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道轮回中的众生,皆追寻着快乐,所播下的却往往是痛苦的种子。杀生、偷盗、邪淫、恶口伤人、挑拨离间、绮语、妄语、贪、嗔、痴等等,都是烦恼与痛苦的根源。
比如,恶口伤人会把他人伤得遍体鳞伤,可怕的是这种伤还看不见。不少父母在言语上不注意,造成儿女心中永远的痛。更多的是儿女不尊重父母,讲话从来不经大脑,爱说什么就说什么。认为反正是父母,就可以胡说八道,伤害了父母却不自知。做父母的虽然已经习惯忍气吞声,对儿女几乎是永远的包容,但这并不代表不孝的儿女就没有造业。如果带着嗔恨心,并且一直延续下去。比如对别人所受的灾难幸灾乐祸等等,无形中会造作很多恶业,会把我们辛辛苦苦累积的功德全部烧毁。
佛陀教我们布施,我们也喜欢被别人布施。从小到大,我们时时刻刻处在别人的布施中。当我们是婴儿时,希望父母呵护我们,将爱布施给我们。慢慢懂事以后,希望亲朋好友能将时间布施给我们,能陪我们、逗我们、给我们吃的穿的、带我们出去玩等等,这一切都是对布施的索求。你喜欢红色的衣服,有了;喜欢黄色衣服,也有了,这些都是亲人在进行布施。所有希望他人付出给予我们的想法,都是在求施舍。但是随着不断长大,人们开始觉得亲人的付出是理所应当的,我本来就该得到,你本来就该给我。习惯了无止境地索取,就不会懂得感恩。
每个人都将走上这条路,只要有福报活着,我们都会变成老人,如果那时候去奢望孩子对自己付出一点点,你们想想这多可怜。有些人认为给父母钱,他们也用不上,但用不用是他们的事,有没有奉献是你的事。你需要做的是让父母感到回报的温暖,不能让老人寒心白养你这个孩子。财物的付出不是重点,重点是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存在与关爱。
当你心里有烦恼和痛苦,如果别人愿意倾听你诉苦,你会觉得对方人很好。可我们从小到大向亲朋好友诉了多少苦?希望把所有的问题都丢给他们,让他们帮助解决。现在你为什么不去奉献?为什么永远都是你一个人在那儿说说说,为什么不能耐心倾听别人怎么讲?如果你无私为十个人奉献,当你需要诉苦的时候,十个人里总有人愿意帮你解决。慢慢地有两个人、三个人,很多人愿意听你讲,就是你的福报越来越多成熟了。
佛陀一直教导我们要去布施,这不仅仅是说给钱那么简单。首先你可以布施的是你最昂贵的命。比如现在有一个人希望向你诉苦,你听他诉苦十分钟,你就把十分钟的命给他了。尽管生命是赚钱无法买来的,但倾听别人诉苦不是在浪费生命,这段时间是有意义的,你在无私付出,在累积福报。所以,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将自己奉献出去,布施美好的语言和行动,布施殊胜的佛法。
你看我们到处讲经说法,就是把法布施做好,而能将法布施做好,需要很多修行的累积。我在二十五六岁之前绝对是苦行僧,每天凌晨三四点起床念经学修佛法,七点钟喝个早茶,大部分时间没饭吃,上午学习佛法,下午又磕头学习佛法,晚上有时候学习佛法要十二点或更晚才能睡觉,其中有六年的时间日中一餐等等,但比起很多高僧大德,一辈子这样苦行就不算什么了。
精进闻思修佛法,把一切时间用在修行上,把红尘的一切繁杂之事放小放少的清净僧人,才叫苦行僧。至于外相上放着新衣服不穿,衣服却补丁落补丁;在华丽的寺庙里只铺一个席子睡觉等等,并不能算是苦行僧啊。
后来,我这几十年的时间在国内外弘法,每隔两三天,五六天换一个地方。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把自己称为“礼拜上师”,一个礼拜飞一个地方。将自己多年能做到的实修经验,尽量与弟子佛友们分享,全心全意以身口意布施众生殊胜的妙法。直到现在,我也是在布施最贵的命,这是人生极有意义的奉献。
编者按:自古以来,世人对佛教有很多误解。有些因为不懂佛教名相,望文生义,理解不当乃至南辕北辙,却以为这就是佛教;有些因为门户之见太深,不肯虚心理解佛教文化,也就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3
大雄宝殿的“大雄”是什么意思常去佛教寺院的人,对寺院的大雄宝殿都不会陌生。那里是上香礼拜的必到所在。即便很少去寺院的人,也都听过大雄宝殿这四个字。不过,除了出家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7
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浙江崇德(今属桐乡县)人。丰子恺多才多艺,既是著名的画家、木刻家,又是颇有成就的散文家,并擅长书法,精通音乐。丰子恺的散文,在我国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2
问:上'师您好!现在很多人喜欢戴护身符,“男戴观音女戴佛”、“不同生肖需要戴不同的本命佛”的说法,有没有道理?阿旺嘉措金刚上'师:佛教没有这种说法,这可能是一些不
清净的本源时间:2024-11-01
邪YIN会毁掉我们的人生的福报我们的福报是:健康,寿命,面貌、事业、名声、家庭、财富等等。 一、健康: 中医认为肾上通于脑,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黄帝内经》中说:“
戒邪淫故事时间:2024-10-26
(图/虫漏沉香)“虫漏”跟“生结”、“熟结”、“脱落”、“倒架”一样,都是野生沉香按形状分的一种类别,“虫漏”也叫“虫眼”,也有叫蚁沉,虫蚁最喜欢在香甜松软的沉
香道培训时间:2024-10-26
「瞻仰两足尊」:现在大家都瞻——目不暂瞬的望著佛;仰——抬起头来看佛。两足尊,什麽是两足?不是两只脚,在此当充足、满足讲,什麽充足了?福充足了;什麽满足了?慧满足了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26
第三章、佛法究竟主张什么样的人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只顾耕耘,不问收获。尽心尽力,不贪不求,无疚无愧,自在自得。领悟了佛法的宇宙观和因果观,佛法的人生观也就顺理成章了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6
我们都知道大悲咒是非常殊胜的一个佛学经典,我们若是认真的念诵的话也是非常好的,不过我们修行的时候也是可以选择我们自己的修行方法,我们是可以去听大悲咒的,听大悲咒
大悲咒感应事迹时间:2024-10-15
黑曜石本命佛的寓意?黑曜石本命佛有什么寓意?大家都知道黑曜石本命佛是极其珍贵的宝石之一,更是资源非常稀缺的宝石之一,当我们看到每一块美丽又有魅力的开光本命佛时,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10-10
所谓丛林制度,原来专指禅宗的僧团制度,明、清之后,丛林制度则泛指所有的汉传佛教寺院制度。中国的丛林制度是由禅宗高僧马祖道一和百丈怀海禅师所首创,从表面上看,丛林
文化漫谈时间:2024-10-03
明海大和尚:师父,我现在替营员向您提问题。在这几天活动中,大家也听了几次讲课,在佛学的讲座里面经常有这样的词“不要执着”,那么他们年轻人在学业、事业上,都有很多
佛答时间:2024-10-03
文:梦参长老你受了三归依,也知道这样修行,还要经常地护持三宝。我们一直护持三宝是干什么?我们道友都理解错了,以为就是拿钱、给红包,拿钱供养庙,或是帮助师父修庙,
佛答时间:2024-10-02
觉悟与奉献新世纪佛教的修行与生活理念华方田说到觉悟与奉献,极易使人想起多少年来我们所经历的思想教育。这里我所说的觉悟与奉献是佛教对人生的阐释,是现代佛教徒所应提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8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人与自我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三大基本矛盾,自古及今,这三大矛盾始终存在着。正是在努力缓解这些矛盾的过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7
到文昌观看卫星上天,戴会文佛珠平安回家。海南会文政府、会文佛珠协会、会文佛珠交易市场唯一指定佛珠文化交流平台。 很多人都不知道到寺庙烧香拜佛有些什么忌讳、禁忌,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26
世间人常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这是自古以来,大家所体会到的事实真相。为什么会不如意?受业力的支配。什么叫业力?妄想。我们成天想东想西,成天在打妄想,妄想的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6
问:作为本教信徒,在朝拜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时,诵什么经最好?答:诵什么经都可以。当然,针对性地去诵会更加殊胜。朝拜普陀山时诵大悲佛母仪轨和心咒。因为,普陀山是观音
生根师父答疑时间:2024-09-25
大家都知道,西藏是一个神圣的地方。不止是因为雪山巍峨,圣湖剔透,这里的民众都信佛,所以无比虔诚。在西藏,你经常可以看到磕长头、转经的人。可是,你知道西藏佛文化是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25
佛拿这些个形容的,说你那烦恼很重,你二乘法没学,就说你防范没有,等于没有盔甲一样的,你上阵去打仗能行吗?说你连二乘法都没学,你有智慧吗?贪嗔痴烦恼苦恼满都俱足的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5
「具众威仪」,威仪是规矩。规矩,佛门有佛门的仪规,世间有世间的规矩,但是现在这都没有了,现在学佛的人没有了,世间人也没有了。不但在中国没有了,现在外国也松了,不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2
弘扬律学传统 教化参悟人生荆三隆佛律,汉语意为“灭”或“调伏”,又释为“量”,所谓量罪之大小,轻重,分别犯与不犯。因此对之于律,分别有四名:灭:调伏:解脱:戒。从佛教教义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9
关于弥勒菩萨与弥勒净土的倡行,已渐受关注,大抵来自太虚大师执议人生佛教有关,尤其在弥勒菩萨乃是当来下生弥勒尊佛的忆念中,现在兜率陀天内院为补处菩萨,为本师释迦牟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8
这几天,有些同学在信息中见到世界一些地区流行「禽流感」。我们应该用什么心态来面对这种瘟疫?慈悲。心清净慈悲,什么样的灾难都可化解。禽流感是怎么发生的?根本的业因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18
1 我们学佛,学什么?学佛的存心、学佛的大愿。佛的心,念念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佛的愿,希望一切众生破迷开悟。2 诸佛如来都是用真心,不用妄心。我们今天学佛,无非是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13
三宝是佛教术语,指佛宝(Buddha)、法宝(Dhama)、僧宝(Sangha)。(一)、佛宝成就圆满佛道,是为佛宝之条件。那么圆满佛道是什么呢?这又可分为两方面来说:1.佛身于无量阿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13
一、《六祖坛经》什么是功德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名为功德。内谦下是功、外行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13
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的塑造佛教圣地的形象,很多人都认为佛祖是降生在印度。我们都知道,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而我们其实并没有深入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11
地藏王菩萨即是地藏菩萨。地藏菩萨梵名乞叉底鹐沙。据《地藏十轮经》讲,由于此菩萨“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所以称为地藏。那么地藏王的具体又是什么呢?下面
地藏王菩萨的故事时间:2024-09-10
基本解释:忿怒怨恨。瞋 : 瞋 chēn 睁大眼睛瞪人:瞋目叱之。同“嗔”。恚 : 恚 huì(四声) 恨,怒:恚恨。恚怒。恚望。恚愤。怒恚。《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太守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10
师徒两人,无事泡茶谈天,因情人节刚过,便聊起这个话题。徒:情人是什么人?师:情人是爱人、是仇人、是陌生人。徒:为何如此说?师:两人相爱时,是爱人;反目成仇时,是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08
学佛毕竟是一条长远的道路,多长?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要无量劫。可是我们只需要学一门,一门通了,门门都通了,好就好在这里。要怎么样通?得放下。我早年学佛,那时候刚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03
学道的人多,成就的人少,什么原因?不能忍,都被这一个字淘汰掉了;如果处处能忍,就成就。我们很明显看出,海贤老和尚这一生成就得力于什么?忍,他什么都能忍,什么都不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31
学咒要先正心诚意,若心不正学什么咒都是邪的,心正了学咒才有感应。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诵持默念少意言,示教利喜化大千;所作诸法悉究竟,不增不减到涅槃。”学咒要先正
宣化上人时间:2024-08-31
香、灯、烛、花、果、水等供具的表法意义是什么 我国最早的寺院本来就是教学的场所,是专门研究从国外引进的佛学经典著作并实施佛学教育的。因此,寺院里几乎没有一样不可
布衣百姓时间:2024-08-30
我最近感觉在工作中、事业上,好多事情不太顺利、不太如愿,应该属于我的钱财、职务等,却得不到。这是为何呢?惟贤法师:要耐心等待,你不要急。在现有的状况下好好努力,
佛答时间:2024-08-30
「四不」原则健全我们的人生星云大师我这一生周游世界,云水行脚,到过不少地方,但在今天来到这“第一城”,感到特别荣幸。我虽然还没有仔细参观,就已经感到这第一城的宏
星云法师时间:2024-08-29
要想尽量摆脱痛苦和烦恼,让自己每一天都活得开心自在、了无遗憾,也并不是非常难,只要你相信因果,记住“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话。几乎每个人的一生,都不会是一帆风
因果报应时间:2024-08-26
长期吃素食是很好的,因为吃素食就是间接的放生,对于我们来说少吃肉类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我们每天坚持食用素食也是很好的,时间长了,我们可能见到肉食就感受到罪过。这
佛经感应时间:2024-08-24
第六篇:什么是波罗蜜的基本条件?简短的说,它们是:一、 至上愿(abhinihara);二、 大悲心与方法善巧智;三、 四佛地(Buddhabhumi);四、 十六种内心气质(ajjhasaya);五、 省察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2
众所周知,温度是茶汤表现的重要因素,那么究竟多高的水温最适合泡茶,能品尝到它最甘甜的味道呢?我们来品一品古人的诗词,看看他们总结的煮水之道吧。 对于烹茶时的煮水
禅茶文化时间:2024-08-22
轮回真实案例:人生不幸真是老天不公吗? 笔者:下面两文是笔者转自无量光催眠工作室的博文。可见一个家庭中的成员或同事都不是无缘无故的来到你身边的。为什么?因缘使然
因果轮回时间:2024-08-22
第八篇:什么是净化波罗蜜的因素?对于这个问题:「什么是净化波罗蜜的因素?」,它的答案是:不被渴爱、我慢与邪见污染破坏,以及(有如上述的)无分别心是净化波罗蜜的因素。因此,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1
1:我今天以香花、水果来供佛,希望佛保佑我发财,你说佛接不接受?这个条件很苛刻,佛不敢接受。为什么?接受你供养,要保佑你发财,佛不愿意保佑你发财,所以他也不接受你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20
1 《坛经》上六祖跟大家开示,讲得很好,生死轮回的大事,福不能救,福不能帮助你超越轮回,福只可以在三界六道里享受。2 可是诸位要记住,享福没有不造罪业的,诸位仔细去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19
“观自在”是观世音菩萨的另一个名号,但事实上,观自在也不一定是观世音菩萨,而是我们每个人,我们自己就是观自在。你观察自己自在吗?你能自在,就能像观世音菩萨;你观
佛答时间:2024-08-18
文 / 一诚长老《心经》里有一句“心无挂碍”,意思是内心没有任何的牵挂和负担,这个境界很不容易达到。人来到这世上,总是有所追求的,有所求,心里就一定会有所思所想,
佛答时间:2024-08-18
常去佛教寺院的人,对寺院的大雄宝殿都不会陌生。那里是上香礼拜的必到所在。即便很少去寺院的人,也都听过大雄宝殿这四个字。不过,除了出家众以外,知道“大雄”是什么意
佛答时间:2024-08-18
欲了生死,先要循规蹈矩,如孔子之制礼作乐,亦无非教人规矩,与佛教律威仪无异。执身即除习气,身得自申则心有依处,故古人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有执身次序的偈语曰:
佛答时间:2024-08-18
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正文 -茶中有禅,禅中有茶,茶禅就会一味,茶味就是禅味,禅味也就是茶味,禅茶不就一味了吗!至于,茶禅一味是什么味呢?禅茶
行业资讯时间:2024-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