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出世的因缘为的什么?因为佛是觉的,人是迷的。人既是迷的,所以人就要受一切烦恼生死的苦。佛本大慈悲心,乘大愿力降生于中印度为国王太子,享受人间尊荣富贵五欲的快乐,随即抛弃人间富贵尊荣去修行,以至于证果成佛。佛在当时现身,因为要觉悟人的迷,所以现身作个模范,使人晓得了却一切烦恼生死的苦。既是要觉悟人了却一切烦恼生死的苦,所以随顺人的语言文字,依人类种种差别病而说种种方便救人的法。这佛说觉悟迷妄的法,就名佛法。依佛法推究,人不能够了却一切烦恼生死的苦,是由于不明白佛说三世因果的缘故;今天略将世人谬解因果的与佛所说的因果,两相比较说明之。
世人因为是迷的,所以对于佛说的因果就茫昧不知:或者说没有因果;或者凭着意识的理想去推测,谓大地山河是自然变化而有的,谓人是由祖传父父传子而来的;又或谓大地山河及人是有创造者的,所以人同万物都是另有个主宰的。由上种种谬解妄见,发出种种言论,世人被这种种言论所惑,就有不信因果的:谓人在父母未生以前没有什么,至于百年生死以后也没有什么,这种断见一生,就要任意妄为,不怕因果报应。也有迷信神教的:谓人作了善,神就默佑,使得享受爱的果;人作了恶,神就谴责,使得享受非爱的果。统观以上种种说法,不是属于无因果派,就是属于谬解因果派,这两派皆足以使人生一种侥幸心,以为作了恶可以幸免的。哪晓得昧于佛说的因果,就要堕落因果报应,不能够免却生死的苦。
若明白佛说三世因果的道理,晓得人生不是突然而生的,死也不是就可以了的。因为人身是地水火风四大假和合而成,人到死的时候,四大假和合身虽死,而业识实在没有死。明白这个业识的道理,那佛说三世因果的道理,也就容易明白了。何以故?因为人生已前,有生不止前一世乃至于无始,死后也不是可以了的,乃至于尽未来际也没有止息的时候。这无始终、无内外的业识,就是从无始以来自家所作善恶业力,积集而成业识。善的业强于恶的业,则善业先成熟而感受善果;恶业强于善业,则恶业先成熟而感受恶果。因为有善恶种种大小多少差别,所以就感受贫富、贵贱、贤愚种种的差别,所以古德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平常人迷于佛说的三世因果,看见罪大恶极的人,偏偏的是富贵双全儿孙满堂;看见为善不倦的人,偏偏是无儿无女,受那贫贱的苦:报应相左,遂谓没有因果,这是由于不明白业识受生的缘故。这业识受生有因缘:业识为因,父母为缘,合缘与因而成人身。今假定有人作种种善业,这业因属于善,当然要结善果;然必要假父母两业缘,又须此父母有应得这个造善因受善果的儿子报应,然后才能够藉此父母两业缘而受生。
具这三种业的因缘,就谓之同业所感。业识犹如谷种,父母两业缘犹如土水日光人工等,因缘具足而后可以发芽结谷。善恶果报,由善恶业因而成,犹如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这种因果是毫厘不爽的。世人不明白佛说因果的道理,犹如不明白长江源流的人。今假定长江向东而流,中间被山所阻,折而由北向南,南岸是平原,平原上的人就说长江源头从山而起,至平原而止。像这种断见,人是知道错的。而不明白业识相续不断与业识受生的理,那因果的理就不能够明白,也与平原之人观察长江的错谬一样。
我们若能够真实明白三世因果,试问有人欲受恶果报应否?所以种善因得善果,种净因得净果,乃至成佛,都是由于自己一念。依佛所说而行,世间恶人尚敢为恶否?故佛教昌行的时候,人人都是明白三世因果的道理,人人都是向善而行,小之可以成为自修之正人君子,大之自觉觉他化社会为良善,化世界为太平,转五浊而为七宝,皆由于此。古德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能够止息诸恶,奉行众善,就能够自净其意,这就是诸佛所说的教法。以上,不过将世人与佛说因果略为比较而已。
“贪求深空”,毛病在贪求上什么叫“深空”?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汝当先觉,不入轮回”:阿难哪!你应该先先地觉悟,不入这个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0
因果在我们学佛的过程中太重要了,没有因果就没有佛法。就好像高楼一样,没有地基就没有高楼,破坏地基就可以破坏高楼。破坏因果就是破坏佛法,宣扬因果就是建立佛法。因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9
体方法师《杂阿含经选集讲记》精彩片断撷英(一)修行把握关键,先明白因果的必然性!今天要学法,要求法,你自己先具备什么条件?你发了什么样的心?你付出真正多少的努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8
邪YIN危害,人在什么时候才最明白?1.人在倒霉的时候最明白。 “倒霉”这种东西说不准,人们无法去定义何为倒霉。如果真的要给“倒霉”一个生动的解释,那应该是:与自己心
戒邪淫故事时间:2024-11-21
要戒邪淫,首须对邪淫的害处,有透彻的明白。明朝进士冒起宗,在注解《太上感应篇》中‘见他色美,起心私之’二句时提到,看见他人的妻女美貌,便起了奸邪的私心,只要一起
邪淫果报时间:2024-11-12
三世因果 丝毫不差 (唐 鉴空)唐朝洛阳香山寺释鉴空,俗姓齐,吴郡(今属江苏省)人。中年时在江浙一带来往,境遇很穷困。元和初年(公元806年),遇着杭州灾荒,准备去天竺寺讨
释门法戒录时间:2024-10-01
假使你每天念地藏圣号,南无地藏菩萨、南无地藏菩萨念一千遍,每天念一千遍,能念到一千天,三年,三年一天不断,这个就难了。念一千圣号很容易,那你一个小时都不到,但是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7
修楞严咒的道理张尚德老居士开示一、福报修楞严咒,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福报要够,福报不够不可能修楞严咒。第二个身体要好,因为楞严咒是大悲咒的七、八倍长,念修时很费力;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3
财富是你命里有的,不用去争,命里有的丢都丢不掉,命里没有争也争不来,所以你要跟人竞争那岂不冤枉?《了凡四训》把这一桩事情讲得透彻、明白,把《了凡四训》多看几遍,
因果报应时间:2024-08-27
《大乘妙法莲华经浅释》经前悬谈◎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讲述于美国加州三藩市佛教讲堂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再讲“佛法妙”。什
宣化上人时间:2024-08-09
什么叫“实相”呢?“实相无相”,实相它没有相,这是头一个解法。又“实相者,无不相也”,所有一切的相,无不都是由这个实相里边生出来的,这是第二个解法。第三个,是“
宣化上人时间:2024-08-08
《佛遗教经浅释》◎一九七九年宣化上人讲述于美国加州洛杉矶金轮圣寺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阿[少免]楼驮虽说此语。众中皆悉
宣化上人时间:2024-08-07
1、风水不重要,“境随心转”,要明白这个道理。古人有所谓:天下风水好的地方都被这些和尚、道士占去了。我们听这个话如何感想?圣贤书多读了几部,看法就不一样。大乘教里
向生净土时间:2024-07-17
1.真念佛的人心里没有杂念,所以他念念是佛,念念生佛。这个道理我们要搞清楚,我们就管住自己的念头,念念让它有佛念,不能有别的念头。这是经上常说的“一念相应一念佛,
向生净土时间:2024-07-10
有些情侣之间的相处模式,其实是非常不成熟的,平时甜蜜的时候哦,怎么腻都不过分,但是一言不合就吵架,吵完了又开始后悔和复合。其实,特别对女生来说,在思考怎么挽回男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07
赵州禅师是一位非常睿智的法王,人称“赵州古佛”。凡有所问,他经常不从正面回答,总会要学者从另外一个角度去体会。有一次,一位信徒前来拜访,因为没有准备礼品,所以非
星云法师时间:2024-06-30
印光法师:南宋钦宗、岳飞及秦桧的三世因果真如吉后身,生大富贵处,一生多受忧苦。既知其生大富贵处,又不明指为谁者,得非宋之钦宗乎。金兵相逼,徽宗禅(音缮,传也。)位
印光大师故事时间:2024-06-27
达真堪布:对这些事我们有忏愧心吗“于下等恶劣事,极生忧愁厌烦心”什么是有惭愧心?心里对这些恶劣的事情感到忧愁、烦恼,非常讨厌,非常厌烦。 从出世间的角度,站在佛法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4-05-29
放学回到家的女儿像只活泼的小燕子,今天的试卷又得了满分,按照我俩的约定是要奖励她的。她说太想吃山竹了,一想到山竹的味道口水都流出来了。“妈妈能买五个山竹吗?姥爷
学佛受用时间:2024-04-26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我的堂兄“呱呱”坠地,爷爷给他起名“金鸽子”。希望他有一双金色的翅膀,飞黄腾达,带领家族走出贫寒与饥饿。两年后,我的长兄“银燕子”也来到这个世
学佛受用时间:2024-04-26
六道众生哪一个没有业障?不要说六道,六道之外二乘圣者,阿罗汉辟支佛、权教菩萨,业障都在,不能不修忏悔。忏悔真正的意思,我在年轻的时候章嘉大师教我,真修忏悔法,因
佛教故事时间:2024-03-26
同事们经常在办公室聊孩子高考的话题,高姐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每天不辞劳苦的带着孩子,奔走在去往各个补课班的路上,并且禁止孩子参加一切与学习无关的活动。真所谓
学佛受用时间:2024-02-13
为何为富不仁却能富贵善终---且看三世因果清顺治年间,顺义县有一富户姓贡,家中财产颇丰,中年时有了儿子贡庆有,贡家一佣人也生了个儿子叫李福。在佣人的请求下,贡家允
佛教知识时间:2024-01-29
我叫张尊厚,今年 7 岁。来自河南郑州行知小学一年级!今年突然的疫情让我们这个寒假变得特殊而难忘。这场疫情让我们失去了很多户外活动,但让我懂得了生命的脆弱和宝贵,
学佛受用时间:2024-01-01
三世因果 丝毫不差 (唐 鉴空)唐朝洛阳香山寺释鉴空,俗姓齐,吴郡(今属江苏省)人。中年时在江浙一带来往,境遇很穷困。元和初年(公元806年),遇着杭州灾荒,准备去天竺寺讨
佛教故事:释门法戒录时间:2023-09-03
1、有人问农夫:种了麦子了吗?农夫:没,我担心天不下雨。那人又问:那你种棉花没?农夫:没,我担心虫子吃了棉花。那人再问:那你种了什么?农夫:什么也没种,我要确保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时间:2023-08-09
《法句譬喻经》安宁品第二十三中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一天,佛陀在舍卫国时,有四位比丘于树下评论辩论:“什么是世间上最苦的事?”第一位比丘感叹地说:“天底下没有比淫
佛教故事时间:2023-08-09
如何使人相信三世因果?通常认为若要了解三世因果,必须藉宿命通知道过去,用天眼通知道未来,才能亲见三世因果。其实,这是似是而非的观念。所谓三世,是指时间上的过去、
《学佛群疑》圣严法师时间:2023-08-06
1930年年,德国出了一本批判相对论的书,书名叫《一百位教授出面证明爱因斯坦错了》。爱因斯坦知道后,耸耸肩说:一百位?干吗要这么多人?只要能证明我真的错了,哪怕一个人出面
佛教故事:智慧故事时间:2023-08-05
达真堪布:明白佛理后,在生活中如何提高自己的执行力?问:在生活中,我们似乎明白很多道理甚至佛理,明知道这些讲的都很有道理,但就是不会落实,不会做,执行力不强,这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02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佛家《三世因果经》因果经前面的四句话,就是因果轮回报应的总纲。既指出了人的命运是自己造就的,又指出了如何做一个有
佛教故事时间:2023-07-31
星云大师宽心:三世因果有位老法师发心要建一座庙,化缘三月有余,竟没有人理他。有个卖烧饼的小孩生了慈悲心,把卖烧饼得的钱悉数捐给了老和尚。市集上的人听说此事,心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3-07-22
要输得明白我还在读书时,学校举办运动会,有一位叫阿勇的同学报名参加了长跑比赛。比赛中,很多选手认为自己已经没有希望拿到名次,于是纷纷中途下场,最后只剩下包括阿勇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时间:2023-07-20
问:近日一个同修要求帮助助印《金刚经》,因其夫得了怪病,瞬间从心发凉,剎那全身冰凉,血压突升即休克,送医院不需要治疗就正常了,在家就可能随时发病。她知道这是业障
念佛感应时间:2023-07-17
为什么刚开始修行的人,不容易明白空理,坐不下来、入不了定呢?初行者应该从哪两种道理入法?五蕴空者,即指“心空”和“法空”之空啊,初初修行的人不容易明白空理的,只
佛陀住世时间:2022-09-23
以上所说苦集二谛是世间因果,灭道二谛是出世间因果,苦谛是世间的果,集谛是世间的因,灭谛是出世间的果,道谛是出世间的因。菩萨说此四谛告知舍利弗,乃为告知诸有缘众生
佛陀住世时间:2022-09-18
“导 语每个人都希望,在自己的人生路上,能有如指明灯一般的人,给予一两句箴言,指引自己前进。经历过人生的起起落落才发现,人生的很多智慧,其实就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
素食师兄时间:2022-09-12
我给同学们曾经说过,所谓的无量无数无尽,就连你们自己,姓黄、姓江、姓王、姓卢、姓傅,等等同学,连你们本身自己祖先人都是无尽的,都没有一个最早的,想都想不出来一个
佛陀住世时间:2022-09-09
正能量经典文化时间:2022-08-12
佛教不但讲“因果”,而且还特别强调“三世因果”。—你前生种什么因,这一生就会得什么果。今生种了什么因,来生也会受什么果。就好像因果经上所说的:“欲知前世因,今
因果实录时间:2022-07-29
本县乡民赵珠,从事缫丝行业,已有数十年了,所杀的蚕茧不计其数。光绪初年,赵珠偶尔来到我家,看到后房有一处空的灶台,地势颇为宽敞,就租下来两个月用来缫丝。一天,
因果实录时间:2022-07-09
真谛中真空并非顽空,具足妙有用,所以空不异色。懂得这个道理以后,一切云屯、云彩,存立于空中,但它不碍于空的,它不会把空灭掉的,它本身就是空中之空之妙有,它藉空成
佛陀住世时间:2022-06-15
01 佛陀耶:简称佛陀或佛,义为觉者,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佛陀是三觉具足的大圣人。02 菩提萨埵:简称菩萨。义为觉有情,即大觉的众生。是上求佛果、下化众生的圣人。
释学信法师时间:2022-05-25
感 恩 词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感恩天、地、君、亲、师。
环环素食时间:2022-03-31
第二十九则出家要达道理,切切只尽自己,谦和每让三分,相见人人欢喜。出家要知道道理,而且知道道理了要管理好自己。所以“切切只尽自己”,要把佛法的道理作为法的镜子
佛日清凉宝时间:2021-11-15
当我们走进寺院时总是会被那些庄严的建筑、精美的佛像所吸引这时候,我们会忍不住拿出手机想把这些令人震撼的场景记录下来但往往这时候很多人都会被工作人员阻拦或者看到
六点学佛法时间:2021-11-15
富,就是要付出;贵,就是赞叹他人,成就好事。贫就是不肯布施,贱就是遮蔽别人的善根。贫贱、富贵各有二法,听来简单,在日常生活中,却富含深刻的道理。佛陀教育弟子:人
证严法师时间:2021-07-13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有亲人、有恩人,也会有敌人或仇人,世间各色人等在我们眼中充满了差异。然而佛法却告诉我们,内心中所有的喜欢或不喜欢,乃至爱与恨其实都是虚幻的,在
太桥旦曾堪布时间:2021-06-10
【原文】经言:人之谤我也,出初一字时,后字未生;出后一字时,初字已灭。是乃风气鼓动,全无真实。若因此发嗔,则鹊噪鸦鸣,皆应发嗔矣!其说甚妙。而或谓:设彼作为谤书
本源法师时间:2021-06-08
怎么念佛以净土念佛法门为归,以持名为中心,持名念佛之功最为往生净土之要。大藏经,所诠者不过戒、定、慧而已,而一心念佛,即是戒、定、慧。因为戒乃防非为义,若能一心
莲池大师时间:2021-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