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时间看佛法开示,总会听到一些让自己全身毛骨悚然的内容,比如这个有情世间的可怕,比如有意无业造作的恶业果报,比如各种日常修行中没有注意而产生的各种过失,以及,有的法门此处可用他处不可用,有的信了功德极大而不信则会下堕等等,这时总是觉得很迷茫、很无助也很害怕,有段时间甚至会起一个念头——看吧,不知道佛法还能“正常”过日子,了解得越多越缩手缩脚,越不像“正常人”了。
笔者也曾经就这些问题向一些大德、前辈师兄请教过,非常感恩他们作为修行仁者给予的各种解答。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有许多情况与疑问都得到了开解。今天,笔者以个人的浅见,描述一下学佛过程中让自己感到恐惧的两个原因,知见不正之处,烦请大德同修们批评指正。
(一)有一些恐惧来自于不圆融的知见
知见,简单说是知识和见解,也代表真知灼见。(见《佛学常见辞汇》)由这个名词解释我们便知道,知识的不全面或见解的不正确,就容易出现问题。修行人常因为各种不同的说法,引起很大的烦恼心。
比如把蚂蚁踩死了,会不会造下地狱之因?(关于下地狱的许多说法都有人在不停争议)
比如人世无常皆苦,那证到果位的人是不是就要无情无义舍弃一切迅速入灭?
比如经书不可以放床头,洗手间不可念咒,佛像不能放在卧室?
比如皈依三宝,是不是就一定要吃素,不可拜祖先,不能看电视娱乐节目?
比如念一些经书,会有某些无形众来听,修某些法门,要找一些不干净的东西来观想?
比如某些情况下,护法神会生气?等等许多类似的问题。
由于千人千见,现在的学佛环境也较前人方便许多,所以各种资讯汇集在一起,很多修行人的心、意、识很乱,遇到上述的情况,有的人会抓狂,有的人会自我安慰,有的人会赶紧“寻找依靠”,有的人甚至退失初心。
如何破解这些问题呢?笔者认为可以参考以下几种做法:
1、基础不乱。
佛陀讲法的顺序是先讲端正法,再说正法要。所以修行人千万不要贪多喜大或求快求全,这很容易出现情况。修行是一步一步来的,无论有多少慧根福报,智慧功德,没有人可以一步登天。
所以,一些基础的常识,最原始的佛法教义,佛陀的修行经历都需要有一定的了解,确认自己身心已经端正,能接受进一步的法了,再继续往前走,心若不惊可往前行,心若惊走容易迷路;
2、正见为准。
不论是以三法印(诸行无常印、诸法无我印、涅槃寂静印)或一实相印为准则,还是三时教、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义不依语)为准则,都可以树立正见。
佛陀留下的这些准则是通宗通用的,没有一个佛教的宗派会否认这些,如果修行人发现所知的内容与此有较大的出入而且没有任何深度的解释,建议可以暂停;
3、常观内心。
闻思任何教义,作用都在自己的心上,修行人要时刻观察自己的内心,开发自己的明觉力才有办法让智慧来作主,对外境的判断才能客观真实。
所有的语言、文字、声音、视频,感受、思维都是六根在抓取作用,所以一旦有问题,要仔细观察自己的内心,虽然暂时此心是妄,但也可以通过观察对治,了解自己心的变化造作特点,有利于学法;
4、依善知识。
实际上这一点应该放在第一位,但今人思绪较多,很多时候善知识在眼前也不一定理解、接受,所以笔者斗胆将其放在此处,也相信:如果上述三点都能做到位的话,在遇到善知识的时候,更容易猛勇精进地修行;
5、方便究竟。
这个是笔者观察到的最多人不理解的地方,把这两个搞错的修行人很容易内外冲突。
不同的众生有不同的根基,有的以方便进入(大部分),有的求究竟进入,这是说法不同的原因之一。比如有些法师,为了让修行者能够有所自我约束,会将一些果报开示得明显(有如《地藏菩萨本愿经》将地狱果报讲得清楚的原因);有的开示,是为了建立听法者的信心、恭敬心和自净其意的基础;有的棒喝,是为了破修行者的执着。
而对于不同的听法众来说,在时空因缘等方面也有一些相关的考虑(比如初学者,应以建立信心,明白基础为主;在某些主题阶段,可能也有一些法门的倾向等)。所以,如果没有具备“如是我闻”的基础,要懂得“谨供参考”的明了与取舍。
(二)有一些恐惧来自于修行人的分别念头
很多修行人都知道人的烦恼从分别念而起,却没有如实观察到分别其实也是一种智慧,也有必要性。如果过分强调不分别,其实也是法执,也很痛苦。
举个例子:有的同修常持念的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有的同修持念是“南无观世音菩萨”,有的持念其他圣号各各不同,这种情况在佛弟子中很常见。
有分别的烦恼就是在比较:到底念一个比较“厉害”?比较“好”?;要念“多少”遍比较“灵”?为什么他念“这个”而他念“那个”?我如果不念某个,会不会有事啊?(姑且把这种反应叫“无明苦受”)
强调不分别的意识就是:学佛的都一样啦,不要太注重这些形式啦,这是外相啦,修行人不要有分别心啦。(姑且把这种反应叫“执明不苦不乐受”)
那如如何“正确分别”呢?
如实觉察:人家对你念一句阿弥陀佛问好,咱们也可以欢喜回应阿弥陀佛;专注随喜:人家讲持念的缘起与功德,咱们也可以随喜赞叹;善分别论:若就持念而论法,对方智慧见解超过我们,则欢喜学习;若各有执持,保留观点,可各自精进体悟后再论;若能确知我们见解较圆融,则慈悲欢喜告诉对方,等等。
整个过程下来,内心没有贪嗔痴慢在烦恼,也能随顺因缘而精进。(姑且把这些反应叫“持明正受”)
由此可见:分别的主要功能应该趋向于“起妙用”而不是“起烦恼”,要真正做到智慧的“无分别”,免不了一个思维的“常分别”的过程。关于讲与分别有关的智慧,在《楞严经》中这个词总共出现51次(网查,待考细),同修们也可以去了解一下。
终上所述,笔者以修行者自身的角度初步分析了两个看法,谈一点个人的愚见。事实上,可能给学佛者带来恐惧感的还有很多因素,比如误解布施就是要不停地掏钱,比如出家人头上为什么要烫九个孔,比如佛经里讲的燃指供佛等等之类的,限于篇幅原因,就不赘述了。
我们推广的是 圣 玄奘大师的如来藏妙义亲爱的朋友,您想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佛法?如何快乐学佛?佛法如何让我们断除烦恼?请联系我们电话:151 9580 6515微信:151 9580 65
文化资讯时间:2024-11-15
编者按:自古以来,世人对佛教有很多误解。有些因为不懂佛教名相,望文生义,理解不当乃至南辕北辙,却以为这就是佛教;有些因为门户之见太深,不肯虚心理解佛教文化,也就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3
今天承诸位善友请我演讲。我以为谈玄说妙虽然极为高尚,但于现在行持终觉了不相涉,所以今天我所讲的,且就常人现在即能实行的约略说之。因为专尚谈玄说妙,譬如那饥饿的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3
1.我丈夫在过去世曾经是猎人吗?为什么今世喜欢在周末打猎?他们要怎么做,才能消除此业力?2.什么业力使我大女儿和她的家婆同时出意外往生?她们往生后七天的情况是怎样的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1
佛学在我国非常的盛行,很多人都会去学佛、拜佛,那我们为什么要学佛、拜佛。学佛是为了利益众生、自利利他、离苦得乐的。拜佛是对诸佛菩萨的礼敬、感恩,是为了折服我们的
学佛感应时间:2024-11-11
大雄宝殿的“大雄”是什么意思常去佛教寺院的人,对寺院的大雄宝殿都不会陌生。那里是上香礼拜的必到所在。即便很少去寺院的人,也都听过大雄宝殿这四个字。不过,除了出家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7
虽然大家都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当佛陀涅槃后,就不再在世间住世,而出家人就承担了如来家业,代表佛向世间传播佛法,所以当佛不再住世的时候,出家人就是佛的代表,所以出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2
问:上'师您好!现在很多人喜欢戴护身符,“男戴观音女戴佛”、“不同生肖需要戴不同的本命佛”的说法,有没有道理?阿旺嘉措金刚上'师:佛教没有这种说法,这可能是一些不
清净的本源时间:2024-11-01
药师山近期发现有些修行人,因为因果业障关系,修行上无法突破,又急于上求佛道以致于身心俱疲。由于佛菩萨的慈悲心,故而以方便法协助修行人有一个身心的避风港。这就是净土法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1
佛放光是为照破众生的无明。◎一九八五年十月一日开示佛说法时,常常放光。为什么?因为为令众生快点觉悟。佛在最后说《涅槃经》时,从面门放光,又由口里收回,这表示去也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28
(图/虫漏沉香)“虫漏”跟“生结”、“熟结”、“脱落”、“倒架”一样,都是野生沉香按形状分的一种类别,“虫漏”也叫“虫眼”,也有叫蚁沉,虫蚁最喜欢在香甜松软的沉
香道培训时间:2024-10-26
「瞻仰两足尊」:现在大家都瞻——目不暂瞬的望著佛;仰——抬起头来看佛。两足尊,什麽是两足?不是两只脚,在此当充足、满足讲,什麽充足了?福充足了;什麽满足了?慧满足了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26
学佛最大的毛病各位善知识,我们学佛主要不要在佛教里造罪业。如果造了罪业,这就是得不偿失;你在佛教里头,应该立功、立德、立言,不要造罪业。在佛教里头,一天到晚就给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26
远古时期,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外在的香到本性生香(古人称为心香、性香)正是人们养生目的的诉求。古人认为,一个性命相和、脏腑气
香道佛教时间:2024-10-25
我们活着为什么?我们永远都应该以利人为前提。利人,就要从不障碍人开始做起。一九八O年三月廿一日晚间开示于万佛圣城我们活着为什么?我们人这个“我”是谁?是你、是我,也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25
学佛人不能脱离生活,日常的起居都包含着禅意的存在,修行不离世间觉,修行是改变自己的心境,使自己的心境得以升华。当你的心还不能转物时,你的一切要顺其自然,生病时一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0-24
【解】因果相背,为是处,作恶业希望乐报,因果相背,为非处,犹言“无有是处”也。“无有是处”是没有这个道理。这一条,诸佛如来,法身大士没有疑惑的,“十力”这个摆在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8
我们都知道大悲咒是非常殊胜的一个佛学经典,我们若是认真的念诵的话也是非常好的,不过我们修行的时候也是可以选择我们自己的修行方法,我们是可以去听大悲咒的,听大悲咒
大悲咒感应事迹时间:2024-10-15
周六下午,一到道场,某女莲友笑嘻嘻地对我说:“给我女儿的宝宝挂个往生牌位。” 我心里咯噔一下,因为我知道她的女儿并没有生孩子,所以她所指的宝宝应该是流产或堕胎的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5
老年人的学佛方法按照传统的说法,六十岁以上就称为老年人了。在中国佛教徒中,老年人约占百分之八十左右。因此,如何使老年人在学佛修行的生涯中,沿著正确的方向进取,得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3
黑曜石本命佛的寓意?黑曜石本命佛有什么寓意?大家都知道黑曜石本命佛是极其珍贵的宝石之一,更是资源非常稀缺的宝石之一,当我们看到每一块美丽又有魅力的开光本命佛时,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10-10
茶与佛教之所以密不可分,相生与共,融为一体,与共历史起源有关。佛教在汉代传入中国,恰好与茶在中国被广为栽培同时;佛教盛于唐代,与当时饮茶习俗遍及全国又几乎同步。
文化漫谈时间:2024-10-05
在佛教《贤愚经》第三卷中的《微妙比丘尼品》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在释迦牟尼佛时代,有一些妇女出家后,深感过去的各种欲念、邪思乱想依然强盛。她们便结伴向一个叫作微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5
所谓丛林制度,原来专指禅宗的僧团制度,明、清之后,丛林制度则泛指所有的汉传佛教寺院制度。中国的丛林制度是由禅宗高僧马祖道一和百丈怀海禅师所首创,从表面上看,丛林
文化漫谈时间:2024-10-03
明海大和尚:师父,我现在替营员向您提问题。在这几天活动中,大家也听了几次讲课,在佛学的讲座里面经常有这样的词“不要执着”,那么他们年轻人在学业、事业上,都有很多
佛答时间:2024-10-03
文:梦参长老你受了三归依,也知道这样修行,还要经常地护持三宝。我们一直护持三宝是干什么?我们道友都理解错了,以为就是拿钱、给红包,拿钱供养庙,或是帮助师父修庙,
佛答时间:2024-10-02
人生惟有看破、放下,才是真正的快乐自在。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人生七十古来稀,先除少年后除老;中间光景不多时,又有一半睡着了。”现在的人懂得长生术,寿命增加很多,
宣化上人时间:2024-09-29
到文昌观看卫星上天,戴会文佛珠平安回家。海南会文政府、会文佛珠协会、会文佛珠交易市场唯一指定佛珠文化交流平台。 很多人都不知道到寺庙烧香拜佛有些什么忌讳、禁忌,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26
问:作为本教信徒,在朝拜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时,诵什么经最好?答:诵什么经都可以。当然,针对性地去诵会更加殊胜。朝拜普陀山时诵大悲佛母仪轨和心咒。因为,普陀山是观音
生根师父答疑时间:2024-09-25
大家都知道,西藏是一个神圣的地方。不止是因为雪山巍峨,圣湖剔透,这里的民众都信佛,所以无比虔诚。在西藏,你经常可以看到磕长头、转经的人。可是,你知道西藏佛文化是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25
佛拿这些个形容的,说你那烦恼很重,你二乘法没学,就说你防范没有,等于没有盔甲一样的,你上阵去打仗能行吗?说你连二乘法都没学,你有智慧吗?贪嗔痴烦恼苦恼满都俱足的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5
勉强找时间来学一学,不能一心一意去做,拔除“根本业缘”是不可能的,刚强众生难调难伏就在这里。不说一般的道友,我们出家弟子对这种道理人人都懂,也知道修行好,也是下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5
把财色关过了,修学佛法才算入门。古来大德经常说这个世界只有两种人:一种贪财的,一种好色的。很多人学法学了很久,信佛也信了很多年,始终不知道怎么样修道、怎么样入道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5
佛教文化 在中国的寺庙里,我们常见到一位菩萨手持宝剑的造型。那是文殊菩萨,那是一个象征。 宝剑即是宝见。在开始修行,到达彼岸的旅途中,修行人最贵见地。见地若正,直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23
《微妙比丘尼的故事》【慧律法师经典开示】为什么恶愿不能发第五小段愿望发愿的愿 希望的望第二十五句愿所有的众生幸福安乐内心满足意思就是说佛陀告诉我们二六时中所有的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3
「具众威仪」,威仪是规矩。规矩,佛门有佛门的仪规,世间有世间的规矩,但是现在这都没有了,现在学佛的人没有了,世间人也没有了。不但在中国没有了,现在外国也松了,不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2
一个大灾难来了,许许多多人丧失了生命财产,但是还有少数人很平安,没有受到大灾难。这些人,你仔细去观察,你去做一个统计,然后你就晓得,从统计上看到,绝大多数心行善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0
这几天,有些同学在信息中见到世界一些地区流行「禽流感」。我们应该用什么心态来面对这种瘟疫?慈悲。心清净慈悲,什么样的灾难都可化解。禽流感是怎么发生的?根本的业因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18
1 学佛第一个阶段的收获是法喜充满,这种法喜,不是受外面境界刺激,是从内心里面发出来的。2 法喜是从清净心里面生的,不是外面五欲六尘的刺激。保持自己心清净,能与佛菩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18
我在初学佛的时候,第一次遇到章嘉大师,我就向他请教,我说:“佛法好,我们每个人都晓得好,从什么地方能入得进去?”佛法真实的受用和利益,我们总希望很快地就能得到。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17
1 我们学佛,学什么?学佛的存心、学佛的大愿。佛的心,念念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佛的愿,希望一切众生破迷开悟。2 诸佛如来都是用真心,不用妄心。我们今天学佛,无非是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13
三宝是佛教术语,指佛宝(Buddha)、法宝(Dhama)、僧宝(Sangha)。(一)、佛宝成就圆满佛道,是为佛宝之条件。那么圆满佛道是什么呢?这又可分为两方面来说:1.佛身于无量阿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13
一、《六祖坛经》什么是功德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名为功德。内谦下是功、外行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13
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的塑造佛教圣地的形象,很多人都认为佛祖是降生在印度。我们都知道,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而我们其实并没有深入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11
假如凡夫亦能如圣者一样,现量了知三有一切生死诸苦,则于了知之剎那,其身心会因无法承受而崩溃毁灭。凡夫异生们不畏三有轮回,是因他们为无明愚痴所遮障,无法自知处境的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11
地藏王菩萨即是地藏菩萨。地藏菩萨梵名乞叉底鹐沙。据《地藏十轮经》讲,由于此菩萨“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所以称为地藏。那么地藏王的具体又是什么呢?下面
地藏王菩萨的故事时间:2024-09-10
基本解释:忿怒怨恨。瞋 : 瞋 chēn 睁大眼睛瞪人:瞋目叱之。同“嗔”。恚 : 恚 huì(四声) 恨,怒:恚恨。恚怒。恚望。恚愤。怒恚。《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太守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10
师徒两人,无事泡茶谈天,因情人节刚过,便聊起这个话题。徒:情人是什么人?师:情人是爱人、是仇人、是陌生人。徒:为何如此说?师:两人相爱时,是爱人;反目成仇时,是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08
有的人不明白,为什么做了恶事,却没有恶报。比如说生意人经营杀业,屠户,或者不正当场所,赚了很多钱。有的生意人,甚至带客户去KTV乃至不正当场所去消费。那为什么事业
佛答时间:2024-09-08
(九)为什么佛答诸菩萨摩诃萨和先答应云何降伏其心?在《金刚经》里,须菩提向佛陀请示的问题是: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