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音老人跟维摩诘居士一样现居士身来弘扬佛法,他的功德不可思议。
—— 本焕长老
明心见性以前,任你修什么法门,如何用功,都跳不出“盲修瞎炼”的范畴!以未悟真心,于修法即不能无疑。虽亦努力用功,但有疑虑留碍胸中,不安之相即无法避免。而此不安之相即是生死根本,故虽对治功深,不为真修。普照禅师《修心诀》云:“修在悟前,虽则努力用功,不忘念念薰修,但亦着着生疑,未能无碍,如有一物碍在胸中,不安之相,常现在前。日久月深,对治功熟,则身心客尘,恰似轻安。虽复轻安,疑根未断,如石压草,犹于生死界不得自在。”故云:“修在悟前,非真修也。”
但任何人都免不了有此一段盲修瞎炼的过程。待打开桶底明识本来后,就路还家,随缘了习,任运双修定慧,天真无作,动静常禅,方是无修之真修。《修心诀》云:“即或劣机,见性后烦恼浓厚,习染深重,对境而念念生情,遇缘而心心作有,甚或被境缘昏乱淆惑,昧却本来者,虽亦藉种种对治方便,除其劣习,去其污染,不无有功之修,但以念念无疑,不落留碍,日久月深,力极功纯,自然契合天真妙性,任运寂知,与前胜机,更无差别。”故学佛者,必先以明心见性为期,待明心后除断习气,方为真修。亦余之所以大声疾呼,不须参究刻板死煞话头,只由师家直接指示心性,令学人当下悟去,再着手真修,以免唐丧光阴也。
或曰:明心见性,即是圣人,非但不须再事修习,还要现种种神通变化,大异常人,所谓大机大用,神变莫测,今何故反谓悟后方是真修?
答曰:今时学道人有二种过错:一者以为悟后即是圣人,应现种种神变。如不能变现,即为非悟,只是口头禅,空说真理而已。因之心生退屈,反堕无分之失者,比比皆是。二者,则谓宗下原本无修无得无证,一悟便休,何须再事修治?以致虽已理悟,而习气依旧,日久月深,依前流浪生死,未免六道轮回。关于这一点,前面本已谈过,似不须再讲,但以关系修道人成败至钜,且又系眼下学道者错会病根所在,故不嫌辞费,再详论之。
《修心诀》云:“入道多门,以要言之,不出顿悟渐修二门。”又云:“此顿渐二门是千圣轨则,以上诸圣,莫不先悟后修,因修乃证。所谓神通变化依悟而修,渐薰所现。非谓悟时即发现也。”
圭峰禅师云:“识冰池而全水,藉阳气以消融。悟凡夫而即佛,资法力以薰修。冰消则水流润,方显溉涤之功;妄尽则心虚通,始发通光之用。事上神通变化,非一日之功可成,乃渐薰而发现也。”
仰山示众云:“我今分明向汝说,且莫凑泊,但向自己性海如实而修,不要三明六通。何以故?此是圣末边事。如今只要识心达性,但得其本,莫愁其末;他日后时,自在具足。若未得本,总将情学他,终不可得,得亦不真,将来成魔有份。”
以上所引,可知顿悟是:凡夫迷时,妄执四大为身,妄想为心。不知自性是真法身,自己灵知是真佛,常于心外觅佛,东奔西走,忽被善知识指个入处,一念回光,见自本性,识自本心。而此心性,原无烦恼,原无生灭,本自圆成,本自具足,与诸佛无殊无别,而且由凡夫至佛位,更无阶级次第,故云顿悟。
虽云顿悟,但属理边,事上习染,多生历劫,生来死去,执着坚固,卒难顿除。故须依悟而修,渐除习气,直至妄尽,神通方显,绝非于顿悟理时即现神通。故修道者,须明过程,识别先后,切不可因未通而自疑,更兼疑他人。以为均不能悟道,而另走蹊径,误入歧途,纵经尘劫,亦不能成道。
况且发通与否,不足说明是否悟道。一者,通有多端,有藉密法修得者,有依神鬼附身告知者,有靠夙世薰修报得者,等等不一,不可谓是等人均已悟道。因此等神通,或有所依,不是真通,或仅相似通,一旦色身败坏,失其所依,即消灭无有。二者,古德谓有先悟后通和先通后悟之别,不可谓一经发通,即系悟道。如明破山禅师在天童修道时,未发悟前,即能出神偷乡人之鸭,作游戏三昧。后事发,被密云悟禅师诃曰:“子游戏神通虽不无,但佛法未梦见在!”破山跪请开示,再经力参,方始开悟。降及近代,众生根器更劣,习障更重,欲先通后悟,千万人中不得一人。故我人须于悟后,依悟而修,渐除习气,渐发神通。以上先圣历代祖师,无不如是。故顿悟渐修二门是佛徒的轨范,各宗行人俱应奉行遵守!
或曰:理即事,事即理,理事不二。理如顿悟,事即相应,如事上不能透过,尚有留碍,如何能说已悟真理!
答曰:理事非一非异。事以理成,理以事显;理不离事,事不离理,约此不相离理,故非异。但真理无形,而妙用随缘,应诸万类,妄立虚相,不无形状,约此有相无相,故非一。今悟道,虽已明悟自己空寂之灵知即是真佛,但以多生习染深厚,一下不能顿除,遇事尚还生心,见境卒难无念,但于生心动念时,非如盲目者,不知尘境本空,粘着攀缘,流浪忘返。而能于前念动时,后念即觉,顿时扫空。不过较全不动心者有生灭的痕迹,力量稍差而已。但能绵密保任,时时觉照,日久功深,自能打成一片。历代祖师之牧牛行,即此悟后用功之楷模也。
古德云:顿悟虽同佛,多生习气深;风停浪犹涌,理现念犹侵!故悟后常须照察。妄念若起,都不随之,损之又损,以至无为,方始究竟。天下善知识其能于事上发神通变化者,均非一日之功,乃渐薰而发现。况神通为圣末边事,于达人份上,并不看重。虽或发现,并不欲用。如未得本——明心见性,但求其末——发神通,非惟不能成道,抑且着魔有份,故不可不慎!
今之佛徒,恒以神通衡量他人。妄以为一念悟时,即随现无量妙用,神通变化。若无神通变化,虽道眼通明,亦为非悟,此等人真所谓不知本末、不明先后痴迷之徒。既自生退屈,亦不信他,断佛种性,莫此为甚,良可悲也。
关于第二种时病,以为一悟便休,无修无得无证者,较上述以为一悟便发通者,虽似有悟,但以见地未彻,误入歧途,与前未悟者所失无异,且或为害更甚。盖前者只自生退屈,不自信兼不信他,一旦时节因缘到来,尚可打破痴迷,步入正轨。而后者自以为有悟,邪见根深,免置后修,依前流浪,深入轮回,无以自拔!
上面说过,无修、无得、无证乃理边事,亦为到家人最后了手语,绝非于一念悟时,即臻无修、无得、无证之境。尤其今代末法时人,根陋障重,更不能悟后未经进修,即臻无功用地。其言不须修治,一悟便休者,非狂即痴,实不可信也。
盖一切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性,只以迷妄不知,认假作真,造业受报,流转六道,沦为众生。虽在众生而本性不失,只一凛悟,便与诸佛无殊,不假修成,故云无修;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本来空寂,无有一法,故云无得;证至极地佛亦不立,故云无证。但当妄习未除,攀缘执着,流转生死时,又非不众生。故须念念薰修,心心觉照,于大悟后,于恶断断而无断,于善修修而无修,登堂入室归家稳坐,所谓绝学无为闲道人,方是无修无得无证的时节。未到此地步,即高谈无修无得无证,宁非欺贤诳圣,自贻伊戚!
或曰:顿悟顿修顿证,自古有之,难道此等人不是一悟便休吗?又难道此等人也要悟后渐修吗?假如自古有之,今时当然也不无了。
答曰:顿悟顿修顿证者,非上上根人,不能得入。核实言之,此等人根机之所以高上深厚,皆过去依悟而修,渐薰积累而来,至于今生机缘成熟,故能闻即发悟,一时顿毕。表面看来,似乎是顿悟顿修顿证,实际上亦是先悟后修之机也。古德云:今日之顿,亦昔日之渐也。至于今世,学人根性陋劣,如非大菩萨再来,实难顿悟顿修顿证。纵有一二大根人一闻千悟,一悟顿毕,亦不能无修无得无证。盖无明习染,非一生可毕,更何况说个无修无得无证,早落在有修有得有证里边了也。
《修心诀》云:“凡夫无始劫来,流转六道,坚执我相,妄想颠倒,无明种习,久已成性,虽到今生顿悟自性,本来空寂,与佛无异。而此旧习,卒难除断,故逢顺逆境,嗔喜是非,炽然起灭,客尘烦恼,与前无异,若不以般若着力薰修,焉能对治净明,得到大休大息之地?”
大慧杲禅师云:“往往利根之辈,不费多力,打发此事,便生容易之心,更不修治,日久月深,依前流浪,未免轮回。岂可以一期所悟,便免置后修?”
是以悟后,常须照察,不可玩忽,妄念忽起,或一凛觉,或提佛念,以至无为,方始究竟。故顿悟渐修之义,如车二轮缺一不可也。
顿悟渐修既是佛徒之修行轨则,成道津梁,应如何修而后可?与悟前之修,又有何差别,试申论如下:
一、悟后之修,不可一概而论,须视学人妄习深浅,烦恼重轻而定,习障浅者,不用对治,惟随缘照察,念起即觉,觉即转空。念念如是修习,自然渐得百千三昧。如《修心诀》云:“但照惑无本,念念不住;空花三界,如风卷烟;幻化六尘,如汤销冰。客尘烦恼,自然俱成醍醐。”学者如能如是念念修习,不忘照顾,定慧等持,则爱恶自然淡薄,智慧自然增发。若微细流注永断,圆觉大智朗然独存,即现千百亿化身,于十方国土中应机赴感而无留碍矣。
《修心诀》云:“虽修万行,唯以无念为宗。天下善知识,悟后牧牛行,虽有后修,已先顿悟,妄念本空,心性本净,虽除断恶习而无恶习可除,虽勤修福慧而无福慧可修;修而无修,除而无除,斯乃真修真除矣。”
又云:“见色闻声时但伊么(即见色闻声,但如明镜照物,风过树时,不作他想),着衣吃饭时但伊么,屙屎放尿时但伊么,对人接物时但伊么,乃至行、住、坐、卧,或语或默,或喜或怒,一切时中,一一如是;似虚舟驾浪,随高随下,而念念不住;如流水转山,遇曲遇直,而心心无知。今日腾腾任运,明日任运腾腾,随顺众缘,无障无碍。质直无伪,视听寻常,则绝一尘而作对,何劳遣荡之功;无一念而生情,不假忘缘之力矣。”
似此任运寂知,原本无为之修,实等于无修。既无须另起炉灶,执法修持,亦不用冥存观想,取静为行,与悟前不明所以,坚执法相,牢持仪轨,贪取功德,追赶任务,披枷带锁之修,宁不大相径庭!
二、至于习染深厚,无明力大,于善恶顺逆境界未免被动静互换,心不恬淡者,则不无妄缘遣荡、对治之功。对治法中,若掉举盛者,则以相应之定功摄散;若昏沉盛者,则以慧门观空(至于用何种功夫为宜,请阅下章“十种修行法门”),务令定慧等持,动静相亡,入于无为,方始究竟。《修心诀》云:“先以定门摄掉举,使心不随缘,契乎本寂;次以慧门警昏沉,择法观空,契乎本知。以定治乎乱想,以慧治乎无记。昏乱相亡,对治功终,则对境而念念归宗,遇缘而心心契道,任运双修,方为无事。”
或曰:如此对治修习,与悟前劣机之渐修,一般无二,还讲什么顿悟呢?
答曰:以此等人机劣习重,障深垢厚,虽亦悟自性清净空寂,具足万德,与佛无异,其奈对境生情,遇缘成滞,被它昏乱转换,昧却寂然常知,不藉对治之功,均调昏乱,非但不能入于无为,而反堕“悟后迷”中,是不可不慎也。
兹举一二悟后迷的公案,以资悟后又不务实修者警惕:
一、负师
暹道者久参雪窦,得法后,窦拟举往金鹅为方丈,而暹不从,后出世开堂,因德山远和尚声势、名望均高于雪窦,即改而承嗣远和尚。令使者通书各山,山前婆子欣然问曰:“暹首座出世为谁烧香?”专使曰:“德山远和尚。”婆子诟骂曰:“雪窦抖擞尿肠,为你说禅,始有今日,你得恁么辜恩负德!”
和州开盛觉老,初参长芦夫铁脚,久无所得。后造东山五祖演席下得法。出世住开盛,见长芦法席大盛,乃改嗣夫,不源所得。拈香时,忽觉胸前如捣,遂于痛处发痈成窍。以乳香作饼塞之,久而不愈,竟卒!
二、卖友
庆藏主,蜀人,丛林知名。一日与秀大师同行入都城参法云圆通禅师。到法云,秀得参堂挂单,而庆藏主未获允准。庆在智海,偶卧病,秀欲诣问病况,而山门无假,乃潜往智海见庆。庆反以书白圆通,道秀越规矩出入。圆通知之,夜参大骂云:“彼以道义故,拼出院来问汝疾,反以书告讦,岂端人正士所为?”庆闻之,遂掩息。丛林尽谓庆遭圆通一诟而卒。
三、叛师
大阳平侍者,洞宗明安禅师之高足。一日琅琊广照禅师来访,明安与之云:“兴洞上一宗者,非远即觉也。”照云:“有平侍者在。”安云:“平旧习深厚。”并以手指胸云:“此处更不佳。”又捏拇叉中示之云:“平向后当死于此。”暨明安圆寂,平居大阳,拟谋取师生前李和文都尉所施黄白物,不惜毁师灵塔。虽经山中耆宿切陈,亦不听之。发塔,镢师颜面貌如生,薪尽俨然。众皆惊异,平更镢破师脑,益油薪,俄成灰烬。众以其事闻于官,坐平谋塔中物,不孝还俗。诸方以其人品格不端,皆弃之不顾。平流浪无所依。后于三叉路口遭大虫食之。竟不免明安丫叉之记,悲哉!
此类公案亦不胜枚举,皆悟后不借对治精修,积习深厚,昧却天良,见利动心,忘恩负义,有以致之也。虽然,人固可以逞其凶顽奸诈之智,其奈护法神不予宽容何?其不得善终也,宜矣!
须知虽藉对治功夫,暂调习气,以先顿悟心性本净,烦恼本空,即不执法修行,落于有修有得有证之劣见,故能念念归宗,心心契道,不失顿悟之旨。反之,修在悟前,以未见性故,虽念念薰修,但着着生疑。不能自在无碍,同时粘着法相,搏取功德,生死不了。故同样用对治法门,于悟人份上,如假道暂宿。一时方便,不落法执,日久月深,自然契合道妙,成就无上菩提。与前胜机习浅,修而无修,无修而修者,更无差别,是又不可不知也。
又如修净土念佛者,未开悟前,不知念念归宗,只向外驰求,着相修行。甚者,着功德相,以多为胜,赶念经咒,反致生病。及开悟后,方知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念佛即是念心,念心便是念佛;念念念佛,念念唤醒本心,所谓心佛道交,打成一片。故古德谓,一句佛号,明心见性后,方能全提,以未悟前,既不知念佛之落处,又复着着生疑,故不得真实受用。开悟后,识得心之本原,念亦得,不念亦得,无所谓念与不念;既不着相以求念,亦不避舍而不念。整日净裸裸、赤洒洒,逍遥自在,随缘无碍,到这时方才真正称得起净念相继,无一念不是佛念。
关于“净念相继”一语,其中大有学问,它和禅宗悟后的保任功夫完全无异,它是念佛人修行进程的指标。兹不嫌辞费,略述于下:
盖“净念”二字非如一般人所想像的以清净心念佛,即为净念,而是念佛功纯,能念之心与所念之佛,一时脱落,能所双亡,空有皆泯之正念,始为净念。
至于“相继”,则又分静中相继、动中相继与动静一如等功夫深浅的差别。兹分析如下:
一、静中相继。念佛人念至能所双亡,本性显发时,为初显净念。嗣后,因无始旷劫着相习气深厚,不能每坐皆显,须隔数周、数月甚或一年再现,此全视行人的根基与修行的疏密而定。此时,行者须加劲精勤用功,使相隔时间渐渐缩短。由一年而数月,而一月,而数日,最后座座皆现;此为静中相继,相当于禅宗的“保”字功夫的第一阶段,是为理一心。
二、动中相继。静中能时时相继,遇境缘***时,又复打失,不能称为真相继。须在日常动用中磨练,上而至于纵横无碍,顺逆无拘,如在静中一样,仍旧孤明历历,无有走着,方为动中相继。但有时偶而忘却,遇境而动,马上即觉而归空。此相当禅宗的“保”字功夫的第二阶段功夫,是为事一心。
三、动静一如。不管动中静中,俱无走着,且无守住之心,纯任自然。此相当禅宗的“任”字功夫的第一阶段,是为理事一心。
四、相继亦不可得,不守之心亦无,昔日所有玄妙奇特,一扫而空,镇日如痴如呆,淡而无味,然无味中有至味在焉。此相当禅宗的“任”字功夫的第二阶段,是为事事一心。斯真净念相继者也。
兹为便于后学择法修行起见,将元知讷禅师所说十种修行法门摘录于下,供大家参考:
问曰:未审宗门,以何法治心?曰:以无心法治妄心。问曰:人若无心,便同草木。无心之说,请施方便。曰:今云无心,非无心体,名为无心。但心中无物,名曰无心。如言空瓶,瓶中无物,名曰空瓶,非无瓶体,名空瓶也。故祖师云:汝但于心无事、于事无心,自然虚而灵、寂而妙,是此心的旨也。据此,则以无妄心,非无真心妙用也。从来诸师说做无心功夫,类各不同,今总大义,略明十种。
一曰觉察。谓做功夫时,平常绝念,提防念起,一念才生,即便与觉破,前念觉破,后念不生,此之觉智,亦不须用。妄觉俱忘,名曰无心。故祖师云:不怕念起,只恐觉迟。又偈云:不用求真,唯须息见。此觉察息妄功夫也。
二曰休息。谓做功夫时,不思善,不思恶,心起便休,遇缘便歇。故云一条白练去,冷湫湫地去,古庙里香炉去!直得绝廉纤、离分别,如痴如呆,方有少分相应。此休息妄心功夫也。
三曰泯心存境。谓做功夫时,于一切妄念俱息,不顾外境,但自息心。妄心已息,何害外境?即古人夺人不夺境法门也。庞公云: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此泯心存境息妄功夫也。
四曰泯境存心。谓做工夫时,将一切内外诸境,悉观为空寂,只存一心,孤标独立。所以古人云:不与万物为侣,不与诸尘作对,心若着境,心即是妄,今既无境,何妄之有?即古人夺境不夺人法门也。故云:上苑花已谢,车马尚骈阗。此是泯境存心息妄功夫也。
五曰泯心泯境。谓做功夫时,先空寂外境,次灭内心,既内外心境俱寂,毕竟妄从何有?故灌溪云:十方无壁落,四面亦无门。即祖师人境两俱夺法门也。故有语云:云散水流去,人寂天地空!此泯心泯境息妄功夫也。
六曰存境存心。谓做功夫时,心住心位,境住境位。有时心境相对,则心不趣境,境不临心,各不相到,自然妄念不生,于道无碍。故经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即祖师人境俱不夺法门也。故有语云:一片月生海,几家人上楼!此是存境存心灭妄功夫也。
七曰内外全体。谓做功夫时,于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内身外器,一切诸法,同真心体,湛然虚明,无一毫异,大千沙界,打成一片,更于何处得妄心来!所以肇法师云:天地与我同根,万法与我同体。此是内外全体灭妄功夫也。
八曰内外全用。谓做功夫时,将一切内外身心器界诸法及一切动用施为,悉观作真心妙用,一切心念才生,便是妙用现前。既一切皆是妙用,妄心向甚处安着?故永嘉云: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此是内外全用息妄功夫也。
九曰即体即用。谓做功夫时,虽冥合真体,一味空寂,而于中内隐灵明,乃体即用也;灵明中,内隐空寂,用即体也。故永嘉云:惺惺寂寂是,惺惺妄想非,寂寂惺惺是,寂寂无记非。既寂寂中不容无记,惺惺中不用乱想,所有妄心如何得生?此是即体即用灭妄功夫也。
十曰透出体用。谓做功夫时,不分内外,亦不辨东西南北,将四面八方只作一个大解脱门。圆陀陀地体用不分,无分毫渗漏,通身打成一片。其妄何处得起?古人云:通身无缝罅,上下成团圆,是乃透出体用灭妄功夫也。
以上十种功夫,不须全做,但得一门成就,其妄自息,真心即现。随宿根曾与何法有缘,即便习之。此之功夫乃无功之功,非有心功力也。即使未悟真心者修之,亦易当下得见。此休息妄心法门,对学道人最关紧要,故不厌求详,录示后学,切勿以画蛇添足视之!
以上十种功夫,俱在行、住、坐、卧处着力,须于穿衣吃饭时,屙屎放尿时,对话工作时,一切时、一切处,绵密觉察观照,不消打坐参究。其或习障深厚,力有未逮,仍须打坐用功者,即仍听之,但须于下坐后,将定中功夫,推在境上,在动中着力锻炼,庶几可以早日打成一片,而臻无功之大功,圆成菩提大道。
至于密宗,悟后更须密修,以期即“身”成就。其修法之广,方便之多,远非显宗可比。但密法贵师承灌顶传授,不可公开露布,故从略。
您好!首先随喜您供养昌列寺僧团的善行功德,祝您法喜充满,在三宝的加持下精进修行,诸事圆满吉祥。您收到的是昌列寺金刚萨埵法会甘露丸,在制作这批甘露丸时,寺院用了从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10
请问:打坐过程中该怎样呼吸,才能对打坐更有帮助?法清法师:对于佛家的打坐来说,开始的时候,只是数息就可以了。就是说,你的意识要顺着呼吸走,只注意你的吸气跟呼气。但是,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0
一座处在闹市中的商业大厦为何每隔一段时间总会有死人事件发生(例如跳楼,凶杀)有原因吗? (提问者:一缕清茶)体恒法师答:即便总有人在同一座大楼轻生,也不能说明这座楼就与自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29
每一对夫妻在婚姻中都会面临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婚姻中不仅有炒米油盐姜醋茶还有和想自己的爱人之间的矛盾和问题。想要一个幸福的婚姻就要知道提前预防婚姻出会出现的各种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14
活佛的等级与财富史上首位活佛的神奇诞生过程暮鼓晨钟的宗教生活为西藏披上了神秘面纱。在数千公里的青藏、川藏线上,随处可见信徒以磕“等身长头”,即每走一步便全身俯地
佛教知识时间:2024-07-14
当自己的婚姻随着时间流逝开始变得平淡,自己与老公的激情也开始慢慢减少。你们之间也开始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产生矛盾,有生活上的,有工作上的,还有你们自己之间的。怎么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13
如果你和心爱的人是相隔两地的话,那就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去维持这段感情。深处异地的两个人最容易失去的就是对彼此的信任,要是有什么小的误会没有解释清楚,那嫌隙也就会慢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13
很多人总是会在上一段感情走向想结束的时候才会幡然醒悟,原来自己身边的那个人对自己这么好,自己身边的那个人这么爱自己,自己身边的那个人对自己这么的重要,于是便有了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12
婚内出轨可以说对于婚姻的杀伤力是最大的。很多的婚姻中一旦出现出轨的情况,一般都是以分手离婚为结束。但是婚姻不易,茫茫人海中找到那个合适的人真的很难,如果一方还有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11
其实不管人们在婚姻中如何努力,婚姻还是会有裂痕出现的,我们如果想要挽回婚姻,最关键的还是要学会处理婚姻中的矛盾,很多人在挽回婚姻的时候不知所措,今天我们就来和大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10
每个人一生中能遇到自己相爱的人不容易。如果夫妻之间因为一时冲动而离婚,又在离婚之后对另一半心心念念。但是当时两人在离别时给对方留下的伤害实在太深。不知道该怎么去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09
挽回前男友的过程 天涯论坛经验和方法都是有不少的,所以很多人也更加愿意去借鉴这些他人的成功经验以及成功方法。接下来就来说说一些能够让两个人的感情回到原点的方法,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08
想要完美地挽回一段婚姻,其实是需要付出非常大的努力的,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没有能够顺利地挽回另一半,其实可能就是因为没有付出一些正确的努力,没有做到正确的挽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08
男人都是一种重感情的动物,特别是在爱情和婚姻里,男人给人的印象,总是宽容忍让的。即便有的时候,没忍住自己的脾气,说了狠话,导致了两人分手,其实内心常常也是不能完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06
一旦对方坚决的提出分手,那意味着有以下几种可能性:1、在平常的生活当中,你是属于被动一方,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付出型;2、你出现了原则性问题(和其他异性搞暧昧);3、在一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04
和女朋友分手后最开始很多人觉得解脱了,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后悔了想要感情挽回对方,却不知道怎么做,而且很多人在感情挽回过程中会触碰到一些禁区让女友更加厌恶自己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03
其实很多人在分手之后会很着急,想要尽快把对方挽回,在挽回的时候就会出现错误,这里列出几个情感挽回的陷阱,朋友们在情感挽回过程中不要陷入这些陷阱1、不停的纠缠对方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02
并非所有的感情到最后都能圆满,即使现在不圆满,也不代表着彻底结束,在感情生活中最不缺的就是想共度一生的人和努力付出的人。其实在拥抱的时候谁都没有想过会分开,而且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02
对于道教的善男信女来说,斋戒是一个常见的道教流程,也是一个修行的需要手段,每一次参加宗教活动的时候都需要进行提前的斋戒,那么到底道教斋戒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就来一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15
辟谷养生虽是一种养生方法,但是它也能够治疗一些疑难杂症,在辟谷的过程中,人体首先会出现一些很不好的生理现象,然后身体才慢慢变好。出现不好的生理现象时,并不是辟谷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12
释迦牟尼佛对儿子罗睺罗的一段精彩教诲 佛陀的儿子罗睺罗,十几岁时随佛陀出家,很调皮,常喜欢说谎作弄别人,但因他的身份很特殊,因此僧团中无人敢加以纠正,以致日久渐
禅理故事时间:2024-04-26
演习10 经由过程观照喜来治疗创伤 一 正念观身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离生喜乐,渍身滋润,普遍充满,于此身中,离生喜乐,无处不遍。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
佛学知识时间:2024-04-25
前言:陆游(1125 年—1210 年),字务观,号放翁,生逢北宋灭亡之际,是著名的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他一生创作二万余首诗词,流传于世的尚有九千二百余首,是我
学佛受用时间:2024-04-18
素食是一个修心的过程。素食者并非单纯不吃肉,素食者选择食物的目的,除了有考虑不杀生的原因外,终极的目标是修心。很简单吧,选择不吃肉的想法,本身已经是对内心的一种
素食资讯时间:2024-03-28
问:有的动物在放生过程中死掉了,怎么办?答:很多问题的答案都可以归结到发心上。发心对修行至关重要,它不仅决定了修行的结果,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见解和修行途
放生问答时间:2024-03-18
清朝顺治皇帝有一天特召迎玉琳国师入宫,请示佛法,顺治问道:“楞严经中,有所谓七处征心,问心在那里?现在请问心在七处?不在七处?”玉琳国师回答道:“觅心了弗成得。”
佛教故事时间:2024-01-15
达真堪布:在修学的过程中,可以天天念诵其他的经典吗? 在修学的过程中,可以天天念诵其他的经典吗?这样算不算夹杂,或是对本传承缺乏信心?也可以念诵其他的经典,但其他
佛学常识时间:2023-09-14
达真堪布:修行过程中,有时懈怠懒惰,不想修了,应该怎么办 问:修行过程中,有时懈怠懒惰,不想修了,应该怎么办达真堪布答:不想修了,你是不是不想解脱啊?这说明了你的
佛学常识时间:2023-09-03
达真堪布:修行过程中经常懈怠懒惰怎么办?答:不想修了,你是不是不想解脱啊?这说明了你的出离心还是不强烈。你若是真感觉到了苦,还能懈怠懒惰吗?轮回就像个火坑一样,
佛学常识时间:2023-09-03
达真堪布:修行过程中在对境中把握不住怎么办?答:我们这些在家居士,总是要面对各种对境,刚开始肯定把握不住。不要对自己没有信心,什么事都没有!修行也是一场战争,我
佛学常识时间:2023-09-03
索达吉堪布?学佛过程遇到困苦怎么办问:学佛过程中,有些人因为遇到一些难忍的困苦就退了怎么办? 索达吉堪布:汉地的一些老年人每天一大早就爬起来,忍着风霜雨雪,在城市
佛学常识时间:2023-09-02
少年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圆悟克勤大师是宋朝临济宗杨岐派著名僧人。他开悟的机缘尤为奇特,是从一首艳诗悟道的。克勤自幼禀赋聪异,一日能记千言,过目不忘,有神童之称
佛教故事:禅宗开悟时间:2023-08-28
达真堪布:在日常修行的过程中,要时时刻刻观察自己的心 问:在日常修行的过程中,按照上师的要求,要时时刻刻观察自己的心,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可有时习气上来了,心就又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8
念佛的方法和修学过程[念佛]两个字看起来好像很简单,但是任何事情都不会像表面那样简单,一定有次第方法上的差别所以本篇1楼和2楼提出[初学念佛]和[进阶念佛]的次第方法,供
念佛法门时间:2023-08-28
达真堪布:在修行的过程中需要远离恶友吗? 在修行的过程中需要远离恶友吗?为什么?达真堪布解答: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要远离恶友,远离恶知识。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与恶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8
达真堪布:在学修的过程当中死了,能不能往生? 问:在学修的过程当中死了,能不能往生?达真堪布答:那就看你自己了。若是自己具有信心,那就一定能往生;若是没有具足的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8
索达吉堪布:在我帮助这个人的过程中,他伤害了别的人,我有过失吗 问:故意作的业和不是故意作的业,在果报上有区别吗?索达吉堪布答:有区别。详细的道理,你可以从《业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5
索达吉堪布:修行过程中,如何激励自己的信心并精进修行? 问:修行过程中,如何激励自己的信心并精进修行?索达吉堪布答:一是若值遇恶缘则能生起万法无常之心,从而削弱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3
报恩的过程有一位轻生者被寺里的一位僧人救起后,仍然坚定地说:大师,您何必费力救我,我已下定决心不再活下去,今天不死,明天还得去了结的。僧人捻须笑道:是的,我确实制
佛教故事:金玉良言时间:2023-08-04
生西法师:如何对治修行过程中出现的恶念?问:顶礼法师!我在持诵咒语期间,有时会对所修持的本尊不自觉地生起恶念,请问这会影响修法的结果吗?可以继续念吗?应该念什么咒语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04
一九八一年十月十八日,一群方外之人来到了位于伊利诺州锡安镇一个占地不大的癌症治疗中心。救护车载着藏传佛教中一位最受崇敬的高僧在医院门前停下。一个身段较小、剃光了
因果报应时间:2023-08-02
一段本生谭就在优波离出家的那年夏天,僧团内举行安居的时候,优波离因精进修道而开悟了,因此,他自然的成为教团中的上首,受出家在家二众的尊敬,当然,因为这个事实,使
佛教故事:十大弟子传时间:2023-07-31
达真堪布:离开家一段时间,应该怎样整理佛堂 问:如果离开家一段时间,家里的佛堂没人供灯供水,应该怎样整理佛堂才如法呢?答:若是长期离开家,没有人收拾佛堂,应该把供
佛学常识时间:2023-07-25
云龙居士,2011尔时,世尊为乞食故入王舍城,既得食已将还所止。时,有无量千众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荼、紧捺洛、牟呼洛伽,及无量千人与非人,又有无量拘胝
答疑解惑时间:2023-07-16
省一法师,俗姓高,扬州江都县人,世代务农。省一大师十二岁时,母亲去世,便萌发出家的念头,由于父亲不同意,未成。十九岁时,在天峰寺剃度出家,在扬州天宁寺受三坛大戒
念佛感应时间:2023-07-13
我在造纸厂上班,单位离海边很近,距离三里处有一大型粮库,招来了好多鸽子前来屋檐下筑巢。单位门卫有一员工经常夜黑后拿着手电筒扛着梯子去摸鸽子。有一次他掏了4只鸽子
戒杀放生时间:2023-07-09
白话文解释:地球有人类以来[人类、食物和获取食物方法]的演变过程 ~长阿含经 【第一阶段】[人类:统一叫众生]从光音天来,刚开始都是自然化生,身上有光明(刚开始世界还
佛教宇宙观时间:2023-06-20
素食者并非单纯是不吃肉,素食者选择食物的目的,除了有考虑不杀生的原因外,终极的目标是“修心”。很简单吧,选择“不吃肉”的想法,本身已经是对内心的一种挑战了,戒除
素食资讯时间:2023-06-19
腰还是尽可能要直。但是,如果长时间一直都需要“挺着腰修行”的话,那你的修行还不够成熟、不够熟悉、不够熟练。我相信,即便我们每天都在修行,但是当修完法的时候,我们
清净的本源时间:2022-08-25
在很多人眼里“扫地”是很不起眼的小事甚至有的在家人认为这类琐事挤占了自己的修行时间做起来很不情愿但其实人生处处是修行扫地也能扫出了不起的功德!修行不止学佛诵经,
素食师兄时间:2022-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