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能海上师:何为亲近之德?末法时代 依止什么样的师父?

汉传法师 2017-01-11

何为亲近之德?(资料图)

所亲近之德。

所亲近指善知识言,所亲近之德,即善知识所具之德。此择师法为弥勒菩萨所说,见《庄严经论》。善知识所具之德大约有十种。

一、调伏:与戒相应者。

调伏总说,十二部经皆为调伏;别说,即指戒为调伏。此调言,指与戒相应者,与戒相应,不必完全不犯戒,但大戒不犯,犯小戒能惭愧忏悔者即是。

二、寂静:与定相应者。

何以知其定,观其态度安详,三业不妄动,即虽推测而知其有定力,虽未得定,亦必与定邻近也。

三、惑除:与慧相应,伏断烦恼者。

能断烦恼方是真慧,不是有学问能文章乃谓之慧。

四、德增:戒定慧具,不缺不减者。

不缺者谓戒、定、慧如鼎三足,缺一不可。缺者缺乏也。不减者,减即退堕,不减即不退堕。大旨谓戒、定、慧三学平行,如戒中具定慧,定慧中具戒。德增即功德互相增上之义。

五、有勇:益他无畏倦者。

他,谓弟子。无畏,谓弟子有垢病,能以直言斥非,而无所畏惧。无倦,谓精进教弟子而无厌倦也。以要言之,即是用严格训育弟子,不是一味姑息者。

六、经富:有多闻者。

此多闻有二:(一)、多学的多闻而能不骄不欺者。(二)、亲近善知识的多闻。

七、觉真:有实义者。

谓知一切法无我,了解真谛、明深般若之理。

八、善说:不颠倒者。

谓善说善法,初中后善不违因明之宗因喻,与法印相合。(即三法印:(一)、诸行无常。(二)、诸法无我。(三)、涅槃寂静。)所宜注意者,善说不是口能辩论,但所说合三法印即是善说。虽讷口亦是善说,甚至如达摩面壁不说亦是善说。

九、悲深:无希求者。

谓悲威兼施,不求名利恭敬也。

十、离退:于一切时恭敬说者。

问:“择师十种条件,若能具九种,而独不能持戒,是否可以依止?”宗喀巴大师云:“不可依止。”反之,九种不具足但能持戒,亦可暂时依止,若有戒、有悲,可终身依止。盖末法时代,观师全具十德,而后依止,殊非易事。然全具既难,分具亦可,不过须具第一之戒,及第九之悲。以有戒可学,有悲可摄受,有戒无悲短期依止,未尝不可。若无戒难具后之九德,亦决不可依止,何以故?无戒则一切不能成就故。以上十种为所亲近之德。

颂云:

调伏寂静断伏惑,德增有勇阿含富,觉真善说悲愿广,

离退十德堪依止,若无全具此十德,应具悲心与调伏。

《大般若经》有魔事品及不和合品,不和合等是宜戒的。《华严经》入法界品,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参善知识是宜学的。前言择师十条件,是初修择师当以为标准者。五十三参,其中多有大权示现的菩萨,参此等善知识有善财童子决择力方可。

更新于:2017-01-11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