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古往今来求生净土的祖师们,对于念佛是否往生的解释各不相同,但《净土圣贤录》中记载他们都得以往生。既然法门无量,殊途同归,那修其他法门也回向净土,不也照样往生极乐吗?恳请法师开示专修与杂修的利弊得失。
答:净土一法是普门法,就是平等普遍地摄受九法界种种不同根机的众生,也是所有大小乘宗派的最终归宿。《净土圣贤录》中记载的宗门教下的那些善知识,他修自己本宗的法门,最后以所修行的功德回向求往生,也是可以往生的,这个《无量寿经》也谈到,这些修行大乘法门的只要一念净心回向都能往生。但是善导大师到印光大师,强调专修,亦有其意味深长的道理。专修把握性大,杂修把握性小。专修就跟阿弥陀佛建立起很亲切的因缘关系,当我们念阿弥陀佛的时候,阿弥陀佛就知道我们,我们顶礼的时候,阿弥陀佛就了解我们。我们每天心里都是想着西方,想着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在阿赖耶识内熏习那个与西方直接关联的种子。
临命终时,这个种子的力量是很大的,如离弦之箭,引导神识到西方极乐世界,所以一百个人专修一百个人往生,一万个人专修一万个人往生。如果是杂修,修其他的法门,跟弥陀的愿力就比较疏远,所熏习的种子跟净土法门也比较疏远,所以呢,一百个人里面一两个人往生,一千个人里面三五个人往生。这是善导大师的慈示。我们一定要信受祖师的教诲,佛的教诲。
《随愿往生经》中普广菩萨问佛:十方悉有净土,世尊何故偏赞西方弥陀净土,专念往生?佛告普广:阎浮提众生,心多浊乱,为此偏赞西方一佛净土,使诸众生专心一境,即易得往生。若总念一切佛者,念佛境宽,则心散漫,三昧难成,故不得往生。是故于十方无量的刹土,专门拈出西方净土令我们栖心归宿。文殊师利菩萨以根本智修一行三昧、一相三昧,就是面向西方,念阿弥陀佛。
由念佛的因缘,成就般若波罗蜜,成就无量的陀罗尼,成就无量的智慧辩才。以文殊的根本智,修念佛的一行三昧。宗门教下诸祖师也潜修净土,回向往生。如果你能够一门心思专修的话,这种亲缘关系更亲切,更熟悉,在这个时代更要强调专修增上往生的把握。
智慧、德能、相好,无量大法都从自性流出来,只要见性全都现前,那就成佛作祖了,不需要多学,放下就是。在哪里放下?眼在色尘放下,耳在声尘放下,让六根对六尘的时候不起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24
我们每天打开报章、杂志,可见舆论纷纭,人生百态,大小事件,层出不穷:高官落马、明星吸毒、青少年失衡、示威游行、空难坠机等等,接二连三,说之不尽。尤其现今社会中,
汉传人物时间:2024-01-08
各位都是退休公教人员,从年轻的时候,就为国家社会服务,四、五十年下来,能够功成身退,这是很不容易的事。在这几十年的服务岁月之中,我想大家难免会遇到得失上的问题。
星云法师时间:2023-08-29
看轻得失佛陀说,名是缰,利是锁,尘世的诱惑如同绳索一般牵绊着众人。一切烦恼、忧愁、痛苦皆由此而来。要想摆脱,首先要舍弃名利,看轻得失。有个词叫作茧自缚,能很好地让我们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时间:2023-08-26
第五章 看轻得失佛陀说,名是缰,利是锁,尘世的诱惑如同绳索一般牵绊着众人。一切烦恼、忧愁、痛苦皆由此而来。要想摆脱,首先要舍弃名利,看轻得失。有个词叫作茧自缚,能很好
佛教故事:禅·看开时间:2023-08-25
得失皆因果昨日渐远,你会发现,曾经以为不可放手的东西,只是生命中的一块跳板而已得与失一如小舟的两支桨、马车的两只轮,得失只在一瞬间。失去春天的葱绿,却能够得到丰
佛教故事:在闹市中修行时间:2023-08-10
莫因外在得失影响心情有一位金代禅师,非常喜爱兰花。他在平日弘法讲经之余,花费了许多的时间栽种兰花。有一天,他要外出云游一段时间,临行前交代弟子,要好好照顾寺里的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佛教小故事时间:2023-08-08
何谓专修与杂修?严格地说,中国人是杂修的佛教。例如:为了求现生的健康、长寿、消灾、免难而持诵《普门品》、《药师经》、《大悲咒》或念观音菩萨及药师佛圣号;若为求西
《学佛群疑》圣严法师时间:2023-07-30
人之所以不得安闲,多半是因为得失之心,一般人若是有所付出,就愿望有所回报。所谓:富者患失,贫者患得。家庭贫苦或是有欠缺的时刻,就会斤斤计较,想得到心中所要的。富
佛教故事时间:2023-07-22
聖嚴法師严格地说,中国人是杂修的佛教。例如:为了求现生的健康、长寿、消灾、免难而持诵《普门品》、《药师经》、《大悲咒》或念观音菩萨及药师佛圣号;若为求西方的未来
答疑解惑时间:2023-07-18
人生有三句话需要常常提醒自己:算了吧,没关系,会过去的。不如意的事儿,伤感的事,被动的事,负面的负担,要学会提醒自己:算了吧。不要太较劲,不要太纠缠,不要太沉
海月禅林时间:2022-02-14
一年又是满山红叶,一年又是深秋时分,对自我人生多了一份厚重的思考,多了一份清醒的考量,多了一份深沉的叩问,多了一份清晰的自我定位。化解掉那些浮躁和喧嚣,回归内心
海月禅林时间:2021-12-19
人之所以不得自在,多数是因为得失之心,一般人若是有所付出,就希望有所回报。所谓:富者患失,贫者患得。家庭贫困或是有欠缺的时候,就会斤斤计较,想得到心中所要的。富
证严法师时间:2021-07-16
人活在世上,追求快乐的生活是每个人的心愿。但是,拥有的东西失去之时,总是让人心痛不已,而想得到的得手之前,总觉得比什么都好,而到手之后,又免不了大失所望。这样的
宏圆法师时间:2021-06-20
我们看蕅益大师的传记刚好是第十九愿的印证,你看蕅益大师的一生,他二十四岁就开悟了,宗乘教义两融通,所悟与佛无异同。他所悟的现前一念心性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与诸佛
净界法师时间:2021-04-05
有的人说话喜欢用问号?,有的人说话喜欢用句号。,还有的人说话喜欢用惊叹号!,甚至有的人说话喜欢用删节号。喜欢用句号讲话的人,凡事总会给你一个交代或答案;喜欢用删
星云大师时间:2021-01-07
问:感恩师父远道而来为我们讲经开示。我的问题是:善导大师关于正行与杂行,正行五专念,万修万人去,杂行千人修只有二三人往生。我去某些寺院念佛,他念佛完,还八十八佛
大安法师时间:2020-12-31
严格地说,中国人是杂修的佛教。例如:为了求现生的健康、长寿、消灾、免难而持诵《普门品》、《药师经》、《大悲咒》或念观音菩萨及药师佛圣号;若为求西方的未来利益,便
圣严法师时间:2020-11-04
问:我受了五戒修持净土,现在早晨诵楞严咒。有的佛友说,这是杂修,但我已经在佛前发誓,一天诵楞严咒一部。请师父开示。 大安法师答:你能够受三皈五戒,修净土,这非常
汉传法师时间:2014-01-25
问:古往今来求生净土的祖师们,对于念佛是否往生的解释各不相同,但《净土圣贤录》中记载他们都得以往生。既然法门无量,殊途同归,那修其他法门也回向净土,不也照样往生
汉传法师时间:2014-01-25
诸欲求时苦,得之多怖畏,失时怀热恼,一切无乐时。── 大智度论卷17.释初品中禅波罗蜜此偈是说,欲望并不能带来快乐,不论是追求的时候、得到的时候或失去的时候,都是苦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16
有个女生到佛光山找我,神情沮丧。我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她哭哭啼啼,很伤心地说:“那个人太坏了……”语未毕,泣不成声。我劝她先不要激动,有什么话慢慢说。她抽噎地说:
汉传法师时间:2014-05-01
心本不苦,苦是因为迷失妄想得太过;心本无累,累是因为放不下的太多。欲望就像手中的沙子,握得越紧,失去的越多。得与失是相对的,得到时,或许正在失去;失去时,也许恰是
其他文章时间:2014-05-18
我们每天打开报章、杂志,可见舆论纷纭,人生百态,大小事件,层出不穷:高官落马、明星吸毒、青少年失衡、示威游行、空难坠机等等,接二连三,说之不尽。尤其现今社会中,
汉传法师时间:2014-08-02
随缘不是随便,不是没有原则、没有立场。(图片来源:资料图片)随缘两个字是很多人的口头禅,尤其是遇到困难、无法做好某件事情、不想管或管不了之时,脱口而出说:“随缘
汉传法师时间:2014-09-13
随缘两个字是很多人的口头禅,尤其是遇到困难、无法做好某件事情、不想管或管不了之时,脱口而出说:“随缘吧!”其实,随缘并不容易做到,要有真智慧的人才能办得到。所谓
汉传法师时间:2014-10-25
学会低调,取舍间,必有得失。人生是一场博弈,心胸豁达开朗的人,凡事看得高远,生命有止,精神无止;挤不进的世界,不要去硬挤,难为了别人,也是作贱了自己;做不来的事
其他文章时间:2015-06-04
人生如梦,得失从容。让我们真正感到疲惫的不是那些外在的得与失,却是我们自己那颗患得患失的心。若心如明月,如如未动,则何有得失之感?圆缺在心,得失在心,放开得失,
其他文章时间:2015-08-24
大凡修净土法门的人,最忌讳的是夹杂。我们在《无量寿经》知道,三辈往生共有的条件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所以净土法门它强调的是专修,是一门深入,是一向专念
汉传法师时间:2015-12-12
善导大师谈到,一个净业行人,要有五种专修。专修里面有五种,依《往生论》来修行的就叫正行。那么专修里面,身业要礼拜,就礼拜阿弥陀佛;口业要称叹,就念阿弥陀佛名号;
汉传法师时间:2016-01-06
核心提示:学诚法师,1966年出生,1982于莆田广化寺定海长老座下剃度,并依止圆拙老法师修学。1991年于中国佛学院获硕士学位。2007年获授泰国朱拉隆功佛教大学教育学荣誉博
汉传法师时间:2016-01-24
生命本需要凝视与倾听,凝视朝来暮去,看兴亡多少事;倾听物语人声,思聚散岂无凭!生命本需要宁静与淡泊,宁静时拥有一份睿智,淡泊处自有一份从容。匆匆又一年,可曾想过岁
其他文章时间:2016-03-30
佛说:眼前的一切都是我们过去种因所结下的果。得到了是你该得到的,用不着得意。失去了是你该失去的,用不着懊恼。得失是缘,何不淡定斯然。达摩祖师云:若得荣誉好事等,
汉传法师时间:2016-06-14
眼前的一切都是我们过去种因所结下的果。得到了是你该得到的,用不着得意。失去了是你该失去的,用不着懊恼。得失是缘,何不淡定斯然。达摩祖师云:若得荣誉好事等,是我过
其他文章时间:2016-10-08
无常利关不破,得失惊之;名关不破,毁誉动之。高调低调,看胸襟;大事小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把握;是得是舍,看欲望;成败得失,看坚持;淡然释然,看心情;是非曲直
汉传法师时间:2016-11-04
人之所以不得自在,多数是因为得失之心人之所以不得自在,多数是因为得失之心,一般人若是有所付出,就希望有所回报。所谓:“富者患失,贫者患得。”家庭贫困或是有欠缺的
汉传法师时间:2017-03-08
人之所以不得自在,多数是因为得失之心,一般人若是有所付出,就希望有所回报。所谓:“富者患失,贫者患得。”家庭贫困或是有欠缺的时候,就会斤斤计较,想“得”到心中所
汉传法师时间:2017-03-15
人活在世上,追求快乐的生活是每个人的心愿。但是,拥有的东西失去之时,总是让人心痛不已,而想得到的得手之前,总觉得比什么都好,而到手之后,又免不了大失所望。这样的
汉传法师时间:2017-06-03
问:师父,以下综合几位同修的问题,请慈悲开示:对于一些公众,被义工在半推半就下给慈善团体捐款,使他们起烦恼,甚至反感,义工们无形中是否在造恶业?大安法师答:你倒
大安法师时间:2020-03-19
纯祥法师时间:2020-06-11
《印光大师法要》--肆、彰念佛实益一、现世利益重在往生 亦有现益念佛所重在往生,念之至极,亦能明心见性。非念佛于现世了无所益也。昔明教嵩禅师,日课十万声观音圣号
净宗法师时间:2020-06-17
印光大师论正行与助行以及专修、圆修与杂修 余池明蕅益大师在《佛说阿弥陀经要解》中指出:"诸经示净土行,万别千差。如观像、观想、礼拜供养、五悔六念等,一一行成,皆生
印光大师时间:2020-08-07
严格地说,中国人是杂修的佛教。例如:为了求现生的健康、长寿、消灾、免难而持诵《普门品》、《药师经》、《大悲咒》或念观音菩萨及药师佛圣号;若为求西方的未来利益,便
圣严法师时间:2020-08-31
平淡看得失,冷眼看繁华。淡,所以不苦。甜到浓时会变苦,苦到浓处心无力。生活如水,欲望如糖,不是糖越多,水就越甜。适当的追求,能使生活甜蜜,欲望太多,甜也会变成苦
情感图文时间:2015-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