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封面
佛教如何看待你生从何来?
佛教如何看待你死往何去?
佛教如何看待你内心中的思绪飞扬、爱恨情仇?
佛教如何看待你外境中的山河大地、人情冷暖?
佛教如何看待——你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终极意义?
上述清晰而纵深的答案,将在明贤法师倾力著述的《佛教世界观》中圆满给出。
由明贤法师结集二十余年出家修行智慧,审慎研判、遍佐经典、精微抉择而出的著作《佛教世界观》,于2015年7月由中国出版集团华文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9月正式与读者见面。
《佛教世界观》封面题词:集憨山大师书法
本书借西方哲学概念“世界观”,全面介绍佛教如何看待和解释这个世界。佛教世界观最为概括的表达,是“一人一世界”——每个人有一个自己的世界,并以此为起点,来唤醒生命主体的自觉,为自身和外境中的整个世界全面负责。在佛教世界观的基础上,本书还进一步探讨了佛教人生观和佛教价值观,引导人们从世俗伦理和日常行为的选择中,逐步与大道相应。
与此同时,《佛教世界观》还在更为宽广的层次上,对当前的整个时代进行了观照和关照。宗教与科学、生命与环境、世界文明格局、儒释道携手复兴等宏观议题,也在本书中以“大乘了义佛教正见”为基础,梳理出思辨线索、进行了精要阐发。
这是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一个竞争注意力的时代。每一个人的精力和命光,都在不断被各种形形色色的新媒体和信息源所引夺、席卷、耗散。作为沉浮于时代洪流中的当代佛弟子,你是否意识到自己的“见地”在被不断偷换,是否意识到自己的“三观”在被反复颠覆?面对物化而强势的西方文明,我们该如何应对?面对被解读为人谋和鸡汤的东方文化,我们又该如何自处?
——祈愿明贤法师的《佛教世界观》在这个繁复交错的时代里,带给你正见具足的导航系统,让你清晰认知自己、透彻认识世界,摆脱被动,争取主动,与佛法磅礴的终极智慧相应,赢得开阔的生命境界与究竟的生命安顿。
《佛教世界观》作者明贤法师,摄于印度那烂陀寺遗址。
著者简介:
明贤法师,青海北海禅院住持、武汉石观音寺住持,禅门法眼、沩仰、云门等法脉传人。
18岁于江西云居山礼上弥下光长老披剃出家,并亲近依止上一下诚长老;19岁于九华山礼仁德长老座下受具足戒;26岁应江西佛学院聘请为讲师兼教研主任,并继任宝峰寺后堂、庐山东林寺西堂;33岁作为大陆佛教代表与台湾慧在法师同行,徒步完成“重走唐僧西行路”之和平友好巡礼;36岁应邀于北大、社科院、人大等高校开讲《入中论未名疏》《佛宝论》《中观见与道德经》《佛教世界观》《禅宗语录》《禅宗涅槃偈》《无量寿经羊城疏》《僧界必读》《僧宝传》等课程。现兼任中华文化促进会佛教文化中心副主任等职。
《佛教世界观》•自序
不忘初心,难;有始必有终,更难!
这里在谈“历事”的用心问题。圆悟克勤禅师在《云门庵集》中说:“善作者必善成,善始者必善终,谨守至终犹如初始,则终无败事”,后人将这话简化成了“谨终如始、不忘初心”,这八个字,不光是一语道破的为人至道,更是精约独到的处事妙理。不过,在目下的真实生活中,人们应用这样的道理,却倍感艰难。
当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并开始追求更有品质、更有层次的生活方式时,他们的初心也发生了变化,比如:从追求高雅生活,到偏离目标,到落入新的“四大俗”,甚至发展到“一三五祸害花鸟鱼虫、二四六糟践琴棋书画”。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终始不如一的情况?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确定人生价值的基础阶段,如果理解的方向本就偏了,那么当然会与初心渐行越远,产生偏离的结果也就必然了。
那么,价值观的基础在哪里?在于人对自所有物的判断。既然如此看重自己所拥有的事物,并自然地以此为依靠,可是,往往让我们心力憔悴、无止境陷入戏论的也正是它们。待到“顷刻一声锣鼓歇”的那天,我们终将发现,那些物化的东西,事实都无法依靠。
一味寻求“物化”受用,原本不是中国人的生活目标。古圣教人过日子,是要学会“用心”的。所有物化的万法都要归属在心的范围之下,所有的社会道德都要归投在大道之下。如果“用心”的主题没有抓住,那么抓什么都不是依靠,最终仍然靠不住。靠得住的或许还是我们对于世界和人的价值的理解。
这里要谈的,是基于“一人一世界”认识的佛教世界观。目前,我国传统文化被深度认知,而佛教的世界观,深入契合社会发展的现前因缘,是易得融入人心、净化人心的大善法,社会大众尤其需要。
在佛教弘法如何契理契机的时代命题下,本书因应当代哲学语言中的“世界观”概念,随顺当代人的普遍知识结构,随机演绎大乘了义佛教正见,就梁漱溟先生“中国文化最大问题,乃在个人之永不被发现”的话题,作“一人一世界”之终极发挥,突破“唯物壁垒”,唤醒生命主体认知,弥补儒道之不足,直接建立“人文佛教”,经由大乘佛法直接构筑“佛教人生观、佛教价值观”,推动当代佛教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复苏”与“落地”。
反思物化惯习,重审心物关系
如要对全书线索和主要内容作一梳理,依然要从“物化”谈起。忙碌而纷繁的现代生活中,很多人甘于做一个旁观者,并以此为生命的纯熟,眼冷如灰,心中也捧着一团冷灰。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自心的冷漠麻木感到不安,频频呼唤起“正能量”来。
为什么有人甘于冷漠甚至以此为自豪?因为,在物化的思维中,人们逐渐习惯于只重视对外部世界进行视察,而忽略对自心的观照。这种观察的不对等正是冷漠产生的主要原因,也是“物化惯习”主要的负面功用。
无论是近一两百年“进化论”的深入人心,还是“世界末日”的谣言频频引起恐慌之风,皆与“物化”的深入影响有关。
贪盈逐物,不解无常,更缺乏“人生末后”的审慎观察,自然会畏惧生死,恐慌末日。要解决生死的核心问题,人们需要信仰和智慧的力量,需要重新梳理世界观,重新来认识自己和世界。而这一切,始终都需要围绕“心物关系”的线索展开。
“一人一世界”的佛教世界观,使生命主体发生自觉
世界观,谈的是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了解佛教的世界观,不妨从思考两个问题开始:世界是否只有一个?世界观是否必须一致?
与“大众共一个世界”的世界观不同,佛教以“一人一世界”为首要原则。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世界,世界可以相似,但一定不是同一个。世界和生命平等相依,有生命就有世界。生命无穷无尽,世界也不会只有一个。
“一人一世界”的世界观提醒我们,世界跟心有关,世界不在心外,离开心则无法找到世界。这正是佛教“一切唯心造,唯心最主要”带给我们重新看待自身与世界的启示,和纠正物化偏举的重大价值。
进一步,佛教般若中观的智慧以心物的平行观待为更究竟的理解。没有离开心的外境,也没有离开外境的心,浅层次的心表现为所能感知的心理,深层次的心表现为外境,真正的“外在”在里面,真正的“内在”在外面。
禅宗以“见物便见心,无物心不现”的偈语表达这种对心不同层次的平行认识,以此对心和世界的深度观照作为大乘佛教自利利他、广度众生的实践基础,构建起同步解脱内心烦恼和解决物质问题的、完整严谨的思想修行体系。
在这个最讲究生命学问的国度里,“一人一世界”的佛教世界观有助于重新唤起我们生命的主体自觉,从而解决“个人之永不被发现”的文化偏失,重新焕发出心性文明的生命力量。
透过现象看到“无实体而有作用”的空性本质
深入理解“一人一世界”的世界观,需要透过“实有”的现象看到事物“无实体而有作用(以无为用)”的本质。世界的实相——空性是佛教世界观意义的根源。这里从“六道众生眼中一杯水的不同世界”出发,将从各个角度详细阐述空性的核心要义。
首先,探讨无情、有情两种生命形态界别分明而又可相互转化的异常关系,进而诠释心物关系的最高层次——环境就是生命的主题。
再从“四大”、“五蕴”的角度初步阐述空性的智慧,继而分析缘起,通过破除四种“生”得到诸法依缘而生即是“无生”的道理。缘起即是空性的意义、因果的实相——无实体而有作用的因果联络。由了解空性,建立生死根源“无明”的对治法,进而反驳常识方面的错执焦点,洞见之、解脱之。
建立动态佛教世界观结构,破除实执,直契佛境
站在空性见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凡夫的角度更确切地来了解自己和不同层次圣者的世界观。一切实有的凡夫世界观、唯见四大种的阿罗汉世界观与处处净土的菩萨世界观,三重境界无一真实,不可替代,但下下可通过观修趣入上上境界。
由此可知,小乘与大乘各个宗派虽所宗各异,但彼此互为关联、不相矛盾,具有不同层次的修行价值。而以小乘有部、经部,大乘唯识、中观为代表的四部宗派的见地也各自代表了四个层次的心物关系,由此建立起动态发展的佛教世界观结构。
其中,“无始无终”的大乘中观见是了义的佛教世界观。中观见即是般若空性的正见。般若远离以断、常为代表的边见,不许建立第一因,也不许建立末后果,超越了实有的时空观,打破种种边见的局限,所对的是无穷无尽的广大世界。
依据大乘经典,直观无尽之际,即是空性展现之时,当体即空就是无尽。此一非凡超越的世界观不仅是诸佛所见境,不仅帮助我们深刻理解经典所述世界“成住坏空”的规律、诸佛菩萨“众生未尽”的大悲誓愿,以及二谛、三法印,更直接的作用是破除凡夫实执,令直接契入圣贤境界。
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般若空性是诸佛法眼,扫荡诸相,密护诸宗,为一切佛法保驾护航。
树立空性正见,会通佛陀二转法轮和三转法轮所侧重的大空性与如来藏,便可从知见上轻而易举地化解净土与浊世的“矛盾”,直接从清理烦恼入手,理解和行持净土宗“心净则国土净”这一“依果起修”的甚深法门。
因为,从烦恼到真如的距离,就是从浊世到净土的距离。净土不可在实有现象界中寻找,但可在对境空相中呈现。
般若是“随许世俗”的起点、佛法正见的保障
谈各类世界观都是基于佛陀最透彻的世界观,以此可保障佛弟子的根本知见,确立“决定之趣”。全盘地了解佛教世界观,要先打造格局、铺展大义,以宏大的方式进入具体的修行,以大义指导细节,上学下达才能张弛有度。
因此,佛法胜义虽然高超,但并非高不可攀,“二谛”智慧提示我们在世俗和胜义之间存在着可以“高攀”的有力阶梯——随许世俗。
比如,当佛法与科学面对面时,全然不必陷于非此即彼的判断。理解了不同层次的世界观,便自然了解须弥四洲和宇宙银河不是同一层次所见境,它们无法冲突。同理,科学和佛法胜义也不冲突。佛法无需比附,科学也不必被无视。
由此在佛弟子内心,从随许科学的世界观可以增上到究竟的佛教世界观,对外则呈现出信仰更高超、科学更发达的无碍局面。
中观以“深度认同世间不圆满性”为随许世俗的核心,这与老子《道德经》“和光同尘”的智慧同声共气。不圆满的世间是随许世俗的落脚处,而般若空性是随许世俗真正的起点,也是随许世俗的最终旨归,对世俗最究竟的理解就是般若空性。
这样来建立胜义与世俗、“无能受物”与“和光同尘”的关系,直触大乘佛法的核心,由此展开自利利他、入世出世的实践,才可说有了正见的保障。
向内使劲,以“世间伦理选择趋入道阶”的实践提振心性文明传统
因此,胜义与世俗、心与物的平行是水涨船高的结果。为了亲证这样的世界观,实际的用力方式恰恰不是寻求外在平衡,而是要向内使劲。向内使劲为心物关系的修养理顺了次序,亦使我们感受到佛教的世界观实际上跟世界文明的大格局紧密相连。
世界各大文明丰富多样,从心物关系的角度来看,西方文明侧重于物化,东方文明侧重于心性,物化文明与心性文明的差别在于对待心物关系的不同态度。
比较了东西方文明的特点,再回到佛教,便可清晰了解到,“没有离开物的唯心,没有离开心的唯物”的世界观是对心物关系真实而客观的反映。
历史上,侧重心性的中华文明早慧并且光彩夺目,佛法的智慧为中国文化注入了信仰的血液和超越性的活力。心性文明即便一度处于劣势,依然具备长远的优势——让生命主动,使生命自觉。
中国本具的发达的心性文明需要在未来重新得到提振,如唐君毅先生所说,西方文化如能抑其志而内省,中国文化若能尽其情而率真,则古老文明前进的脚步才能更为稳实、坚毅。
从心性文明的特点来看,佛法天生与中华文化貌合神似,从而得以在汉地生根发芽,全面融入华夏民族的血脉,相传至今。历史上,“三教同源”之所以得到社会各层面的广泛认同,根本在于“以心为本,以道为尊”的共同旨归。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儒释道三家可谓异口同声、相濡以沫的千古知音,而佛教又以“世间伦理选择趋入道阶”的实践将向内用力的生命探索推向全面解放的高峰。
不立文字化次第,人文佛教导世俗
佛法从来不是纸上谈兵的学问,佛门的修行与对此世界观的亲证从未断绝。以禅宗为例,汉传佛教的祖师们开出了解构一切智识障碍、消融一切心性自觉壁垒的“不立文字”的修行之道,从而将中华文明推向至高境界。
有人心就有禅宗,有生死就有信仰——这条普被众生根基、宽坦平正的大道,为佛教的修行指引了“出于高格、化入平常”的方向,令佛法实践融入生命,使生命再叙故乡风月。
禅宗以化次第的灵活修持趟开了一条直接佛心、直契本性的大道,中观的二谛智慧尤为可贵地指示了处理信仰与世俗、神圣与人性关系的智慧,对当下信仰中“过重人本”的倾向尤具警醒与矫枉之用。大悲遮心灭,故佛不涅槃。圣人时时来到人间,人间自当准备好接纳圣人的宽容与大气,来迎接胜义智慧对于世俗烦恼的化导与消融。
化世俗是佛教的天职,是佛教“人文”特质的独特体现。论正本清源的大乘佛法精神及时下廓清流俗的度化方便,最合时宜的还是“人文佛教”。
人文的佛教“统贯一切之道、圆澈一切之理”,非但要全面解决“此时、此人、此地”的问题,更从生命的最根本需求出发,教人深刻地发现自己,就在当下的实践中,从有限的向外驰求向内回归,把生命价值从人间性满足的局限中解放出来,提升至向上求道的高格,从而获得心性的彻底解放和对无尽生命的全面把握。
确认身边的意义,亲证佛教世界观
佛教的世界观,前启佛陀,后有三乘行人前赴后继,力行亲践,以证其真实不虚。以唐代僧伽大师,近代虚云禅师、太虚大师、来果禅师、守培法师为代表,自古高僧大德的亲身正受与大悲行持正是对佛教世界观的有力证明。
人们对有为的主动如此依赖,却又对无为的放下如此地不放心。对大众而言,只有“身边的意义”被确认,只有真实地契入生命,“一人一世界”的佛教世界观、“明心见性”的生命解脱才不会成为遥不可及的想象,佛法才能在我们的身心中呈现出无尽的力量。这正是本书处处着力、时时引导的要点,愿有识之士慧眼识之!
《佛教世界观》从动笔到今天付梓出版,不觉已历两年。日复一日的求法修行、对三宝日久弥坚的信仰,以及作为佛教一员僧荷担如来家业、肩负大众慧命的天生使命,是完成本书全部的力量源泉。
谨以此书献给所有信仰佛法、实践佛法、喜爱佛法、想要了解佛法乃至质疑佛法、毁谤佛法的众生,祈愿大众获得佛法智慧的深刻关怀和全面受用,实现生命的升华与解放。
禅门后学明贤
二〇一五年四月六日于武汉石观音寺
全中国低调炫富的至高境界竟然是......怪不得郭德纲听了都震惊!《郭论3夜总荟》,跟着郭德纲探索关于熏香的浓厚历史吧。郭德纲认为炫富本身并没有错,但得炫的高级,炫的
沉香资讯时间:2024-12-19
大宝法王噶玛巴:在网络上,看到了有许多的中国网友,对中国和日本在钓鱼岛发生的冲突。和对南海黄岩岛的事情,都义愤填膺。深深的感受到了中国人的爱国情怀,这是种发自内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19
来不及的悔恨在汉朝韩婴所著《韩诗外传》卷九中有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人子希望侍奉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无法尽孝。来不及侍奉父母,真是遗憾的人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8
从感恩开始一个好的社会是由无数个好的家庭凝聚而成,好家庭则奠基于良好的亲子关系,所以儒教重视修心、齐家,才可以治国、平天下。每一个人要先好好修养自己,培养慈爱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7
第十地 法云地菩萨道看来好像很遥远,其实只要我们有心去实行,再怎么远的路,总有到达的一天。虽然凡夫很渺小、圣人很伟大,不过,要从渺小变成伟大并不困难,只要有心、有愿就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7
学佛即是「学佛的生活」,如果能把心照顾好,净土就在我们身边,天堂即现在我们的面前;而可怕、可恶的人生──像地狱般的苦难,同样地也是由一念心所造成的。一念之差 地狱天堂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对人一定要平等,而且要尊重别人,如果有了贡高我慢,时常都以为自己高人一等、比别人能干,那就大错了。但是若因某些工作自己学不会时,就认为「能干是你的事,学不会是我的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佛陀在世时也有许多生活贫困的人,但是,也有贫中之富的人。当时有一户人家是属于贫中之贫的人,他们的生活向来已经很贫穷,而夫妻俩又非常悭贪,佛陀为了感化这户人家,于是,以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佛经中有一则小 故事 ,有对老夫妻没有子女、亲戚,住在一个山城小镇外,没有什么邻居,只有两老相依为命,虽然生活贫困,但是生活中充满着爱的意境与满心的善解。心中有爱 贫穷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有一次,佛陀的弟子们在外看到人家在办丧事,为了祭拜亡者,杀了许多生灵,因此个个表情悲戚。佛陀知道后,悲悯地说:「这就是众生的颠倒啊!殊不知人死了,屠杀生灵的行为对亡者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有一头大象,体型强健、性格温顺,国王非常喜爱牠,特地为牠建造一间舒适的象舍。一群强盗看中象舍周围静僻隐密,接连好几个晚上悄悄聚集在象舍旁,商量抢劫的计划,像是如何破坏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人生在世,真正过不去的是自己,最恶毒的敌人是自己的心,所以我们要好好地反观自性,不要让恶念浮上心头。世间没有过不去的事,切勿轻视自己的生命。培养开阔心胸 预防心病良方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中篇》五浊恶世度有情佛陀的苦行因缘每个人与生具来皆有那分能分辨是非的智慧:但是,若不用心,便会分辨不清、错失良机,因而招来很多障碍自己的缘。在佛经里有这样的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某一个时候,佛在一村落里,那个村落的东庄与南庄隔着一条河,东庄约有五百户人家,庄内的众生常造诸恶业,没机会听闻佛法,每天总是在吃喝玩乐、安逸懈怠中度过。佛陀怜悯众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守财狗通常静坐是为了训练自己精神集中,洗涤习气,每天若以一点点的时间来训练,慢慢地累积,就能养成很好的思考习惯,调伏向外奔驰的「心念」。佛陀最关心众生的心念,所以应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5
人生最美的心境一位老先生怀抱我家门前清洁,别人家门前也该干净的心念,每天都去打扫街道。他以实际的行动来爱乡里、爱别人。二、三十年来,不管是刮风、下雨,从未曾间断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不明事理徒恼乱心中若有一点疑惑,不要累积成恼或是怨,凡事用智慧分析、摒弃先入为主的观念,才能照顾好心念。人会有烦恼,就是因为累积不如意的事;然而世间事,十之八九都是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习气 可爱与可厌的分界同样是患了老人痴呆症的老人,一位令人心生欢喜,另一位却让人心起烦恼!年轻时心念的养成,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晚年境遇。有位中年妇人来看我,诉说家中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无价之宝方为贵我们要好好用心,把心清净之后,要善于环保,保持清净的心,切勿再染上世俗贵贱的心态;有真正超然的道心,万事万物自然无贵贱之分,而且能圆融无碍。人生忙忙碌碌,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辑四 至爱篇人生有爱无憾事罹患癌症的慈诚队队员,在队友的细心照顾下,生理与心理上都获得了一股温馨的暖流。人与人之间,若能彼此扶持、相互关怀,社会便能呈现一片祥和!慈济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学佛的好处是看开和原谅,老法师开示。不能造业,不能造业这句话容易说,不容易做到。我们试问一问,能不能原谅一个陷害我的人,羞辱我的人,毁谤我的人?能不能?不能,不能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4
善解包容要善解、包容,对人要懂得善解,即使对方有意伤人,只要我们无心接受,就很容易善解;对事不要存有成见,若能打开心门事事包容,内心必然轻安自在。我常说要善解、包容,对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体会证悟道理明白后,倘若还是放不下,就无法体会。所以,只要真正体会了真理之后,就会很欢喜地去做,这就是证果,证得欢喜的果报,心无烦恼、很自在,就是彻底觉悟的欢喜心。最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心灵的资粮佛陀在世时,曾说过一段染布的譬喻有一天,佛陀和弟子们来到王舍城托钵。城里有一条街道十分热闹,开了各种贩卖生活用具的商店,有打铁店、制桶店、布店等等。佛陀走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回归本性一个人是否高贵,并非自我标榜;而是需要好好地努力,回归自己的本性自然,才能达到真正的高尚。人的本性是自然、平等的,世间上之所以有分别,就是因为有我,而且自以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所生之处,果报追随,相从不舍」,这几句要记住,三句。我们的一生记住这句话,天天所遇到的,是果报追随,相从不舍。果报要受,受都不放在心上,都不会引起分别执着,这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1
佛教鼓励发菩提心的人赚大钱虽然学佛与道德、修行并不是对立的。但无始以来的贪心,使我们很容易对财富产生执著。所以说,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财富?答案并不是简单的是与否,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9
达真堪布:有人为了佛教事业想经商赚钱却苦于没有机会 怎么 现在很多人都说,“我做生意赚钱是为了众生,为了佛教事业。”这只是在嘴上说说而已。没有看破放下的时候,真正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2-08
禅宗叫宗。我们佛教讲的宗教和我们书上读的宗教,和我们概念中的宗教不是一回事。最近我开玩笑跟大家讲,我说实际上我们讲的东西跟我们心里想的有时候不是一回事。像我们讲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3
宋朝时,宋郊、宋祁兄弟两人,同在太学读书。有一次,遇见一位高僧,能观人相貌,预知吉凶祸福。特为他们兄弟俩人相命说:“小宋今科将高中状元,大宋虽等科甲,但名位不高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28
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印顺一 教乘应机的安立施教宗旨:佛法是适应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需要什么,就为他说什么。如『智论』所说的四悉檀,即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佛教之涅盘观一 涅盘之意义我国佛教徒,都说学佛是为了了生死。是的,了生死是佛教的主要目标。真能了生死的,就是得到涅盘。涅盘是学佛者的最高理想,被称为「一切圣者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人间佛教要略印顺一 论题核心人菩萨佛:从经论去研究,知道人间佛教,不但是适应时代的,而且还是契合于佛法真理的。从人而学习菩萨行,由菩萨行修学圆满而成佛──人间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二、佛教之兴起与东方印度一 东方与西方印度文明的开拓者,属于西方移入的阿利安人。印度的每一区域,都曾渗杂了阿利安人的血统;每一思想,都曾受过阿利安传统文化的熏陶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3
第六十二节 蒋总统与佛教的关系煮云法师著有人说:蒋总统是不信仰佛教的,因为他已公开承认是基督徒。关于这个,我不否认,可是我要说,总统信仰佛教也是真的呀!同时我们
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时间:2024-11-23
三、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一 教乘应机的安立施教宗旨:佛法是适应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需要什么,就为他说什么。如『智论』所说的四悉檀,即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四、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印度之佛教』第十七章──一 秘密思想之滥觞佛元八世纪以降,秘密教日见风行,以身语意三密相应行,求得世出世之成就果也。密咒远源于吠陀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花有花道,香有香道。当花艺遇见香道,一场关于美的遇见。视觉与嗅觉同时抵达,艺术与灵性瞬间契合。在檀香与花香中,只为让灵魂静下来。一盏茶,一炉香,一束花,已足以度
香道与文化时间:2024-11-20
克兰佩的中国佛教季刊──三十五年夏作──十七年中国佛学会筹设中,及全国佛教代表会议准备中,曾出中国佛教旬刊一种;而抗战期中余在四川缙云山,亦有中国佛教之讲着。今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1、与佛有缘,一切生命平等受用有友问了一个问题,俺就这样为您作答吧。先认识什么叫佛教?佛教——是佛陀对生命的教诲而不是仅对佛教徒。所以,若信佛、若敬佛、若学佛、若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7
黄念祖:佛教中的“四依法”非常重要“了义中无上了义”。“了义”是什么呢?简单说来,就是分明显了真实究竟的义理。注解中的“分明显了”,就是常说的了了分明。其中的“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1-16
争什么争酒疯 - 争什么争 在今日科学昌明的时代,科学愈发达,佛教的教义,且有愈因而显露其无比的光辉;佛法的理论,随科学的进步而愈得到印证。科学是理智的产物,而佛教
文化资讯时间:2024-11-15
1927年秋,弘一法师到上海,寓江湾丰子恺家。印光大师阴历七月十七下普陀山,七月十九到上海,处理《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印光法师文钞嘉言录》等书的印送事务。七月二十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3
在中国,香的使用不但起源甚早,且与宗教有着紧密深刻的联系;这其中,佛教的用香不但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并在二千余年的历史长河里,持续地发挥它深远的影响力。中国香道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11
故事二:书到今生读已迟 书到今生读已迟“这句话是明朝一位进士袁枚说的,他是说宋朝的黄庭坚字山谷的故事。黄庭坚,字山谷,江西省修水县人,他的诗书画号称“三绝”,与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09
第六章 生命一、生命的价值我们虽然知道自己的生命并不长久,却沉迷于没有意义的事情上为自己带来烦恼,还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受苦。我们应该自我反省自问,倒数时光,我们
温暖之家时间:2024-11-08
论印光法师的佛教修持及其弘法取向编辑:陈永革来源:闽南佛学内容提要:本文以印光法师(1861-1940)的佛教修持及其净土弘化为论述主体,透过其迁单南下普陀后的修学行持、刻经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6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正月初三,李世民为庆祝自己的全面胜利,借春节之时宴请文武百官,并命乐工高歌猛奏《秦王破阵乐》。贞观七年(公元633年),李世民根据多年戎马生涯
玄奘精神时间:2024-11-06
第十一章 胜任生命中的每一个角色于危难时方显英雄本色,勇气与责任,玄奘挺身而出!一个人只有为自己的事业、国家、民族感到自豪,才能赢得全世界的尊重;是顶峰,也是刀
玄奘精神时间:2024-11-06
世尊的开示:警惕——若谤法师即是谤佛 若以嗔心看法师者,恶业过彼挖一切众生眼罪聚看到多有一些学佛的同修,言语极其的随意、浅薄无智、斗争坚固,真的是造业无量,自己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