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6日“参加戒会很辛苦,用短暂的辛苦,可以换得终生利益无穷尽。”佛光山开山星云大师恭喜参加戒会大众,因受戒而重获自由,并期勉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当个人间菩萨,宣扬人间佛教。
佛光山隆重举行“传授在家五戒菩萨戒戒会”,得戒和尚星云大师10月16日在如来殿大会堂宣讲受戒真义,强调受五戒是学佛入门,受菩萨戒是获得“博士学位”,勉励大众在菩萨道上精进努力,从小菩萨修成大菩萨,3年后,人人名列第二届“人间菩萨”。
受持五戒是做人根本
大师强调,“戒”不是束缚,“戒”如老师、如明灯、如围墙、如渡船,有保护、指引作用,能守戒的人,生活如法而行,自然无惧犯法,生命因而获得自由。即使无心犯戒,因为懂得惭愧忏悔,可以消灾灭罪,所以受戒者比未受戒者有好因果。
“犯戒、破戒,不严重;思想扭曲的‘破见’才是严重。”大师鼓励受戒者,永远不犯戒不容易,原则上受五戒一次,便可终身受持;菩萨戒难度高,易生懈怠退转,可透过复戒薰习,加强道心。
“最基本的佛教徒,必须通过四阶段功课:皈依三宝、受持五戒、认同八正道和行六度万行。”大师指出,皈依三宝是佛教徒的第一堂课,受持五戒是做人的根本,做不到守五戒,就无法成为完整的人。而五戒的根本精神是“不侵犯”,不杀生而护生,不偷盗而尊重他人财物,不邪淫而维系夫妇伦理,不妄语而建立诚信,不饮酒吸毒而爱惜身体,“即使不求佛,也可以获得长命富贵、幸福美满”。
忏悔认错可消灾灭罪
大师表示,戒有轻重之分,“波罗夷戒”绝不可犯,“突吉罗戒”是轻罪。前者如杀人,一般人不会轻易犯戒;后者如不小心杀了虫蚁,属轻罪,可透过忏悔消灾灭罪。可见守五戒,没有想像中困难。
至于一般人认为最难持守的“不妄语”,大师认为,社会最需要诚信人格,不说谎看似不易,其实自称活佛、仁波切等意在诈骗的行为,才是“大妄语”。有个开布店的信徒,为了生意,不得不在价钱、是否会褪色等问题“说谎”,因而深感苦恼。大师建议他如是回答顾客:“这布每尺3元,会褪色;你想要不褪色,另有每尺8元的货品。”信徒依言而行,果然生意蒸蒸日上,20年后还发财盖了大楼。
“只要有心,守五戒、行佛法其实很容易。”大师以“六度”中的“布施波罗蜜”为例说明,布施不在于金钱物质,说好话、当义工、微笑招呼都是布施,心意最重要,同样是布施,心存欢喜清净的功德,远胜过无清净心的布施。
受菩萨戒获博士学位
“受菩萨戒,等同获得博士学位,不再是凡夫,自我价值大为提升。”大师强调,“发菩提心”是菩萨戒的关键,上求佛道、下化众生,通过“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才算成就圆满菩萨。
大师补充表示,让自己的行住坐卧、起心动念合乎佛教礼仪,展现“行如风、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等威仪,是“摄律仪戒”;全心关注善事,做到随喜赞叹,并实践“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提升道德人格,是“摄善法戒”;做到“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所言所行,都能对人有益,就是“饶益有情戒”。
“我在台湾的名声地位,是‘走’出来的;佛光山有今日,是‘给’出来的。”大师说,自己初到台湾默默无闻,只因受过严谨丛林训练,走路有威仪,不东张西望,才获得民众注意,觉得“这和尚不错,看起来正派”。而佛光山虽然向社会化缘,却能秉持“十方来,十方去,共成十方事”,进一步送出因缘、欢喜和佛法,来回馈信众的钱财布施。
饶益有情法布施最优
大师勉励众人,受菩萨戒的终极目的,是为了饶益有情;受戒后至少要向他人介绍人间佛教的“三好、四给、五和、六度”理念,因为法布施的功德远超过财布施。
除了“有佛法就有办法”,大师也主张“有佛法就有力量”、“有分寸就是佛法”。他奉劝初学佛者莫紧张,因为“在佛光山受戒后,如同获得学佛的武功秘笈,走到哪里,方便到哪里,富贵也到哪里”。
大师谈及《人间佛教·回归佛陀本怀》在大陆出版的经过,该书不仅由官方的人民出版社出版,而且一上市就“秒杀”,目前正加紧再版,可见大陆官方也认同人间佛教对国家社会发展有正面效益。而知名学者高希均新作《星云之道》,首次获准在大陆出版,也是搭人间佛教的便车,可见“有佛法就有办法”。
发菩提心“菩萨”胜“居士”
为了推广菩萨精神,佛光山人间研究院启动“人间菩萨”选拔活动,将从汉传佛教近120年历史中,选出500位饶益有情的“人间菩萨”,颁赠代表荣耀的牌匾。大师期许所有受戒者,发菩提心,在菩萨道上精进,从幼儿园、中小学慢慢升为大学生、硕博士生,由小菩萨成长为大菩萨,3年后,可望名列第二届“人间菩萨”,让儿女引以为荣,将是对佛教发展与传承的重大贡献。
“现世作菩萨,转世可到善美世界。”大师认为“菩萨”的功德盛大,太虚大师曾自称“比丘不是佛未成,但愿称我为菩萨”,慈航法师希望大师以“菩萨”称呼他;而在佛教最衰微时,于南京成立金陵刻经处的杨仁山,大师也宁可称他“菩萨”而不称“居士”,因为大师认为,杨仁山“菩萨”对佛教的贡献,胜过维摩诘“居士”数倍。
民国二年(1913年),北京法源寺住持道阶法师做佛诞纪念会,以释迦佛像为徽章,去参加纪念会的人都佩戴一枚。这是国内第一次以佛像做徽章。事后道阶法师来普陀山,送给印光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4
老子说:天道无亲,唯亲善人。一般人对这句话很难理解,现在我们用养育孩子来做比喻。很多人去堕胎,有个原因,怕养不起孩子。养一个孩子都很累,更何况再来一个。我们潜意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3
在中国,香的使用不但起源甚早,且与宗教有着紧密深刻的联系;这其中,佛教的用香不但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并在二千余年的历史长河里,持续地发挥它深远的影响力。中国香道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11
答净土四十八问[明]莲池大师 著答四十八问序净土之教,因地于法藏,肇端于韦提,开陈于灵鹫教主之金言,流衍于匡庐大士之莲社。专一心而向往,历三界以横超,诚哉末法之要津矣!然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0
问:迦叶身光,映蔽余光,使不现故,名曰饮光。何故云色?若吞余色,应云饮色。何况色不可吞。以色对光,逾明显故。莲池大师答:由色有光。无金色者,光从何来?色不可吞,光独可吞耶?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0
趺坐向西归净土,莲池浴体证无生枯肠欲断只呼天,痛惜禅人殒少年,数载名山参偈遍。归来念佛荷锄边;助兴梵刹同艰苦,密行功圆上品莲,燃臂药王真供养,孔悲颜殁尚凄然。活到于今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0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续问答有当问,而前问不及。自设为或问如左。问:《大本》、此经一体,既闻命矣。然《大本》三事,此经似无。一、因地六八大愿;二、愿后广修诸行;三、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0
[明]莲池大师 撰普劝为人必修净土天如《净土或问》云:今禅者见修净土,鄙之为愚夫愚妇。此非鄙愚夫愚妇也,乃鄙文殊、普贤、马鸣、龙树也。其言痛切如此,犹有未信者。因为考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9
损福行为:1. 【大慎】爸妈责备发怒, 子女生嗔恨是一过, 抵触顶撞是十过.2. 工作不竭忠尽力, 一事为一过3. 【大慎】不尊敬先贤和长辈, 一日为一过4. 【大慎】堕胎为二十过5.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9
我在少年时侯,见有前贤排斥佛教,遂以先入之言为主,也随着藐视佛法,这是无知啊。后来偶然在某戒坛经书流通处请得数卷佛经阅读,这才大吃一惊,不禁叹道:假如没有读到这些佛经,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9
经言:人之谤我也,出初一字时,后字未生;出后一字时,初字已灭。是乃风气鼓动,全无真实。若因此发嗔,则鹊噪鸦鸣,皆应发嗔矣!其说甚妙。而或谓: 设彼作为谤书,则一览之下,字字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9
故事二:书到今生读已迟 书到今生读已迟“这句话是明朝一位进士袁枚说的,他是说宋朝的黄庭坚字山谷的故事。黄庭坚,字山谷,江西省修水县人,他的诗书画号称“三绝”,与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09
救麂免难黄广文文登上记载:广西贵县西乡,有张某夫妇,一向爱好行善,尤其对物命,从不加以轻贱或伤害。有一天,猎人追杀一只麂,麂惊慌恐怖,躲入张某家中,张妇急忙用旧衣,掩盖保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8
程氏夫妇平素喜吃鳖肉。有一次偶然买回一只大鳖,吩咐厨婢宰割烹煮,当时夫妇有事暂时外出。厨婢心想:由我亲手宰杀的鳖命,已经不可计数。今日我决定要释放这只大鳖,甘愿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8
钱梅溪孽报谈记载:钱梅溪的邻居薛庆官司,从事宰羊卖肉为业,家境相当富裕。薛庆官到了四十多岁时,忽然害了一场大病,疾病痊愈后,脸型突然变成羊脸形状。后来到安徽贩卖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8
慧能大师与中国禅宗蔡惠明慧能大师(六三八—七一三)俗姓卢,原籍河北范阳,因他父亲被贬官岭南,就落户在广东新兴。他是中国禅宗南宗的创始人,世称禅宗六祖。据“续高僧传卷八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7
论印光法师的佛教修持及其弘法取向编辑:陈永革来源:闽南佛学内容提要:本文以印光法师(1861-1940)的佛教修持及其净土弘化为论述主体,透过其迁单南下普陀后的修学行持、刻经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6
慈云忏主净土文慈云忏主净土文又称小净土文,为宋朝慈云忏主遵式法师所作。 原文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愿以净光照我,慈誓摄我。 我今正念,称如来名,为菩提道,
净土法门时间:2024-11-06
唐代天台宗高僧。俗姓戚,常州晋陵荆溪(今江苏宜兴县)人,其家世习儒学,幼年便超然有迈俗志。玄宗开元十五年(727),他年十七岁,游浙东,寻师访道。至十八年(730),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3
凡眼不识菩萨有一个名叫迦罗越的人,一心一意想见文殊菩萨,却总无法如愿。后来,他想到了一个很好的法子,就是广行布施,设宴供养沙门,并且在会场正中央,设了个高高的座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1
第三章 娑婆世界从空间上看,宇宙是没有边际的。从时间上看,宇宙是前前无始、后后无终的。佛将银河系称为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组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9
问:佛教的确立,首先在于戒律,经过道安的努力,以后还有哪些律部的传译?赵朴初答:道安和他的弟子们寻求戒律的热心,对于律藏的充实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道安在世时,已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8
佛教与婆罗门教的“虚妄”观念比较姚卫群佛教与婆罗门教在分析外部事物或人的认识时经常使用“虚妄”观念。这一观念在印度宗教哲学史上的出现频率较高。在印度早期的宗教圣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7
佛教经典中常赞叹佛陀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所以我们在佛教寺院中看到的佛像或菩萨像,不仅身形健硕、相貌庄严,而且神情愉悦、慈祥,这实际上反映了佛教对于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论中国佛教参与宗教间对话的《理惑论》模式董群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对于本土的中国文化、中国人来说,有一个接受的过程,有些人基于其本土文化的立场,特别是儒学、道家和初期道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融合的佛教第一章 宗密其人及其佛教发展观宗密,在中国佛教发展到最高峰的时候,撰写了大量的著作,想表达这样一个重要的观点:融合。中国佛教应走会通的一路,具体地说,禅宗诸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世之所尚者,皆沉檀龙麝等难得之物,更有奇楠之香锱铢即倍于黄金。以为如得奇香便可契道,岂知闻香悟道全在平常处积累,一旦因缘具足乃可得之。若嗜其嗅,徒慕乐受而已。乐
香道佛教时间:2024-10-24
第十五章 禅宗的理论要旨与慧能前禅师的心性思想第一节 禅宗的理论要旨——心性论禅宗是最为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宗派,因重于禅,主参禅,故名。禅宗的禅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禅师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第三节 禅门三宗心说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为了调和禅教,分别以北宗、牛头宗和南宗为禅门的代表,以唯识、般若和华严为禅外其它教派的代表,将其互相参照、比附,以示禅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10-22
第二十章临济宗的一念心清净与无事是贵人说唐代末期,禅师义玄(?-867)创立了临济宗。临济宗人忠实地继承了马祖、希运等禅师的心性思想,在平常心是道、无心是道的思想基础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虽然从政治和社会的权力关系而言,现代化一重要的意义在于宗教与政治之间形成了政教分离的格局,从而把公共性的社会空间交于俗世性的政治去处理,宗教逐渐从全能性的意识形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权巧现化影应十方◎梦参老和尚《占察善恶业报经》讲记【此善男子发心已来。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久已能度萨婆若海。功德满足。但依本愿自在力故。权巧现化。影应十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0-22
十二祖红螺资福彻悟大师彻悟大师(公元1741~1810年),讳际醒,一字讷堂,又号梦东,京东丰润人,俗姓马。大师幼而颖异,长喜读书,经史群籍,无不博览。二十二岁时因大病
净土大德故事时间:2024-10-22
导读地藏菩萨跟娑婆世界众生因缘甚深,能度脱三涂众生的苦难,末法时代,我们做任何事情都障碍很多,念地藏菩萨就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梦参老和尚圆满讲过“地藏三经”,弘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0-21
达真堪布:对菩萨生恶念果报原来是那么可怕假设任何众生对这样慷慨布施的施主菩萨生恶心,不要说亲自伤害,仅仅生起了一个恶念,就要堕入恶趣。生起多少刹那的恶念,就要堕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4-10-20
论秦巴山区佛教的几个特点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王亚荣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 李利安秦巴山区地跨汉江南北,位处川陕交界,山高水长,川岭交错,将我国西北和西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8
"无"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世间上的人总是在“有”上求,有车、有子、有钱、有名等,其实“有”还是有限、有量、有穷、有尽。佛法教我们从另外一个“无”上去思考,你“无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10-18
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民族和宗教的冲突仍然不断发生。特别是霸权主义的强权政治、宗教极端主义和民族分裂势力,都是引发战争的因素。因此,我们倡导的和谐世界建设还面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7
第一章、佛教如何看待宇宙有乃空现,莫讳空而执有;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本章副标题中的后一句(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是江味农居士所著《金刚经讲义》卷三第37页的一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6
真谛所译的《婆薮盘豆法师传》记载了瑜伽行派的两位大师无着(asanga)、世亲(vasubandhu)的家世生平以及修学弘化的经历,是一部珍贵的佛教史文献。本文依据《婆薮盘豆法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5
老年人的学佛方法按照传统的说法,六十岁以上就称为老年人了。在中国佛教徒中,老年人约占百分之八十左右。因此,如何使老年人在学佛修行的生涯中,沿著正确的方向进取,得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3
净土九级教学次第论佛教事业的发展,首在教育。只有通过各种层次与不同方法的教育,佛法的真实修证才能如理付诸实践,佛教信仰的层次才能普遍提高,才会出现更多绍隆佛种、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3
可 行 性 策 划 案 编剧:邱竹林(法名:界悔) 鸠摩罗什对中国佛教思想文化的影响: 鸠摩罗什大师,天赋异禀、愿力深广,一生坎坷而传奇,是伟大佛教思想的传播者,一路从
文化资讯时间:2024-10-13
弘一大师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高僧,对佛教的弘扬贡献颇大,他致力于南山律学的研究,著书立说;采用西洋音乐创作佛教歌曲,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出版《护生画集》;以书法弘
文化资讯时间:2024-10-12
法华特论达庵居士 冯宝瑛著第二十六 妙音菩萨来往品---妙音菩萨品药王本事依宿王华三昧而起,因地行相也。本品所依三昧,同源异流;乃据一切种智开敷为妙相,果地净用也。若示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0
10月8日,首届江苏佛教素食文化博览会在无锡灵山祥符禅寺盛大开幕。此次博览会的主题为弘扬素食文化,倡导健康生活,培养素雅品味,实现五福人生,设置厨艺比赛、素食展示
文化资讯时间:2024-10-10
第十九课 探病须知 《梵网经》云:「若佛子见一切疾病人,常应供养,如佛无异。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佛陀曾经到一位老病比丘处所探望,亲自为其洗涤身体;又在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10
第二十课 临终关怀应有的认识 有生必定有死,新生的喜悦常常令人忘记死亡的哀恸,人间也不知这边生命的结束原来是那边新生的开始。在这一生一死之间,只知道自己的悲伤,而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10
佛教的十大真理何谓真理?在古希腊,「真理」是指公开展现在人的理智之前的东西,具有确实、符合事理原则的意思。在中国老子《道德经》中论及,「道」是自然与天命相合的精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