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念知足。就是内在的觉醒,知道万法因缘生,不妄求,知道自性本自具足,自性能生万法,所以内心得到最深刻的满足。这是佛法所说的常念知足,不同于世间法说,描述一个人要知足常乐,那还只是修养,不是修行,只是说这个人修养好了,不跟人家争了,但是他还没有真正达到佛法所说的常念知足。
佛法所说的常念知足,它是内在的觉醒。内在的觉醒又可以分为浅层和深层来说,浅层是知道一切万法都是因缘生的,“各有因缘莫羡人”,不要羡慕人家,各有各的因缘,也不是你贪求贪得到的。我们学佛以后,懂得万法因缘生就不会妄求,不会一直贪求,知道“君子乐得为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冤枉做小人就是一直贪求,君子乐得为君子是懂得万法因缘生,所以不妄求而提高道德,而增长福报,自然就能够所求如意,这是浅层的觉醒。
深层的觉醒是什么?就是像六祖慧能大师一样知道“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无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从这五个何其自性来描述他开悟以后的境界,他心开意解以后的境界,他桶底脱落、解脱以后、见性以后的境界是什么?完整地开显了自性的体、相、用,空性、明性、觉性完整地呈现出来了。
他懂得自性本自具足能生万法了,所以,内心之中对于世间没有一丝一毫的留恋,没有一丝一毫的念想,内心之中有最深刻的、最深层的满足。这个是真正的常念知足,所以常念知足是内在的觉醒。
第三篇 回归内在的声音 - 这愚蠢的我是真的吗?这愚蠢的我是真的吗?从佛法的观点来看,「我」是一连串业力、因果循环的现象呈现;自己所造的业,再由自己接受那个果报。造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1
第三篇 回归内在的声音 - 心与物的调和第三篇 回归内在的声音心与物的调和哲学上有所谓的「唯物论」和「唯心论」,但是心和物其实是分不开的。人的心,是属于精神层面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1
追求快乐,是一般人生活中最重要的目标。一个人如果拥有财富、健康,乃至儿女成群、子孙满堂,却独缺快乐,生命将失去意义。如要拥有快乐,那就是常常感?满足。——星云大
星云法师时间:2024-07-30
素食是意识觉醒的时尚孙中山:中国常人所饮者为清茶,所食者为淡饭,而加以菜蔬豆腐,此等之食料,为今日卫生家所考得为最有益于养生者也。故中国穷乡僻壤之人,饮食不及酒
素食资讯时间:2024-06-05
知足是一种处世态度,常乐是一种幽幽释然的情怀。知足常乐,贵在调节。可以从纷纭世事中解放出来,独享个人妙趣融融的空间。对内发现自己内心的快乐因素,对外发现人间真爱
每日一禅时间:2024-01-31
(1)活着就是王道活着,就是王道,少些享乐,多吃点苦;知足,才有味道,少些欲望,多些幸福;珍重,顺乎天道,看淡得失,多些修行;珍惜,才入人道,少些错过,多些美好
学佛受用时间:2024-01-04
人生要有追求,更要常知足《佛遗教经》说: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传
佛教故事:禅·看开时间:2023-11-16
脑代表了外在,心灵代表了内在,外在是征服,内在是顺应拈花智慧:传递心灵的智慧释果宁脑代表了外在,心灵代表了内在,外在是征服,内在是顺应东方人重心灵,西方人重头脑
佛教故事:拈花智慧时间:2023-08-22
快乐无非常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佛遗教经》传说八仙当中的
佛教故事:做人的佛法时间:2023-08-22
下班路上,路过一家超市,门口坐着一个小男孩,抱着收音机开心地听着,那是2015年春节联欢晚会的小品,小男孩咯咯咯的笑着,满脸灿烂。我再细看,心里却是一惊,小男孩的双
佛教故事:生活故事时间:2023-08-17
在过去劫中,波罗奈国有个痴人,他一生克勤克俭,却喜欢积聚黄金。那时工资低廉,积银都很难了,又怎么来储蓄黄金呢?幸而他所居住的是个热带地方,气候长年如夏,谷物瓜果
佛教公案时间:2023-08-16
德山禅师被在路上卖点心老太婆难倒了,内心着实不好受,饿着肚子上山直奔龙潭寺,暂时住下习禅。 一天深夜,德山随侍在崇信禅师的左右。 崇信对他说:“夜已深了,还不回去
因果报应时间:2023-08-15
猴子觉醒了楚国有个好吃懒做的人,他整天思谋着怎样不出力气,或者少出点儿力就可以拣到大便宜的窍门。他想,养蜜蜂的人能得到蜂蜜,养鱼鹰的人能得到鱼,我为什么不养些猴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时间:2023-08-14
曾在一些朋友的家里办公室里看到“知足常乐”的横幅,聊天中或多或少会谈及它。有的会介绍这幅字是何人所书,名气如何,书法的风格,价值几何等等;有的会深入谈到他对这四
感悟受用时间:2023-07-23
还有一个是什么?还有一个就是要练习我们内在不被念头捆住。九法界众生以心体不能离念,你要想不起念头不可能的,你就是勉强压到你不起任何念头了,那个“犹是法尘分别影事
清净的本源时间:2023-07-17
孔子说: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刨厨也:这种说法,正是人性中恻忍的表现;如果人能够不食肉,自然不致感染畜牲凶残之性,可以
素食心得时间:2023-06-17
许多人对佛教的认识,经常有一种误区,认为“学佛就要不执着善,也不执着恶,一切皆空”,进而做什么都肆无忌惮。其实,空执也是一种执着,而且是最可怕的执着。佛陀曾说过
素食师兄时间:2022-05-22
开悟不是从外在找寻,而是不断观照内心才有可能获得的结果。一天,一位基督徒来见我,他因为看到释迦牟尼佛成道时所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于是质问我:「佛陀所说的话
慧律法师时间:2022-03-04
纵使过着清贫的生活,只要觉得心安,日日都是花红柳绿。第一富有的人是谁?《佛所行赞》说:“富而不知足,是亦为贫苦。虽贫而知足,是则第一富。”是贫?是富?在于我们
心灵庭苑时间:2021-12-20
身体,不是我们自己的身体太阳是七色光组成的,万物都是七色光组成的,我们人类身上有光吗?有!我们人类也是七色光组成的。何为“光”?光者明也,我们的身体是远古的身
雲上傳音时间:2021-12-12
知足一法是佛法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开示,常常点示。一般会把这个少欲、知足放在一起:少欲知足。什么叫少欲?你对于外境的五欲不求不取,这就叫少欲。知足是什么?就是得
南普陀寺时间:2021-12-09
常念知足。就是内在的觉醒,知道万法因缘生,不妄求,知道自性本自具足,自性能生万法,所以内心得到最深刻的满足。这是佛法所说的常念知足,不同于世间法说,描述一个人要
大愿法师时间:2021-10-26
生存在这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人,无论你是什么宗教信仰,你都应该要尽责、知足、感恩、惜福。一、尽责你的本分是什么?你在哪个岗位?你是银行董事,你便要尽好董事的职责和操
衍阳法师时间:2021-09-16
人就怕不知足,不知足就是苦,能知足就是乐。所谓知足常乐,能忍自安。常乐就是知足,能忍自安。常乐就是知足,自安就是自在。不知足是最痛苦的一件事。怎叫不知足呢?好像
宣化上人时间:2021-09-15
在佛陀的教言里,经常会提到四魔中的天魔。通常,人们认为这是指魔王波旬,但实际上,真正的魔王,就是我们的无明迷乱。这个魔王每天躲在愚痴的阴暗角落里,为阻碍我们获得
晋美彭措时间:2021-08-26
别人有求于自己时,作为智者,首先会慎重思考,从不轻易承诺。一旦已经承诺了,则会一诺千金,至死也不改变。而愚者与之不同,做任何事之前不会观察,别人拜托什么马上答应
索达吉堪布时间:2021-08-07
我们经常说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我们人生里,在财、色、名、食、睡方面就是不捨。特别是世间的人对于财、色之贪爱,实在是我们不能用一般的思维去思维。所以佛
宽运法师时间:2021-06-13
大聪明的人在世间学识渊博,才思敏捷,发议论能够出口成章,写文章下笔千言,像这样的人在世间可以得到人们的尊敬和仰慕。这种大聪明,要说起来和内在本具的性德却是不相干
如瑞法师时间:2021-05-19
问:有些学者讲儒家是乐感文化,佛家是苦感文化,请问这之间内在的因缘?净空法师答:没有因缘。说这种话的人,对儒家没搞清楚,对佛家也没搞清楚。佛教人离苦得乐,怎么会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03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有很多快乐的感受。例如功成名就时,别人对我们的称赞;或是当生活安定,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成人时,也会觉得很满足、很幸福。无论在家庭、事业或社会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16
我们工作、处理事情都没有正知正见,都是碰运气。做事情应该以正知正见来做。正是因为我们的妄念、分别非常多,所以影响了正知正见。若是你没有妄念,没有邪知邪见了,就有
藏传法师时间:2014-02-16
平常人讲:你这人要自觉一点、思想要有觉悟。这里所指的觉悟只是停留在世间法的层面上。而我们佛法所讲的觉悟人生,是分五乘正法来安立。首先你能够感觉到善恶落实在你的心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17
问:我求观世音菩萨,求阿弥陀佛。请问师父是否真的有一个身外的佛可求?还是求自己心中的佛自性呢?传喜法师答:是求身外的佛还是求心内的佛?当你虔诚的求外面的佛的时候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17
唱诵或聆听唱诵是特别有益的事,它可以使我们远离忧虑,专心于更有益的方向,而正念分明地唱诵或聆听唱诵,能帮助我们在心识中生起正向的心理活动。然而,一如“礼敬”的行
南传法师时间:2014-05-22
佛教是生命觉醒的教育,寺院便是一所学校。佛教的信仰是建立在佛教教育的基础上,忽略了佛教教育的内涵,一味强调信仰、崇拜,很容易让佛教流于迷信、庸俗。——济群法师
汉传法师时间:2014-05-22
生活中并不难拥有幸福,只是我们的眼睛掠过幸福的时候常忘了停留。我们习惯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和别人比幸福,光顾着仰望别人的幸福,却忽略了自己已拥有的。其实,常常在
藏传法师时间:2014-05-29
幸福的福字就是一件衣服一口田,告诉我们够吃够穿就好,知足者常乐。有些人通过物质上的满足换来幸福,那种幸福特别短暂;如果我们能时时刻刻微笑,拥有颗安祥的心,就会拥
藏传法师时间:2014-06-29
当我们点亮内在的正念之灯,让它发光,这时身边所有的人也都能获益:一个人生起正念,正念之光照耀到另一个人身上,两人的正念之光又照亮另一个人,如此持续不断,直到每个
南传法师时间:2014-06-29
现代人的脚步是匆匆的,心是匆匆的。孩子们背着越来越重的书包,忙着上补习班、写作业、准备各种大考、小考;年轻人为了文凭、就业、成家一路打拼;中年人即便实现了“五子
汉传法师时间:2014-07-06
「语曰:不知足则失所欲,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一个人不知足一直在追求欲望,反而会失去他所要的,甚至他本来拥有的。我们看现在人一直在追逐很多的名利,最后身体垮掉了
大德居士时间:2014-10-29
心之比喻恰如虚空,如同早晨之山雾一般,虽然时而聚集、时而消散,我们的心也是恰如其份,无所向、无所住、无所往。因此,众生吾人由心所产生之一切妄想执着,应该视同晨雾
藏传法师时间:2014-11-23
有许多时候,我们不知道满足,甚至为了“了却君王天下事”,对生前身后的功名也期待颇多。对于前世,我们会埋怨父母没有把我们生养在富贵之家,对于后世,总是抱怨子孙们不
其他文章时间:2014-11-28
如果你有细心,你去观察,你会发现那些知足的女人,她们的面相长的都很好。知足是一种成就相,很多人不知足,就少掉了这种成就相,很可惜的。古代有群人,叫做怨妇,为什么
佛教故事时间:2015-02-22
在北京,人们发现有这样一个乞丐,他叫鼎然,常来往于北京几大寺院道场间,时而居士林,时而通教寺,时而广化寺……下面是这个乞丐与游客之间不同寻常的一段对话,通过这段
佛教故事时间:2015-07-16
给你修路的,是你自己;埋藏你的,也是你自己;帮助你的,是你自己;毁灭你的,也是你自己;成就你的,自然还是你自己。所以自作自受,自信自度。遇到什么,就体验什么,快
其他文章时间:2015-08-24
不敢面对自己内在阴影的行善,并不是慈悲,而是为了掩饰良心不安,或把行善当麻醉剂的一种逃避的行为。很多人都只看见慈悲的肤浅意义,以为救人行善或布施捐钱就是慈悲。如
其他文章时间:2015-10-07
生活的累,一半源于索求,一半来自攀比。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为自己活着,而是为“面子”而活。人的烦恼,多数并非缺少什么而不满足,而是因为“别人比自己好”的不平衡。所以
其他文章时间:2015-10-14
据台湾媒体报道,苏有朋在内地闯荡多年,早已奠定知名度,不过他没有只顾着赚钱,今年2次花了10天时间回台湾在山上禅修学佛,不惜推掉2部电影、4场商演邀约,少赚2千多万元
佛学入门时间:2015-11-19
少欲知足宋宏觉禅师戒徒众云:“汝既出家,如囚免狱,少欲知足,莫贪世荣;忍饥忍渴,志存无为,得在佛法中,十生九死亦莫抛弃。”宋朝洪州云居宏觉道膺禅师训诫徒众说:“
汉传法师时间:2015-11-21
对当下知足,对生活感恩。对生活说的“真好”断不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陶醉和麻痹,一句句“真好呀”里面还蕴涵着对生活的感恩,对当下的知足,对困难的勇敢,对幸福的提醒和
其他文章时间:2015-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