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你人生中遭遇的所有不顺 皆因你福报不够

佛学入门 2016-12-07

福报不够就培福,扩大心量

我们常说有福没福,福分大福分小,福报多福报寡。从中就可看出,人与人的福气是不一样的,是有区别的。可以这么说,你看到的那些人生一帆风顺,心想事成的人,都是福报大的人,因为,没有福报,他不会如此顺遂,也不会如此如意,最重要的是,福报不够,他连受都受不起,镇都镇不住,他要么会失去所得,要么会被所得害死。

原来,一切都由你的福报决定。当一个人现有的福分超过了所能承受的程度时,哪怕一点小事,他也会镇不住,产生种种不好的负面情绪。如果你得到了很多,物质上很富有,可就是不快乐,并不感到开心幸福,那你就要知道了,这是什么原因?这是因为你福报不足。也就是德不配位,你的福德和功德,配不上你所到的利益待遇地位。

不要去抱怨生活中的种种貌似不公平,因为,那一切,都是你所无法理解和看到的公平,因为,那些都与每个人的福报有关,别人福报大因为别人做了功德,积了福报,你眼红没用,妒嫉也没用,除了累积福报,你无路可走,如果你想改变命运的话。那些整天怨天尤人的人怎么样才能够明白,原来自己人生诸多不顺,是自己福报不够?

房价再贵,仍然有人会买得到称心如意的好房;工作再难找,仍然有人会得到梦寐以求的职位;学再难考,仍然有人会考出傲人的佳绩,进入自己心仪的学府。城市再交通拥堵,再空气不好,再食品不安全,仍然有人会长寿。区别就只有一个:福报大。不要再把他人的幸运和成功说成是人家有背景有门路,那是因为人家福报比你的大。

事业不顺利吗?婚姻不幸福吗?家庭不和睦吗?身体不健康吗?财富不丰足吗?等等。都不要去抱怨,因为,没什么好抱怨的,都是因为你没做那么大的、那么多的功德,你没累积那么大的、那么多的福报可享。如果一个人业障小、福报够大的话,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事事称心如意,常常心想事成。福报提升,生活必然会变得更加美好。

你生活中、职场中遇到的所有问题,都是福报的问题。你的福报,决定了你的心量在哪个层次上,也决定了你的追求在哪个层面上。福报不够,你不可能镇得住你面临的人事物,你总被上司修理,镇不住他,那是因为他福报比你的大,所以他占上风。你在家总被老婆欺负,那也是因为你的福报不够,所以,你镇不住她,反被她占尽优势。

有福方能压众恶,所以,“不顺就是没有那么大的福报,把这个不顺镇得住,压得下去。”有人做生意,做什么都赚,有的人,则做什么都赔。有人开一小店,生意很好,等扩大几个店后,却问题百出。为什么?福报不够了,原有的福报撑不起那么大的家业了。俩人谈恋爱,一个围着另一个转,那个总去追人家的是福报没人家大的人。

福报也是引力。如果你去找工作总找不到,或有机会,但不是人家挑你,就是你挑人家,总之,就是很难成。代表什么?代表你那个阶段福报不够了。如果你因此悲观厌世、抑郁、痛苦、有自杀倾向,则代表这段时间没有福报了。如果家庭内部纷争,矛盾不休,问题频出,代表无论是家人他们还是你本人,你们的福报都已经是不够了。

什么是福报?票子、房子、车子肯定是福报,但福报的范围可远比那宽广多了。一切皆福报,你能吸到新鲜、洁净的空气是福报,你能喝到没有污染的纯净水也是福报,你能拥有爱你的人也是福报,你能有机会接触佛法更是福报。为何要福慧双修?因为没有福报,就不开智慧,只有福报俱足,智慧自开:多积福报,将福报转化为智慧。

人的福报是有定数的。把一个人的福比作一只水桶,那么,每个人的水桶大小都不同,但都是一定的。为什么?因为,那只水桶,是每个人的业力产物,如同祖传家宝一样,一出生,便伴随其身。那桶的尺寸大小谁决定?你的善恶业决定。你前世累积的善业大且多,你今生的那只水桶就大,否则,那水桶就小。

人的命天注定,这话怎么理解?看到上面的那段话,你就应该明白了。命运之所以是被上天注定的,是因为每个人的福报是自有定数的。福报是那只装水的桶,命运就是不断往桶里装水或不断从桶里漏水的过程。这个注定代表天赋的那部分,一出生就已带有的那部分,后天的加水或漏水如无影响,人生有何意义?

福报先天就是有漏的,因为存在太多折损福报的地方,不仅客观上很多,人的主观心念上也有不少。那水桶是带洞的,人一生都在折损自己的福报,不是吗?人享福就是消福。但人是有智慧的,人修行就是在为自己增福、修福、积福。人生的意义,就是断恶从善,不断修复漏洞,不断扩大水桶尺寸,装更多的水。

人的命天注定,指的是人的福报已有定数。那么,在有限的今生,你是往桶内更多地加水?还是让桶内的水漏得更多?你是将原有的水桶容积扩大?还是让原本就不大的水桶越变越小?水桶可以扩大?也可以缩小?当然。人心是决定因素,心量大的人福报大自然桶变大,心量小的人福报小自然桶变小。相由心生。

这个相,不是常说的面貌、面相,而是指事物的外象和真相。每个人命运和福报的不同,是因为那只水桶的大小不同,桶内装的水多少不同。有的人今生做坏事很多,但却竟然活得很好,是因为他生来带的那只水桶原本就很大,水还装得很多,虽然他一直在做坏事漏水,还活得很好,但继续再漏呢?终有水尽时。

其实,你所看到的那些被拉下马的贪官都属于先天桶大水多的人,只是,他们今生贪念欲求大太,不断漏水损福,最终,福尽灾现。善报报完之后,恶报就现前了。同理,有人今生很善良,还做了很多好事,但命运多厄,可谓多灾多难。那是先天带的水桶就小,水也很少,虽然不断加水,还未达到一定福报的量。

也就是说,万事皆由量变到质变,没达到那个量,本质上,事物就不会有飞跃性的变化。所以,你会看到恶人貌似逍遥快活,而好人反倒千辛万苦。你想啊,一边往桶里加水,同时又一边在漏水,本来桶就小,原本水就不多,当然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来累积,才能达到厚积薄发的福报现前的境遇了。善终会有善报。

那个福报的水桶,其实,就是指人的心量,而水,则是指人的德行。最初的水,是由每个人的前世或者祖先累积下来的。而后天的水,就是每个人行善积德往桶中加水所得。漏洞,是指人的缺点和不良习性,缺点越多,习性越重,做坏事越多,那漏洞就越大,流出去的水也就越多。做恶损德,做恶折福也折寿。

人的命天注定,这话也对也不对。说对,是因为,人的命就是有先天定数的一面。说不对,是因为,人一生的命运和运气,都如同天气一样,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的,命运的吉凶,是随着一个人的起心动念和言行在做小的不断的调整。小的善恶,只做小的调整,只有大善大恶才会有大的调整,才会改变命运。

有人不信命由天定,而是认为人定胜天。这一念中,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那就是改变命运的积极性。但是,人们要提防自己,不要偏执,不要步入误区。误区就是:只知只顾往桶内加水,不注重加大桶的容积,也不注重减小漏洞。一面加水,一面漏水,加进去的水,还不够漏的,那么,什么时候能见福报现前?

最快速的改变命运的方法,莫过于扩大心量。因为扩大心量,就是加大水桶容积,而“量大福大”、“有容乃大”。小肚鸡肠的人,对应的是一个小水桶,是永远与大福报无缘的人。厚德载物,即心量大才能承载万物。这里的物泛指福报、财富、地位、官职、名气、学历等,无大心量,人能被突降福报压死。

刚在网上看到一句话引发了很多感想,所以就把它写下来,大家分享。这句话是:我们只是善于总结失败后的经验教训,缺忽略了事情的本身,为什么失败,为什么总是失败。其实就是简单的四个字:福报不够。

比如一件赚钱的事情,别人都做的好你一做就赔了,看别人也没有什么特殊,自己还觉得比其他人强,也付出努力,可就是不成功。总也想不明白,甚至怨老天不公平,这些皆因福报不够。福报不够不止在经济上反应,也在生活细节中可以反应出来:对朋友的善言相告置之不理,贵人在眼前感觉不到,把债主当知己,把恩人当小人,不孝顺父母,正当的劳动获取财富看不上眼,偏偏喜欢投机取巧不正当的获取,所以一做就赔。

当你有福报时,不是你去找钱,而是钱来找你。现在的人,拼命找钱,下海经商,炒房炒地,什么都来。但是古语说啊,人找钱,两条腿;钱找人,八条腿。人追钱,钱会跑。佛陀也说,钱是五家共有的。所以下海成功的,没有多少人啊。

所以大家要做一个努力培养福报的人,同时做顺应天命的事情。为什么要相信命运呢?因为相信了命运,我们才能有能力,有智慧去改造他。很多人不相信命运,不相信了,能从哪里开始改造了,他们没有能力改造,不相信不过是借口。就是顺从你人生轨迹的事情。一个人在文学造诣很高,如果一定改行做科学家觉得比较赚钱或者风光,那只能苦了自己。我们要学会发展自己的天才的方面,舍弃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这也是佛教讲的慧根。

所以说,做事在人,成事在天。一件事情做不做在于我们人,但是成功与否,就不是我们说得算了,而是天,这个天就是指福报,德行说得算。福报德行和文凭不成正比,和出生不成正比,所以文凭和出生都不代表什么。只是代表我们接受了很多知识而已。第一等的人,就去努力培养福报,顺应天命做事。第二等的人,就是努力培养福报,不知天命盲目行事。第三等的人,顺应天命作事,却不知道培福报,难免沦为悲观。下下等的,就是不知道培养福报,还逆天行事。

顺应天命的人是个智慧的人,第一等的人可以算是福慧双修了。顺应天命不是碌碌无为,而是挖掘长项,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很多东西可以求,但是千万不要强求。我们往往强求很多事情,就造成了苦恼连连。比如工作的事情,比如老板的事情,比如婚姻的事情。太多的强求,只能给自己苦恼。不知道顺应天命的人,是比较可怜的。当福报来时,一切都会成熟的。福报没来时,却刻意去强求,这不是很折腾的事情吗?

现代人比较急忙的一点,就是想赚大钱,比如做房地产,或者开发大项目,一心想要当老板。其实,当福报不大时,你就算能上天下地,也搬不动几个钱。这个社会宣传给我们很多成功的经验,或者是失败后成功的经验,越忽略了一直失败的事情。为什么会一直失败呢,福报不够啊。钱不是赚来的,是你的福报来的,福报是辛苦劳动来的。

更新于:2016-12-07 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