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佛子对十年学佛路的自述
转眼之间,我学佛已经整整十年。在这十年中,我从一个对佛法一无所知的门外汉,逐渐变成一个听经闻法、读诵经典的佛教信徒,并且还归依佛门成了真正的佛弟子。回首这十年的学佛历程,佛法给我带来了诸多人生改变。佛法不仅让我学会了善待他人,也让我学会了以慈悲宽容之心待人,更重要的是信佛学佛培养了我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每当回想起十年学佛历程,我心中总是充满了感激。我知道,如果没有佛法对我的滋养,可能我现在还处于迷茫之中呢。
十年前的春天,我由于婚姻遇到了挫折,情绪非常低落。为此,我变得非常悲观,常常封闭自己,也不愿跟别人接触,每天过得非常压抑。有时甚至整夜整夜地睡不著觉,而到了白天又变得萎靡不振。渐渐地,我感觉到我自己的性格变得有点古怪了。我感觉到这样下去不仅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而且也会危及到自己的未来生活。
于是,我告诫自己一定要从悲观的情绪中解脱出来,重新过一种充满生机的生活。但是,要想一下子从低落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尝试著多与好友交流思想,寻求他们的帮助;也曾在极度失望之中,去看心理医生。虽然在与他们相处时,暂时摆脱了思想上的痛苦,可是,待到我一个人独处之时,却又感到十分孤独。曾经有几个月的时间,我一直在为改变自已而战,但都收效甚微。
在百般无奈之中,我想到了到寺院烧香拜佛。心想,烧香拜佛兴许也能缓解一下自己的情绪呢。于是,我在一个星期天上午,独自一人来到离家不远的西园寺去烧香拜佛,心中默默许下自己的心愿。在大雄宝殿烧过香之后,我又来到被称为江南最大的五百罗汉堂。在罗汉堂中,我缓步瞻仰了面目各异的五百罗汉像。还看到在电视剧中广泛播放的济公塑像。当时感到佛教除了那些神圣之处外,还有很多贴近生活的内容。
参观过五百罗汉堂之后,我沿着寺院的走廊转了一圈。在佛学墙报前,我停了很长的时间,认真看了佛学文摘中所刊录的佛教故事和佛教常识介绍,觉得很有人生哲理。看过佛学墙报之后,我想了很多……然后,我又到寺院的放生池边走了一圈,看著池中悠闲游动的各种鱼类,觉得自己活得是那样的不自在。
在不知不觉中,我来到了寺院周日对居士弘法的教室旁。当时教室内坐满了听经的居士,我站在边上看了看。有一个居士站起来对我说:“你想听法师讲经吗?可以到教室里面去听。”我心想,反正自己也没甚么事干,不如去听一会儿。我清晰地记得,那位法师当时讲的是佛教与人生的内容。他讲到了佛教与现实人生的关系,讲到了佛教与心理治疗,讲到了佛教在处理人际关系中的作用……我当时听得几乎入了迷,他所讲的内容正是治疗我心病的良药。听过讲座之后,我心情舒展了许多。
寺院清净
此后,每逢周日,我都会到西园寺去听经。听经之后,还从佛经流通处选购一些佛学初级的经典在家中阅读。随著对佛教知识了解的增多,我发现佛法不仅是一种理论和信仰,而且还能解决很多现实人生的问题。从学习佛法中,我原来的悲观失望的情绪得到很大的缓解。心情也慢慢变得开朗起来了,对人说话也有了笑脸。对学佛的兴趣也越来越浓。
不久,我归依了佛门,成为一名正式的居士。并经常在双休日和佛菩萨圣诞等佛教节日到寺院中做义工,以便为佛门多做点事,来回报三宝的恩德。我觉得在寺院中,我的心灵才真正找到了寄托之所。我的心也因为信佛、学佛而安静坦然。在此后的日子里,我除了为寺院做一些事情之外,还经常跟随师父们一起做晚课,从中感受佛寺法会的庄严肃穆。有时,还跟在师父们一起参加念佛修行活动。在寺院中,我找到了心灵的家园,在修行中消除了内心的烦恼。
在参加寺院共修的同时,我还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阅读了大量的佛教经典。近年来,我先后读诵了《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百喻经》、《地藏经》、《药师经》、《法华经》、《楞严经》、《六祖坛经》以及四种“阿含”经;阅读佛经之外,我还阅读了佛教的许多论著,如《瑜伽师地论》、《大智度论》、《百法名门论》、《菩提道次第广论》等。
同时,我还阅读了很多高僧的传记,如《五灯会元》、《高僧传》、《宋高僧传》、《虚云和尚年谱》、《印光大师文钞》等。通过阅读经典,我不仅明了了佛教的教理,而且还能运用佛教思想来指导自己修行,为别人和自己解决很多现实人生问题。
在阅读高僧传记的过程中,我深深被高僧大德虔诚礼佛的德行所感动。他们为了自己的信仰,历经千辛万苦,不惜为法忘身,在佛教史上树立了一座座丰碑。如西行求法高僧法显和玄奘大师,为求法,差点付出生命的代价;高僧鉴真为将佛法传到日本,百折不悔,六次东渡,甚至双目失明仍矢志不渝;唐代高僧无著文喜禅师虔诚朝拜五台山,感得文殊菩萨点化;近代高僧虚云老和尚三步一拜朝五台,感动文殊菩萨为其送供。每每看到这些高僧的事迹,我总会为佛菩萨的感应感动得热泪长流。
在高僧事迹的影响下,我曾发愿朝拜中国佛教四大名山。这几年,我利用假日的时间先后朝拜了山西五台山、四川峨嵋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等名山,并三步一拜朝礼了普陀山。除了普陀等四大名山之外,我还朝礼了国内一些以道风或禅风闻名的寺院。如苏州灵岩山寺、扬州高旻寺、云居山真如寺、莆田广化寺等许多寺院。每到一处,我都虚心就我遇到的佛学问题向法师们请教,都得到圆满的回答。在朝拜名寺古刹的过程中,我还请了许多渴望拜读的佛教书籍。
回到家中,在闲暇之余,我会泡上一杯清香扑鼻的菊花茶,细心品读这些佛教经典。沉浸在法喜之中,忘记了劳累和烦恼,感觉无上清凉。学佛不仅使我有了真正的佛教信仰,而且也改变了我的为人处世的态度,提升了我的思想修养。我认为经过十年的学佛,我在为人处世方面发生了很多变化。
细品佛教经典
首先,学会了善待他人。在学佛之前,我什么事都喜欢先为自己考虑,对其他的人则漠不关心。有时即使别人有求于我,自己即使有能力帮助他人,却还是不太热心帮助别人。通过学佛,我知道了佛法劝人以十善业来对待他人,以四摄法来劝导众生信奉佛教,以布施来救济众生的贫苦,以慈悲心来对待众生所遇到的各种痛苦与不幸。通过这些佛教知识的学习,我的自私心理得到很大的改变。我不仅开始关注亲朋好友的需求,而且还力所能及地帮助周围的人。
其次,我学会了忍辱宽容。在没学佛以前,我对那些曾经对我造成伤害或者背后诽谤中伤我的人,常常会毫不留情地以牙还牙,让他们为自己的错误言行付出一定的代价。如此,自己才会感到稍微舒服一点。但是佛教的诸佛菩萨和历代祖师都劝告信佛之人,一定要以忍辱宽容的心态来对待别人。
佛陀在过去世行菩萨道时,经常行忍辱的苦行。他为了救拔众生的痛苦,曾经不惜舍身饲虎、割肉喂鹰。外道听说佛陀说法吸引了大批信徒,心中很不高兴,便对佛陀骂声不止。但佛陀并没有与之对骂,待到外道骂完了,佛陀便以比喻来说明问题。佛陀说:“当你送别人礼物时,别人不接受,礼物是谁的?”外道说:“是我的。”佛又说:“你辱骂我,我不接受,自然也是你的。”外道哑口无言。弥勒菩萨是佛教中忍辱宽容的代表。他面对别人的辱骂殴打,他非但不还手,还会以平常心来对待恶意攻击他的人。他展现给人的是大肚能容,慈颜常笑的形象,意在让我们在面对他人的人身攻击之时,应当学会忍辱宽容。
历代祖师也认为,作为一个佛子应当具备的品格,忍辱宽容是与人建立友善关系的基础。如《百丈禅师警训》中,百丈禅师说:“是非以不辩为解脱,学问以勤学为入门。语言以减少为直截,烦恼以忍辱为菩提。”在《高僧传》中,有很多高僧都是以忍辱宽容的行为受到后世的赞叹。这些高僧不仅能够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各种痛苦,而且还能够宽容那些曾经恶意伤害自己的人的各种过错,从而最终与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正是从佛菩萨和历代祖师的忍辱宽容的事迹中,我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当有人说我的是非传到我的耳中时,我不再像以前那样报复别人,而是若无其事,不予理睬。天长日久,这些曾经中伤过我的人便再也不说我的不是了。我与人的相处也更加融洽了。
再次,我还在学佛过程中培养了知足常乐的思想。贪嗔痴三毒是障碍信徒修行的最大障碍,其中贪心居于首位,因为贪心,很多人会不惜劳苦,到处奔波;也有的人会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佛陀住世时,一直强调为佛弟子一定要少欲知足。认为只有这样,人才能够生活得乐观开朗。佛教经典中也有很多因为贪心而受到报应的故事,劝人要去除贪心。
从佛教少欲知足思想中,我得到很多启示。以前的我,对于物质利益,常常心无厌足。因为这种心理,在别人心中常常没有好印象。现在我从来不会再去与别人比较,只是在尽自己的能力过好自己的生活。虽然自己过得并不富足,但是我的生活平安而稳定。在这种平淡的生活中,我时常在感恩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我不仅有一份很好的工作,而且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还拥有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在我周围,经常会有很多人关心我,使我感觉到自己一直生活在幸福之中。我想,当一个人对各方面的贪求减少时,他就常常感受到知足所带来的乐观心态。
十年的佛教熏染,使我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使我的人生观得到很大的改变。通过学佛,我学会了善待他人,养成了忍辱宽容的品格,形成了知足常乐的思想。对人对事,我都能以平常心来对待。在今后的学佛生涯中,我将认真将所学到的佛法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学佛所带来的益处。
今天承诸位善友请我演讲。我以为谈玄说妙虽然极为高尚,但于现在行持终觉了不相涉,所以今天我所讲的,且就常人现在即能实行的约略说之。因为专尚谈玄说妙,譬如那饥饿的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3
佛学在我国非常的盛行,很多人都会去学佛、拜佛,那我们为什么要学佛、拜佛。学佛是为了利益众生、自利利他、离苦得乐的。拜佛是对诸佛菩萨的礼敬、感恩,是为了折服我们的
学佛感应时间:2024-11-11
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浙江崇德(今属桐乡县)人。丰子恺多才多艺,既是著名的画家、木刻家,又是颇有成就的散文家,并擅长书法,精通音乐。丰子恺的散文,在我国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2
药师山近期发现有些修行人,因为因果业障关系,修行上无法突破,又急于上求佛道以致于身心俱疲。由于佛菩萨的慈悲心,故而以方便法协助修行人有一个身心的避风港。这就是净土法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1
邪YIN会毁掉我们的人生的福报我们的福报是:健康,寿命,面貌、事业、名声、家庭、财富等等。 一、健康: 中医认为肾上通于脑,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黄帝内经》中说:“
戒邪淫故事时间:2024-10-26
学佛最大的毛病各位善知识,我们学佛主要不要在佛教里造罪业。如果造了罪业,这就是得不偿失;你在佛教里头,应该立功、立德、立言,不要造罪业。在佛教里头,一天到晚就给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26
学佛人不能脱离生活,日常的起居都包含着禅意的存在,修行不离世间觉,修行是改变自己的心境,使自己的心境得以升华。当你的心还不能转物时,你的一切要顺其自然,生病时一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0-24
第三章、佛法究竟主张什么样的人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只顾耕耘,不问收获。尽心尽力,不贪不求,无疚无愧,自在自得。领悟了佛法的宇宙观和因果观,佛法的人生观也就顺理成章了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6
周六下午,一到道场,某女莲友笑嘻嘻地对我说:“给我女儿的宝宝挂个往生牌位。” 我心里咯噔一下,因为我知道她的女儿并没有生孩子,所以她所指的宝宝应该是流产或堕胎的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5
老年人的学佛方法按照传统的说法,六十岁以上就称为老年人了。在中国佛教徒中,老年人约占百分之八十左右。因此,如何使老年人在学佛修行的生涯中,沿著正确的方向进取,得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3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人与自我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三大基本矛盾,自古及今,这三大矛盾始终存在着。正是在努力缓解这些矛盾的过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7
世间人常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这是自古以来,大家所体会到的事实真相。为什么会不如意?受业力的支配。什么叫业力?妄想。我们成天想东想西,成天在打妄想,妄想的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6
勉强找时间来学一学,不能一心一意去做,拔除“根本业缘”是不可能的,刚强众生难调难伏就在这里。不说一般的道友,我们出家弟子对这种道理人人都懂,也知道修行好,也是下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5
把财色关过了,修学佛法才算入门。古来大德经常说这个世界只有两种人:一种贪财的,一种好色的。很多人学法学了很久,信佛也信了很多年,始终不知道怎么样修道、怎么样入道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5
弘扬律学传统 教化参悟人生荆三隆佛律,汉语意为“灭”或“调伏”,又释为“量”,所谓量罪之大小,轻重,分别犯与不犯。因此对之于律,分别有四名:灭:调伏:解脱:戒。从佛教教义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9
关于弥勒菩萨与弥勒净土的倡行,已渐受关注,大抵来自太虚大师执议人生佛教有关,尤其在弥勒菩萨乃是当来下生弥勒尊佛的忆念中,现在兜率陀天内院为补处菩萨,为本师释迦牟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8
1 学佛第一个阶段的收获是法喜充满,这种法喜,不是受外面境界刺激,是从内心里面发出来的。2 法喜是从清净心里面生的,不是外面五欲六尘的刺激。保持自己心清净,能与佛菩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18
我在初学佛的时候,第一次遇到章嘉大师,我就向他请教,我说:“佛法好,我们每个人都晓得好,从什么地方能入得进去?”佛法真实的受用和利益,我们总希望很快地就能得到。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17
1 我们学佛,学什么?学佛的存心、学佛的大愿。佛的心,念念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佛的愿,希望一切众生破迷开悟。2 诸佛如来都是用真心,不用妄心。我们今天学佛,无非是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13
一、《六祖坛经》什么是功德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名为功德。内谦下是功、外行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13
佛教认为一切有情众生所遇到的顺逆境界等,皆离不开“因缘果报”的支配,《三世因果偈》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我们的命运是随着业力的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09-04
我们学佛人最重要的一点,就会有一个什麼藉口?就是什麼?「冤亲债主。」就完了,下边故事就没了。什麼「今天我妈说我了,跟我发脾气了业障现前!」就把自己堂而皇之地给避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1
「四不」原则健全我们的人生星云大师我这一生周游世界,云水行脚,到过不少地方,但在今天来到这“第一城”,感到特别荣幸。我虽然还没有仔细参观,就已经感到这第一城的宏
星云法师时间:2024-08-29
要想尽量摆脱痛苦和烦恼,让自己每一天都活得开心自在、了无遗憾,也并不是非常难,只要你相信因果,记住“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话。几乎每个人的一生,都不会是一帆风
因果报应时间:2024-08-26
学佛之人,先以知因果、慎独上下手。既能慎独,则邪念自消,何至有所不如法处。若有则当力令断灭,方为真实行履[1]。否则学在一边,行在一边,知见愈高,行履愈下,此今学
因果报应时间:2024-08-25
轮回真实案例:人生不幸真是老天不公吗? 笔者:下面两文是笔者转自无量光催眠工作室的博文。可见一个家庭中的成员或同事都不是无缘无故的来到你身边的。为什么?因缘使然
因果轮回时间:2024-08-22
“观自在”是观世音菩萨的另一个名号,但事实上,观自在也不一定是观世音菩萨,而是我们每个人,我们自己就是观自在。你观察自己自在吗?你能自在,就能像观世音菩萨;你观
佛答时间:2024-08-18
导读:学佛成佛不是一朝一日或一生一世的事,乃是多生多劫不断修行的事。许多学佛人在初学佛时,即使发了很坚固的誓愿,但若时间一久,或者是遇到了挫折、逆境、违缘,就忘
佛答时间:2024-08-18
1 佛教我们善护三业,第一句话就是“善护口业,不讥他过”。不要讥笑别人,不要说人家的过失,要从这里做起。2 别人说我们的过失,侮辱我们、毁谤我们、陷害我们,乃至于杀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16
第一苦:生作为七苦之首的“生”,就是活着。“生”乃是所有后续苦难的基础,活着就是受苦。正如几何学中的公理一般无需证明。 第二苦:老随着岁月的流逝,曾经的精力、健
佛教知识时间:2024-08-15
我们自己得不退转,我们也希望人人都证不退转。不要我们一个人成佛,你不要成佛,将来我成佛之后,我再来度你好了,这个心量太小了。希望我们大家同成佛道,要有这种雅量才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08
在泰国这个佛教国家,供养三宝,请出家人到家里用斋,是最平常的事,因为学佛的弟子相信这是累积福报最好的机会。为什么供养法师会有福气呢?因为出家人所做的事情就是佛陀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7
品茶,品味,品人生。如果茶只是一杯普通饮品,恐怕不会受到那么多人喜爱。茶有内涵,不仅在于茶在水中弥漫的滋味与香气,能在于在这一杯小小的茶中,蕴含着的深刻人生哲理
禅茶文化时间:2024-08-04
慢慢品茶,回味人生,一片小小的茶叶就像人生的沉浮一样。人的生命是一次旅行,犹如一片茶叶,在风雨中同行,根植于土地,亦将回归土地,与天地同眠。在我看来,茶叶的辉煌
品茶论禅时间:2024-08-04
1、念头最善的,善中之善、第一大善是念阿弥陀佛。要想断恶修善、积功累德,这经上告诉你,专念阿弥陀佛。为什么去打妄想?把时间、精神都搞在妄想上,那叫造轮回业,生生世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01
兄弟的改变古印度的舍卫国中,有一位辛苦的父亲,独力抚养一对兄弟。兄弟俩感情很不好,从小打打闹闹,谁也不让谁,若是父亲告诫哥哥要慈爱幼弟,哥哥则会顶嘴说道:「你看
佛典故事时间:2024-08-01
每天与您分享佛法,感悟人生! 欢迎您的加入! 点击日期后面(辽宁省明月禅寺)即可关注 喝茶是一种心情,品茶却是一种心境。真我时刻,手执香茗,心素如简,人淡如茶。人
禅茶文化时间:2024-07-28
1、 学佛之人,先以知因果慎独上下手。既能慎独,则邪念自清,何至有所不如法处。若有,则当力令断灭,方为真实行履。否则学在一边,行在一边,知见愈高,行履愈下,此今学
因果报应时间:2024-07-27
昨晚听家里人说,老家的蔡伯母过世了。前几年,她的丈夫(蔡伯伯)喝农药自杀了,她一个人住着,最后死在出租屋里,死了都没人知道。她生前有五个儿女,都几乎不管她,来看她
因果报应时间:2024-07-27
一杯茶,品人生沉浮人生如茶,第一道苦如生命,第二道香似爱情,第三道淡如清风,作家三毛说。清清灵灵一撮茶泡在水中,焕如积雪,烨若春敷,顿时沁人心脾的清香味弥漫了整
品茶论禅时间:2024-07-25
人生最大的快乐佛陀对那四个新出家的弟子说:「那位普安国王就是我的前身,而四个国王就是你们四人的前身。你们前世已经讨论过相同的问题,怎么现在还不懂呢?」四个新弟子听了
情感世界时间:2024-07-25
茶是中国最普通的饮品。“香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论茶也。”茶与水的结合才能尽显茶的本色。茶,是叶与水的共生物,是人生与心的半导体。 1、茶之水雪夜,兀自观雪于
茶的知识时间:2024-07-22
分手已经是现实生活中见怪不怪的现象,情侣之间的相处,到头来也只有两个结局:终成眷属或是分道扬镳,这么看来,一段感情的成功,也就只有百分之五十的几率了。如此,如果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14
在爱情中,让爱情保鲜是很重要的,只有随时保持去爱情的,才能让情侣之间的感情不会慢慢变淡,特别是那种爱情长跑的人,苏迪和前男友的爱情长跑了十年,分手后却不知该如何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10
人生如茶,总要在沸水里滚一滚,才能沉淀。茶如人生,总要到识货的人那里,才有价值。时间是最好的标准。好茶,依旧如故;好人,依旧如初。生命是一种轮回,你留下最好品质
禅茶文化时间:2024-07-07
请问法师,学佛应如何寻找善知识?释迦牟尼佛、弥勒菩萨、世亲菩萨以及宗喀巴大师都宣说了善知识的法相。末法时期,具有全面功德的善知识较少,但最主要归纳为三点:1、戒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06
相信所有人都不喜欢运气差,当一个人运气差的时候,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失败,还有可能会遇上一些不好的事情,端午节是一年中比较重要的日子,那么端午节有什么方法转运吗?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05
很多人说财运不好,那到底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来提升财运的呢?有效改变财运,咱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1、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对于财富观念有正确的认知是最重要的,越想发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05
命运既然如此奥妙,那么佛教对于命运究竟有什么看法呢?我分四点来说明:1、佛教认为命运不是定型的,命运是可以改变佛教虽然也讲命运,但是有别于外道机械的宿命论。佛教主
星云法师时间:2024-06-29
星云大师“人生七十古稀,我年七十为奇。前十幼小,后十衰老,中间只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里过了。算来只有二十五年在世,受尽多少奔波劳苦。”唐伯虎的这句话说明人身难得
星云法师时间:2024-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