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所言念佛三昧,说之似易,得之实难,但当摄心切念,久当自得。即不能得,以真信切愿摄心净念之功德,当必稳得蒙佛接引,带业往生。事一心,若约蕅益大师所判,尚非现世修行人之身分,况理一心乎。以断见思惑,方名事一,破无明证法性,则名理一。若是内秘菩萨行,外现作凡夫,则此之二一,固皆无难。若实系具缚凡夫,则事一尚不多得,况理一乎。当过细看印光与永嘉某居士之极长一信,则可知。至于悟无生以后,护持保任,销镕余习,彼自了明,何须预问,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否则纵令饮者说得十分的确,而未饮之人,究不知其是何滋味。以居士将此悟无生忍,看得容易,恐自己或悟而不知保任护持,致余习复蒙,得而复失,故有此问。真无生忍,实非小可,乃破无明证法性,最下者为圆教初住菩萨,即别教之初地也,谈何容易。祈且依印光文钞所说而行,待其悉知净土法门之所以然,及信愿行俱能不被一切知识异说所夺,此后若有余力,不妨兼研诸大乘经论,以开智识,以为宏净土之根据。如是则虽是凡夫,可以随机利生,行菩萨道。且勿妄意高远,恐或于事理不清,则难免著魔。
永嘉某居士之长信,专治此病,彼病与汝病,名目不同,性质是一,光固不愿多说,祈于彼信领会之。须知悟后之人,与未悟之人,其修持仍同,其心念则别。未悟无生者,境未至而将迎,境现前而攀揽,境已过而忆念。(攀揽二字,赅摄好恶憎爱,勿谓好爱为攀揽,憎恶为不攀揽,)悟无生者,境虽生灭,心无生灭,犹如明镜,来无所黏,去无踪迹。其心之酬境,如镜之现象,绝无一毫执著系恋之思想。
然虽于境无心,犹然波腾行海,云布慈门,凡世间纲常伦理,与夫上宏下化之事,必须一一认真实行,虽丧身命,不肯逾越。?且莫认作于境无心,便于修持自利利他上宏下化之事,悉皆废弛,则是深著空魔,堕于顽空,由兹拨无因果,肆意冥行,乃成以凡滥圣,坏乱佛法,疑误众生之阿鼻地狱种子矣。此中关系,甚深甚深,光固不得不为略陈其利害也。
译文:
来信所说的念佛三昧,说起来容易,要想得到实在是难上加难,只管收摄心念恳切念佛,久而久之也许能够证得。即使不能证得,有真信心、恳切愿收摄心念念佛的功德,也必定可以承蒙阿弥陀佛接引,带业往生。事一心不乱,如果按照蕅益大师的分析,尚且不是现在的修行人能够证得的,何况理一心不乱呢?因为断尽见思二惑,才叫做事一心不乱,破除无明烦恼证得诸法之真实体性才能得理一心不乱。如果是内秘菩萨的大行,而外现小乘声闻或者凡夫之相的菩萨,那么理一心或事一心,固然不难做到。
如果确实是具足烦恼惑业的凡夫,事一心尚且不可多得,况且理一心呢?应当详细看印光与永嘉某居士这封很长的信,就明白了。至于觉悟无生理体之后,必须还要保护维持,消除存残余留的习气,这个到时候自然知道,何必预先问人,就像各人喝水一样,是凉是热自己心里清楚。否则纵然喝水的人说得十分明白,而未喝的人,究竟也不知道是什么味道。
居士把悟无生忍看得未免太容易了,私下恐怕自己或者悟得而不知道保护护持,以致使习气又会复发,而导致得到后又失去,所以才有这样的问题。要知道,真正证得无生忍,实在是非比寻常,是破除无明证得法性的人,最低也是圆教菩萨,也就是别教初地菩萨,谈何容易。
请居士依照印光《文钞》开示而实行,等到了解净土法门的所以然,以及信愿行的意志,都能不被一切其他宗善知识的其他法门所动摇,此后如果有多余的能力,不妨加以专研各大乘经论,来开启智慧,以此作为宏扬净土法门的依据。能够这样去做,虽然是凡夫,也同样可以随着有缘人的根机弘法利生,行菩萨道。暂且不要好高骛远,恐怕或者对于事和理不能明了,便难免会招感魔事。永嘉某居士长信,就是专门治这个病的,他的病和你的病,名目虽然不同,性质其实是一样的,印光固然不想多说,请在给他的信中细心领会。
要知道,悟后的人和没悟的人,修行的方式虽然是一样,但是心识意念则大有差别。未悟无生的人,境界还未到而想要迎候,境界出现在面前而想要攀附、控制,境界已经过去便会回忆、惦念。(攀附、控制的意思,包括喜好和厌恶,不要以为喜爱就是攀附、控制,憎恶就不是攀附和控制。)而已经悟无生的人,境界虽然有生灭,他的心却毫无起心动念,犹如明镜可以照各种物体,而物体映现在镜子中,镜子对它毫无粘留,物体映现过之后,镜子中也毫无痕迹。已悟无生的人,他的心对于所有的境界,犹如镜子对于物体映现一般,绝没有一丝毫执著留恋的想法。
然而,虽然对于境界没有起心动念,仍然犹如波涛运行在大海上、犹如云朵遍洒甘霖一般,来慈悲地救度众生;凡是世间的伦理道德、法律规约,和弘扬佛法劝化众生的事,必须一一认真实行,虽然丧失生命,也不会有所逾越。还不要认为对于境界不起心动念,就把修持自利利他、弘扬佛法劝化众生的事情,全部都废除了,如果这样就是深着拔除没有因果、否定一切善恶的空魔,而堕落于顽空的邪见之中,从此拔除因果,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肆意妄行,这就是以凡夫冒充得道圣人,破坏佛法,误导众生的阿鼻地狱种子了。这里边道理、关系,相当深,印光还是不得不稍微陈述其中的利害的。
第二讲教下的开悟一谈‘开悟\’不少人会为之咋舌,以为不是一般境界,不是轻易可谈的事。我曾经对佛教的开悟也怀疑过,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甚至怀疑到底有无此事呢!虽然看了不少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7
明海大和尚:师父,我现在替营员向您提问题。在这几天活动中,大家也听了几次讲课,在佛学的讲座里面经常有这样的词“不要执着”,那么他们年轻人在学业、事业上,都有很多
佛答时间:2024-10-03
若能闻这个顿教,即刻就开悟,不执着,不去向外驰求。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没有善根、善根浅薄的人,听见以心印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顿教的法门。就比方草木一样,这根性小
宣化上人时间:2024-09-30
释迦牟尼佛当初也得跟师父,一个师父一个师父学,跟好多的佛,学了很多,所谓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文殊、普贤、观音、地藏都是要经过学的。犹如在暗室中有宝,不能见暗室里的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6
问:师父,请问一下用计数器念佛与念珠念佛的功德有区别吗?慧广法师:这就好比生活中用碗碟吃饭和快餐盒吃饭,不同的情况下,用的器皿不同,但吃饱饭填饱肚子的目的和感觉
佛答时间:2024-08-18
首先需要明白什么叫忍辱。忍辱两个字,忍是忍耐,是修行人的能忍之心,你的心要能忍耐。辱,是侮辱之境,侮辱我们的境界。从表面看来,忍辱二字就是指要能够忍耐侮辱我们的
佛答时间:2024-08-14
道证法师:声闻:佛的声音听得入耳,还会照做实行,所以他会开悟,解脱自在声闻法界 “声闻”这两个字,单由文字表面上来看,声就是声音,闻就是听闻。 听闻什么声音呢?听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4-08-09
慧是指佛法的般若妙慧,这种智慧能够洞彻宇宙人生真相。佛法的般若妙慧并非从学习中获得,而是从实践修行中证悟到的。我们常把世间的聪明与佛法的智慧混淆,其实二者是有区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5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这个暑假讲修班,在这个一睁眼、一闭眼的期间,已经就快过完了。你们各位对于来参加这个讲修班,是不是觉得很辛苦的?已经都觉得很疲倦了,是不是有这种
宣化上人时间:2024-08-05
在我国的传统观念里,生是注定要辛苦劳累的,人只能认认真真地过好每一天,并且为自己的后代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只有老之将至,才能合上眼睛休息。所以人们都是很看重死亡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22
请师父讲讲,真心如来藏与佛心有什么区别?阿弥陀佛。明证法师开示:真心如来藏是在没有成佛的时候,对真心的称呼。佛心是成了佛以后,对真心的称呼。就是这个区别,究竟是什么区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20
在汉传佛教的八大宗派之中,因为观念不同,所以平常要求信徒进行念诵的内容也不大相同。以密宗的咒语与净土宗的佛号为例,二者似是相同但是却又有所不同,常常将人们搞得晕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11
第五章 自由自在的心境本我、超我、无我一、信心之力南北朝时代,南岳慧思禅师有此箴言:道源不远,性海非遥;但向已求,莫从他觅;觅即不得,得亦不真。意为,人活在世间上,经历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11
从前有一座古寺,有一位禅师每天都会定时的去找小和尚为他们进行开悟和开示。这一天这位老禅师按照自己平日之中的习惯到小和尚所进行活动的区域进行开悟和开示,但是却看到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7
佛、菩萨与鬼神的区别拜佛、菩萨的意义一般人都误以为佛教祇是烧香烛,拜鬼神的宗教,其实这是大大的误解。佛教固然不主张烧金银衣纸,也不以拜鬼神来求福佑,更认为佛、菩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时间:2024-04-10
29:开悟仅是一个起点?按佛学的义理,明了本性开了悟就是见道 ,见到了道我们才能修道 ,才能有的放矢地证道。没见道我们修什么道呢?从这个意义上讲,没见道的人其信仰多
佛学的真面目时间:2024-03-22
大小乘以发心别。小乘修行人深深体会到轮回的痛苦,他最大的愿望就是从这种痛苦中摆脱出去,永断生死,入于涅槃。他所有的行为都是围绕这个目的展开。小乘修行人不是没有慈
放生问答时间:2024-03-19
“善人”和“善根人”,什么叫“善根人”——他曾经修过行,曾经见佛闻法持戒,这就是他的善根,他有这个善根就有相续,今生闻到佛法、听到佛号他会感到很亲切,会马上产生
佛答时间:2024-03-09
心明为禅,心净为定。诸位同学大家好,修行主要的是这个定力,也就是这个清净心。这个清净心主要的是靠智慧的展现,修行的程序就是环环相扣。首先学习经教,这个经教大家不
邪淫果报时间:2024-02-23
文:弘恩法师过去禅师悟道的机缘都是不一样的,我们知道有些禅师悟来特别潇洒自然,像灵云禅师见桃花而悟道: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华后,直至如今更
学佛导航号时间:2024-02-19
开悟的青蛙青蛙甲:如果常常保持坐禅冥想的姿势就是阿罗汉,那我也是一位阿罗汉,因为我一生都在坐禅冥想。青蛙乙:这些家伙是修习有成就者,如果他们经过此路,我将大声噗地跳入
其它故事时间:2024-02-14
佛教八万四千法门,每个人相应的修行因缘各异,各有不同的修持方法。比如有人示现富贵修行,也有清贫苦修,有历经千辛万苦渐悟,也有某个机缘下顿悟。现在修行的条件改善了
学佛受用时间:2024-02-02
开悟的人看上去和普通人一样,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就像大海一样,表面上汹涌澎湃,变化万端,但里面却是浑厚、宁静与无限的宽广。开悟的人不会搞个人崇拜,搞个人崇拜的
星云法师时间:2024-01-11
达真堪布:开悟不能着急现在有些汉地居士特别迫切想见性,这个发心是好的。他们看到六祖慧能一听《金刚经》就开悟了,也使劲念《金刚经》。但是人家六祖慧能是利根者,就是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3-11-13
释迦牟尼和如来佛祖,他们有什么区别释迦摩尼和如来佛祖,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就要提到释迦摩尼是如何成佛的。其中一个普遍的说法,是这样的。释迦摩
近现代往生纪实时间:2023-11-03
星云法师:不要为了小事而破坏虔诚的心境天刚破晓,朱友峰居士兴冲冲的抱着一束鲜花及供果,赶到大佛寺想参加寺院的早课,谁知才一踏进大殿,左侧突然跑出一个人,正好与朱
星云法师时间:2023-10-27
从因上讲:“证悟的智慧不会无因无缘的产生,只有在菩提心的基础上,修法无我空性,功德才会生起,俱生我执、法执才会断除。”“若无相似的菩提心,修大圆满、大手印等密法
清净的本源时间:2023-10-13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我信佛,佛在心中,可为什么要皈依?这就像一个人生下来为什么一定要登记户口一样,只有你登记了户口,才是这个国家真正的公民。在佛教里也是这样,
佛教知识时间:2023-09-24
贪佛法和勇猛精进学佛如何区别? 问:第一个,听师父讲,学佛的目标是要去掉贪瞋痴慢,破迷开悟。并贪佛法也是贪,但同时又提出学佛要求精进勇猛,请问如何理解精进勇猛与贪
佛学常识时间:2023-09-18
达真堪布:做家务、开车时听经,和静静地读经有什么区别吗? 问:平时静下来专心致志学佛的时间比较少,如果我想充分利用一切时间,比如,做家务、开车时听经,和静静地读经
佛学常识时间:2023-09-16
达真堪布:世间禅与出世间禅有什么区别?世间禅的无意念、无思想,与出世间禅的无想境界有什么区别?达真堪布解答:肯定有区别。世间禅的境界再高也是属于轮回的,出世间禅
佛学常识时间:2023-09-13
唐代灵佑禅师,福州长溪人,十五岁削发,十八岁时前往浙江杭州龙兴寺受具足戒,后出力精研大乘佛法。二十三岁时,他认为浩瀚的经文难以让心灵获得真正的解脱,不由感叹说:
佛教故事时间:2023-09-02
唐朝时候,有位香严禅师,最初在百丈禅师那里参禅,但直到百丈禅师圆寂,香严禅师也没有悟道。于是他又去拜百丈禅师的徒弟,也就是自己的大师兄,沩山灵佑禅师,依止他继续
佛教故事:宗门故事时间:2023-08-29
相传,当年五祖弘忍对六祖惠能讲完《金刚经》后,让惠能马上离开道场。当惠能离开时,有很多人追他,因为他身上带了五祖弘忍的法衣。众人认为,得到五祖弘忍的法衣就意味着
佛教故事:宗门故事时间:2023-08-29
索达吉堪布:是否只有佛菩萨的化身才容易即身开悟成就?问:是否只有佛菩萨的化身才容易即身开悟成就,而普通人只能历经累劫修行? 索达吉堪布:已现前殊胜果位的释迦牟尼佛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9
索达吉堪布:是不是获得大德授记后,就一定能够开悟并成就?问:是不是获得大德授记后,就一定能够开悟并成就? 索达吉堪布:有人因找大德、空行母授记“于何年可得大成就”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9
开示悟入佛知见世尊始于阿含会上且说人天十善,免堕三途。及后说无常、空苦、无我、四谛及十二因缘之法,令众生权出三界,勉离生死。次说般若,以显真空妙有,而破二乘偏空之执
佛教故事:禅宗开悟时间:2023-08-28
仪山禅师非常爱干净,每天下午总要洗澡爽身。一天,因水洗澡水太热,他叫身旁的年轻弟子提桶冷水来。这位弟子奉命提了桶冷水来,将热水冲凉了,然后顺手把剩下的水泼洒在地。仪
佛教故事:禅宗开悟时间:2023-08-28
法眼文益法眼文益是法眼宗的创始人。他的悟道、弘法因缘,也广为丛林所传诵。法眼文益曾约两个同伴去南方参学,在罗汉桂琛禅师那里寄住一宿,第二天辞行。桂琛觉得他还可以深
佛教故事:禅宗开悟时间:2023-08-28
少年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圆悟克勤大师是宋朝临济宗杨岐派著名僧人。他开悟的机缘尤为奇特,是从一首艳诗悟道的。克勤自幼禀赋聪异,一日能记千言,过目不忘,有神童之称
佛教故事:禅宗开悟时间:2023-08-28
达真堪布:在家修行和出家修行有何区别?在家修行和出家修行有何区别? 答:在家有在家的修行方式,出家有出家的修行方式,都可以修。若要有成就,也不是必须要出家,但是出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8
达真堪布:在家出家成就有什么区别?问:修大圆满法,在家的居士和出家的僧众在成就的果位上有什么区别? 答:没有区别,成佛了都是一样的。但是以出家的身份修行,更方便一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8
早年有一个老花子,天天出门乞讨,他很想过正常人的生活,于是他把乞讨粮食积攒起来。可是他积攒了好多年,他的粮仓照样只有一点米。一天夜里,他静静地躲在角落,果真一只
佛教故事时间:2023-08-26
索达吉堪布:如何具备转换痛苦的能力,时时保持快乐祥和的心境?问:如何具备转换痛苦的能力,时时保持快乐祥和的心境? 索达吉堪布答:如果一个人的修行到了一定境界,痛苦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5
索达吉堪布:如何具备转换痛苦的能力,时时保持快乐祥和的心境问:如何具备转换痛苦的能力,时时保持快乐祥和的心境? 索达吉堪布:如果一个人的修行到了一定境界,痛苦自然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5
索达吉堪布:修行人想要获得开悟,必须要谨慎取舍因果吗?问:修行人想要获得开悟,必须要谨慎取舍因果吗? 索达吉堪布:现在许多富人积累财富,都是从点滴开始起家的,甚至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3
《世法哲言》(二十七)骄敌巨害,知一狂二,点滴之因唯吾巨识,骄之人远,傲之或离,事成业就之死敌也。忠士、智士怎分别相?二士远离骄敌,知百言百乃忠士,识千而应机所
世法哲言时间:2023-08-23
达真堪布:开悟以后还有烦恼吗 问:开悟了后不容易起烦恼了,还是开悟了以后起烦恼更容易转念去对治,不会伤害到自己和其他众生? 答:开悟有好多种,证到八地菩萨果位的时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0
达真堪布:开悟以后境界会保持住吗?问:明心见性以后,这种境界会一直保持住吗,还是会随着环境改变? 答:这有不同的情况。一般来讲,通过加行道、资粮道、见道、修道、无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0
索达吉堪布:佛法自称“内道”。内道与外道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问:佛法自称“内道”。内道与外道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答:本师释迦牟尼佛说:除佛法外其余宗派决定无有涅槃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