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八大人觉经》
我们来看这部经,题目叫《佛说八大人觉经》,东汉安世高翻译,他是安息国人,安息国就是现在的伊朗高原。沙门是一个音译词,有时候写成桑门,桑树的桑,是古代印度对各种宗教出家修行人的泛称,并不是专指佛教的。
佛教传到中国来以后,在很长时间内从印度、从西域各地到中国来传教的高僧,他们的名字往往有一个姓,这个姓在刚开始的时候是我们汉地人概括的代称他所来自的地方,比如说“安”就是安息国,凡是从安息国来的和尚都姓安,“世高”应该是他的法号了,从安息国来的叫安世高。还有从大月支国来的,姓“支”,比如支娄迦忏;还有从印度来的,姓“竺”,天竺嘛,等等。
那时候,中国刚刚接触佛教,汉地刚开始没有出家人,后来慢慢有了,跟外面来的高僧出家的中国人,就随他们的师父姓,比如安世高如果有徒弟可能也会姓安。这种情形一直到东晋时期,当时有位汉地高僧叫道安(河北人),他提出:我们都跟释迦牟尼佛出家修道,我们都应该姓释,释迦牟尼佛的释。
后来有一部经叫《涅槃经》,翻译到中国来,道安当时讲这话的时候,《涅槃经》还没有翻译,后来《涅槃经》翻译出来,经文里就有这样的话,“四大海水流入大海,同于一味”。在印度,人分成四个种姓,这四大种姓的人到释迦牟尼佛座下出家,都应该统一归于释迦的种姓,出家人姓释是这样来的。古代印度种姓社会等级森严,而在佛陀僧团里面所有高贵低贱的种姓都一律平等,都姓释。
安世高是东汉时很著名的翻译家,他翻译了不少著名的佛经,《八大人觉经》是其中之一。
我们看这部经的题目:《八大人觉经》,是八条大人所要觉悟的思想、觉悟的法。这部经非常概括地把佛教的一些主要问题讨论了。
我们先讨论第一个问题:生命的价值究竟是什么?这里我讲的生命的价值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一根木头,我们拿它来做什么?拿它来做柱子,拿它来当柴火烧,或者拿它来造纸,物尽其性的话,它应该发挥到什么极致呢?这就是所谓价值。我们每个人都有生命,生命的价值是什么呢?生命发挥到极致,它最充分的实现应该是什么呢?不同的宗教、不同的人、不同的哲学,答案是不一样的。在佛教这里,是讲生命最根本的价值是在觉悟,那么觉悟的圆满,就是每一个人的生命圆满地完成了这种觉悟,就是我们所说的佛。
“佛”这个字是印度梵文的音译,翻译成汉语,叫觉者,觉悟的人,佛是觉悟圆满的境界。“菩萨”是什么?我们汉地人讲拜菩萨,都是泥塑木雕的,是我们崇拜的偶像。实际上在佛教里面,菩萨是一种特殊的人格,是一类特殊的人。“菩萨”是一个音译词“菩提萨埵”的略称,意指自觉觉他的人。
广义讲,佛教里菩萨还不光是指人,有时候动物里也有菩萨,所以叫“觉有情”,自觉觉他的有情众生,就是菩萨,菩萨是一类特殊的人格。这一类的人格从他趋向于觉悟的圆满来说,他是在走向觉悟的过程中。从他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境界所展现的生命的特质来说,他又是觉悟的开展。佛是觉悟的圆满、完成。菩萨的修行从开始到成佛之间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中——这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生一世的,是生生世世的,有凡夫的、有圣贤的——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他生命的那些美好特质逐渐地实现,逐渐地展开,当这一切完全地展开了,就是圆满,就是佛的境界。
这是佛教关于人生生命价值的一个回答。认同这种价值,认同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跟佛平等,可以圆满地觉悟,并且走上这条觉悟的路,在佛教里有一个词叫“发菩提心”——你认同这样一个价值,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这样一个价值,而且开始走上这条路,其实你就是菩萨了。所以大家注意,佛教是一个关于生命价值,生命觉悟展开的一个修行过程,这种展开和觉悟的过程,是在众生的世界里完成的。
在汉语佛教的翻译里面,关于菩萨还有一些其他的翻译和称呼,在这部经里叫“大人”,这是最早的,这个称呼再没有被广泛地运用。有的时候叫“大士”,这个称呼就多了,菩萨大士、观音大士。还有一个称呼,这个称呼往往在藏传佛教里用得多,翻译成汉语叫“勇识”。这个称呼很有意思,什么叫勇识?识就是心,实际上就是讲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生命就是心,心识。菩萨心是一类什么样的心呢?勇敢的心,勇敢的生命,菩萨——勇识。《八大人觉经》就是讨论了佛教里所说的菩萨,他们的世界观,他们的人生观,他们不应该忘记的、经常要念的、在心中保持观照的一些基本的理念。
我们看这部经的第一句:“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这里说的佛弟子,就是大人、菩萨,你们应该以下面这八个方面来武装自己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
第一条讨论的是什么呢?——世界的本来面目和我们生命的处境。经文上说:“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为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第一条所讨论的内容,就是释迦牟尼佛以他的智慧所看到的我们这个世间的本来面目。这个本来面目就是“世间无常”,第一个就是“无常”。
我不知道你们对无常的印象是什么?说到无常,很多中国人就想到黑白无常,就会想到死亡。实际上,无常,在佛教里讲,我们所生存的外在的世界,自然环境、国土和我们自身的生命都是无常的。从我们外在的世界来说,它不断地在生住变异之中;从我们每个人自身的生命来说,有生老病死。出生、衰老、生病、死亡,不断地变化,不断地生灭,这正是一切事物的本来面目,是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佛教告诉我们这样的一个真相——在佛教这里没有讲什么东西永恒。
今年我们大家感受比较多,在年初有雪灾,最近有汶川大地震,现在南方还有洪涝灾害。实际上,这些以佛教的世界观来看,都是很正常的,非常正常。地震过去有,现在有,未来也还会有。水灾过去有,现在有,未来也还会有。当然未来也许还会有过去没有出现过的自然灾害。因为我们生存的世界就在不断地变化中。
我们知道,山西有座五台山,地质学家告诉我们,五台山在地质史上,曾经就是大海。五台山的五个台很高,以前都是在大海的淹没下。我们看佛教的记载,很奇怪的是,五台山有一个庙叫五爷庙,五爷庙里面供奉的是五台山的护法神,它是龙王,是五条龙,过去就是这样。好像跟地质学家所讲的“以前五台山在海中”一下就吻合了。
另外,我也注意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巧合,有一部经叫《妙法莲华经》,里面就有一品讲到,文殊师利菩萨在海中教化众生,他从海中出来——涌出。我们知道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那《法华经》里就讲文殊菩萨常在海中教化龙族;我们还知道文殊菩萨在久远以前就成佛了,他的佛号叫“龙种上尊王佛”,龙种,他在龙的世界。所以这些巧合也是值得我们注意、值得我们思考的。
这次汶川地震之后,我也有机会到灾区去。我们开车到什邡,那个镇是灾区的中心地带。越往里面走,山越高而且越秀丽,山清水秀,两边是山,往往中间有条很窄的道,边上有一条涧,流水潺潺,非常秀丽。成都的人跟我讲:地震发生的地区是成都的后花园,都是风景秀丽的地方。我们开车在那上面就会想到,事实上这些风景秀丽的地方——我们发现几乎是有规律的,凡所有风景秀丽的地方,都来自于地质史上痛苦的运动,地质史上痛苦运动的结果就是秀丽的山川风景。
当然秀丽的山川风景把它的面纱一揭开以后也很可怕,那些很窄的道,往往一边是很深的山涧 , 你没办法躲啊。所以我们生活的这个国土,佛教有个词叫“危脆”,危是高,脆就是很容易断。“国土危脆”,这是我们生活的环境。生老病死是讲我们自身,生住异灭是讲外在的物质世界,外在的自然环境。
世间无常
下面说“四大苦空”,这是一个术语,佛教里讲“四大”是构成我们人身体和这个世界的四种基本元素。这四种基本元素,它不是现代科学所讲的那种粒子的把握,它是一个特性,四种特性,比如我们人的身体,每个人的身体都有这四种特性——坚固性、湿润性、温暖性和流动性,这叫“四大”,四种元素,四种特性,大自然也有这四种特性。后面有一个词叫“五阴”,“五阴”就是构成我们生命的五个元素,色、受、想、行、识,色是物质,受、想、行、识是精神。
这里讲的“苦”,是佛教重要的理念 ,释迦牟尼佛开口讲法的第一句——苦谛,谛是真理啊,真实,生命的真相。这个“苦”在佛学里有严格的定义,它包括了我们通常所说的感受上的苦,佛教叫“八苦”——八种苦,它也包括了我们通常感受不到的,可以说是一种哲学层面的,比如事物在变化中被破坏,原有的状态会破坏,好的东西会失去,这个也是苦,不断地在变灭。通俗地讲,苦是指我们所生存的世界、我们的生命是有缺陷的。“缺陷”这个词也有点感性,换句话说是相对的,每一个事物,每一个时空下的人,每一种时空下的状态,它都是有缺陷的,充满缺陷的,是相对存在,是不断在变化的存在。
这就是释迦牟尼佛关于我们生命所讲的第一句话,注意这不是最后一句,这是第一句。这样一种讲法,通常我们中国人,特别是汉人,具传统文化根性的中国人是不大接受。大家有没有发现,中国传统的文学——小说、戏剧,往往都是大团圆的结尾?也有美学家分析说,中国人缺乏悲剧精神。你们有没有发现,说苦比说乐要来的深刻,因为苦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去改变,去抗争,苦也有一种压力感、忧患意识,乐就肤浅了。所以在西方的文学、哲学里面,后来把悲剧提出来,上升为一种哲学理念,其实就有点接近佛学讲的苦。
西方的文学艺术,它没有把喜剧当成一个哲学理念来肯定,它是悲剧的。西方的戏剧、西方的艺术,凡是动人心魄、深刻、流传久远、影响一个时代精神思想的,都是悲剧。你看莎士比亚的戏剧,最后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都是悲剧。为什么?它揭示了这个世界很真实的一面。所以苦谛,是关于我们生命的负面的这一面的特质,很值得我们大家去体味。这不是一种悲观主义,恰恰是一种勇气,去面对、去正视它。以一种忧患意识来发动我们内心的潜能,把我们内心的潜能发动起来。所以我个人觉得,这是释迦牟尼佛讲苦谛的用心之一。
因为苦——刚才我讲了,苦是他说的第一句,不是最后一句。最后一句他讲乐了,“常乐我净”嘛,但是那个乐不是与苦相对的乐,而是超越了苦乐的圆满平衡和谐的乐。在这样一个挑战性下面,我们就能够有一种背水一战的精神,你没有退路,生命的现象就是这样,现实就是这样。所以佛教描述我们生命的特质,是不遮掩的,不修饰的,不掩盖的,不一厢情愿的,是什么就是什么。这往往是佛学——如果你是有一些生活和人生的经历以后,会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它。如果你还是在一个很肤浅的、单纯的状态下,可能不大好理解。比如苦,如果你能意识到我们生命本身的苦谛的话,那意味着你的心更加敏感,也更加有勇气去面对这个世界的真相。
“空”是什么呢?我们通常有个误解,“空”是什么也没有了,不是。“空”是事物的相对性,事物的变化,也是与苦有关,在变化之中无限的可能,这就是空的意思。所以空不是没有,空恰恰是无限有,无界限的有,无限制的有。空是所有事物、我们所把握的所有事物,它的边界的模糊,边界的虚线——我们用数学的方式来描述它,一个事物,我们给它画一个图像,它的外界是实线,这是我们通常的理解。而实际上它是虚线,比如人,两个人之间,哪些是我的?哪些是你的?边界何在呢?其实是互相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认为这是我的,这是属于我,那可能顷刻之间不再属于你。像股票这一种的变化,是最形象地给我们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这种无限的可能性。
所以佛教里无常、苦、空,是放在一起来理解,我们也可以说,它们是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事物的特质。无常是对治内心以自我为中心、希望永恒的这一种妄想;而空呢,它能对治我们对事物实有性、实体性的执著。所以后面说“五蕴无我”,“五阴”有时候叫“五蕴”,“ 无我”的意思就是没有主宰,前面的无常和苦空就揭示了无我。在这一段经文里,讲到“生灭变异,虚为无主”,这些都在解释“无我”。
心是什么?这里面说“心是恶源”,其实这个说法是在某个角度上讲的,心是恶源,心也会是善源。善举来自于心,恶举也来自于心。所以也有人讨论说,佛教是主性善还是性恶的呢?非善非恶,心本身也是具有无限可能性的。“心”这个词在佛学里是描述人的精神活动,这种精神活动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展开,它展开有不同的措词,所以学习佛学不要为这些名词所迷惑、被这些名相所迷惑。
通常我们说,精神活动有一种收集信息、把握信息的作用,这叫“集起”,收集嘛。我们的心有动念头、造作,这叫意识——往往在佛学里面叫“意”;我们的心有分辨能力,是非长短,善恶一切,感官层面、思想层面的分辨能力,这叫“识”;我们还说,我们的心像一条河流一样,从过去到现在到未来,一个念头接着一个念头,像河水的水流起伏不断的,这种迁流,我们精神活动这种迁流,叫“行”。
你看都是这些词,其实它们讲的都是精神活动,都是讲的心。心是我们的精神活动,也可以说是我们人的主动性、主体性,所以佛教的修行,从这里下手。心,其实当我们运用这个词的时候,就肯定来说,人是具有自觉性的,人能自觉,人具有主动性,人有意志的自由。所以心灵的觉悟就是我们自由的开始,而心灵的迷茫就是不自由的开始,丧失自由就是轮回。
这里又讲到形,“形为罪薮”,这是就一般世俗层面来描绘。我们的心像一匹马,把我们带到这里,带到那里,带到风景秀丽的地方,也会带到万丈深渊。形是我们的身体,为了这个身体,我们可能会犯错误,为了满足它的欲望,或者因为它的躁动不安等等。
佛教这么来看身体:身体由四大部分构成,没有主宰,身体是一个业的器,这个业的器,一方面说,它来自于过去我们的所作所为,它是一个报,同时也是我们现在造作新的善恶业的工具。我们要造作新的善业或者恶业,比如要帮助人,或要损害人,也是要用身体的。所以不管是从过去到现在,还是从现在到未来,它既是一个汇聚过去业因的器,所以说是罪薮,同时也是创造未来的工具,这个工具非常的锋利。如果我们能觉悟,充分地利用这个工具来造作善业,使我们的生命由迷转入觉,那它就是一个宝藏,这个身体就是一个宝藏。因此,这句话我们要在一个语境下来理解它——“形为罪薮”。
佛教里有另外一个表述,叫“人身难得”,身体的身,人身难得。还有表述说,人身的修行——在人的身体下修行(佛教里还讲到,比人的身体更好的天的境界——天身,但是从修行来说,人身要比天身好),比天身要好,原因是人的身体更加锋利。人身难得,所以我们要珍惜这个人身,不要损害它。
佛教有两个比喻,一个比喻是:大海里面有一头乌龟,乌龟的眼睛是瞎的,这头乌龟在大海里漂流,五百年它要把头伸出来透一口气。同时大海上有一块木头也在漂流,木头上有一个孔。五百年一次当这乌龟把头伸出来,正好它伸到这块漂流木的孔里面,这个概率是多么小啊!大海上波涛起伏,这块木头在漂,而且是木头上只有这一个孔,这乌龟五百年才伸一次头换气,正好它伸头换气的时候,它的头正好进入到木头的孔里了——这就是我们得到人身的概率。
另外还有一个比喻。佛教里讲,从天上——我们现在给它具体化,比如说从月亮上掉下一根线来,这根线很细,在地球上的某个地方,比如说在柏林禅寺,有一个人拿着一根针,月亮上的一根线掉下来,正好掉到他这个针眼里面,针不是有一个眼吗。这概率太小了!这就是得到人身的概率,所以我们要珍惜这个人身。
下面讲“如是观察”——这是讲人身的珍贵。我这里有句话很有意思,说最好的人是什么呢?就是当他出生的时候,有一些人围着他欢笑,这往往没有几个人,就他的父母。而当他去世的时候,有许许多多的人悲伤,这样的人,人生最有价值。你们注意这里最核心的词“如是观察,渐离生死”,生死是指轮回,是指生命的不确定性,“离生死”是生命的确定性,能做主,能自由自在。这个方法是什么呢?是观察。这种观察,我们可以讲一讲,所谓主观和客观,我们怎样才能做到观察绝对的客观?大家可以想一想,绝对客观地观察一件事物是多么的困难!
人身难得
马克思说:“人是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一个人看事物,都带着他所从属的阶级、利益集团的一些眼光。”每一个人看一个事物,观察一个事物,会受他情绪的影响,受他身体状态的影响,受他所从属的阶级、利益集团的,先入为主的那种价值取向、利益取向的影响;也会受他所受的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生活经历、成长经历的影响。这种情况下,又如何能客观地观察一个事物呢?我们一天到晚观察事物,有多少时候是在一个纯粹的客观下?你会发现是很难的。实际上与其说我们观察一个事物,不如说是我们用我们的有色眼镜来看,我们的有色眼镜就是我们各种的心态、情绪、出发点。我们的心怎么样做到纯粹客观地观察一个事物?
在佛教里面,要观察一个事物,你先要做一个工作,你先要做一个心灵的还原和净化的工作。这个还原和净化就是能让你的心专一,同时从各种的出发点、各种的前提、各种的利益角度摆脱出来,这样你才有可能是客观的看。所以佛教的观察,一定要跟另外一个修为相配合,就是所谓的“止”,因此,佛教的方法论叫“止观双运”。止,通俗地说,就是心的静定状态,心的纯客观的状态,心的专注状态,心不再受外界扰动的这一种状态。当我们的心得到这种状态的时候,观察的力量自然出现,这种力量就是智慧,所以,佛教认识事物的方法论就是“止观双运”。
有人问我,佛教跟哲学有什么差异呀?差异有很多,其中一个差异——或者说跟科学相比,有一个差异就是佛教认识事物的方法是止观双运的。而哲学和科学呢,它就是通过通常生活状态下,生活状态中的人,他思维的分析、归纳、判断、推理、资料的收集、外在信息的收集等等总结。因此大家可以想一想,在通常的生活状态下,这个人这样去思维和观察,是很肤浅的。所以我们的心只有经过高度地训练,让它进入深度的静定状态下以后来开展观察,这才是真实的,这就是止观双运。所以说“如是观察,渐离生死”。这是第一条,这第一条是比较复杂一些。
下面说第三个觉知:
“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
得与失是我们生活中都会遇到的,在菩萨的世界观中他是知足的,大家要懂得这句话,这个知足是指的果,佛教有句话叫“菩萨畏因,众生怖果”,“菩萨畏因”,菩萨很重视因地,因地是什么?因地就是我们所做的,我们的播种,我们的耕耘。而众生就很重视结果,很重视事情的结果,这就是菩萨和一般众生的差异。知足是讲在结果上,在我们的收获上永远知足,而在我们的播种、耕耘、奉献上永远都要精进,永远不要知足。
我们帮助过一个患白血病的女孩子,前几天她给我来电话说已经出院了,治疗得非常好,中间联系的信徒也跟我报喜,因为很难治愈的。
我们做每一件事,当成功的时候,你就赶紧把眼光放到远处看未来,当失败的时候,你可以把眼光掉转回来,看你有没有从头努力,有没有尽力,有没有尽心,看你的动机、出发点。如果你尽心尽力了,你的动机很纯正,失败了你也要接受。所以失败的时候向后看,成功的时候向前看。而一般的是失败了向前看,成功了要回头看,对不对? 我说的正好相反,成功要向前看,马上把目光锁定到一个新的目标上。
失败了要回头看,回头看的意思是什么呢?一方面是接受经验教训,另外一方面是不让我们沮丧。如果你能回头,回到你一开始的第一个念头、动机,佛教讲叫初善;动机是善的,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方法是得当的,中间努力是够的,佛教叫中善;如果结果不成功,你的心也无悔,其实这种无悔本身也是善,佛教叫后善。初善、中善、后善——初善是动机,中善是做事情的过程,后善是最后的结果。如果你是无怨无悔的,你仍然是成功的,失败了也是成功。
这是得失的关系,我们要正确地对待,有时候眼前的失就是未来的得。有与无,得与失,利与害,来与去,是与非,美与丑,乃至于生与死,我们的心就是在这种二元对立中起伏。其实这就是生死,就像小船在跌宕起伏的大海上漂荡,你不能超越这二元对立,无法在二元中看到它的平等性。在利中看到害,在害中看到利,在得中看到失,在失中看到得,在有里看到无,在无里看到有。我始终觉得股票是教育我们有无平等的一个很好教材—— 你很兴奋,你在顷刻间变成无,哈,当然无也可以顷刻间转化为有!这看你怎么拿捏和把握了。
“心无厌足”,如果你的心做了有无得失的奴隶,这叫心被境转。菩萨的修行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让这颗心从有无得失利害的跌宕中跳出来,就意味着心能作物的主,跳不出来就心为物役。通常我们有误解,认为佛教是反对物的,错了,它不反对物,它是要让物成为我们的奴隶,让我们成为物的主人。我们是怎样成为物的奴隶的呢?就是因为我们的心常被物的得失利害迷惑。如果你能从这里跳出来,你就能做物的主人。这就是经里讲的“惟得多求,增长罪恶”。一旦我们的心被物主宰的话,那就会不断地犯错误,一个错误带来另一个错误,错误会自己繁殖。所以这里说菩萨能够从这种得失中间跳出来,“安贫守道,惟慧是业”。
“第四觉知,懈怠堕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
这里讲勇猛精进的敬业精神。看到前面一条,你就会想,印象中的菩萨是很清闲的,没有责任心的。不是,恰恰相反,菩萨有勇猛精进的敬业精神,他知道他要做什么,他知道他的工作,他知道他的工作在进展中,他知道他没有放弃。 “懈怠堕落”,这里面是因果关系,它是一个简化的表述,懈怠会造成我们堕落,所以要“常行精进,破烦恼恶”。
菩萨的勇猛精进,首先是对自己内心的烦恼,战胜心中的敌人,战胜自我。所以佛教里把佛称为“大雄”——伟大的英雄,这个英雄首先战胜了自己,所以他两千多年来,也战胜了无数的众生,这是真正的英雄。
“破烦恼恶,摧伏四魔”。魔在佛教里是障碍,障碍一般有四种,有来自于身体的,来自于心的,来自于贪嗔痴的烦恼,还有死亡的威胁,当然,也有从外界来的干扰这四种。所有这四种其实从根本上讲都来自于内心——心魔,由于心中有烦恼,心中有魔,才有可能招致外面的障碍。
阴界,佛教把身心的构成分成五个:色——色就是我们身体的物质;受——受是感受;想——想就是概念、取相;行——前面有讲,行就是意识的迁流不断;识,识就是分别。一个没有觉悟的人,就像一个被关在监狱里的犯人,关他的监狱是什么呢?关他的监狱就是这色、受、想、行、识,就像五堵墙一样。色,就是物质,受是感受,想是什么?想是我们感官接触了信息以后的印象。比如说我们听到声音,见到画面,之后我们还有印象叫取相,这种印象,进一步我们会用概念来表达,我们说桌子、电脑——概念;行就是判断,行是一种念头的生灭,出来一个念头,下去一个,又出来一个…… 像河流一样相续不断;识是分别、了别。正是这身心的五个成分牵制了我们。
前面我们讲到,物会主宰我们,这种主宰从根本上来自于我们的身心,我们首先没有做身心的主人,所以外界的物就会主宰我们,这就像被关在监狱里了。我们怎样出离这个监狱呢?需要勇猛精进。佛教里有一个比喻,比喻修行就像一人与万人战,一个人和一万个人打仗,丝毫不能懈怠。古代的祖师也讲到,精进修行的精华在哪里呢?有一句话叫“心念不空过”,心念不要空过。大家都可以反省一下自己的生活,有时我们说:“唉!没有时间,特别忙。”
其实你反省一下,你一天下来有很多时间被浪费掉,也有很多的心念给浪费了。有时候在车上,从家到单位,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你跟朋友约会,你开着车,由于交通不好,你就发牢骚,心绪烦乱,这都是时间的浪费。其实堵车的时间是一段很宝贵的时间,可以用来做事的,你可以用来念经啊!你可以用来反复背《心经》。
我经常给信徒建议把《心经》背会,《心经》背下来,再遇到这时间,比如说等飞机、堵车、乃至于你在家里做饭,水还没有沸,那段时间都是可以用来做精神功课的时间。有人说师父呀,我太忙了,没有时间修行。其实你的时间多得是,且不说你在工作中修行,就是业余的闲暇,中间有很多时间被浪费了,闲聊、无意义的话、酒桌上的昏话……这些时间都浪费了。我有一个感想: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就是浪费,是吧?我们知道浪费物质不好,而浪费时间——鲁迅讲过的:“浪费时间等于谋财害命。”
那么佛教是什么呢?佛教实际上是一个心念,它要精确到心念,心、念头,然后让我们的心念高度的有序化。这里我们讲勇猛精进,有的人说那多累啊,实际上如果你做到心念的有序化,不空过,你的心一直生活在有意义中,在一种价值感中,在一种欣慰中,那就是生命的不浪费。你如果觉得枯燥、乏味、很烦,那就是浪费。所以佛法也可以把它表述为是一种使我们的心念高度有序化,而节约了生命能量的一门学问。我们心念中的各种烦恼,干扰我们正常思维的一些负面情绪,其实都是浪费。
《佛说八大人觉经》
我们来看这部经,题目叫《佛说八大人觉经》,东汉安世高翻译,他是安息国人,安息国就是现在的伊朗高原。沙门是一个音译词,有时候写成桑门,桑树的桑,是古代印度对各种宗教出家修行人的泛称,并不是专指佛教的。
佛教传到中国来以后,在很长时间内从印度、从西域各地到中国来传教的高僧,他们的名字往往有一个姓,这个姓在刚开始的时候是我们汉地人概括的代称他所来自的地方,比如说“安”就是安息国,凡是从安息国来的和尚都姓安,“世高”应该是他的法号了,从安息国来的叫安世高。还有从大月支国来的,姓“支”,比如支娄迦忏;还有从印度来的,姓“竺”,天竺嘛,等等。
那时候,中国刚刚接触佛教,汉地刚开始没有出家人,后来慢慢有了,跟外面来的高僧出家的中国人,就随他们的师父姓,比如安世高如果有徒弟可能也会姓安。这种情形一直到东晋时期,当时有位汉地高僧叫道安(河北人),他提出:我们都跟释迦牟尼佛出家修道,我们都应该姓释,释迦牟尼佛的释。
后来有一部经叫《涅槃经》,翻译到中国来,道安当时讲这话的时候,《涅槃经》还没有翻译,后来《涅槃经》翻译出来,经文里就有这样的话,“四大海水流入大海,同于一味”。在印度,人分成四个种姓,这四大种姓的人到释迦牟尼佛座下出家,都应该统一归于释迦的种姓,出家人姓释是这样来的。古代印度种姓社会等级森严,而在佛陀僧团里面所有高贵低贱的种姓都一律平等,都姓释。
安世高是东汉时很著名的翻译家,他翻译了不少著名的佛经,《八大人觉经》是其中之一。
我们看这部经的题目:《八大人觉经》,是八条大人所要觉悟的思想、觉悟的法。这部经非常概括地把佛教的一些主要问题讨论了。
我们先讨论第一个问题:生命的价值究竟是什么?这里我讲的生命的价值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一根木头,我们拿它来做什么?拿它来做柱子,拿它来当柴火烧,或者拿它来造纸,物尽其性的话,它应该发挥到什么极致呢?这就是所谓价值。我们每个人都有生命,生命的价值是什么呢?生命发挥到极致,它最充分的实现应该是什么呢?不同的宗教、不同的人、不同的哲学,答案是不一样的。在佛教这里,是讲生命最根本的价值是在觉悟,那么觉悟的圆满,就是每一个人的生命圆满地完成了这种觉悟,就是我们所说的佛。
“佛”这个字是印度梵文的音译,翻译成汉语,叫觉者,觉悟的人,佛是觉悟圆满的境界。“菩萨”是什么?我们汉地人讲拜菩萨,都是泥塑木雕的,是我们崇拜的偶像。实际上在佛教里面,菩萨是一种特殊的人格,是一类特殊的人。“菩萨”是一个音译词“菩提萨埵”的略称,意指自觉觉他的人。
广义讲,佛教里菩萨还不光是指人,有时候动物里也有菩萨,所以叫“觉有情”,自觉觉他的有情众生,就是菩萨,菩萨是一类特殊的人格。这一类的人格从他趋向于觉悟的圆满来说,他是在走向觉悟的过程中。从他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境界所展现的生命的特质来说,他又是觉悟的开展。佛是觉悟的圆满、完成。菩萨的修行从开始到成佛之间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中——这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生一世的,是生生世世的,有凡夫的、有圣贤的——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他生命的那些美好特质逐渐地实现,逐渐地展开,当这一切完全地展开了,就是圆满,就是佛的境界。
这是佛教关于人生生命价值的一个回答。认同这种价值,认同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跟佛平等,可以圆满地觉悟,并且走上这条觉悟的路,在佛教里有一个词叫“发菩提心”——你认同这样一个价值,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这样一个价值,而且开始走上这条路,其实你就是菩萨了。所以大家注意,佛教是一个关于生命价值,生命觉悟展开的一个修行过程,这种展开和觉悟的过程,是在众生的世界里完成的。
在汉语佛教的翻译里面,关于菩萨还有一些其他的翻译和称呼,在这部经里叫“大人”,这是最早的,这个称呼再没有被广泛地运用。有的时候叫“大士”,这个称呼就多了,菩萨大士、观音大士。还有一个称呼,这个称呼往往在藏传佛教里用得多,翻译成汉语叫“勇识”。这个称呼很有意思,什么叫勇识?识就是心,实际上就是讲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生命就是心,心识。菩萨心是一类什么样的心呢?勇敢的心,勇敢的生命,菩萨——勇识。《八大人觉经》就是讨论了佛教里所说的菩萨,他们的世界观,他们的人生观,他们不应该忘记的、经常要念的、在心中保持观照的一些基本的理念。
我们看这部经的第一句:“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这里说的佛弟子,就是大人、菩萨,你们应该以下面这八个方面来武装自己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
第一条讨论的是什么呢?——世界的本来面目和我们生命的处境。经文上说:“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为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第一条所讨论的内容,就是释迦牟尼佛以他的智慧所看到的我们这个世间的本来面目。这个本来面目就是“世间无常”,第一个就是“无常”。
我不知道你们对无常的印象是什么?说到无常,很多中国人就想到黑白无常,就会想到死亡。实际上,无常,在佛教里讲,我们所生存的外在的世界,自然环境、国土和我们自身的生命都是无常的。从我们外在的世界来说,它不断地在生住变异之中;从我们每个人自身的生命来说,有生老病死。出生、衰老、生病、死亡,不断地变化,不断地生灭,这正是一切事物的本来面目,是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佛教告诉我们这样的一个真相——在佛教这里没有讲什么东西永恒。
今年我们大家感受比较多,在年初有雪灾,最近有汶川大地震,现在南方还有洪涝灾害。实际上,这些以佛教的世界观来看,都是很正常的,非常正常。地震过去有,现在有,未来也还会有。水灾过去有,现在有,未来也还会有。当然未来也许还会有过去没有出现过的自然灾害。因为我们生存的世界就在不断地变化中。
我们知道,山西有座五台山,地质学家告诉我们,五台山在地质史上,曾经就是大海。五台山的五个台很高,以前都是在大海的淹没下。我们看佛教的记载,很奇怪的是,五台山有一个庙叫五爷庙,五爷庙里面供奉的是五台山的护法神,它是龙王,是五条龙,过去就是这样。好像跟地质学家所讲的“以前五台山在海中”一下就吻合了。
另外,我也注意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巧合,有一部经叫《妙法莲华经》,里面就有一品讲到,文殊师利菩萨在海中教化众生,他从海中出来——涌出。我们知道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那《法华经》里就讲文殊菩萨常在海中教化龙族;我们还知道文殊菩萨在久远以前就成佛了,他的佛号叫“龙种上尊王佛”,龙种,他在龙的世界。所以这些巧合也是值得我们注意、值得我们思考的。
这次汶川地震之后,我也有机会到灾区去。我们开车到什邡,那个镇是灾区的中心地带。越往里面走,山越高而且越秀丽,山清水秀,两边是山,往往中间有条很窄的道,边上有一条涧,流水潺潺,非常秀丽。成都的人跟我讲:地震发生的地区是成都的后花园,都是风景秀丽的地方。我们开车在那上面就会想到,事实上这些风景秀丽的地方——我们发现几乎是有规律的,凡所有风景秀丽的地方,都来自于地质史上痛苦的运动,地质史上痛苦运动的结果就是秀丽的山川风景。
当然秀丽的山川风景把它的面纱一揭开以后也很可怕,那些很窄的道,往往一边是很深的山涧 , 你没办法躲啊。所以我们生活的这个国土,佛教有个词叫“危脆”,危是高,脆就是很容易断。“国土危脆”,这是我们生活的环境。生老病死是讲我们自身,生住异灭是讲外在的物质世界,外在的自然环境。
世间无常
下面说“四大苦空”,这是一个术语,佛教里讲“四大”是构成我们人身体和这个世界的四种基本元素。这四种基本元素,它不是现代科学所讲的那种粒子的把握,它是一个特性,四种特性,比如我们人的身体,每个人的身体都有这四种特性——坚固性、湿润性、温暖性和流动性,这叫“四大”,四种元素,四种特性,大自然也有这四种特性。后面有一个词叫“五阴”,“五阴”就是构成我们生命的五个元素,色、受、想、行、识,色是物质,受、想、行、识是精神。
这里讲的“苦”,是佛教重要的理念 ,释迦牟尼佛开口讲法的第一句——苦谛,谛是真理啊,真实,生命的真相。这个“苦”在佛学里有严格的定义,它包括了我们通常所说的感受上的苦,佛教叫“八苦”——八种苦,它也包括了我们通常感受不到的,可以说是一种哲学层面的,比如事物在变化中被破坏,原有的状态会破坏,好的东西会失去,这个也是苦,不断地在变灭。通俗地讲,苦是指我们所生存的世界、我们的生命是有缺陷的。“缺陷”这个词也有点感性,换句话说是相对的,每一个事物,每一个时空下的人,每一种时空下的状态,它都是有缺陷的,充满缺陷的,是相对存在,是不断在变化的存在。
这就是释迦牟尼佛关于我们生命所讲的第一句话,注意这不是最后一句,这是第一句。这样一种讲法,通常我们中国人,特别是汉人,具传统文化根性的中国人是不大接受。大家有没有发现,中国传统的文学——小说、戏剧,往往都是大团圆的结尾?也有美学家分析说,中国人缺乏悲剧精神。你们有没有发现,说苦比说乐要来的深刻,因为苦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去改变,去抗争,苦也有一种压力感、忧患意识,乐就肤浅了。所以在西方的文学、哲学里面,后来把悲剧提出来,上升为一种哲学理念,其实就有点接近佛学讲的苦。
西方的文学艺术,它没有把喜剧当成一个哲学理念来肯定,它是悲剧的。西方的戏剧、西方的艺术,凡是动人心魄、深刻、流传久远、影响一个时代精神思想的,都是悲剧。你看莎士比亚的戏剧,最后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都是悲剧。为什么?它揭示了这个世界很真实的一面。所以苦谛,是关于我们生命的负面的这一面的特质,很值得我们大家去体味。这不是一种悲观主义,恰恰是一种勇气,去面对、去正视它。以一种忧患意识来发动我们内心的潜能,把我们内心的潜能发动起来。所以我个人觉得,这是释迦牟尼佛讲苦谛的用心之一。
因为苦——刚才我讲了,苦是他说的第一句,不是最后一句。最后一句他讲乐了,“常乐我净”嘛,但是那个乐不是与苦相对的乐,而是超越了苦乐的圆满平衡和谐的乐。在这样一个挑战性下面,我们就能够有一种背水一战的精神,你没有退路,生命的现象就是这样,现实就是这样。所以佛教描述我们生命的特质,是不遮掩的,不修饰的,不掩盖的,不一厢情愿的,是什么就是什么。这往往是佛学——如果你是有一些生活和人生的经历以后,会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它。如果你还是在一个很肤浅的、单纯的状态下,可能不大好理解。比如苦,如果你能意识到我们生命本身的苦谛的话,那意味着你的心更加敏感,也更加有勇气去面对这个世界的真相。
“空”是什么呢?我们通常有个误解,“空”是什么也没有了,不是。“空”是事物的相对性,事物的变化,也是与苦有关,在变化之中无限的可能,这就是空的意思。所以空不是没有,空恰恰是无限有,无界限的有,无限制的有。空是所有事物、我们所把握的所有事物,它的边界的模糊,边界的虚线——我们用数学的方式来描述它,一个事物,我们给它画一个图像,它的外界是实线,这是我们通常的理解。而实际上它是虚线,比如人,两个人之间,哪些是我的?哪些是你的?边界何在呢?其实是互相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认为这是我的,这是属于我,那可能顷刻之间不再属于你。像股票这一种的变化,是最形象地给我们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这种无限的可能性。
所以佛教里无常、苦、空,是放在一起来理解,我们也可以说,它们是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事物的特质。无常是对治内心以自我为中心、希望永恒的这一种妄想;而空呢,它能对治我们对事物实有性、实体性的执著。所以后面说“五蕴无我”,“五阴”有时候叫“五蕴”,“ 无我”的意思就是没有主宰,前面的无常和苦空就揭示了无我。在这一段经文里,讲到“生灭变异,虚为无主”,这些都在解释“无我”。
心是什么?这里面说“心是恶源”,其实这个说法是在某个角度上讲的,心是恶源,心也会是善源。善举来自于心,恶举也来自于心。所以也有人讨论说,佛教是主性善还是性恶的呢?非善非恶,心本身也是具有无限可能性的。“心”这个词在佛学里是描述人的精神活动,这种精神活动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展开,它展开有不同的措词,所以学习佛学不要为这些名词所迷惑、被这些名相所迷惑。
通常我们说,精神活动有一种收集信息、把握信息的作用,这叫“集起”,收集嘛。我们的心有动念头、造作,这叫意识——往往在佛学里面叫“意”;我们的心有分辨能力,是非长短,善恶一切,感官层面、思想层面的分辨能力,这叫“识”;我们还说,我们的心像一条河流一样,从过去到现在到未来,一个念头接着一个念头,像河水的水流起伏不断的,这种迁流,我们精神活动这种迁流,叫“行”。
你看都是这些词,其实它们讲的都是精神活动,都是讲的心。心是我们的精神活动,也可以说是我们人的主动性、主体性,所以佛教的修行,从这里下手。心,其实当我们运用这个词的时候,就肯定来说,人是具有自觉性的,人能自觉,人具有主动性,人有意志的自由。所以心灵的觉悟就是我们自由的开始,而心灵的迷茫就是不自由的开始,丧失自由就是轮回。
这里又讲到形,“形为罪薮”,这是就一般世俗层面来描绘。我们的心像一匹马,把我们带到这里,带到那里,带到风景秀丽的地方,也会带到万丈深渊。形是我们的身体,为了这个身体,我们可能会犯错误,为了满足它的欲望,或者因为它的躁动不安等等。
佛教这么来看身体:身体由四大部分构成,没有主宰,身体是一个业的器,这个业的器,一方面说,它来自于过去我们的所作所为,它是一个报,同时也是我们现在造作新的善恶业的工具。我们要造作新的善业或者恶业,比如要帮助人,或要损害人,也是要用身体的。所以不管是从过去到现在,还是从现在到未来,它既是一个汇聚过去业因的器,所以说是罪薮,同时也是创造未来的工具,这个工具非常的锋利。如果我们能觉悟,充分地利用这个工具来造作善业,使我们的生命由迷转入觉,那它就是一个宝藏,这个身体就是一个宝藏。因此,这句话我们要在一个语境下来理解它——“形为罪薮”。
佛教里有另外一个表述,叫“人身难得”,身体的身,人身难得。还有表述说,人身的修行——在人的身体下修行(佛教里还讲到,比人的身体更好的天的境界——天身,但是从修行来说,人身要比天身好),比天身要好,原因是人的身体更加锋利。人身难得,所以我们要珍惜这个人身,不要损害它。
佛教有两个比喻,一个比喻是:大海里面有一头乌龟,乌龟的眼睛是瞎的,这头乌龟在大海里漂流,五百年它要把头伸出来透一口气。同时大海上有一块木头也在漂流,木头上有一个孔。五百年一次当这乌龟把头伸出来,正好它伸到这块漂流木的孔里面,这个概率是多么小啊!大海上波涛起伏,这块木头在漂,而且是木头上只有这一个孔,这乌龟五百年才伸一次头换气,正好它伸头换气的时候,它的头正好进入到木头的孔里了——这就是我们得到人身的概率。
另外还有一个比喻。佛教里讲,从天上——我们现在给它具体化,比如说从月亮上掉下一根线来,这根线很细,在地球上的某个地方,比如说在柏林禅寺,有一个人拿着一根针,月亮上的一根线掉下来,正好掉到他这个针眼里面,针不是有一个眼吗。这概率太小了!这就是得到人身的概率,所以我们要珍惜这个人身。
下面讲“如是观察”——这是讲人身的珍贵。我这里有句话很有意思,说最好的人是什么呢?就是当他出生的时候,有一些人围着他欢笑,这往往没有几个人,就他的父母。而当他去世的时候,有许许多多的人悲伤,这样的人,人生最有价值。你们注意这里最核心的词“如是观察,渐离生死”,生死是指轮回,是指生命的不确定性,“离生死”是生命的确定性,能做主,能自由自在。这个方法是什么呢?是观察。这种观察,我们可以讲一讲,所谓主观和客观,我们怎样才能做到观察绝对的客观?大家可以想一想,绝对客观地观察一件事物是多么的困难!
人身难得
马克思说:“人是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一个人看事物,都带着他所从属的阶级、利益集团的一些眼光。”每一个人看一个事物,观察一个事物,会受他情绪的影响,受他身体状态的影响,受他所从属的阶级、利益集团的,先入为主的那种价值取向、利益取向的影响;也会受他所受的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生活经历、成长经历的影响。这种情况下,又如何能客观地观察一个事物呢?我们一天到晚观察事物,有多少时候是在一个纯粹的客观下?你会发现是很难的。实际上与其说我们观察一个事物,不如说是我们用我们的有色眼镜来看,我们的有色眼镜就是我们各种的心态、情绪、出发点。我们的心怎么样做到纯粹客观地观察一个事物?
在佛教里面,要观察一个事物,你先要做一个工作,你先要做一个心灵的还原和净化的工作。这个还原和净化就是能让你的心专一,同时从各种的出发点、各种的前提、各种的利益角度摆脱出来,这样你才有可能是客观的看。所以佛教的观察,一定要跟另外一个修为相配合,就是所谓的“止”,因此,佛教的方法论叫“止观双运”。止,通俗地说,就是心的静定状态,心的纯客观的状态,心的专注状态,心不再受外界扰动的这一种状态。当我们的心得到这种状态的时候,观察的力量自然出现,这种力量就是智慧,所以,佛教认识事物的方法论就是“止观双运”。
有人问我,佛教跟哲学有什么差异呀?差异有很多,其中一个差异——或者说跟科学相比,有一个差异就是佛教认识事物的方法是止观双运的。而哲学和科学呢,它就是通过通常生活状态下,生活状态中的人,他思维的分析、归纳、判断、推理、资料的收集、外在信息的收集等等总结。因此大家可以想一想,在通常的生活状态下,这个人这样去思维和观察,是很肤浅的。所以我们的心只有经过高度地训练,让它进入深度的静定状态下以后来开展观察,这才是真实的,这就是止观双运。所以说“如是观察,渐离生死”。这是第一条,这第一条是比较复杂一些。
下面说第三个觉知:
“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
得与失是我们生活中都会遇到的,在菩萨的世界观中他是知足的,大家要懂得这句话,这个知足是指的果,佛教有句话叫“菩萨畏因,众生怖果”,“菩萨畏因”,菩萨很重视因地,因地是什么?因地就是我们所做的,我们的播种,我们的耕耘。而众生就很重视结果,很重视事情的结果,这就是菩萨和一般众生的差异。知足是讲在结果上,在我们的收获上永远知足,而在我们的播种、耕耘、奉献上永远都要精进,永远不要知足。
我们帮助过一个患白血病的女孩子,前几天她给我来电话说已经出院了,治疗得非常好,中间联系的信徒也跟我报喜,因为很难治愈的。
我们做每一件事,当成功的时候,你就赶紧把眼光放到远处看未来,当失败的时候,你可以把眼光掉转回来,看你有没有从头努力,有没有尽力,有没有尽心,看你的动机、出发点。如果你尽心尽力了,你的动机很纯正,失败了你也要接受。所以失败的时候向后看,成功的时候向前看。而一般的是失败了向前看,成功了要回头看,对不对? 我说的正好相反,成功要向前看,马上把目光锁定到一个新的目标上。
失败了要回头看,回头看的意思是什么呢?一方面是接受经验教训,另外一方面是不让我们沮丧。如果你能回头,回到你一开始的第一个念头、动机,佛教讲叫初善;动机是善的,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方法是得当的,中间努力是够的,佛教叫中善;如果结果不成功,你的心也无悔,其实这种无悔本身也是善,佛教叫后善。初善、中善、后善——初善是动机,中善是做事情的过程,后善是最后的结果。如果你是无怨无悔的,你仍然是成功的,失败了也是成功。
这是得失的关系,我们要正确地对待,有时候眼前的失就是未来的得。有与无,得与失,利与害,来与去,是与非,美与丑,乃至于生与死,我们的心就是在这种二元对立中起伏。其实这就是生死,就像小船在跌宕起伏的大海上漂荡,你不能超越这二元对立,无法在二元中看到它的平等性。在利中看到害,在害中看到利,在得中看到失,在失中看到得,在有里看到无,在无里看到有。我始终觉得股票是教育我们有无平等的一个很好教材—— 你很兴奋,你在顷刻间变成无,哈,当然无也可以顷刻间转化为有!这看你怎么拿捏和把握了。
“心无厌足”,如果你的心做了有无得失的奴隶,这叫心被境转。菩萨的修行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让这颗心从有无得失利害的跌宕中跳出来,就意味着心能作物的主,跳不出来就心为物役。通常我们有误解,认为佛教是反对物的,错了,它不反对物,它是要让物成为我们的奴隶,让我们成为物的主人。我们是怎样成为物的奴隶的呢?就是因为我们的心常被物的得失利害迷惑。如果你能从这里跳出来,你就能做物的主人。这就是经里讲的“惟得多求,增长罪恶”。一旦我们的心被物主宰的话,那就会不断地犯错误,一个错误带来另一个错误,错误会自己繁殖。所以这里说菩萨能够从这种得失中间跳出来,“安贫守道,惟慧是业”。
“第四觉知,懈怠堕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
这里讲勇猛精进的敬业精神。看到前面一条,你就会想,印象中的菩萨是很清闲的,没有责任心的。不是,恰恰相反,菩萨有勇猛精进的敬业精神,他知道他要做什么,他知道他的工作,他知道他的工作在进展中,他知道他没有放弃。 “懈怠堕落”,这里面是因果关系,它是一个简化的表述,懈怠会造成我们堕落,所以要“常行精进,破烦恼恶”。
菩萨的勇猛精进,首先是对自己内心的烦恼,战胜心中的敌人,战胜自我。所以佛教里把佛称为“大雄”——伟大的英雄,这个英雄首先战胜了自己,所以他两千多年来,也战胜了无数的众生,这是真正的英雄。
“破烦恼恶,摧伏四魔”。魔在佛教里是障碍,障碍一般有四种,有来自于身体的,来自于心的,来自于贪嗔痴的烦恼,还有死亡的威胁,当然,也有从外界来的干扰这四种。所有这四种其实从根本上讲都来自于内心——心魔,由于心中有烦恼,心中有魔,才有可能招致外面的障碍。
阴界,佛教把身心的构成分成五个:色——色就是我们身体的物质;受——受是感受;想——想就是概念、取相;行——前面有讲,行就是意识的迁流不断;识,识就是分别。一个没有觉悟的人,就像一个被关在监狱里的犯人,关他的监狱是什么呢?关他的监狱就是这色、受、想、行、识,就像五堵墙一样。色,就是物质,受是感受,想是什么?想是我们感官接触了信息以后的印象。比如说我们听到声音,见到画面,之后我们还有印象叫取相,这种印象,进一步我们会用概念来表达,我们说桌子、电脑——概念;行就是判断,行是一种念头的生灭,出来一个念头,下去一个,又出来一个…… 像河流一样相续不断;识是分别、了别。正是这身心的五个成分牵制了我们。
前面我们讲到,物会主宰我们,这种主宰从根本上来自于我们的身心,我们首先没有做身心的主人,所以外界的物就会主宰我们,这就像被关在监狱里了。我们怎样出离这个监狱呢?需要勇猛精进。佛教里有一个比喻,比喻修行就像一人与万人战,一个人和一万个人打仗,丝毫不能懈怠。古代的祖师也讲到,精进修行的精华在哪里呢?有一句话叫“心念不空过”,心念不要空过。大家都可以反省一下自己的生活,有时我们说:“唉!没有时间,特别忙。”
其实你反省一下,你一天下来有很多时间被浪费掉,也有很多的心念给浪费了。有时候在车上,从家到单位,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你跟朋友约会,你开着车,由于交通不好,你就发牢骚,心绪烦乱,这都是时间的浪费。其实堵车的时间是一段很宝贵的时间,可以用来做事的,你可以用来念经啊!你可以用来反复背《心经》。
我经常给信徒建议把《心经》背会,《心经》背下来,再遇到这时间,比如说等飞机、堵车、乃至于你在家里做饭,水还没有沸,那段时间都是可以用来做精神功课的时间。有人说师父呀,我太忙了,没有时间修行。其实你的时间多得是,且不说你在工作中修行,就是业余的闲暇,中间有很多时间被浪费了,闲聊、无意义的话、酒桌上的昏话……这些时间都浪费了。我有一个感想: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就是浪费,是吧?我们知道浪费物质不好,而浪费时间——鲁迅讲过的:“浪费时间等于谋财害命。”
那么佛教是什么呢?佛教实际上是一个心念,它要精确到心念,心、念头,然后让我们的心念高度的有序化。这里我们讲勇猛精进,有的人说那多累啊,实际上如果你做到心念的有序化,不空过,你的心一直生活在有意义中,在一种价值感中,在一种欣慰中,那就是生命的不浪费。你如果觉得枯燥、乏味、很烦,那就是浪费。所以佛法也可以把它表述为是一种使我们的心念高度有序化,而节约了生命能量的一门学问。我们心念中的各种烦恼,干扰我们正常思维的一些负面情绪,其实都是浪费。
菩萨
对菩萨来说,他的心跟我们普通人的心是有些不一样的,他没有浪费。说他没有浪费是因他的心总是处在几种感受里,我概括为下面几种:
第一种感受,他有归属感。我们知道人有很多归属,有家庭的归属,有单位的归属,有团队的归属,是哪一个党的,那也是归属,是某一个俱乐部也算归属。那么菩萨的归属——前面我讲到,生命的觉悟的完成就是佛的境界,以佛的法,以这样一个生命价值为自己的最终归属,然后以从过去到现在到未来一直在走这条路的那些同行者——佛教叫菩萨伴侣为归属。
第二个,有连接感。连接感的意思是什么呢?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是个体,都在红尘中(包括我自己在内),每天办的事情都很具体,也很啰嗦,关乎于人的吃喝拉撒,关乎于人的喜怒哀乐,就是所谓的此岸世界的这些事情。那么,生活的最高境界是什么?生活的最高境界是你在这红尘的此岸做的非常具体的事件里,却能够感觉到跟一个超越的价值发生着连接,注意这要变成一个感受——你想一想就有,不想就没有,这不算——它必须成为你心中的一种感受。
所以佛教中有一个法门叫念佛,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就是皈依。这个法门是什么?这个法门相当于要跟菩萨和佛发生连接。就像有时候收音机、电视机要接收信号,就要调对频率,不断地调那个频率,找到那种连接感。一个人如果有这种连接感,他是很幸福的,他受苦也快乐。让他挑大粪,他也觉得有乐趣。总而言之,在你世俗的忙碌中一定要感受到一种神圣的价值、意义,如果没有这个,我觉得这个人是残缺的,还没有完成。所以这种连接感要建立起来。
第三个呢,他应该有新鲜感。新鲜感来自于什么?来自于他的心总是在当下,做每一件事,见每一个人,就像是第一次经历一样,哪怕是重复每一件事,都像刚刚在氧吧吸了氧一样。我们在寺院里每天念的经是一样的,有人问,每天念一样的经,多乏味啊!我说你知道吗,每天念一样的经,还得坚持念,这才了不起啊!我每天念还有新鲜感,还感觉到有意义。
新鲜感怎么来修呢?就是你的心活在当下,你的心摆脱各种概念,各种价值观,各种判断,各种舆论,各种利害得失的缠绕,直接活在这个当下,这就是最新鲜的。你是活的,生命是活的,我们是活着的,是正在进行时,这个当下就是正在进行时,你刚一说就不是了,因为它正在进行,念念都在变化,你们感受一下当下。
第四个,要有一种统合感。统合感的意思是你能够——因为我们知道我们都是在对立中,我们跟大自然、我们跟团队、我们跟其他的人,你要能跳出这种对立,感受到事物之间,人和人之间,自己和别人之间有一种关联,息息相关。这次汶川大地震对我们中国人是一次非常好的精神教育课程。几乎所有的人都体验到那一种透彻心扉的——佛教讲的“同体大悲”,都有那种感受。这种感受实际上就是一种统合感的表现。你会发现,在那种感受中我们的情绪表现的是忧伤,是悲痛,是难过,对不对?
但是实际上那里有一种生命的愉悦或者说一种舒适,比麻木不仁要好。它表现的是痛,是伤心,但是,这话不好讲,就是说我们在学佛中经常有伤心,大哭,实际上那个状态——比如你忏悔,或者你感受到佛菩萨很慈悲,你哭泣,但是实际上在生命境界,它是一种愉悦。它是一种自然生发的感受,是统合感。
菩萨的心,跟我们不一样,他的有序化会表现为刚才我讲的这些特质,我们可以用这些特质来对比自己,就知道我们努力的方向。所以这个菩萨也许现在什么都没做,他坐在那里,但是他的心里充满了归属感,连接感,新鲜感,统合感,他也没有浪费时间。而你现在也许很忙,可是你的忙碌里有很强烈的自我私欲或者和别人斗争的、要征服别人的、要出人头地的欲望,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浪费,还不如一个菩萨躺在那里睡觉却充满了价值感,睡觉睡得很香。这是他的价值观。你们要注意,“常行精进,破烦恼恶”。
在佛教里,我们经常会发愿,发愿很重要。其中有四弘誓愿,这四弘誓愿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四弘誓愿,你们有没有发现它的表述里面有一种矛盾,都是“无”,无尽,无量,无上,然后还誓愿,这不折腾人吗?这正是菩萨的精进勇猛的精神,面对着无边,无尽,无量,无上,还能够勇猛前进,这就能够拓展我们的心量。
众生、烦恼、法门和佛道都是无边无量的,实际上我们的心量也是无边无量的,我们的生命境界、生命的内涵,也是无边无量的,因此面对无边、无尽、无量、无上的对象的时候,我们的心量就自然地拓展了。所以这里面有一种非常善巧的修行方法。
“第五觉悟,愚痴生死。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
“愚痴生死”,注意,这是一个很简短的表述。愚痴造成我们的生死轮回,而“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
菩萨应该不断地学习,学习的心是开放的心。佛教里有句话,“菩萨当于五明中学”,五明就是五种智慧,五种学问:内明是指佛学;声明是指修辞,写诗,作文修辞,乃至于歌唱;工巧明是指像建筑,机械,发明,制作;因明是什么呢?因明是逻辑,逻辑是用来和别人辩论;医方明是指什么呢?是指医学。“菩萨当于五明中学”,为什么菩萨要在五明中学?这五明中只有一明是佛学,就是内明,其它的四明都跟佛学没有关系,为什么?因为菩萨是围着众生转的,菩萨以众生为导向,在帮助众生的过程中需要这些技巧、学问、知识,需要修辞,需要懂建筑,现在如果众生就是需要你来做房子,只念经是不行的。
地震发生的时候,现场最重要的是把埋在下面的人救出来,那也是需要相应的技巧,你要懂得。这次地震,据说刚开始挖的时候,很多人被挖出来,过了一段时间就停止呼吸了。后来专家来了才发现,因为人被压在下面,他的肌肉应激反应以后产生一种毒素,很强的毒素,等到这条腿或者四肢从被压迫一解放,毒素就进入到血液循环,到心脏,人就会死,这是一个常识,所以当被压的人快要出来时给他们喝点盐水,来稀释这些毒素,就可以了。
因明,就是辩论,众生有错误的认识,你要能够说服他,要懂逻辑,帮助他发现他的错误。医方明,众生会生病,生病的时候就需要你懂医学。所以大家可以想一想,这需要不断地学,生生世世都学不完。很多菩萨是精通这些的。在佛教里讲,菩萨来到人间,行菩萨道,也不一定非要出家,他有可能来做医生,来做建筑家,来做文学家,做思想家,做艺术家,当然也可能做老板,做慈善家。所以,关于菩萨的学问在佛教里,菩萨道则在众生的世界里。
下面一个觉悟:“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这是讲菩萨和谐的人际关系。菩萨的和谐的人际关系来自于布施。这次地震以后,很多人都捐钱,你们知道那时候我怎么想吗?我想,哎呀!我这个人太穷了,太没有福报了,我要有几十个亿就好了,我的贪心也很大。我感慨说我没有福,根本没办法帮助众生。“贫苦多怨”,贫苦不仅不能帮助别人,而且有时候还多怨恨。所以菩萨要通过自己的布施来增长自己的福报,有了福报才可以帮助别人,帮助众生,而在布施中要平等。
佛教里讲,菩萨使自己的人际关系和谐有四个法门: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第一个是布施,这布施有三种:第一种是财物,第二种是法,第三种是无畏。
财物不用解释了;法是知识,精神层面的。无畏是什么呢?无畏是安全感,心理的安慰、鼓励这些都是无畏。我们寺院去年做了一个慈善活动,就是跟红十字会合作,救助河北省境内的先天性心脏病患的儿童,我们三方一起筹款。当时议定说,每方筹款不少于三百万。当这样说的时候,我们只有三个月的时间,所以有一段时间我特别有压力。有一次给一个信徒打电话,他用一种非常肯定的口吻说,这没问题,一定行!给我的印象很深。当时给我一个很大的鼓励和激励,我心里想,已经够了,这个鼓励比直接的财物还重要,还有力量。
1927年秋,弘一法师到上海,寓江湾丰子恺家。印光大师阴历七月十七下普陀山,七月十九到上海,处理《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印光法师文钞嘉言录》等书的印送事务。七月二十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3
上师教言集:为什么有的人生下来就不漂亮,不健康,很难看?为什么没有福报,怎么努力也挣不到钱?而有的人生下来就漂亮,健康,人见人爱?不是没有原因,有原因的。短短一天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3
世尊的开示:警惕——若谤法师即是谤佛 若以嗔心看法师者,恶业过彼挖一切众生眼罪聚看到多有一些学佛的同修,言语极其的随意、浅薄无智、斗争坚固,真的是造业无量,自己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4
虽然大家都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当佛陀涅槃后,就不再在世间住世,而出家人就承担了如来家业,代表佛向世间传播佛法,所以当佛不再住世的时候,出家人就是佛的代表,所以出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2
中国号称礼义之邦,中国文化无处不表现出非暴力主义的精神。儒家提倡仁义,克己复礼,摒绝霸道,崇尚王道。孟子见齐宣王,不言齐桓、晋文之事。儒家认为君子仁民爱物,慈心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1
邪YIN会毁掉我们的人生的福报我们的福报是:健康,寿命,面貌、事业、名声、家庭、财富等等。 一、健康: 中医认为肾上通于脑,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黄帝内经》中说:“
戒邪淫故事时间:2024-10-26
法师品第十此品明五种法师:一受持,二读,三诵,四解说,五书写。大论(大智度论)明六种法师:一信力故受,二念力故持,三看文为读。四不忘为诵,五宣传为说,六圣人经书难解须解释。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我们活着为什么?我们永远都应该以利人为前提。利人,就要从不障碍人开始做起。一九八O年三月廿一日晚间开示于万佛圣城我们活着为什么?我们人这个“我”是谁?是你、是我,也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25
只要皈依三宝,能念三宝,都是修行;能这样的思想,这样的用心,不贪财,不恋色,这就叫修行。常时观身体是无常的,是不干净的,是幻化的,是要死的。你这样观,你的烦恼就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0-21
善恶因果不能抵消,这是一定要懂的。那不能抵消怎么办?佛教导我们,对于善因加强,对于恶的,过去所造的,不再做了。让善的力量强大,恶的力量薄弱,将来往生的时候,力量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20
对因果的认知2018夏安居讲法 摘弘恩法师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了解因果吗?懂因果吗?很多居士肯定在心里面说“我懂啊,我当然懂啊,学佛的人能不懂因果吗”。其实错了,因果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9
【解】因果相背,为是处,作恶业希望乐报,因果相背,为非处,犹言“无有是处”也。“无有是处”是没有这个道理。这一条,诸佛如来,法身大士没有疑惑的,“十力”这个摆在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8
大修行人指的是谁?诸佛如来、法身菩萨、阿罗汉这些人,应化到这个世间,与没有成佛时的这些众生又碰头了,有缘,都遇到了,这时候还有没有因果?有,清楚。我们在《高僧传》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7
在加拿大温哥华,我遇到一位热心的女士,她经常照顾我们的生活,也为我们的行程做安排,为法会等佛事活动操心。这位女士的人事关系处理得很融洽,起初,她在我的心目中象天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3
因果相续与无常矛盾吗?因缘所生的一切法,固然是生灭无常的,而又是相续不断的,如流水一般,前前逝去,后后生起,因因果果,没有间断,这是就竖的方面来说的。从横的方面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2
观看视频,了解“世界”的来源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可是世界到底有多大呢?《楞严经》里是这么写的:世为迁流,界为方位。也就是说,世界的世,指的是一个时间概念,而
文化资讯时间:2024-10-08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10-06
北京著名的夏荆山老艺术家,老居士,他说:世界看东方,东方看中国,中国看北京,北京看文化,文化看佛教。在古印度,最恐怖的事情就是,这个地方出家人没有了,他们就会生
文化漫谈时间:2024-10-01
1现在这个世界,由于交通便捷,距离缩短了,哪个地区有哪些善知识,几乎我们都能知道。可是这些善知识都有自己的道场,请也请不来,想请他来住世,谈何容易?2今天交通便捷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8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上宣下化老和尚讲述世界成就品第四◎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美国万佛圣城宣化老和尚讲述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
宣化上人时间:2024-09-28
佛宝网讯 近日,首届海峡两岸佛门书画艺术展作品征集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目前已陆续收到很多书法家、画家作品,投稿作品题材丰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佳作精彩纷呈。现选
文化资讯时间:2024-09-27
勉强找时间来学一学,不能一心一意去做,拔除“根本业缘”是不可能的,刚强众生难调难伏就在这里。不说一般的道友,我们出家弟子对这种道理人人都懂,也知道修行好,也是下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5
1在因果法则里面是不成立的。作善就在自己心田里落下善种子(善因),作恶就在心田里落下恶种子(恶因),善种子和恶种子不能互相抵消,到它们因缘成熟时,各结各的果报,不会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2
呷绒多吉上师 开示连载(406):因果是不虚的,但很多人都不相信因果。为什么呢?他觉得看不见,看见了也认为不存在因果。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呢?有些人看见某一个人一辈子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2
一个大灾难来了,许许多多人丧失了生命财产,但是还有少数人很平安,没有受到大灾难。这些人,你仔细去观察,你去做一个统计,然后你就晓得,从统计上看到,绝大多数心行善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0
问:“佛菩萨还受不受因果报应?”答:这个问题,过去百丈大师遇到老狐狸曾经问过,问的话就是“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跟你这话的意思完全相同。老狐狸过去生中是讲经说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0
当某位藏传喇嘛教导一个牧民时,牧民所想要的可能只是健康、富裕的加持而已,而不是追求证悟。这类加持在西藏的环境有它的作用,就像在世界上其他地方,巫术或者算命各有其
文殊花开时间:2024-09-20
探秘世界最大的金玉佛像举世闻名的“金玉观音”供奉在金碧辉煌的“得在自在观音阁”里。金玉观世音菩萨是空心的,整个观音采用的是中国传统“宫廷金细工”的制作方法,把观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14
1 我们学佛,学什么?学佛的存心、学佛的大愿。佛的心,念念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佛的愿,希望一切众生破迷开悟。2 诸佛如来都是用真心,不用妄心。我们今天学佛,无非是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13
1 人是有寿命的,但是命运是可以转变,问题是你相信不相信?肯不肯真干?你如果真的相信、真的肯干,转得很快!从什么地方转?从心上转,身是受心理的支配,“一切法从心想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12
内容概要:真心修道人,不见世人过,三岁小儿能知,八十老翁难行,愿大家多长智慧,少生烦恼,创建和谐社会任重道远,不妨先让自己心平气和。学佛之后,对自己的要求逐渐提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11
无常无法抗拒,但它并不可怕世上的一切,究其根本,都会变成记忆,记忆跟幻觉没有两样,所以说,生命是一个巨大的幻觉。你快乐时,世界在变化着,你本身也在变化着;你痛苦时,这变化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8
忏悔真正的意思,我在年轻的时候章嘉大师教我,真修忏悔法,因为那个时候我没出家,我还在工作,大师告诉我,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形式就是它的仪规,那个时候没有人教我,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04
1我们在这个世间,要不学佛,不接受佛陀的教育,这一世白过了;不但是白过了,这一世还造无量无边的罪业,将来还有无穷的苦报自己要承当,这多麻烦、多可怜!2“心常谛住度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04
自古以来,信佛的人很多,而成佛的人很少。仔细检讨一下,不是佛法不灵,而是信佛的人动机不纯。绝大多数人,名义上在学佛,而潜意识里却只想求佛——求佛菩萨保佑我逢凶化
佛答时间:2024-09-04
和谐世界从口开始建设和谐社会、促进世界和平早已成为当代人类的共识,但如何完成这一目标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必须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在细节上做文章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2
近行定与安止定慈济瓦法师讲郑栢青译按:慈济瓦(Sujiva舍弃我)法师是一位马来西亚籍佛教上座部比丘,献身于佛法内观的教导。法师在1975年完成大学学业不久后,就出家。在修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9
「四不」原则健全我们的人生星云大师我这一生周游世界,云水行脚,到过不少地方,但在今天来到这“第一城”,感到特别荣幸。我虽然还没有仔细参观,就已经感到这第一城的宏
星云法师时间:2024-08-29
财富是你命里有的,不用去争,命里有的丢都丢不掉,命里没有争也争不来,所以你要跟人竞争那岂不冤枉?《了凡四训》把这一桩事情讲得透彻、明白,把《了凡四训》多看几遍,
因果报应时间:2024-08-27
1 《华严经》是释迦牟尼佛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所讲的。我们世间人看到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底下打坐,一动也没动,谁知道释迦牟尼佛在定中讲《华严经》,热闹非凡!你看《华严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25
讲到对物,对物的恭敬,就是要把它保持得整齐清洁,这是对它的恭敬。像昨天讲到,这《华严经》上说的,桌子善知识、香炉善知识、蜡台善知识,这个东西我们对它怎么礼敬?你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23
《佛说梵网经讲录》◎慧僧法师一九八O年讲于万佛圣城法界大学养秋堂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诸佛子。是四十八轻戒。汝等受持
因果报应时间:2024-08-23
第二章 四圣谛在佛陀的教法中,四圣谛可算是其中的心要了。他在波罗奈附近的鹿野苑(今印度沙纳特地方),向他的老同修----五苦行者作第一次说法时﹝注一﹞,所讲的就是这个。这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0
当我们深入地观察一朵花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它完全是由如阳光、雨水、土壤、肥料、空气以及时间等非花的因素构成。如果我们继续深入观察,我们还会发现,这朵花正在逐渐演变成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18
1. 总论这世间上的一般人常认为可以从财富、权力和社交活动中得到快乐、安祥与调和,也想由家庭关系、职位、朋友和感官得到快乐。他们试着运用各种方法来改变自己的物质、社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18
导读:福报和罪报,使我们在生死海中沉沉浮浮。佛陀鼓励人们善行,却不鼓励人们假善行的福报在轮回中过的更好,因为那都仅仅只是昙花一现。佛陀真正的视角在于——导向漏尽
学佛导航号时间:2024-08-18
来看省庵大师的一首净土诗:都言净土唯心是,十万余程是外求。但执妄心居在内(若言十万亿佛国之西方是外求者,则认方寸妄心居内,便同阿难所计七处之一),不知真性体全收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4
没有出离心能往生吗?这是绝大多数净业行人非常关心的问题。当然这里要注意,我们以下根据《观经四帖疏》疏文作的分析,虽然是在讲中品下生是否要求出离心的问题,实际上,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4
元朝至顺(元文宗年号,13301333年)庚午年间,浙江西部连年饥荒,当时杭州城中有许多人饿死。于是官府就雇人把这些尸体丢到六和塔后山的大坑中。其中有一个老太婆的尸体,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4
三主要道佛教的经典非常的多,如果你现在去寺庙的藏经阁,或者图书馆,佛教的书整个屋子都摆不完。如果你学的是天主教、基督教,事情还好办,也就一本圣经;偏偏你接触的是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