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主一粒米,真的大如须弥山吗?(资料图)
我们每个佛弟子,几乎刚学佛不久的时候,都会听到一个偈子说:“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配合着这个偈子呢,一般还会有一个故事,是这么说的:
在印度古代的时候,有一对夫妻,家里很穷,穷的只剩一条裤子了,就只能老公出门的时候老公穿,老婆出门的时候老婆穿。有一次,佛陀领着弟子们到附近化缘,这对贫穷的夫妻实在没什么可供养的,就把这条仅有的裤子供养出去了。结果呢,佛陀的弟子们都很嫌弃,觉得这个裤子太脏太臭了,佛陀就说他老人家要自己穿。
然后呢,阿难尊者和目犍连尊者,就到河边去洗裤子去了。结果,裤子一放进河里,就掀起了大风大浪,目犍连尊者施展神通把须弥山搬来***这条裤子,也压不住。于是他们就赶紧回去向佛陀求救,佛陀这时候正在吃饭呢,就拿了一粒米出来,给目犍连说,用这粒米去试试吧。目犍连尊者拿着这粒米往裤子上一放,嘿,还真的就给压住了。
阿难尊者和目犍连尊者就回去请教佛陀,为什么这粒米有这么厉害呢?佛陀就说:“无二之性,即是实性。一粒稻穗从最初的播种起,经过灌溉、施肥、收割、制造、贩卖……累积了种种的力量与辛苦才能成就一粒米,它所蕴含的功德是无量的,正如同那件裤子是贫苦夫妇唯一的财物、全部的家当,它所包藏的心量也是无限的!四海龙王懂得一粒米的功德与裤子的功德一样大,都由虔诚一念引出,所以赶紧退让称善。由此可见,只要虔诚一念,则小小一粒米、一条衫裤的力量,都可以与千千万万座须弥山相等!”
这个故事大致是这个样子的,当然还有若干个类似的版本,情节上都大同小异,估计多数的佛弟子,都听的耳朵上磨出茧子来了。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从古到今的学佛人,那么多人喜欢讲这个故事呢?有人就说了,这个故事是为了督促出家人精进修行啊,不要贪图名闻利养攀缘混日子啊。这个道理对不对呢?这个道理是对的。那么这个故事好不好呢?这个故事是不好的。
为什么说这个故事不好呢?有几个理由,我觉得有必要说一说,大家琢磨一下:
第一,这个故事的来源出自哪个经典?有人说出自《阿含经》,但我是没有找到,不知道哪位大德能从《阿含经》或者其他经典里面找出来?如果经典里没有这个故事的话,作为佛弟子,假托圣言伪造经典,是什么罪过?有人说,别计较啊,发心好就行了,那么就算你发心是好的,但是这种编造经典的事情多了,人人都不去读佛经了,都不去从佛说的经典中学习佛法了,而是按照自己的观点去编造经典,让自己的话成为佛说的话,这样的事情成了普遍现象的话,对于佛教而言,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呢?
第二,大家想想,这个故事里面的情节合理吗?在古代印度的出家人,有穿裤子的吗?大家有兴趣的去研究一下南传出家人的衣着,体会体会佛陀穿个裤子是什么形象。如果作为出家人,学过戒律的话,就更应该知道僧衣有哪几种,各自是什么式样,在古代和现代,在印度和中国,有什么不同了,这应该是个常识吧?
第三,目犍连尊者是什么样的人?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中神通第一的阿罗汉啊!他能拿得动那条裤子,能拿得动那粒米,怎么就摁不住裤子,还让裤子在水里兴风作浪呢?有人说,那是四海龙王在底下推动着呢,那么就更有意思了,这条裤子是贫者供养佛陀的,难道四海龙王对这个供养事件表示不满?如果表示不满的话,为什么再放一粒米到水里,龙王同志们就“退让称善”了呢?应该那个米粒扔进去,风浪更大才行啊,对不对?而且,目犍连尊者是什么人?难道他都搞不定的神奇裤子,四海龙王就能随便玩?你要说目犍连尊者的神通抵不过四海龙王,我估计老龙王们也不敢承认吧?
第四,佛陀的常随弟子们都是些什么人?那都是烦恼已尽、所作已办、不受后有的阿罗汉啊,竟然有穷人供养了全部家当的一条裤子,他们会一个个的表示嫌弃和厌恶?就算是为了衬托佛陀的崇高和伟大,有必要把这些阿罗汉们刻画的如此鄙陋不堪吗?
第五,关于“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这个说法,虽然表面上看,是在刺激出家人要努力精进,不要懈怠,这样看法貌似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却有更大的副作用,就是会阻碍更多的人出家修行,而这恰恰是对佛教最大的破坏。
施主一粒米,真的大如须弥山吗?(资料图)
关于这个问题,台湾的圣严法师曾经这样说过:
“畏惧披毛戴角还的人,他是不敢修行的。鼓吹此生不了道,就要披毛戴角还的人,一定不是正信的佛教徒,更不能体认到大乘佛法的襟怀。这种观念阻止许多人出家修行,也使许多已经出家的人感到沮丧和失望,更使得许多出家人变成自私自利,急于自了,不能够产生利益众生、净化社会的愿望,所以,佛教被人指为消极、逃避、悲观。最初这种‘此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的观念,本不出于佛教,乃是出于破坏三宝的阴谋。因为即使在佛世,也没有要求所有的出家僧众必须即身成就,因此,正常的佛道,是不恋生死,也不畏生死的。
有心破坏佛教的斋教徒们,自己不出家,故说道降火宅,而不降僧中,出家修道也不得道,既不得道而受信施,当然要变做牛马来还债了。其实出家僧尼的生活,多较常人清苦,照顾信徒,服务寺庙,而取得微分的生活所需,还要他们来生变成牛马抵偿吗?除了站在敌视僧尼的立场之外,对此说法,实在找不出更好的理论根据。故也可说,这跟‘地狱门前僧道多’的流言,同样的恶毒!事实上,佛在世时,制定比丘托钵,称为‘化缘’,以托钵的形象,与在家的信众接触,并为他们祝愿,就是代佛宣化,就是报答信施。出家的形象本身就能使人产生离欲、离苦的作用,何况再用佛法化导,其功德岂能与用劳力生产来求取生活所需的方式同日而语。
以宗教的立场而言,纵然出家人住于寺院而不与世俗接触,也未能即身成就,只要每日课诵不断,为社会、国家、人类、世界众生的幸福祝愿,已经功德无量。所以在《出家功德经》里说,一天出家也有无限的功德,何况是发了终生出家的宏愿之人,因此,出家修行是多生多劫的事,不是临渴掘井式的急就行为,没有必要在一生之中急求自了。”
相信大家看了圣严法师的这段话,应该也就明白了,所谓的“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这样的观点和故事是多么的荒谬。我们应该知道,出家人只要有信仰不破戒,就算是普普通通的凡夫僧,也是堪为众生福田的,出家人为他人做福田的同时,也是为自己积累福德,而修行是生生世世的累劫之事,岂能因为一生没有“了道”却吃了施主一粒米,就要来世做畜生?这不是典型的乱讲因果吗?而督促出家人精进修行,虽是好事,但何必要用这种编造的故事呢?何必要用这种歪曲因果的理论呢?而且还会有障碍他人出家的巨大副作用?
诚如圣严法师说的,宣扬“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这种理念的人,表面上看好像在讲佛法,劝人精进,而实际很可能是恶毒的破坏佛教的人故意而为之。可叹的是,我们很多佛弟子,甚至是一些出家人,却不去广泛的读经论,不去深入的学法义,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智慧,只知道人云亦云,宣扬了这些对佛教有巨大破坏的观念却不自知,那就真的是可悲可叹了!
大家学佛,就算不能当生成就圣者的果位,但是一步一步踏踏实实的学,认认真真的修,多读书,多思考,真正的明白道理,不要被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给耽误了,那么一生进步一点点,从凡夫往佛陀的境界上靠近一点点,也是莫大的功德啊!
曲施主的放下第一次见到曲施主的时候,他在一群香客之中,这一群人打扮有些特别,手中拿着不少摄影器材。他们是一个电影剧组,在附近山里拍电影,中间有些事故,不得不停下
小和尚的白粥馆时间:2023-12-23
吵架的女施主淼镇里有个小学,前几年的教学质量不高,镇上的升学率总是上不去,校长很头痛,特意向镇上提出了要改善镇上的教学环境的申请。校长打算首先壮大教师的队伍,所
小和尚的白粥馆时间:2023-11-25
施主的儿子供塔发愿 证罗汉果(二)我从此知道,上师的一切行为都是度化众生的一种方便法,由此更增上了对上师无比的信心。所以,虽然离开上师已有四十几年,但每月中至少三四次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时间:2023-08-31
施主的儿子供塔发愿 证罗汉果一时,佛在舍卫城。城中有一施主其财富圆满犹如多闻天子。施主长大娶妻,二人共享美好生活。后来,生了一个很庄严的孩子:身色金黄,鼻形妙高,头如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时间:2023-08-31
施主的文章当和尚不免要做些功课,但功课以外,我们也会有机会学些和施主们所学类似的知识。智惠师父出家前曾经是一个语文老师,而智缘师父出家前也是学习中文的大学生,所
佛教故事:小和尚的白粥馆时间:2023-08-19
会打井的施主早晨起床后,照例去自来水龙头处洗漱,却看见戒傲居然比我先到,他俯在水龙头上喝生水。师父们曾经说过戒傲不少次,叫他不要喝生水,只是这个家伙总是不听。轻
佛教故事:小和尚的白粥馆时间:2023-08-19
吵架的女施主淼镇里有个小学,前几年的教学质量不高,镇上的升学率总是上不去,校长很头痛,特意向镇上提出了要改善镇上的教学环境的申请。校长打算首先壮大教师的队伍,所
佛教故事:小和尚的白粥馆时间:2023-08-19
话说迦叶准备了一切,带了五十名从人,各各乘著骆驼,马上出发,取道向须弥山而来。一路上不是广漠沙碛,便是幽壑深林,十分不易行走。日间赶路,夜间就在旷野搭了蓬帐休息
因果报应时间:2023-08-12
第一章 「布施第一」的女施主:维沙卡在盎嘎国(Anga,古译:鸳伽)的跋提亚城(Bhaddiya),住着一位富人面达咖(Mendaka,古译:面托迦)。他曾在前世的一次饥荒中,将自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时间:2023-07-30
第二章 富有的施主寺院建成后,给孤独全力支持僧团住众,提供他们一切生活必需品。每天早上都送去米粥,每天晚上则补充所需的衣、钵与医药,而揭答林精舍的一切修缮都是由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时间:2023-07-29
第七回 须弥山迦叶寻莲 兴林国宝后受病话说迦叶准备了一切,带了五十名从人,各各乘著骆驼,马上出发,取道向须弥山而来。一路上不是广漠沙碛,便是幽壑深林,十分不易行走
佛教故事:观世音菩萨传时间:2023-07-29
星云大师宽心:须弥山与小芥子唐朝江州刺史李渤问智常禅师:佛经上所讲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未免失之玄奇了,小小的芥子怎么可能容纳那么大的一座须弥山呢?智常禅师闻
汉传人物时间:2023-07-22
阿含经里有一则故事,记载小小一粒米饭的力量相当于一座须弥山。话说有一对贫穷的夫妇住在炭窑洞里,四壁萧条,夫妻俩甚至要共穿一条衫裤丈夫穿出去了,妻子就只好守在家里
因果故事时间:2023-07-18
达真堪布:须弥山是否和地球一样真实存在?须弥山是否和地球一样真实存在?答:现在有科学家也提出了这个问题。有人说,须弥山与佛在经中讲的很多事物都不存在。这不一定。
佛学常识时间:2023-07-15
佛经讲述“阿修罗道”的情况,在须弥山北大海水底,四风持大海水悬处虚空犹如浮云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二十阿须伦品第六佛告比丘:‘须弥山北大海水底有罗呵阿须伦城,纵广八万
佛教宇宙观时间:2023-06-19
佛经讲述“四天王天”的情况,分布于须弥山东西南北,北天王毗沙门天王的福德最大 1、须弥山王东千由旬提头赖吒天王城,名贤上2、须弥山南千由旬有毗楼勒天王城,名善见3、
佛教宇宙观时间:2023-06-19
佛经讲述“忉利天(三十三天)”的情况,位于须弥山王顶上,功德不同所见也不同!忉利天也叫三十三天,共有33天王,中央“帝释”统管其它32天王,其实四天王天也是在帝释管辖
佛教宇宙观时间:2023-06-19
诸比丘。此大地厚四十八万由旬。边广无量。诸比丘。此之大地住于水上。水住风上。风依虚空。诸比丘。此大地下所有水聚。彼水聚厚六十万由旬。边广无量。彼水聚下所有风聚
佛教宇宙观时间:2023-06-19
须弥山王北面有洲。名郁多啰究留。其地纵广十千由旬。四方正等。而彼人面。还似地形。诸比丘。须弥山王东面有洲。名弗婆毗提诃。其地纵广。九千由旬。圆如满月。彼间人面
佛教宇宙观时间:2023-06-18
施主,即檀越。佛教对布施者的敬称。指施舍财物给佛寺的人,也泛称一般的在家人。施主梵文音为陀那钵底,又作布施家,即施予僧众衣食,或出资举行法会等之信众。那么没做过
其他文章时间:2021-08-25
都说众生的业力大如须弥山。须弥山是很大,说是多少多少万由旬,日和月也只好像在须弥山的半腰一样。但是还有一个比喻,华严经里比喻说:众生的业如果有形状的话,那连虚空
传喜法师时间:2021-04-21
话说有一对贫穷的夫妇住在炭窑洞里,四壁萧条,夫妻俩甚至要共穿一条衫裤--丈夫穿出去了,妻子就只好守在家里;妻子外出时,丈夫衣不蔽体,也只好待在洞里。一天,风闻佛陀
汉传法师时间:2015-01-04
宗门下常常有些公案。比如宋代的草堂青禅师。草堂青禅师在当年是很了不起的禅宗大老,那他的大施主就是一个姓曾的大户人家。那草堂青禅师圆寂,就到曾家去投胎了,这就是后
汉传法师时间:2015-06-03
我们要借假修真,效法诸佛菩萨超人的智慧,难思的神通。为什么会有超人的智慧?为什么会有难思的神通?一言以蔽之,因为诸佛菩萨在因地的时候,处处认真修行,处处谨慎持戒
汉传法师时间:2015-12-18
因果重大,罪福悬殊请细心读读《佛说因缘僧护经》、《大乘金刚经论》、《大宝积经》,莲池大师的《竹窗随笔》、《缁门崇行录》,藕益大师的《梵室偶谈》、《灵峰宗论》、《
其他文章时间:2016-09-28
佛教对布施者敬称“施主”施主,即檀越。佛教对布施者的敬称。指施舍财物给佛寺的人,也泛称一般的在家人。“施主”梵文音为陀那钵底,又作布施家,即施予僧众衣食,或出资
佛学入门时间:2016-12-28
一个人听了因果布施的道理,对禅师说:“等我有钱以后,一定广修供养,做一些济世救人的事业”。“等你有钱以后再行布施,那你永远不会有钱,也不会布施。”“为什么呢,师
汉传法师时间:2017-11-08
佛学视频时间:2020-03-06
佛学视频时间:2020-03-17
佛学视频时间:2020-04-15
大安法师微开示:大孝当中的大孝
佛学视频时间:2020-05-04
佛学视频时间:2020-05-21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10)第 10 讲时 间:公历2009年10月17日,农历六月初四,星期六下午地 点:成都市文殊院后客堂学习内容:次随顺功用为先,身语业
宽运法师时间:2020-06-12
佛学视频时间:2020-07-12
小和尚,你师父没有让你戒萌么?心都要被萌化了啊,一起感受下!师叔,我师父找不到了,他迷路了~你快跟着我,不要走丢了啊~好好敲啊,你在干嘛?师父又不在,休息一会儿嘛
佛教图片时间:2015-02-02
浪费一粒米,减掉一份福!人的一生用的都是有定数的!浪费粮食的行为是对社会和自己极不负责任的行为。既对不起辛勤劳作的农民,也浪费了国家的资源,更削减了自己有限的福
素食故事时间:2016-07-11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三曹路附近,有着一家这样的餐馆:每到中午时分,好多老年人纷纷云集,屋里坐不下,就排队坐在门口安静地等着,去这个餐馆的人,大多是低收入者。他们来
素食新闻时间:2016-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