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树菩萨著述等身,被尊称为千部论主。
龙树菩萨大约出生于公元二至三世纪,是南天竺的婆罗门种姓。龙树天资特别聪明,在很小的时候,听婆罗门诵读《吠陀》经典,只要听过一遍就能全部背诵出来。到二十岁以后,他对天文、地理、数学、工巧、武术以及婆罗门教典和道术等等各种学问,几乎都已学完,而且无不精通,领悟力也很强,因此在青年时就已闻名全国。
他有三个同龄好友,同样学识超群、聪慧俊杰。一天,他们四人在一起议论道:“天下的学问我们都已经学遍,极其幽深难懂的哲理也已经通达,从今以后还有什么乐趣?纵情声色是人生最快乐之事,然而我们既非王公贵族,也非修道之士,不能随心所欲;只有学隐身术,才能如愿以偿。”不久,他们听说一个术士会隐身术,就去登门求教。那术士看到他们四人后,暗暗思量:“这四个人名扬一时,心高气傲,现在因为学隐身术,这才屈就于我,我如果把隐身术都传给他们,他们才智绝世,各种学问技艺之中,只是不知道隐身术,如果他们学会了隐身术,必然还会离去,不肯再屈就当我的弟子。我不妨把隐身药给他们,让他们也可以隐身,但却不知具体方法,他们用完隐身药后,必然再来求我,如此还是我的弟子。”于是术士就给他们每人一粒药丸,同时叮嘱他们:“你们在僻静的地方,用水将药丸磨化涂在眼睑上,人们就见不到你们。”龙树听后当场试磨,闻了闻药丸的气味,对术士道:“你一共用了七十种药物合成,对吗?”术士非常诧异,问他怎么知道。龙树就说:“我是从气味中辨别出来。”还把各种药材名称、分量多少一一说出,没有一毫差错,术士自叹不如:“像你这样的人,真是百年难得一遇,听到名字都很难得,何况如今你我有缘相遇,我这种鄙陋的法术,又有什么值得吝惜!”于是就把隐身术的奥秘倾囊相授。
龙树等四人仗着隐身术,从此经常自在出入王宫之中,恣情取乐,宫中美女都被他们轻薄。这样过了一百多天,宫中这些美女之中,竟有人怀孕了。国王听到这个消息,大为忿怒,严加责问。妃子们哀泣说:“不是我们不守妇道,而是睡梦中有妖人作弄。”国王召集大臣商议对策,有一位年老大臣说:“这等怪事,只有两种可能:一是鬼魅作崇,一是术士捣乱。陛下可派人以细土撒于宫中各处,派人监视查看,若是术士则有足迹,若是鬼魅则无足迹,鬼魅可用咒语灭除,人则可以刀斧砍杀。”国王采用这一建议,立刻付诸实施。不久卫士来报,确是术士所为。国王当即下令紧闭宫门,并派出数百位武士,手挥刀剑望空乱砍。那三个婆罗门术士都被乱刀杀死,只有龙树因为药性未过,没有现出身形,他又屏气凝声藏在国王背后,心中暗自发誓:“若我能够逃脱此劫,必定皈依佛门,出家为僧。”
龙树逃出王宫,反思此前经历,恍然醒悟,这才明白佛陀所说,贪欲正是痛苦之本、众祸之根,大凡败德丧身之事都因欲望而起,于是下定决心皈依佛门。龙树来到一座山上,这座山上有座佛塔,龙树就向其中一位沙门虔诚磕头,请求出家受戒。龙树在佛塔中待了九十多天,读完三藏经论,心里仍不满足,但是当时再无其他经论。于是龙树辞别师父下山,又寻访到北天竺雪山深远处一座佛塔,塔中有一位老比丘,精通大乘经典,龙树用心研读、请益。三个月后,龙树背熟经典,并且通达经义,仍感到不满足,于是周游各地,想要寻获其他经典。然而龙树寻遍了阎浮提,也找不到任何经典。周游途中,龙树也遇到诸外道及小乘佛学者,这些人都辩不过他,全部被他折服。龙树逐渐产生骄傲之念,认为佛法虽然较诸外道高明深奥,但也不难穷尽,不能满足自身需求。于是,龙树萌生非分之想,想要别出心裁,另立一教,自为教主,广收徒弟,宣扬自家学说,并要自立新戒,创新法衣,择定吉日为弟子等行之。
这时候有一位大龙菩萨,看见龙树如此行径,知道他已走入歧途,于心不忍,特地来找龙树,并对他说:“年轻人啊!你不能持井蛙之见,你的智慧再高,能超过佛陀吗?你跟我去一个地方,让你看看大乘经典,你再下结论吧!”大龙菩萨就把龙树领到一个深山的石洞里,入洞走了数步,竟是另外一个世界,但见殿宇金碧辉煌,环境清幽。大龙菩萨将龙树领进了龙宫,打开一个个玉石制造的宝库,里面藏着无量无数大乘经典,宝库发出阵阵幽香,这些大乘经典,不仅卷帙繁多,而且深奥无比。大龙菩萨对龙树说:“年轻人啊,这下够你诵读了吧?”龙树震撼不已,于是留在龙宫,尽情诵读大乘经典。
这下龙树非常满足,龙宫所藏大乘经典,比阎浮提现存经典要多出无数倍,义理更加精妙深奥。龙树如饥似渴,昼夜阅读,遇到不明之处就向大龙菩萨请教,视野顿时开阔,心境早已改变,读得越多就越谦逊。这样不分昼夜,经过九十多天,龙树已经读完无量精妙经典。大龙菩萨过来问道:“这里所藏经典,你都看完了吗?”龙树谦逊地回答说:“此处所藏经典,实在无量无数,我一辈子都读不完。我挑选适合自己持诵之经典,这段时间已通读者,就已超过南阎浮提现存经典十倍以上。”大龙菩萨正容说道:“像我宫中这些经典,世间各地还有很多宝库,都与此处藏经相当,宝库之数,不可胜数。”龙树此时早已明白,佛经浩如烟海,佛法博大精深,没有任何外道可以超越,就算尽其一生也不可能读完所有佛经。龙树在龙宫中悉心诵读经典,获得极高成就,具足无生二忍具足。大龙菩萨看到龙树成就可嘉,将龙树送出龙宫回到南天竺。自那以后,龙树菩萨大力弘扬佛法,摧伏各家外道,广明大乘正法,作《优波提舍》十万偈,又作《庄严佛道论》五千偈、《大慈方便论》五千偈及《中论》五百偈,又造《无畏论》十万偈,令大乘佛教大行于天竺,被他感化的婆罗门外道不计其数。
当时有一位婆罗门上师,擅长咒术,看到龙树菩萨名闻遐迩,心生嫉妒,想和龙树菩萨一争高下,他奏明天竺国王说:“我能胜过这位比丘,请大王来检验。”天竺国王就规劝他:“你真是大愚人,龙树大师已是菩萨,明光可与日月争辉,智慧已与佛陀并照,你怎能如此不谦逊,不尊敬他?”婆罗门回答说:“大王被他巧言迷惑,我料他没有什么真本事,如若不信,就让我们比试比试。”天竺国王见皮罗门如此冥顽不灵,只得准奏。比赛那天早上,天竺国王与龙树菩萨先坐在听政殿上,婆罗门其后也来到殿上。他见国王如此尊重龙树,心中更是不悦,就在殿前作法,马上变化出广大清净的池子,池中涌现千叶莲花,婆罗门端坐莲花上,傲慢地说:“龙树,你如今蹲坐在地上,就像畜生一样,我却坐在莲花之上,宛如天神一般,竟敢与我莲座上的大德智人辩论?”龙树菩萨也不答言,从容离开座位,也用咒术化作一头六牙白象,端坐其上,绕池一周,然后举步池中,接近莲座,六牙白象就用象鼻拔起莲座,高高举起,摔于地下。婆罗门被摔到地上,扭伤腰部,狼狈落败。婆罗门这时也知道,自己不是龙树菩萨对手,匍匐于地,叩首恳求:“恕我不自量力,毁辱大师,我愿归依佛门,还请大师收为弟子,开我愚蒙!”
由于龙树菩萨弘传大乘教法,与小乘部派佛学及婆罗门等教派产生激烈斗争。当时有位小乘法师,对龙树菩萨很忿恨嫉妒。龙树菩萨将要示现圆寂,就问这位小乘法师:“你乐意我长期停留世间吗?”小乘法师答道:“我实在不愿意。”于是龙树菩萨退入内室,一天都未出门。弟子破户查看,发现龙树菩萨已经坐化。龙树菩萨住持佛法,度人之多不可称数,因此天竺各国纷纷建庙,崇敬供奉有如佛陀。关于龙树菩萨世寿,或说百岁,或说一百五十,或说二百余岁。因为龙树菩萨是在树下诞生,因此取名“阿周陀那”,阿周陀那即“树”;又因菩萨以龙成道,故号为“龙”:合为“龙树”。按照中国禅宗史籍记载,龙树菩萨是付法藏第十四代祖师,被世人赞誉为“第二释迦”。
龙树菩萨精通佛法,著作宏丰,主要作品有《中论颂》《十二门论》《空七十论》《回诤论》《六十颂如理论》《大乘破有论》《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大乘二十颂论》《菩提资粮论》《宝行王正论》《因缘心论颂》《菩提心离相论》《福盖正行所集经》《赞法界颂》《广大发愿颂》等,造论之多世所罕见,因此获得“千部论主”美称。后世基于龙树菩萨所著《中论》而宣扬空观的学派又称为中观派,并尊龙树菩萨为中观派之祖。此外,龙树菩萨被尊为付法藏第十四祖(龙树菩萨传称十三祖),也被尊为八宗之祖(禅宗、唯识宗、天台宗、华严宗、三论宗、成实宗、密宗、净土宗)。
在清朝顺治年间,顺治甲午这一年,有一位书生叫汤聘,他是溧水县人,有一次要到省城去应试,结果在旅店里面就患了重病,到了半夜就断气了。他冥冥之中就感到自己的灵魂从头
邪淫果报时间:2024-11-13
方海权:讲因果故事二十二信诺施乞,考中高第有一个乞丐,总是喜欢躲在寺庙一个角落静静念佛。然后去乞讨,每当有人施舍他的时候,他总是面露笑容,并不停地说:“因缘,因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2
云南有一位秤锤祖师,明朝人,姓蔡,住昆明小东门外。父母去世,遗下财产田园,生活过得很好,勤俭劳动,自种菜蔬出卖作零用。妻年轻貌美,好吃懒作,和野汉子私通。蔡虽明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1
在中国,香的使用不但起源甚早,且与宗教有着紧密深刻的联系;这其中,佛教的用香不但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并在二千余年的历史长河里,持续地发挥它深远的影响力。中国香道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11
佛陀和阿难入城乞食的时候,看见一群男孩在路边游戏,堆积泥土当作粮食、宫殿。 有个小男孩远远看见佛陀到来,心生欢喜,想要供养佛陀,就把泥土当作米,上前施给佛陀。佛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1
趺坐向西归净土,莲池浴体证无生枯肠欲断只呼天,痛惜禅人殒少年,数载名山参偈遍。归来念佛荷锄边;助兴梵刹同艰苦,密行功圆上品莲,燃臂药王真供养,孔悲颜殁尚凄然。活到于今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0
故事二:书到今生读已迟 书到今生读已迟“这句话是明朝一位进士袁枚说的,他是说宋朝的黄庭坚字山谷的故事。黄庭坚,字山谷,江西省修水县人,他的诗书画号称“三绝”,与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09
黄柏霖:忍辱仙人与歌利王的故事这让我们想到,《金刚经》里面讲了佛陀的过去生,他在当忍辱仙人,就能够随时观照自己的心念,他当忍辱仙人的时候,在山上修行。那个时候有
为人处世时间:2024-11-08
论印光法师的佛教修持及其弘法取向编辑:陈永革来源:闽南佛学内容提要:本文以印光法师(1861-1940)的佛教修持及其净土弘化为论述主体,透过其迁单南下普陀后的修学行持、刻经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6
慈云忏主净土文慈云忏主净土文又称小净土文,为宋朝慈云忏主遵式法师所作。 原文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愿以净光照我,慈誓摄我。 我今正念,称如来名,为菩提道,
净土法门时间:2024-11-06
长修,姓汪。住在皖北某村,活了五十多岁,心特别毒害,一辈子谁也不怕,一点亏都不能吃,光占便宜。村里人都不敢惹他。从下面几事中即可看到他人怎么样。九十年代中期,由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2
凡眼不识菩萨有一个名叫迦罗越的人,一心一意想见文殊菩萨,却总无法如愿。后来,他想到了一个很好的法子,就是广行布施,设宴供养沙门,并且在会场正中央,设了个高高的座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1
暴发户买智慧的故事《经律异相》:从前有一个人,又贫穷,又愚痴无智慧,他不自觉无智慧之苦。但知贫穷难以度日,为了发财,故入海采取珍宝。这人入海,居然被他采得很多宝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1
第三章 娑婆世界从空间上看,宇宙是没有边际的。从时间上看,宇宙是前前无始、后后无终的。佛将银河系称为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组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9
问:佛教的确立,首先在于戒律,经过道安的努力,以后还有哪些律部的传译?赵朴初答:道安和他的弟子们寻求戒律的热心,对于律藏的充实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道安在世时,已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8
佛教与婆罗门教的“虚妄”观念比较姚卫群佛教与婆罗门教在分析外部事物或人的认识时经常使用“虚妄”观念。这一观念在印度宗教哲学史上的出现频率较高。在印度早期的宗教圣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7
佛教经典中常赞叹佛陀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所以我们在佛教寺院中看到的佛像或菩萨像,不仅身形健硕、相貌庄严,而且神情愉悦、慈祥,这实际上反映了佛教对于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论中国佛教参与宗教间对话的《理惑论》模式董群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对于本土的中国文化、中国人来说,有一个接受的过程,有些人基于其本土文化的立场,特别是儒学、道家和初期道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融合的佛教第一章 宗密其人及其佛教发展观宗密,在中国佛教发展到最高峰的时候,撰写了大量的著作,想表达这样一个重要的观点:融合。中国佛教应走会通的一路,具体地说,禅宗诸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世之所尚者,皆沉檀龙麝等难得之物,更有奇楠之香锱铢即倍于黄金。以为如得奇香便可契道,岂知闻香悟道全在平常处积累,一旦因缘具足乃可得之。若嗜其嗅,徒慕乐受而已。乐
香道佛教时间:2024-10-24
第十五章 禅宗的理论要旨与慧能前禅师的心性思想第一节 禅宗的理论要旨——心性论禅宗是最为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宗派,因重于禅,主参禅,故名。禅宗的禅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禅师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第三节 禅门三宗心说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为了调和禅教,分别以北宗、牛头宗和南宗为禅门的代表,以唯识、般若和华严为禅外其它教派的代表,将其互相参照、比附,以示禅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大家要知道,能遇到佛经,是你无量劫来的福德,不然遇不到。所以你遇到了,就生希有想。现代印刷术很发达,到处都有佛经;假使没有原始的经本,还拿什么去复印啊!怎么能印得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0-23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10-22
第二十章临济宗的一念心清净与无事是贵人说唐代末期,禅师义玄(?-867)创立了临济宗。临济宗人忠实地继承了马祖、希运等禅师的心性思想,在平常心是道、无心是道的思想基础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虽然从政治和社会的权力关系而言,现代化一重要的意义在于宗教与政治之间形成了政教分离的格局,从而把公共性的社会空间交于俗世性的政治去处理,宗教逐渐从全能性的意识形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权巧现化影应十方◎梦参老和尚《占察善恶业报经》讲记【此善男子发心已来。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久已能度萨婆若海。功德满足。但依本愿自在力故。权巧现化。影应十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0-22
导读地藏菩萨跟娑婆世界众生因缘甚深,能度脱三涂众生的苦难,末法时代,我们做任何事情都障碍很多,念地藏菩萨就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梦参老和尚圆满讲过“地藏三经”,弘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0-21
达真堪布:对菩萨生恶念果报原来是那么可怕假设任何众生对这样慷慨布施的施主菩萨生恶心,不要说亲自伤害,仅仅生起了一个恶念,就要堕入恶趣。生起多少刹那的恶念,就要堕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4-10-20
论秦巴山区佛教的几个特点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王亚荣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 李利安秦巴山区地跨汉江南北,位处川陕交界,山高水长,川岭交错,将我国西北和西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8
"无"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世间上的人总是在“有”上求,有车、有子、有钱、有名等,其实“有”还是有限、有量、有穷、有尽。佛法教我们从另外一个“无”上去思考,你“无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10-18
作者:琳达我姥爷出生在地主世家,他父亲哥仨都很有钱,他父亲排行第三。我妈妈还记得幼年时,家里院子周围有炮楼,还有人扛枪站岗。这么显赫的家族,富足的生活却与姥爷不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8
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民族和宗教的冲突仍然不断发生。特别是霸权主义的强权政治、宗教极端主义和民族分裂势力,都是引发战争的因素。因此,我们倡导的和谐世界建设还面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7
第一章、佛教如何看待宇宙有乃空现,莫讳空而执有;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本章副标题中的后一句(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是江味农居士所著《金刚经讲义》卷三第37页的一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6
老年人的学佛方法按照传统的说法,六十岁以上就称为老年人了。在中国佛教徒中,老年人约占百分之八十左右。因此,如何使老年人在学佛修行的生涯中,沿著正确的方向进取,得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3
净土九级教学次第论佛教事业的发展,首在教育。只有通过各种层次与不同方法的教育,佛法的真实修证才能如理付诸实践,佛教信仰的层次才能普遍提高,才会出现更多绍隆佛种、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3
可 行 性 策 划 案 编剧:邱竹林(法名:界悔) 鸠摩罗什对中国佛教思想文化的影响: 鸠摩罗什大师,天赋异禀、愿力深广,一生坎坷而传奇,是伟大佛教思想的传播者,一路从
文化资讯时间:2024-10-13
弘一大师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高僧,对佛教的弘扬贡献颇大,他致力于南山律学的研究,著书立说;采用西洋音乐创作佛教歌曲,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出版《护生画集》;以书法弘
文化资讯时间:2024-10-12
双溪寺的三坛大戒已近尾声,传戒过程顺利如仪,求戒的戒子们都很欢喜。这天得戒和尚印海定律师对戒子们开示:“诸位戒子,此次传戒法会即将圆满,梵网经云,我是已成佛,汝
因果轮回时间:2024-10-11
法华特论达庵居士 冯宝瑛著第二十六 妙音菩萨来往品---妙音菩萨品药王本事依宿王华三昧而起,因地行相也。本品所依三昧,同源异流;乃据一切种智开敷为妙相,果地净用也。若示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0
10月8日,首届江苏佛教素食文化博览会在无锡灵山祥符禅寺盛大开幕。此次博览会的主题为弘扬素食文化,倡导健康生活,培养素雅品味,实现五福人生,设置厨艺比赛、素食展示
文化资讯时间:2024-10-10
第十九课 探病须知 《梵网经》云:「若佛子见一切疾病人,常应供养,如佛无异。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佛陀曾经到一位老病比丘处所探望,亲自为其洗涤身体;又在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10
第二十课 临终关怀应有的认识 有生必定有死,新生的喜悦常常令人忘记死亡的哀恸,人间也不知这边生命的结束原来是那边新生的开始。在这一生一死之间,只知道自己的悲伤,而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10
佛教的十大真理何谓真理?在古希腊,「真理」是指公开展现在人的理智之前的东西,具有确实、符合事理原则的意思。在中国老子《道德经》中论及,「道」是自然与天命相合的精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9
香在佛教修行中的作用烧香是佛教信众随缘而行的正常行为,早起一炷香,诵经礼佛要上香,节日要上香。但是到底为什么要烧香,烧香的真正作用是什么?有多少人在思考这个问题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8
问:或问关公圣人,何以与韦驮并侍于弥勒菩萨左右。又传关公继任玉帝,究有实据否。范古农答:关公之神,曾受戒于智者大师,以护法为责任。故寺中供之为伽蓝神。并无与韦驮侍弥勒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7
八宗概要周叔迦绪 说在叙述八宗大义之前,必须先明了佛教的根本目的,因为各宗的思想体系、修养方法虽各有不同,但都是为达到共同的佛教根本目的的。佛教的教义不是承认人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5
9月22日上午,喀左县长寿山毗卢寺云居楼落成开光,为我市再添一处佛教文化旅游景点。省宗教局副局长赵佐贤、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玉华、市政协副主席李陌尘及我省各地佛教
文化漫谈时间:2024-10-04
古为今用 如虎添翼两千五百多年前出现于世的佛教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博大精深的文化。而企业文化,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几个教授刚刚开始研究的,仅有三十多
文化漫谈时间:2024-10-03
不传人闲话的狐妖沧州盲人蔡某,以弹唱为生,每次路过南山楼下,就有一位老翁邀他弹唱,并与他相对饮酒。二人关系逐渐亲密起来,老翁也时常到蔡家与他共欢。老翁自称姓蒲,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