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持有毒品被判监禁半年的房祖名,2月14日下午在北京召开忏悔记者会,强调已知犯错,希望社会再给他重新出发的机会。并强调服刑期间幸运遇到一位狱友,送给他一本星云大师的著作《放下》(原书名《人生就是放下》),让他心情特别沉静,也改变了人生观与价值观。
房祖名14日召开致歉会,就涉毒案向公众致歉
房祖名在记者会中说:“得到法律惩罚后,并不代表我得到了社会的原谅,因为信任是需要用时间积累的……这段时间父母没来探望过我,法律不允许,爸爸也没有用关系为我减刑,做错了就要受惩罚。”
在服刑期间,他藉由看书沉淀自己,其中一名狱友送给他一本书,让他印象非常深刻,那本书是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所写的《放下》,书中有一句话让他感慨良多:“画虎画皮难画骨,画人画脸难画心。”
房祖名有感而发的说,身为艺人,应该要做大家的榜样,以后一定要好好努力,尽一个公众人物应该做好的责任;也表示在看守所的日子学到很多,不同的人,教导他很多关于人生的看法,“我会记住我所犯下的错误,我会把它牢记,以后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现在我必须要做的,就是为我的错误向社会大众道歉,真的对不起,我以后一定会做一个守法的人。”他希望今后用行动来获得谅解,传递正能量。
房祖名在狱中读的星云大师的《放下》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星云大师新书《人生就是放下》
佛说,人活在世上,就是要追求快乐;快乐源自于放下、自在,不为旁人一句话而恼,不为他人一件事而怒。人生唯有少执着,多放下,对名利不执着,对权位不执着,对人我是非能放下,对情爱欲念能放下,才能享受随缘随喜的解脱生活。心若放下,风轻云淡;负累太多,苦在心头。
很多人执念于拥有,觉得不管是什么,只要拥有了,就是快乐的。其实不然,你想要的,你拥有了是快乐,如果不是你想要的,那么拥有了反而是负担。因为它不仅对你没有实际意义,反而会占用你的精力,需要你花费时间和力气去打理照顾它。而在它们身上花费的时间越多,你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困难就越大。因为你只有那么多的时间,在这里耽搁了,在另外一方面就不够了。对这些并不是很重要的东西就要舍弃,然后将心思用在你真正想要的东西上。这时候你会明白,前面的舍,其实是为了后面的得。
这是一本让我们放下、让我们快乐、让我们幸福的书,高僧大德、一代宗师星云大师寥寥数语,为你点破现实中的种种迷茫与困惑。书中讲了很多佛教中解决各种痛苦、放不下的不同方法,只要我们持之以恒,所有困难都会迎刃而解,轻而易举得到快乐。无论是事业、家庭、爱情,全都变得一帆风顺。
《人生就是放下》目录:
第一章人生就是放下
第二章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第三章要明了世界,先明了自己
第四章强者动手做,弱者看人做
第五章思维的广度,决定人生的宽度
第六章有大格局,才有大人生
第七章心强大,才会无所畏惧
第八章于平常中发现不平常
精彩书摘
---放下我们心中早有的成见---
信徒到寺里礼佛上香以后,由一位年轻知客师引导到客堂休息。
坐定之后,知客师对肃立一旁的无德禅师说:“老师,请您上茶。”
无德禅师赶快去倒茶来。
一会儿,知客师又说:“请老师去把佛前桌子上的灰尘拂拭一下。”
无德禅师依言做了。
知客师又叫道:“今天还没有替瓶花换水。”
无德禅师又赶快为瓶花换水。
之后,知客师又说:“老师,一会儿别忘了引导信徒到餐厅用饭。”
无德禅师仍然唯唯答应。
知客师离去后,信徒对无德老禅师说:
“刚才那位年轻知客师这般指使您做这做那,我实在是看不过去。请问那位知客师究竟和您是什么关系?”
老禅师非常得意地答:“是我的徒弟。”
信徒大惑不解:“既然是您的弟子,为什么对您那么没礼貌?”
老禅师欣慰地说:“有这么能干的徒弟,是我的福气。我只要倒茶、擦拭灰尘、留信徒吃饭,寺内其他的杂事都由他计划安排。这给我很大的帮助,否则我会忙得很辛苦。”
信徒听罢,仍然满脸疑惑:“真不知道你们究竟是老的大呢?还是小的大?”
无德禅师说道:“当然是老的大。但是,小的比较有用。佛教里有一句话:和尚要能老,老了就是宝。一般人都以为老的尊贵,其实,沙弥虽小,将来终会成为法王。”
“沙弥虽小,将来终会成为方仗。”无德禅师可谓识人、识世。在有些人眼中,对于沙弥,待其成为方仗后再尊重就可以了,何必现在。但无德禅师用他的行为昭告了世人,即使一个人现在很普通,甚至地位低微,也是应该受到尊重的。
凡人总是会无意间看人下菜,一个人现在落魄,便对他冷眼相向,待那人某日成了功名,又凑上前去。我们可以将这种行为说成是人情,但其实自己内心也知道,这多少还是有些世故的。
真正的觉悟者,就是能摆脱这种世故,做到对事不对人,不管那人如今地位如何,只要他帮了你,亦或是做了善事,你就应该对他另眼相看,给予嘉奖。不要等人成了功名再凑上前去,凭空落得一个世故的称号。你对人平等,人也会对你平等。你尊重弱者,比你强的自然也会尊重你。如果心内有一把衡量别人的尺,那么,你总有一天也会被人量。放下这把尺,用平等心对待每一个人,你才能够得到每一个人的爱。
在生活中,我们放不下的东西太多了,以至于多了许多的不快与烦恼,甚至于觉得生命是如此沉重。
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在追求快乐,但却没有人真正了解什么才是快乐。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放下,因为放下就是快乐,放下就是解脱,放下才会一身轻松。
学会放下———懂得放下是智慧,执着事物是迷惑。常常关注别人的缺点,就等于在收集别人的垃圾,执着一切就是魔性在发,放下一切就是明心见性。有智慧的人善于降服自己,而迷惑颠倒的人常常喜欢征服别人;有智慧的人善于解决自己的问题,而迷惑颠倒的人经常制造各种事端。别执着,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随缘自在,一切顺其自然,心安自然快乐。
我们常说“放下”,到底要放下什么?
1、放下争论对错。
有许多人不能认识到自己也是犯错的,而是希望自己永远正确,殊不知,这对我们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巨大风险,也给我们或别人带来巨大的压力和痛苦。仔细想想,这真是的值得的吗?因此,当你感觉自己急切投入到争论对错的时候,请问一下自己,这样做真的是对的吗?对自己真的是有利的吗?我们的自我真的就那样大吗?
2、放下你的控制欲。
要愿意放弃你对身边人、环境和事物的控制欲。无论他们是你爱的人,还是你的工作伙伴,或仅是街上一个陌生人,请允许他们遵循自己的状态,这样你就能感受到更好。
3、放下责备。
不要去责备别人做了什么,或者没有做什么,也不要凭着你的感受去责怪别人。
4、放下你的自怨自艾心态
许多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他们消极的,不洁净的和反复出现自暴自弃的心态。不要相信任何消极的自怨自艾的想法。这样你会更好。
5、放下对自己有限的认识
我能做什么,我不能做什么?什么是可能的,什么是不可能的?现在,放下你对自己问题的思考,对自己有限的认识不应该让你圈禁自己。张开翅膀,尽情飞翔吧!
6、放下抱怨的心态
停止你一贯对(人、环境、事物)的抱怨吧!除非你愿意,没有人能使你不快乐,没有环境能让你沮丧可怜。不是环境引发了你的这些感受,而是你自己选择的。积极想法的能量不可低估。
7、放下批评
不要去轻易批评与你不同的人和事。我们都是不同的,但我们又都是相同的,我们都希望快乐,希望被人爱和理解。
8、放下虚荣心
停止去迎合和取悦别人,因为这是做不到的。只有当你放下伪装,摘下自己的面具时,你才能接受和拥抱真实,这时别人也才能被你吸引。
9、放下惰性
改变是好的,改变可以帮助你从A到B,改变可以改进你和你周边人的生活。跟随你的运气,拥抱改变吧,不要去抗拒它。
10、放下随意判断的心
不要给那些你不了解的人和事轻易下定义,贴标签,尽管有时它们看起来很怪异不同,尝试一点点打开你的心灵。记住,头脑在打开的时候才会工作,高级的愚痴就是轻易拒绝那些你一点也不了解的事。
11、放下恐惧。
恐惧只是一个幻觉,它并不真实存在,只是你创造了它,它只存在于你的头脑里。只有一样东西令我们恐惧,那就是恐惧本身。修改你的内在,外在的自然就变好。
12、放下借口
大多数时候,我们限制我们自己,因为我们总是使用这样或那样的借口,而不是改进我们的生活和努力成长。我们被它们障碍了,被它们欺骗了,要知道99%的借口都是虚假的。
13、放下过去
我知道这是很难的,尤其是过去十分美好,而未来令人恐惧的时候。但是你不得不认真考虑现实,因为现实才是你拥有的。过去虽然是你渴望的,但那只是你的一个妄想。你必须回到现实认清这一点。不要令自己迷惑,活在当下,享受当下。毕竟人生是旅程,而不是终点。为自己做好准备,保持一个清醒的意识,仅仅活在当下。
14、放下执着
这个概念,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确实很难领悟,但这依然不是不可能的。你可以通过花时间不断地锻炼一点点做到。放下执着就是超然物外,放下一切,但这不代表你可以放弃爱,因为爱与执着是两回事,执着更多的来源于对失去的恐惧。而爱是纯净的,宽容的,不自私的。当你爱的时候,你不会恐惧失去。因此爱与执着不能共存。放下执着,你将变得十分平和,宽容和安详。这时,你能够理解一切事物,甚至包括你并未体验过的事。这种状态超越语言。
15、放下别人的看法,自己过自己的生活,太多的人在为别人生活,而不是自己。
他们总是根据别人的观点去生活,包括别人认为好的。他们忽视内在的声音,内心的呼唤。他们总是忙着取悦别人,为别人的期望生活,而忘记控制自己的生活,忘记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到底想要什么,到底需要什么。最终,他们忘记了自己。请记住,你拥有自己的人生,这是一项权利,它是属于你的,你必须为自己的人生而活。尤其注意不要让他人的意见左右你的道路。
有的人以为放下就是不管不顾,或者就是随随便便。其实不然,不管不顾是放弃;随随便便是马虎客。真正的放下,不是应付了事,而是用心做事。
做事包括工作、生活、学习、修行等等。在做事过程中不做与事情本身无关的事情,比如边做事边胡思乱想,边做事边觅心觅性,边做事边计较,边做事边情绪化,边做事边妄想我在做事,等等,这些统统要放下。
那么做完事呢?你尽心尽责做完事了,剩下的只能是结果,不管是好是坏,已经告一阶段了。你对好的总结经验,对坏的吸取教训,然后全部从心上放下,好的不留恋再三,坏的不难过忧愁,都不要执着了,因为你已经努力过了。
放下,是一种生活的智慧。放下,是一种坦然,不是无奈,更不是放弃。放下,是一种大度,是一种彻悟,是一种灵性。
只有该放下时放下,你才能够腾出手来,抓住真正属于你的快乐和幸福。
一个“放”字,千般哲理
学会放下,你会变得更优秀
1、面子
有时候我们低头,是为了看准自己走的路,很多人认为,自己已经过得还可以,不愿意去尝试新鲜的事物,很多东西都放不下,拉不下这个脸,最终死在面子上。
2、放下压力
累与不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
心灵的房间,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扫地除尘,能够使黯然的心变得亮堂;把事情理清楚,才能告别烦乱;把一些无谓的痛苦扔掉,快乐就有了更多更大的空间。
3、放下过去
你才能过得更幸福!
努力地改变你的心态,调节你的心情。学会平静地接受现实,学会对自己说声顺其自然,学会坦然地面对厄运,学会积极地看待人生,学会凡事都往好处想。
4、放下自卑
把自卑从你的字典里删去。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伟人,但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内心强大的人。相信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你同样可以拥有一个有价值的人生。
5、放下懒惰
奋斗改变命运
绝招就是把一件平凡的小事做到炉火纯青,就是绝活。提醒自己,记住自己的提醒,上进的你,快乐的你,健康的你,善良的你,一定会有一个灿烂的人生。
6、放下消极
绝望向左,希望向右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人,那么,请为“最好的自己”加油吧,让积极打败消极,让高尚打败鄙陋,让真诚打败虚伪,让宽容打败褊狭,让快乐打败忧郁,让勤奋打败懒惰,让坚强打败脆弱,让伟大打败猥琐……只要你愿意,你完全可以一辈子都做最好的自己。
没有谁能够左右胜负,除了你。自己的战争,你就是运筹帷幄的将军!
7、放下抱怨
与其抱怨不如努力
所有的失败都是为成功做准备。抱怨和泄气,只能阻碍成功向自己走来的步伐。放下抱怨,心平气和地接受失败,无疑是智者的姿态。抱怨无法改变现状,拼搏才能带来希望。真的金子,只要自己不把自己埋没,只要一心想着闪光,就总有闪光的那一天。不要总是烦恼生活。不要总以为生活辜负了你什么,其实,你跟别人拥有的一样多。
8、放下犹豫
立即行动成功无限
认准了的事情,不要优柔寡断;选准了一个方向,就只管上路,不要回头。
立即行动是所有成功人士共同的特质。如果你有什么好的想法,那就立即行动吧;如果你遇到了一个好的机遇,那就立即抓住吧。立即行动,成功无限!
9、放下狭隘
心宽,天地就宽。
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别人,其实也是给自己的心灵让路。只有在宽容的世界里,人,才能奏出和谐的生命之歌!
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别人,其实也是给自己的心灵让路。只有在宽容的世界里,人,才能奏出和谐的生命之歌。
10、放下怀疑
心存疑虑,做事难成。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不要以自己的怀疑,认定他人的思想,不要猜疑他人,否则只会影响彼此间的情谊。
有一种用人方法叫“放心”。
有一种比赛方法叫“放开”。
有一种养生方法叫“放怀”。
……
一个“放”字,千般哲理。运用得好,就会使复杂的生活回归简单,纷乱的思绪回归明晰,浮躁的心境回归淡然。“放”作为生存之态,是化繁后的睿智,是画龙后的点睛,是深刻后的平和。
美国作家梭罗说:“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能够放得下,他就越是富有。”
是啊!“提得起”常被人称道,“放得下”则更令人赞叹。
所期望于佛教整理委员会者一、在佛教界内所争论的佛教问题,其实还没有真正关涉到佛教的本身,不过是僧徒的吃饭问题而已。长老们要维持他们传统的地位,不得不顽固地和环境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1
从个人主义到集体主义——论佛教革新运动中的困难问题关于佛教的整理或改革,一般人都认为是一桩艰巨的工作,有人并且说足一切改革工作中最困难的一环,我近来也深深觉得。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1
香是什么?是中国人心中的一个情结。在禅堂之上,袅袅的一缕香包含多少肃穆庄严,多少祝福祈祷;在书斋之中,香伴着书卷,有多少典雅,多少心意的流连;在小姐的闺房里,香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2-21
佛教与女性女孩也能证明她们比男孩强。女性在佛教的地位是独特的,佛陀给予女性参与宗教的自由和权力,佛陀是给予女性宗教自由的第一位宗教导师。在佛教成立之前,女性活动
南传人物时间:2025-02-20
夫教育者,遵从诸佛之教理,发育群迷之正智也。然群迷之正智,为何而欲发之耶?良以众生本无种种诸苦,以不了世间一切事物之实相,故惑无为有,惑妄为真,惑好为丑,惑善惑恶。以被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0
第十五章 战争与和平世界和平人类忘记了他有一颗心,如果他仁慈的对待世界,世界也一样会仁慈的对待他。我们所居住的世界充满了矛盾,一方面,我们害怕战争,一方面。我们
南传人物时间:2025-02-18
板沉可分为头板.二板.三板,依其含油成数及大小片状做等级区分,凡是不沉于水,或是半沉水都可以称做板沉,古籍称做黄熟香,板沉可以说是制香最主要的原料,用得最多也最广泛,水
沉香知识时间:2025-02-17
读诵心经的好处是有很多的,如果我们想知道读诵心经的好处究竟是什么的话,自己就应该每天坚持去读诵的。但是在我们读诵心经的时候,首先应当知道要怎么念心经,这样我们修
心经感应故事时间:2025-02-17
贵贱贫富的原因是什么?因果的法则是决定不虚的。经云,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 人活在这个世间上,为什么有的贫穷,有的富贵?社会地位有的高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5
观世音菩萨是什么?就是大慈大悲。你能大慈大悲,你就是观世音菩萨;他能大慈大悲,他也是观世音菩萨;我能大慈大悲,我也就是观世音菩萨;所以人人都可以做观世音菩萨。不过我们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3
道人也包括僧人,“心无义”是假佛学,关于佛教你不知道的小历史今天继续和大家说一些关于佛学的小知识,希望加深你对宗教,对佛的理解。1、 道人原来也包括僧人“道人”这
金玉良言时间:2025-02-13
八、人和畜究竟在什么界线上分别人和畜究竟在什么界线上分别呢?如果说人是有衣,有食,有住,有行,有工作,有生殖,有团结,有智巧;这样简单答覆的话,那么,畜生虽然没有衣,但是它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2
五、佛教与宗教有一班人以为佛教是宗教,还有一班人又以为佛教是哲学,又有一班人还说佛教是合乎科学。佛教究竟是不是哲学和科学,现在暂时撇开不说;至于佛教是不是宗教,倒要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二七、佛教与佛学佛教、佛学、佛化、佛法,从普通的一般眼光来看,似乎没有什么分别,但是过细思索一下,它每一个名词,都有它的用意与解释的,否则为什么不用一个就够了呢?诸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佛教不相信定命论,但是相信因果论。因果是可以改变的,过去已造的因加上现在的因,可以改变它的结果。但是佛说:定业不可转,重业不可救。所谓定业,是造了极大的恶业,如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11
人们常常忽略心念,修养内德,如果你内里有德,不求名闻而自得名闻。假使我们出家人有所求的话,那你就求佛,求地藏、文殊、普贤都行,虔诚供养礼拜,求什么有什么,乃至求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2-10
律航法师答:皈依佛就不堕地狱。嗔恨为地狱的因,佛无嗔恨,你若存心做事,常依照着佛,那还能再堕地狱吗?皈依法就不堕饿鬼。贪吝为饿鬼的因,佛法首禁贪吝,你事事都依着佛法去做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9
蜜蜡,为有机类矿物之一,质地脂润,色彩缤纷,用途广泛,价值超卓,与其他自然宝石一样,享有“地球之星”的美誉。那么蜜蜡有什么作用呢?1、蜜蜡其实属于琥珀类的有机宝
蜜蜡知识时间:2025-02-07
佛教饰品保养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具体的材质和种类而分别来说,大致来说有以下要注意的方面: 一、檀木类的佛教饰品比如紫檀、绿檀、檀香等材质,不能沾水,如果沾上要马
佛珠文化时间:2025-02-05
在去年的时尚主打单品中,沉香产品为最热推荐。沉香产品的时尚影响力是一触即发的,它的使用范围及其广泛,不像一些饰品只能局限在女性这个群体之中,也更不会有年龄层的限
沉香文化时间:2025-02-03
学佛,无论出家在家,最重要的是修清净心。你要是懂得修清净心,一切时、一切处,不迷惑、不染污,远离邪知邪见,你就幸福,你就快乐。幸福和快乐,不是说你财富多、地位高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黑土沉顾名思义出于阴湿的腐质黑色沙土中,香皮表面颜色愈黑愈凉,黑土沉的味道以清凉气取胜,是沉香中凉意最好的一种,清烟违嗅尤佳。黑土沉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含油脂多的
沉香知识时间:2025-02-03
《往生论》里头讲到「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也是说这一桩事情。我们讲安住,实在讲也是安住在「真实智慧,无为法身」。这一句里头最重要的是「无为」,如果你有为,法身就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佛珠也叫手串,在古代是弘法的法器,更是显示身份和地位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皇帝赏赐朝臣及地方进贡的常用之物。今天,手串逐渐演变成一种彰显品位的配饰,也是一种时
佛珠知识时间:2025-01-31
鬼见念佛人,是什么样子?鬼见念佛人有三个反应:一敬,二怕,三退让。 第一,很恭敬。一看念佛人,合掌,马上像卫兵一样,站着,看你过去,合掌恭敬。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讲
为人处世时间:2025-01-31
中国禅宗初祖达摩祖师的坟墓,在今河南省熊耳山的吴坡。自古相传,凡是作为一位禅师,一生之中必须到这里来参拜一次。有一位禅僧,从来没有见过达摩祖师的面,但是他却甘愿
佛教知识时间:2025-01-29
杜陵石,又称为都成坑石,杜陵坑石。杜陵坑山位于高山之东,南望加良山,北隔寿山溪,与善伯旗山、善伯山、月尾峰对峙。这个矿脉还出产马背石、鹿目格石、蛇匏石、尼姑楼石
收藏投资时间:2025-01-28
禅坐中眉心有点紧绷的感觉,接着不停的跳动,持续一段时间才停,是什么原因?答:因为它想要跳,所以它就一直动,所以叫跳动。禅坐中眉心会有紧绷的现象,那是你自己紧张了。可是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7
黑陨石的形成约在三千四百万年前。当时巨大的陨石撞击地球,在陨石撞击地球过程中,由于陨石大部分都以每秒11-74公里的速度穿越大气层进入地球,在此途中与地球大气层产生
收藏投资时间:2025-01-27
一代文豪鲁迅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和佛教文化的滋养,他的人格力量与创作成就跟佛教有着重要的关系。鲁迅生于1881年,他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写于1918年,时已37岁,在此
金玉良言时间:2025-01-26
人的手腕上有很多穴位,按摩不同的穴位可以治疗不同的疾病,手背处有阳谷穴、阳池穴、阳溪穴经常按摩这几个穴位可以补阳气改善气色。手腕内侧有神门穴、大陵穴、太渊穴经常
沉香知识时间:2025-01-25
以前有位居士,在一座古寺里修行。一段时间后,他心中生疑,怀疑自己选择学佛这条路对不对呢?怀疑自己有没有修行的天分?怀疑是否真有佛的境界?他也怀疑寺里的出家人──看他们
禅宗公案时间:2025-01-25
佛教是公元前6至5世纪由古印度释迦牟尼创立的(大致与我国的孔子、老子时代相当),最初由西域传入我国,东汉初年开始广为流传,在隋唐和盛唐时,全国已经有了很多的佛教寺院,寺
禅宗公案时间:2025-01-25
真正的出家人是身无长物。释迦佛在世时,托钵只准托七家,有就吃,没有就不吃,粗米饭、黑馒头也吃。有些南传国家,如泰国僧人除了穿在身上的,没有其它了,早上托钵化缘,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1-24
戴菩提子有什么讲究?其实讲究很多,包含了各类文玩菩提子的意义以及不同数目串珠的穿法。实际上,文玩菩提子的颗数,在佩戴时多者千颗以上 ,少者惟有一颗而已。串珠的颗
佛珠知识时间:2025-01-23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现在讲到〈如来寿量品〉。“如来”是佛的十号之一,有的不明白佛法的人,就说:“喔!那是如来佛祖啊!”他以为这“如来佛祖”,是单单一位佛的名字;其实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3
每年的岁末年初,总能听到很多人谈论“生肖和犯太岁”的话题。提到“太岁”,很多人都会想到“太岁头上动土”“太岁当头坐,无灾恐有祸”等民间流传的老话。在中国几千年的
佛答时间:2025-01-23
什么是文化?常闻这人文化高,那人没文化。到底什么是文化呢?文是指人类的智慧、道德、修养和人格。在欲望与愚痴的黑暗中,文就如太阳一样明亮,光照大千,所以称文明。化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单念大悲咒这一句,就是成就法,求什么都会成功的。(1)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namoheladanuoduolayeye)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慈观悲观喜舍观普度众生化大千有缘无缘同摄受离苦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1
心里净,佛土就净;佛土净就是快乐。◎节录自《六祖法宝坛经》浅释什么是极乐世界呢?在你自己色身,就是极乐世界。你心里净,佛土就净;佛土净就是快乐。心里净,就没有一切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0
大安法师 这两者并无冲突,印祖在这里这个开示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往生只要信愿真切感通佛力,一定能够往生。你如果总是怀疑,哎呀怕我功夫不够啊,我功夫没有成片啊,我没有得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7
新西游记中的唐僧和沙和尚胸前戴的佛珠,仔细看佛珠表面,颜色是乌黑油亮,其材质应该是用非洲黑檀木所制。非洲黑檀木坚硬、滑润,用黑檀加工而成的佛珠经打磨后形成的包
佛珠文化时间:2025-01-16
请购佛教饰品有什么讲究 第一, 佛教饰品不宜说买,应说请,或者说请购。表示一种尊重。第二, 佛教饰品如果在不佩戴的时候,不要随便放在裤子口袋里,放在上衣口袋,或者
佛珠文化时间:2025-01-16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它主要说明两个问题:1、因果相续,贯通三世,不会中断。我们今生所受吉凶祸福,都是自因自果。明白此理,自然不怨天,不尤人。2
昌臻法师时间:2025-01-14
收藏淫秽书籍的4害1、玷污品行:阅读此等书的,必定不是正派人士。古时南海有一县令,好看淫秽小说、手抄小本之类的书,每日必看。一日不经意将淫书夹入须呈上的报告册中,
邪淫果报时间:2025-01-13
学佛到底应该怎样学,该念佛?还是该持咒?是该参禅?还是该修止观?很多人就徘徊在这样的犹豫中。更有许多争论。有人说要一门深入,有人说要多方参学。有人说要系统学习,有人
学佛感应时间:2025-01-12
现代这个社会,由于我们为科学所迷了。西方科学文明四百年,两百年前传到中国。日本人接受西方的科技文明,比我们早,他四百年。中国西方科技文明从日本传来的,二百年。这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0
黄念祖居士:我们做什么,佛都知道 我们做什么,佛都知道 黄念祖大德《观经》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法身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佛的法身一切都入到众生心中的想念中,所
金玉良言时间:2025-01-09
惟贤法师答:分为几种:有德行好,在道德方面引导的善知识;有佛法广博的善知识;有同行的善知识,在一起同修的互相可以做善知识。当然一般来说,德行学问都好,才叫做善知识,这是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惟贤法师答:法门很多,但是走的路是相同,目标是相同,佛教在唯识学来说,分为五位: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这五位啊,各宗各派都是贯通的。资粮位就是广集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