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段,常行忍辱,哀愍一切。
安忍有很多的层面,有生忍、法忍、无生法忍。智者大师《法界次第初门》云:“生忍有二种。一于恭敬供养中能忍不着不生憍逸。二于瞋骂打害中能忍不生瞋恨怨恼。是为生忍。” “法忍有二种。一者非心法。谓寒热风雨饥渴老病死等。二心法。谓瞋恚忧愁疑淫欲憍慢诸邪见等。菩萨于此二法。能忍不动是名法忍。”《大智度论》中云:“云何名无生法忍。知诸法相常不生诸烦恼。从本已来亦常不生。”
在这里我们以浅层的含义来跟大家讲解“常行忍辱”。
为什么要常行忍辱?
我们每个人无始以来都种过很多很多的负面种子,不用说无始以来,仅仅只是今生我们从小到大种下的负面种子就不计其数,所以我们人生碰到困难很正常,一定会有的。所有降临到我们头上的苦难都是我们以前种下的苦因造成的,所以不要怨天尤人,不要去怪别人,应该接受和安忍。
当我们接受和安忍的时候,这个负面的种子就转化消失了,所以不是坏事。大家不要认为,遇到困难、障碍就是运气不好,就是坏事,其实不是的,这是过去的负面种子在转化和消失,对我们的生命来说其实是一种净化,是清除垃圾和排毒,是很好的事情,是我们业障的消除。古代高僧大德说:“享福是消福,吃苦是了苦。”所以我们应该欢喜地接受。
世人不了解因果的道理,面对怨敌伤害往往都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眦睚必报,锱铢必较。殊不知,怨敌其实都是你的债主,伤害你的人都是因为你曾经伤害过他。所以“冤冤相报何时了”?“以牙还牙”的反击都是在造下新的恶业而已,未来还会加倍偿还。
印光大师说:“随缘消旧业,莫再造新殃。”我们人生遇到不如意的时候要随顺接受,以消宿业,千万不要再造下新的苦因,从而导致未来感受更多的苦果,进入恶性循环。而《法华经》中教导我们“常行忍辱”,这就是截断恶业循环的一把智慧宝剑。
佛陀时常称赞忍辱者是拥有强大力量的人。佛陀在《遗教经》中说:“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发起愿行菩提心的大乘菩萨是轮回中的勇士,菩萨勇士所行持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虽是难行能行,但也具有超胜的功德,比如当我们忍辱波罗蜜修圆满的时候,我们就会成就三地菩萨的果位。
“常行忍辱”不仅可以让我们消业、了苦、培德、积福,而且还会让我们未来获得相貌庄严的果报。佛经里面讲,人长得庄严、漂亮的因,就是过去曾经修行忍辱。
所以如果有人伤害我们,我们不要“以牙还牙”,而要欢喜接受,修行忍辱。不仅如此,我们还应该要学习“以德报怨”“哀愍一切”。
哀愍一切
为什么要哀愍一切?
如果别人做了任何伤害我们的事,我们不但不能够起嗔恚心,还要对他们生起哀愍、慈悲之心,因为伤害我们的人比我们更可怜。
在阿格旺波尊者的自传里曾经有个故事,讲的是他的上师纽西龙多在竹庆寺的时候,有一次僧众们看到猎人打猎,所有人都觉得这个猎人非常可恨,觉得被打死的獐子等动物非常可怜。这时纽西龙多仁波切就说:“你们的慈悲心都发颠倒了,这个被打死的动物其实不是最可怜的,因为它过去的果报成熟了,果报成熟以后,它的业债就还掉了。而这个猎人才是最可怜的,他现在种下痛苦的因,未来会在地狱里面受无量的苦,还要还五百世的命债。”
给出伤害的人才是最可怜的,这是很多人都没有搞明白的。
很多人以为,受伤害的最可怜。如果我们被别人伤害了,我们就会觉得自己好可怜、好痛苦,就会抱怨别人为什么对自己不好。其实如果别人对我们不好,那是我们过去负面的种子在转化消失,债因此就还清了,其实不是坏事。但是伤害我们的人,未来生生世世中将因此遭受加倍的伤害。因小果大,未来他受到的伤害要比我们今天受到的多得多,所以伤害别人的人才是最可怜的。当然,如果我们面对负面种子成熟时没有安忍而伤害他人,我们也是最可怜的人。
曾经有一个同学来问我:“善良的人,我们要慈悲他,这个我能理解,为什么恶人我们也要慈悲他?”
我就跟他举一个例子:“有两个孩子,一个孩子非常乖,非常听话,非常有智慧,在社会上非常成功,一切都很顺利;另外一个孩子脑子有毛病,每天不能控制自己,到处做坏事。如果你是他们的父母亲,你会对哪个孩子更多照顾呢?你一定会照顾那个脑子有毛病的孩子,因为这个很乖很成功的孩子不需要你照顾,他已经很成功了,这个有病的孩子却需要你付出更多的关心和照顾。”
这就是慈悲的原理,我们对平常的人要慈悲,但是对这些恶人应该更加地慈悲。我们应该追随诸佛菩萨的足迹,“常行忍辱,哀愍一切”。
我的师父妙湛老和尚在临终之前留下了一句话,非常地感人,他说:“莫忘世上苦人多。”不要忘记这个世界上痛苦的人很多。
当我们每天想着自己的时候,我们会很痛苦;但是当你想着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很多的众生比你更痛苦的时候,你的痛苦就会减轻。当我们的关注点在自己身上的时候,痛苦的感受会很强烈;当我们把心放大,去关注一切众生的时候,我们自己的痛苦马上就会减少甚至消失。
所以当我们受苦时,我们要想到这世上同样也在感受各种痛苦的芸芸众生,要对一切众生生起哀愍、慈悲之心。我们更要像诸佛菩萨那样发菩提心:“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我们一定要为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而发无上菩提心,好好地修行。
信受奉行方能受益
这次学的《法华经》中的十二句话,每句话只有四个字,非常简单,但是非常深奥。如果我们真的能够按照这十二句话去做,相信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得到幸福圆满的人生,最后也都能够成就无上菩提。
要想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光是听闻还不够,我们要听一句,学一句,懂一句,做一句,要真实地去力行。所谓的受持,就是要接受,要行持。如果我们听了以后不去做,那就永远不能够解决我们人生的问题。
推荐大家一种修行《法华经》这十二句的方法:可以把这六段文字做成六个书签,一来可以夹在书里,夹在笔记本里,经常提醒自己依教奉行;二来可以送给别人,让别人都能得到佛法的利益;三来可以带在身上,是非常强有力的护身符。《法华传记》中云:“法华文字,一一皆是佛也。”“汝在浊世诵妙法,众生业障唯见字,实是三身圆满佛,今成羽翼复本身。”可见《法华经》里面的字,一个字就是一尊佛,所以这十二句四十八个字就是四十八尊佛,带着它,就是四十八尊佛在护佑你,加持你,所以你一定会吉祥如意。
如果你有信心,你还可以用这六个书签来打卦抽签。当你遇到工作生活中看不清的问题,或者难以抉择该怎么做时,你就把这六个书签放在面前,然后虔诚祈祷上师三宝赐予加持和指导,生起坚定信心时随手抽出其中一个,那上面的教言就是上师三宝给你的启示和教导,你一定会从中找到答案和方向。
《妙法莲华经》是纯圆独妙、最了义、最圆满的经典,我们这次只是汲取其中的“醍醐一滴”来跟大家分享。虽然只有简短的十二句,而且这次也只是从浅略和初级的层面为大家讲解,但是我想这里面的智慧已经完全能够让我们缔造幸福圆满的人生,并为解脱成佛之大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了。衷心希望对大家的人生、事业和修行有所帮助。
(醍醐一滴《法华经》十二句缔造幸福圆满人生 连载五)
从前,有位幻术师非常精通幻术,他有一位朋友是出家师父,俩人非常要好。有一天俩人像平时一样坐在幻术师家里边喝茶边聊天。闲聊中,出家师父对幻术师说:“我想看看你的幻
佛教知识时间:2025-01-28
净一切眼病经是一个非常殊胜的治疗眼病的经文,我们平时可能都会或多或少的被眼病所烦恼,比如近视眼,老花眼等等,这些虽然都会可以通过配戴眼镜来矫正,但是谁都很烦恼带
学佛感应时间:2025-01-27
真实人生三要素真实人生的三项要素为:信心的定位基础、疑情的生命动力、智慧诞生的人生真谛。生命教育不是知识教育,是人类生命中的真实面,用知识的模式是无法追求的,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5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阿难!若诸国土,州县聚落,饥荒疫疠,或复刀兵,贼难斗诤,兼余一切厄难之地。写此神咒,安城四门,并诸支提,或脱阇上。令其国土所有众生,奉迎斯咒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5
问:据说密宗行人修某尊法时,宜用某种念珠,其说是否有理?诺那活佛答:照密宗之理,修某尊法,须用某种念珠。譬如观音法用水晶,或用 菩提子念珠;修长寿佛法,用珊瑚念
凤眼菩提时间:2025-01-22
许多人都喜欢问这样一个问题:我怎样做才能让我的人生顺利,让生意顺利,让孩子顺利? 其实,拥有顺利的人生,只要八个字就可以了。按照这八个字去做,你的生命就一定顺利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我给企业家讲课,我问,你能让兔子拼命吃草吃成羊吗?你能让羊拼命吃草吃成牛吗?你的企业你不去改命,你天天想拼,兔子想拼成羊这行吗?你拼得比其他兔子肥这个是可能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每个人都想家庭幸福、事业有成、生活富有、子孙成才,为此我们想出很多很多的方法来实现这些目标。这就好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无数的问题就生出无数的方法。而真正的大智慧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从前,有一个农民赚了很多钱,他很自豪地说,我靠着一己之力,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致富了,发财了。我们仔细想想,他真的是靠一己之力吗?如果没有阳光的照射,他能发财吗?如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十六、 四食 *一切有情皆以依食住*<<杂阿含经>>第535 (372) 经﹙中p89﹚四食之因缘观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食、资益众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5
那么这个地方就是,我们要讨论一个问题。这一段里面它主要是在探讨,「危人自安,减人自益」,就是说把祸推给别人,把灾难推给别人,把危险推给别人,而自己去享受那个平安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2
【能灭众生一切重罪。除诸障碍。现得安隐。】地藏菩萨就有这么大的加持力,有什么下地狱的罪业,他都给你免除。在地狱门口守着说:这是我的弟子,他信仰过我,不让他下。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8
一、宣讲圆满次第之必要从表面上看,密法,尤其是内密修法的很多名词似乎显得很神秘、很玄奥。很多人也想对密法一探究竟,却不知从何入手。尽管从大多数人的根基和条件看来
文殊花开时间:2024-12-29
黄念祖老居士谈怎样忍辱 人生总不免有许多不如意的事情,有许多冤枉,有许多无理横加,种种的这些事情。但我们要怎样忍辱呢?第一种叫“力忍”,要用力量才能忍。也就是说
悟性时光时间:2024-12-24
六交报之“闻报”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二者闻报,招引恶果。此闻业交,则临终时,先见波涛没溺天地,亡者神识,降注乘流,入无间狱。”“二者闻报”:第二种的六交报,是“
宣化上人时间:2024-12-23
在十斋日读诵《地藏经》的功德利益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复次普广。若未来世众生。于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日。乃至三十日
宣化上人时间:2024-12-21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请说忍辱一个人会用什么样的心态,面对自己所处的环境?这就要看他「忍辱」的工夫做得够不够。听说在监牢里一关十几二十年的囚犯,很多是带着满腔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0
人生最美的心境一位老先生怀抱我家门前清洁,别人家门前也该干净的心念,每天都去打扫街道。他以实际的行动来爱乡里、爱别人。二、三十年来,不管是刮风、下雨,从未曾间断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辑四 至爱篇人生有爱无憾事罹患癌症的慈诚队队员,在队友的细心照顾下,生理与心理上都获得了一股温馨的暖流。人与人之间,若能彼此扶持、相互关怀,社会便能呈现一片祥和!慈济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不邪淫,对个人幸福和财运事业有大好处。我这里说的第一个例子是有关一个大科学家的,虽然从没有报道,保证是100%真实的。这个科学家出身在江南一家大户人家,从小他就展露
邪淫果报时间:2024-12-13
无论今生我们以何种方式与佛法结缘,归根结底都会是一种福报的延续和显现。一份2500年经历无数风雨洗礼的真知灼见留存至今,点滴的教化与谆谆教导,并非是为了像其它的历史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0
黄念祖:忍辱一共有六个层次你到哪一层了?黄念祖 “忍辱”有六个层次,即力忍、忘忍、反忍、觀忍、喜忍、慈忍。我们学佛后知道六度波罗蜜中有一度叫“忍辱”,修忍辱是菩
为人处世时间:2024-12-09
黄念祖:忍辱的六个层次,你到哪一层了?“忍辱”有六个层次,即力忍、忘忍、反忍、觀忍、喜忍、慈忍。我们学佛后知道六度波罗蜜中有一度叫“忍辱”,修忍辱是菩萨成佛必经
为人处世时间:2024-12-09
黄念祖:佛是三觉都圆满,三觉是什么?佛是三觉都圆满。 三觉是什么?“自觉”。所以我们要弘法,你首先就是要自觉,你自己不觉悟,自己还在迷,自己还满眼睛都是翳,自己还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4-12-09
五、佛教对欲望的态度佛教对欲望所持的态度是什么呢?同样是遵循中道法门。佛陀不主张偏离中道的禁欲。他通过六年苦行,体会到一味禁欲对修道并无意义。盲目的自苦,既没有理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8
一、什么是欲?欲就是人类的欲望希求,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精神上的希求;二是物质上的希求。前者属于心理欲望,后者属于生理欲望。人类的欲望无穷无尽,所以,经典中将我们这个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8
忍辱是最妙的法门。不要觉得比黄连还要苦,要觉得比甘露还要甜,这样,才有受用。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菩萨怎样能得到圆满的羼提波罗蜜?羼提译为忍辱。忍字是心上一把刀,这
宣化上人时间:2024-11-20
香道茶道花道都为生活的艺术,从贵族拓展到平民生活的细节中,至今仍生机勃勃。香道与茶道和花道并称为三雅道。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茶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
香道与生活时间:2024-11-16
我们推广的是 圣 玄奘大师的如来藏妙义亲爱的朋友,您想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佛法?如何快乐学佛?佛法如何让我们断除烦恼?请联系我们电话:151 9580 6515微信:151 9580 65
文化资讯时间:2024-11-15
丝绸南路平坦宽阔,事异时移,如今的玄奘已不再是当年那个战战兢兢都不敢在白天上路的偷渡僧人,不再需要小心翼翼沿途闪躲多走许多弯路,更不必担心取水时被人一箭射死--他
玄奘精神时间:2024-11-14
经过九年的准备,唐太宗于贞观十三年(也就是玄奘离开那烂陀寺在南印度游学期间)召麴文泰入朝。也许是看到了大唐对西域的野心,也许是害怕唐太宗的惩罚,麹文泰找了个借口
玄奘精神时间:2024-11-14
背法华经是非常好的,虽然很多人觉得背诵法华经是非常累的,但是我们若是掌握方法的话肯定是非常容易的,我们在最开始就应该多多的念诵法华经,这样我们才能够加深对法华经
佛经感应时间:2024-11-11
(文:转载)现在的人对性行为总是喜欢说只要我高兴,有什么不可以,你看也没怎样啊,都什么时代了!不要太迷信什么因果之说!此话真是可怕啊。邪淫属现世报!什么是邪淫? 凡非自
邪淫果报时间:2024-11-10
黄柏霖:忍辱仙人与歌利王的故事这让我们想到,《金刚经》里面讲了佛陀的过去生,他在当忍辱仙人,就能够随时观照自己的心念,他当忍辱仙人的时候,在山上修行。那个时候有
为人处世时间:2024-11-08
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浙江崇德(今属桐乡县)人。丰子恺多才多艺,既是著名的画家、木刻家,又是颇有成就的散文家,并擅长书法,精通音乐。丰子恺的散文,在我国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2
邪YIN会毁掉我们的人生的福报我们的福报是:健康,寿命,面貌、事业、名声、家庭、财富等等。 一、健康: 中医认为肾上通于脑,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黄帝内经》中说:“
戒邪淫故事时间:2024-10-26
〈楞严咒〉这句咒文能除一切横死非命之难(242)阿迦啰(e jia la)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横死非命太悲伤 陆海空难不胜防最上念诵除灾障 金刚大将度十方这句咒文能除一切横死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25
第三章、佛法究竟主张什么样的人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只顾耕耘,不问收获。尽心尽力,不贪不求,无疚无愧,自在自得。领悟了佛法的宇宙观和因果观,佛法的人生观也就顺理成章了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6
陶瓷是中华文明历史进程中一种特殊的载体,其一直以特殊的方式不断延展人类前进的足迹,通过历代的陶瓷器物,把人类的智慧和文化意蕴固化并世代相承。在陶瓷器物不断演变的
文化资讯时间:2024-10-07
《八圣吉祥祈祷文》为什么放在课诵本的第一页呢?这是一个吉祥祈祷文。我们很多时候,要做一件新的事情,比如一个寺庙新开光、一个佛堂要落成,甚至是一个新房要落成,我们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09-27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人与自我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三大基本矛盾,自古及今,这三大矛盾始终存在着。正是在努力缓解这些矛盾的过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7
世间人常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这是自古以来,大家所体会到的事实真相。为什么会不如意?受业力的支配。什么叫业力?妄想。我们成天想东想西,成天在打妄想,妄想的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6
弘扬律学传统 教化参悟人生荆三隆佛律,汉语意为“灭”或“调伏”,又释为“量”,所谓量罪之大小,轻重,分别犯与不犯。因此对之于律,分别有四名:灭:调伏:解脱:戒。从佛教教义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9
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三其时,大慧菩萨又对佛说:世尊,请为我等说言说分别相心法门,使我及诸大菩萨善知此言说分别相,通达能说所说二义,速得无上正等正觉,令一切众生于此二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9
关于弥勒菩萨与弥勒净土的倡行,已渐受关注,大抵来自太虚大师执议人生佛教有关,尤其在弥勒菩萨乃是当来下生弥勒尊佛的忆念中,现在兜率陀天内院为补处菩萨,为本师释迦牟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8
如何拥有幸福的婚姻问:现代人如何拥有幸福的婚姻?大安法师答:首先,夫妻要有共识,爱与慈悲是幸福的能源。耕云先生言:什么是幸福的能源?就是爱与慈悲。爱也是道德的源泉。《
情感世界时间:2024-09-16
一夜风流让他失去一切一夜风流让他失去一切 因为喝醉了酒,在客户的「巧妙」安排下,南通的于先生和「三陪女」有了一夜风流。虽然事情已过去了3年,HIV检测也做了四五次,
邪淫恶报感应录时间:2024-09-12
常了一切空 无一法当情分陀利 唐朝无业禅师是一位道行与德望俱隆的高僧,唐宪宗皇帝曾多次诏请他进京说法,无业禅师都以年老多病为由,婉言谢绝。后来穆宗皇帝即位,命令两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08
(二十九)从因果的观点来研究忍辱相信凡是接触过佛法的人,都知道因果这个名词,也都知道善因会生善果,恶因会结恶果。但是,因如何生果?要多久才结成果?因是不是一定会结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3
早年章嘉大师就教我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到底是 先看破后放下,还是先放下后看破?众生根性不一定,所以从哪个先下手没有定法,完全看个人根性。大概是烦恼障重的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02