,比方跟婆婆闹别扭,先生面对他整个家族的人事情况,包含他整个工作的人事情况,他的压力已经不轻;太太本来要来帮忙,助夫,可是这么一抱怨,先生还得要处理太太的情绪,又要再处理婆婆的情绪。甚至於太太一抱怨,还不是婆婆进来,连小姑都进来,亲戚被点名的六、七个,丈夫要去协调所有这些人事关系,他每一天还承受著许多人事,还有工作、经济的压力。所以事实上,在我们人生旅途当中,我们假如不能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很难去理解对方。哪怕是最亲的夫妇,都不见得能体恤对方,进而去协助对方。能体恤对方,我们的言语会让对方感觉受到体恤,受到认同,受到支持,无形当中丈夫的压力就减一大半。可是假如最亲的人反而不能理解他,然后还制造更多人事上的问题需要他去解决,他相对的压力就会非常大。
所以圣哲人有讲到,虽然我们读圣贤书,都是读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我们有目标成就自己。进而,「亲民」是什么?是利益家人,延伸开来,利益家族、邻里乡党,利益社会,利益国家,更有机缘利益天下。像我们师长老人家,这么多国家的元首,向他请教治国之道,他可以利益天下。我们有利益他人的心,但不能这个心态变成我们觉得我们可以帮得上别人的忙,这个还要很冷静看。因为假如我们的性格不能调伏,不能以和为贵,以大局为重,人事关系当中我们的性格马上就容易起作用,一发脾气,在众人面前讲一句气话,后面要再来调整整个人和的关系。一句话出去一秒钟,调整这个人事的协调,可能就是百倍、千倍,甚至万倍的时间。所以古圣先贤让我们慎言,提醒我们「一言兴邦,一言丧邦」。
所以,我们在这个时代,传统文化对我们来讲,大部分是成年以后才学,跟师长老人家不一样,他们从小扎根。所以我们学了以后,确实有那分承担,而我们德行的根基都还不是很牢固。所以不能错估了自己的德才、德能,觉得可以帮了;其实更重要的功夫用在哪?用在不断的关照自己的心,不断革除自己的习气,不断调伏自己的性格,这个才是根本。不然可能我们想帮的事愈多,延伸出来的人事问题会愈多。因为我们用性格做事,我们用习性在做事情。确实出了很多力,可是假如我们没有内观,没有谦卑的态度,人家一给我们提意见,我们马上火气来了。比方说先生一提意见,「你不知道我付出很多吗?」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给你提醒一下。「我付出那么多,你连肯定都没有,还给我批评。」麻烦了,讲不通,这个叫「谁怕谁,乌龟怕铁锤」,没办法了。
所以假如我们的心态没有「要道」,没有「要情」,才有可能帮得上忙。「要道」,就是要别人行道。在家庭当中,团体当中一看,某某人怎么没有做好,他都已经学多少年了,怎么还这样。这个话假如又出去讲给别人听,是非就来了。所以不能要道,「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别人对不对不是最重要,首先自己要做对。「正己而不求於人则无怨」,我们现在没有正己,要看别人不对自己有怨,还抱怨出去,别人的怨又来,所以不能要道。不只不能要道,要宽恕别人的不足,「先人不善,不识道德」,他爷爷又没教,他父母又没教,怎么可以要求他?再来「要情」,要情就是我们只要付出有留在心中,就会想对方要回报我,付出愈多这个要情会愈强。突然有一天对方没有感谢你的付出,还提出批评,马上这个火山就要爆发,所有的旧帐全部都要翻出来,一样一样算。
其实坦白讲在这个时代经营家庭不容易,经营一个事业、经营一个因缘也不容易!为什么?第一个,自己自身的德能都不够,有压力,得要下很多功夫提升。再来,自己福报不够,众生的福报也比较薄,很多因缘不容易。福报为什么薄?福报跟心相感应,人愈厚道,心量愈大,这个时代、这个家庭就有福报!人心量小的时候,整个社会团体的福报就相对小。福报小,要做事难度就高。所以弘扬传统文化,像我们在大马,有这么多护法、社会大众支持,这太难得、太不容易,要很珍惜这种因缘。很多因缘很不容易,但是要起变化,这个因缘要继续维持,都是要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才办得到。所以不容易保持,很容易这个缘就不能成就了。《了凡四训》讲,「善事常易败,善人常得谤」。这些道理是让我们冷静的去了解现在的情况,而不是去怀疑或者指责任何人。为什么?因为传统文化已经断了好几代,所以大家的基础扎得没有那么牢,不能苛刻,不能要求。
其实不要说别人,我们就说自己就好。我们遇到任何事情,第一个念头是会为对方想,还是为自己。比方今天走在路上,突然有一个人撞到你一下,你第一个念头是什么?干嘛撞我。第二个念头,很痛!第一个念头,那是最准的,就是我们最习惯起的念头。假如突然有一个人撞过来,是他撞你,你马上扶著他,「对不起,你有没有受伤,痛不痛」,那你修养很好。他突如其来给你,你不只没有不舒服,马上是先跟他说对不起,有没有受伤,那是修养。你这么反应,保证对方说:「对不起,对不起,是我撞你的。」你那种没有先想自己都是想对方,你就感动他。其实都可以在我们每一天,每一个情境当中看出自己的第一念。比方在团体生活当中,可能我们做了一件事,别人误会了,「某某人,做哪一件事这样很不好。」结果说我很不好,人家来提醒我,某某人说你做这个事这样很不好。我又不是那个意思,他怎么可以误会我?您看,第一个念头就是要证明自己是对,就是受不得任何委屈,谁都不能误会我,这一口气咽不下去,下一秒钟要去找那个人理论了。假如有修养,第一个念头:虽然我没有那个意思,但是我这个行为造成别人的误会,可能是我做得不谨慎,可能是我做这件事的分寸确实没有拿捏好;我虽然是善意的,但是已经造成别人的误解,是我做事不够慎重,而且这个分寸确实没有拿捏好,我可以修正,免得因为自己的行为造成别人的误会。这第一个对自己来讲,受益非常大,因为我们会愈来愈谨慎每一个言语跟行为。其实人每一天讲的话几百句,没有藉由别人这一些提醒,增加我们的这种警觉性,有时候言语失误了,自己不知道。第一个自己得受用。第二个受用是什么?当别人误会,最后厘清,人家想他误会你,你不只没有不高兴,还反省调整自己。甚至去道歉说:「不好意思,让大家误解了,恼害了大家,是我不对,我做调整。」对方了解以后说:「他出发点都是这么好的,我误会他,他不只没生气,还来道歉。」德就能服人。
所以师长说,修道,从念念为对方著想。我们现在冷静,在每一个境界当中练这一句话。比方我们现在跟亲人、跟朋友、跟同事在谈话,突然要抱怨的事上来了,想到念念为对方著想。我先想,我讲这句话会不会增加他的压力?我能不能自己去处理,能不能自己去化解?再想想,他现在的处境如何?我能分担哪一些工作?念念为对方著想。其实说实实在在的话,人真的能扩宽心量把怨化掉,自己的受用很大。假如怨化不掉,又要批评,又要抱怨一场,其实又把自己的气又调动了好长一段时间。甚至於抱怨完,当天晚上又不好睡觉,为什么?不愉快又复习了一次。所以知人善任,在用人,这个都是有很多学问在其中。包含要用这个人,能够把他可贵的地方讲给大众听,让大众了解到,他的过去经历过那么多事,忍了很多的侮辱、委屈,这个人很能为大局著想,让大家对他生起一种信心,而不是一种嫉妒。这个都是一种铺垫。包含事先做一些安排,让他好去发挥他的所长,人情练达皆文章。
我们学佛法的人,听见《法华经》有这种妙处,畜生听经闻法,都可以去做人;饿鬼在地狱里,听经闻法,可以生到天上去。因为有这种利益,所以有的人就会依照经上的方法,念诵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2
香是什么?是中国人心中的一个情结。在禅堂之上,袅袅的一缕香包含多少肃穆庄严,多少祝福祈祷;在书斋之中,香伴着书卷,有多少典雅,多少心意的流连;在小姐的闺房里,香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2-21
哈喽大家好,我是梁辰好久不写文章了 ,今天来跟大家聊点有意思的事情,有一个香友问了一个问题很有趣,如今的星洲系怎么只见达拉干、文莱,如今的惠安系怎么现如今就只见
沉香资讯时间:2025-02-17
【土净能令心自空,无边妙色现其中。千灯互照身光映,十镜交辉佛土融。珠网重重悬宝树,天童历历在华宫。龟龄鹤算浑闲事,直得虚空寿量同。】——省庵大师《劝修净土诗》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7
鬼灭之刃:这不就是自在极意功么!炭治郎进入无我境界随着鬼灭之刃动画的开播,这部作品的漫画原作也成功被带动了人气,因此小编决定开始做漫画跟踪分析,从刚刚更新的鬼灭
金玉良言时间:2025-02-15
上师教言集:能生起因果法门的定解,那你再也不要造恶业,再也不会去做不好的事情,容易管好你的念头。没有生起因果定解的话,很难说的。如果一个国家或者世界上的所有人都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13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说得很明明白白:“若多贪欲”这个欲也就是淫欲,你若是淫欲心太重,就要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你这种情感太重了,麻烦一来,不知道怎么好?甚至于要发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2-10
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事情,不动则已,一动就会带来很多烦恼。很多时候,越不动,越有福。1不动欲我们常说,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得无厌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的劣根性。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2-10
鬼与农夫 (一个平凡的小故事,给人的震撼却无法形容) 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当时只是抱着姑且看看的心态,但在看完后带给人的震撼,却绝不是笔墨可以表达、言语可以形容的,
为人处世时间:2025-02-07
在修行当中,应该身体力行能够有成就的人,他是身行这个理想,而不是口说这些大言、大语。讲出来给我们听啊,是在指导我们,希望我们能够照着这样来实践。现在正行完成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6
与人相处当中,要怎么去圆融?如果家人不能同意,那你就不要来, 这是很重要的! 因为这一方面不能圆融的话,连生活中都会有问题,菩提道怎么走上去呢?刚才讲的「观照、照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6
一个修行者,并不是就一定要舍俗假如你不能荷担如来家业的话,那我们就 在日常生活中,把你的法门兑现出来,照样的,也可以获得解脱门、可以了生死、可以出三界。现在我们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6
香河老人的生命境界修行的功夫不在奇异,而在平凡、在身口意,是在日常生活中!香河老人所展现的生命境界,不但有物理现象的「证具」可以证明祂是符合宇宙真理的运作模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4
这么修来修去哪一个行门也没有专一,也没有得到哪个行门的三昧;没有得到哪行门的三昧,那就是不成就种因结果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我们学佛法的人时时刻刻要省察自己,也就是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3
心里若公平,就要认账,还债就没事了。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要学好,冤孽找;要成佛,先受魔。”若不想好,则冤孽不会来找,愈想好,冤孽愈来找。因为从无量劫以来,生生世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2
我给企业家讲课,我问,你能让兔子拼命吃草吃成羊吗?你能让羊拼命吃草吃成牛吗?你的企业你不去改命,你天天想拼,兔子想拼成羊这行吗?你拼得比其他兔子肥这个是可能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佛说阿弥陀经》提到:“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佛。”这一位阿弥陀佛,是十方三世一切佛之中的最第一,所以才说:“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1
从前,有一个农民赚了很多钱,他很自豪地说,我靠着一己之力,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致富了,发财了。我们仔细想想,他真的是靠一己之力吗?如果没有阳光的照射,他能发财吗?如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大安法师 这两者并无冲突,印祖在这里这个开示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往生只要信愿真切感通佛力,一定能够往生。你如果总是怀疑,哎呀怕我功夫不够啊,我功夫没有成片啊,我没有得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7
鸣人的六道模式还隐藏着一个秘密,这一点连九喇嘛都不知道文:动漫大哥辰(原创独家发表,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谢谢!)哈喽大家好,我是大哥辰,《火影忍者》陪伴我们这么
金玉良言时间:2025-01-16
「深信因果」。我早年刚刚念《观无量寿佛经》时,念到这一句就起了疑惑:三福第三条是菩萨修的,菩萨还不相信因果吗?后来念《华严经》念到「十地品」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5
末学今年29岁,从小时候有记忆开始就会了邪淫,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会的,断断续续的记忆片段大约自己只有4岁左右,早晨起来躺在被窝里,问母亲在干什么,母亲说在烧火做饭,
邪淫果报时间:2025-01-14
修道的时候要有助道因缘,什么是助道因缘呢?你修道的时候要穿衣,也要吃饭,也得有个住处。这就是助道因缘,资助你修道的缘。没有所依的资粮,这样去修行是成功不了的。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0
现在的教育只教人做事,没有教人做人,现在的人会做事不会做人。不会做人,事做得再好,纵然享受,心不安,提心吊胆,怕出祸乱,不安、不稳,死了之后叁途受果报。人不知道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邪YIN害人害己:一个高级小姐的自白将自己的经历用文字写下来,其一检讨自己的行为,一定要刻骨铭心;其二告诫自己也劝诫和我一样的姐妹们,一定要杜绝高危。希望自己在以后
戒邪淫故事时间:2024-12-29
有一个年轻人去买碗,来到店里他顺手拿起一只碗,然后依次与其它碗轻轻碰击,碗与碗之间相碰时立即发出沉闷、浑浊的声响,他失望地摇摇头。然后去试下一只碗。他几乎挑遍了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28
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我们人在这世界上的时间,转瞬之间,就消逝了。可是人人放不下,执东着西,觉得世界的一切是真谛,所以争名夺利,勾心斗角,在名利上徘徊,为名利尽
宣化上人时间:2024-12-24
摆正自己的位置佛法讲的是平等心、慈悲心。现在有个别的居士觉得为寺庙、道场捐了钱财,帮师父做了不少事情,就生起了我慢心,觉得自己了不起。对同修指手画脚、说三道四。
佛答时间:2024-12-16
江苏的贾先生,在上海租界一洋行工作,深得老板信任。端午节前,老板派他去城南一带收欠款,他带上皮袋子就出发了。事情进展的还算顺利,到中午,共收得银洋一千八百多块。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2
转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亲身经历和聆听过很多有关于人的因果报应、地狱这方面的事,在本地的庙宇里或古迹里都详细的有这方面的记载、雕塑画像、壁画等等。使得人看后触目惊心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09
燃一炉沉香,都市那种非常人文、非常艺术、非常繁华,家乡那种非常纯粹、非常朴实、非常静默、我们在来了又去中经历着生命不断在变迁和移动。 每一天的阳光都相似,每一束
香道资讯时间:2024-12-02
云南有一位秤锤祖师,明朝人,姓蔡,住昆明小东门外。父母去世,遗下财产田园,生活过得很好,勤俭劳动,自种菜蔬出卖作零用。妻年轻貌美,好吃懒作,和野汉子私通。蔡虽明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1
万事万物都在给你表法,都在给你机会,就看你自己有没有这个认识和觉受。每个时刻都有让你解脱的机会,每一刹那都有让你成就的可能。你自己没有把握住,都擦肩而过了。时间
清净的本源时间:2024-11-10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正月初三,李世民为庆祝自己的全面胜利,借春节之时宴请文武百官,并命乐工高歌猛奏《秦王破阵乐》。贞观七年(公元633年),李世民根据多年戎马生涯
玄奘精神时间:2024-11-06
第十一章 胜任生命中的每一个角色于危难时方显英雄本色,勇气与责任,玄奘挺身而出!一个人只有为自己的事业、国家、民族感到自豪,才能赢得全世界的尊重;是顶峰,也是刀
玄奘精神时间:2024-11-06
长修,姓汪。住在皖北某村,活了五十多岁,心特别毒害,一辈子谁也不怕,一点亏都不能吃,光占便宜。村里人都不敢惹他。从下面几事中即可看到他人怎么样。九十年代中期,由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2
佛教徒常会犯一个相同的错误:他们不做小事积聚福德,例如每日做净水供养——因为他们觉得这微不足道、没有价值。可是他们也不做大动作,例如捐一年的预算给佛教大学、每个
文殊花开时间:2024-10-25
"无"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世间上的人总是在“有”上求,有车、有子、有钱、有名等,其实“有”还是有限、有量、有穷、有尽。佛法教我们从另外一个“无”上去思考,你“无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10-18
na mo a mi tuo fo南 無 阿 彌 陀 佛欲结菩提果,广结众生缘◎ 宣化上人我们每一个人修道都应该结缘,应该要对任何人都好,发愿令每一个人都成佛;不但令每一个人成佛,所有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02
大家都知道,西藏是一个神圣的地方。不止是因为雪山巍峨,圣湖剔透,这里的民众都信佛,所以无比虔诚。在西藏,你经常可以看到磕长头、转经的人。可是,你知道西藏佛文化是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25
夏日炎炎,室友合钱买了一个大西瓜回来,急不及待地切开,不禁大失所望。淡淡的粉红瓜肉上面沁着几颗小小的水珠。“妈的,西瓜不红!”室友恨恨地骂道。我能明白室友作为消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3
我认识的一个捕蛇者的悲惨报应作者:灿烂阳光女我父亲年轻时候想学治蛇伤,要学治蛇,首先得学会捕蛇,他就找了个师傅——杨满爹。杨满爹是外地人,讨饭讨到我们那个地方,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15
问:谁是观自在菩萨?答: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也称观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依耳根圆通法门而证悟,并且救苦寻声,大悲应化,广行救度,观世音三个字很恰当地概括了菩萨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0
茶,解渴之物;茶,禅茶一味。饮茶的经历与心境,有相似也有不同。茶中的六种境界,是在境里还是境外,心中自有答案!境外凡开始喝茶时,茶味都是一个样苦的。茶味单一,味
行业资讯时间:2024-09-05
学佛毕竟是一条长远的道路,多长?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要无量劫。可是我们只需要学一门,一门通了,门门都通了,好就好在这里。要怎么样通?得放下。我早年学佛,那时候刚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03
茶道大师们秉承这样的信念,只有将艺术融合贯穿于生活,真正的艺术鉴赏才有可能。因此他们力求将在茶室中习得的高度优雅来规范自己的日常生活,在任何场合,他们都保持精神
行业资讯时间:2024-09-03
主讲:楼宇烈先生主题:佛教的最高境界涅槃时间:2006年11月4日上午地点:昌平随园国学会所主持人傅桦: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到优雅别致的随园,来到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2
放下心中的执着点其实求学问是一个放下的过程,放下很多的执着点,心里就没有罣碍。心里一没有罣碍,心清净了,就长智慧。假如每一天罣碍的是想吃些什么,想穿些什么,想玩些什么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1
伍.练习境界问:何谓见法?见法意谓着所见的事物不同于世俗所见吗?答:见法是见到法,是要真正来练习,实际来修行的人,才见得到法。否则,就算我们跟别人讲,别人也听不懂。一般的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8
邪YIN15年发现一个戒色的大秘密,不仅能帮助恢复身体还能积德行楼主是个有着将近十五年的手淫史,恶果真的是无法用言语来描述清楚!生命曾今几次走到了尽头的边缘,曾今手淫
戒邪淫故事时间:2024-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